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浅谈如何指导学生获取作文材料

浅谈如何指导学生获取作文材料

浅谈如何指导学生获取作文材料
浅谈如何指导学生获取作文材料

浅谈如何指导学生获取作文材料

摘要:本文从留心生活,认真记录,在生活中获取材料;引导观察,寻求特点,在感性中获取材料;组织活动,用心体验,在活动中获取材料;指导阅读,做好

笔记,在学习中获取材料;利用形象,激发想象,在想象中获取材料等五个方面

来揭示“如何指导学生获取作文材料”。这是多年山区小学语文教学实践的经验,

是解决学生作文时无话可说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指导学生获取作文材料

一、留心生活,认真记录,在生活中获取材料

“生活是创作的源泉。”材料的积累,要靠平时仔细观察、用心体验和认真记录。也就是说,把自己在衣、食、住、行中看到的、想到的、听到的点点滴滴的

素材储存到自己的作文“仓库”里。并学会在“仓库”里选取材料。

我们多数小学生年龄小,平时不注意身边的事物,再加上生活阅历浅,因此,一提起笔来就觉得无事可记,无理可论,头脑中一片空白,不知作文应写些什么。只有当老师布置作文时,才忙于拼词凑句,交差了事。对这类学生,教师要告诉

他们“处处留心皆学问”的道理。使他们知道写好作文必须要有大量的素材,而素

材的主要来源是通过深入生活,深入实际而得。所以,我们要引导学生从自己的

生活天地中去发掘开拓写作内容,让他们去实践、尝试、体验、发现,然后记下

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想,从而获取直接材料。

二、指导观察,寻求特点,在感性中获取材料

没有观察,就不可能有大量的信息材料获得、储存。就不可能有丰富、充实

的知识。我们要做有心人,留心周围各种各样的人和事,仔细观察周围场景和人

物举止神态,认真思考事情的内在联系和意义,从中发现有意义的写作材料。所以,我们要对学生的观察能力进行培养。

在观察中,我们要把随意观察深化,指导学生进行定向的观察。定向观察也

叫专意观察,这是一种有预期目的的观察。应当成为获取作文材料的重要一环,

观察要求精心和细致。

具体做法是,教师指导学生确定一个事物为观察目标,连续一段时间专意观察。让学生通过观察有所发现后,引导他们向广度、深度发展,从而认识事物。

发现并找出该事物的特点,记下观察到的发现,获取富有特色的材料。

三、组织活动,用心体验,在活动中获取材料

组织学生参加各种有意识的活动,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

使他们获得丰富的感性知识,为他们提供获取材料的情境。更重要的是学生亲身

参加了活动,有了真切的体会和感受,获取的材料可信度高,写出的作文也就有

真情实感了。

教师在组织活动中要尽力做到结合“五四”、“六一”、“八一”、“国庆”、“元旦”

等节日开展庆祝、联欢活动。活动前,教师要指导学生根据活动目的编拟提纲,

活动时引导他们按提纲进行并做好详细记录。使学生在体验中开阔眼界、陶冶情操、增长知识、获取和积累写作材料。

四、指导阅读,做好笔记,在学习中获取材料

阅读文学作品,是一种文化的积累,一种知识的积累,一种智慧的积累,一

种感情的积累。大量地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不仅能增长人的知识,也能丰富人

的感情。因此,在课文学习的基础上,教师要指导学生进行大量的课外阅读,丰

富写作素材。要求学生每天读一篇优秀的文章,记一句优美的语句。指导学生选

小学生如何积累作文素材

浅谈小学生如何积累作文素材 合川区双龙湖小学涂和敏 [摘要] 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积累是事物逐渐聚集;在《辞海》中,积累是聚集增多。文学家茅盾说:“积累,应当时时刻刻身边有一支铅笔和一本草簿,无论到哪里,你都要竖起耳朵,睁开眼睛,像哨兵一样警觉,把你所见所闻,随时记录下来。”著名教师王牧天说:“让学生在增加见闻积累材料的基础上,或有见必录,或有为必录,或有感必录,不拘一格的随意练笔。”就学生而言,积累就是观察事物,学习知识,感悟生活的记录,是动眼、动耳、动口、动手、动脑的感觉记忆。 [关键词] 观察生活阅读感悟日记 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是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的具体体现。作文时,学生常感到无话可说, 甚至感到头痛,他们不是不知道该怎样写,而是不知道该写什么,没有写作的“源泉”,就如同没有原料的工厂,生产不出产品一样,正所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这种情况的出现,很重要的一点就是缺乏对日常生活中事物的观察与发现,从而造成了大事没有、小事放掉的局面,当然就没什么内容可写了。针对这种情况,我认为,应从如下方面去积累材料: 一生活的积累 在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中,“在生活里找教育,为生活而教育”的观念相当明确,他的“社会即学校”学说,更是告诉我们“教育的材料,教育的方法,教育的工具,教育的环境,都可以大大增加”。《语文课程标准》也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这就一语道破了作文教学必须回归生活,体验生活,以生活为本源,方可表达真情实感。要鼓励学生广泛地接触社会,细心观察,深入生活,感悟生活,去了解周围的人和事、景与物,这样才能有所发现。要对接触到的人和事有浓厚的兴趣,学会观察。观察是作文的基础,只有观察得细致,才能写得具体。观察能力的培养也是多种多样,教师要予以指导。 首先是观察目的的明确性,观察对象的确定性。学生的观察力还不是很强,尤其是低年级的学生,对事物的观察很肤浅,不分主次。所以,在观察前要让学生明确观察目的。如为了写“跳绳”,我组织了一次跳绳比赛。比赛前告诉学生:观察别人跳绳前作了哪些准备,姿势如何,怎样跳的,获得名次的同学又有什么表现等。在

