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2第二章 配合物的立体化学

2第二章 配合物的立体化学

2019年护士执业资格考试第二章考点精讲-第十二节

2019年护士执业资格考试第二章考点精讲 第二章循环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 第十二节心脏骤停病人的护理 (一)成人心脏骤停 1.概述 (1)心肺脑复苏:使心搏呼吸骤停的病人迅速恢复循环、呼吸和脑功能所采取的抢救措施。 (2)心跳、呼吸骤停的原因:①心脑血管疾病,如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脑出血等。②意外事故,以创伤最为常见。③麻醉及手术意外。④水、电解质平衡和酸碱平衡严重紊乱,如血钾过高或过低、严重酸中毒。 ⑤药物过敏、中毒。以上原因中,冠心病是猝死的最常见原因。 (3)心跳、呼吸骤停的类型:①心脏停搏,心脏完全停止跳动,心电图呈直线。②心室纤颤,心室肌快速、无序、不协调地连续颤动,心电图呈现高大或细微的室颤波。③心电-机械分离,心脏弱而缓慢的跳动,有微弱的心搏图形。 (4)诊断依据:①清醒病人突然意识消失。②大动脉搏动消失(颈动脉或股动脉)。③呼吸停止。④瞳孔散大,对光反射消失。⑤皮肤苍白或发绀。只要具备前3点即可诊断,诊断必须迅速果断,抢救者应快速检查病人是否没有呼吸或不能正常呼吸(即仅仅是喘息),然后,启动急救系统并找到自动体外除颤器。检查脉搏的时间不应超过10秒,如果10秒内没有明确触摸到脉搏,应开始心肺复苏。为复苏争取时间。切不可因反复测血压、听心音和观察瞳孔变化而贻误时机。 (5)心肺复苏时间:因大脑缺血缺氧超过4~6分钟即可发生不可逆的损害,因此,要求心肺脑复苏应在呼吸、心搏骤停后4~6分钟进行,避免脑细胞死亡。 2.心肺复苏 处理心搏骤停分5个阶段:①立即识别心搏骤停并启动急救系统。②尽早进行心肺复苏,着重于胸外按压。 ③快速除颤。④有效的高级生命支持(ACLS)。⑤综合的心搏骤停后治疗(参考《2010美国心脏协会心肺复苏及心血管急救指南》)。 (1)初期复苏(C、A、B步骤):即基础生命支持(BLS)(旧指南为A、B、C步骤)。 ①人工循环(Circulation,C)。即心脏按压,分胸外、胸内两种。现场抢救多采用胸外心脏按压。《2010美国心脏协会心肺复苏及心血管急救指南》建议在通气之前开始胸外按压,除非患者有可能发生窒息性骤停(如溺水),否则目前更强调给予单纯胸外按压心肺复苏。在病人没有呼吸或不能正常呼吸(即仅仅是喘息)的情况下开始心肺复苏。方法是:病人仰卧在硬质平板上,下肢抬高以利静脉血回流。抢救者位于病人一侧。单人施救时,应首先从进行30次按压开始心肺复苏,而不是进行2次通气。按压部位在胸骨下段,双手掌根部相叠,两臂伸直,以上身的重力垂直按压,使胸骨下陷至尘5cm(旧指南4~5cm),按压频率至少100次∕分,保证每次按压后胸廓回弹。心脏按压应与人工呼吸相结合,同时进行。成人不论两人操作还是单人操作,均每按压30次吹气2次(30﹕2),儿童和婴儿单人操作30﹕2,两人操作15﹕2。按压和松开的时间比例为1﹕1时,心排血量最大。且按压不要受人工呼吸的影响。儿童心脏按压用单手掌根按压胸

最新化学反应原理第二章测试题含答案

高二化学反应原理第二章化学反应的方向、限度和速率测试题含答案 1 质量检测 2 第Ⅰ卷(选择题,共54分) 3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8个小题,每题3分,共54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4 1.下列反应中,一定不能自发进行的是() 5 A.2KClO 3(s)====2KCl(s)+3O 2 (g) ΔH=-78.03 kJ·mol-1 ΔS=1 110 J·mol-1·K 6 -1 7 B.CO(g)====C(s,石墨)+1/2 O 2(g) ΔH =110.5 kJ·mol-1ΔS=-89.36 J·mol 8 -1·K-1 9 C.4Fe(OH) 2(s)+2H 2 O(l)+O 2 (g)====4Fe(OH) 3 (s) 10 ΔH =-444.3 kJ·mol-1 ΔS =-280.1 J·mol-1·K-1 11 D.NH 4HCO 3 (s)+CH 3 COOH(aq)====CO 2 (g)+CH 3 COONH 4 (aq)+H 2 O(l) 12 ΔH =37.301 kJ·mol-1ΔS =184.05 J·mol-1·K-1 13 2.下列反应中,熵减小的是() 14 A、(NH 4) 2 CO 3 (s)=NH 4 HCO 3 (s)+NH 3 (g) B、2N 2 O 5 (g)=4NO 2 (g)+O 2 (g) 15 C、 MgCO 3(s)=MgO(s)+CO 2 (g) D、2CO(g)=2C(s)+O 2 (g) 16

