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中庸之道》同步练习

《中庸之道》同步练习

《中庸之道》同步练习
《中庸之道》同步练习

《中庸之道》同步练习

一、通假字(指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1)乡原,德之贼也通,释作。

(2)恶徼以为知者通,释作。

(3)恶不孙以为勇者通,释作。

二、解释加点的字词

(1)民鲜.久矣

(2)然则师愈.与

(3)过犹.不及

(4)无适.也

(5)无莫.也

(6)不得中行而与.之

(7)必也狂狷乎

..

(8)小大由.之

(9)君子和.而不同.

(10)恶居下流而讪.上者

(11)恶果敢而窒.者

(12)恶徼.以为知者

(13)恶讦.以为直者

三.写出下列各句的句式类型句子

(1)乡愿,德之贼也(3)恶不孙以为勇者(2)恶徼以为知者(4)恶讦以为直者

四、思考探究

1、阅读《论语》中的一段文字,然后回答问题。

子曰:不得中行而与之,必也狂狷乎!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也。

孔子不得中行之人就愿意结交狂狷之人,你赞成孔子的选择吗?请谈谈你的看法。2、阅读《论语》中的文字,然后回答问题。

子贡问:“师与商也孰贤?”子曰:“师也过,商也不及。”曰:“然则师愈与?”子曰:“过犹不及。”

孔子是如何评价师和商的?你是否赞同孔子的评价?为什么?

2、阅读《论语》中的一段文字,然后回答问题。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区别“和”与“同”的意义。并联系建设和谐社会的实际谈谈这句话的启示。

3、阅读《论语》中的一段文字,然后回答问题。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区别“和”与“同”的意义。并联系建设和谐社会的实际谈谈这句话的启示。

4、阅读以下几章文字,完成题目。

(1)颜渊、季路侍。子曰:“盍各言尔志?”子路曰:“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颜渊曰:“愿无伐善,无施劳。”子路曰:“愿闻子之志。”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2)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3)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4)子贡问曰:“乡人皆好之,何如?”子曰:“未可也。”“乡人皆恶之,何如?”子曰:“未可也。不如乡人之善者好之,其不善者恶之。”

(5)子曰:“乡愿,德之贼也。”

请问:中庸,是儒家的道德标准,指做人处事守正不偏,无过不及。孔子对中庸极为推崇,说:“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但也有人认为孔子所说的中庸就是无原则的折中主义。请根据上述有关论述,作出你的判断,并指出中庸之道的原则及现实意义。

参考答案

一、通假字(指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1)乡原,德之贼也原通愿,释作谨慎老实。

(2)恶徼以为知者知通智,释作聪明。

(3)恶不孙以为勇者孙通逊,释作谦退、恭顺。

二、解释加点的字词

(1)民鲜.久矣少

(2)然则师愈.与胜过

(3)过犹.不及如同

(4)无适.也亲近

(5)无莫.也淡漠

(6)不得中行而与.之交往

(7)必也狂狷乎

..志向远大而不切实际,性情褊急而孤介自守

(8)小大由.之遵循

(9)君子和.而不同.和谐等同

(10)恶居下流而讪.上者毁谤

(11)恶果敢而窒.者阻塞不通

(12)恶徼.以为知者强取掠夺

(13)恶讦.以为直者揭发别人的隐私或过错

三.写出下列各句的句式类型句子

(1)乡愿,德之贼也判断(2)恶徼以为知者宾前

(3)恶不孙以为勇者宾前(4)恶讦以为直者宾前

四、思考探究

1、答:赞成孔子的选择。

孔子推崇中庸,而中行之人世上鲜有,但是道又不可无所寄托,因此,孔子退而求其次,求其可交之人。狂者虽志向远大而不切实际,但立志是做人做事的前提。狷者洁身自爱,守节而不违法,这是人的最基本品德。如果使狂者脚踏实地、躬行践志,使狷者树立远大理想,那这两类人将能继承大道。

2、答:孔子认为子张做得过头,子夏做得不够,而过头与不够是一样的(过犹不及)。

我赞同孔子的评价,孔子的评价体现了中庸思想。健康的人性应是情与理的平衡,做得不够不可取,偏激、走极端同样不可取。人的气质、作风、情感、德行都不应偏于任何一个方面,对立的双方应互相牵制、互相补充。如果人按中庸行事就会合情合理。不赞同孔子的评价,只要符合情理亦可。

3、答:和:对立中的统一。同:无差别的同一。

2003年12月10日,中国总理温家宝在美国哈佛大学商学院题为《把目光投向中国》的演讲中,介绍中华民族的文化底蕴时说,“和而不同”是其中一个伟大思想。和谐而又不千篇一律,不同而又不彼此冲突;和谐以共生共长,不同以相辅相成。他认为,用“和而不同”的观点观察、处理问题,不仅有利善待友邦,也有利国际社会化解矛盾。

4、答:孔子的中庸之道不是无原则的折衷主义。孔子说“只有有仁德的人才能做到正确地喜爱人、厌恶人”,又说“不讲是非的好好先生,是道德的破坏者”,可以看出,孔子是有爱憎、讲是非的人,而爱憎是非的原则(标准)就是仁德,中庸之道不能偏离仁德,即社会公正。今天我们讲中庸之道有助于社会稳定、有助于建设和谐社会。

要点:运用所给材料做出分析,指出孔子的中庸之道的原则就是要讲求仁德,也就是社会公正。

幼儿园大班分享阅读活动苍蝇苍蝇快走开教案反思

大班分享阅读活动苍蝇苍蝇快走开教案反思大班分享阅读活动苍蝇苍蝇快走开教案反思主要包含了设计意图,活动目标,活动准备,活动过程,活动反思等内容,喜欢阅读,能模仿读本中的句式进行创编,掌握身体的各个部位的名称,并能准确指认,适合幼儿园老师们上大班语言活动课,快来看看苍蝇苍蝇快走开教案吧。 【设计意图】 孩子正处在幼小衔接的阶段,已经拥有了一定的识字量,这就造成了部分孩子在早期阅读中只停留在看字儿忽略了对画面内容更深层次的理解。于是我们尝试以分享阅读的方式引导幼儿开展早期阅读活动。希望以这样的方式引导幼儿图文结合地阅读图书。同时引导幼儿在阅读中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并学习句式模仿说话,进一步完善发展幼儿的语言能力! 【活动设计】 一、活动目的: 1、喜欢阅读,能模仿读本中的句式进行创编。 2、掌握身体的各个部位的名称,并能准确指认。 3、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二、活动准备: 《苍蝇苍蝇快走开》的大手一本;人手一个蝴蝶的指偶;苍蝇和小猪的道具各一只。 三、活动过程: (一)音乐游戏导入:《头发、肩膀、膝盖、脚》 1、教师带幼儿唱,一起玩拍打身体各个部位的音乐游戏。 1=C 5 6 5 4 | 3 4 5 - | 2 3 4 - | 3 4 5 - |

