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低心排血量综合症

低心排血量综合症

低心排血量综合症
低心排血量综合症

低心排综合征及其处理

正常成年人安静时心排血量(CO)为4—6L/min,如果用心指数(CI)表示则为2.5—4L/(min·m2)。人们通常把CO<3L/min或CI<2L/(min·m2)称为低心排血量或低心排出量。低心排血量不等于低心排血量综合征。反之,低心排血量综合征不一定全部都是低心排血量,少部分具有正常心排量。低心排血量综合征是否发生,取决于心排血量与末梢循环必须量之间的关系。末梢循环需要量正常,心排血量减低,当然可以引起低心排血量综合征;如果心排血量“正常”,而末梢循环必须量增加,同样可以引起低心排血量综合征;若既有低心排血量,又有末梢循环需要量增加,则可造成严重的低心排血量综合征。

综上所述,低心排血量综合征,是指心排血量不能满足末梢循环必需量,而造成组织灌注不足引起的一系列临床症状与体征之综合病症。低心排血量综合征的定义应该包括:①低心排血量;②由于低心排血量引起的周围血管收缩反应;③组织灌注不足。

低心排血量综合征原因及病理生理

1.1 左心前负荷降低

1.1.1 低血容量

病人术前摄入不足及利尿过度,即可造成原始的血容量不足;术中对血液丢失估计不足,补充不够,体外循环引起血液向第三件间隙的转移,造成体液暂时不能在循环中利用;复温、血管扩张药物、麻醉等造成血管扩张,有效循环血量不足;术后引流不畅,丢失量补充不足;术后利尿不当;少数病人合并消化道出血或消化液丢失引起低血容量。

1.1.2心脏压塞

既可引起舒张末期容量即前负荷不足;也可严重影响心肌收缩力,使每搏容量明显下降。造成心脏压塞的因素有:术中术野止血不彻底;病人凝血机制不佳,尤其是紫绀型右心衰竭病人更易发生。术后引流不畅造成心脏压塞,或者心包内积血不多但凝血块对心室流出道造成压迫,同样可以出现心脏压塞类似的低心排表现。

1.1.3 肺动脉高压

肺动脉压力过高,肺阻力过高,右心负荷增大,可以造成右心衰竭,进而导致有效循环血量减少。

1.1.4 液气胸

液气胸时由于胸膜腔负压消失,引起静脉回流量的减少,导致低血容量。

1.1.5 呼吸机气道压力过高

呼吸机气道压力过高,导致胸腔内压升高,静脉回流减少,心脏前负荷降低,心排出量减少,血压降低。

1.2 左心后负荷增加

1.2.1 外周血管收缩

机体处于应激状态,内源性血管活性物质如儿茶酚胺增加,则可引起外周血管阻力增加,心脏后负荷增加。心肌做功多即引起心肌耗氧量增加,如果心脏不能代偿,则可引起心排血量下降。体外循环术后由于机体低体温也可引起外周血管收缩。

1.2.2容量过负荷

肾功能不全,尿量过少,引起体内的水潴留,或者由于输液

过快过多,引起机体循环超负荷,左心后负荷,心排出量减少。

1.3 心肌收缩力减弱

1.3.1 术前心功能不

1.3.3 术中心肌顿抑

与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有关,主要现象是心肌收缩无力,如果术中心肌保护不佳,冠脉损伤或气栓,更加重心肌收缩功能的损害;麻醉处理不当,尤其是是使用了对心肌损害的麻醉药和药物过量时;左心引流不佳,心脏在术中过渡膨胀,心肌顺应性下降,影响心肌收缩力;心脏手术矫正不彻底等,以及心肌缺氧、酸中毒、高碳酸血症,心肌炎症、肥厚、水肿、梗塞等。

1.3.4 电解质及酸硷内稳态失衡

体外循环术后酸中毒和低钾血症;大量使用库存血时,血清钙离子失活,引起钙离子的减少,使心肌收缩力下降;术中与术后呼吸机使用不当,引起呼吸性碱中毒;大量输血时枸橼酸盐经肝脏代谢造成HCO3-增多,加上利尿剂和激素的使用,都可以造成代谢性碱中毒。碱中毒可以引起氧解离困难,组织缺氧,低血钾,这些都可以造成心功能损害。

1.4 心律失常

1.4.1 心动过缓:窦性心动过缓或者房室传导阻滞时心室率较慢,每搏输出量不变则心排血量下降。

1.4.4 心动过速:心率快时,使舒张期充盈减少,每搏容量减少如果快的心率不1能代偿每搏容量减少,可引起心排血量下降。心律失常,尤其

是快速心律失常,不但可以使心脏充盈减少,而且心脏本身灌注下降,也可以使心肌收缩力下降而造成心排血量明显减少,尤其是室性快速性心率失常,如室性心动过速。慢性心律失常,如房室传导阻滞。慢性房颤,不但可以使心排血量减少,而且容易引起二尖瓣置换术后病人血栓形成,造成瓣膜功能不全,引起心排血量减少。

2 低心排综合征诊断

2.1 临床表现

首先表现为手术结束,心脏复跳后不能从体外循环中撤离;虽从体外循环中撤离,血压不能维持,皮肤苍白或发绀,小便少;病人清醒过程中明显烦躁不安,或病人已清醒,表现为不安、烦躁、出冷汗。

2.2 血流动力学监测

血流动力学监测在上述临床表现出现之前就能做出低心排综合征的诊断,并能分析导致低心排的主要原因,对处理具有指导意义,并能评价疗效和判断预后。

主要血流动力学变化分析

病症RAP PCW P PAP CO BP

低血容量↓↓↓↓↓

急性心脏压塞↑↑↑↓↓

左心衰竭―↑↑↑↓↓―

右心衰竭↑― ―↓↓―

2.3 其他项目的监测

2.3.1 动脉和混合静脉血血气分析aO2,尤其是PvO2是了解末梢循环灌注好坏的重要指标,PaO2<60mmHg, PvO2<35mmHg都提示组织灌注较差。PH下降,BE变为负值也提示组织灌注较差。

2.3.2 乳酸测定或计算阴离子间隙(AG):也可以了解末梢灌注的情况,如乳酸盐<4-6mg,AG <15mmol/l则表示灌注不佳。

2.3.3 测定直肠与皮肤温度,并计算温度差:也可评价末梢灌注效果,温度差>6℃表示灌注不佳,>10℃表示末梢灌注极差。

2.3.4 尿量测定:尿量<0.5ml/kg.h意味肾灌注不良,无尿则表示严重低心排。

3 低心排综合征的治疗

治疗原则:CPB 后并发L COS 的处理原则是:血压、CVP、肺毛细血管楔压及CO 都低时。可采用液体冲击疗法,即利用动脉泵将氧合袋存血分次逐步回输给患者;如血压和CO 因此能满意恢复,则无需进一步处理;如CO 仍低,而心室充盈压反而升高,说明已出现心力衰竭,需用正性肌力药物治疗;应用正性肌力药物后,如CO 仍低,而外周阻力反而升高,提示可能出现药物收缩血管的作用,此时宜谨慎静脉滴注血管扩张药。如果CO 仍未见改善,同时心室充盈压也较低,则可能存在相对性低血容量,可再施行液体冲击疗法。成年患者每次给250ml液体,一般心室无膨胀危险。经上述处理后,左心衰如仍持续存在,此时需要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或其他辅助循环装置。

