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李嘉图模型的理论背景

李嘉图模型的理论背景

李嘉图模型的理论背景
李嘉图模型的理论背景

第一节李嘉图模型的理论背景

一、重商主义

重商主义(Mercantilism) 是曾经支配过一个时代的经济思潮,产生于15 世纪,到17 世纪后其影响力逐渐衰落。

重商主义是资本主义最初发展阶段反映商业资本利益和要求的经济理论,它的产生和发展,代表了原始积累阶段时期为加速资本主义发展,资产阶级渴望积累大量货币资本的需要。

重商主义是当时的人对资本原始积累时期商业实践的直观感知,以及由此导出的一系列基于经验主义的政策结论。重商主义的基本内容是:财富就是货币,货币即财富;财富的直接源泉是流通领域;一个国家财富必不可少的是金银等贵金属,如果它没有贵金属,就必须通过贸易来取得,对外贸易必须保持顺差。

重商主义的发展可分为两个阶段:早期重商主义(15世纪)和晚期重商主义(16—17世纪)。在早期重商主义时期,由于工场手工业不发达,封建国家不可能指望依靠大量出口而换回国内所必需的货币。于是,政府采取各种行政措施来补救,以防止货币外流和尽可能地吸收外国货币。早期重商主义以守财奴的眼光来看待货币,觉得一切购买都是使货币减少,一切出售都是使货币增加,主张国家在对外贸易中尽量少买,最好不买,主张国家对每一外国的贸易都应是超出的。这种观点后发展为货币差额论。

晚期重商主义着重在开源方面,着重奖励出口,扶植手工制造业。因为晚期重商主义时期,对外贸易已有很大发展,商业和工场手工业已很发达,资本原始积累时期也已经开始了。晚期重商主义者对金银的态度已完全改变,已经用资本家的眼光来看待货币,认为货币搁置不用是不会产生货币的,只有将货币投入流通,使其成为资本,才能增值。货币充作资本的职能已全部显现出来。晚期重商主义认为少买多卖是相对的,可以大量买,只需在对外贸易总额中出售量大于购买量就行。这种思想后来发展为贸易差额论。晚期重商主义者托马斯·孟(T. Mun)这样说到:“必须时时谨守这一原则:在价值上,每年卖给外国人的货物,必须比我们消费它们的为多”。[1]晚期重商主义已经放弃了早期重商主义的反贸易偏向,将对外贸易的重要性进一步提高。

应当提及的是,重商主义者虽然衰落了但没有消亡,尤其是它的贸易政策主张仍然延续了下来,甚至直到今日,各国的贸易政策中仍然可以隐约见到重商主义的影子。

二、绝对优势理论

重商主义者从商业资本的角度,提出了采取奖出限进的保护贸易政策来保证对外贸易的顺差——他们所认为的财富增加的源泉。但是,限制贸易的措施却阻碍了当时日益成长的产业资本扩张,从而引发出产业资本家要求自由贸易的呼声。

斯密(A. Smith)并非提出自由贸易的第一人,在他之前,配第(W. Petty)、巴本(N. Barbon)、诺思(D. North)、休谟(D. Hume)等已有关于自由贸易的言论,他们的言论可被视作是自由贸易理论的萌芽。但斯密之前并无系统的关于自由贸易的理论,均为针对重商主义贸易保护而提出的一些要求贸易自由的政策主张,只是到了斯密,一种系统的自由贸易理论在古典经济学的基础上建立了起来。

绝对优势说是斯密在对重商主义的批判过程中建立的,斯密认为,首先,重商主义把金[1]托马斯·孟:《英国得自对外贸易的财富》,中译本,商务印书馆,1965年,第4-5页。

银财宝与真正的财富混淆起来是错误的,财富应以生产的财物多少来衡量,一个真正繁荣的国家是通过对外贸易扩大生产,货币仅仅是为了交换而存在。其次,重商主义想要通过贸易来持续积累货币的想法是枉费心机,货币流量调整机制将通过价格变动调整贸易数量,影响贸易差额,企图通过持续贸易顺差来为本国际累积金银的愿望是难以实现的。第三,国家干预和限制贸易妨碍个人对自身利益的最求,而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是一致的,因而政府不应干预经济,而应奉行自由放任的政策。

斯密从人类追求利益的本性出发提出了他的分工理论,认为追求自利的本性产生了交换的要求,交换导致了分工产生,分工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从而促进了国民财富的增长。分工之所以能提高劳动生产率是由于:“第一,劳动者的技巧因业专而日进;第二,从一种工作转到另一种工作,通常需损失不少时间,有了分工,就可以免除这种损失;第三,许多简化和缩减劳动的机械的发明,使一个人能够做许多人的工作”。[2]

斯密认为,适用于一个国家内部的分工原则,也适用于国际间的经济发展。两国之间产生贸易的动机在于产品成本的差异,而这种差异来自一个国家所拥有的自然优势(natural advantages)或获得性优势(acquired advantages),自然优势是超乎人为力量之外的物质生产的优势条件,如气候、土壤、矿产等;获得性优势是指生产者后天具有的技能技巧方面的优势。

所谓绝对优势(absolute advantage)是指一国(人)生产1 单位的某种商品所使用的资源少于另一国(人)同类商品的生产。一国拥有的绝对优势意味着该国可以比其他国家更低的成本生产某种商品。通过开展国际贸易,各国可以根据本国的优势进行专业分工,这种分工有利于促进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如果每个国家都按照各自的绝对有利的生产条件(即生产成本绝对低)去进行专业化生产,然后彼此交换,则对所有国家都会是有利的。斯密指出,“如果外国能以比我们自己制造还便宜的商品供应我们,我们最好就用我们有利地使用自己的产业生产出来的一部分向他们购买。……要是把劳动用来生产那些购买比自己生产还便宜的东西,那一定不是用得最为有利”。[3]

根据斯密的看法,每个国家都在某种商品的生产上拥有自己的绝对优势,即所耗费的劳动绝对地低于其他国家。只要各国都生产自己具有绝对优势的产品用于交换,那么就可以使彼此都获得贸易利益。绝对优势是国际贸易和国际分工的基础。