3. 反应4NH 3(气)+5O 2(气) 4NO (气) 17 +6H 2O (气)在10L 密闭容器中进行,半分钟后,水蒸气的物质的量增加了0.45mol ,18 则此反应的平均速率v (X)(反应物的消耗速率或产物的生成速率)可表示为( ) 19 A . (NH 3) = 0.010 mol/(L ·s ) B .v (O 2) = 0.0010 mol/(L ·s ) 20 C .v (NO) = 0.0010 mol/(L ·s ) D .v (H 2O) = 0.045 mol/(L ·s ) 21 4. 将4molA 气体和2molB 气体在2L 的容器中混合,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如下反应:22 2A (g )+B (g ) 2C (g ),若经2s 后测得C 的浓度为0.6mol ·L -1,现有下列几 23 种说法: 24 ①用物质A 的浓度变化表示的反应速率为0.3mol ·L -1 ·s -1 25 ②用物质B 的浓度变化表示的反应速率为0.6 mol ·L -1·s -1 26 ③平衡时物质A 的转化率为70%, 27 ④平衡时物质B 的浓度为 0.7mol ·L -1,其中正确的是 28 ( ) 29

配合物的立体化学

配合物的立体化学 §1.中心原子的配位数和配合物的空间构型 2.1中心原子的配位数 在前一章已指出,在配合物内界中配体借配位键同中心原子牢固地联系着。中心原于能键合配位原子的数目,即接纳电子对的数目,称为中心原子的配位数。配位数的大小决定于中心原子和配体的性质。中心原子的配位数既然是指联接在它周围的配位原子数,就与它的大小有关,因而与它在周期表的周次有一定关系,而与它所在的族次无关。表2.1列出了若干中心原子与中性或一价配体的实测配位数。 在周期表中,第一周期元素最高配位数为2,第二周期元素最高配位数为4,第三周期为6,以下为8,第七周期最高可达12。中心原子的配位数除决定于它的大小外,与它的氧化态也有关系,一般地说、氧化数高,配位数也增加。配体的大小也影响中心原子的配位数,如Fe3+对F-的配位数为6,对Cl-的配位数为4。结晶化学已经阐明,中心原子半径r M与配体半径r L之比的大小与中心原子的配位数有一定关系,如表2.2所示。 r M / r L越大,中心原子容纳配体的数目越多。如果配体是阴离子,那么电荷越小越有利于高配位数,电荷较大的阴离子将使配体之间斥力显著增加,配位数就不得不相应减少。B(Ⅲ)、Si(Ⅳ)、P(V)与F-生成BF63-、SiF63-、PF6-,与O2-形成BO—、SiO32—、PO43—。以上是把配体和中心原子看作刚体,而不考虑它们之间的变形性。表2.1中平面正方形与八面体有相同的比值范围,但配位数不同,前者为4,后者为6。可见影响配位数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中心原子本身的电子构型和配体的齿数及形状都应有重要关系。下面我们讨论这些因素对配位数的影响。 2.1.2 配位数和空间构型的奖系 早在维尔纳建立配位化学的概念时,就已提出配体围绕中心原子按照一定的空间位置排布,使配合物有一定的空间构型,因此配位数和空间构型有一定的联系,即一定的配位数有特定的空间构型。现将各种配位数所具有的空间构型列于表2.3。

有机化学课后习题答案 南开大学版 7 立体化学

第七章 立体化学 1. 区别下列各组概念并举例说明。(略) 2. 什么是手性分子?下面哪些是手性分子,写出它们的结构式,并用R ,S 标记其构型: 3.下列化合物哪些有旋光性?为什么? (1) 无(对称面);(2) 无(对称面);(3) 有;(4) 有;(5) 无(平面分子);(6) 有; (7) 无(对称中心);(8) 无(对称面)。 4. 命名下列化合物。 (1)R-3-溴-1-戊烯; (2)(2S ,3R )-2-甲基-1,3-二氯戊烷; (3)(2R ,3R )-2-氯-3-溴戊烷; (4)(2S ,3S ,4R )-2-氯-3,4-二溴己烷; (5)(1S ,2S ,4S )-1-甲基-4-异丙基-2-氯环己烷. 5. 写出下列化合物的构型式: 6.写出下列化合物的所有立体异构体,并用R ,S 及Z ,E 表明构型。 (1)2,4-二溴戊烷:两个相同的手性碳,有3种异构体; (2)1,2-二苯基-1-氯丙烷:两个不同的手性碳,有4种异构体; (3)1-甲基-2-乙叉基环戊烷:有旋光异构和顺反异构; (S,E)(S,Z) (R,E) (R,Z)C H CH 3 CH 3H C CH 3H CH 3 H C H CH 3 C CH 3H H CH 3 H CH 3 (4)1,2-二氯环丁烷:反式无对称因素,有对映体 (5)1-氘-1-氯丁烷:一个手性碳,有一对对映体 7.写出下列化合物的费歇尔投影式,并用R ,S 标定不对称原子。 8. 下列各对化合物哪些属于非对映体,对映体,顺反异构体,构造异构体或同一化合物? (1)对映体;(2)对映体;(3)对映体;(4)对映体;(5)顺反异构;(6)非对映异构;(7)同一化合物;(8)构造异构. 9. (1)四种馏分,其构型式如下: CH 3H H Cl CH 3 CH(CH 3)2 CH 2Cl CH 2CH 3 H Cl H CH 3 CH 2Cl CH 2CH 3 CH 3CH 2CCH 3 Cl CH 3CH 3 CH(CH 3)2 A B C D CH 3CHCH 2CH 2Cl CH 3 (2)无光学活性的馏分; (3)两种为外消旋体(A ,C ),两种为无手性碳原子的化合物(B ,C )。 (4)外消旋体的生成历程如下; 10. (1)S 构型; (2)(a )对映体;(b )相同;(c )相同;(d )相同。 (4)两种馏分: 13. A 的结构如下:

(完整版)高中化学必修2第二章知识点归纳总结

必修2第二章化学反应与能量 第一节 化学能与热能 1、在任何的化学反应中总伴有能量的变化。 原因:当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时,断开反应物中的化学键要吸收能量,而形成生成物中的化学键要放出能量。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是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主要原因。一个确定的化学反应在发生过程中是吸收能量还是放出能量,决定于反应物的总能量与生成物的总能量的相对大小。E 反应物总能量>E 生成物总能量,为放热反应。E 反应物总能量<E 生成物总能量,为吸热反应。 2、常见的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 常见的放热反应:①所有的燃烧与缓慢氧化。②酸碱中和反应。③金属与酸反应制取氢气。 ④大多数化合反应(特殊:C +CO 22CO 是吸热反应)。 常见的吸热反应:①以C 、H 2、CO 为还原剂的氧化还原反应如:C(s)+H 2O(g) CO(g)+H 2(g)。 ②铵盐和碱的反应如Ba(OH)2·8H 2O +NH 4Cl =BaCl 2+2NH 3↑+10H 2O ③大多数分解反应如KClO 3、KMnO 4、CaCO 3的分解等。 需要加热,吸热反应都需要加热,这种说法对吗?试举例说明。 点拔:这种说法不对。如C +O 2=CO 2的反应是放热反应,但需要加热,只是反应开始后不再需要加热,反应放出的热量可以使反应继续下去。Ba(OH)2·8H 2O 与NH 4Cl 的反应是吸热反应,但反应并不需要加热。 第二节 化学能与电能 (1)概念:把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的装置叫做原电池。 (2)原电池的工作原理:通过氧化还原反应(有电子的转移)把化学能转变为电能。 (3)构成原电池的条件:(1)电极为导体且活泼性不同;(2)两个电极接触(导线连接或直接接触);(3)两个相互连接的电极插入电解质溶液构成闭合回路。 △ △

化学反应原理第二章测试题(卷)

商河弘德中学第二章化学反应的方向、限度和速率 质量检测 第Ⅰ卷(选择题,共54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8个小题,每题3分,共54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 1.下列反应中,一定不能自发进行的是() A.2KClO3(s)====2KCl(s)+3O2(g) ΔH=-78.03 kJ·mol-1 ΔS=1 110 J·mol-1·K-1 B.CO(g)====C(s,石墨)+1/2 O2(g) ΔH =110.5 kJ·mol-1ΔS=-89.36 J·mol-1·K-1 C.4Fe(OH)2(s)+2H2O(l)+O2(g)====4Fe(OH)3(s) ΔH =-444.3 kJ·mol-1 ΔS =-280.1 J·mol-1·K-1 D.NH4HCO3(s)+CH3COOH(aq)====CO2(g)+CH3COONH4(aq)+H2O(l) ΔH =37.301 kJ·mol-1ΔS =184.05 J·mol-1·K-1 2.下列反应中,熵减小的是() A、(NH4)2CO3(s)=NH4HCO3(s)+NH3(g) B、2N2O5(g)=4NO2(g)+O2(g) C、 MgCO3(s)=MgO(s)+CO2(g) D、2CO(g)=2C(s)+O2(g) 3.反应4NH 3(气)+5O2(气) 4NO(气)+6H2O(气)在10L密闭容器中进行,半分钟后,水蒸气的物质的量增加了0.45mol,则此反应的平均速率v(X)(反应物的消耗速率或产物的生成速率)可表示为( ) A.v (NH3) = 0.010 mol/(L·s) B.v (O2) = 0.0010 mol/(L·s) C.v (NO) = 0.0010 mol/(L·s) D.v (H2O) = 0.045 mol/(L·s) 4.将4molA气体和2molB气体在2L的容器中混合,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如下反应:2A(g)+B(g) (g),若经2s后测得C的浓度为0.6mol·L-1,现有下列几种说法: ①用物质A的浓度变化表示的反应速率为0.3mol·L-1·s-1 ②用物质B的浓度变化表示的反应速率为0.6 mol·L-1·s-1 ③平衡时物质A的转化率为70%, ④平衡时物质B的浓度为0.7mol·L-1,其中正确的是()A.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831第二章 柴油机的结构和主要部件 第十二节

第十二节柴油机固定部件34题 考点1:主要固定件的结构特点、功能和工作条件21题 1.机架的功能和结构特点 机架作为柴油机的固定件之一,起到支撑气缸体、与机座组成曲柄箱以及在十字头式柴油机中承受侧推力,为十字头导向(安装导板)等作用。 中小型柴油机主要采用箱形机架,箱形机架是一种呈箱形结构的整体式机架,一般为铸铁整体铸造或焊接结构。其主要优点是:刚性好、拆装维修方便。为提高刚性、简化加工手续、减少重量和外形尺寸,大多将气缸体与机架制成一体,常称为“机体”,甚至有些中型柴油机为进一步简化制造工艺、提高机架刚度,将机座、机架和气缸体三者制成一体。 2.机座的功能和结构特点 大中型柴油机,特别是大型柴油机,都有单独的机座。小型柴油机的机座常与机架制成一体。机座的作用有: (1)承担全机重量; (2)承受气体力、惯性力与安装预紧力; (3)集中与储存滑油并形成密闭空间; (4)安放曲轴,并留有曲柄回转空间。 机座除承重、气体力、惯性力与安装预紧力的作用外,当遇到风浪颠簸,还要受到额外的扭转、拉伸和弯曲变形等作用力。所以对机座的最基本的要求是要有足够的刚度。 一般中小型柴油机广泛采用铸铁浇铸成一长方形整体式的机座。 3.贯穿螺栓的功能和结构特点 贯穿螺栓是柴油机最长最重要的螺栓,主要用于大、中型柴油机,它的作用是将机座、机架和气缸体三者或其中二者连成一个刚性整体,使这些固定机件只承受压应力而不承受由气体力产生的拉应力。它并不起定位作用,在被连接的各固定件之间仍有定位销或紧固螺栓,以便装配时对中和防止柴油机运转时这些机件之间产生横向移动。 C1.对机架、机座要求不正确的是()。 A.足够的强度、刚度 B.尺寸小、重量轻 C.耐磨、耐高温 D.密封性好 C2.低速柴油机采用贯穿螺栓结构将下列部件连在一起()。 A.气缸盖、气缸体、机架和机座 B.气缸盖、气缸体和机架 C.气缸体、机架和机座 D.机架和机座 D3.低速柴油机采用贯穿螺栓结构承受气体拉力的部件是()。

