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林木病虫害防治复习资料

林木病虫害防治复习资料

林木病虫害防治复习资料
林木病虫害防治复习资料

林木病虫害防治-病理部分

绪论

一、林木病害防治学教学内容

二、林木病害防治重要性及发生的特点

第一章林木病害的基本概念

第一节林木病害

一、林木病害的概念

林木在生长发育过程中,由于受到其它生物的侵害或不良环境条件的影响,使得正常的生理活动受到干扰,细胞、组织、器官遭到破坏,林木生长发育不正常,甚至植株死亡。不仅降低了林木的产量和质量,而且造成经济、景观和生态损失。这种现象称为林木病害(原因、过程、结果)

二、林木病害发生的病原

1、侵染性病原(生物性病原):

真菌、细菌、病毒、植原体、寄生性种子植物、线虫、藻类、螨类

2、非侵染性病原(环境不良因子):

不适应林木生长的水分、温度、光照、营养物质、有毒物质等

三、林木病害发生的基本因素及相互关系

三大因素: 病原、感病林木和环境条件。

四、病害的种类及相互关系

1、侵染性病害由生物性病原引起的植物病害称为侵染性病害

2、非侵染性病害由非生物性因素引起的植物病害称为非侵染性病害

3、二者的互关系:⑴复杂⑵相互转变

病害四面体

人类活动也可能无意识地助长了某一种病害的流行,或者有效地控制了病害来的流行。如果考虑到人类活动的影响,常用“病害四面体”(或病害锥)来表示寄主植物、病原物、环境条件和人类活动之间的相互关系

第二节林木病害的症状

一、症状的概念

病状:林木发病后本身所表现出来的反常状态。如:花叶、黄化、肿瘤、丛枝等。

病症:林木发病后,病原物表现在病部的特征。如白粉、锈粉、煤污、毛状物、伞状物、点状物、煤层等。

症状:是病状和病症的综合表现,即林木发病后所表现病态特征。

二、常见林木病害症状类型

(一) 以病状为主的类型无病症或病症不明显。主要有以下几种:

1、花叶通常全株性的发病(多为系统性病害)局部表现,叶片颜色深浅不均匀,浓绿与浅绿部分相间夹杂,大多由病毒、类菌原体和生理因素引起。

2、黄化整个叶片或叶片的一部分均匀地变成黄色。多由缺素或病毒等引起。

3、肿瘤:枝干、根部和叶上形成局部性肿胀或成瘤状突起瘤多近圆形,有时呈梭状。瘤的体积可从几毫米到一米以上。一般由细菌、线虫和个别真菌引起。

4、丛枝枝条的节间缩短,叶片变小,枝叶簇生。呈扫帚状。多由类菌原体、或真菌引起。

5、萎蔫根、茎维管束组织受到破坏而发生的植物失水凋萎的现象。一般由真菌、细菌或生理原因引起。

6、小叶叶片变小。一般由缺素症真菌、病毒、螨类或引起。

7、流胶、流脂病部有胶质或松脂自树皮渗出。一般由真菌、细菌或非生物病原引起。

(二)以病症为主的类型发病初期就表现病症,病状不明显或被覆盖。主要有以下几种:

1、粉状物(白粉、锈病)

白粉:病菌覆盖植物叶片、嫩枝、幼果的表面,其上出现很薄的白色或灰白色粉层,后期白粉层上出现散生的针头大的黑色或黄色颗粒。

锈病:发生于枝、干、叶、果等地上部分。病部出现锈黄色的粉状物,或内含黄粉的泡状物和毛状物。病部大多形成斑块或瘤肿。

2、霉状物(煤污、霉层)

煤污多发生于叶、果和小枝。病部为一层煤烟状物严密覆盖,煤状物很容易擦去。

霉层多发生在贮藏中的种子和果实上。种实表面出现绿色、黑色、粉色、或灰色的霉状物。

3、毛状物、疱状物

4、点状物、粒状物病原真菌在病部产生的黑色小点,多为真菌的繁殖体。

5、绳索状物、膜状物

苹果紫纹羽病--表面有紫红色菌索;苹果白纹羽--表面有白色菌丝膜

6、菌脓

(三)病症和病状均明显的症状类型此类型多为发病初、中期以病状为主,中、后期在其病状部出现病症。主要有以下几种:

1、斑点或叶斑:是最常见的一类病害。该类病多发生于叶和果实上,病部通常变色,形状近圆形、多角形或不规则形的坏死斑。

根据病斑形状和颜色的不同,这一类病害又分成角斑、圆斑、褐斑、漆斑、黑斑、轮斑等病名。后期病部组织坏死,斑点常出现绒状霉层、黑色小粒点或粘稠状等病症。

2、腐烂:是病原物分泌酶把植物细胞内的物质溶解,组织软化解体,流出汁液。腐烂组织常有各种气味。

3、溃疡:在枝干的皮层上韧皮部坏死、凹陷,病部周围稍隆起并木栓化,中央的组织坏死并干裂。

多数后期病部出现病症,往往为黑色小点或小的盘状物。多为真菌或细菌因起

4、炭疽:症状与斑点病相似。主要发生在叶片和果实上,坏死病斑上常有轮纹状排列的黑色炭质小点。

5、枯梢

三、症状在诊断上的意义

(一)重要的、主要的方法

1、症状具有特异性

2、症状具有稳定性

3、经济简便

(二)不是唯一的,需配合其他的诊断方法

1、变化性:不同生长阶段、不同寄主、不同发病阶段、不同器官、

2、复杂性:“同症异原”、“同原异症” 、“同原多症”

小结

本章重点内容主要有:

林木病害的概念

林木病害的症状

常见林木病害症状类型

症状在诊断上的意义

第二章林木的非侵染性病原

一、非侵染性病原

非侵染病原:不适应林木生长的水分、温度、光照、营养物质、有毒物质等。

(一)温度过高过低

1.高温---灼伤

主要发生在幼嫩枝干、幼苗、果实.如幼苗猝倒病、苹果日灼病。

间接作用结果,由于高温灼伤的伤口出现,导致病菌侵入,常诱发侵染性病害。如银杏茎腐病

2.低温---冻害

早春的叶、花、果,幼苗、秋梢、抽干

3.温差过大毛白杨破腹病

(二)水分过多或少

1.干旱:植物萎蔫、干枯,易诱发病虫害

2、涝灾:烂根、整株落叶、枯死

3、干湿不均:裂果,诱发干腐病

(三)营养失调

1.缺素症

①缺大量元素N、P、K;②缺微量元素Ca、Mg、Fe、S、Zn、B、Cu 等

2、营养元素过多及比例失调

(1)、山东N肥过剩,-→诱发侵染性病害;

(2)、果园Mn过量,-→粗皮病

(3)、比例失调,导致土壤污染,理化性状不良

3、缺素症的原因

(1)、土壤缺乏元素

(2)、土壤理化性质不良;

(3)、植物某一生长阶段相对缺乏

(4)、整体产量高,复种指数大

(四)有毒物质

1、空气污染:酸雨、so

2、co2 、co 、H2S、Cl2、O

3、HF

2、土壤污染:污水、过量肥、药残留物、PH

3、肥害、药害、除草剂害

(五)光照过强或不足

1、过强:→日灼(套袋)

2、过弱(不足):-→反季节育苗

二、非侵染性病害发生的特点

1、在时间上:暴发性,短时间大面积发生,往往与气候骤变或长期不良、近期农事管理(移植、施肥)

2、在田间分布上:成片状,往往与地形、地势、特殊地理及管理区有关

3、在症状上:无病症,无传染趋势。症状多发生在叶缘、叶尖、叶脉间,在整株上分布呈现规律性、方向性

三、非侵染病害的诊断和防治

(一)诊断

1、现场调查诊断;

2、症状诊断;

3、化学诊断;

4、防治诊断;

5、人工诱发试验

(二)防治1、适地适树;2、合理肥水;3、消除病因;4、化学补救。

复习讨论:

非侵染性病害发生的特点是什么?

如何诊断非侵染性病害

第三章林木的侵染性病原

第一节林木病原真菌及所致病害

真菌与人们日常生活的关系

分解有机质、可以食用、损坏粮食和物品、导致疾病、毒菇

一、真菌的基本形态及发育过程

真菌的发育可分为营养与繁殖两个阶段

(一) 真菌的营养体

⑴菌丝:纤细管状的细丝称为菌丝(真菌典型的营养体)

⑵菌丝体:菌丝的集合体称菌丝体。

①无隔菌丝低等真菌的菌丝常无隔膜,是一个连通的多核的细长细胞。

②有隔菌丝高等真菌菌丝都有隔膜,但膜上有微孔,使细胞间的原生质可以互相勾通。

③菌丝从孢子萌发而来,以其顶端向外生长。每一部分都有潜在的生长能力。

④菌丝的功能

菌丝各部分都具有吸取水分和养分的能力。营养物质和水分通过菌丝细胞壁而被吸收。

菌丝有时长出一种特殊结构——吸器,吸器通过寄主细胞壁上的小孔伸入细胞内吸取养分.

