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中庸读后感:读《中庸》悟中庸之道

中庸读后感:读《中庸》悟中庸之道

中庸读后感:读《中庸》悟中庸之道
中庸读后感:读《中庸》悟中庸之道

读《中庸》,悟中庸之道

读了《中庸》,感觉收获还是很大的。《中庸》是儒家乃至整个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核心,是几千年来中华民族伟大智慧的结晶。

中庸之道不是简单的中立,不作为,甘于平庸;更不是庸俗,和稀泥,隔岸观火。有人认为,保持中立就是中庸,甚至举例说既不做坏事也不做好事是中庸。那是完全错误的,中庸之道不是麻木之道,它是很注重人的主动性的,只不过它侧重一个“度”,不能强出头,但也不能麻木不仁,而是量力而行。余生于微末之间,智识尚属初进之时,不敢轻言道德,虽未解中庸之精髓,但亦颇为信奉。

中庸之道最初由孔子提出,后代圣贤多有研究和补充,发展至今已是一种很重要的道德观。宋代儒学大师朱熹在给中庸作注时说:“中庸者,不偏不倚,无过不及,看似平常之理,实则精妙至极”。

我所理解的中庸,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在做人、做事、教学中,既要把握永恒的原则,又要顺应变化的环境,因时、因事、因势、因地、因人制宜,力求做到恰如其分,恰到好处。中庸是需要变通的,不能应循守旧,照本宣科,用哲学来说就是需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用中庸之道办事,就是要综合考虑方方面面的因素,力求达到最理想的效果;中庸之道要求我们把握全局,避免盲人摸象,在适当的时候,适当的环境,对适当的对象,用适当的方式,做适当的事情。适当才是最重要的,不求最好的,只求最合适的。

程颐说:“不偏不倚叫做…中',不变不更叫做…庸';中是天下的正道,庸是天下的定理。”中庸是儒家的最高道德标准。中庸以“诚”和“中”为基本概念,叙述“天人合一”的形而上学。

书中说“性”“道”不可须臾离开自身,要从“戒慎”“恐惧”“隐显”“慎独”等方面培养自身的品德,掌握中庸之道,促成中和。达到中和,则天地万物安处其位,万物便生长发育,生生不息。“道”源于本身,与自我相分离,而君子要学会反求诸己才能得之。真正的君子要做到格物致知,去外诱之私,而充其本然之善。这种自我修养与反省的品质是我们当代大学生所必须有的。无论遇到什么人或者什么事,不论今后会遭遇怎样的挫折,我们都要学会“反求诸己”,凡事都要从自身找原因,我们应当学习孟子“吾日三省吾身”的品质。

《中庸》里还有一个重要的字,就是“诚”。有句话说,只要自己对自己诚实,这个世界就不会欺骗你。而之所以,诚很难做,多数在于,人的部分缺点。比如说,虚伪,爱面子,去追求一些原本对生命本身不太重要的名利等外在的东西。而使人迷失了自己的本性的纯洁。一个“贪”字,就让“诚”字执行起来多曲折。佛法中讲,人有三毒:贪、嗔、痴。自古贪者都是活得很痛苦的,但好像很多人又走不出这个怪圈,而中庸就可以克服人性的贪,从而使人们做到知足常乐。那种谨慎的对待大家看不到的地方,对大家听不到的地方也心有恐惧,不敢怠慢,这一种凡事都谨小慎微的态度,让我明白,量化每个细节,认真做好每个细节。有人说,细节决定成败,而细节就表现在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这个世界不缺少梦想,但是缺少让梦想实现的人。中庸这种哲学,告诉我们不论在什么的情况下,都保持一颗轻松的心态去面对事情,以自然心对待自然。总之,读过中庸之后,于为人于处世都受益匪浅,受用终身。

中庸读书个人心得体会5篇

中庸读书个人心得体会5篇 读透生活的道理,领悟精髓;读懂人生的意义,积极进取;读出生命的喜悦句,释放精彩;读亮未来的天空,一路向前。世界读书日,愿你手捧快乐之书,读出美好,安享幸福!下面是带来的有关中庸读书心得,希望大家喜欢 做生意,是为了求利,求利就很难做到不报怨。进货求人家优惠,人家不优惠,抱怨了;卖货求人家买,人家不买了,抱怨了。有怨,心气就不顺,心气不顺,做事也很难顺遂。因此,我们要时常修心养性不抱怨,不怨天尤人。 那么如何修身养性以无怨呢?首先我们要找到产生抱怨的最大原因,一个字:求。因为有“求”而不得才会生怨。求天保佐不顺遂,求人施助不顺遂,便产生了怨,怨天尤人。因此,《中庸》说,在上位不陵下,在下位不援上,正己而不求人,则无怨。上不怨天,下不尤人。意思是说君子高居上位不去欺凌下位的人,君子处在下位不去高攀上位的人。只是端正自己,不去苛求别人,这样便无怨心,上不怨天下不尤人。 所以人之所以有“求”的原因在于不能端正自己,即不能正己。因此,生怨的根本原因是不能正己。能正己则无怨。 在其位谋其职,则无怨。人最大的怨来自于自身所处地位和环境。人们总是在其位而妄想他位高位,则怨气常生。常言道,人比人气死

人,就是这个道理。所以“君子素其位而行,不愿于其外。素富贵,行乎富贵;素贫贱,生平贫贱;素夷狄,行乎夷狄;素患难,行乎患难;君子无入而不自得焉。”愿者,怨也。君子无愿,故自在自得。 其三,失败导致生怨,怨天,怨人、怨自己。抱怨解决不了问题和困难,要解决问题和困难必须“反求诸其身”,要反省、总结失败的原因,然后再接再励。所以孔子说:射有似乎君子,失诸正鹄,反求诸其身。意思是说没有射中靶心,要找自身的原因,不能怨靶心不够大不够近。这里也有一个“求”字,求自己也会有怨生,怨自己太笨。所以人一定要中正,也就是一定要端正自己,端正自己的心态,反省认识自己的不足,然后弥补不足再接再励,不怨天不尤人。 和谐是古代社会的主题,我们中国要建设成为强盛、民主、文化、协调的社会主义国度。中国自古就有以和为贵的精良传统,北京奥运会上,一个“和”字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文明精华,向众人传递了中国的处事立场。对我们个人而言,每个人要感性看待问题,以中庸的态度处置问题。 学习的过程也就是修身的进程,通过书本获得悉识,通过常识传递思维,,进而到达书中请求的道德水平。通过浏览,我学会了:君子以人治人,改而止。施诸己而不愿,亦勿施于人。自己不乐意做的事情千万不要强加给别人。“正人居易以俟命,小人行险以幸运”,要学会以君子看事物的角度去察看事物,不要以君子之心度君子之腹。

