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高二期末考试模拟试题(数学)

高二期末考试模拟试题(数学)

高一历史第一学期测试

一、选择题(下列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题1分,共34分)

1.下列关于第一次鸦片战争影响的评述,错误的是

A.使中国封建经济开始解体,民族资本主义产生

B.打破了中国闭关自守的大门,使中国社会性质开始发生变化

C.协定关税使中国关税自主权丧失

D.促使一些爱国人士开始向西方寻求强国御敌的道路

2.以下不平等条约内容最能反映英国发动鸦片战争本质意图的是

A.割香港岛B.赔款2100万元

C.英商进出口货物所缴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协商D.领事裁判权

3.两次鸦片战争期间中国经济领域的新现象有①自然经济已完全解体②外资企业的出现③外国商品进入中国市场④中国开始成为世界资本主义的一部分

A.②③B.①④C.②④D.②③④4.《天朝田亩制度》的核心思想是

A.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B.按人口平均分配产品

C.天下人都是兄弟姊妹D.天下共享天父上主皇上帝大福5.太平天国军事上达到全盛时期是在

A.1858年B.1854年C.1855年D.1856年6.下列人物中,不属于新思想萌发时期的是

A.龚自珍B.林则徐C.严复D.魏源7.中国近代第一个常设的外交机构是

A.礼部B.理藩院C.五口通商大臣D.总理衙门8.曾国藩说:“办洋务‘可以剿发捻,可以勤远略’。”说明洋务运动的根本目的是A.镇压人民的反抗B.抵抗外来侵略C.发展民族工业D.维护清朝的统治9.洋务派与顽固派的主要分歧在于

A.维护清朝统治B.反抗外来侵略C.镇压太平天国D.学习西方科技10.洋务派创办的第一个军事工业和第一个民用工业分别是

A.江南制造总局、轮船招商局B、安庆军械所、上海机器织布局C.安庆军械所、轮船招商局D.江南制造总局、上海机器织布局11.洋务运动未能使中国走上富强的根本原因是

A.没有触动封建生产关系B.单纯学习西方科技求自强

C.没有采用资本主义生产管理制度D.西方列强极力阻碍破坏12.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先天不足”,主要是指

A.企业规模小,技术力量薄弱B.与封建势力关系密切C.缺乏资本原始积累D.没有政权的支持

13.决定中国民族资产阶级两面性的因素是

A.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

B.受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势力的压迫

C.对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势力有依赖关系

D.洋务派对民族资本主义进行排挤和打击

14.首先得到清政府重用的汉族官僚是

A.林则徐B.陈化成C.曾国藩D.李鸿章15.中国无产阶级与中国资产阶级的区别是

A.受到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势力的剥削压迫

B.产生于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进程中

C.是近代中国最先进最革命的阶级

D.具有反对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势力的要求

16.19世纪70年代派军侵略我国台湾,向清收府勒索50万两白银作为撤军条件的国家是A.法国B.俄国C.日本D.美国17.1875年,率军收复新疆的人物是

A.冯子材B.左宗棠C.李鸿章D.刘永福18.李鸿章说:“当借谅山一战之威,与缔和约,则法人必不再要求”其目的是

A.激励清军将士英勇奋战,争取抗法胜利B.在中法战争中以军事斗争来推动和谈C.借谅山一仗的胜利,要求法国放弃不合理要求D.乘胜收兵、求取妥协的和平19.《中法新约》中,具有帝国主义色彩的条文是

A.在中越边界开埠通商B.承认法国对越南的殖民统治C.承认云南两广为法国势力范围D.允许法国在中国投资修筑铁路20.甲午战争后,列强竞相对清政府贷款是为了①攫取高额回扣利息②长期控制中国海关

③扩大在华政治势力④帮助中国度过财政危机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21.《马关条约》中阻碍中国民族工业发展最为严重的一项是

A.赔款白银二亿两

B.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设厂,产品运销内地免收内地税

C.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等领土

D.开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

22.维新变法从宣传维新思想转变为一场政治运动的标志是

A.公车上书B.强学会成立C.保国会成立D.康有为开办万木草堂23.戊戌变法运动突出的历史功绩在于

A.挽致民族危亡B.推动政治改革C.发展社会经济D.促讲思想启蒙24.百日维新措施中,直接触及顽固派利益的是

A.提倡官民上书言事B.改革财政,编制国家预算决算C.撤并政府机构,裁汰冗员D.废除八股取士,改试策论25.揭开义和团反帝运动序幕的事件是

A.义和拳该称义和团B.平原县义和拳取得平原大捷C.冠县义和拳攻打教堂D.提出“扶清灭洋”的口号26.清政府对义和团采取“招抚”政策的目的是

A.招抚诱降B.控制利用C.镇压剿灭D.任其发展27.义和团运动失败的根本原因是

A.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B.没有先进阶级领导C.提出了“扶清灭洋”的口号D.没有进行武装斗争28.美国提出“门户开放”政策的含义是

