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干扰素抗病毒治疗肝炎中甲状腺功能变化及应对策略

干扰素抗病毒治疗肝炎中甲状腺功能变化及应对策略

干扰素抗病毒治疗肝炎中甲状腺功能变化及应对策略
干扰素抗病毒治疗肝炎中甲状腺功能变化及应对策略

干扰素抗病毒治疗肝炎中甲状腺功能变化及应对策略

发表时间:2016-11-28T14:10:29.070Z 来源:《健康世界》2016年第21期作者:张艳霞胡巍刘冉侯洁琼程艳娟杜金玲武威

[导读] 研究甲状腺功能正常的慢性肝炎患者使用干扰素治疗后甲状腺功能的变化及有效处理方法。

牡丹江市康安医院(原传染病医院) 157000

摘要:目的:研究甲状腺功能正常的慢性肝炎患者使用干扰素治疗后甲状腺功能的变化及有效处理方法。方法:2010年至2014随机选择我院120例甲状腺功能正常、抗病毒治疗的肝炎病例为研究对象,观察甲功五项及甲状腺彩超,甲状腺功能轻度异常、症状不明显患者可不用药,继续应用干扰素治疗;病症明显者,甲亢患者加用甲巯咪唑5mg,3次/天,甲功恢复后减至5mg/d;对甲减患者加用左甲状腺素片(优甲乐)25ug/d,逐渐增量至50ug/d,获疗效后减至替代量25ug/d维持。结果:本组120例患者出现甲状腺功能亢进症6例,甲状腺功能减退8例,占11.7%,对症用药后,患者临床症状消除,顺利完成抗病毒治疗,停药后,14例患者甲状腺功能均恢复正常。结论:应用干扰素治疗病毒性肝炎过程中容易引发甲状腺功能异常,甲状腺功能改变不是影响继续治疗的因素,及时诊治,预后好,有利于干扰素的顺利治疗效果。

关键词:干扰素;病毒性肝炎;甲状腺功能

干扰素在临床中广泛应用于慢性病毒性肝炎的治疗,疗效确切,但是临床不良反应较多,也是引发药源性甲状腺疾病的重要原因[1]。目前我国肝病专家关于干扰素治疗慢性病毒性肝炎时达成的共识为:患者治疗前合并严重甲状腺疾病是干扰素治疗的相对禁忌证;治疗前无甲状腺疾病,在应用干扰素治疗时,部分患者产生甲状腺抗体,甚至出现甲状腺疾病(甲亢或甲减),亚临床期无症状可继续治疗,严重者应停药观察[2]。重组人干扰素具有抗增殖,抗病毒及免疫调节作用,是治疗慢性病毒性肝炎的常用药。为探讨干扰素应用过程中甲状腺功能变化及应对策略,我们对我院2010年至2014年收治的120例患者追踪,观察患者在抗病毒治疗过程中甲状腺功能变化,指导患者,及早用药,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组120例病毒性肝炎患者的诊断满足“第十次全国病毒性肝炎与肝病学术会议”制定的相关诊断标准[3],甲状腺功能亢进或减退症患者的诊断满足:①应用干扰素治疗前没有甲状腺疾病史,检查甲状腺功能正常;②应用干扰素后实验室检查支持甲状腺功能亢进或减退症诊断;③未使用其他可能造成甲状腺疾病的药物[4]。

1.2方法干扰素包括聚乙二醇干扰素及短效干扰素,应用聚乙二醇干扰素a-2a,180ug/次,一周一次皮下注射;应用短效干扰素,500万单位/次,隔日一次肌注。疗程为乙型肝炎一年,丙型肝炎1型一年,2型为半年。治疗前及治疗过程中监测患者症状,体征,甲状腺功能及甲状腺彩超检查时间为:治疗前、治疗12周、24周、36周、48周,治疗结束后随访观察12周或24周。甲状腺功能轻度异常、症状不明显患者可不用药,继续应用干扰素治疗;病症明显者,甲亢患者加用甲巯咪唑5mg,3次/天,甲功恢复后减至5mg/d;对甲减患者加用左甲状腺素片(优甲乐)25ug/d,逐渐增量至50ug/d,获疗效后减至替代量25ug/d维持。

1.3疗效判定:①治愈:治疗后患者症状缓解,体征消失,甲功五项及甲状腺彩超恢复正常。②好转:症状体征或甲状腺功能检查、彩超有所恢复。③无效:治疗后无变化。

2结果

本组120例甲状腺功能正常的慢性肝炎患者,使用干扰素治疗后出现甲状腺功能亢进症6例,甲状腺功能减退8例,占11.7%,分别给予甲巯咪唑、左甲状腺素片常规用药后,患者临床症状消除,顺利完成抗病毒治疗,停药后随访观察12周或24周,甲状腺功能均恢复正常。

3讨论

药源性甲状腺疾病指的是由于使用某些药物而造成的甲状腺功能亢进或减退,对患者的影响较大,干预不及时可能造成永久性的伤害[5]。有资料报道,干扰素诱发甲状腺疾病的时间为17周左右,一般在治疗后的6~12个月后发生。临床研究显示,约30.8%~46%的丙型肝炎患者应用干扰素治疗后会诱导产生甲状腺抗体[6],从而促发和加重甲状腺疾病,造成药物减量或停用。HCV感染后诱发自身免疫产生多种自身抗体是HCV 致病的一个重要机制,有文献报道,应用干扰素治疗前存在甲状腺自身抗体阳性患者,治疗的时间长、剂量更大,需同时应用其他免疫调节药物进行治疗,女性和原发性丙型感染患者出现甲状腺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可能性更高[7],因此,应用长效干扰素治疗慢性丙型肝炎时,必须定期监测患者甲状腺功能,及早发现甲状腺异常并给予干预,是疾病治愈的关键。本组研究表明,应用干扰素治疗病毒性肝炎过程中容易引发甲状腺功能异常,甲状腺功能改变不是影响继续治疗的因素。干扰素抗病毒治疗过程中,有效跟踪观察甲状腺功能、行甲状腺彩超检查,可早期发现患者甲状腺异常,及时用药,预后好,既有利于干扰素的顺利治疗,还增加患者干扰素抗病毒治疗的耐受性,提高疗效。

参考文献:

[1]王丽,张鸿飞,董漪,等.α干扰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儿童诱发甲状腺功能紊乱的临床研究.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4,8(24):52-55.

[2]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J].中华传染病杂志,2005,23:421-431.

[3]郑亮,赵明聪,温志刚,等.干扰素抗肝炎病毒后诱发甲状腺功能异常的特点及其治疗研究.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5(19):2853-2854.

[4]黄雁翔,陈新月,马丽娜,等.慢性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患者甲状腺功能异常及其影响因素.中华肝脏病杂志,2012,20(3):216-220.

[5]丁石梅,屈伟,梁熹,等.干扰素治疗慢性丙型肝炎发生甲状腺功能异常的分析.肝脏,2014(9):650-652.

[6]刘俊,平侯环,荣康谊,等.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治疗并发甲状腺疾病的临床特点[J].中华肝脏病杂志,2013,21(4):257-260.

