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地理时间计算方法

地理时间计算方法

地理时间计算方法
地理时间计算方法

?地理时间计算方法

地理时间计算方法

一、地方时的计算

由于地球自西向东自转,所以同纬度上不同的地区见到日出的时间有早有晚,东边的时刻比西边的时刻要早,这种因经度不同而产生的不同时刻,称为地方时。由于时刻东早西晚,所以每向东15°时间要早1小时,每向西15°时间要晚1小时,经度相差1°,时间相

差4分钟。

二、区时的计算

为了便于不同地区的交流,1884年国际上按统一标准划分时区,实行分区计时的办法。按照这个划分方法,地球上每15°作为一个时区,全球共分24个时区,每个时区中央经线的地方时即为该时区的标准时间区时。区时的计算一般分以下几个步骤:

1. 时区的计算:

如果要求某一经度的区时,首先要计算出该经度所在的时区。经度换算时区的公式:经度数÷15°=M(商)……n(余数)(n<7.5°时,时区数=M;n>7.5°时,时区数=M 1)。根据此公式也可以计算M时区所跨的经度围,即:15°×M(时区数)±7.5°(15°×时区数为这个时区的中央经线的经度)。

2. 区时差的计算:

如果知道甲地的区时,求乙地的区时,首先要计算两地的区时差。如果甲、乙两地位于中时区的同侧,计算区时差用减法,如东八区与

东二区差6个区时,西九区与西二区差7个区时。如果甲、乙两地位于中时区的两侧,计算区时差用加法,如西六区与东六区差12个区

时。

3. 区时的计算:

区时的计算遵循“东加西减”的原则。已知甲地的时间,求乙地的时间,那么乙地的时间=甲地的时间±甲、乙两地所在时区的区时差(乙地在甲地的东侧用“ ”,乙地在甲地的西侧用“-”)。

4. 计算结果的处理:

由于全天采用24小时制,所以计算结果若大于24小时,要减去24小时,日期加一天,即为所求的时间;计算结果若为负值,要加24小时,日期减一天,即为所求的时间。碰到跨年、月时,要注意

大月、小月、平年、闰年。

三、日界线

日界线简单地说就是“今天”和“昨天”的分界线。从本初子午线开始,如果向东到180°经线,那么180°经线比本初子午线要早12小时;如果向西到180°经线,那么180°经线比本初子午线要晚12小时。这样,同是180°经线,时间却相差24小时。因此,国际上规定,把180°经线作为国际日期变更线,它既是一天的开始,又是一天的结束,即东十二区和西十二区时刻相同,日期相差一天,东十二区比西十二区早一天。值得注意的是,国际日期变更线并非与180°经线完全重合,受各国领土的影响,有些地方日界线不得不改变它的位置而发生弯曲。另一条日界线为0时日界线(或子夜日界

线),0时日界线向东到180°经线之间为“今天”,向西到180°经线之间为“昨天”。0时日界线的位置是不断变化的,在地球上,0时日界线是不断自东向西移动的。

四、寻找时间计算的切入点

在计算时间时,能够迅速、准确地找到一个切入点,既可提高做题速度,又能提高做题的准确率。方法如下:

1. 依据晨昏线确定地方时:

由于赤道地区全年昼夜平分,所以赤道与晨线交点所在经线的地方时为6时,与昏线交点所在经线的地方时为18时。

2. 依据太阳直射点确定地方时:

即太阳直射点所在经线的地方时为12时,与之相对的另一条经

线的地方时为0时(24时)。

3. 依据晨昏线确定日期:

如果晨昏线与经线重合,即晨昏线经过南北极点,可判断这一天为3月21日(春分日)前后或9月23日(秋分日)前后,而且全球尽夜平分,晨线上各点的地方时均为6时,昏线上各点的地方时均为18时。当晨昏线与极圈相切,如果北极圈及其以北的地区全部为极昼时,这一天为6月22日(夏至日)前后;如果北极圈及其以北的地区全部为极夜时,则这一天为12月22日(冬至日)前后。

4. 依据晨昏线计算昼夜长短和日出日落时间:

当晨昏线与经线重合,全球昼夜平分,白天12小时,夜晚12小时;当晨昏线与经线斜交,计算昼长时,简单的公式为:昼长=昼弧的度

数/15°。夜长=夜弧的度数/15°。昼弧的度数的计算:在昼半球围算出该地所在的纬线圈,即从晨线与纬线圈的交点到昏线与纬线圈的交点所跨的经度数。日出日落时间的计算公式为:日出时间=12-昼长/2,日落时间=12 昼长/2,例如白天是14小时,那么日出时间=5

时,日落时间=19时。

五、明确易混的概念

1. 时区和区时:

时区是一个空间概念,代表的是15°的围,即中央经线向东向西各7.5°的围。区时是一个时间概念,是一个时区公用的时间,在这个围,把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作为区时。

2. 地方时和区时:

不同的经线有不同的地方时,同一条经线地方时相同,全球的地方时有无数多个;区时是同一个时区公用的时间,作球共分24个时区,所以全球共有24个区时。例如,时间和的时间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时间是区时,我国统一采用所在的东八区的区时,即东经120°经线的地方时,这就是时间;而的时间是指的地方时,位于东经116°,所以的时间即东经116°经线的地方时,这样的时间比时间

要晚16分钟。

3. 区别时间计算中的早晚和日常生活中的早晚:

日常生活中,比如“小明的妈妈早上6时起床做饭,小明7时起床吃饭。”我们说小明的妈妈比小明起床早。时间计算中的早晚,如果甲地6时看到日出,而乙地7时看到日出,我们说甲地比乙地时间