第七章 立体化学作业答案.

第七章 立体化学 2、什么是手性分子?下面哪些手性分子,写出它们的构型式。并用 R 、S 标记 它们的构型。 手性分子:与其镜像不能重叠的化合物分子。它们的组成,原子排列顺序都相 同,但是在空间的排列不同。它们具有旋光性。 (1) 3-溴己烷 CH 3CH 2 CH 2CH 2CH 3H Br C 3 7 37 R S (2) 3-甲基-3-氯戊烷 CH 3CH 2 CH 2CH 3Cl CH 3 C 无手性 (3) 1,3-二氯戊烷 CH 2-CH 2CH 2CH 3Cl H C Cl R S CH 2CH 2Cl Cl C 2H 5 H Cl C 2H 5 H CH 2CH 2Cl (4)1,1-二氯环己烷 Cl Cl 无手性

(5) 1,2-二氯环己烷 Cl Cl H Cl Cl H Cl Cl H H R R S S H Cl Cl 无手性 (6)3-氯-3-甲基戊烷 (与(2)同) (7)1-甲基-4-异丙烯基环己烷 无手性 偶数环,对角线, 顺反都有对称面。 4、命名下列化合物。 (1) 25 CH 2 (R )-3-溴-1-戊烯 (2) Cl CH 2Cl CH 32H 5 H H 325Cl (2S,3R) -1-3-二氯-2-甲基戊烷 (3) 25 H 25Br (2S,3S)-2-氯-3-溴戊烷 (4) CH 3 CH 3C =CH 2

25Cl Br (2S,3S,4R)-2-氯-3,4- 二溴已烷(5) 3 3 )2 (1S,2S,4R)-1-氯-2-甲基-4-异丙基环己烷5、写出下列化合物的构型式(立体表示或投影式): (1)(S)-(-)-1-苯基乙醇 C6H5 OH CH3 H (2)(R)-(-)-1,3-丁二醇 OH H 3 C2H4OH (3)(2S,3S)-(+)-2-甲基 -1,2,3-丁三醇 3 H3 (4)(4S,2E)-2-氯-4-溴-2-戊烯

第二章 立体化学自测题

1 中级有机化学自测题答案 第二章 立体化学 一、判断正误(正确√,错误×) ()1、在一个可能生成多种立体异构体的反应中,某一种立体异构体产物含量较多的反应 称为立体选择性反应。 ()2、非手性环境下对映异构体具有不同的沸点、熔点。 ()3、立体专一性反应必定是立体选择性反应,而立体选择性反应不一定是立体专一性反 应。 ()4、用普通合成方法得到的手性分子一般都是外消旋体。 ()5、利用立体选择性的反应合成过量的两个对映体其中之一的,叫做不对称合成。 二、单项选择题(20*2=40分) 1. 下列化合物中含手性碳原子的是………………………………………………… ○ OH Cl Cl OH Br Br Br ① ② ③ ④ 老板娘 2.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① 分子和它的镜像不能重合的现象称为手性。 ② 含手性碳原子的分子称为手性分子。 ③ 外消旋体有旋光性。 ④ 对称轴可作为判断分子有无手性的判据。 3. 下面的分子中含有的对称面个数是……………………………………………… ○ C=C Cl H H ① 一个 ② 两个 ③ 三个 ④ 零 4. 下列构象中最稳定的是…………………………………………………………. ○ (CH 3)2CH OH CH 3 (CH 3)2CH OH CH 3 (CH 3)2CH OH CH 3(CH 3)2OH CH 3 ① ②③ ④ 5. 下列化合物中属于内消旋体的是………………………………………………………….○

2 COOH OH Br COOH COOH COOH HO HO HO H H H H H H Cl CH 3 CH 3①②④ ③ Cl H H Cl CH 3 CH 3 6. 下列构象中最稳定的是…………………………………………………………………….○ (CH 3)3C CH 3 (CH 3)3CH 3 (CH 3)3C CH 3 (CH 3)3C CH 3 ①② ③ ④ 7. 下列化合物中含手性碳原子的是…………………………………………………………○ CH 3CHDC 2H 5BrCH 2CHDCH 2Br BrCH 2CH 2CH 2Cl CH 3CHC 2H 5 CH 2CH 3 ①②③④8. 下列化合物中是手性分子的是……………………………………………………………○ HOOC COOH H H HOOC COOH H H COOH COOH H H H H COOH COOH ① ② ③④ 9. 下列化合物中是手性分子的是…………………………………………………………… ○ H CH 3 H C 2H 5 CH 3 CH 3 Cl Cl CHO H Br CH 3 COOH CH 3 OH CH 3 ①②③④ 10.下列构象的稳定性顺序是………………………………………………………………… ○ CH 3 C 3H 7 C 3H 7 CH 3 3H 7 CH 3 C 3H 7 CH 3 a. b.c. d. ① a >b >c >d ② b >a >c >d ③ c >a >b >d ④ b >c >d >a 11. 下列化合物中有旋光性的是……………………………………………………………○ ① ② ③ ④ 旋转 H Cl Cl H -- H H H H Cl Cl 90。 3 H C 2H CH 3 6H 5 CH 2=2 N C 2H 5CH 35CH 2 =CH CH 2+ + N R N R R'R"