学生互评作文方式

学生自改互评作文的尝试 教是为了不教,这已经成为了教师们的一种共识。在以往的作文评(改)讲中,大多是教师改了之后,选出好的,请同学念给大家听,由同学们来说写得好的地方,从而引导学生改自己的作文。虽说有一定的效果,但对于全体的进步以及对于具体的文章处理,总是欠缺了什么。于是,如何让学生自改互评作文的想法便产生了。 这个活动,分为几个步骤: 首先:让学生明白作文类型与写作的中心(也可以让他们自己判断,老师补充)。如写事的文章,明白写事类文章的六要素,重点是否突出;写人的文章,是否写出人的特征和写作突出中心所写的事例等等。这次是写事的文章,我们上周写了《一件后悔的事》,应抓住一件“事”,抓住“后悔”。 其次,出示评改要求: 1、尊重别人的劳动成果,不许乱写乱画,要有责任心,要本着为他人负责的态度。 2、评改要用恰当的修改符号,认真修改。 3、改错别字,把正确的写在旁边。 4、在改之前应通读习作两遍,看词的运用是否切当,语句是否通顺,再修改。 5、若重点不突出,作适当补充。 6、写出评语(优点和不足之处)。 7、向班上推荐好的文章与语段。 第三,评改次序: 1、全班打乱交叉改(最好避免同桌的习作)。 2、(别人的习作)同桌再交换读,修改,补充。 3、自己再读和修改文章。 4、全班交流,共同评价(优点和缺点)。 4、自己再补充、抄写定稿。 5、教师阅读并修改,成文。 小结:在这个过程中,要求学生遇到不会写的字要查字典,引导他们把语句修改通顺,学习别人值得学习的地方,包括内容上和写作方法上,如别人的修辞方法、词汇和构思,从而确定如何改自己的作文。在这个过程中,修改者(他人)经过通读到修改、补充,再到评价与推荐,已经有一个学习的过程。学生自己,通过自读到修改、补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浅谈如何指导小学生写好写景作文_人教版新课标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浅谈如何指导小学生写好写景作文人教版新课标 一篇写景的文章,它以景物描写为主要对象,如云雾雷电、雪雨风霜、日月星辰、山河湖海、花草树木等。景物描写是运用生动的语言把自然景物和社会环境的状态、特征从形态、色彩、声音、光影等方面,真实、具体、形象地描绘出来,再现于读者面前,给人以身临其境的感觉。要写好这类文章,我认为应当注意以下几方面: 一、深入实地、仔细观察、积累素材。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要写好景物描写的文章,就要学会观察,平时积累素材。在具体的习作中,如果打算写某一处的景物,绝不能凭想象,应该深入实地,仔细观察,积累写作素材。在指导学生进行观察时,我们应向学生渗透一些常见的观察顺序: (一)、选好角度,定点观察。定点观察就是站在一个固定的位置上进行观察事物的方法。运用这种方法,首先要选好合适的观察点,选取恰当的视觉角度,把观察到的景物,限制在某一固定的时间和空间内,对准目标,不变位置依据一定的顺序,然后再从这一点出发进行观察。这种观察法,定点定位直接对准画面,最适宜于典型环境里的自然景物或风俗人情的描写,就好像是摄影拍照的特写镜头一样焦点醒目。运用定点观察之后的定点描写,可以把景物描写得独具特色,个性鲜明,给读者以身临其境的实感,留下深刻的印象。如在《鸟的天堂》中,作者巴金有这样的描述:“我们的船渐渐逼近榕树了,我有机会看清它的真面目,真是一株大榕树,枝干的数目不可计数。枝上又生根,有许多根直垂到地上,伸进泥土里。一部分树枝垂到水面,从远处看,就像一株大树卧在水面上一般。”“榕树正是茂盛的时期,它好像在把它的全部生命力展示给我们看。那么多的绿叶,一簇堆在另一簇上面,不留一点缝隙。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树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这么美丽的南国的树。”作者立足在船头,随着船身渐渐逼近的时候,目光集中在大榕树的长势上,定点对大榕树形态的具体观察,看清了这一株奇特的大榕树的真面目,枝干“不可计数”,足见十分茂密;“枝上又生根……直垂到地上,伸进泥土里……卧在水面上一般。”观察了大榕树的整体形象;观察了大榕树与众不同的神态美,“那么

高中如何积累作文素材-(精选范文)

高中如何积累作文素材-(精选范文)

高中如何积累作文素材中学生写作,最大的障碍就在于素材的缺乏,想表达观点心有余而力不足。其实,写作的素材就如一颗颗贝壳,在沙滩上闪闪发光,只看有心人是否捡起它,成为自己写作中最亮丽的点缀。所以作为老师,应该帮助引导学生学会积累素材,有意识的积累,这样写起文章来就不会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而是文思泉涌,亮点多多。 经过几年的尝试和操作,我琢磨了几点作文素材积累的方法,现和大家分享一下。 一、立足课堂,高效地利用好教材。

首先,帮助学生养成积累素材的意识。我们绝大部学生都是“书到用时方恨少”,但如何让用的时候不少,很少去考虑。所以,从进入高一开始,我就要求学生准备一个课内素材积累本。其实,语文课本是作文素材的无尽宝藏,三年高中语文课程下来,按现行高中语文课本统计,共有140多篇,如果再加上《语文读本》,共有500多篇。如果认真挖掘课文内涵,我们会发现,从时代背景、作者介绍、文本解读到课下注释、单元主题,都是可供无限挖掘的素材“富矿”。如何让这些浩瀚海洋中的贝壳成为自己的点缀,我们需要一个过程,一个有意识的训练过程。 (一)多角度深入挖掘文本主题,一材多用。

一篇课文,它所传达的主题往往不是单一的,可以多角度地深入挖掘,如果遇到相关主题的作文就可以有效利用了。 比如学完《跨过百年的美丽》后,我就请学生思考:这篇文章可以诠释出哪些道理?经过一番思考和讨论,大家得出以下想法: ①居里夫人不看重外表的美,更看重执着的工作态度和科学精神,这也是她成功的关键。 ②居里夫人能够抵抗为外界的诱惑,内心坚定,这也是科学研究者最宝贵的品质。

自评与互评活动的组织 学生自评与互评----作文

学生自评与互评----作文 1、让学生积极参与评价鼓励学生勇于进行自我评价和评价他人。课堂评价应以尊重学生为前提,以促进学生发展为根本目的。通过学生自评、学生与学生互评、教师与学生共评,使师生互相学习、互相激励、扬长避短,调动教与学双方的积极性,促使师生共同发展。让全体同学在音乐学习和评价过程中获得愉悦的感受与体验,关注自我成长的历程,在评价的激励作用下学习、成长、发展。 2、让学生知道评价的内容学生自评和互评的基础来自于教师,从模仿教师的评价开始。教学评价的内容主要是针对学生音乐学习方面的评价,以《课程标准》中规定的各学段、各年级的课程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过程与方法、知识与技能三个层面)和教学领域为标准进行。 3、学生互评作文心得两则 1、通过这段时间改别人的作文,我发现了一些同学写作的不足以及自身的不足。首先,我感受到了如果字迹不好的话就不会有太好的分数,因为字迹象征作者本人,能从字里行间感受这个人究