晚;如果丙地位于0时经线以西,时间为2003年12月31日,丁地位于0时经线以东,那么,丁地就进入了2004

高中地理中有关地方时和经度的计算

高中地理中有关地方时和经度的计算 任博 高中地理中有关地方时和经度的计算,一直是学生学习中的难点问题,也是最让老师头疼,花时间最多,最不好把握的一部分。但是仔细研究,它还是有规律可循,并且有一定的固定模式。将它固定化,模式化,学生就容易掌握了。以下是本人在最近几年的教学中的一点体会,在这里与各位同仁和同学共享。 一、有关地方时的计算 关于地方时的计算,最终都能转化成已知某经度的地方时,求另一经度的地方时这种模式。计算分三步走: 第一步:求经度差 如果两地同在东经,或者同在西经,以大减小便是所要求的经度差。例如90°E和30°E的经度差为90°-30°=60°,90°W和30°W的经度差为90°-30°=60°。 如果两地中的一地在东经,一地在西经,则东经的始终在东,西经的始终在西,因为东经的时间始终比西经的时间早。为了避免跨越180°经线,造成日期计算的混乱,始终让东经的在东边。这样两地的经度差就是这两点的经度之和。例如160°W和160°E的经度差为160°+160°=320°。 第二步:求时差 在第一步的基础上求出了经度差,则第二步就比较简单了。只要用所求的经度乘以4分钟/度,就能求出两地之间的时差了。然后把

分钟化成小时即可。或者直接用经度差除以15°/小时,商为小时,余数乘以4为分钟数。 第三步:东加西减 若两地同在东经,度数大的在东,度数小的在西;若两地同在西经,则度数大的在西,度数小的在东;若一地在东经,一地在西经,在地方时的计算中,我们一直把东经的放在东,把西经的放在西。如果在计算中已知东边地点的地方时,求西边地点的地方时,则用已知地方时减去时差。如果已知西边地点的地方时,求东边地点的地方时,则用已知地方时加上时差。在东加的过程中,如果时间数大于24点,则时间减24小时,日期加一天。在西减的过程中,如果出现负数,则时间加24小时,日期减一天。这样所得的结果就是我们所要求的日期和时间了。 例1、已知100°E的地方时为9月1日20点,求55°E和175°E的地方时。 解:55°E的地方时为: 第一步:求经度差:100°-55°=45° 第二步:求时差:45°÷15°/小时=3小时 第三步:因为55°E在100°E的西边,所以要减。 55°E的地方时=20:00-3:00=17:00 则55°E的地方时为9月1日的17点。 175°E的地方时为: 第一步:求经度差:175°-100°=75°

地理时间计算方法

地理时间计算方法

?地理时间计算方法 地理时间计算方法 一、地方时的计算 由于地球自西向东自转,所以同纬度上不同的地区见到日出的时间有早有晚,东边的时刻比西边的时刻要早,这种因经度不同而产生的不同时刻,称为地方时。由于时刻东早西晚,所以每向东15°时间要早1小时,每向西15°时间要晚1小时,经度相差1°,时间 相差4分钟。 二、区时的计算 为了便于不同地区的交流,1884年国际上按统一标准划分时区,实行分区计时的办法。按照这个划分方法,地球上每15°作为一个时区,全球共分24个时区,每个时区中央经线的地方时即为该时区的标准时间区时。区时的计算一般分以下几个步骤: 1. 时区的计算: 如果要求某一经度的区时,首先要计算出该经度所在的时区。经度换算时区的公式:经度数÷15°=M(商)……n(余数)(n<7.5°时,时区数=M;n>7.5°时,时区数=M 1)。根据此公式也可以计算M时区所跨的经度范围,即:15°×M(时区数)±7.5°(15°×时区数为这个时区的中央经线的经度)。 2. 区时差的计算: 如果知道甲地的区时,求乙地的区时,首先要计算两地的区时差。如果甲、乙两地位于中时区的同侧,计算区时差用减法,如东八区与

东二区差6个区时,西九区与西二区差7个区时。如果甲、乙两地位于中时区的两侧,计算区时差用加法,如西六区与东六区差12个 区时。 3. 区时的计算: 区时的计算遵循“东加西减”的原则。已知甲地的时间,求乙地的时间,那么乙地的时间=甲地的时间±甲、乙两地所在时区的区时差(乙地在甲地的东侧用“ ”,乙地在甲地的西侧用“-”)。 4. 计算结果的处理: 由于全天采用24小时制,所以计算结果若大于24小时,要减去24小时,日期加一天,即为所求的时间;计算结果若为负值,要加24小时,日期减一天,即为所求的时间。碰到跨年、月时,要注 意大月、小月、平年、闰年。 三、日界线 日界线简单地说就是“今天”和“昨天”的分界线。从本初子午线开始,如果向东到180°经线,那么180°经线比本初子午线要早12小时;如果向西到180°经线,那么180°经线比本初子午线要晚12小时。这样,同是180°经线,时间却相差24小时。因此,国际上规定,把180°经线作为国际日期变更线,它既是一天的开始,又是一天的结束,即东十二区和西十二区时刻相同,日期相差一天,东十二区比西十二区早一天。值得注意的是,国际日期变更线并非与180°经线完全重合,受各国领土的影响,有些地方日界线不得不改变它的位置而发生弯曲。另一条日界线为0时日界线(或子夜日界

高中地理计算公式大全

高中地理计算公式大全 1.时区 (1)为了各地交往的方便,将全球经度划分为24个时区,各时区以其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作为全时区的共用区时。 (2)某经度所在的时区计算: 经度/15度=商……余数。 如果余数小于7.5,所在时区=商数 如果余数大于7.5,所在时区=商数+1 2.区时 (1)时区每差1个区,区时相差1小时,东早(多)西晚(少) 注意:过日界线日期要先加减一天 (2)公式计算: 甲时区-乙时区=甲区时-乙区时 注意:东时区写成正数,西时区写成负数。正负数已经考虑了日界线两侧的日期差别。 3.地方时 (1)根据太阳照射情况形成的时刻,如太阳直射点所在经线(位于昼半球中央)为12点。(地球自转会造成照射情况的变化,地方时就变化)

要求:能在任意形式的日照图上读出特殊地方时(如12点、0点或24点、6点、18点)的分布。 (2)图上计算: 经度每相差15度地方时相差1小时(或1度/4分钟、经度1分/4秒钟),东早(加)西晚(减) 注意:过日界线时日期还要再加(向西)减(向东)一天 (3)公式计算: (甲经度-乙经度)×1小时/15度=甲地方时-乙地方时 注意:东经度写成正数,西经度写成负数。正负经度已经考虑了日界线两侧的日期差异。 4.太阳高度角的计算方法 两地之间的太阳高度角的差=两地之间的纬度差 5.日出、日落时刻 (1)地方时、区时计算 (2)日出时刻=(24-昼长)/2 日出时刻=12-昼长/2 (3)日落时刻=24-日出时刻 日落时刻=12+昼长/2