3.1 调整适度的前负荷

3.1.1一般的左向右分流的先天性心脏病,无明显的肺动脉高压,术后可根据CVP数值了解前负荷是否足够,如果有明显的肺高压,则应同时监测CVP和PCW P,以便了解左室前负荷是否足够,通常PCW P<7mmHg,则表示前负荷不足,这时不管CO,BP是否正常,都应该及时补充循环血量,按血细胞比容作为选择参考。一般情况下CVP达10mmH2O以上表示末梢循环良好。如果尿量>2ml/kg.h,血容量补充应该谨慎,CVP一般不宜超过10mmH2O。

3.1.2 法洛四联征等紫绀型先天性心脏病术后,由于需要增加体循环前向性血流量,加上原有分流纠正后通常又是容量符合增加,为了使左室有足够的前负荷充盈,CVP应相应提高,可升至10mmH2O,甚至18-2010mmH2O,同时PCW P也应相应提高。由于前负荷的增加,往往引起淋巴系统的淤积,肺血流量增加会引起肺水肿、胸水等合并症。

3.2 增加心肌收缩力

前负荷维持在满意的水平后,影响心肌收缩力的因素,如电解质与酸碱平衡紊乱、缺氧、心率、心律等已基本得到处理,仍有低排,应考虑是心肌收缩力不佳造成的

3.2.1 增强心肌收缩力的药物选择

3.2.1.1 β受体激动剂:首选多巴胺2-10ug/(kg.min),可以兴奋多巴胺受体、β受体、还有α受体;多巴酚丁胺,宜早期使用、短时使用;如果多巴胺未达到理想灌注,可以考虑使用肾上腺素,0.01ug/(kg.min)起,不宜超过0.2 ug/(kg.min)。

3.2.1.2 磷酸二酯酶抑制剂:代表药物有氨力农、米力农,主要是抑制降解心肌细胞内c Amp,提高c Amp含量而增加心肌收缩力,并有扩张外周血管及松弛心肌的作用。

3.2.1.3 洋地黄药物的应用:低心排是由充血性心力衰竭引起的,尤其是合并快速心房纤颤、室上性心动过速,洋地黄药物是首选。应该严格掌握洋地黄药物的副作用和用量。常用药物是西地兰,剂量0.4mg,半小时可重复,以后2-4小时给0.2-0.4mg。饱和量1-1.2mg,但以控制症状为主。成人维持量可用西地兰0.2-0.4mg,也可口服地高辛0.25mg。

3.2.1.4甲状腺激素:近年来发现甲状腺激素可显著影响心血管功能。临床上观察CPB心脏术后补充T3则提高血浆T3浓度,可显著减少正性变力药及利尿剂的应用,并可显著改善每搏量、心排血量及全身血管和肺血管的阻力,对心率影响较小。虽然T3 改善心脏功能的机制还不明确,但T3确能防止及改善CPB后的L COS ,具有正性变力效应,主要应用于CPB后的严重L COS。

3.3 改善心肌后负荷:目的在于减少心肌作功和耗氧量,扩大微小动脉,改善组织灌注。用药指征是:CI < 2. 0L P(min·m2 ) , 体循环阻力>30U,动脉压高于正常值10 %以上, 以及左心室充盈压>15mmHg者。首选扩血管药物主要应用于:①慢性心脏瓣膜病换瓣术后;②冠脉搭桥术后;;③合并肺动脉高压症的手术患者。仍不能获得满意的CO(CI >2.0),就联合应用扩血管药和正性变力药物,对改善CI 和右室射血分数(RVEF)有明显协同作用。联合用药方法:硝普钠+多巴胺、硝普钠+肾上腺素、酚妥拉明+去甲肾上腺素等。用药期间应注意左室舒张末期压(L VDEF) < 15mmHg 时,需补充血容量。如需加强硝普钠或硝酸甘油的扩血管作用,可并用肼苯达嗪,以使硝普钠或硝酸甘油用量可相应减少,以避免硝普钠中毒的危险。

3.4 改善心肌代谢功能

3.4.1极化液的应用:极化液可以加速葡萄糖的运转,增加心肌细胞糖元供能,降低心肌细胞水肿,恢复正常细胞极化状态,抑制脂肪酶活性,降低脂肪酸生成,降低心肌氧耗、心肌缺血损伤及心律失常的发生,有利于心肌功能的恢复。

3.4.2 果糖二磷酸钠:可以减轻停跳后再灌注损伤,增强缺血心肌收缩力,提高心肌内ATP及CP含量,提供在无氧代谢时的供能。成人用量每次5-10g静推,2次/天。

3.4.3 磷酸肌酸能改善心肌能量代谢,对心肌损伤、心肌酶增高本药降酶效果明显。2次/天,每次1g静推或滴注,直至心功能改善。

3.4.4 重组人生长激素(rhGH):用替代剂量的人生长激素能增加心肌收缩力,心排血量和每搏量,同时减低外周阻力。以低剂量为宜,成人4-12IU/d,皮下注射。

3.5 其他病理因素的处理

3.5.1 缺氧的预防与纠正,以稳定循环功能。主要通过机械呼吸,保证通气与氧供,以维持PaO2与SaO2在正常范围;保证有足够的血红蛋白携带氧;维持适当的酸碱与体温,控制适当的血粘度。

3.5.2 控制心律失常:心动过缓的可以使用阿托品或异丙肾上腺素,必要时放置临时起搏器。

3.5.3 术后出血量较多者,应在积极输血的基础上,用药物或在此开胸止血。

3.5.4 有心脏压塞症状,应及时作心包探查减压,并进行止血处理。

3.5.5 纠正电解质紊乱与酸碱平衡失调,纠正内稳态失衡,有利于心肌功能的恢复。

3.5.6 激素的应用:短时大剂量使用皮质激素,阻滞外周血管α受体,兴奋心脏β受体,稳定受损伤细胞溶酶体,组织心肌抑制因子的产生,以改善组织灌注,增强心肌收缩力。常用甲强龙30mg/(kg.d),地塞米松1mg/(kg.d)。

3.6 辅助循环的应用顽固而难治的泵衰竭,按上述方法处理不奏效时,可以考虑使用辅助循环装置,以免进入多器官功能衰竭,常用的辅助循环装置有:

3.6.1 主动脉内气囊反搏(IABP)

3.6.2 心室辅助泵装置:包括左右心室辅助泵及双心室辅助装置。

我自己的学习体会:低心排综合征的原因和治疗

一、低心排综合征(L COS)的基本概念:是心脏排血量减少导致重要脏器灌注不足的休克综合症状(心源性休克),心脏指数CI<2L/(min·m2)

二、低心排产生的原因

1、手术对心内解剖和生理异常的矫治不完全。

2、围手术期心肌保护不良。

3、心包填塞。

4、其它:有效血容量不足;

心肌功能不全:(心室切口,心肌切相除过多,流出道补片过大)

低氧血症;

电解质紊乱;

心律紊乱;

张力性气胸;

三、临床表现

1、低血压:不同年龄,有所不同

2、脉压差小小于20

3、心律增快,脉搏细弱

4、尿少

5、末梢灌注不足(湿冷、苍白、发绀),中心温度高,相差4-6

6、烦躁、焦虑

7、血气分析氧分压降低,代谢性酸中毒。

三、治疗原则

明确原因,主次分明,合理用药。

正常情况下:心输出量(CO)=心率(HR)×每搏输出量(SV)

