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第四章 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与学习

第四章 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与学习

第四章   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与学习
第四章   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与学习

第四章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与学习

教学目的:了解智力内涵,智力个别差异的表现;理解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动机、情绪和情感)与学习成绩及效率的关系;掌握利用智力、非智力因素相互关系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原则和方法。

教学要求:结合实际,理解本章内容

教学重点:智力,智力理论,非智力因素(动机、情绪、气质)与学习

教学难点:智力理论、动机与学习的关系

教学手段:多媒体

教学方法:讲授、讨论、心理测验

教学过程:

第一节智力因素与学习

学习活动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各种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交织在一起共同影响学习的进程。智力因素作为心理过程中的认识过程直接影响着学习活动,而非智力因素虽然不直接参与认识过程,却是学习活动赖以高效进行的动力因素。

国内外学者的多项研究结果表明,智力与学生的学业成绩存在着中等程度的相关,智力不仅影响着学生的学业成就,更重要的是影响着学生掌握知识与技能的速度、深度和灵活性,并且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的准备状态,决定着学生学习的可教育性程度。

智力是一种综合的认识能力,它包括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和思维力5个基本因素,抽象思维能力是智力的核心,创造力是智力的最高表现。智力的这种观点应理解为:第一,智力与认识过程有关,但并非认识过程本身;第二,构成智力的各种认识特点必须比较稳定,那些变化无常的认识特点不能称为智力;第三,智力不是五种因素的机械相加,而是五种因素的有机结合;第四,智力是一种能力,而情绪、情感、性格、气质、动机、兴趣、意志等非能力的特征则属于非智力因素。

一、智力与智力结构

(一)、智力的定义归纳有如下几类:

1.智力是抽象思维的能力

法国心理学家比纳(A.Binet),智力测验的创始人,他认为:善于判断、善于理解、善于推理是智力的三要素。美国心理学家推孟(L.M.Terman)也认为:一个人的智力和他的抽象思维能力成正比。

2.智力是一种学习的潜在能力

有些心理学家认为,智力就是学习能力,学习成绩代表智力水平。智力高的学生,学习快,获取和保存知识多;智力低的学生,学习慢,获取和保存知识少。有人认为,智商在105以下的高中生不易考取大学,智商在120-125的高中生可考取理想的大学。

3.智力是适应环境的能力

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J.Piaget)认为,智力的本质就是适应,儿童认识的发展就是个体对环境适应的逐步完善和日益智慧化的过程。这一类解释认为:在一特定的环境中,智力高的人能很快地作出相应的反应,智力低的人则相反。

4.智力是各种认知能力的有机综合

把智力看成是一种整体的能力,是各种基本认识能力的综合。美国心理学家韦克斯勒(D.Wechsler)与我国心理学家朱智贤对智力的定义反映了这种认识。韦克斯勒认为:智力是一个假设的结构,它是一个人有目的地行动,合理地思维,并有效地处理周围事物的整体能力。朱智贤认为:智力是一种综合认识方面的心理特征,主要包括三个方面:感知记忆能力,特别是观察能力;抽象概括能力(包括想象力);创造力,即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

5.智力就是智力测验所测的能力

有些心理学家认为,智力是抽象的概念,离开智力测验几乎无法了解智力的含义。这是一种操作性的定义,对智力的内涵并没有作出规定。例如,弗里曼(F.W.Freeman)指出,智力就是运用智力测验所得到的东西。希尔加德指出,智力是智力测验测定的结果。

(二)智力结构的理论

智力究竟由几种因素构成的?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看法。有人主张单因素,有人主张二因素,也有人主张多因素,形成各种不同的智力结构理论。了解这些理论,对于了解智力的本质,深化我们的认识都是必要的。

1.单因素论

主张智力单因素论的人认为,人与人之间智力上有高低,但智力只是一种总的能力。例如,高尔顿、比奈、推孟等人都主张智力是单因素的,他们编制的量表只提供单一分数(智商),只测一种智力。

2.斯皮尔曼的二因素论

英国心理学家斯皮尔曼(C.E.Spearman,1904)提出二因素说,他将人类智力分为两个因素:一是普遍因素,又称G因素,是在不同智力活动中所共有的因素;另一是特殊因素,又称S因素,是在某种特殊的智力活动中所必备的因素。二者相互联系,完成任何作业都需要G因素和S因素的结合。例如,完成一个算术推理测验需要G+S1,完成一个语言推理测验需要G+S2;完成第三种测验则需要G+S3。由于每种作业都包含各不相同的S因素,而G 因素则始终不变,因此G因素是智力结构的基础和关键,各种智力测验就是通过广泛取样而求出G因素的。

3.瑟斯顿的群因素论

美国心理学家瑟斯顿(L.Thurstone)于20世纪30年代提出智力结构的群因素论。他认为,智力包括七种彼此独立的心理能力,即语词理解(V)、语词流畅(W)、推理能力(R)、计数能力(N)、机械记忆能力(M)、空间能力(S)和知觉速度(P)。瑟斯顿为此设计了智力测验来测量这七种因素,测验结果与他原来认为各种智力因素之间彼此无关的设想相反,各种因素之间存在着正相关。例如,计算能力与语词流畅相关为0.46,与语词理解相关为0.38,与记忆相关为0.18。事实说明,各种智力因素并非彼此无关,而是存在相互关联的一般因素,这就与二因素论接近了。

4.吉尔福特的智力三维结构模型

1967年,美国心理学家吉尔福特(J.P.Gvilford)提出智力三维结构模型。他认为,智力结构应从操作、内容、产物三个维度去考虑。智力的第一个维度是操作,即智力活动过程,包括认知、记忆、分散思维、聚合思维、评价5个因素;第二个维度是内容,即智力活动的内容,包括图形、符号、语义、行为4个因素;第三个维度是产品,即智力活动的结果,包括单元、门类、关系、系统、转换、蕴含6个因素。把这3个变项组合起来,会得到4×5×6=120种不同的智力因素。吉尔福特把这些构想设计成立方体模型,共有120个立体方块,每一立方块代表一种独特的智力因素,见图

1971年,吉尔福特将智力加工内容中图形分为视觉和听觉两部分,智力因素为180种。1988年他又将智力活动过程中的记忆分为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两部分。至此,将智力分解为180种元素。

吉尔福特的智力三维结构模型,是当前西方比较流行的一种智力理论。它对我们认识智力结构的复杂性,把握各智力要素之间的关系,启发我们对智力结构进行深入细致的讨论,都具有积极意义。

5.阜南的等级层次理论

20世纪60年代,英国心理学家阜南(P.E.Vernon)提出了智力层次的因素理论。他认为,智力是按等级层次组织起来的,最高层次是一般因素,相当于斯皮尔曼的G因素;其次是言语-教育能力和操作与机械能力两个大因素群;第三层是小因素群,如言语-教育能力又可分为言语因素、数量因素等;最后是特殊因素,相当于斯皮尔曼的S因素。

其实,阜南的智力层次理论是在斯皮尔曼的G因素与S因素之间增加了两个层次,是斯皮尔曼二因素论的深化。

6.卡特尔的流体智力和晶体智力理论

美国心理学家卡特尔(R.B.Cattell)等人于20世纪六、七十年代根据智力的不同功能,将智力划分为两种:流体智力和晶体智力。流体智力是指人不依赖于文化和知识背景而对新事物学习的能力,如注意力、知识整合力、思维的敏捷性等。晶体智力则是指人后天习得的能力,与文化知识、经验的积累有关,如知识的广度、判断力等。从时间上看,流体智力在人的成年期达到高峰后,就随着年龄的增大而逐步衰退,而晶体智力自成年后不但不减退,反而会上升。见图

7.斯腾伯格的三元智力理论

当代美国心理学家斯腾伯格(R.J.Sternberg)从信息加工心理学的角度出发,提出了三元智力理论。他认为智力理论可分为三个分理论:情境分理论,阐

明智力与环境的关系;经验分理论,阐述智力与个人经验的关系;成分分理论,揭示智力活动的内在心理结构。其中,智力成分结构有三个层次,元成分是高级管理成分,其作用是实现控制过程,包括在完成任务过程中的计划、鉴别和决策;操作成分,其作用是执行元成分的指令,进行各种认知加工操作,如编码、推断、提取、应用、存贮、反馈等;知识获得成分,学会如何解决新问题,学会如何选择解决问题的策略等。

三元智力理论是现代智力理论的代表之一,它与当代认知心理学的发展产生了契合,使智力理论的研究有了突破性进展,不再局限于传统的因素分析方法,为今后的智力理论与实践的研究指出了一条可行之路。

二、智力发展的年龄变化

在人的一生中,智力的发展水平随年龄发展而变化,但并不是匀速直线前进的。

智力的发展水平随年龄发展而变化,但并不是匀速直线前进的。

一般说来,出生后的前五年智力发展最迅速,5-12岁发展速度仍有较大增长,12-20岁智力缓慢上升,到20岁左右智力达到高峰,这一高峰期一直持续到34岁左右。然后直到60岁,智力缓慢下降,60岁以后,智力下降迅速。当然,不同学者的研究结果不尽相同,但都表明了这样一个结果:智力的绝对水平在儿童成长过程中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长,但它的增长与年龄的增加不是线性的关系,从总体上讲,是先快后慢,到一定程度停止增长,并随衰老而呈现下降趋势。

各种智力因素的发展也存在明显差异,它们在发展的速度、高峰期范围、衰退时间方面都不相同。

迈尔斯(https://www.sodocs.net/doc/cc903311.html,es)等人研究发现:知觉能力发展最早,在10岁就达到高峰,高峰期持续到17岁,从23岁便开始衰退;记忆力发展次之,14岁左右达到高峰期,持续到29岁,从40岁开始衰退;再次是动作和反应速度,18岁达到高峰期,持续到29岁,也是从40岁开始衰退;最后是思维能力,在14岁左右达到高峰期的为72%,有的18岁达到高峰期,持续到49岁,从60岁以后开始衰退。智力何时出现衰退不仅取决于智力因素的不同,还取决于个体的状况。一般说来,智力低的人发展速度慢且停止较早,智力高的人发展速度快,停止的年龄也较晚。通常身体健康、勤于参加体力和脑力劳动的人,智力会衰退较慢。体弱特别是神经系统和脑部有疾病的人,智力才会迅速衰退。

(一)水平差异

智力的水平差异主要用智力测验来研究并用智商(IQ)值来表示。心理学研究表明,智力是随着年龄增长而发展变化的。在同龄人口中,人们的智力水平不同,有的智力高有的则低;在不同的年龄阶段,人们的智力水平也存在着很大差异,有一个智力水平不断增长到稳定最后又逐渐衰退的过程,而且不同的智力因素,其发展的速度也很不相同。

1.同龄人口中智力的分布

据研究,智力在同龄人口中基本上呈常态分布:两头小,中间大。即智力很高和智力很低的人都是极少数,而智力中等的人占绝大多数。下图表示在同龄人口中智力分布是一个常态曲线。

以下是按韦克斯勒智力分类法,各智力水平类型及人数分布情况。

标准的常态分布曲线是两侧完全对称,但近年的研究表明,智力分布曲线的两侧并不是完全对称的。智力低的一端范围较大,即智力低下的人比智力高的人为数略多。这是因为人类智力除按正常的变异规律分布外,还有许多疾病可以损害大脑,导致智力低下。但是,智力是可以变化的。心理学家普遍认为,天才也能通过后天的努力而培养;而与生物工程相关的脑科学的开发将使白痴在人类中逐渐消失。心理学在研究儿童智力发展水平时,通常采用超常、中常、低常的概念来概括儿童智力水平的三个等级。