6.正午太阳高度 (1)正午太阳高度是指一天中的最大太阳高度,即地方时12点时的太阳高度。 (2)计算公式(与直射点相比):90度-某地H=直射点纬度与某地纬度的角度差的绝对值 技巧:可以将北纬写成正数,而将南纬写成负数。 (3)计算公式(与任意纬度相比):甲H-乙H=(甲纬度-乙纬度)的绝对值 注意:北纬度写成正数,南纬度写成负数 7.某日(R)太阳直射点的地理纬度位置=23°26′N—R—6月22日*(23°26′*4/365) 说明: (1)此公式只能大致计算一年当中某日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位置;(2)计算结果若是正值,则为北纬;若为负值,则为南纬; (3)R为某日日期,R-6月22日为该日与6月22日相差的天数,(23°26′*4/365)为太阳直射点一日内移动的纬度距离。(假设其移动是匀速的) 7.极昼极夜的范围=90-太阳直射点的度数

高一地理时间计算专题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高一地理时间计算专题 一、地方时1、地方时只与经线(经度)有关,同一条经线地方时相同2、地方时计算T求=T已知±经度差*4分钟/1度(要求点在已知点东边用“+”、反之用“-”)经度每差15°,时间相差1小时例:已知我国最西端(73°E)为某日8点,求我国最东端(135°E)地方时为多少? 二、区时1、全球划分为24个时区2、求中央经线的度数=时区号数*15°3、时区范围=中央经线的度数±7.5°4、相邻时区时间相差一小时5、区时计算T求=T已知±时区差(要求点在已知点东边用“+”、反之用“-”) 三、国际日期变更线1、国际日期变更线180°(自西向东过180日期减一天) 2、两天分界线从0点所在经线沿地球自转方向到国际日期变更线180°为今天。从国际日期变更线180°沿地球自转方向到0点所在经线为昨天 四、北京时间北京时间采用东八区区时,也是东经1200地方时。 五、太阳光照图时间判断:1、不管是剖面图还是俯视图,如果有出现赤道,晨线与赤道交点的地方时为6时,昏线与赤道交点的地方时为18时。2、平分白昼的哪条经线为12时,平分黑夜的哪条经线为0时。 时间计算相关规律总结 1.经度相同,地方时相同;时区相同,区时相同; 2.经度相差1度,时间差4分钟,东早西迟;区时东加西减,需注意日期变更; 3.昼半球中央经线是直射点所在经线,直射点所在经线地方时12时。夜半球中央经线的地方时0时或24时; 4.晨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经线上的地方时为6时。昏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经线上的地方时为18时; 5.日出时间为:夜长,日落时间=24-夜长; 6.地球上新旧日期分界线:地方时0时所在经线、180度经线(国际日期变更线),但注意理论日界线与实际日界线不完全重合; 7.国际标准时间:格林尼治时间,中时区区时,即本初子午线(0度经线)的地方时; 8.南北半球昼夜反对称原理——纬度相同分别位于南北半球的两点,一点的昼长等于另一点的夜长; 9.国际标准时间:格林尼治时间,中时区区时,即本初子午线(0度经线)的地方时; 10.南北半球昼夜反对称原理——纬度相同分别位于南北半球的两点,一点的昼长等于另一点的夜长;

2018届高三地理(人教版)二轮复习小题增分练03 地理计算类 Word版含解析

小题增分练03 地理计算类 (建议用时:30分钟) (共17小题,每小题只有1个正确选项) (2017·湖北宜昌模拟)下图为某山地脊线图,图中的等高距为100米,M1与M2的海拔均为500米。读图,回答1~3题: 1.M1所在山坡的坡度为P1,M2所在山坡的坡度为P2,两者的关系是( ) A.P1>P2 B.P1=P2 C.P1

北极黄河站(78°55'N,11°56'E),中国大学生北极科考团迎来极夜后首次日出。如图示意科考团拍摄的日出照片。据此回答4~6题: 4.科考团拍摄日出照片时,当地地方时和拍摄方向约是( ) A.0时正北 B.6时正东 C.12时正南 D.18时正西 5.推测该年北极黄河站极昼开始的时间是( ) A.3月31日前后 B.6月11日前后 C.7月3日前后 D.9月12日前后 6.夏至日,北极黄河站的观测者观测到的最小太阳高度约为( ) A.0° B.12.5° C.22° D.34.5° (2017·江西南昌二模)读“某山地气象站一年中每天的日出、日落时刻及逐时气温(℃)变化图”,回答7~9题: 7.图示山地气温变化特点表现为( ) A.日温差大,年温差大 B.日温差小,年温差小

初中地理复习10--时区 时间计算

专题十时间计算 知识结构 1、时区 (1)国际上规定把全球划分为24个时区,以0°经线为中心(这条经线穿过英国格林尼治天文台旧址),东西各跨7.5经度为中时区(零时区),向东、向西各划分为12个时区,其中东十二区和西十二区合为一个时区,东经度代表东时区,西经度代表西时区。 (2)时区的计算 时区数=经度数/15° ①尾数≤0.4或者>0.5时四舍五入,整数为时区,根据经度判读东西时区。 ②尾数等于0.5,说明是两个时区的分界线。 ③尾数为0,说明为所在时区的中央经线。 例:计算110°E、120°E、127.5°E、130°E所在时区 2、地方时:把太阳位置最高的时候定为当地的12时,并依次推定一天的时间,这就是地方时。 不同地区的地方时不同。 3、世界时:以经过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旧址的0°经线的地方时间作为标准时间,这就 是世界时,即格林尼治时间,不同地方的世界时相同。 4、区时 (1)含义:各时区都以本区中央经线的地方时间作为本区时间的统一时间,即本区区时 (2)(步骤一)时差的计算 ①计算口诀:异加同减 ②计算方法:相邻两个时区,时间相差一小时,相隔几个时区,区时差几个小时,同 时区用减法,不同时区用加法

例:计算东八区与东六区,东六区与西六区相差几个小时? (3)(步骤二)区时的计算 ①计算口诀:东加西减 ②计算方法:所求时间在已知时间的东边用加法(即加时区差),在已知时间的西边 用减法(即减时区差)。 例:已知北京时间(东八区区时)为2010年1月1日12时,求东十区区时,西二区区时的日期时间? 注:上图为计算区时时差的数轴图,以中时区为中心,从已知地时区的钟点开始数起,向东每一个时区加1时,加到24小时的时候,就要将日期加一天,向西每一个时区减1时,减到0时,就要将日期减一天 例1:已知北京时间为2010年1月1日23时,求东十区区时日期时间? 例2:已知北京时间为2010年1月1日5时,求中时区区时日期时间?

