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印刷材料学复习资料

印刷材料学复习资料

印刷材料学复习资料
印刷材料学复习资料

印刷材料学复习资料

1简述植物纤维的主要化学成分

纤维素、半纤维素、木素

2纤维素和木素的性质对纸张的性能各有何影响纤维素:高抗张强度、抗塑变性、内在结合能力、化学稳定性、柔韧性、水不溶性、吸附改性助剂能力、无色或白色、亲水性、可适应性木素:木素对纸张强度有不良影响,且木素容易使纸张氧化而返黄;

原料中含木素越多,则制浆和漂白越困难;木素含量高的纸浆的不透明度大于木素含量低的纸浆,是因为木素的折射率比纤维的其他成分的折射率要高。

3纸张的强度基础是什么?纸张吸湿后为何强度下降?

植物纤维纸张吸湿后,破坏了植物纤维之间形成的氢键,从而使纸张强度下降。

4加填的目的是什么?施胶的目的是什么?

加填为了提高纸张的不透明度和亮度,改善纸页的外观,解决纸的透印问题;为了改进纸的平滑度和匀度,增加纸张的柔软性和手感性,提高纸张的吸收性和吸墨,使纸张具有更好的适印性能并降低纸张的保水性和变形性。填料的相对密度小,价格便宜,能节约造纸原料。为了改善纸张的干燥,有利于提高纸机车速,减少蒸汽消耗,降低生产成本。施胶给予纸张抗液体渗透和扩散的性能。

5打浆的作用是什么?它对纸张的性能有何影响?

作用:使纤维细胞发生位移变形,破除初生壁和次生壁外层,纤维润胀和细纤维化,并受到部分切断。

影响:增加了纤维的结合力;降低了纤维的平均长度,两者都对纸张的性能产生影响。

6纸张涂布加工的目的是什么?

改善纸的表面性能,提高印刷适应性;改善和提高纸的物理化学性能,以达到各种特殊的使用要求;改善纸的外观,以达到美观、装饰等目的。

7什么是纸张的两面性?它是如何形成的?对纸页的性能有何影响?正、反面的各种性质都不一样,纸张的这种两面不均的现象,称之为纸张的两面性。在纸页成型过程中单面脱水,网面细小纤维和填料流失所致。纸张两面性会导致印刷品质量的不均匀性,不利于印刷品质量的控制。正面平滑度较高,着墨效果较好,但表面强度较反面低,在印刷中更易发生拉毛现象。反面较为粗糙,着墨效果较正面差,但表面强度较高,在印刷中不易发生拉毛现象。

8何为纸页的方向性?单张纸胶印过程中,纸张丝缕的方向与印刷方向是何关系?

方向性指在纸页成型过程中纤维受到造纸机运转方向较大的牵引力作用,使纤维大多数沿造纸机运转方向排列,造成纸张的纵向和横向在许多性能上存在差别。

纸张丝缕的方向与印刷方向相同为横向纸纸张丝缕的方向与印刷方向垂直为纵向纸

9何为纸张的印刷适性?纸张性能的评价方法有哪些?印刷适性是指能使纸张顺利完成印刷过程及相关操作并达到预期产品质量的印刷品所具备的全部性质。

方法:实验室规模测试、中试规模测试、生产规模测试

9 何为纸张的Z 向强度?纸张中纤维间的粘结状态决定了纸张在垂直方向的抗张强度,称为剥离强度或z 向强度。

10定量、紧度和松厚度的定义及之间的关系定量是指纸张单位面积的质量,以g/m2 表示。紧度是指纸张单位体积的质量,以g/cm3 表示,是衡量纸张结构疏密程度的物理指标。

松厚度(bulk)是紧度的倒数,是指Ig重纸张的体积,用cm3/g表示。物理意义上,表示了在特定的压力下,某一定量纸张的厚度,松厚度越高,相同定量的纸页厚度也越大。关系:紧度是用纸页的定量除以纸页的厚度而获得的,松厚度在数值上等于纸张紧度的倒数。

11影响纸张紧度的因素有哪些?分析纸张紧度的大小对其强度、吸收性(油墨透印或油墨

的干燥)及不透明度的影响纤维的种类、打浆程度、加填情况、压榨和压光程度紧度越大,纸张强度越大;纸张吸收性能下降;不透明度提高。

12简述纸张的表观平滑度、印刷平滑度及其印刷方法表观平滑度是指纸张自由状态下纸张表面的平滑度。

印刷平滑度是指印刷压力作用下纸张的平滑度。

13简述纸张的表面可压缩性及其对印刷质量的影响与材料表面有关的体积受压力作用而减少时,称该种材料的表面是可压缩的。一定压力下,表面可压缩性系数k 值越大的纸张具有越高的印刷平滑度。

14简述PPS值、PPR值,PPR值对印刷有何实际意义?

PPS 测得的绝对粗糙度值称之为PPS 值。

印刷质量与纸张的表面可压缩性、表观平滑度有关,取决于两者综合的参数,即PPR值。PPR 值较准确地反映了纸张印刷平滑度的大小,PPR 值越低的纸张,越容易取得满意的印刷效果。15纸张的印刷平滑度对印刷品质量有何影响?纸张的生产工艺对其平滑度有何影响?

影响纸张的油墨需要量;影响纸张着墨的均匀性;影响印刷品的光泽度。采用较大的印刷压力;印以较厚的墨膜。

16简述纸张对油墨的接受性和吸收性,加压渗透和自由渗透对印刷品光泽、透印等性能的影响?接受性指纸张表面在印刷过程中在印刷机上压印瞬间接收转移油墨的能力。

吸收性是指纸张对油墨的吸收能力。

17简介油墨脏污实验?

①将过量的试验油墨涂于纸张表面;

②让油墨在纸面保留一定的时间;

③用软布或脱脂棉将过量的油墨擦掉;

④分别测量脏污区域的反射率与干净纸面的反射率。

1、绘制纸张的拉伸变形和压缩变形的特性曲线,并说明各阶段的性质

2、简介应力松弛的特性、蠕变

蠕变是指材料在恒定载荷作用下,变形随时间而增大的过程,是由材料的分子和原子结构的重新调整引起的。

材料在恒定应变下,应力随时间的变化而减小至某个有限值,这一过程称为应力松弛

3、简介拉毛、掉毛掉粉

在破裂的纸面出现不连续的或连续的未着墨区域的现象称为拉毛掉毛掉粉是指在印刷过程中纸张表面松散粒子的脱落现象。

4、简介纸张的表面强度和临界拉毛速度的定义、影响临界拉毛速度的因素、vvp 值

表面强度是指纸张表面纤维、胶料、填料间或纸张表面的涂料粒子间及涂层与纸基间的结合强度。对于一定的印刷油墨,当油墨的分离力大于纸张的拉毛阻力时,纸面便发生所谓的拉毛现象,因此发生拉毛时印刷速度便间接表示了纸张拉毛阻力的大小,该印刷速度称为临界拉毛速度。

影响临界拉毛速度主要因素有:表面强度(表面强度越大,临界拉毛速度越高);油墨的粘度、厚度以及压力。

对于不同的拉毛油或油墨,尽管相同的纸张,其临界拉毛速度是各不相同的,这就不便于不同纸张之间的相互比较,也难以与实际印刷联系起来,所以用临界拉毛速度与拉毛试验油墨塑性粘度的乘积来度量纸张拉毛组力的大小。

5、简介影响纸张光泽度的因素

纸张的光泽度受纸张的微观粗糙度和光学粗糙度的共同影响。

6、简介影响纸张不透明度的因素反射率、纤维原料种类、填料、染料、纸张定量、纸张抄造情况、浆料化学组分以及不同制浆方法

7、纸张的表面效率的定义是什么?其对油墨的呈色效果有何影响?测定纸张表面效率有何实际意义?

纸张光泽度和吸墨性的综合效应表现为纸张的表面效率。纸张表面效率对油墨在纸上的色相具有重要作用,印品颜色的强度和色效率随纸张表面效率的增加而提高,而色偏和灰度则随纸张表面效率的增加而降低。

纸张的表面效率是由纸张的光泽度和吸收性共同作用的结果,只有掌握好它们之间的关系才能取得相同的颜色再现效果,保证印品质量的稳定。

8、简述纸张的吸湿、脱湿与滞后现象吸湿:湿含量小于其平衡水分的纸页放在空气中时,它会吸收空气中的水分而与空气达到平衡。

脱湿:湿含量大于其平衡水分的纸页放在空气中时,它会向空气脱湿,至与空气达到平衡。滞后现象:同一纸张,在同一温度和同一相对湿度下,吸湿时的吸着水量低于解吸时吸着水量。

9、简述纸张调湿的目的与方法

目的:由于纸张具有吸湿性,在印刷前都应对纸张进行了调湿处理,使之与印刷车间的温湿度条件相适应,以适于印刷。

方法:在印刷以前,可以把纸张放在比印刷车间湿度大的空气中预先调节,然后再放到与印刷车间湿度相等的空气中调节,使纸张从高湿度的一面接近平衡,也就是水分的解吸。

10、简述纸张的pH 值对印刷质量的影响

纸张的酸碱性大小不适,可使某种不耐酸和碱的油墨变色,并影响印迹的干燥性。

偏酸性或弱酸性纸张→ 印迹干燥速度相对较慢

弱碱性或碱性纸张→印迹干燥速度比较快→有利于叠印。

纸张Ph值高→油墨干燥快→提高印刷品的光泽

11、油墨的组成及各组分的作用分别是什么?