[7]桂红莲,吴彦文,周惠娟,等.干扰素治疗慢性病毒性肝炎发生甲状腺功能异常的临床特征和危险因素.中华传染病杂志,2013,31

重型肝炎的诊疗及护理

重型肝炎的护理 重型肝炎是以大量肝细胞坏死为主要病理特点为表现的一种严重肝脏疾病,可引起肝衰竭甚至危及生命,是肝病患者病故的主要原因之一。在我国,引起重型肝炎的最常见原因为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约占所有重型肝炎的三分之二,此外,甲型、丙型、丁型重型乙肝及戊型肝炎病毒亦能引起重型肝炎,其它病毒如巨细胞病毒(CMV)、EB病毒、疱疹病毒、腺病毒、登革热病毒、Rift-vnlley病毒也可以引起,药物性肝损害、酒精性肝炎、自身免疫性肝病所引起的重型肝炎在临床中也时有出现,尤其是药物性肝衰竭,在美国重型肝炎中占有较高的比例。随着乙肝抗病毒领域药物的推广,乙型肝炎所致的重型肝炎在我国也在下降,因此使药物性肝炎、酒精性肝炎所致的重型肝炎比例上升,此外,妊娠急性脂肪肝也是一种特殊类型的重型肝炎。重型肝炎疾病的特点:病情重、合并症多、预后差、死亡率高。 发病机制 重型肝炎的发病机制复杂,从细胞损伤、功能障碍,直到细胞凋亡、坏死,其机制至今未完全阐明。对于病毒感染引起的重型肝炎,其发病机制既与病原有关,也与机体的免疫有关。 发病机制与病原关系:病毒可直接引起肝细胞损害,最后形成大块肝细胞坏死,例如甲型与戊型肝炎发病时,肝细胞的严重病变(溶解和坏死)是这些病毒在肝细胞内大量复制的直接后果,也就是说被感染破坏的肝细胞数越多,病情越严重。就乙肝而言,感染的病毒量多是一个因素,但病毒的基因突变也是另一个因素,基因突变后导致病毒数上升,也与乙型重型肝炎的发生相关。 发病机制与免疫关系:乙型肝炎患者发生重型肝炎占重肝的2/3,但并非是这些重型肝炎患者体内乙肝病毒很多,更重要的机制是乙型肝炎病毒所引起的免疫反应异常所致,由乙肝病毒激发机体的过强免疫时,大量抗原-抗体复合物产生并激活被体系统,以及在肿瘤坏死因子(TNF)、白细胞介素-1(IL-1)、白细胞介素-6(IL-6)、内毒素等参与下,导致大片肝细胞坏死,发生重型肝炎。[1] 病因分类 重型肝炎的病因及诱因复杂,最常见的是机体免疫状况改变后免疫激活,乙型肝炎基础上重叠戊型、甲型肝炎感染、乙肝基因突变、妊娠、过度疲劳、精神刺激、饮酒、应用肝损害药物、合并细菌感染、伴有其它疾病如甲亢、糖尿病等。其分类主要按病情发展速度分急性、亚急性和慢性重型肝炎。其中,慢性又分为慢加急肝衰竭和慢性肝衰。 分类:根据病理组织学特征和病情发展速度,重型肝炎可分为四类: (1)急性肝衰竭(acute liver failure,ALF):又称暴发型肝炎(fulminant hepatitis),特征是起病急,发病2周内出现以Ⅱ度以上肝性脑病为特征的肝衰竭症状。发病多有诱因。本型病死率高,病程不超过三周。 (2)亚急性肝衰竭(subacute liver failure,SALF):又称亚急性肝坏死。起病较急,发病15天~26周内出现肝衰竭症状。首先出现Ⅱ度以上肝性脑病者,称为脑病型;首先出现腹水及其相关症候(包括胸水等)者,称为腹水型。晚期可有难治性并发症,如脑水肿,消化道大出血,严重感染,电解质紊乱及酸碱平衡失调。白细胞升高,血红蛋白下降,低血糖,低胆固醇,低胆碱酯酶。一旦出现肝肾综合征,预后极差。本型病程较长,常超过3周至数月。容易转化为慢性肝炎或肝硬化。 (3)慢加急性肝衰竭(acute-on-chronic liver failure,ACLF):是在慢性肝病基础上出现的急性肝功能失代偿。 (4)慢性肝衰竭(chronic liver failure,CLF):是在肝硬化基础上,肝功能进行性减退导致的以腹水或门脉高压、凝血功能障碍和肝性脑病等为主要表现的慢性肝功能失代

对干扰素抗病毒治疗肝炎所致甲功异常的干预分析

对干扰素抗病毒治疗肝炎所致甲功异常的干预分析 发表时间:2016-11-29T12:11:39.797Z 来源:《医师在线》2016年10月第19期作者:张艳霞胡巍刘冉侯洁琼程艳娟杜金玲武威[导读] 目前病毒性肝炎病人的数量在肝病中的比例逐年上升,病毒性肝炎的抗病毒治疗也备受医学界的重视。 摘要目的:跟踪观察应用病毒性肝炎患者应用干扰素抗病毒治疗过程中甲状腺功能,及早发现甲状腺功能的变化,早期发现疾病,指导患者及早用药,以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增加患者干扰素抗病毒治疗的耐受性,提高干扰素治疗效果。方法:采用自身对照原则,选择病毒性肝炎抗病毒治疗病人---进行甲状腺功能检查及甲状腺彩超等检查方法—发现异常病例-进行跟踪观察---指导治疗。结果:结论:应用干扰素治疗病毒性肝炎过程中容易发生不良反应,引发甲状腺功能异常,通过临床指导,早期发现疾病,指导患者,及早用药,以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增加患者干扰素抗病毒治疗的耐受性,提高干扰素治疗效果。 关键词:干扰素病毒性肝炎甲状腺功能相关性研究 目前病毒性肝炎病人的数量在肝病中的比例逐年上升,病毒性肝炎的抗病毒治疗也备受医学界的重视。抗病毒治疗是治疗病毒性肝炎的主要治疗措施。干扰素在临床中广泛应用于慢性病毒性肝炎的治疗尽管能够取得确切的疗效,但是临床不良反应较多,常出现类流感样反应,骨髓抑制,抑郁、妄想、焦虑等神经系统症状,也是引发药源性甲状腺疾病的重要原因[1]。药源性甲状腺疾病指的是由于使用某些药物而造成的甲状腺功能亢进或减退,对患者的影响较大,干预不及时可能造成永久性的伤害[2]。随着应用干扰素抗病毒治疗群体的增加,甲状腺功能异常者也为临床日渐关注。现从我院2010年至2014年随机选取120例抗病毒治疗病例,跟踪观察患者在抗病毒治疗过程中甲状腺功能变化,指导患者及早用药,以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顺利完成治疗,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组120例病例来源于我院2010年至2014年确诊的病毒性肝炎患者,治疗前进行甲状腺功能及甲状腺彩超检查正常。应用干扰素(包括聚乙二醇干扰素及短效干扰素)抗病毒治疗:聚乙二醇干扰素a-2a,180ug/次,一周一次皮下注射。;短效干扰素500万单位/次,隔日一次肌注。疗程:乙肝一年,丙型肝炎1型一年,2型为半年。治疗中未使用其他可能造成甲状腺疾病的药物[3],使用干扰素治疗后实验室检查支持甲状腺功能亢进症6例,甲状腺功能减退8例,占11.7%;其中,乙肝5例,丙肝9例;年龄22-55岁,女性9例,5例男性;应用聚乙二醇干扰素a-2a 8例,应用短效干扰素6例。 1.2诊断及治疗方法: 1.2.1甲亢的诊断及治疗:临床表现主要为易激动、烦躁失眠、心悸、乏力、怕热、多汗、消瘦、食欲亢进、大便次数增多或腹泻,女性月经稀少。甲状腺功能检查血T3、T4、FT3、FT4增高,TSH降低(一般<0.1mIU/L)。B超检查提示甲状腺弥漫性肿大,血供增多;部分病人甲状腺内可发现结节。治疗:甲亢的一般治疗包括注意休息,补充足够热量和营养等。服用抗甲状腺药物甲巯咪唑(MMI).。5mg,3次/天,甲状腺功能恢复后减至5mg/d。 1.2.2甲减的诊断及治疗:患者早期有乏力、疲劳、体重增加、不能耐寒。继而嗜睡,反应迟钝、声音变低而粗,颜面虚肿,皮肤干糙,毛发脱落,腹胀,便秘,面色腊黄,性欲下降,不育/不孕,月经紊乱等。辅助检查:血清TT3、TT4,FT3、FT4、rT3均下降,且T4下降较T3明显,甲状腺特异性抗体如TmAb、TGAb可升高等。治疗:甲状腺激素替代治疗。患者选用左甲状腺素片(优甲乐)25ug/d开始,渐增量至50ug/d,获疗效后减至维持替代量25ug/d。 1.3观察项目和指标:治疗前及治疗过程中监测患者症状,体征,常规检查肝功能,血分析,病毒学、甲功五项及甲状腺彩超。甲状腺功能及甲状腺彩超检查时间为:治疗前、治疗12周、 24周、36周、48周,治疗结束后随访观察12周或24周。 2结果本组120例患者应用干扰素抗病毒治疗后出现甲功异常者14例,占11.7%;经治疗,14例患者全部完成既定干扰素抗病毒治疗疗程,甲状腺功能在治疗结束后3个月、6个月恢复正常。 3讨论 病毒性肝炎是一种由多种肝炎病毒引起的以肝脏病变为主要病变的一种传染性疾病,有些病人可出现慢性化而导致肝硬化,最终导致肝癌。以丙肝为例,全球HCV的感染率约为3%,估计约1.8亿人感染了HCV,如何有效治疗一直是临床热点。干扰素是一种人类和动物细胞在对各种病毒等因素刺激的应答中产生的具有多功能的一类蛋白或糖蛋白,具有广谱抗病毒及免疫调节等作用。据研究,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可以激活免疫应答,有效缓解患者的症状[4]。临床研究亦显示,约30.8%~46%的丙型肝炎患者应用干扰素治疗后会诱导产生甲状腺抗体[5],从而促发和加重甲状腺疾病,其中有8.3%~15%发展成临床甲状腺疾病[6],造成药物减量或停用。通过本组研究,我们认为,应用干扰素治疗病毒性肝炎过程中可引发甲状腺功能异常,但通过有效防控,临床医生可及时指导患者早期诊治,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保证干扰素治疗的顺利进行,增加患者干扰素抗病毒治疗的耐受性,提高干扰素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王丽,张鸿飞,董漪,等.α干扰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儿童诱发甲状腺功能紊乱的临床研究.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4,8(24):52-55. [2]丁石梅,屈伟,梁熹,等.干扰素治疗慢性丙型肝炎发生甲状腺功能异常的分析.肝脏,2014(9):650-652. [3]黄雁翔,陈新月,马丽娜,等.慢性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患者甲状腺功能异常及其影响因素.中华肝脏病杂志,2012,20(3):216-220. [4]黄水根.核苷类药物联合小剂量短效α-2b干扰素治疗失代偿期乙、丙混合型肝炎肝硬化[J].实用临床医学,2013,14(9):37-38. [5]杨榕,单忠艳,李玉姝,等.甲状腺自身免疫性抗体与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相关性分析[J].中华传染病杂志,2009,27(3):138-141. [6]李新华,张爱秋,曹春蕊,等.慢性丙型肝炎伴自身抗体阳性患者的抗病毒治疗临床观察[J].中国热带医学,2011,11(7):886-887.