地理有关的计算

地理有关的计算 贵州凤冈县石径中学王大刚时区和日界线,太阳直射点的经纬度和太阳高度。近年高考试题中,经常出现用时区和日界线、太阳直射点的经纬度和太阳高度的知识去解决问题的题目。平时教学时,老师和同学们都认为是重点和难点,都在努力的教和学,但收效甚微。笔者通过多年的教学研究总结,形成如下规律,有不足之处望各位专家批评指正。 全球经度为360°,一天(24小时)转一圈,所以分为24个时区,每个时区跨经度15°。以格林威治天文台旧址为0°经线,也叫做本初子午线。以本初子午线中央经线的叫中(零)时区,向东西两侧各有12个时区,东西十二区合为一个时区,中央经线为180度经线。 1、已知时区数求中央经线及范围 中央经线=时区数×15°(如东八区 15°×8=120°即120°E) 范围:用中央经线加减7.5°(如东八区范围即112.5°E至127.5°E) 2、已知某地经度问在哪一时区 用所给经度数除以15,商到一位小数四舍五入取整。(如148°W 148÷15=9.8 即西十区) 3、已知某时区时间求另一时区的时间 北京现在是12月1日16:30那么莫斯科现在是几点?多伦多呢? 由图可知:北京东八区莫斯科东二区多伦多西五区(东正西负) 所求时间=所给时间-(所给时间的时区-所求时区)注:如若差小于0,则再加24,但日期要提前1天;若差大于24,则再减24,但日期要加1天。分不变。 莫斯科 16:30-(8-2)=11:30 多伦多 16:30-(8--5)=3:30 北京现在是12月1日2:30那么莫斯科现在是几点? 2:30-(8-2)=-3:30 -3:30+24=20:30 即11月30日20:30 多伦多现在是12月1日12:30那么北京现在是几点? 12:30-(-5-8)=25:30 25:30-24=1:30 即12月2日1:30 4、地方时的计算:

地理时间计算练习题#(精选.)

地方时、区时、日界线专题复习 一、单项选择题 1.2008 年8 月8 日晚上8 点,第29 届奥运会开幕式将在中国北京鸟巢体育馆隆重开幕,届时在美国纽约(西五区)的观众开始收看开幕式现场直播的当地时间是() A.8月9日9点B.8月8日7点 C.8月7日19点D.8月8日21点 某海轮自M港航行至N港,读图,回答2~3题。 2.海轮途经30°S,82°W,该地通过地心与它相对的地点的 经纬度是( ) A.60°N,98°E B.30°N,98°E C.30°N,82°E D.60° N,82°E 3.若海轮要在当地时间2008年3月20日8时到达N地,途中 需航行20天整,则海轮最迟从M地出发的时间是() A.2月26日23时B.2月27日17时C.2月29日23时D.2月28日17时 读下面四幅经纬网图,回答4-6题。 4.当北京时间是5月1日8时,上图中哪一点的区时刚好是4月30日20时() 5.一架飞机6月22日从A点飞往C点,沿直线飞行,飞机朝哪个方向飞行() A.东北B.西北C.西南D.东南 6.当C点的区时为6月22日4时,此刻全球以哪两条经线为界,分属两个日期() A.20°W和160°E B.120°E和180° C.160°E和180°D.60°W和180° 7.若一架飞机在某地(30°N,116°E)起飞向东,北京时间是2007 年3 月8 日14 时,经过10 小时到达加拿大温哥华(西五区)的时间是() A.3月8日1时B.3月8日11时 C.3月7日1时D.3月9日10时 读右图,回答8—9题。 8.若该图为以极点为中心的俯视图,A、B 所在经线两侧为不同日期,则我国 大陆最东端所在时区的区时为() A.7:00 B.8:00 C.9:00 D.10:00 9.若该图为地球侧视图,AB 为赤道,图示部分既是西半球又是昼半球且北京 正午人影将越来越长,则此时北京时间为() A.3月21日3:20 B.3月21日15:20 C.9月23日3:20 D.9月23日15:20 2009年12月21日9:00(北京时间)一架飞机从北京出发,沿最短的路线飞往位于(64°W,80°S)的某地,为我国科考队员运送考察物资,物资空投处需美国科考队员协助空投(美方使用西五区时间),我方队员接到通知飞机将在18小时后准时飞临指定地点。回答10—11题。 10.我方队员需通知美方人员何时必须到位()

高一地理时区计算

一.高中地理第方式的计算: 1.一个原理:东边的时刻早。因为地球是自西向东自转的,所以东 边先看到日出。东区区时早于西区区时;东西时区越往东区时区越早。 2.二种线:特殊的时间经线和两个日期界线。 特殊的时间经线: (1)6时经线:晨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的经线的地方时。 (2)18时经线:昏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的经线的地方时。 (3)12时经线:平分昼半球的经线的地方时。 (4)24时经线:平分夜半秋的经线的地方时。 两个日期界线: (1)180°经线:固定性,日期为向东减一天,向西加一天。(2)0°经线:不确定性。 3.计算区时和时区计算的三个步骤。 (1)计算当地时区:将已知经度数除以15,若余数小于7.5,则除得的商就是该经度所在的时区数;若余数大于7.5,则该经度所在的时区数为商+1。东经为东市区,西经为西时区。 (2)计算时区差:同为东时区或同为西时区,时区数相减;一个在东时区一个在西时区,则时区数相加。例如东八区与东二区相差六个时区,东八区与西五区相差十三个时区。 (3)计算时区:利用所得的时区差,向东加向西减。例如当东二区为6时,东九区区时为6+7=13时;西三区区时为6-5=1时,西七区