色料:赋予油墨颜色,决定油墨的色相、透明度、耐光性等。

连接料:提供油墨的转移传递性能和干燥性能,决定油墨的流变性质、干燥性质、抗水性、光泽度等。

填充料:主要用来减少颜料的用量,降低油墨成本;可以调整油墨的颜色,改善油墨的印刷适性。助剂:调节油墨的印刷适性

12、油墨有哪些类型?按印刷版型分类平版印刷油墨,凹版印刷油墨,凸版印刷油墨,孔版印刷油墨按连结料类型分类

树脂型油墨,溶剂型油墨,矿物油型油墨,水性油墨,UV 型油墨按干燥形式分类氧化结膜干燥型油墨,挥发干燥型油墨,渗透干燥型油墨,光固干燥型油墨按承印物种类分类

书刊纸用墨,新闻纸用墨,塑料薄膜用墨,印铁墨,织物印花墨等特种油墨

防伪油墨,发泡油墨,香味油墨,导电油墨,磁性油墨等

13、颜料的理化指标有哪些?定义?表达方式?颜料:不溶于水、油或有机溶剂;颜料仅使物体表面着色。颜料—是不溶于水和有机溶剂的具有各种颜色的粉末。

表达方式:颜料在连结料和助剂的混合物中,经过充分搅拌、研磨后,固相的颜料分子与液相的连结料分子界面之间相互作用,以细小颗粒状态,分布在连结料中,形成复杂而稳定的胶体结构。

14、填充料的作用是什么?有哪些类型?

1、一种着色力很低的白色颜料,调节油墨浓度

2、不用于制作白色油墨,而与其他彩色颜料的调色添加物

3、调整油墨固体—液体的浓度、流动性、油墨体质、冲淡油墨颜色

4、可取代一些高成本颜料,降低油墨成本

类型:碳酸钙硫酸钡氢氧化铝铝钡白高岭土等白色固体粉末状物质

15、简述连接料的主要成分和作用

连结料=油+树脂+(有机)溶剂+辅助材料

作用:

1、作为颜料的载体,将其很好地分散在连结料中;

2、利用其黏度完成印刷转移;

3、使油墨在承印物上干燥、固着并成膜;

4、其性质决定了油墨的流变性质、干燥性质、抗水性、光泽度等印刷适性。

16、连接料的理化指标有哪些?定义?表达方式?理化指标:粘度、干燥性、色泽、抗水性、酸值、透明度、软化点定义:油墨连结料又称凡立水( Vehicle ),是由高分子物质混溶制成的液状物质,在油墨中作为分散介质,是一种具有一定黏度和流动度的液体,但不一定是油质的。表达方式:使油墨在印刷后形成均匀的薄层,干燥后形成一定强度的膜层

17、简述树脂型的连接料的成分及各自的作用树脂——主要的成膜物质,保证了膜层的质量,含量越多,膜层质量越好,固着越快植物油——使膜层柔软有韧性

矿物油——树脂的溶剂,其渗透决定了油墨的固着

18、各种油墨分别与何种连接料对应?

19、辅助剂有哪些类型、各有何作用?

粘稠度调整剂:

a.明显提高油墨的粘度和稠度一一提高油墨的内聚力;

b.增加油墨的弹性;

c?可防止胶印中的油墨乳化、浮脏和脏版现象;

d.会破坏树脂胶印油墨的组成比例,使油墨中的干性植物油含量增多,从而降低树脂胶印油墨的固着和固化速度——即延缓油墨干燥。

干燥性调整剂:调整干性植物油的氧化聚合反应速度所加的物质流动性调整剂:可以降低油墨的粘稠度,增加油墨的流动性,对油墨起到稀释作用

色调调整剂:

增塑剂:①削弱聚合物分子间的范德华力,增加了分子链的移动性,降低分子链的结晶性,即增加了聚合物的塑性

防脏剂:防止印刷时印品上的油墨蹭脏到另一张印品

表面活性剂:改变溶液界面性质

紫外线吸收剂:①提高印品的耐晒性能;②防止连结料中的高分子物质老化,防止墨膜泛黄、龟裂、失去光泽。

20、油墨的干燥分为哪两个过程?

1、油墨由液态转变为半固态,不再流动和转移—固着阶段,用油墨的“初干性”表示。

2、油墨中连结料的主体部分发生物理、化学反应,完全干固结膜—彻底干燥阶段。用“彻干性”表

示。

21、简述干燥的分类和作用机理

渗透干燥:

油墨的渗透干燥是一个从不平衡到平衡的过程。

1、加压渗透:当纸张与油墨接触时,首先发生加压渗透,在很短的时间内,部分油墨被压入纸张纤维的空隙中,另一部分则留在纸张表面形成墨层。

2、自由渗透:压印以后,在纸张毛细管力的作用下,发生自由渗透,表现为纸张表面墨层中的连接料

继续渗透。

3、与此同时,油墨中颜料粒子之间的空隙构成的无数毛细管是阻止油墨渗透的,使连结料包围在颜料颗粒表面。

4、经过一定时间,纸张毛细管力逐渐减小而颜料粒子间毛细管力逐渐加强,当这些力达到平衡时,油墨的渗透过程趋于完成。

氧化结膜干燥:

氧化结膜干燥的主要特征是连结料组分发生聚合或缩合反应而形成固体。

干性植物油暴露于空气中时,其分子在氧作用下发生不饱和脂肪酸的氧化和聚合。干性植物

油的成膜反应很复杂,可以用过氧化物理论和共轭双键加成理论来解释。

挥发干燥:

挥发干燥型油墨的连结料主要由树脂与有机溶剂互溶构成。

油墨被印于承印物表面后,有机溶剂脱离树脂的束缚而游离出来,依靠其自身的挥发能力而脱离墨膜进入气相。承印物表面膜层中只留有树脂等组分,当溶剂脱离树脂后,树脂分子又重新靠近,直至产生物理交联。树脂失去流动能力而成为固态,从而完成挥发过程。

辐射干燥:

油墨中有一些物质容易吸收能量而被激发,产生自由基,由此引发油墨连结料中欲聚物中的不饱和双键,形成单位基团和链反应生成三维固态物质,使连结料由液态变为固态。

22、简述渗透干燥、挥发干燥、氧化结膜干燥和光固化干燥的机理及过程渗透干燥:油墨的渗透干燥是一个从不平衡到平衡的过程。

1、加压渗透:当纸张与油墨接触时,首先发生加压渗透,在很短的时间内,部分油墨被压入纸张纤维的空隙中,另一部分则留在纸张表面形成墨层。

2、自由渗透:压印以后,在纸张毛细管力的作用下,发生自由渗透,表现为纸张表面墨层中的连接料继续渗透。

氧化结膜干燥: 机理:氧化结膜干燥的主要特征是连结料组分发生聚合或缩合反应而形成固体。干性植物油暴露于空气中时,其分子在氧作用下发生不饱和脂肪酸的氧化和聚合。干性植物油的成膜反应很复杂,可以用过氧化物理论和共轭双键加成理论来解释。

过程:(1)诱导阶段:干性油不发生变化,很少吸氧,油中存在抑制剂。

(2)氢过氧化物生成阶段:干性油吸收空气中的氧,形成过氧化物,作为聚合的媒介。

(3)氢过氧化物分解,自由基生成阶段:过氧化物由于分子脱水,重排等反应而分解,分解的产物具备聚合的条件。

(4)聚合阶段:随聚合加深,粘度急剧上升,分子量也上升。挥发干燥:

挥发干燥型油墨的连结料主要由树脂与有机溶剂互溶构成。油墨被印于承印物表面后,有机溶剂脱离树脂的束缚而游离出来,依靠其自身的挥发能力而脱离墨膜进入气相。承印物表面膜层中只留有树脂等组分,当溶剂脱离树脂后,树脂分子又重新靠近,直至产生物理交联。树脂失去流动能力而成为固态,从而完成挥发过程。

光固化干燥:

