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转化医学研究与发展

转化医学研究与发展

转化医学研究与发展
转化医学研究与发展

转化医学研究与发展 Company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转化医学的研究及发展

一、概述

1.转化医学的概念

转化医学又称转化研究,是进入21世纪以来国际生物医学及健康领域出现的新概念,从概念的提出到现在10多年间迅速发展,转化医学是医学研究的一次伟大革命,转化医学概念一经提出,就引起基础医学、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和生物制药界,以及医学科技规划与管理等领域的极大关注,已经成为全球医学研究的一个新的起点和着力点。

1992年《Science》杂志首次提出“从实验室到病床”(bench to bedside,B to B)的概念,1994年开始出现转化型研究,1996年Lancet杂志首现转化医学这一新名词。

转化医学又称转换或转译医学,其有关研究通常称为转化研究或转化科学,是近年来国际医学健康领域出现的新概念。已经成为现代医学研究的一个分支。是把基础医学的进展快速的转化到临床实践中,为病人服务,为人类健康造福,这就是转化医学。

2.美国国家卫生研究所对转化医学的定义

(1)实验室体外发现和动物体内试验;

(2)在动物实验的基础上,进一步在人体内试验,证实其临床效果、安全性,并在实践中推广。转化医学就是从实验台到病床,再从病床到实验台(“bench to bedside”and“bedside to bench”,“B 2 B”)的连续过程。

二、转化医学产生背景

在近代,尤其是近20世纪50年,随着物理学,计算机科学和生物学的发展,医学取得了根本性的进步,为现在医疗技术奠定了几乎所有的基础。以分子生物学为代表的基础医学领域,出现了一系列突飞猛进的发展,逐渐形成各自的体系,基础与临床在各自的研究体系里并肩前进,都取得了自认是令人瞩目的成就,造成了基础研究与临床研究脱节,临床医师和基础科研工作者之间缺乏真正的交流与合作。

随着社会发展及生活方式的改变,疾病谱和死因顺位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疾病谱和死因顺位的转变促使医学研究模式转变,随着人类寿命的延长,慢性疾病发病率增高,医疗费用不断增加,医疗负担越来越重,以肿瘤、心血管疾病、遗传和代谢性疾病为代表的多因素致病的危险性急剧增加,用对单因素致病的传统研究方法已经无法满足疾病的诊断、治疗、预后判断、危险因素

评估和预防措施的需要。因此,疾病的预防和早期干预将是一个重要的课题。传统的单因素研究方法已无法满足这些慢性病的防治需要。慢性病的防治需要包括基础和临床等多学科的合作研究,采用多因素研究模型的思路。基础研究积累的大量数据及其意义需要进一步解析。基础研究和药物开发及医学实践三者需要整合。

三、转化医学的特征

1.转化医学是指一类医学研究

转化医学是指一类医学研究,将基础研究与解决临床实际问题结合起来,将基础研究的成果转化为临床疾病预防、诊断和治疗,其基本特征是多学科交叉合作,针对临床提出的问题,深入开展基础研究,使研究成果得到快速应用,实现从实验室到床边的转化,又从临床应用中提出新的问题回到实验室,为实验室研究提出新的研究思路。

2.转化医学的宗旨

转化医学的宗旨有三:揭示复杂生物体及其调节机制的新途径;打破阻碍现代医学科学发展的壁垒;加强临床应用研究,培养临床学者从事以患者为中心的临床医学研究。

3.转化医学的最大特点

转化医学的最大特点是聚焦具体某一疾病,即以人的健康为本,以临床重大疾病、疑难复杂问题为研究出发点,促进科学发现转化成医疗实践,治愈或控制疾病的发生或发展。

4.转化医学的核心

转化医学的核心是指以患者为中心,将医学生物学基础研究成果迅速有效地转化为可在临床实际应用的理论、技术、方法和药物。它要在实验室到病房之间架起一条快速通道,实现从实验室与临床研究的双向转化。核心价值是临床与基础、研究与应用的相互促进、相互发展,患者受益与民众健康共赢共享;研究原则是以科学问题和假设为驱动,研究新的预防、诊断和治疗方法;运作特色是“临床-实验室-临床-实验室”的循环模式,即从实验室到临床研究的双向转化模式。

5.转化医学的目的

转化医学的目的是打破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预防医学、药物研发和健康之间的人为屏障,建立彼此之间的直接联系,缩短从实验室到病床的过程,将基础研究获得成果快速转化为临床应用,药物研发和健康保障,使患者和民众健康直接地、更快地受益于科技发展,推动医学全面、可持续性的发展。实现这个目的的关键要在从事基础科学的研究者和了解患者需求的医师之间建立起

有效的联系,特别集中在基础分子生物医学研究向最有效和最合适的疾病诊断、治疗和预防模式的转化。

6.转化医学的实质

转化医学的实质是理论与实际的结合,是基础与临床的整合,具体的讲就是分子、细胞、结构、功能、表型、发病机制、生理病理、环境遗传及医学信息的系统分析;是多学科、多层次、多靶点的相互结合;是微观与宏观、静态与动态、结构与功能、生理与病理、预防与治疗、人文与科学的交叉融合。

7.转化医学的任务

转化医学的任务就是减少基础研究和临床之间的屏障,架起基础科研工作者和临床医师间的桥梁,使得基础科学的成果能及时为临床所用,临床中所要解决的问题,能及时反馈给基础研究者,引导其研究方向,最终使患者受益。

8.转化医学的分层

转化医学分为3个层次一是将实验室、临床研究成果用于提高疾病防治效果,二是将研究成果用于制定预防、保健决策,三是将实验与临床研究作为制定卫生法规的依据。

四、转化医学的模式

卫生部长陈竺指出“转化医学的医学研究模式倡导以患者为中心,构建临床治疗和基础研究之间的双向通道,有利于基础研究成果快速转向临床应用,以提高医疗总体水平,最终使患者受益。”

目前国内外盛行的转化医学模式主要分为Ⅰ型转化医学(T1,应用型研究)和Ⅱ型转化医学(T2,医疗健康研究),即转化医学必须克服的两个“转化障碍”T1和T2。其中T1是常说的“从实验台到病床”,是将基础医学研究取得的成就应用于临床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防中;主要解决如何进行转化研究;T2是循证基础上的应用推广,主要解决如何进行应用推广。即针对来自临床医师的观点和假设,设计基础研究实验并加以检测和验证。

转化研究与传统临床研究模式的区别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1)团队科学。

(2)以患者为中心。

(3)医生科学家。

五、转化医学研究的内容

1.转化医学研究的内容

转化医学是生物医学发展特别是基因组学和蛋白质组学以及生物信息学发展的时代产物,其研究内容主要包括:

(1)基因诊断治疗分子标志物的鉴定和应用基于各种组学方法筛选出早期诊断疾病,预测疾病,判断药物疗效和评估患者预后的生物标志物。这些标

志物的开发应用,将对疾病预防和诊断及治疗发挥有效的指导作用。与此相关链的产品开发将会是一个很大的产业。

(2)基于分子分型的个体化治疗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病及糖尿病等大多数慢性病都是多病因疾病,发病机制复杂、疾病异质性大。对这些疾病,不能采用单一方法,如同一药物、相同的剂量来进行疾病诊治。即一种尺度适合所有人的医疗时代已经过去。基于患者的遗传、分子生物学特征和疾病基本特征进行分子分型,以此为基础实施个体化的治疗是现代医学的目标。个体化的医疗可以合理选择治疗方法和药物(包括剂量),达到有效、经济和最小的毒副反应的目的。实施个体化的治疗,可以合理的选择治疗方法、药物、剂量,达到有效、经济和最小的毒副作用。

