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2019年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工作总结

2019年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工作总结

2019 年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工作总结

2019 年以来,我局坚决贯彻中央和省市委关于机构改革、”教育活动、“四服务”活动的总体部署,持续推进机构改革,全力保障中心工作,坚持守护绿水青山和推进高质量发展工作为主线,凝聚合力、稳扎稳打,以时不我待的担当做好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国土三调、重大项目保障和专项行动等各项重点工作,纵深推进市委市政府重要决策部署,全面保障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现就2019 重点工作总结和2020 年工作思路汇报如下。

一、机构改革情况

我局坚决贯彻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自1 月3 日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海洋局)挂牌以来,在全局系统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做到“两个维护,”强化政治纪律,保障改革顺利进行,提出“十讲十不讲”、“十严明十严禁”;实施百日重点工作计划和“服务基层年”活动,以高度的政治自觉、扎实的改革举措推动新机构顺利运行。3 月26 日市局各派出机构“三定”方案印发实施,历时85 天完成百日重点工作计划,我市规划和自然资源部门机构改革工作全部完成。

根据“三定”方案,我局共有25 项职能,主要核心职能有:依法履行全市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所有者职责和国土空间用途管制职责;负责全市自然资源调查监测评价;负责全市自然资源资产有偿使用工作;负责全市自然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负责自然资源市场监管;负责建立全市空间规划体系并组织实施;负责土地征收征用管理;负责建设工程项目规划管理工作;负责村镇规划管理工作;负责统筹全市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负责组织实施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负责全市矿产资源管理工作;

负责全市测绘地理信息管理工作;负责组织全市造林绿化工作;负责全市森林、草原(地)、湿地资源的监督管理;负责全市各类自然保护地的监督管理。

市局机关设15 个内设机构和直属机关党委、市森林公安局,行政编制96 名,森林公安专项编制10 名;下属5 个区分局、5 个县(市)局及6 个功能区分局。全系统共2365 人,其中公务员459 人(局机关119 人,区县(市)340 人), 参公526 人(局直属事业单位24 人,区县(市)502 人), 事业1693 人(局直属事业单位570 人,区县(市)1123 人),企业303 人。

二、2019 年重点工作情况

(一)加强规划编制,推进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建立一是开展国土空间规划编制。2019 年以来,我局按照部省市要求,全力推动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各项前期工作,开展了城市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实施评估、“双评价”等基础工作,结合国土“三调”工作,认真排摸现状用地情况,制作工作底图。在前期开展部分专题研究工作的基础上,参考上海、广州等相关城市经验,不断完善我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工作方案。2019 年8 月,《滨海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工作方案》先后经市政府常务会议、市委常委会审议通过并印发,市委召开部署推进会,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工作全面启动。

二是推进重大平台重点工程规划。坚决贯彻市委市政府“三江三湖大滨海”城市发展战略,高起点编制北华新城空间规划、人才科创走廊规划、西门山区域总体城市设计、创意产业园规划等重点片区规划,清华大学规划院、中规院等合作单位跟踪项目进展,有关成果已经报市委、市政府专题会议审议通过,下步将加快推进重大决策部署落地。积极开展南

部城市快速路等重大工程项目规划研究,协调推进轨道第五轮前期建设规划,完善东山大桥等重大项目规划方案,为打造具有前瞻性与竞争力的综合交通枢纽积极出谋划策。

(二)推进国土三调,加强自然资源调查监测一是全面完成国土三调。根据部、省统一部署,我市第三次国土调查工作全部完成。全市217 个乡镇(街道)、3981 个行政村覆盖山、水、林、田、湖、草17 个一级地类69 个二级地类调查完成。经过市级、省级多轮核查整改,滨海市10 个区县(市)三调成果数据,已于7 月上报国家三调办核查。据省三调办反馈,我市三调成果质量总体良好,最终错误率均小于1%,其中东山市错误率为0.02% 。根据统计,三调耕地面积317.26 万亩,比2017 年底变更调查可耕地面积减少57.6 万亩、减少约16.4%, 减少耕地绝大部分流向了即可恢复耕种与工程恢复耕种地类。