WAIS智商分配曲线

表5-1WAIS智商分类

智商占人口的百分比类别

130以上2.2非常优秀(verysuperior)

120~1296.7优秀(superior)

110~11916.1中上(聪明)(bright)

90~10950.0中等(average)

80~8916.1中下(迟钝)(dull)

70~796.7临界迟钝(borderline)

70以下2.2智力缺陷(mentaldeficiency)

(二)表现早晚差异

人的智力表现早晚是各不相同的。有的人在儿童时期就显露出非凡的智力和特殊能力,这叫“人才早熟”或能力的早期表现。但也有人智力表现较晚即所谓“大器晚成。”一般说来,智力突出表现的年龄阶段在中年。

1.早期表现

古今中外,人才早慧、智力早熟的神童举不胜举。唐代诗人王勃6岁善文辞,10岁赋诗,13岁时写成不朽名篇《腾王阁序》。白居易6个月就识“之”字和“天”字,6岁显诗才,9岁通声律,年纪很轻就写下“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的千古名句。德国大诗人、思想家、政治家歌德,4岁前就识字读书,能朗诵诗歌,8岁时已经能用德语、意大利语、法语、拉丁语和希腊语阅读和书写。我国当代超常儿童姚思,2岁时识汉字1200个,测试智商为243。湖南神童刘俊杰,4岁识字2500多个,破格上了小学三年级,1992年不满9岁时,已经上了高中二年级,学习成绩优良。

智力早熟现象在文学、音乐、绘画方面最为常见。据研究,儿童在3岁左右开始显露音乐才能的情况最多。

最早出现音乐能力的年龄阶段

一个人的智力早熟对其以后的发展和事业的成就有很大关系。1912年,美国心理学家推孟选出了1500名智力超常的儿童(他们的平均智商为150),建立了他们的档案,对他们进行了长时间追踪研究。其间曾进行了两次测验,参加测验的1000余人,成绩超过一般成人水平。1950年时,其中800个男子中有78人获得博士学位,48人获得医科学位,85人获得法律学位,74人正在或曾在大学任教,51人在自然科学或工程方面从事研究工作,104人任工程师,科学家中有47人编入1949年版《美国科学家年鉴》。所有以上数字和总人口中任意选取800个相应年龄个体比较起来大20至30倍。

智力的早期表现,一方面是因为有良好素质基础,同时也与其环境的早期影响、家庭的早期教育和个体自身的实践活动等有密切关系。智力早熟的人由于遗传素质优异,他们在学习中反应快,接受能力强,理解透彻,所以成才机会多。当然,不经学习、不接受教育就成才也是白日作梦。王安石笔下的方仲永便是明证。方仲永虽然早慧,但没有得到及时培养,最终只能“泯然众人矣”。

2.中年成才

中年期是个人成就最多,对社会贡献最多的时期,是科学发明的最佳年龄。因为中年人年富力强,体格健壮、精力充沛、敏锐、少保守,既有较强的抽象思维能力和记忆能力,又有较丰富的基础知识和实际经验。研究表明,30-45岁是人智力表现的最佳年龄阶段,其峰值在37岁左右。

美国心理学家莱曼(Lehman)从20世纪30年代开始,一直从事人的创造力发展的研究。他曾研究了几千名科学家、艺术家、作家的成就与年龄,得出从事不同学科的人最佳创造的平均年龄,见表。

表5-3不同学科最佳创造的平均年龄

3.大器晚成

有许多人虽然早期没有突出表现,但后来却做出了突出成绩。事实上有许多人的优异智力或天才表现较晚甚至到晚年才表现出来。著名画家齐白石40岁以后才表现出他杰出的绘画才能。生物学家达尔文50多岁才开始出研究成果。摩尔根发表遗传理论时已经60多岁了。爱因斯坦天资不好,直到3岁才学会说话,在校成绩很一般,有时老师说他是“笨头笨脑的孩子”,10岁时因学业不好而被开除。

大器晚成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不能一概而论。对“晚成者”要想方设法开发其潜在智力,有的放矢地发展其智力,以促使他们最终“晚成”。

(三)类型差异

知觉方面:根据知觉时是主动还是被动的,分为主动观察型和被动观察型;根据知觉时主客观所占比例的大小,分为知觉客观型和知觉主观型;根据观察时知觉的速度和效率,可分为快速型和精细型;根据感知和观察的方法来分,有知觉描写型和知觉解释型两种;根据知觉时分析和综合所占比重,可分为知觉分析型、知觉综合型、知觉分析——综合型。

表象方面:根据某种表象占优势的程度,可分为不同的表象类型,如视觉表象型、听觉表象型、运动表象型、混合表象型等。

记忆方面:根据各种分析器参加的情况,可分为视觉记忆型、听觉记忆型、动觉记忆型、混合记忆型等;根据记忆不同材料的效果和方法,可分为形象记忆型、抽象记忆型、形象——抽象记忆型。

言语和思维方面:可分为生动的思维言语型、逻辑联系的思维言语型、中间型。

想象方面:表现在想象力的强度、广阔性以及是否主动和大胆等方面。

智力的类型差异,除了表现在完成同一种活动时不同人可能采取不同的途径外,还表现在完成同一种活动时不同的人是由不同的智力因素的综合来保证的。例如,同样智力优秀的人,有的记忆力特强,抽象概括能力并不怎么好;有的则相反,抽象概括能力很好,而记忆能力并不突出。

智力类型的差异还可以有其它表现形式。如用韦克斯勒儿童智力量表测量不同年龄的儿童,发现智商相同的儿童,有些言语智商显著高于操作智商,而有些操作智商显著高于言语智商,还有一些言语智商和操作智商差不多。不少心理学家还指出,学生之间有“认知方式”或“认知风格”的不同,即使他们智力水平相同,在领会、记忆、运用知识的方式方面却有很大差异。一些学生通过模仿学得好;一些学生通过试误学得好;一些学生能很快了解概念之间的关系,把握某一学科的轮廓,但很快忘掉细节;一些学生对知识细节领会得很好,却难以把细节综合起来;一些学生领会知识主要靠教师的讲解;一些学生主要靠课后阅读教材,他们从教师的讲授中得到的东西很少。另外,一些心理学家和教育家认为儿童对认知方式的选择和偏好在一定程度上是由其“左优势脑”或“右优势脑”的生理特点所决定的,即表现出左脑智力优势或右脑智力优势。左优势脑的儿童,更善于对语言、逻辑符号及时间性的信息进行加工;而右优势脑的儿童,更善于对那些非语言的视觉和空间的信息进行加工。那些属于“左优势脑”的儿童,在学习需要右脑去加工完成的任务时就会显得力不从心,反过来也是如此。

智力是各种因素构成的综合体。同一种智力在不同的人身上会有不同的表现,构成了各种不同的智力类型。人们在知觉、表象、记忆、想象、言语和思维等方面都表现出类型差异。

(四)性别差异

传统观点认为女性的智力较弱,但长期的研究结果表明,男女之间在智力上的差别总体平衡而部分不平衡,男女两性在不同的智力类型上各有优势。其差异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男女智力发展水平的差异

就全体男性与全体女性的平均智力而言,总体上是平衡的。但在个体智力上则有很大差异。男性智力低下与智力超常这两种情况和比率都高于女性,也就是说,男性的智愚较为悬殊,女性的智力发展则较为均匀。我国的心理学工作者研究发现,无论在中学还是在大学里,成绩优秀和较差的两端男性居多,而成绩中等的女性居多。国外的研究结果也说明了这一点。男女两性智力上的这种差异对其事业的影响是比较大的。创造力强并在事业上取得优异成绩者,男性居多。比如400名左右的诺贝尔奖金获得者中,女性不足10名。

2.男女智力发展速度的差异

研究表明,男女在不同的年龄阶段,智力的发展是有差异的,并随年龄的发展互占优势。婴儿期,男女智力几乎没有差异。幼儿期,女孩的智力略高于男孩,但不明显。从学龄期开始,男女两性的智力出现了明显差异,女性智力明显优于男性。这种优势到了青春发育高峰期有所下降。从12岁以后男性的智力就开始逐渐赶上并开始超过女性,并随年龄的增长这种优势表现得越来越明显;这种优势一直维持到整个青春发育期结束,以后这种明显的年龄差异才逐渐减弱。

男女在智力上的表现也有早晚差异。就“早慧”这一方面而言,女性在音乐、舞蹈等艺术领域较男性更早地显露出才能。在文学方面,特别是编讲故事方面,女性早期表现的比率也大于男性。而在绘画、书法方面,男性早慧的比率大于女性。就“晚成”而言,女性在文学、艺术、新闻、教育、医疗等方面较明显、较多。而男性在哲学、经济学、自然科学方面较多一些。

3.男女智力类型的差异

感知方面:女性感知一般优于男性,但在空间知觉能力方面不如男性,女性更容易产生各种错觉和幻觉。

注意力方面:女性的注意稳定性优于男性,但注意的转移品质不如男性。一般说来,女性较之男性更容易在实践活动中获得较高的注意分配性,另外,男性的注意多定向于物,而女性注意多定向于人。

记忆方面:女性擅长形象记忆、情绪记忆和运动记忆,但逻辑记忆不如男性。女性长于机械记忆,而男性长于意义记忆。

思维方面:女性更多地偏向于形象思维,而男性则偏向于抽象逻辑思维。从总体上讲,无论是思维的深刻性,还是思维的灵活性、独创性和敏捷性,男性均优于女性。

想象方面:无意想象上的性别差异不明显,在有意想象的发展上,女性更容易带有形象性的特点,男性更容易带有抽象性的特性。在再造想象中,男女两性无明显的水平差异,但在创造想象中,男性水平明显高于女性。

20世纪70年代以后的研究主要是从数学能力、空间认知能力和语言能力三个方面探讨智力的性别差异。研究发现:女孩在语言能力测验中占优势,而男孩在空间能力、数学能力测验中占优势。

虽然国内外大量研究表明,女性总体的智力水平并不弱于男性,但在所取得的社会成就方面,男性却明显高于女性。这主要是由于教育、角色地位、社会期望以及动机水平等因素使女性天赋潜能的发挥受到了限制。

三、青少年智力的培养

(一)智力的早期发展及培养

智力的形成和发展总是要受到先天因素和后天因素的影响与制约。先天因素指遗传因素,后天因素指对遗传素质产生影响的环境、教育、个体的实践活动等。因此我们谈智力的早期发展及培养,首先从优生与胎教谈起,然后再讨论营养和早期教育的影响。

1.优生与胎教

优生是遗传学中的研究课题,心理学论及优生主要是为了改善人的先天素质,因此不谈机理。为了保证人的先天素质的健全,首先要注意的是防止遗传病。据1986年的统计资料,在我国新生儿中,有2-3%有各种出生缺陷,其中80%是由遗传造成的。在15岁以下死亡的儿童数中,40%是由各种畸形、遗传病或与遗传有关的疾病所造成。而在智力低下的患者中,90%与遗传因素有关。为了防止遗传病的增加乃至局部性的漫延,每个成人除了加强防病意识外,还应在改善人类的生存环境以及在遗传咨询、婚前咨询与生育咨询等方面作出认真的努力。

当今由于生命科学的发展,人们已不满足于对遗传疾病的消极预防与治疗,而是试图把握影响遗传的因素以及生命形成的规律,在新生命的孕育期内实现体现人的意志的优选。这是更为积极意义上的优生意识。1953年世界上第一个人类“精子库”的建立,1978年世界上第一例试管婴儿的诞生,都反映了这种优生意识和追求。而有关个体生命活动各类周期的研究又使人有可能计算每对夫妇的最佳受孕期,从而能使提高新生命的先天质量的愿望得到实现。

