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日语泛读课文翻译

日语泛读课文翻译

第一课 朋友

叔叔的高中时代是怎样的呢?

有时和喜欢淘气的小A成为好朋友,有时又和网球出色的小B或者聪明的小C又或是家境贫困但真诚的小D成为好朋友。不过每当班级变换时,朋友也在变换。整个高中三年没有一个深交过的朋友。然而,寒假和小D一起打工,起初像“知心朋友”似的,却不知什么时候又不再来往了。

我想任何人都会如此。朋友会不断地变换着。我想因为自己所追求的东西在变化,交往对象自然也就改变了。

叔叔与喜欢淘气的小A成为朋友时,也想淘气。在追求淘气后心情痛快的感觉。不过,觉察到淘气后的心情并不痛快时,就不再和小A交往了。关于和小B、小C、小D的交往,也是因为他们时常会给予叔叔所追求的东西。我想,叔叔并非意识到了这一点,但由于寻求当时给自己带来好处的伙伴,那么也就自然而然地变换交往的对象。

好像很自私,所谓“朋友”就是给自己带来“利益”的伙伴。和这样的伙伴交往自己获益。

即使只见过一面,如果能给人生带来好的影响的话,这也是好“朋友”。实际上即使未曾谋面,比如仅仅在电视上看过或在书上读过这个人的事迹,受到良好的影响,这也是“朋友”。

不过,如果现实中没见过面,严格来讲不能称为“朋友”。不过从叔叔的经验中可以说,在人生中可能遇见不了几个影响心灵的人。

但是如果你本身一直没有思想准备去寻求这样的人,别说高学,恐怕一生也不能遇到“朋友”。


第二课 一寸法师

很久很久以前,在某个地方,有一位老爷爷和一位老奶奶,他们无儿无女很寂寞, 于是向神仙祷告:“请神仙赐给我们一个小孩吧,哪怕指头般大小的也行。”

于是,某一天,老两口果真添了一个手指般大小的男孩,他们非常高兴,因为孩子的个头非常小,就取名为一寸法师,并精心地抚养。

一寸法师是个很健康的孩子,但过了许多年也没长大。

有一天,一寸法师决定去旅行,就对老爷爷老奶奶说:“我想去京城。”老两口儿虽然很寂寞,但也没办法,只好答应了。于是,让一寸法师带上一只木碗,一双筷子和一根针出发了。他把木碗当作船、筷子当作桨、针当作刀,开始向京城进发。

京城里的人很多, 大家都匆匆忙忙地走着, 这种拥挤的道路对一寸法师来说是很危险的。 “千万注意,不要被踩扁了”, 一寸法师边叮嘱自己边开始在街上行走。

穿过一条安静的街道,他便来到了一座豪宅前。那是老爷家的豪宅,他在门口高声喊道:“劳驾!家中有人吗?”听到喊声走出来一个人,那人自言自语道: “哎? 怎么见不到人,

奇怪。” “我在这儿,在你的木屐旁边呢。”矮小的一寸法师回答说。 那人朝下一看,发现有一个从未见过的矮小的人在木屐旁边。他很是吃惊,于是把一寸法师捏起来, 带到了公主那里。

一寸法师在公主面前,又唱又跳, 能歌善舞。大家都很吃惊。尤其是公主觉得这么小的男孩,很可爱, 希望他能一直呆在自己身边。

就这样,一寸法师便在这里生活了。他的生活就是帮助公主, 或帮公主翻书、 或帮公主研墨。 公主出门时总是带着他。

有一天,公主去清水寺参拜。回来的路上,突然跑出来一个恶鬼,一寸法师为了保护公主,欲与恶鬼战斗。但那恶鬼捏住只有手指般大小的一寸法师,“这么小的家伙,你能做什么?”一边大笑一边把一寸法师吞了下去。

一寸法师在恶鬼的肚子里, 挥起了他的针刀,开始到处乱刺。“痛!好痛!”恶鬼一边惨叫,一边把一寸法师从鼻子里喷了出来。 然后哭着逃跑了。

公主捡起恶鬼丢下的东西, 对一寸法师说:“这只小槌是万宝槌。 据说一挥舞它,你所有的愿望都能实现。” 被救的公主问一寸法师, “你的愿望是什么呢?”“我想长大!”一寸法师回答到。公主边挥舞着万宝槌边说:“长大!长大!” 眼看着一寸法师就长大了, 变成了一个很英俊的青年。

