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霍恩比“翻译综合法”与巴斯内特“文化翻译观”比较

霍恩比“翻译综合法”与巴斯内特“文化翻译观”比较

霍恩比“翻译综合法”与巴斯内特“文化翻译观”比较
霍恩比“翻译综合法”与巴斯内特“文化翻译观”比较

霍恩比“翻译综合法”与巴斯内特“文化翻译观”比较

摘要:自翻译研究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兴起以来,从事翻译研究的学者借鉴各种理论范式,全面考察翻译的结果和过程。本文比较两位在译坛影响巨大的翻译研究者斯内尔·霍恩比及苏珊·巴斯内特的翻译思想,从二者翻译思想的“同”入手,着重谈二者翻译思想的“异”,旨在更全面地认识两位翻译理论家,更深入地认识和理解他们的翻译理论。

关键词:巴斯内特文化翻译观霍恩比翻译综合法

1.引言

20世纪70年代中叶,翻译研究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宣告成立,自此翻译研究者们尝试借鉴各种理论范式,全面考察翻译的结果和过程。在国际译坛影响巨大的翻译研究学者及第二语言教学专家,斯内尔·霍恩比在系统梳理翻译研究的基本知识后,致力于在翻译研究中的语言学派和文化学派之间建起一座桥梁,并且尝试提出一种适用于各种翻译类型的综合翻译理论方法(an integrated approach)。她提出从文化的角度研究翻译是一种新的研究范式而不仅仅是在原有的范围内改变立场,或者说转换视角的行为。这些新的研究视角拓宽了翻译研究的视野,引发了人们对于翻译本质的进一步审视和思考。

自翻译研究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兴起以来,它开始了广义上的文化转向。就文学翻译而言,这种新的文化范式包括文学翻译过程中的文化取向、翻译文学在译语文学系统中的地位、译语文化对文学

从巴斯奈特文化翻译观看文学翻译中文化负载词的处理

从巴斯奈特文化翻译观看文学翻译中文化负载词的处理 [摘要] 文化负载词是指原语词汇所承载的文化信息在译语中没有对等词,因而文化负载词的的适当处理是文学翻译中最具挑战性的任务。本文从巴斯奈特文化翻译观视角探讨文学翻译中文化负载词的处理,笔者希望通过本文能够对文化负载词的翻译带来一定的启示,最终使译文读者跨越文化的障碍,达到文化上功能对等的效果。 [关键词]:苏珊·巴斯奈特文化翻译观;文化负载词;归化;异化 序言 随着跨文化交际的日趋频繁,翻译的语言学方法在翻译研究中遇到了极大的挑战。1990年苏珊·巴斯奈特和安德烈·列费维尔合编的《翻译、历史与文化》一书鲜明地提出了西方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巴斯奈特认为翻译是文化内部和文化之间的交流,翻译的对等就是原文与译文之间在文化功能上的对等。文学作品中蕴藏着大量的文化负载词,如成语、俗语、谚语、典故、委婉语等。文化负载词是民族语言文化的结晶,是一个国家的传统核心价值所在。在文学作品翻译中,文化负载词的适当处理对于传播和树立国家形象极其关键。本文以巴斯奈特文化翻译观为指导,举例探讨对文学作品翻译中在处理文化信息时所采用的归化和异化两种策略。 一、苏珊·巴斯奈特以其文化翻译观 1. 苏珊·巴斯奈特 苏珊·巴斯奈特是一位活跃在当今英国甚至整个世界翻译界的著名翻译家和翻译理论家,是西方翻译研究向文化转向的坚定倡导者。她的著作主要有《翻译、历史与文化》(Translation, History and Culture)(与列弗维尔合编)、《翻译研究》(Translation Studies)、《比较文学:批评导论》(Comparative Literature: A Critical Introduction)、《文化构建:文学翻译论集》(Constructing Culture: Essays on Literary Translation)等。作为翻译文化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巴斯奈特的翻译思想对翻译研究的影响深远。 2.苏珊·巴斯奈特的文化翻译观 巴斯奈特的文化翻译观在《翻译、历史与文化》这一著作中得到了充分体现。其主要内容表现在:第一,翻译应以文化作为翻译的单位,而不应停留在传统的词、句子、段落或是语篇上;第二,翻译不是一个单纯的译码——重组过程,而是一个交流的行为;第三,翻译应走出语义等值的局限,实现文化上的功能对等,翻译的等值是多层面的。翻译不应局限于对原语文本的描述,而在于该文本在译语文化里功能的等值;第四,翻译的原则和规范是不断变化的。翻译的目的就是满足文化的需要和一定文化里不同群体的需要。 根据巴斯奈特阐述的文化翻译观,翻译的目的在于文化交流,因而文化是第一位的,信息是第二位的。就具体翻译而论,译者应该尽可能地保留文化的

