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初中化学上册教案(粤教版)

初中化学上册教案(粤教版)

初中化学上册教案(粤教版)
初中化学上册教案(粤教版)

初中化学教案

(上册)

课题: 1.1身边的化学

学习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化学与社会和技术的相互联系,并能分析有关的简单问题。

2、了解化学学科学习的主要内容。

3、知道怎样学习化学。

二、过程与方法

能主动与他人进行交流和讨论,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初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

三、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能主动与他人进行交流和讨论,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初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

初步使学生了解到化学学科的学习内容,认识到化学与生产生活的关系

培养学习化学的兴趣;采用演示实验,让学生注意和发现生活中与化学有关的物品和现象。

1.化学课学习的内容是什么?

2.化学对个人、家庭和社会有什么用?

3.怎样才能学好化学?

......

一.化学与家居

衣:衣料大多含有化学合成纤维,拖鞋和袜子几乎全是用化学材料制造的,化学家们还研制出用于制造特殊衣服的材料。

食:食品和饮料中含防腐剂、色素、香精等.

住:钢铁、水泥、玻璃和油漆等材料都与化学有关。

用:塑料制品、金属制品。烧的天然气、液

化气是化工产品。洗涤剂、洗发液、洗衣粉和肥皂等是化学制品。

[实验]紫甘蓝汁液遇食醋和厨房清洁剂的颜色变化。

二.化学与出行

汽车、火车、飞机是出行的常用工具。车辆的主体是钢材和铝合金做的,燃料是汽油或柴油,也有电池。

三.化学与环境、健康

“三废”的处理要用到先进的化学技术和产品。

西药基本上都是化学合成的物质,中药也要用化学方法加工提炼。

四.化学与社会发展

化学是研究物质、创造新物质的学科。化学科学技术在促进人类社会生活质量的不断改善与提高方面,起着不可缺少的关键作用。

[过渡]:综上所述化学对人类社会的发展有巨大作用,那我们要学好化学,了解化学学习的内容。

★化学课的学习内容

生活中的化学知识

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变化规律

化学对社会生活的影响

科学探究的方法

课题: 1.2 化学实验室之旅(一)

学习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通过参观化学实验室,了解化学实验室的设备,知道化学实验的要求。

2:认识常用的化学仪器,了解常用仪器的使用方法。

3:学会药品的取用,物质的加热等化学试验常用操作。

4:了解化学实验室的安全知识,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

二:过程与方法

重点学习常见的化学仪器的使用方法,注意事项,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重点:

了解常用的化学仪器及其用途。了解常用仪器的使用方法。

:学会药品的取用,物质的加热等化学试验常用操作。

难点:

常用仪器的使用。

一、认识常见仪器及主要用途

1、铁架台(带铁夹和铁圈)主要用于固定仪器装置。 2.试管(规格以管口外径mm×长度mm 表示,如18×200、10×100) 主要用作反应容器,或盛放少量化学试剂,也可作为成套反应装置中的一部分。

试管可直接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

3.烧杯(规格以容量mL 表示) 主要用于反应物量较多、反应过程中无挥发的反应的反应容器,也通常作为物质的溶解、溶液的配制的容器。不可直接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加热时要垫石棉网。

4.试剂瓶:根据不同的需要,可分为广口瓶(放固体试剂),细口瓶、滴瓶(放液体试剂)

5.集气瓶:用于收集气体。外观与广口瓶类似,只是两者磨砂部位不同。 6.量筒:用于量取一定体积的液体。无“0”刻度线,

取用一定体积的液体用______,量液时,_________必须放平。视线要跟_________________保持水平。

50150

250

其容积的2/3;②使用酒精灯前要检查灯芯是否平整③熄灭时不得用嘴吹,要用灯帽盖灭,要盖2次④要用火柴点燃或用小木条引燃,切不可用酒精灯对引。

8、天平:称量物体的质量。

9、玻璃棒:用于搅拌、引流、蘸取和移取药品

10、胶头滴管管:吸取和滴加液体药品。注意:每取用完一次药品都要用清水将其洗净,然后将胶头滴管脚皮管朝上置于烧杯中或试管架上。

11、试管夹(木夹):加热时夹持试管。注意:加热时手拿试管夹长柄。 12、水槽 石棉网 锥形瓶 漏斗 长颈漏斗 分液漏斗 镊子 研钵 温度计 药匙 坩埚钳 滴瓶滴管

导管,橡皮塞 橡皮管 木块 试管刷 试管架蒸发皿 三角架 泥三角

课题: 1.2 化学实验室之旅(二) 学习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通过参观化学实验时,了解化学实验室的设备,知道化学实验的要求。 2:认识常用的化学仪器,了解常用仪器的使用方法。 3:学会药品的取用,物质的加热等化学试验常用操作。 4:了解化学实验室的安全知识,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 二:过程与方法