后来,公主嫁给了长大的一寸法师。一寸法师把老爷爷老奶奶也接到京城。 从此, 他们一生过着幸福的生活。


第三课 熟悉的面孔

我十几岁的时候,父亲去外地出差,有时我很无奈地替他拎手提箱,到火车站送行。父亲出差时自己从不拎箱,总是独自蹬蹬地走在前面。时常是母亲、我、或是弟弟,拎着手提箱陪父亲去火车站。这种情景现在已很难想象,然而,战前在我的家里,每月都有一两次,这并没有什么奇怪的。用母亲的话来说,别看父亲表面威风,却是个怕寂寞的人,就帮他拎拎吧。

拎手提箱倒行,最难熬的是在站台等待火车发车的这段时间。

父亲坐到座位上,看也不看伫立在站台上的我,便打开《经济新闻报》,假装专心致志地阅读。一开始我不知如何是好,就呆呆地站立在父亲座位的车窗外。

过了一会儿,父亲抬起头来,摆了摆手,嘴里虽然没有发出声音,但却像赶鸡似的打着手势让我走。我把手势当成父亲说“好了,回去吧”的暗示,便回家去了。

然而,父亲出差回来后竟然很不高兴,对母亲说道:“邦子虽是个女孩子,还真是薄情的家伙。我说可以回去了,她果真抬腿就走了。”

我心想要是他那么想让我留下,就不应像赶鸡那样把人家赶走。

记得还有

一次,我不情愿地去车站接父亲。

那是一个夏天的晚上。父亲快要回来的时候,突然下起了滂沱大雨。我拿起雨伞急忙赶往车站,不快点的话就来不及了。因为我父亲生性急躁,明知有人来接,他也不会等,他会独自走出车站的。像往常一样,我便抄近道,一路小跑穿过小树林,直奔车站。因为没有路灯,四周黑得伸手不见五指。对面传来七、八个人的脚步声,一定是急着赶回家的上班族。说不定父亲就在他们中间呢。可是,即使擦肩而过也看不清面孔。没有办法,我每当与人擦肩而过时,便小声呼唤父亲的名字 “向田敏雄。向田敏雄。”

“混蛋!”突然有人训斥道。“有你这样的家伙吗?边走边呼唤着老子的名字。”

父亲一把夺过雨伞,像往常一样走在前面。

后来母亲对我说:“你爸爸夸你呢。他说:‘那家伙真是个机灵鬼。’说完便忍不住笑了起来。”


第四课 善意的谎言

我住院半年了,在同一病房里,有一位叫K君的病人,他已完全瘫痪在床。他每天的快乐就是问护士 “我儿子来电话了吗?”然后听到护士回答“来了”。最初,我在床上看着K君与护士的交流,也很佩服这是个多好的儿子啊,每天都打电话询问父亲的病情。

但不久我就知道那是个谎言。他儿子没来电话,是护士们在演戏,就像他儿子打来了电话一样。那是护士们为了鼓励K君,让他充满希望,而精心编造的善意的谎言,也是个悲伤的谎言。

据说K君刚住院时,的确他儿子每天都往医院打电话。他儿子是卡车司机,因工作关系在全国各地跑运输,所以不能直接来医院探望。据说K君住院以来,几次处于病危状态。每当这个时候,护士一说:“你儿子来电话了。”不可思议的是,他马上转危为安。

有一天,一个令人悲伤的电话打到医院。通知K君,K君的儿子因交通事故去逝了。当然因担心K君的病情,才决定不把这个消息告诉他。据说从那天起,护士们便开始了虚拟电话。

但护士们的谎言并没有持续很长时间,K君的病情日益恶化,临死的时候,他简直就像知道护士们的虚拟电话似的,只是反复说“谢谢,谢谢” 。在K君的遗体运出病房,从走廊运向电梯的途中,刚经过护士办公室前时,突然响起了“叮铃铃……叮铃铃……”的电话铃声,一瞬间,大家伫立在那里。护士们一边听着响彻的铃声,一边簌簌地流泪。即使在过了近十年的今天,我仍然清晰地记得当时的情景。