文化翻译观下的旅游翻译

文化翻译观下的旅游翻译 宋玮炜 摘要:旅游是一种跨文化的交流活动,旅游翻译中涉及到许多文化因素,其中中西文化差异给汉英旅游翻译造成了较大的困难,如果不能合理的处理旅游翻译中的文化因素,势必影响翻译效果,同时,也不利于旅游的发展。本文运用了文化翻译观的有关理论,分析了旅游翻译中存在的文化因素问题,并提出了基于文化翻译观的旅游翻译策略。 关键词:文化翻译观;旅游翻译;文化 随着全球信息时代的降临,我们经历着信息爆炸、知识爆炸,同时也经历着翻译爆炸。我国旅游翻译的兴起是由我国旅游业的腾飞带来的。我国地大物博,有着十分丰富的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我国旅游业的发展主要是在改革开放,特别是我国经济开始高速发展和国内社会环境日益稳定之后。旅游业不仅为我国带来了更多的外汇储备,并能带动其他一系列服务产业的发展,同时也能提高我国的国际声誉及地位。而当今,最盛行的莫过于文化旅游,它是旅游学大范畴中的一个全新概念,是旅游活动中的一个以文化追求为核心的旅游方式,主要关注一个地区或国家在历史文化方面的精神、物质、口头或非物质的遗产,了解不同民族和人民的不同文化的独特旅游活动,是一种高层次、高要求、高水平的现代旅游。吸引海外游客源源不断来我国的是我国深厚的文化积淀,引人入胜的民俗风情,这就极大地促进了我国旅游资料的翻译,而其中很大一部分,也必然涉及传统习俗,人文文化翻译。但是,中西文化中存在的巨大差异在某些方面又成为旅游的障碍,文化鸿沟两岸的不同的文化思维和文化视角会造成不可避免的“文化碰撞”。由此看来,承载这种文化和产业双重属性的中国旅游业应在跨文化传播的视角下,研究和探讨在旅游翻译中的文化对接策略和技巧。 一、“文化翻译观”理论概述 随着语言学的发展,人们对翻译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翻译研究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文化翻译观”。人们不再把翻译看作是静止的、纯语言的机械转换,而是将其视为在特定的社会历史文化背景下的交流过程。“文化翻译观”的提出者应当首推英国的苏珊·巴斯奈特(Susan Bassnett),她是沃瑞克(Warwick)大学比较文学理论和翻译研究生院的教授、翻译家、诗人和文学家。作为翻译文化比较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她的“文化翻译观”对翻译研究意义重大。巴斯奈特认为“如同在做心脏手术时人们不能忽视心脏以外身体其他部分一样,我们在翻译时,不能冒险将翻译的语言内容和文化分开处理”。

翻译中的文化观

姓名:方守义学号:201420270 班级:外应一班On Cultural Differences and Translation Methods Abstract:Language is the carrier of a culture. It contains rich cultural information. Therefore translation is not merely to convert one language into another, and it is also a communication activity which involves converting one type of culture into another. Cultural factors begin to gain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of translators. we find that cultural differences pose major barriers in translating. A thing which is self-evident in one culture has to be painstakingly explained in another. The most serious mistakes in translating and interpreting are usually not the result of verbal inadequacy, but of wrong cultural assumptions. Hardly can any text be successfully translated without appropriately dealing with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source and target cultures. Therefore in this paper I intend to analyze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Chinese and Western cultures as reflected in translation, then to put forward some translation methods(domestication and foreignization) in dealing with them. Key words: cultural differences; domestication; foreignization 1. Cultural Differences 1.1 Different Geography Geographical culture refers to the culture formed by the area, natural condition and circumstances the country lies in. In ancient Greece, the long winding seashore along the islands, which led to Asia Minor. Relations among the people were not so strictly classified. The geographical conditions and features in each country have also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in determining the national characteristics in language expressions. Different nations use different expressions and words for the same phenomena and objects. It is because the different geographical conditions and features in each country reflect different life experiences. 1.2 Different Ways of Thinking The Chinese people are known to the world by their intuitive, whole and dialectical way of thinking. The westerners have had a frame in their heads before speaking or writing, while the Chinese people usually express their ideas free from any fetters. Different ways of thinking affect the accuracy of translation. The English stress formal logic, and the English syntactic structures emphasize hypostasis .While the Chinese do not stress formal logic as much as the English do, Chinese syntactic structures emphasize parataxis, which causes great difficulty in Chinese-English