第二章 第十二节 导数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及综合应用课时提升作业

课时提升作业(十五) 一、选择题 1.(2013·西安模拟)函数y=f(x)在定义域(-,3)内的图像如图所示,记y=f(x)的导函数为y=f′(x),则不等式f′(x)≤0的解集为( ) (A)[-1,]∪[,] (B)[-,1]∪[2,3) (C)(-,]∪[1,2) (D)(-,-]∪[,)∪[,3) 2.若对任意的x>0,恒有lnx≤px-1(p>0),则p的取值范围是( ) (A)(0,1] (B)(1,+∞) (C)(0,1) (D)[1,+∞) 3.(2013·黄山模拟)在半径为R的半球内有一内接圆柱,则这个圆柱的体积的最大值是( ) (A)πR3(B)πR3 (C)πR3 (D)πR3 4.(2013·宣城模拟)对于R上可导的任意函数f(x),若满足(x-1)f′(x)≥0,则必有( ) (A)f(0)+f(2)<2f(1) (B)f(0)+f(2)≤2f(1) (C)f(0)+f(2)≥2f(1) (D)f(0)+f(2)>2f(1) 5.(2013·咸阳模拟)函数y=2x3+1的图像与函数y=3x2-b的图像有三个不相同的交点,则实数b的取值范围

是( ) (A)(-2,-1) (B)(-1,0) (C)(0,1) (D)(1,2) 6.(2013·沈阳模拟)设f(x)是定义在R上的奇函数,且f(2)=0,当x>0时,有<0恒成立,则不等 式x2f(x)>0的解集是( ) (A)(-2,0)∪(2,+∞) (B)(-2,0)∪(0,2) (C)(-∞,-2)∪(2,+∞) (D)(-∞,-2)∪(0,2) 二、填空题 7.已知函数f(x)=xsinx,x∈R,f(-4),f(),f(-)的大小关系为(用“<”连接). 8.(2013·宜春模拟)设函数f(x)=ax3-3x+1(x∈R),若对于任意x∈[-1,1],都有f(x)≥0成立,则实数a的值为. 9.(能力挑战题)已知f(x)=x3-3x+m,在区间[0,2]上任取三个不同的数a,b,c,均存在以f(a),f(b),f(c)为边长的三角形,则m的取值范围是. 三、解答题 10.(2013·蚌埠模拟)已知函数f(x)=+,曲线y=f(x)在点(1,f(1))处的切线方程为x+2y-3=0. (1)求a,b的值. (2)如果当x>0,且x≠1时,f(x)>+,求k的取值范围. 11.(2013·合肥模拟)某唱片公司要发行一张名为《春风再美也比不上你的笑》的唱片,包含《新花好月圆》《荷塘月色》等10首创新经典歌曲.该公司计划用x(百万元)请李子恒老师进行创作,经调研知:该唱片的 总利润y(百万元)与(3-x)x2成正比的关系,当x=2时y=32.又有∈(0,t],其中t是常数,且t∈(0,2]. (1)设y=f(x),求其表达式及定义域(用t表示). (2)求总利润y的最大值及相应的x的值. 12.(2013·淮北模拟)已知函数f(x)=(a+)lnx+-x. (1)当a>1时,讨论f(x)在区间(0,1)上的单调性. (2)当a>0时,求f(x)的极值. (3)当a≥3时,曲线y=f(x)上总存在不同两点P(x1,f(x1)),Q(x2,f(x2)),使得曲线y=f(x)在P,Q两点处的切线互相平行,证明:x1+x2>. 答案解析 1.【解析】选B.由函数y=f(x)的图像知,函数y=f(x)在[-,1],[2,3)上是减少的,故f′(x)≤0的解集为