头发肩膀膝盖脚,膝盖脚,膝盖脚, 5 6 5 4 | 3 4 5 - | 2 2 5 5 | 3 3 1 - | 头发肩膀膝盖脚,眼睛耳朵鼻子嘴。 2、老师出示一个小猪的模型,引出故事书。 (二)出示大书,引导幼儿有序地翻阅读本,并能有节奏地齐读。 (三)结合幼儿身体,引导幼儿说说身体还有哪些部位。 (四)游戏苍蝇来了,引导幼儿巩固对身体不同部位的认识。 1、师:嗡嗡嗡,嗡嗡嗡,一只小苍蝇,飞到东来飞到西,看看它落在哪里呢?我们赶紧把它赶走吧! (启发幼儿用读本中的句式赶苍蝇。引导幼儿说清楚身体部位的名称,说清楚不要落在XX上。) 2、变换苍蝇落脚的地方,游戏反复进行,巩固对身体部位认识和对句式的练习。 3、苍蝇被赶走了,引导幼儿说说为什么不喜欢苍蝇。 (五)游戏蝴蝶,蝴蝶,快飞来的游戏,引导幼儿模仿读本中的句式进行创编。 1、教师出示蝴蝶的小指偶,赶走了讨厌的苍蝇,又来了一位新朋友,看看是谁?我们欢迎一下美丽的蝴蝶吧!(引导幼儿学习短句蝴蝶,蝴蝶,快飞来!) 2、在幼儿的欢迎声中,教师将蝴蝶落在身体的某个部位,引导幼儿说出蝴蝶飞到哪里了?启发幼儿运用句式蝴蝶,蝴蝶,快飞来,飞到我的XX上。 3、幼儿人手一只蝴蝶和蝴蝶做游戏。 幼儿与老师一起边学习蝴蝶飞的动作,一边念儿歌蝴蝶,蝴蝶,快飞来,教师发出指令,请幼儿将蝴蝶停在身体的相应部位上。 4 、将幼儿创编的情况,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展现出来,引导幼儿有节奏地进

中庸教案

《中庸节选》教案 项城一高——史明才——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积累文言知识,把握文意。 2、理解文中重要哲学概念的内涵。 二、过程与方法: 1、阅读、讨论、交流 2、理解中庸之道的具体内容、主要原则与精神实质。 教学重点: 文言知识、中庸之道的内容原则。 教学难点: 文中重要哲学概念的理解。 课时安排:三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说起“中庸”,人们往往把它和好好先生、折中主义者联系起来,认为中庸是骑墙主义、调和主义。如在评价某人的观点时,喜用“此人的话是对的,不过太新了”加以评述;又如中国人的信仰态度,讲究“不可太信,不可太不信”等,这些都被认为是“中庸”!久之,中庸被赋之以贬义的色彩。 中庸作为孔子思想的精华,却因人们的曲解和误解被“粗暴”扭曲,使它失去了应有的光彩。今天,我们通过学习《中庸之道》来正确地理解中庸,认知中庸,还原她本真的面目,进而感知她动人的魅力。 二、文化背景 《中庸》原是《礼记》中的一篇,一般认为,《中庸》是孔子的孙子子思(前483-前402)的著作,据《史记·孔子世家》记载,孔子生孔鲤,字伯鱼,早卒;伯鱼生孔伋,字子思。 孔子去世后,儒家分为八派,子思便是其中的一派。子思学于曾子,孟子学于子思,所以后世也把子思、孟子学派称作“思孟学派”,并尊称子思为“述圣”,孟子为“亚圣”。 现存的《中庸》,已经经过秦代儒者的修改,大致写定于秦统一全国后不久。 三、《中庸》的主题思想 中庸的中心思想是儒学中的中庸之道,它的主要内容并非现代人所普遍理解的中立、平庸,其主旨在于修养人性。其中包括学习的方式: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也包括儒家做人的规范如“五达道”(君臣也,父子也,夫妇也,昆弟也,朋友之交也)和“三达德”(智、仁、勇)等。中庸所追求的修养的最高境界是至诚或称至德。 中庸之道的主题思想是教育人们自觉地进行自我修养、自我监督、自我教育、自我完善,把自己培养成为具有理想人格,达到至善、至仁、至诚、至道、

中庸之道适合当代社会的发展

谢谢主席,大家晚上好。今天我方的观点是“中庸之道适合当代社会的发展”。首先,我们来理解,什么是中庸之道。它是度的正确把握和关系的良好协调,是在平衡中寻求发展。其次,对当代社会产生了积极的作用即能说中庸之道是适合其发展的。 接下来我们就从社会、个体和价值观三个层面对我方观点进行阐述。 首先就社会层面而言,拿人与自然来讲吧,无节制地向自然索取资源不可取,一点不借助自然资源又无法发展,如何拿捏呢,经过实践与思考,我们在“无节制”与“一点不”中取了一个适当的点,即“可持续”的概念,戒其“过”,勉其“不及”,这就是度的正确把握。事实证明,中庸之道具备着鲜明的时代意义,不论是我国正在执行的“全面、协调的可持续发展观”,还是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一国两制构想的实现、和谐社会的提出等等,在现实社会中的方方面面、各行各业,无不体现着中庸之道的精神。 其次,讨论中庸之道是否适合当代社会的发展还要看它对这个群体中的个体产生怎样的影响。中庸之道,所谓道,是理念也是方法。中不偏,庸不易,讲究的是一个持之以恒,是对既定目标的不懈追求。中庸还指中正平和,是泰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的淡定,胜不骄,败不馁,对人对事不急不躁、不温不火,亲而有度、顺而有持,不因太过兴奋而忘乎所以,也不因太过悲伤而痛不欲生。不急功近利,也不妄自菲薄,这样才能保持内心的清明,理性的看待问题,踏实的解决问题。坚持不懈的恒心,平和的心态利于我们个人目标的实现,有助于提高我们的个人高度,进而促进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 最后讲价值观。现在世界正在走向多元化,承认不同而谋求“和”,这是世界多元文化实现和平相处必走的一条路。“求同存异、和而不同”,这在促进世界各民族和平相处、共同发展方面具有启迪意义。中庸是一种思想,其本源是天人合一,即达到一种至诚至善的境界,它鼓励人们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有助于社会总体道德水平的提高。中庸之道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千年传承,是历史精华的积淀,作为具有着科学指导意义的思想及方法论,我们没有理由不让这颗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璀璨明珠更好的散发它的光芒。 综上所述,我方坚定地认为,“中庸之道适合当代社会的发展”! 当然,方向和原则是不可妥协的。当目标方向清楚了,如果此路不通,我们妥协一下,绕个弯,总比原地踏步要好,干嘛要一头撞到南墙上?“妥协”其实是非常务实、通权达变的丛林智慧,毕竟人要生存,靠的是理性,而非意气。 但是,令人遗憾的是,现在大多数人不了解什么是中庸之道,外来文化的冲击让我们丢掉了一些东西,但是那不意味着那就是不好的,相反,正是因为它是好的,我们才要将它拾起来, 《中庸》认为“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即多样性事物之间可以和谐相处、互补共进、宽容包纳。“和而不同”的原则最能体现中和之道的精神,它是正确处理各种关系的黄金规则,具有最普遍的意义。(兼容并包)