干扰素

干扰素抗病毒研究进展 摘要: 干扰素(IFN)是一种广谱感病毒剂,并不直接杀伤或抑制病毒,而主要是通过细胞表面受体作用使细胞产生抗病毒蛋白,从而抑制乙肝病毒的复制;同时还可增强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巨噬细胞和T淋巴细胞的活力,从而起到免疫调节作用,并增强抗病毒能力干扰素是一组具有多种功能的活性蛋白质(主要是糖蛋白),是一种由单核细胞和淋巴细胞产生的细胞因子。它们在同种细胞上具有广谱的抗病毒、影响细胞生长,以及分化、调节免疫功能等多种生物活性 IFN具有毒副作用小,高剂量仅有一般生物制剂的常见反应,抗原性弱,可反复应用等优点。随着IFN基因工程产品在临床上的推广应用,将大大提高病毒性疾病的治疗效果,具有广阔的应用。 关键词:干扰素;抗病毒活性;抗肿瘤免疫;生物学特性; 1 干扰素的分类和生物学活性 IFN蛋白家族基于它们的基因序列、染色体定位和受体特异性[2]分为3型,即Ⅰ型、Ⅱ型和Ⅲ型干扰素,Ⅰ型包括IFN-α、β、ω、ε、κ [3]、δ、τ、δ[4]等,但IFN-δ、τ、δ只在猪、牛、反刍动物和鼠体内检测到,在哺乳动物中IFN-α/β是多基因家族,IFN-α包括25个以上的亚型[5]。Ⅱ型干扰素由单基因家族IFN-γ构成,又称为免疫干扰素。Ⅲ型干扰素是一种新发现的细胞因子,与Ⅰ型干扰素关系密切,称为IFN-λ[6-7],研究认为Ⅲ型干扰素有特殊的生理学功能[8]。干扰素本身并非直接抗病毒物质,其抗病毒作用体现在多方面。IFN对于病毒复制的任何阶段都具有靶向作用,包括穿入、转录、RNA稳定性、翻译起始、成熟、装配和释放过程。 2 干扰素的研究意义

近年来,国际反病毒和抗癌研究领域,在自然免疫调节和抗病毒物质,作为一种天然抗病毒蛋白质干扰素人类开发更多的关注。干扰素将成为一个21世纪的反病毒,防癌,其中最广泛使用的药物之一。α-干扰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是目前抗病毒药物的第一选择是,对肝炎的药物治疗总有效率约为20%-30%。慢性肝炎的药物干扰素代表发展方向。它是唯一的C型肝炎病毒的药物有效的治疗,它是最广泛的肿瘤细胞因子的临床治疗。病毒性皮肤病,慢性宫颈炎,呼吸道病毒感染和妇科疾病,丘疹皮疹,造血系统恶性肿瘤,淋巴瘤,其主要标志。β-干扰素治疗多发性硬化症复发静脉使用。主要γ-干扰素治疗类风湿关节炎。γ-干扰素的免疫功能比α,β-干扰素强1000倍,不仅能增强机体免疫功能,自身免疫性疾病,还可以调整过渡到接近正常水平的免疫力。干扰素还用于生殖器衣原体感染,膀胱癌,生殖器疣,皮肤疾病,血液病,艾滋病相关综合征的治疗。世界上许多国家已批准生产和使用基因重组干扰素制剂为许多疾病的治疗。治疗后的临床应用表明,通常不严重的副作用,干扰素治疗,临床适应症正在不断发展扩大了干扰素的新用途 3.干扰素的生物学特性 研究表明,IFN生物学活性的发挥有赖于诱导的多种效应蛋白质的合成,其并不直接作为反应作用因子对其效应分子的基因组进行调控,而是通过受体介导的信号转导系统引发一系列特定的生化反应,最终达到效应分子表达的目的,而且IFN具有很强的活性,其活性呈多样性。 3.1抗病毒作用 IFN 、IFN—B、IFN 均有抗病毒作用一。动物试验证明,抗病毒活性远较I型低,和IFN—p能相互加强抗病毒作用。干扰素抗病毒具有广谱性,但它对细胞抗病毒作用是间接的,而且是非特异性的。当干扰素与细胞表面的干扰素受体 结合后,可诱导细胞内产生有酶活性的抗病毒蛋白(AndviralProtein,AVP)。已知的AVP至少有三种:蛋白激酶,磷酸二脂酶和2~5腺酸合成酶,前两种能破坏

