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赣南客家人的宗教信仰

赣南客家人的宗教信仰

赣南客家人的宗教信仰
赣南客家人的宗教信仰

赣南客家人的宗教信仰

林晓平

1

宗教信仰,曾经程度不同地成为世界各民族的精神支柱,直至科学昌明的今天,它仍然对许多民族的心理、文化乃至政治、外交以深刻的影响。作为汉民族的一个民系,客家人的宗教信仰与其母体一脉相承,但特殊的境遇,又使客家人的宗教信仰有其鲜明的个性特征。本文拟对赣南客家人的宗教信仰,包括其概况、特点、影响等方面的问题进行初步的探讨,期待学界同仁的指正,并希望能引起人们对客家人宗教信仰问题的足够重视。

魏晋以来迄近代,流传到赣南客家地区的宗教有多种,其中,历史悠久、影响巨大的当推佛、道二教。它们传入赣南垂两千年,流传广泛,信徒众多,对赣南客家人的民俗、文化道德风尚、精神面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是赣南客家人信奉的主要宗教。

道教是我国土生土长的宗教。东汉后期,张陵倡导五斗米教于四川鹤鸣山,为道教创立的标志。此后一、两千年,道教逐渐传播、蔓延于大江南北,成为势跨全国、影响广泛的大宗教,与儒、佛并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三大支柱。

赣南很早就留下了道教活动的痕迹,西晋时期,五斗米教曾在赣南活动;稍后,东晋炼丹家和道学理论家葛洪来到赣南,在平固(即今兴国县)结庐修道。据同治《赣州府志》记载:“葛洪、它稚川,丹阳句容人,究览典籍,好神仙导引之法,尝过平固,见山水灵秀,结庐其地,凿池洗药,留诗曰:‘阴洞泠泠,风珮清清,仙居永劫,花木长荣’”。他还到大余仙人岭“遗丹液,产仙茅”,进行炼丹活动。作为道教一代大家的葛洪,在晋代就来到赣南从事道教活动。对该地区道教的传播,无疑起了促进作用。到了唐代,由于最高统治者推崇道教,道教势力发展迅速。在赣南活动的道士见于史载的,自唐代以后明显增多,赣南本土,也开始出现一些名道士乃至“大真人”。他们之中,有的甚至名扬于京师,受到最高统治者的赏识。例如,北宋王守中(上犹人),在玉仙观修炼,因“道行超卓”,受到了宋仁宗的亲自召见,并为之手书“万年观”新观额。刘渊然(赣县人)师承净明派第五代嗣师赵宜真于于都紫阳观,学而有成,于明初为明太祖召至京师,见于便殿,赐号“高道”,明仁宗时,更封为“长春真人”,领道教事,赐二品银章,恩宠至极。后被净明派尊为第六代嗣师,执当时全国道教之牛耳。此外,如刘继先、徐继先、王齐祥、彭雷岩、邵以正、喻道纯等等,都堪称为一代高道。名道士的迭出屡现,促进了道教在赣南的传播。为适应道士修行、道教活动及信徒崇拜的需要,一座座道观建立了起来。早在晋代,赣南就建起了道观。现知赣南最早建立的道观,是兴国的治平观(建于晋太康元年)。到了唐代,道观数量剧增,有唐一代,赣南建立的道观,仅有文献可考的就有20多座。至明清,道观的建立更呈兴盛之势。据清道光四年的统计,当时仅宁都一地,就有道观63座。其中大多为明、清时所建,道教的观宫院庙遍布于赣南各地。至解放初期,赣南保存下来的道观仍有数十座。

道教在赣南客家地区的发展,与道士所从事的种种活动有密切关系,道士的活动,举其大者有下列各项。一是修炼,即通过修心养性,内丹气功以求归本还原,得道成仙。这项活动,尤为全真派道士所重视。所谓“得道成仙”,始终为水中捞月,而通过道家气功锻炼以获得高寿,却有较大的可能性。例如,刘渊然,浦衣道者等道士,都是通过修炼而活了八,九十岁,这在“人生七十古来稀”的时代,的确使人感到迷惑并羡慕,加上道士有意编造散布一些有关“得道成仙”的故事,就更增添了道教的神秘感与吸引力。二是祈雨。据说,有的道士能在久旱之

时显示其“呼风唤雨”的本领。例如,刘渊然不仅修炼有方。而且“颇能呼召风雷”,[1]“以善祈雨闻名”[2]。玉虚观道士彭雷岩“以祈禳法显于元季,顷刻能致风雨”。会昌道士谢天伦,“邑中旱涝、伦为祈求,辄响应”。[3]道士祈雨而常灵验,其中自有花招或奥秘,这成为道教扩大其声势,争取信徒的重要方式。三是禳灾祈福,道士通过做玉皇会、老君会、中元会、九皇会、太平熙令等形式,为信教群众消灾赦罪,祈求福祉;平时,也不定期地为有这方面要求的人诵经念咒,祛邪避祸。四是超度亡灵,在死者家中设道场、做法事、声称可以使死者的灵魂得到解脱、升入天堂,并保家中老少平安。道士的上述活动,使道教的影响渗透到民间,渗透到赣南客家人中的各个阶层。据调查、道教在赣南客家人中,至今仍有一定的影响,有的人建房乃至杀猪都请来道士诵经避邪;有的人生病或遇到不顺利的事,也请道士来念咒画符;至于家中死了人,请道士做法事的,就更为常见。

佛教于公元前6—5世纪。创自古代印度王子释迦牟尼,两汉之际传入中国,经两晋南北朝获得迅速发展,成为在我国势力最大的宗教。

大约在魏晋时期,佛教开始传入赣南,到了唐代、佛教开始在赣南形成气候。唐中叶著名高僧道一禅师,即“马祖”,来到赣南大弘佛法,一时弟子云集,投其门下,计有139人,声势颇大,为禅宗的发展与佛教之传播于赣南,做出了双重贡献。唐时,赣南各县基本上都建立了佛寺;到了明清时期,尤其是清代,随着赣南客家人数的增多,信徒的增加,赣南的佛寺数量达到了颇为可观的程度。在清朝道光年间,仅宁都一地,其佛教寺庵就多达300所左右,一个小小的村庄,往往就建有寺庵数座。据1949年的统计,当时赣南共有佛教寺庵1245所,至今,保存较好或重修的仍有数百所,其中,宁都莲花山青莲寺、石城如日山普照寺、玉孟寺、赣州市海会禅寺,被列为江西省重点开放的十四所佛教寺院中的四所。赣南佛寺的数量、佛教的势力,在于道教之上。

与佛教在赣南发展的盛况相应,长期以来,在赣南客家人中有着浓郁的佛教气氛,史称其“好佛信鬼”,殊为事实。除遍布城乡的佛寺之外,许多人家中还供有释祖、阿弥陀佛、尤其是观音菩萨像。每逢释迦牟尼诞生日(四月初八日)、出家日(二月八日)、成道日(腊月八日)、涅槃日(二月十五日)、观音诞生日(二月十九日)、观音成道日(六月十九日)、观音出家日(九月十九日),以及弥勒普贤、准提、文殊、大势至、地藏诸菩萨和药师佛、阿弥陀佛诞生日,佛寺一般都要举行纪念活动,男女信徒们纷纷来到佛寺烧香拜佛,捐款放生。平时,也有不少人前往寺庙敬香,祈求佛祖和菩萨保佑,求福避祸。若“亲死、延浮屠作佛事”。七月十五日中元节,则家家户户焚香烧纸钱纸衣、供列酒食以济家人之亡灵及神鬼。在这种浓厚的宗教气氛中,一些才华横溢的文人也免不了受其感染,例如在著名的“易堂九子”中,魏礼与净土寺僧人关系甚密切,曾灿更是索性出家做了和尚。苏东坡被贬途经赣州,也颇受这种气氛的影响,他出没于诸寺院,访僧问道,流连忘返。

此外,伊斯兰教和天主教约于明末传入赣南,基督教的传入赣南,更是鸦片战争爆发以后的事。19世纪70年代,寻邬人廖帝聘在寻邬创设了真空教。但总的看来,这几种宗教传入赣南客家人地区的时间不长,且流传地域和影响皆有限。远不能与佛、道二教相比。

赣南客家人作为汉民族的一支,其宗教信仰方面与整个汉民族有许多共同之处,这些共同性具体表现在:在诸种宗教中,以佛、道二教历史最长、信徒最多、流传最广、影响最深,其中,佛道两教相比,佛教的势力与影响又大于道教;在佛、道两教的流传过程中,它们有相互排斥的一面,又呈融合的趋势,据调查,在赣南,有的佛寺除祀佛与菩萨之外,还供奉老子,有的道观除祀三清、吕祖之外,复尊奉释祖、观音,乃至有的名为佛寺却居道士,号为道观而寓僧尼,至于百姓做法事,每每是僧道并请,同主道场,明显地表现出这一融合的趋势;在佛、道诸