★菌丝自其顶端向前延伸,也可自其侧面形成分枝。

★在基物中或寄主体内,菌丝向各个方向生长以摄取营养物质。

★大多数真菌的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甲壳质。细胞膜内除细胞质外,常可见到线粒体、液泡,泡囊、内质网,核蛋白体,微粒体,晶体及牲粉等细胞器和内含物。

★细胞内含一个,两个或多个细胞核。菌丝细胞的细胞壁及细胞质多无色。

★含有色素的细胞质可使菌丝呈现不同的颜色。

(二)真菌营养体变态

菌丝的基本功能虽是进行营养活动,但有些真菌菌丝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紧密地交织成某种特殊的结构。如:子座、菌索、菌核等.这些结构在真菌的繁殖,传播和抵抗不良环境方面有着特殊的功能子座:是一个致密的营养组织,很象一个垫子,上面或其内部形成子实体或直接产生孢子.

菌核:组织形态与子座相似,但其外层菌丝交织得更为紧密,并呈褐色或黑色,内部较疏松。多近圆形,小的如菜籽,大的直径近尺。是一种休眠和渡过不良环境的结构。菌核萌发时产生菌丝,或在其上产生子实体。

(三)真菌的繁殖体

真菌的繁殖:分无性和有性两种方式,产生无性的和有性的两类孢子,分别称为无性孢子和有性孢子。

1.无性繁殖体及类型

凡是不通过性的结合而产生孢子的繁殖方式都统称无性繁殖。无性繁殖在真菌中极为普遍,产孢的过程和所产孢子的种类也很复杂。无性繁殖在真菌的扩展蔓延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在一个生长季节中,有可能完成从孢子萌发成菌丝,再由菌丝形成孢子这样的循环许多次,使真菌在短时期内迅速扩大其数量。

真菌的这种特性在植物病害的流行学上有着重要的意义.

常见的无性孢子有下列几种:粉孢子、分生孢子、厚垣孢子、孢囊孢子

2.有性繁殖体及类型

(1)有性结合过程

由两个不同性别的细胞配合后产生的孢子为有性孢子。真菌有性孢子形成的过程分为质配、核配和减数分裂三个阶段。

(2)常见有性孢子类型:接合孢子、卵孢子、子囊孢子、担孢子

多数真菌的有性孢子一年只产生一次,而且多发生在寄生长的后期,它具有较强的生活力,并能渡过不良环境,所以,有性孢子通常可以越冬和成为第二年植物病害的初次侵染来源

(四)真菌的发育过程

真菌典型的发育过程大致如下:

菌丝体经过一段时期营养活动后,产生无性孢子。无性孢子萌发成芽管,并继续生长成菌丝体。这是真菌发育过程中的无性阶段。在一个生长季节中,无性繁殖可以发生若干代。至发育后期,菌丝体上开始形成两性交配细胞。两性细胞经质配、核配和减数分裂后,产生有性孢子。有性孢子萌发再产生菌丝体.真菌的生活史(发育循环):

真菌的生活史:是指真菌从孢子萌发开始,经过一定的生长、发育阶段,最后又产生同一种孢子所经历的过程。

在植物病害防治中,研究病菌的生活史是非常重要的环节, 为什么?

二、林木病原真菌主要类群及所致病害

(一)真菌分类地位

真菌的分类系统,近年来有较大的改变。目前倾向于采用安思沃斯(Ainsworth)系统,

真菌门分亚门检索表

1.有能动细胞(游动孢子),有性阶段的孢子典型地为卵孢子………………鞭毛菌亚门(Mastigomycotina)

1?.无能动细胞.............................. ............... (2)

2.具有性阶段.............................. ............... (3)

2.缺有性阶段………………半知菌亚门(DeuteromTcotina) 3.有性阶段的孢子为接合孢子………接合菌亚门(Zygomycotina)

3?.无接合孢子...................................................... (4)

4.有性阶段的孢子为子囊孢子………子囊菌亚门(Ascomycotina) 4?.有性阶段的孢子为担孢子……担子菌亚门(Basidiomycotina) (二)林木病原真苗的主要类群及所致病害

1.鞭毛菌亚门(Mastigomycotina)

⑴特征:

①营养体:本亚门中的菌类营养体典型的是无隔的菌丝体,较低级的种类营养体简单不作丝状

②繁殖体:无性繁殖产生具鞭毛能游动的无性孢子和配子,或者其中之一是可游动的。有性繁殖产生卵饱子。

本亚门的主要科:

霜霉科:引起各种植物的霜霉病

腐霉菌科:引起各种植物的疫病和腐霉病、幼苗立枯病

2.接合菌亚门(Zygomycotina)

⑴特征:①营养体:菌丝无隔膜或有隔膜。②繁殖体:无性繁殖产生孢囊孢子。

⑵接合菌亚门主要的致病类群:毛霉目、根霉属

3.子囊菌亚门(Ascomycotina)

⑴特征:①营养体:除极少数为单细胞外,均为具隔膜的菌丝体。②无性繁殖:产生芽孢子,粉孢子、厚垣孢子和各式各样的分生孢子。有性繁殖:产生子囊孢子。

(2)子囊菌亚门主要林病重点目介绍

外子囊菌目(Taphrinales):属半子囊菌纲。子囊裸生,并排地着生在寄主组织表面,初时有如一层白粉。仅一科一属,即外囊菌属(Taphrina)。桃缩叶病

白粉菌目(Erysiphales)

座囊菌目(Dothideales):落叶松枯梢病、毛白杨煤污病

球壳菌目(Sphaeriales):板栗疫病杨腐烂病

格孢腔菌目(Pleosporales):杨溃疡病、杨黑星病

星裂盘菌目(Phacidiales):松落针病、槭树斑痣病

4 担子菌亚门(Basidiomycotina)

特征:①菌丝体:担子菌的菌丝有两种:单核的初生菌丝和双核的次生菌丝。前者在生活史中存在的时间一般较短,执行营养功能主要是次生菌丝.次生菌丝上有一特殊的结构,称做锁状联合,可以作为辨认担子菌的重要标志.

但并非所有担子菌都具有带锁状联合的次生菌丝.有些担子菌的次生菌可以组织成复杂的特殊结构——担子果。

②繁殖体:担子果。有性繁殖在次生菌丝上产生担饱子,除锈菌外,其他大多数担子菌不产生无性孢子或不发达。

担子菌亚门主要有层菌纲、腹菌纲、冬孢子菌纲

冬孢子菌纲

锈菌目:

锈菌目的真菌约有5000种,全是寄生菌,寄生于种子植物及蕨类植物上,引起锈病.锈菌的菌丝体

很发达,寄生在寄主细胞间,以吸器伸入细胞内吸取营养。锈菌的生活史比较复杂,有多型孢子现象。典型的锈菌能顺序产生五种类型的孢子,即:性孢子、锈孢子、夏孢子、冬孢子和担孢子。

各种孢子的代号和特征如下:

孢子类型孢子器发育阶段代表号

性孢子性孢子器单核单倍体0

锈孢子锈孢子器双核 1

夏孢子夏孢子堆双核Ⅱ

冬孢子冬孢子堆双核--单核双倍体Ⅲ

担孢子直接在冬孢子上产生单核单倍体Ⅳ

锈菌的核配和减数分裂都在冬孢子内完成所以在各种孢子中,只把冬孢子看作有性孢子

锈菌发育中的另一特点是普遍存在转主寄生现象:即:一种锈菌当发育到某一特定阶段时,必须转换寄主才能继续生存下去。如寄主在松树上的松-栎锈菌,其0、1两个阶段发育在松树上,而2、3阶段则必须转换到某些壳斗科植物上去,否则就不能继续发育过程.这种转换寄主的现象反映了锈菌在发育的不同阶段上营养要求的差异.

常见锈菌各属及所致病害:

层锈菌属,引起枣锈病;胶锈菌属, 引起梨桧锈病;栅多胞锈菌属,引起玫瑰锈病;栅锈菌属,引起杨柳锈病;鞘锈菌属,引起松针锈病;单胞锈菌属,引起国槐干锈病;柱锈菌属,引起松疱锈病;

层菌纲(Hymenomycetes)

层菌一般有比较发达的担子果,它们大多是腐生的,少数是植物病原菌。担子在担子果上很整齐地排列成子实层,担子有隔或无隔,一般外生4个担孢子,层菌通常只产生有性孢子即担孢子,很少产生无性孢子。病害主要通过土壤中的菌核、菌丝或菌索进行传播和蔓延。

本纲引起的病害主要有苹果紫纹羽病苹果根朽病

5半知菌亚门(Deuteromycotina)

本亚门真菌通称半知菌,是指有性阶段不明或缺乏或不常出现的真菌。

特征:

半知菌具发达的分隔菌丝体,以分生孢子进行繁殖或不产生任何孢子。本亚门主要有芽孢纲、丝孢纲、腔孢纲

⑴丝孢纲

①无孢目

丝核菌属

小核菌属:如苗木白绢病菌(Sclerotium rolfsii Sacc.)