大学中庸读书心得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 大学中庸读书心得 篇一:《中庸》读书心得 《中庸》读书报告 《中庸》原是《小戴礼记》中的一篇。相传为战国时孔子之孙子思所作。不过,现存的《中庸》,已经经过后世儒者的修改,大致写定于秦统一全国后不久。 中庸的中心思想是儒学中的中庸之道,它的主要内容并非人们所普遍理解的保守,平庸,庸俗,无能,不求上进,浑浑噩噩。 中庸之道其实是中道或中和之道。中庸基本包含以下几种意思: 1,中不偏,庸不易。是指人生不偏离,不变换自己的目标和主张。 2,中指好的意思,庸同用,即中用的意思。指人要拥有一技之长,做一个有用的人才。又指人要坚守自己的岗位,要在其位谋其职。 3,“中”指的是“中和”,”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

发而皆中节(节度),谓之和。”中和”就是做事不偏不倚,保持一颗平常心。《尔雅》记载:“庸,劳也。”古人又说:“民功曰庸”。即日常生活中的默默工作。程颐认为:“不易谓之庸”。庸就是做事吃苦耐劳,持之以恒。将中和的理念应用于日常生活,就是中庸。 孔子把"中庸"看成是一个最高的道德标准,也是他解决一切问题的最高智慧。中庸涉及天人,人际,人性,人生等诸多方面,它倡导一种中正刚健的天然美德,天人合一,刚柔相济,无过无不及,统筹兼顾,情理兼综,隐恶扬善,物出有两,事不强成,都是中庸之旨。良知,诚信,睿智,礼节,孝道和做人处事中的执道,循礼,审时,守度等,都是中庸德行。中庸对问题有一种有始有终,慎终追远的总体把握。它注重后果,讲究底气,讲究内力,讲究后劲,有始无终,大起大落,色厉内荏,孤注一掷,急功近利是中庸反对的。中庸文化最注重人在历史活动中的精神,真正意义上的中庸只有成熟的人格才能具备。 中庸全书可分为下列几个部分: 一至九章,说明中和即是中庸之道。 十、十一两章,说明“和而不流,至死不变”之谓强,将和阐明清楚。十二至十五章,指示中庸之道,应从“忠恕”入手。 十六至十九章,说明“忠恕”之根本为“诚”字。

中国古代文化经典研读中庸之道教案设计

中国古代文化经典研读中庸之道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掌握“鲜”“与”“狷”“和”“同”“贼”在文中的含义。 2、理解孔子社会理想的哲学基础——中庸之道的精神实质。 3、背诵重点章句:11.16章、13.23章、13.24章、17.13章。 教学重难点:结合具体章节,由浅入深地引导学生理解中庸的本质内涵。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说起“中庸”,人们往往把它和好好先生、折中主义者联系起来,认为中庸是骑墙主义、调和主义。如在评价某人的观点时,喜用“此人的话是对的,不过太新了”加以评述;又如中国人的信仰态度,讲究“不可太信,不可太不信”等,这些都被认为是“中庸”!久之,中庸被赋之以贬义的色彩。 中庸作为孔子思想的精华,却因人们的曲解和误解被“粗暴”扭曲,使它失去了应有的光彩。今天,我们通过学习《中庸之道》来正确地理解中庸,认知中庸,还原她本真的面目,进而感知她动人的魅力。 二、初步了解“中庸”的概念: 1、展示中庸概念,指导学生初步了解其含义: 孔子曾说:“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中庸》)那么,何谓中庸呢?一般理解为: ①“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中庸》) ②中庸,儒家的处世原则,主要指折中、适当、不走极端。庸,用,“中庸”即以中为用、取用其中的意思。一说,庸,常,“中庸”即中和可常行的意思。(课文注解) 以上为抽象的中庸概念,试举例阐述:如古人为父母守丧以三年为期,“贤者不得过,不肖者不得不及”。即超过三年之期,或不足三年,皆为不妥,三年就是“丧之中庸”;又如办一件事,办到九分,是为不够,办到十一分,是为过头,皆是不“中”。必须办到十分,恰当好处,始称为“中”,这就是中庸之道。板书:中庸①不偏不易②中和常行 2、阅读6.29章,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中庸的概念。 中道,是古圣相传之道,《尧曰篇》记载,尧命舜:“允执其中。”“舜亦以命禹。”由于世乱,先王之道废。故孔子不免发出“民鲜(音xiǎn,少义)久矣”——此道久不行的感慨! 此章,孔子把中庸视为道德的一种,而且是最高的道德,“至德”是也。可见,中庸亦非常人所能轻易企及,当以发愤求之。 三、深入理解“中庸”的内涵: 1、让学生参照课文详注,阅读17.13章、13.24章、17.24章: 师: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常常把好好先生理解为中庸。根据大家的生活体验,你心目中的好好先生应是怎样的形象?请作举例说明。

《中庸》心得体会

《中庸》心得体会-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5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读《中庸》心得体会 《中庸》原是《小戴礼记》中的一篇。相传为战国时孔子之孙子思所作。不过,现存的《中庸》,已经经过后世儒者的修改,大致写定于秦统一全国后不久。 中庸的中心思想是儒学中的中庸之道,它的主要内容并非人们所普遍理解的保守,平庸,庸俗,无能,不求上进,浑浑噩噩。 中庸之道其实是中道或中和之道。中庸基本包含以下几种意思: 1,中不偏,庸不易。是指人生不偏离,不变换自己的目标和主张。 2,中指好的意思,庸同用,即中用的意思。指人要拥有一技之长,做一个有用的人才。又指人要坚守自己的岗位,要在其位谋其职。 3,“中”指的是“中和”,”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节度),谓之和。”中和”就是做事不偏不倚,保持一颗平常心。《尔雅》记载:“庸,劳也。”古人又说:“民功曰庸”。即日常生活中的默默工作。程颐认为:“不易谓之庸”。庸就是做事吃苦耐劳,持之以恒。将中和的理念应用于日常生活,就是中庸。 孔子把"中庸"看成是一个最高的道德标准,也是他解决一切问题的最高智慧。中庸涉及天人,人际,人性,人生等诸多方面,它倡导一种中正刚健的天然美德,天人合一,刚柔相济,无过无不及,统筹兼顾,情理兼综,隐恶扬善,物出有两,事不强成,都是中庸之旨。良知,诚信,睿智,礼节,孝道和做人处事中的执道,循礼,审时,守度等,都是中庸德行。中庸对问题有一种有始有终,慎终追远的总体把握。它注重后果,讲究底气,讲究内力,讲究后劲,有始无终,大起大落,色厉内荏,孤注一掷,急功近利是