(3)疾病治疗反应和预后的评估与预测临床实际中常常可以见到有些患者或其一类疾病由于遗传、营养、免疫等因素的差别,同一种疾病的患者,对同一种治疗方法或同一种药物的效果和预后可表现出较大的不一样。而在分子生物学研究的基础上,人们可以利用经过评估有效的生物标志物,如患者的基因分型、生化各种表型指标进行药物敏感性和预后的预测,选择敏感的药物和适当的剂量,以提高疗效和改善预后。

(4)药物Ⅰ期临床实验及药物研发转化医学整合分子生物学和生物信息学海量数据,通过筛选药物作用靶点,有助于有针对性地探索新的药物和治疗方法,提高药物筛选的成功率,并缩短药物研究从实验室到临床应用阶段的时间,提高研究效率。为新药研发及新治疗方法研究开辟出一条革命性的途径。在以药物靶点为基础的药物研发中,转化医学能有效地降低在临床2期实验中药物靶点验证性研究的失败率,降低成本,缩短研发周期,提高制药收益,尽快给患者带来福音。

(5)其它①寻找适当生物标志物,提高临床辅助技术对临床工作的辅助效力;②干细胞与再生医学。

2.转化医学主要研究领域

目前,肿瘤、传染病是当前转化医学主要研究领域。

(1)肿瘤转化医学研究主要有:通过结构基因组、分子表型、临床表型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CAAI可作为乳腺癌的独立分子标志物;早期阶段的前列腺癌的检测;亚硝基谷胱甘肽还原酶(GSNOR)、雄性激素受体对肝癌形成的影响;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与肺癌发病的关系;酪氨酸激酶抑制剂治疗肿瘤、急性粒细胞性白血病的诊断和治疗靶点等。

(2)传染病的相关转化医学主要涉及艾滋病、肝炎、流感、结核等,研究内容主要有:艾滋病的致病机制及反转录病毒药物Truvada对预防艾滋病的效

果;治疗乙型肝炎的蛋白酶抑制剂药物的抗性研究;H5N1流感致病机制及疫苗的研究;结核耐药研究等。

除肿瘤和传染病相关研究外,转化医学研究领域还涉及心脑血管疾病、代谢疾病、精神疾病、运动系统疾病、视网膜疾病、遗传病、器官移植等。

六、转化医学在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迄今为止,国内外在医学各个领域如肿瘤、心脑血管病、肥胖、呼吸功能障碍、癫痫、精神分裂症、器官移植、干细胞临床应用、神经修复、出生缺陷、听力疾患、遗传病等方面已进行了大量的卓有成效的转化医学研究,并取得了良好进展,同时,不同专科或专业也进行了或正在进行大量卓有成效的转化医学研究,展示了转化医学发展的美好前景。

1.国内转化医学的发展现状

近年来,我国的转化医学也出现了蓬勃发展之势。中国转化医学迈出的重要的第一步是2007年举行的转化医学第一届学术研讨会。另外一个里程碑是2010年6月由全球医师组织、中国医学科学院和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临床中心共同组织的“中美临床和转化研究学术研讨会”。2010年9月16日,北京协和医院转化医学中心正式成立,由卫生部长陈竺亲自出任该中心专家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目前国内已相继在医院、科学院层面建立了一批以转化医学研究为主旨的研究中心。大力发展转化医学,有望促进基础研究与中国病例资源优势的深度整合,进一步提升我国生物医药研发的原始创新能力,并在重大疾病发病机制上取得突破性进展。

目前,中国的转化医学研究的重点对肿瘤、急性病和慢性病、常见且波及范围广泛的传染病。需要指出的是,转化医学在中国尚处于起步发展阶段。以目前国内的条件,完全有基础发展转化医学,应该利用国内丰富的临床资源,在转化医学带来的创新理念指引下,加快基础科研成果向临床转化,同时提高国内生物产业竞争力。

2.国外转化医学发展现状。

世界各国高度重视转化医学的研究,美国、英国是当前转化医学研究的主要国家。2003年,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宣布了发展生物医学的长期计划。2004年初步投入亿美元,并且以每年5亿美元的资助力度推进转化医学研究,2006年美国NIH推行了临床转化医学奖励计划,该计划已在30多所大学和医学院建立了转化医学中心或临床转化科学中心。到2009年总额将达到20亿美元,其中一个主要的分配就是培养不同背景、能在基础科研和临床工作间互相协作研究的团队,包括培养面向转化研究的临床工作者。到2012年,全美将成立分布在大学和医学研究机构的60个临床与转化科学中心。

2006年5月初,苏格兰与全球最大制药公司之一的惠氏制药公司合作,投资近5 000万英镑,启动了世界上第一个转化医学合作研究中心。2008年,在亚洲,新加坡国立大学依托其附属医院,也开始建立他们的第一个转化医学中心。转化医学研究将推动全球的个体化药品开发,并有希望给生物医药产业带来新的生机。

七、展望

转化医学从概念的提出到现在才10多年,但其迅速发展已引起了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和重视,进入21世纪以来,伴随着人类基因组计划的顺利完成、蛋白质组学、生物信息学的迅猛发展,各种高科技检测手段的不断涌现,为生命科学研究带来新的广度和深度。目前,转化医学要充分利用其依托的各种交叉学科平台,以临床应用的实际需求作为出发点,借助基础研究机构强大的科研力量,解决临床的实际问题,最终给病人带来福音。我国必须抓住机遇,大力发展转化医学,促进基础研究与中国病例资源优势的深度整合,快速提升我国生物医药研发的原始创新能力,并在重大疾病发病机制上取得突破性进展,最终提高我国的综合实力。为新世纪医学的发展带来根本性改变。

八、我院转化医学的开展

2009年,我院开始了转化医学研究,2009年10月,成立了分子病理学实验室,与多个临床科室合作,开展基础与临床相结合的研究,2011年年底,我院成立了包括分子病理实验室和各临床相关科室在内的“安康市中心医院转化医学研究中心”。目前分子病理实验室与肿瘤科、传染科、血液科、消化科、妇产科、皮肤科及体检中心开展了相互交叉的多学科研究和临床应用。主要研究项目52项,总投资500万元。主要包括光动力治疗皮肤肿瘤的临床研究、乙肝病毒基因耐药检测、HBV定量检测及分型、HCV定量检测及分型、结核菌鉴定及耐药检测、风疹病毒核酸测定、白血病相关基因荧光定量、羊水或脐带血染色体检测、神经胶质瘤1P/19qFISH检测、膀胱癌FISH检测、淋巴瘤基因重排、乳腺癌HER2基因FISH检测、K-ras基因测序、HPV检测分型、葡萄胎分子诊断及BCR-ABL基因FISH检测等。

(本文作者王永堂、吴双有)