一)、维持一定的心率和正常的心律

HR 160bpm舒张期容量减少而致每搏量减少

HR 60bpm 每分钟心脏的总排量减少而全身灌注不足

二)、增加每搏输出量的方法和途径:

1、保持一定的前负荷:前负荷为心肌收缩之前的容量负荷,是指舒张末期肌节的长度。有效血容量不足时,前负荷低,心室充盈量减少,每搏输出量减少。左房压反映左室前负荷,通常CHD术后适宜的左房压是8-12mmHg,但当左房压达到12-16mmHg时,CO不再增加,达25mmHg时,发生肺水肿。

不同类型的CHD对前负荷的要求不同:

右心梗阻型CHD(TOF、PS、PA)要求较高的左房压

左心梗阻型CHD(CA、MS、IAA、HL HS))要求较高的左房压

完全性肺静脉异位引流术后要求尽可能低的心房压

考虑前负荷因素时,影响心室充盈的心包填塞必须考虑,心包填塞的临床表现有低血压、心率快、脉压窄、中心静脉压及右房压高。但有时表现为心率快、尿少、不安,

处理:尽早开胸止血。

其它:张力性气胸、使用PEEP均可使静脉回心血量减少。

2、减低后负荷:是心室射血时遇到的阻力,又称压力负荷。主来自血管的顺应性和小血管阻力,后负荷增加可减少心室每博量,减少心室壁肌纤维缩短程度及速率,导致心排量减少

因素:

体外循环后(尤其是低温)、低氧酸中毒疼痛高剂量的正性肌力药物

常用的扩血管药物:硝普钠、0.5 ug/(kg.min),不超过8ug/(kg.min)

硝酸甘油

酚妥拉明

3、加强心肌收缩力

药物1:肾上腺素能受体激动剂

a. 多巴胺:小剂量2-5ug/(kg.min)DA 受体,肾肠系膜、冠状血管及脑血管扩张,肾血流量增加,外周血管阻力减低,HR影响小:中等量5-10 ug(kg.min)兴奋β1 受体,促使去甲肾上腺素释放,心肌收缩力加强,CO增加,HR增快,肾血流量增加大剂》10ug(kg.min)兴奋α、β1受体,外周血管阻力增加,增加后负荷,降低左室作功,尿量减少

b、多巴酚丁胺是人工合成的β1 受体激动剂,不增加后负荷,剂量与多巴胺相似。

C、异丙基肾上腺素0.01ug(kg.min)起用

D、肾上腺素0.01ug(kg.min)起用

药物2、钙剂:10%葡萄糖酸钙0.4-0.5ml(kg.次)

药物3、磷酸二脂酶抑制剂

氨力农首剂0.7-1mg/kg, 维持5-10ug/(kg.min)

米力农首剂25-75ug/kg, 维持0.25-0.75 ug(kg.min)

药物4、:洋地黄类药物抑制Na K ATP酶使心肌细胞内钙离子浓度增高,增加心肌收缩力,而增加心排量,同时减慢心率。药物:西地兰

地高辛

三)、对药物治疗无效者,考虑应用主动脉内球囊反博或离心泵辅助循。

脉波指示剂连续心排血量在ICU中监测的护理进展

脉波指示剂连续心排血量在ICU中监测的护理进展 【摘要】脉波指示剂连续心排血量作为一种新的心排血量监测技术,近年来刚刚步入临床应用。此技术在临床应用过程中的监测与护理还在逐步成熟和完善阶段。就此,对相关文献进行综述,希望对临床危重症护理人员在应用此技术时有辅助意义。【关键词】心排血量脉波指示剂连续心排血量监测护理 PiCCO nurse development in ICU monitor LU Mei-shan,ZHANG Xin.Department of Medical Intensive Care Unit,Peking Union Medical College Hospital.Peking Union Medical College,Chinese Academy of Medical Sciences,Beijing 100730,China [Abstract]As a new cardiac output monitor technique,PiCCO have just entered into clinical application in recently years.It will be completed and perfected when monitoring and nursing come into mature in process of clinical application.And thus summarize the relative literature.We hope it can be helpful to staff who nurse critical cases in clinical in using this technique. [Key words]cardiac output;pulse indicator continuous cardiac output monitoring;nursing 对危重病人进行心排血量(cardiac output,CO)监测是了解其循环状态及心脏功能的重要数据之一,目前CO监测的金标准是通过肺动脉漂浮导管的热稀释法进行的,但该方法不仅操作复杂、费用昂贵,而且操作本身会使病人产生许多严重的并发症[1,2]。近年来有研究显示,应用肺动脉导管进行血流动力学监测的病人病死率较未使用组高出39%[2]。因此临床医师一直在努力寻找能够反映血流动力学指标的良好监测方法,既要准确同时还要创伤小。脉波指示剂连续心排血量(pulse indicator continuous cardiac output,PiCCO)监测技术在临床的初步研究显示,它不但创伤小、并发症减少以及对医护人员维护需求减少都使医疗成本大大减低,而且在连续监测CO、肺水含量等方面都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和前景[3]。 1 重要监测指标 PiCCO监测仪是一种新的容量监测设备,采用热稀释方法测量单次的CO,通过分析动脉压力波形曲线下面积来获得连续的心输出量,同时可计算胸内血容量(intrathoracic blood volume,ITBV)、血管外肺水(extravascular lung water,EVLW)、肺毛细血管通透性指数(pulmonary vascular permeability index,PVPI)、全心舒张末期容积(global end-diastolic volume,GEDV)、每搏量变异(stroke volume variation,SVV)、脉压变异(pulse pressure variation,PPV)、全心射血分数(global ejection fraction,GEF)、心脏功能指数(cardiac function index)、外周血管阻力(SVR)等参数。此技术之所以得到临床医师的重视与推荐,不仅因为它是一项微创伤、低危险、简便、精确、连续监测CO的技术,而更主要是它所提供的一些对临床具有特殊意义的重要监测指标,使危重症血流动力学监测的准确性得到进一步提高,同时也适用于危重病新生儿和婴儿[4]。 1.1 心脏前负荷指标 1.1.1 ITBV和GEDV 临床上反映心脏前负荷的常用参数包括:中心静脉压力(CVP)、肺动脉嵌顿压力(PAWP)、左心室舒张末期压(LVEDP)等,都是通过以压力代容积的方法来反映心脏的前负荷,会受到心室顺应性、机械通气等多种因素影响[5]。就心脏前负荷的严格定义[6]“心脏舒张末期心肌纤维的初长”而言,即已指出心室充盈压不是前负荷的正确指标,只有心室舒张末期容量才是正确指标[7]。 GEDV、ITBV是以胸腔和心腔内的血容量指标直接来反映心脏的前负荷,避免了以往以压力代容积、以右心代全心的缺陷。以容量参数反映心脏容量状态消除了胸腔内压力及心肌顺应性等因素对压力参数的干扰,从而能更准确地反映心脏容量负荷的真实情况[8]。已有大量文献证实ITBV和GEDV在反映心脏前负荷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方面,远比CVP、PAWP、右心室舒张末期容积更强[9~11]。冠脉搭桥和肺移植手术中都有应用PiCCO监测心脏前负荷的报道,结果均是ITBV比CVP和PAWP 能更可靠地反映心脏前负荷变化[12,13]。最主要的优点是它们在分别给血容量调整、儿茶酚胺和机械通气等多种改变时,不受影响仍能给出准确的前负荷变化[14~17]。 1.1.2 SVV和PPV 是评价心脏前负荷的另一项重要参数,也是功能性血流动力学监测的重要指标,多用于有机械通气的病人。SVV和PPV通过记录单位时间内每次心脏搏动时的每搏量(SV)和脉压,计算出它们在该段时间内的变异程度,以此来预测心血管系统对液体负荷的反映效果,从而更准确、更有效率地判断循环系统前负荷状态,优于心脏前负荷的静态参数[18~20]。一些临床研究显示,SVV是指导机械通气的严重脓毒症病人液体治疗的良好指标[21]。