化学反应原理--第二章测试题

第二章《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检测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 在一密闭容器内发生氨分解反应:2NH 3N2+3H2。已知NH3起始浓度是 2.6 mol·L-1,4s末为1.0 mol·L-1,若用NH3的浓度变化来表示此反应的速率,则v(NH3)应为() A. 0.04 mol·L-1·s-1 B. 0.4 mol·L-1 ·s-1 C. 1.6 mol·L-1·s-1 D. 0.8 mol·L-1·s-1 2.反应A(g)+3B(g) 2C(g)+2D(g),在不同情况下测得反应速率,其中反应速率最快的是() A.υ(D)=0.4 mol /(L·s) B.υ(C)=0.5 mol / (L·s) C.υ(B)=0.6 mol / (L·s) D.υ(A)=0.15 mol / (L·s) 3.某化学反应其△H== —122 kJ/mol,?S== +231 J/(mol·K),则此反应在下列哪种情况下可自发进行 ( ) A.在任何温度下都能自发进行 B.在任何温度下都不能自发进行 C.仅在高温下自发进行 D.仅在低温下自发进行 4.可逆反应N 2+3H22NH3的正逆反应速率可用各反应物或生成物浓度的变化来表示。下列关系中能说明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 A.υ正(N2)=υ逆(NH3) B.3υ正(N2)=υ正(H2) C.2υ正(H2)=3υ逆(NH3) D.υ正(N2)=3υ逆(H2 )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增大压强,活化分子百分数增大,化学反应速率一定增大 B.升高温度,活化分子百分数增大,化学反应速率可能增大 C.加入反应物,使活化分子百分数增大,化学反应速率增大 D.一般使用催化剂可以降低反应的活化能,增大活化分子百分数,增大化学反应速率 6.在2L密闭容器中加入4molA和6molB,发生以下反应:4A(g)+6B(g) 4C(g) +5D(g)。若经5s后,剩下的A是2.5mol,则B的反应速率是() A.0.45 mol / (L·s) B.0.15 mol / (L·s) C.0.225 mol / (L·s) D.0.9 mol /(L·s) 7.有一处于平衡状态的反应:X(s)+3Y(g) 2Z(g) ΔH<0。为了使平衡向生成Z的方向移动,应选择的条件是①高温②低温③高压④低压⑤加催化剂⑥分离出Z ( ) A.①③⑤ B.②③⑤ C.②③⑥ D.②④⑥ 8. 反应2A(g)2B(g)+E(g)(正反应为吸热反应)达到平衡时,要使正反应速率降低,A的浓度增大,应采取的措施是() A. 加压 B. 减压 C. 减少E的浓度 D. 降温 9.一定温度下,在2 L的密闭容器中,X、Y、Z三种气 体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下图所示,下列描述 正确的是( ) A.反应开始到10 s,用Z表示的反应速率为 0.158 mol/(L·s) B.反应开始到10 s,X的物质的量浓度减少了0.79 mol/L C.反应开始到10 s时,Y的转化率为79.0% 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X(g)+Y(g)=Z(g)

第二章 第十二节 导数的应用(一)

一、选择题 1.已知f (x )的定义域为R ,f (x )的导函数f ′(x )的图象如图所 示,则( ) A .f (x )在x =1处取得极小值 B .f (x )在x =1处取得极大值 C .f (x )是R 上的增函数 D .f (x )是(-∞,1)上的减函数,(1,+∞)上的增函数 解析:由图象易知f ′(x )≥0在R 上恒成立,所以f (x )在R 上是增函数. 答案:C 2.函数y =4x 2+1x 的单调增区间为( ) A .(0,+∞) B.??? ?12,+∞ C .(-∞,-1) D.? ???-∞,-12 解析:由y =4x 2+1x 得y ′=8x -1x 2,令y ′>0,即8x -1x 2>0,解得x >12 , ∴函数y =4x 2+1x 在????12 ,+∞上递增. 答案:B 3.函数f (x )=x 3+3x 2+4x -a 的极值点的个数是( ) A .2 B .1 C .0 D .由a 确定 解析:f ′(x )=3x 2+6x +4=3(x +1)2+1>0,则f (x )在R 上是增函数,故不存在极值点. 答案:C 4.已知f (x )=x 3-ax 在[1,+∞)上是单调增函数,则a 的最大值是( ) A .0 B .1 C .2 D .3 解析:f ′(x )=3x 2-a ≥0在[1,+∞)上恒成立, 即:a ≤3x 2在[1,+∞)上恒成立,而(3x 2)min =3×12=3. ∴a ≤3,故a max =3. 答案:D

5.若f (x )=ln x x ,ef (b ) B .f (a )=f (b ) C .f (a )1 解析:f ′(x )= 1-ln x x 2,当x >e 时,f ′(x )<0,则f (x )在(e ,+∞)上为减函数,f (a )>f (b ). 答案:A 二、填空题 6.设函数f (x )=x (e x +1)+12 x 2,则函数f (x )的单调增区间为________. 解析:因为f (x )=x (e x +1)+12 x 2,所以f ′(x )=e x +1+x e x +x =(e x +1)·(x +1). 令f ′(x )>0,即(e x +1)(x +1)>0,解得x >-1. 所以函数f (x )的单调增区间为(-1,+∞). 答案:(-1,+∞) 7.已知函数f (x )=x 3+mx 2+(m +6)x +1既存在极大值又存在极小值,则实数m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 解析:f ′(x )=3x 2+2mx +m +6=0有两个不等实根,即Δ=4m 2-12×(m +6)>0.∴m >6或m <-3. 答案:(-∞,-3)∪(6,+∞) 三、解答题 8.已知函数f (x )=13 x 3+ax 2-bx (a ,b ∈R).若y =f (x )图象上的点????1,-113处的切线斜率为-4,求y =f (x )的极大值. 解:(1)∵f ′(x )=x 2+2ax -b , ∴由题意可知:f ′(1)=-4且f (1)=-113 . 即????? 1+2a -b =-4,13+a -b =-113,解得????? a =-1, b =3. ∴f (x )=13 x 3-x 2-3x , f ′(x )=x 2-2x -3=(x +1)(x -3). 令f ′(x )=0,得x 1=-1,x 2=3. 由此可知,当x 变化时,f ′(x ),f (x )的变化情况如下表:

2022届高三统考数学文北师大版一轮:第二章 第十二节 第一课时 导数与不等式问题

第二章 函数、导数及其应用 第十二节 导数的综合应用 第一课时 导数与不等式问题 课时规范练 A 组——基础对点练 1.已知函数f (x )=1 3x 3-2x 2+3m ,x ∈[0,+∞),若f (x )+5≥0恒成立,则实数m 的取值范围是( ) A.?????? 179,+∞ B.? ???? 179,+∞ C .(-∞,2] D .(-∞,2) 答案:A 2.对任意x ∈R ,函数f (x )的导数存在,若f ′(x )>f (x ),且a >0,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f (a )>e a ·f (0) B .f (a )f (0) D .f (a )0,故g (x )=f (x ) e x 为R 上的单 调递增函数,因此g (a )>g (0),即f (a )e a >f (0)e =f (0),所以f (a )>e a ·f (0),故选A. 答案:A 3.若存在正数x 使2x (x -a )<1成立,则a 的取值范围是( ) A .(-∞,+∞) B .(-2,+∞) C .(0,+∞) D .(-1,+∞) 解析:∵2x (x -a )<1,∴a >x -1 2x . 令f (x )=x -1 2x ,∴f ′(x )=1+2-x ln 2>0. ∴f (x )在(0,+∞)上单调递增, ∴f (x )>f (0)=0-1=-1,

∴a 的取值范围为(-1,+∞),故选D. 答案:D 4.(2020·吉林模拟)已知定义域为(0,+∞)的函数f (x )的图像经过点(2,4),且f ′(x )>1,则不等式f (2x -2)<2x 的解集为( ) A .(0,+∞) B .(0,2) C .(1,2) D .(0,1) 解析:令g (x )=f (x )-x ,x ∈(0,+∞),则g ′(x )=f ′(x )-1>0,所以g (x )=f (x )-x 在(0,+∞)上单调递增,且g (2)=f (2)-2=2.由f (2x -2)<2x 得f (2x -2)-(2x -2)<2,即g (2x -2)<g (2),所以???2x -2>0,2x -2<2,解得1<x <2.故选C. 答案:C 5.(2020·昆明调研)若函数f (x )=2x -x 2-1,对于任意的x ∈Z 且x ∈(-∞,a ),都有f (x )≤0恒成立,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为( ) A .(-∞,-1] B .(-∞,0] C .(-∞,4] D .(-∞,5] 解析:对任意的x ∈Z 且x ∈(-∞,a ),都有f (x )≤0恒成立,可转化为对任意的x ∈Z 且x ∈(-∞,a ),2x ≤x 2+1恒成立. 令g (x )=2x ,h (x )=x 2+1,当x <0时,g (x )<h (x ),当x =0或1时,g (x )=h (x ),当x =2或3或4时,g (x )<h (x ),当x ≥5时,g (x )>h (x ).综上,实数a 的取值范围为(-∞,5],故选D. 答案:D 6.函数f (x )=ln x +a x (a ∈R )在区间[e -2,+∞)上有两个零点,则a 的取值范围是( ) A.??????2e 2,1e B .?????? 2e 2,1e C.? ?? ??2e 2,1e D .???? ??1e 2,2e 解析:令f (x )=ln x +a x =0,x ∈[e -2,+∞),得-a =x ln x .记H (x )=x ln x ,x ∈ [e -2,+∞),则H ′(x )=1+ln x ,由此可知H (x )在[e -2,e -1)上单调递减,在(e -1,+∞)上单调递增,且H (e -2)=-2e -2,H (e -1)=-e -1,当x →+∞时,H (x )→+∞,

高中化学必修2第二章知识点归纳总结

必修2第二章化学反应与能量 第一节化学能与热能 1、在任何的化学反应中总伴有能量的变化。 原因:当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时,断开反应物中的化学键要吸收能量,而形成生成物中的化学键要放出能量。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是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主要原因。一个确定的化学反应在发生过程中是吸收能量还是放出能量,决定于反应物的总能量与生成物的总能量的相对大小。E 反应物总能量>E 生成物总能量,为放热反应。E 反应物总能量<E 生成物总能量,为吸热反应。 2、常见的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 常见的放热反应:①所有的燃烧与缓慢氧化。②酸碱中和反应。③金属与酸反应制取氢气。 ④大多数化合反应(特殊:C +CO 22CO 是吸热反应)。 常见的吸热反应:①以C 、H 2、CO 为还原剂的氧化还原反应如:C(s)+H 2O(g) CO(g) +H 2(g)。 ②铵盐和碱的反应如Ba(OH)2·8H 2O +NH 4Cl =BaCl 2+2NH 3↑+10H 2O ③大多数分解反应如KClO 3、KMnO 4、CaCO 3的分解等。 需要加热,吸热反应都需要加热,这种说法对吗?试举例说明。 点拔:这种说法不对。如C +O 2=CO 2的反应是放热反应,但需要加热,只是反应开始后不再需要加热,反应放出的热量可以使反应继续下去。Ba(OH)2·8H 2O 与NH 4Cl 的反应是吸热反应,但反应并不需要加热。 第二节化学能与电能 2、原电池原理 (1)概念:把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的装置叫做原电池。 (2)原电池的工作原理:通过氧化还原反应(有电子的转移)把化学能转变为电能。 (3)构成原电池的条件:(1)电极为导体且活泼性不同;(2)两个电极接触(导线连接或直接接触);(3)两个相互连接的电极插入电解质溶液构成闭合回路。 (4)电极名称及发生的反应: 负极:较活泼的金属作负极,负极发生氧化反应, △ △