斯密的绝对优势说可以通过以下的例子说明:假定:有A、B两个国家(英国和葡萄牙),均生产X、Y两种产品;只有一种生产要素(劳动),以劳动量(小时)表示生产成本。

从表2-1可见,生产每1单位X或Y商品在A、B两国所需劳动量不同,A国可以比B 国更便宜地生产X商品,B国可以比A国更便宜地生产Y商品。对这两个国家,如果进行分工,A国专门生产X,B国专门生产Y,然后通过贸易,两国都可以获益。

[2]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与原因研究》,下卷,中译本,商务印书馆,1972年,第8页。

[3]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与原因研究》,下卷,中译本,商务印书馆,1972年,第28页。

从表2-2可以看出,进行国家之间的分工(和贸易)后,两种产品的产量都可以增加,其中X产品可以多生产2码,Y产品可以多生产0.375桶,这些增加的产量便是国际分工和贸易带来的利益,可以使各自的国民增加消费。假如该两种产品的总消费量无需增加,那么生产2码呢绒和0.375桶酒的劳动便可以节约出来,用于其他产品的生产,同样代表国际分工和贸易带来的利益。

斯密对各国进行贸易的动因分析要表明,只有在自由贸易政策下,各国才能充分享受到按绝对成本优势形成的国际分工所带来的贸易利益。因为每个国家都有其适应某些特定产品生产的绝对优势,按照各国自身优势形成国际分工,再通过贸易进行交换,所有参与贸易的国家的资源和劳动都得到最有效地利用,劳动生产率可以大大提高,物质财富就得到增加。而对贸易进行干预就会阻碍这种国际分工,限制通过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来获取最大的贸易利益。

绝对优势理论的中心内容是:一国对外贸易的利益,在于输出本国在生产费用上占绝对优势的商品,以换取本国不能生产或生产费用较高的商品。按这种方式进行的国际分工和贸易,可使参加国都能获得利益。而只有各国都实行自由贸易政策,这种利益才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实现。

第三讲李嘉图的理论贡献

第三讲李嘉图的理论贡献 英国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的主要代表之一,也 是英国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完成者。李嘉图 早期是交易所的证券经纪人,后受《国民财富的性 质和原因的研究》一书的影响,激发了他对经济学 研究的兴趣,其研究的领域主要包括货币和价格, 对税收问题也有一定的研究。李嘉图的主要经济学 代表作是1817年完成的《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 书中阐述了他的税收理论。1819年他曾被选为下院议员,极力主张议会改革,鼓吹自由贸易。李嘉图继承并发展了斯密的自由主义经济理论。他认为限制国家的活动范围、减轻税收负担是增长经济的最好办法。 一、时代的产物 1、李嘉图生活年代的英国社会状况 产业革命使英国实现了由工场手工业到机器大工业的转变,极大地推动了英国生产力的快速发展。在此过程中,工业资产阶级一方面迫切需要增加资本积累,以扩大生产规模;另一方面迫切需要实行自由贸易,以便在国际市场上顺利实现商品的价值,获得更多的利润和廉价的原材料。 由于“谷物法”的存在,国外廉价的谷物进不来,致使国内市场谷物价格昂贵,这一方面提高了雇佣工人的货币工资,另一方面提高了地租,致使工业资产阶级获得减少。同时,谷物价格的提高必然带来商品成本的上升,这不利于降低英国产品价格,提高英国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2、社会状况对经济理论发展提出的要求 19世纪初,英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迫切要求消除封建贵族的影响,取消政府对经济活动的干预,废除“谷物法”,发展自由贸易。时代的发展,呼唤新理论的出现。 二、李嘉图的劳动价值理论 1、财富增长的条件 李嘉图认为增加资本积累是实现财富增长的必要条件。 由于他认为一个国家的总收入分为工资、利润和地租三部分,而积累资本来

李嘉图理论

李嘉图模型 大卫·李嘉图:国际间劳动生产率的不同是国际贸易的唯一决定因素。 (1)假设 1. 各国生产函数不同:假设只有H、F两国,两国生产率不同。(各国拥有不同的生产函数,相对优势的不同会引起国际贸易。) 2. 各国相对禀赋相同:劳动是唯一生产要素。劳动是同质的。劳动在一国内可自由流动,但在国际间不能。 3. 规模报酬不变:单一生产要素国家的生产可能性边界是一条直线。 4. 各国消费偏好相同:假设世界仅生产X、Y两种产品。 5. 不存在扭曲:假设自由贸易,市场完全竞争。 (2)绝对优势与相对优势 绝对优势:一国某产品的边际生产率高于另一国。 相对优势:一国生产某产品的机会成本较另一国更低(一国两产品边际生产率之比与另一国相比较)。 (3)生产可能性边界 由于规模报酬不变,单一生产要素国家的生产可能性边界是一条直线,其斜率的绝对值为生产Y产品(由Y轴所表示的产品)的机会成本。 当国际上两产品的相对价格与本国自给自足情况下的相对价格相异时,本国将专业于生产其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出口该产品,进口另一产品,贸易由此产生。

贸易通过交换和专业化,提高贸易双方的总体福利。因此,只要一国以不同于本国自给自足时的价格参与贸易,该国就获利。如图,无论是在国际相对价格P1*还是P2*,H国的消费都在比贸易前更高的无差别曲线上。 (4)工资的作用 绝对优势对各国实际工资差异起决定性作用,而比较优势则决定贸易方向。(5)贸易利益的分配:大国与小国

设F国经济规模有所增长(通过增加要素禀赋,改进科技等方式),F国的生产可能性边界会向外平行移动。在世界价格水平不变的情况下,F国会希望出口更多X,进口更多Y,消费点移动到更高的无差别曲线上,F国福利改善,如上图。 如上的变化可以通过超需求曲线来表示,如上图。假设H国无变化,而F 国经济规模由E f增大到E f’,原世界相对价格P*不可能保持不变。H国对X需求不变,而F对X的供给却有所增加,导致X的世界相对价格由P0*下降至P1*。F 国的贸易条件有所恶化,而H国的贸易条件有所改善。