教的宗教仪式、节日活动等方面,赣南客家人与整个汉民族也大体上是相同的;此外,佛、道诸教之外的多神崇拜。是汉民族宗教信仰方面的一个特色,赣南客家人的宗教信仰也兼具这一特点,其崇拜的神祗似乎特别多,如城隍、土地、文昌、龙王、药王、江东王、东岳、赖公、火神、灶神、财神等等。五花八门,应有尽有,神祠仙祠,到处都是。

除上述共同性之外;在宗教信仰方面,赣南客家人又具有自己的特点。

第一,寺观虽众,规模有限。古往今来,我国有许多驰名遐迩的宗教建筑,如庐山东林寺、嵩山少林寺、杭州灵隐寺、天台国清寺、北京白云观、武当紫霄宫等等。一般说来,它们占地宽阔、规模宏大、建筑豪华、功能齐全,体现出“名山大刹”的气派。有的寺观还拥有大量田地,例如少林寺,曾长期拥有良田数千亩。相形之下,赣南的寺观虽然星罗棋布,但一般规模都很小,建筑占地面积不大,结构也很简单,常常是山门之内,一殿堂而已。四方仙佛、各路菩萨,济济一堂。它们拥有的田地数量也非常有限,在这方面能敌少林寺十分之一的寺观也难找到。例如,1936年南康寺观财产的统计资料可以说明这一点。当时南康寺观有138所,其中约有一半无田产;拥有田地的寺观中,最多的也只有二、三十亩,少的仅有二、三亩。寺观数量多。说明佛道二教在赣南客家人中的影响程度深及覆盖面广。寺观规模不大,究其原因,一是由于赣南贫穷,“自古无千金之家”,财力,对建筑规模是一个客观限制;二是与客家精神也有密切关系,赣南客民素有“崇尚俭朴”之风,他们“居不求华,服不求侈”,“宫室服器多从质素”,它体现在宗教建筑上即为:能满足一种精神需要就行,不追求建筑的豪华气派,相应,寺观规模不大,田产也无须多。

第二,信徒虽众,出家者少。客家人千里跋涉,来到赣南,古来赣南是土地贫瘠,虫兽出没的丘陵山区。在险恶的自然环境面前,在官府的压榨下,客家人一面辛勤地开拓,同时,在其意识或潜意识中,也有一种得到超自然的神灵庇佑的期望,这种客观的现实与期望,就成为宗教在赣南盛行、赣南客家人“好佛”“喜道”信徒众多的基本原因。但是,尽管信徒众多,在赣南客家人中,出家者还是很少的。在中国历史上,曾长期地出现过出家僧徒众多的情况,例如,梁武帝时,仅建康城就有寺院5百多所,出家僧尼十余万;北魏时期,寺院高达3万所,出家僧尼逾200万,造成所谓“僧尼半天下”的局面,以致影响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国家财政收入。在赣南客家人中,却没有出现过这种情况,其弃家举教者历来不多。据1949年的调查统计,赣南有寺院1245座,出家僧尼1448人,平均每座寺院仅约1人,出家僧尼总数不到当时全区总人口的二千分之一,出家当道士的人数就更少了。这种现象,究其原因,主要是客家人素有奋发开创、自强不息的精神,他们虽有程度不同的信仰宗教的一面,但又不甘消极颓废,完全逃离现实、沦于尘外。尤其在历史上,赣南曾长期处于地旷人少的状况,赣南客民肩负着艰巨的山区开发重任,大量的人抛妻离子,僻居青灯古佛旁,就显得更不现实。而且,自古出家者中,相当多的一部分人是迫于生计,无路可走而遁入空门的。相比之下,赣南虽土地贫瘠,但山水等资源还算丰富,兼之人口稀少,故自古虽无“千家之家”,亦罕“冻饿之人”,所以,出家者历来不多。

第三,宗教方面讲求实用。客家人素有务实、讲求实用的传统。赣南客家人重视发扬这一传统,史称之“耻虚务实”、每有造作,“适用而已”。在宗教信仰方面,赣南客家人也体现出这种讲求实用的精神,除宗教建筑规模不大,简单、实用之外,其宗教活动,一般也不会搞得太铺张;在对宗教教派的选择上,一般选择简明易行的教派。例如,佛教有禅、密、显、律、天台、净土等诸多宗派,其中,以净土宗最为简单易行,据说只要常念“南无阿弥陀佛”,并遵照一定的戒规即可成佛,超脱生死轮回。因而,赣南客家人中的佛教信徒中,许多人信奉的就是这种宗教。到寺观敬神,形式也很简单,往往是烧几柱香,磕几下头,就表达了自己的心愿。

赣南客家人的特殊境遇及其客家精神与汉民族宗教习俗的结合,就形成了颇具特

色的赣南客家宗教。

赣南客家人浓厚的宗教信仰。其消极作用是显而易见的。

消极影响之一:鸦片效应。马克思说:“宗教是人民的鸦片”[4]。吸食了这种鸦片,人们精神上昏昏沉沉、浑浑噩噩,思想上易导致迷信——宗教虽然不等于迷信,但两者确有一些相通之处,并无天然之鸿沟。有的人因笃信宗教,由此产生了悲观厌世的思想,或消极待世的思想、认命的思想,寄望于来世的思想;这样,积极处世的信心、改造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意志却因此遭到削弱,甚至于“病无医药,专事祈禳”,[5]以宗教迷信手段来代替对于疾病的医治,直接危害了人们的身体健康。甚至在现代,仍有这方面的悲剧发生,例如1978年,定南迳脑公社农民钟友添,在误吞鸡骨后,不去卫生院进行治疗,却迷信神汉道士的所谓“九龙探海术”,将筷子断为九节,再以所谓“符水”冲服,结果造成胃穿孔而死。[6]

消极影响之二;耗费钱财。敬神、迎神、打醮、做道场、神佛诞日纪念活动等等宗教活动,都要花费不少钱物,至于遍设赣南客家地区的宗教建筑,其耗费就更大了。根据地方志记载,赣州府建江东庙,花费“白金七镒有奇”,长宁县建关帝庙,耗“银三百六十七两有零”,于都慧门院塔,“其费以万计”……。当然,这些单项建筑的费用,比起其他地区的某些大型宗教建筑的费用来,仍是小巫见大巫,但是,赣南众多的宗教建筑,其耗费之和,却是一笔惊人的数目。加上赣南长期贫穷,这些耗费对于赣南客民来说,是一个沉重的负担,它对于赣南经济发展的不良作用,也是不言而喻的。

消极影响之三:滋长劣风。寺庙宫观,由于常有香客施主捐款济物,生活一般不成问题,但这种优越条件,有时也会成为滋长好逸恶劳之风的温床。在出家僧道中,既有诚心修行者,也不免会混进少数游手好闲之徒,他们投奔佛道之门,不求正果,惟求清闲舒适,不劳而食,乃至坐吃山空、败坏产业。例如,于都福田寺是历史上的江西名寺,五代时高僧吴僧伽辛勤开垦,在寺周围辟田若干亩,可是,在他死后,“迩岁,其徒?惰弗自立,于是悉贱售之人。”更有甚者,有的人竟利用宗教活动来敲诈钱财,他们“每年以赛会敬神为名,敛积巨资。”“赣俗喜演戏谢神,无赖棍徒籍此敛钱图利。”[7]据调查,直至今天,赣南仍有极少数这样的人,他们非僧亦非道,却占据寺庙,从不劳动,仅依靠信徒们烧香拜神,赠款济物而富了起来。这是一种变相的敲榨剥削,此风殊为恶劣。

不可否认,赣南客家人对于宗教的长期信仰,客观上也起了某些积极的作用。

首先,在铸就赣南客家人乐善好施的优良道德品质方面起了一定的作用。佛教宣扬因果报应,认为善有善报,恶有恶报,提倡善行善举,时时行善,处处行善,以积“阴功”。道教也认为,“天道无亲,常与善人”,[8]主张“恒生善心”、“行诸善”乃至“损己济物”。[9]佛、道关于“善”的观念,长期以来,给予笃信宗教的赣南客家人以潜移默化的影响。赣南客家人善良质朴、乐于助人、修桥补路、建亭施茶,相沿为习,这与其宗教信仰有着一定的关系。诸多方志对此都有明确记载,兹举新编《石城县志》(1989年版)为例。据该志记载,“石城古来民风淳朴,且佛教盛行,故乐善好施是为传统,凡公益之举,有首士倡仪,从者呼应,捐资出力,多方乐助,所以历来桥、渡亭、路均多由民间募资建造……。”仅石城的桥一项,明代以来,由个人行善出资建造的就有数十座,赣南其他县的情况也大致相似。

其次,在植树造林和护林方面起了好的作用。佛、道提倡人与大自然的和谐,并且为达到良好的修炼效果,也需要幽雅宁静的环境,所以,二教皆重视植树造林和保护树木,故凡有佛寺、道观之处,大多绿树成荫,郁郁葱葱,在美化环境、水土保持方面功效显著。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中,赣南的森林资源是保护得比较好的,山青水秀、景色宜人,其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但这与赣南客家人的宗教风水观念也不无关系。

