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灿烂的青铜文化(教学设计)

灿烂的青铜文化(教学设计)

灿烂的青铜文化(教学设计)
灿烂的青铜文化(教学设计)

灿烂的青铜文明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能力: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比较全面地掌握夏、商、西周时期我国以青铜文明为代表的奴隶制经济发展的基本史实,包括手工业、农业和商业的状况及特点;了解奴隶制下奴隶的悲惨境遇。

通过学习和思考本课所叙述的夏、商、西周我国经济发展的概况,提练“青铜文明”的本质特征及概念,培养学生归纳、概括历史知识的能力,通过了解奴隶的悲惨生活,使学生认识到,夏、商、西周奴隶制文明的高度发达,是建立在对奴隶的残酷剥削的基础上,从而培养学生初步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揭示奴隶制文明本质及全面认识历史发展过程的能力。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我国夏、商、西周时期的奴隶制文明辉煌灿烂,源远流长,一脉相承,表明我国古代文明具有极其强大的生命力

2. 过程与方法:

(1)教师指导学生利用现代信息技术,通过动手上网查资料,搜集史料,体会夏商周青铜文明的辉煌。

(2)通过合作讨论,得出正确结论。

(3)指导学生动手进行小制作,体会劳动者的情感。

3.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学习本课,学生了解我国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树立人民创造历史的正确人生观。

二、重点和难点:

本课的主题在于使学生对我国夏、商、西周时期的奴隶制文明有比较全面而清晰的了解。首先在“青铜器的高超工艺”这一子目中,介绍了自夏至西周重要的手工业--青铜制造业发展演变的过程及其特点,以及其他手工行业如陶瓷业、漆器制造业、玉器制造业及酿酒业的概况;又在第二个子目“农业和畜牧业的发展”中介绍了自夏至西周农业及畜牧业繁荣的表现;最后,以“奴隶的悲惨生活”这一子目明确了自夏至西周奴隶制繁荣的基础。

“青铜器的高超工艺”是全课的重点子目。青铜制造业是我国夏商周奴隶制文明的典型代表,具有工艺高超,品种繁多,应用普遍,分布广泛等特点。在处理这一重点问题时,除应注意讲清青铜制造业的上述特点,还应强调自夏至西周青铜文明的延续性,从而使学生对中国古代文化连续发展这一显着特征有初步认识,还应适当介绍其他手工业行业的状况,使学生对夏至西周手工业的发达有一全面了解。

正确地理解“青铜文明”这一概念是本课的难点问题。学生往往容易“青铜文明”与青铜器或者青铜制造业简单地等同起来。教师应该对这一概念进行全面而准确的讲述。首先应对“青铜时代”进行简单介绍:青铜时代就是人类使用青铜制作生产工具、武器及生活用具的物质文化发展阶段。它介于“铜石并用时代”和铁器时代之间。而

在这个时代人们所创造的物质文化,便被称作“青铜文明”。

三、教法和学法:

1. 启发式教学结合网络教学

2. 自学探究式学法

四、教学手段:多媒体和网络教学学生自备橡皮泥或胶泥

五、教学设计

1. 导入新课:出示一组“三星堆”文化图片,和一则新闻,引发学生对青铜文明的探知欲望,在此基础上,为学生提供相关网站。进而引导学生初步了解商周时期青铜文明的基本概况。从而使学生认识到人类进入青铜时代是巨大进步。

2. 打出司母戊鼎,四羊方尊的图片供学生讨论,了解夏商周青铜器的高超技艺,运用物理和化学知识分析青铜器的制作成分和制作工艺。并要求学生用橡皮泥或胶泥制作一种器皿,引出夏商周陶瓷,玉器制造业也很兴盛,体会劳动人民创造历史的艰辛,通过实践提高感性认识。

3. 以“同学们日常生活中常吃什么”?导出夏商周农业和畜牧业的发展情况,得出当时的农牧业已相当发达的结论,这个时代人们所创造的物质文化,便被称作“青铜文明”。

4. 设置二个动脑筋题:

(1)组织学生讨论:“谈谈你所认识的青铜文化”,全面了解青铜文化,认识是农业,手工业,畜牧业和商业的繁荣,形成了夏商周灿烂的青铜文明。

(2)提出“你认为谁是辉煌灿烂青铜文化的创造者?”问题,供学生讨论,明确青铜文明代表夏商西周高度奴隶制文明。

5. 教学小结:要求学生自行设计本节课的知识结构,体现知识的整体性。

6. 课堂验收:摘星星专栏,以多种方式使学生掌握本课知识重点。为进一步发散学生的思维,提出问题“你认为我国是世界文明故国吗?”学生大体了解什么是文明古国,并和其他世界文明古国横向联系,增强民族自豪感。

灿烂的宋元文化教案

灿烂的宋元文化(一)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能力: 活字印刷术、指南针的发明和传播。火药在军事上的广泛应用。沈括和《梦溪笔谈》、郭守敬和《授时历》。 探究印刷术、指南针、火药的发明和传播,初步培养学生进行历史感知、历史想象形象思维能力及学生全面系统的思考问题的初步能力和概括、归纳的能力。 2 过程与方法: ⑴制作活字,了解活字印刷的过程。 ⑵指导学生观察本课中的有关插图、阅读有关历史材料,通过思考、解析与探究,由小组合作讨论,完成教学任务,从而培养学生注意观察学习的习惯和依据史料获得历史信息的方法。 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⑴通过对四大发明的介绍及对人类文明的巨大贡献,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民族自豪感。 ⑵学习古代科学家勤于探索,坚持不懈、勇于创新的精神。 ⑶祖先的发明可以增强我们的自豪感,但同时也应让学生心存忧患意识,激励学生努力学习,让四大发明成为我们前进的动力,为中国科技的再次崛起而奋斗。 教材分析 本课主要介绍了宋元时期的科技成就,向学生展现了我国古代重大科技发明和中华民族对人类的杰出贡献。本课重点是活字印发术的发明,指南针和火药的应用及向世界的传播。 难点是充分认识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对世界历史的影响。 教学准备