浅谈李嘉图的比较成本学说

浅谈李嘉图的比较成本学说 高岩峰 国际经济与贸易2010306202310 摘要:本文首先阐述了李嘉图的比较成本理论产生的原因和历史背景,简要说明了比较成本理论的思想和核心,阐述了此理论的优点与不足,说明了其现实意义,然后就其对中国贸易经济的启示给予了一定的说明。 关键词:比较成本理论;贸易推动;劳动价值论;经济扩张;比较成本理论的批判 1 李嘉图的“比较成本理论” 1.1“比较成本理论”产生的历史背景 大卫?李嘉图是英国产业革命时期的著名经济学家,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完成者。他在其1817年出版的《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一书中,系统的提出了国际贸易的比较成本理论。 比较成本理论是对亚当?斯密的绝对成本理论的继承和发展,是西方传统国际贸易理论体系建立的标志。比较成本理论的产生既是客观实践的要求,也是理论发展的要求。在李嘉图生活的年代,机器大工业正在取代工场手工业,各国的经济技术差距拉大,甚至出现先进国家比后进国家处于全面优势的新格局。正是在这种历史背景下,李嘉图提出了比较优势理论,对经济发展程度不同的先进国家和后进国家是否仍然能够参与国际分工与国际贸易的问题,做出了明确肯定的回答。 1.2“比较成本理论”的基本内容及其实质 李嘉图全面继承了斯密的经济思想,并在诸多问题上有了更深一步的发展和

提高。在国际贸易理论问题上,李嘉图十分赞同斯密关于国际分工可以极大地提高生产力水平的观点,并对斯密关于一个国家应以自己具有“绝对优势”的产品进入国际分工体系的论点做了修正和完善,指出一个国家不仅能以具有“绝对优势”的产品进入国际分工体系,而且也能以具有“相对优势”的产品参加到国际分工体系中来。 李嘉图认为,一国不仅可以在本国商品相对于别国同种商品处于绝对优势时出口该商品,在本国商品相对于别国同种商品处于绝对劣势时进口该商品,而且即使一个国家在生产上没有任何绝对优势,只要它与其他国家相比,生产各种商品的相对成本不同,那么,仍可以通过生产相对成本较低的产品并出口,来换取它自己生产中相对成本较高的产品,从而获得利益。这一学说当时被大部分经济学家所接受,时至今日仍被视作是决定国际贸易格局的基本规律,是西方国际贸易理论的基础。 大卫·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以一系列简单的假定为前提。这些假定主要有:只有两个国家,生产两种商品;两国间自由贸易,不存在贸易壁垒;劳动在国内具有完全流动性,但在两国之间完全缺乏流动性;没有税收与运输费用;贸易按物物交换方式进行;产品的国内生产成本是固定的;劳动是唯一的生产要素,商品的价值或价格完全取决于劳动成本。 在李嘉图看来,在商品的价值由生产中所耗费的劳动量决定的条件下,每个人都会致力于生产劳动成本相对较低的商品。他举例说,“如果两个人都生产鞋和帽子,其中一人在两种商品的生产上都比另一个人具有优势,不过在帽子生产上只领先于其竞争对手1/5或20%,而在鞋的生产上却要领先于其竞争对手1/3或33%;那么,这个具有优势的人专门生产鞋,而那个处于劣势的人专门生产帽子,则对双方都有利。 将这种认识推广到国家间的对外贸易,李嘉图认为,国际分工与国际贸易的一般基础不是绝对成本,而是比较成本或比较优势。也就是说,在各种商品生产上都处于劣势的国家,只要集中生产那些成本劣势较小的商品;而在各种商品

人教版必修三:专题1(第3课时)《李嘉图的理论贡献》作业及答案

第3课时李嘉图的理论贡献 【学习目标】了解李嘉图的劳动价值理论、收入分配理论,辩证认识其理论的合理性和历史局限性,提高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相关论述的科学理解。 一、时代的产物 19世纪初,英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迫切要求消除封建贵族的影响,取消________对经济活动的干预,废除“__________”,发展__________。 二、李嘉图的劳动价值理论 1.财富增长的条件 李嘉图极力主张发展________,增加国家财富。他认为增加____________是实现财富增长的必要条件,他主张通过降低______的方式来增加资本积累,实现财富增长。他认为收入的______状况对财富的增长影响重大。 2.李嘉图对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的认识 李嘉图认为,使用价值不能成为交换价值的尺度,没有__________的东西,肯定没有__________,并意识到了价值与交换价值之间的区别。 3.李嘉图的一元劳动价值理论 李嘉图认为商品的价值只能由生产该商品所耗费的______来决定。 4.李嘉图对劳动价值理论的发展 李嘉图意识到在商品生产过程中______________的创造与________的转移问题,以及在商品价值决定问题上______________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之间的区别,因而极大地丰富了劳动价值论的内容。 三、李嘉图的收入分配理论 1.________________是李嘉图经济学说的中心。他认为工资、利润、地租都来自雇佣工人创造的________。 2.相对工资——李嘉图第一个提出相对工资的概念 (1)含义:相对工资是指在工人创造的________中,工人所得________与资本家所得________、土地所有者所得________相比较的工资。 (2)意义:从______的方面揭示出资本主义社会__________之间的对立。 3.评价 (1)贡献:李嘉图把资本主义工资区分为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并敢于承认资本主义制度下工人的生活水平有________的趋势。 (2)缺陷:把工人实际工资的下降归因于____________,未能作出科学的回答。 1.李嘉图经济理论提出的时代背景 (1)李嘉图生活时代的英国经济社会状况。①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英国建立并巩固了它在世界工业领域里的绝对优势地位,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工厂”。②由于地主贵族在英国下院占优势,英国“谷物法”自1815年起实施。 (2)“谷物法”给英国带来的不利影响。“谷物法”阻碍了商品的自由流通,因而不利于英国工业的发展。由于“谷物法”的存在,国外廉价的谷物进不来,致使国内市场谷物价格昂贵。同时,谷物价格的提高必然带来商品成本的上升,这不利于降低英国产品价格,提高英国产品在国