A.西方国家在华势力范围向美国“开放门户”B.清政府与各国之间相互“开放门户C.清政府向西方国家“开放门户”D.列强在华势力范围相互“开放门户”29.下列各项最能说明清政府已变成了“洋人的朝廷”的是

A.总理衙门的建立B.中国海关管理权由英国人操纵

C.外国公使进驻北京D.清政府保证严禁中国人民反对外国侵略30.下列史实发生的先后顺序

①定都天京②建号太平天国③颁布《天朝田亩制度》④永安建制⑤洪秀全称天王

A.①②③④⑤B.①④⑤②③C.②⑤④①③D.②⑤①④③31.分别强迫清政府签订不平等的《北京条约》的国家是①英国②法国③美国④俄国A.①②③B.②③④ C.①③④D.①②④32.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开放的通商口岸,与第一次鸦片战争相比,最大的地理差异是在A.长江口以北的沿海地区B.长江口以南的沿海地区C.长江口以北的沿海地区、以西的沿江地区D.长江口以西的沿江地区33.中国对外正当贸易首次出现逆差是在

A.鸦片战争期间B.《南京条约》签订以后C.第二次鸦片战争中D.1865年34.《辛丑条约》签订后,总理衙门改为外务部,位居六部之首。这一重大变化反映出A.该部级别特殊B.该部职能专门化

C.清朝对外交往扩大D.清朝中央机构完全半殖民地化二、选择题(下列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题二分,共12分)

35.有些西方资产阶级史学家称鸦片战争是“通商战争”,认为这场战争是英国为维护正常的贸易而进行的。这种观点①掩盖了战争的性质②指出了战争的实质③为英国殖民侵略作辩护④混淆了现象与本质⑤未能全面概括战争性质⑥反映了英国资产阶级的历史要求A.②⑥B.①③④C.③⑤D.①③36.有人说:“如果没有韦石之变或当时全国北伐,太平天国本可成功。”这种观点的错误主要是

A.仅看到现象而未抓住报纸问题B.夸大偶然因素,忽视历史的必然因素C.片面夸大了个人作用D.缺乏阶级分析的观点

37.《资政新篇》与《海国图志》的区别是

A.是否学习西方B.是否抵御外国侵略

C.是否译书学习科技D.是否发展资本主义

38.19世纪末,英俄换文协议:“不在中国长城以北为他自己或英国臣民或其他人谋求任何铁路让与权。”,“不在长江流域为他自己或俄国臣民或其他人谋求任何铁路让与权。”其真实目的是

A.尊重中国主权B.英俄相互妥协C.英俄互相争夺D.划分势力范围39.百日维新期间,在光绪帝颁布变法找诏书的内容中,没有涉及资产阶级维新派提出的设议院、开国会、定宪法等政治主张。其原因是①维新派的软弱性②顽固派的阻挠③帝国主义列强的阻挠④地主阶级改革派的局限性

A.①② B.①③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40.对恩格斯曾在甲午战争进行时预言:“它意味着古老中国的终结,意味着它的整个经济基础全盘地却是逐渐地革命化。”其中“革命化”是指

A.将导致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B.将发生推翻清朝封建统治的革命

C.民族资本主义将成为中国经济主体

D.列强将加强资本输出,把中国经济纳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三、材料解析题(共26分)

4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是书何以作?曰为以夷攻夷而作,为以款救夷而作,为师夷长技以制夷而作。”

——《海国图志·序》材料2:曾国藩说:“今日和议既成,中外贸易有无交通,购买外洋器物,尤属名正言顺。购成之后,访募覃思之士,智巧之将,始而演习,继而试造,不过一二年,火轮船必为中外官民通行之物,可以剿发捻,可以勤远略。”

——《中国近代现代史》(上)材料3:“乃知其治乱之源,富强之本,不尽在船坚炮利,而在议院上下同心,教养得法;兴学校,广书院,重技艺,别考课,使人尽人材,……育才于学校,论政于学校,论政于议院,君民一体,上下同心,此其体也;轮船、火炮、洋枪、水雷、铁路、电线,此其用也。

根据以上材料,扼要评述地主阶级抵抗派、洋务派、早期维新派的思想主张。

要求:表达应当成文,限200字左右,超过250字要扣分。

4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国家独立自卫之道,其途有二:第一,守卫主权线;第二,保护利益线。主权线指国之疆域;利益线,指与主权的安危密切相关的地区。(1890年日本内阁总理大臣山县有朋的施政演说)

材料2:甲午中日战争前,英国(泰晤士报)驻东京记者布林克莱报道:“就弹药、而论,它所储荐的数量,比在一次对华战争中可能消耗的还要多。”在一篇题为《朝鲜和她的邻居》报道中又说:“(日本)比中国人自己更清楚地知道,(中国)每一省可以抽调多少人,出来作战。”

——《帝国主义侵华史》材料3:1894年6月2日,清政府派驻朝鲜任总理通商交涉事务的袁世凯电告李鸿章:“倾日译员郑永邦(日本驻朝使馆译员)以其使命来询‘匪情’,并谓‘匪’久扰,大损商务,诸多可康,朝人并不能了,……贵政府何不速代韩戡…我政府必无他意。”3日又电:“倾日署使杉村来晤,该意亦盼华速代戡,并询华允诺……似无他意。”(注:1885年中日签订的《天津会议专条》规定:将来朝鲜国若有变乱重大事件,中日两国或一国要派兵,应先互行文知照。)