⑴准备历史材料,收集相关现代科技信息。 ⑵制作POWEPOINT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中国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有着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她的文化博大精深,常令现代人扼腕叹息,今天我们让一起去寻访历史,了解灿烂的宋元文化。 (出示课件:灿烂的宋元文化) 二、学习和探究新课 师:请同学们打开课本到72页,浏览一下课文,整体了解宋元时期有哪些重大的科技成就和杰出的科学家。(出示课件)生:宋元时期的科技成就主要有活字印刷术的发明,指南针、火药的应用,科学家有宋朝的沈括、元朝的郭守敬。 师:下面我们来具体探究这三项科技发明的过程、应用、传播和意义。 (出示课件:《金刚经》图片) 师:大家对这幅图片熟悉吗?这是什么?是哪个朝代的?是采用什么技术印刷的?(学生回答略) 师:这部雕版印刷的《金刚经》画面精美,文字清晰,但是它有一定的缺陷。请大家看资料,然后说说雕版印刷有什么缺点。 (出示课件) (学生回答:费时、费工、错了不易改正。) 师:所以到了宋朝,有人发明了更为先进的活字印刷术。那么活字印刷术是怎么回事呢?请同学们认真阅读课文第一部分:活字印刷术的发明,并用笔在书中圈画出有关活字印刷术的知识点,比如:活字印刷术的发明时间、发明者、活字印刷术的工序等。 1.活字印刷术的发明和传播(板书)

新人教版历史七上灿烂的青铜文化word教案

第5课灿烂的青铜文明 学习目标: 1.了解夏、商、西周的农业、畜牧业和手工业发展的基本情况。了解奴隶的悲惨生活。 2.观察思考青铜器比原始社会的工具有哪些优点?它怎样促进当时经济发展?概括提炼“青铜文明”的本质特征及其概念。联系比较氏族部落与奴隶制国家,哪个进步?夏、商、西周疆域扩展概况. 综合归纳:夏、商、奴隶制文明的高度发达是建立在对奴隶残酷统治的基础之上 3.增强民族自豪感,夏、商、西周奴隶制文明辉煌灿烂,源远流长,一脉相承,表明我国古代文明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重点和难点: “青铜器的高超工艺”是全课的重点子目。 正确地理解“青铜文明”这一概念是本课的难点问题。我们往往容易将“青铜文明”与青铜器或者青铜制造业简单地等同起来。 导入新课: 2001年7月13日,历史的瞬间变成了永恒的欢乐。北京申奥成功,聚集在中华世纪坛的各界群众爆发出排山倒海的欢呼。请同学记住7月13日,2006年7月13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0届世界遗产大会在立陶宛首都维尔纽斯举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0届世界遗产大会决定,安阳殷墟获准进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中国第33处世界遗产。大会对殷墟的评价是:与古埃及、巴比伦、古印度媲美,以其甲骨文、青铜文化、玉器、古文历法、丧葬制度及相关理念习俗、王陵、城址、早期建筑乃至中国考古学摇篮闻名于世,文化影响广播而久远,真实性完整性强,具全球突出普遍价值,有良好的管理与展示。 自主学习:(用15分钟的时间阅读课本,找出下列问题并记忆。) 一、问答题 1、在汉语中,与鼎有关的成语有很多,如三足鼎立、钟鸣鼎食、人声鼎沸、一言九鼎、问鼎中原等。那么,你知道古代的鼎是什么样子的吗?它是怎样制造的? 2、夏、商、西周三代的经济发展状况怎样?为什么夏、商、西周三代会出现如此辉煌灿烂的文明成就? 3、请你找一找古代的青铜器还有哪些种类,说说它们都有哪些用途? 二、填空 1、_______朝时,我国已出现青铜器。 2、商朝青铜器的著名代表有巨大的_______和造型奇特的________ 3、西周青铜器大量用于________ 4、举世闻名的“三星堆”青铜文化代表有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 5、世界上最早发明瓷器的国家是_________。 6、后代称为“五谷”的农作物,___________时期已经齐备。 7、夏、商、西周奴隶制经济高度发达是建立在对__________残酷剥削的基础之上的。 三、了解青铜的制造过程和农业畜牧业的发展情况(学生再次阅读课文。) 四、了解奴隶的悲惨生活。 合作探究: (1)讨论:“谈谈你所认识的青铜文化”,(全面了解青铜文化,认识是农业,手工业,畜牧业和商业的繁荣,形成了夏商周灿烂的青铜文明)。 (2)讨论“你认为谁是辉煌灿烂青铜文化的创造者?”(明确青铜文明代表夏商西周高度奴隶制文明。)

灿烂的文明之花

《灿烂的文明之花》教案 -----九年级第八课 婺源中学洪梅娇 【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树立自觉投身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责任意识;培养学生在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中的使命感;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精神文明创建活动,自觉用“四有”标准衡量自己。 2,能力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能够正确辨别、抵制各种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培养学生自觉投身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能力。 3,知识目标: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是我国人民移风易俗、改造社会、建设美好生活的伟大创举;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形式、根本任务以及积极作用。 4,【教学重难点及难点】理解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积极作用;培养学生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中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激发学生主动参与、乐于参与各种精神文明创建活动。 5,【教法、学法】启发式教学法、情境教学法、合作探究学习法等。 【教学过程】 「复习导入」 [设计意图]温故而导新。(分析:这样设计符合九年级的认知规律。特别是借班上课更能了解学生的已知。) 复习提问: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体验与感悟」神州遍开文明花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合作探究的能力;使学生在过程中收获、在收获中成长。(分析:这样设计依据课程标准的理念,现场借班时新华的学生能力很强,搜集了现实生活中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多种形式的创建活动,并真切谈出了自己的感悟,教学效果较好。) 活动一:学生展示所搜集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形式的资料,并谈谈自己的感悟 教师归纳: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形式、根本任务。 活动二:讨论:《平凡的感动》给你的启示 教师归纳: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是我国人民移风易俗、改造社会、建设美好生活的伟大创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重要作用。

