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某山体公园景观设计说明

某山体公园景观设计说明

某山体公园景观设计说明
某山体公园景观设计说明

第一章项目背景

1.设计背景

根据2009年12月《平阳县昆阳镇南片区控制性详细

规划说明书》所确定的平阳县城南片“一核两轴,两廊四

片”的功能结构。本次设计的平塔-龙山公园是城南片规划

区中的人文生态廊道和自然生态廊道的交融处,是最具历

史人文和自然山水特色的城南片的城市核心和人文景观核

心。

平塔、龙山公园是整个平阳县昆阳镇南片区建设的排头

兵,它的设计将对周边的环境起着指引的作用,因此在设计前,首先对平塔和龙山公园的现状特点及发展条件进行分析和研究,结合当地的资源特色,提出了平塔、龙山公园共同发展的总体策略,最后确定本案的功能定位,合理地进行空间布局和规划控制,打造出一个集生态,文化,休闲娱乐于一体的中心公园。并以平塔,龙山公园的建设来提高整个南片区的区位优势和景观环境,并运用经营城市的理念盘活整个南片区,使之带来巨大的经济,环境,社会的综合效应。

2.区位

平塔公园位于昆阳镇平塔村中部的塔山范围,东临昆

鳌快速通道,西临西塘河,南临平阳一中,北接皇岙路,

公园规划用地面积为2.832公顷。

龙山公园位于昆阳镇平塔村北部的龙山山体范围,西

临昆鳌快速通道,东临新规划的高档居住区,南临牧垟下

路,公园规划用地面积为15.4364公顷。

3.自然条件

本地域气候属亚热带海洋季风气候,温暖湿润,光照充足,雨水充沛。年平均气温17.9摄氏度,最冷月(1月)平均气温7.5摄氏度,极端最低气温-5摄氏度,最热月(7-8月)平均气温28.1摄氏度,极端最高气温38.3摄氏度。年平均降水量1632毫米,主要集中在春夏两季(3-9月)。梅雨和台风易造成山洪。地块内龙山地势较高,最高处约40米,其他地势平坦,高程一般在3.2-4.5之间。

4.基地现状

1)用地性质:基地范围内现状主要是塔山和龙山的自然山体,以及山体周边的工业、仓储用地和办公住宅用地。现状有平阳县大小包装有限公司、平阳县广田集团经编厂、平阳县公安局消防大队、浙江国欣设备制造有限公司、平阳县经编厂等。

2)基地特征:从龙山东面视线所及,龙山山体天际线自然完整,植被覆盖率高,山下是良田万亩;但自龙山西面界面所示,山体破坏严重,岩石裸露,植被破坏,山下工厂和仓库杂乱无序,并有一处高耸的工用烟囱。塔山山体保留完整,周边民宅已经开始拆迁。

3)人文古迹:古迹一位于塔山山顶之文明塔,建于清朝光绪十年(1884年),距今已有100多年,塔分七层,高35米。古迹二为建于南宋乾道元年(1165年)的净明禅寺,宋时高僧道隆禅师和光禄禅师曾先后在净明禅寺静修,所以净明禅寺在平阳历史上有较高的地位和声望。其他保留的特色建筑还有龙山白马殿和塔下村坤灵宫。

4)现状交通:基地周边主要交通路线有昆鳌大道、平师路、昆鳌路。基地内现状交通都为工厂办公场所的内部道路,通往龙山的只有一条厂间小路,从龙山西通往龙山白马殿,山间无其他成型的山路。

5)现状绿化:龙山山体植被杂乱无序,山体西面破坏严重,岩石裸露已无植被覆盖,基地内需要重新建立新的生态植被系统。

第二章设计依据

1.《平阳县昆阳镇城南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说明书》(批复成果)

2.《平塔、龙山公园景观方案设计招标文件》及其组成部分

3.《公园设计规范》(CJJ148-92)

4.《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 50352-2005)

5.《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GB50067-97)

6.《汽车库建筑设计规范》(GJG100-98)

7.浙江省《城市建筑工程停车场(库)设置规则和配建标准》(J10628-2005)

8.国家和地方有关法律、规范、及有效的政府指导性文件

第三章设计指导原则

1.生态性原则:强调设计遵从自然,还原修补遭破坏的山体自然的生态环境。

2.文化性原则:强调历史文脉的延续和人文景观的再创造。

3.科技性原则:借助科技的手段和先进的设备,创造全新的具有科技含量的景观建

筑特色。

4.地方性原则:充分结合本地的特色,本地的风格,进行设计。

5.相宜性原则:建立人与空间,人与人,人与植物等的情切、互利的关系。

6.经济性原则:强调经济实用,节约这一原则,即充分利用自然气候地形,当地材

料,构筑情切宜人的空间。

7.现代性原则:体现时代特征,构思新颖的现代建筑和现代化开发模式。

8.可持续发展原则:运用设计的手段,充分结合自然环境,将龙山的山体资源充分

挖掘,对环境和生态起到强化作用,充分自然可再生能源,节约不可再生资源的消耗。

9.倡导健康生活原则:设计中将健康生活的理念渗透在公园的设计之中,期待携妻

子护子于山中漫步、体会森林氧吧并登高远眺的快乐生活、健康生活的情景。

第四章设计理念

1.绿色---低碳

“低碳世博”是2010年上海世博的核心理念,园区内集中展示了各式各样的立体绿化的新技术,随着世博会的举办,绿色、低碳的设计理念,必将成为世界景观发展的总体趋势。

在城市的发展历史中,我们走过了几个主要的阶段----依附于自然、改造自然、破坏自然到尊重自然。我们提出的的绿色、低碳的设计理念是基于现代一些地方的开发速求利润的回报,有时忽略了地块的可持续发展性,在此我们特别提出要重视环境的生态性,合理开发、利用、保护生态环境,为人类的生存与发展而低碳,这就赋予我们景观设计师一项艰巨的使命绿色、低碳设计。由此我们对平塔、龙山公园的绿色、低碳设计进行了研究,并总结出了以下低碳设计的原则。

1)认真考察项目环境,充分了解平阳当地的民俗民情。

2)尊重当地自然与人文环境。

3)遵循基地本身的生态特性,合理开发利用并加以保护。

4)服务于大众,造福于人民。

5)生态景观,低碳设计,可持续完美生活享乐。

6)合理控制成本,不要为了低碳而低碳。

2.相地布局

相地,意思是给基地“相面”,也就是对基地采用最佳的景观设计手法,根据基地的不同特色和地理特征,设计出最适合这个基地的景观。如平塔、龙山公园,我们采取依山就势的布置登山路径,步移景异,合理借景和对景,这样的景观设计既节约成本,又能做出好的景观效果。当然现代人的需要可能与历史上本基地中人的需要不尽相同,为基地而设计决不意味着模仿和拘泥于传统的形式,所谓的取其意而不要单纯的取其形,生态设计告诉我们新的设计形式仍然应以基地的自然过程为依据,基地中的阳光、地形、水、风、土壤、植被及能量等,设计的过程中就要充分将这些带有基地特征的自然因素结合在我们的设计之中。

3.山水禅宗

“山为骨架,水为血脉”山水构架是我们设计的重要理念之一,山与水的关系用古代中国园林的说法就是“水随山转,山因水活”。

城南片区要建设成为人文山水城市,就需要将平塔、龙山浓厚的历史人文沉淀与自然山水资源融入到景观设计中去。当然任何一种现存的文化都是有其深厚的历史传承的积淀,其“天人合一”的禅境对我国山水园林的影响深远。山水园林作为中国园林的一个门类,它充分展示了东方园林艺术的特色,在天人合一的宗教思想的引导下,它以老庄思想为孕育,以禅宗哲学为发展,形成了具有华夏民族独特个性的心灵写照和审美情趣,佛家禅宗的超然胸襟,最易与萧疏清旷的山水融为一体,因此禅宗的精神在中国的山水园林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第五章功能分区与设计布局

1.结构布局原则

整个基地采取一轴七区多点布局,一轴指由龙山

山脉形成的自然山地景观轴,七区分别指龙山东园区、

龙山西园区、龙山南园区、龙山北园区、平塔公园区、

文化游乐区还有体育运动区和停车场区。根据标书的

总用地面积指标,体育运动区和停车场区不在本次设

计范围内,但因为和本案关系密切,所以设计时做整

体考虑。但估算投资不计在内。

2.主要景区的布局设计

1)自然山地景观

山地景观最主要的是植物配置,所以在植物配置时我们的设计师充分遵循自然规律,根据龙山所处的环境、地形特征、自然景观等进行科学建设或改建。要保护利用好原有的自然景观、历史文化景观以及物种的多样性,同时把握好新设计品种与原有植物之间的关系,使新建绿地景观与龙山的总体景观趋于和谐自然。在科学合理的基础上,适当增加植物配置的艺术性、趣味性,增强绿地的人性化和亲近感。并在龙山山脉间布置健身有氧步道使附近的居民在健身的同时领略龙山优美的自然风光。

2)水体景观

水体的设计赋予场地以灵性,但水景做成后养护成本较高,这不得不使设计中反复权衡。为了更符合生态原则,设计中将水景做成两种形式加以综合利用,在枯水期,龙山西园区主入口广场的水景就会成为枯山水景观,对景瀑布成为了富有文化气息的主题浮雕墙,可成儿童活动空间。丰水季节,就变成了瀑布、跌水、溪流,呈现给市民的是具有季相变化的水体景观。