第三,在文化方面的价值。赣南的一些宗教建筑、佛象,是我国建筑艺术和造型艺术宝库中的珍品。至今,赣南仍保存有一些

很有价值的宗教建筑。例如,信丰大圣塔“相传吴大帝赤乌年造,高九级,每级中间一小级,俨然十八级”,[10]建筑雄伟壮丽,有“江南第一塔”之美誉。又如赣州舍利塔(或称慈云塔),用青砖砌成塔身平面作六角形,凡九级,塔身各层平座里面,均成一暗层,设有佛龛,原来还有木构出檐四廊,后焚于火,整个塔身结构平衡,稳重端庄,建于宋仁宗天圣元年(1023年),距今已九百多年,虽久经风雷雨仍屹立无恙,反映出赣南客家人高超的建筑技艺,1957年,它被江西省人民委员会列为全省第一批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更为突出的是,赣州城西二十华里的通天岩,堪称我省宗教艺术的宝窟。那里有我省最大的石龛造象群,共有石龛279座,另有石刻佛像348尊,大多为北宋作品,也有少数唐朝作品,这其中许多佛像造型逼真,栩栩如生,体态飘逸,刀法柔和细腻,达到了较高的雕塑艺术水平,它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一年四季,吸引着大批游客。在历史上赣南客家人的宗教建筑,深受一些来赣的著名政治家和文学家的赏识,观赏之余,他们往往挥毫作诗赋,以抒感受,其中,不少是为人们所喜爱的优秀文学作品。例如,江西诗派之祖黄庭坚的《慈云寺》、苏东坡的《崇庆禅院经藏记》、《天竺寺诗》并序、《景德寺荣师湛然堂诗》、文天祥《马祖岩寺诗》、解缙《重建寿量寺记略》、《上坛观诗》、《重修福田明觉寺生佛道场碑》等等。明儒王守仁到赣南曾亲游通天岩,并赋诗三首,其中一首诗曰:“青山随地佳,岂必故园好,但得此身闲,尘寰亦蓬岛,西林日初暮,明月来何早,醉卧石床凉,洞云秋未扫”。他在宣扬唯心论哲学的同时,观赏通天岩的宗教艺术品,感受着赣南客家人的宗教气氛,随口吟出了这首颇具禅趣的律诗。此外,有关宗教的种种传说,丰富了赣南客家人的想象,有的宗教音乐,也给人以一种美的艺术享受;伴随着一些宗教节日的各种戏剧,又丰富了赣南客家人的精神文化生活。

综上可知,赣南客家人有着较浓的宗教意识,其宗教信仰与汉族大致相同,又具有自己的特点。其宗教信仰的后果,有严重的消极面,也有一些积极的作用和价值,对此,我们应作客观的、全面的分析和评价。

[1]《明史·刘渊然传》

[2]任继愈《中国道教史》,上海人民出版社

[3]同治《赣州府志》

[4]《墨格尔法哲学批判》、《马恩选集》第1卷第2页

[5]同治《南安府志》

[6]《道德经》

[7]同治《赣州府志》

[8]《道德经》

[9]《初真戒》

[10]同治《赣州府志》

赣南客家话

赣南客家话 分布特点 赣南各地的客家话虽然都具有客家方言的基本特征,但是无论在语音上和词汇上均有着明显的差异。这种内部的差异性,除受历史行政区划的影响外,与居民的迁徙时代及来源有着更为密切的关系。从整体上来说,赣南客家话可以分为中心片和环形片两大层次。中心片包括赣县、南康、大余、于都、兴国南部、信丰北部、上犹和崇义两县东南部。其方言内部比较统一,在历史上这些地区虽然曾分属南安府和赣州府,但我们很难找出区分两府方言的突出特点。在环形片内部,又可以再分为宁石小片、散形小片和交叉小片,宁石小片包括宁都、石城两县;散形小片包括定南、龙南、寻乌、会昌东南部、瑞金东部、上犹和崇义两县的西北部;交叉小片包括中心片和环形片的交接地带,即信丰南部、安远、会昌西北部、瑞金西部、兴国中北部,它们既有环形片方言的某些特点,同时又有中心片方言的某些特点。中心片以元明时期从赣中迁入的居民加上一部分唐宋时期迁入的北方居民为核心,在语言特征上与赣中方言有许多相似之处。虽然中心片内也杂居着明末清初闽粤倒迁客民,在语言上也受到了影响,但总的来说,他们还是保留着自己语言的原有特点,而将闽粤倒迁客民的语言同化了,他们自称说的是“本地声”,称对方说的是“兴宁声”、“河源声”、“福建声”等等。环形片的宁石小片基本上以晋至唐宋

时期迁入的居民为基础,保留着唐宋语言的基本特点。交叉小片是几个时期迁入的居民聚居之地,但又受明末清初移民的影响较大。散形片是明末清初闽粤倒迁客民集中的地方,他们迁来的时候就自成村落,因而基本上保留了原来的风俗习惯,保留了闽粤客家话的基本特色。在一些边缘地区,因受邻方言的影响,往往具有邻方言的一些特点。例如:宁都的肖田、东韶两乡,因与赣方言区的南丰、宜黄、乐安等县接壤,故其方言赣语的成分很浓;会昌的周田乡一带,因靠近闽西,其方言与武平客家话相似;定南的九曲,天花及龙南的杨村一带则与粤东和平县相邻,其方言亦与和平相似;大余西南的游仙一带,地接南雄,方言与南雄相似;崇义的丰州一带,与湖南汝城为邻,其方言亦与汝城相近。 编辑本段词汇特点 与闽西、粤东的客家人一样,赣南客家人也讲“话”。“”〔ηai〕,是客家话特有的第一人称代词,因此,“话”就成了客家方言的代名词。赣南客家方言词汇与普通话词汇相同的地方很多,但无论在词形还是在词义方面,都有自己独有的特色 。 1、单音词比普通话多 如: 被(被子)皮(皮肤)晓(知道)地(坟墓)禾(稻子)衫

赣南客家文化简述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国学, 2015, 3, 15-18 Published Online June 2015 in Hans. https://www.sodocs.net/doc/c230766.html,/journal/cnc https://www.sodocs.net/doc/c230766.html,/10.12677/cnc.2015.32004 Concise Explanation of Hakka Culture in Gannan Linfu Li, Sainan Zhang, Haibo Hu, Longhuo Wu* Pharmacy College, Gannan Medical University, Ganzhou Jiangxi Email: *lflfllf2001@https://www.sodocs.net/doc/c230766.html, Received: Jun. 3rd, 2015; accepted: Jun. 21st, 2015; published: Jun. 24th, 2015 Copyright ? 2015 by authors and Hans Publishers Inc.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 https://www.sodocs.net/doc/c230766.html,/licenses/by/4.0/ Abstract Hakka is short for the Hakka people with unique Hakka dialect, unique culture and unique emo-tion. Gannan is historically important center of Hakka and now is the largest Hakka colony state. This article will give concise explanation of the Hakka culture from Hakka folk and Hakka diet. Analysis of celebration such as Jiu Long Bai Xiang, Zhu Gao Huo Long and Gannan Cai Ca Xi, and analysis of food such as HeBao za, Yusi and Ai Mi Guo are exposed. Keywords Hakka Culture, Hakka Folk, Hakka Diet 赣南客家文化简述 李林福,张赛男,胡海波,吴龙火* 赣南医学院,药学院,江西赣州 Email: *lflfllf2001@https://www.sodocs.net/doc/c230766.html, 收稿日期:2015年6月3日;录用日期:2015年6月21日;发布日期:2015年6月24日 摘要 客家是指客家民系、是客家人的简称,具有独特的客家方言,独特的文化民俗和情感心态。赣南是历史*通讯作者。

赣州历史文化

市内的章贡区为赣州市政府所在地,是一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集中了许多宋代和民国时期文化景点,主要有保存完整的赣州宋代古城墙、巍然壮观的八境台、郁然孤峙的郁孤台、完整壮观的文庙、艺术宝库通天岩、蒋经国先生故居等.全市列为全国文物保护单位有17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48处,保存着一大批历史古迹。 赣州也曾在中国革命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中央革命根据地和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政府所在地.毛泽东、朱德、周恩来、叶剑英、邓小平、陈毅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曾在赣州从事过伟大革命实践活动.举世闻名的中央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也是从瑞金和于都等地出发的.当年赣南参加红军的有33万人,参战的有近60万人,牺牲的有名有姓的烈士有10.8万人,约占全国烈士总数的7.5%,江西的43.4%,赣南人民为中国革命的胜利作出了巨大牺牲和贡献.因此,市内保存的革命史迹众多,县级革命文物保护单位达203处.以当年中央苏维埃政府所在地"红色故都"瑞金为中心,集中了遗址群5处计15个文物单位,属全省、全国范围内有特色的近代革命史迹群落.解放后,1955—1965年授衔的人民解放军将军,赣南籍的有132名,其中上将3名、中将10名、少将119名.其中在1955年授军衔时,仅兴国籍将军就有54名,兴国县因此誉为“将军县”。陈毅的梅岭三章即是描绘抗战时的大余梅岭。

