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第三章__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

第三章__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

第三章__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
第三章__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

第三章 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 市场经济中,产业之间总存在着程度不同的经济特征。譬如,在啤酒和计算机产业,大公司(如青岛啤酒公司、珠江啤酒公司,微软公司、联想集团)与小公司(如钱江啤酒公司、黄岩啤酒公司,计算机软件公司)都能在市场上生存;在飞机制造、钢铁等产业,少数大公司(如波音和空中客车公司,首都钢铁公司、宝山钢铁公司、鞍山钢铁公司)就占据了整个产业中的绝大多数市场份额;而在某些产业,如广告、管理咨询、饮食等,小公司则占有优势地位。我们不禁要问:什么原因造成了这些产业之间如此大的差别?企业规模的大小究竟由什么决定?企业是否存在一个适度的规模?事实上,这些绝然不同的市场结构,是同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紧密相关的。在不同的产业,企业的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存在很大差别。因此,研究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就具有特殊的意义。本章从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的基本概念入手,分析了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各自的经济特征及形成原因。同时,在案例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企业的适度规模问题,并对我国企业的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进行了有益的探讨。

第一节 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的定义 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是两个既相联系又存在区别的概念。在很多场合下,企业(或组织)既存在规模经济又存在范围经济。①但是,严格区分这两个概念是我们进行研究的前提。

一般来说,企业存在两方面的边界:横向边界(horizontal

boundaries)与纵向边界(vertical boundaries)。简单地讲,横向边界指企业生产的产品种类和数量,纵向边界指该企业与其上游、下游企业之间的关联程度。本章所论述的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局限于企业的横向边界。

一、规模经济的含义

关于规模经济(economies of scale),并没有严格一致的定义。一般认为,规模经济是指当生产或经销单一产品的单一经营单位因规模扩大而减少了生产或经销的单位成本而导致的经济。②或者说, 当企业的平均成本随着产出的增加而下降时,则企业实行了规模经济。因此,规模经济是描述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平均成本下降特征的一个指标。

根据微观经济学原理,如果企业的平均成本(Average Cost)随产出增加而下降时,边际成本(Marginal Cost)一定小于平均成本。此时,我们称企业实现了规模经济。如果企业的平均成本随产出增加不发生变化,即平均成本为一固定值时,边际成本一定等于平均成本。这时,我们称企业实现了不变的规模报酬(constant returns to scale)。如果企业的平均成本随产出增加而增大时,边际成本一定大于平均成本,则我们称企业的生产为规模不经济(diseconomies of scale)。因此,经济学家一般用边际成本和平均成本的关系来描述规模经济和规模不经济。

如果MC

如果MC>AC ?规模不经济

如果MC =AC ?不变规模报酬

根据上述三式,我们可采用判定系数FC (function coefficient)来描述企业的规模经济特征。判定系数被定义为平均成本与边际成本之比,即 FC=MC

AC 。如果 FC >1,边际成本小于平均成本,随着产量增加,平均成本将下降,存在规模经济;如果 FC <1,边际成本大于平均成本,随着产量增加,平均成本将上升,存在规模不经济;如果 FC >1,边际成本等于平均成本,规模报酬不变,在一定的产量范围,平均成本曲线水平。

下面,我们借助于图3-1来描述规模经济与平均成本、边际成本三者之间的关系。

MC ?AC Q 1(MES )规模不经济规模经济 规模报酬不变AC MC AC MC

Q Q 20

图3-1:规模经济与规模不经济

在图3-1中,根据不同产量区间企业所显示出的生产特征,可以把产量划分为三个区域:规模经济区域0Q 1,不变报酬区域Q 1Q 2,规模不经济区域Q 2Q。当企业产量低于Q 1时,边际成本线MC在平均成本线AC 的下方,这意味着当企业产出增加时,平均成本线向右下方倾斜,即单位产品的平均成本递减,企业的生产体现了规模经济性。当企业产量处于Q 1Q 2之间时,平均成本线与边际成本线重合,企业每额外生产

一单位产品的边际成本和平均成本相等,这时企业的生产体现了规模

时,边际成本线在平均成本线的上方,报酬不变。当企业产量大于Q

2

这样当产出增加时企业的平均成本递增,体现了规模不经济的特征。

二、有效生产规模

通常,经济学教科书把平均成本曲线描述成为U型,这样,平均成本就同时包含了规模经济和规模不经济。如果我们把企业的生产能力定义为平均成本开始上升时的产出。因此,生产能力之内为规模经济,生产能力之外为规模不经济。但是,对于显著的规模经济和规模不经济,即U形平均成本曲线下降阶段和上升阶段的划分,经济学家有不同观点。部分经济学家认为,如果从长时段考察,企业增加生产能力比较容易,因此,与其说成本曲线是U形的,还不如说是L形的(见图3-2)。

AC

AC

MES

Q?Q

图3-2:L型平均成本曲线

最小有效规模MES(minimum efficient scale)是指企业的平均成本逐渐减少至最低点时所对应的企业最小规模,其含义是企业在选择生产能力规模或进行投资时,至少要大于这一产量水平。图3-1中点和图3-2中的Q?点,即为最小有效规模MES。

的Q

1

那么,企业的规模是否越大越好呢?不是的,就经济效率的观点而言,企业存在一个与最小有效规模相对应的最大有效规模。所谓最大有效规模(maximum efficient scale),指企业的规模达到该点后,如果继续增加企业产量,该企业的平均成本将上升。因此,企业在选择生产能力规模或进行投资时,不能超过最大有效规模,否则就是规

点,即为最大有效规模。

模不经济。图3-1中的Q

2

我们把最小有效规模和最大有效规模之间的规模区间,称为企业生产的有效规模。需要强调指出,虽然有效规模是从企业成本这个角度出发来衡量企业的生产效率,但它是个动态的概念。因为,有效规模不仅与企业的生产技术,而且也与企业的产品市场范围有关。随着时间的推移,企业的技术水平将逐步提高,市场范围也愈益扩大。因此,同原来的技术水平和市场范围相对应的企业最小有效规模和最大有效规模的指标就会发生变动。从这个角度来说,任何最小有效规模和最大有效规模的概念只有在相对稳定的技术水平和市场范围内才具有现实的意义。也就是说,企业不存在某个一成不变的有效规模。

三、范围经济的含义

范围经济(economies of scope)是与规模经济既联系又相区别的一个概念。范围经济是指利用单一经营单位内原有的生产或销售过程来生产或销售多于一种产品而产生的经济。③或者说,当两种产品一起生产(联合生产)比单独生产便宜时,就有范围经济。④简单地讲,如果随着产量的增加,企业能够降低单位成本,则存在着规模经济;如果随着企业生产的产品品种或提供的服务多样化,企业能够降

低成本,则存在着范围经济。譬如,牛可以用来生产牛肉和牛皮。虽然,仅生产牛皮或仅生产牛肉都是可以的,但在现有技术下,这是无效率的。范围经济认为,在一定条件下同时生产两种或两种以上产品会更有效率。

一般地,我们用平均成本函数的下降来定义规模经济,而用相对总成本的节约来定义范围经济。也就是说,如果企业作为一个整体来生产多种产品与分离成两个或更多的企业进行生产时,整体生产的总成本低于分离生产的总成本,则存在范围经济。

令TC(Q x ,Q y )为企业生产Q x 单位的产品X和生产Q y 单位的产品Y 的总成本,TC(Q x ,0)为企业仅生产Q x 单位的产品X时的总成本,TC (0,Q y )为企业仅生产Q y 单位的产品Y时的总成本。根据定义,范围经济可表示为:

TC(Q x ,Q y )< TC(Q x ,0)+ TC(0,Q y )

该式的含义:企业同时生产产品X 和产品Y 要比分别由两个企业各自生产的总成本要小。更进一步,如果企业生产0单位的产品X 和0单位的产品Y 的成本为零,即TC(0,0)= 0,则上面的公式可写成: TC(Q x ,Q y )? TC(0,Q y )< TC(Q x ,0)? TC(0,0) 上述式子的含义:当企业生产Q y 单位的产品Y的同时再生产Q x 单位的产品X要比仅生产产品X而不生产产品Y时所发生的增量成本要小。 当企业生产Q x 单位的产品X和生产Q y 单位的产品Y时,其范围经济可以这样来衡量:SC=),()]

(),0()0,([q q q q q q y x y x y x C C C C +?+。这里,SC衡量企业联

合生产X和Y比分开生产时所导致的成本的相对减少。如果SC为正数,

则存在范围经济。否则,分开生产就更有利。

三、多产品情形下企业的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

现实世界里,大多数企业并不只生产单一产品,而是生产几种不同的产品,这些产品既可能相关也可能不相关。譬如,一家企业既生产电视机,同时也生产空调、洗衣机;一家医院在提供治疗各类内脏疾病服务的同时,亦提供治疗肿瘤、外伤等医疗服务。我们把生产不同产品或服务的企业称之为多产品企业。从单一产品到多种产品的变化,人们必须改变某些成本的定义,并适当发展出一些新的概念。 如果一家企业生产两种或多种产品,人们就很难度量平均成本和边际成本,因为此时的产出涉及不同类的产品,没有一个统一的衡量标准,但我们可借鉴单产品环境下的成本概念。例如,一家生产电视机和空调的企业,我们可以用C(q 1,q 2)代表企业生产q 1单位的电视机和q 2单位的空调的总成本,用q q q C ??121)