重型肝炎的治疗研究进展

重型肝炎的治疗研究进展 重型肝炎病情进展迅速、并发症多、病死率很高,对人类身体健康及生命构成极大威胁,由于重型肝炎的确切发病机制仍未完全阐明,因此治疗难度较大,本文主要介绍近年来有关重型肝炎患者治疗方面的研究进展。 标签:重型肝炎;治疗;研究进展 重型肝炎是在各种诱因作用下短期内大片肝细胞坏死或严重变性致肝功能衰竭的一类危重综合征,其特点是进展迅速、病情凶险、并发症多,常可导致多脏器功能衰竭而死亡,有研究报道其病死率可达50%~80%以上[1]。目前国内重型肝炎主要由病毒感染所引起,重型病毒性占相当高的比例,其他病因还有药物性肝炎、自身免疫性肝炎、酒精性肝炎等,由于对重型肝炎具体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而且发病后除了肝功能严重受损外,常伴随其他严重并发症,因此给临床治疗造成较大难度。本文就近年来重型肝炎的临床治疗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1 基础对症支持治疗 患者入院后需绝对卧床休息,并给予严密监护、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同时给予对症治疗,包括预防感染、加强营养支持、补充新鲜血浆或白蛋白、补充足量维生素、维持血容量和胶体渗透压及纠正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等,防止上消化道出血、肝性脑病、肝肾综合征等并发症的发生。 使用促进肝细胞生长药物有助于促进坏死肝细胞再生及组止血氧自由基的损害。促肝细胞生长素(PHGF)是一种特异性肝细胞生长刺激因子,具有稳定肝细胞膜、促进肝细胞再生、改善肝微循环及调节机体免疫功能等作用,谢林红[2]将84例重型肝炎患者随机分组后分别给予常规综合治疗及加用促进肝细胞生长药物(PHGF和还原型谷胱甘肽),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76.2%)明显高于对照组(45.2%)。观察指标如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血清总胆红素(TBIL)、凝血酶原时间(PT)改善更优,且安全性好。国外的前瞻性研究显示使用重组人肝细胞生长因子的重型肝炎患者在试验结束时仍然存活,而未使用者在29~66 d内死亡,且反复使用中未发现任何明显的不良反应[3]。其他促进肝细胞生长的药物有阿思欣泰、思美泰、多烯磷脂酰胆碱等。 前列腺素E1(PGE1)具有改善肝脏微循环、促进受损肝细胞修复与再生、增强肝脏对黄疸代谢等作用。秦桂来[4]使用PGE1治疗亚急性乙型重型肝炎33例,结果与常规治疗相比,有效率从70.0%提高到了81.8%,血清TBIL改善更明显,提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PGE1能明显改善亚急性乙型重型肝炎的疗效。 2 抗病毒治疗 国内大部分重型肝炎患者由乙型肝炎病毒(HBV)引起,在重型肝炎发病

不要让甲状腺疾病成为干扰素抗病毒治疗路上的绊脚石

不要让甲状腺成为慢性肝炎干扰素抗病毒治疗路上的绊脚石 慢性病毒性肝炎发病率高,干扰素IFN-α(包括普通IFN-α、聚乙二醇-IFN-α等)在慢性丙型或乙型肝炎中的作用都是举足轻重的,尤其对慢性丙型肝炎的治愈率高达70% ,而未经抗病毒治疗的部分患者20~25年后将可能发展为肝硬化或原发性肝癌。但是干扰素诱导性甲状腺炎发生率高、临床病情复杂、并且国内相关研究较少,导致在临床工作中,患者本人和临床医生对于IFN-α诱发甲状腺疾病的顾虑太大,限制了IFN-α的应用,严重阻碍了抗病毒治疗的步伐,使得大量慢性肝炎尤其是慢性丙肝患者不能

得到积极有效的抗病毒治疗,甚至使一些患者失去了治疗的机会。 结合我们医院专科特色,相比较于其他医院的内分泌科,我们在临床上碰到此类患者很多,也积累了一些经验。下面我们就分析了解一下相关情况。 依据现有国内外的相关临床数据,把干扰素诱导甲状腺炎(IIT)分为自身免疫性(autoimmune thyroid disease, AITD)和非自身免疫性。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大体有三类,最常见自身免疫性甲状腺功能减退(桥本氏甲状腺炎HT)(62%),其次为无临床症状的甲状腺自身抗体阳性( 16%)(甲状腺功能正常的甲状腺炎)和自身免疫性毒性弥漫性甲

状腺肿(Graves病,GD)(11%) 。非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表现为破坏性甲状腺炎或甲状腺自身抗体阴性的甲状腺功能减退。 通常可以通过检测机体所表达的甲状腺相关抗体的种类来区分具体是何种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甲状腺主要有3种自身抗体:促甲状腺激素受体抗体(TRAb)、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和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甲状腺抗体的阳性率在普通人群中很高,TGAb 和TPOAb 是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的重要诊断指标,尤其是TPOAb的升高,现有的统计数据表明,治疗前甲状腺自身抗体阳性的个体中,治疗期间自身抗体水平增加,而治疗前抗体阴性的

干扰素治疗病毒性肝炎临床护理效果分析

干扰素治疗病毒性肝炎临床护理效果分析 目的为了使我院临床护理效果得到进一步的提高,本文通过干扰素治疗病毒性肝炎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探讨。方法选取我院自2012年9月~2013年9月收治的病毒性肝炎患者70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n=35)和治疗组(n=35),对照组采用常规保肝药物治疗,治疗组采用干扰素进行治疗,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最后将两组患者经干扰素治疗后的临床效果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患者采用干扰素治疗并给予患者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显著,且两组之间存在明显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病毒性肝炎治疗中应用干扰素,给予患者护理干预,减轻患者的痛苦,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并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值得应用与推广。 标签:干扰素;病毒性肝炎;临床护理;效果 干扰素作为细胞因子,可以有效的抑制细胞的分裂,抗病毒以及抗肿瘤等,并在此基础上能调节自身免疫作用。近年来,在我国病毒性肝炎治疗中,干扰素的应用较为广泛,但是由于治疗时间较长,费用相对较贵,不容易让患者接受,甚至有些患者会停止治疗。针对这样的情况,选取我院自2012年9月~2013年9月收治的病毒性肝炎患者70例,分别予以常规保肝药物和干扰素治疗并采取护理干预,取得了明显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自2012年9月~2013年9月收治的病毒性肝炎患者70例作为本次研究活动的调查对象,并将其分为对照组(n=35)和治疗组(n=35)。对照组35例患者中,男19例,女16例,年龄18~48岁,平均年龄为(30.2± 2.8)岁;治疗组35例患者中,男21例,女14例,年龄17~50岁,平均年龄为(29.6±1.4)岁[1]。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以及病情上差异不明显,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干扰素治疗产生的副作用 1.2.1似流感症状在使用干扰素治疗后,会出现发热、头痛以及肌肉关节酸痛等症状,类似流感症状,引发额度主要原因就是下丘脑产生前列腺B2,同时,注射3~8h后,体温会发生明显的变化,逐渐上升,大约在37.5℃~39.5℃[2]。因此,在使用药物治疗之前,使用解热镇痛药给予患者,并让患者大量的饮水,保持充分的含水量,这样一来,可以使患者的临床症状大大减轻。 1.2.2消化不良在使用干扰素治疗后,2~3d,会出现食欲不振、呕吐以及恶心等症状。因此,我院护理人员必须给予患者正确饮食,例如:高蛋白、易消化以及含维生素较多的食物,使患者的食欲大大增加[3]。针对严重的患者来说,可以给予患者使用胃舒平以及胃复安等治疗。