第五课 佐藤一家的问题

佐藤安明是公司职员,今年46岁,有个四口之家,家里有妻子幸子,15岁的长女百惠,12岁的长男太郎。佐藤过去是典型的公司职员,一周约

工作80小时,几乎不在家呆。可是泡沫经济破灭后,不景气的浪潮也波及到他的公司。佐藤从去年开始就没有加班了,5点工作一结束就下班,6点半回到家里。现在出现两大问题。一个是收入,另一个是生活的变化。

佐藤的工资还可以,以前每晚加班能挣到很多加班津贴,去年的年收入约有一千万日元。从去年起公司为了经营的合理化,禁止了不必要的加班,他也几乎拿不到加班津贴了,今年的年收入减少了20%。幸子是全职家庭主妇,完全没有收入。她要设法节约生活费以免家庭经济入不敷出,但上个月终于还是入不敷出了。

更严重的是生活的变化。以前佐藤每天早出晚归,周末招待客人打高尔夫,几乎不在家。在家的时间非常少,经常会出现一星期几乎没有和孩子交谈过的情况。他从去年开始不能加班,晚上也可以回家了,周末大多也呆在家里。当然和家人交流的时间也就增多了,以前没有充分地交谈过,所以他不知道谈论什么话题,怎样交谈,有时大家的谈话会不自然地中断。以前只是过着在家吃饭、睡觉的生活,完全没有时间做自已喜欢的事,也完全没有精神上的放松。家务也全部由妻子承担,佐藤完全不会做。他现在呆在家里很困惑,不知道做什么。最近休息日呆在家里也总觉得六神无主,他有时会买130日元的车票,白天一直坐在电车里看报纸和杂志。

自从佐藤呆在家里以来,幸子的生活也与过去完全不同了,她觉得不知所措。以前7点之前让佐藤吃饭,送他出门去公司,到深夜回家前这段时间幸子可以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上午做完家务,下午可以打喜欢的网球和练习合唱。周末也可以看喜欢的电视节目,也可以和孩子在附近的公园散步或随便做很多事情。最近一到6点半佐藤就回家,所以她必须准备晚饭。嗜酒的佐藤晚上喝酒时间很长,她要陪坐在旁边。周末也要按时准备早、中、晚三顿饭,佐藤总是闲呆在电视前,幸子常常不能看自己喜欢的节目,也不能随便地外出了。不仅照顾佐藤的时间增多了,自己自由支配的时间也减少了。

佐藤一家年收入减少了,必须要过着与过去截然不同的生活,是目前所面对的严重问题


第六课 开启梦想之门的力量

我既没有大的梦想也没有小的梦想。实在没心思做什么。这是爱的能量不够。过去的精神伤害让爱枯竭,剥夺了爱。

比如说小时候家人不和睦, 父母总是因离不离婚而争吵。虽说是“为了孩子”不离婚,却拖拖拉拉过着冷淡的婚姻生活。孩子一旦在这样的家庭长大,很难拥有梦想。

只会感到活着无聊,工作愚蠢,结婚辛苦。

如果你在类似这种家庭环境下长大的话

,也许从很好地正视并分析自己内心的创伤开始为好。也可以接受心理咨询。

此时决不能自责 “自己受到这样的精神伤害,所以就不行。”也许父母结婚是不幸的,但你未必也不幸。不能因被灌输消极想法,就抱怨自己也不幸。

受到精神创伤的人会认为“反正我也不被人喜欢”、“我有梦想也难以实现”,想以此来保护自己免受伤害。

即使在同样悲惨的家庭环境下成长,有的人想战胜创伤,有的人则畏缩在伤害中。

畏缩不能超越创伤还是本人的心理弱点。这样说可能很严厉,但我是这样认为的。

固执是由心理弱点产生的。

请祈祷“我不想懦弱,我要坚强”。这种祈祷一定会实现。

而且要关注周围的信息。要和人交往,倾听他们的谈话。也可以读书接触各种各样的人生。请去听演讲或者去看记录片。

“这个人现在极其荣华,原来也曾经历尽艰辛啊”窥视到他人的人生,就涌现出了自信心,“或许自己也能做到”。

比如佐藤爱子的《血脉》已经成为人们谈论的话题,此书真实地描绘出佐藤家各种各样的人物。因为几乎都是事实,所以让人心动。不仅有成功者,也有受挫的人。大家都在竭尽全力地度过自己波澜壮阔的人生,从书中可以读懂人生的各种各样光明和阴暗。

于是就会涌现出这样的想法:“我想过书中××君那样的生活”或者“讨厌这样的生活方式”。

这样,无论有什么精神创伤,不都能做到扩大交流、增加知识、丰富自我吗?