,(代表企业在空调产量q 2不变的前提下生产电视机的边际成本,用q q q C ??2

21)

,(代表企业在电视机产量q 1不变的前提下生产空调的边际成本。可以发现,生产电视机的边际成

本不仅取决于电视机的产出水平q 1,

而且也取决于空调的产出水平q 2。 虽然多产品情形下产品的边际成本较易定义,但要给平均成本下定义就很困难了。道理在于,如果人们将总产出定义为q 1+q 2,这意味着将电视机和空调加在一起。事实上,有关总产出的其他任何线性组合αq 1+βq 2也存在同样问题。这里,α和β为任意数。因此,经济学家给出了多种不同的平均成本测算方法。⑤

根据产品1和产品2的生产比例,我们也许可以定义一个与生产比例相联系的射线平均成本(RAC)。若以λ1和λ2分别代表产品1和产品2在总产品中的生产比例,那么射线平均成本(RAC)可被定义为: RAC(q)=q

q q C ),(21λλ 显然,RAC(q)取决于λ1和λ2。对任何给定的λ1和λ2,我们可以计算出RAC,然后求出使RAC最小的规模q。沿着不同射线(即λ1和λ2的不同组合),使RAC最小的生产规模q一般来说是不同的。可以证明:当规模经济的衡量尺度s大于1时,射线平均成本RAC(q)将随着q的增加而下降;当规模经济的衡量尺度s等于1时,射线平均成本RAC(q)不变;当规模经济的衡量尺度s小于1时,射线平均成本RAC(q)将随着q的增加而上升。这里,s被定义为: s=2211)

(q C q C q C q q ??+??

需要指出,在多产品情形下,企业既可以利用规模经济,同时也可利用范围经济。在某些情况下,这两种经济可能存在相互抵消的效果。

四、规模经济的层次

规模经济可分为四个层次或种类,即产品规模经济、单工厂规模经济、多工厂规模经济。产品规模经济,是最基本的规模经济形态。由于分工和专业化,导致了产品生产方面的规模经济,此即所谓的产品规模经济。单工厂规模经济,是指由生产技术引致生产设备或生产过程的革新所产生的规模经济形态。而多工厂规模经济,也就是通常意义上的企业规模经济,是指若干个生产同类产品的工厂或处于生产

过程不同阶段的工厂,通过水平一体化、垂直一体化或混合一体化等形式组成一个企业所产生的规模经济。

在三个层次的规模经济中,产品规模经济是所有规模经济的基础形态,而单工厂规模经济和多工厂规模经济则是在产品规模基础上的延展。由于现代企业的基本特征是多工厂生产,研究多工厂规模经济就具有普遍的意义。

第二节 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的成因分析现实生活中,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是普遍存在的。因此,探讨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产生的原因,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更深入地理解其经济特征,而且,更为重要的是,可以使我们有意识地利用规模经济或范围经济,进一步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减少或避免规模不经济或范围不经济所带来的负面影响。

一、规模经济的一般来源

通常,规模经济可以由以下几方面因素产生:

1.固定成本的不可分割性和分摊:当企业的投入不能随产量的变化 而调整时,意味着企业因投入的不可分性而产生了固定成本。即使企业的产出很小,也需要付出固定成本方面的支出。但是,在企业生产技术允许的规模范围内,当企业的产出增大后,固定成本将在越来越多的产量中进行分摊,产生规模经济效益。例如,铁路、航空运输,通讯、煤气、自来水等具有固定网络的经济活动就是极好的例子。就京广铁路的火车运输来说,在给定车厢数目的前提下,对司机、铁轨

和机车的需求并不随每次运量的多寡而变动。即使运量很小,也必须承担与司机、铁轨和机车相对应的那部分固定成本支出。而每年繁忙的春运高潮,尽管整个春节期间火车的运量大幅度增加,但铁道部并没有增加铁轨数量,也没有增加每次运输的火车司机、机车等,只是增开临时列车而已。可见,运输量成倍增加,并不需要额外的铁轨或火车司机。从这角度来说,因固定成本的不可分割性导致其在产出上的分摊,进而产生了规模经济效益。

多数工业生产表明,全自动化工厂在高产出水平上占优势,而在低产出水平上处于劣势。与之相反,半自动化工厂在低产出水平上占优势,而在高产出水平上处于劣势。因此,在给定的规模之下,由于生产能力的充分利用而导致的成本的节约为短期规模经济;由于采用高固定成本/低变动成本新技术或更大工厂规模而带来的成本节约为长期规模经济。

平均成本K SAC 2SAC 1

0 产量

图3-3:短期和长期平均成本

在图3-3中,SAC 1代表全自动化工厂短期平均成本,它显示企业具备高固定成本/低可变成本的生产技术,SAC 2代表半自动化工厂的

短期平均成本,它显示企业拥有低固定成本/高可变成本的生产技

术。曲线SAC

1和SAC

2

都呈现出递减的趋势,因为随着产量的提高,固

定成本在越来越多的产量之间进行分摊。显然,在低产出水平,使用

半自动化技术较便宜;在高产出水平,使用全自动化技术更便宜。

在长期中,计划产量超过K点的企业将选择SAC

1

代表的技术,计

划产量低于K点的企业将选择SAC

2

代表的技术。两条曲线的粗的“更低包络线”代表了每一产出水平下的最低可能成本,我们称之为长期平均成本曲线。

2.分工和专业化生产。企业规模的扩大,为劳动分工和专业化协作创造了条件。英国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在《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1776)一书中指出,“劳动分工受制于市场范围”。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工人被分配从事不同的工作。在多样化的制造环境中,工人不断重复单一的工作,这要比进行多项工作更能提高工人的生产效率。在该书中,亚当·斯密以工人生产扣针为例,精辟地阐述了劳动分工所带来生产效率的极大提高。在分工前,每个工人一天制针的数量不多于20枚,而分工后,平均每个工人每天制针4800枚,后者的数量是前者的240倍。

斯密进一步指出,“有了分工,同数劳动者就能完成比过去多得多的工作量,其原因有三:第一,劳动者的技巧因业专而日进;第二,由一种工作转到另一种工作,通常须损失不少时间,有了分工,就可以免除这种损失;第三,许多简化劳动和缩减劳动的机械的发明,使一个人能做许多人的工作。”⑥事实上,分工和专业化是规模经济的基

础。

3.存货:企业必须储备存货时也能产生规模经济。企业储备存货是为了把缺货的可能性减少到最低限度。储备存货,经济学上又称之为存货投资。储备存货对企业而言,意味着一部分资源暂时没有被充分利用,对企业来说当然是一种损失。但是,当缺货成本高于储备货物的成本时,存货就变得很重要了。

通常,存货成本增加了已售货物的平均成本。存货比例越大,已售货物的平均成本也越大。储备存货之所以能够带来规模经济,道理在于:在同等缺货水平的情况下,大业务量企业所必须的存货比例要小于小业务量的企业,从而也就减少了大企业已售货物的平均成本。⑦

在现实中,存货能够产生规模经济的例子很多。譬如,在医疗服务方面,大医院与中、小医院相比,其闲置床位(相当于企业里的存货)的比例就较低;在提供住宿服务方面,大宾馆(酒店、饭店)的房间空置率一般总是比小宾馆的房间空置率要低。

4.生产的物理特性:在一些生产过程中,物理特性也能产生规模经济。大家都很熟悉,在许多生产过程中,生产能力与生产容器的体积成比例关系,生产成本与容器的表面积成比例关系。譬如,在石油管道产业,输油管道的体积V=πr 2

l,管道的表面积S=2πrl,这里,r代表管道半径,l代表管道长度。当r增加1倍时,管道的表面积增加1倍,但其体积增加4倍。其他类似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球体也具有这类特征。球体的容积是3

43r π,表面积是4πr 2,r是球体的半径。所

有这些都意味着,产能增加的比例大于成本增加的比例,或者说产能增加时,平均成本下降。

因此,一般来说,生产的物理特性使得企业在没有增加同样成本的情况下也能够增加产能。

5.营销和购买的经济性:企业营销的规模经济效果来源于广告费用的分摊和声誉效应,而购买的规模经济效果来源于交易费用的节约及其数量折扣。如果通过大规模生产、分销和零售比小规模更能够发挥成本优势,则存在规模经济。从而,规模经济不仅影响企业规模和市场结构,而且还会影响企业的战略决策。比如,企业能否通过合并,通过市场扩张来获得长期成本优势等。

大批量购买亦可产生规模经济效果。批量折扣就是一个极好的例子。我们大多数人都有过这样的经历,购买的产品数量越多,平均每单位产品的价格也就越优惠。这即是经济学上的非线性定价的经典案例。企业把X单位的产品售给一个客户的单价不同于把X单位的产品分别售给X个客户的原因,或者是大批量购买能够节约产品的生产或销售成本,而企业乐于把节约下来的部分资源返还给消费者,或者是源于购买者的价格敏感性,一般来说大批量购买的客户总是对单位产品的价格更为敏感。

