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完整版)植物景观设计原则要点

(完整版)植物景观设计原则要点

(完整版)植物景观设计原则要点
(完整版)植物景观设计原则要点

园林景观设计原则

2008-03-23 13:35

1 植物景观设计的概念

植物是园林要素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作为唯一具有生命力特征的园林要素,能使园林空间体现生命的活力,富于四时的变化。植物景观设计是20 世纪70 年代后期有关专家和决策部门针对当时城市园林建设中建筑物、假山、喷泉等非生态体类的硬质景观较多的现象再次提出的生态园林建设方向,即要以植物材料为主体进行园林景观建设,运用乔木、灌木、藤本植物以及草本等素材,通过艺术手法,结合考虑各种生态因子的作用,充分发挥植物本身的形体、线条、色彩等自然美,来创造出与周围环境相适宜、相协调,并表达一定意境或具有一定功能的艺术空间,供人们观赏[1]。但是,植物景观设计概念的提出是有其时代背景的。随着生态园林建设的深入和发展以及景观生态学、全球生态学等多学科的引入,植物景观设计的内涵也在不断扩展,现代的植物景观设计概念不但包括视觉艺术效果的景观,还包含生态上的和文化上的景观,甚至更深更广的含义。

2 植物景观设计的一般性原则

植物景观设计对于城市及人居生态环境的改善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目前植物景观设计中存在着许多问题和弊端,其功能性得不到满足,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更是无从谈起。尽管有许多研究者提出过这一方面的一些原则,但主要局限在科学性和艺术性等方面,不够全面,因此,有必要寻求一个正确、全面的思想行动准则,以便在各种情况下把握植物景观设计的尺度。以下就植物景观设计的一般性原则作一探讨。

2. 1 以人为本的原则

任何景观都是为人而设计的,但人的需求并非完全是对美的享受,真正的以人为本应当首先满足人作为使用者的最根本的需求。植物景观设计亦是如此,设计者必须掌握人们的生活和行为的普遍规律,使设计能够真正满足人的行为感受和需求,即必须实现其为人服务的基本功能。但是,有些决策者为了标新立异,把大众的生活需求放在一边,植物景观设计缺少了对人的关怀,走上了以我为本的歧途。如禁止入内的大草坪、地毯式的模纹广场,烈日暴晒,缺乏私密空间,人们只能望“园”兴叹。因此,植物景观的创造必须符合人的心理、生理、感性和理性需求,把服务和有益于“人”的健康和舒适作为植物景观设计的根本,体现以人为本,满足居民“人性回归”的渴望,力求创造环境宜人,景色引人,为人所用,尺度适宜,亲切近人,达到人景交融的亲情环境。

2. 2 科学性原则

植物是有生命力的有机体,每一种植物对其生态环境都有特定的要求,在利用植物

进行景观设计时必须先满足其生态要求。如果景观设计中的植物种类不能与种植地点的环境和生态相适应,就不能存活或生长不良,也就不能达到预期的

景观效果。

2. 2. 1 以乡土树种为主。

乡土植物是在本地长期生存并保留下来的植物,它们在长期的生长进化过程中已经对周围环境有了高度的适应性,因此,乡土植物对当地来说是最适宜生长的,也是体

现当地特色的主要因素,它理所当然成为城市绿化的主要来源。

2. 2. 2 因地制宜。

在景观设计时,要根据设计场地生态环境的不同,因地制宜地选择适当的植物种类,

使植物本身的生态习性和栽植地点的环境条件基本一致,使方案能最终得以实施。这就要求设计者首先对设计场地的环境条件(包括温度、湿度、光照、土壤和空气) 进行勘测和综合分析,然后才能确定具体的种植设计。例如:在有严重SO2 污染的工业区,应种植酢浆草、金鱼草、白皮松、毛白杨等抗污树种;在土壤盐碱化严重

的黄河三角洲地区,应选用合欢、黄栌等耐盐碱植物;在建筑的阴面或林阴下,则应

种植玉簪、棣棠、珍珠梅等耐阴植物[2]。

2. 2. 3 师法自然。

植物景观设计中栽培群落的设计,必须遵循自然群落的发展规律,并从丰富多彩的

自然群落组成、结构中借鉴,保持群落的多样性和稳定性,这样才能从科学性上获

得成功。自然群落内各种植物之间的关系是极其复杂和矛盾的,主要包括寄生关系、共生关系、附生关系、生理关系、生物化学关系和机械关系。在实现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的基础上,考虑这些种间关系,有利于提高群落的景观效果和生态效益。例如,温带地区的苔藓、地衣常附生在树干上,不但形成了各种美丽的植物景观,而且改善了环境的生态效应;而白桦与松、松与云杉之间具有对抗性,核桃叶分

泌的核桃醌对苹果有毒害作用[3]。

2. 3 艺术性原则

完美的植物景观必须具备科学性与艺术性两方面的高度统一,既满足植物与环境在生态适应上的统一,又要通过艺术构图原理体现出植物个体及群体的形式美,及人

们欣赏时所产生的意境美。植物景观中艺术性的创造是极为细腻复杂的,需要巧妙地利用植物的形体、线条、色彩和质地进行构图,并通过植物的季相变化来创造瑰丽的景观,表现其独特的艺术魅力。

2. 3. 1 形式美法则。

植物景观设计同样遵循着绘画艺术和景观设计艺术的基本原则,即统一、调和、均衡和韵律4 大原则。植物的形式美是植物及其“景”的形式,一定条件下在人的心理上产生的愉悦感反应。它是由环境、物理特性、生理感应三要素构成。即在一定

的环境条件下,对植物间色彩明暗的对比、不同色相的搭配及植物间高低大小的组合,进行巧妙的设计和布局,形成富于统一变化的景观构图,以吸引游

人,供人们欣赏。

2. 3. 2 时空观。

园林艺术讲究动态序列景观和静态空间景观的组织。植物的生长变化造就了植物景观的时序变化,极大地丰富了景观的季相构图,形成三时有花、四时有景的景观效果;同时,规划设计中,还要合理配置速生和慢生树种,兼顾规划区域在若干年后的景观效果。此外,植物景观设计时,要根据空间的大小,树木的种类、姿态、株数的多少及配置方式,运用植物组合美化、组织空间,与建筑小品、水体、山石等相呼应,协调景观环境,起到屏俗收佳的作用。

2. 3. 3 意境美。

园林中的植物花开草长、流红滴翠,漫步其间,使人们不仅可以感受到芬芳的花草气息和悠然的天籁,而且可以领略到清新隽永的诗情画意,使不同审美经验的人产生不同的审美心理的思想内涵———意境。意境是中国文学和绘画艺术的重要表现形式,同时也贯穿于园林艺术表现之中,即借植物特有的形、色、香、声、韵之美,表现人的思想、品格、意志,创造出寄情于景和触景生情的意境,赋予植物人格化。这一从形态美到意境美的升华,不但含意深邃,而且达到了“天人合一”的境界。