中西文化差异与翻译

临床2班 刘诗韵 2013111040 中西文化差异与翻译 美国著名的翻译理论家尤金奈达认为:翻译是指从语义到语体在译语中间最贴切而又最自然的对等语再现原文的信息。奈达的定义体现了他在语义和语体两个层面提倡等值翻译的观点, 却未提到文化的再现。对翻译的正确理解应该是语际之间的信息传递和语族之间的文化交流。文化、语言和翻译之间关系密切。英国语言学家约翰莱昂斯认:“特定的社会的语言是这个社会文化的组成部分。每一种语言在词语上的差异都会反映使用这种语言的社会的事物、风俗以及各种活动在文化方面的重要特征”。两种不同的民族语言的交流,实质上是两种民族文化的交流。翻译是一种有目的的跨文化交际行为,任何翻译都离不开文化。为此,译者不但要精通目的语和源语,还要了解和研究诸多语言背后的文化,熟悉中西文化的差异。在正确翻译观的指导下,对文化差异进行合理的文化转换。 一、中西文化价值观念的差异 价值观念是任何社会或文化中的人不能回避的指令, 作为文化构成的深层因素, 它既是社会文化的组成部分。又是社会文化在人们心目中长期渗透、积淀的结果。变成民族性格的基石。中西文化差异之一是时间取向不同。中国人在时间上采取过去取向,对过去的眷恋自然而然地产生了中国人对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珍视。与此相通,中国人崇拜祖宗、敬老尊师、重经验、重年龄。在中国文化中长者是智慧和权威的象征。称年长者“老师傅“、“老干部”、“老大爷”。“马老”、“张老”甚至成了少数德高望重的人才享有的尊称。与此相反。西方人在时间上是未来取向。美国人喜欢向前看, 总是着眼于未来。因而尊重青年是西方文化中第一级价值。老在西方意味着来日无多,面临失去。 竞争力而被淘汰的危险。因此, 我国公共汽车上为敬老而设的专座的字样不能简单地译为“old people“, 应按西方人的观念译为“Courtesy Seats”, 方可被英美人所接受。英美人忌老、怕老。他们费尽心机地来委婉地表示“老”这个概念。如: the adbanced in age( 年长者) , the mature( 成熟者) , the longer liv ing( 生活经历较长者) , a seasoned man( 历练者) , senior cit izens( 资深公民) 等。谦逊在中西文化中的地位也不同。受儒家思想的影响, 中国人喜欢谦虚内敛。所以中国人与人相处,习惯于卑己尊人。比如在接受别人赞誉时与西方人反应不同,总是说成“做的不够”或“没什么”, 给人的感觉是受之有愧。于是写文章的标题总爱用浅谈、略论、试论、管见等。提及自己的作品总爱用拙文、敝作等。中国人在谈论自己的事情时, 通常表现自谦或自贬, 力图达到“无我”或“超我”的境界。这种贬抑自我的做法令英美人十分费解。按照他们的习惯, 听到别人赞扬时应表示感谢或赞同, 这样既是对自我的肯定, 也是对他们鉴赏力的尊重。鉴于文化的差异, 汉语论文标题中的初、浅、试之类的谦辞,译成英语时可不译, 以避免误解。相反, 在论及有关对方的事情时, 中国人总爱抬高对方, 也是贬抑自我的一种方式。汉语中的敬辞很多, 如: 大作、贵府、贵姓、恭候、雅正等。译成英语时, 可把“敬”含义省去,译出“辞”即可。如”大名”译成”your name”, ”贵府“译成” Your home“。若将”大名“译成”your greatname“, ”贵府“译成”your honorable home“, 英美人会认为那是讽刺或挖苦, 或至少是虚伪。东西方价值观念差异较大的另一方面是个人与集体的关系。西方文化最重要的观念是个人主义( Individualism) , 其具体表现是自立精神( Self- reliance) 和 自我实现( Self- achievement ) 。翻译 Amer-ican dream实际上要对美国人不依赖世 袭的物质条件和社会地位、个人奋斗的精神进行诠释。另外, 美

文化与翻译

《外语与外语教学》(大连外国语学院学报)1999年第11期(总第127期)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 教 授 孙致礼 文化与翻译 以前,人们常说我国翻译界存在两大流派:文艺学派和语言学派。前者强调传达原作的艺术意境,因而把“传神”、“入化”视为翻译的最高境界;后者则将语言学的某些理论运用到翻译研究上,要求译作与原作“等值”、“等效”。但是,令人可喜的是,近些年来,我国翻译界又悄然崛起了一个新的流派:文化学派。他们认为,语言作为文化的组成部分,既是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又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两种不同的民族语言相交流,实质上是两种不同的民族文化的交流。在语言的交际过程中,两个不同国家或民族的人能否相互沟通,不仅取决于他们对于语言本身的理解,而且取决于他们对语言所负载的文化蕴意的理解。因此,他们主张在文化研究的大语境下来考察翻译。① 中外学者对翻译下过各种各样的定义,其中张今先生的定义尤为惹人瞩目:“翻译是两个语言社会之间的交际过程和交际工具,它的目的是要促进本语言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进步,它的任务是要把原作品中包含的现实世界的逻辑映象或艺术映象,完好无损地从一种语言中译注到另一种语言中去”。②进行文化交流,促进社会进步,这正是翻译的根本任务和最大意义所在。 从我国翻译界目前的状况来看,文化学派似乎尚未形成堪与文艺学派和语言学派并驾齐驱的势头。但笔者认为他们的理论为翻译研究提供了一个新视角,值得引起我们的重视。下面,笔者就从文化与翻译的角度,谈谈自己的一点肤浅体会。 一、“文化传真”是翻译的基本原则 鲁迅说:“如果还是翻译,那么,首先的目的,就在博览外国的作品,不但移情,也要益智,至少是知道何地何时,有这等事,和旅行外国,是很相像的:它必须有异国情调,就是所谓洋气。”③什么叫“异国情调”呢?显然,鲁迅指的不是在语言上“一味仿效西洋”,而是尽量保存原文所蕴含的异域文化特色。这就是说,翻译不仅要考虑语言的差异,还要密切注视文化的差异。文化差异处理的好坏,往往是翻译成败的关键。语言可以转换,甚至可以“归化”,但文化特色却不宜改变,特别不宜“归化”,一定要真实地传达出来。因此,“文化传真”应是翻译的基本原则。 “文化传真”可以说是在“更大语境”下做翻译。有时,从语言的角度考虑,可以得出一个译法,而从文化的角度考虑,可能得出另一种译法,而且可能是更高一筹的译法,例如: (1)“Y ou don’t want to lose Larry altogether,do you?” She shook her head.(S.Maugham:The Razor’s Edge, p.256) “你不想完全失掉拉里,是吗?” 她点头。(周煦良译《刀锋》,p.245) 在回答否定疑问句时,英美人着眼于所问的内容是否属实,而中国人则着眼于问话本身是否正确。如果仅仅从语言的角度考虑,周先生的译文无可指摘;然而,从文化的角度考虑,似乎有些“失真”:原文明明是“摇头”,译文为何改成了 “点头”?笔者认为,这两句话改一个译法,则可达到“文化传 真”的效果: “你并不想完全失掉拉里吧?” 她摇摇头。 “文化传真”的反义词是“文化误导”。如果我们光在文 字上作文章,不考虑其文化内涵,有时难免会破坏原文的“异 国情调”,代之以不伦不类的“本国情调”。例如: (2)“I bet you can’t spell my name,”says I. “I bet you,what you dare I can,”says he. “All right,”says I,“go ahead.” “G eorge Jaxon-then now,”says he.(Mark Twain:The A dventures of Huckleberry Finn,Ch.17) “我敢说你准不知道我的名字是哪几个字,”我说。 “我敢说你这可难不住我,我知道,”他说。 “好吧,”我说,“你说说看。” “荞麦的荞,自治的治,清洁的洁,克服的克,孙子的孙— 怎么样,”他说。(张友松、张振先译《哈克贝利?费恩历险 记》,p.116) 上面两位译者用心虽好,结果却是弄巧成拙:使不懂洋 文的读者误以为英文用的也是方块字。如果这种译法在50 年代还可说得过去的话,现在却是万万要不得的,而应老老 实实译成: ①王宁:文化研究语境下的翻译研究,《外语与翻译》,1998年第2期。 ②张今:《文学翻译原理》,第8页。 ③《翻译研究论文集(1894-1948)》,第246页。

