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第五章 现代领导形象

第五章 现代领导形象

第五章 现代领导形象
第五章 现代领导形象

第五章现代领导形象

第一节现代领导形象的内涵、特征及作用

一、现代领导形象的内涵

领导者作为社会的精英人物,不仅是公众和舆论关注的焦点,也是党政机关的代表和核心,因而领导者的形象在领导活动中具有重要影响,它不仅影响到领导者自身和领导者个人事业的发展,也影响到党政机关的整体形象和工作全局,甚至影响到党群、干群关系。

所谓领导形象,是指社会公众对领导者的价值理念、气质、品德、能力等方面所形成的整体印象和综合评价。

这个概念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含义:

第一,领导形象的载体是领导者。领导者是领导形象建设的组织者和实施者。一方面,他通过在行使公共权力过程中所显示的行为特征和精神风貌来塑造和展示自身形象。一般地,有什么样的领导者,就有什么样的领导形象。一个创新、务实、廉洁、高效的领导者就会产生良好的领导形象。反之,一个守旧、虚假、腐败、低能的领导者就会产生恶劣的领导形象。另一方面,他通过运用各种传媒手段和沟通途径,使公众在了解领导目标、过程、体制和方式的基础上形成符合客观实际的领导形象。

第二,领导形象的内容是公众对领导者的价值理念、气质、品德、能力等方面所形成的整体印象和综合评价。这种印象和评价淀积于公众的社会心理之中,这种社会心理实际上是领导者内在素质与外在能力的一种有机反映。从一定意义上说,社会心理是对领导形象在思想感情变化上的一种互动,它往往通过印象和评价表达出来。公众通过直接或间接的途径形成对领导者的初步印象,印象一经形成,公众便会从各方面加以分析和判断,分析得失、优劣,最后总结出对领导者的综合评价。

第三,领导形象的评价者是领导者所面对的社会公众。社会公众是领导形象的感受者和评价者。一方面,社会公众作为整体是产生、监督和罢免领导者的权力主体,领导者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是社会公众评判的依据。另一方面,社会公众中的个体,在与领导者接触的过程中,逐渐形成对领导者的感知和判断,虽然这些感知和判断是公众个体意识的产物,但正是这些个体意识的总和才构成了绝大多数公众的整体意识,并最终对领导形象产生影响。

二、现代领导形象的特征

首先,领导形象是主观性和客观性的统一。领导形象是领导活动、过程、体制和方式等这类客观的东西在公众头脑中的主观印象和主观评价。领导者通过自身的主观意识和自觉行为来刻意塑造领导形象。领导者的形象塑造和公众的形象感受都是主观行为。因而,领导形象具有主观性。同时,领导形象具有客观性。一方面,领导形象的产生是以领导者的客观行为、客观影响力以及作为外在力量的其它经济、政治、文化的因素为基础的。另一方面,领导形象的检验标准是客观的,必须将其置于客观的历史环境和社会条件中,从其是否对社会进步有促进作用上予以检验。因此,领导形象是主观与客观的有机结合。

其次,领导形象是个体性和整体性的统一。对于个体公众来说,他对领导者的印象是在与政府大量的接触中,不断地对积累起来的感受加以综合、修正、补充以后产生出来的。对于公众群体来说,作为群体性的领导形象则是将个体关于部分印象加以综合后形成的群体表象。公众个体的印象、公众群体的印象,在更大范围内进行综合的结果则最终形成整个社会公众的集体印象。因此,只有代表人民普遍意志和历史发展方向的公众个体意识的总和才能构成公众的整体意识,也才能形成领导形象。

再次,领导形象是确定性和可变性的统一。一方面,在特定条件下,公众心目中的领导形象具有质的相对稳定性,这是因为客观事物一旦在公

众心目中形成某种印象,就会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影响公众行为和认知,这种认知并不会因时空变化而立即发生变化。另一方面,领导者与公众都处于动态发展过程之中,领导形象的稳定性是相对的,变化性是绝对的。领导活动要素、结构、功能和权力的运用是不断变化的,而公众对领导者的要求、愿望也是不断变化的。因此,公众对领导者的印象,除了有一定的稳定性之外,还具有不断变化的特征。

最后,领导形象是主动性和被动性的统一。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领导形象不是随意流露或无意显露的,而是通过形象主体刻意塑造和精心策划的。历史发展和组织分化过程表明,商品经济或文化越发展,领导就越重视自己的社会关系行为,从而就越是将自身形象的塑造作为一个有计划、有目的的活动过程去加以控制。但是,领导形象的最终判断和评价,要通过自我形象转化为社会形象才能完成,领导形象塑造过程往往要根据社会公众的信息反馈来调整。没有这个反馈过程,领导者难以判断其自我认知形象是否符合公众的要求。同时,领导者在领导活动中,并不能够对可能出现的问题都有肯定的把握和正确的认识。因此,领导形象应该处在可监可控的反馈调整系统中。

三、现代领导形象的作用

1.领导形象是领导者履行职责的基础。领导形象是在领导者与社会公众广泛接触的过程中形成的,是领导者个人内在素质和能力的外在化。领导者树立形象的过程,也就是公众对其实施领导、履行职责进行评判的过程。一般地,领导者在公众中树立了良好的形象,说明公众承认了该领导者,并对其工作给予理解与支持,该领导者就具有履行职责、实施领导的基础。相反,一个领导者在公众中没有树立良好的形象,说明公众没有承认该领导者,更不能对其工作给予理解和支持,该领导者就不具备履行职责、实施领导的基础。

2.领导形象是领导活动成败的关键。领导者是领导活动的管理者和决策者,对领导活动的成败具有重大作用。领导形象如何,不仅关系到领导者个人的威信和号召力,而且关系到组织的整体形象和凝聚力,关系到领导活动能否顺利进行。领导者如果能够树立良好的形象,即以饱满的精神风貌、高尚的领导魅力、优良的领导作风和得体的领导仪表等赢得公众的好感和信赖,不仅有利于领导威信的建立,而且有利于领导的决策、指示、领导方法为群众所接受,并得到创造性的执行。相反,领导者如果不能在公众中树立良好的形象,就不能得到公众的理解、支持与认可,领导活动就难以顺利进行。

3.领导形象是领导效能的直接影响力。领导形象的好坏直接影响到领导效能的发挥。领导形象对于实施领导活动一般会产生两种效能:一方面,良好的领导形象能产生积极的正效应,可以激励被领导者团结在领导者周围,支持领导者开展各项工作,充分调动被领导者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努力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奋力去实现领导目标。另一方面,不良的领导形象会产生负效应,使被领导者对领导者产生不信任感,相互间离心离德,甚至会出现被领导者抵制领导者的现象,这就无法发挥领导效能,阻碍领导活动的正常进行。

4.领导形象是联系党群、干群关系的纽带。任何领导者,必然会在与社会公众的接触和联系中形成各种印象。现实中,有些领导者具有很高的文化素质,较强的领导能力和丰富的工作经验,但由于领导形象不好,得不到被领导者的信任与尊重,上下级关系紧张,严重影响了党群、干群关系。有些领导者虽然能力弱,经验少,但能够团结群众,以身作则,发扬民主作风,得到了被领导者的支持、拥护和爱戴,领导工作得到了顺利开展,从而使党群、干群关系进一步巩固和加强。可见,领导形象是联系党群、干群关系的纽带。

第二节现代领导形象的内容构成

一、领导风格形象

1.头脑清醒、立场坚定的马克思主义政治家形象。

一是具有较高的理论素养。领导者应该是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起来的政治家,具有先进的理论和坚定的理想信念。

二是具有敏锐的政治思维。领导者要保持清醒的政治头脑,不仅要善于科学地思考问题,更要善于站在政治视野之中进行理性思维,判断形势,分析和解决各种问题。

三是具有宽广的眼界。领导者眼界要开阔,既要向史学要深度,具有历史眼光,又要向未来学求广度,以面向未来、开拓未来的远见和胆识求发展。

四是具有宽阔的胸襟。要大度容人,既要容人之言,又要容人之长,更要容人之短,具有团结人、吸纳群众意见的宽阔胸襟。

五是具有高度的责任感。领导者有职权,就应该有责任。权力是进行领导活动的前提条件,而责任才是领导活动的真正动力。每个领导者都要有责任意识,只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义务,而没有凌驾于人民之上的权利。

2.具有魄力、总揽全局的战略家形象。

一是具备统揽全局、着眼于未来的洞察能力。在空间上,领导者能敏锐地从全局和局部的辨证统一关系中把握整体效能,把注意力放在全局性问题上,并在此基础上解决各局部问题,同时,根据他们对全局的不同影响区别轻重缓急,抓住要害;在时间上,领导者能深刻地认识到现在和将来的内在连续性,能顾及到事物发展的整个过程以及各个发展阶段,掌握事物的发展规律,善于把握组织的发展方向,在发展的连续性中把握今天,从而使现在和将来,长远和当前相结合,分清步骤,循序渐进。