中庸之道

《中庸之道》授课稿 前言: 诸位知道我们国家为什么叫中国吗?通常的说法是:古人认为我们国家处在世界的中央,故名中国。这也未免太小看我们古人的智慧了。真实的原因是:我们国家是奉行中庸之道的,所以叫中国。自从孔夫子着重强调“中庸”以来,中庸之道成为国人血液中的一部分,把孔夫子称作我们的国父毫不过分。说到国父,大家会想到孙中山。我不敢说孙中山不算“国父”,但充其量也只能算是中华民国的国父,或者说是近一百年的国父。而孔夫子,却是我们两千多年的国父。孰大孰小呢?这国父的名号应该归谁呢?相信诸位能够分辨。 司马迁在《史记》中为孔子作传,有这样的评论:“《诗》有之,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高山可以仰望,大道可以行走。孔夫子的人格力量就像那高山一样让人仰望,孔夫子的学说,就像那大道可以供人行走。我司马迁虽然达不到这种境界,但是很向往,孔夫子是我学习的榜样。司马迁接着说:“天下君王,至于贤人,众矣。当时则荣,没则已焉。孔子布衣,传十余世,学者宗之。自天子王侯,中国言六艺者,折中于夫子”。天下的王侯将相、名人大腕多着呢,但往往只是烜赫一时,只有孔子,一直是人们的老师。故而人们都称孔子为“至圣先师”。

什么叫“至圣先师”?就是最了不起的老师,所谓万代师表、无边师魂。孔子说:“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这么一位“至圣先师”谆谆教导说:中庸是一种最高的道德,可见“中庸”肯定是个好东西。可是,在我们的印象中,中庸似乎是个贬义词,跟“好好先生、骑墙主义”等绑在一起。这不能不说是我们这个时代的悲剧,是我们这些缺少国学教育的人的悲哀。这么好的东西,居然被当做垃圾,太可惜了,现在我们得把他捡起来。“中庸”为什么是个宝呢?请听我慢慢道来。一、中庸的来源 我们知道中华民族有五千年文明史,从黄帝算起。但黄帝的事迹不可考,比较可靠的记载应始于尧,比黄帝晚约100年。尧舜禹,诸位都知道吧?禅让啊!把皇帝的位置让给贤能的人,而不是自己的儿子,了不起吧!尧禅位给舜时说:“允执厥中”。恭敬地把握好你的那个“中”。舜禅位给禹时,又说了这句话。孔夫子为中华文化做总结,把“中庸”视为最高的道德。他说:“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 二、中庸的概念 什么叫中庸? “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

小班语言活动铁马(分享阅读)教案反思

小班语言活动铁马(分享阅读)教案反思 小班语言活动铁马(分享阅读)教案反思主要包含了活动目标,活动准备,活动过程,活动反思等内容,能积极参与阅读过程,感受故事情节的趣味性,观察画面理解铁马各项本领的难度、实现程度的逐渐变化,从而理解故事情节的发展和转折,注意科学家表情的变化,适合幼儿园老师们上小班语言活动课,快来看看铁马教案吧。 活动目标: 1、能积极参与阅读过程,感受故事情节的趣味性。 2、观察画面理解铁马各项本领的难度、实现程度的逐渐变化,从而理解故事情节的发展和转折,注意科学家表情的变化。 3、初步学习“站”、“降落”、“浮”、沉“等动词。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家庭读本《机器人》。 2、材料准备:大书,白马的真实照片(站姿一本、其他姿势的一张)。 3、环境准备:在阅读角投放《机器人》和其他关于科学发明的读本。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 教师拿出《机器人》读本,问幼儿:封面上的老爷爷你们还记得吗?这本书讲了什么内容?(请幼儿进行讲述,如果不能讲述,翻阅图书和幼儿一起回顾读本中的内容。)机器人都会做什么?科学家们最大的本领就是发明和创造,科学家爷爷又有新的发明,你今天我们要读的这本书里,科学家又会造出什么来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出示铁马读本封面) 二、图画阅读 封面:(遮挡标题)这次科学家发明的是什么?这匹马是用什么做成的?为什么科学家手里要拿着遥控器呢?这匹马是用铁制造出来的,所以叫——(揭掉书名上遮着的纸)幼儿认读。(出示白马站立的真实照片)这是一匹真的马,它们长得一样吗?哪里不一样?(请幼儿用语言描述马的特征,着重观察铁马身上的两个小方块,猜猜是用来干什么的。)

《中庸》教案

《中庸节选》教案 项城一高——史明才——2015.3.10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积累文言知识,把握文意。 2、理解文中重要哲学概念的内涵。 二、过程与方法: 1、阅读、讨论、交流 2、理解中庸之道的具体内容、主要原则与精神实质。 教学重点: 文言知识、中庸之道的内容原则。 教学难点: 文中重要哲学概念的理解。 课时安排:三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说起“中庸”,人们往往把它和好好先生、折中主义者联系起来,认为中庸是骑墙主义、调和主义。如在评价某人的观点时,喜用“此人的话是对的,不过太新了”加以评述;又如中国人的信仰态度,讲究“不可太信,不可太不信”等,这些都被认为是“中庸”!久之,中庸被赋之以贬义的色彩。 中庸作为孔子思想的精华,却因人们的曲解和误解被“粗暴”扭曲,使它失去了应有的光彩。今天,我们通过学习《中庸之道》来正确地理解中庸,认知中庸,还原她本真的面目,进而感知她动人的魅力。 二、文化背景 《中庸》原是《礼记》中的一篇,一般认为,《中庸》是孔子的孙子子思(前483-前402)的著作,据《史记·孔子世家》记载,孔子生孔鲤,字伯鱼,早卒;伯鱼生孔伋,字子思。 孔子去世后,儒家分为八派,子思便是其中的一派。子思学于曾子,孟子学于子思,所以后世也把子思、孟子学派称作“思孟学派”,并尊称子思为“述圣”,孟子为“亚圣”。 现存的《中庸》,已经经过秦代儒者的修改,大致写定于秦统一全国后不久。 三、《中庸》的主题思想 中庸的中心思想是儒学中的中庸之道,它的主要内容并非现代人所普遍理解的中立、平庸,其主旨在于修养人性。其中包括学习的方式: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也包括儒家做人的规范如“五达道”(君臣也,父子也,夫妇也,昆弟也,朋友之交也)和“三达德”(智、仁、勇)等。中庸所追求的修养的最高境界是至诚或称至德。 中庸之道的主题思想是教育人们自觉地进行自我修养、自我监督、自我教