浅谈中西文化差异与翻译_朱耀先

浅谈中西文化差异与翻译 朱耀先 文化差异是翻译中的障碍和难题。要在两种语言之间进行翻译,除了通晓两种语言文字外,还必须了解两种文化,深刻理解两种文化之间的差异。本文拟从历史文化、地域文化、习俗文化和宗教文化几个方面,就中西文化的差异以及翻译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谈一点自己的粗浅看法。 一、历史文化差异与翻译 历史文化指的是由特定的历史发展进程和社会遗产的沉淀所形成的文化。由于各个民族和国家的历史发展不同,因而在其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所沉淀形成的历史文化也不相同。在两种语言之间进行翻译时,会经常遇到由于历史文化差异而出现的翻译难题。 历史文化的一个重要内容体现为历史典故。历史典故是民族历史文化中的瑰宝,它具有浓厚的民族色彩和鲜明的文化个性,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最能体现不同历史文化的特点。要对这些历史典故进行恰当的翻译,就必须了解它们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并运用恰当的翻译方法,否则就不可能很好地体现和传递历史典故的涵义。例如,“东施效颦”这一汉语成语典故,对中国人来说,不难理解其文化内涵,但对于不甚了解中国历史文化的西方人来说,若仅仅直译为Tung Shih imita tes Hsi Shih,就没有准确、形象地表达和再现原典故的含义。东施是谁?西施又是谁?译者没有交待清楚。为了让西方读者能了解这一成语的内涵,比较合适的做法是采用直译加注的方法:Tung Shih imitates Hsi Shih(Hsi Shih was a famous beauty in the ancient King-dom of Yueh。Tung Shih w as an ug ly girl who tried to imitate her w ay)(杨宪益译)。这样,就会使读者一目了然。 又如“三个臭皮匠,合成一个诸葛亮”。诸葛亮是中国历史上的著名人物,在中国家喻户晓,他在中国读者的心中是当然的智慧的象征,但英美读者未必知道他是何人,与“臭皮匠”有何联系,若采用直译的方法,很难传递句子所蕴含的丰富历史文化信息,因此,只有采用直译和增译相结合的方法,才能使原语言的文化信息得以充分再现。故该句可译为:“Three cobblers with their wits com bined equal Chukeh Lia ng the m aster mind”. 再如,毛泽东《七律·送瘟神》诗词中有两句诗:“春风杨柳万千条,六亿神州尽舜尧。”诗中的“舜尧”是中国历史传说中的两位贤明帝王,为人民所爱戴,代表圣贤。这对于中国人来说比较容易懂,但对于英美读者来说,若采取音译,会使他们莫明其妙,因此必须增译注释。即使那样,仍有隔靴搔痒之感,而且显得累赘,同时也使诗句失去了“诗气”。亚瑟·古柏在翻译该诗句时干脆用Sag e-Kings代替,将其妙译为:“Spring winds mov e willow w ands,in tens of millions:Six hundred million w e sha ll all be Sag e-Kings!”这样翻译既简单明了,音韵铿锵,又达到了传神的效果。 对于有些历史人物和历史典故,可采用类比的翻译方法。据说,有一次周总理陪外国客人观看戏剧“梁山伯与祝英台”,翻译作了很多说明 7