二是具备权衡利弊、排除干扰的决断能力。领导者既要勇于决断,即必须有理智清醒、及时准确的决断能力,又要善于决断,即掌握科学的决断程序和方法,多谋兼听,博采众议,甄别优劣,科学决断。

三是具备周密运筹、协调用人的组织能力。领导者首先要知人善任,因人施用,合理搭配人才群体,着眼于整体效能的优化。其次,要善于运用组织的力量,充分发挥工会、共青团、政府行政领导和职能部门的组织威力以推动决策的实施。最后,要善于沟通联络,倾听不同意见,善于与不同观点、不同性格的人协调共处。

3.乐于服务、紧密联系群众的社会活动家形象。

一是深入群众,服务群众。领导者要深入群众,深入实际调查研究,听民声、察民意、知民情,准确地了解群众的现实状况、意见和要求。对于群众提出和反映的问题,要以极端负责的精神和满腔热情的态度认真处理,既要关心群众长远的、根本的利益,为群众前途做好谋划,又要关心群众眼前的、切身的利益,帮助他们解决实际问题,以一心为民的公仆形象吸引群众、服务群众。

二是宣传群众,动员群众。领导者能将经过集中而系统的意见向群众宣传,统一群众的思想和行动,把群众的注意力和精力集中到党和国家所赋予的任务上来,形成强大的内聚力和团结奋斗的氛围,激发和调动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把党和国家的最新理论、指示及时传达给群众,帮助群众了解国家发展的态势,引导群众理论水平和思想认识的不断提升,动员群众以高昂的革命热情和工作热情投入到工作中去。

二、领导品格形象

1.清正廉洁形象。清正廉洁形象,是公众对领导形象的基本期望,也是领导形象的基本要求。领导者的清正廉洁包括两个方面:

一是领导者正派。所谓正派,就是清清白白做官,堂堂正正做人,扎扎实实做事,保持共产党人的高风亮节。考虑事情、进行决策、处理问题以公共利益为依归,而不以追求个人私利、谋求小团体利益为出发点,心地坦荡,光明磊落,刚直不阿。在处理人际关系上,不计较个人恩怨,不编织私人“关系网”,不做任何人的“靠山”,也不做任何人的“附庸”,遵守道德规范。坚持党性,处事公正。维护大局,搞好团结。

二是领导者廉洁自律。为政之本在于廉,领导者只有为政清廉,才有资格规范和约束别人,实施有效的管理。要增强自律,“吾日三省吾身”,经常按有关廉洁自律的制度规范对照检查自己,防微杜渐,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做一个社会公众信赖和拥护的领导者。

2.开拓创新形象。开拓创新形象,是领导者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创新业绩的综合体现。

首先,具备创新意识。在行政管理活动中,领导者必须突破常规、传统的模式,力求深度开发新观念,产生具有创见性的新颖、独特的观念。

其次,具备创新能力。创新能力主要包括敏锐的观察力、深刻的理解力、丰富的想象力和极强的创造力。只有具备创新能力,领导者才能在实践中发现新方法,解决新问题。

最后,领导者能从新颖的角度深刻分析、归纳出某行业系统的工作状况与特点,提出改革方案。

3.勤政为民形象。勤政为民形象,是领导形象的本质内容。领导者在领导岗位上,只能将人民赋予的权力,用来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利益,真正把“人民拥护不拥护”、“人民赞成不赞成”、“人民高兴不高兴”、“人民答应不答应”作为想问题、定政策、办事情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在实际工作中,认真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高效率、高质量地

完成工作。同时,深入基层,密切联系群众,时刻把群众的冷暖疾苦挂在心头,把群众的呼声作为第一信号,与人民群众心心相印、同甘共苦。这样,才能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为群众之所需,解群众之所难,做到管理与服务的高度统一。

4.求真务实形象。求真务实形象,是领导者以务实的精神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脚踏实地工作的具体体现。求真务实,就是领导者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调查研究,查实情、办实事、收实效。务实,贵在实干。在工作中唯有实干,才能出成绩。讲成绩一定要实事求是,定指标一定要切合实际,抓落实一定要身体力行,一项工作布置以后,必须一级抓一级、一级带一级,事事有人管,件件有着落。领导者通过扎扎实实的工作,就会在公众中树立求真务实形象。

三、领导风度形象

1.仪表风度形象。仪表风度形象,是领导者的思想、文化、道德、情感和气质等的外在表露。朝气蓬勃的精神风貌是领导者仪表风度形象的核心内容。在公众场合,领导者不仅要仪表端庄、仪容整洁、服饰得体,而且要朝气蓬勃,充满热情,积极主动地与公众接触,以开拓进取的勇气和精神影响和感染公众,从而赢得公众的信任与支持,塑造良好的领导形象,使领导活动得以顺利进行。

2.言谈举止形象。领导者的言谈举止是实现领导职能的重要途径之一。

在言谈上,领导者力求说话的方式和内容恰到好处,语调柔和,速度适中,用语文雅、礼貌,亲切和蔼,规范准确,机智博学。

在举止上,领导者的坐立行走、举手投足、喜怒哀乐等力求稳重得体、温文尔雅、落落大方。通过文雅得体的言谈,稳重大方的举止,可以增强领导者的凝聚力和感召力,领导者的形象和威信就会树立起来。

3.礼仪服饰形象。讲究礼仪和礼节,是领导者与公众沟通思想,密切关系的重要因素。领导者了解和遵循社交场合约定俗成的礼仪习惯,在工作场所,迎来送往,接人待物,访问探视,各种聚会、会议、会见、会谈、接打电话等各种活动中,力求懂礼节,讲礼貌,这不仅可以表现个人修养,还可以树立良好的领导形象。同时,领导者应以庄重、大方、得体的服饰出现在公众面前和公务活动中,并根据不同场合和对象,选择合适的衣着,给人以愉悦的美感,从而提高和衬托领导者的良好形象。

第三节塑造现代领导形象的途径

一、树立形象意识,实施“领导形象战略工程”

在塑造现代领导形象时,要通过思想政治工作和宣传教育工作,增强各级领导干部的形象意识,使他们既深刻认识到现代领导形象建设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又充分认识到自己是组织的代表,自身形象是组织形象的化身,并且将自己的行动自觉纳入到组织整体形象塑造的轨道上来,从而实行“领导形象战略”。实行“领导形象战略”,要求领导者塑造好自身形象,成为树立组织形象,提高组织声誉的模范。因为从某种意义上说,领导者的形象是组织形象的集中体现,是组织形象的人格化表现。一个好的领导者,会带出一大批优秀的员工队伍,影响一个部门甚至一个地区。反之亦然,因此,领导者要自觉地把塑造形象的重担挑起来,带头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以及科学文化知识,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作风和工作作风,模范地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勤政廉政,推进两个文明建设,促进工作人员思想、政治、文化素质和办事效率的提高,更好地为人民服务。同时,要建立一个能够科学设计领导者形象的智囊团,对领导者在不同场合的形象,

进行预先设计,以供领导者参考,尽力使领导者对组织形象的输出发挥最大限度的作用。

二、优化领导者素质,提高执政水平

各级领导干部的素质好坏,执政水平的高低,决定着领导形象的优劣。没有高素质的领导干部队伍,高水平的领导执政能力,领导形象的塑造就只能是一句空话。因此,增强素质,提高政府执政水平,就成为政府形象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增强领导干部的素质,主要体现在政治素质、业务素质和文化素质三个方面。增强政治素质,就是要对各级领导者加强党的宗旨和职业纪律、职业道德的教育,做到在工作中坚持原则而不滥用职权,树立政治思想过硬的形象;增强业务素质,就是要使领导者能精通本职业务和相关专业知识,熟练运用各种领导艺术和方法,做到在工作中掌握政策准确,提供服务周到,树立业务精湛的形象;增强文化素质,就是要使领导者能熟悉并掌握与工作密切相关的经济、政治、法律、管理、历史、社会、财政、审计等学科知识,了解新兴学科和学术新动态,锻炼自己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树立知识广博的形象。同时,还要提高领导者的执政水平。主要体现在制定政策和进行决策两个方面。领导者各项政策的制定及决策的选择必须进行充分论证和比较,尽可能多地综合考虑各种因素,特别是社会公众的利益要求,从而使政策制定和决策选择更具科学性和合理性。同时,政策制定以后,还必须严格地执行。这样,才能全面提高领导执政水平,促使领导形象建设向纵深发展。