中庸之道

中庸之道新析 提要: 中庸之道在中国源远流长,几乎是与封建制度一起开始的。通过西汉统治者利用思想的介入,儒家思想也靠近政府,成为理所当然的正教。中庸思想随封建统治持续了两千多年,并且脱离制度的某些依赖因素,成为部分人的处世之道。但不论其发展如何,或何时消亡,今天我们在创新时都应对其加以重视,尤其在中西文化交汇的今天,了解它已成为一种必然。 关键词: 中庸,创新,传统的陈旧,创新的艰辛。 正文: 中庸之道新析 一、新旧之异同 有一本书就叫《中庸》,列入儒家“四书五经”范畴,也是八股取士必选内容之一。随着儒家传统的延续,中庸两字也就纵行于历史间。有人维护它,有人批评它,但无论如何,在现代社会它还是有存在的基础,并且渗入社会的每个角落,侵蚀人们的思想。 激进的人们向来对中庸持否定的态度,但又找不到强有力的理由加以反驳。原因之一就是中庸没有错,不支持也不反对,永远保持中立。例如,有人坚持男人比女人累——男人必须养家糊口,有人认为女人比男人辛苦——生孩子与日常家务。这时中庸之道有用途,一位调解者出来安慰双方:“我说呢,还是男人女人一样累,你们俩人都有道理,就不要争了。”立即俩人的观点被封死。中庸之道,不求创新,只希望能保持原状,这对于那些无主见、墨守陈规的人来说,就像是一张无形的防护墙,他们的手可以伸出去影响别人,而别人的新颖思想跨不进去。而且,社会上的大多数人不能创新或不敢创新、不会创新,他们总是摇摆不定,不敢冒险。这也是中庸之道持久存在的原因之一。 新中庸强调为自己保留攫取利益的阵地。他们有时也批判中庸,原因有二,一是此事与自己联系不大,严厉批评无人反对;二是此事关系自身,不批驳难以自保或获利。本来是左右两个唇枪舌剑,他却横插一杠,在和解的基础上以功者自居,要钱要粮,白白捞得一笔。 从旧中庸到新中庸,人际关系呈冷漠趋势。古时提倡中庸,现今舆论批评中庸而呼吁人们创新。在今天,社会呼吁创新,这个时代的人如果不从古代那里正确了解中庸思想,那么他们在创新时就很难衡量其行为的新颖程度。

分享阅读《快乐》教案及反思

分享阅读《快乐》(第二课时)教案及反思 执教:徐玮玮 活动目标:1、在熟悉故事基础上,让幼儿结合自身经验,大胆表述对快乐的看法。 2、进一步理解快乐的含义,用完整的语言与他人分享自己经历的 快乐事情。 活动准备:大书、心形卡片、报纸、背景音乐等 活动过程:(一)开始部分 1、幼儿听音乐玩游戏牛仔很忙。 2、师幼交流:刚才我们一起玩了游戏,你们现在的心情怎们样呢? (二)基本部分 3、幼儿回顾大书:小朋友也读过一本叫做《快乐》的大书, 书里都有哪些快乐的事呢,谁愿意说说? 4、幼儿集体齐读大书, 5、教师小结:书中小姑娘拥有很多快乐的事,生活中你们有没有 快乐的事呢? 6、小朋友都有快乐的事,大家都想把自己快乐的事分享给大家, 一会儿请你想一想或是画一画,我们大家再来猜一猜,但要注 意不管你用哪种形式,都一定要准确哦,不然我们猜不出来, 那可就不好玩了! 7、幼儿分组准备,教师巡回观察,照相。(轻音乐) 8、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或是表演,请其他小朋友来猜,(猜对 了送上笑脸贴片。) 9、小结:原来小朋友快乐的事真的好多呀,我发现听了别人快乐 的事,我们也变得很快乐呢!快乐是可以与他人分享的。让我 们跟着快乐的音乐,玩起来吧。

10、幼儿跟随音乐《幸福拍手歌》一起表演,体验结伴游戏的快乐 活动反思: 作为孩子们“快乐的伙伴”。我一直以来都是他们的支持者、合作者和引导者,是他们的好朋友。我愿意和孩子们一起经历分享阅读,一起快乐成长! 其实快乐是一种愉快的情绪体验;快乐是一种幸福的精神状态;快乐是每个人都在追求和寻找的目标。也许每一个人对于这个问题都会给出不同的答案,都会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但是,这个既熟悉又抽象的问题摆在一个五岁的孩子面前时,可能会让孩子遇到语言表达障碍,一时语无伦次甚至会失语,尽管“快乐”的点点滴滴真实地存在于孩子们的生活之中——快乐是和小伙伴一起游戏;快乐是和爸爸妈妈一起去郊游;快乐是和爷爷奶奶分享幼儿园的开心逸事;快乐是大家一起健康成长……因此我们选择分享阅读中班下期的读本《快乐》,就很好的在孩子的生活和课堂间,搭建了一个学习的桥梁,让孩子们能通过生活去学习,并最终实现从真实生活(和小朋友一起过生日,你会快乐!)上升到对抽象概念(快乐不仅是得到,快乐也可以是分享,快乐还包括付出)的理解这一目地。 在孩子们已经有了第一阶段学习的基础上,怎样才能实现这一目标呢?我们创设和读本匹配的快乐场景,来帮助孩子对“快乐”进行体验和理解,一个抽象的概念只有回归生活中才能得到阐释,让孩子们在生活中去学习才是有效的学习。正如新《纲要》要求的那样,只有当孩子们遇到了一个宽松的语言环境(包括心理环境和物质环境),他们才会想说、敢说、愿意说。随着体验活动的深入,老师的提问更像一把打开孩子心灵的锁,将“快乐是过生日”扩散到了孩子们的生活中,他们通过观察思考、交流分享、绘画表达等学习过程,将生活中模糊的“快乐痕迹”变得清晰,发现自己的快乐。孩子们在发展了口语表达能力的同时,会再次品位到生活的幸福。中班的孩子正处于人生的第一