干扰素的作用机理以及干扰素的分类和产生的细胞

干扰素的作用机理以及干扰素的分类和产生的细胞 2014.9.29 详细介绍: 干扰素是人体受到病毒感染时产生的一种多功能蛋白质(生物学上叫细胞因子)。我们都得过流行性感冒,当你发热、全身肌肉、关节酸痛、全身无力时,你就感受到了干扰素的存在。当然也还有其它细胞因子的参与,但干扰素是病毒感染时产生的最主要的细胞因子之一。如果您曾经注射过干扰素,医生会告诉你打干扰素后会出现“流感样症状”,这是因为流感时的症状其实也是干扰素引起的。 干扰素是个多功能的蛋白质,属于人体天然免疫的重要组成部分。总的来说,干扰素具有以下几个重要作用: 1、抗病毒作用。当我们的机体感染病毒时,体内会产生大量的干扰素。 2、抗增生作用。这是干扰素能用于治疗多种肿瘤的原因。 3、免疫调节作用。干扰素是天然免疫的一部分,但干扰素也参与多种特异性的细胞免疫,如增强感染的肝细胞表达被T淋巴细胞识别的蛋白质,帮助T细胞识别病毒感染的细胞等。 4、抗纤维化作用。这是为什么干扰素治疗的病人肝纤维化会明显好转。 此外,干扰素还有抗新血管增生、促进细胞凋亡等多种功能。

但在治疗慢性乙肝方面,抗病毒作用和免疫调节作用,以及抗纤维化作用可能是主要的。 干扰素(IFN)是病毒或其他干扰素诱生剂刺激细胞所产生的一类分泌性蛋白,具有抗病毒、抗肿瘤和免疫调节等多种生物学活性。α干扰素主要由人白细胞产生,β干扰素主要由人成纤维细胞产生,α和β干扰素属于Ⅰ型干扰素,抗病毒作用较强。γ干扰素由T细胞产生,为Ⅱ型干扰素(免疫干扰素),其免疫调节作用较抗病毒作用强。 根据干扰素蛋白质的氨基酸结构、抗原性和细胞来源,可将其分为:IFN-α、IFN-β、IFN-γ。 IFN-ω属于IFN-α家族,其结构和大小与其它IFN-α稍有差异,但抗原性有较大的不同。 现在公认IFN-β和IFN-γ只有一个亚型,而IFN-α有约二十余个亚型。 自80年代以来,许多研究显示,干扰素(尤其是α-干扰素及γ-干扰素)除具有抗病毒、免疫调节的作用外,还具有明显的抗细胞增殖作用。因此,目前干扰素已被用于治疗多种白血病

干扰素基础知识

干扰素基础知识

干扰素 干扰素(IFN)是一种广谱抗病毒剂,并不直接杀伤或抑制病毒,而主要是通过细胞表面受体作用使细胞产生抗病毒蛋白,从而抑制乙肝病毒的复制;同时还可增强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巨噬细胞和T淋巴细胞的活力,从而起到免疫调节作用,并增强抗病毒能力。干扰素是一组具有多种功能的活性蛋白质(主要是糖蛋白),是一种由单核细胞和淋巴细胞产生的细胞因子。它们在同种细胞上具有广谱的抗病毒、影响细胞生长,以及分化、调节免疫功能等多种生物活性。 目录: 一、干扰素 二、干扰素简介 三、干扰素多少钱 四、发现 五、什么叫干扰素(IFN) 六、品种及价位 七、作用机制 ①间接性 ②广谱性 ③种属特异性 ④发挥作用迅速 八、分类 九、干扰素制剂如何分类 十、临床上常用的干扰素有哪些制剂

1自然干扰素 2人体白细胞重组干扰素 3复合干扰素 十一、干扰素适应症 十二、干扰素有哪些不良反应 十三、如何应对干扰素的不良反应 十四、干扰素研究、应用历程 十五、病毒的克星——干扰素 十六、哪些人不宜使用干扰素治疗 十七、什么是长效干扰素 十八、普通干扰素和长效干扰素的区别 十九、干扰素治疗的禁忌证 二十、用途及用法 二十一、干扰素治疗乙肝效果 一、干扰素 药物类别:抗肿瘤药,抗病毒药;所属类别:生物反应调节剂药物名称:干扰素英文名称:Interferon 药物别名:序号中文别名英文别名 一.α干扰素 制剂/规格:序号制剂规格 1.注射剂5×10。单位(1 ml);1×106。单位(1 ml); 2.冻干剂l×10。单位

成份/化学结构:序号成份化学结构 药理作用:1.抗病毒作用:其抗病毒活性不是杀灭而是抑制病毒,它一般为广谱病毒抑制剂,对RNA和DNA病毒都有抑制作用。当病毒感染的恢复期可见干扰素的存在,另一方面用外源性干扰素亦可缓解感染。 2.抑制细胞增殖干扰素抑制细胞分裂的活性有明显的选择性,对肿瘤细胞的活性比正常细胞大500~1000倍。干扰素抗肿瘤效果可以是直接抑制肿瘤细胞增殖,或通过宿主机体的免疫防御机制限制肿瘤的生长。 3.诱导细胞凋亡:干扰素可以诱导肿瘤细胞凋亡,从而杀灭肿瘤细胞。 4.干扰素对体液免疫、细胞免疫均有免疫调节作用,对巨噬细胞及NK细胞也有一定的免疫增强作用。 药动学:干扰素在肌内注射或皮下注射后入血的速度较慢,需较长时间才能在血中测到。肌内注射后Tmax为5~8小时。一次肌注:106单位,血清浓度为100单位/ml,这比在病毒感染时自然产生的干扰素量为高。循环中的干扰素半衰期为2~4小时。只有少量干扰素能进入血脑屏障,脑脊液内的浓度约为血内浓度的l/30,只有在兔身上研究过排泄,排出量只有0.2%~2.0%。 适应症:1.用于多种恶性肿瘤,包括毛细胞白血病、慢性白血病、非何淋巴瘤、骨髓瘤、膀胱癌、卵巢癌、晚期转移性肾癌及胰腺恶性内分泌肿瘤、黑色素瘤和Kaposi 肉瘤等。 2.与其他抗肿瘤药物并用。 3.作为放疗、化疗及手术的辅助治疗剂。 4.病毒性疾病的防治。 用法用量:

干扰素基础知识

干扰素 干扰素(IFN)是一种广谱抗病毒剂,并不直接杀伤或抑制病毒,而主要是通过细胞表面受体作用使细胞产生抗病毒蛋白,从而抑制乙肝病毒的复制;同时还可增强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巨噬细胞和T淋巴细胞的活力,从而起到免疫调节作用,并增强抗病毒能力。干扰素是一组具有多种功能的活性蛋白质(主要是糖蛋白),是一种由单核细胞和淋巴细胞产生的细胞因子。它们在同种细胞上具有广谱的抗病毒、影响细胞生长,以及分化、调节免疫功能等多种生物活性。 目录: 一、干扰素 二、干扰素简介 三、干扰素多少钱 四、发现 五、什么叫干扰素(IFN) 六、品种及价位 七、作用机制 ①间接性 ②广谱性 ③种属特异性 ④发挥作用迅速 八、分类 九、干扰素制剂如何分类 十、临床上常用的干扰素有哪些制剂 1自然干扰素 2人体白细胞重组干扰素 3复合干扰素 十一、干扰素适应症 十二、干扰素有哪些不良反应 十三、如何应对干扰素的不良反应 十四、干扰素研究、应用历程 十五、病毒的克星——干扰素