医学研制成果转化的实施方案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学校科技成果转化工作的管理,规范学院科技成果转化活动,维护学校和科技人员的合法权益;鼓励全校科技人员的科技成果的产业化。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关于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若干规定》等精神,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科技成果转化,是指为提高生产力水平而对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所产生的具有实用价值的科技成果进行的后续试验、开发、应用和推广,也包括全校科技人员进行的技术培训、技术服务等工作,成果转化具体工作由科技处负责协调管理。 第三条科技成果转化活动应当有利于提高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保护环境与资源。应遵循自愿、互利、公平、诚实信用的原则,依法或者依照合同的约定,享受利益,承担风险。科技成果转化中的知识产权受法律保护。 第四条科技成果转化活动应当遵守法律,维护国家利益,不得损害社会公共利益。 第五条本办法的适用范围是指职务技术成果的技术转让(含专利申请权、专利权、专利实施许可权、非专利技术使用权)、技术开发(包括纵向科研项目成果技术的开发、横向科研项目成果技术的委托开发、合作研究成果技术的开发等)、技术服务、技术咨询、技术培训、引进技术消化吸收等方面的活动。 第六条学校积极为非技术职务成果的转化广开渠道,如果成果完成人和学院在平等自愿基础上依法签订该科技成果有关合同约定,从其约定。对非职务技术成果转化所获得的收益应参照职务技术成果转化的分配原则,在此基础上采取更加优厚的分配原则办理。 第二章科技成果转化的权益分配 第七条本办法所指的职务技术成果是指在我校的在编人员和离退休未满二年的人员、临时聘用人员、企业聘用人员、在校研究生、本科生、进修人员等所取得的具有实用价值的各类职务科技成果,其成果的所有权仍为贵阳医学院。

企业国家重点实验室名单(截至2015年9月)

企业国家重点实验室名单汇总 2015-09-08 姜进举 截至2015年9月,科技部一共批复了三批共计174家企业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建设,其中第一批36家,第二批63家,第三批75家。 其中海洋领域企业国家重点实验室如下: 1.海洋涂料国家重点实验室(第一批),海洋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青岛市 2.海洋石油高效开发国家重点实验室(第一批),中海石油研究中心,国资委 3.深海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技术国家重点实验(第二批),长沙矿冶研究院,国资委 4.海上风力发电技术与检测国家重点实验室(第二批),湘潭电机股份有限公司,湖南省 5.大黄鱼育种国家重点实验室(第三批),福建福鼎海鸥水产食品有限公司,福建省 6.海洋装备用金属材料及其应用国家重点实验室(第三批),鞍钢集团公司,辽宁省 7.海藻活性物质国家重点实验室(第三批),青岛明月海藻集团有限公司,青岛市 8.深海载人装备国家重点实验室(第三批),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〇二研究所,国资委

附件 第三批企业国家重点实验室拟新建立项名单 (按拼音排序) 序号实验室名称依托单位推荐部门 1 白云鄂博稀土资源研究与综合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包头稀土研究院内蒙古自治区科技厅 2 长寿命高温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东方电气集团东方汽轮机有限公司四川省科技厅 3 超硬材料磨具国家重点实验室郑州磨料磨具磨削研究所有限公司河南省科技厅 4 创新天然药物与中药注射剂国家重点实验室江西青峰药业有限公司江西省科技厅 5 创新药物与高效节能降耗制药设备国家重点实验室江西江中制药(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江西本草天工科 技有限责任公司 江西省科技厅 6 创新中药关键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天士力制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天津市科委 7 大功率交流传动电力机车系统集成国家重点实验室南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湖南省科技厅 8 大黄鱼育种国家重点实验室福建福鼎海鸥水产食品有限公司福建省科技厅 9 大型电气传动系统与装备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天水电气传动研究所有限责任公司甘肃省科技厅

标准化建设助力医院信息互联互通201905023

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 标准化建设助力医院信息互联互通王安莉信息中心主任高级工程师

医院概况 5 2018年 4 现代化外科楼 2008年 3 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 2000年 2 湖南医科大学附属三医院 1992年 1 医院破土动工 1989年 国家卫生计生委委管医院国家综合性“三级甲等”公立医院国家教育部重点高校中南大学附属医院 国家队医院 医疗服务中心(急危重症、疑难杂症) 医学教育中心(本科生、研究生、住院医生、继续教育)医学研究中心(临床基础研究、转化医学研究、临床研究) 中南大学湘雅三院

以收费为核心的医院收费信息系统达到了全院统一网络,统一划价收费的目的。 20022006-2008三年时间完成了临床信息系统建设,实现了医疗流程的全数字化。 2009-2010以患者为中心的信息服务年,实现了门诊到住院的全自助流程服务。 2011-2012 以管理为中心的电子办公年,实现了人财物三流合一,管理协同,计划开支。 2013 集成平台,秉承利旧创新的原则,建立了数据集成、应用集成和服务集成三大体系 2014——2015 信息化标准建设年,从底层到应用全面升级,获得首批国家互联互通标准四星 2016 移动服务年,实现互联网、app 及移动的患者、医护和管理的全面移动服务 2017 数据治理年,抓点带 面,创新驱动,底层稳固形成有效的大数据中心。 2018 全流程扫码服务年,再推便捷举措,一扫无忧 2019 病历无纸化,绩效数据化 一年一主题,稳步前行

全省唯一的三块医院信息化管理、技术、培养的省级机构均挂靠湘雅三医院。牵头组织制定全省信息化评审评价标准、数据共享标准、专病团体标准等,为提高全省医院信息化整体水平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生物治疗转化医学中心大楼设计任务书

四川大学转化医学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四川) ——生物治疗转化医学中心大楼设计任务书 转化医学是21世纪医学科学领域的前沿和热点,其核心是通过建立生物医学基础研究和临床医学、预防医学之间的有效联系,将生物医学基础研究成果快速、高效的转化为临床疾病诊疗技术及公共卫生预防技术,从根本上转变基础研究与临床研究之间的脱节状况,缩短研究周期,促进基础研究成果的转化应用。目前,我国和世界上许多国家都面临着基础医学研究与药物研发、临床与公共卫生实践之间严重脱节问题。一方面,我国基础医学研究创新能力不足;另一方面,研究成果也未能有效转化为临床疾病诊疗、治疗与预防新技术。因此,迫切需要在国家层面上布局与建立若干个转化医学重大基础设施和研究中心,形成综合集成、开放共享和多学科协同攻关的科研组织模式,突破基础研究成果向应用转化的鸿沟,加速成果转化与应用步伐,促进医学产业的发展。发展生物治疗和再生医学不仅符合生物医学前沿发展趋势,也成为保障人民健康的重大国家需求,也是带动新兴产业的发展和参与国际竞争的迫切需求。同时,也对保障国家生物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我国生物治疗和转化医学研究的发展迫切需要从国家层面、战略高度集中优势力量,进一步发挥高校多学科的综合优势,特别是需要建立一个高起点、高水平、综合集成的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来支撑,以提高我国生物治疗转化医学研究水平和效率,突破基础研究成果向应用转化的鸿沟,加速成果转化与应用步伐,促进医药产业的发展。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建设“生物治疗转化医学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和国家科学中心”不仅符合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中长期规划,而且已经具备良好的基础和条件。该设施的建设具有

