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辩论中庸之道应该提倡

辩论中庸之道应该提倡

辩论中庸之道应该提倡
辩论中庸之道应该提倡

首先,中庸思想可以帮助我们在思问题时,调适心态,以最大的耐心、最细致周密的努力去换取最好的局面;同时,也避免“过头”和“不及”的两种极端。

中庸思想,具有魅力非凡的包容性,注重异中求同,以同而异,不搞一刀切,提倡兼容并蓄。只有坚持求同存异的思想,社会才有长足的进步,科学、哲学和学术思想也才有可能不断地发展。

现代社会面临的诸多问题,归根到底都是关系的失衡,中庸之道作为一种有效的手段,能够协调各种关系,有益于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所以中庸之道应该提倡。

中庸之道的主要原则有三条:一是慎独自修,二是忠恕宽容,三是至诚尽性。

就是反对过与不及,要在过与不及两端之间转折和把握一个中点或度,也就是量变到质变度量关节线。提倡中庸之道,

提倡(1.to advocate 2.to promote)tíchànɡ,词性:动词。意思是指出事物的优点鼓励大家使用或实行。

中庸之道的作用已经为历史经验所证明。选择昭君出塞,而不是大军西征,是中庸之道;抗战时期实行“三三制”而不是直接没收地主土地,是中庸之道;我们今天实行国有企业和私营企业共存发展,更是中庸之道。

儒家学说的精华在于“重视礼,强调仁”,更在于“中庸”!

中庸的真正解释,就是“执其二柄”。未雨绸缪,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面对一件事情,首先要考察预想的就是其优劣两种情况的出现,这不正是符合了唯物辨证这一理论事实嘛。

很多人认为这种思想过于保守而不能锐意进取,可却忽视了即使是锐意进取的同时,更应该要用客观辨证的眼光去看待同样存在的风险,这才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中庸就是一种不偏不倚适中的常态,

孔子的中庸思想,形成了中华数千年历史上独特的人文传统和道德规范,闪烁着不可磨灭的辩证法的光辉,从而指导了千百年来中国人的思想和行为方式,成为中华民族最宝贵的文化传统。

当今社会,东西方思想文化激烈碰撞,人们的思想价值观也趋向多元化,在西方资产阶级文

化的冲击下,许多具有很强现实意义的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正在被扭曲甚至抛弃,在这样的背景下探讨中庸之道就是要还他以本来面目,何谓中庸之道、正本清源、古语有云,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在今日的语境下。“中庸”就是度的正确把握和

关系的良好协调,就是在平衡中寻求发展。所谓“道”,既是理念,也是方法。而中庸之道是一种崇高的精神境界,不是简单的折中主义。中庸之道的理论基础是天人合一、思想基调是慎独自修。他是儒家文化乃至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与核心。

我方认为中庸之道应该

提倡就在于它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下面我将从三个方面论述。

第一、中庸之道利于自我提高、其主要思想是教育人们自觉地进行自我修养、自我监督、自我教育、自我完善,把自己培养成具有理想人格的理想人物。

第二、中庸之道利于协调关系、中庸之道强调人在处事过程中,要把握好一个度,中度宽容、和而不同。解决冲突,化解矛盾。记住“过犹不及”,以促成事物从量变到质变转化,促成事物的飞跃发展。

第三、中庸之道利于社会和谐、真正的中庸之道以人性为主题、以“和”的思想贯穿始终。在尊重人性发展的基础上,实现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以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一国两制,和谐社会,科学发展观,都是中庸之道在当今社会的体现,恰恰说明中庸之道在当今中国乃至国际社会都发挥着重要作用。

需要强调的是,我方说的提倡并不是全盘接受,而是用发展的眼光,辩证的吸收其中的精华,提倡它的核心价值观。提倡中庸之道的同时也并不是对其它优秀文化视而不见,而是让中庸之道与其它优秀思想相互融合相互补充。共同构建正确的社会主义社会价值体系。让中庸之道服务于社会体系建设。

今天的辩题是一个价值命题,非常遗憾对方辩友却将它当成了事实辩题,因此就用事实判断代替了价值判断!

2.对方今天一直都没有界定清楚“提倡”的概念,提倡是指出事物的好处,鼓励人使用或实行。而对方告诉我们的概念却是…….

3.很遗憾的是,对方今天一直用静态的眼光来看待发展的事物,以致于没有将中庸之道的精髓认识清楚。

4.对方辩友今天一直在用其他思想和方法来与中庸思想进行对比,从而找出中庸之道的不足,而后说明不应,可是请对方注意了,我们从未拒绝过人类历史上的其他任何优秀思想,也就是说中庸思想没有排他性的。我们一直都相信一枝独秀不是美,百花齐放才是春啊!

面对今天的种种不和谐问题,我们不得不佩服中庸思想的润滑性,和其解决问题的包容性。众所周知“中庸之道”应不应该提倡就要看其对当代社会、世界、人类的发展有没有价值

首先,让我们来明确到底什么是中庸:孔子在论语中对人有四种划分,分别是中

庸、狂、狷、乡愿,最下层者谓之乡愿,也就是平庸,其特点是折衷主义、保守消极,没有原则不讲是非、活稀泥的老好人。孔子曰:“乡愿者,德之贼也”,而大多数人,却误以为平庸就是中庸。实乃传统文化精髓之不幸也!

显然,我们就发现对方陷入了一个悖论。对方今天是中使静止地看中庸之道,对方一味说中庸之道的内在逻辑不好,可却忘了中庸之道也在发展,对方一味说中庸之道在历史上不好,但却犯了以今人的眼光看古人的毛病,这是不能让人信服的。

1.战略:立足于现代社会,突出中庸之道在解决现代社会失衡的问题上,是一种合理有效的方法途径和理念

2.战术:

1)强调中庸之道的本质,区分对中庸之道的误解误读。

2)强调中庸之道有一个历史流变的过程,不能静止和偏狭地看待之

3)从历史发展的经验,得出中庸之道是解决现代社会失衡问题的有效方法途径和理念。

论中庸之道——中国传统文化专题论文

中庸之道:中国传统文化的骨髓 中庸之道是中国文化的骨髓,作为一种方法论,它已经深深渗透到了与中国文化有关的每一个元素和成分之中,成为构成普遍的文化心理和社会心理的核心要素之一。每个置身于中国文化视野中的社会成员,无论你愿不愿意,承不承认,你都无法摆脱那与生俱来的中庸的思维模式和价值观。因此,正确地认识中庸之道,并加以合理的应运,既是一种智慧,也是一种无可回避的文化责任。 中庸思想起源很早。《尚书》中就已经记载了很多关于古代圣王执中、行中的例子。如《盘庚篇》的“各设中于乃心”、《吕刑》“罔非在中”、《诏诰》、《洛诰》的“时中”、《酒诰》的“作稽中德”等。在《尚书·大禹谟》中,有被宋儒称为“十六字心传”的那一著名的箴言:“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尚书·洪范》记载,周武王向殷代的遗臣箕子请教国事,箕子提出九条大法,其中就有中道的思想:“无偏无颇,无偏无党,王道荡荡。”由此,我们可以把《尚书》中强调“执中”的政治智慧,看作是中庸之道的思想源头。“中庸”一词,语出《论语·雍也》。孔子说:“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意思是,中庸乃至高的道德修养境界,长久以来,很少有人能做得到了。孔子这样推许的“中庸”,其含义到底是什么?其境界到底又有多高呢?朱熹解释说:“子程子曰: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中庸者,不偏不倚,无过不及,而平常之理,乃天命所当然,精微之

极致也。”这样,中庸一词的含义就是,中是一种凡事都追求不偏不倚,无过不及的最为恰当的状态;庸,则是说这样做是不可更易的常理。概括而言,中庸的含义就是,中是一种常理。另一种解释来自汉代的郑玄。他注解说:“中庸者,以其记中和之为用也;庸,用也。”意思是,中庸,就是中道之运用。这两种解释,在“中”的含义为中道上没有差别,只是在“庸”的含义上有一点分歧,而这一点分歧实际并不是本质性的。如果一定要从文字学的角度分析,参照许慎《说文解字》的说法,“中,内也;上下通也”、“庸,用也,”则“中庸”的本义就是中道的运用,郑玄的解释更符合中庸的本意。 不管怎样,中道本身便是极高极难的标准。这一点,也可以通过孔子的其他言论来参证:“无适(di)也,无莫也,义与之比。”(《论语·里仁》)、“过犹不及”(《论语·先进》),意思就是凡事都要尽可能追求最为恰当合理的处置,不能过,也不能不及。打个比方,比如勇敢,过了就是鲁莽,不及就是懦弱,只有恰如其分的勇敢,才符合勇敢概念本身。事实上,中庸本来是一种道德修养境界,但是孔子把它普泛化了,在这种普泛化的过程中,中庸也自然而然地转换为一种方法论了。一件事我们可以尽可能追求最优解,但是每件事都要追求最优解,实在是太难了。 这样一个最优解,怎样才能做到呢?孔子的教导是:“子曰:吾

中庸之道适合当代社会的发展

谢谢主席,大家晚上好。今天我方的观点是“中庸之道适合当代社会的发展”。首先,我们来理解,什么是中庸之道。它是度的正确把握和关系的良好协调,是在平衡中寻求发展。其次,对当代社会产生了积极的作用即能说中庸之道是适合其发展的。 接下来我们就从社会、个体和价值观三个层面对我方观点进行阐述。 首先就社会层面而言,拿人与自然来讲吧,无节制地向自然索取资源不可取,一点不借助自然资源又无法发展,如何拿捏呢,经过实践与思考,我们在“无节制”与“一点不”中取了一个适当的点,即“可持续”的概念,戒其“过”,勉其“不及”,这就是度的正确把握。事实证明,中庸之道具备着鲜明的时代意义,不论是我国正在执行的“全面、协调的可持续发展观”,还是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一国两制构想的实现、和谐社会的提出等等,在现实社会中的方方面面、各行各业,无不体现着中庸之道的精神。 其次,讨论中庸之道是否适合当代社会的发展还要看它对这个群体中的个体产生怎样的影响。中庸之道,所谓道,是理念也是方法。中不偏,庸不易,讲究的是一个持之以恒,是对既定目标的不懈追求。中庸还指中正平和,是泰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的淡定,胜不骄,败不馁,对人对事不急不躁、不温不火,亲而有度、顺而有持,不因太过兴奋而忘乎所以,也不因太过悲伤而痛不欲生。不急功近利,也不妄自菲薄,这样才能保持内心的清明,理性的看待问题,踏实的解决问题。坚持不懈的恒心,平和的心态利于我们个人目标的实现,有助于提高我们的个人高度,进而促进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 最后讲价值观。现在世界正在走向多元化,承认不同而谋求“和”,这是世界多元文化实现和平相处必走的一条路。“求同存异、和而不同”,这在促进世界各民族和平相处、共同发展方面具有启迪意义。中庸是一种思想,其本源是天人合一,即达到一种至诚至善的境界,它鼓励人们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有助于社会总体道德水平的提高。中庸之道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千年传承,是历史精华的积淀,作为具有着科学指导意义的思想及方法论,我们没有理由不让这颗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璀璨明珠更好的散发它的光芒。 综上所述,我方坚定地认为,“中庸之道适合当代社会的发展”! 当然,方向和原则是不可妥协的。当目标方向清楚了,如果此路不通,我们妥协一下,绕个弯,总比原地踏步要好,干嘛要一头撞到南墙上?“妥协”其实是非常务实、通权达变的丛林智慧,毕竟人要生存,靠的是理性,而非意气。 但是,令人遗憾的是,现在大多数人不了解什么是中庸之道,外来文化的冲击让我们丢掉了一些东西,但是那不意味着那就是不好的,相反,正是因为它是好的,我们才要将它拾起来, 《中庸》认为“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即多样性事物之间可以和谐相处、互补共进、宽容包纳。“和而不同”的原则最能体现中和之道的精神,它是正确处理各种关系的黄金规则,具有最普遍的意义。(兼容并包)