区时为6-13=-7,24-7=17时(日期减去一天)。碰到跨年月时,要注意大月、小月、平年、闰年,才能准确作答。 4.四个注意: (1)时区与地方时的关系。 地方时:由于地球自西向东的自转,在同纬度的地区,相对位置偏东的地点,要比位置偏西的地点先看到日出,时刻就要早。因此,就会产生因经度不同而出现不同的时刻,称为地方时。 区时:在一定的地区范围内,统一使用一种时刻,这种蚀刻叫区时。区时也叫标准时,每一区时都用该时区中央经线所在经度的地方时为全区通用的时间(经度数能被15整除的经线为该时区的中央经线),这个时间称为这个时区的区时,在区时上,除东西十二区外,任意相邻的两个时区,区时相差一小时,任意两个时区之间,相差几个时区,区时就相差几个小时。在时刻上,较东的时区,区时比较早;较西的时区,区时比较晚。如,东八区是12点,东十区是14点,西二区时2点。即东八区比西二区早十个小时,比东十区晚两个小时。 (2)180°经线与国际日期变更线(国际日界线)并不完全吻合。①国际上规定了180°经线作为地球上“今天”与“昨天”的分界线,全称叫“国际日期变更线”,简称“日界线”。 ②日期计算法则:“东减西加”,即由东十二区向东穿过日界线进入西十二区日期要减少一天,由西十二区向西穿过日界线进入东十二区日期要加一天。 ③时间计算法则:东西十二区合为一个时区,所以两时区的时刻相同。

初一地理时区换算复习

初一地理时区换算复习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时间计算 知识结构 1.时区 国际上规定把全球划分为24个时区,每个时区跨经度15°。 以0°经线为中心(0°经线穿过英国格林尼治天文台旧址),东西各跨7.5经度为中时区(零时区),向东、向西各划分为12个时区,其中东十二区和西十二区合为一个时区,东经度代表东时区,西经度代表西时区。东十二区与西十二区相差24个时区(东时区比西时区早24个小时) 2.时区的计算 (1)已知某地的经度数,求该地所在时区: 时区数=经度数/15° ①余数大于7.5,时区数=商+1 ②余数小于7.5,时区数=商 (2)已知时区数,求中央经线: 中央经线=时区数×15° 东时区中央经线是东经;西时区中央经线是西经。中时区中央经线是本初子午线(0°经线),东西十二区中央经线是180°经线。

3.地方时 把太阳位置最高的时候定为当地的12时,并依次推定一天的时间,这就是地方时。 由于地球的自传使得不同地点的地方时不同。 4.世界时 以经过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旧址的0°经线的地方时间作为标准时间,这就是世界时,即格林尼治时间,不同地方的世界时相同。 5.区时 各时区都以本区中央经线的地方时间作为本区时间的统一时间,即本区区时 (步骤一)时差的计算 ①计算口诀:异加同减 ②计算方法:相邻两个时区,时间相差一小时,相隔几个时区,区时差几个小时,同时区用减法,不同时区用加法 (步骤二)区时的计算 ①计算口诀:东加西减 ②计算方法:所求时间在已知时间的东边用加法(即加时区差),在已知时间的西边用减法(即减时区差)。

高中地理时区划分及计算方法和公式(完整版)

高中地理时区划分及计算方法公式 地理时区划分 地球是自西向东自转,东边比西边先看到太阳,东边的时间也比西边的早。东边时刻与西边时刻的差值不仅要以时计,而且还要以分和秒来计算,这给人们带来不便。 为了克服时间上的混乱,1884年在华盛顿召开的一次国际经度会议(又称国际子午线会议)上,规定将全球划分为24个时区(东、西各12个时区)。规定英国(格林尼治天文台旧址)为中时区(零时区)、东1-12区,西1-12区。每个时区横跨经度15度,时间正好是1小时。最后的东、西第12区各跨经度7.5度,以东、西经180度为界。每个时区的中央经线上的时间就是这个时区内统一采用的时间,称为区时,相邻两个时区的时间相差1小时。例如,中国东8区的时间总比泰国东7区的时间早1小时,而比日本东9区的时间迟1小时。因此,出国旅行的人,必须随时调整自己的手表,才能和当地时间相一致。凡向西走,每过一个时区,就要把表拨慢1小时(比如2点拨到1点);凡向东走,每过一个时区,就要把表拨快1小时(比如1点拨到2点)。并且规定英国(格林尼治天文台旧址)为本初子午线,即零度经线。 地理时区计算方法 地理时区计算方法:地方时的计算 由于地球自西向东自转,所以同纬度上不同的地区见到日出的时间有早有晚,东边的时刻比西边的时刻要早,这种因经度不同而产生的不同时刻,称为地方时。由于时刻东早西晚,所以每向东15°时间要早1小时,每向西15°时间要晚1小时,经度相差1°,时间相差4分钟。

地理时区计算方法:地理区时的计算 为了便于不同地区的交流,1884年国际上按统一标准划分时区,实行分区计时的办法。按照这个划分方法,地球上每15°作为一个时区,全球共分24个时区,每个时区中央经线的地方时即为该时区的标准时间区时。区时的计算一般分以下几个步骤: 1.时区的计算: 如果要求某一经度的区时,首先要计算出该经度所在的时区。经度换算时区的公式: 经度数÷15°=M(商),n(余数)(n<7.5°时,时区数=M;n>7.5°时,时区数=M+1) 根据此公式也可以计算M时区所跨的经度范围,即:15°×M(时区数)±7.5°(15°×时区数为这个时区的中央经线的经度)。 2.地理区时差的计算: 如果知道甲地的区时,求乙地的区时,首先要计算两地的区时差。如果甲、乙两地位于中时区的同侧,计算区时差用减法,如东八区与东二区差6个区时,西九区与西二区差7个区时。如果甲、乙两地位于中时区的两侧,计算区时差用加法,如西六区与东六区差12个区时。 3.地理区时的计算: 区时的计算遵循“东加西减”的原则。已知甲地的时间,求乙地的时间,那么乙地的时间=甲地的时间±甲、乙两地所在时区的区时差(乙地在甲地的东侧用“+”,乙地在甲地的西侧用“-”)。