第6课《灿烂的青铜文明》

郭家初中初一历史上册第二单元第6课教案 教学课题灿烂的青铜文明授课班级初一 教学用时1课时授课时间2010.09.25 教学目标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比较全面地掌握夏,商,西周时期我国以青铜文明为代表的奴隶制经济发展的基本史实.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我国夏,商,西周时期的奴隶制文明辉煌灿烂,源远流长,一脉相承. 2 过程与方法: (1)教师指导学生利用现代信息技术,通过动手上网查资料,搜集史料,体会夏商周青铜文明的辉煌. (2)通过合作讨论,得出正确结论. 3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学习本课,学生了解我国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树立人民创造历史的正确人生观. 教学重点与 难点重点:青铜器的高超工艺是全课的重点子目. 难点:正确地理解青铜文明这一概念是本课的难点问题 突破措施问题意识与探究性历史教学 教学方法1 启发式教学结合网络教学 2自学探究式学法 3、分组导学 学习方法 自学与讨论相结合 教学用具 地图册,我国夏,商,西周相 关多媒体,考古新发现图 课堂类型 新授课 教学流程二次备课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内容应与一些相关的 电视剧组合讲解,从而 达到历史与现实的相 互沟通,从而使学生在 欢愉掌握历史。 导入新课 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第5课“灿烂的青铜文明”,“文明”一词反映的是社会发展进步的 程度,是社会发展进步的表现。在夏、商、西周 时期。社会发展进步的一个突出表现是在青铜器 制造工艺上。 一、青铜器的高超工艺 (多媒体演示)司母戊鼎图片。 教师针对图片提问:同学们,我们看的图片是什么?它有多高呢?多长呢?多重呢?司母戊 鼎是世界上现存最大的青铜器,当时铸造这样一个大鼎需要多少人同时操作呀?可见商朝的青铜 铸造业,有多么大的规模了! 教师引导:刚才,我给大家讲了在夏、商、西周时期社会发展进步突出表现在青铜器制作工艺 上。现在请大家很快的浏览一下课文小标题,想 一想青铜文明还表现在哪些方面? 学生回答:还表现在农业和畜牧业的发展方面。教学过程

灿烂的文明之花活动点拨

第八课投身于精神文明建设 第二框《灿烂的文明之花》活动点拨 1、教材第105页第一个活动 作为一个扶贫支教志愿者,明凡在西部某小学支教已满一年。在告别的时候,稚气未脱的孩子们送来了用野花编织成的大花篮。与他朝夕相处的孩子们流着泪说:“老师!我们不要你走!”明凡禁不住与孩子们哭在一起。一位家长紧紧地拉着明凡的手说:“老师,是你让孩子知道了刷牙、唱歌和汉语拼音,孩子们舍不得你啊!”看着依依不舍的老师、学生和自发前来送行的乡亲们,明凡想…… ○如果你是明凡,你会有哪些感想? ○在你的周围,有哪些精神文明创建活动? 活动意图:通过扶贫志愿者明凡在西部某小学支教一年之后,与学生、老师和乡亲们话别时的一个情景,以此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让学生感受无私奉献者的美和力量,激发学生报效祖国的情感。 参考答案: ○如果你是明凡,你会有哪些感想? 一句“老师,您不要走!”让我感受到了在平凡中的精彩。一年的支教,我不能也没有改变什么,可是我带给了这里的孩子们开眼看世界的勇气和力量,触发他们追求自身价值的信念和决心。在教室里,孩子们的渴求,他们的执著,让我明白“贫穷的是我们的生活,而不是我们的精神”。这儿的人民和孩子给了我很多很多,我能给他们的,是一种意识:积极向上,健康的人生态度,百折不挠、乘风破浪的勇力和信心,面对艰难困苦永不言败的身心承受能力!我希望这里的孩子能像城市的孩子那样,一样的生活,一样的收获,一样的奋斗,一样的成功,一样能感受到新世界,新生活,给予他的快乐和幸福。我将永远挂念着你们——山村学子学习并快乐着,淳朴人民贫苦并奋斗着…… ○在你的周围,有哪些精神文明创建活动? 在创建文明城市的活动中,通过创建优美环境、建立优良秩序、搞好优质服务的“创三优”活动,涌现出一批文明城市和文明社区;在创建文明村镇的活动中,通过“文明户”的评选、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万村书库”活动及其他各种移风易俗活动,涌现出一批创建文明村镇的典型和文明村镇示范点。(注意:不要照抄,建议城市的学生答“创建文明城市”,农村的学生答“创建文明村镇”即可) 资料链接——由共青团中央、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和教育部联合组织的青年志愿者扶贫接力计划支教工作,主要是从每年部分高校已取得硕士研究生入学资格的大学本科生和在读硕士研究生中公开招募一定数量的扶贫支教志愿者,组成研究生支教团,保留一年入学资格或保留研究生学籍,到中西部地区从事中小学教育或科技、文化、医疗等方面服务,定期轮换。扶贫支教活动,提高了贫困地区的教育质量,促进了贫困地区教育等各项事业的发展;促进了贫困地区群众思想观念的转变,带动了社会各界对贫困地区的关注和支持。 2、教材第106页第二个活动——填表 活动意图:让学生结合现实生活中形式多样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谈谈对其作用的体会。活动目的:在于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体会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对于保护环境、增强人们的责任