赣南——客家人的大本营 提起客家,不能不提及赣南。赣南是与闽西、粤东相提并论的全国三大客家人聚居地之一,而其“客家人”占总人口比例之大,绝对的人数之多,历史之悠久和活动之频繁,自非闽西和粤东可比。赣南现辖2区2市15县,总面积近4万平方公里,总人口890多万,而客家人就有800余万,占总人口的95%以上。据统计,原籍赣南客家的港台同胞及海外侨胞有20多万,其中华侨分布在东南亚及日本、加拿大、澳大利亚、美国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 赣南,古称“虔州”。在客籍人迁入之前,赣南除有少量当地土著——“赣虞人”居住外,几乎是一片未经开发的原始的蛮荒之地。宋代名臣、文学家王安石描写得最为形象:“大山长谷,荒翳险阻”,“地旷人稀”,荒凉闭塞,人迹罕至。赣南的开发,得益于秦始皇。据学者考证,秦代兴国上洛山居有“木客”,他们是秦始皇为建阿房宫,派来伐木的降卒。这便是最早进入赣南,开发赣南的客家人。 赣南客家人的主要来源,是中国历史上的七次人口迁徙潮流。 第一次,是秦汉时期,大多是秦始皇派遣来的“谲徒”、“遣民”,如兴国上洛山的伐木客之类; 第二次,是在魏晋“五胡十六国”的“动乱时期”; 第三次,是在唐中叶及五代十国动荡时期; 第四次在宋末,现赣南北部的宁都、石城、兴国及于都、瑞金诸县北部之居民大都源于这四次南迁或闽西的回迁; 第五次是在元明时期,南康、赣县、于都北部、上犹东部、信丰、安远北部,属这时期从赣中客家先民而迁来的; 第六次,是清代江、浙、闽、粤居民的内迁,赣南南部和“三南”、寻乌诸县属此时期从闽粤回迁的; 第七次,是在民国至抗日战争时期粤东、北的难民涌向赣南谋生,也属“回迁”性质。这多次的迁徙,大多是迁出地发生战

赣南客家文化艺术(一)

赣南客家文化艺术(一) 赣南,有着约占江西四分之一的国土面积,近4万平方公里的沃土蕴藏着丰富的客家文化。数百年,乃至近千年的历史沉淀使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时隐时现,随着时间的推移她们还在继续沉淀或正在消失。因而发掘研究这些文化成为我们这代赣南人不可忽视的历史责任。一、赣南的戏剧、民歌和曲艺明清以来,赣南流行着不少土生土长丰富多彩的戏剧曲艺等艺术。有赣南采茶戏、宁都采茶戏、东河戏、赣州南北词、兴国南北词、于都道情等,其中以赣南采茶戏影响最大。赣南采茶戏形成于明末清初安运县九龙山一带的茶区,艺人在演艺中将粤东传入的采茶灯融于赣南的灯彩艺术之中。经过长期锤炼,到清初时就从唱茶歌、舞茶灯的原始形态衍变、创造形成了有简单情节,以大姐、二姐、茶童三个人物角色表演的最早赣南采茶戏--三角班。由于采茶戏源于劳动人民,有着深厚的民众基础,所以发展很快,迅速传入到信丰、于都、石城、赣县等地。清乾隆年间,赣南采茶戏向外传播成为赣中、赣东、湘中、闽西、闽北、粤东、粤北及广西一带的流行戏剧。赣南采茶戏的舞蹈形态组合有三大部分。一是丑中见美的矮子步;二是风韵独特的单袖简;三是优美动人的扇子花。这些舞蹈动作皆来源于山区的生活,她的传统剧目有82种,分灯戏和杂套戏二大类?quot;灯戏"即茶灯戏,代表剧目是《九龙山摘茶》;杂套戏的代表剧目是以《反情》、《卖杂货》、《上广东》、《大劝夫》组成的"四大金刚"和以《肖妹子》、《补皮鞋》、《钓拐》、《老少配》组成的"四小金刚"。赣南采茶戏到清代中期,开始受到地方官府的歧视和打击逐渐衰退。1949年以后发掘民间优秀传统文化,赣采茶戏又重新得到光大成为江西的两大地方剧种之一。1979年传统剧目《茶童戏主》由上海人民制片厂摄制搬上银屏,蜚声全国卤嗑缒俊对趺刺覆宦!贰ⅰ斗缬杲忝没ā芬蚕群蟊话嵘弦弧!缎っ米印贰ⅰ恫蛊?鞋》、《钓拐》先后获省、地、国家奖还灌成唱片。《试妻》获1992年文化部艺术局全国戏剧小品比赛二等奖。大型赣南采茶戏《山歌情》1994年获文化部第四届文华大奖,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赣南采茶戏已经成为赣南客家最有特色的地方剧种。东河戏,是廷生于赣南的古老剧种之一,因发源于赣南贡江流域故称"东河戏"。明代嘉靖年间,在赣县与兴国交界的田村、白鹭等地流行一种以高腔曲牌清唱故事的坐堂班,坐堂班又在民间庙会游神,"扮故事"形式上发展到以高腔大本戏为主的舞台演唱,形成东河戏刍形。清初,坐堂班与苏州来的一批以演唱昆曲为主的戏班合并,建?quot;凝秀班",将二种表演形式融合为一,此后又相继吸收了江西宜黄调、桂剧西皮戏、安庆调、弋板、兴国南北词等发展成为有高、昆、弹三大声腔,较为完整的地方剧种--东河戏。东河戏流行于赣县、兴国及与其相邻的万安、泰和、吉安一带。东河戏的角色分为九角头制,即老生、正生、小生、老旦、花旦、大花、二花、三花九行。传统剧目在1950年以前保存有一千余种。代表剧目有《雷锋塔》、《挽发记》、《玉簪记》、《扫秦》、《六国分相--刺股记》等。中央苏区时,还改编了不少东河剧现代革命剧目,如《活捉张辉赞》、《送朗参军》等,影响很大,风靡一时。赣南的民歌和曲艺也同样透散出浓郁的乡土气息。民歌高亢刚健,朴实无华,有山歌、灯歌、风俗歌、小调、号子、儿歌等。赣南民歌大体可分为三个地域特点,一是南部的"三南"即龙南、定南、全南三县及东北部的寻乌、兴国,地理与广东部分地区接壤,语言相近;二是处于赣南东北边区的瑞金、石城、宁都三市(县),部分地域与福建交界,但中隔大山,语言差异相对较大,此区域的灯歌较著名,山歌受赣中影响较大;三是赣南中部的赣县、南康、信丰、于都等县市。由于靠近大江大河,船号、木排号子很流行,语言也较平和。赣南山歌的旋律起点音较高,然后大多来个高音拖腔,音调下行至主音结束。兴国山歌是诸县山歌中,旋律最美,最着特色的山歌,以即兴行腔为法。节奏自由优美,随唱随答,甚至中段用鼓伴奏?quot;哎呀嘞"是兴国山歌中最常用的感叹用语。赣南小调很多,大体可分本地和外地小调两种。本地小调以交情歌为代表,还有叫化歌的"莲花落"等。赣南风俗歌有年歌、婚礼歌、丧歌等。此外还流行道教音乐;有海青、碗花、上告等。灯彩是赣南民间古老的传统歌舞,有龙灯、鲤鱼灯、摆字灯、高灯、狮子灯、云灯、茶蓝灯等近20

关于赣南客家文化研究和利用的几个问题

关于赣南客家文化研究和利用的几个问题 一、关于赣南在客家民系形成和发展中的地位 客家是历史上由于战乱、饥荒等原因,中原汉民渐次南下进入赣闽粤三角区,与当地畲瑶等土著居民发生融合而形成的一个独特而稳定的汉族支系。他们具有独特的客家方言系统,独特的文化民俗和情感心态。客家人分布于世界的许多地区和国家,据估计,现在全球约有客家人口五千万以上。赣南、粤东、闽西是客人的大本营。赣南又是客家人的最大聚居地,这里的18个县市,除章贡区和信丰嘉定镇以及其它少数居民点的世居居民外,其余均属客方言区。全区客家人口占百分之九十五以上,亦即700万以上。 目前学术界关于客家民系形成的时间和地域虽意见不一,但赣南在客家民系形成和发展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却是公认的。正史中的历代移民资料和客家人谱牒中的姓氏源流资料都证明了这一点:客家民系的形成和发展经过了一个从赣南到闽西到粤东再到世界各地的过程。从地理上和史实上看,赣南是客家大本营地区接受北来汉族移民的第一站;很多客家姓氏源流资料也昭示,他们的祖先在赣南繁衍生息了若干代,后来才进一步往闽西、粤东迁移的。学界一般认为,与客家民系形成有直接渊源关系的历史上的北方汉人南迁是从唐代安史之乱开始的。也就是说,安史之乱,特别是唐末黄巢农民大起义,北方地区长期战乱,而赣闽粤三角区相对安宁,于是大批避乱汉民迁居于此,成为第—批“客家先民”。从这时开始至两宋,一批批的汉民迁来赣闽粤三角区,他们在这里繁衍生息,并与畲瑶等土著居民发生血缘上和经济文化上的交融,最终形成为客家民系。从地名普查和田野调查的资料来看,赣南唐宋以来世居的姓氏远远超过闽西和粤东,而且这里保存的客家文化古朴而内容深厚,足以说明赣南是客家民系的重要发祥地之一。 明末清初,赣南由于受满族铁蹄的蹂躏,又继之以凶疫,人口锐减。而此时闽西和粤东由于人口膨胀,加之清初为对付郑成功反清起义,颁布“迁海令”,封锁了沿海地区,通令沿海居民向内地挤压,造成了“闽西人稠地窄,米谷不敷”,粤东“地窄人稠”的局面,人口与土地的再分配形成尖锐的矛盾,于是一部分客民只好携家出走,另谋生路。他们中的一部分人又回迁至赣南,与世居赣南的客家交错杂居在一起,从而最终奠定了赣南居民的现代格局。从赣南各县市姓氏源流资料来看,河东片唐宋以来世居姓氏较多,尤以宁都、石城为著,河西片明末清初回迁姓氏居多,有的县竟占百分之六、七十。而且,闽粤客家回迁入赣后,又不仅仅局限于赣南地区,他们中的一部分进入赣南后,再循着北上进至赣中之吉安、赣西之安福、宜春、萍乡、万载及湘之醴陵、浏阳、平江、再北至赣之铜鼓修水等县,大大扩展了客家人的分布区域。因而,赣南在客家民系的发展壮大期中同样起着可忽视的重要作用。 认识赣南在客家民系形成和发展中的重要地位,有助于我们从整体上把握客家人的历史和现状;也有助于我们理解赣南客家文化的特色和丰富内涵,从而更好地利用这一文化资源为经济建设服务。 二、关于赣南客家文化的特色和内容 什么叫客家文化?概括地说,客家文化是以汉民族传统文化为主体,融合了畲、瑶等土著民族文化而形成的一种多元文化。她具有质朴无华的风格,务实避虚的精神和反本