地理计算专题

地理计算专题 Company number:【0089WT-8898YT-W8CCB-BUUT-202108】

地理计算 一、各种地理计算之间的关系 二、各种地理计算的基本原理

(①恒星年,公转3600,365天6时9分10秒,是真正周期;②回归年,太阳直射点移动一个周期,365天5时48分46秒,是日常所用周期) 太阳直射点坐标的计算太阳直射点的特征:①正午太阳高度为90o的纬线;②太阳高度最大的经线,也是地方时为12时的经线。 中心对称点的 计算地球上某点A(X,Y)关于地心的对称点坐标(X′,Y′),X′=180°-X(与X相反的经度),Y′与Y的数值相等,处于相反的半球。 ※ (1)关于赤道对称的两点:经度相同,纬度相反,数值相等。如A(40°N,20°W)与B(40°S,20°W)。 (2)关于地轴对称的两点:经度相对,和为180°;纬度相同,如A(40°N,20°W)与C(40°N,160°E)。 (3)关于地心对称的两点(对跖点):经度相对,和为180°,纬度相反,数值相等,如A(40°N,20°W)与D(40°S,160°E) 1. 两地之间距离的计算 两地之间距离的计算主要有两种类型:一是已知比例尺求实际距离,只要量出所求两点之间的图上距离再用公式(实际距离=图上距离/比例尺)进行计算即可,需要注意的是单位一定要一致。二是通过经度或纬度差来进行计算,纬度差1 度的经线长约为111 千米,经度差1 度的纬线长约等于 111 千米×cosφ(φ为所求地的纬度)。 2. 相对(断崖)高度的计算 断崖在等高线地形图上表现为若干条等高线的重叠处,其顶部的海拔高度应为几条重叠等高线中海拔最大值或之上,而底部的海拔高度应为几条重叠等高线中海拔最小值或之下,同时通过归纳得出,断崖的顶部和底部的相对高度 H为: d(n-1)≤ H < d (n+1)(其中d为等高距, n 为重叠的等高线条数) ※判读海拔和相对高度 根据等高线的特征即标高为海拔、同线等高、等高距全图一致等判断某地区的最大海拔、最小海拔、相对高度、陡崖相对高度。 ①最大海拔:H 高≤H 大

(完整版)高中地理-专题四——地方时区时的计算测试题

专题四——地方时区时的计算 一、有关地方时的计算 1.已知A 、B 两地经度和A 地的地方时,求B 地的地方时: B 地地方时=A 地地方时±分钟经度差410 ? 如果B 地在A 地的东面用“+”;如果B 地在A 地的西面用“-”。 例1:当东经115°的地方时为9时30分时,东经125°的地方时为多少? 例2:A 地为东经120°当时的时间为10:20,B 地为东经90°,求B 地的地方时。 2.已知两地的地方时和其中一地的经度,求另一地经度 所求经度=已知经度±014?分钟 地方时差 例3.当伦敦为正午时,区时为20:00的城市是…………………………………( ) A 、悉尼(150°E ) B 、上海(120°E ) C 、洛杉矶(120°W ) D 、阿克拉(0°经线附近) 二、时区和区时的计算 1.已知A 、B 两地的时区和A 地的区时,求B 地的区时: B 地区时=A 地区时±时区差 如果B 地在A 地的东面用“+”;如果B 地在A 地的西面用“-”。 计算结果小于24时,那么日期不变,时间取计算结果; 计算结果大于24时,那么日期增加1日,时间取计算结果减24; 计算结果是负数,那么日期减1日,时间取计算结果加24; 2行程时间的计算: 由出发时间求到达时间,须加上行程时间; 由到达时间求出发时间,须减去行程时间。 注意:太阳直射点在零度经线是,全球为同一天。 例4.圣诞节(12月25日)前夜当地时间19:00时,英格兰足球超级联赛的一场比赛将在伦敦开赛。香港李先生要去伦敦观看这场比赛。自香港至伦敦,飞机飞行时间约为17小时。试回答下列问题。 (1) 开赛的时候,我国北京时间应为 。 (2)在下列香港——伦敦的航班起飞时间中,李先生选择 较为合适。 A .23日15:00时 B .23日18:00时 C .24日7:00时 D .24日10:00时 例5.当纽约(西五区)处于4月30 日 12时时,北京应为………………………( ) A .4月30日1时 B .5月1日1时 C .4月29日1时 D .5月1日9时 例6.国家足球队于2001年4月22日18点55分在我国西安和马尔代夫队进行“2002年世界杯亚洲区小组预选赛”揭幕战,正在美国的中国球迷准时收看比赛的时间应该是纽约时间…………………………………………( ) A .4月23日7点45分 B .4月22日6点15分 C .4月22日5点55分 D .4月22日20点45分 例7.圣诞节(12月25)日当地时间上午9:00,小强远在纽约留学的姑姑乘飞机回沈阳探亲。自纽约至沈阳,飞机飞行时间约17小时。小强应在什么时间到机场迎接姑姑最合适 A 、25日15:00 B 、25日13:00 C 、26日19:00 D 、26日15:00 例8.若AB 弧表示2009年3月1日的范围,其余为另一日期。设 B 点为零时,则100°E 的区时 为 A .2 月 28 日 13 时 40 分 B .2 月 29 日 13 时 40 分 C .3 月 2 日 14 时 00 分 D .2 月 28 日 14 时 00 分

高中地理时间计算的基本知识

高中地理时间计算的基本知识 高中地理时间计算的基本知识 1.时区和区时 ①时区的划分:全球划分为24个时区,每个时区占经度 15°,每个时区内使用相同的时刻,不同的时区有不同的时刻。全球有24个区时(标准时)。 ②时区的名称和分布:0°经线所在的时区(东经7.5°与西经7.5°之间)叫中时区(或零时区),由此向东,每隔经度15°,依次为东一区、东二区,……东十二区,中时区向西,每隔经度15°,依次为西一区,西二区、…,西十二区。东十二区和西十二区各占经度7.5°,它们之间的钟点相同而日期不同。 ③中央经线和时区界线;0°经线是中时区的中央经线,其他各时区的中央经线的度数是15°的整倍数,即 15°乘以该时区的编号数。例如东八区的中央经线是东经120°(15°×8=120°)。 ④区时和区时的换算:各时区以本时区中央经线的地方时刻,作为全区各地统一使用的时刻,这种适用于同一时区的时刻,称为区时。区时和时区的含义是不同的。区时是时间概念,时区是空间概念。区时和时区是有联系的占两地相差几个时区,区时就相差几个小时。也就是说,两个时区之间有几条时区界线,它们之间的区时就相差几个小时。较东的