二是开展自然资源调查监测。按照“六统一”的自然资源调查监测体系目标,开展规划和自然资源调查监测现状一张底图、搭建规划和自然资源调查监测一个系统、制定规划和自然资源调查监测目录和指标一张清单等7 项工作,为规划和自然资源调查监测工作的推进提供了有力抓手。在国家和省相关政策标准尚未明晰的情况下,结合我市实际,形成《滨海市规划和自然资源调查监测评价指标体系》,指导全市规划和自然资源调查监测统一有序开展。

三是推进测绘地理信息工作。建立市级统筹、市和区县(市)联动、部门协同的基础测绘工作机制,强化基础地理信息资源协同建设和全市遥感影像统筹服务。完成智慧滨海时空信息云平台自然资源部验收工作,建成涵盖了基础地理、公共专题智能感知、空间规划4 大类40 小类600 多个图层的时空大数据库。完成“两大门户、一套云服务系

统、一套运维管理系统、三大智能引擎”的服务平台建设。服务全市234 个单位的263 个应用系统。

(三)完善要素保障,助推城市高质量发展一是精准配置增量。

坚持“节约集约”,做好建设用地保障,重点保障重点项目、民生实事工程。向自然资源部申请市中心城区用地规模0.81 万亩,申请国家预留计划指标1.36 万亩,向省自然资源厅申请跨省域调剂节余指标1.3 万亩左右,共受理审批项目超200 个。2019 年前三季度,我市土地市场总体运行平稳,根据江海省建设用地供应动态监测监管系统数据,全市共供应国有建设用地54251 亩,同比减少8.66%, 合同出让价款为1833.28 亿元,同比增长57.72% 。

二是着力盘活存量。提高土地资源配置效率,消化利用

“批而未供”土地3.62 万亩,占年度任务6万亩的58.67%, 处置“供而未用”土地3.36 万亩。完成低效用地再开发面积2.18 万亩,占年度任务3.84 万亩的68.67% 。作为全国完善建设用地使用权转让、出租、抵押土地二级市场试点城市,我市创新的“滨海经验”得到自然资源部的肯定并向全国推广。

三是统筹土地储备。破解空间分散化发展难题,配合市委市政府出台《关于构建新型财政政策体系的实施意见》,根据意见,市五区、北华新城经营性用地以及配套的基础设施与社会公建用地由市储备中心储备。同时统一出让管理,改革土地出让收入征缴分配体制,推动土地储备出让实现“一个口子进、一个口子出” 。

(四)加强生态修复,提升环境品质一是严格保护耕地。划优、划足、划实永久基本农田,全市共有468.36 万亩优质良田划定为永久基本农田,同时会同相关部门开展永农核查整改和储备区划定工作。加强全

域土地整治和围涂造地,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截止目前,完成高标农田建设42589 亩,耕地质量提升3865 亩,旱地改水田1526 亩,新增

耕地面积1851 亩,累计完成农用地整治4187 亩。

二是着力修复生态。2019 年省级立项37 个工程已全部完成实施方案上报,上一年度的30 个项目有序推进,完成建设用地复垦782 亩。推进废弃矿山修复,累计开工治理263 处,交工197 处。基本完成

海岸线修测,扎实开展海岸线整治修复工程。

三是开展增绿护绿。实施“一村万树”百村示范千村推进、

珍贵树种基地营造、全域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等行动,着力提升森林覆盖率、林地保有量、林木蓄积量,截至今年10 月,我市森林覆盖率达55.37% 。加大森林执法力度,开展绿卫2019 专项行动,依法打击各类涉林违法犯罪行为。加强森林防火、病虫害防治,筑牢绿色“防护