低心排综合症(业务学习)

低心排综合征 概述: 足够的心排量,才能维持有效的循环,保证组织灌注。心排量=心率*每搏输出量,成人的心排量通常以心指数来徇,正常为每平方米3-4L/分,如心指数<3L/分而有周围血管收缩,组织灌注不足,末梢循环不良的现象,称为低心排综合症.。 机制: 低心排出量综合征是低温体外循环期间心肌能量供需失衡造成的最终结果,主动脉阻断后,代谢由有氧代谢转变成无氧代谢,能量生成锐减,难以维持细胞正常代谢的需要。细胞膜钠泵的功能发生障碍,大量钠离子滞留在细胞内造成心肌水肿。无氧代谢终产物乳酸增多引起细胞内酸中毒,使心肌细胞受损害。缺血缺氧期间左心室内膜下心肌缺氧最严重,局部代谢产物堆积,心内膜下微血管扩张。保护不好的心肌,在缺血期间可发生较严重的心肌结构损伤,细胞膜通透性增加,毛细血管完整性遭到破坏,复血流灌注后大量水和电解质可在短时间内进入细胞,加重心肌水肿,使心内膜下血管阻力增加,血流量减少,内膜下氧的供需失衡进一步加重,最终发生内膜下出血坏死。体外循环期间积极采用各种有效的心肌保护方法可以延长心肌缺血的耐受时间,减轻心肌水肿和坏死的程度,以常温氧合血持续灌注可连续给心肌供氧,使阻断循环期间心肌由无氧代谢变为有氧代谢,可避免心肌能量代谢发生负平衡,有利于术后心肌功能的恢复。 手术后常见有以下因素: 1.术前心泵功能异常,影响心排量。 2.手术因素:手术创伤直接损害心肌,阻断时间过长,心内畸形纠正不满意,心肌保护不良、手术误伤造成传导阻滞。 3.术后因素:心脏切口水肿、容量不足、心律失常、心衰、心包填塞、酸中毒、电解质紊乱等。 临床表现: 上述诸多因素均能使心肌缺血、缺氧、心肌损伤、收缩无力等,最终导致后低心排综合征的发生,使有效循环减少,微特环障碍、组织灌注不足。主要临床表现为烦躁不安或表情淡漠,严重者可神志不清甚至谵妄,患者面色苍白、四肢厥冷、皮肤湿冷末梢循环差、心率增快、脉搏细速、血压下降、中心静脉压上升末梢血管收缩,尿量可减少(0.5~1ml/kg以下)、呼吸急促、紫绀、动脉氧分压下降、PH下降,结合血液动力学的监测指标综合分析,常用辅助监测仪器: 除去常规心电监护外,可能碰到的检测仪器还有 漂浮导管:通常看的两个指标心排出量CCO,是指单位时间内心脏输送到全身的血量,正常值4-6L/min。单位体表面积上的心排出量称作心指数CCI,正常值2.5-3.5L(min*m2)。 治疗:

心排血量

常用血流动力学测定参数 心排血量(CO)5~6L/min 中心静脉压(CVP)5~12 cmH2O 射血分数(EF)>0.50 心脏排血指数(CI) 2.5~4.5L/(min*m2) 左房压(LAP)5~14mmHg 左室舒张末容量(LVEDV)70ml/m2 左室每搏功指数(LVSWI)51~61gm/m2 肺动脉舒张压(PADP)5~14mmHg 肺动脉收缩15~30 mmHg 肺动脉楔压(PAWP)5~14mmHg 肺毛细血管楔压(PASP)压(PCWP)5~14mmHg 左室每搏功指数(RVSWI)8~12gm/m2 血气分析各参数正常值 血浆酸碱度PH 7.4+-0.05 血氧饱和度SO2 SaO2(动脉血) 0.9~1.0 SvO2(静脉血)0.64~0.88 动脉血氧分压PaO2 80~100 mmHg 二氧化碳分压PaCO2 成人男性35~48 mmHg,女性32~45 mmHg 儿童27~41 mmHg 二氧化碳总量TCO2 成人2.3~31mmol/L 儿童20~28 mmol/L 标准碳酸氢盐SB 成人25+-3 mmol/L,儿童21+-25 mmol/L 缓冲碱BB 45~55 mmol/L 碱剩余BE 成人-3~+-3 mmol/L 儿童-4~+-2 mmol/L

心外科常用药物剂量及用法参考表 抗生素 药名参考剂量用法 青霉素钠轻症3~5万u/(kg*d),分2~3次静脉或肌肉注射 青霉素钾重症20~40万u/(kg*d),分2~3次 力百丁成人0.625~1.0g,2次/d 口服 儿童80mg/(kg*次)3次/d 羟氨苄青霉素50~100mg/(kg*d),分3~4次/d 口服 头孢氨苄(先锋霉素IV)成人0.25~0.5g/次,3~4次/d 口服 儿童25~50mg/(kg*d),分3~4次 头孢拉定成人1~2g/d,分3~4次口服 2~4g/d,分3~4次静脉滴注 头孢克洛成人0.25g/次,3~4次/d 口服 儿童20~40mg/(kg*d),分3次 头孢曲松成人1~2g/d,1次/d 静脉滴注 儿童20~80 mg/(kg*d),1次/d 头孢他定成人1~ 2g/d,分2~3次静脉滴注 儿童30~100mg/(kg*d),分2~3次 3代,对绿脓杆菌有良好的抗菌作用,口服不吸收,体内不代谢,主要以原形从尿中排泄。不良反应:小剂量对肝、肾、造血系统毒性极小,大剂量可偶见血清转氨酶、尿素氮等暂时上升,局部反应为肌注部位疼痛,静注过快可致静脉炎等。 头孢吡扝成人1~2g/d,分2次静脉滴注 儿童30~50 mg/(kg*次),3次/d 庆大霉素成人80mg/次,2~3次/d 口服 儿童10~15mg/(kg*d),分3次口服 2~5 mg/(kg*d),分3次静脉滴注 成人或儿童每日3~5mg/kg,分1~2次肌注或静滴 血药浓度高峰在0.5~1h到达,半衰期约2小时,肾功能不全者要减量。不良反应:1、发生率较多的有听力减退、耳鸣或耳部饱满感(耳毒性);2、血尿,排尿次数显著减少或尿量减少;3、食欲减退、极度口渴(肾毒性);4、步履不稳,眩晕(影响前庭);5、发生率较低者有呼吸困难、哮喘,极度软弱无力;6、过敏。禁忌症:过敏的,肾功能严重不良或听力严重下降的病人不宜选用。 奈替米星成人100mg/次,2次/d 静脉滴注 儿童6~7.5mg/(kg*d),分2~3次 红霉素成人1~2g/d,分3次口服 儿童20~40mg/(kg*d),分2~3次静脉滴注 罗红霉素成人150mg/次,2次/d 口服 儿童2.5~5 mg/(kg*次),2次/d 克拉霉素成人250mg,2次/d 口服 儿童7.5 mg/(kg*次),2次/d 万古霉素成人1g/次,2次/d 静脉滴注 儿童40mg/(kg*d),分2次