“胎教”这个名词早在我国古代就已存在,但用科学的方法而不是经验的方法来进行研究还只有短暂的历史。现有的一些研究已提供一定的事实证明不仅孕妇在孕期的营养、健康及服用的药物对胎儿的生长有影响,而且她们的心情、所处的环境质量都会对胎儿的生长产生影响。有些研究证明胎儿对外界的刺激会作出反应,并有胎儿型的记忆存在。还有人认为听音乐对胎儿的发展有好处。自然,胎教并不等同于听音乐。到目前为止,胎教主要指孕妇自我调控身心的健康

与欢愉,为胎儿提供良好的生存环境;同时也指给生长到一定时期的胎儿以合适的刺激,通过这些刺激,促进胎儿的生长。

2.营养

脑的发育状况是影响智力活动的物质基础,而营养水平又是影响脑发育的关键之一。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胎儿和婴儿的营养状况影响他们脑细胞的数量,进而影响他们的智力。研究表明,神经系统的生长,包括了神经细胞数量的增多和神经细胞体积的增大两个阶段。其中,第一个阶段大约出生后一年完成,此后神经细胞的数量便不再增多,在胎儿或出生后第一年内,如果营养不足,就会影响胎儿和婴儿脑细胞的数目。

胎儿和婴儿,脑还没有发育完全,脑的沟回还不明显,脑细胞的体积也不大,神经纤维的长度和分支也不发达。出生后脑重只相当于成人的1/3,到了2岁半至3岁时,脑重就有成人的2/3。所以,从胎儿到3岁是脑发育的关键期,相应地对营养有了更多的要求。这期间,如果营养充足,脑和神经系统就能得到正常发育,从而为智力发展提供良好的物质基础。否则,就会因营养不良给智力带来严重后果。英国研究者发现,缺乏营养的儿童记忆力差,缺乏好奇心和探究精神。莱斯脱(B.M.Lester)在1975年研究了危地马拉的婴儿,发现营养好的婴儿和营养差的婴儿对声音刺激的反应不一样。营养好的婴儿有明确的定向反应;营养差的婴儿对声音刺激的定向反应时有时无,不稳定。有研究发现,加强营养能促进脑的发育,可改善因营养不良而造成的智力落后,而且年龄越小,效果越好。

美国密执安大学调查发现,学习好的大学生头发中的含锌量和含铜量高于学习差的学生,相反,碘、铅和铬的含量却较学习差者为低。这说明微量元素的含量与智力及学习成绩有密切的关系。难怪有些营养专家说:“在某种意义上,智力是吃进去的”。此话虽有些夸张,但由此可见营养对智力发展的影响之大。

(二)观察力的培养

观察力是智力活动的源泉和门户,人们通过观察,获得大量的感性材料,获得有关事物的鲜明而具体的印象,经思维活动的加工、提炼,上升到理性认识,从而促进智力的发展。

观察是一种有计划、有目的、较持久的认识活动。观察的过程以感知为基础,但并不是任何感知都可称为观察。真正的有效的观察过程既包含感知的因素,也包含思维的成分,如果在观察过程中,不注意锻炼思维能力,那么观察只能是笼统、模糊和杂乱的,既不可能抓住事物的主要特征,更不可能作出科学的判断。

观察力是可以培养的,其主要内容和方法有:观察目的性训练、观察方法的训练、观察准确性训练、观察分析力训练、观察重点训练、观察积累训练

观察有目的、有计划是观察效果的首要保证。观察有目的、有计划也是重要的观察品质,是观察力培养的基本内容。

任务法。在观察活动之前,应适时地给学生提出一些要求,下达一定的任务,确立一定的观察目的,使观察有计划地进行。如“观察对象有什么特征?”“周围的环境怎么样?”等等。

列项划勾法。在明确观察任务和目的后,可以列出一个围绕任务的项目表,恰似上街购物前的“购物提示”,它能够促使训练者有计划、有目的地观察有关内容。如对鹦鹉的观察可列以下项目:头的形状,眼睛的形状,头部羽毛颜色,嘴巴形状,翅膀颜色,身上的羽毛,尾巴,爪子,叫声,喝水的动作,吃的食物,睡的姿式,一天主要活动等。

怎样观察?如何克服观察的无步骤、无顺序和杂乱无章?如何才能提高观察分析力和判断力,从而抓住事物的本质?

顺序转换法。观察要得法,首先就得学会有计划、有次序地顺序查看,从不同角度、不同顺序上去观察同一事物或用同一顺序观察不同事物,从而把握观察对象的整体和实质。观察顺序可以是从上到下,从左到右,从东到西,从近到远等;还可以是从头到尾,由表及里,从整体到部分再到整体。

求同找异法。就是要认真观察和研究观察对象,找出其同类事物之间的异同,并分析其间的关系,其意义在于提高观察者的观察分析、思考、概括、归纳能力。

观察准确性是确保观察质量、提高观察力的重要内容和条件。围绕观察的完整性和有序性来展开训练,有助于提高观察的准确性。

中心单元法。即围绕某一观察对象或内容开展一系列观察活动,以求完整、准确地把握和理解事物的现象和本质。例如,观察种子发芽成苗这一过程,围绕种子是怎样发芽的这一中心,设计出一系列的观察活动。比如什么时候长出根?什么时候张开瓣?叶子什么时候长出?颜色怎么样?每天需浇多少次水?

有效的、真正的观察是观察与思考相结合,所以,观察分析力、思考力的训练是观察力提高的必经之路。说得更简明些,观察分析力包括在观察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作出分析、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追踪法。又可称为间断观察法,即在不同时间、不同条件下对同一事物进行间断地、反复地追踪观察,以了解事物的发展变化过程,掌握规律,从而对类似情况作出准确分析和判断。比如,用一个月的时间观察月亮阴晴圆缺的情况。

破案法。就是从某一观察的现象、线索中的疑问之处入手,进行探索性的观察,分析找出问题的原因,发现解决问题的办法。比如瓦特有一次偶然看到水壶盖被顶开了,他想,水壶盖为什么会被顶开?是什么把它顶开的?它究竟有多大的冲力?带着这些问题,进一步观察、分析和实验,终于受此启发,瓦特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蒸汽机。

观察事物要在全面的基础上,对事物进行重点观察,以便对被观察事物有更深入的了解。观察时,善于抓重点,才能较为迅速而准确地抓住事物主要特征,并比较事物间的差异和联系,对观察对象的记忆力、判断力等才会逐渐增强。

主要特征法。就是观察事物时,认准观察对象的主要现象和特点。这是针对一些人在观察时分不清观察中的主要现象和次要现象,或者总是注意那些有趣的、奇特的,自己喜爱看的现象而忽视主要内容而言的。如观察一只公鸡,重点应观察鸡冠和羽毛颜色、大小,因为这是与母鸡相区别的特征。

个体差异法。就是在对同类事物进行观察时,抓住其个体特征。例如,同样是军官,同样是被逼上梁山,林冲和杨志却是截然不同的两种心态和两种性格,这就是他们的个体差异。在实际观察中,我们面对的更多是一个个体,这一个体除了具有同类事物的类别特征外,更重要的是具有其个体特征。因而,要使观察进一步深入、细致,必须抓住事物的个体差异。

观察积累就是指把观察到的现象和结果记录下来,养成积累观察资料的好习惯。它不但能通过对材料的系统化组织提高观察分析思考力,还能通过积累习惯的培养形成良好的观察自觉性,还能丰富想象和思维。

随感法。随感法是最简单、也最基本的观察积累手段。它的形式为随看随记,随想随记。它可长可短,字数不定,形式自由。如观察养蚕,随看随记,某月某日蛾卵由黄变黑;某月某日,小蚕破壳而出;某月某日,第一次蜕皮等等。

观察日记法。随着观察材料的不断积累和丰富,简单的随感式摘记显得过于简单,这时就需要写观察日记了。我国古代地理学家徐霞客就是一个善于观察和坚持写观察日记的科学家,他走遍我国的名山大川,仔细观察和考察,晚年把自己的观察日记整理出来,终于留下了光辉的科学著作《徐霞客游记》。

(三)记忆力的培养

记忆是过去经验在我们头脑中的反映。它包括识记、保持、再认和回忆三方面。识记即识别记住事物特点及其间的联系,它的生理基础为大脑皮层形成了相应的暂时神经联系;保持即暂时联系以痕迹的形式留在大脑中;再认或回忆则为暂时联系的再活跃。通过识记和保持可积累知识经验,通过再认或回忆可恢复过去的知识经验。

1.影响识记效果的条件

识记是记忆的开端,识记的好坏,会直接影响保持的持久性和回忆、再认的准确性。因此,提高记忆的效果,首先必须有良好的识记。

识记的效果依赖于识记的目的和要求、活动的性质和任务会影响识记的效果、材料的性质和数量、识记的方法,识记的效果依赖于识记的方法。在识记中,运用什么方法去组织材料和识记材料,对识记效果有着直接的影响。

2.合理组织复习的条件

复习是增强记忆,克服遗忘的有效途径。通过复习,不仅能强化记忆的痕迹,巩固对知识的保持,而且会进一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收到“温故而知新”

的效果。复习的效果取决于合理地组织复习,以下是合理组织复习的一些主要条件。

第一,要及时复习

第二,要过度学习

第三,合理选择集中复习和分散复习

第四,排除前摄抑制和倒摄抑制的干扰

第五,复习的方式、方法要多样化

第六,要动员多种感官参加

3.影响再认与回忆的主要因素

再认或回忆是从记忆系统提取信息的两种形式,也是记忆的最终目的。

第一,识记材料的巩固程度

第二,再认与回忆中的线索

第三,再认与回忆中的思维与联想

第四,再认、回忆与情绪情感状态

(四)创造性的培养

创造性,亦称创造力,是指运用个人的才智产生出新颖、独特而有价值的产品的能力,其核心成份是创造性思维。

“为创造而教”是学校教育的主要目标之一。良好的教育,为学生的创造性的发展与提高提供条件。创造性的提高是知识和技能两方面同时发展的结果,创造性培养的最好场合和手段是日常教学活动。

1.教育者观念的改变

教师应改变教师全能的传统观念,允许学生自行探索,容纳各种不同的意见,放弃权威式的发号施令,让学生能够自由思考,依其能力与兴趣学习。

教师要改变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发挥学生主动性,要使儿童尽可能多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在教师的引导下,大胆想象,积极思维,主动地去了解,认识新奇未知的事物,探求不同事物的关系,体验探索的艰辛和成功的喜悦,在学习中发掘自己内在的潜力,培养、发展各种能力,不断提高创造力。

教师还要改变用统一的标准要求所有学生的习惯做法,要尊重学生的创造个

性。创造型的学生往往具有鲜明突出的个性特征,表现为活跃,独立性强,很少从众。这些学生的某些特点可能会与教师的要求相违背,教师对此应有正确的理解,不可强行压抑他们的个性。

教师要树立多元创造观,发展儿童多方面才能。传统教育中,人们往往狭隘地认为创造力仅仅局限于科学发现、发明和艺术创造活动之中。于是,在学校中,那些语文、数学等功课上取得优秀成绩以及在体育、绘画、舞蹈、音乐等方面有突出表现的儿童往往被认为是高创造性的孩子,而那些学业平平,艺术素质一般但在人际交往、管理、组织等方面表现突出的儿童却常常受到忽视。创造力具有多元性,这种新的多元创造力观要求教师去发现儿童创造力表现的各个方面,识别他们多种多样的创造潜能,然后帮助他们最大限度地发挥和运用各自的能力,以培养出更多的富有多方面创造能力的人才。

2.改进教学时发问的技术

发问或提出问题是任何教师在教学时必须使用的基本技术。

编制创造性问题应遵循三个原则:第一,问题没有单一标准的答案;第二,问题的答案不是仅限于现有教材的内容;第三,问题的叙述应以学生的知识经验为基础。创造性发问技巧。实施创造性发问时应注意的要点:

创造性发问技巧主要有以下十种。

第一,“假如”的问题。要求学生对一个假设的情境加以思考。假如你是市长……,假如你是岳飞……

第二,“列举”的问题。举出符合某一条件或特性的事物或资料,越多越好。例如,“国家有难,人人都应该出力”,请列举中学生为国家出力的方法?