重点学习常见的化学仪器的使用方法,注意事项,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仪器的认识开阔视野,培养认真仔细,小心谨慎的科学态度以及协作精神。

一.药品的取用原则

●“三不原则”:不摸、不尝药品,不凑到容器口闻药品气味。

●节约原则:如没有规定用量,按最少量取用,液体取1~2毫升,固体只需盖满

试管底部。

●处理原则:用剩的药品放入指定的容器,不能放回原瓶或随意丢弃。

二.药品的取用方法

1.固体药品

粉末状固体:用药匙或纸槽,一横、二送、三直立

块状固体:用镊子,一横、二放、三慢竖

[实验1—2]:(1)用药匙取少量食盐加入试管中

(2)用镊子夹取一小块石灰石放入试管中

2.液体药品

倾倒液体:注意瓶塞倒放,标签向手心,试管略倾斜,瓶口紧靠试管口滴管滴加:垂直悬空滴加;滴管不能横放或倒持。

量筒取液:(量取一定量液体)

(1)选取接近量取体积规格的量筒

(2)倾倒液体至接近刻度线,改用胶头滴管滴加,边加边观察。

(3)观察时,量筒放平,视线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

[实验1--3]:用量筒量取5毫升水,倒入[实验1--2]装有食盐的试管中,振荡。学生分组练习上述操作

课题: 1.2 化学实验室之旅(三)

学习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通过参观化学实验时,了解化学实验室的设备,知道化学实验的要求。

2:认识常用的化学仪器,了解常用仪器的使用方法。

3:学会药品的取用,物质的加热等化学试验常用操作。

4:了解化学实验室的安全知识,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

二:过程与方法

重点学习常见的化学仪器的使用方法,注意事项,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仪器的认识开阔视野,培养认真仔细,小心谨慎的科学态度以及协作精神。

1.酒精灯的使用

操作要点:(1)酒精体积介于酒精灯容积

的1/3~2/3;(2)“三禁”:禁止用燃着的酒精灯点燃别的酒精灯;禁向

燃着的酒精灯添加酒精;禁止用嘴吹灭酒精灯,要用灯帽盖灭(3)

用外焰加热

2.给物质加热

(1)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

操作要点:(1)试管内液体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1/3;(2)将试管夹从试管底部往上套,夹在试管中上部,试管与水平线成45度角,管口勿对人;

(3)试管外壁不能有水;(4)先预热,再对准药品加热

[实验1—4]将[实验1—3]所得食盐水加热至沸腾

(2)给试管内的固体加热:

操作要点:(1)试管口略向下倾斜;(2)先预热,再集中给药品加热。

[实验1--4]用镊子夹一小块铜片在酒精灯上加热,观察现象。

二.玻璃仪器的洗涤

[演示]:试管的清洗

洗净的标准:仪器内壁附着的水既不聚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

[阅读]:实验室的安全知识

板书设计:

一.给物质加热

1.酒精灯的使用

2.给物质加热

二.玻璃仪器的洗涤

课题: 1.3 物质的变化

学习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认识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理解)。理解化学反应现象与本质的联系(应用)。

2.了解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联系(理解)。

3.能判断常见的某些变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应用)。

(二)过程与方法

1.初步学习观察化学变化的方法,能描述观察到的现象和由此得出的结论。

2.学习运用观察的方法获取信息,培养对所获信息表述、加工的能力。(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观察和实验活动,增强学生对化学现象的好奇心,激发学生学习化

学的兴趣。

2.增进学生对“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变化的”等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认识。

激发学生的兴趣,并提出问题。

一.物理变化

[观察活动]:1.火柴梗被折断

2.水的三态变化

3.石蜡熔化成液态蜡油

4.玻璃破碎

[总结]:上述变化有什么共同点?

(只是形状、状态发生了变化、本质并没有发生改变)

[结论]:物质发生变化时没有生成新物质,这种变化叫做物理变化。

二.化学变化

[实验]:1.火柴梗燃烧

2.镁带燃烧

[现象]:1.火柴梗燃烧后生成黑色的灰烬、水蒸气、二氧化碳。

2.镁带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放出大量热,生成白色粉末。

[分析]:上述变化的共同点?

(有新物质生成)

[结论]:物质发生变化时生成新物质,这种变化叫做化学变化,又叫化学反应。[讨论与交流]:完成课本上的交流题目,结合“长话短说”思考:如何判断一个

变化是化学变化。

[结论]:判断化学变化的依据:变化时生成了新物质。

[设问]:如何判断有新物质生成呢?