孔子的中庸之道

《孔子的中庸之道》 一、中庸的起源 “中庸”的看法起源于上古的时代。我们看《尚书》的《周书》里面,周武王向殷代的遗臣箕子请教国事,箕子提出九条大法,“洪范九畴”,其中就有所谓的“中道”的思想。“皇极”它是讲正直为主要,有刚有柔,相互调剂的中正的思想,“无偏无颇,遵王之义,无偏无党,王道荡荡。”(《尚书·洪范》)讲这样一个中平的、中正的中庸之道,正直的政治哲学。所谓的“极”,它就是一个大房子中间的一个大梁,房屋中间的最高、最中、最重、最正的东西,它引申为一个中正平直的一个标准。春秋末期,孔老夫子对“中庸”的思想大大地加以推进。 乡下上梁的时候要举行一个非常隆重的仪式。梁就是房屋的最正、最中、最重、最大、最主要的物件,它也是一个标准,老百姓家都非常看重这一点。你如果坐在直升飞机上看北京的古城,你看从天坛到紫禁城到皇陵,它是在一条中轴线上,古城是一个中庸、平和的、是对称的,这是一个建筑美学,是城市规划的美学,实际上很多有名的城市都是这样。大家可能也看到一些考古资料,辽阳的辽河流域,有一个古代四千多年前的红山文化的遗址,那是新石器时代文化祭祀上天,他有一个遗存,他有祭坛,相当于北京的天坛。可见我们这个民族,它的审美,它对世界、宇宙的看法,它认为这个世界上最好的东西一定是非常对称、非常中正。有一条主轴,有对称性的这样一个结构,这可能是最稳定的结构,也是最美的一个结构。这就是所谓的中庸。 二、孔子对中庸的解释 孔子主张中庸,他说“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论语·雍也》中庸是一个“其至矣乎”,是一个非常高的道德修养的境界,一般人很难达到,但也是可及的。中庸的第二意思,它是一个方法。其实我们都有这样的智慧和方法,处理各种事务的一个方法,或者叫方法学。中庸的“中”就是中正的“中”。 中庸的“庸”字有三个意思: 第一个意思:平凡,很平常; 第二个意思:庸者不易也,庸是一个原则,不要轻易变化的一个原则;

中国古代文化经典研读中庸之道教案设计

中国古代文化经典研读中庸之道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掌握“鲜”“与”“狷”“和”“同”“贼”在文中的含义。 2、理解孔子社会理想的哲学基础——中庸之道的精神实质。 3、背诵重点章句:11.16章、13.23章、13.24章、17.13章。 教学重难点:结合具体章节,由浅入深地引导学生理解中庸的本质内涵。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说起“中庸”,人们往往把它和好好先生、折中主义者联系起来,认为中庸是骑墙主义、调和主义。如在评价某人的观点时,喜用“此人的话是对的,不过太新了”加以评述;又如中国人的信仰态度,讲究“不可太信,不可太不信”等,这些都被认为是“中庸”!久之,中庸被赋之以贬义的色彩。 中庸作为孔子思想的精华,却因人们的曲解和误解被“粗暴”扭曲,使它失去了应有的光彩。今天,我们通过学习《中庸之道》来正确地理解中庸,认知中庸,还原她本真的面目,进而感知她动人的魅力。 二、初步了解“中庸”的概念: 1、展示中庸概念,指导学生初步了解其含义: 孔子曾说:“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中庸》)那么,何谓中庸呢?一般理解为: ①“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中庸》) ②中庸,儒家的处世原则,主要指折中、适当、不走极端。庸,用,“中庸”即以中为用、取用其中的意思。一说,庸,常,“中庸”即中和可常行的意思。(课文注解) 以上为抽象的中庸概念,试举例阐述:如古人为父母守丧以三年为期,“贤者不得过,不肖者不得不及”。即超过三年之期,或不足三年,皆为不妥,三年就是“丧之中庸”;又如办一件事,办到九分,是为不够,办到十一分,是为过头,皆是不“中”。必须办到十分,恰当好处,始称为“中”,这就是中庸之道。板书:中庸①不偏不易②中和常行 2、阅读6.29章,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中庸的概念。 中道,是古圣相传之道,《尧曰篇》记载,尧命舜:“允执其中。”“舜亦以命禹。”由于世乱,先王之道废。故孔子不免发出“民鲜(音xiǎn,少义)久矣”——此道久不行的感慨! 此章,孔子把中庸视为道德的一种,而且是最高的道德,“至德”是也。可见,中庸亦非常人所能轻易企及,当以发愤求之。 三、深入理解“中庸”的内涵: 1、让学生参照课文详注,阅读17.13章、13.24章、17.24章: 师: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常常把好好先生理解为中庸。根据大家的生活体验,你心目中的好好先生应是怎样的形象?请作举例说明。

幼儿园活动教案大班分享阅读上学期教案(龚琴雅)教案

教学资料参考范本 幼儿园活动教案大班分享阅读上学期教案(龚琴雅)教案 撰写人:__________________ 部门: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

大班分享阅读上学期教案 活动一:分享阅读:我喜欢(一) 教学目标: 初步理解“走来走去”、“游来游去”等叠词的含义。 教学准备: 大书、一些小动物及这些动物生活环境的图片。 教学过程: 1、先请幼儿把一些小动物及这些动物生活环境的图片配对,并边说边表演一下这些动物是怎么运动的,然后出示大书,指读书名,指出这本书也是介绍小动物运动特点和生活习性的。 2、出示大书,逐页阅读: 第1—4页(遮住文字):每页先请幼儿讲讲这一小动物喜欢生活在哪里、是怎么运动的,接着指读下面的文字,请幼儿根据文字进行表演。教师可结合图画分析、肢体表演等多种方法引导幼儿理解叠词的含义。例如,请幼儿上前边用手指着图画边阐释“爬来爬去的意思就是一会儿爬到泥地这边,一会儿爬到那边,来回爬……”。还可请一些幼儿上前表演一个叠词,大家评说表演的对不对,还可以请幼儿说说还有哪些小动物会爬来爬去并表演一下。 第5---8页(每页“××喜欢”后面的文字遮住,图画遮住):先指读“××喜欢”,请幼儿边说边表演这种小动物喜欢在哪里干什么,接着指读后面的文字,请幼儿用动作演示一个这句话。可请若干幼儿上前共同表演一个叠词,评说一下大家表演的对不对、准确吗?

谁表演的最好等等,还可请幼儿说说还有哪些小动物会×来×去,并 表演一下。最后展示图画,请幼儿观察图画,看看说说图画是怎样表 现这些小动物×来×去的。 9页:直接指读文字,请幼儿看图猜猜说说这本书是哪本书,激 发幼儿爱阅读的情感。 3、出示大书,教师先完整示范指读一遍,然后请幼儿跟读几遍。 4、总结分享,留出一些关键词语(各页中的叠词)让幼儿参与讲 述(边讲边逐页展示大书):今天,我们读的这本书名叫《我喜欢》。书中的白云生活在?它喜欢在蓝天上飘来飘去,青蛙生活在……?它 喜欢在荷叶间跳来跳去…… 分享阅读:我喜欢(二) 教学目标: 进一步理解书中叠词的含义,能用“××喜欢在×××来×去” 恰当表述某一小动物的生活习性。 教学准备: 大书、小书、一些小动物及这些动物第一流环境的图片 教学过程: 1、出示大书,师幼先集体回忆图书主要内容,共同指读一遍,再 请一到两名幼儿上前示范指读一遍。 2、幼儿每人一本小书,独立阅读几分钟。 3、老师负责指读大书,幼儿以组为单位轮流上前进行表演,每组 八人每人各表演一页(1---8页),其他幼儿评评说说每组谁表演的最好,同一页内容哪个组表演的最好,为什么?