赣南客家文化的特色与传统

赣南客家文化的特色与传统 客家文化是以汉民族传统文化为主体,融合了畲、瑶等土著民族文化而形成的一种多元文化。她包括方言文化、民居文化、饮食文化、民俗文化、历史文化遗迹、、服饰文化、姓氏宗族文化等方面。 客家方言被学术界称为研究古汉语的“活化石”。赣南大部分地区属于客家方言区。客家方言在赣南、闽西、粤东都用习以俗成的叫法,称“客家话”。但在一些地区也有一些别的称谓。如在广西叫“新民话”或“嘛介话”;在四川叫“土广东话”;在江西亦常称作“老表话”。客家语言经久不衰的原因,除了客家子孙繁衍昌盛之外,还因其本身具有鲜明的个性。 围屋是颇具特色的客家民居,它不仅被建筑学家们誉为民居建筑史上的奇葩,而且其深厚的文化内涵,更使历史学家、民俗学家、诗人、艺术家们乃至一般游客为之陶醉。赣南的客家围屋,主要分布在龙南、全南、定南、安远等几个县总数约五、六百座,其中尤以龙南最为集中。赣南的客家围屋多为方形,与闽西圆形的土楼和粤东内方外圆的围龙屋相比呈现出不同的风格。此外,遍布赣南各地的“上三下三”、“九井十八厅”等府第式民居也很有特色。赣南客家的饮食文化丰富多彩,主要分为两大类:一是家常菜;二是宴席菜。一入冬月,便腌制板鸭(以南安板鸭最著名)、香肠、猪肝、猪利子(猪舌头)、鸭五件、牛肉巴、酒糟鱼等等。平时招待贵客用酒娘蛋、擂菜;宴请和逢年过节吃“四盘八碗”,即分别用四个大盘和八个大碗盛菜,共十二道大菜。特色菜肴有荷包胙(肉)、鱼饼、白斩鸡、蛋皮、菜干扣肉、粉蒸鱼、捶鱼丝、三杯鸡、酿豆腐、炒东坡、小炒鱼、红烧狗肉等等。各地特色食品有嗦粉子、烫皮丝、凉粉、艾米果、芋包子、薯粉饺、丁香李、酸枣糕、生姜、花生巴、柿饼、南康辣椒酱、兴国红薯干、会昌豆腐干、信丰萝卜脆等等。客家饮食文化内涵深刻,乡土味浓,有些菜肴和食品已饮誉海内外。 客家民俗文化更是以其古朴和充满浓郁的乡土气息而为世人所瞩目。客家民俗活动一年四季均有举行。如春节期间有龙灯、蛇灯、鲤鱼灯、马灯、狮灯等各种灯彩的表演;端午节有龙舟竞赛;中秋节有“放孔明灯”、“请月光姑娘”等活动。除以上具有汉民族一般特点的节日民俗活动外,赣南客家地区还有一些有特色的民俗表演。如上犹“九狮拜象”、宁都竹篙火龙节等等。另外民间文艺也很丰富,如客家山歌、赣南采茶戏等。 赣南采茶戏的舞台语言是当地客家方言。它载歌载舞,气氛轻松活泼,语言幽默风趣,融民间口头文字、歌舞、灯彩于一体,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其剧目多以喜剧、闹剧为主,很少正剧和悲剧。内容上多反映下层群众、尤其是手工业工人、艺匠的日常生活,其中又以男欢女爱的爱情戏所占比重为大。其音乐唱腔属于曲牌体,以茶腔和灯腔为主,兼有路腔和杂调,俗称“三腔一调”。伴奏均为民间乐器,主要有勾筒(二胡类)、唢呐、锣、鼓、钹和笛子。客家人崇信风水,每逢婚丧喜庆,盖房子、打灶、挖井、选坟地乃至于修桥筑路等,都要请风水先生勘地利、看风水,择良辰吉日。这种风俗,自古至今,长盛不衰。风水术是随着客家先民的南迁而传入赣南的。兴国县梅窖镇三僚村也有“中国风水地理文化第一村”的美誉,一代风水师杨筠松曾隐居于此,传道授业。

赣南客家传统民居初探[1]

大众文艺111艺术与人文摘要:赣南是江西客家的聚居地,与闽粤客家民系共同构成一块稳定的生活、文化圈。客家的特异居住形态已经成为国内外学者的研究热点。赣南客家传统民居是江西传统民居中一个另类,也是江西传统民居的一个研究亮点。本文从赣南客家传统民居的分类、产生背景及特征等角度对赣南客家传统民居做初步的探讨,对研究赣南客家传统民居的文化根源和总体特征做铺垫。关键词:赣南客家;传统民居民族的就是世界的——马克思。赣南,客家民系的摇篮和客家人的主要聚居地、发祥地。在汉时,先民南迁、辗转、定居、生存、发展,形成了独特的民俗风情,创造了优秀的客家文化。传统民居更是其中的一朵奇葩。赣南客家民居大致分为两种类型:“厅屋组合式”和“围屋式”。“厅屋组合式”民居是赣南民居的主流形态,分布于赣南各县市;“围屋式”则主要分布于河西片的定南、龙南、全南、寻乌、安远、信丰等县,是赣南客家一种特殊的民居形式。一、厅屋组合式民居“厅”:在赣南,客家人一般称堂为“厅”,“堂”专指祠堂。称一栋房子为“屋”。“厅”是“屋”的中心,许多栋“屋”连在一起便组合成了一幢“大屋场”,这种民居源于古代中原庭院府第式民居。赣南客家民居以此为主流,广泛分布于各县市,其中以“九井十八厅”最具典型意义。1.结构特征“厅屋组合式”民居最简单的单元组合形式为“四扇三间”,即一明二暗的三间房。明间为厅,次间为室,厨房、牲舍、厕所等一般傍房搭建或另建,这是赣南最普遍的民居。稍富有者一般是前后两栋,每栋三间或五间,之间隔一横向天井,并通过腋廊将前后两栋连在一起。两栋屋的明间便成了前厅(门厅)和后厅(上厅),前后厅也合称“正厅”。前厅次间为厢房,后厅次间为正房。这样便构成了一幢封闭式的由两个单元组合成的“正屋”,通称“两堂式”,俗称“上三下三”、“上五下五”。在此基础上,如果以后需要扩大规模的,便在正屋两侧扩建“横屋”。横屋的进深与正屋等齐或前部凸出两间,平面成倒“凹”字形。正屋与横屋间留一通衢,称“巷”或“塞口”,闽粤称“横坪”。通衢前后对开小门,巷中相应留竖向天井,以采光排水。横屋各房间门均朝巷道开。正屋从腋廊处开门通往巷。这样便以正屋的正厅为中轴线,加上两侧的巷和横屋,构成了一幢通称为“两堂两横”式房屋。这种民居还需要扩建的话,便可在横屋外侧对称继续增加类似的巷和横屋,这可相应称两堂四横、六横……也可在正屋之前隔以天井、腋廊,再建一栋三间或 五间式正屋,使原来的前栋和前厅变为中栋和中厅,而后建的这栋则称为前栋和前厅,同时再将两侧的巷和横屋向前推齐。这种由三栋正屋和两排横屋组成的房屋,便称“三堂两横”式。这是此类民居中最具代表性的形式。随着宗族的发展和人口的增长,三堂两横式还可扩建为“三堂四横”、“三堂六横”等等,直至发展为民间所说的“九井十八厅”或“九厅十八井”这样的大屋场。实际考察中看到,南康市凤岗镇的董氏祖屋,是一座典型的“九井十八厅”民居。2、文化特征“门榜文化”是“厅屋组合式”民居最为显著的文化特点。“门榜”即在厅堂上方,画一匾额,书之四字或三字。“门榜”虽仅三四字,但其内容丰富,寓意深远。“门榜”的内容大体上可分为如下几类:一是昭示本姓氏家族的渊源。如“江夏渊源”,昭示了黄姓的发祥地是古代的江夏郡;“豫章遗风”,昭示了罗姓望出豫章郡。二是显示本姓氏谱系的高贵家风或门第,如孔姓的“泥山流芳”,说的是春秋时期大思想家孔子诞生于山东的曲阜尼山,其事迹和思想流芳千古。总之,每一块门榜都是一部“微型族谱”,是客家崇祖意识的产物,也是我们研究家族史、客家迁徙史,民族史的珍贵史料。现在这种门榜文化现象在上犹县仍然盛行。另外“风水文化”在“厅屋组合式”民居中也起着主导的