只要自己奋发努力,一定能做到。也会拥有自信。

没有谁会拯救你,赋予你自信,让你拥有梦想。心灵的营养也如同吃饭,若不亲自动手,用嘴咀嚼,就不会摄入身体。这样依靠自身的力量,增加自己心灵营养的过程中,一定会抱有不曾有过的理想。

请不要被过去所束缚,不要固执, 要用自己的力量,开启梦想之门。


第七课 女性和职业

前几天,同结束找工作的前辈进行了交流。深切地体会到了社会中的男女差别。我本身面临着就业,通过新闻和报纸了解到这种现状,感到很不安。

同以前相比我认为整个日本社会中的男女差别缩小了。女性综合性岗位的增加就是一个例子。但要消除男女差别还是个难题。现实中有许多工作,女性要付出很多辛苦才能做到,而男性却能轻松、高效地完成的。有时女性以此为借口而逃避工作。

走向社会工作并不是工作的全部。我并不完全赞同“男主外、女主内”这个想法,但我认为应在自己的性别中找到能胜任的、能发挥自己作用的职业。可以说,男保姆这个职业在某种意义上来讲就是一个好的例子,对孩子来讲女性未必是最好的,男保姆这个职业对男

性来讲也是能胜任的、能发挥自己作用的职业。

我们确实应该具有这种想法——希望消除男女差别。现在我们不仅要有这种要求,而且应该更好地适应这样的社会。我想把自己的全部花费在工作上的生存方式也很不错,如果这样的话,就应该具有专心于这项工作的责任心。

这样想来女性职业范围变得广阔了。不仅仅在公司与男性一起工作是职业,作为女性在家里料理好家务不也是一种职业吗?结婚生子,将其扶养成人,也许比在公司与男性一起工作更难、更辛苦。我想今后的女性应该更放松地生活,不要只是拼命地奔波,仔细欣赏周围的景色也很重要。这难道不是女性考虑职业时不可缺少的想法吗?


第八课 中学生的逃学

2007年逃学30多天的中学生比例高达2.86%,是过去几年中比例最高的。平均一个班有一名学生逃学。必须采取多种措施以免家人烦恼。据文部省调查显示,逃学的中学生比例从改成现行调查方式的1991年时起增加了。2001年是2.81%,自2002年起的四年中比例一直停留在2.7%左右,但2007年比例最高,达到38人中有1人逃学。一个班有1人逃学是个很严重的问题。

学生一踏出家门就步履沉重,早上一醒来就恶心,害怕与同学见面,不得不上学的想法加深了学生的痛苦。

父母也很苦恼。有的家长听到上学孩子的父母鼓励的话会感到有压力,还有的家长既爱面子又很在意邻居的目光。一旦孩子逃学,家长就容易与邻居产生隔阂。

正因为逃学的儿童、学生人数在增多,目前在全国各地成立了家长会,构建网络,作为帮助他们的手段之一,把相同境遇的人联系在一起,同时使家人不感到孤立无助。

逃学的原因有多种多样。教育委员会和学校为了让学生重新返回学校,必须要采用多种策略。学校指导员体制和教育援助中心体系应更加充实。同时根据情况需要配备学校社会福利援助者。

暑假结束是逃学的学生人数增加的时候,学校要抓住苗头,尽早地采取措施。

文部省在调查“逃学起因”的项目中(多项回答)初次增设了“欺虐”这一项,其中小学生为820人占3.2%,中学生为4032人占4.3%。

这会是表示真实情况的数字吗?去年全国警察署处理的因欺虐造成的伤害事件中,揭发、教改的中学生为380人。与酿成事件的欺虐人数相比,让人觉得文部省的数据太少。

去年不甘受欺虐之苦的学生相继自杀,促使教育新生会议紧急提案。在教育实地,如把逃学和欺虐分别处理的话会产生问题。如果不摒弃隐瞒实情和消极不作为态度,不正视问题的主要原因,就不会杜绝逃学与欺虐的问题。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