李嘉图剩余价值理论

读书报告 马克思一生致力于社会主义事业,是伟大的政治家,哲学家,经济学家,革命理论家,是伟大的无产阶级指挥家,是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他的思想领导了社会主义事业,是无产阶级的精神领袖。 剩余价值理论是马克思关于经济学理论的经典著作。批判的分析了剩余价值理论的历史并阐述了自己的剩余价值理论。本书的第十一章和第十二章是马克思对李嘉图的剩余价值理论和李嘉图的利润理论的分析。 李嘉图认为,利润具有双重含义,一是指剩余价值与全部垫支资本之比,二是指剩余价值。而马克思认为李嘉图和同时代的经济学家一样,没有区分剩余价值和利润。他是就利润和地租这些特殊形式来考察剩余价值,而不是就剩余价值本身,也不是就剩余价值的形式。马克思认为,李嘉图没有区分利润和剩余价值,也没有区分劳动和劳动力,没有了解到剩余价值的起源和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并且李嘉图把价值和费用混淆,提出了错误的地租理论,以至于得到错误的关于利润提高和降低的原因的规律。剩余价值是雇佣工人的剩余劳动创造的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那一部分价值。因此应该从可变资本的关系来考虑剩余价值。利润是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是把剩余价值作为全部预付资本。 而且,马克思发现,李嘉图的剩余价值论中无法解决劳动量和劳动的价值。并且李嘉图混淆了劳动和劳动能力。他认为价值是由需求和供给决定的。而且,李嘉图没有分析剩余价值的起源,即使他正确的规定了劳动的价值。同时,李嘉图在利润名义下研究的剩余价值的实质是相对剩余价值。 李嘉图认为,利润取决于工资的高低,工资取决于生活必需品的价格,生活必需品的价格取决于食品的价格。马克思认为李嘉图把剩余价值和利润等同起来是错误的。因为只有在全部资本都由可变资本组成,或全部资本都直接用于工资的场合,剩余价值和利润才是等同的。李嘉图认为,利润不影响价值,利润率也不影响生产价格。马克思认为,由于李嘉图把剩余价值和利润等同起来,采取了错误的抽象,得到了错误的结论。 在批判李嘉图的剩余价值理论的同时,马克思也肯定了李嘉图的部分理论。他认为一切不论是由分工、机器的改进、运输工具的完善还是由对外贸易引起的改良,总之,一切缩短制造和运输商品的必要劳动时间的方法,并由此降低劳动的价值,都会增加剩余价值,增加利润,从而使资本家阶级发财致富。 通过阅读,感受到了伟大的马克思的思想的严谨性。他分析了李嘉图的剩余价值理论,找出了其中的错误并进行分析,让人信服。同时,也对马克思的了解更深入了,他涉足多个领域,且影响巨大,是当之无愧的无产阶级领导者。马克思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是伟大的,定将指引我们走向社会主义,达到共和社会。

李嘉图模型

第二节李嘉图模型 斯密绝对优势说不能回答这样的问题:如果一国在所有产品生产上都不存在着绝对有利的生产条件,那么这个国家还要不要参加国际贸易,或者说还能不能从国际贸易中获得利益呢?而当时许多殖民地便处于这种状况,它们又与宗主国之间发生了大量的双向贸易。 李嘉图(D. Ricardo)提出的比较优势理论(亦称比较成本说)解释了这一问题,李嘉图认为,即使一国在所有产品的生产成本上与别国相比都处于劣势,仍然会进行国际贸易,仍然可以获得贸易利益。李嘉图在其1817年出版的《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一书的第7章“论对外贸易”中,运用两国两产品模型,论证了国际贸易的基础是比较优势而非绝对优势。 一、李嘉图模型的假设 进行经济分析常常需要通过一些假设条件使问题简化,李嘉图及其追随者们关于比较优势的分析使用或隐含了以下假设: (1)两国两产品模型。即假定世界上只有两个国家,生产两种产品。 (2)只有劳动一种要素,所有的劳动是同质的(homogeneous)。 (3)生产成本不变。单位产品成本不因产量增加而增加,总是和生产单位产品所使用的劳动量成比例。 (4)运输成本为零。即不考虑运输、进入市场的费用。 (5)没有技术进步。这意味着技术水平是给定的、不变的,从而经济是静态的。 (6)物物交换。目的在于排除货币和汇率因素的影响。 (7)完全竞争市场。但生产要素在国内自由流动,在国际间不能自由移动。 (8)充分就业。即没有闲置的资源,劳动力作为惟一生产要素得到充分利用。 (9)国民收入分配不变。即贸易不影响一国国民的相对收入水平,这样有助于说明贸易对整个世界和对每一个个人都是有利的,可以直接衡量贸易利益。 二、相对成本与比较优势 比较优势理论的基本思想在于,不同国家生产不同产品会存在劳动生产率或成本上的差异,各国应分工生产各自具有相对优势,即劳动生产率相对较高或成本相对较低的产品,通过国际贸易获得利益。所谓比较优势(comparative advantage)是指一国(数种产品中)生产成本相对低的优势。 现在根据上述假定以两国两产品模型说明李嘉图比较优势原理,假定有A、B两个国家(英国和葡萄牙),均生产X(呢绒)、Y(酒)两种产品;只有一种生产要素(劳动),以劳动量(小时)表示生产成本。表2-3是两国分工和贸易前的生产状况:

李嘉图和斯密的分配理论的异同

经济学说史 —关于分配理论的异同 专业:经济学 院系:经济与管理学院 学号:0815124055 姓名:闫迁迁

在亚当斯密时代,资本主义手工工场刚开始向大工业过渡,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刚刚确立,急需发展生产,斯密等人关注的中心是资本累积对于财富分配的影响问题,则被看作是一个次要和附带的问题。而李嘉图生活的时代已经发生了变化,资本主义已经进入机器大工业的发展阶段,资产阶级越来越感觉到,资本累积的规模依存于资本利润的大小,而利润大小又与地主和工人的分配大小直接相关。由于地主阶级掌管了大量的土地,资本家不得不从地主手中租用土地而支付地租,致使资本家的利润减少,严重制约资本积累的扩大。资本家希望地租越少越好,执掌政权的地主阶级则想方设法保持高额地租。于是,李嘉图站在产业资产的角度,担当起了向地主阶级开炮的历史重任,试图从理论论证地租的不合理性,以捍卫资本家的利益。李嘉图的政治敏感度如同其在证卷市场上的敏感度一样高,他抓住分配问题作为自己以经济学说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正符合当时社会的需求。 李嘉图虽然以分配作为研究的主要任务,但是,他毕竟是一位生产经济学专家,他认为生产优先于分配,生产第一性,分配第二性,他以生产为落脚点来研究分配。所以,他不仅以劳动价值论为基础,而且处处与生产结合起来进行研究,没有孤立地考察分配问题。他的主观意图也在于,通过对各方面分配问题的研究,来确定最有利于资本主义生产发展的条件。 李嘉图分配理论的基本观点是:第一,商品的价值被分割为资本、利润、地租三部分,各部分之间相互对立,而地租是工资和利润的主要对立面;第二,工资的大小决定于工人家属为维持生活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实际工资有下降的趋势;第三,利润是商品的价值超过工资、地租的余额,工资是决定利润的关键因素,利润率存下降的趋势;第四,地租是商品的价值超过工资的利润的余额,地租和上涨的趋势。 斯密说:“一国土地和劳动的全部年产物,或者说年产物的全部价格,自然分解为土地地租、劳动工资和资本三部分。这三部分构成三个阶级的收入,即从地租卫生、以工资为生和以利润为生这三种的收入。此三阶级构成文明社会的三大主要和基本阶级,一切其他阶级的收入归根结底都来自这三大阶级。”同时,分配理论也是李嘉图经济理论的中心,他在《原理》一书的前言中写道:社会产品是在资本家,地主,商人之间分配的,“确立支配这中分配的法则,乃是政治经济学的主要问题。”收入的分配方式直接影响着利润和资本的积累,影响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国民财富的增加。李嘉图研究分配问题,是同生产结合起来进行的,他试图通过各阶级之间分配问题的研究,来确立最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的条件。他继承了斯密的观点,认为工资、利润和地租是基本收入。但是他和斯密一样,忽视这些经济范畴所体现的生产关系,他比斯密更关心这些经济范畴之间的数据分析。李嘉图的分配理论是以地租理论为核心的,他认为,只有弄清地租理论才能发现各种收入之间的变化趋势。 一、斯密与李嘉图在工资分配理论的异同 斯密提出了两种不同的工资理论。第一种工资理论认为,工资是劳动的报酬,是由劳动生产物或其价值构成的,但它仅仅是劳动生产物或其价值的一部分,是劳动者维持其基本生活、延续后代所必须的收入。这种工资理论是以劳动价值论为基础的。第二种工资理论认为,工资是劳动的价格或价值,在斯密看来,劳动

浅析李嘉图等价定理述评(一)

浅析李嘉图等价定理述评(一) 论文关键词:李嘉图等价:举债:征税论文摘要:在研究举债和征税对宏观经济的影响时,西方经济学家围绕“李嘉图等价定理”展开了激烈的争论。李嘉图等价定理因其严格的假设条件在现实中很难成立,但却提供了一个估计财政政策效果的有用框架。正确理解李嘉图公债理论,对于研究政府举债与征税的关系及两者对经济的影响,对于研究政府财政政策的选择等现实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一、李嘉图等价定理和公债的财富效应 1974年,美国宏观经济学家罗伯特,巴罗在其发表的《政府债券是净财富吗?》的著名论文中,采用了新古典宏观经济学视角,通过深奥的数学推理发现,赤字融资的补偿陆财政政策是无效的。在政府支出既定的条件下,发债和征税的经济效应是一样的。发债实质上是延期征税,理性消费者会预期到:在政府支出既定时,目前由于赤字融资而导致的税收减少,会使未来的税收更高,而且未来税收增加额的现值会等于目前税收的减少,居民不会因为购买公债而增加消费。强调了政府筹资是通过征税还是举债的方式,对消费没有任何影响。这种思想的政策含义极为深远,如果人人都认识到他们的纳税只是被推迟了,那么,政府借人债务的任何增加都将被私人储蓄的等额增加所抵消,结果国内总储蓄不变。既不存在消费扩张,也没有收入的乘数效应,投资的挤出也不会发生,当然未来的一代人也就不会承担由于举债而使资本减少的负担。经济活动同政府预算平衡时完全相同。这样,巴罗的思想就否定了新古典综合派的观点:举债在短期内影响总需求,长期内可能通过“挤出效应”影响资本形成和经济增长。 巴罗的以上观点在经济学界引起了广泛关注。1976年詹姆斯,布坎南在其发表的题为《巴罗的(论李嘉图等价定理)》的评论中,首次将巴罗的上述观点命名为“李嘉图等价定理”。巴罗关于上述税收和公债等价的思想,最初应该归功于古典经济学家李嘉图。李嘉图认为政府举债和征税对经济影响的性质是相同的,即两者都会减少国家的生产资本。他在《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第17章中说:“一个国家为筹划战争费用或政府一般支出而课征的税,都是从该国的生产性劳动中取得的。这种开支每有节省,即使不是增加到纳税人的资本中,一般也会增加到他们的收入之中。如果为了一年的战费支出而以发行公债的方式征集2000万镑,这就是从国家的生产资本中取去了2000万镑。每年为偿付这种公债利息而课征的100万镑,只不过是由付这100万镑的人手中转移到收这100万镑的人手中,也就是由纳税人手中转移到公债债权人手中。实际开支的是那2000万镑,而不是为那2000万镑必须支付的利息。付不付息都不会使国家增富或变穷。政府可以通过税收的方式一次征收2000万镑,在这种情况下,就不必每年课征100万镑。但这样做并不会改变这一问题的性质。”这段话可以概括为:(1)政府举债会使国家的生产资本减少2000万镑;(2)公债利息是以税收支付。这种支付实际上是收入由纳税人手中转移到公债债权人手中,国家的财富不会由此而发生变化;(3)政府征税也会使国家的生产资本减少2000万镑,但征税后不存在利息支付问题;(4)政府举债与征税对经济的影响性质相同,即二者都会使国家的生产资本减少2000万镑。 李嘉图等价的核心观点是公债仅仅是延迟的税收,当前为弥补财政赤字发行的公债本息在将来必须通过征税偿还,而且税收的现值与当前的财政赤字相等。李嘉图等价的逻辑基础是消费理论中的生命周期假说和永久收入假说,即假定能预见未来的消费者知道,政府今天通过发行公债弥补财政赤字意味着未来更高的税收,通过发行公债而不是征税为政府支出筹资,并没有减少消费者生命周期内的总的税收负担,惟一改变的是推迟了征税的时间。根据李嘉图等价的观点,消费者具有完全理性,能准确地预见到无限的未来,他们的消费安排不仅根据他们现期收入,而且根据他们预期的未来收入,为了支付未来因偿还公债而将要增加的税收,他们会减少现时的消费。而增加储蓄。从本质上说,李嘉图等价定理是一种中性原理:选择征收一次性总量税,还是发行公债为政府支出筹措资金,对于居民的消费和资本形成(国