3)龙山西园区

龙山西园区由中心广场、船屯渔唱休闲园和规划展览馆组成。中心广场既是龙山公园的主入口也是城南片区未来的城市中心,更具有城市广场的功能。规划中龙山西将建成标志性的商业建筑群,因此中心广场设计成上举式广场。入口时一个半圆形广场更好的与对面未来的商业广场呼应,并扩展适当的空间作为预留的人行天桥或过街地下通道的用地。水平高程约20m处以一个圆形的太平钿演艺广场作为入口区的高潮点,把平阳特有的民间剪纸艺术引做人文景观景点,寄托了对龙山公园的良好祝愿。

中心广场旁边的主题景观为船屯渔唱休闲园,龙山古称“夹屿山”,有诗云:“横阳两屿夹晴川,故老相传泊万船,不信蓬莱有清浅,眼观沧海变桑田”龙山从前都是海龙山就是海中的岛屿直至晋代末才成为陆地,始有村民前来屯田开荒。因此设计时就顺着台地的等高线,见势造景,形成了一道道绿色的海浪线,上面搁浅着一艘艘我们特别设计的花船,寓意着我们龙山周边“沧海桑田”----变换的自然之美和“船屯渔唱”-----和谐的山水之景。

4)平塔公园区

平塔公园是平阳历史文化底蕴最深厚的地区,有着省级文保单位——文明塔,为楼阁式空心六角青砖结构,造型古朴大方,是浙南地区清代仿木结构砖塔的典型代表,塔下有建于南宋的净明禅寺,在平阳历史上也赫赫有名,有诗云:“闭门流水净,一径入云间,高树欲无塔,平田却有山,鸟啼游客去,花落定闲僧,寂寞棠荫院,孤舟载月还”。描绘了平塔公园在历史长河中最美的景色,虽然平塔经过数百年的沧桑变化,环境早已不复诗中之旧观,本着将诗中之境赋予设计之中的情感表达,我们将设计中的平塔公园的抚平岁月的伤痕,还复新颜。

第六章道路交通组织

根据龙山的地形特点,道路规划是结合地形确定主干道和路网走向,对各个不同的功能分区结合路网合理布局。这样随着自然地形的差异形成了不同的路网格局。有利于组织交通分流。

顺应地形规划道路系统,山地地形复杂、特征明显,高差比平原地形大得多,规划中要顺应原有地形地势的起伏变化,依山就势布置道路系统:主要车行道设置在体育运动区、文化游乐区、停车场区地块,在满足消防环道的坡度、宽度及转弯半径等方面要求的同时保证车流顺畅即可,山上游步道则结合龙山地形自由舒展,灵活布置;并尽量完善、利用原有路网基础和等高程,以减少对原有环境的破坏,同时形成形成多层次、活泼、有机的山地游步道、健身道的网络结构。

龙山上基本沿等高线布局的曲折婉蜒的游步道,既是交通的主脉,又形成不断延伸的观景线和健身步道,使视线走廊层层变化又串联一体,结合绿化,创造出异常丰富的空间序列,是平地景观所不可比拟的。在山中的氧吧中惬意慢跑散步,同时观赏山下鳞次栉比的城市结构,最大限度满足人们健康生活的理念。

第七章绿地系统规划

植物配置以“立足生态、体现自然;兼顾功能,统筹布局;适树适地、突出主题;从生态植物多样性的角度出发,对不同区域的绿化空间进行经济合理、自然美观、符合生态规律的设计布置。并展示建立生态恢复和贴近城市景观需求。

本次绿地系统规划的植物景观主要有龙山公园北区、休闲娱乐区、中心广场区、西区、东区、自然生态区、南区和平塔公园区八个区域。

1.龙山北区特色

该园区以秋天景观为主,为突出景观的秋“雅”,多采用彩叶树和带有秋花、秋香的植物,营造闹中取静的景观效果

植物搭配:乔木-杜英、石楠、枫香、榉树、三角枫、乌桕、银杏、鹅掌楸、羊蹄甲灌木-四季桂、金桂、罗汉松、木芙蓉、茶梅、月季、蔷薇、凤尾兰

地被-苔草、沿阶草、金叶过路黄、常春藤、马尼拉草。

2.龙山公园休闲娱乐区

该园区以规整式的植物配置原则,用高大的乔木成列成排布置,结合绿篱植物,修剪成高矮绿篱,分割成大小各异,功能分区明确的空间。健朗大气的布局结合各空间的活动内容进行植物搭配。

植物搭配:乔木-杜英、香樟、悬铃木、小叶榕树(本地榕)

灌木-四季桂、金桂、茶梅、蔷薇、凤尾兰

地被-萱草、鸢尾、麦冬、黑麦草、马尼拉草。

3.龙山公园中心广场区

该园区景观采用中轴对称表现手法,整体规则,易于辨识。植物布置多为带有休憩停留功能的树池和树阵。

植物搭配:乔木-银杏、加拿利海枣、蒲葵、榉树、枫香、湿地松、云杉

灌木-金桂、山茶、石楠、樱花、龙爪槐、红花继木球、海桐球、杜鹃球

地被-花叶良姜、麦冬、黑麦草、马尼拉草。

4.龙山公园西区

该园区景观利用起伏有致的微地形,在大面积草坪上采用疏植、孤植、从植的植物配置方式、营造舒适的休闲绿地。

植物搭配:乔木-小叶榕数、大香樟、加拿利海枣、红枫

灌木-樱花、红叶李、紫叶李、苏铁、结香、红花继木球、海桐球、杜鹃球

地被-花叶良姜、麦冬、萱草、黑麦草、马尼拉草。

5.龙山公园东区

该园区景观功能为将来东区住宅区配套,有儿童乐园和东区中心广场,是人流集散与活跃热闹的场所,植物应选择用无乳汁、无刺、无毒、无飞絮、无异味、枝条柔软、色彩艳丽的植物。

植物搭配:乔木-香樟、湿地松、三角枫、银杏、香泡

灌木-金桂、茶梅、樱花、木槿、紫叶李、龙爪槐、结香、云南黄馨、南天竹、杜鹃、金丝桃、紫藤

地被-玉簪、红花酢浆草、金山秀钱菊、花叶良姜。

6.龙山公园自然生态区

对于山体植物首先尽可能保护和保留山上的原有植物、在稀疏和空白的地方补种、改善和丰富山上的植物群落。选择适地种树的乡土树种,常绿乔木为基础,以育林的管理方式为主要手段,营造具有当地特色的混交林群落。

植物搭配:乔木-香樟、湿地松、马尾松、榕树、女贞、杨梅、桉树、、深山含笑、白兰花、枫香、三角枫、乌桕、槐树、泡桐

灌木-四季桂、梨树、桃树、垂丝海棠、鸡爪槭、竹柏、连翘

地被-马蹄金、常春藤、沿阶草、红花酢浆草、紫鸭趾草、蕨类植物。

7.龙山公园自然生态区

该园区的景观植物配置以简洁、大方为主要表现效果。

植物搭配:乔木-香樟、湿地松、深山含笑、白玉兰、广玉兰

灌木-四季桂、山茶、垂丝海棠、鸡爪槭、紫叶李

地被-马蹄金、沿阶草、紫鸭趾草、鸢尾、马尼拉草

8.平塔公园区

该园区的主要建筑物多为宗教性建筑,环境祥和安静,适合养生、修身。植物选择多以抗污染能力强的阔叶植物,并辅以芳香、药用植物。

植物搭配:乔木-香樟、香泡、深山含笑、杜仲罗汉松、白玉兰

灌木-毛竹、桂花、山茶花、结香、十大功劳、杜鹃

地被-马蹄金、沿阶草、常春藤、绣线菊、马尼拉草

9.水岸植物景观

规划区内河、水湾、水叉等水系资源丰富,为水生植物的种植提供了良好的条件,设计中针对不同的水深及面积形状而选择相应的水生植物。主要水生植物的种类有挺水植物如荷花、莲花、鸢尾、菖蒲、芦苇等,浮叶植物如睡莲,滨水植物的种类主要有垂柳、池杉、水杉、水松、乌桕、枫杨、隶棠、迎春、木芙蓉、碧桃等,突出水边倒影。第八章建筑意向设计

1.建筑设计

用地内主要建筑分为两类:

I 游乐中心建筑(根据规划用地性质命名)

根据地块的权属性质及规划控制指标,游乐中心建筑密度控制为40%、限制高度15米,容积率1.5.该建筑势必为较大体量之综合功能完善的类型,建筑功能根据游乐中心建筑的共有特征将主要使用群体定义为青少年活动和儿童早期教育以及部分群众康乐设施。功能区分为门厅共享区、青少年区、儿童早教区和健身康乐区几个部分。相互之间彼此联系且有独立设置。中庭内的庭院将山体绿化引入院内,使过大的体量之中又别有洞天。

建筑的外形采用现代的具有金属色泽的饰面,辅以钢玻结构的条窗和天窗。使之在总体体量上不至于太过封闭但同时又具有跳跃、动感的设计语言。

总体布局上主要将沿街广场尽可能开放,建筑尽可能向山体靠近,主要目的是将城市的沿街的广场空间和景观连贯起来,从体育馆广场-游乐中心广场-停车场-公园入口广场完成彼此功能丰富的开放空间。对高密度的城市舒缓是大有裨益的。

II 规划展览馆和公园管理处(根据规划用地性质命名)

规划展览馆的主要设计思路是将其与山体结合在一起,由于展览馆的展览功能对与采光的要求比较特殊,因此建筑的布局设在龙山山脉西南角的一处山坳之内,规划中对于展览馆的面积控制在2000平米之内,为了使体量更显合适,设计中将公园管理处的功能也和规划展览馆合并。