2. 4 景观生态性原则

植物景观除了供人们欣赏外,更重要的是能创造出适合人类生存的生态环境。它具有吸音除尘、降解毒物、调节温湿度及防灾等生态效应[4] ,如何使这些生态效应得以充分发挥,是植物景观设计的关键。在设计中,应从景观生态学的角度,结合区域景观规划,对设计地区的景观特征进行综合分析,否则,会南辕北辙,适得其反。例如,北京耗巨资沿四环和五环修建的城市绿化隔离带,其目的是为了控制城市“摊大饼”式的向外蔓延带来的环境压力,但在规划中由于缺乏对北京区域环境、自然系统和城市空间扩展格局的分析,采用均匀环绕北京城市周围的布局方式,不但不能真正防止北京城市无序扩张,而且可能拉动和强化这种扩张模式[5]。

2. 5 历史文化延续性原则

植物景观是保持和塑造城市风情、文脉和特色的重要方面。植物景观设计首先要理清历史文脉的主流,重视景观资源的继承、保护和利用,以自然生态条件和地带性植被为基础,将民俗风情、传统文化、宗教、历史文物等融合在植物景观中,使植物景观具有明显的地域性和文化性特征,产生可识别性和特色性。如杭州白堤的“一株桃花,一株柳”、荷兰的郁金香文化、日本的樱花文化,这样的植物景观已成为一种符号和标志,其功能如同城市中显著的建筑物或雕塑,可以记载一个地区的历史,传播一个城市的文化。而近年来我国的城市绿化出现“千城一面”的局面,城

市的地域特征在绿色景观中荡然无存,人们也因体验不到城市应有的独特风貌和魅力而兴味索然。在世界经济一体化与文化多元化并行发展的今

天,历史文化连续性原则更应该成为植物景观设计的指导原则。

2. 6 经济性原则

植物景观以创造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为主要目的,但这并不意味着可以无限制地增加投入。任何一个城市的人力、物力、财力和土地都是有限的,须遵循经济性原则,在节约成本、方便管理的基础上,以最少的投入获得最大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为改善城市环境、提高城市居民生活环境质量服务。例如,多选用寿命长,生长速度中等,耐粗放管理,耐修剪的植物,以减少资金投入和管理费用[6]。 3 展望

植物景观设计的提出,对生态园林建设、经济可持续发展、生物多样性保护等诸多方面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从概念的提出到现在,植物景观设计研究也得到了快速发展,乡土植物的驯化及大量引种使得造园植物不断丰富,植物配置理论的发展使得植物不再只是建筑的附属物、硬质景观的软化剂,而是开始独立成为空间及景观画面的主要构成要素。植物保护及树木养护技术的发展使植物景观效果更加稳定持久,园林绿化也从二维绿量(绿化覆盖) 转向三维绿量(绿色量) 的研究。随着时代的发展,尤其是随生态园林的不断发展,植物景观设计将发展成为涉及土壤学、气象学、植物生理学、花卉学、树木学、植物生态学、城市生态学、景观生态学、园林规划设计、植物保护学、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等多领域的交叉性学科。

4 结语

当今,植物景观设计中出现的许多问题,归根结底,都是由于没有遵循其设计的一般性原则,对它们缺乏感性认识造成的。这些问题如果不及时解决,势必影响生态系统,尤其是城市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解决问题的根本就在于遵循植物景观设计的原则,少一点主观臆断,多一些客观分析,为大众创造出生态、美观、经济、舒适的生存环境,推动植物景观设计向着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前进。

现代城市公园景观设计理念

现代城市公园景观设计理念 1、景观功能结构与空间布局 公园作为划分城市功能结构与空间布局的结构单元,随着城市不断地扩张开发、结构的调整,城市公园的功能作用越来越重要。在公园建设中,要善于利用城市原有的地理地貌、人文景观、水系和植被等客观条件,使公园景观与城市各个空间相互融合渗透、优势互补、和谐统一。所以,在设计中要充分考虑景观的空间结构特点,尽量创造一种让人心旷神怡、豁然开朗的意境。此外,在公园的景观设计中,还要提倡景观与周围建筑的协调一致,通过垂直层次的植物群落和衬托出地势的变化,使其成为整体景观的一部分,同时还可以借助于建筑的颜色基调丰富景观空间上的色彩,使得整个景观充分体现了自然和谐的设计主题,创造公园新空间。在公园景观设计中,还要注重景观设计与城市的良好的互动关系,公园是个开放的多层次、多方面的熔炉,而不是一个固步自封建筑小品,景观设计必须关注公园与周边街区在空间方面的开放、功能设施方面的共享和文化取向方面的一致,从而在最大限度上提高公园的使用价值、观赏价值,与城市建设、历史文化基调相呼应。在城市不断发展可谓是寸土寸金的今天,城市公园作为一个对外开放的空间,在景观设计中要合理利用城市可以利用的道路、站台、排水沟、集市等空间,使其成为公园景观可以利用的一部分。综上所述,城市公园作为城市开放空间,与传统公共空间构成要素相比,其外向型的空间风格和生活化公共空间之间的综合化、

多样化将吸引尽可能多的使用者,并随时代变化而不断更新。 2、体现地方特色及历史文化特色 每座城市都有其特定的地域性和独特的历史文化背景,因此,在进行公园景观设计的时候注重城市地域特点和历史文化背景的再现,将富有地方特色的民俗文化风情、宗教信仰、历史古迹等融入景观设计之中,突出公园景观的地域文化主题,使其彰显独特的个性与魅力。把握城市历史文化发展的主流方向,重视对景观的建设与城市旅游开发的结合,以自然生态、历史文化为基调,将城市"和谐可持续的发展"主题融入公园景观设计中,从而将城市打造成具有独特历史文化和艺术氛围的旅游景点。 3、体现人性化 在景观设计中,突出人性化是公园景观设计的一个趋势,社会的进步推动着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不断发展。当今社会,人们越来越重视城市公园景观环境对人们生活的重要作用,对公园景观建设也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在公园景观设计时,必须突出"人"的价值,全方位、多层次的从人性化角度入手,整体上考虑城市公园景观设计中包含的各种问题充分分析和研究,使得景观设计和人们生活节奏和需求向协调,让人们在欣赏景观的时候感觉更加舒适,还能陶冶情操、缓解压力。还需要考虑人们不同年龄、不同文化程度、不同生理特点,设置明确的功能分区,构建多层次动静结合的空间结构,从而更好地满足居民需求,为人们提供更多的服务。此外,在园林景观设计中,还要顾及人的感官理性评价。充分利用景观设计出来能引起人们思维变迁