1.3李嘉图的理论贡献

第3课时李嘉图的理论贡献 班级:姓名: 【学习目标】了解李嘉图的劳动价值理论、收入分配理论,辩证认识其理论的合理性和历史局限性,提高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相关论述的科学理解。 一、时代的产物 19世纪初,英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迫切要求消除封建贵族的影响,取消________对经济活动的干预,废除“__________”,发展__________。 二、李嘉图的劳动价值理论 1.财富增长的条件 李嘉图极力主张发展________,增加国家财富。他认为增加____________是实现财富增长的必要条件,他主张通过降低______的方式来增加资本积累,实现财富增长。他认为收入的______状况对财富的增长影响重大。 2.李嘉图对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的认识 李嘉图认为,使用价值不能成为交换价值的尺度,没有__________的东西,肯定没有__________,并意识到了价值与交换价值之间的区别。 3.李嘉图的一元劳动价值理论 李嘉图认为商品的价值只能由生产该商品所耗费的______来决定。 4.李嘉图对劳动价值理论的发展 李嘉图意识到在商品生产过程中______________的创造与________的转移问题,以及在商品价值决定问题上______________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之间的区别,因而极大地丰富了劳动价值论的内容。 三、李嘉图的收入分配理论 1.________________是李嘉图经济学说的中心。他认为工资、利润、地租都来自雇佣工人创造的________。 2.相对工资——李嘉图第一个提出相对工资的概念 (1)含义:相对工资是指在工人创造的________中,工人所得________与资本家所得________、土地所有者所得________相比较的工资。 (2)意义:从______的方面揭示出资本主义社会__________之间的对立。 3.评价 (1)贡献:李嘉图把资本主义工资区分为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并敢于承认资本主义制度下工人的生活水平有________的趋势。 (2)缺陷:把工人实际工资的下降归因于____________,未能作出科学的回答。 1.李嘉图经济理论提出的时代背景 (1)李嘉图生活时代的英国经济社会状况。①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英国建立并巩固了它在世界工业领域里的绝对优势地位,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工厂”。②由于地主贵族在英

李嘉图的收入分配理论

李嘉图的收入分配理论 1、李嘉图认为,收入分配状况是影响社会财富增长的关键 因素。国家总收入分为工资、利润和地租三部分,资本积累来自利润。主张降低地租的方式增加资本积累,实现财富增长。 2、收入分配理论是李嘉图经济学说的中心。他从一元劳动 价值论出发得出这样的一个观点:工资、利润、地租都是来自于雇佣工人创造的新价值。这一观点可以通过书上:观点 一劳动加到原料中去的价值量在工人和资本家之间进行分配,也就是分割为工资和利润。观点二地租是付给地主 的一部分土地产品,而土地产品的价值是由从生产到送上市场这一整个过程所必需的劳动总量决定的。(李嘉图的上述 认识,从质的方面科学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三大阶级之间的经济利益关系。) 观点三:一国的产品要在地主、资本家和劳动者三个阶级之间进行分配。要正确判断各阶级的收入状况,不能根据某一阶级所获得的绝对产品量,而应根据其所得的相关产品量。假设由于机器和农业的改良,总产品增加了一倍,如果工资、地租和利润都增加一倍,这时三者之间的比例就会和以前一样。但如果此时工资增长了一半,地租增长了四分之三,剩下的增量全部归于利润,那么,利润相对提高,而地租和工资相对下降了。

相对工资理论:在经济学说史上,李嘉图第一个提出相对工资这一概念。相对工资是指在工人创造的新价值中,工人所得工资与资本家所得利润、土地所有者所得地租相比较的工资。雇佣工人的相对工资下降,意味着在资本主义的国民收入中,工人阶级所占的份额下降,工人阶级与其他阶级收入差距拉大。(李嘉图的相对工资理论,从量的方面揭示出资本主义社会三大阶级之间的对立。) 工资理论 李嘉图认为,从长期来看,价格反映了生产成本,可称之为“自然价格”。自然价格中的人力成本,是劳动者维生所需的花费。如果工资反映人力成本的话,那么工资必须保持在可以维生的水平。然而,由于经济的发展,工资水平会高于勉强维生的水平。相对工资——能购买的食物和必需品的数量。劳动者维持自身生活以及供养家庭的能力,不应取决于其工资的货币数量,而应取决于这笔货币所能购买的实物和必需品的数量,即货币的实际购买力。 利润理论 李嘉图认为,实际工资的增加会导致实际利润的降低,因为货物销售的毛利可分为工资和净利两个部分。在论文《论利