[实验]:1.小苏打固体中滴加稀盐酸

2.在装有少量氧化铜的试管中,加入2毫升稀盐酸,加热。

3.将原装可乐瓶的瓶盖打开后,改用带导气管的瓶塞把瓶口塞紧,把导气

管通人到盛少量石灰水的试管中,轻摇可乐瓶。

[现象]:1.有气体生成

2.液体由无色变为蓝色

3.有白色沉淀生成

[结论]: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常伴随一些现象,如发光、发热、变色、产生气体或沉淀等,这些现象可帮助我们判断有无新物质生成,即是否发生化学变化。

[思考]: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联系

课题: 1.4 物质性质的探究

学习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含义(理解)。

2.认识铜的化学性质。

(二)过程与方法

1.初步认识科学探究的意义和基本过程,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

2.培养学生与他人进行交流、讨论的习惯。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探究铜的化学性质,增强学生对化学现象的探究欲,发展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2.体验科学探究是研究物质的重要方法,感受合作与交流在科学探究中的

[展示]:铜片、铝片、酒精、水、食盐等,观察它们的颜色、状态,闻气味[说明]:颜色、状态,气味可以通过感官直接判断,密度、熔点、硬度等可通过物理方法测得,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镁带能燃烧是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

物理性质:不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物质性质。(如颜色、状态、气味、味道、密度、熔点、沸点、硬度等)

化学性质:在化学变化中才能表现出来的性质。(如可燃性、氧化性等)

[实验]:将一小段光亮的铜片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片刻,观察铜片颜色改变。观察与问题:铜片变黑,黑色物质是什么?

假设与预测:铜片上的黑色物质是

(1)烟灰

(2)铜片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的物质

实验与事实:

验证:(1)用洁净的布擦铜片的黑色部分;将铜片装在敞开的试管中加热(2)用银白色的铝箔将铜片严密包裹压紧,不留空隙,以保证隔绝空气,然后加热,放冷,再打开铝箔。

解释与结论:

解释:(1)铜片与酒精灯火焰隔绝仍变黑,说明黑色物质不是烟灰。

(2)铜片隔绝空气加热不变色,说明黑色物质是铜片与氧气反应生成的。

结论:铜片在加热条件下能与氧气发生化学反应,生成黑色氧化铜。

反思与评价:上述结论是否正确,可通过对生成物的鉴别去说明。

表达与交流:

加热

铜+ 氧气→氧化铜

CuO

Cu O

2

课题:2.1空气的成分(1)

学习目标:1.认识身边最常见的物质──空气,并了解空气的组成;

2.初步学会用观察、实验的方法获取信息,并从实验信息中得出科学

的结论

3..逐步树立珍惜资源、爱护环境、合理使用化学物质的观念;

【教学过程】

实验导学

探究原理(过渡) 出示拉瓦锡的照

片以及拉瓦锡研究空气

成分所用装置的图片,并

讲述拉瓦锡发现空气组

成的故事。

仿照这个著名实验的原

则,我们也来测定空气里

氧气的含量。

[实验2-1]所需的仪器,

并组织学生抢答下列问

题:

1、有关仪器的名称;

2、集气瓶中有物质吗?

3、谁能说出空气的成分

有哪些?要求学生按教材

中图2—3连接装置并实

验,适时指导学生观察实

验现象、记录实验结果。

听故事、思考问题:拉瓦

锡在实验过程中是如何

发现气体减少了1/5

的?

抢答有关问题。

连接装置,进行实验,

观察现象并及时记录。

通过抢答,巩固旧知,

为新知识的学习奠定基

础。同时活跃课堂气氛,

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知道实验是学习化学的

基础。通过学生自主的

验探究过程,体验实验

过程中的成功与失败。

【板书设计】

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

课题1 空气

一.氮气的性质和用途

1.无色无味,不溶于水

2.不活波,不能燃烧,不支持燃烧

3.用途:

充氮包装,氮肥

二.混合物和纯净物

1.纯净物: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

课题2.1:空气的成分(2)

学习目标:1.知道氮气稀有气体的性质和用途

2.学会区分混合物和纯净物

3.混合物和纯净物区别和联系;空气污染与防治

课题1:2.2 构成物质的微粒(I)----分子

学习目标:1.认识物质的微粒性,知道构成物质的微粒

2.能运用分子、原子的观点解释一些简单的生活和实验现象。

.理解纯净物和混合物的概念并会判断典型的纯净物和混合物。

1.知道是分子、原子等微小粒子是构成物质1. 对分子概念的理解领悟混合物和纯净物

的微粒;、的区别。

2.学会用分子的观点来区别物理变化和

2. 空气污染的危害

化学变化

3.什么是分子

分子是化学变化中最小的微粒。

用分子的观点来区别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用分子的观点来区别纯净物和混合物。

4.分子的性质

1.分子很小

分子不断运动

课题2.2构成物质的微粒(II)----原子和离子(1)