展览馆的外形顺应山体的台地呈退台式处理,其中标志物的高度和位置主要为了照顾到龙山的天际线,内部功能主要是以展览作为主题,分为模型展览区和挂图展廊,同时安排了部分小型会议的功能。建筑的平面造型采用柔和的曲线造型和山体融为一体同时和周边的公园相得益彰。材料采用通透的钢玻结构。轻盈而灵动。

第九章竖向规划

1.竖向规划

以因地制宜、节约土石方为原则,结合山坡

地的高差,体现山地广场丰富的竖向空间关

系。一是处理好快速路的标高与基地的竖向

关系,二是基地由西至东逐渐抬高,边坡景

观区和景观休憩区需做微地形处理。本规划

采用八五基准高程,温州城市坐标系统。

2.防洪与山体保护规划

尽量保持山体的自然地貌,利用生态型

坡式挡土墙,做好山体与休闲广场以及步行

道的衔接关系,保持水土平衡。建筑退让山

脚线应大于8米。沿山脚设置截洪沟,宽度

0..5~0.8米,利用自然地形高差排水,纵坡大于1:20或局部高差较大时,可设置陡坡或跌水。采用明沟与暗渠结合,排入瑞枫快速路排水沟与泄洪沟,满足场地排水要求。依据环城河保护规划,基地当中溪流宽度15米,为山体公园泄洪沟,排向周边环河和干渠。

第十章给排水设计

一、设计依据

1.方案设计图纸

2.有关国家及地方的现行规程、规范及标准:

《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3

《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50013-2006

《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

《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GB50067-97

二、设计内容

1.室外景观喷泉及浇灌给排水设计;

1.建筑内消防及给排水设计。

三、水源、水压

1.水源:从附近引入两路DN150的给水管,供园内生活、浇灌及消防用水

1.水压:满足用水点水压要求。

四、给水系统

1.在休闲游乐中心、规划展览馆等设置生活供水及室内消火栓系统;

2.在室外设置室外消火栓,绿地按一定间距布置埋地式快速给水栓。为防止冷

冻对管道的破坏,在管道最低处设置泄水阀。

3.水费计量

在市政接入管设总表计量,再在各单层建筑设分表计量。

五、排水系统

室内采用污废水合流,污废水经化粪池处理达标后,排入城市污水管网。室外采用雨污分流,雨水自成系统,雨水经由屋面、地面径流由经雨水口排水管排至附近河道。

六、管材和接口

1.室内给水采用钢塑复合管,丝扣连接。室内排水采用UPVC塑料管,粘接连

接。

2.室内消防管采用热镀锌钢管,DN≤100采用丝扣连接;DN>100采用卡箍连

接。

3.室外给水管DN≥100mm的采用球墨铸铁管,橡胶圈接口。DN<100采用钢塑

复合管,丝扣连接。

4.室外排水管采用双壁波纹管,橡胶圈接口。

第十一章电气设计

一、设计依据

1、方案设计图纸

2.有关国家及地方的现行规程、规范及标准: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16-2008)

《建筑照明设计规范》(GB50034—2004)

《10KV及以下变电所设计规范》(GB50053-94)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94)(2000版)

《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95)

《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94)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2006版)

《城市道路设计规范》CJJ37-90

《城市道路照明设计标准》CJJ45-2006

《城市道路照明工程施工及验收规程》CJJ89-2001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9-92

二、设计范围

1、各单体建筑照明与配电、防雷与接地;

2、变配电设计;

3、室外照明(包括景观照明)。

三、供电电源

整个绿地内分散设置变电所。采用YJV22交联聚乙稀绝缘电力铠装电力电缆埋地直敷,引至各用电点。

四.计量方式

采用高供电量。计量柜设在变电所内,绿化、地上建筑用电分开计量。

五、照明设计

1、室内照明以节能型荧光灯为主。

2、室外照明

1)园路干道设高2.5米的庭园灯。绿化小径边设高0.6米的草坪灯。

2)广场上、建筑小品及绿化中根据具体要求设置灯具,体现夜景特色。

3)有水景的位置设置水下灯。

4) 自动控制

a、整个公园的电气总监控室设在管理办公区内,对灯光、水景及喷灌进行自动控制,并监视设备的运行状态。智能主控制器内的万年历可根据日落时差自动调整灯光开启时间,同时可将灯光、水景的运行状态自由组合。公园内根据用电设备设置户外副控箱。

b、智能主控箱控制模式分为普通型、周末型、节日型,控制器可自动切换。智能主控箱也可手动切换,以适应特殊需要。

c、根据给水的要求分区分批自动浇灌,早晚各一次(或根据要求自由设定),喷洒的启动时间及每批喷洒所需的时间均可自由设定,并备有自校正微机湿度仪,能接收土壤传感器的信号,对土壤的湿度划分为干、中干、中湿、湿四挡,以调整绿化喷淋的次数和时间,使自动喷灌设备作相应的喷淋或关闭。

六、防雷与接地

1、各单体建筑按规范设计防雷系统;

2、有配电房的建筑采用TN-S系统,其它建筑采用TN-C-S系统;在一层设置总等电位端子箱,并在各个电源进户配电箱处设置浪涌保护抑制器;

3、室外照明接地系统

1)采用TT系统 ,每盏室外灯具的金属外壳及灯杆等外露可导电部分均应接地,接地装置可利用路灯埋地基座的钢筋焊接而成,或单独设置人工接地,接地电阻要求不大于4欧姆,如实测接地电阻大于4欧姆,则增加人工

接地体。

2)各路灯回路均设漏电断路器保护,漏电动作电流为300mA,动作时间不大于0.1S.

七、室外电缆防盗措施

措施1:在变电所设置一个报警终端,其型号为ATL80101,在每个配电箱进线处设置一个电缆监控器,其型号为ATL80201,无论案犯破坏哪一条电缆,系统都能即时将破坏现场的地点、名称、路名等通过公网系统(包括:短信、GPRS、GSM)传送到总控制中心或安全人员,管理人员可及时处理。

措施2:埋设电缆时,分段将电缆用松木桩绕圈固定。然后埋设,防止案犯抽动电缆。起到防盗作用。简便易行。如下图:第十二章智能设计

一、设计依据

1、方案设计图纸

2、有关国家及地方的现行规程、规范及标准:

《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T 50314-2006

《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 50311-2007

《综合布线系统工程验收规范》GB 50312-2007

《民用闭路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 50198-94

《有线电视广播系统技术规范》GY/T 106-1999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 16-2008

《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 GB 50348-2004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 50057-94

《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

GB 50343-2004

二、设计范围

1、综合布线系统

2、计算机网络系统

3、有线电视系统

4、安全防范系统

5、背景音乐

三、综合布线系统

本工程采用综合布线系统作为大楼内语音、数据及图像通信等系统的传输媒质。考虑到对通讯自动化(CA)、办公自动化(OA)等系统的信息传输需求,在布线方面要求具有高度灵活性、可靠性及综合性,并且要求易扩容、面向未来的发展及方便维护和管理。布线系统采用六类布线解决方案来设计,系统采用了星形拓扑,数据主干采用光纤,语音主干采用大对数电缆,水平区采用六类UTP,管理间用模块化配线架。

四、计算机网络系统

计算机网络管理系统采用以太网络结构结合宽带和交换技术,按1000Mbps主干快速以太网进行设置。整个内部网通过路由连接专网或Internet,作为大楼的内外信息交流的桥梁。设备选配为标准配置,包括核心交换机、路由器、楼层交换机等设备。

五、有线电视系统

有线电视系统主要包括接受信号源、前端设备、干线传输系统、用户分配网络四部分。其中接收信号源包括市有线电视节目、自办电视节目信号等。前端设备把各种不同的信号源接收的电视信号经再处理为高品质、无干扰杂音的电视节目,混合以后再馈入传输电缆。干线传输系统把来自前端的电视信号传输到分配网络。

六、安全防范系统

安全防范系统采用全方位、全天侯,集防盗、防抢、监控于一体的立体安全防范系统。它包括闭路电视监控 (CCTV) 系统、入侵报警系统、电子巡更系统等,对公园内人员和设备起着十分重要的保障作用。

七、背景音乐

在公园内设置背景音乐,为园内增添更加活跃、明快的气氛。

第十三章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注:1.本指标不包括:1. 平塔A-15-07、A-15-08其他公共设施地块;2. 龙山B-08-04

停车场用地地块。

2.本指标包括的:平塔A-15-07、A-15-09地块和龙山B-08-06地块估算投资本次

不计入。

第十四章投资估算

景观工程估算书

编制说明:

1.本工程项目总投资4999.16万元。

其中:

龙山公园总投资2230.42万元,工程直接费1998.48万元,工程其他费166.98万元,预备费64.96万元;

游乐中心地块总投资2313.74万元,工程直接费2094.13万元,工程其他费152.22万元,预备费67.39万元;