文化巨人孔子——中庸之道

观《文化巨人——孔子》有感 ——论孔子的中庸之道引:孔子,名丘,字仲尼,生于公元前五世纪春秋末期。几千年来,孔子思想一直深深影响着世世代代炎黄子孙,他的思想核心是“和”,就像大家看到的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活字印刷术的表演中所呈现出来的历经几千年的演变流传至今的“和”字,如此可以看出,这种思想对于国家和民族的意义。 孔子提倡“礼”和“正名”,主张“中庸之道”,发展了"仁者爱人"的仁德学说,孔子的成果是不言而喻的,他对一个民族乃至世界的贡献是不可置否的,早在1988年,诺贝尔奖获得者在巴黎发表宣言时就提到过:人类如果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首2540年,去学习孔子的智慧。以下,本人就对体会较深的“中庸之道”谈谈个人的看法。 中庸至德 毛泽东同志指出:“中庸观念是孔子的一大发现,一大功绩,是哲学的重要范畴,值得很好的解释一番。” 要理解中庸至德的涵义首先要对“中庸”有个正确的认识,很多人会错误的认为中庸就是没有主见,没有立场的墙头草。郑玄说:“中庸,中和之为用也”;焦循说:“盖凡事皆有两端……而借有宜,得所宜则为中”,这种理解才是正确的。 所谓“至德”,德是广义的德,而至的理解很重要,不是到达的意思,而是“最合适,恰到好处”的意思,中庸至德就是追求一种恰到好处的状态,不左不右,不高不低,不前不后,不急不缓,以中为用,以和为贵。这也是哲学中很重要的观点,在我国的《易经》中也是强调阴阳平衡,包括人的本身,以中间为界,左右对称;中国的建筑风格、室内装修亦是如此,厅堂中物品的摆放常以对称为美。 按照不同的方式,对中庸的理解的分类也不尽相同,但所阐述的道理都完全一致。其实中庸之道不仅仅表现在人与人之间,可以说它存在于每一个角落,例如在处理人与自然界的矛盾中,人类要度好度,把动物、植物、矿产、空气等都当作有限的资源,平衡好科技发展与资源再生之间的关系;在国际社会这个大环境中,国家之间建立各种关系都要在国家平等、民族平等的前提之下;话说回来,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怎样把握发展的进程,如何掌控前进的步伐;再回归到

中庸之道

中庸之道新析 提要: 中庸之道在中国源远流长,几乎是与封建制度一起开始的。通过西汉统治者利用思想的介入,儒家思想也靠近政府,成为理所当然的正教。中庸思想随封建统治持续了两千多年,并且脱离制度的某些依赖因素,成为部分人的处世之道。但不论其发展如何,或何时消亡,今天我们在创新时都应对其加以重视,尤其在中西文化交汇的今天,了解它已成为一种必然。 关键词: 中庸,创新,传统的陈旧,创新的艰辛。 正文: 中庸之道新析 一、新旧之异同 有一本书就叫《中庸》,列入儒家“四书五经”范畴,也是八股取士必选内容之一。随着儒家传统的延续,中庸两字也就纵行于历史间。有人维护它,有人批评它,但无论如何,在现代社会它还是有存在的基础,并且渗入社会的每个角落,侵蚀人们的思想。 激进的人们向来对中庸持否定的态度,但又找不到强有力的理由加以反驳。原因之一就是中庸没有错,不支持也不反对,永远保持中立。例如,有人坚持男人比女人累——男人必须养家糊口,有人认为女人比男人辛苦——生孩子与日常家务。这时中庸之道有用途,一位调解者出来安慰双方:“我说呢,还是男人女人一样累,你们俩人都有道理,就不要争了。”立即俩人的观点被封死。中庸之道,不求创新,只希望能保持原状,这对于那些无主见、墨守陈规的人来说,就像是一张无形的防护墙,他们的手可以伸出去影响别人,而别人的新颖思想跨不进去。而且,社会上的大多数人不能创新或不敢创新、不会创新,他们总是摇摆不定,不敢冒险。这也是中庸之道持久存在的原因之一。 新中庸强调为自己保留攫取利益的阵地。他们有时也批判中庸,原因有二,一是此事与自己联系不大,严厉批评无人反对;二是此事关系自身,不批驳难以自保或获利。本来是左右两个唇枪舌剑,他却横插一杠,在和解的基础上以功者自居,要钱要粮,白白捞得一笔。 从旧中庸到新中庸,人际关系呈冷漠趋势。古时提倡中庸,现今舆论批评中庸而呼吁人们创新。在今天,社会呼吁创新,这个时代的人如果不从古代那里正确了解中庸思想,那么他们在创新时就很难衡量其行为的新颖程度。

提倡中庸之道弊大于利

谢谢主席! 各位评委,各位观众,对方辩友,大家好。 开宗明义,什么是中庸之道。《现代汉语词典》中说,中庸是儒家提倡的一种主张待人接物采取调和折中的态度。在书面语中指德才平凡。而《现代汉语大词典》中,中庸是指待人处事不偏不倚,也可指不思进取,保守。这种处世之道真的应该被提倡吗? 首先应该明确的是,只有符合客观现状,满足、匹配当下社会需求的观念才值得提倡。这便是我们今天讨论提倡中庸之道弊大于利的标准。我方并不是想否认中庸之道有其积极的意义,而是想说,我们的提倡应当是当下的提倡、对现状、对现实的提倡,而非对过去某个时点的提倡。 我方认为,提倡中庸之道弊大于利,理由如下: 第一,提出中庸之道的背景与当今社会大环境不同。中庸之道是封建制度下的历史产物。随着历史的发展。已经不适应当今社会的发展需求。甚至会变成社会发展的绊脚石。今时不同往日,我们不能盲目的照搬封建时期统治阶级利用的中庸之道。中庸之道是要求人安分守己,并且在任何时候都保持中庸,不要锋芒毕露,这样不适合资改时代的发展,新时代需要的竞争力、创新能力,而中庸之道会埋没人的创造力、使人丧失掉竞争力,中庸之道只适合在等级森严的中国古代社会。 第二,提出中庸之道的目的不适用于当今时代。从历史根源来看。中庸之道是封建统治者维持统治的重要工具。是统治阶级安民、愚民的工具。而当今我们是在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提倡中庸之道很容易被他人利用,中庸提倡的调和折中,在中国官场上往往演化成不求无功但求无过的市侩哲学、官场哲学;现代法治要求明辨是非曲直,而中庸之道一贯各打五十大板的传统做法往往影响到司法的公 正。这些与现代社会发展的需求显然是不符合的。 第三,中庸之道与我们当下的时代精神是明显违背的。时代精神的核心是改革创新,而非恪守不变,我们所身处的时代,是一个充满竞争与挑战的时代,是一个讲求创新与效率的时代。这要求身处时代之中的我们敢于面对挑 战,敢于竞争,敢于大胆开拓进取。而中庸告诉我们,在竞争和挑战面前 要明哲保身,在创新和改革面前要不露锋芒安分守己,在决策面前要折中调和不置可否。这对个人的发展是不利的,与整个时代的大趋势也是相违背的。 中庸之道正象鲁迅所批判的那样:“惰性有两种表现状态:一是听天由命,二是中庸”。 综上所述,我方坚定地相信:中庸之道不应该被提倡!