竟是怎样的。然后,在写作时,一定要用心去写,专注去写,因

为注意力集中可以快速而又高效地完成作文,不会有太多涂抹的痕迹,让读者感觉内心舒畅。其次,最好是写真人真事,并且是发生在自己身上的或是亲眼看见的,只有这样,才能让作文更真实,情节丰富,把自己的观点和所想要表达的情感从作文里尽情显露出来,让读者真正感受到我所叙述的内容是真实的,更能让 人信服。 2、通过改这几篇作文,我发现这几位同学的主题不鲜明,中心不够突出,开头过于啰嗦,作文中没有具体事例,没有写明两个人是怎样相遇,还有几个同学字迹不工整,过于潦草。文章内容方面,内容太平淡,空乏无味,不善于运用优美语句。文章开头过于啰嗦,拉不到正题上,文章内容选用的素材不够好,内容仅 仅写了两个人相遇了,也没有写对自己产生较大的影响和改变, 作文中就是仅仅是两个人相遇,然后便匆忙结尾。文章的布局结构也不太好,详略不够得当,无用的话太多,但是这几位同学中,张礼慧的作文较好,内容新颖,布局较好,中心明确,整体还不错。

浅谈如何加强小学生作文训练

浅谈如何加强小学生作文训练 语文学科的工具性和语言学习的实践性,决定了语文 教学必须重视培养学生联系社会生活运用语文的能力和习 惯。所以,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就是帮助学生在语文实践活动中提高语言文字的应用能力。笔者根据自己多年的作文教学实践经验,针对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谈几点具体做法 一、范文“奠基”,指导写作 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出:“作文教学要与阅读教学密切配合。在阅读教学中,要指导学生学习作者观察事物、分析事物、遣词造句、连句成段、连段成篇的方法。要引导学生把从阅读中学到的基本功,运用到自己的作文中去。”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很多课文,为学生的写作训练提供了极好的范例,只要教师注重发挥教材的示范功能,以读导写,就能使学生的写作技巧得到提高。阅读《桂林山水》一文时,我采用了“三步”教学法。第一步:指导学生看图并读文,让他们初步理清文章的层次结构和作者的观察方法。此文的结构是总述一分述一总述,是按照由主到次的顺序(即先山水后其他)进行观察的。第二步:引导学生学习作者是如何将观察到的景象有条理、有重点地描述的。以第二段内容为例,首先让学生边读边划出重点词,接着教师提问,文章写的是桂林的水,作者为什么先写大海、西湖?通过读、议,使学

生明白作者是以大海、西湖同漓江作比较来强调漓江独特的美。讲漓江水静、清、绿的特点时,重点引导学生弄清三个句式的相同点与不同点,即句式相同,写法有别:说静,从感觉的角度写;说清,从视觉的角度写;说绿,从联想的角度写。第三步:回归全文,引导学生把学到的知识系统化,并通过朗读,仔细品味,加深印象。在此基础上,我引导学生模仿范文进行写作,给学生布置了作文题目并提出了写作要求:描写一处景物,要突出重点,并加上合理的联想。这次作文指导课,由于阅读教学和习作紧密结合,例文为学生的习作提供了可模仿的优秀范例,学生写得比较成功;同时,通过作文练习,使学生将从课文中学到的方法进一步巩固。 二、随机观察,指导写作培养学生对学习和生活中随时随地出现的一些特殊情况进行观察和写作的习惯,也有利于帮助学生写好作文。在讲授《第一场雪》这篇文章时,教室外面恰巧飘起了雪花。我想这不正是观察的好时机吗?随即停止讲课文,让学生观察、体验雪的美景。下午,雪停了,我和学生一起来到操场堆雪人、打雪仗,操场上不时传来学生的欢声笑语。玩耍过后,我趁热打铁,让学生以《雪》为题写篇作文。学生兴趣盎然,有?可说、有景可写、有情可抒,写作兴致极高。大多数学生写出了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的好文章。 三、提供素材,指导写作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学生习作时之所以感到困难,关键在于无东西可写,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想方设法提供写作素