低心排血量综合症

低心排综合征及其处理 正常成年人安静时心排血量(CO)为4—6L/min,如果用心指数(CI)表示则为2.5—4L/(min·m2)。人们通常把CO<3L/min或CI<2L/(min·m2)称为低心排血量或低心排出量。低心排血量不等于低心排血量综合征。反之,低心排血量综合征不一定全部都是低心排血量,少部分具有正常心排量。低心排血量综合征是否发生,取决于心排血量与末梢循环必须量之间的关系。末梢循环需要量正常,心排血量减低,当然可以引起低心排血量综合征;如果心排血量“正常”,而末梢循环必须量增加,同样可以引起低心排血量综合征;若既有低心排血量,又有末梢循环需要量增加,则可造成严重的低心排血量综合征。 综上所述,低心排血量综合征,是指心排血量不能满足末梢循环必需量,而造成组织灌注不足引起的一系列临床症状与体征之综合病症。低心排血量综合征的定义应该包括:①低心排血量;②由于低心排血量引起的周围血管收缩反应;③组织灌注不足。 低心排血量综合征原因及病理生理 1.1 左心前负荷降低 1.1.1 低血容量 病人术前摄入不足及利尿过度,即可造成原始的血容量不足;术中对血液丢失估计不足,补充不够,体外循环引起血液向第三件间隙的转移,造成体液暂时不能在循环中利用;复温、血管扩张药物、麻醉等造成血管扩张,有效循环血量不足;术后引流不畅,丢失量补充不足;术后利尿不当;少数病人合并消化道出血或消化液丢失引起低血容量。 1.1.2心脏压塞 既可引起舒张末期容量即前负荷不足;也可严重影响心肌收缩力,使每搏容量明显下降。造成心脏压塞的因素有:术中术野止血不彻底;病人凝血机制不佳,尤其是紫绀型右心衰竭病人更易发生。术后引流不畅造成心脏压塞,或者心包内积血不多但凝血块对心室流出道造成压迫,同样可以出现心脏压塞类似的低心排表现。 1.1.3 肺动脉高压 肺动脉压力过高,肺阻力过高,右心负荷增大,可以造成右心衰竭,进而导致有效循环血量减少。 1.1.4 液气胸 液气胸时由于胸膜腔负压消失,引起静脉回流量的减少,导致低血容量。 1.1.5 呼吸机气道压力过高 呼吸机气道压力过高,导致胸腔内压升高,静脉回流减少,心脏前负荷降低,心排出量减少,血压降低。 1.2 左心后负荷增加 1.2.1 外周血管收缩 机体处于应激状态,内源性血管活性物质如儿茶酚胺增加,则可引起外周血管阻力增加,心脏后负荷增加。心肌做功多即引起心肌耗氧量增加,如果心脏不能代偿,则可引起心排血量下降。体外循环术后由于机体低体温也可引起外周血管收缩。 1.2.2容量过负荷 肾功能不全,尿量过少,引起体内的水潴留,或者由于输液 过快过多,引起机体循环超负荷,左心后负荷,心排出量减少。 1.3 心肌收缩力减弱 1.3.1 术前心功能不 1.3.3 术中心肌顿抑 与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有关,主要现象是心肌收缩无力,如果术中心肌保护不佳,冠脉损伤或气栓,更加重心肌收缩功能的损害;麻醉处理不当,尤其是是使用了对心肌损害的麻醉药和药物过量时;左心引流不佳,心脏在术中过渡膨胀,心肌顺应性下降,影响心肌收缩力;心脏手术矫正不彻底等,以及心肌缺氧、酸中毒、高碳酸血症,心肌炎症、肥厚、水肿、梗塞等。 1.3.4 电解质及酸硷内稳态失衡 体外循环术后酸中毒和低钾血症;大量使用库存血时,血清钙离子失活,引起钙离子的减少,使心肌收缩力下降;术中与术后呼吸机使用不当,引起呼吸性碱中毒;大量输血时枸橼酸盐经肝脏代谢造成HCO3-增多,加上利尿剂和激素的使用,都可以造成代谢性碱中毒。碱中毒可以引起氧解离困难,组织缺氧,低血钾,这些都可以造成心功能损害。 1.4 心律失常 1.4.1 心动过缓:窦性心动过缓或者房室传导阻滞时心室率较慢,每搏输出量不变则心排血量下降。 1.4.4 心动过速:心率快时,使舒张期充盈减少,每搏容量减少如果快的心率不1能代偿每搏容量减少,可引起心排血量下降。心律失常,尤其

心排血量

心排血量 文章目录*一、心排血量的基本信息1. 定义2. 专科分类3. 检查分类4. 适用性别5. 是否空腹*二、心排血量的正常值和临床意义1. 正常值2. 临床意义*三、心排血量的检查过程及注意事项1. 检查过程2. 注意事项*四、心排血量的相关疾病和症状1. 相关疾病2. 相关症状*五、心排血量的不适宜人群和不良反应1. 不适宜人群2. 不良反应 心排血量的基本信息 1、定义心排血量(CO)是临床上了解循环功能最重要的基本指标之一,CO指心脏每分钟将血液泵至周围循环的血量,可反映整个循环系统的功能状况,包括心脏机械做功和血流动力学,了解前、后负荷、心率及心肌收缩力。在麻醉和ICU中,CO常常用于危重病人和血流动力学不稳定者的监测以指导病人的治疗和观察病情进展。 2、专科分类心血管 3、检查分类超声 4、适用性别男女均适用

5、是否空腹空腹 心排血量的正常值和临床意义 1、正常值正常人在同一时期内抅,左心和右心接受回流的血量大致相等,输出的血量也大致相等,在静息状态下,心室每搏量60-80ml,每分心输量等于每搏量乘以心率,约每min5-6L火罐网。 2、临床意义心力衰竭的主要血流动力学改变是心排血量减低,不能满足组织代谢的需要,其减低程度与心力衰竭程度一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如监测到心排血量呈进行性下降,常预示心源 性休克将发生。 心排血量的检查过程及注意事项 1、检查过程取大试管1支,加入尿液至2/3试管高度处。斜持试管在酒精灯上加热,待上部尿液煮沸。滴加5%醋酸液2~3滴,轻摇,再加热至沸,立即在黑色背景下观察结果。 2、注意事项心排血量是评价循环系统效率高低的重要指标。为了便于在不同个体之间进行比较,一般多采用空腹和静息时每 一平方米体表面积的每分心输出量即心指数为指标: 一般成年 人的体表面积约为1.6-1.7平方米。静息时每分心输出量为5-6升,故其心指数约为3.0-3.5升/分/平方米。在不同生理条件下,