23、分析影响墨膜光泽性、透明性的因素透明性:颜料本身的分子结构及结晶构造;颜料颗粒;油墨中颜料的含量;与颜料及连结料折射率的差别有关。

光泽度:油墨本身的流平性;油墨的干燥方式与速度;承印物的影响;油墨的性能;印刷工艺

24、简述油墨颜色的评价指标,说明油墨产生色差和灰度的原因

评价指标:色强度,色相误差,灰度和饱和度,色效率

25、简述GATF 色轮图的作用

直观显示三原色油墨的色相误差和灰度;预测二次色或三次色的套印情况,与理想油墨的颜色进行

对比。

26、油墨细度对油墨的性质有何影响油墨的细度是评定油墨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油墨的流动性能和着色强度。印刷油墨的细度与印刷品质量有密切关系。

细度不良的油墨在印刷过程中容易产生传墨布墨不均、糊版和呈色效果不好等质量问题。油墨细度好,其饱和度相对较大,印刷也较清晰。油墨细度差,印品网点版面易发毛、起糊,印版的耐印率低。

27、简述油墨的耐抗性

耐抗性指油墨形成固态膜层后,膜层受到外界因素影响时,保持膜层色彩和其他品质不变的

性能。包括耐光性、耐热性、耐酸碱、水、溶剂等性质。

1.简述三辊轧墨机的分散作用机理

三个滚筒的转速不同,因而产生剪切作用使颗粒被碾碎;而且三个滚筒间的压力可进行调节,压力的大小将影响油墨轧研后的细度。

2.浆状油墨和液状油墨在制造工艺上有何不同生产设备不同:浆状油墨-三辊轧墨机;液状油墨-砂磨机和球磨机。生产流程不同:液状油墨粘度小,不必在搅拌机中预先混合,直接将颜料、填

充料、调墨油和溶剂一起投入砂磨机和球磨机即可,工艺流程较短。

3.画出牛顿流体。假塑性流体、塑性流体、胀流体、宾哈姆流体的流变曲线,并分析特点

4.简述粘度、屈服值、触变性的定义,并指出油墨的触变性对印刷工艺的意义粘度:表征流体在受外力作用时,液层分子间内摩擦力的大小的物理量,用剪切应力与剪切速度梯度的比值表示。

屈服值:流体开始流动时所需的最小剪切力。触变性:油墨受切应力作用时表观粘度随时间而变化的

现象。

触变性对印刷工艺的意义:触变性好——油墨转移性好,印刷清晰;触变性过强——下墨困难,易

产生堆墨。

5.简述油墨的粘着性和拉丝性,并分析它们对印刷的影响粘着性:油墨膜层分离瞬间,油墨内部存在的阻止膜层分裂的力。拉丝性:是指油墨在转移过程中,油墨拉成丝状、断裂、回弹的总特征。油墨的粘着性和拉丝性是表征油墨在墨层分裂过程中粘弹性现象的两个指标。

6.柔性版印刷有哪些类型?在组成和干燥类型上有何不同?新闻油墨与卷筒纸书刊油墨、柔性版油墨、水型柔性版油墨、溶剂型柔性版油墨

7. 简述UV 油墨的优势和缺点优点:印刷中不干墨辊,印刷后干燥极快,不必喷粉防脏;所得墨膜光泽度高、耐抗性好;无污染,安全无毒;缺点:油墨价格高,印机部件特殊、加设干燥装置,印刷成本增大

8. 熟悉各类油墨组成上的特点

9. 简述油墨常见故障、原因及解决办法在印刷过程中经常会遇到油墨附着牢度差、油墨干燥性差、墨层粘连、气泡、糊版、干版、油墨转移不良、色偏等问题。

(1)油墨附着牢度差。原因:承印材料表面张力太低、油墨与承印材料类型不匹配、油墨性能差等。解决办法:对承印材料进行表面处理、加入润湿剂降低油墨张力、更换油墨。

(2)油墨干燥性差。原因:油墨溶剂配比不当、印刷速度过快、环境湿度过高等。

解决办法:调整溶剂配比、适当降低印刷速度,提高干燥温度、降低环境湿度等。

(3)墨层粘连。

原因:油墨干燥不良、油墨太软、印刷压力过大、环境湿度过高等。解决办法:调整油墨溶剂

配比、加入适量防粘剂、提高干燥温度、减小印刷压力、降低环境湿度等。

(4)气泡。原因:油墨中含有空气、油墨的表面张力过大、油墨黏度太低、印刷速度过快等。解决办法:加入适量消泡剂、调整油墨黏度、适当降低印刷速度。

(5)糊版。原因:油墨颜料颗粒太粗、油墨黏度太高、上墨量过大、印刷压力过高等。解决办法:更换油墨、适当降低油墨黏度、减少上墨量、降低印刷压力。

(6)干版。原因:油墨干燥速度太快、干燥温度太高、印刷速度太慢等。

解决办法:调整油墨溶剂配比、适当降低干燥温度、提高印刷速度。

(7)油墨转移不良。原因:油墨与承印材料的类型不匹配、油墨黏度太高、有静电等。解决办法:更换油墨、调整油墨黏度、添加抗静电剂。

(8)色偏。原因:油墨色相有偏差、油墨干燥速度不合适、油墨稳定性差、承印材料的性能、印刷工艺发生改变等。

解决办法:更换油墨,调整溶剂配比、调整印刷工艺参数等。(9)静电。

原因:油墨太稀、印刷速度太快、环境太干燥等。解决办法:添加抗静电剂、提高油墨黏度、适当降低印刷速度、调整环境湿度等

1. 简介润版液的类型、组成及影响润版液pH 值的因素

2. 简介橡皮布类型,何为橡皮布的印刷适性?

印刷材料学复习资料

印刷材料学复习资料 1 简述植物纤维的主要化学成分 纤维素、半纤维素、木素 2 纤维素和木素的性质对纸张的性能各有何影响 纤维素:高抗张强度、抗塑变性、内在结合能力、化学稳定性、柔韧性、水不溶性、吸附改性助剂能力、无色或白色、亲水性、可适应性 木素:木素对纸张强度有不良影响,且木素容易使纸张氧化而返黄; 原料中含木素越多,则制浆和漂白越困难; 木素含量高的纸浆的不透明度大于木素含量低的纸浆,是因为木素的折射率比纤维的其他成分的折射率要高。 3 纸张的强度基础是什么?纸张吸湿后为何强度下降? 植物纤维 纸张吸湿后,破坏了植物纤维之间形成的氢键,从而使纸张强度下降。 4 加填的目的是什么?施胶的目的是什么? 加填为了提高纸张的不透明度和亮度,改善纸页的外观,解决纸的透印问题;为了改进纸的平滑度和匀度,增加纸张的柔软性和手感性,提高纸张的吸收性和吸墨,使纸张具有更好的适印性能并降低纸张的保水性和变形性。填料的相对密度小,价格便宜,能节约造纸原料。为了改善纸张的干燥,有利于提高纸机车速,减少蒸汽消耗,降低生产成本。 施胶给予纸张抗液体渗透和扩散的性能。 5 打浆的作用是什么?它对纸张的性能有何影响? 作用:使纤维细胞发生位移变形,破除初生壁和次生壁外层,纤维润胀和细纤维化,并受到部分切断。 影响:增加了纤维的结合力;降低了纤维的平均长度,两者都对纸张的性能产生影响。 6 纸张涂布加工的目的是什么? 改善纸的表面性能,提高印刷适应性; 改善和提高纸的物理化学性能,以达到各种特殊的使用要求; 改善纸的外观,以达到美观、装饰等目的。 7 什么是纸张的两面性?它是如何形成的?对纸页的性能有何影响? 正、反面的各种性质都不一样,纸张的这种两面不均的现象,称之为纸张的两面性。 在纸页成型过程中单面脱水,网面细小纤维和填料流失所致。 纸张两面性会导致印刷品质量的不均匀性,不利于印刷品质量的控制。 正面平滑度较高,着墨效果较好,但表面强度较反面低,在印刷中更易发生拉毛现象。反面较为粗糙,着墨效果较正面差,但表面强度较高,在印刷中不易发生拉毛现象。 8 何为纸页的方向性?单张纸胶印过程中,纸张丝缕的方向与印刷方向是何关系? 方向性指在纸页成型过程中纤维受到造纸机运转方向较大的牵引力作用,使纤维大多数沿造纸机运转方向排列,造成纸张的纵向和横向在许多性能上存在差别。 纸张丝缕的方向与印刷方向相同为横向纸 纸张丝缕的方向与印刷方向垂直为纵向纸 9 何为纸张的印刷适性?纸张性能的评价方法有哪些? 印刷适性是指能使纸张顺利完成印刷过程及相关操作并达到预期产品质量的印刷品所具备的全部性质。 方法:实验室规模测试、中试规模测试、生产规模测试