景观设计中植物的配置

景观设计中植物的配置 https://www.sodocs.net/doc/cb3512851.html,新浪地产2011/1/19 16:10:08 提要:这种搭配还可以用于植物和周边环境之间,比如树叶的绿色与天空的蓝色、湖水的蓝色相映衬,仿若一个清新安逸的天堂。在这个作品中植物的“留白”,就能让欣赏者通过对植物带来的生机反向联想,而获得一种悲伤、压抑、绝望的情感。 来源:《山西建筑》 1 概述 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一种心理反应,是人对客观事物的一种态度。每当人们进入一个景观环境,他的感官就会接受来自景观的信息,通过对它们的体验,首先会有一些浅层的感官上的体验,综合人们的各种视知觉感受,人们又会对所处的景观环境形成一些深层次的情感反应。这些情感往往来源于人们对生活的一种感悟,加入了人们自己的理解,从而产生了种种联想和想象。好的景观设计,往往能够引导人们达到与景观环境客体的一种情感上的契合。植物是景观设计中非常重要的要素之一,它们不但有独立的审美价值,而且也会唤起人们的种种情感反应。早在唐代,白居易便在《庭槐》一诗中写道:“ 蒙蒙碧烟叶,袅袅黄花枝,人生有情感,遇物牵所思”植物经过设计者的巧妙安排,便会被赋予一种内涵,不但给人以美感,而且能唤起人们的联想和想象,引起人们的某些共鸣。 2 植物的物质形式 2. 1 植物的形态 植物的形态可以看作为各种点、线、面。通过点、线、面的相互作用,就产生了丰富的形态语言。点的大小、疏密、形状颜色的区别都会使人产生不同的心理感受。例如,排列整齐、间距相等的盆栽会给人秩序井然的感觉,使人产生庄严、大气的感受(见图1) ;而形态颜色各异的树木散布在一片湖泊周围,带给人自然、亲切的情绪。 点的移动又构成了线,不同种类的线会给人带来不同的情感。例如,水平的向远处伸展的树篱有着明确的方向性,给人以统一、庄重、平静的感觉;高耸的向上伸展的行道树则给人坚固、挺拔向上的感觉;而拱形的树篱则因为是曲线的原因,表现出了一种活泼、轻松而又不失优雅、流畅的感觉(见图2) 。植物构成的面同样可以表达一定的情感。例如,方形草坪给人一种坚强、质朴的感觉;而边缘圆润的草坪则给人柔和、亲切、随和的感受。 2. 2 植物的色彩 植物的色彩丰富多种,冷色的植物给人以宁静的感觉,例如蓝色、白色;相反,暖色的植物给人以喧嚣的感觉,例如红色、黄色;深色调的植物显得安祥,同时也可能给人带来阴森沉闷的压抑感;而浅色调的植物给人带来明亮轻快的感觉。不同色彩的搭配,也能渲染出不同的气氛。例如,黄色和红色的搭配,就能产生兴奋、热闹的感觉,更有活力。再如,蓝色和紫色这样的类似色相的相配,能产生安静、宁静、清新的感觉。这种搭配还可以用于植物和周边环境之间,比如树叶的绿色与天空的蓝色、湖水的蓝色相映衬,仿若一个清新安逸的天堂。 2. 3 植物的质感 植物的质感同样也是植物重要的特性之一,它是指植物表现出来的质地,例如轻重、软硬、粗细、冷暖等等。一般来讲,可以粗略的分成三大类型:粗质型植物———给人强壮、坚固的感觉,并且产生一种拥挤感,能够缩近视觉距离;细质型植物

植物景观设计的原则,这些你必须遵守!

植物景观设计的原则,这些你必须遵守! 1 植物景观设计的概念 植物是园林要素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作为唯一具有生命力特征的园林要素,能使园林空间体现生命的活力,富于四时的变化。植物景观设计要以植物材料为主体进行园林景观建设,运用乔木、灌木、藤本植物以及草本、花卉等素材,通过艺术手法,结合考虑各种生态因子的作用,充分发挥植物本身的形体、线条、色彩等自然美,来创造出与周围环境相适宜、相协调,并表达一定意境或具有一定功能的艺术空间,供人们观赏。随着生态园林建设的深入和发展以及景观生态学、全球生态学等多学科的引入,植物景观设计的内涵也在不断扩展,现代的植物景观设计概念不但包括视觉艺术效果的景观,还包含生态上的和文化上的景观,甚至更深更广的含义。 2 植物景观设计的一般性原则 植物景观设计对于城市及人居生态环境的改善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目前植物景观设计中存在着许多问题和弊端,其功能得不到满足,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更是无从谈起。尽管有许多研究者提出过这一方面的一些原则,但主要局限在科学性和艺术性等方面,不够全面,因此,有必要寻求一个正确、全面的思想行动准则,以便在各种情况下把握植物景观

设计的尺度。以下就植物景观设计的一般性原则作一探讨。 2. 1 以人为本的原则 任何景观都是为人而设计的,但人的需求并非完全是对美的享受,真正的以人为本应当首先满足人作为使用者的最根本的需求。论文参考网。植物景观设计亦是如此,设计者必须掌握人们的生活和行为的普遍规律,使设计能够真正满足人的行为感受和需求,即必须实现其为人服务的基本功能。植物景观的创造必须符合人的心理、生理、感性和理性需求,把服务和有益于人的健康和舒适作为植物景观设之本,体现以人为本,满足居民“人性回归”的渴望,力求创造环境宜人,景色迷人,为人所用,尺度适宜,亲切近人,达到人景交融的亲情环境。 2. 2 科学性原则 植物是有生命力的有机体,每一种植物对其生态环境都有特定的要求,在利用植物进行景观设计时必须先满足其生态要求。论文参考网。如果景观设计中的植物种类不能与种植地点的环境和生态相适应,就不能存活或生长不良,也就不能达到预期的景观效果。 2. 2. 1适地适树。 乡土植物是在本地长期生存并保留下来的植物,它们在长期的生长进化过程中已经对周围环境有了高度的适应性,因此,乡土植物对当地来说是最适宜生长的,也是体现当地特色的

园林景观设计常用规范汇总

园林景观设计常用规范摘抄 一、《公园设计规范》CJJ 48-92 第4.3.2条硬底人工水体的近岸2.0m范围内的水深,不得大于0.7m,达不到此要求的应设护栏。无护栏的园桥、汀步附近2.0m范围以内的水深不得大于0.5m。 第4.3.3条溢水口的口径应考虑常年降水资料中的一次性最高降水量。 第4.3.4条护岸顶与常水位的高差,应兼顾景观、安全、游人近水心理和防止岸体冲刷。 第5.1.2 第5.1.3条园路线形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与地形、水体、植物、建筑物、铺装场地及其它设施结合,形成完整的风景构图; 二、创造连续展示园林景观的空间或欣赏前方景物的透视线; 三、路的转折、衔接通顺,符合游人的行为规律。 第5.1.4条主路纵坡宜小于8%,横坡宜小于3%,粒料路面横坡宜小于4%,纵、横坡不得同时无坡度。山地公园的园路纵坡应小于12%,超过12%应作防滑处理。主园路不宜设梯道,必须设梯道时,纵坡宜小于36%。 第5.1.5条支路和小路,纵坡宜小于18%。纵坡超过15%路段,路面应作防滑处理;纵坡超过18%,宜按台阶、梯道设计,台阶踏步数不得少于2级,坡度大于58%的梯道应作防滑处理,宜设置护栏设施。 第5.1.6条经常通行机动车的园路宽度应大于4m,转弯半径不得小于12m。 第5.1.7条园路在地形险要的地段应设置安全防护设施。 第5.1.8条通往孤岛、山顶等卡口的路段,宜设通行复线;必须沿原路返回的,宜适当放宽路面。应根据路段行程及通行难易程度,适当设置供游人短暂休憩的场所及护栏设施。 第5.3.3条通行车辆的园桥在正常情况下,汽车荷载等级可按汽车-10级计算。 第5.3.4条非通行车辆的园桥应有阻止车辆通过的措施,桥面人群荷载按 3.5kN/m2计算。 第5.3.5条作用在园桥栏杆扶手上的竖向力和栏杆顶部水平荷载均按1.0 kN/m 计算。 第7.1.2条游览、休憩、服务性建筑物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与地形、地貌、山石、水体、植物等其它造园要素统一协调; 二、层数以一层为宜,起主题和点景作用的建筑高度和层数服从景观需要;