低心排出量综合征

低心排出量综合征 低心排出量综合征(low cardiac output syndrome)是心脏外科最严重的生理异常,是导致术后病人死亡主要原因之一。正常人的心排出量按每平方米面积计算,也就是心指数为3~4L/(min·m2)。如心指数降低至3L/(min·m2)以下,而有周围血管收缩,组织灌注不足的现象,称为低心排出量综合征。 (一)发病原因 1、法洛四联症右心室流出道梗阻解除不彻底,或肺动脉畸形矫正不彻底是产生术后低心排出量的重要原因。 2、血容量的不平衡,舒张容量不足可影响心搏出量;因心内操作期间,需阻断心脏循环,缺血、缺氧可对心肌造成损害,从而致使心肌收缩不全。 3、缺氧或酸血症均可加重心肌收缩不全;心动过速或心动过缓影响房室舒张不全。 4、血容量不足,或者说有效循环血量不足;术后如有换氧不足,缺氧或酸血症均可加重心肌收缩不全. 5、心内操作期间,需阻断心脏循环,缺血、缺氧可对心肌造成损害,致使心肌收缩不全。 6、术前心功能较差的患儿全身状况差,心、肺、肝、肾功能均有不同程度的障碍,容易发生低心排出量综合征。 7、心律失常如缺氧性或手术创伤所引起的三度传导阻滞;心脏畸形矫治不满意;心脏受压影响心室的充盈,如心包压塞或心包缝合后紧束等也常是术后低排出的原因。 8、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和冠状动脉气栓所致心肌梗死则是偶见的病因。 9、因心脏左向右分流量大的病人容易引起肺动脉高压;而严重肺动脉高压的病人肺小动脉壁硬化及管壁增厚和管腔狭窄,常伴有肺泡与毛细血管间组织增厚、间质水肿,使肺血管阻力增高,右心室肥厚扩大,术前心肌氧的供需平衡已处于代偿状态。对于此类病人若术中处理不当可成为低心排出量综合征的促发因素。 (二)临床特征 1、当心排出量下降至心指数2.5L/(min·m2)时,会出现心率增快、脉压变小、血压下降(收缩压低于12kPa)、桡动脉、足背动脉脉搏细弱、中心静脉压上升、末梢血管收缩、四肢发冷、发绀等临床症状。 2、患者尿量可减少至0.5~1ml/kg以下。 3、监测心排血量时可见:心指数<2L/(min·m2);搏血指数<25ml/(m2·次);周围血管阻力>1800dyn·s·cm-5;氧耗量100ml/(min·m2)>20mg%。 (三)症状诊断 1、临床上,血压的下降,中心静脉压的上升和尿量显著减少,已足以明确低心排征的诊断。 2、Kouchakos等指出,当低心排出量一般临床征象未出现时,如有下列情况应怀疑本征: ①血压下降;

儿童法洛氏四联症根治术后低心排血量综合症的治疗体会

儿童法洛氏四联症根治术后低心排血量综合症的治疗体会 对2011~2013年我科40例儿童法洛氏四联症根治术后低心排综合症的治疗观察,其治疗应该预防为主,及时发现并明确病因、果断处理是治疗成功的关键,通过一般处理,合理使用血管活性药物,可有效的提高术后存活率。 标签:儿童;法洛氏四联症;低心排血量综合症;治疗体会 1969 年Dietzman 等首次提出低心排综合征(LOCS)的名称,到了80 年代,人们才将低心排综合征的概念广泛应用于临床。低心排血量综合症是心脏术后特别是法洛氏四联症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也是影响手术死亡率的重要因素,其发生率为2%~6%[1]。随着心脏手术的不断成熟,近年来其发生率有所下降,但其死亡率仍然很高。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2011~2013年,我科开展儿童法洛氏四联症心内直视根治手术术后出现LOCS患者40例,年龄:2 d~3 岁,男23 例,女17例。术前无明显手术禁忌,体外循环阻断时间为60~200 min,术后符合LOCS 诊断标准。 1.2方法[2] 1.2.1一般处理 1.2.1.1体溫、尿量、心电、有创动脉压、中心静脉压(CVP)持续检测,有条件的监测PAWP,电解质、血氧饱和度、酸碱度监测。严格统计每小时出入量。 1.2.1.2呼吸系统、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及肾功能的支持,保证呼吸道的通畅,有低氧倾向的及早呼吸机支持治疗,以保证氧供同时减轻心脏负担。患者有躁动时小剂量肌松药应用,头部可用冰袋冷敷,以降低氧耗。注意尿量,明显减少时应用利尿剂,如无效果,可行腹膜透析术。 1.2.1.3能量支持,按需计算所需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等的量。静脉输入10%高糖ATP、维生素等。 1.2.1.4液体输入时注意晶体及胶体液的比例,适当应用白蛋白,血浆及全血。 1.2.1.5适当应用防止应激性溃疡的药物洛塞克,甲氰咪呱,改善肾脏微循环,使尿量>1 mL/Kg/h。 1.2.1.6及时纠正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 1.2.1.7使用乌司他丁减轻体外循环后炎症反应。

无创心排血量监测仪ICONR动态监测新生儿的心排量变化及临床意义研究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sodocs.net/doc/b42476717.html, 无创心排血量监测仪ICONR动态监测新生儿的心排量变化及临床意义研究 作者:王贵芝张海鸿郭芳钱亚男 来源:《健康必读(上旬刊)》2020年第01期 【摘; 要】目的:探讨采用电子心力测量法(electrical cardiometry,EC)监测新生儿的心排量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收住院的77例正常新生儿,足月儿分为两组,早产儿分为四组。采用无创心排血量监测仪ICONR监测新生儿心输出量CO、心脏指数CI、每搏输出量SV。结果:正常足月儿Ⅱ组较Ⅰ组CO、CI、SV明显增加(P<0.05)。47例足月新生儿的体重和胎龄与心排血量呈正相关。30例早产儿第3、4天CO、CI、SV比24h时内显著升高(P<0.05);第3天心输出量比第2天明显升高(P<0.05);第4天心排量与第3天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足月儿输出量正常值95%可信区间为0.83~0.91L/min/kg,早产儿4天内心输出量正常值95%可信区间为0.50~0.56 L/min/kg。结论:EC法监测可准确、持续、无创评估新生儿的血流动力学变化,有望在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中得到进一步的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新生儿;心排量;无创心排血量监测仪;ICONR动态监测 【中图分类号】R19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20)01-0165-02 在新生儿重症监护室,危重症发生率和死亡率较高,准确有效测定患儿的心功能尤其重要。本文将探讨应用无创心排血量监测仪ICONR,监测正常新生儿心排血量变化,分析与胎龄、体重关系,以及早产儿不同日龄心排血量的变化方面的临床研究[1],现将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心律失常题目

一、危重症患者护理常规 1、危重患者入院后,护士应立即将其安置在哪里? A、普通病房 B、抢救室 C、VIP房间 D、感染病房 2、患者Braden评分多少分以下应建压疮单? A、15 B、18 C、17 D、16 3、GCS评分包括睁眼反应(4分)、(语言反应)5分、运动反应6分三个子项目。 4、危重患者中对约束病人应多长时间观察一次约束肢体的末梢循环情况? A、30分钟 B、20分钟 C、10分钟 D、15分钟 5、对于眼睑不能闭合患者应注意保护,应定时(滴眼药水)和(涂眼药膏),亦可湿纱块覆盖眼睛 二、循环系统重症护理 ①高血压护理常规 1、高血压诊断标准:收缩压》(140)mmHg,舒张压w (90)mmHg 2、测量血压的不恰当的是:(d) A .安静5分钟后坐位右上臂 B .袖带的大小适合患者的上臂臂围,至少覆盖上臂臂围的1/3 C .将袖带紧贴被测者上臂,袖带下缘应在肘弯上 2.5cm D .所有读数均应以水银柱凸面的顶端为准 3、下列哪一类药不属于降压药(d) A、氯沙坦钾B 、硝苯地平C、卡托普利 D 、阿司匹林 4、下列各种高血压,哪种最适合B受体阻滞剂治疗(d) A:高血压伴心功能不全 B:高血压伴肾功能不全