三、完善双向沟通渠道,加强领导者与公众的联系

从根本上说,领导形象只能是公众认可的形象,良好的领导形象必须经过公众的认可才能实现。而社会公众能否认可领导形象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领导者与公众的双向沟通。因此,通过有效形式加强领导者与公众的沟

通联络,就成为领导形象建设的重要环节。各级领导干部要充分尊重公众,把完善传播机制和疏通沟通渠道放在重要位置。完善传播机制,就要通过各种传播方式传播党和政府的有关方针、政策、某一时期的工作目标和重点、重大的公务活动以及所面临的问题和困难,提高领导工作在公众心目中的认知度、理解度,特别是要善于把握时机,采用多种多样的传播活动,如新闻发布会、记者招待会,政府广告等方式,集文字、声音和图像于一体进行全方位立体传播,让公众了解领导如何想和如何做,既吸引了公众的注意、了解、认同和积极参与,又提高了领导施政的透明度;疏通沟通渠道,一要进一步发挥信访渠道的作用。信访工作程序应更加制度化、规范化。同时,信访工作的形式应向多样化发展,可采用市长电话、专项热线、市长专邮等方式,或建立首长接待日等专访接待制度,使公众能与各级领导者直接沟通。二要深入公众,进行实地考察。只有经常深入基层,接触群众、了解民情、倾听民意,才能为科学决策的制定和实施奠定坚实的基础。三要建立健全社会协商对话制度。社会协商对话,除进一步发挥人民政协,民主党派、各群众团体等已有的协商对话渠道的作用外,为适应社会发展中新出现的利益阶层的需要,应进一步开拓其他社会沟通渠道。对话形式除特邀的会议外,还可采用更为自由的公众咨询对话式,以吸引更多的公众参政议政。此外,社会协商对话应加强其制度化,形成公开、稳定的社会沟通渠道,定期向公众开放,使各种问题及时得到解决。这样,才能使领导者与公众的关系达到平衡和谐的状态,促进管理工作的科学化、民主化和制度化。

四、健全监督控制机制,严格规范领导形象

领导形象建设要想深入持久,关键在于建立健全领导形象的监督控制机制。对领导形象的监督控制机制,主要由事先立法规范、事中执法自律、

事后司法救济以及社会舆论监督等多层次、多渠道立体交叉制衡网络所构成。首先,通过立法规范领导形象。立法决定着领导形象的构架和基础。立法对领导形象的规范主要表现在对领导者的规范与监督和对公众意识的规范与提高两个方面。一方面,公众选择自己的代表组成各级领导班子,通过它产生、监督和罢免各级领导者,并通过立法使这一切民主化、程序化和制度化,使领导行为合法化与规范化。这既是保证依法行政的最有力措施,也是调动公众的参政意识,促使公众对领导者的了解,强化公众对领导者信任的有效途径。另一方面,立法对公众的意识也有规范和提高作用。公众的整体意识一旦上升为法律之后,就又反过来指导和规范人们的行为与意识,并成为沟通和协调领导者与公众之间关系的桥梁,成为规范二者行为的十分重要的准则。这就在相当程度上保证了公众能从本质上把握各级领导者,并自觉地信任他们。其次,通过执法加强领导形象自律。执法是领导行为的核心内容。实践证明,执法是比立法更为艰巨的社会工程。它对领导形象的影响更大,更直接。公众对领导印象的好坏很大程度上是从执法过程中感知的。如果领导者不依法行政,则无良好形象可言。所以,领导者在塑造良好的领导形象过程中承担着重要的任务,因而必须加强领导者的自我约束、自我监督和自我控制机制,主要包括完善执法和监督制度。再次,通过司法救济领导形象。立法规范是事先对领导形象的控制,而司法救济则是事后对领导形象的补救。虽然立法力图构建一个最好的领导形象框架,但并不能保证领导行为完全符合法律。因此,建立司法救济制度为现代法治国家所必需。通过司法救济,一方面,确认了合法的领导行为,纠正了违法行为,从而推动了领导者依法行政。另一方面,补救了公民遭受领导者及其所在机关侵害的合法权益,从而恢复了公众对领导者的信任。最后,通过舆论监督领导形象。舆论监督直接反映了社会

公众对各级领导干部的期望和要求,如果这种期望和要求能迅速被领导者所了解,并妥善加以解决,社会公众就满意,否则就不满意。同时,各级领导干部要注意建立健全内外并举、条块结合、上下联动、专兼相容的立体监督和管理网络,使外部监督和内部监督有机结合起来。要在依法按章强化内部层级监督的基础上,主动接受人大的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政协的评议监督、社会各界和广大公众的民主监督等,把监督贯穿于整个领导形象塑造的全过程,切实让服务对象、监督对象依据有关规则对领导形象进行有效的监督。另外,要采取多样化的监督方式,如设立投诉电话、投诉箱、定期监督检查、不定期暗访等形式进行有效监督,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把矛盾消灭在萌芽状态。

2017年12月现代领导科学3试题及答案

《现代领导科学》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中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领导活动产生于(A ) A、原始社会 B、奴隶制社会 C、资本主义社会 D、社会主义社会 2、根据毛泽东的概括,现代领导的基本职能是( B ) A.实施监督 B.出主意、用干部 C.思想政治工作 D.考评领导效能 3、构成现代领导学奠基之作的《君主论》的作者是( C ) A.柏拉图 B.亚里士多德 C.马基雅弗利 D.洛克 4、认为天赋是一个人能否成为领导者的根本因素的理论是领导科学中的( D ) A.性格理论 B.行为方式理论 C.权变理论 D.超凡魅力理论 5、在整个领导活动中,构成其主体要素是( A ) A、领导者 B、被领导者 C、客观环境 D、群体目标 6、《论权威》一文深刻阐述了领导意味着权威的思想。该文作者是( B ) A.马克思 B.恩格斯 C.列宁 D.斯大林 7、下列正确论述社会主义领导本质的判断是( B ) A、领导就是管理 B、领导就是服务 C、领导就是指挥 D、领导就是决策 8、在领导环境诸因素中起关键性作用的因素是( A ) A、政治因素 B、经济因素 C、文化、教育因素 D、军事因素 9、在领导属性中,具有“永恒性”的是领导的( C ) A、自然属性 B、历史属性 C、社会属性 D、文化属性 10、不同层次的领导者应具有不同素质要求,基层领导者最主要的技能应是( D ) A、判断技能 B、人事技能 C、学习技能 D、技术技能 11、领导者能够迅速作出选择、形成方案的能力是一种( C ) A.预见力 B.洞察力 C.决断力 D.应变力 12、提高领导者素质的关键是( ) A.体制改革 B.加强个人修养 C.加强理论学习 D.勇于实践

行政领导学 论述题

论述题 1、领导与管理的区别与联系?1、领导与管理的联系主要体现为:(1)领导是从管理中分化出来的。(2)领导和管理无论是在社会活动的实践方面,还是在社会科学的理论方面,都具有较强的相容性和交叉性。 2、领导与管理的区别主要有:(1)领导具有战略性。领导侧重于重大方针的决策和对人、事的统御,强调通过与下属的沟通和激励实现组织目标;管理则侧重于政策的执行,强调下属的服从和组织控制实现组织目标。领导追求组织乃至社会的整体效益;管理则着眼于某项具体效益。(2)领导具有超脱性。领导重在决策,管理重在执行。工作重点的不同,使领导不需要处理具体、琐碎的具体事务,主要从根本上、宏观上把握组织活动。管理则必须投身于人、事、财、物、信息、时间等具体问题的调控与配置,通过事无巨细的工作实现管理目标。 2、试述如何对领导权力进行科学合理的划分、配置。领导权力的行使是以领导权力的合理划分与配置为前提的,因为领导权力的行使必须首先立足于有序的组织机构,即所谓的在其职,谋其政。(1)宏观层面上领导权力的合理划分与配置:宏观层面上领导权力的合理划分与配置主要是从与社会大系统诸要素的互动中探索领导权力的合理划分与配置。①领导权力的合理划分与配置必须服从于国家的政治制度。②领导权力的合理划分与配置必须有利于公民权利的充分享有。③领导权力的合理划分与配置必须与社会经济结构相适应。④领导权力的合理划分与配置必须考虑民族传统文化的因素。(2)微观层面上领导权力的合理划分与配置:微观层面上领导权力的合理划分与配置主要是从行政系统内部各要素的联系中寻求领导权力的合理划分与配置。在组织系统内部,所有的领导与管理活动,都是围绕着领导权力的合理划分与配置以及运用展开的。而领导权力的合理划分与配置又与组织系统内部的组织职能与组织人员等要素密切相关。 从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领导权力的划分与配置必须与社会大系统相适应,并充分考虑领导系统内部的各种要素,从而把各种要素相互融合与协调,才能达到领导权力划分与配置的科学化与合理化。 3、如何对领导权力进行有效的制约?对于领导权力的制约应该是与领导权力同生并存的,是由权力自身的特性决定的。而要对领导权力进行有效的制约,就必须建立完善合理的制约机制。这主要体现为以下三种权力监督与制约机制的建设:1、权力制约机制:以权力制约权力以权力制约权力这一机制的核心是分权,并使不同权力机构之间形成一种监督与被监督或相互监督的关系。监督者负有监督的权力或职责。以权力制约权力是通过两种方式实现的:一是由一种高级的权力监督低级的权力;二是平行权力层级之间的监督与制约。以权力制约权力这一种机制可以存在于民主社会,也可以存在于专制社会,不过在两种社会中的分权程度和保障目的有所不同。2、道德制约机制:以道德制约权力:以道德制约权力这一机制的涵义是通过学习和教育的方法使社会或统治阶级对政府官员的要求内化为他们的道德信念,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培养他们勤政廉政为统治利益或公共利益服务的意识和品质,使他们能够自觉地以内