第三,“比较”的问题。就两项或多项资料特征或关系比较其异同。例如,电脑和人脑有什么不一样?

第四,“替代”的问题。用其他的字词、事物、涵义或观念取代原来的资料。例如,本课是《为了忘却的纪念》,你可以改用什么题目来替代?

第五,“除了”的问题。针对原来的资料或答案,鼓励学生能突破常规,寻求不同的观念。例如,除了黑板上所写的方法外,还有哪些方法?

第六,“可能”的问题。要求学生利用联想推测事物的可能发展,或作回顾与前瞻的了解。例如,灯泡不亮,可能的原因有哪些?

第七,“想象”的问题。鼓励学生充分运用想象力于未来的事物。例如,想想看一百年后学校是个什么样子?

第八,“组合”的问题。提供给学生一些资料(字词、事物、图形等),要求学生加以排列组合成另外有意义的资料。例如,请用“天,人,地”三个字组合成各种不同的句子。

第九,“六W”的问题。利用英文中的Who(谁)、What(什么)、Why(为什么)、When(什么时候)、Where(哪里)、How(如何)作为发问的题目。例如,为什么栽树?栽什么样的树?栽在哪里?什么时候栽?谁来栽?怎么栽?

第十,“类推”的问题。将两项事物、观念或人物作直接比较,以产生新观念。例如,冰箱和猫有什么相似的地方?

实施创造性发问时应注意的要点:第一,问题的内容及叙述的文字要适合学生程度。第二,问题的类型应有变化。第三,发问之后应有适当的停顿时间让学生思维。第四,鼓励、接纳及容忍学生的不同答案。第五,问题的提出应由易到难,由较低认知层次往较高认知层次的方向发展。第六,鼓励学生提出关键性问题或自我引导的问题。第七,从学生不完整的答案中进一步探讨。第八,在适当的时候及相关的教材中提出,而非所有教材内容都进行创造性发问。

3.改进学生作业的方式

教师在指定学生作业时,应避免抄抄写写的作业,而可使用创造性思维的作业。所谓创造性思维的作业,就是教师运用激发创造性思维的原理与策略所编制的一些书面问题,让学生以书写的方式来呈现,其目的在于借助作业练习来增进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能力。

创造性思维作业应具有下列几项特性:第一,多样性。作业的种类内容应多而充实,作业的方式应多样化,不是千篇一律的抄写。答案也应有多样性,不限于一种结果。尤其重要的是创造性思维作业的目标也是多方面的,不限于观察、记忆,而更强调发散性思维及理解、分析、综合、评鉴及解决问题等能力的培养。

第二,启发性。创造性思维作业应能引起学生的兴趣与注意,主动地去探讨及搜集更多的资料,能够激发学生大胆而新奇的想象力、综合思维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可充分发挥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潜能。

第三,挑战性。创造性思维作业所提供的线索,能由已知导致未知,由单样演变为多样,对学生具有激励和挑战的作用,可使学生乐于作业,使学习活动变得生动而有趣。

第四,完整性。创造性思维作业是课程的一部分,包括各种学习,应与原来的课程密切配合,补学科教学之不足。学生从创造性思维作业中,可学到知识、能力、态度、理想和欣赏等完整的学习。

第五,适应性。创造性思维作业的答案具有分歧性,有许多正确的答案,有许多不同的做法,完全因个人的程度而有不同的表现,没有截然对与错的划分,所以能适应个别差异,学生能依自己的程度作适当的反应,而没有挫折感。

创造性思维作业的设计原则有四条:作业的答案没有固定单一的标准,也不是课本上能找到的;作业要考虑学生的程度与兴趣;作业的方式应多样化;作业的内容应配合学科的取材。

4.改进学习效果评价的方式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用创造性的评价,以促进学生的创造力发展。具体可注意以下几点:

命题内容广、命题方式多样性、评价的标准多样化、师生多交流共同学习

命题的内容不仅是课本知识的记忆或想象,而尽可以包含应用、分析、综合、评鉴等层次的试题。

命题的方式宜有变化,不只是传统的选择、填充、问题,有时候加上些创作性的方式,也可激发学生的思维。

除了具有标准答案的试题外,利用创造性发问技巧,适量增加部分“不止一个正确答案”的试题,让学生有机会思考更多答案。

能发掘学生的流畅性、变通性、独创性;也能试着了解学生创造的情意特质,如冒险、挑战、好奇及想象力。除运用测量、考试等方法外,也可鼓励及指导学生自我评价,以增强自发性的动机。利用观察、记录、发表、量表、扮演等方式配合笔试的评价。

教师能接受学生不同的正确或有道理的答案,并提出恰当的意见。

不要太早下判断,让学生有机会说明其作品或答案的机会。

让学生从生活中实践,从做中学习,利用创造的方法解决问题。

师生能共同欣赏学生的作品。

第二节非智力因素与学习

一、非智力因素概述

非智力因素,是指除智力因素之外,影响智力活动和智力发展的那些具有动力作用的个性心理因素。它主要包括需要、动机、兴趣、情感、意志、气质和性格等。在个性心理结构中,诸多非智力因素组成了彼此联系、相互制约与相互作

用的动力系统,是人的个性中最活跃、最积极的因素,它决定着人进行活动的积极程度。学生的学习活动是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协同活动的结果。

(一)需要

需要是由生理上或心理上的缺失或不足所引起一种内部的紧张状态,是个人活动积极性源泉。

需要是一种内部的紧张状态

导致这种紧张状态的原因是生理上或心理上的缺失或不足。当个体在生理上或心理上出现对某些必需因素的缺失或不足时,个体与环境之间的平衡就被打破,从而产生一种内部的紧张状态。譬如,血液中的水分不足,就会感到口渴,从而产生喝水的需要;社会治安状况不好,就感人身安全得不到保障,从而产生安全的需要。如果需要得到满足,这种紧张状态就会消除,出现新的平衡状态。当个体在生理上或心理上出现新的缺失或不足,又会产生新需要。

需要都指向一定的对象

由个体生理上或心理上的缺失或不足引起的需要,归根结底是人对个体生存和发展要求的反映。这种客观要求有的是来自内部,如口渴了就要喝水,这是由机体内部的要求引起的;有的是来自外部,如小学生为了实现老师或家长的期待,而产生搞好学习的愿望。这些要求无论是来自内部还是外部,都指向能满足生存和发展要求的一定对象。没有对象的需要是没有的。例如,口渴了就要喝水,饿了就要吃东西。

人的需要在指向一定的对象时,还具有一定的选择性。这种选择性具体表现为对满足需要的方式的选择。例如,饿了要吃东西。但具体吃什么东西,人们往往都有各自的选择。有的人随便吃块面包就行了;有的人还要求色、香、味俱全。一般来说,个体满足需要的经验、个体的爱好和价值观、个体生活的文化习俗都会影响个体选择一定的对象来满足自己的需要。

需要是个人活动积极性的源泉

人的需要、兴趣、爱好、动机、价值观、人生观等,都是推动人们从事各种活动的动力因素,但需要是最根本的,其他的动力因素都是在需要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需要使人朝着一定的方向,追求一定的目标,以行动求得满足。需要越强烈、越迫切,就越容易引起并推动人们的活动。可见,需要是个人活动积极性的源泉。正因为如此,在西方心理学中,需要往往被称作内驱力(内部驱动力)。

(二)动机

动机是引起并维持人们从事某项活动,以达到一定目标的内部动力。动机是直接推动个体活动的动力,人的需要、兴趣、爱好、价值观等都要转化为动机后,才对活动产生动力作用。

动机的功能

动机的动力作用具体表现为动机的激活功能、指向功能、维持和调整功能。

动机的激活功能是指动机有发动有机体活动的作用。爱集邮的人,看到一张精美的邮票就会产生占有它的动机。个体一旦产生这种动机,就会想方设法买到或用其他物品换到这张邮票。这里的“买”或“换”的活动就是在“占有”的动机的推动下进行的。如果没有这种动机就不会产生“买”或“换”的行为。

动机的指向功能就是指动机使人们的活动指向特定的对象。一个人有了想吃东西的动机,他的活动就指向食品,他会去寻找或购买食品。在学习动机的支配下,人们会到书店买书或去图书馆借书。

当活动产生以后,如果其活动指向了个体追求的目标,其动机就会加强,这种活动就能继续下去;如果其活动偏离了追求的目标,其动机就得不到强化,这种活动就会减弱或停止。这就是动机对活动的维持功能。

动机与活动的关系

动机与活动的关系十分复杂。动机是个体活动的内部动力,由一定动机引起的活动应指向能满足个体动机的对象。从这种意义上来说,动机与活动具有一致性。正因为如此,我们可以通过观察个体的活动来推测其动机的性质和水平。根据个体活动的对象可以推测其动机的内容;根据其活动的显著性,推测其动机的强度。例如,个体有了学习动机,才会看书、思考;而学习动机越强,他看书、思考就越刻苦。但动机与活动的一致性并不意味着动机与活动是一一对应的。

1.动机与活动的目的之间不是一一对应的关系。具有相同动机的人可能有不同的活动目的。例如,许多人具有“为国争光”这种动机,有的人通过刻苦训练,认真比赛,取得好的比赛成绩来为国争光;有的则通过做好本职工作,来为国争光。同时,具有相同目的的人则可能有不同的动机。许多人在为了取得好成绩而努力学习,其中,有人想将来出人头地、光宗耀祖,有的人想将来有个好工作,有的人只是为了让父母高兴。

2.动机与活动的效果的关系也十分复杂。一般来说,动机与活动的效果是一致的。良好的动机一般能产生良好的效果;不良的动机则会产生不良的效果。但在现实生活中,动机与活动的效果往往不一致。例如,有的儿童想为父母做一点事,帮着洗碗,结果不小心把碗打破了。