分子生物学问题汇总

Section A 细胞与大分子 简述复杂大分子的生物学功能及与人类健康的关系。 Section C 核酸的性质 1.DNA的超螺旋结构的特点有哪些? A 发生在闭环双链DNA分子上 B DNA双链轴线高卷曲,与简单的环状相比,连接数发生变化 C 当DNA扭曲方向与双螺旋方向相同时,DNA变得紧绷,为正超螺旋,反之变得松弛为负超螺旋。自然界几乎所有DNA分子超螺旋都为负的,因为能量最低。 2.简述核酸的性质。 A 核酸的稳定性:由于核酸中碱基对的疏水效应以及电荷偶极作用而趋于稳定 B 酸效应:在强酸和高温条件下,核酸完全水解,而在稀酸条件下,DNA的核苷键被选择性地断裂生成脱嘌呤核酸 C 碱效应:当PH超出生理范围时(7-8),碱基的互变异构态发生变化 D 化学变性:一些化学物质如尿素,甲酰胺能破坏DNA和RNA二级结构中的 而使核酸变性。 E 粘性:DNA的粘性是由其形态决定的,DNA分子细长,称为高轴比,可被机械力和超声波剪切而粘性下降。 F 浮力密度:1.7g/cm^3,因此可利用高浓度分子质量的盐溶液进行纯化和分析 G 紫外线吸收:核酸中的芳香族碱基在269nm 处有最大光吸收 H 减色性,热变性,复性。 思考题:提取细菌的质粒依据是核酸的哪些性质? 质粒是抗性基因,,在基因组或者质粒DNA中用碱提取法。 Sectio C 课前提问 1.在1.5mL的离心管中有500μL,取出10 μL稀释至1000 μL后进行检测,测得A260=0.15。 问(1):试管中的DNA浓度是多少? 问(2):如果测得A280=0.078, .A260/A280=?说明什么问题? (1)稀释前的浓度:0.15/20=0.0075 稀释后的浓度:0.0075/100=0.75ug/ml (2)0.15/0.078=1.92〉1.8,说明DNA中混有RNA样品。 2.解释以下两幅图

工程材料学课后习题答案

第一章钢的合金化基础 1、合金钢是如何分类的? 1) 按合金元素分类:低合金钢,含有合金元素总量低于5%;中合金钢,含有合金元素总量为510%;中高合金钢,含有合金元素总量高于10%。 2) 按冶金质量S、P含量分:普通钢,P≤0.04≤0.05%;优质钢,P、S均≤0.03%;高级优质钢,P、S均≤0.025%。 3) 按用途分类:结构钢、工具钢、特种钢 2、奥氏体稳定化,铁素体稳定化的元素有哪些? 奥氏体稳定化元素, 主要是、、、C、N、等 铁素体稳定化元素, 主要有、、W、V、、、、B、、等 3、钢中碳化物形成元素有哪些(强-弱),其形成碳化物的规律如何? 1) 碳化物形成元素:、、、V、、W、、、等(按形成的碳化物的稳定性程度由强到弱的次序排列) ,在钢中一部分固溶于基体相中,一部分形成合金渗碳体, 含量高时可形成新的合金碳化物。 2) 形成碳化物的规律 a) 合金渗碳体——与碳的亲和力小,大部分溶入α或γ中,少部分溶入3C中,置换3C中的而形成合金渗碳体()3C; 、W、少量时,也形成合金渗碳体 b) 合金碳化物——、W 、含量高时,形成M6C(24C 42C)23C6(21W2C6 2W21C6)合金碳化物 c) 特殊碳化物——、V 等与碳亲和力较强时 i. 当<0.59时,碳的直径小于间隙,不改变原金属点阵结构,形成简单点阵碳化物(间隙相)、M2C。 . 当>0.59时,碳的直径大于间隙,原金属点阵变形,形成复杂点阵碳化物。 ★4、钢的四种强化机制如何?实际提高钢强度的最有效方法是什么? 1) 固溶强化:溶质溶入基体中形成固溶体能够强化金属; 2) 晶界强化:晶格畸变产生应力场对位错运动起到阻碍达到强化,晶格越细,晶界越细,阻碍位错运动作用越大,从而提高强度; 3) 第二相强化:有沉淀强化和弥散强化,沉淀强化着眼于位错运动切过第二相粒子;弥散强化着眼于位错运动绕过第二相粒子; 4) 位错强化:位错密度越高则位错运动越容易发生相互交割形成割阶,引起位错缠结,因此造成位错运动困难,从而提高了钢强度。 有效方法:淬火+回火,钢淬火形成马氏体,马氏体中溶有过饱和C和元素,产生很强的固溶强化效应,马氏体形成时还产生高密度位错,位错强化效应很大;是形成许多极细小的取向不同的马氏体,产生细晶强化效应。因此淬火马氏体具有很高强度,但脆性很大,淬火后回火,马氏体中析出碳化物粒子,间隙固溶强化效应虽然大大减小,但产生很强的析出强化效应,由于基体上保持了淬火时细小晶粒,较高密度的位错及一定的固溶强化作用,所以回火马氏体仍具有很高强度,并且因间隙固溶引起的脆性减轻,韧性得到改善。 ★5、固溶强化、二次硬化、二次淬火、回火稳定性的含义。 1) 固溶强化:当溶质原子溶入基体金属形成固溶体能强化金属。 2) 二次硬化:在含、W、V较多的钢中, 回火后的硬度随回火温度的升高不是单调降低, 而是在某一温度后硬度反而增加, 并在某一温度(一般为550℃左右)达到峰值。这种在一定回火温度下硬度出现峰值的现象称为二次硬化 3) 二次淬火:通过某种回火之后,淬火钢的硬度不但没有降低,反而有所升高,这种现象称为二次淬火。

食品工艺学知识点总结

食品工艺学知识点总结 食品工艺学是根据技术上先进、经济上合理的原则,研究食品的原材料、半成品和成品的加工过程和方法的一门应用科学。 食品工艺学研究内容 ①食物资源利用②食品科学原理③食品工艺生产④食品安全 ⑤废弃物利用、“三废”处理 食品按原料来源分类:植物性、动物性 引起食品腐败变质的因素(填空/简答) ①微生物污染是引起食物原料变质的第一因素 食品中的高分子物质被分解为各种低分子物质,使食品品质下降,进而发生变质和腐败; 有些微生物会产生气体.使食品呈泡沫状; 有些会形成颜色,使食品变色; 有少数还会产生毒素而导致食物中毒。 ②酶会引起食品品质的严重下降 酶是食品工业不可缺少的重要材料,在食品工业上具有两重性:利用和抑制 使食品中大分子物质发生分解,为细菌生长创造条件。 果蔬类等蛋白含量少的食品,由于氧化酶的催化,促进了其呼吸作用,使温度升高,加速了食品的腐败变质。 ③化学反应 油脂与空气直接接触后发生氧化酸收。 维生素C易被氧化脱氢,并进一步反应生成二酮基古洛糖酸,失去维生素C的生理功能。 类胡萝卜素因其有较多的共轭双键,易被氧化脱色并失去生理功能。 △食品保藏中的品质变化 1、脂肪酸败 2、褐变(酶促褐变、非酶褐变) 3、淀粉老化 4、食品新鲜度下降 5、维生素的降解 食品的保藏方法/途径(填空/简答) 1、维持食品最低生命活动的保藏方法(此方法在冷库的高温库中进行) 2、抑制食品生命活动的保藏方法 3、利用生物发酵保藏的方法 4、利用无菌原理的保藏方法 食品干藏:脱水制品在它的水分降低到足以防止腐败变质的水平后,始终保持低水分进行长期贮藏的过程。 干燥是在自然条件或人工控制条件下促使食品中水分蒸发的工艺过程。 脱水是为保证食品品质变化最小,在人工控制条件下促使食品水分蒸发的工艺过程。 干制过程中食品的变化(填空/简答)P43 物理变化:干缩与干裂,表面硬化,多孔性,热塑性,溶质的迁移 化学变化:营养成分损失(碳水化合物的分解与焦化,油脂的氧化与酸败,蛋白质的凝固、分解,维生素的损失),风味与色泽(褐变)

(完整版)分子生物学试题及答案(整理版)