二、范围经济的一般来源

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往往密切相关,这表现为:同一因素,既可以带来规模经济,也可以带来范围经济。上述规模经济的某些成因,如大批量采购和销售的经济性,大批量运输的经济性等,也是范围经

济的成因。此外,范围经济的的产生,还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因素: 1.生产技术设备的通用性。现代生产设备的制造一方面朝标准化、系列化、专门化方向发展,另一方面也朝着通用化方向发展。那些以通用化为目的的生产设备,就可用来生产多种不同产品,从而提高生产设备的利用效率。譬如,一台数控机床,既可用来生产民用产品,也可用来生产军用产品。

2.中间产品或零部件的多用途性。某些中间产品或零部件,具有多种组装功能,可以用来组装为不同的产品,因此,增加中间产品或零部件的生产规模,可以取得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的双重效果。 3.研究与开发的外溢效应。当一项研究产生的观念对另一项研究有帮助,或者某项研究与开发成果能够用于多种产品的生产,这时就发生了研究与开发的外溢效应。企业充分利用研究与开发的技术成果,可以极大地降低单位产品的研究和开发成本。

4.声誉效应。一般来说,生产多种产品或在更大的市场中销售产品的企业,利用广告不仅可以实现规模经济,也可以实现范围经济。在更大的市场上,潜在的客户越多,传递有效信息的广告费用就会大幅度下降。如果企业在市场上已建立起良好的声誉,那么当企业对同一品牌的其他产品进行广告宣传和销售时,其成本也会降低。譬如,海尔是我国的著名家电企业,它最初的产品是冰箱、冰柜。在生产电冰箱、冰柜的过程中,海尔严格质量管理,崇尚产品创新,坚持优良的售后服务,使海尔产品的知名度迅速提升,市场占有率大幅度增加。凭借海尔品牌的声誉效应,海尔的后续产品,如洗衣机、电视机、空

调器等家电产品的营销成本大大降低,这即是营销的范围经济。 三、规模不经济的原因

虽然规模经济能够给企业带来成本的节约和效率方面的改善,但这并不意味着企业规模越大越好,因为存在规模经济的限制。现实中,造成规模不经济的原因主要有:人工成本上升;激励和官僚影响;以及专门化资源的分摊等三个方面。

一般而言,企业越大,其支付的工资也越高。同时,大企业支付高额工资换取的是比小企业低的离职率。根据美国统计署的数据,超过500个雇员的公司,其工资水平比小公司平均高出35%。⑧

其次,企业规模愈大,对员工的激励也就更为困难。斯蒂格勒指出,“规模收益会由于大企业管理困难而出现减少。企业越大,为了给中央决策提供必要的信息和执行这些决策所必须的批准手续,它的行政机构就必定越大越正规。庞大的机构必定较不灵活?政策不能经常变化,还要细心加以控制。”⑨具体来说,在小企业里,员工的行为与企业的业绩联系紧密,因此,对员工的激励不仅效果明显,而且实施起来相对容易。但在大企业中,由于每个员工只是整个庞大团队中的一员,员工自身的行为与企业业绩的联系不如前者那么紧密,这样设计一种把员工的工资和企业的业绩联系起来的激励机制就十分困难。

另外,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信息在企业各职能机构之间的传递容易产生失真,因而增大了生产、管理及决策的交易费用,导致决策失误。以至于法国管理专家V·A·格兰丘纳斯得出了一个企业内部交

2n+n-1)或n(2n-1+n-1)。⑩其中,n为企业下属人数互关系的公式:n(

2

或单位数。交互关系意指企业管理的上下级之间的指令与请示,以及同级别之间的产品或服务的转移。简单地说,交互关系数是企业内部交易活动的一种度量。该公式表明,企业内部关系的增加速度远远超过企业下属人数或单位数的增加速度。譬如,当n=2时,交互关系数为6;当n=4时,交互关系数为44;当n=8时,交互关系数则为1080。可见,企业规模的过度扩张将增加内部管理活动的交易成本,导致规模不经济。

最后,某些专门化资源很难随企业规模的扩大而复制,从而限制了企业的规模。当企业发展所必须的专门化资源的扩展速度赶不上企业规模的扩展速度时,专门化资源的过度分摊将使 企业规模的扩张难以为继,导致规模不经济。

四、范围不经济的原因

与规模经济类似,范围经济也存在一定的限制。企业的产品种类也不是越多越好,超过某个临界范围,就会变成范围不经济。一般地,造成规模不经济的某些因素往往也是造成范围不经济的原因。譬如,随着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展,企业内部的组织管理将愈来愈复杂,信息的交流和对企业雇员的激励也就变得十分困难。而且,现代企业大多进行多种产品的生产,这样,规模的过度扩张在产生规模不经济的同时,也会产生范围不经济。

概括地说,企业的产品种类确定在哪个范围并没有现存的规定。不同产业,或同一产业的不同时期,以及同一产业的不同产品周期,

企业的范围经济都可能存在差别。此外,政府的产业政策、金融服务政策、宏观经济环境、法律法规等多种因素,往往也会影响到企业生产经营的产品种类。从这个角度而言,范围经济或范围不经济都是一个动态的概念,现实世界并没有持久的范围经济或范围不经济。 五、规模经济与学习曲线

规模经济是指在给定时点上,大量生产能获得的成本优势。而学习曲线(learning curve)或称经验曲线,则是指由于经验和专有技术的积累所带来的成本优势。实践并非都是完美的,但它通常朝着人们所希望的方向发展。所以,当人们获得经验以后,一般能够改善他们完成特定任务的绩效。

通常,我们用进步比率(progress rate)来衡量学习的效果。某个生产过程的进步比率可以通过计算平均成本随着累积产出增加而下降的程度来获得。

在图3-4中,当累积产量为Q

1时,每单位产量的平均成本为AC

1

当累积产量为Q 2时,每单位产量的平均成本为AC 2。根据定义,企业的进步比率为AC AC 1

2。譬如,如果Q 2=2Q 1,即累积产出增加到原来的2倍,如果AC AC 1

2<1,则学习效应就发生了。 现在,人们已在数千种产品中估计了进步比率。统计资料显示,企业的平均进步比率为0.8。这意味着,如果企业把产出增加一倍,平均成本将下降20%。当然,不同企业或不同产业之间,进步比率存在差异。此外,在不同的组织和不同的生产过程中,学习效果也会不同。

利用学习曲线,企业可以获得成本优势,从而产生学习效应或学习经济。学习效应的存在表明企业希望在短期内通过降低价格来增加产量,并在长期中减少成本。因为,对有效减少未来成本的预期能够降低目前的生产成本。值得指出,估计的进步比率通常代表在一定产出范围内的平均成本,而并不一定表示学习经济是否在某时会被充分地利用。

学习曲线与规模经济之间,存在以下几方面的关系:

1.区分学习曲线所产生的经济(学习经济)和由于规模而产生的经济(规模经济)是很重要的。规模经济使得当经济活动处于一个比较大的规模时,能够以较低的单位成本来进行生产;学习经济是指由于累积经验而导致的单位成本的减少。

2.有可能学习经济很小,而规模经济很大。例如,在简单的资本密集型的制造业。也有可能规模经济很小,而学习经济很大。例如,计算机软件的开发等复杂的劳动密集型产业。

3.学习曲线并不是随处存在,而且也不是统一的。增加产出并不意味着能够实现学习经济,此外,从学习中得到的知识有可能很快地贬值。

第三节 企业的适度规模

在前面部分我们论述到,企业规模不是越大越好。企业规模超过一定限度,会产生规模不经济。因此,在一定的时空背景和资源约束的条件下,企业的适度规模对其存在和发展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一、适度规模的含义

相对于规模经济和规模不经济来说,适度规模(最有效规模)是指企业处于规模经济与规模不经济之间的一种中间状态。理论上,我们可以依靠平均成本曲线来确定企业的适度规模;实践中,人们主要采用适者生存法、工程分析法和成本-利润比较法等方法来衡量企业的适度规模。

我们知道,平均成本有长、短期之分。○

11其中,短期平均成本反映在一定时期企业总的生产能力不变时,平均成本如何随产量的变化而变动;而长期平均成本则反映企业的平均成本在生产能力变动过程中的变化规律。如图3-5所示,SAC 1、SAC 2、SAC 3、SAC 4分别代表不同规模的短期平均成本曲线,LAC代表长期平均成本曲线,它是无数条形如SAC 1、SAC 2、SAC 3、SAC 4等短期平均成本曲线的包络

平均成本 A SAC 4

SAC 2SAC 1

LAC

C B

SAC 3D

产量

Q A 0 Q B

Q D Q C 图3-5:短期和长期平均成本曲线

线。图中的A、B、C、D 点是长、短期平均成本曲线的相切点。

在图3-5中,长期平均成本曲线LAC从A点到B点是逐渐下降的,而平均成本在B点至C点之间变动的幅度很小,从C点到D点平均成本则逐渐上升。B点所对应的产量水平Q B 就是企业的最小有效规模,C点所对应的产量水平Q C 就是企业的最大有效规模,BC所对应的产量区间