(三)情绪、情感

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

构成智力主要有六种因素: 观察力、记忆力、注意力、想像力、思维力、创造力。抽象思维能力是智力的核心,创造力是智力的最高表现。 非智力因素主要包括:自我意识、适应社会、情绪的控制、意志、自我激励、人际关系等方面的能力。 智力因素,就一定程度而言,属于先天因素;非智力因素则侧重于后天的养成。 非智力因素的高低是学生成绩优与差的重要因素之一,也是步入成功的重要保证之一。 第一,智力与认识过程有关,但并非认识过程本身; 第二,构成智力的各种认识特点必须比较稳定,那些变化无常的认识特点不能称为智力; 第三,智力不是五种因素的机械相加,而是五种因素的有机结合; 第四,智力是一种能力,而情绪、情感、性格、气质、动机、兴趣、意志、需要、目标、抱负、信念、世界观等非能力的特征则属于非智力因素。 智力是影响学习的重要因素,尽管智力的定义目前尚无定论,但它与学习的密切关系则是众所公认的。国内外学者的多项研究结果表明,智力与学生的学业成绩存在着高度相关。智力不仅影响着学生的学业成就,更重要的是影响着学生掌握知识与技能的速度、深度和灵活性,并且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的准备状态,决定着学生学习的可教育性程度。由于各人的先天素质存在着差异,特别是后天条件的不同,诸如社会、环境、家庭、学校、所从事的实践活动以及主观努力程度的不同等因素,使人们的智力出现了差异。智力的个别差异可以分为量的和质的两个方面。所谓量的差异,一是智力的水平差异,二是智力表现早晚的差异。所谓质的差异一是智力的类型差异,二是智力的性别差异。从某种程度上说,智力差异对人们学业成就和未来事业的影响是很大的。 非智力因素,是指除智力因素之外,影响智力活动和智力发展的那些具有动力作用的个性心理因素。它主要包括需要、动机、兴趣、情感、意志、气质和性格等。在个性心理结构中,诸多非智力因素组成了彼此联系、相互制约与相互作用的动力系统,是人的个性中最活跃、最积极的因素,它决定着人进行活动的积极程度。人们在学习过程中,其学习动机、情绪情感及个性特质都会对学习成果有很大影响。 非智力因素,指与认识没有直接关系的情感、意志、兴趣、性格、需要、动机、目标、抱负、信念、世界观等方面。这些非智力因素,在人才的成长过程中,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一个智力水平较高的人,如果他的非智力因素没有得到很好的发展,往往不会有太多的成就。相反,一个智力水平一般的人,如果他的非智力因素得到很好的发展,就可能取得事业上的成功,做出较大的贡献。我国著名的数学肖张广厚(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他在小学、中学读书时智力水平并不出众,他的成功与良好的非智力因素有关。他曾说:"搞数学不需太聪明,中等天分就可以,主要是毅力和钻劲。"达尔文也曾说过:"我之所以能在科学上成功,最重要的就是我对科学的热爱,对长期探索的坚韧,对观察的搜索,加上对事业的勤奋。" 从心理学上讲,感情、意志、兴趣、性格、需要、目标、抱负、世界观等,是智力发展的内在因素。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一个人的非智力因素得到良好的发展不但有助于智力因素的充分发展,还可弥补其他方面的不足。反之,如果人缺乏意志,贪图安逸,势必影响其智力的发展。 作为父母、老师,都希望学生超过自己,少年学有所长,长大事业有成。为子成龙,为生成才,都不惜一切代价,如春蚕,如蜡烛,如人梯,促其茁壮成长。有的学生天资聪灵,学习却一天天没了兴趣,成绩自然也不理想。作为家长无不唉声叹气,恨铁不成钢;作为老师,

非智力因素与学习

《非智力因素与学习》第一章非智力因素及其在学习中的作用 第一章非智力因素及其在学习中的作用 1935年,美国心理学家亚历山大就提出非智力因素,此后为韦克斯勒所继承和发展。但是这一概念在西方并未引起多大反响。1943年,我国心理学家曹日昌提出“非智慧的心理特质”一词。1983年,燕国材在《光明日报》发表《应重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一文,引起国内教育界广泛关注与重视。 一、非智力因素的基本性质 1、非智力因素的内涵:人的意向活动在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的一系列稳定心理特点的综合,叫做非智力因素。 对意向活动的理解:人的一生中有两大任务,一是认识世界(了解与掌握事物发生发展与形成的规律),一是改造世界(如何对待和处理外在事物)。认识世界的活动反映在心理上就表现为认识活动,如感知、表象、想向、思维、记忆、注意等。这些认识在认识客观世界的过程中会逐渐地形成一系列更稳定的心理特点,我们就把它们总称为智力因素。改造世界的活动反映在心理上就表现为意向活动,如需要、兴趣、情感、意志等。这些意向在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中也会逐步形成一系列稳定的心理特点,我们就把它们总称为非智力因素。 2、非智力因素的外延 广义的非智力因素:智力因素以外的众多心理因素,它蕴含在意向活动以及意向活动所凝聚的个性特征之中。狭义的非智力因素:动机、兴趣、情感、意志、性格。 具体的非智力因素:对狭义的非智力因素进行分解,并根据它们对学习作用的大小、关系疏密程度,选取12 个基本心理因素构成具体的非智力因素,从动机中分解出来的有成就动机;从兴趣中分解出来的有求知欲望;从情感中分解出来的有学习热情、责任感、义务感、荣誉感;从意志中分解出来的有自制性、坚持性、独立性;从性格中分解出来的有自尊心、自信心、好胜心。 二、非智力因素的功能 1、非智力因素的特点:意向性、习得性、聚合性、波动性、积极性、适度性。与之对面的是认识性、遗传性、结构性、稳定性、无积极性、非适度性的6个特点就把智力因素的性质也反映了出来。 2、非智力因素的功能:动力功能、定向功能、引导功能、维持功能、调控功能、强化功能。 三、IN结合的学习理论 I(智力)N(非智力)。该理论由三个核心思想组成。归纳为一个目的、一条假设和一个公式。目的是尊重学习者的主体地位,发挥其主体作用,调动其主体积极性;假设是一般的说,智力水平差不多,非智力因素水平却差别很大;公式是在其他条件基本相同的情况下,A=f(I.N)。(A是学习的成功) IN结合论不只有三条核心思想,同时还有10对20个命题。分三个维度归纳如下。 区别维度,即从智力与非智力因素两者的区别角度来考察,有3对6个命题。

重视孩子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重视孩子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各位家长: 大家好! 首先感谢大家抽出时间,前来我校参加本次家长会议。 在今天的家长会议上,我主要想和大家谈一下,如何重视孩子非智力因素的培养这个问题。 那么什么是非智力因素呢?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举一个例子:有一个孩子,学习成绩在班级里,总是处在中下游水平。父母望子成龙心切,心中十分着急,怀疑自己的孩子智商不高,智力有问题,特地领了孩子去测智商。测试结果表明自己的孩子智商并不低,属于中上水平。另据父母反映,孩子的学习成绩不理想,但象棋下的不错,记忆力也很强,看过的书、电影、电视记得很牢。这就形成了一种反差:智力好,但成绩差。 这个孩子为什么智力好而成绩差呢?这说明了一个问题,即要搞好学习,光凭智力因素还不够,还需要非智力因素。只有两者都好了,学习成绩才能上去。从古今中外许多名人的例子分析来看,在其他条件相等的情况下,可以得出这样一个公式: 成功=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 这个公式告诉我们,一个人要搞好学习,光靠智力因素不行,光靠非智力因素也不行,必须使两者有机结合起来。至此,我们可以回答刚才开头的问题了,什么是非智力因素? 非智力因素是相对智力因素而言的,它是一个相当广泛

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从广义的角度来看,凡是智力(包括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思维力、注意力等)以外的一切心理因素,甚至道德品质都是非智力因素。从狭义角度来看,它包括动机、兴趣、情感、意志、性格以及良好的学习习惯等。 一.非智力因素在学习中的重要作用。 1.非智力因素可以促进智力因素的发展。 高尔基说的好:人的天赋像火花,它既可以熄灭,也可以燃烧起来。非智力因素如热烈的情绪,坚强得意志和独立的性格等都是促使人们的天赋燃烧起来的催化剂。如牛顿、达尔文、居里、爱迪生,爱因斯坦等,他们幼年时的智力并没有超常的表现,学习成绩也不大好,但由于他们都有非凡的非智力因素,如勤奋、踏实、惜时如金、知难而进、永不满足、孜孜不倦等,终于使他们的智力获得了非凡的发展,从而成为非凡的科学家、发明家、文学家等。 另据美国心理学家对800名男子进行了30多年的跟踪研究表明,成就最大与最小的人之间,最明显的差别不在于智力水平,而在于是否有自信心,有进取心,有坚持力,有不屈不挠,不自卑等良好得意志等心理品质。据有人对我国115名在省市级各类竞赛中获奖学生进行的一次调查表明,发现他们中间智力超群者并不多,家庭物质文化条件也并不优越。但是,大多数人兴趣广泛,知识面宽,意志坚强,有正确的学习动机,有强烈的求知欲

浅谈非智力因素对小学数学学习的影响_学科教育论文

浅谈非智力因素对小学数学学习的影响_学科教育论文 浅谈非智力因素对小学数学学习的影响_学科教育论文 心理学说,智力因素通常是指记忆力、观察力、思维能力、注意力、想象力等,即认识能力的总和。而非智力因素是指智力因素以外的不直接参与认知过程的心理因素,包括需要、兴趣、动机、情感、意志、性格等方面,它对人的认识过程起着直接制约的作用。 现行的数学教学大纲中,把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培养都已经提到了相当重要的高度。从事数学教学十几年的教学实践也证明,积极的非智力因素可以推动和促进学生智力的发展,培养学生良好的非智力因素能使数学教学得心应手、快捷高效,收到很好的效果。就此,本人想谈一点浅见,以待同行的指教、斧正。 一、积极创造条件,激发和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兴趣 新学期,发下数学新书前几天,学生总是爱不释手地翻来覆去地浏览,向往学习的兴趣、探求未知的倾向正处于萌动状态。如何把握好这一契机,把这种积极的心理倾向设法引导、转化为一种积极向上的兴趣,是至关重要的,所以此时的教师应该向学生提出合理化的要求和建议,指明正确的做法,同时备好第一节课、上好第一节课,上好第一周课。把学生学习的动机引发好,把学习的路子铺就好,这是打好激发和培养学习兴趣的第一枪。 二、设计育人情境,细化师生情感交流,使学生亲师信道 学生亲其师,才能信其道。教师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应时刻注重培养学生的这种非智力因素。学生只要形成了非智力因素,再加上适时的引导转化,把学生积极向上的情感提高和升华成学生心理、生理的活动能量,就能大大提高工作和学习效率。而学生的情感往往同他对教材的领悟程度、对教师教学的兴趣密切相关。我们应该设法寻找师生和谐的磨合点,培养生成亲师的情感。多年的教学体验也进一步证实了这一点,这是搞好教学工作的必要条件。 三、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最佳呈现,需要教师读活、用活教材 多年来,我总是努力使每一个40分钟的教学成为学生掌握知识的一种认知阵地,努力把教师的外部指导内化为学生的能动活动,总是在怎样才能唤起学生更深层次地思考和如何才能引导学生主动地探究

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与学习

第四章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与学习 教学目的:了解智力内涵,智力个别差异的表现;理解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动机、情绪和情感)与学习成绩及效率的关系;掌握利用智力、非智力因素相互关系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原则和方法。 教学要求:结合实际,理解本章内容 教学重点:智力,智力理论,非智力因素(动机、情绪、气质)与学习 教学难点:智力理论、动机与学习的关系 教学手段:多媒体 教学方法:讲授、讨论、心理测验 教学过程: 第一节智力因素与学习 学习活动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各种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交织在一起共同影响学习的进程。智力因素作为心理过程中的认识过程直接影响着学习活动,而非智力因素虽然不直接参与认识过程,却是学习活动赖以高效进行的动力因素。 国内外学者的多项研究结果表明,智力与学生的学业成绩存在着中等程度的相关,智力不仅影响着学生的学业成就,更重要的是影响着学生掌握知识与技能的速度、深度和灵活性,并且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的准备状态,决定着学生学习的可教育性程度。 智力是一种综合的认识能力,它包括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和思维力5个基本因素,抽象思维能力是智力的核心,创造力是智力的最高表现。智力的这种观点应理解为:第一,智力与认识过程有关,但并非认识过程本身;第二,构成智力的各种认识特点必须比较稳定,那些变化无常的认识特点不能称为智力;第三,智力不是五种因素的机械相加,而是五种因素的有机结合;第四,智力是一种能力,而情绪、情感、性格、气质、动机、兴趣、意志等非能力的特征则属于非智力因素。 一、智力与智力结构 (一)、智力的定义归纳有如下几类: 1.智力是抽象思维的能力