邓球柏:论易道与中庸之道

邓球柏:论易道与中庸之道 邓球柏:论易道与中庸之道作者:邓球柏转贴自:《大易集述》巴蜀书社1998年10月第一版 什么是易道?什么是中庸之道?易道与中庸之道有什么联 系和区别?本文试图回答上述问题,作为抛砖,以期引玉。一‍‍什么是易道 ‍‍‍‍什么是易道?用帛书《要》的话来说,易道就是通过审察认识那把握吉凶之门的损益之道以达到顺天地之心的一种理论。这种理论是人们为了便于观察得失、辨别吉凶,运用损益之道,将天道、地道、人道、时道、君道对象化、符号化、神秘化、系统化、整体化、关系化、理想化的产物。因而易道囊括了天道阴阳、地道柔刚、人道上下、时道八卦(寒暑)、君道官府。 ‍‍‍‍根据《系辞传》,简单地说,易道包括天下之道,由天道、地道、人道组成。具体地说,通行本《系辞传》有“道”字29个。如:“乾道”、“坤道”、“三极之道 ”、“天地之道”、“道济天下 ”、“昼夜之道”、“阴阳之道 ”、“君子之道”、“道义”、

“显道”、“变化之道”、“圣人之道”、“天下之道”、“天之道”、“形上之道”、“日月之道 ”、“小人之道”、“为道”、“道”、“天道”、“地道 ”、“人道”、“其道”、 “易之道”。我们可以将这些“道 ”、简单地归纳为四类:a.天道;b.地道;c.人道;d.易道。天道与地道合而言之曰:“天地之道”。天道、地道、人道合而言之曰“三极之道”。天道包括日月之道、阴阳之道、变化之道。地道包括昼夜之道、变化之道。人道包括圣人之道、君子之道、小人之道。易道包括乾道、坤道、三极之道、形上之道、阴阳之道、变化之道、天下之道。 ‍‍‍‍我认为《系辞传》的易道观是天道、地道、人道合一于易道的观点。 ‍‍‍‍为了论证《系辞传》的易道是天道、地道、人道合一于易道的观点,我们先对“道”字进行解释,然后再按照《系辞传》“道 ”字出现的先后顺序进行新的解释。 ‍‍‍‍“道”之古义 有二:行走之路;人之主张。《说文解字》云:“道,

浅谈孔子的主要思想及核心

浅谈孔子的主要思想及核心 Abstract: Confucianism is the mainstream of the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 including a lot of great thoughts , “benevolence” is the core of Confucianism among them , occupying the center position . “ The ritual” and “ the doctrine of the mean “ are also very important part in Confucius’s thought. “benevolence”and them constitute the great thought system of Confucius’s . Key words: Confucianism benevolence the ritual the doctrine of the mean 摘要 : 孔子的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其中包含了许多伟大的精神,其中“仁”的思想是孔子思想的核心,占据着中心的统治地位,而“礼”;“中庸”等思想则是孔子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与“仁”共同构成了伟大的孔子的思想体系。 关键词:孔子思想礼中庸仁 孔子是中国乃至世界上最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之一,是中国思想文化的创立者和奠基人。孔子的思想包罗万象,博大精深,是中国文化的瑰宝。孔子的思想影响数千年的中华文明,是历史的产物,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孔子思想中的“礼”与“乐” 孔子思想形成的具体来源相当复杂,主要是从历史文献和当时社会中逐渐形成的。从他所处的战争频繁和礼崩乐坏的春秋时代,可以知道“礼”在当时是一个相当严峻的话题。“礼”是奴隶社会及封建社会的道德规范,是

高中语文《论语》选读十四 中庸之道

话题链接——不偏不倚中和常行 1.教材赏悟 中庸之道,是中华文化的精髓。它要求我们不断地提高自身的素质和修养,待人待物至诚至善,达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中庸之道,看似是为人处世的大道理,而把它运用到具体之处,则如天鹅绒衬托下的水晶,处处闪现着美妙的光芒。体味中和,和谐中正,修身以道,修道以仁,诚于中,信于外,情动于中,仁者爱人,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道不远人,远人非道,审计度势,能屈能伸,人前藏智,话中藏锋,执其两端,取其中正,高标处世,低调做人。 2.名句赏记 ◆太强必折,太张必缺。——《六韬》 ◆干将为利,名闻天下;匠以治木,不如斤斧。——刘向 ◆华骝绿耳,一日而至千里,然其使之博兔,不如豺狼。——淮南子 ◆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大戴礼记》 ◆志合者,不以山海为远;道乖者,不以咫尺为近。——葛洪 ◆衰为盛之终,盛为衰之始。——张融 ◆谦固美名,过谦者,宜防其诈。默为懿行,过默者,宜防其奸。——朱熹 ◆物,贵极征贱,贱极征贵,凡事皆然。——冯梦龙 ◆做不出来的事情不要说,说不出来的事情不要做。——王渔洋 ◆伟大变为可笑只有一步,但再走一步,可笑又会变为伟大。——佩思 ◆一个伟大的人有两颗心:一颗心流血,一颗心宽容。——纪伯伦

◆万物的和平在于秩序的平衡,秩序就是把平等和不平等的事物安排在各自适当的位置上。——奥古斯丁 3.典例赏析 强弱之辩 《两同书》 原文:夫强不自强,因弱以奉强;弱不自弱,因强以御弱。故弱为强者所伏,强为弱者所宗,上下相制,自然之理也。然则所谓强者,岂壮勇之谓耶?所谓弱者,岂怯懦之谓耶?盖在乎有德,不在乎多力也。夫金者,天下之至刚也;水者,天下之至柔也。金虽刚矣,折之而不可以续;水虽柔矣,斩之而不可以断;则水柔能成其刚,金刚不辍其弱也。 译文:强的不是自己很强,由于依靠弱陪衬出它的强;弱的不是自己很弱,由于依靠强显出它的弱。所以弱被强制服,强被弱推崇,彼此互相制约,这是自然的道理。既然这样,那么所谓强者,难道说的只是健壮勇敢的人吗?所谓弱者,难道说的只是胆小怯懦的人吗?可见在于有德,不在于有力。金属是天下最刚强的,水是天下最柔软的。金属虽然刚强,折断它却不可以续接;水虽然柔弱,斩断它却不可以使它断开;那么水的柔弱能成就它刚强的一面,金属的刚硬不会消除它柔弱的一面。 4.时文赏读 平常心做事,自然而然,勿苛求 日本人仓冈天心所写的《茶之书》中,有这么一则有趣的故事: 茶师千利休看着儿子少庵打扫庭园。 当儿子完成工作的时候,茶师却说:“不够干净。”要求他重做一次。 少庵于是再花一个小时扫园。然后他说:“父亲,已经没事可做了。石阶洗了三次,石灯笼也擦拭多遍。树木冲洒过了水,苔藓上也闪耀着翠绿。没有一枝