医学计量中心说明介绍

医院医疗设备质量与设备使用安全保障方法前言: 随着国家医疗改革的发展,医院的发展已经进入到了一个新的阶段,由扩张性竞争渐渐转化为质量竞争。又好又快基本国策成为各行各业发展方向,医疗设备质量与安全已经成为医院发展的必然要求和重要安全因素。 本文针对医院负责医疗设备的管理人员和临床使用人员。使其清晰认识到医疗设备质量与安全的重要性以及主要工作内容。 一、医疗设备质量与安全管理 1、医疗设备质量与安全管理主体 医院医疗设备质量与安全管理机构是由主管院领导负责,由医务部、医学工程科和各科室的管理人员组成,在医院中的专业名称是医疗设备质量与安全管理委员会。委员会每年召开一次会议,听取对医院设备质量与安全情况的汇报并进行评审。 2、医院内医疗设备质量与安全检测机构 医学计量中心是具有法律资质的院内医疗设备检测机构,负责医 院内的计量设备和高危医疗设备的检测工作,杜绝不合格医疗设备的 使用,发生安生事故。计量中心每年将医院内的设备检测情况向医疗 设备质量与安全管理委员会汇报,医院根据医疗设备检测情况进行控 制管理。 3、临床医疗设备质量与安全责任与管理

根据医院医疗设备管理的要求,科室必须设有专人对本科医疗设备进行管理,负责建立管理科室内的医疗设备档案,巡查了解科室内的设备使用情况及时报告设备故障与风险,检查科室内计量与高危医疗设备是否检测,每年在检测有效日期前一个月提出检测申请。 4、医疗设备事故的预防管理 医疗设备事故一般情况下包括三种情况。医疗设备本身发生的事故(设计缺陷、故障、电源、机械)、操作不当引起的事故、使用环境存在事故。以上我们称为临床医疗设备风险。 从临床应用上认为设备用于生命支持的设备风险最大,设备故障会导致患者或使用者严重损伤乃至死亡。用于治疗抢救设备风险最高,带交流电用于病人治疗的设备和用于特殊人群和特殊环境的设备同样存在高风险(如小儿、手术室)。 对以上设备的持有科室要进行特别的预防和管理。设备使用前的科室人员上岗培训是预防管理重要环节。 二、相关知识 1.什么是计量检测:我们知道人到了一定时间需要通过体检来检查身 体是否处于健康状态,计量检测也是同样道理。定期计量检测是检查设备是否健康,国家为了保证检测的单位统一和量值准确性,将重要部分纳入了法规叫《计量法》,按照法律规程进行检测叫计量检测。 2.什么是高危医疗设备:用于医学治疗和检查的医疗仪器,如果操作 不当和发生故障会导致病人伤残甚至死亡的设备(如:呼吸机、麻

国家重点实验室企业立项名单

附件 第三批企业国家重点实验室拟新建立项名单 (按拼音排序) 序号实验室名称依托单位推荐部门1白云鄂博稀土资源研究与综合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包头稀土研究院内蒙古自治区科技厅 2长寿命高温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东方电气集团东方汽轮机有限公司四川省科技厅 3超硬材料磨具国家重点实验室郑州磨料磨具磨削研究所有限公司河南省科技厅 4创新天然药物与中药注射剂国家重点实验室江西青峰药业有限公司江西省科技厅 5创新药物与高效节能降耗制药设备国家重点实验室江西江中制药(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江西本草天工科 技有限责任公司 江西省科技厅 6创新中药关键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天士力制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天津市科委 7大功率交流传动电力机车系统集成国家重点实验室南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湖南省科技厅8大黄鱼育种国家重点实验室福建福鼎海鸥水产食品有限公司福建省科技厅9大型电气传动系统与装备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天水电气传动研究所有限责任公司甘肃省科技厅

10大型先进智能冲压设备国家重点实验室济南二机床集团有限公司山东省科技厅 11电网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武汉分院湖北省科技厅 12电网输变电设备防灾减灾国家重点实验室国网湖南省电力公司湖南省科技厅 13动物基因工程疫苗国家重点实验室青岛易邦生物工程有限公司青岛市科技局 14废旧塑料资源高效开发及高质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金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广东省科技厅 15氟氮化工资源高效开发与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西安近代化学研究院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16钢铁工业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冶建筑研究总院有限公司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17高端工程机械智能制造国家重点实验室徐州工程机械集团有限公司江苏省科技厅 18高端装备轻合金铸造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沈阳铸造研究所辽宁省科技厅 19高寒高海拔地区道路工程安全与健康国家重点实验室中交第一公路勘探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20高效清洁燃煤电站锅炉国家重点实验室哈尔滨锅炉厂有限责任公司黑龙江省科技厅 21共伴生有色金属资源加压湿法冶金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云南冶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云南省科技厅 22轨道交通工程信息化国家重点实验室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陕西省科技厅 23国家特种玻璃重点实验室海南中航特玻材料有限公司海南省科技厅

转化医学研究与发展

转化医学的研究及发展 一、概述 1.转化医学的概念 转化医学又称转化研究,是进入21世纪以来国际生物医学及健康领域出现的新概念,从概念的提出到现在10多年间迅速发展,转化医学是医学研究的一次伟大革命,转化医学概念一经提出,就引起基础医学、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和生物制药界,以及医学科技规划与管理等领域的极大关注,已经成为全球医学研究的一个新的起点和着力点。 1992年《Science》杂志首次提出“从实验室到病床”(bench to bedside,B to B)的概念,1994年开始出现转化型研究,1996年Lancet杂志首现转化医学这一新名词。 转化医学又称转换或转译医学,其有关研究通常称为转化研究或转化科学,是近年来国际医学健康领域出现的新概念。已经成为现代医学研究的一个分支。是把基础医学的进展快速的转化到临床实践中,为病人服务,为人类健康造福,这就是转化医学。 2.美国国家卫生研究所对转化医学的定义 (1)实验室体外发现和动物体内试验; (2)在动物实验的基础上,进一步在人体内试验,证实其临床效果、安全性,并在实践中推广。转化医学就是从实验台到病床,再从病床到实验台(“bench to bedsid e”and“bedside to bench”,“B 2 B”)的连续过程。 二、转化医学产生背景 在近代,尤其是近20世纪50年,随着物理学,计算机科学和生物学的发展,医学取得了根本性的进步,为现在医疗技术奠定了几乎所有的基础。以分子生物学为代表的基础医学领域,出现了一系列突飞猛进的发展,逐渐形成各自的体系,基础与临床在各自的研究体系里并肩前进,都取得了自认是令人瞩目的成就,造成了基础研究与临床研究脱节,临床医师和基础科研工作者之间缺乏真正的交流与合作。 随着社会发展及生活方式的改变,疾病谱和死因顺位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疾病谱和死因顺位的转变促使医学研究模式转变,随着人类寿命的延长,慢性疾病发病率增高,医疗费用不断增加,医疗负担越来越重,以肿瘤、心血管疾病、遗传和代谢性疾病为代表的多因素致病的危险性急剧增加,用对单因素致病的传统研究方法已经无法满足疾病的诊断、治疗、预后判断、危险因素评估和预防措施的需要。因此,疾病的预防和早期干预将是一个重要的课题。传统的单因素研究方法已无法满足这些慢性病的防治需要。慢性病的防治需要包括基础和临床等多学科的合作研究,采用多因素研究模型的思路。基础研究积累的大量数据及其意义需要进一步解析。基础研究和药物开发及医学实践三者需要整合。 三、转化医学的特征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干细胞与转化医学重点专项实施方案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干细胞与转化医学重点专项实施方案 (征求意见稿) 一、意义和必要性 干细胞是能自我更新、高度增殖的一类细胞,可以进一步分化成为各种不同的组织细胞,干细胞研究及其转化应用为许多重大疾病的有效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工具,具有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干细胞不仅可以用于组织器官的修复和移植治疗,还将促进基因治疗、基因组与蛋白质组研究、系统生物学研究、发育生物学研究、新药开发与药效、毒性评估等领域的发展。目前,干细胞研究及其转化医学已经成为各国政府、科技和企业界高度关注和大力投入的重要研究领域,成为代表国家科技实力的战略必争领域。 尽管中国在干细胞研究领域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获得了一批创新性研究成果,但在干细胞基础理论、核心技术及转化应用方面与美国等发达国家还存在一定差距,亟需国家在干细胞基础与转化方面持续加强投入与布局,整体提升我国在干细胞及其转化应用 1