分子生物学试题及答案 一、名词解释 1.cDNA与cccDNA:cDNA是由mRNA通过反转录酶合成的双链DNA;cccDNA是游离于染色体之外的质粒双链闭合环形DNA。 2.标准折叠单位:蛋白质二级结构单元α-螺旋与β-折叠通过各种连接多肽可以组成特殊几何排列的结构块,此种确定的折叠类型通常称为超二级结构。几乎所有的三级结构都可以用这些折叠类型,乃至他们的组合型来予以描述,因此又将其称为标准折叠单位。 3.CAP:环腺苷酸(cAMP)受体蛋白CRP(cAMP receptor protein ),cAMP与CRP结合后所形成的复合物称激活蛋白CAP(cAMP activated protein ) 4.回文序列:DNA片段上的一段所具有的反向互补序列,常是限制性酶切位点。 5.micRNA:互补干扰RNA或称反义RNA,与mRNA序列互补,可抑制mRNA的翻译。 6.核酶:具有催化活性的RNA,在RNA的剪接加工过程中起到自我催化的作用。 7.模体:蛋白质分子空间结构中存在着某些立体形状和拓扑结构颇为类似的局部区域 8.信号肽:在蛋白质合成过程中N端有15~36 个氨基酸残基的肽段,引导蛋白质的跨膜。 9.弱化子:在操纵区与结构基因之间的一段可以终止转录作用的核苷酸序列。10.魔斑:当细菌生长过程中,遇到氨基酸全面缺乏时,细菌将会产生一个应急反应,停止全部基因的表达。产生这一应急反应的信号是鸟苷四磷酸(ppGpp)和鸟苷五磷酸(pppGpp)。PpGpp与pppGpp的作用不只是一个或几个操纵子,而是影响一大批,所以称他们是超级调控子或称为魔斑。 11.上游启动子元件:是指对启动子的活性起到一种调节作用的DNA序列,-10 区的TATA、-35 区的TGACA 及增强子,弱化子等。 12.DNA探针:是带有标记的一段已知序列DNA,用以检测未知序列、筛选目的基因等方面广泛应用。13.SD序列:是核糖体与mRNA结合序列,对翻译起到调控作用。 14.单克隆抗体:只针对单一抗原决定簇起作用的抗体。 15.考斯质粒:是经过人工构建的一种外源D NA载体,保留噬菌体两端的COS区,与质粒连接构成。16.蓝-白斑筛选:含LacZ基因(编码β半乳糖苷酶)该酶能分解生色底物X-gal(5- 溴-4-氯-3- 吲哚-β-D- 半乳糖苷)产生蓝色,从而使菌株变蓝。当外源DNA插入后,LacZ 基因不能表达,菌株呈白色,以此来筛 选重组细菌。称之为蓝- 白斑筛选。 17.顺式作用元件:在DNA中一段特殊的碱基序列,对基因的表达起到调控作用的基因元件。 18.Klenow 酶:DNA聚合酶I 大片段,只是从DNA聚合酶I 全酶中去除了5' → 3'外切酶活性 19.锚定PCR:用于扩增已知一端序列的目的DNA。在未知序列一端加上一段多聚dG的尾巴,然后分别用 多聚dC 和已知的序列作为引物进行PCR扩增。 20.融合蛋白:真核蛋白的基因与外源基因连接,同时表达翻译出的原基因蛋白与外源蛋白结合在一起所组成的蛋白质。 二、填空 1.DNA 的物理图谱是DNA分子的(限制性内切酶酶解)片段的排列顺序。 2.RNA 酶的剪切分为(自体催化)、(异体催化)两种类型。 3.原核生物中有三种起始因子分别是(IF-1 )、(IF-2 )和(IF-3 )。 4.蛋白质的跨膜需要(信号肽)的引导,蛋白伴侣的作用是(辅助肽链折叠成天然构象的蛋白质)。5.启动子中的元件通常可以分为两种:(核心启动子元件)和(上游启动子元件)。 6.分子生物学的研究内容主要包含(结构分子生物学)、(基因表达与调控)、(DNA重组技术)三部分。7.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两个关键性实验是(肺炎球菌感染小鼠)、(T2 噬菌体感染大肠杆菌)这两个实验中主要的论点证据是:(生物体吸收的外源DNA改变了其遗传潜能)。 8.hnRNA与mRNA之间的差别主要有两点:(hnRNA在转变为mRNA的过程中经过剪接,)、 (mRNA的5′末端被加上一个m7pGppp帽子,在mRNA′3 末端多了一个多聚腺苷酸(polyA)尾巴)。9.蛋白质多亚基形式的优点是(亚基对DNA的利用来说是一种经济的方法)、(可以减少蛋白质合成过程中随机的错误对蛋白质活性的影响)、(活性能够非常有效和迅速地被打开和被关闭)。 10.蛋白质折叠机制首先成核理论的主要内容包括(成核)、(结构充实)、(最后重排)。 11.半乳糖对细菌有双重作用;一方面(可以作为碳源供细胞生长);另一方面(它又是细胞壁的成分)。所以需要一个不依赖于cAMP—CRP 的启动子S2 进行本底水平的永久型合成;同时需要一个依赖于

工程材料学小抄版答案

固溶强化:固溶强化:通过溶入某种溶质元素形成固溶体而使金属强度、硬度升高的现象弥散强化:倘若脆性第二相颗粒呈弥散状均匀分布在基体相上,由于第二相粒子与位错的交互作用阻碍了位错运动从而提高了合金塑性变形抗力,则可显著提高合金的强度的现象 细晶强化:通过细化晶粒来同时提高金属的强度、硬塑性和韧性的方法 热加工:凡是在材料再结晶温度以上所进行的塑性变形加工叫做热加工 冷加工:凡是在再结晶温度以下所进行的塑性变形加工叫做冷加工 称过冷度。 过冷度:理论结晶温度与实际结晶温度的差T0-Tn=T 枝晶偏析:由于固溶体结晶一般按树枝状长大,使这种晶内偏析也呈树枝状分布。 本质晶粒度:表示在一定加热条件下,奥氏体晶粒长大倾向性的高低。 加工硬化:随着变形量增大,由于晶粒破碎和位错密度增加,晶体塑性变形能力迅速增大,强度硬度明显升高,塑形和韧性下降。 回复:冷塑性变形的金属材料在加热温度较低时,其光学显微组织发生改变前晶体内部所产生的某些变化。 再结晶:这一过程也是一个形核和核长大的过程,因其新旧晶粒的晶格类型完全相同,只是晶粒形态发生了变化,所以称之为再结晶。 二次硬化:某些铁碳合金(如高速钢)须经许多次回火后,才进一步提高其硬度。这种硬化现象为二次硬化。 回火稳定性:淬火钢在回火时,抵抗强度、硬度下降的能力称为回火稳定性。 退火:将钢加热至适当温度保温,然后缓慢冷却(炉冷)的热处理工艺。 正火:亚共析钢加热到Ac3+30~ 50℃,共析钢加热到Ac1+30~50℃,过共析钢加热到Accm+30~ 50℃,保温后空冷的工艺。 淬火:淬火是将钢加热到临界点Ac1或Ac3以上,保温后以大于临界冷却速度Vk冷却,使奥氏体转变为M或B下的热处理工艺。 回火:回火是指将淬火钢加热到Ac1以下的某温度保温后冷却的工艺。 冷处理:将淬火钢继续冷却到-70~-80℃(或更低温度),并保持一段时间,使残余奥氏体在继续冷却中转变为马氏体。 调质处理:淬火后高温回火的热处理方法称为调质处理。 淬透性:淬透性指钢在淬火时获得M的能力,其大小是用规定条件下淬硬层深度来表示。淬硬性:表示钢淬火时的硬化能力,用淬成马氏体可能得到的最高硬度表示。 回火脆性:在某些温度范围内回火时,淬火钢会出现冲击韧度显著下降的现象。第一类回火脆性:低温回火脆,火钢在250-350℃回火时出现的脆性。第二类回火脆性:高温回火脆,淬火钢在500-650℃范围内回火后缓冷时出现的脆性。 不锈钢晶间腐蚀:晶间腐蚀是沿晶粒周界发生腐蚀的现象。它是不锈钢某一温度下加热或冷却,Cr23C6析出于晶界,使晶界附近Cr含量降低,在介质作用下发生强烈腐蚀。 共晶反应:恒温下,某一成分液相同时结晶出两个成分不同的固相的反应。 共析反应:一定成分的固相,某一恒温下同时分解成两个成分与结构均不相同的固相反应。临界淬火冷却速度:获得全部马氏体组织的最小冷却速度。