对赣南客家传统的婚嫁风俗文化的调查

对赣南客家传统的婚嫁风俗文化的调查 姓名:曾慧 学号:200950107 现如今,当说起结婚这两字时,著着白婚纱美如天仙的新娘、帅气的新郎、神圣的教堂、庄严的神父等各种充满西方色彩的婚礼现场便立刻映入了很多年轻人的脑海中,当问之对于家乡传统的结婚习俗时,很多人的表情都是漠然或是摇头称不知,似乎很多传统的婚嫁风俗已经开始在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当中变得陌生和无知了。所以,我觉得对于婚嫁风俗文化的调查是很有必要的,需要让更多的年轻人了解这份不可丢失的文化。 俗随时变,随着社会的发展,时至今日,虽然各阶层繁简不尽相同,但生活在乡镇的平民百姓,依旧还是保留了许多旧时的婚嫁风俗并沿用至今,尤其是赣南这片充满着浓郁的客家风土气息的土地,时常都能从老一辈的人那儿听闻关于婚嫁那些事儿,通过数天的走访家乡本地人,参加数次婚礼现场,以及查阅相关资料和询问家人,对于赣南地区的婚嫁风俗文化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和总结。 现在,我将赣南客家传统婚嫁风俗按时间顺序分为婚前礼俗、婚事礼俗和婚后礼俗来叙述。 一、婚前礼俗 婚前礼俗,即是结婚之前的礼节风俗,换言之,通常是指从提亲到“暖轿晡”之前这段时间。一般包括行提亲,访家,行定,送节,报日之礼。 1、提亲 客家人口中的“看妹崽子”就是提亲,也就是说媒的意思。采访者告诉我们,为了表示明媒正娶,婚姻合理,当父母觉得儿女已到了适婚的年龄,便会托媒人去四处打听,物色门当户对的人家(客家人一般同族同姓不联婚),而通常是男方托媒(老人家说,若是女方托媒是会被笑话的,即所谓的“倒伐媒”)。因此,客家人的婚事是要由媒人来说合的。而媒人打听后,若发现有可配得对象时,媒人便会努力去游说女方家庭,如果女方家庭有意,便择日与男方见面。见面时,也有一些讲究,比如,见面时,男方是须给女方“见面礼”,而为了图吉利,金额的尾数通常是“九”,以表示长长久久之意。如果不同意,则婉辞谢绝,并退还“见面礼”。如果双方同意后,就要互告男女生辰八字。回去后,各请算命先生来合八字。如八字合得来,不会相冲相克,就写出庚帖(俗名婚单),各置于香案之上,如三天内无不祥之兆,则认为“合八字”,这门亲事就定下来(如八字不合,男方要把女的庚帖送还女家)。这就是“看妹崽子”的全过程,也是赣南客家婚仪的开端。 2、访家 以前常常听说的“拉屋场”,今日终于知道原来就是访家的意思,也叫“睬嫁场”,是指“看妹崽子”之后,女方得到男方的邀请,在家人和媒人的陪同下前往男方家,察看男方的家庭、亲戚、邻里等情况。而访家时,男方则要置办酒宴款待女方家。待酒宴散后,男方发给每位客人一个红包,金额视亲疏不等。临走时,男方撑好女方不论晴雨均带的雨伞为其送行。惜别时,女方则收回雨伞并回赠“送伞包”,以示满意。尔后,男家则选吉日托媒人告知女家“行定”。

斑鸠调教学设计

《斑鸠调》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 欣赏:《斑鸠调》。 二、教材分析: 歌曲《斑鸠调》是江西安远的民间小调,也是当地节日歌舞活动中的一种传统“灯歌”。灯歌是人们在农闲时的一种自娱自乐的载歌载舞的以唱丰收、唱太平年景、贺新年为主的歌曲。 曲调欢快活跃,常伴以锣鼓或丝竹乐队的伴奏。因为唱词头一段以“斑鸠鸟”为引题,故又 称“斑鸠调”。 三、教学目标: 1、通过对本课音乐作品的演唱和欣赏,认识并了解我国赣南、福建、广东的音乐艺术作品,能够对当地的音乐作品产生兴趣。 2、聆听并学唱《斑鸠调》,体会赣南民歌特点;欣赏乐曲《赛龙夺锦》,了解广东音乐的特点及代表乐器;欣赏《赤兔嘶风》,认识福建南音这一音乐艺术形式。 3、了解赣南民歌是客家的支脉,强调五声徵调式、小三度和纯四度的乐理知识;了解广东 音乐、福建南音的主要演奏乐器,具备判断其主奏乐器音色的能力,能够区分广东音乐、福 建南音。 四、教学重点: 准确学唱《斑鸠调》的旋律和歌词。 五、教学难点: 辨析广东音乐和福建南音所用的主奏乐器音色。 六、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 六、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导入新课 播放歌曲音频。 教师:听完歌曲,你们眼前勾画出一幅怎样的画面?(一幅生机勃勃的春景) 教师:曲中有哪几种动物在歌唱春天?(斑鸠、杜鹃、哈蟆) 教师:这首歌曲是赣南客家民歌《斑鸠调》。《斑鸠调》原名《上山调》,是流行于赣南的客家民歌,曲调原是赣南的一首茶歌。 (二)学唱《斑鸠调》 1、再听歌曲 教师:我们再次聆听《斑鸠调》 ①想一想它的演唱形式都有哪些?是齐唱还是重唱、对唱? ②这首歌可以分为几个乐段? ③它属于什么调式? 学生:对答、齐唱。 教师:一问一答(范唱前两句),“春天嘛个叫(哟嗬嘿)”,“嘛个”是“什么”的意思,这 是问句;“春天斑鸠叫(哟嗬嘿)”,这是答句(师唱问句生唱答句)。前两句一问一答,后两句齐唱。这首歌有几个乐段? 学生:一个乐段。 2、学唱歌曲 教师:单乐段,它有几个乐句?来一起视唱旋律。 教师:它有几个乐句? 学生:两句。

赣州文化

江西赣州客家文化底蕴深厚 中国广播网 中广网南昌11月18日消息(记者周羽)江西赣州客家文化底蕴深厚,源远流长。有如分布在章贡区、龙南、安远、信丰等县的围屋千余座,数量之多,功能之全,建筑之特,类型之广乃是罕见的;有如保留3600多米宋城墙和众多的宋代古迹遗存而被称为‘宋城博物馆’的赣州城区;有如在广大城乡保存完好而众多的姓氏家谱、族谱,为研究客家提供了依据;有如上犹九狮拜象、兴国山歌等百余种民间艺术;有如备受海内外客家人喜爱的赣南客家采茶戏;还有独具一格的美食文化、服饰文化等。 世界各地的客家乡贤乡亲,最想了解的客家历史、客家文化和客家民俗民情,在赣州都能得到充分的体验和满足。在赣州不仅可以随处听到客家乡音、采茶戏曲牌和优美的客家山歌,而且还可以随处品尝到风格各异的客家菜肴和风味小吃;不仅可以看到客家古村、典型的客家方围、圆围,而且可以游览融客家文化与客家建筑风格为一体的客家文化城和客家风情园。 江西上犹,是客家人聚居繁衍和客家文化重要的发祥地之一。但由于各方面的原因,一些传统的客家文化项目濒临失传。为此,上犹县动员各级组织和社会力量,拯救客家文化遗产,挖掘客家文化资源。“九狮拜象”是上犹独具特色的大型灯彩,上犹县投入巨资,组织民间艺人重新开发、拯救了这一客家文化遗产。去年,“九狮拜象”在赣州市参加赣南首届民间民俗艺术调演,获得了工艺制作、民间文化、表演等5个一等奖。 近年来,这个县还对客家门楣、客家方言、客家民谣、客家谚语、俗语、歇后语等进行收集整理,并先后编辑出版了《门楣题辞》、《上犹客家谚语选》、《营前客家传统婚丧礼俗》等书籍,这些书籍深受群众的喜爱。全省十佳文艺工作者之一李伯勇创作的小说、散文等文艺作品,客家语言十分丰富,被誉为“乡土文化创作一奇葩”。上犹的客家山歌具有与众不同的韵味,目前在民间流传的客家山歌曲牌就有150多种,民间唢呐客家曲牌40多种。由该县赖良淦整理的10首客家民歌入编《江西民歌集成》。 江西兴国县梅窖镇的山水之中,镶嵌着一座神奇而美丽的村庄——三僚。它被人们誉为“堪舆文化的发祥地”、“中国风水文化第一村”。近几年,一批批省内外游人,以及海外的客家人,甚至包括一些新闻媒体皆纷至沓来,寻找先人的踪迹和山水的奥秘。 这个拥有四千余人口的大村庄,大部分为曾、廖两个姓氏。地处僻壤的三僚是因为风水大师杨筠松而出名的。杨筠松因救世济贫而被世人称之为救贫仙人,他曾在朝廷掌管灵台地理之事,拜为金紫光禄大夫。唐朝乾符六年,黄巢起义,直捣长安,震惊朝野。杨筠松携带宫廷风水秘笈,从京城逃出,南下辗转至三僚定居。擅长堪舆、天文地理之术的杨筠松发现三僚村的地形构造竟像一个堪舆用的罗盘,盆地中一座石头山上的方位造型也形如罗盘中的指针。于是,漂泊中的杨筠松带着他的两个弟子曾文、廖王禹就在此地搭建了三个茅棚定居下来,三僚也因此得名。从此,杨筠松就在这里授徒著书,创立和传播他的堪舆理论。在他的倡导下,中国民间的风水文化千年不竭地流传且盛行于海内外。 曾、廖两姓子孙也操风水之术世代传承。至明代,曾文的后裔曾从政,廖王禹的后裔廖均卿同时为明成祖朱棣勘测皇陵有功,被封为钦天监灵台博士。举世瞩目的北京十三陵,就是他们两人堪测营建的。曾从政还为万里长城修建九镇军事要塞和北京祈年殿勘址。老死后,永乐皇帝还派遣两名太监护送其灵柩还