教学目标:

1、知道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

2、初步学会根据实验现象,来推导原子的组成

3、能够根据相对原子质量求算相对分子质量

4、逐步建立物质无限可分的观点

教学重点、难点

1、从微观角度来理解化学反应的本质;

2、相对质量的计算

3、原子的构成

教学过程:

讲述:构成物质的微粒可以分成原子、分子、离子等。分子又是由原子构成的,那么原子又是有什么构成的?原子学说的提出者——道尔顿认为,原子是一种极其微小,不可分割的微粒。对于原子是否可以再分,原子的结构到底如何的问题,科学家进行了长达近一个世纪的研究、探讨、论证。

汤姆生发现电子的阴极射线的实验过程,并介绍枣糕型原子模型

卢瑟福的α粒子散射实验(α粒子,即氦原子的原子核)

现象:绝大部分的α粒子沿着原来的行进方向,没有发生偏转;少部分α粒子的运动方向有所改变;甚至有极少数的α粒子有很大的偏转,甚至是180度。提问:请大家来解释一下这种现象的原因?

讨论:对于这种现象,利用汤姆生的原子理论是无法解释的,因此作为汤姆生的学生,卢瑟福提出了自己的原子模型的设想:他认为原子中,原子核居于中央,它集中了原子的全部正电荷以及几乎所有的质量,而电子带负电,在核外很大的空间内作无规则的高速运动。

解释:因为原子核外有很大的空间,几乎是空心的,所以大部分的α粒子能够很顺畅的通过;因为α粒子粒子带正电荷,原子核也带正电荷,同种电荷相互排斥,由于斥力的原因,所以有少数的α粒子会有偏转;而因为金原子中原子核存在,而且体积小,质量大,所以只有很少的机会与α粒子相碰撞,并且能反弹。

提问:原子带电吗?为什么?

回答:原子本身不带电,由于原子核与电子两者所带的电荷电量相等,电性相反,所以原子呈电中性。

设问:物质可以分为原子、分子、离子,分子能分为原子,原子又能分为原子核与电子,那么原子核能不能再分了呢?卢瑟福同样通过α粒子散射实验,将金原子改为氮原子,发现了原子中含有质子,经过其他的科学家的不懈

努力,终于发现原子核中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一个质子带一个单位的正电荷,而中子不带电。 小结:

1、原子的构成情况:

2、电性关系

不带电的微粒:中子、原子(分子); 带负电荷的微粒:电子;

带正电荷的微粒:原子核、质子 3、电量关系:

核电荷数=质子数(原因是中子不带电);质子数=电子数(原因是原子不带电) 所以在原子中:核电荷数=质子数=电子数 4、质量关系:

m (原子)=m (原子核)+m (电子)≈m (原子核)[原因是一个电子的质量很小,可以忽略]

由于一个原子的真实质量很小,使用不方便,提出一个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 相对原子质量:一种碳原子(质子数为6,中子数为6的碳原子)的质量的1/12作为基准,其他原子的质量与这个基准的比值。

公式表达式:Ar (原子)=

12

/1 (某碳原子)(某原子)

m m

引申:相对分子质量:构成分子的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的总和。

Mr (分子)=∑Ar (构成微粒的原子) 例题:求出水的相对分子质量

Mr (H 2O )=2Ar(H)+Ar(O)=2×1+16=18 课后反思:

课题2.3构成物质的微粒(II )---- 原子和离子(2)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知道原子核外电子是分层排布的。(难点)

原子 核外电子 原子核 质子 中子

(在核外作高速的无规则的运动)

(居于原子中央)

2.了解离子的形成,初步认识离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重点)

3.了解原子结构示意图涵义及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与元素性质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想象、猜想→探索证明→归纳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培养学生空间想象力。

2.观察l~18号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归纳小结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与元素性质的关系。

3.探究分析NaCl的形成过程,了解离子的形成,初步认识离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培养学生对微观世界学习的兴趣。

2.唤起学生对科学的好奇与向往。

教学重点:

了解离子的形成,初步认识离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

教学难点:

知道原子核外电子是分层排布的。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漫游原子世界》,巩固原子结构的知识。

附文:我是一个小小的电子,我在原子里围绕着原子核不停地转动,虽然空间很大,但我和我的同伴总想挣脱原子核的吸引。可是原子核这个小老头很有能耐,虽然只占原子的一丁点空间,里面却由质子和中子构成,中子不带电,质子带正电,正好把我身上的负电深深吸引。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