园艺产品贮藏加工考点总结

第一章园艺产品品质与采后生理 考点总结 1.园艺产品的品质构成因素根据化学成分功能性质的不同可分为四类:风味物质、营养物质、色素物质、质构物质。 2.园艺产品风味物质有香、甜、酸、苦、辣、涩、鲜等几种,营养物质有维生素、矿物质和淀粉,色素类物质有叶绿素类、类胡萝卜素、花青素、黄酮类色素,质构物质主要包括水分和果胶物质。 3.蔗糖、果糖、葡萄糖是果蔬中主要的糖类物质。 4.果蔬甜味的强弱受糖酸比的影响,糖酸比越高,甜味越浓,反之酸味增强。 5.果蔬的酸味主要来自一些有机酸,其中柠檬酸、苹果酸、酒石酸在水果中含量较高,故又称为果酸。 6.维生素分为水溶性维生素和脂溶性维生素,水溶性维生素又分为VC、维生素B1、维生素B2,脂溶性维生素又分为维生素A和维生素P。 7.酸性食品:谷物、肉类和鱼、蛋等食品中,磷、硫、氯等非金属成分含量很高;同时富含淀粉、蛋白质与脂肪,它们经消化吸收后,其最终氧化产物为CO2,CO2进入血液会使血液pH降低,故称之为“酸性食品”。【备注:如果食品中内含钙、镁、钾、钠等阳离子,即为碱性食品】 8.淀粉含量常常用作衡量某些果蔬品质与采收成熟度的参考指标,淀粉含量越高,耐贮性越强。 9.果蔬质地的好坏取决于组织的结构,而组织结构又与其化学组成密切有关,与果蔬质地有关的化学成分主要是水分和果胶物质。 10.果胶物质有三种形态,即原果胶、可溶性果胶与果胶酸,果胶物质形态的变化是导致果蔬硬度的下降的主要原因,硬度是影响果蔬贮运性能的重要因素。 11.成熟:是指果实生长的最后阶段,在此阶段,果实充分长大,养分充分积累,已经完成发育并达到生理成熟的阶段。 12.完熟:是指果实达到成熟以后,即果实成熟的后期,果实内发生一系列急剧的生理生化变化,果实表现出特有的颜色、风味、质地,达到最适宜食用的阶段。 13.衰老:果实在充分完熟以后,进一步发生外观和品质上的劣变,达到死亡的过程。 14.园艺产品采后生理包括哪几个方面? 答:呼吸作用、乙烯释放、失水与出汗、休眠与发芽。 15.呼吸作用:是指生活细胞经过某些代谢途径,把有机物分解同时释放出能量的过程。 16.有氧呼吸:指生活细胞在氧气充足条件下,把有机物彻底氧化分解,形成CO2和H2O并释放能量的过程。 17.无氧呼吸:指在无氧的条件下,生活细胞降解有机物为不彻底的氧化产物,同时释放出能量的过程。 18.呼吸强度:又称呼吸速率,指单位重量的果实在单位时间内消耗O2的量或释放CO2的量。 19.园艺产品的呼吸与贮藏有何关系? 答:产品的贮藏寿命与呼吸强度成反比,呼吸强度越大,呼吸代谢越旺盛,营养物质消耗越快,成熟衰老越快贮藏寿命也较短。 20. 影响园艺产品的呼吸强度的因素有哪些?如何调控园艺产品的呼吸强度? 答:影响因素:种类和品种;发育阶段与成熟度;贮藏温度与湿度;贮藏环境的气体成分;机械伤;化学物质。 调控方法:适地适种;在适宜的时期采收果实;适宜的低温控制和创造低湿度环境;适当降低O2和提高CO2的含量;防止机械损伤;使用GA、CCC、重N化合物等化学物质抑制呼

分子生物学整理

1.核酸与蛋白质的结构比较表如下: 核酸(Nucleic acids) 蛋白质(Proteins) DNA RNA 一级结构Primary structure 核苷酸序列 AGTTCT 或AGUUCU 的排列顺序 3,,5,- 磷酸二酯键 氨基酸排列顺序 肽键 二级结构Secondarystructure 双螺旋 主要是氢键,碱基堆积 力 配对(茎-环结构) (同左) 有规则重复的构象 (α-helix ,β-sheet, β-turn) 氢键 三级结构Tertiary structure 超螺旋RNA空间构象 一条肽链的空间构象 范德华力氢键疏水 作用盐桥二硫键等 四级结构Quaternarystructure 多条肽链 (或不同蛋白) 3.分离和纯化核酸: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PAGE)与琼脂糖凝胶电泳(AGE)广泛用于核酸的分离、纯化 与鉴定 基因组DNA的分离与纯化:(一)酚抽提法(二)甲酰胺解聚法(三)玻棒缠绕法(四)DNA样品的进一 步纯化:纯化的方法包括透析、层析、电泳及选择性沉淀等 4原核生物与真核生物基因信息传递过程中的差异 1. DNA的复制 原核生物真核生物 DNA聚合酶DNA聚合酶Ⅰ、Ⅱ、ⅢDNA聚合酶α、β、γ、δ、ε五种,其中δ为主要的聚合酶, γ存在于线粒体中 原核的DNA聚合酶I具有5'-3'外切酶活性。真核生物的聚合酶没有5'-3'外切酶活性,需要一种叫FEN1 的蛋白切除5'端引物 DNA聚合酶III复制时形成二聚体复合物 起始复制地点:细胞质复制地点:细胞核 复制时间:DNA合成只是发生在细胞周期的S期 有时序性,即复制子以分组方式激活而非同步启动复制起点:一个起始位点,单复制子复制起点:多个复制起始位点,多复制子 起始点长度:长起始点长度:短 延长冈崎片段:比较长冈崎片段:比原核生物要短 引物:RNA,切除引物需要DNA聚合酶I 引物:较原核生物的短,除RNA外还有DNA,所以真核生 物切除引物需要核内RNA酶,还需要核酸外切酶。 终止基因为环状的DNA,复制的终止点ter,催 化填补空隙为DNA-polⅠ,DNA连接酶连 接冈崎片段成DNA链真核生物基因为线状的DNA,其复制与核小体的装配同步进行,复制后形成染色体,DNA-polε填补空隙,存在端粒及端粒酶防止DNA的缩短(RNA引物留下的空白无法填补时出现DNA的缩短)

物流学考点整理(完整版)

物流学考点整理 第一章物流概念 1.物流的概念? 美国物流管理协会定义: 物流是供应链运作中,以满足客户要求为目的,对货物、服务和相关信息在产 出地和销售地之间实现高效率和低成本的正向和反向的流动和储存所进行的 计划、执行和控制的过程。 我国国标定义: 物品从供应地向接收地的实体流动过程。根据实际需要,将运输、储存、装卸、 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基本功能实施的有机结合。 2.物流系统的概念、目标? 概念:物流系统是指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里,由所需位移的物质资料于包装 设备、装卸搬运机械、运输工具、仓储设施、人员及通信联系等若干要素所 构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 目标:(5s) 服务目标(Service):物流是后勤、供应、服务性行业、连接着生产与消费, 有着很强的服务性。 节约目标(Save):节约是经济领域的重要规律。 快速而及时目标(Speed):不仅是服务性的延伸,也是商品流通对物流提出的 要求。 规模适当化目标(Scale Optimization):在流通领域要讲究规模效益。 库存调节目标(Stock Control):物流系统通过本身的库存来实现各企业和消费 者的需求保证。 3.物流管理的定义和内容? (GB/T 18354-2001)定义:在2001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物流术语》 中,物流管理是指为了以最低的成本达到客户所满意的服务水平,对物流活动 进行的计划、组织、指挥、协调与控制。 内容:对物流活动过程诸要素的管理。 包括诸如运输、储存等七大功能要素环节的管理。 对物流各活动过程中诸要素的管理。 即对其中人、财、物、设备、方法和信息等六大要素的管理。 对物流活动中具体职能实施的管理。 主要包括物流计划、质量、技术、经济等职能的管理等。 第二章物流理论 1.商物分离、黑大陆学说、第三利润源、冰山学说、效益背反都指什么? ?商物分离:所谓商物分离,是指流通中的商业流通和实物流通各自按照自己的规律和渠道独立运动。 ?黑大陆学说:著名管理学权威P·F·德鲁克曾经讲过:“流通是经济领域里的黑暗大陆”. 德鲁克泛指的是流通,由于流通领域中物流活动的模糊性尤其突出,是流通领域中 人们更认识不清的领域,所以“黑大陆”说法现主要针对物流而言。 ?物流冰山:物流冰山说是日本早稻田大学西泽修教授提出来的。他研究物流成本时发现,现行的财务会计制度和会计核算方法都不可能掌握物流费用的实际情况,因 而人们对物流费用的了解是一片空白,甚至有很大的虚假性。他把这种情况比做“物 流冰山”。冰山的特点,是大部分沉在水面之下,而露出水面的仅是冰山的一角。