公园景观设计说明

深圳市宝安区求雨岭公园景观设计说明 第一章现状分析与项目定位 一、现状概述 1.1地理位置 求雨岭公园位于深圳市宝安区观澜街道牛湖社区,东面隔清平路与东莞市凤岗镇相望,西面为规划建设中的观澜版画基地和观澜高尔夫球场,南面为牛湖社区,含牛湖与鳌湖新村、老村,北面为规划建设中的燃气基地和规划建设的3号路,公园园区用地面积约19.437公顷。 1.2自然条件 1.2.1气候 观澜地区属亚热带海洋性气候,气候总特征可概括为夏长冬短,春秋相连,降水丰富,风清宜人。年均降水从东南向西北逐渐减少,属降水非常丰沛的地区。降水集中在五至九月,十至四月降水偏少,但因气温较低,故不显得干燥。常年主导风向为东南风,年平均日照数为2120小时,太阳年辐射量5404.9兆焦耳/平方米。规划区域年平均温度为22.4℃,年平均降雨量约1700~2000毫米。 1.2.2地貌 求雨岭公园属于低山丘陵地貌,主峰位于公园山体中部,海拔119.68米,东、西次峰海拔均超过80米,区域内沟壑纵横,峰峦起伏,山体坡度多超过30°,少平坦区域。 1.2.3地质土壤 山地地质构成以花岗岩、砂页岩为主,部分凝灰岩、变质岩。土壤多含石英沙粒,有赤红壤、山地红壤和山地黄壤等类型。 1.2.4自然植被 求雨岭公园地带性植被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原生植被多被破坏,现存多为人工种植的次生体大叶相思、桉树、荔枝等树木以及灌丛矮草和杂木丛。耐阴性地被,在一些沟谷地段还保存有较为完好的竹林。人工次生林结构主要是:马占相思+大叶相思林+桉树+木荷+红乌桕,其它可见植物有: 乔木树种有:黧蒴Castanopsis fissa 山杜英Elaeocarpus sylvestris (Lour.) Poir. 降真香Acronychia pedunculata (L.) Miq. 红豆 Ormosia spp 岭南山竹子Garcinia oblongifolia Champ. 黄牛木 Cratoxylum cochinchenense (Lour.) Bl. 冬青 Ilex spp 樟树Cinnamomum camphora (L.) Presl 灌木树种有: 梅叶冬青Ilex asprella 粗叶榕Ficus hirta 牛耳枫 Daphniphyllum calycinum Benth. 华南省藤Calamus rhabdocladus 银柴Aporosa chinensis等; 主要藤本:小叶海金沙Lygodium microphyllum 花椒簕Zanthoxylum scandens 罗浮买麻藤Gnetum lofuense 藤黄檀Dalbergia hancei 主要草本:华南紫萁Osmunda vachellii Hook. 海芋Alocasia macrorrhiza (Linn.) Schott 草豆蔻 Semen Alpiniae 山菅兰Dianella ensifolia 土麦冬Liriope spicata 1.3社会条件及发展概况 牛湖社区居委地处深圳市区东北面,周边相邻有东边君子布村,南靠新田村,西连观澜湖高尔夫球场,北接东莞塘厦、凤岗,全村总体面积6平方公里,总人口为3万人,其中常住户口占1704人,属客家人之乡。 二、现状分析及评价 2.1 区位:规划用地所在的观澜求雨岭地区,为深圳和东莞市域交界区域,是未来观澜版画基地的外围区域,是城市生态风景廊道重点建设地区。

园林景观设计中植物配置设计

园林景观设计中植物配置设计 1、水杉+黄连木+乌桕+连香树——卫矛+石楠+十大功劳+粉花绣线菊+棣棠——鸢尾 2、马尾松+栓皮栎+麻栎——山茶+垂丝海棠+棣棠——酢浆草 3、全缘栾树+合欢——洒金东瀛珊瑚+海桐+南天竹——沿阶草 4、全缘栾树+合欢——栀子+金丝桃+大吴风草 5、悬铃木+垂柳+黑松——金钟花+紫珠+麻叶绣球——二月兰 6、垂柳+丁香——桃花+桂花+红叶李——草本地被 7、鹅掌楸+广玉兰+桂花——八仙花+天目琼花+珍珠梅——萱草+玉簪 8、广玉兰+白玉兰——山茶——阔叶麦冬 9、广玉兰+白玉兰——含笑+八角金盘——玉簪 10、雪松+广玉兰——紫荆+紫薇+黄馨——鸢尾+红花酢浆草+其他地被 11、雪松+龙柏+红枫——大叶黄杨球+锦绣杜鹃——雏菊+沿阶草 12、重阳木+乌桕+金钱松+黑松——毛白杜鹃+锦绣杜鹃——连钱草 13、鸡爪槭+红枫+桂花——海桐+锦带花+金钟花——花叶蔓长春花 14、臭椿——红瑞木——玉簪 15、刺槐——棣棠+紫珠——二月兰 16、栾树——天目琼花+糯米条——鸢尾 17、泡桐——柳叶绣线菊+连翘——白三叶 18、楝树+龙柏——黄杨+石楠+棣棠——二月兰 19、银杏——石楠+胡颓子——麦冬 20、香樟+银杏+马尾松——木本绣球+杜鹃+洒金东瀛珊瑚——沿阶草 21、 香樟——海桐+栀子花——红花酢浆草 22、香樟+榔榆+乌桕——小棕榈+石楠——二月兰 23、香樟+乌桕——南天竹+蚊母——狗牙根

24、香樟+榉树——八仙花+卫矛——自然地被 25、猴樟+无患子——八角金盘+海桐——自然地被 26、深山含笑+桂花——阔叶十大功劳+南天竹——马蹄金 27、三角枫+枫香+乌桕——八仙花+蝴蝶绣球——花叶长春蔓园林水景植物配置设计水是园林艺术中不可缺少的、最富魅力的一种园林要素。古人称水为园林中的“血液”、“灵魂”。古今中外的园林,对于水体的运用非常重视。在各种风格的园林中,水体均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早在三千多年前的周代,水就成为我国园林游乐的内容,在中国传统园林中,几乎是“无园不水”。有了水,园林就更添活泼的生机,也更增加波光粼粼、水影摇曳的形声之美。所以,在园林规划建设中,重视对水体的造景作用、处理好园林植物与水体的景观关系,不但可以营造引人入胜的景观,而且能够体现出真善美的风姿。 水体在风景园林中的作用在园林诸要素中,以山、石与水的关系最密切。中国传统园林的基本形式就是山水园。“一池三山”、“山水相依”等都成为中国山水园的基本规律。大到颐和园的昆明湖,以万寿山相依,小到“一勺之园”,也必有岩石相衬托,所谓“清泉石上流”也是由于山水相依而成景的。所以,古人论风景必曰山水,李清照称:“山光水色与人亲”。园林水体可赏、可游、可乐。大水体有助空气流通,即使是一斗碧水映着蓝天,也可使人的视线无限延伸,在感观上扩大了空间。园林中各类水体,无论其在园林中是主景、配景,无一不借助植物来丰富景观。水中、水旁园林植物的姿态、色彩,所形成的倒影,均加强了水体的美感。 先贤们将水的本性以拟人化的手法评价归结为德、仁、义、智、勇、善、正的品德。孔子认为水无私给予万物,“似德”;所到之处有生命成长,“似仁”;下流曲折而循其理,“似义”;浅者流行,深者不测,“似智”;赴百仞之谷不疑,“似勇”;其万折必东“似意”。同时,水能“不清以人,鲜洁以出”,洗净污浊,与

植物景观设计的原则,这些你必须遵守!