[Q B ,Q C ]就是企业的适度规模。当企业产量处于[Q B ,Q C ]区间内的任何产量水平时,都可以称之为适度规模。

事实上,在长时段内,企业生产能力的扩大总是以一定的技术进步为依托。当产量扩大同时又伴随一定的技术进步因素,企业的长期平均成本可能呈现出不断下降的趋势。此外,企业的适度规模也与现有的需求相关。尤其是,在某些自然垄断产业,即使不考虑技术进步因素,促使平均成本上升所需的产量水平也可能非常巨大,以致于在足够的产量水平内平均成本是不断下降的。参见图2-6所示。

在图3-6中,长期平均成本曲线LAC 是不断下降的,但降幅逐渐递减。在这种情况下,确定企业的最小有效规模或最大有效规模就不能单纯依靠平均成本这个指标,而是要综合考虑企业的经济、技术、市场等各方面的因素。

规模经济

规模经济 规模经济(economies of scale)定义:由于生产专业化水平的提高等原因,使企业的单位成本下降,从而形成企业的长期平均成本随着产量的增加而递减的经济。 规模经济(economies of scale) 规模经济的定义规模经济(economics of scale)又称“规模利 益”(scale merit),指在一定科技水平下生产能力的扩大,使长期平均成本下降的趋势,即长期费用曲线呈下降趋势。规模指的是生产的批量,具体有两种情况,一种是生产设备条件不变,即生产能力不变情况下的生产批量变化,另一种是生产设备条件即生产能力变化时的生产批量变化。规模经济概念中的规模指的是后者,即伴随着生产能力扩大而出现的生产批量的扩大,而经济则含有节省、效益、好处的意思。按照权威性的包括拉夫经济学辞典的解释,规模经济指的是:给定技术的条件下(指没有技术变化),对于某一产品(无论是单一产品还是复合产品),如果在某些产量范围内平均成本是下降或上升的话,我们就认为存在着规模经济(或不经济)。同于边际效益一样,在某一区域里才满足比规模经济性。具体表现为“长期平均成本曲线”向下倾斜,从这种意义上说,长期平均成本曲线便是规模曲线,长期平均成本曲线上的最低点就是“最小最佳规模(minimum optimal scale以下简称mos)”。上述定义具有普遍性,银行业规模经济便由此引申而来。 规模经济的特点 随技术进步和生产工艺水平的提高,最终规模不断变化;不同产业因其生产技术特性不同,工厂及企业规模经济的利用途径和形式亦有所不同。现代消费需求的多样化与个性化,并没有使规模经济因此而丧失。而是通过产品的系列化和高度完整的标准化,实行“多品种、少批量、大量生产体制”,使规模经济依然深刻地影响着企业的生产经营和发展。对规模经济的研究,是地区工业合理布局和对某一产业在大范围进行调整的重要依据。 人们根据生产力因素数量组合方式变化规律的要求,自觉地选择和控制生产规模,求得生产量的增加和成本的降低,而取得的最佳经济效益。规模经济或生产力规模的经济性,就是确定最佳生产规模的问题。 规模经济包括部门规模经济、城市规模经济和企业规模经济。在西方经济学里,规模经济主要用来研究企业经济。但作为生产力经济学的重要范畴,规模经济的含义则更为广泛,它包括从宏观到微观的能获得经济利益的各个层次的经济规模。 规模经济的界定 规模经济一般界定为初始阶段,厂商由于扩大生产规模而使经济

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

(一)规模经济的产生与本质 一般而言,规模经济包含如下内容:(1)生产的规模经济。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分摊到单位产品的固定成本、管理成本就会减少。(2)交易的规模经济。集中的大规模交易比分次的小规模交易更节省交易成本和运输成本。(3)专业化分工效益。长期的大批量生产交易,将使分工更加细化、专业化,从而提高效率。 1、规模经济理论发展的一个简要回顾 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提出了规模经济效益的最初思想。斯密把分工看作是劳动生产率提高的最大原因,最著名的例子“制针”的分工。他认为分工又受制于生产规模与市场需求量。斯密认为“大制造业”与“小制造业”相比,极大地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原因在于:劳动者的技巧因业专而日进;由一种工作转到另一种工作,通常须损失不少时间,有了分工,就可以免除这种损失;许多简化劳动和缩减劳动的机械的发明,使一个人能够做许多人的工作。 严格讲,规模经济只有在机器大工业时代才成为经济学研究的问题。以手工操作为基础的作坊式经济不可能形成真正的生产规模,也就不可能有真正的规模经济。工业革命使机器操作系统代替了手工操作系统,从而产生了重大的社会经济后果和技术后果。 工业革命后,约翰.穆勒(1848)比较系统地阐述了大规模生产的好处,他指出“在很多情况下,进行大规模生产,可以大大提高生产效率。”“厂商越大,分工也就愈细”,“即便扩大生产规模不会导致进一步的分工”,当生产达到一定规模时,每个工人的工作更为饱满,这也会有很好的经济效果1。穆勒分析了大规模生产可以降低成本的原因:一般说来,业务开支并不与业务量成比例地增加;大规模的生产需要配置昂贵机器的生产工艺;用大生产体制代替小生产体制所节省的很大—部分劳动,是资本家自己的劳动2。 1约翰.穆勒著,《政治经济学原理》(上卷),中译本,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年,155页 2同上,157-159页

规模经济与规模不经济案例分析

规模经济与规模不经济 中国钢铁产业的规模经济 钢铁产业常常被作为规模经济的一个典型的产业代表,中国钢铁产业发展十分迅速。1996年,中国钢产量突破1亿吨,成为世界产钢第一大国,2003年突破2亿吨,中国连续成为全球最大的钢铁生产国和消费国,成为名副其实的钢铁大国。2000年以来,中国钢铁产业进入快速增长期,钢产量增速年均达到20%左右。 尽管中国钢铁产业的产量和出口都发展迅速,但就企业规模而言中国的钢铁产业企业规模明显偏小,2005年,中国钢铁全产业企业多达6686家,企业规模小且分散,其中消耗高、污染严重、工艺装备落后的产能占总产能的30%左右。这就代表着,由于竞争程度高、集中度低,企业之间会由于产品和市场相似而产生相当大的竞争和磨擦,交易费用偏高,资源配置损失和浪费现象严重,因此,规模经济难以产生。 规模经济案例:全球每四个微波炉就有一台格兰仕 面临着越来越广阔的市场,每个企业都有两种战略选择:一是多产业、小规模,低 市场占有率;二是少产业,大规模,高市场占有率。格兰仕选择的是后者。格兰仕的微波炉,在国内已达到70%的市场占有率;在国外已达到35%的市场占有率。 格兰仕的成功就运用规模经济的理论,即某种产品的生产,只有达到一定的规模时,才能取得较好的效益。微波炉生产的最小经济规模为100万台。早在1996——1997年间,格兰仕就达到了这一规模。随后,规模每上一个台阶,生产成本就下降一个台阶。这就为企业的产品降价提供了条件。格兰仕的做法是,当生产规模达到100万台时,将出厂价定在规模80万台企业的成本价以下;当规模达到400万台时,将出厂价又调到规模为200万台的企业的成本价以下;而现在规模达到1000万台以上时,又把出厂价降到规模为500万台企业的成本价以下。这种在成本下降的基础上所进行的降价,是一种合理的降价。降价的结果是将价格平衡点以下的企业一次又一次大规模淘汰,使行业的集中度不断提高,使行业的规模经济水平不断提高,由此带动整个行业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不断下降,进而带来整个行业的成本不断下降。 成本低价格必然就低,降价最大的受益者是广大消费者。从1993年格兰仕进入微波炉行业到现在的10年之内,微波炉的价格由每台3000元以上降到每台300元左右,降掉了90%以上,这不能不说是格兰仕的功劳,不能不说是格兰仕对中国广大消费者的巨大贡献。 2009年,吉利总营业收入为42.89亿元,而沃尔沃轿车的总收入约合人民币1000亿元。并购够通过实现经营协同效应,可以充分利用资源,实现人力资源、技术等的整合和优化配置,实现规模经济和利润最大化的目标,同时还可以协调企业内部的合作与生产,减少交易费用,分散经营风险。 另外从技术上看,吉利在发展中急需先进的技术来支撑其品牌发展战略,没有成熟的技术,一切都是空谈。吉利收购沃尔沃是现实的迫切需要,只要有了技术,吉利在低成本制造的优势将越加明显,其在国内的竞争力也将明显增强,也便突破了技术重围。虽然“嫁入”福特之后,沃尔沃轿车的部分产品平台和动力总成与福特共用,但是,沃尔沃轿车仍是一家具备造血和持续发展能力的公司,拥有4000名高素质研发人才队伍与体系能力,拥有可满足欧6和欧 7排放法规的车型和发动机等低碳发展能力。吉利收购沃尔沃还可以汲取更高端的工业设计人才和品牌策划人才。而这些有经验的技工或者设计人才的获得可以从学习曲线来分析他们给吉利打来的优势。