十六、哪些人不宜使用干扰素治疗 十七、什么是长效干扰素 十八、普通干扰素和长效干扰素的区别 十九、干扰素治疗的禁忌证 二十、用途及用法 二十一、干扰素治疗乙肝效果 一、干扰素 药物类别:抗肿瘤药,抗病毒药;所属类别:生物反应调节剂 药物名称:干扰素英文名称:Interferon 药物别名:序号中文别名英文别名 一.α干扰素 制剂/规格:序号制剂规格 1.注射剂5×10。单位(1 ml);1×106。单位(1 ml); 2.冻干剂l×10。单位 成份/化学结构:序号成份化学结构 药理作用:1.抗病毒作用:其抗病毒活性不是杀灭而是抑制病毒,它一般为广谱病毒抑制剂,对RNA和DNA 病毒都有抑制作用。当病毒感染的恢复期可见干扰素的存在,另一方面用外源性干扰素亦可缓解感染。 2.抑制细胞增殖干扰素抑制细胞分裂的活性有明显的选择性,对肿瘤细胞的活性比正常细胞大500~1000倍。干扰素抗肿瘤效果可以是直接抑制肿瘤细胞增殖,或通过宿主机体的免疫防御机制限制肿瘤的生长。 3.诱导细胞凋亡:干扰素可以诱导肿瘤细胞凋亡,从而杀灭肿瘤细胞。 4.干扰素对体液免疫、细胞免疫均有免疫调节作用,对巨噬细胞及NK细胞也有一定的免疫增强作用。 药动学:干扰素在肌内注射或皮下注射后入血的速度较慢,需较长时间才能在血中测到。肌内注射后Tmax 为5~8小时。一次肌注:106单位,血清浓度为100单位/ml,这比在病毒感染时自然产生的干扰素量为高。循环中的干扰素半衰期为2~4小时。只有少量干扰素能进入血脑屏障,脑脊液内的浓度约为血内浓度的l/30,只有在兔身上研究过排泄,排出量只有0.2%~2.0%。 适应症:1.用于多种恶性肿瘤,包括毛细胞白血病、慢性白血病、非何淋巴瘤、骨髓瘤、膀胱癌、卵巢癌、晚期转移性肾癌及胰腺恶性内分泌肿瘤、黑色素瘤和Kaposi肉瘤等。 2.与其他抗肿瘤药物并用。 3.作为放疗、化疗及手术的辅助治疗剂。 4.病毒性疾病的防治。

五种公认乙肝抗病毒药物对比及选用

五种公认乙肝抗病毒药物对比及选用 全网发布:2011-06-23 19:55 发表者:黄星244075人已访问 目前,乙肝基本上是不能彻底治愈的,治疗的目标有两个,即(1)保证肝功能正常运转;(2)延缓或阻止肝脏病理性恶化(即肝硬化、肝癌等病变)。要达到上述两个目标,就需要阻断肝细胞炎症而发生坏死,而乙肝病毒是导致肝细胞炎症而发生坏死的根本原因,由此可见,抗病毒是最重要、最根本的手段。目前被专家公认的乙肝抗病毒药物一共两大类,共五种,分别是干扰素类(普通干扰素、长效干扰素)和核苷类(拉米夫定、阿德福韦、恩替卡韦)。这里我们就来对比一下这五种乙肝抗病毒药物的优缺点及如何正确选用抗病毒药物。 1:干扰素(普通干扰素、长效干扰素):疗效与麻烦同在的“富人药” 有人将干扰素的出现誉为乙肝抗病毒药物的第一个里程碑,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起,干扰素广泛应用于乙肝治疗,也标志着历史推进到“干扰素时代”。刚刚出道的干扰素便带给人们不小的惊喜,显示出前所未有的疗效。经过干扰素正规治疗的慢性乙肝患者,大约有35%以上能达到预定疗效,若在此基础上再联合使用胸腺肽,疗效还可更上一层楼。干扰素是一种注射用2药,药物半衰期短,要维持药效须隔天注射一次,这给病人带来不小的痛苦和不便。2005年,罗氏公司的长效干扰素派罗欣通过美国FDA 批准,被正式用于乙肝治疗,使这个问题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因为它只需每周注射一次。 医生们发现,治疗前转氨酶高(但低于正常值的10倍)、DNA指标小于2×108者以及女性患者使用干扰素治疗效果相当的好,此外,病程短、非母婴传播、肝纤维化程度轻且无合并其他肝炎病毒感染者使用效果也相当不错。 另外,据高志良教授透露,干扰素还有一项特别的能耐,它居然能使一部分人的乙肝表面抗原转阴,不过这个数量不大,只有3%,而这是拉米夫定等核苷类药物所不能做到的。 “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随着干扰素剂量的不断加大,以及疗程的不断延长,干扰素的缺点越来越清晰地呈现在人们面前。在使用干扰素的开始几天,医生们发现很多病人都像得了重感冒一般:发热、头痛、乏力、全身肌肉和关节疼痛……不过,这种症状在注射三五次后便可消失。 有些病人用完干扰素后,发现脱发开始增多,有时拿起梳子一梳,头发便一缕缕往下掉。很多使用者的骨髓受到抑制,血小板和白细胞都会降低,病人感觉很难受。有少部分病人可能出现精神方面的损害,如抑郁、妄想症、重度焦虑。不过,这些不良反应只是在部分病人身上出现,而且其损伤是一过性的,停用后几天到几个月,上述不良反应便可烟消云散。所以,在用药过程中,病人需要密切留意这些不良反应的出现,有异常情况马上告诉医生,这样医生便可根据不良反应的程度来调整剂量和给药频率。肝功能失代偿(转氨酶高于正常值的10倍以上)的病人要特别小心,因为他们一旦用了干扰素,肝功能将发生急剧的损害,出现严重黄疸。 高志良教授特别强调,使用干扰素者应密切监测副反应,要每3个月检测1次甲状腺功能、血糖和尿常规等指标。如治疗前就已存在甲亢,最好先用药物控制好,再开始干扰素治疗。另外,应定期评估精神状态,尤其是对出现明显抑郁症和有自杀倾向的患者,应立即停药并密切监护。