植物景观设计的原则,这些你必须遵守! 导读:植物景观设计要以植物材料为主体进行园林景观建设,运用乔木、灌木、藤本植物以及草本、花卉等素材,通过艺术手法,结合考虑各种生态因子的作用,充分发挥植物本身的形体、线条、色彩等自然美,来创造出与周围环境相适宜、相协调, 扩展, 能使园 ,结合 来创造 供人们 入, 效果的景观,还包含生态上的和文化上的景观,甚至更深更广的含义。 2 植物景观设计的一般性原则 植物景观设计对于城市及人居生态环境的改善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目前植物景 观设计中存在着许多问题和弊端,其功能得不到满足,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更是无从谈起。尽管有许多研究者提出过这一方面的一些原则,但主要局限在科学性和艺术性

等方面,不够全面,因此,有必要寻求一个正确、全面的思想行动准则,以便在各种情况下把握植物景观设计的尺度。以下就植物景观设计的一般性原则作一探讨。 2.1 以人为本的原则 任何景观都是为人而设计的,但人的需求并非完全是对美的享受,真正的以人为本应当首先满足人作为使用者的最根本的需求。论文参考网。植物景观设计亦是如此,设 需求,生理、 本,, 2.2 2.2.1 现当地特色的主要因素,它理所当然成为城市绿化的主要来源。 2.2.2因地制宜。 在景观设计时,要根据设计场地生态环境的不同,因地制宜地选择适当的植物种类, 使植物本身的生态习性和栽植地点的环境条件基本一致,使方案能最终得以实施。这就要求设计者首先对设计场地的环境条件(包括温度、湿度、光照、土壤和空气)进

行勘测和综合分析,然后才能确定具体的种植设计。例如:在有严重SO2污染的工业区,应种植白皮松、毛白杨等抗污树种;在土壤盐碱化严重的黄河三角洲地区,应选用合欢、黄栌、白蜡等耐盐碱植物;在建筑的阴面或林阴下,则应种植玉簪、棣棠、珍珠梅等耐阴植物。 2.3 艺术性原则 及人们 观, 2.3.1 ,进 2.3.2 观的时序变化,极大地丰富了景观的季相构图,形成三时有花、四时有景的景观效果。同时,规划设计中,还要合理配置速生和慢生树种,兼顾规划区域在若干年后的景观 效果。此外,植物景观设计时,要根据空间的大小,树木的种类、姿态、株数的多少及配置方式,运用植物组合美化、组织空间,与建筑小品、水体、山石等相呼应,协调景观环境,起到屏俗收佳的作用。

园林植物空间设计原理

园林植物景观空间设计摘要:探讨了园林植物在营造园林空间中的作用,以及园林植物景观空间的基本类型,提出了园林植物在园林空间设计中的构景手法。 关键词:园林植物;景观;空间设计 园林艺术是时间与空间的造型艺术,园林植物是园林要素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作为唯一具有生命力特征的园林要素,不仅具有丰富的时序变化,而且也是构造园林空间的要素。园林空间通常由地形、水体、建筑、植物和小品等诸多要素共同营造,园林植物作为园林空间构成的要素之一,是空间的弹性部分,极富变化的动景,为园林增添了生机和野趣,丰富了景色的空间层次。 1、园林植物在园林空间营造中的重要性 园林的设计既是一种环境设计,也是一种空间设计。中国的古典园林非常重视空间的组合、营造。在现代园林中,空间营造非常重要。随着人类社会、城市环境和文化水平的变化、发展与提高,人们的艺术情趣和审美意识也在改变,园林植物既能改善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又能创造优美的环境空间,因此园林植物这一构成要素,在园林空间营造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创造园林空间 园林绿地不同植物配置形式,能构成多样化的园林观赏空间,造成不同的景观效果。如果没有花草树木,园林中的山水、建筑以空阔的蓝天作为背景,会显得过分开敞、暴露,毫元园林情趣。用植物作为背景,限定某一个景区,则使其在建筑与山水周围产生尺度宜人,气氛幽静的空间环境。在园

林设计中,可根据设计目的和空间性质(开阔、封闭、隐蔽等),相应地选取各类植物来组合不同的空间。高大树木不仅创造了幽静凉爽的空间环境,还创造了富有变化的光影效果;浓郁的树木,可以形成建筑与山水的背景,而树冠的起伏层叠,又构成园林空间四周的丰富变化;层次深远的林冠线,打破或遮蔽了由建筑物顶部与园林界墙所形成的单调的天际线,使园林空间更富于自然情调。 、协调园林空间 园林植物可以充当园林空间的协调者,因为植物的基本色彩是绿色,它使园林形成统一的空间环境色调,在变化多样中求得统一感,也使人们在绿色的优美环境中感受到轻松与舒适。另外,园林空间无论是大是小,适当的运用植物材料往往能够使空间环境显得更为协调,如大空间选用体形高大的树种或以植物群体造景,小空间则选择体形相应较小的树种,便可满足空间比例、尺度协调的要求。 、丰富园林空间 植物多种多样的配置方式可满足园林不同空间风景构图的要求。采用三五成丛的自然式种植形式,有利于表现自然山水的风貌;采用成行成排的规则式种植形式,则宜于协调规整的建筑环境;宽阔的草坪,大色块、对比色处理的花丛、花坛可以烘托明快、开朗的空间气氛;而林木夹径,小色块、类似色处理的花境则更容易表现幽深、宁静的山林野趣。 2、园林植物景观空间类型 由植物材料形成的空间一般是指由地面、立面和顶面单独或者共同组成的具有实在性或暗示性的范围组合。这样的园林空间在地面上,以不同高度

公园景观设计说明

北山公园景观设计说明 北山公园现为一个具有简单的游步道及休息凉亭的部分开发的山体公园。按照温岭城市总体规划,确定城市形态为“一带二轴八组团”,“一带”为由北山公园、中央生态水网保护区构成的绿色空间,南北向贯穿城市,是城市生态防洪、景观、旅游空间主体。“二轴”为以万昌路和76复线为交通通道;以中华路和城西大道为交通通道串联城市八个组团。因此北山公园位于“一带二轴”的核心交汇地带,其生态、景观、旅游休闲功能就显得更为突出。同时北山公园与温岭胜景石夫人峰隔城相望,其规划设计应设计应充分考虑与石夫人、东辉阁、下保山公园、塔下山公园等城市景观的统一性与协调性。是城市的主要景观点和观景点。 根据景区性质、地域特征、资源分布特点将公园共划分为六大功能区:1、自然风景生态区、2、中心景观带、3、休闲观景区、4、生态文化景区、5、娱乐休闲带、6、入口景区。 从景观地理环境特点及景区划分的实际出发,根据山体公园的特征以及景区地规划布置,本次规划形成了“一线、一环、四点”的结构。 “一线”指的是由南线公路入口——休闲度假别墅区——观景台——台地园的一系列景点所组成的空间轴线序列。“一环”指沿山脚下居民区附近的带状娱乐休闲区。“四点”是指别墅区、观景台、台地园、入口景观广场所组成的各具特色的景点。 “点”、“线”和“环”由园路游线加以沟通,以多种方式丰富了游览形式和游览内容,满足了不同游人的需要。 一、规划布局 表3-1景区功能划分 功能分区 景观功能 服务对象 区内特色 休闲观 景区 保持两座山头的互动关系,提供游人合适的观景扬所。