2019-2020年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5课 灿烂的青铜文明教学案

2019-2020年七年级历史上册第5课灿烂的青铜文明教学案 学习目标 1.了解夏、商、西周的农业、畜牧业和手工业发展的基本情况。了解奴隶的悲惨生活。2.提炼“青铜文明”的本质特征及概念,培养我们归纳、概括历史知识的能力;认识到,夏、商、西周奴隶制文明的高度发达,是建立在对奴隶的残酷剥削的基础上。 学习重点:“青铜器的高超工艺” 学习难点:正确地理解“青铜文明” 学法指导:1.概括提炼并列举本课所涉及的重要知识点:青铜器在夏、商、西周三代发展的阶段特点;青铜器生产的特点及种类;其他手工业行业;农业及畜牧业发展的表现;奴隶的悲惨境遇,等等。尽量用自己的语言概括总结。 2.在上述基础上,进一步提出问题讨论:“为什么夏、商、西周三代会出现如此辉煌灿烂的文明成就?”在讨论过程中应注意引导,使我们掌握奴隶社会取代原始社会是历史的进步这一结论。 一:课前预习 一、青铜器的高超工艺 1.青铜铸造业 (1)形成发展 ①末期,出现青铜器。②夏朝,青铜器逐渐增多。 (2)灿烂鼎盛 ①是青铜文化的灿烂时期,以和最为著名。 ②时种类更加丰富,大量用于。 (3)“三星堆”文化 ①与商朝同期,我国西南地区的平原,也盛行一种独特的青铜文化,这就是举世闻名的“”文化。 ②出土文物:、、等。。 2.陶瓷制造业: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的国家。 3.玉器制造业:玉器水平很高。 二、农业和畜牧业的发展 1.农业(1)夏、商、周是以为主的社会,知道、和治虫害等。 (2)西周已用一定数量的农具进行农业生产。 2.畜牧业:品种齐全,建有牲畜圈栏,还有。 3、业、业、业和商业的繁荣,形成了我国夏、商、西周灿烂的青铜文明。 三、奴隶的悲惨生活 1.被强迫集体劳作,没有人身。被奴隶主随意转让和。 2.被杀死当作祭祀。被杀死或活埋做。 二、课堂学习 任务一:阅读教材第26~27页,在课本上标出知识点并回答下列问题 1、我国什么时期开始出现青铜器?著名的青铜器代表有哪些? 2、青铜文化代表有哪些?

《灿烂的青铜文明》教学设计

人教版历史七年级第5课《灿烂的青铜文明》教学设计 [教学背景] 文明一词有着深刻的内涵,现代文明与古代文明有所差别,广义的现代文明学生们都能够理解,本课涉及到的古代青铜文明学生很难理解,尤其是青铜怎么和文明联系在了一起。 [教学课题] 新课标人教版七年级历史第五课《灿烂的青铜文明》 [教材分析] 一、知识和能力 1.比较全面的掌握夏、商、西周时期以青铜器铸造业为代表的奴隶制经济发展的基本史实,包括手工业、农业、畜牧业发展的状况;了解奴隶制下奴隶的悲惨生活。 2.通过学习和思考本课所叙述的夏、商、西周我国经济发展的状况,提炼“青铜文明”的本质特征及概念,培养归纳、概括历史知识的能力。 3.通过了解奴隶的悲惨生活,认识到夏、商、西周奴隶制文明的高度发达是建立在对奴隶的残酷剥削的基础上,从而培养初步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来揭示奴隶制文明本质及全面认识历史发展过程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网络搜索图片:通过多媒体展示众多的青铜器,使学生对青铜器有切身的体验与感知;并在这一基础上引导学生归纳出青铜器制作的特点,加深学生对夏、商、西周青铜器“工艺高超”的理解。 2.小组探究:通过小组活动,引导学生在与他人合作交流学习中探究知识,获得知识。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理解夏、商、西周时期青铜文明的辉煌灿烂及其源远流长。 2.体会我国历史文化的悠久,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 四、教材重点难点的处理方法 1.重点:青铜器的高超工艺。 通过学生网络搜索展示介绍司母戊鼎、四羊方尊 https://www.sodocs.net/doc/b510063760.html,/i?tn=baiduimage&ct=201326592&lm=-1&cl=2&fr=ala0&word =%CB%C4%D1%F2%B7%BD%D7%F0%CD%BC%C6%AC# 以及“三星堆”出土的青铜面具、大型青铜立人像、青铜神树等 https://www.sodocs.net/doc/b510063760.html,/i?tn=baiduimage&ct=201326592&lm=-1&cl=2&fr=ala0&word =%22%C8%FD%D0%C7%B6%D1%22%B3%F6%CD%C1%B5%C4%C7%E0%CD%AD%CD%BC%C6%AC# 引导学生归纳出当时青铜铸造业是我国夏、商、西周奴隶制文明的典型代表,具有规模大,工艺精美,分布广泛的特点; 通过多媒体平台展示西周可烧炭火青铜器 https://www.sodocs.net/doc/b510063760.html,/i?tn=baiduimage&ct=201326592&lm=-1&cl=2&fr=ala0&word =%CE%F7%D6%DC%BF%C9%C9%D5%CC%BF%BB%F0%C7%E0%CD%AD%C6%F7%CD%BC%C6%AC# 商朝铜爵 https://www.sodocs.net/doc/b510063760.html,/i?tn=baiduimage&ct=201326592&lm=-1&cl=2&fr=ala0&word =%C9%CC%B3%AF%CD%AD%BE%F4%CD%BC%C6%AC# 铜镜 https://www.sodocs.net/doc/b510063760.html,/i?tn=baiduimage&ct=201326592&lm=-1&cl=2&fr=ala0&word =%C9%CC%B3%AF%CD%AD%BE%B5%CD%BC%C6%AC# 通过观察这些图片,引导学生归纳出当时青铜器具有应用普遍、品种繁多的特点。并通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教案

第五课第一框《灿烂的中华文化》教案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知识与能力目标 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和理解源源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和代代相传的传统美德。培养学生善于思考和勇于提问解答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结合学案,学生通过阅读、思考、小组讨论等手段,掌握和互相检测相关基础知识,并解决有一定难度的问题。教师作适当点拨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中华文化,博大精深 难点:传统美德,薪火相传 教学准备 课件、课堂练习、学案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多媒体播放) 1、听“古典音乐” 2、看“万里长城”“故宫”“书画展”等图片… 3、古诗朗诵… 讲授新课: 活动一:看谁说的多 1、提到中华文化,你会想到什么? 2、你知道他们的来历吗? 活动二:品味中华文化 1、你是怎样品味这些文化情趣的? 2、你认为最能代表中华文化的人物有哪些?他们的主要成就是什么? 3、为什么你觉得他们最能代表中华文化?