墙” 。

四是是加强地质、海洋灾害防治。深入推进“除险安居” 行动,核销重大地质灾害隐患点18 处、一般地质灾害隐患点12 处。除险安居工程在“利利”超强台风期间经受了考验,全市未发生人员伤亡。加强海洋预警预报,及时发送台风、海浪、潮汐等信息,为渔业生产、市民出行等保驾护航,有效了降低了海洋灾害事故发生。海洋环境整治和海洋自然保护区管理得到进一步。

(五)推进不见面审批,改善民生营商环境一是加速推进政府信息化转型。制定工作方案,实行挂图作战、逐项核查,清查事项底数,共梳理权力事项510 项、公共服务事项48 项、市级依申请政务服务事项312 项。做好清单梳理,明确各事项责任层级,提出网上办、掌上办、跑零次、“不见面审批”、容缺受理、告知承诺、事项材料电子化等事项

清单。网上办实现100%, 掌上办实现100%, 即办件实现92%, 不见面审批实现99.5% 。

二是深化不动产登记改革。围绕行政审批改革,实现群众办理“零跑腿”、“零材料。”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首次登记不见面办理。分类落实“五减”要求,实现一般登记5 日内办结,抵押登记3 日内办结;一般商品房交易登记2 日内办结,提交申请材料压缩为5 份以内,群众办理环节压至2 个以内;异议登记、查封登记、抵押权注销、地役权注销、预告登记注销等事项实现“即时办理”。不动产登记绝大多数类型半小时内办结或即办,交易、税务、登记三部门逐步向化学融合方向发展。

三是推进农房确权登记。2019 年是省政府农房登记发证工作三年计划的收官之年,我局细化农房登记发证政策,妥善处理历史遗留问题,对特殊问题集体会商、一案一策。加快登记发证进度,坚持农房调查测绘、历史遗留问题处理、确权登记发证等工作同步开展、同步推进、相互衔接,做到成熟一批、确权发证一批。截至12 月,全市共完成权籍调查956284 户,占总农户数的88%; 完成农房登记781269 户,占符合条件农户数的91% 。

(六)开展专项行动,落实上级部署一是高层次推进。全面完成“大棚房”清理整治,全市共清理整治“大棚房”问题853 个1362 亩,完善建设用地手续93 个。开展违建别墅专项整治,完成排摸清查工作,自纠整治稳步有序推进。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截至12 月底,全系统累计对2018 年以来的规划和自然资源领域5267 个疑似问题线索进行了再排查再甄别,移送线索96 宗,其中26 宗为中央督导以来新移送,公安机关立案19 宗。

二是高标准整改。推进中央环保、国家海洋督察反馈问题整改,涉及中央环保督察问题大部分已整改完成,剩余2

项正在整改。涉及国家海洋督察问题29 项26 项已销号,具

备销号条件的1 项,尚有2 项正在整改,涉及省环保督察的

1 项正在整改中。

三、下步工作存在的问题和困惑今年以来,机构改革和各项中心工作安排有序,推进有力,取得明显成效。但在机构改革已经进入深度融合整合期的背景下,我局部分职能与其他部门交叉,尚未厘清一定程度上影响工作进一步推进。

一是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相关问题。新修改《土地管理法》在土地征收、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和宅基地制度改革方面均有所突破。试点近3 年的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将全国推行,滨海未列入试点,但是前几年有所尝试,为下步全面推进打下了基础。下步如何做,还需要市级相关部门和各地进行探索。

二是海洋执法监察职能问题。机构改革以后,我局缺乏海洋执法队伍,市县两级规划和自然资源系统也存在各种不同情况,从市级层面来看,目前尚需委托市农业农村局下属滨海市海洋与渔业执法机构进行执法,各县市执法体制也不尽相同,需要尽快明确该问题。