平塔公园总投资455.00万元,工程直接费394.83万元,工程其他费46.92万元,预备费13.25万元。

2.估算编制依据:本院方案设计图纸、设计说明、及有关计价定额。

3.估算造价参考本院同类型建筑经济技术指标。

4. 未计其他未定费用。龙山公园总估算表

龙山公园工程建设其它费用计算表

龙山公园工程综合估算表

游乐中心总估算表

游乐中心工程建设其它费用计算表

游乐中心工程综合估算表

平塔公园总估算表

平塔公园工程建设其它费用计算表

平塔公园工程综合估算表

园林设计杭州滨江公园景观设计说明

滨江高教园区中心公园环境景观设计方案 设计说明 一、概况: 滨江高教园区中心公园位居滨江高教园区内,西、北靠青年路,南朝新开河,地处公安高等专科学校、中医学院、机械职业技术学校、文化艺术学校、商业职业技术学校等几所高校的心脏地带。作为整个高教园区的配套公园,对整个园区绿化环境起着画龙点睛的作用:生态上,将充分发挥其城市绿地系统中的作用;景观上,会大大提升高教园区的文化品位,丰富园区的环境景观;功能上,提供高教园区师生休闲、娱乐、活动的户内外场所。 全园总面积45亩(30000万平方米),两面临新开河,由入口区、主广场、开阔草坪区、水景区、沿河绿化景观等5各部分组成。全园景观交叉重叠,错落有致,是供滨江高教园区师生工作课余交流、休憩、游览、娱乐的景致优美的公共开放空间,同时也是一处景观丰富,引人入胜的现代城市公园。 二、规划布局: 滨江高教园区中心公园的环境景观由入口区、主广场、开阔草坪区、水景区、沿河绿化景观5各部分、多个景点组成,采用园路及植物材料的自然然分隔形成各自相对独立

的位置空间,景观与空间巧妙结合,构成全园有机的整体。园区的景观设计以圆的构成为主,通过园路铺装的连接,寓意各高校就如一个个独立的主体,在中心公园寻求一种文化与文化的融合、边缘学科的交流。布局上追求和谐统一、中西合璧、活泼古朴、庄重大方、野趣横生、步移景异的景观效果, 1.入口区 ●主入口 以石质的“世纪之门”为主景,门内喷泉相交重叠,象征交流融合,点出滨江高教园区中心公园的主要功用,为各高校交流文化、娱乐、休闲的场所。黑色灯柱为背景,涌泉呈半圆围合之势,为前景。整组景观层次丰富,内涵深刻,使全园的序幕所在。 ●次入口A 次入口在风格上与主入口保持一致,以大塑石为主景,几面石墙同时照顾各个观赏面的景观效果,高低错落。 塑石以钢索固以石墙之上,体现一种“力”的感觉。 塑石上刻“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营造浓浓的文化氛围,与整个景致也有几分吻合。雾喷使景观产生若隐若现、如虚若幻之感,增添几许美妙。 ●次入口B

山体公园景观设计分析

山体公园景观设计分析 发表时间:2017-07-24T11:01:28.417Z 来源:《基层建设》2017年第9期作者:王倩 [导读] 摘要:山体公园具备独特的山体特征,为公园的设计增加了想象的空间,也提高了本地的旅游价值。 天津市园林规划设计院天津 300191 摘要:山体公园具备独特的山体特征,为公园的设计增加了想象的空间,也提高了本地的旅游价值。山体公园在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同时,也是人们休闲、游憩、娱乐的重要场所,随着旅游业的发展,还会推动当地经济增长,提高城市的影响力 关键词:山体景观设计;问题探讨;发展策略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以及人们的生活环境的不断变化。城市已经成为人们生活和生存的主要集中地,当今,人们已经从传统的重视经济的发展转变为开始重视绿色生态环境的建设。山体景观设计作为城市建设中一个有生命力的设施给城市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无限生机。接下来阐述我国的山体景观设计设计中景观设计项目的中相关问题。 一、山体景观设计景观设计存在的问题 1.规划建设过于模式化 园林景观的设计讲求的就是个性化,需要深刻的体现出该地区深厚的文化底蕴以及所富有的历史内涵。到那时近些年我国的园林设计已经逐渐体现出西方园林设计的特点,已经逐渐失去本土的特点。在设计的时候往往体现出断章取义或者没有考虑到当地的气候条件以及地形特点。因此设计出来的作品缺乏深层次的内涵,仅仅停留在设计的表面。 2.山体景观设计建设的意识普遍不高 山体景观设计还会受到当地的经济以及设计人设计观念的影响,在我国,仍然还有很多城市没意识到山体景观设计的重要性,因此在设计的时候只是一味追求设计的潮流,设计的的景观往往只是具有观赏性,适用功能不强,忽视城市绿地的实用性与生态效益。因此,很多的城市在园林建设上往往片面的追求眼前暂时的利益,忽略了城市长远的发展。 3.山体景观设计缺乏以人为出发点 一般,我们在进行园林设计往往是为了不断提高城市居民的生活幸福指数,不断陶冶人的情操。因此在山体景观设计中坚持以人为本,一些景观设计需要按照人的要求来进行设计,但是需要明白人们的需求往往不仅仅停留在美的享受上,还需要注重园林本身的实际功能。事实却是:在现代山体景观设计中,设计人员往往过分追求美的享受,忽略了对人的关怀,例如我国很多大城市中的很多山体景观设计中,本来设计是为了人们的生活提供便利的,但是广场设计人员在设计的时候在偌大的广场上,地面主要铺设了草坪,而不是瓷砖,因此大量的娱乐设施只有暴露在露天中。在炎热的夏季或者多雨的季节,既没有大树庇荫,也没有遮雨设施,因此,即使再美的风景也没人久留于此。 4.缺乏历史文化底蕴 山体景观设计景观设计并不仅仅是简单的植树、栽花或者配草,而是一种源于自然并高于自然的有着丰富历史文化底蕴的植树、造景活动。因此,在园林设计中,要着重打造当地的风情特色以及文化特点。给予生态和自然的基础上,将生态和环境与当地的文化特色进行完美融合,在景观汇总体现出文化特色,在文化特色中表现出当地的景色。由于不同的城市有着不同的风土人情和文化背景,但是我国目前城市化逐渐体现出整齐划一的特点,忽略了自身的特征,偏离本身的历史文脉,在景观设计中很难看到其本身具有的特征,失去景观的独特魅力。 5.在进行设计时缺乏对园林植物进行合理配置 园林植物配置应尊重植物的生长特性以及生长规律,否则就难以生存下去。但是在我国的园林设计中,设计人员往往没有按照实际需要对植物进行配置。例如经常会出现一些设计人员在设计中为了突出对称美,在设计中忽略了植物本身的群落分布特征,只是种植一些种类单一的植物。因此在园林设计中不仅要考虑到植物本身就具有的特性,还需要对设计的地理环境进行分析。 二、山体景观设计的发展策略 1.应坚持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 山体景观设计景观设计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方便人的使用。因此我们在设计的时候需要从空间以及形状上进行设计,另外在设计的时候还需要主要色彩的搭配。设计人员在实际之前需要对当地居民生活需求进行调研,充分了解其生活需求。坚持以人为本是设计理念,从而努力创造出一定空间形态、舒适宜人的城市物质环境。因此在园林时候中需要设计人员注重人性方面是设计。 2.山体景观中要尽量实现动静合一 对于山体景观设计来说,我们在设计的时候需要充分考虑到山、水的设计,自古以来,我们进行奥运林设计都是依山傍水。因此在山体景观设计中需要首先先考察当地的水质,以及水形成的景色,同时还需要水的排入和流出进行设计,注重水的净化问题。真正做到生态。我们在创造高水位的时候,可以使用瀑布的营造来实现,让水体自然的循环流动,进而产生溢水、涓流等动态水景观,增加水体与大气、沙石的接触,这样可以充分提高其含氧量。最终达到生态设计的设计理念。 3.体现地方特色历史文化特色 每个城市都有其自身的地域特征与地方历史文化特色,因此,应充分的挖掘城市植被特色、主题文化以及环境等重要的潜质,尽量保持原地的本土文化人情特点,打造出具有当地特色的城市化特点。并且在设计的过程汇总需要设计人员不断将可持续啊发展的理念融入到城市的山体景观设计中去,充分体现出城市化的个性特征。另外,在园林设计中需要设计人员首先理清当地的文化发展脉络,重视对文化的传承和保护,以自然化的景观为基点,完美融合当地的风土人情以及文化传统,力图增加园林设计中地域性的景观。从而增加园林的魅力和吸引力。 4.充分考虑其生态环境 第一,在山体景观设计的时候需要考虑到设计周围环境的布局,因此在山体的设计过程中,首先要有整体性的概念,设计人员在头脑里勾画出设计的整体布局,并且需要协调好绿地设计好整个生态系统和城市的功能之间的关系,将大自然的风景引入到城市的设计中来。充分利用大自然来提高城市居民的幸福指数。 第二,选择本地带野生或者栽培的建群种。山体景观设计需要参照设计当地的气候条件以及土壤条件来进行设计,主要是因为土壤以

现代城市公园景观设计理念

现代城市公园景观设计理念 1、景观功能结构与空间布局 公园作为划分城市功能结构与空间布局的结构单元,随着城市不断地扩张开发、结构的调整,城市公园的功能作用越来越重要。在公园建设中,要善于利用城市原有的地理地貌、人文景观、水系和植被等客观条件,使公园景观与城市各个空间相互融合渗透、优势互补、和谐统一。所以,在设计中要充分考虑景观的空间结构特点,尽量创造一种让人心旷神怡、豁然开朗的意境。此外,在公园的景观设计中,还要提倡景观与周围建筑的协调一致,通过垂直层次的植物群落和衬托出地势的变化,使其成为整体景观的一部分,同时还可以借助于建筑的颜色基调丰富景观空间上的色彩,使得整个景观充分体现了自然和谐的设计主题,创造公园新空间。在公园景观设计中,还要注重景观设计与城市的良好的互动关系,公园是个开放的多层次、多方面的熔炉,而不是一个固步自封建筑小品,景观设计必须关注公园与周边街区在空间方面的开放、功能设施方面的共享和文化取向方面的一致,从而在最大限度上提高公园的使用价值、观赏价值,与城市建设、历史文化基调相呼应。在城市不断发展可谓是寸土寸金的今天,城市公园作为一个对外开放的空间,在景观设计中要合理利用城市可以利用的道路、站台、排水沟、集市等空间,使其成为公园景观可以利用的一部分。综上所述,城市公园作为城市开放空间,与传统公共空间构成要素相比,其外向型的空间风格和生活化公共空间之间的综合化、