活动三:谚语和格言赏析 1、吃一堑,长一智 2、车到山前必有路 3、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4、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5、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6、 7、 8、 结合自己的亲身感受欣赏并说出上述谚语的内涵,在横线上再写三句类似的格言,并谈谈面这些话对我们为人做事有什么影响? 活动四:讲故事 1、请三位同学分别用自己的语言说出以下三个历史故事 书武牧羊 徙木为信 负荆请罪 2、这些故事所蕴涵的传统美德对我们今天的生活有什么影响? 【课堂训练】 当堂完成巩固练习 第五课第二框《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案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教育学生懂得每一个中华儿女都有责任、有义务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并在新的时代条件下,要结合时代和社会发展的要求,不断为之增添新的富有生命力的内容,使之在保持优秀传统的同时更具现代气息和时代风貌,努力成为民族精神的传播者、弘扬者和建设者。 知识与能力目标 通过教学,使学生理解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的精髓,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是鼓舞我们民族迎难而上、团结互助、战胜强敌与困难的不竭力量之源。使学生明确每一个中华儿女都有责任、有义务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培养学生善于思考和勇于提问解答问题的能力。

灿烂的文明之花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1)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是我国人民移风易俗、改造社会、建设美好生活的伟大创造。(2)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和巨大作用。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搜集整理资料的能力、合作交流能力、表演能力、自觉投身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实践能力等。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自觉遵守公民基本道德规范,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告别各种不文明行为,做一个现代的文明公民;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关系你我他,以实际行动投身于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之中;通过活动成果的展示,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合作精神、团队意识。 二、教学重点: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校社区和社会的精神文明活动,以实际行动浇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之花。 三、教学难点:了解亿万人民群众创造的丰富多彩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体会其作用,明确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 四、教学方法: 情感激励法、讨论法、演示法、小品表演法、资料搜集法等 五、课前准备: 把全班同学分成三个小组,第一小组“网络大搜查”通过网络对我国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进行搜集;第二小组“校园小调查”针对校园中不健康文化存在状况进行调查;第三小组“社区行动组”针对社区在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访谈。老师提出要求后, 学生自愿结合,组队后进行调查,并把自己的活动成果在课堂上进行展示。

《灿烂的文明之花》教学反思 1、我在《灿烂的文明之花》这一课能体现新课标的基本要求教学思路清晰,对课程标准把握深刻到位,运用教材合理有度。新课标对传统教学方式是一种极大的颠覆,过去是讲究“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现在老师更像一名策划,看上去是解放了教师,真正发动学生,让他们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让他们学会读书、勤于思考、善于质疑、敢于发言。而实际上很多工作都还需要老师去引导、点拨。即对老师的要求更高了。在对课标、教材深刻理解的同时,还要求老师必须具备宽广的知识面。在此,我很感谢谢老师和我们科组的各位老师给我的指导和帮助,使我能在这堂课为同学们提供了较丰富的知识。 2、注重教学的启发性、主动性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我在案例的选择时能够注重充分结合学生生活实际,又与当前社会热点相连接,体现思想品德课的特色,通过设计层层疑问,对学生的引导、启发,他们不由自主的去探索其中的奥妙。教师避免了繁长的讲解,不用找结论。而是让学生在活动讨论的过程中自然得出,更易于学生接纳。尊重学生,使每个学生都有不同程度的收获。利用多媒体,课堂容量增加了,学生思维能力得到比较充分锻炼。 当然,我还存在很多的不足之处。少部分学生反映我有时讲得较快。由于知识点多,老师便急忙处理,而一些学生还没明白是怎么回事。长此以往,他们肯定会失去信心与兴趣。所以,老师在设计时应充分考虑大部分学生能反映的程度,提问时注意给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注意尽可能多的面向大多数学生,让每个学生都能找到自己的闪光点、树立自信。 作为一名思想品德课教师,必须树立不断学习、时时创新的思想。 通过上公开课,我更充分认识到自身存在的不足,犹如打开了一扇窗子,明确了努力的方向。各位老师给予我的评价,对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是一个很好的指导。 《我们的社会主义祖国》教学反思 是在了解《我们的社会主义祖国》的基础上学习的。通过前一框的学习,学生对我们的社会主义祖国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知道了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基本国情。根据这一基本国情,党从全国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制定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因此,我根据教材的编排,在引入新课时联系前面所学的内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所取得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这些成就的取得一方面有赖于我们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另一方面就是与我们坚持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分不开的。那么,什么是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其核心内容是什么?这节课我们就一同来探讨有关话题。这样学生既复习了学过的知识,又引发了其学习新知的欲望。在整个学习过程以学生的自学为主,学生根据老师给出的导学提纲进行有目的地学习、交流,理解、掌握基本知识,基本达到预期的目标。 但是也有一些遗憾:1.由于本节课知识点多且涉及范围太,为了突破重点、难点,在教学中为了帮助学生理解知识,列举了许多事例,由于有些事例学生不知道,所以讲解有点多,导致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不高,师生双边活动处理得不是很好。2.在整个授课过程中对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有些欠缺,这与我自身有很大的关系。 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1.要多关注学生,想办法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要学会“偷懒”,要适当地放开手让学生自己去走。2.要多研究教材,挖掘教材中的情感因素,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充分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鼓励学生通过道德践行促进思想品德的形成与发展。 教学本身就是一门遗憾的艺术,我们不应因遗憾而影响我们的教学,而应把它作为我们前进的动力,通过实践、反思、改进、再实践、再反思、再改进……逐步走向成功。