三是森林防火职能问题。市森林公安局在森林防火、违法用地用林用矿查处、违法捕猎野生动植物等方面发挥了明显作用。随着森林公安管理体制调整,整个规划和自然资源系统森林防火、森林执法等力量将削弱,部里已成立森林防火司。下步我市的森林防火和执法工作也需进一步加强。

四是农村宅基地管理职能问题。新修订土地管理法等文件明确,国

务院农业农村主管部门负责全国农村宅基地改革和管理有关工作。国家、省市机构改革方案也明确,农村宅基地使用权管理职责由农业农村部门负责。虽然经与我市农业农村局多次对接商议,目前该职责仍由我局行使。需要市委编办、市农业农村局等部门抓紧研究加快理顺该项职能。

四、2020 年工作思路

2020 年,我局将认真履行部门职责,落实市委“攻坚克难再创高峰”决策部署,坚持党建引领,坚持改革创新,坚持统筹协调,提高站位、严格要求,按照变中求稳、稳中求进、进中求升的工作总基调,深入开展“服务基层年”行动,不断提升全市自然资源规划系统治理能力和水平,着力构建机构改革后的新面貌和工作体系,努力实现“保护自然资源、提升城市品质、推进高质量发展”的工作目标。

(一)强化规划引领,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一是按总体要求,结合滨海市实际,加快建立“五级三类四体系”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构建全市统一、相互衔接、分级管理的、具有滨海特色的国土空间规划体系,逐步完善编制审批、实施监督、政策法规、技术标准等整套体系,最终实现国土空间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智能化。

二是加快编制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引领城市高质量发展。对标国际国内标杆城市,落实国家战略对滨海要求,优化空间布局,促进发展方式、发展动能转换,落实全域统筹、陆海统筹、城乡统筹战略,体现滨海

特色,争取2020 年底完

成编制

三是深化细化专项规划和详细规划。聚焦城市建设规划高标准、高品质、精细化,围绕北华新城、人才科创大走廊、西门山、临港经济示

范区和三江三湖等城市重要板块和重大平台,开展详细规划修编工作。

(二)摸清自然资源底数,建立健全监测体系一是加快信息化顶层设计,以现有的空间数据平台为基础,整合各类信息系统,实现数据资源“一张图”管理,提高信息化水平。围绕“掌上办”、“网上办,”深化自然资源和国土空间共享数据库建设。

二是在全面完成国土“三调”的基础上,有机整合各类自然资源调查成果,调查清楚全市自然资源家底和国土空间底数,在今年工作基础上全面启动自然资源确权登记。研究制订自然资源和国土空间调查监测规范,全面建立自然资源和国土空间调查监测、评估制度和确权登记体系,为自然资源和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利用提供依据和保障。

三是加强动态监测,掌握实时数据,建设自然资源规划调查监测现状底图。根据调查监测成果,通过宏观评价、常规评价、专题评估等手段,做到底数清、情况明、发力准。

(三)提升服务水平,优化营商环境一是加强顶层设计,优化。以不见面审批改革为引领,加大审批整合力度,提升规划和自然资源审批窗口整合和服务水平,加快研究制定贯彻落实多项流程合一实施办法,实

现多证合一、多审合一、竣测合一。简化建设工程规划许可,探索乡村建设规划许可,大力推进不动产登记“网上办” “掌上办”等互联网+服务。

二是推进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改革。建立自然资源资产清查机制,开展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编制试点,深化自然资源有偿使用制度,推进矿业权竞争性出让改革,全面推进矿业权交易“网上办”“掌上办”。深化标准用海试点,细化审核材料、审核流程、审核要点,探索建立权属分割、立体确权等用海制度。

(四)规范权力运行,推进法治政府建设一是全面推进法治体系建设。推进重点立法和立法调研项目,配合制定《滨海市国土空间规划条例》。加强新《土地管理法》等法律法规的宣传贯彻工作。积极探索建立源头化解重大信访案件机制和行政诉讼、行政复议应对机制,加强与法制和司法部门的协同力度,研究制定加强基层站所管理制度。