西方经济学案例分析

《西方经济学》案例精选 案例1:价格到底谁说了算 2003年7月15日,民航国内航空运输价格改革方案听证会在北京举行。虽然此次听证会受非典影响延期两个多月,但社会对它的关注丝毫没减。值得回味的是,中国的改革就是从价格改革入手的。问题是,为什么改革这些多年,我们还停留在要由政府出面,为民航这样的垄断行业扩价格听证会的阶段,而不能由市场来决定价格呢? 实事求是地说,这些年政府为了把垄断行业推向竞争的市场,是做了不少工作的。1999年底,中国电信一分为四;民航也早就各路诸侯分治,航空公司林立。于是乎,真的竞争来了,为打折打得头破血流。消费者得到了实惠,一片叫好;经济学家也喜出望外:总算与市场接轨了,该来个优胜劣汰了。可这时,“婆婆”忍不住出面了——都是国有资产嘛,手心手背都是肉,干吗非拼个你死我活呢!在政府的倡导下,民航各路诸侯今日歃血,明日盟誓,又是“生死合约”,又是价格联盟,但结果总是拧不过市场法则的“大腿”,该打折还是打折,该降价还是降价,只不过“明火执仗”变成了“暗度陈仓”。结果,竞争总是深入不下去,该死的死不掉,该长的长不大,市场真的“失灵”了。价格成了苦孩子,打折变成了瞎折腾;政府总“舍不得”放手让市场来裁决价格,苦孩子也永远不能长大成人。经济学家常说,市场具有比任何权力更绝对的权威。199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加里·贝克尔认为,国营企业应该民营化。过去十几年来,经营不善的国企转为民营已经成为世界潮流。美国将邮政民营化了;英国在撒切尔零售价当政期间,就将原来由政府经营的航天、汽车、电子通讯甚至铁路移转为民营,成效显著。我们的民航、铁路、电力等为什么就不能姓“民”?为会么不能像食品、家电、服装等行业,取消政府管制,取消那么多的“局”、“部”呢? 案例分析: 我们经济生活中有两种主要的经济组织形式:市场机制和命令经济。所谓市场机制是指这样一种经济组织形式,即单个消费者和企业通过市场相互发生作用,来决定经济组织的三个中心问题:生产什么、如何生产和为谁生产。所谓命令经济是指这样一各制度,其资源的分配由政府来决定,命令个人和企业按照国家经济计划行事。亚当·斯密把市场机制比喻为“看不见的手”。所谓“看不见的手”,是指当每个人追求他自私自利的目标时,他好像被子一只看不见的手引导着去实现最好的公共福利。家庭和企业在市场上相互交易,他们仿佛被一只“看不见的手”所指引,引导着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政府和其他机构根本不需要干预社会资源的配置,“看不见的手”就能做到这一点。那么,在市场机制作用下,政府有什么作用呢?根据微观经济学,政府的作用体现在两方面:一是提高效率;二是促进公平。在提高效率方面,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政府有必要利用

2.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1)

幻灯片1 I n d u s t r i a l E c o n o m i c s 第二章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 E c o n o m i e s o f s c a l e&E c o n o m i e s o f s c o p e 幻灯片2 本章主要内容 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的几个重要概念 1 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的成因 2 企业适度规模理论 3 多元化与范围经济的关系 4 幻灯片3 1 基本概念 幻灯片4 一、规模经济 ●基本含义:规模经济(economies of scale)是指当生产或经销单一产品的单一经营单 位因规模扩大而减少了生产或经销的单位成本时而导致的经济。 ●在一定的产量范围内,随着产量的增加,平均成本不断降低的事实。规模经济是由于 一定的产量范围内,固定成本可以认为变化不大,那么新增的产品就可以分担更多的固定成本,从而使总成本下降。 幻灯片5 二、规模内部经济、规模外部经济与规模结构经济 ●规模内部经济就是指一经济实体在规模变化时由自己内部所引起的单位产品成本下 降,收益上升。 ●规模外部经济是指指整个行业(生产部门)规模变化而使个别经济实体的收益增加。如: 行业规模扩大后,资源供给充足、运输和融资方便等,可降低整个行业内各公司、企业的生产成本,使之获得相应收益。 ●规模结构经济。各种不同规模经济实体之间的联系和配比,形成一定的规模结构经济: 企业规模结构、经济联合体规模结构、城乡规模结构等。 幻灯片6 三、规模经济与规模不经济 ●一般以边际成本(marginal cost)和平均成本(average cost)的关系来区别规模经 济和规模不经济(diseconomies of scale)。可用图3-1说明。 ●反映规模经济的一个基本指标为函数系数,FC=AC/MC。函数系数是成本弹性ρ的倒数。 幻灯片7

规模经济VS范围经济

简述“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的含义及两者的联系与区别? 1、含义 (1)规模经济(economies of scale):一般认为,规模经济是指当生产或经销单一产品的单一经营单位因规模扩大而减少了生产或经销的单位成本而导致的经济。或者说,当企业的平均成本随着产出的增加而下降时,则企业实行了规模经济。因此,规模经济是描述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平均成本下降特征的一个指标。根据微观经济学原理,如果企业的平均成本(Average Cost)随产出增加而下降时,边际成本(Marginal Cost)一定小于平均成本。此时,我们称企业实现了规模经济。简单来讲,即如果MCAC则是规模不经济;如果MC=AC则是不变规模报酬。关于规模经济与规模不经济,我们可以参考下图: (2)范围经济(economies of scope ):利用单一经营单位内原有的生产或销售过程来生产或销售多于一种产品而产生的经济。或者说,当两种产品一起生产(联合生产)比单独生产便宜时,就有范围经济。如果随着产量的增加,企业能够降低单位成本,则存在着规模经济;如果随着企业生产的产品品种或提供的服务多样化,企业能够降低成本,则存在着范围经济。一般地,我们用平均成本函数的下降来定义规模经济,而用相对总成本的节约来定义范围经济。也就是说,如果企业作为一个整体来生产多种产品与分离成两个或更多的企业进行生产时,整体生产的总成本低于分离生产的总成本,则存在范围经济。 2、区别与联系 (1)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的定义 规模经济是指在一个给定的技术水平上,随着规模扩大,产出的增加则平均成本(单位产出成本)逐步下降。 范围经济是指在同一核心专长,从而导致各项活动的多样化,多项活动共享一种核心专长,从而导致各项活动费用的降低和经济效益的提高。 (2)内部规模经济与内部范围经济 内部规模经济是指随着产量的增加,企业的长期平均成本下降。 内部范围经济是指随着产品品种的增加,企业长期平均成本下降。 (3)外部规模经济与外部范围经济 外部规模经济是指在同一个地方同行业企业的增加,多个同行企业共享当地的辅助性生产、共同的基础设施与服务、劳动力供给与培训所带来的成本的节约。

规模经济与规模不经济

规模经济与规模不经济文件编码(GHTU-UITID-GGBKT-POIU-WUUI-8968)

规模经济(economiesofscale) 规模经济的定义规模经济(economicsofscale)又称“规模利益”(scalemerit),指在一定科技水平下生产能力的扩大,使长期平均成本下降的趋势,即长期费用曲线呈下降趋势。规模指的是生产的批量,具体有两种情况,一种是生产设备条件不变,即生产能力不变情况下的生产批量变化,另一种是生产设备条件即生产能力变化时的生产批量变化。规模经济概念中的规模指的是后者,即伴随着生产能力扩大而出现的生产批量的扩大,而经济则含有节省、效益、好处的意思。按照权威性的包括拉夫经济学辞典的解释,规模经济指的是:给定技术的条件下(指没有技术变化),对于某一产品(无论是单一产品还是复合产品),如果在某些产量范围内平均成本是下降或上升的话,我们就认为存在着规模经济(或不经济)。同于边际效益一样,在某一区域里才满足比规模经济性。具体表现为“长期平均成本曲线”向下倾斜,从这种意义上说,长期平均成本曲线便是规模曲线,长期平均成本曲线上的最低点就是“最小最佳规模(minimumoptimalscale以下简称mos)”。上述定义具有普遍性,银行业规模经济便由此引申而来。 规模经济的特点 长期费用曲线的下降不是无限的,曲线最低点称为最小最终规模; 企业规模经济 随和生产工艺水平的提高,最终规模不断变化;不同产业因其生产技术特性不同,工厂及企业规模经济的利用途径和形式亦有所不同。现代消费需求的多样化与个性化,并没有使规模经济因此而丧失。而是通过产品的系列化和高度完整的标准化,实行“多品种、少批量、大量生产体制”,使规模经济依然深刻地影响着企业的生产经营和发展。对规模经济的研究,是地区工业合理布局和对某一产业在大范围进行调整的重要依据。人们根据生产力因素数量组合方式变化规律的要求,自觉地选择和控制生产规模,求得生产量的增