领域的核心竞争力。 二、国内外现状和发展趋势 干细胞及其转化应用是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研究的前沿和制高点,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广阔的应用前景。近年来,干细胞研究取得了许多重要成果,干细胞调控的基本原理不断丰富,相关技术不断更新,临床转化成果逐步涌现,论文和专利数量逐年上升。干细胞移植在治疗神经、血液、及自身免疫疾病等方面已经取得了一系列进展,逐渐呈现出两个明显的态势:一是干细胞的基础研究逐步深入,包括细胞命运调控、功能细胞获得、组织工程器官再造相关机理研究需求日益迫切;二是干细胞研究成果的转化步伐正在日益加快,一批干细胞相关产品已经进入临床实验,甚至已经上市,但是,规模化的干细胞转化应用在临床上尚未实现。因此,系统化的干细胞基础研究、研究成果的产业化和临床转化研究亟待加强。 我国在干细胞与再生医学领域经过多年发展,已经在细胞重编程、干细胞技术、特色性动物资源等领域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干细 2

转化医学

临床医学的发展离不开临床病例的观察和基础医学研究的积累,而基础研究的方向大都来自于临床工作中所遇到的难以解决的实际问题。良好的医学临床和基础研究的协同发展将会大大加快医学发展的步伐。然而,目前很多临床实际问题的提出者往往缺乏较好的科研思维或不具备良好的研究条件和设施;而另外一方面大量的基础研究偏离临床实际,其研究成果很难在临床上应用。导致临床上遇到的问题常常得不到解决,患者在短期内难以体验到基础医学研究带来的便利和好处;同时,基础医学研究的成果又很难付诸实施。这种临床与基础研究脱节的情况被生动的比喻为“死亡之谷”,“两层皮”。在这种情况下,“转化医学”的概念应运而生,期望能把医学基础研究的最新成果快速有效地转化为临床工作中能够使用的技术、产品和诊、治方法,即从实验室到病床(from bench to bedside, B to B),再从病床到实验室的连续过程(from bedside to bench,B to B)。虽然转化医学的概念提出才十几年,但已引起了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和重视。 一、转化医学提出的时代背景和意义 在过去的一个多世纪里,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医学事业发展迅速并取得辉煌成就,医疗水平明显提高。人们乐观地相信:一个逐步消灭传染病、有效控制慢性病,更加健康、长寿的时代已经向人类走来。的确,20世纪不仅目睹了医学技术的巨大进步,也见证了卫生服务系统和医疗保障制度的建立和发展。青霉素的发明和使用使得让之前不治的肺炎、脑膜炎等得到有效的控制;卡介苗与链霉素的发现及广泛运用使结核病的病死率大幅下降;维生素、微量元素等营养制剂的发现与合成,使营养缺乏症得到根本性改观;各类疫苗的研制成功地消灭了天花,并使脊髓灰质炎等传染性疾病得到有效控制;60年代的冠状动脉搭桥和器官移植手术,充分显示了外科技术的突飞猛进;物理化学等新技术与临床的高度融合使得电子显微镜、纤维内窥镜、计算机断层扫描及摄影(CT)、磁共振成像(MRI)、正电子摄影(PET)等得以发明成功,使得对疾病的诊断和评估手段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这一切应该都归功于医学科学研究的进步,特别是群体性临床流行病学研究的进步。 但是,自20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人类又面临了更多新的挑战,首先人类疾病谱发生了巨大变化:以肿瘤、心血管疾病、遗传和代谢性疾病为代表的多因素致病的危险性急剧增加,用对单因素致病的传统研究方法已经无法满足疾病的诊断、治疗、预后判断、危险因素评估和预防措施的需要。缺乏临床患者验证的研究不可能取得真正突破性进展,基础与临床密切结合将是未来疾病研究的主要模式,重大疾病的临床研究应在医学科学研究中逐渐起主导作用。其次临床经济学的发展对临床实践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寻找在取得同等临床疗效的前提下最经济的诊断和治疗手段,是全世界各个国家面临的共同选择。全球耗费了成千上万的资金推动了人类基因组计划、蛋白质组计划等全球性的基础研究。人类基因组全序

女,博士,副研究员,任华大基因研发中心负责人,中

叶明芝 女,博士,副研究员,任华大基因研发中心负责人,中 -澳青年科学家交流计划成员。研究方向为基因组学在医学 方向的应用研究。 丹麦哥本哈根大学分子生物医学博士。致力于基因组医 学特别是肿瘤基因组学的临床转化应用,主持或参与国家与 地方课题等超过8千万,自主开发基因组学医学转化应用 技术50项以上,发表Nature, PLoS Genetics等SCI文章20余篇,国内外专利与软著等60余项。探索基因组新研究成果产学研一体化新模式,主导研发的肿瘤基因高通量检测系列产品、病原微生物高通量检测产品均为国内首创并获批中国第一个《高通量测序法肺癌用药基因检测软件》与全球第一个资质注册的《病原体高通量测序法分析软件》。多次参与中华医学会等权威组织的会议报告并研讨行业标准与专家共识;配合国家卫计委及药监局等监管部门积极推动中国高通量检测的行业标准制定与接轨国际行业标准研讨。荣获广州市珠江科技新星、深圳市孔雀计划人才、盐田区梧桐凤凰人才。学术任职: 郑州大学副教授 西北大学副教授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客座教授 广州市肿瘤贯穿组学研究重点实验室执行主任International Society of Pediatric Oncology M ember 中国抗癌协会肿瘤标志物专业委员会ctDNA 技术专家委员会常委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医学检验工程分会委员会青年委员 全国卫生产业协会检验医学专家委员会青年委员 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学会基因检测技术分会委员 华南遗传性肠癌协作组委员会委员 广东省转化医学会理事 广东省精准医学应用学会理事