第三章古典贸易理论的扩展

第三章古典贸易理论的扩展

第三章古典贸易理论的扩展 第一节李嘉图模型的扩展 (哈勃勒机会成本模型) 在李嘉图的理论中,劳动是唯一的生产要素并且是同质的,也就是说,李嘉图理论只是分析了两国一种要素条件下生产两种产品的贸易情形。然而,这种情形并不能够完全覆盖经济实际中的全部情形。实际上,经济中的要素总是多种的,任何国家生产任何一种产品所需要的资源或要素不仅存在数量要求而且存在结构或种类的配置问题。那么,针对多种要素(例如,两种要素)条件下的产品生产的贸易问题,奥地利经济学家哈勃勒在继承李嘉图理论分析框架的基础上通过引入并运用机会成本的概念,对李嘉图古典贸易理论进行了演绎,在新的条件下对比较优势理论给予了一个新的解释,称之为“哈勃勒扩展”。其关键性概念是机会成本。 1、机会成本 所谓机会成本(opportunity cost)是指:假定经济社会的资源是给定的,那么在这种条件下,经济社会增加一种商品的生产就不得不减少或放弃另外一种商品的生产,该减少的或放弃的某种商品的产量就称为增加生产的机会成本。在经济学分析中,机会成本通常用边际产量表示,即:每增加生产1单位某种商品生产时必须减少的或不得不放弃的另一种商品的最大产量。 假定:A国全部经济资源总量被给定,且被配置在生产小麦和布匹等两个主要的商品上。现在,A国为增加小麦的产量,就必须将经济资源的一部分从生产布匹的过程转移到小麦的生产过程,这样做显然会引起该经济社会布匹产量的减少。那么,减少的布匹产量就是增加小麦生产的机会成本。因此机会成本的概念表达了经济社会在资源给定的条件下,如何配置经济资源的一种抉择。 从上述的分析中可知,机会成本存在着两种状态: (1)当增加的产量所形成的收益超过减少的

高二政治1—3 李嘉图的理论贡献;1—4 李嘉图的政策主张人教实验版知识精讲

高二政治1—3 李嘉图的理论贡献;1—4 李嘉图的政策主张人教实 验版 【本讲教育信息】 一. 教学内容: 1—3 李嘉图的理论贡献 1—4 李嘉图的政策主张 二. 重点、难点: 1. 李嘉图的劳动价值理论 2. 李嘉图的收入分配理论 3. 李嘉图的比较成本说 三.具体内容: 1—3 李嘉图的理论贡献 (1)李嘉图理论的产生 ①产业革命极大地推动了英国生产力的快速发展,一方面迫切需要增加资本积累,以扩大生产规模另一方面迫切需要实行自由贸易,以便在国际市场上顺利实现商品的价值,获得更多的利润和廉价的原材料。 ②由于“谷物法”的存在,国外廉价的谷物进不来,致使国内市场谷物价格昂贵。同时谷物价格的提高必然带来商品成本的上升,这不利于降低英国产品价格,提高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2)李嘉图的劳动价值理论 ①李嘉图极力主张发展生产力,增加国家财富。

②李嘉图提出没有使用价值的东西,肯定没有交换价值,并意识到价值与交换价值之间的区别。同时他批判了斯密的二元价值论,认为商品的价值只能由生产该商品所消耗的劳动来决定的。 (3)李嘉图的收入分配理论 ①收入分配是李嘉图经济学说的中心。 ②在经济学史上,李嘉图第一个提出相对工资这一概念。他认为,相对工资是指在工人创造的新价值中,工人的工资与资本家所得利润、土地所有者所得地租相比较的工资。李嘉图的相对工资理论,从量的方面揭示出资本主义社会三大阶级之间的对立。 ③李嘉图把资本主义工资区分为名义工资和实际工资,并敢于承认资本主义制度下工人的生活水平有下降的趋势,这是他的一大贡献。但是他把工人实际工资下降归因于人口的增长。 1—4 李嘉图的政策主张 (1)经济自由与政府职能 李嘉图认为通过市场使社会资源得到合理的配置,反对国家干预,主张经济自由。他认为政府的作用应主要体现在保障私有财产、革除政治弊端和振兴教育上。 (2)自由贸易与比较成本学说 ①李嘉图的自由贸易说,他认为通过对外贸易,从国外进口廉价的生活必需品,可以降低工资,提高利润率,为资本积累提供条件,这有利于资本主义生产的发展。 ②李嘉图的比较成本说,他认为,生产相同产品,不同国家的成本是不一样的,各国只要按照“有利取重”“不利取轻”的原则,生产那些成本相对低的商品,然后通过对外贸易,用自己生产的东西换取本国需要而由他国生产的东西,就可以从中获得好处。 ③如何认识比较成本说。有利方面:比较正确地反映不同国家间经济发展的一种内在联系和客观要求,对指导不同国家积极参与国际分工、增进各自利益有一定的积极作用。局限性:一国参与国际分工,到底能否给自己带来好处,取决于许多方面的因素,处理不好也会给本国发展带来严重危机。

李嘉图模型的扩展

第三节李嘉图模型的扩展 一、机会成本递增 哈伯勒运用机会成本概念与生产可能性曲线对古典贸易理论进行了重新诠释,哈伯勒的分析其重要意义在于提供了突破古典国际贸易理论单一生产要素局限的可能性。并且,分析不再是关注于生产某种商品的资源投入数量,而是相同资源可生产的另一种产品的产量,即某种产品的机会成本。 李嘉图的比较利益说是机会成本不变的情形,结果是两国可能实行完全的专业化分工。 马歇尔曾经论述过的内部规模经济和外部规模经济会产生机会成本递减的情况,即随产量增加需要放弃的另一种产品产量减少。但哈伯勒认为内部规模经济利益导致的生产扩大使得机会成本递减的情形会被机会成本递增所代替,而外部规模经济利益又常常被忽略而丧失。所以,机会成本递减属于罕见的情形,纵使存在,结果是两国中至少一国实行完全专业化分工。 最为普遍的是机会成本递增,因为生产要素从一种商品生产转用于另一种商品生产,往往使得该生产要素不是用在它最适合生产的产品,加大了转产损失,就会出现机会成本递增。 我们先引入两个分析工具:一是生产可能性曲线(production possibility curve),亦称生产可能性边界(production possibility frontier — PPF),是指在给定技术和可利用资源的条件下,用这些资源和技术所能够生产出来的各种商品的各种数量组合的轨迹。 两种产品的情形可在平面坐标表示出来,生产可能性曲线上的每一点表示充分而有效利用资源所能生产的两种产品产量的一种组合;生产可能性曲线以内的各点表示资源未获充分利用,或者属于全部利用了资源但却是缺乏效率的利用;生产可能性曲线以外的各点则表示现有技术和资源所达不到的产量。 图2-3 生产可能性的几种情况 生产可能性曲线上点的斜率表示增加生产1单位某产品所必须牺牲的另一种产品的数量,即某产品的机会成本,这一斜率也称为该产品的边际转换率(marginal rate of transformation — MRT),即在生产可能性曲线上两种商品相互替代的比例。 生产可能性曲线会由于机会成本的动态变化而呈现不同形状。在机会成本不变的情况下,生产可能性曲线是一条直线;机会成本递增的时候,生产可能性曲线凹向原点;而机会成本递减的时候,生产可能性曲线凸向原点。这几种情况如图2-3所示。 二是社会无差异曲线(community indifference curve)。是指在一定的偏好函数、技术水平和资源状况下,按照一定价格和收入,表现产品数量的各种组合对社会各个消费者的满足程