本市居民、周边城市游客和附近居住区居民。 俯瞰城市,观景为主 生态文化 景区 观光览胜、休闲度假、生态康体健身。 本地居民、周边地区的香客及居民。 健身休闲与生态文化的结合 中心景观带 为开发区城市中轴上的绿带,保持两座山体的连续性。 本市居民及开发区居民。 城市绿地 自然风景生态区 以生态植被与自然风景为主,山坡上分布有台地园、生态竹林,山顶上建立石塔,成为公园标志物,也是市西北区中的标志性景观。 本市居民及游客。 自然气息强烈,设计中体现自然生态特色。 娱乐休闲景区带 绿色教育、健身康体、结合废弃采石场的改造,创造良好的休闲环境等。 本地区市民,特别是北山附近的居民区、各类学校、厂矿。 娱乐休闲的典型范例、生态恢复的先进代表 入口景区 结合北山面水的优美环境,创造品味高雅的休闲环境,成为反映城市文化面貌的窗口 本市居民及游客。 文化品味高雅,档次高、优美的滨水环境。 (一)休闲观景区 位于南部山体的北端,这里植被相对稀疏,视野开阔,是俯瞰全市的绝佳景点。依附照山形走势在地势较高处规划三处观景建筑,彼此分隔,相得益彰。

景观设计中植物配置的原则要点

景观设计中植物配置的原则 1、适地适树原则 为了发挥其最大的植物景观效用,在植物配置中我们需要遵循两个原则。其一是科学性原则,其二是艺术性原则。科学性原则要求我们在园林景观设计之中对植物进行科学的配置,这就要求我们要遵循植物的生物学的特性以及与环境相互协调适应来进行。其艺术性就是要体现其美学的价值,这是两个比较统领性的原则。不同的地域具有不同的生态特性,也就是说不同的地理位置以及不同的气候条件,本地区域内的本土性的树种是不同的,其自身的优势也是较为突出的。因为它们是顺应自然界的生存原则的,是自然界选择的结果,这是外来的物种所不能够相比的。所以在不同的区域要选择不同的树种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则。 2、要遵循植物的健康原则 植物的健康生长是植物选择的另外的一个较为重要的原则。可以说园林植物的物种是比较多的,其形态也各异。但是它们要想发挥自身最大的景观效益,病虫害的防治是不可或缺的。一直以来各地对园林景观的投资都是比较大的,在这些绿化的费用中很大一部分被应用到了病虫害的防治上,这无疑是景观园林成本升高的一个因素。所以在对植物物种的选择方面要把病虫害防治因素考虑进去,防止出现这种由于病虫害的出现而使景观效用的发挥受到限制,同时又增加绿化成本的问题。 3、优化育新原则 对于植物景观来说其材料的选择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到景观的效果。通过近年来的实践表明不同区域的植物物种其性状方面也会出现各异的情况,所以为了优化树种,我们要引进一些适应本地气候的外来的树种,以保证树木方面的多样性,这在我们的选择方面也会呈现出多样性的态势。在具体的选择中我们要本土树种为主,同时要大量引进外来物种,以增加我们的选择性,从中找寻到真正的较好的品种。同时我们也要重视园林苗圃的构建,因为苗圃是绿化优良树种培育基地,我们要增加苗圃的规模,最大程度地发挥其引种驯化的作用。4、观花与观叶植物在层次上合理搭配

园林景观设计原则

园林景观设计原则 1 植物景观设计的概念 植物是园林要素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作为唯一具有生命力特征的园林要素,能使园林空间体现生命的活力,富于四时的变化。植物景观设计是20 世纪70 年代后期有关专家和决策部门针对当时城市园林建设中建筑物、假山、喷泉等非生态体类的硬质景观较多的现象再次提出的生态园林建设方向,即要以植物材料为主体进行园林景观建设,运用乔木、灌木、藤本植物以及草本等素材,通过艺术手法,结合考虑各种生态因子的作用,充分发挥植物本身的形体、线条、色彩等自然美,来创造出与周围环境相适宜、相协调,并表达一定意境或具有一定功能的艺术空间,供人们观赏。但是,植物景观设计概念的提出是有其时代背景的。随着生态园林建设的深入和发展以及景观生态学、全球生态学等多学科的引入,植物景观设计的内涵也在不断扩展,现代的植物景观设计概念不但包括视觉艺术效果的景观,还包含生态上的和文化上的景观,甚至更深更广的含义。 2 植物景观设计的一般性原则 植物景观设计对于城市及人居生态环境的改善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目前植物景观设计中存在着许多问题和弊端,其功能性得不到满足,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更是无从谈起。尽管有许多研究者提出过这一方面的一些原则,但主要局限在科学性和艺术性等方面,不够全面,因此,有必要寻求一个正确、全面的思想行动准则,以便在各种情况下把握植物景观设计的尺度。以下就植物景观设计的一般性原则作一探讨。 2. 1 以人为本的原则 任何景观都是为人而设计的,但人的需求并非完全是对美的享受,真正的以人为本应当首先满足人作为使用者的最根本的需求。植物景观设计亦是如此,设计者必须掌握人们的生活和行为的普遍规律,使设计能够真正满足人的行为感受和需求,即必须实现其为人服务的基本功能。但是,有些决策者为了标新立异,把大众的生活需求放在一边,植物景观设计缺少了对人的关怀,走上了以我为本的歧途。如禁止入内的大草坪、地毯式的模纹广场,烈日暴晒,缺乏私密空间,人们只能望“园”兴叹。因此,植物景观的创造必须符合人的心理、生理、感性和理性需求,把服务和有益于“人”的健康和舒适作为植物景观设计的根本,体现以人为本,满足居民“人性回归”的渴望,力求创造环境宜人,景色引人,为人所用,尺度适宜,亲切近人,达到人景交融的亲情环境。 2. 2 科学性原则

公园景观设计说明1

公园景观设计说明 公园现为一个具有简单的游步道及休息凉亭的部分开发的山体公园。按照温岭城市总体规划,确定城市形态为“一带二轴八组团”,“一带”为由北山公园、中央生态水网保护区构成的绿色空间,南北向贯穿城市,是城市生态防洪、景观、旅游空间主体。“二轴”为以万昌路和76复线为交通通道;以中华路和城西大道为交通通道串联城市八个组团。因此北山公园位于“一带二轴”的核心交汇地带,其生态、景观、旅游休闲功能就显得更为突出。同时北山公园与温岭胜景石夫人峰隔城相望,其规划设计应设计应充分考虑与石夫人、东辉阁、下保山公园、塔下山公园等城市景观的统一性与协调性。是城市的主要景观点和观景点。 根据景区性质、地域特征、资源分布特点将公园共划分为六大功能区:1、自然风景生态区、2、中心景观带、3、休闲观景区、4、生态文化景区、5、娱乐休闲带、6、入口景区。 从景观地理环境特点及景区划分的实际出发,根据山体公园的特征以及景区地规划布置,本次规划形成了“一线、一环、四点”的结构。 “一线”指的是由南线公路入口——休闲度假别墅区——观景台