作文素材分类积累

作文素材分类积累及运用 1、挫折 观点 1、挫折在人生路上是不可避免的,我们不应该一遇到挫折就气馁。 2、挫折本身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经受挫折之后一蹶不振。 3、对待挫折应该保持一种乐观的精神,这样才能由失败走向成功。 4、即使身处顺境之中,也要居安思危,随时准备经受挫折。 名言 1、种子不落在肥土而落在瓦砾中,有生命力的种子决不会悲观和叹气,因为有了阻力才有磨练。——夏衍 2、大海里没有礁石激不起浪花,生活中经不住挫折成不了强者。——谚语。 3、苦难对于天才是一块垫脚石,对能干的人是一笔财富,对弱者是一个万丈深渊。 ——[法]巴尔扎克 4、人生布满了荆棘,我们想的惟一办法是从那些荆棘上迅速跨过。 ——[法]伏尔泰 5、失败也是我需要的,它和成功一样对我有价值。——[美]爱默生 6、苦难是人生的老师,通过苦难,走向欢乐。——[德]贝多芬经典素材 1、挫折挡不住强者(张海迪立志成才)张海迪自幼就严重高位截瘫,几次濒临死亡边缘,身体可算弱 的了。可是 20 多年来,她学会了 4 门外语,翻译了 16 万多字的外文著作,获得了哲学硕士学位,并自学了针炙技术,为群众治病 1 万多人次,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与张海迪相比,我们这些身体健壮的人又当做些什么呢? 2、勇把挫折当动力(凡尔纳的16 次投稿) 19 世纪法国著名的科幻小说家儒勒。凡尔纳第一部作品《气球上的五星期》一连投了 15 家出版社,均不被赏识,第 16 次投稿才被接受。美国作家杰克。伦敦最初投稿,也没有一家出版社愿意发表,以致他不得不去干苦力。后来他的《北方故事》才由一家有眼力的《西洋月刊》看中,一举成名。丹麦著名童话家安徒生处女作问世,有人知道他是一个鞋匠的儿子,即攻击他的作品“别字连篇” 、“不懂文法” 、“不懂修辞” 。但他毫不气馁,笔耕不辍,终于成名。英国诗人拜伦19 岁时写作的《闲散的时光》出版后,即有人把他骂得“狗血淋头” ,说他“把感情抒发在一片死气沉沉的沼泽上” 。然而拜伦并未退却,而是以更为优秀的诗作来回敬那个诽谤者。 3、逆境奋争,苦中寻乐(高士其苦斗病魔)高士其是我国科普作家。在外国留学时,有一次做实验,一个装有培养脑炎过滤性病毒的玻璃瓶子破裂了,病毒侵入了他的小脑。从此留下了身体致残的祸根。他忍受着病毒的折磨,学完了芝加哥大学细菌学的全部博士课程。回国以后,他拖着半瘫的身子,到达延安工作。解放后病情恶化,说话和行动都十分困难,连睁、合眼都需要别人帮助。但他仍以惊人的吃苦精神进行创作,先后写成 100 多万字的作品。有人问他苦不苦,他笑着说:“不苦!因为我每天都在斗争,斗争是有无穷乐趣的。” 4、苦难也是一笔财富(“西部民歌之父”王洛宾)王洛宾,这位被誉为中国“西部民歌之父”的音乐大师,一生历经饮坷,身陷囹圄,妻离子散,长期处于心理压力极大的逆境中。然而他却以“胜似闲庭信步” 的态度,投身于大西北的沙漠孤烟之中,创作了《在那遥远的地方》等多首西部民歌。 5、经历挫折,更能发愤(贝利与记者)贝利成名后,有个记者采访他。“你的儿子以后是否也会同你一样,成为一代球王呢?”贝利回答:“不会。因为他与我的生活环境不同。我童年时的生活环境十分差,但我却正是在这种恶劣的环境中磨练我坚强斗志,使我有条件成为球王,而他生活安逸,没有经受困难的磨练,他不可能成为球王。” 6、面对挫折决不气馁(爱迪生不被火灾吓倒) 一场大火,把实验室烧成一片瓦砾。爱迪生研究有声电影的所有资料和样板被烧成灰烬。他的 老 伴难过得哭了出来:“多少年的心血,叫一场火烧了个精光。而今你已年迈力衰,这可怎么办啊!”爱迪生也很伤心,但他决不会由此趴下。发明电灯时,他就先后试验了 7600 多种材料,失败了 8000 多次,仍不气馁,终于获得成功。眼下这场火灾也同样不能使他后退。爱迪生对老伴说:“不要紧,别看我 67 岁了,可是我并不老。从明天早晨起,一切都将重新开始。” 7、能屈能伸是俊杰(卧薪尝胆的勾践)越国兵败吴国于公元前 494 年。越王勾践只好“审辞厚礼”向吴求和,等待东山再起。勾践先用美女、金银珠宝贿赂吴王和众臣,还用妻子作人质,自己为吴王当马夫。勾践还为吴王送茶送饭,端屎端尿,终于赢得了吴王信任,得以被释放。勾践死里逃生回国后,卧薪尝胆,一面继续进贡吴国,一面聚兵训练。最后他率精兵数万,彻底打败了吴国,实现了洗辱复国的志愿。 8、以乐观打败挫折(牛顿等人面对挫折) 古今中外,因为有极强烈而有效的乐观主义,战胜各种艰难险阻取得胜利的大有人在。牛顿发明地心吸力学说的时候,全世界人反对他;哈维(Harvey )发明血液循环学说的时候,全世界人反对他;达尔文宣布进化论的时候,全世界人反对他;贝尔(Bell )第一次造电话的时候,全世界人讥笑他;莱特(Wrigt )初用苦工于制造飞机的时候,全世界人讥笑他。讲到孙中山先生,最初在南洋演讲革命救国的时候,有一次听的人只有三个。这许多人都因抱着乐观主义的精神,而为世人所称道。 极强烈而有效的乐观主义,能使人们战胜全世界的糊涂、盲从、冷酷、恐怖、怨恨和反抗。而且工作愈伟大,所受的反抗也愈厉害,简直成为一种律令,对付这种厉害的反抗,最重要的武器就是乐观主义。一个人,缺少了乐观主义精神,难免在各种恶魔面前败下阵来。 2、创新 观点 1、创新需要打破定势,突破传统。 2、创新能推动历史的前进。 3、只有求新求异,事物才会有生命力。 4、创新需要勇气和智慧。 5、新事物也许并不完美,但它毕竟要替代旧事物。 名言 1、踩着前人的脚印前进,最佳结果也只能是“亚军” 。——李可染 2、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礼记》 3、为人性癖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唐]杜甫 4、要成长,你必须要独创才行。——[德]歌德 5、推陈出新是我的无上诀窍。——[英]莎士比亚经典素材 1、创新要勇于否定权威(普朗克和爱因斯坦) 1900 年,著名教授普朗克和儿子在自己的花园里散步。他神情沮丧,很遗憾地对儿子说:“孩子,十分遗憾,今天有个发现。它和牛顿的发现同样重要。”他提出了量子力学假设及普朗克公式。他沮丧这一发现破坏了他一直崇拜并虔诚地信奉为权威的牛顿的完美理论。他终于宣布取消自己的假设。人类本应因权威而受益,却不料竟因权威而受害,由此使物理学理论停滞了几十年。 25 岁的爱因斯坦敢于冲破权威圣圈,大胆突进,赞赏普朗克假设并向纵深引申,提出了光量子理论,奠定了量子力学的基础。随后又锐意破坏了牛顿的绝对时间和空间的理论,创立了震惊世界的相对论,一举成名,成了一个更伟大的新权威。 2、齐白石老人五易画风我国著名画家齐白石,曾荣获世界和平奖。然而,面对已经取得的成功,他并不满足,而是不断汲取历代画家的长处,不断改进自己作品的风格。他60 岁以后的画,明显不同于60 岁以前。 70 岁以后,他的画风又变了一次。 80 岁以后,他的画风再度变化。齐白石一生,曾五易画风。正因为白石老人在成功后,能仍然马不停蹄地改变、创新,所以他晚年的作品比早期的作品更完美成熟,也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流派与风格。 他告诫弟子“学我者生,似我者死” 。他认为画家要“我行我道,我有我法” 。就是说,在学习别人长处时,不能照搬照抄,而要创造性地运用,不断发展,这样才会赋予艺术以鲜活的生命力。 3、创新让人们不断靠近真理(揭开天体的层层面纱)长期以来,古希腊天文学家托勒密的“地心体系” 的理论统治着人们的头脑。托勒密认为地球居于中央不动,日、月、行星和恒星都环绕地球运行。哥白尼在《天体运行论》中推翻了托勒密的理论,阐明了日心说:太阳是宇宙的中心,地球围绕太阳旋转。而后,布鲁诺接受并发展了哥白尼的日心说,认为宇宙是无限的,太阳系只是无限宇宙中的一个天体系统。伽利略通过望远镜观察天体发现:月球表面凹凸不平,木星有四个卫星,太阳有黑子,银河由无数恒星组成,金星、水星都有盈亏现象等。不久,开普勒分析第谷。布拉赫的观察资料,发现行星沿椭圆轨道运行,并提出行星三大运动定律,为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定律打下了基础 ,, 因此可以这样说:科学是不断发现的过程,真理是不断创新的过程。 4、保守是创新最大的障碍(牛顿晚年趋于保守) 牛顿是世界上最伟大的科学家之一,他对科学的贡献是史无前例的。他的一生有许多重大的发现:力学三定律、万有引力、冷却定律以及微积分等。然而到了晚年,他的研究陷入了亚里士多德和柏拉图学说的范畴而不能自拔。他花了十年的时间研究上帝的存在,结果自然毫无所得。由此看来,即使