时区,它的区时较早。例如,当东八区是12点钟时,东九区已是13点钟(下午1点)了,而东七区还在上午11点钟。 2.日界线(国际日期变更线) 国际上规定,把东、西十二区中央的180°经线作为日界线,也叫国际日期变更线。日界线两侧的日期相差一天,当海船或飞机在太平洋上由西向东航行越过日界线时(从东十二区进入西十二区),日期要减去一天,由东向西航行越过日界线时(从西十二区进入东十二区),日期要加上一天。为了照顾同一行政区域内日期的统一,日界线有三处偏离了180°经线,曲折地绕过大陆和岛屿,使它通过海峡和大、洋,避免穿过陆地。日界线两侧的东、西十二区,日期不同而钟点相同。 涉及日界线的计算问题要注意: (1)先确定日界线的位置即180°经线。 (2)按地球自转方向越过日界线采用“东减西加”的原则。(3)注意越过日界线计算日期时,要注意星期的变化,月份的变化(大小月差异,平年与闰年的月份变化),年份的变化。 (4)确定某一日期所占比例时除确定180°经线外,还要找到“零”时对应经线。 3.地方时: 地方时是把当地当天太阳升得最高的时刻,定为正午12点,

地理计算专题

地理计算 一、各种地理计算之间的关系 二、各种地理计算的基本原理

是真正周期;②回归年,太阳直射点移动一个周期,365天5时48分46秒,是日常所用周期) 太阳直射点坐标的计算太阳直射点的特征:①正午太阳高度为90o的纬线;②太阳高度最大的经线,也是地方时为12时的经线。 中心对称点的计算地球上某点A(X,Y)关于地心的对称点坐标(X′,Y′),X′=180°-X(与X相反的经度),Y′与Y的数值相等,处于相反的半球。 ※ (1)关于赤道对称的两点:经度相同,纬度相反,数值相等。如A(40°N,20°W)与B(40°S,20°W)。 (2)关于地轴对称的两点:经度相对,和为180°;纬度相同,如A(40°N,20°W)与C(40°N,160°E)。 (3)关于地心对称的两点(对跖点):经度相对,和为180°,纬度相反,数值相等,如A(40°N,20°W)与D(40°S,160°E) 1. 两地之间距离的计算 两地之间距离的计算主要有两种类型:一是已知比例尺求实际距离,只要量出所求两点之间的图上距离再用公式(实际距离=图上距离/比例尺)进行计算即可,需要注意的是单位一定要一致。二是通过经度或纬度差来进行计算,纬度差1 度的经线长约为 111 千米,经度差1 度的纬线长约等于 111 千米×cosφ(φ为所求地的纬度)。 2. 相对(断崖)高度的计算 断崖在等高线地形图上表现为若干条等高线的重叠处,其顶部的海拔高度应为几条重叠等高线中海拔最大值或之上,而底部的海拔高度应为几条重叠等高线中海拔最小值或之下,同时通过归纳得出,断崖的顶部和底部的相对高度 H为: d (n-1)≤ H < d(n+1)(其中d为等高距, n 为重叠的等高线条数) ※判读海拔和相对高度 根据等高线的特征即标高为海拔、同线等高、等高距全图一致等判断某地区的最大海拔、最小海拔、相对高度、陡崖相对高度。 ①最大海拔:H 高≤H 大

地理相关计算(含例题)答案

地理相关计算 地理计算既是地理基本技能,又是重要的考核内容。高考地理试题中常有此类题目出现,而且往往是试题中的重点和难点。常见的地理计算主要包括比例尺计算,相对高度和坡度的计算,地方时、时区与区时计算,人口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及人口密度的计算,人口的就业结构、能源消费结构、农业产值结构等类似计算,人均耕地、人均粮食或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等类似的计算。 一.比例尺的计算 【理论阐释】 1.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三者之间的换算) 2.比例尺放缩及引起图幅面积的变化,是其比例尺放大(或缩小)倍数的平方。 3. 经纬网计算两点间的距离,同一经线上纬度相差1o的经线长约为111km,经度相差1o,纬线长约为111·cosφkm〔其中φ为地理纬度〕。 例1(2009·宁夏卷)4.南极中山站(69°22′24″S,76°22′40″E)时间(区时)2009年2月2日9时25分,我国在南极最高点附近建立的昆仑站( 80°25′01″S,77°06′58″E)正式开站。据此判断昆仑站与中山站的直线距离约为() 千米千米千米千米 【解析】昆仑站与中山站经度相当,纬度相差11°,则实际距离相差11°×111km/度=1221km【答案】C 例1(2009·宁夏卷)4.南极中山站(69°22′24″S,76°22′40″E)时间(区时)2009年2月2日9时25分,我国在南极最高点附近建立的昆仑站( 80°25′01″S,77°06′58″E)正式开站。据此判断昆仑站与中山站的直线距离约为() 千米千米千米千米【解析】昆仑站与中山站经 度相当,纬度相差11°, 则实际距离相差11°× 111km/度=1221km【答案】 C 例2(2007·宁夏卷)36. 图8为甲、乙两岛略图,其中甲岛地势低平。两岛相比,实际面积较大的是()岛。 【解析】两岛图上面积相似,但两图比例尺甲大于乙,所以实际距离乙图大于甲图。【答案】乙 例3 ( 2005·全国卷Ⅰ)7.图2 为亚洲两个国家略图。读图判断, 甲乙两地距离约为() A.300千米 B.550千米 C.1300千米 D.1550千米