苏珊巴斯内特的文化翻译思想简述-精品文档资料

苏珊巴斯内特的文化翻译思想简述-精品文档 资料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苏珊巴斯内特的文化翻译思想简述 1、苏珊巴斯内特简介 Susan Bassnett(1945--- )国际知名翻译理论学者、比较文学家和诗人,是英国沃里克大学(University of Warwick)资深教授,曾任该校副校长、“翻译与比较文化研究中心”主任。早年在欧洲多国接受过教育,掌握多门语言并了解多种文化,在意大利开始其学术生涯,到沃里克大学任教前曾在美国短期工作。现担任英国国家委员会英国研究咨询委员会主席、国际翻译理事会理事、欧洲翻译协会理事等学术团体职务。 巴斯内特教授学术兴趣广泛,从莎士比亚到西尔维亚普拉斯,从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到后殖民时期的印度,都在她的视域之内。她的研究范围包括:比较文学、翻译研究、英国文化、拉美文学、戏剧作品、女性作品和后殖民时期的翻译现象、旅行文学研究、传媒研究等等。 从1969年翻译出版意大利艺术评论家阿尔甘(G. C. Argan, 1909-1992)的《复兴之城》,到2009年出版与别尔萨博士合着的《全球化时代的新闻翻译》,巴斯内特已出版专着、编着和译着共30余种。 2、文化转向的历史背景 20世纪五六十年代,语言学翻译观在翻译研究中占据了主导地位。翻译被视为不同语言之间的转换。60年代后期,西方

翻译理论研究从字、词、句为单位过渡到以语篇为单位,翻译的功能学派大行其道。70年代,以色列学者Even Zohar提出多元系统理论(poly-system theory),西方的翻译理论研究真正从文本转移到文本以外的文化、社会、历史及政治因素的相关研究。这一时期的翻译研究虽然以不同的名称命名,“翻译研究”、“描述翻译学”、“多元系统理论”、“操纵学派”、“低地国家学派”等,但它们从事翻译研究的基本范式和方法却非常相近。 作为描述学派的前身,多元系统理论并没有将注意力集中在某种特殊的体裁(genre)上,而是着眼于各个民族不同的文化背景。因此,多元系统理论为翻译的“文化转向”奠定了基础,强调翻译活动应有目的文化的各个系统决定,强调翻译能促进文化的发展。此后,以Toury和Hermans为代表的描写学派(descriptive studies)发展了多元系统理论。1976年,在比利时勒芬(Leuven)召开的翻译界学术会议标志着翻译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成立。 “翻译研究”(Translation Studies)这个术语涉及描述翻译生产和过程中的各种不同的研究路径、方法和问题。学者们更多地从跨学科的角度,从比较文学、语言学、语言哲学、解释学、交际理论、符号学、人类学、社会学等学科借鉴新的研究方法,开拓新的思路。 3、巴斯内特的文化翻译观

翻译文化学派

翻译文化学派 一,翻译文化学派的概述 早期的语言学翻译研究提高了翻译研究的科学品质,摆脱了翻译研究长期以来局限于经验总结和无理论内涵的窘境,但是以奈达为代表的早期语一言学翻译研究还是存在一些不足,主要表现为对它的研究基本局限在文本之内,忽视或无视文本之外的因素对翻译的制约、影响和意义。从20世纪功至70年代起,不同的学者从各自的学科立场出发,进入翻译研究领域,开始探索新的翻译研究途径。这一时期的翻泽研究十分活跃,而其中最引人注目、并给翻译研究带来重大影响的是来自比较文学和比较文化的一批学者,包括列维、波波维奇、霍尔姆斯,以及埃文一佐哈、图里和勒菲弗尔等人。 他们以对翻译研究独特的视角和阐释揭开了当代西方翻译研究的另一个层面,即从文化层面切入进行翻译研究,其关注的重点也从此前的“怎么译”的问题转移到了“为什么这么译”、“为什么译这些国家、作家的作品而不译那些国家、作家的作品”等问题上,以研究译文的文化渊源,探讨译文产生的政治、经济、社会、意识形态等方面的文化背景。也就是说,这批学者的研究已经从翻译作为两种语言文字转换媒介的层面转移到了翻译行为所处的译入语语境以及相关的诸多制约翻译的因素上去了。这批学者的研究标志着当代西方翻译研究文化转向的开始,其中被公认为西方翻译研究文化学派的奠基之作的是美籍荷兰学者霍尔姆斯( James S. Holmes)的《翻译学的名与

实》( The Name and Nature of Translation Studies)一文。 90年代末,翻译界对广泛的文化问题的研究形成热点。1990年,巴斯奈特和勒菲弗尔在其合著的《翻译、历史与文化》一书中提出“翻译的文化转向”,并相继出版了多种专著和论文集,其中集中反映了他们的这一观点。在翻译的文化学派的形成与发展过程中,翻译理论家兰伯特(Lambert )、铁木志科(Tymoczko)、谢菲茨((Cheyfitz)等也做出了重要贡献,近年在西方影响较大的翻译理论著作主要是文化学派的作品。根茨勒在评价巴斯奈特和勒菲弗尔的“文化转向”观中指出:翻译研究已经进入“文化转向”时期,按此,文化研究应该进入“翻译转向”。文化研究和翻译研究已建立起密不可分的关系。 需要指出的是,“文化学派”这一名称在西方译学界使用得并不多,反倒是在中国翻译界使用得更为普遍。这当然跟最近一二十年来西方译学界出现并完成的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有比较直接的关系。较长时间以来,西方译学界对我们所说的“文化学派”使用的是另外一些名称,譬如“翻译研究派”(translation studies )。这个名称是由霍尔姆斯〔James Holmes)提出来的,但是这个术语后来已演变成一个学术一“翻译学”的名称,如果再用它来指称某一具体的翻译研究流派,容易产生混淆。 另外一个比较常见的名称是“描述翻译研究”(descriptive translation studies )学派,或简称“描述学派”,这是因为这一学派最早以修正“规定性的翻译研究”(prescriptive translation studies)而著称。因为这一学派非常强调译入语文化对翻译的作用,更多致力于从目标