非智力因素对学习的影响

非智力因素对学习的影响 当前,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中,普遍存在着这样一个问题,即重视智力教育,轻视甚至忽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许多老师迫于当前应试教育中的升学压力,往往只注重文化知识的讲解,把分数当作教学内容的全部。把考试成绩作为对其评价的唯一尺度。家长的物质刺激和责怪训斥便是家长对孩子学习满意程度常用的两种态度。这种做法的结果,往往欲速而不达,而且更深刻的影响是造成学生个性发展的失衡。因此,教师应尽快走出这一教育观念的误区。非智力因素,是指除了智力与能力之外又对智力活动产生效益的一切心理因素。非智力因素对智力活动发生着重要影响,这已在国内外的研究中取得共识。早在上世纪30年代美国心理学家亚里克山大就提出“非智力因素”这一概念。美国的另一位心理学家韦克斯也提出“智力不能与其他个性因素割裂开来”的观点,认为一般智力因素不能简单地等同于各种智慧能力之和,还应包含有其他的非智力因素,主要指气质和人格因素。 在我国,对智力与非智力因素关系的研究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一般认为,“非智力因素”的结构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情感过程,二是意志过程,三是个性意识倾向性,四是气质,五是性格等等。而且上述五个方面都在不同程度上,以不同的方式参与了智力活动,并产生出综合的效益。近年来,虽然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进行,非智力因素问题在实际教学中日益突出。目前在部分学校开展的诸如情感教育,愉快教育,审美教育等教改实验,已取得了可喜成绩。但仍有许多学校和教师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或者只停留在理论层面上。因此,笔者认为有必要在课堂教学中注重非智力因素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 非智力因素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它在学生的学习活动中起着至少三种作用:首先是动力作用,它是引起能力与智力发展的内驱力,具体说,个性意识倾向性为学习活动提供动力,使学生能顺利地选择和确定任务;成就欲、自我提高的需要与学习任务完成存在着正相关,维持学生学生智力活动朝着目标持续不断地进行;动机过程影响能力与智力的操作效果,促进学生发挥现有的知识技能,获得新知识技能,并将知识技能迁移到新情境中去。情绪情感是通过内在的心理过程影响认知活动,对能力与智力活动具有增力或减力的效能。因此,我们要重视学生兴趣的激发,师生感情的建立,积极性的调动等。其次是定型作用,气质和认知方式是以一种习惯化的方式来影响能力与智力活动的表现形式。 在思想政治44课

浅谈对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浅谈对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正确的学习动机、强烈的学习兴趣、良好的学习习惯等因素,是使学生积极地、主动地去获取知识,取得成功的秘决之一。而动机、兴趣、习惯等均属于非智力因素的范畴。获取知识的过程是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共同参与的过程。在智力活动中可以培养非智力因素;反之,非智力因素的发展又能对智力因素起促进作用。因此,在教学活动中,重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和发展,对促进学生智力的发展是十分必要的。 一、培养正确的学习动机是成功的动力 心理学研究表明:学习动机是直接推动学生进行活动的心理因素。它是直接激励学生的一种内动力。因此,在数学教学中要重视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动机。 1、从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培养学习动机 数学家华罗庚教授指出:“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地球之变、生物之谜、日用之繁、无不用数学。”数学的用处如此广阔,它是现代化建设必备的知识。如第七册教材中题为“光的速度是每秒30万千米,这个距离大约比地球赤道的7倍多7万千米。地球赤道大约多少千米?”通过这道题的计算可以教育学生学习数学与现代化建设联系起来,形成长远的学习动机,产生正确的学习态度,提高学习热情和自觉性。 2、用原有动机与迁移来培养学习动机 有的学生,由于学习基础差,缺乏意志力,因而对学习数学感到乏味枯燥,导致学习成绩低下。但这些学生也有他们各自的优点,教师要善于捕捉他们某方面的优点,并给予肯定、表扬和鼓励,引导他们将这个动机迁移到学习数学上来,这是学生前进永不枯竭的动力。陈XX同学是留级生,但他被选为参加校跳绳比赛的运动员,我就热情地做他练跳的义务裁判,并对他说:“陈XX,你的双摇跳得不错,而班里的许多同学包括老师我都不及你,能否说说为什么跳得这样好?”他答道:“我是一有空就练跳绳,并天天坚持。”于是我就因势利导说:“如果你能把这种意志用到学习数学上来,那你的数学成绩肯定会赶上好的同学。”他会意地点了点头。后来他坚持把自己会做的题目做正确,遇到不懂的就主动问,成绩有了明显的进步。 二、激发强烈的学习兴趣是成功的关键 瑞士教育家波亚杰说过:“儿童是具有主动性的人,所教的东西要引起儿童的兴趣,符合他们的需要,才能有效地促进他们发展。”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直接影响到他们对数学知识的探索和追求。因此,教学时要根据学生的认识规律和心理特征,去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1、注意情感因素,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人的认识活动和情感是紧密相连的,学生的学习也是这样。如果一个学生喜欢某一位老师,那他一定喜欢这位老师上的课。这就是古人所说:“亲其师,信其道。”教师热爱学生不仅是职业道德所要求,也是提高教学质量所必需。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首先对学生要尊

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在现实生活中,有些学生在学校读书时,曾被认为是智力出众的学生,毕业后却没有什么作为。这一事实证明,智力高的未必一定能成才,隐藏在事实后面的一条真 理是:人的成才除了一定的智力因素和社会条件外,还取决于一些非智力因素。 一、什么是非智力因素 顾名思义,非智力因素是相对智力因素来说的,一般认为智力因素包括六个方面:注意力,观察力,想象力,记忆力,思维力,创造力。 非智力因素,指与认识没有直接关系的情感、意志、兴趣、性格、需要、动机、目标、抱负、信念、世界观等方面。 这些非智力因素,在人才的成长过程中,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一个智力水平较高的人,如果他的非智力因素没有得到很好的发展,往往不会有 太多的成就。 相反,一个智力水平一般的人,如果他的非智力因素得到很好的发展,就可能取得事业上的成功,做出较大的贡献。 我国著名的数学肖张广厚(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他在小学、中学读书时智力水平并不出众,他的成功与良好的非智力因素有关。他曾说:“搞数学不需太聪明, 中等天分就可以,主要是毅力和钻劲。”达尔文也曾说过:“我之所以能在科学上成功,最重要的就是我对科学的热爱,对长期探索的坚韧,对观察的搜索,加上对事业 的勤奋。” 从心理学上讲,感情、意志、兴趣、性格、需要、目标、抱负、世界观等,是智力发展的内在因素。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一个人的非智力因素得到良好的发展不但 有助于智力因素的充分发展,还可弥补其他方面的不足。反之,如果人缺乏意志,贪图安逸,势必影响其智力的发展。 非智力因素作用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动力作用 非智力因素是儿童学习的动力,是学习积极的心理机制。非智力因素(情感、意志、需要、态度、目标、抱负),能促进儿童的智力健康发展,学习积极性高,态度 正确,求知欲旺盛,注意力集中,自制能力强,这就有助于他们学习成绩的提高,促使智能发展和发挥。反之,非因素发展不良的儿童,则学习积极性不高,缺乏自觉 性,注意力涣散,情绪不稳定,缺乏毅力。因此,家长抓儿童智力发展,还要注意培养儿童认真,负责,刻苦学习的态度,不断激发儿童和求知欲和探索精神。 (二)定向作用 非智力因素对儿童的学习活动起着定向作用,它把儿童的认识和行为统一起来,集中于学习活动,用于记忆,想象和思维所观察的事物和所学习的内容方面。有些学 生学习成绩不好,不是智力差不如人,而是学习积极性不高,自控力差,学习精力不集中所造成。 (三)巩固作用 儿童的学习活动,不仅要具有吸引力和趣味性,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儿童的坚韧性和克服困难的精神,使他们经常保持勤奋向上的情绪和刻苦学习和积极性,这样才能 不断前进。反之,娇气、任性、懒散的消极因素起主要作用,情绪忽冷忽热,缺乏克服困难的精神,就不能巩固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

智力因素比作种子,把非智力因素比作土壤,优良的种子只有播在肥沃的土壤里才能茁壮成长。构成智力主要有六种因素: 观察力、记忆力、注意力、想像力、思维力、创造力。抽象思维能力是智力的核心,创造力是智力的最高表现。非智力因素主要包括:自我意识、适应社会、情绪的控制、意志、自我激励、人际关系等方面的能力。智力因素,就一定程度而言,属于先天因素;非智力因素则侧重于后天的养成。非智力因素的高低是学生成绩优与差的重要因素之一,也是步入成功的重要保证之一。第一,智力与认识过程有关,但并非认识过程本身;第二,构成智力的各种认识特点必须比较稳定,那些变化无常的认识特点不能称为智力;第三,智力不是五种因素的机械相加,而是五种因素的有机结合;第四,智力是一种能力,而情绪、情感、性格、气质、动机、兴趣、意志、需要、目标、抱负、信念、世界观等非能力的特征则属于非智力因素。智力是影响学习的重要因素,尽管智力的定义目前尚无定论,但它与学习的密切关系则是众所公认的。国内外学者的多项研究结果表明,智力与学生的学业成绩存在着高度相关。智力不仅影响着学生的学业成就,更重要的是影响着学生掌握知识与技能的速度、深度和灵活性,并且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的准备状态,决定着学生学习的可教育性程度。由于各人的先天素质存在着差异,特别是后天条件的不同,诸如社会、环境、家庭、学校、所从事的实践活动以及主观努力程度的不同等因素,使人们的智力出现了差异。智力的个别差异可以分为量的和质的两个方面。所谓量的差异,一是智力的水平差异,二是智力表现早晚的差异。所谓质的差异一是智力的类型差异,二是智力的性别差异。从某种程度上说,智力差异对人们学业成就和未来事业的影响是很大的。非智力因素,是指除智力因素之外,影响智力活动和智力发展的那些具有动力作用的个性心理因素。它主要包括需要、动机、兴趣、情感、意志、气质和性格等。在个性心理结构中,诸多非智力因素组成了彼此联系、相互制约与相互作用的动力系统,是人的个性中最活跃、最积极的因素,它决定着人进行活动的积极程度。人们在学习过程中,其学习动机、情绪情感及个性特质都会对学习成果有很大影响。非智力因素,指与认识没有直接关系的情感、意志、兴趣、性格、需要、动机、目标、抱负、信念、世界观等方面。这些非智力因素,在人才的成长过程中,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一个智力水平较高的人,如果他的非智力因素没有得到很好的发展,往往不会有太多的成就。相反,一个智力水平一般的人,如果他的非智力因素得到很好的发展,就可能取得事业上的成功,做出较大的贡献。我国著名的数学肖张广厚(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他在小学、中学读书时智力水平并不出众,他的成功与良好的非智力因素有关。他曾说:"搞数学不需太聪明,中等天分就可以,主要是毅力和钻劲。"达尔文也曾说过:"我之所以能在科学上成功,最重要的就是我对科学的热爱,对长期探索的坚韧,对观察的搜索,加上对事业的勤奋。" 从心理学上讲,感情、意志、兴趣、性格、需要、目标、抱负、世界观等,是智力发展的内在因素。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一个人的非智力因素得到良好的发展不但有助于智力因素的充分发展,还可弥补其他方面的不足。反之,如果人缺乏意志,贪图安逸,势必影响其智力的发展。