分子生物学课件整理朱玉贤

1、广义分子生物学:在分子水平上研究生命本质的科学,其研究对象是生物大分子的结构和功能。2 2、狭义分子生物学:即核酸(基因)的分子生物学,研究基因的结构和功能、复制、转录、翻译、表达调控、重组、修复等过程,以及其中涉及到与过程相关的蛋白质和 酶的结构与功能 3、基因:遗传信息的基本单位。编码蛋白质或RNA等具有特定功能产物的遗传信息 的基本单位,是染色体或基因组的一段DNA序列(对以RNA作为遗传信息载体的 RNA病毒而言则是RNA序列)。 4、基因:基因是含有特定遗传信息的一段核苷酸序列,包含产生一条多肽链或功能RNA所必需的全部核苷酸序列。 5、功能基因组学:是依附于对DNA序列的了解,应用基因组学的知识和工具去了解 影响发育和整个生物体的特定序列表达谱。 6、蛋白质组学:是以蛋白质组为研究对象,研究细胞内所有蛋白质及其动态变化规律的科学。 7、生物信息学:对DNA和蛋白质序列资料中各种类型信息进行识别、存储、分析、模拟和转输 8、蛋白质组:指的是由一个基因组表达的全部蛋白质 9、功能蛋白质组学:是指研究在特定时间、特定环境和实验条件下细胞内表达的全部蛋白质。 10、单细胞蛋白:也叫微生物蛋白,它是用许多工农业废料及石油废料人工培养的微 生物菌体。因而,单细胞蛋白不是一种纯蛋白质,而是由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核酸及不是蛋白质的含氮化合物、维生素和无机化合物等混合物组成的细胞质团。 11、基因组:指生物体或细胞一套完整单倍体的遗传物质总和。 12、C值:指生物单倍体基因组的全部DNA的含量,单位以pg或Mb表示。 13、C值矛盾:C值和生物结构或组成的复杂性不一致的现象。 14、重叠基因:共有同一段DNA序列的两个或多个基因。 15、基因重叠:同一段核酸序列参与了不同基因编 码的现象。 16、单拷贝序列:单拷贝顺序在单倍体基因组中只出现一次,因而复性速度很慢。单 拷贝顺序中储存了巨大的遗传信息,编码各种不同功能的蛋白质。 17、低度重复序列:低度重复序列是指在基因组中含有2~10个拷贝的序列 18、中度重复序列:中度重复序列大致指在真核基因组中重复数十至数万(<105)次的重复顺序。其复性速度快于单拷贝顺序,但慢于高度重复顺序。 19、高度重复序列:基因组中有数千个到几百万个拷贝的DNA序列。这些重复序列 的长度为6~200碱基对。

工程材料学习题集答案整理

页眉 工程材料习题集 钢的合金化基础第一章 1合金元素在钢中有哪四种存在形式?(马氏体),以溶质形式存在形成固溶体;、γ(奥氏体)、M①溶入α(铁素体)形成强化相:碳化物、金属间化合物;②形成非金属夹杂物;③。、以游离状态存在:CuAg④ 其中哪三个可无限溶解在奥氏体中?哪两个铁素体形成元素可写出六个奥氏体形成元素,2 无 限溶解在铁素体中?,其中(锰、钴、镍、铜、碳、氮)C、NCo、Ni、Cu、①奥氏体形成元素:Mn、(铜、碳、氮)为有限溶NC、、Co、Ni(锰、钴、镍)可无限溶解在奥氏体中,CuMn、解;(铬、钒)可无限溶解在铁素体中,其余为有限溶解。、V②Cr 写出钢中常见的五种非碳化物形成元素。3Co 、、Cu、Si、Al①非碳化物形成元素:Ni按碳化物稳定性由弱到强的顺序按由强到弱的顺序写出钢中常见的八种碳化物形成元素。4 写出钢中常见的四种碳化物的分子式。Fe Mn、Cr、(弱)、、V、(中强)W、MoNb①碳化物由强到弱排列:(强)Ti、C→MC→MFeC→MC②碳化物稳定性由弱到强的顺序:63623容易加工硬化?奥氏体层而高锰奥氏体钢难于冷变形,5为什么高镍奥氏体钢易于冷变形,错能高和低时各形成什么形态的马氏体?越有层错能越低,镍是提高奥氏体层错能的元素,锰是降低奥氏体层错能的元素,①利于位错扩展而形成层错,使交滑移困难,加工硬化趋势增大。钢;奥氏体层错Cr18-Ni8 奥氏体层错能越低,形成板条马氏体,位错亚结构。如②合金。能越高,形成片状马氏体,孪晶亚结构。如Fe-Ni钢的强化机制的出发点是什么?钢中常用的四种强化方式是什么?其中哪一种方式在提6 高强度的同时还能改善韧性?钢中的第二相粒子主要有哪两个方面的作用?①强化机制的出发点是造成障碍,阻碍位错运动。、第二相强化、位错钢中常用的四种强化方式:固溶强化、晶界强化(细晶强化)②强化(加工硬化)。晶界强化(细晶强化)在提高强度的同时还能改善韧性。③沉淀强化。钢中的第二相粒子主要作用:细化晶粒、弥散④/ 钢中常用的韧性指标有哪三个?颈缩后的变形主要取决于什么?7韧性指标:冲击韧度①? TK、韧脆转变温度、平面应变断裂韧度。ICk k颈缩后的变形用?表示,主要取决于微孔坑或微裂纹形成的难易程度。②P钢中碳化物应保持什么形晶粒大小对极限塑性有什么影响?为什么?为了改善钢的塑性,8 态?细化晶粒对改善均匀塑性(εu) 贡献不大,但对极限塑性(εT)却会有一定好处。因为① 随着晶粒尺寸的减少,使应力集中减弱,推迟了微孔坑的形成。应为球状、钢中的碳化物(第二相)充分发挥弥散强化的作用,②为了改善钢的塑性,细小、均匀、弥散地分布。页脚 页眉 9改善延性断裂有哪三个途径?改善解理断裂有哪两种方法?引起晶界弱化的因素有哪两个? ①改善延性断裂有三个途径:(1)减少钢中第二相的数量:尽可能减少第二相数量,特别是夹杂物的数量。细化、球化第二相颗粒。(2)提高基体组织的塑性:宜减少基体组织中固溶强化 效果大的元素含量。(3)提高组织的均匀性:目的是防止塑性变形的不均匀性,以减少应力集中;碳化物强化相呈细小弥散分布,而不要沿晶界分布。 ②改善解理断裂有两种方法:(1)细化晶粒;(2)加入Ni元素降低钢的T。k③引起晶界弱化的因素有两个:(1)溶质原子(P、As、Sb、Sn)在晶界偏聚,晶界能r下降,裂纹易于沿晶界形成和扩展。(2)第二相质点(MnS、Fe3C)沿晶界分布,微裂纹g易于在晶界形成,主裂纹易于

包装印刷印刷材料基础知识概

印刷材料基础知识 一.../../../Users/zxf/Documents/WIN95Desktop新建文件夹%22 l - D1jm常用 我们常见的普通纸张是由植物纤维和辅料组成的。其原料诸如木材、芦苇、竹子、蔗渣、稻草、麦秸、树皮、棉麻等。随着经济和科技的发展,为适应特殊用途,逐渐生产了非植物纤维的特殊纸。如聚乙烯或聚丙烯或聚丙烯合成纸,使现代纸的概念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今天主要是讲印刷方面纸张。 1、植物纤维 纤维通常是利用物理的或化学的方法,或两者相结合的方法,从木材类植物体中提取的。在造纸上,提取纤维的过程称为制浆,其产品就是纸浆。纸浆是造纸的基本原料,其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残留的木素及残留的其他杂质等。纸张中的植物纤维,主要是指纤维素、半纤维素。 2、辅料 纸张的辅料主要是指填料、胶料和染料等。纸浆虽是造纸原料,但如果直接用纸浆造纸,得到的产品达不到使用要求。因此,需经过打浆处理,并在打浆过程中添加辅料,以提高和改善成纸的物理和机械性能,使其符合使用要求,达到规定的质量规范。 1)填料:在纸浆中加入适量的粉末状白土粉、滑石粉,用以提高成纸的不透明性、平滑度,改善其白度与弹性,减少吸湿性,并使其尺寸保持相对稳定性。 2)胶料:加填料只能起到填塞纤维间的空隙的作用,用施胶则起着堵塞纤维间的毛细管作用或使纸面生成胶膜。通过不同的施胶处理,可以提高成纸的抗水性、增加纸的机械强度等。在抄造印刷纸时,一般常用松香和硫酸铝溶液作为胶料,使之被纤维吸附沉淀下来,当湿纸页烘干时,表面胶粒便熔为一层微薄的胶膜。 3)染料:在通常情况下,不论是制造白色或有色纸张,都需要对浆料进行调色或染色处理。在制造白色纸张时,为了对已漂白的纸浆调色,一般在浆中加入微量的补色染料或荧光增白剂,使纸张对光的反射增加,显的更白,达到所要求的色泽或增加外观的美感。对纸浆进行漂白、调色或增白等所用的材料,统称为色料。 二. 纸张的质量对印刷过程中的操作和印品的的质量影响极大。了解纸张的质量状况或基本性质是十分必要的。一般地说,纸张的基本性质,是外在和内在质量的综合反映,它是通过对纸张的外在质量和理化性质的检验获得的。 1、外观质量