广东省精准医学应用学会妇科肿瘤分会副主任委员

我国高等医学院校展开转化医学研究的初步思考宋晓宇

教育理论与实践 收稿日期:2012-11- 05基金项目:国家自然基金重大项目(81130042);国家自然基金面上项目(31171323);辽宁省高等学校创新团队支持计划(LT2011011 )作者简介:宋晓宇(1979-),女(汉族),辽宁沈阳人,现就职于中国医科大学转化医学研究所,副教授,博士,主要从事细胞衰老及其相关疾病的研究。 我国高等医学院校展开转化医学研究的初步思考 宋晓宇,徐红德,冯艳玲,曹 流 (中国医科大学转化医学研究所,辽宁沈阳 110001 )摘要:转化医学是以重大疾病为研究出发点,促进医学生物学基础研究成果迅速有效的转化为可在临床实际应用的理论、技术和方法,为研究者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视角。我国新建或正在筹建的转化医学研究机构,其组织管理尚处于创新阶段,本文立足于我国高等医学院校,并结合我国医学院校科研现状和教学特点,以转化医学产生的背景和内涵为基础,通过对国内外转化医学研究的现状进行分析,探讨在高等医学院校展开转化医学研究的新思路和应注意的问题,开创和谐医学科技发展的新局面。关键词:转化医学;医学教育;医学院校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2769(2013)01-0001- 04Thoughts on the App lication of Translational Medicinein Hig her Medical Universities of ChinaSONG Xiao-yu,XU Hong -de,FENG Yan-ling,CAO Liu(Institute of Translational Medicine,China Medical University,Shenyang 110001,China)Abstract:With major diseases as the starting point,translational medicine is health-oriented whichprovides a new perspective in medical research.The major gist of translational medicine is to promotethe medical biology foundation research results quickly and efficiently translate into clinical practicaltheories and technologies.The establishment and develop ment of translational medicine research inhigher medical universities of China is a creating cause and still at the beginning stage,there are a lotof problems in theory and practice will be studied.In this paper,the authors based on the higher med-ical universities and put forward suggestions to strength translational medicine in China according tothe status of medical research and education in Chinese medical universities to promote harmonious de-velop ment of medical science.Key Words:translational medicine;medical education;medical college and university 进行医学科研的最终目的是通过基础研究和临床 试验解决在疾病预防与临床实践中发现的问题,并将研究成果应用于疾病的临床诊断和治疗。然而,在投入了巨额科研经费和产出了海量医学论文之后,人类 的健康状况尤其是重大疾病的防治效果却未明显改观。投入到基础研究方面的资金、人力、物力巨大,并且呈现持续增长的趋势,相比之下临床研究方面的成果却没能呈现出相应的增长趋势,对改善公众健康、疾 病预防和治疗并没有产生应有的效果[ 1-2 ]。如此巨大的反差, 与医学发展的最终目标———“科学最终应用于临床解决人类疾病和预防”相左。与此同时,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等各学科的发展积累了大量的数据,若不能将这些数据有效转化为人类健康服务,它们就是一堆垃圾。如何将大量的数据转化为解决医疗问题的有用信息是迫在眉睫的难题,这个难题的破解需要生 · 1·西北医学教育(http://xbyx.cbp t.cnki.net)2013年2月第21卷第1期NORTHWEST MED.EDU.Feb.2013Vol.21No.1

转化医学应用现状及其困境分析

转化医学应用现状及其困境分析 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化医学作为一种科学理念,从着名医学杂志TheLancet于1996年刊文提出“转化医学”的概念至今已近17年。纵观这些年的发展历程,无论是生物医学研究者,亦或是临床医学专家,都正在通过自己的努力,尽力将先进的成功基础理论与成果向“以患者为中心”的临床医学应用转化,即通过双向转化通道,在基础研究与临床医学之间建立联系的桥梁,进而推动基础研究向临床医疗诊治快速转化与应用。但是,通过长期实践,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仍严重脱节,先进的基础研究成果难以向有实际需要的临床医学转化,使转化医学面临诸多困境。 因此,面对基础研究与临床医学实践的脱节,有必要找到转化医学理念应用的瓶颈所在,使基础研究向临床医学实践顺利转化。 1.转化医学应用现状 转化医学指基础医学与临床应用之间的双向转化过程,是基础医学与临床应用之间连接的桥梁,属于一种循环式的科学体系,即基础研究的新成果及时转

化到临床应用领域(包括医疗、预防、护理等多个方面),为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更先进的措施和方法。另外,在临床应用中及时修正,并将相关信息反馈回基础研究中,进一步使其完善、发展,而最终目的是提高人民的健康水平。但值得注意的是,虽然转化医学属于双向转化过程,但人们更加关注的是基础研究向临床应用的转化,而这则是最困难的事情,涉及到时间、经费、伦理等诸多因素。 纵观国内外的各种基础医学研究,很大一部分在向临床实践进一步转化的过程中,难以将基础研究成果再次重复。因此,基础研究成果缺乏可重复性,是目前转化医学失败的首要原因,使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相互脱节,基础研究的优秀成果难以为临床实践服务。尽管在转化医学实施的过程中有许多经典的案例,但从国内外对疾病诊治的相关转化医学应用效果来看,应用现状仍不容乐观。 肝细胞癌的转化医学研究 肝细胞癌(以下简称“肝癌”属于较为常见的肿瘤,是恶性度较高的肿瘤之一。据统计,在我国,肝癌是恶性肿瘤死亡原因的第二位,就全世界而言,则位于恶性肿瘤死亡原因的第三位。近10年来针对肝癌治疗研究的技术领域不断扩展,具有代表性的研究方法包

参加调查的企业国家重点实验室名单

附件1 参加调查的企业国家重点实验室名单 序号实验室名称依托单位主管部门 1 长寿命高温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东方电气集团东方汽轮机有限公司四川省科学技术厅 2 超硬材料磨具国家重点实验室郑州磨料磨具磨削研究所有限公司河南省科学技术厅 3 废旧塑料资源高效开发及高质利用国家重点实 验室 金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广东省科学技术厅 4 氟氮化工资源高效开发与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西安近代化学研究所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5 钢铁工业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冶建筑研究总院有限公司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6 共伴生有色金属资源加压湿法冶金技术国家重 点实验室 云南冶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云南省科学技术厅 7 海洋装备用金属材料及其应用国家重点实验室鞍钢集团公司辽宁省科学技术厅 8 含氟功能膜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山东华夏神舟新材料有限公司山东省科学技术厅 9 含氟温室气体替代及控制处理国家重点实验室浙江省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省科学技术厅 —1—

序号实验室名称依托单位主管部门 10 聚烯烃催化技术与高性能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上海化工研究院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 11 宽禁带半导体电力电子器件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五研究所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12 绿色化工与工业催化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石油化 工研究院 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13 膜材料与膜应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天津膜天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天津市科学技术委员会 14 特种表面保护材料及应用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武汉材料保护研究所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15 特种玻璃国家重点实验室海南中航特玻材料有限公司海南省科学技术厅 16 特种功能防水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东方雨虹防水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 17 特种化学电源国家重点实验室贵州梅岭电源有限公司贵州省科学技术厅 18 稀有金属特种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西北稀有金属材料研究院宁夏回族自治区科学技术厅 19 新型电子元器件关键材料与工艺国家重点实验 室 广东风华高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广东省科学技术厅 20 新型功率半导体器件国家重点实验室株洲中车时代电气股份有限公司湖南省科学技术厅 21 轧辊复合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中钢集团邢台机械轧辊有限公司河北省科学技术厅 —2—