孔子的中庸之道

《孔子的中庸之道》 一、中庸的起源 “中庸”的看法起源于上古的时代。我们看《尚书》的《周书》里面,周武王向殷代的遗臣箕子请教国事,箕子提出九条大法,“洪范九畴”,其中就有所谓的“中道”的思想。“皇极”它是讲正直为主要,有刚有柔,相互调剂的中正的思想,“无偏无颇,遵王之义,无偏无党,王道荡荡。”(《尚书·洪范》)讲这样一个中平的、中正的中庸之道,正直的政治哲学。所谓的“极”,它就是一个大房子中间的一个大梁,房屋中间的最高、最中、最重、最正的东西,它引申为一个中正平直的一个标准。春秋末期,孔老夫子对“中庸”的思想大大地加以推进。 乡下上梁的时候要举行一个非常隆重的仪式。梁就是房屋的最正、最中、最重、最大、最主要的物件,它也是一个标准,老百姓家都非常看重这一点。你如果坐在直升飞机上看北京的古城,你看从天坛到紫禁城到皇陵,它是在一条中轴线上,古城是一个中庸、平和的、是对称的,这是一个建筑美学,是城市规划的美学,实际上很多有名的城市都是这样。大家可能也看到一些考古资料,辽阳的辽河流域,有一个古代四千多年前的红山文化的遗址,那是新石器时代文化祭祀上天,他有一个遗存,他有祭坛,相当于北京的天坛。可见我们这个民族,它的审美,它对世界、宇宙的看法,它认为这个世界上最好的东西一定是非常对称、非常中正。有一条主轴,有对称性的这样一个结构,这可能是最稳定的结构,也是最美的一个结构。这就是所谓的中庸。 二、孔子对中庸的解释 孔子主张中庸,他说“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论语·雍也》中庸是一个“其至矣乎”,是一个非常高的道德修养的境界,一般人很难达到,但也是可及的。中庸的第二意思,它是一个方法。其实我们都有这样的智慧和方法,处理各种事务的一个方法,或者叫方法学。中庸的“中”就是中正的“中”。 中庸的“庸”字有三个意思: 第一个意思:平凡,很平常; 第二个意思:庸者不易也,庸是一个原则,不要轻易变化的一个原则;

现代社会不应当提倡中庸之道_一辩稿

谢谢主席,对方辩友好,大家好,感谢对方辩友精彩的开场,我方的观点是现代社会不应当提倡中庸之道。 中庸之道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儒家为人处世治天下的一个原则,它的作用是为人们的活动提供一个导向,而不是具体的方法。古代的君王治理国家讲究内儒外法,就是说治理国家的具体方法上采用法家的思想,以法为教、以吏为师,中庸之道作为一个原则的导向作用就体现在,在制定和实施法律的时候注意一个“度”,就是说在好安定民心巩固统治和维护上层利益之间找到一个平衡。所以中庸之道是一种原则,在人们的实践活动中起着导向作用,而不是具体的解决方法。 中庸之道作为一种原则,它提倡的是过犹不及、执中致和,而这种调和折中是有标准的,它的标准就是天人合一。何谓天人合一?在古人看来,“天”是世间万物生长发展的规律,是道德观念和原则的本源,古人对“天”保持着衷心敬畏,并认为人和“天”在本质上是相通的,“天”与人是能相感应的,因此一切人事均应符合自然规律,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而这个信仰缺失的年代,还有多少人对“天'”对“大自然”存在着敬畏之心?中庸之道调和折中的标准和法度在这个社会已经不存在了,所以中庸之道在现代社会实践过程中往往被人滥用误用,从而影响了社会发展和进步。 从个人角度看,中庸倡导过犹不及,容易让人们安于现状、甘于平庸,磨损人的锐气,消耗人的斗志;中庸倡导平稳安定,容易埋没人的创造力,折损人的创新精神;中庸倡导安分守己,不要锋芒毕露,会让人缺乏大胆说出自己独特鲜明看法的勇气,丧失竞争能力,这些与现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显然是不符合的。 从社会的角度看,中庸之道提倡调和折中,往往被人滥用为不分是非曲直的一味折中,一味寻求稳定,从而导致执法的不严格、行政的不作为等一系列现象的产生,不利于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和社会主义法治社会的建设;中庸之道倡导人待人接物不偏不倚,在中国官场上往往被滥用成四面奉承、八面玲珑,不求无功但求无过,明哲保身的市侩哲学、官场哲学,这些与现代社会发展的需求显然是不符合的。 中庸之道是儒家行事做人的一套原则,而不是具体的方法,并且这个原则发挥正确的标准在现代社会早已沦丧,没有标准的中庸之道在现代社会往往被滥用误用,给社会的进

浅谈孔子的主要思想及核心

浅谈孔子的主要思想及核心 10级汉英1班李婷学号:101301054089 Abstract: Confucianism is the mainstream of the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 including a lot of great thoughts , “benevolence” is the core of Confucianism among them , occupying the center position . “ The ritual”and “the doctrine of the mean “are also very important part in Confucius’s thought. “benevolence”and them constitute the great thought system of Confucius’s . Key words: Confucianism benevolence the ritual the doctrine of the mean 摘要: 孔子的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其中包含了许多伟大的精神,其中“仁”的思想是孔子思想的核心,占据着中心的统治地位,而“礼”;“中庸”等思想则是孔子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与“仁”共同构成了伟大的孔子的思想体系。 关键词:孔子思想礼中庸仁 孔子是中国乃至世界上最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之一,是中国思想文化的创立者和奠基人。孔子的思想包罗万象,博大精深,是中国文化的瑰宝。孔子的思想影响数千年的中华文明,是历史的产物,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孔子思想中的“礼”与“乐” 孔子思想形成的具体来源相当复杂,主要是从历史文献和当时社会中逐渐形成的。从他所处的战争频繁和礼崩乐坏的春秋时代,可以

古语“中庸之道”的义

古语“中庸之道”的含义 中国有句古话:“极高明而道中庸”,什么意思呢?说的是中庸之道,中庸之道是不是平庸之道呢?可以这么理解,但是在传统文化中,却有另一番含义呢。 中庸之道之所以被奉为“极高明”,说明不是一般的高明,那它高明在哪里呢?原来中庸之道是指,做事要根据不同情况,采取适宜办法,坚持中道,不偏不倚,过犹不及。 这并非是说不讲原则,而是要讲究时机,讲究涵养,在传统的“四书五经”里,专门有一部讲中庸的经典《中庸》。 其中有一段话孔子的话: 子曰:道之不行也,我知之矣,知者过之,愚者不及也。道之不明也,我知之矣:贤者过之,不肖者不及也。人莫不饮食也,鲜能知味也。 翻译成白话文,意思是说: 孔子说:中庸之道不能实行的原因,我知道了:聪明的人自以为是,认识过了头;愚蠢的人智力不及,不能理解它。中庸之道不能弘扬的原因,我知道了:贤能的人做得太过分,不贤的人根本做不到。就像人们每天都要吃喝,但却很少有人能够真正品尝滋味。 孔子这句话很有意味,他认为聪明人和愚蠢人都偏离了中庸之道,生活中多数人追求聪明,聪明有什么不好吗?孔子认