多样化将吸引尽可能多的使用者,并随时代变化而不断更新。 2、体现地方特色及历史文化特色 每座城市都有其特定的地域性和独特的历史文化背景,因此,在进行公园景观设计的时候注重城市地域特点和历史文化背景的再现,将富有地方特色的民俗文化风情、宗教信仰、历史古迹等融入景观设计之中,突出公园景观的地域文化主题,使其彰显独特的个性与魅力。把握城市历史文化发展的主流方向,重视对景观的建设与城市旅游开发的结合,以自然生态、历史文化为基调,将城市"和谐可持续的发展"主题融入公园景观设计中,从而将城市打造成具有独特历史文化和艺术氛围的旅游景点。 3、体现人性化 在景观设计中,突出人性化是公园景观设计的一个趋势,社会的进步推动着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不断发展。当今社会,人们越来越重视城市公园景观环境对人们生活的重要作用,对公园景观建设也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在公园景观设计时,必须突出"人"的价值,全方位、多层次的从人性化角度入手,整体上考虑城市公园景观设计中包含的各种问题充分分析和研究,使得景观设计和人们生活节奏和需求向协调,让人们在欣赏景观的时候感觉更加舒适,还能陶冶情操、缓解压力。还需要考虑人们不同年龄、不同文化程度、不同生理特点,设置明确的功能分区,构建多层次动静结合的空间结构,从而更好地满足居民需求,为人们提供更多的服务。此外,在园林景观设计中,还要顾及人的感官理性评价。充分利用景观设计出来能引起人们思维变迁

公园景观设计说明

北山公园景观设计说明 北山公园现为一个具有简单的游步道及休息凉亭的部分开发的山体公园。按照温岭城市总体规划,确定城市形态为“一带二轴八组团”,“一带”为由北山公园、中央生态水网保护区构成的绿色空间,南北向贯穿城市,是城市生态防洪、景观、旅游空间主体。“二轴”为以万昌路和76复线为交通通道;以中华路和城西大道为交通通道串联城市八个组团。因此北山公园位于“一带二轴”的核心交汇地带,其生态、景观、旅游休闲功能就显得更为突出。同时北山公园与温岭胜景石夫人峰隔城相望,其规划设计应设计应充分考虑与石夫人、东辉阁、下保山公园、塔下山公园等城市景观的统一性与协调性。是城市的主要景观点和观景点。 根据景区性质、地域特征、资源分布特点将公园共划分为六大功能区:1、自然风景生态区、2、中心景观带、3、休闲观景区、4、生态文化景区、5、娱乐休闲带、6、入口景区。 从景观地理环境特点及景区划分的实际出发,根据山体公园的特征以及景区地规划布置,本次规划形成了“一线、一环、四点”的结构。 “一线”指的是由南线公路入口——休闲度假别墅区——观景台——台地园的一系列景点所组成的空间轴线序列。“一环”指沿山脚下居民区附近的带状娱乐休闲区。“四点”是指别墅区、观景台、台地园、入口景观广场所组成的各具特色的景点。 “点”、“线”和“环”由园路游线加以沟通,以多种方式丰富了游览形式和游览内容,满足了不同游人的需要。 一、规划布局 表3-1景区功能划分 功能分区 景观功能 服务对象 区内特色 休闲观 景区 保持两座山头的互动关系,提供游人合适的观景扬所。

本市居民、周边城市游客和附近居住区居民。 俯瞰城市,观景为主 生态文化 景区 观光览胜、休闲度假、生态康体健身。 本地居民、周边地区的香客及居民。 健身休闲与生态文化的结合 中心景观带 为开发区城市中轴上的绿带,保持两座山体的连续性。 本市居民及开发区居民。 城市绿地 自然风景生态区 以生态植被与自然风景为主,山坡上分布有台地园、生态竹林,山顶上建立石塔,成为公园标志物,也是市西北区中的标志性景观。 本市居民及游客。 自然气息强烈,设计中体现自然生态特色。 娱乐休闲景区带 绿色教育、健身康体、结合废弃采石场的改造,创造良好的休闲环境等。 本地区市民,特别是北山附近的居民区、各类学校、厂矿。 娱乐休闲的典型范例、生态恢复的先进代表 入口景区 结合北山面水的优美环境,创造品味高雅的休闲环境,成为反映城市文化面貌的窗口 本市居民及游客。 文化品味高雅,档次高、优美的滨水环境。 (一)休闲观景区 位于南部山体的北端,这里植被相对稀疏,视野开阔,是俯瞰全市的绝佳景点。依附照山形走势在地势较高处规划三处观景建筑,彼此分隔,相得益彰。

浅析山地城市公园规划设计

浅析山地城市公园规划设计 山地城市公园对于城市景观的塑造和影响显然高于平原城市公园,因为它影响的不仅是城市的平面肌理,还影响了城市的立面景观,它是构成城市天际线重要而美丽的一部分。我国许多山地城市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人们已经有能力改造自然山水环境来拓展城市发展空间,但一味地改造往往会带来严重的生态环境破坏,反过来阻碍城市空间的发展和城市生活品质的提高,也并不能从根本上去解决城市中环境资源减少、绿地空间狭小等问题。因此,因地制宜有效利用自然山体环境建设城市公园,改善城市风貌,避免自然环境的破坏和浪费是山地城市公园设计的重点考虑因素。本文从国内外山地城市公园设计案例和文献浅析山地公园规划设计。 1山地城市公园相关概念 所谓“山地”,从地理学的角度来说,是指陆地表面形成的高耸的地貌形态。山地具备两个明显的地理学特征:有一定的相对高度和绝对高度;而从风景园林的角度来说,它是不同于平地概念的具备特殊地理环境特征的园林基地,也就是地形起伏比较大。而“山地公园”是在规划设计用地范围内基地地形为山地或具有山地的地形特征的公 园绿地。山地城市公园是利用山地的特征和植被所营造的游玩休憩场所,是一种复合生态系统。山地城市公园顾名思义就是山地公园在城市中的一种存在,是山地公园与城市公园的结合体。

2国外相关文献 (1)斯德霍格雷(Thomas?J?Stohlgren)等一行研究者以一定的技术为研究基础,分析美国洛杉矶国家公园的植物种类,重点分析其多样性景观,且对麋鹿生境和水岸生境的植物种类进行丰富度调查以及分析,统计出不同尺度下物种多样性和不同生境下物种多样性的相关科学数据。(2)拉福林(DanielC?Laughhn)等一行研究者对美国大峡谷公园的山地植物群落进行了研究。他们从森林防火、森林结构、可燃物载量以及地形学角度对不同海拔地区的下层植物群落进行调查研究,分析得出适宜较低山地的林地下层植物种类和适宜亚高地的林地下层植物种类。(3)国际上有名的“宫胁昭方法”是一种在城市中营造近自然林的方法,是由日本宫胁昭教授提出的。这种方法是将所选的乡土树种的幼苗,按自然群落的结构密集种植在接近天然森林土壤的种植带上。种植以后利用种群之间的自然竞争,优势种会被保留,2~3年便可郁闭,10年后便成林。这种“宫胁昭方法”管理粗放,种植简单,而其最后形成的植物群落具有一定的稳定性。 3国内相关案例 案例分析总结———以兰山山地生态公园为例:兰山山地生态公园位于兰州皋兰山山顶,占地面积5200亩,整个公园以山体本身为基调,依山而建,是典型的根据山地本身的地形特点所建造的山地公园。兰山山地公园最独特之处在于黄河穿城而过,不仅仅让公园有山