王俊豪《产业经济学》课后习题详解(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圣才出品】

第2章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 1.简述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的区别与联系。 答:规模经济是指当生产或经销单一产品的单一经营单位因规模扩大而减少了生产或经销的单位成本时而导致的经济。范围经济是指利用单一经营单位内原有的生产或销售过程来生产或销售多于一种产品而产生的经济。规模经济是从生产的平均成本角度定义的,而范围经济通常是以一个企业生产多种产品和多个企业分别生产一种或少数几种产品的相对总成本来定义的。 (1)两者的联系 两者都是实现社会资源的有效使用、提高经济效率的重要手段与途径;两者的共同成因包括大批量采购和销售的经济性、大批量运输的经济性和大规模管理的经济性。 (2)两者的区别 除了共同成因外,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还具有各自特有的成因。规模经济的特有成因包括:①专业化分工和协作的经济性;②采用大型、高效的专用设备的经济性;③标准化和简单化的经济性。而范围经济的特有成因包括:①生产技术设备具有多种功能;②零部件或中间产品具有多种组装性能;③研究与开发的扩散效应;④企业无形资产的充分利用。 2.如何判别规模经济和规模不经济? 答:一般以边际成本和平均成本的关系来区别规模经济和规模不经济。如果边际成本小于平均成本,则存在规模经济;反之,若边际成本大于平均成本,则存在规模不经济。如图2-1所示,令判定系数FC=AC/MC,则有:

(1)当FC>1时,产量小于Q1,平均成本大于边际成本,MC曲线在AC曲线下方,存在规模经济,即随着产出量的增加,平均成本曲线下降; (2)当FC<1时,产量大于Q2,平均成本小于边际成本,MC曲线在AC曲线上方,存在规模不经济,即随着产出量的增加,平均成本曲线上升; (3)当FC=1时,产量大于Q1小于Q2,平均成本等于边际成本,MC曲线与AC曲线重合,规模收益不变,平均成本曲线呈水平线。 图2-1 规模经济与不规模经济 3.如何理解和度量范围经济?请指出范围经济的一个案例。 答:范围经济通常是以一个企业生产多种产品和多个企业分别生产一种或少数几种产品的相对总成本来定义的,指利用单一经营单位内原有的生产或销售过程来生产或销售多于一种产品而产生的经济。如果企业增加产品品种或种类能节约成本,则存在范围经济。 令TC(Q x,Q y)表示一个企业生产Q x单位的产品X和Q y单位的产品Y所发生的总成本,则存在范围经济的条件可表示为:TC(Q x,Q y)<TC(Q x,0)+TC(0,Q y)。即由一个企业同时生产产品X和产品Y比一个企业生产产品X、另一个企业生产产品Y所花

产业经济学 汽车产业规模经济 案例分析答案

产业经济学案例分析 案例评析: 中国汽车工业自20世纪50年代建立第一家汽车制造厂开始,经过50年左右的发展,目前已经形成一个颇具规模的工业体系。1998年,全国汽车产业的总生产规模达到162.8万辆,其中轿车50.7万辆,货车66.2万辆,客车45.9万辆,在世界各国汽车产量中排名第十。汽车保有量为1319.3万辆,摩托车保有量达4000万辆,国产汽车在国内汽车市场的占有率达90%以上。1998年汽车工业总产值为2528亿元,全产业拥有固定资产1500亿元。 然而,同国外汽车业巨头相比,我国汽车工业投资分散、重复建设,缺乏规模经济效益。目前,我国境内具备资格的汽车整车厂达120多家,其数目相当于全世界所有其他国家汽车厂商的总和。1997年,我国各类汽车的总产量仅为155.7万辆,不及欧美一家汽车公司的年产量(参见表1和表2)。1999年,全球汽车品牌年产量排行榜中,排名第一的福特品牌,其年产量为600万辆,就连排名第18的大宇汽车,其年产量也达到90万辆的水平(参见表3)。值得关注的是,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加深,“规模经济”的最低限度被大大提高了。对整车企业来说,在20世纪80年代,几十万辆、一百万辆汽车的产量足以达到规模经济,而在90年代却变成了规模不经济。我们以往所说的15万辆或20万辆产量的最小有效规模,至多是制造环节上单一工厂或生产车间的最小规模,远非一个独立存在的具有完整功能(包括研发、制造、销售、售后服务及独立品牌)的企业所应具备的经济规模。反映企业综合能力的全球十大品牌,其年产量均超过150万辆。

的影响》(2002)。 其次,中国汽车企业生产技术落后,缺少自主开发能力,汽车核心技术掌握在跨国公司手中,而真正具备自主知识产权的汽车品牌寥寥无几。在全国119家汽车整车企业中,年产量5万辆以上的企业仅为8家,不到企业总数的10%。另一方面,年产量1万辆以下的企业有100家,占总数的84%。其中,年产量100辆以下的企业居然有15家,占企业总数的12.3%(参见表4)。 表5:1998年全球排名前10名的汽车零部件公司销售收入排行榜

规模经济

科技名词定义 中文名称:规模经济 英文名称:economies of scale 定义:由于生产专业化水平的提高等原因,使企业的单位成本下降,从而形成企业的长期平均成本随着产量的增加而递减的经济。 应用学科:资源科技(一级学科);资源经济学(二级学科) 百科名片 规模经济 规模经济(economies of scale)定义:由于生产专业化水平的提高等原因,使企业的单位 学科) 、资源经济学(二级学科)。 目录 定义 规模经济的特点 规模经济的界定 规模经济的原因 规模经济的主要类型 规模经济的优势 制约规模经济的因素 实现规模经济途径 规模经济的确定方法1、会计分析计算法 2、工程法 参考规模不经济 经验学习曲线 微观经济学 范围经济 展开 编辑本段定义

规模经济(economies of scale) 规模经济的定义规模经济(economics of scale)又称“规模利益”(scale merit),指在一定科技水平下生产能力的扩大,使长期平均成本下降的趋势,即长期费用曲线呈下降趋势。规模指的是生产的批量,具体有两种情况,一种是生产设备条件不变,即生产能力不变情况下的生产批量变化,另一种是生产设备条件即生产能力变化时的生产批量变化。规模经济概念中的规模指的是后者,即伴随着生产能力扩大而出现的生产批量的扩大,而经济则含有节省、效益、好处的意思。按照权威性的包括拉夫经济学辞典的解释,规模经济指的是:给定技术的条件下(指没有技术变化),对于某一产品(无论是单一产品还是复合产品),如果在某些产量范围内平均成本是下降或上升的话,我们就认为存在着规模经济(或不经济)。同于边际效益一样,在某一区域里才满足此规模经济性。具体表现为“长期平均成本曲线”向下倾斜,从这种意义上说,长期平均成本曲线便是规模曲线,长期平均成本曲线上的最低点就是“最小最佳规模(minimum optimal scale以下简称mos)”。上述定义具有普遍性,银行业规模经济便由此引申而来。 编辑本段规模经济的特点 长期费用曲线的下降不是无限的,曲线最低点称为最小最终规模; 企业规模经济 随技术进步和生产工艺水平的提高,最终规模不断变化;不同产业因其生产技术特性不同,工厂及企业规模经济的利用途径和形式亦有所不同。现代消费需求的多样化与个性化,并没有使规模经济因此而丧失。而是通过产品的系列化和高度完整的标准化,实行“多品种、少批量、大量生产体制”,使规模经济依然深刻地影响着企业的生产经营和发展。对规模经济的研究,是地区工业合理布局和对某一产业在大范围进行调整的重要依据。人们根据生产力因素数量组合方式变化规律的要求,自觉地选择和控制生产规模,求得生产量的增加和成本的降低,而取得的最佳经济效益。规模经济或生产力规模的经济性,就是确定最佳生产规模的问题。规模经济包括部门规模经济、城市规模经济和企业规模经济。在西方经济学里,规模经济主要用来研究企业经济。但作为生产力经济学的重要范畴,规模经济的含义则更为广泛,它包括从宏观到微观的能获得经济利益的各个层次的经济规模。 编辑本段规模经济的界定 规模经济一般界定为初始阶段,厂商由于扩大生产规模而使经济 规模经济 效益得到提高,这叫规模经济;而当生产扩张到一定规模以后,厂商继续扩大生产规

规模经济与规模不经济案例分析

规模经济与规模不经济案例分析 规模经济与规模不经济 中国钢铁产业的规模经济 钢铁产业常常被作为规模经济的一个典型的产业代表,中国钢铁产业发展十分迅速。1996年,中国钢产量突破1亿吨,成为世界产钢第一大国,2003年突破2亿吨,中国连续成为全球最大的钢铁生产国和消费国,成为名副其实的钢铁大国。2000年以来,中国钢铁产业进入快速增长期,钢产量增速年均达到20%左右。 尽管中国钢铁产业的产量和出口都发展迅速,但就企业规模而言中国的钢铁产业企业规模明显偏小,2005年,中国钢铁全产业企业多达6686家,企业规模小且分散,其中消耗高、污染严重、工艺装备落后的产能占总产能的30%左右。这就代表着,由于竞争程度高、集中度低,企业之间会由于产品和市场相似而产生相当大的竞争和磨擦,交易费用偏高,资源配置损失和浪费现象严重,因此,规模经济难以产生。 规模经济案例:全球每四个微波炉就有一台格兰仕 面临着越来越广阔的市场,每个企业都有两种战略选择:一是多产业、小规模,低市场占有率;二是少产业,大规模,高市场占有率。格兰仕选择的是后者。格兰仕的微波炉,在国内已达到70%的市场占有率;在国外已达到35%的市场占有率。 格兰仕的成功就运用规模经济的理论,即某种产品的生产,只有达到一定的规模时,才能取得较好的效益。微波炉生产的最小经济规模为100万台。早在1996——1997年间,格兰仕就达到了这一规模。随后,规模每上一个台阶,生产成本就下降一个台阶。这就为企业的产品降价提供了条件。格兰仕的做法是,当生产规模达到100万台时,将出厂价定在规模80万台企业的成本价以下;当规模达到