C:高血压伴支气管哮喘 D:高血压伴肥厚梗阻性心脏病 5、继发性高血压不见于下列哪些疾病(d) A:先天性肾畸形 B:慢性肾盂肾炎 C: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 D: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 ②、急性心肌梗塞护理常规 1、急性心肌梗死易并发脏器及四肢动脉栓塞的时间多在发病后( C ) A.24h 内 B.48h 内 C.1~2 周 D.2~4 周 E.1~2 个月 2、急性心肌梗死发生休克的主要机制(E ) A.剧烈疼痛 B.坏死心肌过敏C反射性周围小动脉收缩 D.心律失常E心排血量急剧下降 3、急性心肌梗死鉴别于一般心绞痛的可靠依据是( E ) A.胸骨后疼痛持续20min以上 B.面色苍白出冷汗 C.有早搏出现 D.心电图见T 波倒置已心电图见病理性Q波 4?、急性心肌梗死发生在24h内应尽量避免应用洋地黄类药物,起主要原因是防止诱发 A.脏器动脉栓塞 B.室性心率失常 C.房室传导阻滞 D.室壁瘤E洋地黄中毒 5、简述急性心肌梗死的治疗原则及措施。 答:治疗原则:保护和维持心功能,挽救濒死的心肌,防止梗死扩大,缩小心肌缺血范围,及时处理严重心律失常、休克、心力衰竭和各种并发症,防止猝死?具体措施: (1)严密监护 (2)解除疼痛,尽快选用吗啡或哌替啶 (3)应用尿激酶溶栓治疗,进行心肌再灌注? (4)及时处理心律失常,如室性心动过速、室颤及房室传导阻滞(5)控制心源性休克、补充血容量,应用升压药、血管扩张药(6)其他如抗凝治疗 ③病毒性心肌炎护理常规 1、病毒性心肌炎的护理重点在于( C ) A.加强锻炼,增强机体抵抗力B?接种流感疫苗,预防感冒C?充分休息,保证丰富的营养 D.绝对卧床3个月,低盐饮食 E.小量应用糖皮质激素,并注意不良反应 2、胺碘酮最严重的不良反应是(D) A.转氨酶升高B?胃肠道反应C用亢 D.肺纤维化E.心律失常

术后低心排综合征

什么是术后低心排综合征? 术后低心排综合征(LCOS)是指术后心脏指数(CI)低于 2.0 L/min/m2而出现的外周脏器有效灌注不足,它是持续一段时间的并达到一定标准的低心排出量引起的一系列病理生理过程,并不完全同于心力衰竭。 低血容量、心肌功能损害、心脏压塞、血管舒缩功能失常、电解质酸碱紊乱等都可以成为LCOS的原因;对于二尖瓣成形术后患者来说,虽然是否使用成形瓣环、使用硬质成形环还是弹性成形环都有可能影响二尖瓣瓣环在心动周期中的舒缩变形而对血流动力学产生一定的影响,但其临床意义有限。 LCOS的主要临床表现包括:末稍灌注不良、肢端冷和冷汗、肺淤血和低氧合状态、肾灌注不良和少尿、代谢性酸中毒。在处理上仍是以去除诱因为主,同时辅以相应的药物或机械辅助。在治疗过程中,有效的镇静、适当的降温、准确的机械通气辅助可以保证肌体足够氧供的前提下降低氧耗。 在改善心脏功能治疗中,优化心率是首要前提。无论心脏有效排血量降低的原因如何,心脏本身首先的代偿机制就是加快心率。术后心率一般应维持在70~120次/分(儿童应更高),而冠心病患者应维持在70~90次/分左右,以维持必要的每分钟心

排量。 需要注意的是应该个体化的“优化心率”,所有药物治疗、起搏器治疗的目的是获得良好的血流动力学状况,不是为了调整心率而去治疗。若联合使用多巴胺、多巴酚丁胺、米力农、肾上腺素等药物仍不能缓解LCOS,则可考虑进行IABP甚至心室辅助治疗。 低心排综合征 低心排是术后棘手的并发症,低心排定义:“机体容量、阻力都正常或作了较大代偿情况下,心脏泵血功能依然不能满足机体循环的需要,这时的心脏功能就属于低心排”。 一、原因: 低心排的原因多种多样,主要有: ①术前心功能就很差,术后改观不大; ②手术本身、体外循环影响和缺血再灌注等因素使它功能变得更差; ③术中心肌保护不满意,尤其体外循环时间较长; ④搭桥血管重建后,发生新的心肌缺血; ⑤先天性心脏病畸性矫治不满意; ⑥先心病,肺血管发育差,术后右心功能低下; ⑦手术适应症太勉强或手术适应症选择不当; ⑧术中冠状动脉有微栓或气栓;

低心排综合症的治疗及预防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低心排综合症的治疗及预防 导语:说起低心排综合症,可能大家不是很熟悉。低心排综合症是心脏外科最常见,最严重的生理异常,也是导致手术后病人早期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导 说起低心排综合症,可能大家不是很熟悉。低心排综合症是心脏外科最常见,最严重的生理异常,也是导致手术后病人早期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导致低心排综合症的发生有许许多多的原因,如术后如有换氧不足,导致心肌收缩不全,血容量不足,特别是心脏畸形矫治不满意等等原因。下面这篇文章就为大家介绍如何治疗和预防低心排综合症。 ①LCOS合并低氧血症的通气治疗:机械通气治疗低氧血症必须在补足血容量、增强心肌收缩力和降低外周血管阻力的基础上进行。在保证回心血量不减少的条件下,尽量给予大潮气量12~15ml/kg、高浓度氧(>45%)、低频率12~14 次/min、长吸气1.5~2.0 s 的通气值。对部分主要因肺功能差(中~重度肺动脉高压、呼吸衰竭、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等)所致顽固性低氧血症的 LCOS 患者,可在严密监护下给予适当压力与时间的呼气末正压通气(PEEP)治疗。 ②补充血容量,提高中心静脉压到1.5~1.6kPa。 ③经超声心动图证实如有心内畸形矫正不满意,应再次手术。 ④有心脏压塞时,争取术后6 h内开胸止血;有胸腔和腹腔积液者,应及时穿刺或引流。 ⑤适当使用正性肌力药物和扩血管药物。多巴酚丁胺和多巴胺是治疗心力衰竭和抗低心排出量的重要药物,能增加心脏排血量,有利于改善组织灌注和氧合,两者常联合应用。若血压稳定,多巴胺与多巴酚丁胺按1∶2配比;若血压偏低,则可按1∶1~2∶1配比泵入。对 预防疾病常识分享,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