学习《现代领导方法与领导艺术》心得体会

学习《现代领导方法与领导艺术》心得体会 关于“领导”的定义在西方现代领导理论中有着各种不同的版本,但共性的地方就是领导离不开领导自己和自己领导的人,也离不开组织目标。我认为,所谓领导,就是设定目标,率领和引导组织或个人在一定的时境以及其他条件下,按照一定的计划或方法实现该目标的行为过程。有分工协作必须要有领导。 要成为一个有影响力的优秀领导者,应当具备相当的内在和外在的条件。开始于上世纪50年代,在90年代又倍受重视并取得更新发展的领导特质理论,通过分析历史上很多卓越的领导人的个性特征和人格取向,总结出了很多领导人具备的共同特点,并认为领导者的特质有很多是与生俱来的,后天难以改变和培养的。尽管这一理论对后天因素和情景因素对人格、气质的影响力缺乏重视,但我从中体会到每个人所具备的特质不同将决定一个人所适合自我发展的道路。知人者智,知己者明。通过对自己的分析,了解自己的长处和不足可以更好地在今后的职业发展中扬长避短,发挥自己的优势特质,更好地为公司服务同时也实现自身的价值。

通过对《现代领导方法与领导艺术》这门课的学习,让我懂得了领导不仅是一种方法,更是一种艺术,需要不断地顺势而变,需要不断地创新。 这种创新要求管理者对管理决策、管理方案、管理方法等方面提出新见解、新主意、新办法。然而作为一个领导者,在实现创新的途径中还应该掌握和运用好下面的方法: 1.学习科技,发现问题。如学习价值工程,从功能分析和成本分析中发现问题。 2.类比追踪,开拓思路。具体方法有⑴追踪式。先提出一个问题,从中捕捉一个或几个疑点,以此为线索进行追踪,直到成功。⑵类比式。从已知的问题或事件中找出基本点,类推比较,进行联想。⑶辐射式。以一个问题为中心,向外辐射。⑷归谬式。对已有结论的东西,对其思维方式和过程重新回顾,发现谬误,加以改进。⑸归纳式。把几种特点、用途加以迭加和归结,形成新产品。⑹相反式。从问题相反的角度或相反的方面去考虑问题。 3.多方触角,提高敏感。见空子就钻,决不放过。主动拓展新业务,对老业务扬弃等。 4.运用资料、分析情报。搜集信息,从中发现问题,采取各种分析方法,如数量分析,图表分析,趋势分析等,启发思想。 5.多种方式,集思广益。此外,采取非常规手段有时也

现代领导学

《现代领导学》复习大纲 一、单选题 1.领导--部属关系理论所要关注的内容是:( A ) A. 原理和机理 B. 发展问题 C. 理论的实际应用 D. 理论的具体内涵 2.下面哪一项不是决策的原则:(D ) A. 客观性原则 B. 信息和预测原则 C. 可行性分析原则 D. 独创原则 3.在决策方法中,头脑风暴法是指:(A ) A. 专家会议决策法 B. 德尔斐法 C. 阶层分析程序法 D. 模拟决策 4.下面哪一项不是决策体制的构成:(D ) A. 信息系统 B. 支持系统 C. 智囊系统 D. 反馈体系 5.决策要素除了决策者、决策目标、决策备选方案、决策情景外,还有:( A ) A. 决策后果 B. 决策评估 C. 决策反馈 D. 决策效果评价 6.霍布森选择是指:( D ) A. 理性决策 B. 单项决策 C. 单边决策 D. 单方案决策 7.根据决策者数量的多少,可以将决策分为:(A ) A. 个人决策和群体决策 B. 确定性决策,不确定决策和风险性决策 C. 单项决策和序贯决策 D. 定性决策和定量决策 8.下面哪一句话体现了道家的用人思想::( D ) A.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B. 静心:不自见,故明

C.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D. 太上不知有之 9.下面哪一项不是邓小平同志提出的干部的四化:( D ) A. 革命化 B. 年轻化 C. 专业化 D. 多样化 10.领导标准原理的领导理论不包括下面哪一个:( D ) A. 领导特质理论 B. 领导行为理论 C. 领导魅力理论 D. 领导权变理论 11.斯堪的纳维亚研究者提出的第3个维度是:( A ) A. 发展维度 B. 结构维度 C. 道德维度 D. 关怀维度 12."诚于中,形于外,故君子慎其独也;严于律己,防微杜渐;莫见于隐,莫显于微庸。"体现了儒家在领导标准方面的观点是:( C ) A. 人本思想 B. 积极进取 C. 修养与慎独 D. 尚俭重义 13.以下哪一个不是领导特质理论的研究者们认为地能够区分出领导者和非领导者的方面:(D ) A. 领导者有雄心,精力充沛 B. 领导者有很强的权利欲望 C. 诚实和正直 D. 领导者能够友好地同员工合作 14.回答什么样的人能够成为领导的领导学原理的层面是:(A ) A. 领导标准原理 B. 领导过程原理 C. 领导效果原理 D. 领导程序原理 15.组织结构管理中所谓的三流除了资金流、人流和信息流之外,还有:( D ) A. 生产流 B. 销售流 C. 营销流 D. 物流 16.亚当斯提出的理论是:( A ) A. 公平理论 B. 路径—目标理论 C. 激励理论 D. 期望理论 17.下列哪一项不是领导决策理论的7大步骤之一:( D ) A. 决策的概念 B. 决策的要素 C. 决策的类型和决策的原则 D. 决策的技巧和方法

现代领导科学(本科)-参考答案

现代领导科学作业题 一、名词(每个4分,共20分) 1、领导:是一种活动或行为。它是指领导者率领、引导其所属群体实现某种目标的行为过程 2、领导者素质:是指领导者在个人生理基础上,通过学习和锻炼逐步形成的,在其领导工作中经常起作用的内在要素 3、领导体制:领导体制(Leadership System),指独立的或相对独立的组织系统进行决策、指挥、监督等领导活动的具体制度或体系,它用严格的制度保证领导活动的完整性、一致性、稳定性和连贯性。它是领导者与被领导者之间建立关系、发生作用的桥梁与纽带,对于一个集体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4、人才:人才是指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或专门技能,进行创造性劳动并对社 会作出贡献的人,是人力资源中能力和素质较高的劳动者 5、激励:是指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多次获得成功,体验到满足需要的乐趣,逐渐巩固了最初的求知欲,从而形成一种比较稳固的学习动机。 二、简答(每个10分,共50分) 1、简述学习、研究领导科学的意义。 领导工作是一门科学,理由有三:其一,领导工作是人类一种特殊的重要的实践活动,实践需要科学指导,这种实践本身包含着极其丰富的科学内容,是产生领导科学的土壤和源泉;其二,领导工作有自身的特殊规律和科学内容,非其他学科所能代替;其三,领导工作是一门高度综合的科学,涉及到社会生活的各

个方面,综合运用各种知识和学问必然会产生新的知识和学问。随着现代社会经济、文化、科学技术的高度发展,任何组织和群体要有效地进行活动,顺利地实现既定的目标,就必须实施科学的领导。 2、简述决策模式转型的历史必然性。 答:决策转型是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 决策转型是社会转型的必然要求 决策转型是决策科学化的迫切需要 决策转型是公共管理科学化的重要基础 3、简述不断提高领导者素养的重要性。 答:1)领导者良好的素质是发挥领导功能、完成领导任务和提高领导绩效的重要基础2)领导者良好的素质是发动、团结、率领群众开拓进取的保证3)领导者良好的素质是领导方法和艺术的源泉4)领导者良好的素质是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兴旺发达的关键。 4、简述领导效能考评的重大意义。 (l)领导效能是领导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 (2)领导效能考评是检查领导活动科学化程度的重要手段。 (3)领导效能考评能够为提拔、使用、奖惩干部提供依据。 5、简述领导方法的特征。 (一)客观性领导方法的客观性是领导方法的所有规定性之中最为首要的。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客观事物和方法自身的客观性是不可改变的,但是领导