问题意识是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如何培养学生问题意识 问题意识是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其中智力因素包括知识因素、思维因素;非智力因素包括好奇心、独立性、勇气等因素。 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作为一个核心问题被摆到重要位置。众所周知,自主创新源于问题,爱因斯坦曾强调,对问题的发现可能要比解答问题更为重要。然而,各类学校学生缺乏问题意识的现象仍然没有较大改观。这里,我们试图对“问题意识是什么、与哪些因素相关及如何培养学生问题意识”进行探讨。 何为问题意识 问题意识不仅是创造力培养的基础,而且在思维和认识活动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问题意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含义:第一是质疑的思维品质,体现了思维的深刻性和批判性,同时反映了个体思维具有质疑特色的独立性和创造性。第二是认知的不平衡状态,也就是说,学生个体在认知活动中遇到难以解决的问题时所产生的困惑、探索的状态。第三是元认知控制、调整与评估认知活动的能力,具体体现在个体的反思能力和发现问题的能力。 中国历代教育家都重视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孔子认为,“疑是思之始,学之端”,“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他既高度评价问题意识在思维和学习活动中的重要作用,又重视学、思结合。孟子认为,“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强调和倡导个体的怀疑精神。南宋哲学家陆九渊认为,“为学患无疑,疑则有进,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进一步对问题意识在学习中的作用进行了深刻而又辩证的阐述。在国外,杜威“做中学”教育思想非常强调设置问题情境、在情境中提出问题,从而形成了具有影响力的“探究—发现”式学习方法。布鲁纳在批判继承杜威教育思想的基础上,提出“发现学习”模式和理论,他主张让学生个体主动发现,而不是被动地接受。总之,问题意识的培养就是在教学活动中激发学生探究发现问题的欲望,着眼于发展学生的心智能力,尤其是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哪些因素与问题意识相关 问题意识是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其中智力因素包括知识因素、思维因素;非智力因素包括好奇心、独立性、勇气等因素。 知识因素为问题意识提供了可能性,问题意识是一种能力,要使个体这种能力充分发挥出来,需要有丰富的知识信息为问题意识提供背景材料,背景材料越丰富,就越有提出问题的可能性。知识因素的丰富与提高促使知识范围增大,随着个体认知水平的进一步发展,也提高了个体认知结构不平衡状态的频率,客观上为形成问题意识和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创造了条件。因此,积累知识、建构认知结构、完善知识体系,是形成问题意识的基础,有了这个基础才能避免提出的问题在较低水平上重复,从而有所创新。 思维因素为知识转化为问题意识创造了必然条件,问题意识建立于严谨的思维基础之上,思维分为聚合思维、发散思维和批判性思维三种类型。依据吉尔福特的界定,聚合思维等同于传统智力,它和知识对问题意识形成的影响一样;而发散思维不仅是创造力的基础,也是问题意识形成的基础。在个体形成问题意识的过程中,批判性思维发挥作用最大,只有在批判性思维的监控下,个体在学习

浅谈对孩子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浅谈对孩子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浅谈对孩子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在现实生活中,有些学生在学校读书时,曾被认为是智力出众的学生,毕业后却没有什么作为。这一事实证明,智力高的未必一定能成才,隐藏在事实后面的一条真理是:人的成才除了一定的智力因素和社会条件外,还取决于一些非智力因素。 一、什么是非智力因素 顾名思义,非智力因素是相对智力因素来说的,一般认为智力因素包括六个方面:注意力,观察力,想象力,记忆力,思维力,创造力。非智力因素,指与认识没有直接关系的情感、意志、兴趣、性格、需要、动机、目标、抱负、信念、世界观等方面。这些非智力因素,在人才的成长过程中,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一个智力水平较高的人,如果他的非智力因素没有得到很好的发展,往往不会有太多的成就。相反,一个智力水平一般的人,如果他的非智力因素得到很好的发展,就可能取得事业上的成功,做出较大的贡献。我国著名的数学家张广厚在小学、中学读书时智力水平并不出众,他的成功与良好的非智力因素有关。他曾说:“搞数学不需太聪

明,中等天分就可以,主要是毅力和钻劲。”达尔文也曾说过:“我之所以能在科学上成功,最重要的就是我对科学的热爱,对长期探索的坚韧,对观察的搜索,加上对事业的勤奋。”从心理学上讲,感情、意志、兴趣、性格、需要、目标、抱负、世界观等,是智力发展的内在因素。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一个人的非智力因素得到良好的发展不但有助于智力因素的充分发展,还可弥补其他方面的不足。反之,如果人缺乏意志,贪图安逸,势必影响其智力的发展。 二、重视孩子性格的培养 爱因斯坦说:“优秀的性格和钢铁的意志,比智慧和博学更重要,智力的成熟,很大程度上是依靠性格的,这点往往超出人们通常的认识。”因为性格影响渗透个性的其他部分,改变气质的消极部分,巩固发展积极成分。俗话说“勤能补拙”。说勤奋能弥祉智力的不足。性格标志着一个人的思想品质。良好的性格对社会有积极意义,使人上进,奋发图强。那么,孩子应形成哪些良好的性格呢? 1、做事认真、一丝不苟的精神。 2、诚实、勤劳、正直、勇敢、热情、开朗的性格。

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在人成长中的作用

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在人成长中的作用 在生活中,我们不难发现:班里成绩最好的,并不是大家认为的最聪明的孩子;学校读书时曾被认为是智力出众的学生,毕业后却没有什么作为。这是什么原因呢?其实一个人的成长是个漫长又复杂的过程,智力仅仅成长过程中的一个因素,而不是全部,只强调智力因素的作用,不重视非智力因素的影响,显然是难以达到成才的彼岸。如果把智力因素比作种子,把非智力因素比作土壤,那么优良的种子只有播在肥沃的土壤里才能茁壮成长。 所谓智力因素,包括六个方面:注意力,观察力,想象力,记忆力,思维力,创造力。而非智力因素,顾名思义是相对智力因素来说的,指与理解没有直接关系的情感、意志、兴趣、性格、需要、动机、目标、抱负、信念、世界观等方面。这些非智力因素,在人才的成长过程中,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一个智力水平较高的人,如果他的非智力因素没有得到很好的发展,往往不会有太多的成就。相反,一个智力水平一般的人,如果他的非智力因素得到很好的发展,就可能取得事业上的成功,做出较大的贡献。我国著名的数学家张广厚(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他在小学、中学读书时智力水平并不出众,他的成功与良好的非智力因素相关。他曾说:"搞数学不需太聪明,中等天分就能够,主要是毅力和钻劲。"达尔文也曾说过:“我之所以能在科学上成功,最重要的就是我对科学的热爱,对长期探索的坚韧,对观察的搜索,加上对事业的勤奋。”从心理学上讲,感情、意志、兴趣、性格、需要、目标、抱负、世界观等,是智力发展的内在因素。

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一个人的非智力因素得到良好的发展不但有助于智力因素的充分发展,还可补充其他方面的不足。反之,如果人缺乏意志,贪图安逸,势必影响其智力的发展。 资料袋 勤奋出天才 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研究员张广厚,是一位年轻的数学家。他的祖先,没有遗传给他什么"数学细胞",家里也没有一个搞数理化的人。张广厚的父亲是开滦煤矿的矿工。解放前,井下发生了一次事故,父亲的右手伤残了,家里生活更加艰难,经常揭不开锅。没法子,七岁的小广厚,只好跟上堂哥哥广智去捡煤矸石。每天,天还没亮,广厚就背上小筐,顶着寒风,朝煤场奔去。精薄的空心棉袄棉裤,怎么抵得住寒风的袭击?小广厚觉得,狂风简直要撕破他的皮,刮透他的心似的。小广厚用冻得红肿的小手,不停地捡着煤矸石,累得汗水浸湿了棉袄,手上的裂口迸出了鲜血,他还是不顾一切地往筐里扔着:一块,两块,三块......多捡一块,家里就多一点烧的,就多一口呼气;一天不捡,一天就没得烧。这样拼命干,一回也只能捡两三簸箕煤。但是,付出这样艰辛劳动,日子还是过不下去。广厚九岁,便跟上邻居大爷,到矿上的柱子厂去做工。有一天,厂里让他们去卸面袋。小广厚扛着四十斤重的一袋面粉,颤颤巍巍地爬上了高高的跳板。沉重的面袋压得他喘不上气来。小广厚觉得,这袋面简直比座大山还重,这跳板怎么那么高,那么长,老也走不到头啊?!他拼上全身力气刚刚走到面房,一筋斗便摔倒在地,沉重的面袋压在他的身上。这个块、

重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1)

重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提高数学教学质量 秋长中心小学黄惠琼 素质教育认为教学任务不仅是要传授知识,更要学生能力的培养。一直以来,在数学教学中,人们最为关注的是智力因素的培养,而忽略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殊不知,学生在掌握知识的过程中,智力和非智力因素是协同作用的,两者之间紧密、互相促进。因此,培养学生非智力因素是非常必要和重要的。下面就非智力因素的培养,谈谈我个人的看法: 一、创设情境,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高效率的教学,很大程度取决于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兴趣是一种潜在的素质,它能使学生在心理上产生爱好和追求的倾向,并主动去钻研、探索和学习。有了兴趣,他们往往表现为精神饱满,情绪激昂,有着强烈的求知欲。因此,老师在教学中应该想方设法创设问题情境,以思激趣,语言要幽默、形象、口语化,去诱导激发学生的兴趣。我在教二年级学习乘法口诀时,学生逐渐感到枯燥乏味时,我把乘法口诀与课本的游戏连起来讲解:一只青蛙一张嘴,两只眼睛四条腿,扑通一声跳下水;二只青蛙两张嘴,四只眼睛八条腿,扑通扑通跳下水……并仔细讲解:一只青蛙两只眼睛就是2×1=2……两只青蛙四只眼睛,就是2×2=4……再加上通过老师的形体语言的表演,学生的兴趣陡增,并很快地掌握了乘法口诀。 二、保护好奇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好奇心是对新事物进行探究的心理过程。在教学中捕捉和保护学

生的好奇心,显得非常必要和重要。当新知或新事物出现时,学生往往凭着一颗好奇之心,想去发现,想去求知,获取他们需要揭开的奥秘时,有意识地培养和开发这种非智力因素,会使教学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例如,我在教二年级“表内乘法”时,我先让学生出几道几个相同加数连加的题,让学生说出有几个相同加数,我立刻说出答案,不管学生怎么出题都难不到老师,学生觉得很奇怪,激发了他们的好奇心,课堂气氛变得很活跃。这时我不失时机地引入新课,提高了课堂的学习效率。 三、营造和谐平等的氛围,减轻学生的心理压力 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使学生从心理上消除对老师的戒备以及防范心理,避免学生在学习中产生过多的心理压力,或以灰色的心理看待老师,敌视老师和同学,以愉快、健康的心理对待学习、生活。这样,学生也愿意把自己的心理压力释放出来,遇到的难题也会倾吐给老师,使老师对学生的学习问题做到对症下药、有的放矢。因此,在教学中,老师要善于发掘、利用事物营造出一种浓郁热烈的和谐统一的课堂教学氛围,形成一种生动活泼、轻松愉快的课堂学习环境,从而减轻学习的学习压力,使其思维积极活跃,使其智力水平大大提高。教师还应尽量淡化师生界限,以消除学生和老师之间难以逾越的心理鸿沟。在给学生上课时,尽量放下老师的架子,要以平和的心态、温和的态度和学生交谈,拉近师生距离,让学生保持轻松、快乐的心情投身于学习,让师生在平等和谐的气氛中进行交流。实践证明学生喜欢哪位老师,就会对其相关学科产生浓厚的兴趣,从而激发出强烈的求