——台地园的一系列景点所组成的空间轴线序列。“一环”指沿山脚下居民区附近的带状娱乐休闲区。“四点”是指别墅区、观景台、台地园、入口景观广场所组成的各具特色的景点。 “点”、“线”和“环”由园路游线加以沟通,以多种方式丰富了游览形式和游览内容,满足了不同游人的需要。 一、规划布局 表3-1景区功能划分 功能分区 景观功能 服务对象 区内特色 休闲观景区 保持两座山头的互动关系,提供游人合适的观景扬所。 本市居民、周边城市游客和附近居住区居民。 俯瞰城市,观景为主 生态文化 景区 观光览胜、休闲度假、生态康体健身。 本地居民、周边地区的香客及居民。 健身休闲与生态文化的结合

景观设计中植物配置的色彩分析资料讲解

景观设计中植物配置的色彩分析

景观设计中植物配置的色彩分析 作者:马磊 来源:《现代园艺·园林版》2017年第03期 摘要:植物是景观设计中重要的构成元素,它具有对景观设计的色彩构建功能以及关学的欣赏功能。在景观设计的色彩构建中,应根据不同植物的叶片颜色、花朵颜色、果实颜色以及枝干颜色的特征,坚持景观植物色彩设计的整体性、对比性,并充分地考虑不同植物或同类植物的不同季象的色彩变化,设计出色彩关系协调,环境优美,符合植物生长规律的艺术化景观空间环境。 关键词:景观设计;植物配置;色彩分析 植物是景观设计中重要的构成元素,它具备对景观环境设计的造景功能以及美学欣赏功能。在景观设计的色彩构建过程中,植物作为其中的主体要素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所以在景观植物色彩配置时,需要充分地分析景观植物的色彩类型,熟练地运用景观植物的配色技巧,创造出色彩关系协调、符合植物生长规律、艺术化的景观环境。 1.景观植物的色彩类型以及特征 1.1景观植物的叶片颜色 大自然赋予了植物的叶子丰富多彩的颜色,景观设计中将不同颜色叶子的植物配置在一起,巧妙地搭配绿色系列、红色系列、紫色系列、黄色系列等等,会使景观设计中的植物色彩关系呈现出强烈的视觉冲击力。景观设计中的植物可以分为乔木、灌木、地被植物等几大类,虽然大部分植物的叶子是以绿色为主,但是不同种类的植物,其叶片颜色也千差万别。即便是以绿色系列为主,绿色的深浅和色相也是具有一定的区别。绿色寓意着生命的生生不息,人在绿色植物的环境中会感到一种生命的回归,景观环境中大量的绿色植物也象征着生命的生机蓬勃。景观植物的配置中也有一些植物的叶子不是绿色,例如,灌木石楠的叶子颜色就有红色、金边黄杨的叶子颜色就有黄色、鸡爪槭树的叶子是红色等。不同颜色的植物在景观设计中的巧妙运用会使景观设计更加生动,给人们一种强烈的视觉新鲜感,极大地提升了景观环境的艺术观赏性。 1.2景观植物的花朵颜色 自然环境中最让人赏心悦目的颜色莫过于花朵的颜色,很多植物也是以其花色丰富鲜艳而受到人们的喜爱,例如杜鹃、玉兰、牡丹等,都因其花朵颜色所具有的观赏性而闻名于世。植物的花朵颜色鲜艳,种类繁多,基本上覆盖了自然界中的每一种色彩,在景观设计中是重要的色彩搭配素材。例如,春天开花的小叶杜鹃,其花朵就呈现出鲜艳的紫红色,花朵的紫红色和叶子的中绿色就形成了强烈的色彩对比,而花朵中自然的色差,又使植物的颜色显得丰富多彩。秋天开放的桂花,犹如金黄色的星星点点,镶嵌在深绿色的桂花叶中,成为植物色彩配置中极好的点缀。 1.3景观植物的果实颜色

园林规划设计原则

园林规划设计的原则 因为园林规划设计不仅要考虑经济、技术和生态问题,还要在艺术上考虑美的问题,要把自然美融于生态美之中。同时,还要借助建筑美、绘画美、文学美和人文美来增强自身的表现能力。园林设计也不同于工程上单纯制平面图和立面图,更不同于绘画,因为园林设计是以室外空间为主,是以园林地形、建筑、山水、植物为材料的一种空间艺术创作。园林绿地的性质和高年规定了园林规划的特殊性,为此在园林设计时要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1.生态优先原则 2.人性化设计原则 3.功能性设计原则 4.经济安全性原则 5.创新意识设计原则 6.地域文化保护原则 7.可持续性发展原则 8.艺术性设计原则 (一)生态优先原则 生态化是又一个时代主题,凡符合生态规律、自然完整、生物多样性高、生态环境功能重要的景观,都是美的。但是随着高科技的发展,全球生态环境日益遭到破坏,何谈美呢?所以怎样保护我们生存的环境,成为园林设计师当前最为重要的工作,生态设计观是直接关系到园林景观质量的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是创造更好的环境、更高质量和更安全的景观的有效途径。但现阶段在园林设计领域内,生态设计的理论和方法还不够成熟,一提到生态,就认为是绿化率达到多少,实际上不仅仅是绿化,尊重地域自然地理特征和节约与保护资源都是生态设计观的体现。另外,也不是绿化率提高了,生态性就提高了那么简单,前些年许多设计师在进行园林设计时,为了追求新奇特的效果,大量地从外地引进各种名贵树种,可长势很弱基至死亡,应因就是在植物配置时没有考虑植物分布的地带性和生态适应性。以此,生植物配置时应以乡土树种为主,适当引进外来树种,要根据立地的具体条作合理地选择植物种类。现在又有些城市为了达到绿化率指标,见效快,大高积铺设草坪,这不仅耗资巨大,养护成本费用高,而且生态效益要远比种树小得多。 体现园林设计的生态性原则,具体方法有:充分利用当地的物产材料,石材、竹木等,能体现当地的风土人情和风俗习惯;提炼精华,把文化加以发扬和传承,延续历史文脉;种植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乡土植物,养育适合地方气候的动物,促进生态平衡。另外,还应多从园林景观细节上考虑,比如尽量减少铺地材料的使用面积,以尽可能的保留可渗透性的土壤,恢复雨水的天然路径,为地下水提供补给;另一方面也可以延缓雨水进人地表河渠的时间,减轻雨季市政管道排放压力以及降低河道洪峰,这都是遵循生态设计原则的体现。所以要提高园林景观环境质量,在做园林设计时就要把生态学原理作为其生态设计观的理论基础,尊重物种多样性,减少对资源的掠夺,保持营养和水循环,维持植物生境和动物栖息地的质量,把这些融汇到园林设计中的每一个环节,才能达到生态的最大化,给人类一个健康的、绿色的、环保的、可持续性的栖息家园。 (二)人性化设计原则 人有基本的物理层次需求和更高的心理层次需求。设计时要根据使用者的年龄、文化层次和