二是全面加强执法监察工作。理顺规划和自然资源执法体制机制,界定执法事项边界,加强基层执法监察能力建设,加强执法监察队伍建设,推动国土资源、林业、测绘等执法力量整合开展专项督察和执法监察,全面建立系统违法警示约谈、惩戒机制,加强技术支撑,推动卫星执法与“互联网+ 监管”系统深度融合,提升执法监管效率。

(五)完善体制机制,加强保护和修复一是加强耕地保护。开展耕地保护行动,实施生态造地项目,划定永久基本农田保护储备区,建立永久基本农田储备库,全面推广“田长制”,探索建立实施破坏耕地特别是永久基本农田有偿举报制度,提高耕地保护全社会参与度。

二是加强生态修复。探索建立生态修复工作机制、制度体系和技术支撑体系。编制实施生态修复(海洋、自然保护地、废弃矿山)“三年”行动计划,协同推进海岸带修复、土地综合整治、公益林建设、矿山修复等生态修复工程。实施“大地增绿”工程,编制全市“大地增绿”五年行动计划和年度计划,稳定提高森林覆盖率、森林质量和绿化水平。

三是加强自然保护地保护。结合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和生态红线评估调整,探索构建科学合理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开展自然保护地规划,建立统一规范高效的管理体制,加快建成具有滨海特色的自然保护地体系。

四是加强历史文化保护。继续加强创新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

体制机制,完善保护体系,促进资源活化利用。对市域内不同历史时期积淀的具有历史文化价值、传统特色风貌、凝聚乡愁的街区、道路、街巷、村镇和建筑等,进行整体保护和有机更新,增加滨海的历史古韵。

(六)保障要素供给,助推城市高质量发展一是提高精细化管理水平。加大城乡新增建设用地指标、占补平衡指标、增减挂钩指标、跨地区调剂指标统筹力度,建立奖优惩劣机制,向发展优势地区、利用高效地区、管理优良地区和大项目、好项目倾斜,优先保障交通、能源、水利等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和民生工程建设用地指标。

二是盘活存量建设用地。加大存量土地盘活政策体系研究,积极落实产业用地政策,健全建设用地盘活机制,优化用地结构,盘活存量、闲置土地用于创业发燕尾服。全面推进“标准地”工作,选择试点工业园区开展“亩均效益”评价。

三是全面实施土地储备出让市区统筹。严格落实《滨海市政府关于加强土地资源统筹规范土地储备出让管理工作的通知》要求,构建从规划管控、土地储备、土地出让全过程统筹机制,理顺土地储备和出让审批管理权限,强化土地出让金收入统筹、加强全市储备土地统筹、规范城市土地储备管理。

(七)强化安全生产,构建平安格局一是建立防灾减灾工作机制、制度体系和技术支撑体系。进一步健全完善安全工作例会制度、定期分析制度、检查整改制度,加强安全隐患处置,推进各专项领域安全隐患源头防范治理制度建设,从根本上健全长效机制。

二是强化重点领域防灾减灾。编制实施海洋、森林防火防灾减灾“三年”行动计划,开展地质灾害“除险安居”新一轮三年行动计划,推进隐患点综合治理工程,全面提升地质灾害风险识别、监测预警、风险管

控、综合治理和社会自觉防灾能力。推进海洋灾害风险隐患区整治和综合减灾社区建设。加强储备地块、安置用房安全管理。

(八)加强党建工作,提升队伍建设以党建工作格局为抓手,全面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建立和完善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体制机制,坚持和完善党组系统巡察制度、内部审计制度,加强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主动接受上级组织、驻局纪检组的监督和群众监督。健全内部管理制度,强化制度执行,加强干部日常监督管理,运用好“四种形态:始终保持反腐败高压态势。坚持正确的选入用人导向,强化正面激励,坚持纠错容错,鼓励担当作为,全面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