脉搏指示连续心排血量监测(PICCO)在脓毒性休克患者液体复苏中的

脉搏指示连续心排血量监测(PICCO)在脓毒性休克患者液体复苏中的临床应用 发表时间:2018-03-26T15:08:24.873Z 来源:《心理医生》2018年6期作者:吴宝珍陈志鹏[导读] 临床医师可以PICCO监测数值更合理、客观地对脓毒性休克患者进行液体复苏,改善患者预后。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漳州市医院福建漳州 363000)【摘要】目的:探讨 PICCO用于脓毒性性休克患者液体复苏临床治疗过程中的意义。方法: 选取在我院外科重症监护病房(SICU)接受治疗的脓毒性休克患者39例,根据患者经济承受能力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19例给予传统液体复苏治疗,实验组20例通过PICCO 监测数值指导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Scvo2)、动脉血乳酸水平(Lac)、尿量、MODS发生率及病死率等指标。结果:当复 苏后24h,两组患者Scvo2、Lac、尿量、MODS发生率及病死率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均<0.05)。结论:PICCO对脓毒性休克患者的液体复苏有着重要的临床指导意义,能避免盲目补液对机体造成损害,为临床治疗脓毒性休克提供更为客观的理论依据。 【关键词】PICCO;脓毒性休克;液体复苏【中图分类号】R459.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8)06-0107-02 脓毒性休克是指严重脓毒症患者在给予足量液体复苏后仍存在组织低灌注,即无法纠正的低血压状态或血乳酸浓度≥4mmol/l,其致病因素主要为毒素或炎症因子对机体的作用,是ICU致死率较高的因素之一。而导致脓毒症休克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是难治性低血压和心血管功能衰竭,组织脏器长时间处于低灌注及缺氧状态,导致后期并发症较多,这亦是临床治疗的难度所在。因此,对于脓毒症休克患者需要准确有效的血流动力学监测指标对体液复苏及血管活性药物应用进行指导。近年出现的PiCCO是一项全新的脉搏轮廓连续心排血量监测与经肺温度稀释心排量监测联合应用的技术,能精确、连续监测心排量及血流动力学、血管外肺水(EVLW)的变化。我们通过对PICCO监测与传统的血流动力学监测进行比较,探讨PICCO在脓毒性休克患者液体复苏中的意义。 1.临床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0年10月—2012年10月我院SICU收治并确诊为脓毒性休克的患者39例,男18例,女21例,年龄36~75岁,平均51.5岁。分组根据患者经济承受能力,有条件者选择PiCCO 监测。其中对照组19 例,实验组20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情等方面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常规组放置中心静脉导管和动脉导管监测血流动力学,按照严重脓毒症和脓毒症休克国际指南早期复苏目标(EGDT)管理血流动力学,并以此为目标进行补液,使中心静脉压维持在8~12mmHg,平均动脉压≥65mmHg。 1.2.2实验组经股动脉放置PiCCO导管监测血流动力学[1],主要监测指标:血管外肺水(EVLW)和胸腔内血容量(ITBV)。当EVLW <14mL/kg和ITBV<1000mL/m2时,予积极补液治疗;当血EVLW小于生理指标,而ITBV超过生理指标时,将采取限制补液量,当EVLW 大于生理指标时,则采取控制补液量同时使用利尿药物。 1.3 监测指标 监测两组患者液体复苏后6h、24h Scvo2、Lac、尿量、28dMODS发生率及病死率等指标的变化。 1.4 统计学处理 运用SPSS16.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处理,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复苏后6h监测两组Scvo2、Lac及尿量无统计学差异,而复苏后24h有显著性差异(P<0.05),见表1。实验组28d MODS发生率及病死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1 复苏24h后两组Scvo2、Lac及尿量比较(x-±s) 3.讨论 脓毒性休克治疗目前仍是临床医师面临的重大难题。液体复苏对于脓毒症休克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改变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而血流动力学监测对于科学指导液体复苏尤为重要。传统应用中心静脉压和肺毛细血管楔压反映心脏前负荷,易受胸腔内压力、心脏及血管顺应性、瓣膜反流等因素影响,且过度液体复苏往往会造成患者肺和组织水肿。因此,较准确地监测血流动力学指标,对脓毒性休克患者的液体复苏有积极指导意义。PiCCO可以通过监测全心舒张末期容积(GEDV)、ITBV反映心脏容量状态,并反映机体EVLW情况,EVLW不仅预测感染性休克患者的预后与转归,并能指导其治疗。此三项监测指标能快速、准确地反映患者机体内液体的变化,指导临床更加合理实行液体复苏,防止液体输入过多导致肺水肿、心衰或液体复苏不足时盲目增加血管活性药物用量来维持血压,为临床治疗脓毒性休克提供更为客观的理论依据。

左心衰竭主要表现为肺循环淤血和心排血量降低所致的临床综合征

左心衰竭主要表现为淤血和降低所致的临床综合征。 1.症状 (1)呼吸困难:呼吸困难是左心衰竭较早出现的主要症状。 1):呼吸困难最先仅发生在重体力活动时,休息时可自行缓解。正常人和心衰病人劳力性呼吸困难之间主要差别在于后者在正常人活动量时也会出现呼吸困难的加重。随左室功能 不全加重,引起呼吸困难的劳力强度逐步下降。 2)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阵发性呼吸困难常在夜间发作。病人突然醒来,感到严重的窒息感和恐怖感,并迅速坐起,需30min或更长时间后方能缓解。通常伴有两肺,称为。其发生的可能机制与卧床后间质液体重吸收和回心血量增加、睡眠时张力增高,使小及卧位时抬 高,减少等因素有关。 3):卧位时很快出现呼吸困难,常在卧位1-2min出现,需用枕头抬高头部。卧位时回心血量增加,左心衰竭使左室舒张末期压力增高,从而肺静脉和肺毛细血管压进一步升高, 引起,降低,增加呼吸阻力而加重呼吸困难。 4):是心源性哮喘的进一步发展。 (2)咳嗽、咳痰和咯血:咳嗽是较早发生的症状,常发生在夜间,坐位或立位时咳嗽可减轻或停止。痰通常为浆液性,呈白色泡沫状,有时痰内带血丝,如肺毛细血管压很高,或有时,血浆外渗进入肺泡,可有粉红色泡沫样痰。 (3)体力下降、乏力和虚弱:是几乎都有的症状,最常见原因是后发生呼吸困难,以及运动后心排血量不能正常增加,心排血量降低导致组织器官灌注不足有关。老年人可出现意识模糊、记忆力减退、焦虑、失眠、幻觉等精神症状。动一般正常,但脉压减小。 (4)泌尿系统症状:左心衰竭血流再分配时,早期可以出现夜尿增多。严重左心衰竭时心排血量重度下降,肾血流减少而出现少尿,或、升高并有的相应表现。 2.体征 除原有心脏病体征外,左心衰竭的变化,可有以下几方面: (1)一般体征:活动后呼吸困难,重症出现、黄疸、颧部潮红、脉压减小、动脉下降、脉快。外周血管收缩,表现为四肢末梢苍白、发冷及指趾发绀及、等系统活性增高伴随征象。 (2)心脏体征:一般以左心室增大为主。在急性病变,如、突发的、瓣膜或腱索断裂时还未及已发生衰竭;可闻及舒张早期(S3奔马律),P2亢进,左心功能改善后,P2变弱。心尖部可闻及收缩期杂音(左室扩大引起相对性),心功能代偿恢复后杂音常减弱或消失; 最常见于左室射血阻力增加引起的心衰,如高血压、、及。偶尔有交替脉伴电交替。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