影响学习成绩的智力因素

1 第一章 影响学习成绩的智力因素 第一节 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 一、什么是智力因素 就学习心理而言,可分为认知性心理机能系统和非认知性心理机能系统。通常把构成前者的心理因素统称为智力因素,把构成后者的心理因素统称为非智力因素。智力因素包括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和思维力等,非智力因素包括动机、兴趣、情感、意志和性格等。智力因素在实际发挥作用时,是作为一个完整的整体的;在智力活动中非智力因素各自发挥其独特的作用,并且各个因素发挥作用的水平也不一样。 智力因素是智力活动的执行者,是智力活动的操作系统;非智力因素是调节者,是动力系统。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之间既存在很大的差别,同时又是

2 密切联系、互相制约、互为条件、彼此促进的。学习活动就是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两个系统共同参与的过程,而学习成绩则是这两个系统相互协调、共同作用的结果。智力活动是主动而复杂的心理过程,它不仅包含着各智力因素的相互联系和影响,还和其他心理过程错综复杂地交织在一起,共同构成人完整的内部状态系统。所以,离开人的整个心理状态,孤立地研究智力发展的做法是不可取的。此外,智力以外的许多心理因素,如兴趣、情感、意志等等,虽然不能直接实现认识过程,却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认识的过程和结果,影响智力的发展。 二、什么是非智力因素 非智力的心理因素包括兴趣、情感、意志等。许多追踪研究的结果告诉我们,不属于智力因素的个性心理品质,即非智力因素,对智力的发展起着长效的促进作用。例如,学习兴趣是学生进行智力活动的前提,是产生学习积极性的主要诱因,如果学生对学习产生了兴趣,就能孜孜不倦地进行钻研、探讨、攻读和创造。广泛的兴趣可以使学生从多方面获得知识,浓厚的兴趣可以使学生注意力集中,思路敏捷,想象丰富,记忆牢固,从而取得学习知识和发展智力的最佳结果。 学生学习成绩差,往往并不是因为智力愚钝,而是因为缺乏学习的动力和兴趣,或者是积极的情感和克服困难的坚强意志。创造性学习和智力的自主开发,不仅需

非智力因素

影响学生成绩的几个非智力因素 摘要:素质教育的提出是对学生成绩的一个淡化,其实素质教育是强调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发展的,也就是我们经常强调的既要注重学生智力因素的发展也要注重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发展。 关键词:影响非智力因素成绩 心理学研究的结果表明,具有中等以上智商的学生就可能取得好成绩,甚至可以超过智商高的学生。这说明提高学生的成绩不仅要发展智力因素同时必须重视和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 1、非智力因素的定义 非智力因素是由美国心理学家亚历山大(W.P. Alexander)在1935年发表的《具体智力和抽象智力》一文中首次提出。1950年,韦克斯勒(D. Wechsler)又在《美国心理学家》杂志上发表了《认知的,欲求的和非智力的智力》一文,专门就非智力因素问题进行了较深入的探讨,是非智力因素概念正式诞生和科学研究开始的标志。非智力因素已经提出各国都对此进行了研究。我国的学者最早对非智力研究的是燕国材教授。1983年2月11日,他在《光明日报》发表了《应重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一文,从此“非智力因素”及其相关问题引起了我国教育学和心理学界的重视。 2、非智力因素的构成 由于非智力因素是指智力以外的对学习活动起着起动、导向、维持和强化作用的个性心理,因此,心理学家们把那些个性心理作为非智力因素的主要内容。大多数心理学家认为,非智力因素的主要内容

有1.兴趣与爱好; 2.愉快的情绪、对事业的热情;3.对挫折的忍受性与意志力;4.活泼的性格、宽阔的胸怀;5.自信心与好强心;6.远大的理想与目标;7.高抱负;8.焦虑。在此我们可以把它归为以下四类:兴趣、习惯、意志、情绪。那么如何利用这四个方面的非智力因素来提高学生的成绩,为我们一线的教师所用就是我们目前所要考虑的问题。根据以往的教学经验我认为可以从非智力因素的构成入手,来合理利用非智力因素提高学生的成绩。 3、利用非智力因素的方法 3.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习兴趣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学习动机,学习动机是推动学生学习的直接动力。众所周知动机分为外部动机和内部动机。外部动机来自社会和舆论的影响,它往往与学生所处的环境相联系;如家长的期望、教师的表扬或批评等。内部动机来自对知识本身的向往、渴望学习后得到的乐趣等。所以我们要兼顾两者的特点积极利用两种动机为学生的成绩服务。 3.2、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 教师在教授知识的过程中要注重学生良好习惯的培养,心理学研究表明我们只要21天的时间就可以将一个良好的习惯养成。但是在培养的过程中教师要给学生鼓足士气,让学生有信心完成习惯的培养过程。 3.3、锻炼学生的学习意志 人的意志、性格与能力发展有关系。赛尔金娜(В.И.Сулнкина)

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在现实生活中,有些学生在学校读书时,曾被认为是智力出众的学生,毕业后却没有什么作为。这一事实证明,智力高的未必一定能成才,隐藏在事实后面的一条真理是:人的成才除了一定的智力因素和社会条件外,还取决于一些非智力因素。 一、什么是非智力因素 顾名思义,非智力因素是相对智力因素来说的,一般认为智力因素包括六个方面:注意力,观察力,想象力,记忆力,思维力,创造力。非智力因素,指与认识没有直接关系的情感、意志、兴趣、性格、需要、动机、目标、抱负、信念、世界观等方面。这些非智力因素,在人才的成长过程中,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一个智力水平较高的人,如果他的非智力因素没有得到很好的发展,往往不会有太多的成就。相反,一个智力水平一般的人,如果他的非智力因素得到很好的发展,就可能取得事业上的成功,做出较大的贡献。我国著名的数学肖张广厚(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他在小学、中学读书时智力水平并不出众,他的成功与良好的非智力因素有关。他曾说:"搞数学不需太聪明,中等天分就可以,主要是毅力和钻劲。"达尔文也曾说过:"我之所以能在科学上成功,最重要的就是我对科学的热爱,对长期探索的坚韧,对观察的搜索,加上对事业的勤奋。" 从心理学上讲,感情、意志、兴趣、性格、需要、目标、抱负、世界观等,是智力发展的内在因素。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一个人的非智力因素得到良好的发展不但有助于智力因素的充分发展,还可弥补其他方面的不足。反之,如果人缺乏意志,贪图安逸,势必影响其智力的发展。非智力因素作用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动力作用非智力因素是儿童学习的动力,是学习积极的心理机制。非智力因素(情感、意志、需要、态度、目标、抱负),能促进儿童的智力健康发展,学习积极性高,态度正确,求知欲旺盛,注意力集中,自制能力强,这就有助于他们学习成绩的提高,促使智能发展和发挥。反之,非因素发展不良的儿童,则学习积极性不高,缺乏自觉性,注意力涣散,情绪不稳定,缺乏毅力。因此,家长抓儿童智力发展,还要注意培养儿童认真,负责,刻苦学习的态度,不断激发儿童和求知欲和探索精神。 (二)定向作用非智力因素对儿童的学习活动起着定向作用,它把儿童的认识和行为统一起来,集中于学习活动,用于记忆,想象和思维所观察的事物和所学习的内容方面。有些学生学习成绩不好,不是智力差不如人,而是学习积极性不高,自控力差,学习精力不集中所造成。 (三)巩固作用儿童的学习活动,不仅要具有吸引力和趣味性,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儿童的坚韧性和克服困难的精神,使他们经常保持勤奋向上的情绪和刻苦学习和积极性,这样才能不断前进。反之,娇气、任性、懒散的消极因素起主要作用,情绪忽冷忽热,缺乏克服困难的精神,就不能巩固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四)弥补作用智力发展不好的孩子,只要非智力因素得到发展,可以弥补其智力的不足。俗话说:笨鸟先飞,勤能补拙,就是这个道理。科学家居里,大发明家爱迪生,从小被人斥之为笨蛋,没出息的人,然而偏偏是他们为人类做出了杰出的贡献。智力低下的卡尔·威特,在非智力因素的促进下,一跃而为神童,16岁成为柏林大学的教授。 二、兴趣是儿童成才的动力 (一)什么是兴趣兴趣是一个人对客体的选择性态度,是在需要的基础上形成的,需要有生理方面的和心理方面的,当需要得到满足时,就产生情绪的快感,这种选择性态度,称作为兴趣,兴趣随年龄的增长有所变化。 (二)兴趣的作用要使儿童适应环境,对生活充满热情,就要善于培养儿童的兴趣。广泛的兴趣,使人精神生活充实,并能应付多变的环境,兴趣使人充满欢乐。积极的兴趣能丰富人的知识,开发智力,广泛而稳定的兴趣,能开阔眼界,使人知识丰富。长期稳定的兴趣,

浅谈非智力因素对学生学习的影响

浅谈非智力因素对学生学习的影响 三河回民学校郭莉华748207 【摘要】学生在学校学习会受到学生自身的智力和智力以外诸如学习兴趣、师生关系、学风班风、同伴关系、环境等因素的影响。而这些非智力因素对学生学习的影响会大于智力因素。 【关键词】非智力因素学生学习影响 一些学生智力较高,但是不把聪明放在学习上,他们调皮捣蛋,鬼点子很多,十分活跃,容易被不利于学习的因素干扰,难以取得好的学习成绩。而智力一般,踏实勤奋,乐学爱学的学生,自控能力也比较强,能够排除外因的干扰,往往能考得较高的分数,成为一个班上的学习佼佼者。因此,笔者认为非智力因素能决定学生学习的成败。美国的钢铁家、演说家卡耐基说,人的成功15%靠的是智慧、技能,85%靠的是做人。美国哈佛大学博士丹尼戈尔曼认为,一个人事业能否成功,20%取决于他的智商,80%取决于他的情商。 一、学习兴趣对学生学习的影响 柏拉图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对自己感兴趣的现象、原理、规律、课程等,总是主动地去认识、探究。这样,学习成绩自然会优秀。反过来,他认为不重要或者不感兴趣的知识,他就会消极地应付,无学习的动力。没有学习兴趣,老师上课时他就会有偷偷玩耍或走神等现象,在课堂上睡着也是时空见惯的事,更有胜者会逃课。这样的学习方式当然不会有好的成绩。这就是造成很多学生学习过程中偏科的主要原因。我校有一位七年级的学生,她除地理和历史两科不及格外其他各科学习成绩都很优秀。问其原因,她的回答是中考时不开考这两门学科,没有必要学好。这就是缺乏学习兴趣而偏科的一个典型案例。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设法激趣,以诱发学生的学习和探究动机,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 二、师生关系对学生学习的影响 教学过程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互动过程。虽然说教师只是起引导作用,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但是也不可否认教学过程离不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在传授知识、引导学生去探究的同时,还扮演着组织教学,维持课堂秩序的角色。课后还要督促学生完成作业,处理学生之间的大事小情以及学生带来的诸多问题。在这些事情中,一些学生会认为教师有失偏颇,是和他们过意不去,就会产生对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