公园景观设计说明

深圳市宝安区求雨岭公园景观设计说明 第一章现状分析与项目定位 一、现状概述 1.1地理位置 求雨岭公园位于深圳市宝安区观澜街道牛湖社区,东面隔清平路与东莞市凤岗镇相望,西面为规划建设中的观澜版画基地和观澜高尔夫球场,南面为牛湖社区,含牛湖与鳌湖新村、老村,北面为规划建设中的燃气基地和规划建设的3号路,公园园区用地面积约19.437公顷。 1.2自然条件 1.2.1气候 观澜地区属亚热带海洋性气候,气候总特征可概括为夏长冬短,春秋相连,降水丰富,风清宜人。年均降水从东南向西北逐渐减少,属降水非常丰沛的地区。降水集中在五至九月,十至四月降水偏少,但因气温较低,故不显得干燥。常年主导风向为东南风,年平均日照数为2120小时,太阳年辐射量5404.9兆焦耳/平方米。规划区域年平均温度为22.4℃,年平均降雨量约1700~2000毫米。 1.2.2地貌 求雨岭公园属于低山丘陵地貌,主峰位于公园山体中部,海拔119.68米,东、西次峰海拔均超过80米,区域内沟壑纵横,峰峦起伏,山体坡度多超过30°,少平坦区域。 1.2.3地质土壤 山地地质构成以花岗岩、砂页岩为主,部分凝灰岩、变质岩。土壤多含石英沙粒,有赤红壤、山地红壤和山地黄壤等类型。 1.2.4自然植被 求雨岭公园地带性植被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原生植被多被破坏,现存多为人工种植的次生体大叶相思、桉树、荔枝等树木以及灌丛矮草和杂木丛。耐阴性地被,在一些沟谷地段还保存有较为完好的竹林。人工次生林结构主要是:马占相思+大叶相思林+桉树+木荷+红乌桕,其它可见植物有: 乔木树种有:黧蒴Castanopsis fissa 山杜英Elaeocarpus sylvestris (Lour.) Poir. 降真香Acronychia pedunculata (L.) Miq. 红豆 Ormosia spp 岭南山竹子Garcinia oblongifolia Champ. 黄牛木 Cratoxylum cochinchenense (Lour.) Bl. 冬青 Ilex spp 樟树Cinnamomum camphora (L.) Presl 灌木树种有: 梅叶冬青Ilex asprella 粗叶榕Ficus hirta 牛耳枫 Daphniphyllum calycinum Benth. 华南省藤Calamus rhabdocladus 银柴Aporosa chinensis等; 主要藤本:小叶海金沙Lygodium microphyllum 花椒簕Zanthoxylum scandens 罗浮买麻藤Gnetum lofuense 藤黄檀Dalbergia hancei 主要草本:华南紫萁Osmunda vachellii Hook. 海芋Alocasia macrorrhiza (Linn.) Schott 草豆蔻 Semen Alpiniae 山菅兰Dianella ensifolia 土麦冬Liriope spicata 1.3社会条件及发展概况 牛湖社区居委地处深圳市区东北面,周边相邻有东边君子布村,南靠新田村,西连观澜湖高尔夫球场,北接东莞塘厦、凤岗,全村总体面积6平方公里,总人口为3万人,其中常住户口占1704人,属客家人之乡。 二、现状分析及评价 2.1 区位:规划用地所在的观澜求雨岭地区,为深圳和东莞市域交界区域,是未来观澜版画基地的外围区域,是城市生态风景廊道重点建设地区。

公园景观设计说明1

公园景观设计说明 公园现为一个具有简单的游步道及休息凉亭的部分开发的山体公园。按照温岭城市总体规划,确定城市形态为“一带二轴八组团”,“一带”为由北山公园、中央生态水网保护区构成的绿色空间,南北向贯穿城市,是城市生态防洪、景观、旅游空间主体。“二轴”为以万昌路和76复线为交通通道;以中华路和城西大道为交通通道串联城市八个组团。因此北山公园位于“一带二轴”的核心交汇地带,其生态、景观、旅游休闲功能就显得更为突出。同时北山公园与温岭胜景石夫人峰隔城相望,其规划设计应设计应充分考虑与石夫人、东辉阁、下保山公园、塔下山公园等城市景观的统一性与协调性。是城市的主要景观点和观景点。 根据景区性质、地域特征、资源分布特点将公园共划分为六大功能区:1、自然风景生态区、2、中心景观带、3、休闲观景区、4、生态文化景区、5、娱乐休闲带、6、入口景区。 从景观地理环境特点及景区划分的实际出发,根据山体公园的特征以及景区地规划布置,本次规划形成了“一线、一环、四点”的结构。 “一线”指的是由南线公路入口——休闲度假别墅区——观景台

——台地园的一系列景点所组成的空间轴线序列。“一环”指沿山脚下居民区附近的带状娱乐休闲区。“四点”是指别墅区、观景台、台地园、入口景观广场所组成的各具特色的景点。 “点”、“线”和“环”由园路游线加以沟通,以多种方式丰富了游览形式和游览内容,满足了不同游人的需要。 一、规划布局 表3-1景区功能划分 功能分区 景观功能 服务对象 区内特色 休闲观景区 保持两座山头的互动关系,提供游人合适的观景扬所。 本市居民、周边城市游客和附近居住区居民。 俯瞰城市,观景为主 生态文化 景区 观光览胜、休闲度假、生态康体健身。 本地居民、周边地区的香客及居民。 健身休闲与生态文化的结合

公园设计说明书

一.实施区域现状 1.区域位置:本项目位于成都高新区南部园区,北临德赛二街,南街益洲大道,东临盛华南路,西接元华路,占地222亩,不规则四边形,地势比较平缓,属于四川盆地亚热带气候。平均温度16摄氏度,年降雨量1500mm,四季分明。 2.实施区域现状特点:天府新城是成都南部园区的重点发展区,新城位于成都中轴线南段,在城市总体规划中该段轴线定义为科技商务中轴线,以软件及服务外包产业为主导,属于整个城市向南发展的光导区和核心区。 3.交通区位条件优越,距离双流机场12公里,紧临成都火车南站。距成雅、成仁高速公路3公里 二. 设计依据 综合分析场地现状、所处地理条件及地方历史文化沿革,以及城市生态化、园林化发展带来的契机,利用文化与时代精神相结合,将自然生态、树木云水、历史文化的表现特性化为园林景观中的视觉效果。通过表征水脉、绿脉、文脉、生态脉的景观设计元素展现一个生态的空间、艺术的空间、文化的空间、休闲的空间和一个永恒的空间;营造一个静穆湿润、游览休闲、康身健体、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共荣的生态环境;改善人居环境质量,满足人民对物质和文化生活不断提高的需要。将公园建成以植被景观为主要景观特色,以历史文脉、地域文化、自然生态为内涵,集观赏游览、文化、娱乐、休闲、等多项功能为一体的景观优美、使用方便的开放式综合性公园。 整体规划目标是创建“四境”,即“品质高雅的文化环境”、“生机盎然的绿化环境”、“舒适宜人的活力环境”、“和谐统一的生态环境” 三.设计原则 1 以人为本原则 人是设计的使用者。因此首先应考虑使用者的要求,做好总体布局,创造清新、优美、舒适的公园生态环境,坚持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协调发展。不同年龄和性别的人群往往有着不同的行为需求和喜好,创造一处从美学和功能上富于变化的空间,满足不同人群对多样化空间的渴求,实现人民接触自然的最大化,强调服务对象“人”的多重需求和体验要求,强调人的参与性,强调景观延续性、适用性和多样性。 2 生态原则 设计中注意绿化植物配臵结合自然,富有野趣,避免城市化倾向。大处着眼,注意整体效果;小处着手,结合景区、景点创造相应的植物景观。植物观赏区、滨湖休闲活动区、密林游览休闲区,分别运用松、柏、樟等常绿树种以及各种花灌木、耐阴性花卉植物,与相应的或密林幽静、或四季常青、浪漫诗境等的景点氛围相符合。再者就是在保护场地原有林木的基础之上,尽可能多运用本土植物或

悉尼barangaroo山体公园景观设计案例

山体公园--- 发表于:2012年10月22日16:48转发0 悉尼Barangaroo,面积达22公顷的城市改建计划国际设计大赛本月即将开始。Barangaroo递送机构(BDA)将为这块地区需求优秀建议书,希望能找到一个团队并在2013年年初开始改建工作。 这块中央选区将主要由文化及市民设施组成,有丰富的娱乐空间。BDA总监John Tabart说,中央选区将成为一个新兴热门地带,商业文化重镇,为生活,工作和休闲创造空间。这块选区对于悉尼而言难能可贵,Barangaroo最终成型的样子将成为悉尼未来的模板。 Barangaroo位于悉尼CBD西部,原是一个面积22公顷的集装箱码头,现要成为一个城市新兴开发区,新国际金融中心以及Headland公园的所在地。 Tabart说,我们要寻求一支国际一流的队伍,能够和当局合作,对Barangaroo进行总体规划,使Barangaroo Central焕然一新。 彼得·沃克设计的思路是让人们接触到水,实现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与利用。

项目位置: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 客户:澳大利亚悉尼韦弗利议会 设计团队:景观设计顾问/首席顾问:ASPECT Studios 澳派景观设计工作室建成时间:2010年

成本:252万澳元 占地面积:515平米 所获奖项:2010年度澳大利亚木材协会室外木质小品提名奖 2010年度澳大利亚公共空间结构工程优胜奖 这条海景走廊长达9KM,从悉尼最南端延伸至马鲁巴滨海区,在整个澳大利亚享有盛名。 从邦迪海滩到勃朗特海滩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段,拥有悠久的历史文化遗产, 但地质结构、工程设计极为复杂。 悬崖上完整保存着原生态面貌,裸露的砂岩石台悬于半空中,石台中仍有原生态的沼泽地, 这一切在本项目中都会得到保留。 悬崖上方的走廊串起一个个嘹望台--身处其上,悉尼壮丽的海岬、砂岩矿脉和广袤的海岸线尽收眼底。 海景走廊沿着地势上下起伏,使游客能充分领略到悬崖顶端的景观, 设计采用简单的材料和较低的光照强度,充分尊重场地现状。 走廊顺着结晶地质和砂岩结构蜿蜒曲折,5个相态不同的嘹望台分布在5处转折点上。 在有植物覆盖的区域,走廊由木平台变成玻璃纤维土石栅格, 以保证走廊下方植物能够接受到充足的阳光和雨水。 整条海景走廊选用高品质、耐久、环保的材料。 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设计师尽量减少栏杆的使用,让游客能最大限度地饱览沿途的风光。 该项目的场地非常复杂,需要进行非常严谨的土木工程设计与规划, 以保护裸露的岩层和岩墙侵入相成的自然遗产。