经典解读:《论语》中的中庸

经典解读:《论语》中的中庸 《论语》: 子曰:“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雍也》) 中庸,“中者,不偏不倚,无过不及之名。庸,平常也。子程子曰:‘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朱熹:《中庸章句》)就是说,不偏不倚,无过不及,是平常不变之理。 子贡问:“师与商也孰贤?”子曰:“师也过,商也不及。”曰:“然则师愈与?”子曰:“过犹不及。”(《先进》) 子贡问,子张和子夏谁好些?孔子说,子张过而子夏不及。于是子贡以为子张较子夏为好。子贡的想法反映了一般人的心理。对于不及的错误和危害,一般人都比较清楚,而对于过头,人们常常会觉得过头一些总比达不到好。尽管事情搞砸了,至少动机还是好的,方向还是对的,不过是好心办了坏事。中国近现代历史上,革命和建设中,相当一段时间内,也流行过左比右好的思想,宁左勿右。就是这种心理的反映。孔子说“过犹不及”,纠正了这种想法;不要以为过比不足好,过和不及是一样的。 从正面来说,这就提出了一个标准:凡事都要力求无过无不及,不过头,也不不够;也就是一切要适度,恰到好处。《论语》中许多地方体现了这一点。 孔子评说《诗经》: 《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论语·八佾》) 喜怒哀乐,人之常情。而情之所发,都要适度。“乐而不淫,哀而不伤”,有欢乐,但不放荡;有悲哀,但不至于伤身,就是适度。 仁者爱憎分明,嫉恶如仇,而喜怒爱恶同样要适度。《论语》记了一个故事: 子华使于齐,冉子为其母请粟。子曰:“与之釜。”请益。曰:“与之庾。”冉子与之粟五秉。子曰:“赤之适齐也,乘肥马,衣轻裘。吾闻之也:君子周急不济富。”(《雍也》)公西子华出使到齐国去,冉有为他的母亲向孔子请求补助一些粮食。孔子说:“给他六斗四升。”冉有请求再加一些。孔子说:“给他十六斗。”冉有却给了她八十石。孔子说:“公西赤这次去齐国,乘坐的车子驾着肥马,身上穿着轻暖的皮衣。我听说过,君子是只周济急需救济的穷人而不接济富人的。”冉有的做法过头了,受到孔子的批评。 孔子还说: “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既欲其生,又欲其死,是惑也。”(《颜渊》) 对一个人,爱他,就要让他生;厌恶他,就巴不得他死。既想要他生,又想要他死。这就是惑。这种情况,现实生活中也可看到,爱的时候爱得死去活来,有点小事闹翻了,就恨不得要人死,甚至真动手杀人。这就是惑。辨惑,就要懂得无过不及;爱也好,恨也好,不能走极端。走极端就违背了中庸之道,就是惑。 孔子又主张“以直报怨”;以直报怨就是依道义原则报怨,也是适度之意。正如孟子说的,“仲尼不为已甚者。”孔子从不做过头的事。 对于物质财富,《论语》说“不患寡(贫)而患不均”。均,不是平均,而是要各阶层人都能得到其应得的份额;富者不过富,贫者不过贫。“使富者足以示贵而不至于骄,贫者足以养生而不至于忧”。也就是无过无不及,适度之意。 无过无不及是全面的,既要求无过,也要求无不及。可是孔子说“过犹不及”;孟子说“仲尼不为已甚者”,着重在“无过”的方面。这一点也值得注意。其所以如此,盖因为子贡“过比不及好”的思想,代表了一般人的思维习惯,比较容易为人们所接受。事实上,长期以来,左比右好,宁左勿右的思想影响深远,危害巨大。时至今日,2500多年之后,还可以看到和感受到其影响。 所以孔子特别提出“过犹不及”,实在有深远的意义。

古语“中庸之道”的义

古语“中庸之道”的含义 中国有句古话:“极高明而道中庸”,什么意思呢?说的是中庸之道,中庸之道是不是平庸之道呢?可以这么理解,但是在传统文化中,却有另一番含义呢。 中庸之道之所以被奉为“极高明”,说明不是一般的高明,那它高明在哪里呢?原来中庸之道是指,做事要根据不同情况,采取适宜办法,坚持中道,不偏不倚,过犹不及。 这并非是说不讲原则,而是要讲究时机,讲究涵养,在传统的“四书五经”里,专门有一部讲中庸的经典《中庸》。 其中有一段话孔子的话: 子曰:道之不行也,我知之矣,知者过之,愚者不及也。道之不明也,我知之矣:贤者过之,不肖者不及也。人莫不饮食也,鲜能知味也。 翻译成白话文,意思是说: 孔子说:中庸之道不能实行的原因,我知道了:聪明的人自以为是,认识过了头;愚蠢的人智力不及,不能理解它。中庸之道不能弘扬的原因,我知道了:贤能的人做得太过分,不贤的人根本做不到。就像人们每天都要吃喝,但却很少有人能够真正品尝滋味。 孔子这句话很有意味,他认为聪明人和愚蠢人都偏离了中庸之道,生活中多数人追求聪明,聪明有什么不好吗?孔子认

为太过了,太过了当然不好,那么,愚蠢呢?愚蠢当然也是不好的,可是,生活中有人往往走向反面,认为聪明不好,就故意装得愚钝起来,甚至故意愚钝起来,还认为那是大智若愚,其实,聪明和愚钝都没有体味中庸之道的内涵。 还有啊,就是贤能与不贤,这两者都违背了中庸原则,有些人确实是贤能的,但是呢,什么事都做,什么话都说,似乎别人都不懂似的,这类人确实比一般人高明一些,但是往往做过了头。 生活中有一些道理,如果强调得过了头,就会过犹不及,比如说,如何对待理论与实践的问题,有人认为,任何事情都是做出来的,仅仅懂得道理是没用的,但是必须明白“做出来”这个道理,才能够更好地去做啊,只有明白了道理,才能够主动地去做,有意识地去做,不能够只执其一端,而不及其余。 仅仅强调“知”,或仅仅强调“行”,都是片面的,正确的做法是做到知行合一。 再比如,有些人认为想学好佛,就要出家,要出世,另一些人则强烈反对,认为修行离不开生活,必须在生活中修行,必须入世,担当好自己的社会角色,大隐隐于市,这才算是真正的修行。 两方面似乎都有道理,但是,固执于任何一个方面,都违背了中庸之道,都并非是极高明的,极高明的做法是,根据不

百强重点名校高考备考_《中庸之道》教学设计部分答案(完美整理版)

《中庸之道》教学设计部分答案 课件教案 0831 0721 : 《中庸之道》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理解“和而不同”的深刻哲理和高度智慧。 2、理解孔子“中庸之道”思想的深刻内涵和精神实质。 教学步骤: 一、导入: 1、花儿因为小草的衬托而格外鲜艳,鸟儿因为天空的广阔而显得格外自由,夜晚的天空因为星光闪烁而光彩夺目。(摘自学生作文) 2、山的沉稳,水的灵动,才能在山水相依时展现出如诗般的永恒;花的艳丽,蝶的活泼,才能在蝶和花相拥时迸放出一瞬间的精彩;月的明,酒的幽,方能在那“举杯邀明月”中才能将那洒脱尽情挥洒。 这一切如此之美都是因为万物之间有存在。(和谐)不仅是自然之间需要和谐,而且作为自然界主宰的人更是需要和谐。 二、释和谐 1、请同学们找出文中明确有关“和”的段落。 学生找出:第五段和第六段 2、请一个学生读第五则及其译文