读《中庸》有感

读《中庸》有感 中庸所叙述的就是一个人为人处世的方法,那么何为中庸呢?在一个人还没有表现出喜怒悲乐时心中是平淡的,所以是“中”。但若表现出来而有节制的,叫做“和”。中庸的根本即为中和。如果人人都做到“中和”,社会则井然有序,天下太平了。 孔子的学生子贡曾问到:“子张,子夏哪个更贤一些?”孔子回答到:“子张过分,子夏不够,过分与不够且不是一样。”显然,孔子遵循的就是中庸之道。所谓中庸之道,在我看来就是将万事万物分成三分:过,中,不至。遵循中和的境界,才是一个人为人处事的道。 中庸之本就是“恰到好处,无过无不及”。有一句俗语叫“聪明反被聪明误”,或许这就是对中庸最好的解释之一了。自以为聪明的人好走向极端,不知适可而止,不符合中庸之道。有些人懂得适可而止的道理,但毕竟欲望难止,最终只能放弃对中庸的选择。子路曾问老师什么是真正的强?孔子教导他:“强分为体力与精神两种,但真正的强却体现在精神上,而精神力量的强正体现在中庸上,体现在坚持自己的信念不动摇。”如孔子所说的“中立不倚之道”。 要想成为君子,就要安于现状,不生非分之想。处于上位的人,不欺辱下面的人;处于下位的人不巴结上面的人。且要时时刻刻摆正自己的位置,这样社会上就不会有抱怨出

现。孔子曰:“君子立身处世就如同射箭,射不中,不怪靶子不正,只怨自己箭术不够”。 我想,孔子之所以为圣人,便是在于他一生始终处于这中庸圈内吧!他所拥有几乎全部优良品质,虽不夺目,但始终不乏光耀。他面对弟子的过人或不及之处,能正确的对待,并不一味发扬长处,而正是忠于“不偏不倚”。面对才华横溢,不放弃收敛锋芒;面对勇敢,不放弃畏惧;面对矜庄,不放弃随和……我想,孔子之所以成为圣人,就在于此。 中庸带给我更多的,就是“和”了。不偏不倚,不过也无不及,达到最好的状态,这就是“和”。这样的一种心态,就是平常心。生活中,面对过失,不过分埋怨别人,也不过分自责;面对荣誉,不过分张扬,也不过分低调;面对困难,不过分踌躇,也不过分淡定。万事适中,达到“和谐”的境界,这样天地万物会各安其位,正常运行。这是一种大智慧。 我认为中是好的,则合用,庸必然也应是好的,平常之为,淡然处之能培养良好心态,庸并非鼓励不求上进,而是在激进中寻求平衡,此又回到中,不可过也不可不及,是以中庸合用。联系自己将近五年的教师生活,我感觉教师确实应以平和的心态来面对学生的错误。 对学生来讲,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因为个体的差异,所犯的错误也是各种各样的,教师面对这些错误时,如果心态过急,难免会采取简单粗暴的方式解决问题,这在一定程

《中庸之道》优秀教学设计

《中庸之道》教学设计-中学语文论文 《中庸之道》教学设计 陈茉 教学目标 掌握重点词语过、不及、犹、比、贼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中庸的内涵(教学重点);区分中庸与好好先生(教学难点);形成运用中庸的意识(教学重点)。 一、导入 朗读清代学者李密庵的四句诗:“酒饮半酣正好,花开半时偏妍,帆张半扇免翻颠,马放半缰稳便。” 请用自己的话说一下这四句诗蕴含的道理? [明确:做事做到正好,适度,有效果。做事做到恰到好处就是儒家中庸思想中的一个内容。](诗歌解读导入) [带领学生全面解读中庸的内涵] (一) 1.结合注释和翻译自由朗读全文,并给每一章标上序号。 2.给中庸下一个定义,请填空:中庸是儒家的处世原则。 [明确:折中、适当、不走极端] 既然是处世原则,那么它就是我们行于世间的指导思想(板书“指导思想”),其中的做事适当、不走极端也就是第二章中过犹不及的反面。 [生齐读第2章] 3.解释过,不及,愈,犹。

过与不及一样,都不好,什么好?无过无不及,适当最好。 4.用已学课文内容解读过犹不及和中庸。 教师举例:《荷塘月色》中作者抒发情感是淡淡的喜悦和淡淡的哀愁,这就是乐而不淫,哀而不伤的有节制,不走极端的情感抒发。 学生品评《拿来主义》节选部分,从中分别找出过,不及,中庸的做法,并讨论分析。 [PPT:譬如罢,我们之中的一个穷青年……得了一所大宅子,……那么,怎么办呢……如果反对这宅子的旧主人,怕给他的东西染污了,徘徊不敢走进门,是孱头;勃然大怒,放一把火烧光,算是保存自己的清白,则是昏蛋。不过因为原是羡慕这宅子的旧主人的,而这回接受一切,欣欣然的蹩进卧室,大吸剩下的鸦片,那当然更是废物。“拿来主义”者是全不这样的。他占有,挑选。] [明确:对于文化,昏蛋是全盘否定的态度,废物是全盘接受的态度,这两种做法都过头,而孱头则犹豫害怕,做事不及。拿来者有辨别地对待。凡事有辨别,做事是既不过头也不会不够的适度。](板书“适度”) 这就是中庸,是儒家折中、适当、不走极端的处世原则。 (二) 1.齐读朗读第3和第5章,讨论如何才能做到无过无不及的中庸。(以什么标准做到中庸?) [明确:第3章中做事符合道义。第5章中——礼:按照礼仪来办事。] 2.为什么要做事要符合道义? [明确:一个人的言行符合道义,那么行为就没有偏差,做事自然就是适度的。] 3.为什么要按照礼仪办事?

《中庸》心得体会

读《中庸》心得体会 《中庸》原是《小戴礼记》中的一篇。相传为战国时孔子之孙子思所作。不过,现存的《中庸》,已经经过后世儒者的修改,大致写定于秦统一全国后不久。 中庸的中心思想是儒学中的中庸之道,它的主要内容并非人们所普遍理解的保守,平庸,庸俗,无能,不求上进,浑浑噩噩。 中庸之道其实是中道或中和之道。中庸基本包含以下几种意思:1,中不偏,庸不易。是指人生不偏离,不变换自己的目标和主张。 2,中指好的意思,庸同用,即中用的意思。指人要拥有一技之长,做一个有用的人才。又指人要坚守自己的岗位,要在其位谋其职。 3,“中”指的是“中和”,”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节度),谓之和。”中和”就是做事不偏不倚,保持一颗平常心。《尔雅》记载:“庸,劳也。”古人又说:“民功曰庸”。即日常生活中的默默工作。程颐认为:“不易谓之庸”。庸就是做事吃苦耐劳,持之以恒。将中和的理念应用于日常生活,就是中庸。 孔子把"中庸"看成是一个最高的道德标准,也是他解决一切问题的最高智慧。中庸涉及天人,人际,人性,人生等诸多方面,它倡导一种中正刚健的天然美德,天人合一,刚柔相济,无过无不及,统筹兼顾,情理兼综,隐恶扬善,物出有两,事不强成,都是中庸之旨。良知,诚信,睿智,礼节,孝道和做人处事中的执道,循礼,审时,守度等,都是中庸德行。中庸对问题有一种有始有终,慎终追远的总体把握。它注重后果,讲究底气,讲究内力,讲究后劲,有始无终,大起大落,色厉内荏,孤注一掷,急功近利是中庸反对的。中庸文化最注重人在历史活动中的精神,真正意义上的中庸只有成熟的人格才能具备。 中庸全书可分为下列几个部分:

一至九章,说明中和即是中庸之道。 十、十一两章,说明“和而不流,至死不变”之谓强,将和阐明清楚。 十二至十五章,指示中庸之道,应从“忠恕”入手。 十六至十九章,说明“忠恕”之根本为“诚”字。 二十、二十一两章,引申“诚”字可治国、平天下的大道理。 二十二至二十六章,阐明“至诚”的功效。 二十七至三十二章,赞周公、孔子之成就,阐发“至诚”之能完成圣业。 三十三章,至诚由于“慎独”做起,而归结于“无声无臭”之上天,旨在养成至诚至圣之至德。 传统典籍的阅读在潜移默化之中给我们的思想价值观念带来改变。阅读《中庸》给我带来了许多收获。 《中庸》是一部具有多方面意义的儒学经典,在学习方面,中庸提倡: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通过学问思辨行这样一个环环相扣的过程,深化认识,加强理解,并坚定的实行。在这个过程中,学思结合,学以致用。我觉得是一个科学合理的学习体系。我们中山大学以“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为校训,就蕴含着对每一个中大人的殷殷期盼:掌握科学的方法,勤勉钻研,运用所学服务社会,坚定的为理想而奋斗。 在做人方面中庸提出“五达道”——君臣也,父子也,夫妇也,兄弟也,朋友之交也,调节这些人际关系靠什么?靠人们内心的品德和智慧。于是提出“三达德”即智、仁、勇。并给出了培养这三种通行天下的品德的方法——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在大学生活中,重要的是处理好各种人际关系。包括自己与远在家乡的父母,与老师,与社团同事,与同学等不同人的关系。在阅读《中庸》中,我仿佛听到了来自圣贤的谆谆教导一个人只有坚持不断地学习,

《中庸》读后感3篇

《中庸》是中国古代论述人生修养境界的一部道德哲学专著,是儒家经典之一,原是《礼记》第三十一篇。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这本书的读后感,欢迎大家阅读! 《中庸》读后感(一) 很喜欢看“平衡木”比赛,因为在如此狭窄的木板上运动员不但能稳如泰山,而且还能做出优美高难的体操动作,用人体线条勾勒出一副副动感的艺术画面。她们的每一跳,每一次转身,所使用的力量真可谓恰到好处。因为无论是力量偏大还是不足,都会从平衡木上掉下来。所以平衡木的魅力充分体现了“恰到好处才是真!” 读过《中庸》一书,对于恰到好处的真谛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子曰“过犹不及。”就是无论是“过分”还是“不足”都是错误的。仔细观察,无论是自然界还是人类社会,无论是人生轨迹还是心灵的成长历程,无一例外地都围绕着中庸之道在运行。 就拿香港回归来说,中央政府并没有强硬地要求香港必须实行社会主义制度,而是采用了“一国两制”。这一举措,举世无双,因而香港回归顺利,发展平稳。“一国两制”符合中庸之道,充分展示了中国领导人的政治远见和智慧。 我再举一个反面例子,现在正在肆虐的“金融危机”,究其原因第一是美国的

超前消费方式实在过头;其二是美国的金融界和房地产商人的过分贪婪;其三是美国的监管力度不够。既有过分也有不足,总之离中道太远,所以金融危机的爆发,简单地说就是偏离了中道。 我再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凡是做的好的地方都是符合中道,凡是不好的地方都是偏离了中道。比如有时候扩展量偏多,难度偏大,这都会影响教学效果,使学生产生畏难情绪。再比如跟学生沟通不够,或者沟通方式过于简单,这就无法真正地走进孩子的心灵。 中国古人已经给我们提供了极其深刻的“中庸”智慧,我们应充分地利用它,完善我们的工作,完善我们的生命。 《中庸》读后感(二) 《中庸》原是《礼记》中的一篇,一般认为是子思所作。《中庸》在宋代的时候被朱熹从《礼记》中抽出来,和《论语》、《孟子》、《大学》合称为“四书”,成为儒家推崇的必读书目,可见它们作为儒家经典的组成部分价值独特,影响深远。 《中庸》是儒家乃至整个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是几千年来中华民族伟大智慧的结晶。孔子的中庸思想是对人类的重大贡献。程颐说“不偏不倚叫做中,不变不更叫做庸;中是天下的正道,庸是天下的定理。”

从中庸读中庸之道

从《中庸》读“中庸之道” 从《中庸》读“中庸之道” ●张菊生 今天我要讲的是“四书五经”之一的《中庸》。 《中庸》是“四书”的第二部。第一部是《大学》,第二部就是《中庸》,还有《论语》和《孟子》。《中庸》所反映的是孔子的思想,但不是孔子亲自写的。孔子的思想被他的弟子往下传,传到第三代,孔子的孙子有个叫做子思,他把孔子的思想整理出来,成为一部书,这就是《中庸》。 一、中庸的大道是“和” “中庸”是什么?中庸就是中庸之道,是平庸,是不偏不倚?长期以来,大家对《中庸》存在着很多的误解,就是没有搞清楚孔子说的“中庸”和我们平常认为的那种“中庸”的区别。 《中庸》是代表了孔子哲学的一个典范著作。“中庸”是什么意思?《中庸》的核心,有一句话叫“允厥执中”。如果关心古代建筑的话,大家知道,故宫三大殿中的一个殿的一块大匾上就写了这四个字。皇帝治理天下把这四个字作为自己的警句。“执”就是掌握,掌握“中”,掌握天下即“掌握中”,不偏左也不偏右。掌握了中道,你