赣南客家文化艺术

赣南客家文化艺术 赣南客家文化艺术 赣南,有着约占江西四分之一的国土面积,近4万平方公里的沃土蕴藏着丰富的客家文化。数百年,乃至近千年的历史沉淀使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时隐时现,随着时间的推移她们还在继续沉淀或正在消失。因而发掘研究这些文化成为我们这代赣南人不可忽视的历史责任。一、赣南的戏剧、民歌和曲艺明清以来,赣南流行着不少土生土长丰富多彩的戏剧曲艺等艺术。有赣南采茶戏、宁都采茶戏、东河戏、赣州南北词、兴国南北词、于都道情等,其中以赣南采茶戏影响最大。赣南采茶戏形成于明末清初安运县九龙山一带的茶区,艺人在演艺中将粤东传入的采茶灯融于赣南的灯彩艺术之中。经过长期锤炼,到清初时就从唱茶歌、舞茶灯的原始形态衍变、创造形成了有简单情节,以大姐、二姐、茶童三个人物角色表演的最早赣南采茶戏--三角班。由于采茶戏源于劳动人民,有着深厚的民众基础,所以发展很快,迅速传入到信丰、于都、石城、赣县等地。清乾隆年间,赣南采茶戏向外传播成为赣中、赣东、湘中、闽西、闽北、粤东、粤北及广西一带的流行戏剧。赣南采茶戏的舞蹈形态组合有三大部分。一是丑中见美的矮子步;二是风韵独特的单袖简;三是优美动人的扇子花。这些舞蹈动作皆来源于山区的生活,她的传统剧目有82种,分灯戏和杂套戏二大类?;灯戏"即茶灯戏,代表剧目是《九龙山摘

茶》;杂套戏的代表剧目是以《反情》、《卖杂货》、《上广东》、《大劝夫》组成的"四大金刚"和以《肖妹子》、《补皮鞋》、《钓拐》、《老少配》组成的"四小金刚"。赣南采茶戏到清代中期,开始受到地方官府的歧视和打击逐渐衰退。1949年以后发掘民间优秀传统文化,赣采茶戏又重新得到光大成为江西的两大地方剧种之一。1979年传统剧目《茶童戏主》由上海人民制片厂摄制搬上银屏,蜚声全国?卤嗑缒俊对趺刺覆宦!贰ⅰ斗缬杲忝没ā芬蚕群蟊话嵘弦?弧!缎っ米印贰ⅰ恫蛊? 鞋》、《钓拐》先后获省、地、国家奖还灌成唱片。《试妻》获1992年文化部艺术局全国戏剧小品比赛二等奖。大型赣南采茶戏《山歌情》1994年获文化部第四届文华大奖,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赣南采茶戏已经成为赣南客家最有特色的地方剧种。东河戏,是廷生于赣南的古老剧种之一,因发源于赣南贡江流域故称"东河戏"。明代嘉靖年间,在赣县与兴国交界的田村、白鹭等地流行一种以高腔曲牌清唱故事的坐堂班,坐堂班又在民间庙会游神,"扮故事"形式上发展到以高腔大本戏为主的舞台演唱,形成东河戏刍形。清初,坐堂班与苏州来的一批以演唱昆曲为主的戏班合并,建?;凝秀班",将二种表演形式融合为一,此后又相继吸收了江西宜黄调、桂剧西皮戏、安庆调、弋板、兴国南北词等发展成为有高、昆、弹三大声腔,较为完整的地方剧种--东河戏。东河戏流行于赣县、兴国及与其相邻的万安、泰和、吉安一带。东河戏的角色分为九角头制,即老生、正生、小生、老旦、花旦、大花、二

从口彩语讳看赣南客家习俗

从口彩语讳看赣南客家习俗 提要:客家民俗文化中有不少口彩、语讳等民俗语言,从这些独特的民俗语言中我们能发现客家的一些习俗。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就要把陋俗从中剔除出去,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服务。 关键词:口彩语讳赣南客家习俗 口彩即吉利话、吉祥语。客家人民在生活活动中创造并使用了不少口彩,口彩具有表达美好愿望和增添喜庆气氛的作用,是客家人民精神文化生活的一个重要方面。客家民俗语言中的口彩,从产生、内容、形式、功能、构成等各方面看都有不少特色。从产生的范围看,口彩主要用于年节、婚嫁、建房、寿诞、升学等民俗传统的隆重场合。语讳也是民俗语言中特殊的组成部分,它是一种躲避行为,避免说出招致于已不利的话。禁忌的结果,导致委婉语的产生;破禁的结果,产生了粗俗语、詈语等。 赣南客家先民在长期劳动生活中产生了许多语言禁忌,并有其独特的形式和内容。口彩和语讳等都产生于语言迷信,是不科学世界观的表现。后来演变为带有寄托善良美好愿望等等功能的特殊民俗语言形式,它们与民族民系文化、社会生活、民俗活动具有直接密切的联系,有时候甚至直接决定着民俗活动。由于经济文化相对欠发达,赣南客家民俗文化中,愚昧、落后的口彩和语讳仍比较流行。这些口彩和语讳可以折射出种种陋俗来。所谓陋俗,指的是相沿成习的消极的、不合理的风俗。不同的历史阶段对陋俗的理解也不同,本文所指的陋俗是跟当今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不相称的风俗习惯。 一、婚嫁中的口彩与陋俗 婚嫁是最重要的民俗活动之一,赣南客家婚俗中有不少讨口彩的形式。如:出嫁时,娘家一个人拿着米筛(上有“百子千孙”字样)在新娘面前晃一下,让新娘沾上喜气以后会子孙满堂。 新娘陪嫁的箱子里要放草帽带子(谐音“带崽”)意为子孙满堂,有福气。新娘出嫁撑黑伞,伞上挂红枣一串意为“早生贵子”,花生一串,意为“子孙很多”,桂圆一串,意为“团团圆圆”。 新娘踩米筛上的“红筷子”,意“快生子”。 新娘进男家门时,一只脚要踩在篮内,篮内有生的花生,小孩子抢着吃,边吃会边说“生的、生的”,寓意早生贵子。 新娘将娘家带来的糖果分发围观的人叫“发子孙果”,越发越多。 拜堂时要由多子女的夫妇分别扶新郎新娘,也是讨“多子多孙”的口彩。