中西文化比较与翻译

第4讲 中西小说比较与翻译中文化因素的处理 (一) 上一节我们讨论了文化因素,即文化词和三个类型的文化含义词在翻译中语际转换时一般的处理方式。本讲将结合小说翻译进一步分析和讨论小文化,及文化因素的处理问题。 1.童养媳 在西方社会是没有这种现象的,因此在英语中也没有与它对等的词。请看赵树理小说《小二黑结婚》中几个“童养媳”的处理方式。 (1)……有个老李带来个八九岁的小姑娘,因为没有吃的,愿意把姑娘送给人家逃个活命。二诸葛……就替小二黑收作童养媳。 (2)村里谁不知道小二黑不承认他的童养媳。 (3)二诸葛家里除了童养媳之外,三个人谁也没有睡。 (4)问:“你给小二黑收了个童养媳?” (5)回去吧!童养媳没处退就算成你的闺女! 译文:(略) 以上种种处理,都是“little girl”为基本词,在根据上下文加些适当的词语加以解释,“童养媳”的文化含义必须通过整个句子才能给以传达。 2.媳妇 “媳妇”这个词在汉语中可以指“儿子的妻子”,“晚辈亲属的妻子”,也可指“妻子”。“新媳妇”也可指新婚的儿子的妻子或妻子或新娘子,概念差一代。在汉译英时,往往要根据不同情况作不同的处理。 (1)于富的娘早死了,只有个爹,父子两个一上了地,家里只留下新媳妇一个人。(于富的妻子)(《小二黑结婚》) (2)于富他爹看见不像个样子,有一天发了脾气,大妈一顿,虽然把外人挡住了,新媳妇却跟他闹起来了。……哭了一天一夜。(是于富他爹的儿媳妇)(《小二黑结婚》)(3)林妹妹早就知道了,他如今要做新媳妇了。自然害羞,不肯见你的。(新娘)(《红楼梦》) (4)你如今做媳妇了,我才告诉你:这如今你林妹妹没了两三天了。(妻子)(《红楼梦》)(5)老太太和姑妈打量是那里的笑话儿?就是咋们家的那二位姑爷新媳妇啊!(新郎新娘)(红楼梦) 译文:(略) 3.亲属词 亲属词(kinship term),我们在第2和第3讲也已介绍过。它属于A类文化含义词。这也是翻译中经常遇到的难题之一,一般采用替代、释义(定义)、换一个角度说明的办法来处理。 (1)宝玉……拉着手哭道:“我问你:宝姐姐怎么来着?我记得老爷给我娶了林妹妹过来,怎么叫宝姐姐赶出去了?……”(《红楼梦》) 译文:(略) (2)凤姐姐说道:“刚才我到宝兄弟屋里,我听见好几个人笑。我只道是谁,巴着窗户眼儿一瞧,原来宝妹妹坐在炕沿上,宝兄弟站在地下。宝兄弟拉着宝妹妹的 袖子,口口声声只叫:‘宝姐姐!你为什么不说话?’” 译文1:(略) 译文2:(略) 英语中brother、sisiter两个词长幼之分,而汉语中姐姐、妹妹、哥哥、弟弟分得很清。《红楼梦》中不断出现大量的宝哥哥、宝兄弟、宝姐姐、宝妹妹、林妹妹,如果都要认真地分清

翻译中的文化因素_异化与归化

翻译中的文化因素:异化与归化 郭建中 提要:翻译中对文化因素的处理一般可分为两种方法:主要以源语文化为归宿和主要以目的语文化为归宿。这一区分是基于对中国古典名著5红楼梦6的两种英译本在隐喻、明喻和典故等方面翻译的分析上作出的。分析得出的结论是:考虑到不同的翻译目的、文本类型、作者意图以及读者对象,以上两种方法都能在目的语文化中完成各自的使命,因而也都有其存在价值。以上的分析也希望有助于调和有关处理翻译中文化因素的争论,即/归化0与/异化0之争。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归化,异化,翻译目的论 Abstr act:Approaches to cultures involved in translation may be divided into two methods:SL culture 2oriented and T L culture 2or iented.T his classification is based on an analysis of tr anslations of the figur ative use of language in the t wo English versions of the Chinese classical novel Honglou Meng .The analysis leads to the conclusion that both methods may be justified in their own r ight if we take into consideration the differences in the pur pose of translat ion,t he type of texts,the intention of the aut hor and the r eadership. Key words: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adaptation,alienation,skopos theory 一 最近二十多年来,翻译研究中出现了两个明显的趋向。一是翻译理论深深地打上了交际理论的烙印;二是从重视语言的转换转向更重视文化的转换。这两种倾向的结合,就把翻译看作是一种跨文化交际的行为。Christiane Nord (1991)干脆用/跨文化交际0(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来替代/翻译0这一术语;H olz 2Manttari (1984:17)甚至用/跨文化合作0(intercultural cooperation)来替代/翻译0。Andre Lefevere(1992)则把翻译看作/文化交融0(acculturation),而R.Daniel Shaw(1988)创造了/transculturation 0(跨文化交际)这个词。翻译已不再仅仅看作是语言符号的转换,而是一种文化转换的模式。这一点在学术界应该说已经达到了共识。 正因为翻译涉及到两种不同语言中的两种不同文化之间转换,就很自然地产生了一个语言与文化之间关系的问题。正如Juri Lotman 所说的,/没有一种语言不是植根于某种具体的文化之中的;也没有一种文化不是以某种自然语言的结构为其中心的。0(Juri Lotman &B.A.U spensky 1978)语言与文化是不可分割的。没有语言,文化就不可能存在;语言也只有能反映文化才有意义。因为翻译首先涉及到的是意义,而词只有与文化相关联才有意义,这就要求译者在进行语言操作的时候,具有深刻的文化意识。 二 翻译既然与文化密切相关,就很自然地产生了另一个问题:怎么处理文本中的文化因素,尤其是源语文化与目的语文化差异较大的文本。任何一个译者都知道,信息发送者对现实世界的认识与信息接受者是不同的,两者之间并不一定有对应关系。(Reeves 1994)正是在对待翻译中怎样处理文化差异的问题上,翻译界内部产生了分歧。一般来说,可分成两种对立的意见,即所谓/异化0 #12#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1998年第2期(总第114期)