就能治理天下。 朱熹说,“允厥执中”是大道的核心所在,是孔子思想的最核心部分。不论天下如何大,国家如何大,治理国家的最根本的方法只有“允厥执中”。“中”是最大的道理。比如成汤、周文王等所有古代治理国家的贤君,都把握了这个道理;不把握这个道理,国家就要大乱。 究竟什么是“中庸”?“中庸之道”根本的东西就是“中”。大学者程颐说,不偏谓之“中”,不易谓之“庸”。“不偏”就是在中间,“易”就是改变。他告诉我们,要走正路,要坚持正理,而且这种坚持不能改变,这便是“中庸”。 现在人知道,历史有规律,自然有规律,社会有规律;而过去的人把规律称为“大本”,孔子和儒家看“大本”就是“和者也”,“天下之达道也”。中庸的大道就是一个“和”字。“达道”,达到最高的道理。什么是最高的道理?最高的道理就是“顺性之谓也”。事物快要接近本质了,我们就要顺乎自然规律,顺乎社会规律,顺乎政治规律,不能倒着来,也不能逆着来,顺其道而行之,才能“达道”。“和”就是顺其规律,“和”就是中庸。 东方哲学的一个核心是“天人合一”。《中庸》把天人合一讲得非常准确和明白。《中庸》说,“天人合一”是“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天就是天,地就是地,不破坏它,让它们按照自然规律发展,这样万事万物就能够得到繁育和发展,这就是“天人合一”。孔子这方面的思想早在《中庸》中就有体现:天地位焉,

《中庸》读后感

《中庸》读后感 读了《中庸》,感觉收获还是很大的。《中庸》是儒家乃至整个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核心,是几千年来中华民族伟大智慧的结晶。相传是孔子之孙子思写的经典文本,或者是秦汉时儒家的作品,被收录在《小戴礼记》中,后来独立成一书,南宋朱熹又将其分成三十三章。 初读《中庸》,感觉很迷茫,不知其所云,不是因为字难认,相反字很容易,就是意思很难理解。而以前读《大学》,有很多生僻的古汉字,可是文章意思很容易理解。但是,我还是坚持晨读,并查阅了一些资料辅助理解。现在,回过头来,感觉收获还是不小的。 关于“中庸”,程颐说:“不偏不倚叫做‘中',不变不更叫做‘庸';中是天下的正道,庸是天下的定理。”中庸是儒家的最高道德标准。中庸以“诚”和“中”为基本概念,叙述“天人合一”的形而上学。故其第一章以“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烛照通篇。这句话是一个垂示,犹如凤鸟衔至黄帝窗前的“五始之文”(《春秋保乾图》称:黄帝坐于扈阁,凤凰衔书至帝前,其中得五始之文焉),乃是一种瞬间绽现的文采。是一个自天之命、由微之显、从天命之性到修道之教的过程。 书中说“性”“道”不可须臾离开自身,要从“戒慎”“恐惧”“隐显”“慎独”等方面培养自身的品德,掌握中庸之道,促成中和。达到中和,则天地万物安处其位,万物便生长发育,生生不息。“道”源于本身,与自我相分离,而君子要学会反求诸己才能得之。真正的君子要做到格物致知,去外诱之私,而充其本然之善。这种自我修养与反省的品质是我们当代大学生所必须有的。无论遇到什么人或者什么事,不论今后会遭遇怎样的挫折,我们都要学会“反求诸己”,凡事都要从自身找原因,我们应当学习孟子“吾日三省吾身”的品质 可是,要达到“至诚”的境界又谈何容易呀!特别是我们今天的经济化市场化的社会,达到“至诚”就更加不易。人性是有很多弱点的,归根结底一“贪”字。自古贪者都是活得很痛苦的。而中庸就可以克服人性的贪,从而使人们做到知足常乐。总之,读过中庸之后,于为人于处世都受益匪浅,受用终身。

中庸读后感

中庸读后感 中庸读后感 中庸有三层含义,一是中不偏,庸不易,二是指中正、平和,三是指中用的意思。 中庸中道出,人生需要不偏不倚,不变换自己的目标和主张,这是一个持之以恒的成功之道。无论是在古代还是在现代,社会情况总是在不断地变化的,就马克思主义哲学来讲,我们需要实事求是,无论做什么事都需要根据现实状况,实事求是的调整自己的计划和目标。这样讲来,要保持中庸,做到不变更自己的主张和目标,似乎有点难,然而我们依然会追求中庸,因为我们需要有一个持之以恒的目标,人生有时候也需要做到不偏不倚。子路曾经问什么是强,孔子回答:故君子和而不流,强哉矫!中立而不倚,强哉矫!国有道,至死不变,强哉矫!孔子认为能够做到中庸是强大的,一个人做到不偏不倚,不随波逐流,坚定自己的信念,坚定自己的原则。只有自己心中有一个强大的目标,做到不偏不倚,这样才是真正的强大。就像在战争中,反抗不一定是强,反抗也不一定是弱,就像《潜伏》里面说的有一种胜利叫做撤退,有一种失败叫做占领。 在中庸中讲到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人需要保持中正平和,如果失去中正平和,一定是因为喜、怒、哀、乐太过,治怒唯有乐,治过喜莫过礼,守礼的方法在于敬。一个人要保持中正平和,需要从容淡定,需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绪,不能过喜过忧,不能过怒过哀。七情六欲本来是人的正常反应,但不能反应过头。无论在什么场合,如果都将这些情绪表现到中正平和的境界,既不过分,也无不足,不管遇到了什么状况,都能够保持一种淡定的态度,保持一种从容不迫的情怀,那么就做到了中庸。做到中正平和似乎有利于自己的成功。 子曰:中庸其至矣乎!民鲜能久矣!。天下国家可均也,爵禄可辞也,自刃可蹈也,中庸不可能也。在孔子看来,中庸是很难实现的,然而,中庸为什么很难实行和彰显呢?孔子说:知者过之,愚者不及也。贤者过之,不肖者不及也。

读中庸的心得体会范文2020

读中庸的心得体会范文2020 《中庸》是儒家乃至整个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核心,是几千年来中华民族伟大智慧的结晶。下面是由带来的有关《中庸》读书心得体会5篇,以方便大家借鉴学习。 《中庸》读书心得体会2 《中庸》读书心得体会3 《中庸》读书心得体会4 《中庸》读书心得体会5 #做生意,是为了求利,求利就很难做到不报怨。进货求人家优惠,人家不优惠,抱怨了;卖货求人家买,人家不买了,抱怨了。有怨,心气就不顺,心气不顺,做事也很难顺遂。因此,我们要时常修心养性不抱怨,不怨天尤人。 那么如何修身养性以无怨呢?首先我们要找到产生抱怨的最大原因,一个字:求。因为有“求”而不得才会生怨。求天保佐不顺遂,求人施助不顺遂,便产生了怨,怨天尤人。因此,《中庸》说,在上位不陵下,在下位不援上,正己而不求人,则无怨。上不怨天,下不尤人。意思是说君子高居上位不去欺凌下位的人,君子处在下位不去高攀上位的人。只是端正自己,不去苛求别人,这样便无怨心,上不怨天下不尤人。 所以人之所以有“求”的原因在于不能端正自己,即不能正己。因此,生怨的根本原因是不能正己。能正己则无怨。