论赣南的客家民俗旅游

论赣南的客家民俗旅游 摘要:赣南是客家人形成的重要区域,在这里广泛分布着颇具特色的客家民俗风情,对现代旅游者具有很强的吸引力。本文拟从客家民俗旅游价值、旅游地位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客家民俗旅游发展的构想。 关键词:赣南客家;民俗旅游 赣南是历史上客家民系形成的重要区域,也是客家人的最大聚居地,这里除赣州市章贡区均为客家聚居区,客家人口800多万,占赣南总人口的96%以上。本篇论文发表由https://www.sodocs.net/doc/c230766.html, 提供由于历史上南迁的北方汉人与当地土著的相互交融以及山区的相对封闭性, 这里形成了别具特色的客家民俗风情,如盛大的传统节日, 丰富多采的饮食、服饰文化,古朴的婚丧嫁娶习俗,古老的宗教仪式,别具一格的建筑风格,千姿百态的民间歌舞等。所有这些,构成了独特的客家民俗旅游资源。 一、赣南客家民俗的旅游价值 1.客家民居与旅游围屋是赣南客家人特有的民居建筑,其风格造型为世界建筑史上绝无仅有的,受到国内外建筑师和文史工作者越来越强烈的关住。特别是我国旅游业快速发展的今天,围屋已成为众多旅游者参观、游览、考察、研究等特有的旅游产品。赣南围屋主要以龙南、安远两县最为集中,也最具代表性。本篇论文发表由https://www.sodocs.net/doc/c230766.html, 提供围屋平面多为方形,有“口”字和“国”字两种形式。前者除四周围屋外,围内别无房屋;后者则在围屋内还建有一座带祖堂的主体建筑,是客家人常见的那种府第式民宅。建筑材料多以砖石为主,墙体大多采用俗称为“金包银”的砌法。其外墙厚0.8米~1.5米之间,围屋四角建有朝外凸出一米左右的炮楼(碉堡),并设有炮眼、炮孔,具有极强的防御功能。围屋建筑是时代的写照,是客家人智慧的结晶,构成了客家民俗文化旅游资源中一道靓丽风景。可开发成具有民俗特色的围屋饭店,使旅游者在享受舒适休息的同时,感受围屋浓郁的乡土气息,领略其中奥妙的建筑艺术和深厚的文化内涵。 2.客家食俗与旅游由于受中原习俗和当地历史、地理、气候、物产的影响, 赣南形成了品种多样、内容丰富、独具特色的客家饮食文化。特别是赣南的擂茶最具风味,其制作工具、原料、方法、功效、风味都别具一格。擂茶有一套称为“擂茶三宝”的工具:陶制擂钵、擂棍(油茶树干制成)、竹篾制成的“捞子”,在制作过程中其三宝缺一不可。擂茶原料由茶叶、芝麻、甘草、花生、大豆、蒜头、爆米花构成。一钵制作完毕的擂茶,集香、甜、苦、辣于一体,茶味真,香意浓,不仅能生津止渴、清凉解暑;而且还有消痰化气,健脾养胃、滋补长寿之功效。擂茶在客家山区十分盛行,招待客人,正月新春,大人祝寿,小孩出生等喜庆日子是不可少的。本篇论文发表由https://www.sodocs.net/doc/c230766.html, 提供品尝风味独特的饮食在旅游活动中是不可缺少的内容, 是旅游活动的主要目的之一,其目的也绝不仅仅为果腹,更重要的是体验异地风情,获得特殊的感官和精神享受。在开发中可以有适当的表演,或让游客参与食品的制作过程,导游不失时机地介绍客家的饮食特色及有关传说、趣闻,使游客从中得到多方面的享受。 3.客家农耕习俗与旅游赣南客家地区多种植水稻、蕃薯、大豆、小麦、玉米等粮食作物,经济作物有花生、油茶、芝麻、麻草、茶果、药材、蚕桑、蔬菜等等。先民多以铲草烧火土和将铲除或拔下的杂草在水田或畜栏内呕腐以充肥料,这种原始的积肥方法如今仍在使用。提水灌溉工具还保留有古老的辘轳、龙骨车、筒车。本篇论文发表由https://www.sodocs.net/doc/c230766.html, 提供这些农事习俗、生产工具和灌溉工具,对旅游者特别是城市中的中小学生有很大的吸引力。如能参与到其中,手拿锄头或镰刀,脚踏龙骨车或与客家人“同劳动”,必将给旅游者带来兴趣和新奇的感觉。可推出“田园风光游”、“农家生活游”,让游客在领略客家地区田园风光的同时,亲身体验一下客家人的农事生活。

赣南客家印象记

标题:赣南客家印象记姓名:XXXXXX 学号:099999 班级:物流管理1101

赣南客家印象记 说到赣南客家印象记,提起客家,不能不涉及赣南。赣南是与闽西、粤东相提繁,自非闽西和粤东可比。身为赣州人,也更是客家人,赣州是客家摇篮,赣州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是赣南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江西南大门,被誉为“宋代历史博物馆”。赣南人文荟萃,文化底蕴丰厚,五千年前就有先民生息繁衍。该地区具有浓厚的客家文化,建有“客家文化城”,全境通行客家话和赣州话。同时,赣南地区还是著名的红色革命老区。 我来自于赣州大余,在客家摇篮,我感受到更加浓厚的客家文化气息,与客家文化融为一体,真正地去感受客家文化的无穷魅力。我为自己是客家人而感到骄傲。 我不得不向你介绍一下赣南客家人。赣南户籍总人口900万,其中常住人口850万,约占江西总人口的五分之一,土地面积近4万平方公里,约占江西土地面积的四分之一。目前,赣州中心城区人口100万,是江西省第二个百万特大城市,主城区建成区面积90平方公里。2030年赣州中心城区规划人口200-300万,建成区面积200-300平方公里。赣南客家人一向喜欢向外拓展,称得上是个外向型的民系。开拓、进取、奋斗、拼搏,就成为这一民系的一大特点。由于客家人大量流落他乡,又引发了客家人的又一特征一一爱国爱乡。客家人另外一个性格特点就是刻苦耐劳、自尊、自立、自信、自强特性。同时重文化教育、尊师重道,是客家人的又一特性。赣南这个位于江西南部的区域地区,同时拥有江西理工大学、赣南师范学院、赣南医学院这三所本科院校就是最好的证明。 客家人不仅纯朴善良,而且还是性格比较外向、豪放和热情的。客家人的热情豪爽,从接待客人的殷勤、诚挚中便可以感受到。有客来到,他们满脸笑容,远远就打招呼,声音高,嗓门大,有客来访就是看得起自己,因此全家雀跃。为款待客人,必定杀鸡宰鸭,甚至家中只有一只下蛋的老母鸡,也照样宰杀待客,家庭困顿的还要到邻家借钱买酒割肉。客家人习惯如下做法:客人到后先打热水洗脸,礼节上更讲究一点的则把毛巾拧好递给客人。吃完饭又重新打热水洗脸洗手,为客人提热水进浴室,备好木屐。客人就寝前用布条熏走蚊子、铺好枕席。更为周到的是怕客人有冷落感,招呼全家连同孩子一起围坐谈天寒暄。客人要离开了,送了一程又一程,甚至送出5-10里路程。

赣南客家传统建筑吉祥图案研究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sodocs.net/doc/c230766.html, 赣南客家传统建筑吉祥图案研究 作者:王贵民 来源:《考试周刊》2013年第15期 摘要:本文以客家建筑为例,通过对赣南客家传统建筑吉祥图案的划分及其与中原吉祥图案的对比研究,探求客家先民赋予建筑各个环节中的精神追求。 关键词:赣客家传统建筑吉祥图案 一、引言 “图案”是外来词,最早是由日本传入中国的。图案,即图样、方案;图案教育家、理论家雷圭元先生在《图案基础》一书中,对图案的定义综述为:“图案是实用美术、装饰美术、建筑美术方面,关于形式、色彩、结构的预先设计”。《辞海》艺术分册对“图案”条目的解释为:“广义指对某种器物的造型结构、色彩、纹饰进行工艺处理而事先设计的施工方案,制成图样,通称图案”。有的器皿(如某些木器家具等)除了造型结构外,别无装饰纹样,亦属图案范畴(或称立体图案)。狭义则指器物上的装饰纹样和色彩。所有图案都具有装饰性,因而一般称为装饰图案。 赣南客家吉祥装饰图案在客家人生活中应用非常广泛,主要集中在建筑、服饰、手工艺、生活器物中,主要内容有演义传说、戏曲故事,有神明、瑞兽、花鸟、山水及书法等。本文以客家建筑为例,通过对赣南客家传统建筑吉祥图案的划分及其与中原吉祥图案的对比研究,探求客家先民赋予建筑各个环节中的精神追求。 二、赣南客家传统建筑吉祥图案划分 1.祥禽瑞兽、花卉果木类 吉祥,在中国文化中的含义是美好的预兆,《说文》谓“吉,善也”,“祥,福也,从亦羊声,一云善”。《周易系辞》有“吉事有祥”的句子。《庄子》亦有“虚室生白,吉祥止止”之 说。人们将这种美好的愿望寄予吉祥画,反映出民众渴望幸福、美好的复杂心情。吉祥装饰艺术、立意选材都要求有美感、有喜气,出口要吉利。诸如“四(柿)季平(瓶)安”、“吉(鸡)庆有余(鱼)”、“松鹤延年’、“五福(蝙蝠)捧寿(见图1)”等。以上寓意题材都是选用人们生活中常见且生动美丽的动物、花草(见图2)、果实等,从而反映了客家人对五谷丰登、生活富裕、幸福长寿、四季平安、子孙满堂、婚姻美满,以及对美好事物的殷切希望。 2.神话故事、历史名人类 在赣南客家传统民居的吉祥装饰图案中,像“八仙庆寿”、“福禄寿三星”、“天仙”之类的题材比较多。这些吉祥装饰图案都是反映人们对生活安康、延年益寿和征服自然、祛灾免难的祈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