2015现代行政领导学(A卷)

现代行政领导学 一、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30分) 1.行政领导(P12) 所谓行政领导,就是政府公共行政过程中即国家行政管理过程中的领导,是各级国家行政机关的行政首长及其领导群体,为实现政府制定的的各种目标,依法行使国家权力,组织和管理国家事务和公共事务而实施的决策、指挥、控制、协调、监督等行政活动及其过程的统称。 2.行政领导权力(P31) 行政领导权力就是国家行政机关依靠特定的强制手段,为有效执行国家意志而依据宪法原则对全社会进行领导与管理的一种综合性性能。 3.行政组织(P43) 行政组织是指国家为推行政务,实现政府领导与管理职能而依法建立的领导与管理国家行政事务的组织实体。 4.分权制(P66) 分权制是指下级行政领导机关与领导者在自己的管辖范围内有独立的自主权,可以自主解决问题,上级对下级在自己的管辖范围内决定处理的事情不得随便干预的行政领导体制。 5.内部领导环境(P94) 内部领导环境是指从事领导活动的组织或群体在领导实践中形成的一种领导氛围i,内部领导环境的存在形式和作用机制对领导活动的开展具有最为直接、最为迅速的影响。 6.道德素质(P124) 道德素质是指一定群体或组织乃至整个社会在一定时期调节人与人之间相互关系的价值标准和价值判断、道德规范和道德要求内化为心灵内容后形成的整个精神内涵,是充满价值内容和主观取向的行政领导精神素质。 7.行政领导关系(P160) 政领导关系是指行政领导者在进行领导活动的过程中,相互之间发生、发展和建立起来的一种工作和感情交往的关系,即行政领导主体在行政领导活动中与行政组织系统中的其他成员发生的工作关系和非工作关系的总和。 8.竞争(P180) 竞争是指一切生物间的生存竞争,这是生物进化的普遍规律。 9.危机(P233) 危机是因为冲突发展到一定程度或阶段的特殊现象,是冲突的激化、减弱或持续酝酿的转折点和敏感地带,是积量到质变的临界点。

传统文化与现代领导艺术 听课笔记教学内容

传统文化与现代领导艺术 北京邮电大学赵玉平 第一章传统文化中的管理思想 传统文化领导艺术的特征 1、中华管理硕果累累(区别管理与管理学概念中国从来不缺少管理鲁文化圣人响马狐狸精) 2、于无字处读经典 3、管理无处不在 中化文明中的管理思想特点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杨万里(南宋秘书监) 1、人本管理是精髓 孔子《论语》“赦小过举所知”——任人为知——优点可用缺点可控 我国的管理是从人的利益观点立场出发的管理是来自人通过人为了人 西方管理精髓:规范管理 讲究制度标准、流程、方法 东方管理精髓:人本管理 注重人的内心、满意度、幸福感、人际关系的和谐 管理没有最好只有合适,素质低,任务结构简单竞争环境不复杂用规范管理比较好;反之用东方的人本管理比较好 2、管理思想宝库有待整理与开发 3、在在着大量的隐喻和暗示需要深入理解 中华民族的文化性格(情感含蓄)——越需要感情的事情越含蓄 政治传统(领导艺术——帝王之术)——不敢讲,怕危险 中华文明管理的思想核心(两个) 道——价值观、自我修养、做事原则 仁和止静 术——技巧、谋略、方法 忠义权争 三类英雄文英雄武英雄领导英雄

第二章领导到底忙什么 哈弗大学的一份研究领导的工作内容:日程关系网沟通 总经理的12种典型行为: 核心问题:一个管理者核心工作、战略重心应该定在哪里? 经典案例:孔子二学生当领导 汉代有一本书叫做《韩诗外传》,是当时的学者韩婴写的,里面记载的是“孔子二学生当领导的案例”,故事是这样的:鲁哀公时期,鲁国的单父县缺少县长,鲁哀公找到孔子,对孔子说:您门下弟子三千贤人七十二,你就在你的学生中推荐一个当单父县地县长吧。孔子问:“您想要什么样的人才?”鲁哀公说:“兢兢业业、勤政廉洁……”孔子遂推荐了他的学生巫马期,巫马期上任后工作十分努力,披星戴月,废寝忘食,兢兢业业工作了一年,单父县大治。人们路不拾遗、夜不闭户。不过,好景不长,正当鲁哀公想提拨巫马期的时候,巫马期却因为劳累过度病倒了。于是鲁哀公又找到孔子,对他说:“你的这个学生什么都好,就是身体不好,你再给我找一个身体好,能连轴转的吧。”孔子于是又推荐了学生宓子贱,宓子贱年纪轻轻,驾着车、弹着琴就开始去上任了。上任第二天,他什么都没做,就在官署后院建了一个琴台,终日鸣琴,身不下堂,日子过得很滋润,卡拉OK天天唱,一年下来单父县大治。鲁哀公很高兴,遂提拨了宓子贱。后来,宓子贱探望师兄巫马期的时候,巫马期感慨道:“你我能力差不多,我就是身体没你好!”子贱说:“不,我们不一样。你是怎么治理单父的?”巫马期说:“努力!”子贱说道:“你我能力相当,但是办事的方法却不同,你是用力,个人的力量毕竟有限,你事必躬亲,努力的结果只能是勉强支撑罢了,到最后伤害的还是自己的身体;而我是用贤,所以我很轻松,每天都过得很悠闲。”这个例子真实贴切的印证了这样一句话:用贤者易,用力者劳,贤则久,劳则伤。 宓子贱和巫马期的对话揭示了领导艺术最核心的一个问题—领导者要通过别人完成任务,领导的核心工作不是调动自己的工作积极性,而是擅长于调动他人的工作积极性——正所谓“运筹于帷幄之中,决策于千里之外”。 例二:《史记。高祖本记》 刘邦曾谈论自己称霸天下的方法,原文是这样的:帝置酒洛阳南宫,上曰:“列侯、诸将毋敢隐朕,皆言其情:我所以有天下者何?项氏之所以失天下者何?”高起、王陵对曰:“陛下使人攻城略地,因以与之,与天下同其利;项羽不然,有功者害之,贤者疑之,此所以失天下也。”上曰:“公知其一,未知其二。夫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张良字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饷馈(供给军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众,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三者皆人杰,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者也。项羽有一范增而不用,此所以为我所禽也。”群臣说服。所以一位优秀的领导者并不需要有多么杰出的才能,懂得如何运用人才才是最重要的。 我们要做强者,但是从强者向超人跨越难度更大。“自己是猪,练成大象,那是强者;自己是猪,培养出一群大象,自己还是猪,那是超人。”这就是领导的艺术。一位卓越的领导者首先是懂得用人、用贤的领导者。 领导要做的是从强者到超人的飞越 战略重心通过别人完成工作 一件事做到了——合格 十件事做到了——优秀 五十件事做到了——卓越 一百件事做到了——找死 唐李世民论隋朝灭亡由于杨坚(不是杨广)勤奋亡国两个缺点( A不明喜察(决断力和判断力) B凡事自任——能人没机会,年轻没成长平台)

论现代领导者的领导能力

论现代领导者的领导能力 论现代领导者的领导能力(上) 2010年06月28日发布古人云:“贤者在位,能者在职。”意思是要让那些有德行和有能力的人居于领导岗位上。看来德行和能力对于一个领导者来说,犹如车之两轮,鸟之两翼。这也就是我党选拔使用干部所一贯坚持的德才兼备的原则。作为一个现代领导者,必须具备以下几个方面的能力。 一、驾驭全局能力 古人说:“善弈者谋势,不善弈者谋子”,“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这话十分透彻精辟地指明了,领导者应集中自己的心智才力谋全局、驾驭全局,对一个部门一个地区的工作有长远考虑,而不可目光短视的道理。江泽民同志在纪念党的72周年诞辰座谈会上的讲话,谈到努力提高党的执政水平和领导水平问题时,即引述了上面这句话。现代领导者要能够谋全局、驾驭全局,还要善于抓关键环节和中心工作。就像毛泽东同志所指出的:“在任何一个地区内,不能同时有许多中心工作,在一定时期内只能有一个中心工作。……领导人员依照每一具体地区的历史条件和环境条件,统筹全局,正确地决定每一时期的工作重心和工作秩序,并把这种决定坚持地贯彻下去,务必得到一定的结果,这是一种领导艺术。”(《毛泽东选集》第3卷,