在其位谋其职,则无怨。人最大的怨来自于自身所处地位和环境。人们总是在其位而妄想他位高位,则怨气常生。常言道,人比人气死人,就是这个道理。所以“君子素其位而行,不愿于其外。素富贵,行乎富贵;素贫贱,生平贫贱;素夷狄,行乎夷狄;素患难,行乎患难;君子无入而不自得焉。”愿者,怨也。君子无愿,故自在自得。 其三,失败导致生怨,怨天,怨人、怨自己。抱怨解决不了问题和困难,要解决问题和困难必须“反求诸其身”,要反省、总结失败的原因,然后再接再励。所以孔子说:射有似乎君子,失诸正鹄,反求诸其身。意思是说没有射中靶心,要找自身的原因,不能怨靶心不够大不够近。这里也有一个“求”字,求自己也会有怨生,怨自己太笨。所以人一定要中正,也就是一定要端正自己,端正自己的心态,反省认识自己的不足,然后弥补不足再接再励,不怨天不尤人。 读中庸的心得体会范文

教师中庸读后感

教师中庸读后感 教师中庸读后感看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都增长了不少见闻,是时候写一篇读后感好好记录一下了。怎样写读后感才能避免写成“流水账”呢?以下是xx 收集整理的教师中庸读后感,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站在教师的角度,从" 中庸" 这个概念出发,我浅显的谈谈对《中庸》的认识和理解。中庸之道,是尺度,是分寸,是恰到好处,就是一种和谐之道,《中庸》从修身,齐家,治国,诚身,至圣五个方面诠释了怎样做到中庸之道,子曾经这样曰过:" 天下国家可均也, 爵禄可辞也,白刃可蹈也,中庸不可能也。" 书上说,"不偏不倚叫做‘中',不变不更叫做‘庸';中是天下的正道,庸是天下的定理。"中庸是儒家的最高道德标准。中庸以"诚"和"中"为基本概念,叙述"天人合一"的理想。书中说"性"" 道"不可须臾离开自身,要从"戒慎"" 恐惧"" 隐显"" 慎独"等方面培养自身的.品德,掌握中庸之道,致中和。达到中和,则天地万物安处其位,万物便生长发育,生生不息。"道"源于本身,与自我相分离,而君子要学会反求诸己才能得之。真正的君子要做到格物致知,去外诱之私,而充其本然之善。这种自我修养与反省的品质使我明白无论遇到什么人或者什么事,不论今后会遭遇怎样的挫折,我们都要学会"反求诸己",凡事都要从自身找原因。人,都长一双眼睛,向外可以观察无边广阔的世界,向内可以看清无限深邃的内心。然而,很多人,向外无边扩展的看了,向内,却从来没有深入过。 中庸里面很多的道理都让我反复咀嚼,学习生活中自觉受益良多," 人一能之,己百之, 人十能之,己千之。果能此道矣,虽愚必明,虽柔必强" ,什么都抵不过坚持,坚持学习,定能获得自己想要的回报,很多时候不是我们做不到,而是我们做了几次就轻言放弃。" 善始者 实繁,克终者盖寡" 。学习中,生活中,必将铭记此道,激励自己! 作为一名教师,我们首先要读的是《中庸》里的"道。"" 道。"是什么?道是生命本体的轨迹,浅显说就是生活的寻常,我们教育从外层看是教育孩子基本的道德。基础

读中庸心得体会

读中庸心得体会 篇一:读《中庸》的心得体会 读《中庸》的心得体会 《中庸》是我国儒家的重要哲学经典之一,是一部含有深刻哲理的古代思想文献,通常被认为是孔子的孙子子思所著。它原来是《礼记》中的一篇,南宋哲学家朱熹把它从《礼记》四十九篇中抽出来,与《大学》、《论语》、《孟子》合称为“四书”。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中庸的思想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内容相当丰富的人生哲理,也是实用的学问,可以使我们终生受用不尽,甚至对我们民族性格的形成有着重要影响。“中”就是不偏不倚,“庸”就是常。“中庸”就是要劝人们在思想上要不偏不倚,在行为上要不走极端,无不及亦无过之。其中也体现了儒家关于修身、治国、处世等方面的伦理道德思想。 最早提出“中庸”一词的是孔子。仲尼曰:“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小人之反中庸也,小人而无忌惮也。”孔子认为,有道德的君子能够做到中庸,小人却违背中庸。君子之所以能达到中庸的境界,是因为他的言行时时刻刻都适中。小人之所以违背中庸,是因为他做事肆无忌惮。行中庸之道,其实也就是我们常常说的做事要

有分寸、有尺度,做到恰如其分、恰到好处。就好比琴弦,拉得太松,就不成曲调;拉得太紧,就容易绷断;只有松紧度恰到好处,才能发出美妙的声音,人生亦如是。 对国家来说,“和”是处理国际关系的重要指导思想,我们提出了“和谐社会”的口号,我们国家也要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国家。中国自古就有以和为贵的优良传统,北京奥运会上。 一个“和”字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文化精髓,向世人传递了中国的处事态度。对于我们个人而言,每个人要理性对待问题,以中庸的态度处理问题。中庸之道看似平常,然而越平常的事情往往越难做到。子曰:“中庸其至矣乎!民鲜能久矣。”“白刃可蹈也,中庸不可能也。”说明坚持中庸之道是十分困难的。每个人都有无尽的欲望,我们每个人都有这种天性,这种天性使我们不仅仅满足于吃得饱,穿得暖,而是有更多的追求。于是,我们渐渐不再是仅仅是为了生存而忙碌,还为了名与利,为了无穷无尽的欲望去忙碌,变得像个陀螺一样转个不停,不知不觉中成为了欲望的奴隶。只有学习中庸之道,保持中和,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不为欲望所困扰,才能做生活的主人,活出自我,达到“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静随天外云卷云舒”的超然境界。 篇二:

中庸读后感2000字

中庸读后感2000字 红楼总众女子中,我最喜湘云,喜欢她的率真,她的洒脱,她的豁达。雪芹先生让湘 云第一次出场乃在三十一回,因麒麟伏白首双星一篇文字中,而在二十九回中,宝玉与钗 黛三人斗口之间便已带出湘云其人。太君因见金麒麟眼熟,故问。钗曰“史大妹妹有一个”黛则讽曰“宝姐姐别的事情上还有限,惟有在这些人带的东西上越发留心”,读至此,如 不见后文,不知此文之妙,笔带双关,既活画出钗黛二人形象,又为后文打下伏笔,似此 类之文,红楼中甚多,由此可见一斑,可知雪芹先生之胸中丘壑。 走近一些吧,重新想起这个渐行渐远的名字,便会看见那不仅仅是一具屹立的骸骨, 更是一个透明的灵魂。即使在漫天的阴霾下,从这个灵魂的一隙之明中,也能看到一排排 颠沛流离的妇孺、一列列疲惫孤寂的男子,从黄河两岸矢志不移地走向远方的足迹。在那 足迹之上,布满了梧桐枝的灰烬,却从中袅袅升起了火的凤凰——如果说这具屹立的骸骨,承担的是每一个悲剧生命的总和,这具骸骨掩盖不住的明亮的灵魂,就是昆仑顶上留下的、在每一次黑夜之中轮回的初曙。 刘邦称帝后说:“要说运筹帷幄、决胜千里,我不如(张良);要说治理国家、安抚百姓,我不如(萧何);要说统领大军、攻城略地,我不如(韩信)。这三位都是人中豪杰,而 我能够重用他们,所以我能取得天下。但是项羽只有一个(范增),却还把他抛弃了,所以 项羽势必会被我打败。” 高公馆的这些人和事总是让我感到作呕! 高家中专横、衰老、腐朽的最高统治者高老 太爷。他就象政府机构中某些腐-败、贪婪的官员。那些官员仗着自己的官职,随意支配人,在无形中,人们对他产生了怨恨,对他也产生了无形的威胁。也有些贪官像狡猾贪婪 的四老爷克安,他们运用自己的小聪明,毫无顾忌地从公家手中“榨钱”,行贿受贿是样 样不缺。还有像腐化堕落的败家子五老爷克定的青少年,他们整日沉迷于网络的虚拟世界,他们由于承受不了社会各方面的压力自甘堕落。尽管有如此之多的“乌云”,但它永远遮 挡不装太阳”的光辉。无数的封建保守力量终究会被青年一代在新思潮影响下的觉醒和对 封建势力的不妥协斗争,以及满怀激-情对叛逆封建家庭、封建制度的革命行动所击垮。 读了《中庸》,感觉收获还是很大的。《中庸》是儒家乃至整个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 核心,是几千年来中华民族伟大智慧的结晶。相传是孔子之孙子思写的经典文本,或者是 秦汉时儒家的作品,被收录在《小戴礼记》中,后来独立成一书,南宋朱熹又将其分成三 十三章。 这本书讲述了:故事的主人公孙少平出生在一个贫苦的家庭,从上学时候吃黑面馒头 到他长大成人后成了一名揽工汉,依然很艰苦。可是哥哥的工厂又倒闭了,全家好几口人 的生活压力全压在他一个人的身上。开始他承受不了,可后来他坚持住了,还总结出一种 对苦难的骄傲感、崇高感。读到这里我不禁为他留下了眼泪。

读中庸有感

读中庸有感(一) 《中庸》是我国儒家的重要经典之一,该书讲述儒家关于修身、治国、处世等方面的伦理道德思想,要求人们按照这些道德规范和原则,调节个人的思想和言行,做到不偏不颇,无过无不及。“凡是豫则立,不豫则废。言前定则不跲,事前定则不困。行前定则不疚,道前定则不穷。”上下通达、大爱无涯,诚中有道,告诉了我们简单而又深奥的为人处世的哲学。 书上说,“不偏不倚叫做‘中’,不变不更叫做‘庸’;中是天下的正道,庸是天下的定理。”中庸是儒家的最高道德标准。中庸以“诚”和“中”为基本概念,叙述“天人合一”的理想。书中说“性”“道”不可须臾离开自身,要从“戒慎”“恐惧”“隐显”“慎独”等方面培养自身的品德,掌握中庸之道,致中和。达到中和,则天地万物安处其位,万物便生长发育,生生不息。“道”源于本身,与自我相分离,而君子要学会反求诸己才能得之。真正的君子要做到格物致知,去外诱之私,而充其本然之善。这种自我修养与反省的品质使我明白无论遇到什么

人或者什么事,不论今后会遭遇怎样的挫折,我们都要学会“反求诸己”,凡事都要从自身找原因。人,都长一双眼睛,向外可以观察无边广阔的世界,向内可以看清无限深邃的内心。然而,很多人,向外无边扩展的看了,向内,却从来没有深入过。想想自己上小学的时候,如果考试不好,回家会说考试的时候,答案写错了,(https://www.sodocs.net/doc/c710603142.html,)或者紧张,或者什么理由。总而言之,不敢正面自己的失败,不从内心去找根本的原因,现在,凡事都会反求诸己,换了立场想一想,其实都会变得平和。 《中庸》里还有一个重要的字,就是“诚”。有句话说,只要自己对自己诚实,这个世界就不会欺骗你。而之所以,诚很难做,多数在于,人的部分缺点。比如说,虚伪,爱面子,去追求一些原本对生命本身不太重要的名利等外在的东西。而使人,迷失了自己的本性的纯洁。一个“贪”字,就让“诚”字执行起来多曲折。佛法中讲,人有三毒:贪、嗔、痴。自古贪者都是活得很痛苦的,但好像很多人又走不出这个怪圈,而中庸就可以克服人性的贪,从而使人们做到知足常乐。那种谨慎的对待大家看不到的地方,对大家听不到的地方也心有恐惧,不敢

《中庸》心得体会

《中庸》心得体会 大家好,今天我与大家交流是学习国学经典《中庸》的心得体会,修传统文化,走智慧人生。 《中庸》一颗在历史长河中,绽放出属于自己光芒的明珠。《中庸》一本人与人之间相处的宝典,《中庸》一本让人如获至宝的书籍,而我在今年暑假有幸在李校长的引导下欣赏了此书。我的心灵如开启了一条缝隙,智慧的阳光使我顿悟,现将自己的一点点片面的看法写下来,希望各位同仁能不吝赐教,给予包涵。 《中庸》从字面上理解,便是“执中”之意,但是在执中又当求“中和”,在一个人还没有表现出来喜怒哀乐之时的平静情绪就为“中”表现出情绪之后经过调整而符合常理为“和”。通过读此书,让我认识到了它是我国儒家经典之一,是儒家乃至整个传统文化的思想核心,是几千年来的中华民族伟大智慧的结晶。 作文一名教师,我们首先要读的是《中庸》里的“道。”“道。”是什么?道是生命本体的轨迹,浅显说就是生活的寻常,我们教育从外层看是教育孩子基本的道德。基础的文化,但内层确是在护送他们走过“寻道”之路的一段重要的旅程。从大义上讲,我们的工作是帮助许多懵懂的心灵探索真实、正确的生命轨迹。作