人工山体的生态景观设计-奥林匹克公园

人工山体的生态景观设计 刘晓路、丘荣,《2009北京生态园林城市建设》,中国林业出版社,2010:12-18 ——浅析奥林匹克森林公园主山绿化工程摘要:本文通过对奥林匹克森林公园主山的景观设计及施工过程的分析,总结其经验教训,探讨在城市园林中大型人工山体或荒山绿化的景观设计中,如何来进行生态景观设计。 关键词:人工山体;水土流失;水土保持;自然山林;维护管理 人工山体指在景观设计中完全由人工堆砌形成的山体,一般高度大于5米,平均坡度大于9度,小于此数值的地形我们一般称为园林微地形。人工山体由于体量大,坡度陡,缺乏植被覆盖,容易出现水土流失等生态问题,所以在设计中应采取与普通园林微地形塑造不同的处理,以解决这些问题。 奥林匹克森林公园主山位于北京市城市中轴线的北端,为一完全由人工堆砌的山体,其面阔680米,与主湖的相对高度48米,基底面积约43.3公顷。前山平均坡度10.2度,后山平均坡度19.3度,为一典型的人工山体。为保证主山山体的稳固性,岩土工程采用了分层碾压的施工方式,施工后土壤密实度为0.92,山体表面有1米厚疏松种植土。如此大型的人工山体,是在以往的设计中是极为少见的,其超大的尺度,多变的坡度坡向,复杂的土壤地质情况,给我们的设计带来了许多难题。 1.人工山体易出现的生态问题 1.1水土流失的问题 人工山体由于初期没有植被覆盖,坡长坡度大,表层土光滑疏松易被侵蚀,下层土壤密实度大不利于雨水渗透等因素,水土流失情况比较严重。

1.2种植设计如何达到生态效益的最大化 人工山体与普通园林的微地形塑造相比,具有尺度大,坡度坡向复杂等特点,这些特点造成了在公园建成后维护管理的困难,故在种植设计中应在保证景观效果的前提下,建成具有一定自我维护及调节能力的植物群落景观,提高公园绿地的生态效益的同时,还可减少公园后期维护管理成本。 2.水土保持设计 水土流失是指在水力、重力、风力等外营力作用下,水土资源和土地生产力的破坏和损失,包括土地表层侵蚀和水土损失,亦称水土损失[1]。在奥林匹克森林公园主山绿化工程中,首先要解决的就是人工山体严重的水土流失问题,进行合理的水土保持设计。 2.1山体排洪措施 山体径流的合理疏排能有效的防止雨水径流对山体土壤的大面积冲蚀,减少山体的水土流失。 首先,围绕山体设置排水横沟,在雨水径流对土壤形成大的侵蚀前对其进行截留。根据山体土壤的类型,可得出其最大不冲流速,再根据山体坡度等数据可算出其最大径流深度,最后便可算出截洪横沟的最大间距,根据计算,奥运森林

园林景观毕业设计说明参考

曲畔人家设计说明 一、项目概况 该庭院位于美丽的承德。整个庭院呈不规则多边形,总面积约2300平方米。庭院内有起伏的小地形,用地整体东北高西南低,地形高差约有2米。好庭院都是与周围环境以及主人的兴趣爱好极度和谐的,这样的庭院绝非华而不实,而总是给人以实用舒适的感觉。 二、整体设计依据 1、以绿化为主,适当点缀小品(花架,石凳等),做到三季有花,四季有景。 2、体现环境特色,亲近自然,形成整体风格,古典与现代的结合。 3、打造人性空间,满足功能需求。 4、适地适树,在形成良好的庭院景观的同时,应考虑方便今后的养护管理,尽量节约庭院的投入和今后的养护管理费用。 三、整体设计的理念和原则 1、坚持“以人为本”的设计原则。在设计中体现环境的功能、局部氛围的创造以及细部构造的尺度宜人等。如迷人的紫藤花架,空旷的石片露台,美观实用的水池,体现的都是以人为本的设计原则。 2、坚持“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原则。人本身即是大自然的一部分,人类活动必须给自己留有空间,即我们在规划设计中必须给庭院留足弹性。 3、因地制宜、塑造空间个性的原则。庭院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私有空间,因此我们在设计时要发挥想象,为园主创造具有个性的空间。 4、坚持人居环境的舒适性原则。在有限的空间创造出符合居民需求的人性空间,为居民提供可居、可憩的私家庭院。 5、坚持“文化性”的原则。通过环境载体的造型、色彩、质地及空间的处理,空间的过渡等,同时,充分挖掘植物的文化内涵,以提高庭院的文化品位,突出庭院的植物景观特色。 四、整体设计总体要求 环境设施对主人的健康、精神及心理产生的影响很大。所以,好的居住环境要根据人们的心理特点、生理因素等,进行合理布局、精心设计。充足的阳光为人们所必需。新鲜的空气对也尤其珍贵,能在清新、宁静的自然环境中休息散步,无疑是人们的一大享受,而这些要求,通过植物都可以达到。在具体的设计中,在植物配置上,总的要求是四季有绿,三季有花,即所谓的“春意早临

公园景观设计说明样本

公园景观设计阐明 公园现为一种具备简朴游步道及休息凉亭某些开发山体公园。按照温岭都市总体规划,拟定都市形态为“一带二轴八组团”,“一带”为由北山公园、中央生态水网保护区构成绿色空间,南北向贯穿都市,是都市生态防洪、景观、旅游空间主体。“二轴”为以万昌路和76复线为交通通道;以中华路和城西大道为交通通道串联都市八个组团。因而北山公园位于“一带二轴”核心交汇地带,其生态、景观、旅游休闲功能就显得更为突出。同步北山公园与温岭胜景石夫人峰隔城相望,其规划设计应设计应充分考虑与石夫人、东辉阁、下保山公园、塔下山公园等都市景观统一性与协调性。是都市重要景观点和观景点。 依照景区性质、地区特性、资源分布特点将公园共划分为六大功能区:1、自然风景生态区、2、中心景观带、3、休闲观景区、4、生态文化景区、5、娱乐休闲带、6、入口景区。 从景观地理环境特点及景区划分实际出发,依照山体公园特性以及景区地规划布置,本次规划形成了“一线、一环、四点”构造。 “一线”指是由南线公路入口——休闲度假别墅区——观景台——台地园一系列景点所构成空间轴线序列。“一环”指沿山脚下居民

区附近带状娱乐休闲区。“四点”是指别墅区、观景台、台地园、入口景观广场合构成各具特色景点。 “点”、“线”和“环”由园路游线加以沟通,以各种方式丰富了游览形式和游览内容,满足了不同游人需要。 一、规划布局 表3-1景区功能划分 功能分区 景观功能 服务对象 区内特色 休闲观景区 保持两座山头互动关系,提供游人适当观景扬所。 我市居民、周边都市游客和附近居住区居民。 俯瞰都市,观景为主 生态文化 景区 观光览胜、休闲度假、生态康体健身。 本地居民、周边地区香客及居民。 健身休闲与生态文化结合 中心景观带

南山山体公园调研报告

南山公园调研报告 一、公园概况 南山公园位于九江轻机厂对面的十里老飞机场,南至南山路,北至昌九高速,西至十里大道,东至欣荣路。公园以陶渊明的诗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命名,据说总投资3.5亿。公园东至欣荣路,西至十里大道,南至南山路,北至昌九高速,用地面积1330亩。公园分为广场部分和山体公园部分,其中,山体公园面积约700亩,山下市民广场面积约130亩,其他用地面积500亩。而我们主要是呈现山体公园部分的调研介绍。 公园设计紧扣山水田园特色,坚持人与自然和谐的理念,将园林文化、历史文化和现代文明相融合,重点打造集行政、休闲、文化、生态于一体的大型综合性主题公园。 二、公园设计分析 南山公园项目是我市实施“强工兴城”战略的一重大德政工程。公园建成后,将结束十里乃至整个城区西南片区无大型城市公园的历史,大大提升九江的人居环境和宜居指数,进一步彰显城市特色和个性,对于促进社会和谐、繁荣城市经济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突出优点: 1、紧扣山水田园特色,体现人与自然和谐统一。 南山公园的名称源起于陶渊明的诗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包涵了深厚的人文气息,而南山公园十字形的布局,更彰显出现代与自然的融合。与南山公园紧紧相依的是五柳湖,由于陶渊明非常喜欢柳树,并自称五柳先生,所以五柳湖因此得名,这着实体现了既南山公园特有的人文底蕴,也体现了南山公园人与自然和谐统一。 2、相地合宜,因地制宜。 南山用地西临十里大道,东至螺丝山东侧山体,北临规划道路(赣北商城),南至规划道路。公园建设共分三个区,即东南侧的螺丝山山体保护区及昌九高速公路南、北两个功能区。其中: ⑴螺丝山山体保护区:强化以人为本的生态理念,保留原有的山体植被,配套相应设施,完善旅游、体闲、健身、观赏及烈士纪念的功能。 ⑵北区:位于高速公路以北,完善配套公共设施,建设市民集会广场、商贸购物街区及部分行政办公设施等。(此区不在我们调研范围) ⑶南区:位于高速公路以南,规划设计与螺丝山一道,结合现有地形,完善旅游休闲、文化娱乐等公共设施,并形成与北区的“功能互补、景观衔接、空间统一、天人合一”的整体形象,同时强化日景与夜景的变化,使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有机统一,城市建设和生态环境协调融合。 3、彰显功能、生态、宜人设计原则。 南山公园整体由城市客厅、南山山体公园以及五柳湖公园三部分组成。且