中小学文明礼仪教育活动课教学设计:文明之花心中开

文明之花心中开 一、背景分析 现在的孩子都是独生子女,但在文明礼貌这方面仍然有很多小朋友做得不太好。希望通过这次班会的开展,使小朋友知道要做一个讲文明、懂礼貌、有爱心地好孩子。 二、设计理念 使学生对文明礼貌用语有一定的认识和了解,同时体会到文明行为习惯的重要性,在日常生活中会正确运用礼貌用语,有良好的行为习惯。培养学生从现在做起,从自我做起,从—点一滴做起,努力提高自己的文明修养,做一个新时期“讲文明、懂礼貌、有爱心”的好学生。 三、教育目标 1.对学生进行礼仪常规的教育。让学生从小就讲文明,懂礼貌。 2.把礼仪常规贯穿到有趣的小品和诗歌朗诵之中,让学生受到情趣的熏陶和品德的教育。 3.认识并运用礼貌用语,培养学生讲礼貌的好习惯。 四、前期准备 1.学习《小学生行为规范》 2.收集讲文明,懂礼貌的儿歌、童谣 3.对学生中不讲文明礼仪的现象进行观察和调查,了解学生的现状进行分项教育(不讲谦让、楼道里乱跑、借东西不打招呼) 五、活动过程 主持人甲:爷爷常说,中华是文明古国。 乙:妈妈常讲,我国是礼仪之邦。 (合):老师教导我们,知书达礼儿时起。 我告诉自己,文明礼貌要发扬。 甲:学习礼仪善交往, 乙:团结同学敬师长。 第一部分(在学校)

甲:大家都知道《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小学生守则》都要求我们做一个讲文明、懂礼貌的小学生。 乙:当我们背起小书包,跨入校园的第一天,老师就教育我们要讲文明、懂礼貌。你看,我们的同学做得多好啊! 1.五人表演《对人说话有礼貌》。(五人上台排成一排)表演: A:见到教师说:“老师,您好!”(鞠躬) B:接受别人的帮助,诚恳地说:“谢谢!” C:打扰了别人,抱歉地说:“对不起!”(摇手) D:客人到来时,她热情地说:“请进!”(做“请”的动作) E:和亲友告别时,她挥手说:“再见!” 齐:礼貌用语挂嘴边,团结友爱记心间(退场,掌声) 甲:我们同学在老师的教育下,变化可真大呀!严肃的鞠躬,亲切的问好,表现了我们班同学的文明风貌。 乙:谢谢、你好、对不起……多么熟悉的话语啊!今天呀,这些文明礼貌用语也来到了我们这里,现在就把他们请上来,让他们来介绍一下自己! 2.诗朗诵《文明礼貌用语》 甲:听完了礼貌用语的自我介绍,我想考考大家,你们礼貌用语知多少呢? 3.采访: (1)假如你不小心碰着别人该怎么说? (2)假如别人不小心碰着你该怎么说? (3)假如别人帮助了你,你会怎么说? (4)早晨见到同学,你应该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受到了别人的帮助,你应该说:“________________。” (6)需要别人帮助时,你应该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 (7)错怪了别人,你应该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甲:同学们真了不起! 乙:走进教室,上课了,我们的文明礼貌应该怎样体现呢?我们来听一首小快板《学习常规》 4.小快板:《学习常规》

《灿烂的中华文化》公开课教案

《灿烂的中华文化》公开课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懂得自古以来,我国各族人民在中华大地上共同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化。 2、知道中华文化的特点以及对我国发展和世界文化发展的影响。 3、能够从中华民族的历史感受中华文化的魅力。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善于思考和勇于提问解答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学生全面,发展的眼光看问题的能力。理解中华传统美德具有生生不息、历久弥新的品质。具有把握中华文化基本特点的能力,能以实际行动弘扬优秀的中国文化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感受中华文化的力量,提升文化认同感,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中华文化的影响。传统美德具有生生不息、历久弥新的品质。 难点:理解中华文化的力量和影响。传统美德,薪火相传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从学习九年级思想品德第二单元的目的入手引入课题 一、 中华文化 博大精深 活动一:阅读质疑 自主探究 (一)中华文化 博大精深 、灿烂的中华文化是如何创造出来的? 2、中华文化有哪些重要的组成部分(具体内容)?有什么特点? 3、中华文明历久弥新的重要原因是什么? 4、中华文化的地位和影响是什么? (二)传统美德 薪火相传 、中华民族有哪些传统美德?(传统美德包括哪些内容?) 2、为什么要继承和发扬中华传统美德?中华传统美德有什么品质? 活动二:看谁说的多?提到中华文化,你会想到什么? 答:旗袍、中国功夫、长城、京剧、孔子、汉赋、唐诗、

宋词、宋元曲、明清小说等等 、灿烂的中华文化是如何产生的? 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在中华大地上劳动和生活,各族人民相互团结,相互学习,用自己的勤劳和智慧共同开发了祖国的大好河山,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化。 活动三:看视频:品味中华文化,感受中华文化的魅力 2、中华文化有哪些重要的组成部分(具体内容)?有什么特点? 独具特色的语言文字,浩如烟海的文化典籍,名扬世界的科技工艺,异彩纷呈的文学艺术,充满智慧的中国哲学,完备深刻的道德伦理等 中华文化的总特点: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思考探究: 3、几千年来,中华文明虽历经沧桑,饱受磨难,却绵延不绝,历久弥新。为什么呢? 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中。 4、中华文化的地位和影响是什么? ①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是世界文化大花园中一朵璀璨的奇葩! ②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不竭精神动力,是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

中华文化传承创新教案

4.1中华文化传承创新 一、目标要求 1.知识目标。 了解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了解中华民族在不断创新中为自己开辟道路,民族文化也在不断创新中发扬光大,获得新的生命力;明确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文化创新的一个重要内容;创新中华文化,需要加强与世界多种文明的交流。 知道发展文化产业,建设文化强国,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任务之一;理解发展文化产业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满足人民多样化精神文化需求的需要,也是中华文化的价值传播和价值实现的需要;明确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关键是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 2.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搜集、处理、运用社会信息的方法和技能;培养独立思考提出疑问和进行反思的能力;通过交流讨论,培养自己的表达能力以及和他人沟通的能力,培养观察、感受、体验参与实际生活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提高文化认同感、民族自豪感以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责任意识。 认同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增强民族自豪感,积极传播中国文化。 二、教学内容分析及教学建议 内容分析 本课以传承创新中华文化为主线,首先指出和文化的重要性;接着指明中国是历史最悠久的文明古国之一,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进而指出中华民族在不断创新中为自己开辟道路,民族文化也在不断创新中发扬光大,获得新的生命力;强调创新中华文化,需要加强与世界多种文明的交流;最后表明发展文化产业,建设文化强国,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任务之一。 主题词传统文化、文化创新、文化产业。 探究园通过情境体验介绍歌曲《我的中国心》自1984年春晚开始打动亿万听众的心,