化学反应原理第二章重难点复习

化学反应原理第二章重难点复习

化学反应原理第二章重难点复习提纲 一、可逆反应的特征:反应物和生成物共存,不可能完全反应 例题1、N 2+3H 2 2NH 3 ΔH =-Q A.反应开始时充入1mol N 2,平衡时放出热量Q kg B.当反应达到平衡时,放出Q kg 热量的同时生成2mol NH 3 例题2、在一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2SO 2(g )+O 2(g )2SO 3(g ),已知反应过程中的某一时 刻SO 2、O 2、SO 3的浓度分别为:0.2mol /L 、0.1mol /L 、0.2mol /L ,当反应达到平衡时,可能存在的数据是 A.SO 2为0.4mol/L,O 2为0.2mol/L B.SO 2为0.15mol/L C.SO 2,SO 3均为0.25mol/L D.SO 3为0.4mol/L 二、化学反应达到平衡的标志 1、正反应速率等于逆反应速率(一定平衡) 例题:(1)可以证明可逆反应N 2 + 3H 2 2NH 3已 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A.一个N ≡N 断裂的同时,有3个H -H 键断裂 B.一个N ≡N 键断裂的同时,有6个N -H 键断裂

C. 2v正(H 2 )=3v逆 (NH 3) D.v正(N 2 )=3v逆(H 2 ) E.单位时间内生成1molN 2,同时生成3molH 2 F.单位时间内生成2mol NH3,同时生成3molH2 2、各组分的浓度,物质的量,质量分数,体积分数,颜色(有颜色参与)不变(一定平衡) 3、压强不变 PV=nRT(考虑反应前后气体系数是否相等) 4、密度不变(考虑恒容、恒压及是否有固体参与反应) 5、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变(考虑气体系数及是否有固体参与反应) 例题(1)、在恒温下的密闭容器中, 有可逆反应: 2NO + O 2 2NO 2 (正反应为放热反应), 不能 说明已经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A、正反应生成NO 2的速率和逆反应生成O 2 的 速率相等 B、反应容器中压强不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 C、混合气体颜色深浅保持不变 D、混合气体的平均分子量不随时间变化而变化 (2)、可逆反应:2AB(g)=2A(g) +B 2 (s)在密闭容器中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标志是: A.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改变的状态; B.压强不再发生改变; C.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改变的状

高考数学一轮复习课时检测 第二章 第十二节 导数的应用 理

高考数学一轮复习课时检测第二章第十二节导数的应用 理 一、选择题 1.函数f(x)=x+eln x的单调递增区间为( ) A.(0,+∞)B.(-∞,0) C.(-∞,0)和(0,+∞) D.R 解析:∵函数f(x)的定义域为(0,+∞),∴f′(x)=1+e x >0.故f(x)的递增区间为 (0,+∞). 答案:A 2.若函数f(x)的导函数f′(x)=x2-4x+3,则使得函数f(x+1)单调递减的一个充分不必要条件为x∈( ) A.(0,1) B.[0,2] C.(1,3) D.(2,4) 解析:令f′(x)=x2-4x+3<0,得10,则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 A.x=-1一定是函数f(x)的极大值点 B.x=-1一定是函数f(x)的极小值点 C.x=-1不是函数f(x)的极值点 D.x=-1不一定是函数f(x)的极值点 解析:由题意,得x>-1,f′(x)>0或x<-1,f′(x)<0,但函数f(x)在x=-1处未必连续,即x=-1不一定是函数f(x)的极值点. 答案:D 4.(2012·烟台模拟)已知函数f(x)=4x+3sin x,x∈(-1,1),如果f(1-a)+f(1-a2)<0成立,则实数a的取值范围为( ) A.(0,1) B.(1,2) C.(-2,-2) D.(-∞,-2)∪(1,+∞) 解析:∵f(x)=4x+3sin x,x∈(-1,1), ∴f′(x)=4+3cos x>0在x∈(-1,1)上恒成立. ∴f(x)在(-1,1)上是增函数. 又f(x)=4x+3sin x,x∈(-1,1)是奇函数,

高考数学 第二章第十二节导数的应用(一)课后练习 新人教A版

一、选择题 1.已知f (x )的定义域为R ,f (x )的导函数f ′(x )的图象如图所 示, 则( ) A .f (x )在x =1处取得极小值 B .f (x )在x =1处取得极大值 C .f (x )是R 上的增函数 D .f (x )是(-∞,1)上的减函数,(1,+∞)上的增函数 解析:由图象易知f ′(x )≥0在R 上恒成立,所以f (x )在R 上是增函数. 答案:C 2.函数y =4x 2 +1x 的单调增区间为( ) A .(0,+∞) B.? ?? ??12,+∞ C .(-∞,-1) D.? ????-∞,-12 解析:由y =4x 2 +1x 得y ′=8x -1x 2,令y ′>0,即8x -1x 2>0,解得x >12, ∴函数y =4x 2 +1x 在? ????12,+∞上递增. 答案:B 3.函数f (x )=x 3 +3x 2 +4x -a 的极值点的个数是( ) A .2 B .1 C .0 D .由a 确定 解析:f ′(x )=3x 2 +6x +4=3(x +1)2 +1>0,则f (x )在R 上是增函数,故不存在极值点. 答案:C 4.已知f (x )=x 3-ax 在[1,+∞)上是单调增函数,则a 的最大值是( ) A .0 B .1 C .2 D .3 解析:f ′(x )=3x 2-a ≥0在[1,+∞)上恒成立, 即:a ≤3x 2 在[1,+∞)上恒成立,而(3x 2 )min =3×12 =3. ∴a ≤3,故a max =3. 答案:D 5.若f (x )=ln x x ,ef (b ) B .f (a )=f (b )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