谈谈如何指导学生修改作文

谈谈如何指导学生修改作文 唐代田园诗人王维的诗被誉为“诗中有画”“行文如绘”,说的就是语言的魅力,通过语言的描写,能使读者如融其境,如见其人,如睹其物,可以增加文章的厚实感,增添文采。可现如今学生的作文漏洞百出、索然无味:语言表达有误、内容单薄,读起来干巴巴的,难以打动人、“枝大于干”,详略不当,中心不突出等等。 如何使学生作文不再苍白无力,而是鲜活灵动,诗意飞扬,富有感染力呢? 作为语文老师深知:批改作文,是作文教学的重头戏,是提高学生作文水平的关键环节,但只是沿袭学生作文教师改的传统方法是远远不够的。学生作文教师改,剥夺了学生修改作文的优先权,使之不自觉地丧失了修改作文的主动性,人为地养成了对修改作文的惰性和依赖性。而实际上,大多数学生对教师的作文评改看重的只是分数和等级,至于教师批注的修改方案则漠不关心,具体的修改操作更不了了之。如何多快好省地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呢?我个人认为努力培养学生修改作文的能力和习惯,是提高写作水平的有效途径。清人唐彪说:“文章不能一作便佳,须频改之方入妙耳。此意学人必不可不知也”。可见,文章“入妙”须“频改”,而只有习作者本人在“频改”中才能领悟文章“入妙”之法。 叶圣陶先生说过“教是为了达到将来不需要教”,“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师要让学生们明白:培养修改作文的能力和习惯同样是终身受用的。作为语文教师要培养起学生浓厚的写作兴趣和稳定持久的写作积极性,提高学生对作文修改的认识,端正其态度,教给学生修改作文的方法与技能。同时要给予学生批改作文的技术指导,使学生有章可循,可操作。明确修改作文的范围和要求。总的来说,文章修改有四个大的方面。一是改语言,就是修改标点符号、错别字、病句等。二是改结构,要看层次是否清晰,过渡是否自然等。三是改中心,要看题目与内容是否相符,主题是否突出,论点是否鲜明,能否统率材料等。四是改材料,主要看材料的取舍是否精当,是否有利于突出文章的主题思想等。当然,不同的文体有不同的要求,要灵活掌握。 文章不厌百回改,字斟句酌出佳作。希望语文老师和学生们在修改作文的道

如何帮助学生积累作文素材

如何帮助学生积累作文素材 民间有句谚语:“秀才不怕衣衫破,就怕肚里没有货。”自己“腹中空空”, 自然写不出内容充实的好文章。丰厚的生活积累是写好文章的基础,那么怎样 才能使自己有丰厚的积累呢? 1、读写结合注重课堂积累 叶圣陶先生说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所以我就时常以教材为例子。如在教学中,我每教到精美范文,就引导学生或仿其开头,或仿其结尾,或仿其结构,或仿其立意,或仿其精彩片段,积极引导他们进行迁移联想,如讲《端午日》这一课,其中有对赛龙舟的精彩场面的描写,我就将计就计,让学生按照其写法对第二个场景捉鸭子作了模拟训练。学生在模仿借鉴中就学会了写作的窍门,拨动了情感思维的琴弦。同时,我在平时的阅读教学中也不失时机地引导学生练笔。如每次学完课文之后,我都让学生即兴说上三五句,写上一两段话。通过一段时间的训练, 学生的想象力、表达能力有了提高,而且习作兴趣也浓了。 2、注重课外阅读积累语言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是写作经验之谈,因此我积极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积累语言。 首先我以学校的图书室为载体,充分利用学校的图书室,在积极鼓励学生个人借读之外,又佐以集体借阅、专题阅读的方式来帮助学生加大阅读量,为积累语言拓宽路子。其次,班级借书由老师去筛选,把好质量关,这样便可以根据班级的实际情况择定适合本班学生的书籍。再次,采取各种方法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例如:约定每个星期四下午,每个同学都带一本课外书来学校,大家交流读书的心得体会后互相交换书。又如:我要求学生在课外阅读中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建立“采蜜集”,并把积累起来知识进行不定时的强化和运用。如安排了课前谈话5分钟,开火车请几个学生把刚积累的古诗或成语说一遍等。学生个个跃跃欲试,讲出自己积累课外知识的同时,又收获了其他同学讲的自己不曾看过的知识,效果很好。 3 、有灵感时就及时写下来 中学生的生活经验经历比较少,但是这并不表明他们对生活毫无感觉,有时侯或许一次考试失败的经历都可以成为他们作文写作时的素材。因此,这就要求初中生在学习生活中哪怕有一点点的感想,感悟都要及时写下来,抓住写作的灵感。宋代的欧阳修就曾言“余平生所作文章,多在三上,乃马上枕上厕上也”;而宋代的另一位著名诗人梅尧臣也随身带着口袋想到好的诗句时就随时记下来。 综上所述,我们发现作文素材积累,别无他法,只有“厚积”才能“薄发”,只有积累了丰富的素材,我们才会有有选择的使用。罗丹说:“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生活中处处存在动人之处”。朱熹也说过:“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对学生而言,作文素材俯首可拾,很多就在学生身边。只要我们鼓励学生用心观察,勤于思考,注意积累,再加上教师适当的指导,作文“无话可说”的局面就会得到改善。