《灿烂的青铜文化》教案

《灿烂的青铜文化》教案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知道夏商周时期我国奴隶制经济发展的基本史实,包括手工业、农牧业的状况及特点,了解青铜工艺的成就,了解奴隶的悲惨境遇。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图片、文字等资料的综合运用,加强学生的直观感受,深入浅出地介绍青铜制造工艺,从而培养学生归纳、概括历史知识的能力。指导学生对教材内容进行阅读、探究、分析,通过合作讨论,得出正确结论。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学习本课,学生了解我国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从而热爱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树立人民创造历史的正确人生观。夏、商、西周奴隶的悲惨生活,说明奴隶主统治的残酷性,培养学生应有的人文素养。 教学重点 青铜器的高超工艺。 教学难点 对“青铜文明”概念的理解 教学方法 讲解法、图示法、归纳法、问题探究法。 课前准备 教师:教学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灿烂的青铜文明》一节。现在,请同学们看一下课本上的司母戊鼎的插图。这是1939年在河南安阳侯家庄武官村出土的一件青铜器。因鼎腹壁内有“司母戊”铭文。据研究,是一代商王为其名戊的母后所做的祭器。这件方鼎高1.33米,口长1.10米,壁厚0.06米,重832.84公斤。器形庄重,花纹瑰丽,是迄今所见商周青铜器

中最重最大的一件。现藏于中国历史博物馆。那同学们想一想,商朝为什么能够制造出这么大的青铜器?我们为什么把夏商周时代叫做青铜时代?我们这一课所讲的“灿烂的青铜文明”又是指什么?下面我们就来学习具体内容。 二、新课学习 师:先请同学们阅读第26页“青铜器的高超工艺”下面一段的内容,思考以下几个问题:我国是什么时候开始出现青铜器的呢?后来又是怎样发展的?商周青铜器的特点有哪些?其代表司母戊鼎和四羊方尊各有什么特点? 青铜器的高超工艺 1.青铜器 (1)青铜器的发展过程: 师:我国出现青铜器,出现在什么时候? 学生:是在原始社会末期出现 师:到了夏商西周,青铜器的发展呈现什么样的趋势 学生:夏朝的青铜器种类逐渐增多,商朝的青铜器是我国青铜文化的灿烂时期。西周青铜器的品种更加丰富。 师:人类在最初的时候,主要是使用石器进行生产劳动的,考古学家把这个时代称为石器时代。在前面我们学习过石器时代又可分为打制石器和磨制石器。一般我们把打制石器叫做旧石器,磨制石器叫做新石器。在新石器时代晚期才发明了铜器。铜是人类历史上认识的第一种金属,自然界的铜通常呈赤红色,所以又称红铜。我们的祖先早在六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就用红铜制造过一些小的工具和饰品,如刀、锥、锯等。后来,人们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发现,在红铜中加入少量的锡和铅,制造的工具更加锋利和适用。这种铜和锡或铅的合金本来呈金黄色,生锈后则多呈青绿色,所以叫做青铜。 夏时期是中国青铜文化的初始阶段,夏时期,黄河流域率先进入青铜时代,考古发现的青铜制品有刀、锥、锯、鱼钩等小件工具和戈、干、戚等武器,在夏王朝晚期都城二里头遗址的贵族墓葬中还出土了原始酒器和炊器等。这些青铜器和炊器既是奴隶主贵族日常生活中的实用器,又是表示其身份地位、在特殊场合中使用的礼器,其形态多仿同时期的陶器,工艺粗糙,器形单调,缺少花纹,可以看出是在刚起步的阶段,商和周前期青铜文化发展到了高峰,是中国古代青铜文化的繁荣期。 (2)青铜器的用途 师:青铜器的发展这么快,那它们有什么用途呢?其实刚刚我们也已经提到了一些,现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5课灿烂的青铜文明教案新人教版

第五课灿烂的青铜文明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比较全面地掌握夏、商、西周时期我国以青铜文明为代表的奴隶制经济发展的基本史实,包括手工业、农业和商业的状况及特点;了解奴隶制下奴隶的悲惨境遇。 通过本课的学习,熟悉本课所叙述的夏商、西周经济发展的概况,提炼“青铜文明”的本质特征及概念,培养学生归纳、概括历史知识的能力。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夏、商、西周奴隶制文明的高度发达,同时也认识到这种文明是建立在对奴隶残酷剥削的基础上的,从而培养学生初步运用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辩证得看历史能力。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教材中青铜器示意图的观赏,加深学生的感官认识,了解我国的青铜文明。指导学生对教材内容进行阅读、探究、分析,通过合作讨论,得出正确结论。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本课,学生了解我国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从而热爱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树立人民创造历史的正确人生观。夏、商、西周奴隶的悲惨生活,说明奴隶主统治的残酷性,培养学生应有的人文素养。 【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 青铜器的高超工艺。 2.难点: 对“青铜文明”概念的理解。 【课时】 1课时 【教学方法】 讲解法、图示法、归纳法、问题探究法。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首先,请同学们回忆一下上节课学过的内容。上节课,我们学习是夏、商、西周的兴亡。夏禹建立了夏朝,标志着我国早期国家的产生。夏禹传位给儿子启,禅让制从此变成了世袭制,夏朝经历了470年,最后一个暴君夏桀终于被商汤取代。商汤成了商朝的建立者,后来由于各种原因,盘庚迁都到了殷,因此商朝也被称为殷商。商朝最后的一个国王是有名的暴君纣王。武王伐纣灭掉商,建立西周,定都镐京,实行分封制。西周的周厉王暴虐无道,导致了国人暴动,数十年后,西周灭亡。三个朝代都已经灰飞烟灭,历代的帝王将相你方唱罢我登场,也都已经变成过眼烟云。只有那个时期留下的实实在在的青铜器,让我们今天能窥见它曾经的辉煌。 同学们,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灿烂的青铜文明》一节。现在,请同学们看一下课本上的司母戊鼎的插图。这是1939年在河南安阳侯家庄武官村出土的一件青铜器。因鼎腹壁内有“司母戊”铭文。据研究,是一代商王为其名戊的母后所做的祭器。这件方鼎高1.33米,