地理时间计算方法

地理时间计算方法 地理时间计算方法 一、地方时的计算 由于地球自西向东自转,所以同纬度上不同的地区见到日出的时间有早有晚,东边的时刻比西边的时刻要早,这种因经度不同而产生的不同时刻,称为地方时。由于时刻东早西晚,所以每向东15°时间要早1小时,每向西15°时间要晚1小时,经度相差1°,时间 相差4分钟。 二、区时的计算 为了便于不同地区的交流,1884年国际上按统一标准划分时区,实行分区计时的办法。按照这个划分方法,地球上每15°作为一个时区,全球共分24个时区,每个时区中央经线的地方时即为该时区的标准时间区时。区时的计算一般分以下几个步骤: 1. 时区的计算: 如果要求某一经度的区时,首先要计算出该经度所在的时区。经度换算时区的公式:经度数÷15°=M(商)……n(余数)(n<7.5°时,时区数=M;n>7.5°时,时区数=M 1)。根据此公式也可以计算M时区所跨的经度范围,即:15°×M(时区数)±7.5°(15°×时区数为这个时区的中央经线的经度)。 2. 区时差的计算: 如果知道甲地的区时,求乙地的区时,首先要计算两地的区时差。如果甲、乙两地位于中时区的同侧,计算区时差用减法,如东八区与

东二区差6个区时,西九区与西二区差7个区时。如果甲、乙两地位于中时区的两侧,计算区时差用加法,如西六区与东六区差12个 区时。 3. 区时的计算: 区时的计算遵循“东加西减”的原则。已知甲地的时间,求乙地的时间,那么乙地的时间=甲地的时间±甲、乙两地所在时区的区时差(乙地在甲地的东侧用“ ”,乙地在甲地的西侧用“-”)。 4. 计算结果的处理: 由于全天采用24小时制,所以计算结果若大于24小时,要减去24小时,日期加一天,即为所求的时间;计算结果若为负值,要加24小时,日期减一天,即为所求的时间。碰到跨年、月时,要注 意大月、小月、平年、闰年。 三、日界线 日界线简单地说就是“今天”和“昨天”的分界线。从本初子午线开始,如果向东到180°经线,那么180°经线比本初子午线要早12小时;如果向西到180°经线,那么180°经线比本初子午线要晚12小时。这样,同是180°经线,时间却相差24小时。因此,国际上规定,把180°经线作为国际日期变更线,它既是一天的开始,又是一天的结束,即东十二区和西十二区时刻相同,日期相差一天,东十二区比西十二区早一天。值得注意的是,国际日期变更线并非与180°经线完全重合,受各国领土的影响,有些地方日界线不得不改变它的位置而发生弯曲。另一条日界线为0时日界线(或子夜日界

《地方时间的计算方法》 整理中

地理不同地方时间计算的公式 一原理:东边的时刻早。因为地球是自西向东自转的,所以东边先看到日出。东时区区时早于西时区区时;东西时区内越往东区时就越早。 二种线:特殊的时间经线和两个日期界线 1、特殊的时间经线 (1)6时经线:晨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的经线的地方时; (2)18时经线:昏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的经线的地方时; (3)12时经线:平分昼半球的经线的地方时; (4)24时经线:平分夜半球的经线的地方时。 2、两个日期界线 (1)180°经线:固定性。日期为向东减一天,向西加一天。 (2)0时经线:不确定性。 三步骤:计算区时和时区计算的三个步骤 1、计算当地时区:将已知经度数除以15,若余数小于7.5,则除得的商就是该经度所在的时区数,若余数大于7.5,则该地所在的时区数为商+1。东经为东时区,西经为西时区。例如求130°所在地的时区:130÷15=8……10,则该地为西九区。 2、计算时区差:同为东时区或同为西时区,时区数相减,一个在东时区一个在西时区,则时区数相加。例如东八区与东二区相差6个时区,东八区与西五区则相差13个时区。 3、计算区时:利用所得的时区差,向东加向西则减。例如当东二区为6时,东九区区时为6+7=13时,西三区区时为6-5=1时,西7区区时为6-13=-7,24-7=17时(日期减去一天)。碰到跨年月时,要注意大月、小月、平年、闰年,才能准确作答。 四注意: 1、区时与地方时的关系 (1)地方时:由于地球自西向东的自转,在同纬度的地区,相对位置偏东的地点,要比位置偏西的地点先看到日出,时刻就要早。因此,就会产生因经度不同而出现不同的时刻,称为地方时。

高考地理主要地理计算

主要地理计算 【专项点睛】 高考试题中的地理计算题,大致可分为两种类型: 一是提供信息材料,运用教材中相关地理概念、规律和原理加以计算。包括的主要内容有关于地图的计算、关于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计算等,具体内容如比例尺的计算、等高线地形图中的高度计算、温度计算、时间的相关计算、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昼夜长短的计算、人口方面的计算及农业和工业方面的计算等。 二是提供信息材料和计算公式(教材中未涉及的计算方法)来计算。其所给材料包括图形材料、表格材料、图表结合材料和文字型材料等。 考向一自然地理计算 真题导引 (2017·北京海淀模拟)世界时(即格林尼治时间)是以观测地球运动为基础的时间系统。科学家发现由于地球运动的变化,世界时的1秒正在变长。为保证钟表的时间与地球运动相协调,国际计量大会决定为全球时钟增加1秒,即“闰秒”。下图为此次世界时“闰秒”调整示意图。据此,回答(1)~(2)题: (1)此次“闰秒”调整时正值北京时间() A.2016年12月31日15时59分60秒 B.2017年1月1日7时59分60秒 C.2016年12月31日15时43分60秒 D.2017年1月1日7时43分60秒 (2)“闰秒”调整后三日内() A.北京6点后日出东北方向

B.太阳直射点的纬度增高 C.正值我国冬至到小寒之间 D.南极大陆极昼范围扩大 【尝试答题】(1)B(2)C 【解题思路】第(1)题,时间计算需要找出时区差,再按照“东加西减”进行计算。“闰秒”调整时世界时为2016年12月31日23时59分60秒,北京时间为东八区区时,时差为8个小时,故北京时间为2017年1月1日7时59分60秒。第(2)题,“闰秒”调整后三日,即1月3日,此时地球直射点位于南半球且向北移动,北京昼短夜长,日出为东南方向,A项错;太阳直射点的纬度减小,B项错;小寒为冬至后的第一个节气,由于一个节气约为15天,故C项正确;南极大陆极昼范围缩小,D项错。 专题方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