——摘自(李文忠公全集)材料4:1894年6月中旬,朝鲜内部局势趋于平稳,清政府建议中、日两国军队同时撤出朝鲜。日本拒绝,并于6月15日在内阁会议上通过所谓“日中共同改革朝鲜内政的

方案”,16日向清政府提出此项建议。外相陆奥宗光在回忆录中说:“归根结蒂,所谓朝鲜内政的改革,原是为了解决中日间错综复杂的难局的一种办法。……我假借这个好题目,或能调和已经一度恶化的中日两国关系,万一不能调和,则毋宁索性借此时机促其破裂。”

请回答:

(1)据上述材料,说明甲午中日战争是日本挑起的蓄谋已久的侵略战争。(要求将理由概括提炼,逐步列出,不要摘抄原文)

(2)据材料的有关内容和清政府当时的态度,你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四、问答题(共28分)

43.简述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兴起、初步发展的原因及影响。

44.从鸦片战争到《辛丑条约》的签订,清政府与西方列强之间的关系呈现出怎样的特征?试结合史实分析这些变化的原因和影响,并谈谈你的认识。

慈溪中学2002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测试高一

历史答案

一、选择题(下列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题一分,共34分)

二、选择题(下列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题二分,共12分)

三、材料解析题(共26分)

41.答案:以林则徐、魏源为代表的地主阶级抵抗派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新思想,主张学习外国先进的科学技术以抵抗外国侵略,为中国早期的近代化提供了可贵的思想准备,但在当时的影响有限,未产生明显的实际效果。

洋务派继承了抵抗派“师夷长技”的思想,利用西方技术维护统治,主要目的是镇压人民的反抗,也促进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早期维新派是从洋务派分化出来的,但已有质的区别,他们不仅学习西方技术,更主要的是学习资本主义的政治经济制度,是资产阶级利益的代表,但未形成完整的理论,也未付诸行动。

42.答案:1890年日本已把朝鲜、中国列入它的“利益线”范围,充分暴露出它的侵略野心。甲午战前,日本的军事装备和兵力一切准备就绪。趁东学党起义之际,怂恿清政府出兵,以便把清政府拖入预设的战争陷阱。炮制所谓朝鲜内政改革,拒绝撤兵,并强加给中国,寻找战争借口。

日本侵略蓄谋已久,并有充分准备。而当时清朝统治者慈禧正为她的大寿庆典大事铺张,挪用海军军费修颐和园,李鸿章奉行“避战自保”方针,毫无战争准备,因此战争中中国惨败已成定局。

四、问答题(共28分)

43.简述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兴起、初步发展的原因及影响。

答案:兴起原因和影响:鸦片战争前已有资本主义萌芽;外国资本主义的侵入,分解中国的自然扩大了商品市场和劳动力市场;外商企业的刺激;洋务运动的诱导。民族资本主义的兴起诞生了民族资产阶级,产生了早期的维新派,提出了早期维新思想,为康、梁维新思想奠定基础。

初步发展的原因:帝国主义侵略的加剧,中国自然经济进一步遭破坏,客观上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条件;清政府为扩大税源,解决财政危机,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随着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作为新的政治力量开始登上历史舞台,维新思想进一步发展,形成完整的理论,维新派发动了一场救亡图新的维新变法运动。

44.从鸦片战争到《辛丑条约》的签订,清政府与西方列强之间的关系呈现出怎样的特征?试结合史实分析这些变化的原因和影响,并谈谈你的认识。

答案:特征:由敌视、对抗到勾结,再由抗击发展到完全屈服,成为列强统治中国之工具。

原因及影响:①两次鸦片战争期间,西方列强通过战争要打开中国大门,清政府试图坚持闭关锁国政策,以维护腐朽统治,因此组织了抵抗,显示出对抗特征。政治腐败和经济落后,使中国战败,被迫签订屈辱条约,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列强不以推翻清王朝为目标。太平天国运动对中外反动势力的打击,促使清政府与列强勾结,这便利了列强的对华侵略,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清政府与列强暂时“和好”局面出现,也促成洋务运动的兴起。②19世纪末20世纪出,随着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向帝国主义过渡,列强对中国侵略加剧,中国出现边疆危机,爆发了中法战争、中日战争,清政府在组织抵抗时表现出更大腐败和软弱,义和团运动发展时,清王朝企图利用义和团反对外来侵略,在八国联军侵华后,清王朝很快又转为与列强勾结,共同镇压义和团运动。《辛丑条约》签订表明清政府完全屈服于外国列强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之工具,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认识:①清政府对外政策的出发点是维护其腐朽统治,西方列强打击或支持清政府政策的出发点是为了维护其在华侵略利益。②腐朽落后的封建制度无法阻止资本主义的入侵。③中国人民畏强暴、英勇反抗侵略的斗争使帝国主义不能征服中国。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