如何指导学生写作

对语文教师来说,作文教学既是重点又是难点。下面作者就谈谈应如何指导学生写作。 一、观察生活,力求写实 生活是写作的源泉,它在我们面前展示了一个丰富多彩的世界。学生只有留心生活中的各种事物,养成观察的好习惯,写作文时才能“有写的”。因为观察多了,学生就会自不过然地产生联想;联想多了,学生便乐于动脑筋去分析和思考。他们的观察水平、想象水平、思维水平提升了,写作水平自然也就提升了。所以,在作文教学中,我们应鼓励学生全景式地扫描生活,用自己的眼,以自己的心去理解、感受生活,挖掘生活中最熟悉的、最能打动人的事例,写真人真事,抒真情实感。“必须寻到源头,方有清甘的水喝。”这“源头”就是五彩缤纷的生活。 “唐宋八大家”之一的韩愈曾说过:“学以为耕,文以为获。”这是说阅读是写作的先导,没有读的“耕耘”,就没有写的“收获”。杜甫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也是说要多读书,书读得多了,知识才厚实,才能博古通今,写起文章来才能左右逢源,如有神助。但仅靠多读也是不够的,学生对所读之书还要实行深入的思考,将之融会贯通,才能使之成为写作的“源头活水”。 三、提倡模仿,鼓励创新 模仿是人类学习、掌握技能的重要方法之一。模仿的特点在于针对性强,有法可循,既降低了学习的难度,又可收到明显的效果。对

于初学写作的学生来讲,我们应积极提倡模仿和借鉴范文。即使刚模仿时比较机械,也应加以肯定。吴增祺说:“文章之体,往往古有是作,而后人则仿而为之,虽通人不以为病。”这是指文章体式上要加以模仿学习。当然模仿不是写作的终极目的,一味地模仿,不会创新是不会写出好文章的。我们强调在模仿基础上的创新,使学生形成好的文风。 四、以说促写,下笔成文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能够看到这样的情景:有些学生说话滔滔不绝、口若悬河,而写作文却绞尽脑汁也无从下笔。原因何在?作者以为,是在生活中“说”的实践较多,而“写”的实践较少的缘故。所以我们在写作训练时,强调先说后写,即在写作文时,让学生构思后,把要写的内容先说出来再写,引导学生把说与写联系起来。这样说说写写、写写说说,不但提升了口语表达水平,而且能使学生写作时中心明确、条理清晰。 五、多写片段,多写日记 一般来说,学生课外时间有限,如果教师一味要求他们写整篇文章,学生会感到力不从心;但教师可让他们平时多练笔,多写日记,像茅盾说的那样:“理应时时刻刻身边有一支钢笔和一本草簿,把你所见所闻所为所感随时记下来……”倘若我们学生能这样去做,平时多记日记,多写片段,把自己的感情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不但能够得到一种精神享受,而且能极大地提升他们的写作水平。为此,教师应要求学生每天至少练笔一次,大到对时政国事的评论,小到遣词造

浅谈如何指导学生写好作文

浅谈如何指导学生写好作文 发表时间:2017-11-08T14:43:33.360Z 来源:《教育学》2017年8月总第125期作者:黎江辉 [导读] 我觉得很多学生的作文写不好,跟他们的写作习惯有很大的关系。 江西省金溪二中344800 在作文教学中,许多语文老师会遇到这样的现象;有的学生对写作文提不起兴趣,不愿意写,对老师布置的作文应付了事;有的学生不知道作文要怎么来写。针对学生作文不愿意写、不知怎么写等问题,本人结合自己在作文教学实践中的一些体会,来谈谈如何指导学生写好作文。 一、培养写作习惯 我觉得很多学生的作文写不好,跟他们的写作习惯有很大的关系。不少学生的作文特别是周末的作文总是马虎应付,字迹潦草,卷面涂涂画画,胡乱写完就了事,从不做修改。这一点我觉得很要命,总是拿着完成任务的态度来写作文,长期下去,他的作文水平如何能提高?所以,平时的教学我总是强调学生一定要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 1.要让学生养成规范、工整书写的习惯。我常跟他们讲字迹工整的重要性,我说一篇作文,如果写得潦潦草草,看都看不清楚,哪个读者愿意去看?即使去看,也看不清楚,这样的作文,写得好又有什么用?所以,平时在给他们的作文评分时,我总是坚持这样的原则:只有内容好,书写又工整,我才会给他评优;否则,即使文章写得很好,但书写不过关的,我也要降一个等级下来。所以,一些自觉的孩子,为了能得到老师的高分,总能认认真真地给自己把好写字关。 2.要让学生养成认真审题、想清楚再写的习惯。有的孩子拿到作文题目,匆匆浏览一遍就乱写一气,没有构思,没有全方位地谋篇布局。总之,是脚踩西瓜皮,滑到哪里算哪里,写起来的作文当然就条理不清甚至不知所云了。所以,在教学中,我一再强调学生“磨刀不误砍柴工”,平时的作文也要认真审题,构思清楚后再写,该拟提纲的要拟提纲。几个学期下来,有部分学生养成了拟提纲后再写作的习惯。 3.要让学生养成修改作文的习惯。要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我觉得培养学生修改作文的习惯和能力是至关重要的。现在的孩子普遍没有修改作文的习惯,写完就了事,一篇文章读下来,往往语句不通顺,错别字连篇,标点符号不能恰当运用,这样的文章如何能让我们耐着性子看下去?平时教学中,我也是一直强调学生要养成修改作文的习惯,一直给他们树立“文章不厌百回改”“好文章是修改出来的”这样的观念。同时,我还常留出一些课堂时间让他们修改,这样一来,班里已经有一些同学养成了修改作文的习惯。 二、加强课外阅读 俗话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这些话都言简意赅地向我们说明了一个深刻的道理:书读得多,语言积累到一定程度,文章就会写得好,笔下就会生花。在平时的作文教学实践中,我们常常发现很多学生要么苦于没材料写,要么表情达意不够流畅、准确、生动,归根到底是没有丰富的语言积累和语言经验。基于这样的实际,我平时也一再强调学生要广泛地进行课外阅读,从而开阔视野、丰富知识、提高写作能力。为了培养他们的阅读兴趣,我动员孩子们积极为班级图书角捐书,把家里的好书拿来与全班同学一起分享。另外,还不时地开展一些读书活动,同时再配以优美词句、精彩段落的摘抄,不定期地举办读书笔记展览。现在,已有部分学生养成了自觉阅读的习惯,虽然他们的写作水平一时半会儿还没有很明显的提高,但我坚信,长期阅读下去,他们的作文一定会越写越好。 三、激发写作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在写作教学中要创设良好的写作环境和活动情境,充分调动学生的感官,让学生听得到、看得见、亲身体验,触发学生写作灵感和兴趣,充分展示自己的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张扬自己的个性。这样,学生在良好的心境下,思维才会活跃;感情才能真实,想象力才能丰富;个性才能发展,文章才能写得好。例如:我给学生布置了一篇写景的习作,然后带着学生到校园外的一片田野里,让他们置身于大自然中,感受田野的美丽、田野的色彩……引导学生用心观察、用心感受,张开想象的翅膀。其次,给予适当的鼓励是学生写作的动力,能激发学生兴趣。教师对学生的作文要多鼓励,多角度欣赏学生的文章,善于发现学生作文中的“亮点”,使学生不断获得成功感。这样,学生就不再感到写作文难,产生“我也能写好作文”的欲望,从而对作文产生兴趣,消除了学生的畏难心理。 四、传授写作技巧 习惯养成好了,兴趣培养起来了,接下来就要适当地向孩子们传授一些写作的技巧了。如写景的作文,那就要讲一讲“多觉描写法”,写记叙文的时候就要注意材料的选择、文章的脉络安排、文章的立意、文章的开头结尾。另外,现在的话题作文是一个热点,那么就要让学生明白什么是话题,什么是话题作文,写话题作文应当注意什么,作文的开头设计、作文中间材料的安排及详略过渡问题、作文结尾的设计等等。这样,学生掌握了一定的技巧才不会把文章写成“流水账”“四不象”。 五、注重动笔训练 作文是一种技能,技能的形成靠训练,所以空讲文章技巧是无济于事的,一定要让学生勤动笔;而且练笔的形式要多样化,不能太单一,要兼顾多种文体。我所带的班,几乎每周我都会布置一篇作文让他们在周末完成。另外,我还会找一些课文中的结构安排或精彩句段让学生仿写,或者让学生摘抄一些好词佳句,有时限时作文,有时训练学生作文的开头,有时训练学生作文的结尾等。通过多练笔,我想学生一定会熟能生巧的。 总之,作文教学是一个很难的问题,各个教师都有自己不同的教学方法。以上是我在作文教学上的一些观点和做法,不妥之处,请多提宝贵意见。