第二章绝对优势和比较优势理论 习题

第二章古典贸易理论 1.根据下面两个表中的数据,确定(1)贸易前的相对价格;(2)比较优势型态。 表1 X、Y的单位产出所需的劳动投入 A B X Y 6 2 15 12 表2 X、Y的单位产出所需的劳动投入 A B X Y 10 4 5 5 答案提示:首先将劳动投入转化为劳动生产率,然后应用与本章正文中一样的方法进行比较。 2.假设A、B两国的生产技术条件如下所示,那么两国还有进行贸易的动机吗? 解释原因。 表3 X、Y的单位产出所需的劳动投入 A B X Y 4 2 8 4 答案提示:从绝对优势来看,两国当中A国在两种产品中都有绝对优势;从比较优势来看,两国不存在相对技术差异。所以,两国没有进行国际贸易的动机。

3.证明即使一国在某一商品上具有绝对优势,也未必具有比较优势。 答案提示:如果a x>b x,则称A国在X生产上具有绝对优势;如果a x/a y>b x/b y,则称A国在X生产上具有比较优势。当a y=b y或者a yb x可以推出a x/a y>b x/b y,但是,当a y>b y的时候,a x>b x不能保证。所以,即使一国在某一商品上具有绝对优势,也未必具有比较优势。 4.根据书中第二个例子的做法,如果按照比较劣势的原则进行国际分工,那么会对世界生产带来什么净影响? 答案提示:略 5.假设某一国家拥有20,000万单位的劳动,X、Y的单位产出所要求的劳动投入分别为5个单位和4个单位,试确定生产可能性边界方程。 答案提示: 6.根据上一题的条件,再加上以下几个条件,试确定该国的出口量,并在图中画出贸易三角形。 (1) X的国际相对价格为2; (2)进口为2,000个单位。

浅谈李斯特对李嘉图比较成本理论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浅谈李斯特对李嘉图比较成本理论 的批判及其启示 院、系:经济系 学科专业:国际经济与贸易 学生: 学号: 指导教师: 2011年 04月

摘要 在经济思想史上,德国经济学家李斯特对英国古典经济学家李嘉图的“比较成本理论”做了深刻的批判,为德国在资本主义经济初级阶段制定符合国情的经济发展战略和经济政策提供了理论基础。重温李斯特对李嘉图的批判,对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成长具有重要的指导和借鉴意义。本文除引言和结论外分为四个部分。首先阐述了李嘉图的“比较成本理论”的基本内容及其实质,其次分析了李斯特批判“比较成本理论”的背景、原因和内容,再次分析了李斯特对李嘉图理论批判的功与过,最后阐述李斯特对“比较成本理论”批判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比较成本理论;幼稚工业保护论;贸易自由;贸易保护

Abstract In the economic history,the Germany economist Liszt do a deep criticism for the “comparative cost theory” of the UK classical economist David Ricardo in market economy, which provides a theory basis for Germany to market economy formulate economic development strategy and economic policy in the primary stage. In order to develop and protect its childish industry, he puts forward a series of productive forces to renew Liszt's economic theory, for economic growth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has important guidance and reference.This article except preface and conclusion outside divided into four parts. Firstly, the paper expounds the basic content and its essence of Ricardo’s comparative cost theory. Secondly, it analyzes the background and reasons of Liszt’s critical theory, and reanalyzes the fault and contribution of Liszt’s criticism to Ricardo. Finally, the paper shows the practical significance of Liszt’s critic to comparative cost theory. Key words:comparative cost theory; Native industrial protection theory ; Trade freedom; Trade protection

李嘉图模型中的4个数字

The true meaning of David Ricardo’s four magic numbers Andrea Maneschi * Department of Economics,Vanderbilt University,Nashville,TN,USA Received 17October 2002;received in revised form 1November 2002;accepted 20November 2002Abstract The four numbers in David Ricardo’s example of comparative advantage have been traditionally interpreted as unit labor coefficients in the production of wine and cloth in UK and Portugal.A recent interpretation suggests that they represent instead the labor needed to produce the amounts of wine and cloth actually traded.Ricardo’s four numbers are shown to yield each country’s gains from trade by simply subtracting two of the numbers from the other two.Since the numbers also indicate each country’s comparative advantage,Ricardo established a close connection between comparative advantage and the gains from trade. D 2003Elsevier B.V .All rights reserved. Keywords:David Ricardo;Comparative advantage;Gains from trade JEL classification:F10;B12 1.Introduction David Ricardo’s famous paragraphs in his Principles of Political Economy and Taxation of 1817formulating the principle of comparative advantage have often been quoted: The quantity of wine which she [Portugal]shall give in exchange for the cloth of England,is not determined by the respective quantities of labour devoted to the production of each,as it would be,if both commodities were manufactured in England,or both in Portugal. 0022-1996/$-see front matter D 2003Elsevier B.V .All rights reserved.doi:10.1016/S0022-1996(03)00008-4 *Tel.:+1-615-322-2993;fax:+1-615-343-8495. E-mail address:andrea.maneschi@https://www.sodocs.net/doc/c26832205.html, (A.Maneschi). https://www.sodocs.net/doc/c26832205.html,/locate/econbase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62(2004)433– 443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