为太过了,太过了当然不好,那么,愚蠢呢?愚蠢当然也是不好的,可是,生活中有人往往走向反面,认为聪明不好,就故意装得愚钝起来,甚至故意愚钝起来,还认为那是大智若愚,其实,聪明和愚钝都没有体味中庸之道的内涵。 还有啊,就是贤能与不贤,这两者都违背了中庸原则,有些人确实是贤能的,但是呢,什么事都做,什么话都说,似乎别人都不懂似的,这类人确实比一般人高明一些,但是往往做过了头。 生活中有一些道理,如果强调得过了头,就会过犹不及,比如说,如何对待理论与实践的问题,有人认为,任何事情都是做出来的,仅仅懂得道理是没用的,但是必须明白“做出来”这个道理,才能够更好地去做啊,只有明白了道理,才能够主动地去做,有意识地去做,不能够只执其一端,而不及其余。 仅仅强调“知”,或仅仅强调“行”,都是片面的,正确的做法是做到知行合一。 再比如,有些人认为想学好佛,就要出家,要出世,另一些人则强烈反对,认为修行离不开生活,必须在生活中修行,必须入世,担当好自己的社会角色,大隐隐于市,这才算是真正的修行。 两方面似乎都有道理,但是,固执于任何一个方面,都违背了中庸之道,都并非是极高明的,极高明的做法是,根据不

中庸对当下社会的现实意义

中庸对当下社会的现实意义 摘要:作为儒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庸之道在历史长河中对中国文化的发展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在经历了无数先贤们的研究探讨后,我们更应该吸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推陈出新,革故鼎新,使其在当下社会发展中发挥更大的效能。 关键词:重要组成部分起源中和诚天理和平包容和谐 作为儒家文化思想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庸之道已经随着儒学的发展深深深入到了中国每一个元素当中,成为构成社会与文化心理的核心要素之一。每个置身于中国文化环境的成员,都无法摆脱中庸之道的影响,它会影响你的文化心理、思维方式、价值取向,甚至你的人生抉择。因此,无论是对于社会成员,还是对于整个社会来说,正确认识并合理运用中庸之道,既是一种智慧,也是一种无法避免的抉择。了解并充分利用中庸之道,对当下社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要想真正了解一部传世之作,我们必须从它的起源开始说起。中庸的思想起源很早,人们认为中庸之道最早起源于《尚书》,在《尚书·大禹谟》中,有这样一句箴言:“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在《尚书·洪范》的记载中,箕子提出的:“无偏无颇,无偏无党,王道荡荡。”也同样是“中”的反应,我们通常将此作为中庸思想的源头。具体到“中庸”一词,它最早出现于《论语·雍也》。子曰:“中庸之位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作为能够让圣人都推崇备至到如此地步的儒家典籍,它同样受到了历朝历代儒学家的追捧和研究,也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中庸之道得以在研究中不断发展壮大,从而对中国的社会与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这众多的朝代中,宋代文学工作者的研究对中庸的发展的影响尤为突出。宋代是儒学发展的“第二期”,《中庸》与《大学》、《论语》、《孟子》并列,合成为四书,理学大家朱熹为之作注,成《四书章句集注》,在宋以后,四书更是被用作开科取士、选拔政府官吏的教科书。在宋代众多的文学工作者中,不仅出现了司马光、苏轼等一大批研究者,甚至更是出现了将儒家文化推向更高层次的的程朱等人,伴随他们出现的改进版的儒家文化—程朱理学。 在对中庸的研究上,司马光对中庸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作为北宋最早表彰和诠释中庸的文学工作者之一,司马光曾经著有《中庸广义》,虽然已经散佚,但是我们仍然可以通过南宋卫缇所作的《礼记集说》中的残简断章见其大概。其实,司马光对中庸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中和”的研究上,他认为所谓的“中和”,指的是对《中庸》中“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结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一句的解释引发的相关问题的思考。 在司马光看来,人心是最微妙的,也是最难揣摩把握的,君子之学之所以贵就在于在“治心”,所以在对中和的诠释过程中,司马光对于心显得尤为重视。在《中和论》中,司马光曾经对作为中庸思想起源的“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

浅谈国人的中庸之道

浅谈中庸之道 中庸的原意是不偏不倚,但后来人却偏解了中庸,以致现代人将中庸误用为以下方面: 不讲原则 “水至清则无鱼,人至查则无徒”,千百年来这个理念成为国人为人处事的圭臬。秉持这种理念做人做成了“烂好人”,做事结果可想而知。你会发现现实中不讲原则,模糊搅和的人不在少数,为什么?就是这种中庸颓废理念的产物。 社会管理中徇私枉法、贪污腐败很严重,有的没有法律规定,即使有法律规定的也不遵守。企业经营过程中,相关工作是要遵守流程和制度的,要么没有流程,就是有了流程和制度也不遵守。管理人员就是制定流程和制度并监督实施的,但“烂好人”的现象太严重,最终以组织利益的损失作为人情送掉了……。执行力是令企业高管很头痛的事情,为了达到执行,又是战略规划,又是绩效考核,最终收效甚微,为什么?中庸、不讲原则的理念根深蒂固。“诚信、忠诚”是我们很多人挂在嘴边的词汇,试想一个连法律法规和流程制度都不遵守的人,何谈“诚信、忠诚”https://www.sodocs.net/doc/b6103347.html,? 上面的太极图是道教文化的标志,距今已有三千多年。我们现代人对这个图的解释是“阴中有阳,阳中有阴,阴阳相互转化”,可能很多人知道这个图给了西方人发明计算机的灵感,这个图在西方人的眼里就是两个要素,“0”和“1”,这就是二进制,计算机的基础。早在西汉时期中国人就发现了煤,但人们当时认为地球和人一样是有生命的,禁止挖煤,也就是现代的“环保主义”。中国人不挖,外国人就不挖吗?英国人先挖出了煤,所以随之出现蒸汽