浅谈文化翻译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sodocs.net/doc/d016353670.html, 浅谈文化翻译 作者:于卫 来源:《青年文学家》2009年第18期 摘要:翻译的复杂性与翻译理论研究的开放性决定了文化翻译理论产生的必然性。文化翻译是综合文化学、跨文化交际学和文化语言学来研究翻译活动的一种新的角度。把握和理解文化翻译的概念,认清文化翻译的目标,对我们研究翻译有着许多裨益。同时对文化翻译的基本原则和手法的研究将有助于我们适应今天全球化下的文化融合和冲突,更好的理解他国文化和传 播本民族文化。 关键词:文化翻译归化异化 随着文化学、文化语言学和跨文化交际学的兴起,翻译理论研究中出现了文化研究的取向,即文化翻译。它是综合文化学、跨文化交际学和文化语言学来研究翻译活动的一种角度和思路。只有把原作和译作分别放到源语文化和译语文化两个不同的文化背景下我们才能更加深入地认识翻译中的一些问题而不仅仅局限于原作与译作之间的直接转换上。将翻译看作是一种文化的接触、交流与理解,将有助于认识翻译所含的文化学意义以及它在发展过程中所受到的各 种社会文化的影响。 1文化翻译的概念 所谓翻译,就是将一种语言活动的言语产物转换到另一种语言中去,克服时空两方面的困难,把原文的意义在译文中表达出来。文化是指一个社会所具有的文化信仰、习惯、制度、目标和技术的总模式,是一个社会,一个民族的全部活动方式。一个民族既有自己的语言,又有自己的文化,这种文化是在特定自然环境、历史条件、地理位置和社会现实中形成的,因此具有特殊性。因而任何翻译都离不开文化。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并且在文化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起到传承、表达、体现文化的作用。语言是文化之魂,没有不根源于具体文化土壤的语言,也没有脱离核心语言而存在的文化。谭载喜说:“翻译中对原文意思的理解,远远不是单纯的语言理解问题。语言是文化的组成部分,它受着文化的影响和制约。”中西方在思维模式、地域区别、宗教信仰、政治制度、风俗习惯等方面都有很大的差别。因此,在翻译过程中,必须按照译入语民族思维方式的特点,调整语句结构,以符合译入语的表达习惯来表达。 需要指出的是,我们所说的文化翻译不能简单地理解为翻译文化,尽管文化因素的处理是翻译理论与实践中的一个重要问题。从整体上来说,民族文化不能、也不需要“翻译”。翻译涉及的对象只是文字类的文化产品,只是文化中的一部分。文化翻译是翻译研究中的一个新的观念。 如果说传统的翻译研究仅仅局限于文本之间的转换,探讨并建立了各种翻译模式,提出了各种翻译标准,研究的对象是一种“纯翻译”,那么文化翻译所研究的对象则是现实的翻译,它不是理想化