作文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积累素材

作文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积累素材

作文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积累素材

如何引导学生积累习作素材 这里所说的素材,是指作文的原始材料,手中积累有材料,作文就有东西可写,就会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就不会陷入“无米之炊”的窘境,叶圣陶先生曾经极为深刻地指出“文章必须从真实的生活中产生出来。”因此,语文教师应当指导学生在生活中有意识地积累作文素材,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学生作文“没话可说”“假话、空话、套话”连篇的问题。 1.在日常生活中积累素材。 叶圣陶先生说过:“生活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流,泉源丰盈而不枯竭,溪流自然活泼地昼夜不息。”这告诉我们“生活是作文之本”。丰富多彩的生活为作文提供了取之不竭的材料。那绚丽如画的自然景观,多彩如诗的校园生活,欢乐如歌的家庭生活和广阔丰富的社会生活中,有多少闪光的内容值得我们去描绘、去歌颂。然而,由于学生缺乏体验和感情,对生活中的一些事往往习以为常,熟视无睹,这就需要我们教师对学生作一些正确的引导,让学生养成用心去观察、体验生活的习惯,从而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 引导学生观察自然。“自然即是美”这是美学的一个原则,自然界的花草树木,风霜雪雨等等都有各自的特点,各自的规律。老师要想方设法调动学生的各种感觉器官,用眼看,用耳听,用鼻嗅,用心感受,例如同样是雨,春天的雨和夏天的雨就表现出不同的特点,春雨的细腻,春雨的温润,春雨的多情,与夏雨的

唐突和暴烈那是截然不同的,但这些不同,要引导学生去观察。“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小小的枝叶,只要你走近它,里面的乾坤大得很。 引导学生关心校园。校园生活是学生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在校园中感受着老师的关爱,同学的友谊,集体的温暖同时也感受着学习上的酸甜苦辣,交往中的悲欢离合,面对校园生活涌现的大量信息资源,教师首先要有一颗敏感的心灵,用心灵去捕捉,用深刻的眼光去洞察,用灵活的机智去重组,对学生进行启发诱导,激发他们内心的体验。 引导学生关爱家庭。家庭是学生生活的重要天地。学生与家庭成员特别亲近,在温馨和谐的家庭生活中充分展示着性格的真实,在这样的交际环境中,引导学生以家庭小主人的身份,关爱家庭,大胆地参与家庭生活,从家庭成员间一句关切的话语,一个温馨的眼神中去感受家庭的幸福,从父母的工作家务的劳碌中去体会生活的艰辛等等,这些都是作文的好素材,从心灵深处发出感概,必然是真情的自然流露。 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社会发展日新月益,社会生活五彩缤纷,学生不应被封闭在学校,远离社会,我们老师应当引导学生去接触社会,关注社会,大到世界格局,国家政策,再到一个城市发展,生活热点,小到接触社会中的一人一事等等,都能成为我们的作文素材。 以上这些,就要求我们的学生做一个有心人,在平时的学

浅谈如何指导学生写出好作文

浅谈如何指导学生写出好作文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在平时的作文教学中,我最大的感受就是通过写生活随笔,引导学生走进生活,才能让学生的作文充满生活的气息,富有时代的动感,才能让他们的作文以一种独特的面貌,与众不同的品质吸引所有的读者。 生活是一个浩瀚的大海,博大宽广,时时处处都有我们独特的感受,而不少同学的作文当中,我们看到的不是五光十色,丰富多彩,而是千人一面,千篇一律,我们不能说这样的作文不好,却觉得单调乏味。“文章合为時著,歌诗合为事作”。白居易老先生就曾提过这种观点,在我们进行创新作文研究的时候,我们更深刻的感受到这句话的含金量。 记得我第一次把写生活随笔这个作业布置给学生时,我得到的是一片惊呼:“老师,我们回家抄美文,谢阅读笔记吧!”“美文需要抄写,需要鉴赏,但我们不能隔岸观火,岸上学游泳啊!随笔必须写!”强硬的把作业布置下去以后,我发现孩子们交上来的作业几乎是一样的格式、一样的语调:“今天早上我起得很早(或很晚),吃过饭后,我去上学。”或“今天我上了一节美术课,比较快乐。”或“今天我不高兴,作业太多……”诸如此类,那么丰富的生活、那么有活力的生命在他们笔下演绎成这么干瘪的语言,这么乏味的描述,那不是生活随笔,那简直就是一个最无聊的记事本!面对着这样的作业,再有热情的人也感到了寒冷,我不仅仅是失望,更多的是对自己的怀疑:这是学了六七年语文的中学生吗?这样的作业还