为教师、长者,我们的确比孩子更深切、更准确的了解了生命,但我们当中又有几个真正的寻到了最本真的道、最准确的道呢?或许,很多人与我一样仍在寻找。有句话说:“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当这个极具震撼的称谓响彻在每个从事教育事业的人的心头时,我们又是否扪心自问敢不敢承负如此之巨的挑战。 作为敬德修业的君子应谨言慎行、战战兢兢,通常,人在众目睽睽之下,容易谨言慎行、小心谨慎。一旦自己独处时,就会丧失警觉心,从而做出不该做的事。却不知,人间私语,天若惊雷;暗室亏心,神目如电。天网恢恢疏而不漏,不可自欺欺人啊!我们都见过走钢丝这一杂技,走钢丝就象征我们一路的修行,身下是万丈深渊,每走一步都要胆战心惊,因为稍不留神,必会坠崖身亡,心念稍不注意,也会被外界欲望、名利勾引而堕入地狱之门,人往往忽略一些细节,其实,在最隐微之处更易显现,就如同黑暗之中一点灯火,却是那么清晰明亮。俗语讲:细节决定成败,多少人不注重细节,从而导致人生惨败,与机缘擦肩而过,由于一时疏忽,结果满盘皆输。给人生带来败笔,更甚者带来生命之忧。又有多少人谨小慎微,保全生命,赢得机会,所以,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这里我要给大家讲一个故事:有一个英国青年和德国青年走在路上,突然发现地上有一枚硬币,英国人对此不屑一顾,并从钱上跨过去;而德国青年却两眼放光,兴奋异常的捡起来。十年之后,再相遇时,英国青年一事无成,贫穷落魄;而德国青年成为腰缠万贯的富翁。从这个故事中可见,细节决定成败,所以老子曰:“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

中庸读后感5篇

中庸读后感5篇 各位读友大家好!你有你的木棉,我有我的文章,为了你的木棉,应读我的文章!若为比翼双飞鸟,定是人间有情人!若读此篇优秀文,必成天上比翼鸟! 中庸读后感一:《中庸》读后感(796字)《中庸》是一篇重要的儒家哲学经典文献,它从本体论、主体论、伦理政治论、宇宙论四个向度展开了儒家哲学思想体系,经道德本体作为始基,以道德主体作为核心,阐述了秉具天命之性的人在社会和自然中的立身原则和行为规范,最终将天人、内外之道归结为一“诚”。《中庸》接续孔子、曾子思路,继承并改造三代天道观,将超越而外在的、神圣的、具有德性并依据德性主宰人事的“天”进一步转化为超越内在的、作为包括人在内的宇宙万物之终极本原的道德本体。中庸之道如今已走向略带贬义的色彩,但如今人世间,成功之人,成名之人,大凡都是深谙此中者,不偏不倚,无过不及之名。中,不偏不倚;接着说

庸,庸不是无能,而是平常。平常就是不易,即鲜有改变,年少轻狂之时,日日思变,整日里做着相同的工作,重复着相同的生活被深恶痛绝,因而时时思变,跳槽等等所为,均有一定因素是因不庸而起。不说此行为之好坏,年少轻狂时的不庸在长者眼中是为胡闹、是为冒险,是为激进。暮年之人常念叶落归根,常念平淡生活,有一大俗话云:平平淡淡才是真。其意为庸也,年长者好庸,年少者恶庸,且不论庸者好坏,此一对立还是颇引人深思,庸者有好之者,有恶之者,既然中庸合用,我认为中是好的,则合用,庸必然也应是好的,平常之为,淡然处之能培养良好心态,庸并非鼓励不求上进,而是在激进中寻求平衡,此又回到中,不可过也不可不及,是以中庸合用。联系自己的教师生活,我感觉教师确实应以平和的心态来面对学生的错误。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因为个体的差异,所犯的错误也是各种各样的,教师面对这些错误时,如果心态过

中庸怎么读【我读中庸之择善固执】

我读中庸之-择善固执 在朱熹评注的《中庸》里,有这样一段话“子程子曰‘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这段话的意思是说,不偏不倚叫做“中”,没有变化叫做“庸”,“中”是天下之正道,“庸”是天下的定理。 不偏不倚即是选择时的准确无误,没有变化即是要求人们要坚守不渝。于是这就引出了中庸之道所提倡的“择善而固执之者也(《中庸》第二十章)” 首先,是“择善”的问题。什么是善?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见解。面对路边乞讨的乞丐,有人觉得直接施与其食物或者现金是善;有人认为帮助其获得低保是善;而有人却认为“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交给其养活自己的技术才是善······作为旁观者,我们无法也无能判断到底哪个才是真正的“善”,但是中庸中说的“善”即是人性中固有的善。我们需要判断的是“善”的表现形式,而《中庸》则说的是“善”的本质。 那么什么是善呢?《中庸》第六章中说到“舜好问而好察迩言,隐恶而扬善,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其斯以为舜乎!”这里的善指的是“好的意见”;第八章中孔子在夸赞颜回时说“得一善,则拳拳服膺而弗失之矣。”这里是说,颜回做人,一旦有一点受益和领悟就牢牢记在心中不肯失去,这里的善指的是受益和领悟。当然善还不止这些,我们又要怎样才能达到善呢?“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人的本性是由上的天赋予我们的,而不是由我们自己培养得到的。但是“善”却是要靠我们自己努力,因为就《中庸》里的意思来看,顺着本性发展才算是顺从“道”(即中庸之道),努力“修道”才能达到教化的目的。而教化的目的则是要我们拥有“善”的素质。看似矛盾,其实仔细想想也是有逻辑性的。上天赋予我们的本性里的东西善恶兼有,这就要求我们通过对“道”的修订,制订一个辨明善恶的统一标准,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引导我们感知判断什么是善。这样,我们才能把握住天性中那些有可能变成善的东西并努力使之变成善。 在善的问题上,中庸中有特别提到“明善”与“诚身”的问题。作为一个生活在社会中的人来说,我们的首要任务是“明善”,认清此时此地各种纷繁交错的人际关系,尤其是以自身所连接而成的关系网络。先明善,才能分析清楚自身要想实现目标,现阶段所面临的优势、劣势、机遇、挑战,才能够静下心来反躬自省,分析目标实施的可行性以及成功的概率,分析既定目标是否遵从自己的本性,从而达到“诚身”。“自诚明,谓之性;自明诚,谓之教。诚则明矣,明则诚矣。”天赋的本性使我们由于内心的诚实而能够达到明白事理,就是说我们坦诚地反省自己,忠于自己对自然、社会、他人的认知,发现原来人性是向善的。这种发现能力,是先天性的。后天的教化使我们从明白事理达到内心的诚实,明白人间善行之后觉悟到那才是自己真正向往的境界,因为那“善”正是我内心苦苦寻求的东西。这也就是后天教化所要求我们达到的高度。所以说,明善与诚身二者相辅相成,只要内心诚实就能够明白事理,只要明白事理最终就能达到内心诚实。 无论是来自于天性还是来自于教化,行善都是我们的处事原则,也是我们人生的最终选择。诚于他人,忠于自己,发自内心地将善传递下去,为了营造和谐社会,也为了缔造美好 人间。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