人民出版社1991年6月第1版,第901页)毛泽东同志在这里刻意强调的领导艺术,是处理某一项具体工作的领导艺术,乃是统筹全局、驾驭全局的领导艺术。对于这一点,现代领导者务必要悉心体察和理解。 二、开拓创新能力 开拓创新能力是领导者的一种创造性,也是一个优秀领导最本质的特征。那么,一个现代领导者的开拓创新能力应该表现在哪些方面呢? 一要有创新思维能力。创新思维有这样几个特点:1、新颖性:即在思路的选择上和思考的技巧上都具有独特之处,表现出首创性和开拓性。2、灵活性:即思维不受固定的框架的束缚,思路可以有很大的跳跃性,从一种意境进入另一种意境,多角度、多侧面地探讨解决问题的办法。3、流畅性:即思维上无障碍、运转自如,在纵横两个方向上都能进行“由此及彼”的思考。4、综合性:有思维统摄能力——善于概括、整理事实材料,得出正确结论;智慧杂交能力——善于利用多学科成果并形成新成果;辩证思维能力——善于在分析基础上综合,在综合基础上分析等等。发散思维和集中思维就是两种典型的创新思维形式。二要有洞察力、预见力。洞察力是指观察分析问题的敏锐性和穿透力。预见力是指预测和把握事物发展趋势的超前性和准确性。这是从纵横两个方面考察一个现代领导者驾驭事物的能力的。三要有把握机遇的能力。发展不平衡是事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远程教育学院《现代领导学》期末复习提纲含答案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远程教育学院 2008-2009学年第二学期 《现代领导学》期末复习大纲 本复习大纲适用于本学期的期末考试,所列题目为期末试卷试题的出题范围。 本次期末考试题型分为2种:判断题、选择题。具体如下所列: 期末考试:题型如下: 1、判断题,40分 共20题,要求同学们对所给的内容进行判断。 2、选择题,60分 共30题,主要考察同学们对基本知识点的理解 一、判断题: 1、领导是组织或群体中的一员通过对其他成员施加影响帮助组织或群体达到自身目的的活动。╳ 2、领导的三个要素是领导者、被领导者和情境。其中,领导者是活动的客体,被领导者是活动的主体。√ 3.、结构-关怀双维领导论是领导行为理论的一个派别。√ 4、领导特质理论是在20世纪60年代,研究者们把心理学的方法应用到对领导者的特征的研究上而产生的╳ 5、领导行为理论与领导特质理论的本质的不同在于,它强调了领导者身上外显出来的行为特征,而不是他们身上所固有的特质。╳ 6、高结构维度和高关怀维度的领导风格总能产生积极的效果。╳ 7、魅力型领导与下属的高满意度有更明显的相关,所以它也是员工高绩效的必要条件。╳ 8、按照广义的决策概念,决策不仅仅指对方案的最终选择,还包括制定行动方案、选择行动方案实施行动方案。√ 9、正确的理解领导—部属关系理论的前提和基础是正确的理解领导和部属的个人特质。╳ 10、选优原则是科学决策的首要原则。╳ 11、领导最关键的事情是服务于变革,这也是它不同于管理之处。√ 12、麦克利兰的需要理论归纳了三种不同的动机,而且他认为三种动机不能在一个人身上同时存在。╳ 13、菲德勒模型指出,群体(结果)是否有效取决于领导风格与情景之间的匹配性,而领导者可以改变自己的风格去适应变化的情景。√ 14、在作决策时,要遵循一定的原则,包括:信息原则、预测原则、主观原则、可行原则、选优原则和外脑原则。╳ 15.在公司成熟期,公司的内在驱动力不仅仅是财务驱动,也不仅仅是业务驱动,还有一种价值的驱动。在这种情况下,公司的发展特色体现出制度规范,并且带有文化统帅的力量。√ 16、超级领导(Superleadership)的起点是有关员工的批判观点,如X理论。╳ 17、能够达到的目标一定都好。╳ 18、赫茨伯格认为满意的对立面是“不满意”。╳ 19、在政治、宗教以及战争期间更容易出现领导魅力型的领导者。√ 20、这个人能给他人特殊的利益和奖酬,你知道和他关系密切是有益的,这是指强制性权力。√ 21、领导的4个环节包括:计划,组织,管理,控制。╳ 22、企业中的管理本质是对关系的一种界定,即上下级的关系。╳ 23、在公司初创期,驱动力主要是财务驱动。╳ 24、领导效果原理首先是服务于对领导人的综合管理,其次才服务于领导结果的考核。╳ 25、领导特质理论开启了领导学研究的先河。╳ 26、遗传因素的特质在选拔标准时应该有,而且其重要性程度要比非遗传性的特质高一些。╳ 27、“软数据带动硬数据的增长”。盖洛普认为这里的软数据的关键因素是优秀的经理人。╳

《行政领导学》 知识要点

《行政领导学》知识要点 绪论 1.什么是行政? 简述:行政是政府对范围内的社会和个人提供保护和服务的组织活动,是行动中的政府。精要:行政是国家的组织活动。 2.什么是领导? 简述:领导是领导者通过人格力、之都力,对被领导者团体作引导、组织、控制,使团体行为更加统一、有效,以达到团体及个体目标的全过程。有实质(阶级性)、类型 (党政军民学和思政)之分。 精要:领导是领导者率领追随者实现目标的过程。 3.什么是行政领导学? 简述:行政领导学是以行政学和领导学为研究领域,探讨政府部门和社会公共机构的领导者进行领导活动的规律和特点,并借此提升领导力、培养领导者的科学。 精要:行政领导学是研究公共机构中领导活动规律的科学。 4.什么是公共行政? 简述:公共行政是政府行政部门的公共财货与服务的生产为主要内容的公共政策的形成与执行的活动过程。 精要:公共行政是社会公共机构向全社会提供的公共服务。 5.公共行政的变化: (1)领域扩大化:党政军民学、生老病死残、吃穿住行乐 (2)主体多元化:政事社团企(立法、司法、行政) 6.公共行政的特质: (1)与政治密不可分(2)受法律规章制约(3)有权威强制手段 (4)重权力制约监督(5)具无偿普惠特点(6)求公平正义目标 7.行政领导学研究方法——强调实践性 (1)从实际出发(2)解决现实问题(3)探索理论创新 第一章领导工作是科学与艺术的统一 1.行政领导的总体要求 (1)政治上的坚定性(2)战略上的前瞻性(3)决策上的民主性 (4)操作上的可靠性(5)制度上的完整性(6)目标上的普惠性 2.行政领导的要素: 行政领导的主体、客体、方法、目标等。 主要:领导者、追随者、领导环境。 3.领导能力 思维(开放、务实)——决策(民主、科学)——表达(适合、共识)——指挥(组织、执行)——科技(手段、运用)——业务(管理、专业)。 4.领导与管理之间关系 (1)管理的发展:原始社会的集体领导——奴隶与封建社会的专制领导——资本主义社会科学管理——社会主义的服务宗旨。 (2)现代管理三阶段:科学管理(泰勒)——行为科学(马斯洛)——丛林体系(社会系

浅谈现代组织中的领导力开发

人力资源协作组 发布专题论文之四 浅谈现代组织中的领导力开发 政策调研组 摘要:21世纪,领导力逐渐成为提高企业竞争力的关键因素,领导力作为领导者和被领导者之间一种互动的积极的影响力,对企业的发展显现出了日益重要的作用。面对组织环境的不确定性、多变性、复杂性,如何提高领导力,使企业保持持久的竞争力成为现代领导者必须思考的新课题。 关键词:企业领导力开发 一、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21世纪,企业面临的环境出现更多的不确定性,竞争越来越激烈,事实表明,有效的领导力正在成为企业竞争力的保证。 CPE成立以来,通过加大市场开发力度,强化企业内部管理,生产经营收入、人均劳动生产率都大幅度提高,已形成了自己的三大优势、八大理念。但与公司持续协调高效快速发展的要求相比,要实现公司从优秀到卓越的转变直至基业常青,公司领导力有待进一步开发。本文研究的意义就在于通过提升领导力以保持企业竞争优势,最终实现持续发展,建立恒久的卓越业绩。 二、什么是领导力 在一个和谐社会里,领导力不是指地位,不是指权力,也不是领导者个人的专利,而是存在于领导者和被领导者之间一种互动的积极的影响力。领导力不等于领导者的能力,而是一种有效整合组织核心团队的组织力量。