干扰素的作用与副作用

干扰素的作用与副作用 2009年AASLD慢性乙肝指南中指出,慢乙肝抗病毒治疗的7种药物,可优先考虑聚乙二醇干扰素α、替诺福韦或恩替卡韦应用。为什么首推聚乙二醇干扰素α(α2A、α2B)呢? 我们知道,人体的干扰素是在病毒感染后机体细胞产生的一种抗病毒的糖蛋白,是广谱抗病毒物质,能抑制多种DNA 病毒的生长繁殖而不影响正常细胞的功能。干扰素(IFN)的作用机制除了诱导一些抗病毒蛋白(例如2,5寡腺苷酸合成酶可以降解病毒mRNA,蛋白激酶K可以阻断病毒蛋白翻译)直接抗病毒外,还可以通过免疫调节(例如促进感染的肝细胞表达HLA-I类抗原、增加NK细胞活性)间接起到抗病毒作用。普通干扰素α因其半衰期短,隔天给药应用不太方便。聚乙二醇干扰素α(PEG IFN-α)是将惰性的聚乙二醇分子(无活性、无毒性),一线性或者分枝状连接在干扰素分子上,而达到延缓其吸收和排泄,从而延长其半衰期,可以一周注射一次。目前用于治疗乙型肝炎的干扰素主要为亚型。有资料证实干扰素特别是长效干扰素对慢性乙肝的治疗,大约有10%的患者可能出现表面抗体(HBsAb)的阳转,这个结果是其它药物难以达到的。然而,干扰素也有禁忌症和适应症,今天作此文以供参考。 禁忌症:妊娠、精神病史、未能控制的癫痫、未戒断酗酒/吸毒、未控制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失代偿肝硬化、有症状的心脏病、治疗前中性粒细胞绝对计数≤1.0×109/L、血小板<50×109/L。相对禁忌症:甲状腺疾病、视网膜病、银屑病、既往抑郁史、未控制糖尿病、未控制高血压、总胆红素>50μmol/L特别是以间接胆红素为主者。 治疗前,干扰素疗效好坏可以采用预测因素:(以下因素越多疗效越好)1,治疗前的高ALT水平;2,HBVDNA<1.000E+008;3,女性;4,病情短;5,非母婴传播;6,肝脏纤维化程度轻;7,对治疗依从性好;8,无HCV、HDV、HIV合并者。 干扰素也有副作用,常见副作用及处理方法如下: 1.流感样症候群:表现为发热、寒战、全身不适,肌痛、头痛等,有时还可出现鼻塞、流涕、头晕、尿急等,而以发热最为常见。不论应用途径及剂量大小,患者均可有发热,一般在第一次注射后2-6小时发生,体温可升至38~40℃,6-12小时达到高峰,但24小时内均能自然消退。若发热不高,可不必特殊处理,38℃者多喝开水,卧床休息,但若发热较高甚或高烧者,可以给予温水擦浴等物理降温,也可以睡前注射干扰素或者同时服用解热镇痛药。 2.一过性骨髓抑制:主要有外周血白细胞(中性粒细胞)及血小板数量减少;白细胞减少通常发生于使用后数小时至数日。使用第一周,白细胞减少至40%-60%,而后趋于稳定。停药或间歇5天以上使用,白细胞可迅速恢复。主要是干扰素能可逆性地阻断白细胞从骨髓释放的缘故。长期应用极少见的人可出现血色素性贫血,引起免疫介导的溶血性贫血和血小板减少。通常可口服养血饮、复方阿胶浆等来纠正,亦可服利血生、鲨肝醇等药以升高白细胞及血小板。如果中性粒细胞绝对计数≤1.0×109/L、血小板<50×109/L,应该减少剂量,一至二周后复查如血细胞恢复,药物剂量也可复原。如中性粒细胞≤0.75×109 /L,血小板≤30×109 /L,应该停药。 3.精神异常:可以表现为压抑、妄想症、重度焦虑、等精神病症状。因此应用干扰素之前要评估患者的精神状况,治疗过程也要密切加以观察。抗压抑药物可以缓解此类不良反应,但对症状严重者,应该及时停药。 4.消化系统反应:如食欲不振、味觉异常、恶心、呕吐、泄泻、腹胀等。药量越大,症状越频繁,但一般不需治疗,较重者可对症处理。严重者应考虑减量或停药。 5.皮肤反应:使用超过4个月者部分人可有轻、中度脱发,一般停药后可有恢复,偶有停药后更严重者。斑丘疹多发生于躯干和四肢,但多为暂时性的;还有发生潜在特异性反应,表现为弥漫性红斑及荨麻疹等。轻度皮疹多呈自限性,不必处理;严重者应考虑停药或减量,并给抗过敏治疗。 6.肾脏损害:最常见者为轻度蛋白尿,少有>0.1克/日,亦不伴有血浆蛋白的减少。其他肾脏损害虽有报道但极少见。通常无需特殊处理,嘱患者多喝开水即可。 7.对内分泌系统的影响:11-羟皮质类固醇增加,雌激素水平下降,高密度脂蛋白降低,出现糖尿,偶见高血钾、低血钙等症,还能提高血浆甘油三酯含量,但对胆固醇无影响。女性患者17b雌二醇、黄体激素的减低和延迟,会使月经周期延长,停药后可恢复。 8.抗干扰素抗体的产生:部分患者治疗初期甚至未应用干扰素时即出现抗干扰素抗体,影响治疗效果。估计与个体差异有关,而与应用剂量、给药途径、时间长短及患者年龄无明显关系。有人换用不同的基因型制剂,减少干扰素抗体的产生,而提高干扰素疗效。 9.干扰素诱导产生自身抗体和自身免疫性疾病:包括甲状腺抗体、抗核抗体和抗胰岛素抗体。多数情况下无明显临床症状,部分患者可出现甲状腺功能低下或者亢进、糖尿病、血小板减少、银屑病、白斑、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样综合症等,严重者要停药。 此外,尚可对心血管、骨髓系统的影响和对生长的抑制等,都应该作出相应的对症处理,甚至停药。

干扰素的作用

干扰素的作用 近两年,由于畜禽免疫抑制性疾病的危害日趋严重,免疫增强剂在畜牧生产中被广泛应用。动物受到疫病威胁或处于应激状态,特别是畜禽处于免疫抑制时使用免疫增强剂是有效的。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及现代畜牧业的需要,免疫增强剂的预防、保健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特性确定、高效、稳定、无毒的理想免疫增强剂将是未来防治畜禽疾病的主要物质,猪用免疫增强剂主要包括干扰素、猪用转移因子、免疫球蛋白、低聚糖、黄芪多糖等,本文主要介绍干扰素的用法、功效和注意事项等。 1 免疫增强剂的概念与分类 免疫增强剂是指单独使用或者与抗原联用均能增强机体免疫应答的物质,具体讲就是能够通过增强巨噬细胞强活性和非特异性物质的免疫原性的稳定物质。免疫增强剂分为两大类,即主动性免疫增强剂和被动性免疫增强剂。主动性免疫增强剂又分为特异性和非特异性免疫增强剂。常用的特异性免疫增强剂有灭活的细菌、病毒,或由其提取的抗原成分,如大家很熟悉的猪瘟、猪伪狂犬、猪乙型脑炎等各种疫苗,机体受这些免疫刺激剂的作用后,会产生一系列的免疫反应和相应的抗体,可防止相应的疾病的发生。这类免疫增强剂特异性强、疗效肯定且作用持久,已广泛应用于临床。非特异性免疫增强剂作用于机体,可促进机体的非特异性免疫反应,如使白细胞、巨噬细胞的噬菌功能增强。我们平常所说的黄芪多糖、左旋咪唑等属于非特异性免疫增强剂,当与疫苗一起使用时也具有特异性免疫增强剂的作用。 2 干扰素(Interferon, IFN) 1957年,英国病毒生物学家Alick Isaacs和瑞士研究人员Jean Lindenmann,在利用鸡胚绒毛尿囊膜研究流感干扰现象时了解到,病毒感染的细胞能产生一种因子,后者作用于其他细胞,干扰病毒的复制,故将其命名为干扰素。1966-1971年,Friedman发现了干扰素的抗病毒机制,引起了人们对干扰素抗病毒作用的关注,而后,干扰素的免疫调控及抗病毒作用、抗增殖作用以及抗肿瘤作用逐渐被人们认识。1976年,Greenberg等首先报道用人白细胞干扰素治疗4例慢性活动性乙肝,治疗后有2例HBeAg消失。但是由于人白细胞干扰素原材料来源有限,价格昂贵,因此未能大量应用于临床。1980-1982年,科学家用基因工程方法在大肠杆菌及酵母菌细胞内获得了干扰素,从每升细胞培养物中可以得到20~40ml干扰素。从1987年开始,用基因工程方法生产的干扰素进入了工业化生产,并大量投放市场。 干扰素是多种诱导剂(病毒、细菌和大分子等)诱导细胞产生的具有抗病毒、抗肿瘤和免疫调节功能的一类蛋白质。而且认为是在特定的诱导物(包括病毒与非病毒物质)作用下,由细胞基因组编码产生的一种或多种蛋白质,即为干扰素。这种蛋白质并非直接作用于病毒,其活性又受到另一组细胞基因的调控,即在干扰素作用于细胞时,又诱生另一类基因产物,这类基因产物引起细胞具有广泛的抗病毒活性,抑制细胞分裂和肿瘤细胞增殖以及调控免疫系统功能的活性。干扰素是机体受病毒或其他干扰素诱生剂刺激巨噬细胞、淋巴细胞及体细胞产生的具有高活性的多功能糖蛋白,在正常机体的脾脏、肝脏、肾脏、外周血淋巴细胞和骨髓中都可以检出。 2.1干扰素的主要功能 2.1.1抗病毒功能