有写的必要吗?是我错了吗?还是学生错了?我该怎么办呢?深 沉的思考,努力的探索,尤其是重新学习了语文新课程标准后,我增加了信心,坚定了自己的认识:学生的写作必须从生活开始!因为生活才是写作之源!引导他们去关注生活,去感悟生活,是语文老师的重要责任! 于是我试着走进他们的生活,观察他们的喜怒哀乐,引导他们去述说他们最想说的话,比如:发现哪个孩子课间的惊呼,我提醒他这种惊呼就是一种最真切的生活体验,是随笔中最好的素材;发现哪个孩子情绪不好,我就提醒他可以将这种烦恼诉之于随笔;发现哪个孩子因为受到表扬而兴奋异常时,我就会下意识的去查看他当天的随笔中是否有比这个情节跟重要的感受……我抓住所有转瞬即 逝的机会向学生表明:这就是生活。这就是随笔的素材,这更是我们写作之源! 我也在用最渴盼的眼睛,去寻找着学生随笔中的生活,例如有哪一段时间因为腮腺炎的流行,人人自危,每天的道听途说,有个女生的随笔这样写道:“近几天我感到非常的紧张、恐惧;接下来的日子里,我也开始发烧,于是很担心,赶紧去村里医生那里求治,被排除了腮腺炎之后,我听到了虽然疼痛却又十分侥幸的“谢天谢地”的祈祷;而接连几天的让我筋疲力尽,让我毫无神采,一天天肿起来的脖子让我的痛苦更加深重:除了疼痛,还有怨恨,都是那个医术不精的医生让我格外受苦,真是庸医害人!”一字一句,一行一段,读着这样的随笔,我体验到了成功:生活随笔已经引导学生走

教会学生如何积累作文材料

教会学生如何积累作文材料 学期教学总结 在平时的作文中,发现有的同学写起作文来感到左右逢源,有的同学却觉得没啥可写。出现这两种截然不同情况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平时注意还是不注意积累写作素材的问题。准备了丰富的材料,作文时就能得心应手,不甚费力。 如何才能积累作文材料呢?根据多年作文教学的经验体会,我给予学生总结了下面的几个积累途径: 1.从现察中积累。这是获取生活材料的重要手段。要热爱生活,做生活的有心人,善于发现生活的美。比如,让学生从参加一项课外活动中,师生间一段有趣的对话中,XX同学一段不平凡的经历中,假日里的一则见闻中,家庭生活的矛盾中,邻居关系的变化中……去观察积累。只要你随时留心,随时比较分析,认真思考,就能积累写作素材。 2.从课文中积累。中学语文课文收集各篇佳作数百篇,其思想这精博,材料之丰富,足够写作文时选用。如愚公顽强不屈的挖山不止,卢进勇的赤胆忠心,白求恩的国际主义精神等等,都可以成为我们的写作素材。课文中还有不少名人名言,可以作为议论文的论据。此外还可汲取作品中的深刻而科学的思想观点。 3.从课外阅读中积累。广泛的阅读课外书籍,是获得写作素材的好方法。我们读一些中外名著,常常惊叹作者广博的知识。其实,作家写出各著,决非一朝一夕之功。“不积小流,无以成

江海”,点滴知识,经过日积月累,就能聚沙成塔,集腋成裘;还能开拓思路,便你写出来的文章厚而充实。 4.从新闻媒介和影视作品中积累。广播、报刊、影视是了解社会,认识人生的窗口。平时“两耳博闻天下事,一心活读教科书”,作文时才能接通材料的“活源”,使事例的清流汩汩而来。 积累是要通过勤于动手的途径来实现。一个人脑子的记忆力再好,容量总是有限的,单凭记忆的材料,常常不精确,不可靠。何况瞬间迸发的思想火花,往往是一个闪念,稍纵即逝,不随时用文字记下来,过后往往忘掉,产生遗憾的懊恼。所以,还要教育学生一定要养成随时随地勤于动手的习惯,身边备一个材料,摘抄下来或剪辑起来;将自己在观察生活中所见所闻的生动故事或自己的思想发现,随时记录下来。这样显然费事,但却能积少成多,一旦到了需要的时候,一个个鲜活的素材便可以呼之欲出。

2020年高考作文素材积累:社会热点精华素材及运用

2020年高考作文素材积累:社会热点精华素 材及运用 素材,指的是作者从现实生活中搜集到的、未经整理加工的、感性的、分散的原始材料。下面是为大家整理的社会热点精华素材及运用,欢迎大家参考! 【社会热点精华素材及运用】 从《中国好声音》到《我是歌手》:这个时代没有新歌 20xx年4月,当时最火爆的娱乐节目《我是歌手》大幕落下,羽泉获得总冠军,既有追捧,亦有争议。 20xx/4/11最终观众投票韩磊获得冠军,邓紫棋居亚军,茜拉居季军[ 20xx年3月27日,我是歌手第三季歌王之战总决赛,孙楠第二轮退出,韩红成为歌王。 20xx年4月8日收官。《我是歌手第四季》总决赛上,李玟获得冠军、张信哲获得亚军 如果说,《中国好声音》凭借新颖的节目模式(转椅、盲选导师制)制胜;那么《我是歌手》的走红,则是因为电视找到了更好的消费明星的方式真人秀。专注于音乐的态度,让一贯被批娱乐至死的湖南卫视,这次也拥有了不错的口碑。 最值得注意的是,选手们演唱的多数是人们耳熟能

详的知名曲目。今天,打开电视,《中国好声音》走出的新鲜歌手们还在摆擂竞唱,换个频道,一众明星又在《我是歌手》里PK歌艺。歌唱节目的段位越来越高,那些被翻唱的经典歌曲也再次重回人们耳畔。 明星真人秀的可看性、音乐提供的共鸣、歌声牵引出的怀旧情绪,以及歌声中的新发现,这些加在一起,形成了歌唱真人秀节目的魅力。 然而,人们同时也在发问:这个时代是否已经没了新歌?我们的创作力到哪里去了? 观点链接:你成名,依然不能停下脚步 国内以往的音乐节目大多注重草根梦想,使拥有音乐梦想的普通人从中脱颖而出:而在《我是歌手》中,作为功成名就的专业歌手,他们同样有自己的梦想,这一点更加具有影响力和示范意义。节目传达了这样一个声音:即便你已功成名就,也不意味着就可以躺在功劳簿上吃老本,每个人都应不断提升自我,向更大的梦想努力迈进,, 小杂评:好声音火了,全世界都在转椅子;《我是歌手》红了,荧屏上将有多档歌唱节目PK,观众们的耳朵会很忙。感动与话题,带来了一个翻唱的时代。但热闹之余,希望众多的音乐人,不要一窝蜂地都去改编经典。音乐和人一样,不能永远活在过去。原创才是中国音乐的未来,每个时代都应该有代表作。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