在一个团队当中,有的人职位并不高,手中也没有掌握生杀予夺的大权,但人们却自觉地接受他的领导,潜移默化地受他的激励和影响,这就是一种领导力。在这个世界上,如果您致力于促进某些事情的发生,没有您的推动这些事情不会出现,您就是在从事一项领导活动。领导力作为一种激励他人自愿地在组织当中发挥潜能、做出卓越成就的能力,不是少数企业领导者所拥有的特权和专利,企业中每一个人都可能拥有潜在的和现实的领导力。 因此,领导力的提出具有非常积极的现实意义。尤其对于企业中的年轻员工,应该意识到自身潜在的领导能力,通过不懈的努力,完全可以在适合的职位上,以自身所具有的能力,通过不同的方式领导他人,通过赋予他人更有意义的生活来发挥影响。 三、领导力开发对策分析 有力的领导是组织成长、变革和再生最重要的关键因素之一,领导力的短缺将使企业难以适应全球竞争加剧的时代。通过与卓越公司的对比,以及对CPE自身情况的调查和分析,我们认为CPE领导力的有效开发和提升应从三个层次着手进行,如下图所示: CPE领导力开发层次

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 《现代领导学》

一、单选题 1. 领导--部属关系理论所要关注的内容是:() A. 原理和机理 B. 发展问题 C. 理论的实际应用 D. 理论的具体内涵 2. 下面哪一项不是决策的原则:() A. 客观性原则 B. 信息和预测原则 C. 可行性分析原则 D. 独创原则 3. 在决策方法中,头脑风暴法是指:() A. 专家会议决策法 B. 德尔斐法 C. 阶层分析程序法 D. 模拟决策 4. 下面哪一项不是决策体制的构成:() A. 信息系统 B. 支持系统 C. 智囊系统 D. 反馈体系 5. 决策要素除了决策者、决策目标、决策备选方案、决策情景外,还有:() A. 决策后果 B. 决策评估 C. 决策反馈 D. 决策效果评价 6. 霍布森选择是指:() A. 理性决策 B. 单项决策 C. 单边决策 D. 单方案决策 7. 根据决策者数量的多少,可以将决策分为:() A. 个人决策和群体决策 B. 确定性决策,不确定决策和风险性决策 C. 单项决策和序贯决策 D. 定性决策和定量决策 8. 下面哪一句话体现了道家的用人思想::() A.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B. 静心:不自见,故明 C.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D. 太上不知有之 9. 下面哪一项不是邓小平同志提出的干部的四化:()

A. 革命化 B. 年轻化 C. 专业化 D. 多样化 10. 领导标准原理的领导理论不包括下面哪一个:() A. 领导特质理论 B. 领导行为理论 C. 领导魅力理论 D. 领导权变理论 11. 斯堪的纳维亚研究者提出的第3个维度是:() A. 发展维度 B. 结构维度 C. 道德维度 D. 关怀维度 12. "诚于中,形于外,故君子慎其独也;严于律己,防微杜渐;莫见于隐,莫显于微庸。"体现了儒家在领导标准方面的观点是:() A. 人本思想 B. 积极进取 C. 修养与慎独 D. 尚俭重义 13. 以下哪一个不是领导特质理论的研究者们认为地能够区分出领导者和非领导者的方面:() A. 领导者有雄心,精力充沛 B. 领导者有很强的权利欲望 C. 诚实和正直 D. 领导者能够友好地同员工合作 14. 组织结构管理中所谓的三流除了资金流、人流和信息流之外,还有:() A. 生产流 B. 销售流 C. 营销流 D. 物流 15. 亚当斯提出的理论是:() A. 公平理论 B. 路径—目标理论 C. 激励理论 D. 期望理论 16. 下列哪一项不是领导决策理论的7大步骤之一:() A. 决策的概念 B. 决策的要素 C. 决策的类型和决策的原则 D. 决策的技巧和方法 17. 当组织不能够选择领导者和企业的搭配时,企业组织不可以通过以下方法来提高组织的绩效() A. 领导抵消器 B. 领导替代品 C. 领导放大器 D. 领导影响力 18. 激励是持续激发人的内在动力的心理过程。它包括的步骤顺序是:() A. 实现目标、引发行为、产生动机、刺激需要 B. 引发行为、实现目标、刺激需要、产生动机 C. 产生动机、刺激需要、引发行为、实现目标 D. 刺激需要、产生动机、引发行为、实现目标

《现代领导科学》

一、名词 1、领导 2、领导用人 3、领导体制 4、思想政治工作 二、简答 1、简述学习领导科学的意义。 2、简述经验决策与科学决策的区别。 3、简述现代领导所应具备的能力素质的基本内容。 三、论述 目前我国领导体制存在哪些弊端?如何加以不断改革、完善? 四、案例分析 丙吉是汉宣帝时著名的宰相。一次丙吉出门巡视,碰到一群人在路上斗殴,手下的人以为丙吉要管,不料他象没看见一样照旧走自已的路。走了不远,当他看到一群牛在路上累得口吐白沫时,却立即停车向赶牛人细察因由。随从对丙吉的这一做法困惑不解,于是问他是何道理。丙吉答到:那群人斗殴,自有地方官吏惩治。丞相的职责在于管理官吏,不能被小事缠绕,所以我不过问。现在正值春耕季节,天气还不很热,可牛走路还口吐白沫,我担心的是不是节气失调。风调雨顺才会国泰民安,像这样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大事,才是本职所忧虑的,所以要过问。 试从现代领导学的有关理论分析,丙吉的做法是否妥当?为什么?

一、名词( 1、领导者 2、科学决策 3、领导效能考评 4、一长制 二、简答 1、简述领导科学产生的社会背景。 2、简述人才选拔的基本原则。 3、简述领导体制的基本内容。 三、论述 联系实际谈谈如何对领导效能进行全面、科学地考评? 四、案例分析 某一国有中型机械制造厂的原有三名领导(党委书记、厂长、副厂长)因年龄、知识水平关系都要退休。假若你是这一企业的主管部门领导人,现在群众推荐了五名候选人,请你根据领导科学的相关知识,从中选出三人并合理安排其职务。 五人的基本情况是:甲、男,48岁,机械制造专业中专毕业,中共党员,现任厂企业管理办公室负责人,懂机械制造和市场营销,领导能力强,但办事喜独断,性格急躁; 乙:男,31岁,哲学本科毕业,中共党员,现任厂团委书记,思维敏捷,创新意识强。但缺乏企业管理经验,有时工作不够专注; 丙:女,40岁,机械专业本科毕业,群众。有工程师职称,现任技术科科长,原则性强,顾全大局。但性格内向,谨小慎微,开拓创新意识不足; 丁:男,49岁,中专毕业,中共党员。在装甲部队任团参谋长多年,现为厂后期办负责人。善决策和统筹,事业心和进取心强,但比较主观,出言严厉。 戊:男,48岁,企业管理专业大专毕业,中共党员,现任厂办主任,为人稳重厚道,群众关系好,但工作节奏慢,遇事优柔寡断。

行政领导学

1.第1题 洛克提出目标设置理论的观点不包括:() A.任何具体的、有一定难度的、责任明确的目标会导致更大的努力 B.目标设置越高,组织成就越大 C.绩效水平取决于组织支持和个人能力 D.完成目标的过程伴以反馈,会使被领导者付出最大程度的努力 您的答案:A 题目分数:2.0 此题得分:0.0 2.第2题 领导体制的核心是()。 A.组织结构的设置 B.各级各类领导机关职责与权限的划分 C.领导层次与幅度 D.人事制度 您的答案:B 题目分数:2.0 此题得分:2.0 3.第3题 按决策问题的出现概率分类,决策可分为()。 A.单项决策和序贯决策 B.经验决策和科学决策 C.程序性决策和非程序性决策 D.宏观决策和微观决策 您的答案:C 题目分数:2.0 此题得分:2.0 4.第4题 下列属于领导用人艺术的是()。 A.限制潜能 B.敢用新秀 C.模糊权责 D.不予授权 您的答案:B 题目分数:2.0 此题得分:2.0

5.第10题 ()是领导关系存在的前提。 A.职位 B.组织 C.权力 D.权利 您的答案:C 题目分数:2.0 此题得分:0.0 6.第11题 埃尔德福重组了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提出了“生存—相互关系—成长”理论,即()理论。 A.ERG B.需要层次理论 C.双因素理论 D.三因素理论 您的答案:A 题目分数:2.0 此题得分:2.0 7.第12题 领导环境发展的第一原则是()。 A.创新性 B.开放性 C.科学性 D.多样性 您的答案:C 题目分数:2.0 此题得分:2.0 8.第13题 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行政领导情境是行政领导环境的组成部分 B.行政领导环境是行政领导情境的组成部分 C.行政领导环境与行政领导情境基本等同 D.行政领导环境与行政领导情境完全不同 您的答案:B 题目分数:2.0 此题得分:2.0