干扰素的研究进展及应用前景

干扰素的研究进展及应用前景高等生物化学中期答辩 作者:ZJJ 学院:化学化工学院 专业:药物化学 学号:

干扰素的研究进展及应用前景 作者: 摘要:干扰素是人体受到病毒或双股RNA刺激物的刺激产生免疫应答,由细胞合成及分泌的一族蛋白质类,具有调节机体免疫功能、抗病毒、抗肿瘤等多种作用,是机体防御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通过干扰病毒基因转录或病毒蛋白组分的翻译,从而阻止或限制病毒感染,是目前最主要的抗病毒感染和抗肿瘤生物制品。本文就干扰素的分类、分子结构、作用机理、生物学活性、体外重组技术以及临床应用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并对其应用前景做出预测展望。 关键词:干扰素研究进展应用前景 Research progress and application prospect of interferon Author: ( Tianji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Tianjin 300072,China) Interferon (IFN) is human body gets virus or double stranded the exciting generation immunity of RNA exciter is respondent, by the cell synthesis reaches excretive gens protein kind ,has the function of regulating the immune function, antiviral and antitumor,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body's defense system. It can prevent or limit viral infection by interfering with viral gene transcription or translation of the viral proteins,so it is the main antiviral and antitumor biological products.The research of interferon classification, molecular structure,

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重型肝炎的疗效观察

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重型肝炎的疗效观察 发表时间:2013-04-24T15:38:45.013Z 来源:《医药前沿》2013年第8期供稿作者:范磊 [导读] 应用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重型肝炎在近期临床疗效、肝功能改善和抑制病毒复制方面明显优于拉米夫定。 范磊(景德镇市第一人民医院 333000) 【摘要】目的:评价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重型肝炎的近期临床疗效。方法:研究本院慢性乙型重型肝炎住院患者180例,其中随机对照组(60例)给予常规综合治疗,治疗组分别在综合治疗基础上加用LAM(60例)或ETV(60例)抗病毒治疗,共治疗24周。结果:接受恩替卡韦治疗后6个月时,总胆红素和谷丙转氨酶分别由治疗前的399.03±148.90μmol/L 和682.84±191.09U/L 降至38.82±13.61μmol/L 和68.66± 20.18U/L,均较拉米夫定组改善更明显(P<0.05);恩替卡韦组的HBV DNA 转阴率为87.5%,明显高于拉米夫定组的66.8% (P<0.05)。病死率分别为6.67%和15%,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应用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重型肝炎在近期临床疗效、肝功能改善和抑制病毒复制方面明显优于拉米夫定。 【关键词】重型肝炎拉米夫定恩替卡韦 【中图分类号】R4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3)08-0022-07 近年来,经过大量临床研究发现,选择合适的药物对乙型重型肝炎患者进行抗乙型肝炎病毒治疗,对提高其生存率有较明显的作用。现将我科慢性乙型重型肝炎患者在内科综合治疗基础上,分别用拉米夫定或恩替卡韦治疗,观察血清HBV DNA、丙氨酸转氨酶(ALT) 、总胆红素( TBiL)水平、血清白蛋白(ALB)、凝血酶原活动度(PTA)水平评估治疗效果。现将比较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选择选择2010年6月至2012年7月在景德镇市第一人民医院肝病科住院治疗的慢性乙型重型肝炎患者180例,其中男性134例,女性46例,均符合以下标准者入选: ①临床诊断为慢性重型肝炎,符合2000年第十次全国病毒型肝炎肝病学术会议修订的肝炎诊断标准[ 1]。②HBV血清学标志阳性,HBeAg阳性或阴性。③近6个月内未使用抗病毒药物及对免疫功能有影响的治疗。④年龄18~65岁。⑤所有研究对象均签署书面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1.2.1 分组在保证每位患者综合护肝治疗基本类似的情况下,将患者随机分为三组:A、B、C组,三组一般情况、HBV-DNA定量、生化检查等方面具有可比性。 1.2.2 给药方法 A组:恩替卡韦 0.5 mg每天一次口服。B组:拉米夫定100 mg每天一次口服。C组:不予抗病毒治疗 1.2.3 观察方法治疗前、治疗期间及治疗结束时(0、2、4、8、12、24周),分别检测患者血清HBV DNA、丙氨酸转氨酶(ALT)、总胆红素(TBiL)水平、血清白蛋白(ALB)、凝血酶原活动度(PTA),其中采用荧光PCR法检测HBV DNA拷贝水平(HBV DNA >5×102 copies/ml为阳性,HBV DNA<5×102copies/ml为阴性)。HBV DNA 定量采用美国ABI7300荧光定量扩增仪,HBV核酸扩增(PCR)荧光定量检测试剂盒购自广州中山基因股份有限公司。疗效判断参考中华传染病与寄生虫病学会人工肝学组《人工肝支持系统的适应症、禁忌症和疗效判断》标准,具体疗效判断如下:(1)有效:出院患者症状消失或缓解,ALT<5 倍正常值,TB≤5倍正常值,ALB>30g/L,PTA>60%,无并发症。(2)无效:肝功能衰竭,病情进行性加重,出现严重并发症,放弃治疗或死亡。 1.2.4 统计学方法使用SPSS11.5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组间数值比较用t 检验,有效率比较用χ2检验。 2 结果 2.1 一般资料所有患者依从性良好,3组患者在性别、年龄、肝功能、凝血功能及病毒载量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临床转归在治疗24周时,恩替卡韦组有4例(6.56%)死亡,其中3例死于消化道出血,1例死于肝昏迷;拉米夫定组死亡9例(15%),5例死于消化道出血,4例死于肝昏迷,两组间病死率有明显差异(P<0.05);对照组有11例死亡,6例死于消化道出血,5例死于肝昏迷,与恩替卡韦组比病死率有明显差异(P<0.05),与拉米夫定组病死率无明显差异(P<0.05) 2.3 治疗24周后肝功能比较对3组患者治疗后肝功能进行分析,发现抗病毒治疗组的肝功能改善较对照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而LAM组和ETV组间比较,恩替卡韦组在总胆红素、谷丙转氨酶与凝血酶原活动度指标的改善方面均较拉米夫定组更明显(P <0.05),但两组间血清白蛋白的上升无显著性差异(P > 0.05 )。见表2。 2.4 三组在治疗过程中血清HBV DNA水平变化在第2、4、8、12、24周末时,观察三组血清HBV DNA的阴转例数分别为拉米夫定组0例(0%)、3例(5.9%)、7例(1 3.7%)、20例(39.2%)、34例(66.8%)和恩替卡韦组3例(5.4%)、11例(19.6%)、28例(50%)、41例(73.2%)、49例(87.5%)以及对照组0例(0%)、0例(0%)、1例(2.0%)、1例(2.0%)、2例( 4.1%)。在治疗第2周末检测时,即发现恩替卡韦组有3例患者血清HBVDNA为阴性,但与拉米夫定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2.915,P>0.05)。而在第4、8、12、24周末时检测两组血清HBVDNA的阴转率,恩替卡韦组与拉米夫定组相比已具有统计学意义(x2值 5.312~ 6.527,P<0.05)。同时,在第24周末时,恩替卡韦组的血HBVDNA阴转率为8 7.5%明显高于拉米夫定组的66.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慢性乙型重型肝炎是在慢性肝炎或肝硬化基础上肝脏发生弥漫性肝细胞坏死,导致患者肝功能严重损害,最终肝功能衰竭死亡。慢性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