400万台时,将出厂价又调到规模为200万台的企业的成本价以下;而现在规模达到1000万台以上时,又把出厂价降到规模为500万台企业的成本价以下。这种在成本下降的基础上所进行的降价,是一种合理的降价。降价的结果是将价格平衡点以下的企业一次又一次大规模淘汰,使行业的集中度不断提高,使行业的规模经济水平不断提高,由此带动整个行业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不断下降,进而带来整个行业的成本不断下降。 成本低价格必然就低,降价最大的受益者是广大消费者。从1993年格兰仕进入微波炉行业到现在的10年之内,微波炉的价格由每台3000元以上降到每台300元左右,降掉了90%以上,这不能不说是格兰仕的功劳,不能不说是格兰仕对中国广大消费者的巨大贡献。 2009年,吉利总营业收入为42.89亿元,而沃尔沃轿车的总收入约合人民币1000亿元。并购够通过实现经营协同效应,可以充分利用资源,实现人力资源、技术等的整合和优化配置,实现规模经济和利润最大化的目标,同时还可以协调企业内部的合作与生产,减少交易费用,分散经营风险。 另外从技术上看,吉利在发展中急需先进的技术来支撑其品牌发展战略,没有成熟的技术,一切都是空谈。吉利收购沃尔沃是现实的迫切需要,只要有了技术,吉利在低成本制造的优势将越加明显,其在国内的竞争力也将明显增强,也便突破了技术重围。虽然“嫁入”福特之后,沃尔沃轿车的部分产品平台和动力总成与福特共用,但是,沃尔沃轿车仍是一家具备造血和持续发展能力的公司,拥有4000名高素质研发人才队伍与体系能力,拥有可满足欧6和欧 7排放法规的车型和发动机等低碳发展能力。吉利收购沃尔沃还可以汲取更高端的工业设计人才和品牌策划人才。而这些有经验的技工或者设计人才的获得可以从学习曲线来分析他们给吉利打来的优势。

产业经济学案例分析题

五、案例分析题(1题,15分) 材料1:美国烟草业的掠夺性定价行为 在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美国烟草托拉斯通过掠夺性定价来逼迫它的竞争对手以低价将公司卖给它。例如,1901年,烟草托拉斯在北卡罗来纳州有个香烟品牌叫“美国丽人”,它与北卡罗来纳州的威尔斯白头烟草公司的类似产品相竞争。“美国丽人”的价格是每千支1.50美元,恰与要求缴纳的税金一样多,可见这个价格是明显低于生产成本的。不过烟草托拉斯声称低价是产品导入期的优惠措施。在1903年,烟草托拉斯就顺利收购了无法与其竞争的威尔斯白头烟草公司。 问题:结合材料,分析掠夺性定价的含义、特征及其后果。 材料2:加成定价法 美国许多行业中的巨人都采用加成定价法。几十年来,通用汽车公司的加成定价法是以获得总投入资本的大约15%的税后利润为预定目标的。公司的管理者假定第二年他们能销售足够的汽车来发挥其生产能力的80%,并在此假定基础上估算每辆汽车的成本,然后在成本上加上一个足够大的加成以实现所想获得的回报,最后得到的价格就是所谓的标准价格。 在20世纪60年代,其他的美国主要汽车制造商,福特和克莱斯勒,每年为各种型号汽车制定价格时似乎也采取了相同的程序。这些价格一旦宣布,一般是整整一年内不发生变化。问题:结合材料,分析成本加成定价的步骤及其优势。 材料3:波音公司收购麦道公司 1996年12月15日,世界航空制造业排名第一的美国波音公司宣布收购世界航空制造业排名第三的美国麦道公司。波音公司和麦道公司合并之后,在资源、资金、研究与开发等方面都占有优势。此外,波音和麦道都生产军用产品,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把军用生产技术应用于民用产品的生产,加速民用产品的更新换代。波音公司和麦道公司合并之后,新波音公司的资产总额达500亿美元,净负债为10亿美元,员工总数为20万人,成为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民用和军用飞机制造企业。这场不寻常的并购使得波音公司在世界市场上的占有率提高到65%,牢牢站稳市场领导者地位。这次的收购不仅涉及交易双方,而且涉及到美国政府以及欧盟各国政府,其中还引发了反垄断的争议。 问题:请解释横向兼并的含义,并对横向并购进行福利分析。 材料4:企业的差异化策略 1、宝洁公司的差异化策略。针对消费者对洗衣粉的不同偏好,宝洁公司为了满足不同细分市场的特定需求,将洗衣粉划分为9个品牌,并赋予不同的品牌个性,成功占领了美国大半

范围经济与规模经济

范围经济的定义:范围经济(Economies of scope)指由厂商的范围而非规模带来的经济,也即是当同时生产两种产品的费用低于分别生产每种产品时,所存在的状况就被称为范围经济。只要把两种或更多的产品合并在一起生产比分开来生产的成本要低,就会存在范围经济。 1、指由于一个地区集中了某项产业所需的人力、相关服务业、原材料和半成品供给、销售等环节供应者,从而使这一地区在继续发展这一产业中拥有比其他地区更大的优势。 2、指企业通过扩大经营范围,增加产品种类,生产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产品而引起的单位成本的降低。与规模经济不同,它通常是企业或生产单位从生产或提供某种系列产品(与大量生产同一产品不同)的单位成本中获得节省。而这种节约来自分销、研究与开发和服务中心(像财会、公关)等部门。范围经济一般成为企业采取多样化经营战略的理论依据。范围经济是研究经济组织的生产或经营范围与经济效益关系的一个基本范畴。 范围经济 - 表现公式 指由于产品种类的扩大而导致平均成本下降的情况。范围经济产生于多种产品生产、而不是单一产品生产的情况。企业采用联合生产的方式可以通过使多种产品共同分享设备或其他投入物而获得产出或成本方面的好处,也可以通过统一的营销计划或统一的经营管理获得成本方面的好处。例如:某企业生产X、Y两种产品,这两种产品使用同样的生产设备与其他要素投入。X、Y两商品的产品转换曲线如图5-6所示。 图中凹的产品转换曲线表明了范围经济。曲线上任意两点的连线上所代表的产出水平要低于连线之上的曲线上所代表的产出水平。即在相同的投入下,由一个单一的企业生产联产品比多个不同的企业分别生产这些联产品中的每一个单一产品的产出水平更高。 测度范围经济的公式如下: ) ( ) ( ) ( ) ( Y X C Y X C Y C X C SC ++ - + =

名词解释1规模经济Economicsofscale与范围经济

一、名词解释 1.规模经济(Economicsofscale)与范围经济(Economicsofscope) 2.交易成本(Transactionscosts)与沉淀成本(Sunkcost) 3.纵向兼并(Verticalmerger)与横向兼并(Horizontalmenger) 4.不完善信息(Impenfeetinformation)与不对称信息(Asymmetricinformation) 5.基尼系数(Ginicofficient)和价格指数(Priceindex) 6.拉弗曲线 7.国民生产总值(GNP)与国内生产总值(GDP)的区别 8.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的“政策无交往论” 9.通货膨胀的“菜单成本” 10.闲暇的跨期替代 二、简答题 1.在下列生产函数中,哪些属于规模报酬递增、不变和递减? (1)F(K,L)=K×K×L (2)F(K,L)=K+2×L (3)F(bK,bL)=sqrt(b)×F(K,L) 2.(1)假定橙汁和苹果汁为完全替代品,画出合适的价格——消费(橙汁的价格变动) 曲线和收入——消费曲线;(2)左鞋和右鞋是完全互补品,画出合适的价格——消费曲线 和收入——消费曲线。 3.经济学家观察到一种产品的价格上升而需求反而增加时,他们会给出什么样的解释? 4.消费者的效用函数为V=X4Y3(注:X的四次方及Y的三次方),则他在Y商品上的支出占总支出的比例是多少?对Y的需求与X的价格有什么关系?