景观园林设计说明范本.doc

景观园林设计说明 一、设计理念: 本案设计区域地块十分规整,因而这首先决定了它要以大尺度和大气度的概念来规划设计。我们在设计中从全方位着眼考虑设计空间与自然空间的融合,不仅仅关注于平面的构图及功能分区,还注重于全方位的立体层次分布。平面构图线条简洁流畅,从容大度,空间分布错落有致,变化丰富。满园的植物随季节变换造成的景观变迁,使整个景观设计真正成为一个四维空间作品,无论春夏秋冬、无论平视鸟瞰,都能令人获得愉悦的立体视觉效果。 二、总体特色: 本案景观设计中心以简欧风格为主。各处造型看似简单但又韵味十足,充分体现了一个中高档小区所具备的条件。小区的功能划分井井有条,在保持总体风格的基础上追求各自的特色,考虑全面周到,分布人性科学,强烈地吸引着人们走出家门,来到户外,投入自然的怀抱,融入绿色的环境,享受这美好的优质生活。 三、具体景观设计 站在 XX大道上, XX主入口景观立刻会映入你的眼帘,棕色的石材形象墙纹理十分考究,墙面上的兽头喷水透露出高贵的气息,潺潺的流水顺台阶而下,形成一处独特的跌水景观,周边的绿植在水面倒影出绿色的斑斓,是不是和您梦里家的颜色不谋而合呢。 顺主入口往上,路边的香樟会尽力用他的臂膀来为您提供一丝清凉,花池里盛开的鲜花争奇夺艳,努力为这里的环境绽放属于它的美丽。 不觉已来到中心广场,这里是我们活动交流的空间。站在景观轴线上,园里的景观即刻呈现在您面前,触手可及的是精美的植物图案,跃入您耳朵的那是跳跃的喷泉,中心处的景亭极具异域风情。简练的线条搭配细致的小品,整洁的绿植和规则的水景交相辉映,一种大气的感觉浑然天成。 四、交通系统

在充分研究了小区现有建筑规划和平面分布后,贯彻人性化的设计思想,从交通、消防等多个方面精心考虑,主要道路系统与建筑密切配合,明晰了然,将各大分区通达顺畅地紧密联系在一起,在人流主要交汇处均设有较大面积的活动空间,体现了良好的疏通性和引导性。次要道路系统不拘一格,形式多样化,并沿其设置别有情趣的坐凳、雕塑和小品。所有道路系统两旁均合理设置异域风情浓郁的指示牌和路灯,在充分发挥其功用性的同时亦强化着主题,为小区增色不少。 五、植物配置 植物配置遵循适地适树的原则,并充分考虑与建筑风格的吻合,兼顾多样性和季节性,进行多层次、多品种搭配,分别组合成特色各异的群落。整体上有疏有密,有高有低,力求在色彩变化和空间组织上都取得良好的效果。 XX园林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二 0 一一年十月

[公园景观设计说明]72某山体公园景观设计说明

[公园景观设计说明]72某山体公园景观设计说明[公园景观设计说明]72某山体公园景观设计 说明 篇一:72某山体公园景观设计?说明 第一章项目背景 1.设计背景 根据2009年12月《平阳县昆阳镇南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说明书》所确定的平阳县城南片“一核两轴,两廊四片”的功能结构。本次设计的平塔-龙山公园是城南片规划区中的人文生态廊道和自然生态廊道的交融处,是最具历史人文和自然山水特色的城南片的城市核心和人文景观核心。 平塔、龙山公园是整个平阳县昆阳镇南片区建设的排头 兵,它的设讣将对周边的环境起着指引的作用,因此在设讣前,首先对平塔和龙山公园的现状特点及发展条件进行分析和研究,结合当地的资源特色,提出了平塔、龙山公园共同发展的总体策略,最后确定本案的功能定位,合理地进行空间布局和规划控制,打造出一个集生态,文化,休闲娱乐于一体的中心公园。并以平塔,龙山公园的建设来提高整个南片区的区位优势和景观环境,并运用经营城市的理念盘活整个南片区,使之带来巨大的经济,环境,社会的综合效应。 2.区位 平塔公园位于昆阳镇平塔村中部的塔山范围,东临昆鳌快速通 道,西临西塘河,南临平阳一中,北接皇呑路,公园规划用地面积为2.832公顷。 龙山公园位于昆阳镇平塔村北部的龙山山体范圉,西临昆螯快速通道,东临新规划的高档居住区,南临牧坪下路,公园规划用地面积为15. 4364公顷。

3.自然条件 本地域气候属亚热带海洋季风气候,温暖湿润,光照充足,雨水充沛。年平均气温17. 9摄氏度,最冷月平均气温7. 5摄氏度,极端最低气温摄氏度,最热月平均气温28.1摄氏度,极端最高气温38. 3摄氏度。年平均降水量1632毫米,主要集中在春夏两季。梅雨和台风易造成山洪。地块内龙山地势较高,最高处约 40米,其他地势平坦,高程一般在3. 2-4. 5之间。 4.基地现状 1)用地性质:基地范围内现状主要是塔山和龙山的自然山体,以及山体周边的工业、仓储用地和办公住宅用地。现状有平阳县大小包装有限公司、平阳县广田集团经编厂、平阳县公安局消防大队、浙江国欣设备制造有限公司、平阳县经编厂等。 2)基地特征:从龙山东面视线所及,龙山山体天际线自然完整,植被覆盖率高,山下是良田万亩;但自龙山西面界面所示,山体破坏严重,岩石裸露,植被破坏,山下工厂和仓库杂乱无序,并有一处高耸的工用烟囱。塔山山体保留完整,周边民宅已经开始拆迁。 3)人文古迹:古迹一位于塔山山顶之文明塔,建于清朝光绪 十年,距今已有100多年,塔分七层,高35米。古迹二为建于南宋乾道元年的净明禅寺,宋时高僧道隆禅师和光禄禅师曾先后在净明禅寺静修,所以净明禅寺在平阳历史上有较高的地位和声望。其他保留的特色建筑还有龙山口马殿和塔下村坤灵宫。4)现状交通:基地周边主要交通路线有昆鳌大道、平师路、昆鳌路。基地内现状交通都为工厂办公场所的内部道路,通往龙山的只有一条厂间小路,从龙山西通往龙山白马殿,山间无其他成型的山路。 3)现状绿化:龙山山体植被杂乱无序,山体西面破坏严重,岩石裸露已无植被 覆盖,基地内需要重新建立新的生态植被系统。 第二章设计依据

公园设计说明

综合设计论文—— 《综合性公园设计说明书》 东北农业大学 风景1102班 A02110037 姚苗苗

综合性公园设计说明书 一、综合公园的定义 综合公园是城市公园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居民文化生活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它不仅为城市提供大面积绿地,而且具有丰富的户外游憩活动内容,适合于各年龄和职业的城市居民进行一日或半日的游赏活动。它是群众性文化教育、娱乐、休息的场所,并对城市面貌、环境保护、社会生活起着重要作用。二、综合公园功能 综合公园除具有绿地的一般作用外,对丰富城市居民的文化娱乐生活的功能方面更加突出。 1、政治文化方面 宣传党的方针政策、介绍时事新闻,举办游园活动,为集体活动,尤其少年、青年以及老年人组织活动提供合适的场所。 2、娱乐游憩方面 全面照顾到各年龄段、职业、爱好、习惯等的不同要求,设置游览、娱乐、休息设施,摄影人们的游乐、休憩需要。 3、科普教育方面 宣传科学教育成果,普及生态知识及生物知识,通过公园中个组成要素潜移默化的影响游人,寓教于游,提高人们的科学文化水平。 三、综合公园设计原则 1、生态性的设计原则: 该综合公园公园在景观要素与设计构思中,其生态功能是第一位的,它对于城市内环境的改善起着重要的作用,保持着土壤的稳定性,减弱了汽车尾气对区域内大气的影响,是城区生态系统中重要的一环。因此,本次设计的重点是围绕以植物造景为主的生态型城市景观的营造,利用植物的不同生态习性及形态、色

彩、特性等营造各具特色的景观区域,植物配置运用乔、灌、草三者相结合的多层次植物群落的构筑,在有限的绿地范围内,达到最大的绿量,使之产生最大的生态效益,在城市中间形成一条充满绿色、生机盎然的“绿色公园”,成为城市景观的补充和完善。 2、以人为本的设计原则: 人有大半的时间是在居所和学习工作中度过的,所以公园应致力于创造出有自身风格,符合当地文化习俗的环境,而不单单是钢筋水泥的简单组合。融入很多的人文色彩,让恬静、质朴、自然的生活模式不再只存在于我们的梦想之中。设计一个小型的公园,其设计理念我注重于以“人”为本. 3、休闲的设计原则: 休闲性是现代城市绿地设计重要的特征之一,是生活性景观设计的重要内容,又是体现现代景观设计的“人本主义”原则的重要标志之一。任何设计都是为了人类能够更好的生存、生活,给人的生活带来欢乐、悠闲、幽雅的感受,所以在设计中精心设置了园路,休息观景亭、台等,达到道路线型流畅、曲径通幽、移步换景的效果。一切园林要素的布置都要满足人们工作之余的放松和休闲。四、综合公园设计构思 在设计中注重了景观的节律感,以符合人在运动中的视觉规律,园林小品采用现代的材质、现代的景观手法,营造一个简洁、美观、富有现代气息的休闲场所,真正体现出综合公园生态美的特色。 为使景观符合生态公园的景观效果,绿地以植物造景为主要手法,保持绿地景观的生态性特色。适当点缀部分园林建筑小品,供游人观景、休闲之用。 五、综合公园设计概述 1、概况 此基址位于哈尔滨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内,占地面积11.12公顷。 南面、西面为公司云集的高楼大厦,北面和东北是新建的住宅小区,其中西面街道为城市交通干道,其余三条街道人流量不是很大。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