【原文】1·12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 【译文】 有子说:“礼的应用,以和谐为贵。古代君主的治国方法,可宝贵的地方就在这里。但不论大事小事只顾按和谐的办法去做,有的时候就行不通。(这是因为)为和谐而和谐,不以礼来节制和谐,也是不可行的。” 点拨要注意的字词:斯:这。由:遵循。之:它,代词,指和谐的原则。节:节制。 3、思考:请同学们据此写下一段文字评论“和谐”。 明确: 需要理解两层含义:礼要达到的目的是和谐,“和为贵”之说,其目的是为缓和不同等级之间的对立,使之不致于破裂,以安定当时的社会秩序;但不可为和谐而和谐,这种“和”并不是无原则的调和,需要礼加以节制。(举例:孔子的那个时代礼崩乐坏,臣弑君、子弑父的现象已属常见,如果大家只是为了表面上社会的和谐而纵容这种现象,那么结果可想而知。同样的,对于我们同学来说,比如,有个学生抄作业,其他学生为了一时的朋友情深,维持着这种不正常的和谐,而纵容他去抄,那么肯定是害了这个人。因为这种做法是不合礼的。) 4、请学生读第六则以及译文 13·23子曰:“君子和(1)而不同(2),小人同而不和。” 孔子说:“君子讲求和谐而不同流合污,小人只求完全一致,而不讲求协调。” 5、思考:区别“和”与“同”的意义。并联系建设和谐社会的实际谈谈这句话的启示。 明确:

幼儿园分享阅读大班语言活动《聪明的小鸡》教学设计与反思

幼儿园分享阅读大班语言活动《聪明的小鸡》教学设计与反思 教学目标: 1、初步理解故事的发展过程和结局,能体会其中的幽默与乐趣。 2、引导幼儿根据线索预测故事情节的发展,鼓励幼儿用完整连贯的语言大胆表达想法。 教学准备: 1、小鸡和狐狸的手偶、背景图、手偶剧《聪明的小鸡》 2、大书(遮住第10页书的文字)、小书 教学过程: 一、手偶引入 1、出示小鸡和狐狸的手偶,激起幼儿的兴趣,表演故事的1、2页内容。 2、提问:小鸡出门散步时遇到了狡猾的狐狸,会发生些什么事情呢? 二、观察第10页和第1~6页,介绍书名。 第10页:你们猜的对吗?我们一起来看看吧。图片上有谁?(小鸡、狐狸、农夫)狐狸在做什么?他发出的声音怎样?(很大)你是怎么看出来的?(引导幼儿观察狐狸周围的波浪线和“呜呜”的黑色锯齿状标注还有小鸡用手塞着 耳朵的样子)狐狸为什么发出了这么大的声音?后来又会发生什么事情呢?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个有趣的故事吧?(出示封面)故事的名称就叫做《聪明的小鸡》。 第1、2页:老师引导幼儿看着图用故事中的语言带过(有一天,天气可好啦。小鸡唱着歌出门去散步,才刚走出门就被一只狡猾的狐狸给看见了,狐狸

可高兴了心里想:这回我可以美餐一顿了!趁着小鸡不注意的时候,狐狸一下子就窜了出来,吓得小鸡赶快跑。 第3页:你们说小鸡和狐狸比起来谁跑得快?狐狸会对小鸡说什么? 第4、5、6页:小鸡听了是怎么回答的又是怎么做的?他们在比赛什么?谁赢了? 三、幼儿看小书7~12页然后提问。 1、接下来他们又会比赛些什么呢?最后小鸡能成功逃脱吗?答案就藏在我们今天的故事书里,我们一起去小书里接着往下看吧!(请幼儿带着疑问自主阅读第7~12页。) 2、结合大书小结(第7~10页):接下来他们又比赛了什么?谁赢了?为什么小鸡要和狐狸比叫声?(引导幼儿观察远处的农夫)(第11、12页)狐狸的大叫声被谁听到了?小鸡得救了吗? 四、完整观看手偶表演《聪明的小鸡》 你们觉得这是一只怎么样的小鸡?(教育幼儿在遇到危 险时,要像小鸡一样动脑筋想办法。)

《中庸》教案教学提纲

《中庸》教案

《中庸节选》教案 项城一高——史明才——2015.3.10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积累文言知识,把握文意。 2、理解文中重要哲学概念的内涵。 二、过程与方法: 1、阅读、讨论、交流 2、理解中庸之道的具体内容、主要原则与精神实质。 教学重点: 文言知识、中庸之道的内容原则。 教学难点: 文中重要哲学概念的理解。 课时安排:三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说起“中庸”,人们往往把它和好好先生、折中主义者联系起来,认为中庸是骑墙主义、调和主义。如在评价某人的观点时,喜用“此人的话是对的,不过太新了”加以评述;又如中国人的信仰态度,讲究“不可太信,不可太不信”等,这些都被认为是“中庸”!久之,中庸被赋之以贬义的色彩。 中庸作为孔子思想的精华,却因人们的曲解和误解被“粗暴”扭曲,使它失去了应有的光彩。今天,我们通过学习《中庸之道》来正确地理解中庸,认知中庸,还原她本真的面目,进而感知她动人的魅力。 二、文化背景 《中庸》原是《礼记》中的一篇,一般认为,《中庸》是孔子的孙子子思(前483-前402)的著作,据《史记·孔子世家》记载,孔子生孔鲤,字伯鱼,早卒;伯鱼生孔伋,字子思。 孔子去世后,儒家分为八派,子思便是其中的一派。子思学于曾子,孟子学于子思,所以后世也把子思、孟子学派称作“思孟学派”,并尊称子思为“述圣”,孟子为“亚圣”。 现存的《中庸》,已经经过秦代儒者的修改,大致写定于秦统一全国后不久。 三、《中庸》的主题思想 中庸的中心思想是儒学中的中庸之道,它的主要内容并非现代人所普遍理解的中立、平庸,其主旨在于修养人性。其中包括学习的方式: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也包括儒家做人的规范如“五达道”(君臣也,父子也,夫妇也,昆弟也,朋友之交也)和“三达德”(智、仁、勇)等。中庸所追求的修养的最高境界是至诚或称至德。 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现代社会不应当提倡中庸之道_一辩稿