上海知名转化医学中心,你知道几个

上海知名转化医学中心,你知道几个? 2 0 1 4 年终盘点8上海知名转化医学中心 导读 在今年的10月份,上海国家转化医学中心在瑞金医院正式揭牌成立,转化医学网有幸在现场见证了这一历史性时刻。 时间的脚步即将走过2014年,转化医学网对上海的转化医学中心进行了盘点,结果显示:交大、复旦和同济三大系加起来占据了上海转化医学中心的半壁江山,二军大设立的转化医学研究院也颇具特色,下面是详细情况: 1上海国家转化医学中心依托于瑞金医院,是为数不多的国家级转化医学中心之一。2013年11月获得建设批复,2014年10月建成并正式运营,整体投资10个亿,中心主任为陈赛娟院士。同期它将整合上海交大、复旦、二军大、中科院等上海高校、附属医院,以及科研院所、生物医药企业等开展临床难题联合攻关,推进技术转化应用进程。首轮将重点建设肿瘤、代谢病、心血管疾病的三大技术平台。上海国家转化医学中心将有4个姐妹机构,分别是解放军总医院老年病学研究中心、北京协和医科大学疑难病研究中心、第四军

医大学分子医学研究中心和华西医院再生医学中心。 同期,上海广慈转化医学研究发展基金会成立,陈赛娟院士任理事长,基金会支持具创新性的转化医学研究项目,重点支持领域为肿瘤、代谢性、心脑血管、感染与免疫性疾病。2中国-哈佛医学院转化医学联合中心依托于哈佛大学医学院、中国医学科学院、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成立于2012年5月10号;四大依托机构将共同开展癌症、糖尿病和免疫性疾病等疾病的前瞻性临床研究,并组建跨机构、跨学科的协作团队进行转化医学研究以提高对上述重大疾病的发病机理、诊断、治疗和预防的认识。 3国家干细胞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上海医学转化基地2009年11月18日在上海解放军四五五医院正式成立,由国家干细胞技术工程研究中心主任韩忠朝院士领衔,王振义等8名中外院士组成专家委员会。? 4转化医学合作中心依托于国家新药筛选中心、国家化合物样品库和美国(PerkinElmer)珀金埃尔默公司,成立于2013年4月9日,中美双方将在个性化药物研究领域开展在基因组水平验证反映药物疗效标志物和相关生物信息学的合作 研究,并以代谢性疾病为主攻方向,针对亚洲人群研究一套利用新一代测序技术的药效评估手段。? 5上海张江转化医学中心中心成立于2010年,由上海张江集

转化医学研究与发展

转化医学研究与发展 Company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转化医学的研究及发展 一、概述 1.转化医学的概念 转化医学又称转化研究,是进入21世纪以来国际生物医学及健康领域出现的新概念,从概念的提出到现在10多年间迅速发展,转化医学是医学研究的一次伟大革命,转化医学概念一经提出,就引起基础医学、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和生物制药界,以及医学科技规划与管理等领域的极大关注,已经成为全球医学研究的一个新的起点和着力点。 1992年《Science》杂志首次提出“从实验室到病床”(bench to bedside,B to B)的概念,1994年开始出现转化型研究,1996年Lancet杂志首现转化医学这一新名词。 转化医学又称转换或转译医学,其有关研究通常称为转化研究或转化科学,是近年来国际医学健康领域出现的新概念。已经成为现代医学研究的一个分支。是把基础医学的进展快速的转化到临床实践中,为病人服务,为人类健康造福,这就是转化医学。 2.美国国家卫生研究所对转化医学的定义 (1)实验室体外发现和动物体内试验; (2)在动物实验的基础上,进一步在人体内试验,证实其临床效果、安全性,并在实践中推广。转化医学就是从实验台到病床,再从病床到实验台(“bench to bedside”and“bedside to bench”,“B 2 B”)的连续过程。 二、转化医学产生背景 在近代,尤其是近20世纪50年,随着物理学,计算机科学和生物学的发展,医学取得了根本性的进步,为现在医疗技术奠定了几乎所有的基础。以分子生物学为代表的基础医学领域,出现了一系列突飞猛进的发展,逐渐形成各自的体系,基础与临床在各自的研究体系里并肩前进,都取得了自认是令人瞩目的成就,造成了基础研究与临床研究脱节,临床医师和基础科研工作者之间缺乏真正的交流与合作。 随着社会发展及生活方式的改变,疾病谱和死因顺位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疾病谱和死因顺位的转变促使医学研究模式转变,随着人类寿命的延长,慢性疾病发病率增高,医疗费用不断增加,医疗负担越来越重,以肿瘤、心血管疾病、遗传和代谢性疾病为代表的多因素致病的危险性急剧增加,用对单因素致病的传统研究方法已经无法满足疾病的诊断、治疗、预后判断、危险因素

转化医学中心的管理细则

辽宁省转化医学研究中心管理办法(试行)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医学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加快推进疾病防治技术发展,规范和加强辽宁省转化医学研究中心(以下简称“转化医学中心”)的规划布局与建设运行管理,参照《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管理办法》,制定本管理办法。 第二条根据临床需求按疾病领域建立转化医学中心,每个领域建立若干个转化医学中心。各转化医学中心按照本领域疾病防治研究重点和实际需要搭建疾病研究协同网络(以下简称“协同网络”),联合二、三级医院和基层医疗机构等,协同开展疾病 防控研究。 第三条建设转化医学中心和构建协同网络是整体推进我省医学科技发展和加快医学科技成果临床转化和普及推广的一项重要工作布局,各转化医学中心要发挥好引领、集成、带动、普及作用,努力建设成为整合集成临床医学研究资源和创新力量的重要依托,成为优化组织实施相关疾病临床研究和转化医学发展成果的主体研究力量,成为促进医学科技成果普及普惠的重要推广平台,为我省医学科技发展提供科技支撑。 第二章组织管理

第四条省科技厅、省卫生计生委、沈阳军区联勤部卫生部是转化医学中心的宏观管理部门(以下简称“管理部门”),主要 职责是: (一)研究制定转化医学中心的布局规划。 (二)组建转化医学中心专家咨询委员会。 (三)组织开展转化医学中心的申报评审、绩效评估等工作。 第五条卫生计生委、沈阳军区联勤部卫生部、各市科技、卫生主管部门及有关高校作为转化医学中心的主管部门(以下简称“主管部门”),主要职责是: (一)组织推荐本部门或本地区转化医学中心的申报。 (二)推 进本部门或本地区转化医学中心的建设与发展,提供相关政策和财政支持。 (三)协助管理本部门或所在地区转化医学中心所承担的省级医学科技研究任务。 第六条转化医学中心专家咨询委员会由省内外临床医学、公共卫生、医学科技管理等方面的专家组成,主要职责是: (一)为转化医学中心的布局规划、运行管理和评审评估等 工作提供咨询。