九年级政治全册第三单元融入社会肩负使命第八课投身于精神文明建设第二框灿烂的文明之花教案新人教版

《灿烂的文明之花》 一、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以实际行动投身于精神文明创建之中。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在生活实践中,自觉做“四有”公民,用社会主义荣辱观严格要求自己。 3、知识与能力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知道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作用。 二、教学重难点: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意义,以实际行动投身与精神文明创建之中。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一个小偷在偷了一位老教授的钱包一个月后,竟将钱寄回。又一个月后,“义贼”又写来了一封道歉信.原来小偷被教授钱包中写着赞美乘车让座者美德的小诗感化了,吕教授专为那些乘车时让座的人写的赞美诗《朋友:你做得真棒!》 您把座位让给他,我要真心把您夸 一夸您的人品好,二夸您有好爸妈 人人都把您来学,神州开遍文明花文明花啊文明花,开了千家开万家 今天,我们来学习《灿烂的文明之花》 灿烂的文明之花(板书) (一)神州开遍文明花 ⒈加强中国先进文化建设的有效形式 ①创建文明城市的活动-------“创三优”活动;创建优美环境、建立优良秩序、搞好优质服务。 ②创建文明村镇的活动------“文明户”的评选、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万村书库”活动及其他各种移风易俗活动。 2.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作用 首先由同学们互相讨论回答下列活动的作用: ①环保见行动:②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③保护母亲河志愿者行动: 老师最后总结: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丰富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促进了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对整个中华民族的精神面貌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是我国人民移风易俗、改造社会、建设美好生活的伟大创作,也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有效形式。

灿烂的青铜文明教案(课堂实录)

《灿烂的青铜文明》教案 导入新课 师:展示平台出示司母戊鼎图片。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它是什么朝代的?发现于哪儿? 生:它是1939年在河南安阳侯家庄武官村出土的,是商代著名的青铜器。它重832.84公斤,高1.33米,口长1.10米,壁厚6厘米。因腹壁内有“司母戊”铭文,所以称为司母戊鼎,它是现存商代青铜器中形体最大、最重的一件,当时要铸造这样一个大鼎,需要二三百人同时操作。 师:同学们,画面生动再现了商朝铸鼎的场面。司母戊鼎现藏于中国历史博物馆。今天我们来学习《灿烂的青铜文明》这一课。 学生分组,快速阅读全文 教学新课 师:根据课文内容,将学生分为三个大组,第一组是手工业组,第二组是农牧业组,第三组奴隶生活组。然后让学生阅读相关内容,收集本组所需要的信息。发给每一个组一张纸,将收集的信息写在纸上。教师可利用学生阅读的机会,了解各组收集信息的情况。 展示交流信息、分析总结。 各组将收集的信息张贴在黑板上互相交流,每组选派一位代表对收集的信息进行讲解。 师:手工业组为我们展示了青铜器制作业、陶瓷业、玉器制作业等行业的情况,在此重点说明一下青铜器制作业。青铜器的发展经历了一个怎样的过程?举例说明夏至西周青铜器制作的特点是什么? 手工业组回答:过程:原始社会晚期出现,经过夏朝的发展,到商朝达到顶峰,西周更加丰富、说明我国文化具有连续发展的特点。 特点:(1)工艺高超。展示平台出示四羊方尊图片,以四羊方尊为例说明,从外形看,器物非常精致,在它的四角,附着四只向外伸出的羊头和前肢,羊角卷曲。四壁装饰着蟠龙纹,布局新颖,造型别致,工艺精湛。是商代青铜器中的精品。(2)品种繁多。有司母戊鼎、四羊方尊、青铜面具、青铜人像、青铜神树等。(3)应用普遍。用于生产、生活(展示西周可烧炭火的青铜器图片),用来铸造武器、祭祀等。(4)分布广泛。在商周的统治区、成都平原等地区。(展示三星堆文化图片)1929年在四川的广汉,出土了大量的金器、玉器、青铜器等,其中青铜神面具、青铜雕像、青铜神树造型生动,引起了中外人士瞩目。 我们把人类使用青铜器制作生产工具、武器及生活用具的物质文化发展阶段称为青铜时代它介于“铜石并用时代”和“铁器时代”之间。 手工业中,除了青铜器制造业,还有陶瓷业和玉器制造业。(教师在此略作说明:夏、商、西周手工业中并不是青铜制作业“一枝独秀”,而是得到了全面发展。) 农牧业组为我们展示了夏商西周农业和畜牧业的发展情况。“五谷”齐备、选种、施肥、治虫害、青铜农具、家畜家禽、牧场…… 从两组的内容中,我们得出什么结论? 生:当时手工业、农业、畜牧业都很发达,被称作青铜文明。 为什么要以“青铜”作为当时文明的象征呢?(组织学生讨论,教师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总结)前面已讲了青铜时代,在这个时代人们所创造的物质文化,便被称作“青铜文明”。奴隶生活组收集到的信息:奴隶被大量使用、命运悲惨,被带枷锁、转让、买卖,被当做殉葬品。(指导学生阅读书上的插图)从这些展示,我们得到什么认识?夏、商、西周奴隶地位低下,奴隶制的本质是残酷、野蛮的。 将学生每四人分为一个合作小组讨论。讨论:奴隶的悲惨与高度发达的青铜文明是一种什么关系?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