机等工业技术,推动了工业文明的发展。我们先发现了煤没有挖,输掉了工业经济的竞争;太极图三千年之前就存在了,西方人受到启发发明了计算机,我们又在信息经济时代落伍了,请问各位我们还有什么可供输的?可惜不可惜? 我们很多人赞赏“中庸”,批评“偏执”,中庸和偏执是相互对立的,究竟哪个对,我们还是用结果说话。我们说西方人是偏执的,较真的,但现在西方国家的经济实力远远大于东方国家的经济实力,现代科学理论大多是西方人发现和发明的,为什么?中庸的理念导致我们不较真,不讲原则,不坚持真理,所以我们就发现不了真理。英特尔的格鲁夫说过“唯有偏执狂才能生存”,所以英特尔成为了竞争力很强的世界知名公司,为什么像这样强大的公司我们中国没有?这就足以说明中庸的理念是错误的。 颓废的做事心态 “随遇而安”、“识时务者为俊杰”又是我们中国人信奉的理念,这也是中庸的表现。现代的国人积极进取的少,等靠的多,这种现象除与长期的农耕思想有关外,最主要的就是中庸理念的产物。人生活在自然界中,就要认识自然的规律,就要改变不合理的要素,不要误解成“人定胜天”。要改变事物就要进取,就要主动,随和事物的本来面目是改变不了的,包括改变人,“随遇而安”、“识时务者为俊杰”就是随和事物,就是妥协。细想一下,我们的任何工作就是改变事物的,生产产品就是改变材料的原来状态满足人们的需要,管理就是改变人和物的原来状态,达到我们设想的目标。改变事物的原来状态就要面临很多困难,这就是工作的意义所在,也是我们之所以存在的理由。受中庸理念的影响很多人达不到这个境界,往往把工作看成是遭罪,是维持生计的手段,所以遇到困难时更多采取逃避和掩盖的颓废做法,困难解决不了,目标就不可能达成。

【课外阅读】孔子中庸之道思想解释

【课外阅读】孔子中庸之道思想解释 中庸是孔子思想范畴中一个极其重要的概念,自始至终贯穿于孔子的整个思想体系中。抽去了中庸精神,孔子的仁、礼等思想、学说,都将陷入僵死和片面。尽管它如此重要,孔子还是感到“人皆曰‘予知’,择乎中庸而不能期月守也。” “天下国家可均也,爵禄可辞也,白刃可蹈也,中庸不可能也。”因而很少提及中庸。本文试对孔子的中庸思想进行初步探讨。 一 孔子的中庸思想来源于他的天道宇宙观,是将其宇宙观应用于人类社会中所衍生出的“不偏不倚”、“时中”、“合宜”的方法和准则。换句话说,中庸思想是孔子天道观在人道中的应用。 “子曰:‘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 “子曰:‘大哉,尧之为君也。巍巍乎,唯天为大,唯尧则之’” “尧曰:‘咨,尔舜。天之历数在尔躬,允执厥中。’” “子曰:‘舜其大知也与!舜好问而好察迩言,隐恶而扬善,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其斯以为舜乎!’” “尧曰”的一段话明确地将“天”与“中”联系起来,也可以说是将天道观与中庸观联系起来。尧所法则、所遵循的就是“天道尚中”的特质。一方面,孔子看到了天道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并注意到它有其内在规律,这个规律就是“时中”。孔子认为自然界中万事万物包括日月运行、四时更迭、百物化生等都是“时中”的,即“不勉而中,不思而得,从容中道。”正是神化了“天道尚中”的自然规律,深谙“应乎天而时行”的道理,孔子才特别强调“畏天命,把天命推崇到无以复加的地步。另一方面,孔子作为一位伟大的思想巨匠深刻地认识到“明于天之道而察于民之故” ,敏锐地提出要把天道应用于人类社会生活中,将“天道尚中”作为为社会定典的标准和范式。由此可知,孔子之所以推崇尧舜,就在于尧舜能比较成功地将天道应用于人道中,“隐恶而扬善,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达到天人合一。尤为可贵的是,孔子在把天道应用于人道的过程中,自觉地扬弃了天道中的神秘和超验的一面,把“执两用中”,“多闻多见”作为达到“时中”、“中正”的手段。孔子非常认同子产的“天道远,人道迩” [8]思想,表现为重人道、轻天道,天道的实质是指导人道的。“子不语怪、力、乱、神。”“子罕言利与命

论中庸之道的不足

论中庸之道的不足 论中庸之道的不足 2012-07-25 中庸之道我想每个中国人都不会陌生,这是中国儒家思想的一个重要内容。很凑巧的是,与孔子时代相差不远的西方古代雅典的亚里士多德也提出了这个观点,也把它作为自己思想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我们现在翻译过来称之为中道。可见,这种巧合可以称之为英雄所见略同,也可以算作天下一致而百虑,殊途而同归。 不管是孔子的中庸之道,还是亚里士多德的中道都是告诉我们,做什么事情不能极端,要知道过犹不及。这种中庸之道,在这个充满矛盾的社会,也就是让我们既要正视矛盾,又不能过激的处理矛盾。事实上这种中庸之道也就是在一定程度上逃避了矛盾。以孔子来说吧,在他那个时代,他知道奴隶制不好,但是,又不主张推翻奴隶制,而是要维护奴隶制,于是,只能把奴隶主与奴隶的矛盾调合起来,这样才符合他的中庸之道。于是,他找到了仁与礼。对于奴隶主来说,他要奴隶主对待奴隶好些,要仁,要守住自己奴隶主所应该有的礼仪与制度,对于奴隶来说,也要仁,不要暴力反抗奴隶制,要遵守奴隶应有的制度与行为。于是,在他看来,这样社会就会和谐了,奴隶制就会永世长存下去。可见,中庸

之道面对矛盾的时候不是想彻底解决这个矛盾,他们反对矛盾一方压倒另一方,而是要调和这个矛盾。对于有些矛盾,调和也属于一种可以算作解决方法的方法,调和后未必再会凸显出来,矛盾因为调和而实现了转化。但是,对于利益根本对立,有着不可调和性质的矛盾,这个时候要以中庸之道来处理就不对了。这个时候中庸只能把矛盾暂时缓和下去,最终这种不可调和的矛盾还是会爆发出来,而且最终一方会压倒一方,实现矛盾转化升级。历史证明,奴隶制很快结束,孔子的目的落空。对于孔子本人的学说来说,并没有在自己的时代得到大的使用,反而被不属于他的时代,也不属于他的社会---封建社会使用,这是孔子所不能料到的。因此,中庸之道在没有存在根本对立的矛盾下还是有一定作用,在根本对立的矛盾下,作用就大打折扣。 很显然,对于存在根本对立、不可调和的矛盾,而进行调和这就不是正确对待矛盾的做法,而是显示出了一种保守。这就是现代人批评儒家想把人培养成顺民的一个重要依据。面对剥削与压迫,采取过激行动即暴力革命其实也是对的,也是在一定条件下必然会出现的。也就是造反有理。这个不会以我们人为总结的中庸之道为依据。法国资产阶级革命采取了过激行动,杀死了国王,把人间的帝王送上了断头台,谁能说这种过激是错误的呢?最终人间的帝王一个个都倒 下了去了。