5.外部影响是如何导致市场失灵的?政府应采取哪些措施矫正市场失灵? 6.目前,中国有些行业实行行业自律价格,给出一个支持论据,给出一个反对论据。 7.举出一个你在现实生活中遇到的囚犯两难困境的例子。 8.证明完全垄断厂商产品的最优价格高于边际成本,且与需求弹性负相关。 9.试说明货币幻觉对消费支出的可能影响。 10.简述消费的实际货币余额效应(哈伯勒——皮古效应) 11.试说明鲍谟——托宾“平方根公式”的含义。 12.说明J——曲线现象。 13.请说明(借助图示)IS曲线在R-Y空间的位置如何决定。 三、计算题 1.对于一个消费的经济,假设收入为m的消费者的直接效用函数为u(x),间接效用函数为 v(p,m)。我们假设P为生产价格。如果t为对应的税收向量,这样消费者的价格为p+t,从而间接用为v(p+t,m),政府从消费者那里获得的收益为: (1)政府的行为就是在自己收益一定的条件下使得整个社会福利最大,假设政府收益为R ,写出政府的最优问题。 (2)导出税收的逆弹性法则。 2.两个寡头企业所面临的需求曲线为P=a-bQ,其中Q=Q1+Q2,成本函数为Ci=ai+bi,i=1. 2,a,b,ai,bi为常数。 (1)两个寡头联合时的最大产出是多少?为了联合,每个寡头分别应该生产多少产量? (2)如果两个寡头采取非合作策略,寡头1处于领导地位,求出各自的均衡产量、利润、 市场价格,并以适合的图形说明。 (3)寡头1愿意出多高的价格兼并寡头2?

第三章__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

第三章 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 市场经济中,产业之间总存在着程度不同的经济特征。譬如,在啤酒和计算机产业,大公司(如青岛啤酒公司、珠江啤酒公司,微软公司、联想集团)与小公司(如钱江啤酒公司、黄岩啤酒公司,计算机软件公司)都能在市场上生存;在飞机制造、钢铁等产业,少数大公司(如波音和空中客车公司,首都钢铁公司、宝山钢铁公司、鞍山钢铁公司)就占据了整个产业中的绝大多数市场份额;而在某些产业,如广告、管理咨询、饮食等,小公司则占有优势地位。我们不禁要问:什么原因造成了这些产业之间如此大的差别?企业规模的大小究竟由什么决定?企业是否存在一个适度的规模?事实上,这些绝然不同的市场结构,是同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紧密相关的。在不同的产业,企业的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存在很大差别。因此,研究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就具有特殊的意义。本章从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的基本概念入手,分析了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各自的经济特征及形成原因。同时,在案例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企业的适度规模问题,并对我国企业的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进行了有益的探讨。 第一节 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的定义 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是两个既相联系又存在区别的概念。在很多场合下,企业(或组织)既存在规模经济又存在范围经济。①但是,严格区分这两个概念是我们进行研究的前提。 一般来说,企业存在两方面的边界:横向边界(horizontal

boundaries)与纵向边界(vertical boundaries)。简单地讲,横向边界指企业生产的产品种类和数量,纵向边界指该企业与其上游、下游企业之间的关联程度。本章所论述的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局限于企业的横向边界。 一、规模经济的含义 关于规模经济(economies of scale),并没有严格一致的定义。一般认为,规模经济是指当生产或经销单一产品的单一经营单位因规模扩大而减少了生产或经销的单位成本而导致的经济。②或者说, 当企业的平均成本随着产出的增加而下降时,则企业实行了规模经济。因此,规模经济是描述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平均成本下降特征的一个指标。 根据微观经济学原理,如果企业的平均成本(Average Cost)随产出增加而下降时,边际成本(Marginal Cost)一定小于平均成本。此时,我们称企业实现了规模经济。如果企业的平均成本随产出增加不发生变化,即平均成本为一固定值时,边际成本一定等于平均成本。这时,我们称企业实现了不变的规模报酬(constant returns to scale)。如果企业的平均成本随产出增加而增大时,边际成本一定大于平均成本,则我们称企业的生产为规模不经济(diseconomies of scale)。因此,经济学家一般用边际成本和平均成本的关系来描述规模经济和规模不经济。 如果MCAC ?规模不经济

王俊豪《产业经济学》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圣才出品】

第2章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 2.1 复习笔记 考点一:基本概念(见表2-1) 表2-1 基本概念

图2-1 规模经济与不规模经济 考点二: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的基本成因(见表2-2) 表2-2 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的基本成因 考点三:企业适度规模的确定 1.企业规模与效率 (1)规模过大的缺点

①管理层次的增加和管理幅度的拉大,使信息在纵向、横向传递过程中发生“过滤”现象,信息失真现象频繁发生,导致决策失误; ②规模过大也可能使企业内部人际关系复杂化,人与人之间的隔阂和摩擦加大,工作效率降低。 (2)计算公式 法国管理专家格兰丘纳斯提出了一个用以计算交互关系数量的公式:n(2n-1+n-1)。式中n为下属人数或单位数。 公式表明,当由于某些原因,下属人数和单位数增加,会引起上下级和平级之间的交互关系(表现为企业内部的交易活动)数量非线性增大,从而企业内部交易费用也会非线性地快速增长。 因此,企业存在适度规模,当企业规模超过一定程度后就会由“经济”变为“不经济”。 2.企业适度规模的衡量器——平均成本曲线 (1)不考虑技术进步因素 假设:生产能力扩大和技术进步没有联系。 一般用短期平均成本曲线(SAC)和长期平均成本曲线(LAC)来考察规模经济。其中,短期平均成本曲线反映一定时期内生产能力不变时,平均成本的变化规律,如图2-2所示,SAC1、SAC2、SAC3和SAC4分别表示不同规模的短期平均成本曲线,平均成本随着产量增加而下降,超过企业存在的适度规模后又随产量增加而上升。

图2-2 平均成本曲线(不考虑技术进步因素) 长期平均成本曲线(LAC)是短期平均成本曲线的包络线,反映生产能力扩大过程中平均成本的变化规律,曲线向下倾斜表明规模经济,曲线向上倾斜表示规模不经济。长期平均成本在BC之间处于最低水平,称为“最佳规模区间”,B点所在的规模称为“最小最佳规模”,C点所在的规模称为“最大最佳规模”。企业规模处于BC区间内的任何一点都是适度的。 (2)考虑技术进步因素 假设:生产能力的扩大是以技术进步为推动力的。 在这种情况下,长期平均成本曲线是不断下降的,下降的幅度因挖掘潜力的难度增加而越来越小。 如图2-3所示,长期平均成本曲线总体呈持续下降态势,到了C点后下降的幅度越来越小。要确定最小经济规模,可先设定一个平均成本下降率判定系数,若到C点所在的生产规模后再增加产量,其平均成本下降率小于判定系数,C点即为“最小经济规模”。此时不存在最小最佳规模或最大最佳规模,最小经济规模决定企业适度规模的最低限度,一定时期内的技术、经济等因素决定企业适度规模的最高限度。

规模经济案例

第一章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 案例1 汽车行业的规模经济①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政府将汽车产业列为重点产业予以扶持。从20世纪50年代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原第一汽车制造厂,以下简称一汽)建成投产至今,经过60余年的发展,中国已经建成了较为完整的汽车工业体系。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我国2011年汽车销量为1850.5万辆,是2006年的2.56倍,出口汽车81.4万辆,同比增长49.5%,比2010年同期增加26.9万辆,创历史新高。2011年汽车销量前十名的企业集团分别为上汽、东风、一汽、长安、北汽、广汽、奇瑞、华晨、长城和江淮,共销售汽车1609.1万辆,占行业总量的87%,比2010年提高1个百分点。2010年,中国汽车市场销量超过1800万辆,连续两年超过美国,成为全球最大汽车市场。中国已成为名副其实的汽车产销大国。 一、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历程 (一)计划经济时期 1949年12月,毛泽东与苏联政府进行协商,由苏联援助建设我国大型汽车厂项目。之后,重工业部、机械工业部主持开展了建立汽车制造厂的准备工作。1953年,毛泽东签发《中共中央关于力争三年建设长春汽车厂的指示》。随后,第一汽车制造厂的建设全面开始。三年之后,总投资为6亿元的第一汽车制造厂建成,并顺利生产出新中国第一批“解放”牌汽车。1958年,一汽成功生产出东风牌71型轿车和红旗牌CA72型高级轿车。同时,为了满足人民军队对汽车产品的需求,一汽先后顺利开发制造出CA30型和CA30A型军用越野车。从20世纪50年代末期开始,改装车的生产在全国的一些省市发展起来,如南京的跃进牌、济南的黄河牌等。 到20世纪50年代末,中国的汽车制造厂数量增加到16个,汽车改装厂数量增加到28个,汽车产量迅速增加,年产量一度达到两万多辆。这一时期,中国汽车产品的品种逐渐增多,比较完整的载货汽车生产体系得以建立,这满足了国民经 ①案例来源:何元贵,张捷,陈健.影响中国汽车企业规模经济因素的实证分析.工业技术经济,2009(4).魏宏耀.软投入与中国汽车产业发展:布局、规模和技术.兰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秦远建,方壮新.改善中国汽车产业规模经济的对策.汽车工业研究,2008(6).梁冬梅.自主品牌争先恐后.新世纪,2011(14).李禹谖.中国汽车销售告别高增长.https://www.sodocs.net/doc/bc17636903.html,/2012-01-21/100350669.html.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