分子生物学课件整理

注:根据课件容简单整理,为了方便大家理解,容较多;如果仅仅为了考试,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容的删减。 Lecture 1. Introduction 1. What is Molecular Biology? Molecular biology seeks to explain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the structure and function of biological molecules and how these relationships contribute to the operation and control of biochemical processes. Molecular biology is the study of genes and their activities at the molecular level, including transcription, translation, DNA replication, recombination and translocation. 分子生物学的研究容 Major content of molecular biology ◆ Structure and Function of nucleic acid ★conformation and function of DNA ★conformation and function of RNA ◎mRNA ◎tRNA◎rRNA ◎ ribozyme ◎antisence RNA ◎ microRNA ◎ RNA interfrence 人们开发出:RNAi、RNAa、ncRNA、SiRNA、microRNA、Antisene RNA、SatellileRNA、TelomereRNA、lincRNA、InCRNA、PiRNA、qiRNA、endoSiRNA 等等,其他还有RNA结合蛋白(RNPs)、RNA酶等成百上千种RNA相关的新成员,组成了一个庞大的RNA新世界 这些RNA不仅在基因-蛋白质的合成中发挥重要作用,它更调节和管理着—基因的转录、表达、表型等几乎所有的功能。 在细胞增殖、分化、生长、凋亡、生殖、发育、遗传、损伤、修复、炎症、感染、防治等一切生命活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RNA还是生命起源的“先驱’’,近年来研究证明,RNA比DNA更古老,它是地球上最早出现的生命形式;它可以携带遗传信息,能自我复制,自我进化,自我编译,又具有催化分子功能------,以后才有了DNA和蛋白质,才有了今天的生物世界。 RNA更是人类生命健康的维护者,它不仅调节和管理着人类的一切生命活动,而且它还是防治许多重大的疾病和开发新药物的靶分子和预警分子,并可直接和间接的发挥防治疾病的作用。 ◆Functional Genomics ◎As the Human Genome Project has mostly determined the genetic sequence, the next step is functional genomics, which will reveal each gene's functions and controls ◎ Human Genome Diversity Project ◎ Environmental Genome Project ◎Pharmacogenomics ◎Comparative Genomics Artificial life 人工生命是通过人工模拟生命系统,来研究生命的领域。人工生命的概念,包括两个方面容 1.属于计算机科学领域的虚拟生命系统,涉及计算机软件工程与人工智能技术,以及 2.基因工程技术人工改造生物的工程生物系统,涉及合成生物学技术。 分子生物学与医学 ◆人体发育调控和人体功能调控的分子生物学基础 ◎发育、分化与衰老的分子生物学基础 ◎细胞增殖调控的分子生物学基础 ◎神经、分泌和免疫调控的分子生物学基础 ◆基因与疾病 ◎疾病的分子机理 致病基因的克隆 复杂疾病的分子基础 ◎基因诊断 ◎基因治疗 Lecture 2 structure and function of gene 第一节基因的概念及其发展 一基因(gene)(一)基因的概念的产生和发展 2、Morgan 基因的物质载体是染色体 3、G.Beadle & R.Tatum 基因是决定蛋白质一级结构的遗传物质单位 5、O. Avery 基因的化学本质是DNA 6、Jacob & Monod 基因是在特定的遗传调控系统的调节下和控制下表达其功能的遗传物质单位 7、现代的基因概念 基因是核酸分子中储存遗传信息的遗传单位,是指储存有功能的蛋白质多肽链或RNA序列信息所必需的全部核苷酸序列 二、基因组(genomic) The genome is the entirety of an organism's hereditary information. It is encoded either in DNA or, for many types of virus, in RNA. The genome includes both the genes and the non-coding sequences of the DNA 细胞或生物体中,一套完整单倍体的遗传物质的总和。 人类基因组包含24条染色体以及线粒体上的全部的遗传物质。 第二节真核生物基因组 一、基因分类 1、结构基因(strutual gene)可被转录形成mRNA并进而翻译位多肽链,构成各种结构蛋白的基因 2、调节基因(regulatory gene)可调节、控制结构基因表达的基因。其突变可能会影响一个或多个结构基因的功能,导致一个(或多个)蛋白质的改变。 3、rRNA基因和tRNA基因 二、基因的结构 enhancer pr omoter e xon 5UTR, 3UTR intron (一)编码区 1 、外显子(exon) 2、含子(intron) ★GT—AG规则: 含子多是以GT开始,并以AG结尾 ★一个基因的含子可以是另一个基因的外显子。 ★外显子的数量是描述基因结构特征的重要指标。 三、调控元件(acting elements) (二)前导区: 位于编码区的上游,相当于mRNA5端的非编码区 (三)调节区: 包括启动子、增强子等基因编码区的两侧,也称侧翼序列 ◎顺式调控元件(cis-acting elements):与结构基因表达调控相关。能够被基因调控蛋白特异性识别和结合的DNA序列。 ◎反式调控元件(trans-acting elements):一些可以通过结合顺式元件而调节基因转录活性的蛋白因子。 (一)启动子(promoter) 启动子是DNA分子可以与RNA聚合酶特异结合的部位,也就是使转录开始的部位。在基因表达的调控中,转录的起始是个关键。常常某个基因是否应当表达决定于在特定的启动子起始过程。 2 启动子的类型 (1)一类是RNA聚合酶可以直接识别的启动子这类启动子应当总是能被转录。 但实际上也不都如此,外来蛋白质可对其有影响,即该蛋白质可直接阻断启动子,也可间接作用于邻近的DNA结构,使聚合酶不能和启动子结合 (2)另一类启动子在和聚合酶结合时需要有蛋白质辅助因子的存在。这种蛋白质因子能够识别与该启动子顺序相邻或甚至重叠的DNA顺序。 3 启动子的共同顺序 ⑴真核生物基因启动子位于RNA合成开始位点的上游大约10bp和35bp处有两个共同的顺序,称为-10和-35序列。这两个序列的共同顺序如下, -35区“AATGTGTGGAAT”, -10区“TTGACATATATT”。 -10序列又称为Pribnow盒(原核生物)。是RNA聚合酶所结合和作用必需的顺序

工程材料学习题集答案整理最终版

工程材料习题集 第一章钢得合金化基础 1合金元素在钢中有哪四种存在形式? ①溶入α(铁素体)、γ(奥氏体)、M(马氏体),以溶质形式存在形成固溶体; ②形成强化相:碳化物、金属间化合物; ③形成非金属夹杂物; ④以游离状态存在:Cu、Ag。 2写出六个奥氏体形成元素,其中哪三个可无限溶解在奥氏体中?哪两个铁素体形成元素可无限溶解在铁素体中? ①奥氏体形成元素:Mn、Co、Ni、Cu、C、N(锰、钴、镍、铜、碳、氮),其中Mn、Co、Ni(锰、钴、镍)可无限溶解在奥氏体中,Cu、C、N(铜、碳、氮)为有限溶解; ②Cr、V(铬、钒)可无限溶解在铁素体中,其余为有限溶解。 3写出钢中常见得五种非碳化物形成元素。 ①非碳化物形成元素:Ni、Si、Al、Cu、Co 4按由强到弱得顺序写出钢中常见得八种碳化物形成元素。按碳化物稳定性由弱到强得顺序写出钢中常见得四种碳化物得分子式。 ①碳化物由强到弱排列:(强)Ti、Nb、V、(中强)W、Mo、Cr、(弱)Mn、Fe ②碳化物稳定性由弱到强得顺序:Fe3C→M23C6→M6C→MC 5为什么高镍奥氏体钢易于冷变形,而高锰奥氏体钢难于冷变形,容易加工硬化?奥氏体层错能高与低时各形成什么形态得马氏体? ①镍就是提高奥氏体层错能得元素,锰就是降低奥氏体层错能得元素,层错能越低,越有利于位错扩展而形成层错,使交滑移困难,加工硬化趋势增大。 ②奥氏体层错能越低,形成板条马氏体,位错亚结构。如Cr18-Ni8钢;奥氏体层错能越高,形成片状马氏体,孪晶亚结构。如Fe-Ni合金。 6钢得强化机制得出发点就是什么?钢中常用得四种强化方式就是什么?其中哪一种方式在提高强度得同时还能改善韧性?钢中得第二相粒子主要有哪两个方面得作用? ①强化机制得出发点就是造成障碍,阻碍位错运动。 ②钢中常用得四种强化方式:固溶强化、晶界强化(细晶强化)、第二相强化、位错强化(加工硬化)。 ③晶界强化(细晶强化)在提高强度得同时还能改善韧性。 ④钢中得第二相粒子主要作用:细化晶粒、弥散/沉淀强化。 7钢中常用得韧性指标有哪三个?颈缩后得变形主要取决于什么? α、平面应变断裂韧度K IC、韧脆转变温度T k。 ①韧性指标:冲击韧度 k ε表示,主要取决于微孔坑或微裂纹形成得难易程度。 ②颈缩后得变形用P 8晶粒大小对极限塑性有什么影响?为什么?为了改善钢得塑性,钢中碳化物应保持什么形态? ①细化晶粒对改善均匀塑性(εu)贡献不大,但对极限塑性(εT)却会有一定好处。因为随着晶粒尺寸得减少,使应力集中减弱,推迟了微孔坑得形成。 ②为了改善钢得塑性,充分发挥弥散强化得作用,钢中得碳化物(第二相)应为球状、细小、均匀、弥散地分布。 9改善延性断裂有哪三个途径?改善解理断裂有哪两种方法?引起晶界弱化得因素有哪两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