浅谈中庸之道

浅谈中庸之道 什么是中庸?孔子云:“中庸之为德,其至矣乎!民鲜久矣!”《中庸》一文中有了更加明确的阐释:“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宋代大儒程颐说:“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这启示我们这样理解中庸:所谓中庸就是符合真理,换言之就是对真理的把握达到了最合适的“度”,即对真理的理解和实践符合客观规律。因此,中庸是一种和谐的智慧,正确理解和实践中庸的精神实质,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首先,中庸之道有利于塑造健全的人格与和谐的心理。中庸之道的主题思想是教育人们自觉地进行自我修养、自我监督、自我教育、自我完善,把自己培养成为具有理想人格,达到至善、至仁、至诚、至道、至德、至圣、合外内之道的理想人物,共创“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的“太平和合”的至上至美之境界。不仅如此,中庸还反对“过”与“不及”,提倡“恰到好处”,这对于当前少数人的偏执心理是一剂良药。具有偏执心理的人往往游走于两个极端,因而很容易造成人格分裂和心理失衡。孔子提倡“毋意、毋必、毋故、毋我”,这种人生态度有利于缓解由于偏执心理造成的心理失衡和人格分裂。在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人们普遍

感到压力太大,因而很多人在心理上都处于亚健康状态,砍杀、爆炸、自虐等新闻经常出现在我们的视野中,人格分裂早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因此,提倡中庸的人生智慧就显得尤为重要。健全的人格与和谐的心理是精神健康的基础,只有社会的绝大多数成员具备了健全的人格、和谐的心理,才能建设一个安静平和、积极向上的和谐社会。 其次,中庸之道有利于人际关系的和谐。中庸也是孔子处理人际关系的一个重要原则。孔子在论述小人与女子时有“近之则不逊,远之则怨”的说法,其实这适用于所有人:在人际交往中,过于亲密则有不逊的言行,而过于疏远就会招来猜忌、怨恨。按照孔子的处世之道,人与人之间要保持一定的距离。同样,对于不仁之人,也不能“疾之已甚”,正所谓“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在人际交往的过程中,不能求全责备,否则会适得其反。但是,孔子所说的中庸被很多人理解为“中间主义”、“和稀泥”,这恰恰违背了孔子的本意——在坚持原则的前提下,不去计较细枝末节。事实证明,良好的人际关系不仅需要真诚,也需要智慧的;不仅需要坚持原则,也需要灵活变通,而中庸之道正是体现了人际关系的精髓,无疑是最重要的智慧之一。 最后,中庸之道有利于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自然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如何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不仅关系到我们现在的生活质量、生存环境,更关系到人类

中庸之道的应用

人们都很清楚,孔子的伟大贡献不是他的政治思想,而是他的教学方法,其中影响最深的是他“中庸”的人生哲学。“中庸”就是在政治上走不偏不倚的中间路线,在待人接物上走温、良、恭、俭、让的怀柔路线。柔是儒的中心含义,所以又称孔子的学问为儒学。孔子曰:“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他把“中庸”视为人生最高尚的品德。然而孔子思想也曾与老子思想发生过共鸣,为什么不去发扬老子的“为道者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的这种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思想,而要采取“中庸”的态度来处事呢?我想这与当时的历史背景和他个人的艰难经历有关。 周朝是一个典型的宗法世袭制社会,贵族的政治地位都是按血统关系祖祖辈辈承袭的,底层的老百姓永远也不可能摆脱受奴役的命运。到了西周末期孔子出生的年代,由于统治阶层的腐朽堕落和社会矛盾的日益尖锐,诸侯王这些中高层的贵族统治者,为了权力的斗争不得不破格从底层的自由民当中选拔人才,给自己出谋划策来扩大实力。孔子就是在这个时期,从低层地位的武将家庭中走上了士大夫阶层。他的出身远没有老子的血统高贵,因此他不可能在周朝王室中谋取官职,只能在诸侯国中找出路。 孔子熟读了周朝以诗、书、礼、乐、为代表的贵族文化,所以他能深刻地了解高贵血统的重要性。由于孔子的出身卑微,走上士大夫阶层就必然是艰难的,所以他做事不得不采取小心谨慎的中庸态度。然而在血统高于一切的宗法世袭制的社会里,要想实现自己的政治目的首先要保住自己的社会地位,因此他必须维护士大夫阶层的利益,

以此和他们搞好关系得到他们的支持。不然就会和老子一样孤掌难鸣,不但受到孤立可能还要受到排挤,失掉自己来之不易的社会地位。 孔子的中庸处世哲学,实际是为了维护自己士大夫阶层的地位,这种哲学经过两千年的实践一直到私有制还存在的今天,每个人为了能在社会上争取和保存自己的一席之地,办事采用孔子的中庸态度就能得到比较良好的效果,所以孔子历来被人们奉为圣人的原因,是他的人生哲学在社会上有实用的价值。 孔子为了维护士大夫阶层的利益,就必须承认等级关系以此来得到统治者的赏识。要了解他的社会等级的内涵,可以通过他对“易”的解释。因为孔子是“易”各卦爻内部含义的注释者,所以“易”中所包含的人文思想就必然含有孔子本人的思想理论。 孔子曰:“易有六位三才,天地人道之分际也。三才之道,天、地、人也。天有阴阳,地有柔刚,人有仁义,法此三者故生六位。六位之变,阳爻者制于天也,阴爻者系于地也。天动而施曰仁,地静而理曰义。仁成而上,义成而下。上者专制,下者顺从。正形于人,则道德立而尊卑定矣。此天地人道之分际也。天地之气必有始终,六位之设皆由上下,故易始于一、分于二、通于三、围于四、盛于五、终于上。初为元士、二为大夫、三为三公、四为诸侯、五为天子、上为宗庙……。所以极天地之变,尽万物之情,明王事也。”(注:六位,是指每一卦中六条代表阴阳卦爻的上下重叠排列的六条线。自下往上数,第一为初,第六为上。每条线各代表一个等级。)从以上短短几句话中可以了解到,士与大夫这两个阶层地位最低。孔子的“道”是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