景观植物配置设计图文表格

景观植物配置设计的主要内容 ㈡设计说明 本册设计图为XXX景观工程设计中的植物设计部分。 1、设计依据 ⑴建设单位提供的地形图以及相关的测量数据; ⑵现有地形的实际状况; ⑶建设单位认定的景观方案; ⑷国家现行的园林行业标准; 2、设计范围 XXX景观工程设计范围内。 3、设计内容 ⑴设计工程苗木的品种及质量要求。 ⑵不同景观区内的植物配置形式及施工要点. 4、苗木要求: ⑴工程苗木应具备生长健壮、枝叶繁茂、冠形完整、色泽正常、根系发达、无病 虫害。枝干、根系造成机械损伤的,应在伤处截枝截根,以防病菌感染。 ⑵乔木类苗木:具主轴的应有主干枝、主枝分布均匀,干径应满足设计中规定的 最小尺寸;作景观树阵栽植的乔木分枝高度应相对一致,具有3-5个主枝,干径应满足设计中规定的最小尺寸。除主景树和特大乔木外,其他植株高度应严格遵照设计所定范围,以避免破坏设计所构成的空间高低关系。 ⑶灌木类苗木:丛生型灌木要求灌丛丰满、主侧枝分布均匀、主枝数不少于5枝, 至少有3枝以上灌高达到规定标准;匍匐型灌木要求至少有3枝以上主枝达到规定标准长度;绿篱用灌木要求灌丛丰满、分枝均匀、干下部枝叶无光秃,树龄2年以上。 苗木表中所定的灌木规格为灌木栽种修剪后的实际规格而非苗木采购规格。 ⑷地被类苗木:样板区及重要景观区域的地被苗木应选用盆苗,避免栽植后稀疏 露土严重。如苗木实际规格达不到设计要求,应知会我司设计师进行品种替换或栽植密度调整。 5、种植要求: ⑴种植土必须质地疏松,保水保肥力好。栽种前应整理场地,清除碎石瓦砾,如有 条件可进行土壤消毒。种植土壤厚度:乔木土层厚度不少于100cm,灌木不小于50cm,地被不少于30cm。 ⑵乔木应带土球栽植、土球直径应为基径的6-8倍,土球厚度应为土球直径的三分 之二以上。 ⑶高度大于5M以上的大树定植后应搭支架支撑,园区内支架高度及支撑形式应统一。 ⑷灌木、草花植为绿篱或花带时应密植。 ⑸主要景观大树、骨架乔木请参照我司提供的苗木规格表及苗木选型图片进行采 购,施工方应提供苗木实际照片与我司设计师确认树形后购买及栽植。 ⑹如因苗圃供应情况、售楼时机等情况需变更植物品种,施工方应与我司设计师 确认替换品种。

植物景观设计原则要点讲课教案

园林景观设计原则 2008-03-23 13:35 1 植物景观设计的概念 植物是园林要素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作为唯一具有生命力特征的园林要素,能使园林空间体现生命的活力,富于四时的变化。植物景观设计是20 世纪70 年代后期有关专家和决策部门针对当时城市园林建设中建筑物、假山、喷泉等非生态体类的硬质景观较多的现象再次提出的生态园林建设方向,即要以植物材料为主体进行园林景观建设,运用乔木、灌木、藤本植物以及草本等素材,通过艺术手法,结合考虑各种生态因子的作用,充分发挥植物本身的形体、线条、色彩等自然美,来创造出与周围环境相适宜、相协调,并表达一定意境或具有一定功能的艺术空间,供人们观赏[1]。但是,植物景观设计概念的提出是有其时代背景的。随着生态园林建设的深入和发展以及景观生态学、全球生态学等多学科的引入,植物景观设计的内涵也在不断扩展,现代的植物景观设计概念不但包括视觉艺术效果的景观,还包含生态上的和文化上的景观,甚至更深更广的含义。 2 植物景观设计的一般性原则 植物景观设计对于城市及人居生态环境的改善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目前植物景观设计中存在着许多问题和弊端,其功能性得不到满足,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更是无从谈起。尽管有许多研究者提出过这一方面的一些原则,但主要局限在科学性和艺术性等方面,不够全面,因此,有必要寻求一个正确、全面的思想行动准则,以便在各种情况下把握植物景观设计的尺度。以下就植物景观设计的一般性原则作一探讨。 2. 1 以人为本的原则 任何景观都是为人而设计的,但人的需求并非完全是对美的享受,真正的以人为本应当首先满足人作为使用者的最根本的需求。植物景观设计亦是如此,设计者必须掌握人们的生活和行为的普遍规律,使设计能够真正满足人的行为感受和需求,即必须实现其为人服务的基本功能。但是,有些决策者为了标新立异,把大众的生活需求放在一边,植物景观设计缺少了对人的关怀,走上了以我为本的歧途。如禁止入内的大草坪、地毯式的模纹广场,烈日暴晒,缺乏私密空间,人们只能望“园”兴叹。因此,植物景观的创造必须符合人的心理、生理、感性和理性需求,把服务和有益于“人”的健康和舒适作为植物景观设计的根本,体现以人为本,满足居民“人性回归”的渴望,力求创造环境宜人,景色引人,为人所用,尺度适宜,亲切近人,达到人景交融的亲情环境。 2. 2 科学性原则

园林景观毕业设计说明参考

曲畔人家设计说明 一、项目概况 该庭院位于美丽的承德。整个庭院呈不规则多边形,总面积约2300平方米。庭院内有起伏的小地形,用地整体东北高西南低,地形高差约有2米。好庭院都是与周围环境以及主人的兴趣爱好极度和谐的,这样的庭院绝非华而不实,而总是给人以实用舒适的感觉。 二、整体设计依据 1、以绿化为主,适当点缀小品(花架,石凳等),做到三季有花,四季有景。 2、体现环境特色,亲近自然,形成整体风格,古典与现代的结合。 3、打造人性空间,满足功能需求。 4、适地适树,在形成良好的庭院景观的同时,应考虑方便今后的养护管理,尽量节约庭院的投入和今后的养护管理费用。 三、整体设计的理念和原则 1、坚持“以人为本”的设计原则。在设计中体现环境的功能、局部氛围的创造以及细部构造的尺度宜人等。如迷人的紫藤花架,空旷的石片露台,美观实用的水池,体现的都是以人为本的设计原则。 2、坚持“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原则。人本身即是大自然的一部分,人类活动必须给自己留有空间,即我们在规划设计中必须给庭院留足弹性。 3、因地制宜、塑造空间个性的原则。庭院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私有空间,因此我们在设计时要发挥想象,为园主创造具有个性的空间。 4、坚持人居环境的舒适性原则。在有限的空间创造出符合居民需求的人性空间,为居民提供可居、可憩的私家庭院。 5、坚持“文化性”的原则。通过环境载体的造型、色彩、质地及空间的处理,空间的过渡等,同时,充分挖掘植物的文化内涵,以提高庭院的文化品位,突出庭院的植物景观特色。 四、整体设计总体要求 环境设施对主人的健康、精神及心理产生的影响很大。所以,好的居住环境要根据人们的心理特点、生理因素等,进行合理布局、精心设计。充足的阳光为人们所必需。新鲜的空气对也尤其珍贵,能在清新、宁静的自然环境中休息散步,无疑是人们的一大享受,而这些要求,通过植物都可以达到。在具体的设计中,在植物配置上,总的要求是四季有绿,三季有花,即所谓的“春意早临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