从翻译的文化转向谈翻译策略重点

从翻译的文化转向谈翻译策略 一、翻译文化转向的提出翻译,简单说来就是通过语种转换把一种语言所承 载的信息转移到另一种语言当中。自古以来,翻译就在文化交流中起着举足轻 重的桥梁作用。人类是社会性的动物,有交际的需要。同样地,不同的人类文 明之间也沟通的需要,因为各文化之间的交流是人类文明发展和前进的动力所在。翻译就是顺应了这样的需要而产生,成为人类文明之间交流的手段的。各 种类型的翻译作品通过语言文字来展现不同民族和国家的文化,翻译也一直扮 演着文化传播者和文化沟通载体的角色。正是因为有了翻译,各个国家和民族 之间的文化交流才得以实现。翻译不仅促进了各国、各民族自身文化的繁荣, 更丰富了世界文明,促进了世界文明的发展。可以这样说,翻译不仅是信息在 文本之间的过渡,更是在文化之间的过渡,它的实质是一项以交流信息为目的 的跨语言、跨文化的活动。但是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翻译只是单纯地被作为 一种语言现象来研究,它被认为是纯粹的文字之间的过渡。翻译研究沉溺于对 字面形式的转换的研究,译文被视为与原文一一对应的复制品,译文对原文的 忠实与否被过分强调。这样从语言途径研究翻译无疑是有缺陷的,因为它不能 对翻译的目的、作用和功能进行深入的探讨,也没有认识到语言承载的是信息,更是文化。翻译不仅仅是语言层次上的问题,更是文化层次上的问题,是为了 文化交流。于是在20世纪80年代,以巴斯奈特(Susan Bassnett)和勒弗维 尔(AndréLefevere)为代表的文化学派提出了“翻译的文化转向”这一口号,把翻译的重点由作者转向读者,从原语文化转向译入语文化,为翻译研究打开 了新的文化视野和途径。 二、翻译中的接受美学和读者的期待视野从翻译的文化途径来看,原文本产生于出发语及其文化,译者首先以读者的身份阅读原作,然后按照自己的 理解着手翻译,此后,译作被介绍给译入语的读者,到达译入语的文化,接受 异域文化的考验,其结果可能是被接受,也可能是遭到抗拒。而在这一考验的 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是读者。众所周知,文学作品的价值不仅存在于作品本身 的文学艺术价值,更存在于作品之被读者接受,有读者的赋予。一旦脱离了读者,文学作品就毫无生命力可言。同样地,翻译也必将归结于读者。翻译作品 的存在是为了读者,其真正价值在于它们最终能被译入语的读者和文化接受。 可见,读者的地位不容忽视,而认识到读者重要地位的正是接受美学的理论。 接受美学(ReceptionAesthetics)是20世纪60年代中后期出现的一种文艺美学思潮。以德国康斯坦茨学派的姚斯(Robert Jauss)和伊瑟尔(Wolfgang Iser)为代表人物。接受美学的一个重大贡献就是确立了读者的中心地位。传

英汉翻译中的文化差异

摘要:翻译是用一种语言把另一种语言所表达的内容、信息和风格忠实、流畅、艺术地再现出来的实践活动。文化的共性使翻译成为可能,但其语言文化的个性又给翻译活动设置了障碍。本文从思维模式、价值观念、文化风俗、地理环境等方面论述了翻译过程中遇到的英汉文化的差异。 关键词:翻译;文化;差异 文化是人类在认识世界和改造客观世界的社会活动中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时建立起来的,是一个社会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总和。翻译与文化有着密可不分的联系。语言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文化赖以传播的物质表达形式。要将某一民族的语言及文化传播和扩散到异域。最有效的途径就是借助翻译。因此,文化、语言同翻译三者之间处于一种相辅相成、相互依存和相互影响的关系。 英汉民族有着截然不同的历史发展背景,在地域生存环境、生活习惯、宗教信仰、价值观念等方面都有着很大的差别,使得英语和汉语在应用中出现很多差异。 一.思维模式的不同 中国传统的宇宙观是“天人合一”,即人与自然是处于统一和谐的整体结构中,表现为人对自然的顺从及崇拜,认为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体现在思维模式上就是整合型思维,是一种整体优先的认知活动,体现在语言上就是整合型句式,它首先注重整体形象,然后再注重细节,为先整体后局部。汉语承受细节上的模糊,取得整体上的清晰。与此对应,西方文化坚持“天人相分”即“主客相分”的哲学观点。认为人是万物的中心,人与自然是相对分立的,人应处于支配和改造的地位。西方人认为整体是由个体构成,思维时往往以个别部分为起点,然后把这些部分拼合成一个整体,即分异型思维,也称解析式思维,体现在语言上就是分异型句式。例如: (一)我常见许多青年的朋友,2)聪明用功,3)成绩优异,4)而语文程度不足以达意,5)甚至写一封信亦难得通顺,6)问其故则曰其兴趣不在语文方面。倘若完全按原文的句法特征将其译成英文,可能是: (二)I have come across a great many young friends, 2)Bright and diligent,3)Do exceedingly well in studies, 4)but they are rather weak in Chinese, 5)even can’t write a smooth Chinese letter. 6)When asked why, they’ll say they are not interested in Chinese. 请看张培基先生的译文: I have come across a great many bright and diligent young friends who have done exceedingly well in their studies, but are rather weak in Chinese. They cannot even write a letter in correct Chinese. When I asked them why, they said they were not interested in the Chinese language. 英语的从句前必须根据其语法功能用when, where, who,that, an等表示关联词将其与主句衔接起来.这也是汉语语法隐含性(covertness)的一种表现。而英语的语法呈外显性(overtness),体现了英美人重个体,重分析的思维方式。 二.价值观念的不同 西方人空间对抗感很强,特别注重个人空间,也称“个人隐私”(privacy).他们认为个人的事不必让别人知道,更不愿别人干涉。所以,英美人的话题常从无伤大雅、公开性的天气谈起,年龄、收入、体重等都是很敏感的“privacy”。在个人隐私方面,中国人的观念比较淡薄,因此常常引起cultural shock。 这种不同还表现在对待其它事物方面,比如在中国人眼中龙象征着吉祥、权威、高贵和繁荣,“龙腾虎跃”、“龙飞凤舞”、“龙凤呈祥”、“生龙活虎”、“龙马精神”都带有褒义色彩,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