谢谢主席,对方辩友好,大家好,感谢对方辩友精彩的开场,我方的观点是现代社会不应当提倡中庸之道。 中庸之道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儒家为人处世治天下的一个原则,它的作用是为人们的活动提供一个导向,而不是具体的方法。古代的君王治理国家讲究内儒外法,就是说治理国家的具体方法上采用法家的思想,以法为教、以吏为师,中庸之道作为一个原则的导向作用就体现在,在制定和实施法律的时候注意一个“度”,就是说在好安定民心巩固统治和维护上层利益之间找到一个平衡。所以中庸之道是一种原则,在人们的实践活动中起着导向作用,而不是具体的解决方法。 中庸之道作为一种原则,它提倡的是过犹不及、执中致和,而这种调和折中是有标准的,它的标准就是天人合一。何谓天人合一?在古人看来,“天”是世间万物生长发展的规律,是道德观念和原则的本源,古人对“天”保持着衷心敬畏,并认为人和“天”在本质上是相通的,“天”与人是能相感应的,因此一切人事均应符合自然规律,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而这个信仰缺失的年代,还有多少人对“天'”对“大自然”存在着敬畏之心?中庸之道调和折中的标准和法度在这个社会已经不存在了,所以中庸之道在现代社会实践过程中往往被人滥用误用,从而影响了社会发展和进步。 从个人角度看,中庸倡导过犹不及,容易让人们安于现状、甘于平庸,磨损人的锐气,消耗人的斗志;中庸倡导平稳安定,容易埋没人的创造力,折损人的创新精神;中庸倡导安分守己,不要锋芒毕露,会让人缺乏大胆说出自己独特鲜明看法的勇气,丧失竞争能力,这些与现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显然是不符合的。 从社会的角度看,中庸之道提倡调和折中,往往被人滥用为不分是非曲直的一味折中,一味寻求稳定,从而导致执法的不严格、行政的不作为等一系列现象的产生,不利于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和社会主义法治社会的建设;中庸之道倡导人待人接物不偏不倚,在中国官场上往往被滥用成四面奉承、八面玲珑,不求无功但求无过,明哲保身的市侩哲学、官场哲学,这些与现代社会发展的需求显然是不符合的。 中庸之道是儒家行事做人的一套原则,而不是具体的方法,并且这个原则发挥正确的标准在现代社会早已沦丧,没有标准的中庸之道在现代社会往往被滥用误用,给社会的进

《中庸之道》教案设计

《中庸之道》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掌握“鲜”“与”“狷”“和”“同”“贼”在文中的含义。 2、理解孔子社会理想的哲学基础——中庸之道的精神实质。 3、背诵重点章句:11.16章、13.23章、13.24章、17.13章。 教学重难点:结合具体章节,由浅入深地引导学生理解中庸的本质内涵。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说起“中庸”,人们往往把它和好好先生、折中主义者联系起来,认为中庸是骑墙主义、调和主义。如在评价某人的观点时,喜用“此人的话是对的,不过太新了”加以评述;又如中国人的信仰态度,讲究“不可太信,不可太不信”等,这些都被认为是“中庸”!久之,中庸被赋之以贬义的色彩。 中庸作为孔子思想的精华,却因人们的曲解和误解被“粗暴”扭曲,

使它失去了应有的光彩。今天,我们通过学习《中庸之道》来正确地理解中庸,认知中庸,还原她本真的面目,进而感知她动人的魅力。 二、初步了解“中庸”的概念: 1、展示中庸概念,指导学生初步了解其含义: 孔子曾说:“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中庸》)那么,何谓中庸呢?一般理解为: ①“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中庸》) ②中庸,儒家的处世原则,主要指折中、适当、不走极端。庸,用,“中庸”即以中为用、取用其中的意思。一说,庸,常,“中庸”即中和可常行的意思。(课文注解) 以上为抽象的中庸概念,试举例阐述:如古人为父母守丧以三年为期,“贤者不得过,不肖者不得不及”。即超过三年之期,或不足三年,皆为不妥,三年就是“丧之中庸”;又如办一件事,办到九分,是为不够,办到十一分,是为过头,皆是不“中”。必须办到十分,恰当好处,始称为“中”,这就是中庸之道。 板书:中庸①不偏不易②中和常行 2、阅读6.29章,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中庸的概念。

《中庸(原文+译文+解读)》

《中庸(原文+译文+解读)》 《中庸》解读 南宋光宗绍熙元年(公元1190年),博学多才的哲学家、教育家朱熹,把儒学著述中的四篇经典之作《大学》、《论语》、《孟子》、《中庸》汇集成册,取名《四书》。自那时起,《四书》即成为历代钦定教材,延续近千年,对中华文明的传承产生了深远影响。 《中庸》的作者是孔子的孙子孔伋,即子思,儒家称之为述圣。《中庸》作为《四书》中的一篇,在儒家文化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朱熹对《中庸》推崇备致,称其为“孔门传授心法”的经典;朱熹的老师程颢、程颐认为,《中庸》阐述的道理,适用于万事,善学者“终身用之不能尽”。这些评价是恰如其分的。如果悉心品味《中庸》的内容,我们会发现它集成了儒家观察世界的基本观点和方法,凝结着儒学的思想精华,是一部内涵丰富、思想深邃的百科全书。 现在,我们来解读《中庸》。为方便阅读和理解,我把《中庸》全文划分为二十五个段落,每个段落分别列出原文、译文和解读三个部分。 (一) 【原文】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 【译文】凡大自然赋予人和世界万物的,称之为本性。遵循事物的本性,各自行走大自然给定的道路,就是道。学习和认识这个道,就是教。道既然是反映事物本性的,就片刻不能离开;能离开的就不是道。 【解读】此处提出性、道、教的概念,阐述了守道的重要性。作者认为,人和世界万物的本性是大自然赋予的,也就是说不是人的想象和意志的产物;人认识

事物,要遵循其本性,不能违反事物内在的规律。毫无疑问,作者是把物质和大自然作为认识本源的。这是唯物论的观点。 (二) 【原文】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 1 【译文】由于上述原因,品德高尚的人,非常谨慎和敬畏地对待他未能看到、听到东西,不能因为处在隐蔽和微妙的环境里就失去理智。所以,品德高尚的人在独处的时候也会谨慎处事。 【解读】这里提出“慎独”的思想,要求人们在无人知晓的环境里,谨慎处事,恪守其道,不乱心志。作者认为,守道是一种高度自觉的行为,“须臾不可离也”,任何时候都不能犹豫和动摇。这是守道的根本要求和真谛所在。今天的社会充满各种诱惑,坚持慎独,自善其身,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三) 【原文】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译文】人的情感在未抒发的时候,称之为中;抒发而完全适中、合乎节制,称之为和。中是天下人的本性,是客观存在;和是天下人对情感的适度抒发,是必须把握的原则。如果能达到尊循本性又抒发适度的境界,天地就会各归其位,万物就会正常繁衍,世界就会按照它本来的秩序运转。 【解读】此处提出中和的概念,认为人应当追求中和,正确处理人和自然的关系,不可过度释放情感和意志,干预和破坏自然界的秩序。这个观点体现了儒家天人合一的思想,揭示了人与自然界的相互依存关系,是非常深刻的。今天,我们强调保护自然环境,实现人和自然的和谐相处,正是这一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