《现代领导科学》大作业

《现代领导科学》大作业 《现代领导科学》 A 一、名词 1、领导: 一,是名词意义上的领导,用来担当领导的人,具体而言,包括政府、企业、事业单位或其他社会组织中具有一定职位和职权的高层管理者;二,是动词上的领导,就是指领导者依托个人影响力或组织赋予的权威,为了完成公共管理使命而在特定的管理情境下制定战略、作出决策、提高绩效、实现目标的行为和过程。 2、领导用人: 就是指合理地使用人才,即把每一个人安排在一个恰当的位置上,让其充分发挥应有的作用。 3、领导体制: 是指党政机关、企业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以领导权限划分为基础所设置的机构和各种领导制度体系的总称。 4、思想政治工作: 就是做人的工作,它是以人为对象,帮助人们确立正确的立场、观点、方法,提高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动员人们自觉地为实现当前和长远的目标而努力奋斗的工作。 二、简答 1、简述学习领导科学的意义。

领导工作是一门科学,理由有三:其一,领导工作是人类一种特殊的重要的实践活动,实践需要科学指导,这种实践本身包含着极其丰富的科学内容,是产生领导科学的土壤和源泉;其二,领导工作有自身的特殊规律和科学内容,非其他学科所能代替;其三,领导工作是一门高度综合的科学,涉及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综合运用各种知识和学问必然会产生新的知识和学问。随着现代社会经济、文化、科学技术的高度发展,任何组织和群体要有效地进行活动,顺利地实现既定的目标,就必须实施科学的领导。 2、简述经验决策与科学决策的区别。 经验决策与科学决策的本质区别在于方式方法的不同。经验决策的主体一般表现为个体,而科学决策是集体智慧的产物;经验决策主要凭借决策者的主体素质,科学决策则尽可能采用先进的技术和方法;经验决策带有直观性,而科学决策不排斥经验,但注重在理论的指导下处理决策问题。因此,应该把经验决策与科学决策结合起来,实现决策的科学化。 3、简述现代领导所应具备的能力素质的基本内容。 应具备以下几方面的素质: 一、政治品德素质 政治品德素质是确保领导者在政治上合格的要素,是一个领导者在政治问题上的道德品质,是领导者从事领导管理活动必须具备的政治立场、政治观点、政治态度和政治品质等方面的基本素质。毛泽东同志说:“政治是统帅,是灵魂,是生命线”。

行政领导学教案

《行政领导学》期末复习题 领导学基础 第一章 一、选择 1、真正意义上决策与执行的分工出现在19世纪,首先发生于(军事领域)。 2、领导学的产生是(社会化大生产)的客观要求。 3、从长远来看,在综合国力中起重要作用的主导因素是政治力和(领导力)。 4、领导活动的归宿是(领导目标)。 5、领导具有双重属性,其中占据主导地位的是(社会属性)。 6、在专家式领导中“软专家’是指(擅长领导与治理的专家)。 7、道家的政治思想是(无为而治)。 8、孔子提出“人存政举,人亡政息”的名言,体现了古代领导思想中的(人本思想)。 9、权变理论的研究重点在(领导者、被领导者的行为和领导环境的关系)。 10、领导的缓冲器、替代品与放大辞理论是由以史蒂文为代表的研究者提出的具有(权变理论色彩)领导理论。 11、我国领导学进展的重要时期是(20世纪80年代)。 12、在伯恩斯编制的测量超越型领导的问卷MLQ中,超越型领导包括三个子维度,分不是领导魅力、个性化关怀和(智能激发)。

二、多选 1、社会分工要紧是在两个方向上展开的,它们是(横向分工、纵向分工)。 2、决策与执行的纵向分工是社会进展的必定产物,由此而产生的(领导与治理、决策专门化与执行专门化)的分离,对领导学的产生起到了直接的推动作用。 3、领导学的学科特点包括(综合性、社会性、应用性和交叉性)。 4、中国古代领导思想中的民本思想要紧包括(信民、富民、教民)。 5、“领导”包含了五个差不多要素,分不是领导主体、领导客体、领导环境和(领导手段、领导目标)。 6、与其他社会活动相比,领导的特点要紧有(系统性与互动性、战略性与前瞻性、强制性与权威性)。 7、以领导工作的性质和对象为标准,我们能够把领导划分为四种差不多型,分不是政治领导、行政领导和(业务领导、学术领导)。 8、组织的核心竞争力要紧包括四个方面,它们是(治理体系、技术体系、知识与技能、价值观念与组织文化)。 9、下面是有关西方领导理论研究方向的几种描述,其中正确的是(A、从研究领导者入手和从研究领导活动人手是西万领导理论研究的两个要紧方向;B、比较而言,研究领导者的时刻长、学者多、成果多、阻碍大;C、对领导活动的研究要晚于对领导

影响领导力提升的8大因素都是什么

影响领导力提升的8大因素都是什么 鉴于企业管理者领导力在现代企业管理中对企业实现利益最大化的重要作用与意义,本文对此进行研究,把影响管理者领导力的八个方面的因素加以总结和提炼。 影响领导力的第一因素是优秀的个人品德。古人常说“以德服人”,是指治理国家的过程中,统治阶级要靠良好的德行使百姓归顺。在现代企业管理中,被管理者与管理者具有平等的法律地位,双方之间的关系是平等合作,双向选择。但由于分工的差异,必然存在管理与被管理,因此管理者必须具有优秀的品德,通过品德对被管理者产生影响,使管理者从思想和行动上积极主动,努力向上。影响领导力的第二因素是先进的公利思想。“公利心”与“私利心”是一对相反的概念,人们都了解“私利心”的含义,而且很多人都受此影响。但作为一个管理者,只有具有先进的公利思想,能以“公利心”作为衡量管理行为的标准,才能考虑和平衡各方利益,才能得到更多的拥护和支持,从而大大增强领导力。 影响领导力的第三因素是卓越的说服力。企业管理者往往要总览大局,考虑长远利益,并与企业内部外部多方进行交流,他们所做的各种决策与决定往往不会使所有人理解和接受,这就需要具备卓越的说服力,如何通过最适当的方式进行沟通和协调,使事情顺利进行,这也是决定领导力的重要因素。 影响领导力的第四因素是领导行为与艺术。第一模块为知识铺垫部分,主要解读领导力的内涵和核心观点,为后面的训练打基础第二模块是本课程关键训练部分,针对未来高绩效团队的典型特征——知识型团队,从领导力量和领导思维的角度阐释了如何使团队从思维方式到工作方法,再到行为习惯都能自觉一致,从而“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实效高绩效的法宝——决策思维。这是一种结构化的思维方法,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是管理最为有效的思维工具之一,也是领导力之所以显示出“力量”的最逻辑、最具理性的思想光辉的源泉所在,因此,本部分内容极其重要第三模块是从实战的角度演绎对担任“领导”职责前的准备工作。四模块专门训练在企业的经营管理中如何实现领导力的问题,有非常强的针对性和实用性第五、第六两个模块,精心选取领导力对未来能够产生关键影响的两个方面,即应对未来运营挑战和培养未来领导人才,展开训练。从而对领导力的作用做了非常有针对性的延伸第七模块是对企业领导者个人魅力的阐释,包括产生机理和修炼方法,对个人的管理实践和职业发展大有裨益熊鹤龄既具备全球500强背景又拥有北京大学学术研究经历的实战专家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全国高级人才评荐中心高级咨询顾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国家软实力之企业软实力标准I版》课题专家组成员北京大学教育文化与品牌战略研究所战略发展部副主北京大学民营经济研究院、中国人民大学EMBA班特聘教授领导仅靠绝对的权威也许可以把事情做成,但未必能够把事情做好。由于领导的对象是具有思想、感情和不同心理的人,所以领导力并不是绝对命令,而是一种人性化的艺术,即如何通过恰当而巧妙的艺术手法使冰冷的命令变得更加温和,达到更好的效果。 影响领导力的第五因素是明辨是非的能力。管理者不必“事必躬亲”,但这并不说明管理者可以对企业外面的环境一无所知,对企业内部的事情满不在乎。事实上,管理者要增强领导力,他必须时时关注与企业性命攸关的外部环境,必须了解企业内部的运行状况,只有这样才能明辨是非,才不会做出错误的判断。 影响领导力的第六因素是科学决策的能力。管理者最重要的工作之一是做决策,通俗地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