2013年度北京市重点实验室认定名单

附件1 2013年度北京市重点实验室认定名单(共65个) 序 号 重点实验室名称依托单位 1 大规模流数据集成与分析技术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北方工业大学 2 云计算标准与测试验证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工业和信息化部电信研究院 3 超高速宽带通信北京市重点实验室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北京研究院 4 航天机电产品环境可靠性试验技术 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北京卫星环境工程研究所 5 空间智能机器人系统技术与应用 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6 电火花加工技术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北京市电加工研究所 7 网络化协同空管技术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8 油气光学探测技术北京市重点实验室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9 道路工程材料与检测鉴定技术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北京市道路工程质量监督站(北京市公路工程检测中心) 10 新能源乘用车节能与安全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北京汽车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 11 高速铁路信号系统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北京和利时系统工程有限公司 12 新兴有机污染物控制北京市重点实验室清华大学 13 环境损害与污染修复北京市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 研究所 14 绿色催化与分离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北京工业大学 15 工业典型污染物资源化处理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北京科技大学 16 微细尺度流动与相变传热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北京交通大学 17 灾害救援医学北京市重点实验室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总医院 18 安防大数据处理与应用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北京声迅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19 金属矿山智能开采技术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北京矿冶研究总院 20 地铁火灾与客流疏运安全北京市重点实验室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

络病学

络病学的学术地位和展望 对络病学研究的学术地位首先应从中医络病学说发展的历史角度去评价。络病学说是伴随着经络学说而发展起来的,经络学说一出现便受到历代医家的重视和推崇,正如《灵枢?经脉》篇所说:“经脉者,所以能决死生,处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汉书·艺文志》:“医经者,原人血脉经落(络)骨髓阴阳表里,以起百病之本,死生之分。”脏、腑、经、络、气、血共同形成中医学术体系理论核心,气血在经络中运行而在络脉中实现其生理功能,脏腑虽为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组织器官,而阴络循行于脏腑形成该脏腑组织结构的有机组成部分,脏腑亦是通过络脉发挥其生理功能以及与其他脏腑和外界的联系。 清·叶天士在《临证指南医案》说到:十二经脉,前贤论之详矣,而络脉则未之及,亦缺典也。”“遍阅医药,未尝说及络病”,“医不知络脉治法,所谓愈究愈穷矣。”络病学说形成发展史上有三个里程碑:络病理论形成于先秦时代的中医学奠基之作《黄帝内经》;东汉张仲景《伤寒杂病论》则奠定了络病临床证治基础,其外感重六经,创建“六经辨证”,成为中医外感病辨证论治纲领,内伤杂病重络病,创旋复花汤、大黄蛰虫丸等络病治疗名方,为后世医家所推崇,可见内伤疑难杂病“络病证治”具有和外感“六经辨证”同等重要的学术价值;清代叶天士对仲景络病治疗给予充分肯定,并提出“久病入络”、“久痛入络”的千古名言,标志着络病学说成为中医重要的病机学说。叶天士作为临床大家对络病辨治非常重视,批评当时

“医家不识络病,则愈究愈穷矣”,可见络病学说在中医学术发展史上占有非常重要的学术地位,发展络病学说,建立络病学临床学科,建立完善的“络病证治”体系是中医学术自身发展的重大课题,也是历史的必然。 其次,络病学说是指导内伤疑难杂病临床治疗的应用理论,掌握络病发病特点、病理变化、临床特征及治疗方药将会使许多病程较长、反复发作的难治性疾病的临床治疗取得新的突破。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疾病谱发生了很大变化,各种急性传染病的发生逐渐被控制,而许多慢性疾病如心脑血管病、糖尿病等成为目前危害人民健康的主要疾病。近年运用中医络病理论探讨心脑血管病的中医发病机制和治疗取得突破性进展,络病理论代表方药通心络胶囊研制成功并广泛应用于临床取得显著疗效,充分证实了络病学说的重大临床价值。内伤疑难杂病与外感重症中普遍存在的络病这一病机状态,其发病与病机特点、病机变化、辨证方法、治疗原则及方药,在心脑血管病、糖尿病及其并发症、肿瘤、重症肌无力等重大疾病方面已取得重大进展。相信随着络病学说研究的深入并在临床各科的广泛运用将对提高多种难治性疾病的临床疗效起到巨大推动作用。 第三,络病以络脉为依托而发生,容易找到和现代医学在难治性疾病研究上的结合点,运用络病学说并结合现代医学,深入研究临床表现出络病特征的多种疑难疾病的病机演变及治疗,将有可能产生新的病机理论并开创新的有效治疗途径。要注重络病理论研究的物化问题,即在络病理论指导下研制出有效新制剂,并通过其作用机制的研

转化医学

二十世纪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一个世纪,许多重要的变革都在这个世纪发生,医学也不例外。但是,人类的健康却为什么没能从这些进步中获得最大收益—— 转化医学:填平医学“鸿沟” 二十世纪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一个世纪,许多重要的变革都在这个世纪发生,医学也不例外。 “受益难”—— 健康未与医学发展同步 人类在二十世纪见证了医学科学与技术的巨大进步,例如抗生素的发明使用、各类疫苗的研制成功、医学影像技术的快速发展、人类基因组计划和蛋白质组计划的实施等,都对人类健康医疗事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但人类健康是否从这些进步中获得了最大的收益呢?答案是否定的。 例如,1971年至今美国用于肿瘤防治方面的研究经费多达2000多亿美元,发表了156万篇与肿瘤相关的研究论文,但并没有从根本上提高肿瘤防治的效果。另一个方面,肿瘤花费却逐年攀升。据美国癌症协会的报道,美国在2008年用于肿瘤防治上的费用达到了惊人的8950亿美元。可以说,我们在花大笔的钱用于晚期肿瘤的姑息性治疗上,而恶性肿瘤的整体治疗形势并未发生明显的改观。

“死亡谷”—— 横亘“两医”之间 早在两千年前我国汉代的名医华佗就从植物麻黄中提炼出麻沸散并用于临 床治疗。随着欧洲文艺复兴的到来,化学、物理学和生物学的进展使医学进入到实验医学的时代。在这个时代里,医学成果不再单纯来自于医生个人的行医经验,而是临床医学与实验室的结合。 但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科学技术在各个领域均迅猛发展,从上世纪七十年代开始,以分子生物学为代表的基础医学领域出现了一系列突飞猛进的发展。这种发展的结果导致了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的割离。随之产生大量在基础医学领域出类拔萃的顶尖科学家,以及在临床医学领域成绩卓著的医生。 这两类人才在自己的研究轨道上并肩前进,分别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然而彼此之间的共同语言、沟通和交流却逐渐减少。虽然其间也有很多基础研究的结果逐渐向临床转化,但是这种转化已无法满足临床医学对疾病诊断和治疗的需求。因此,从基础医学到临床医学之间形成了一条鸿沟,有人称之为“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之间的死亡谷”。 “转化医学”—— 生命科学界的热点 在这个大的背景下,一个新的理念被提出来,其目的就是将基础医学的进展快速的转化到临床实践中,为病人服务,为人类健康造福,这就是转化医学。可以说,转化医学是近十年来国际生命科学界的一大热点。 转化医学的概念是新的,但内容并不是新的。转化医学产生于医学之初。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