②丝孢目:菌丝体发达,呈疏松棉絮状,有色或无色。分生孢子散生在孢子梗上或菌丝上,不形成孢梗束或分生孢子座。

瘤座孢目

(2)腔孢纲--球壳孢目

与林木病害有关的重要的属有:大茎点属。茎点属,色二孢属、叶点霉属。拟茎点属,壳囊孢属、壳针孢属、多点霉属、叶痣菌属

三、真菌的生理特性

真菌没有叶绿素,不能进行光合作用,是异养生物,必须从其他有机体吸收其所需要的现成营养物质。

四、真菌病害的特点

⑴首先是真菌性病害的症状特点。由真菌引起的林木病害,在林木发病部位不仅表现病状,而且在一定时期往往能观察到明显的病原真菌的特征,即:产生各种类型的病症,如霉状物,粉状物,粒状物和大型的子实体等。但是,应当注意的是不要轻易地把被害部位上出现的真菌都当作是必然的病原菌。特别是老旧的病部,不管是真菌病害、细菌病毒或生理性病害都往往被一些腐生性的真菌所污染。在这种情况下,病部所出现的真菌不是生病的原因,而是生病后组织死亡所导致的结果。

⑵其次是真菌性病害的传播特点。借风力传播能产生大量孢子。因此在孢子的飞散时期,掌握孢子的传播规律,对于病害的预测预报有实际意义。

⑶其三是真菌性病害的侵染特点.因为植物病原真菌是靠菌丝(或吸器)来吸取植物营养的,病原真菌除①从伤口或寄主植物的②自然孔口侵入外,还能借助于其分泌酶的作用和菌丝生长的力量③直接侵入寄主

⑷侵入的环境条件也应注意:例如,一般真菌对湿度的要求比较强烈,不论是孢子的萌发,菌丝的扩展,或者是孢子的形成,都需要有足够的水分。

五、真菌病害的防治

⑴选育抗病树种。⑵加强经营管理。⑶促进林木生长。⑷改善林内卫生状况。⑸积极消灭病原等

第二节林木病原细菌及其所致病害

植物的细菌病害是很普遍的,主要见于被子植物上,松柏等裸子植物上较少发现。目前已知的植物病原细菌有200余种,在我国已发现的有40余种。主要有青枯病、溃疡病、根癌病、斑点、穿孔等症状,如杉木细菌性叶枯病、核桃黑斑病、桃细菌性穿孔病等。

一、病原细菌的一般性状

植物病原细菌都是杆状的,绝大多数有鞭毛,可以运动。鞭毛数目最少是1根,一般是3—7根,也有更多一些或没有鞭毛的。大多数为端生鞭毛(极鞭),少数为周生鞭毛(周鞭)。

二、常见细菌各属及所致病害

野杆菌属:主要引起木本植物肿瘤症状,如杨根癌病等

欧氏杆菌属:引起植物病害类型以软腐为主,少数为枝枯、萎蔫等症状,如梨火疫病。

假单胞杆菌属:主要引起叶斑、枝枯、萎蔫等症状。如杉木细菌性叶枯病、油橄榄肿瘤病和木麻黄青枯病等.

黄单胞杆菌属:本属细菌大都是植物病原菌,主要引起叶斑、叶枯,少数引起萎蔫和腐烂。

三、细菌病害的特点

1、细菌病害的症状特点:

⑴主要症状有:斑点、溃疡、萎蔫、疮痂、穿孔、肿瘤、软腐、变色、黄化等。

⑵受害组织表面常呈水渍状或油渍状;腐烂型病部有细菌病害与真菌病害有明显的区别;叶斑型常常表面坏死部透明或半透明,病斑周围有黄、紫色晕圈或病斑出现穿孔、疮痂。

⑶唯一病症是在潮湿的条件下病部有黄褐色或乳白色粘稠似水珠状的菌脓。

2、细菌病害的诊断

诊断时:①症状观察及诊断。

②细菌溢脓观察及诊断。(在此基础上根据植物感染细菌后在受害部分的薄壁细胞或维管束组织中由于有大量病菌存在,所以切取小块病组织在显微镜下检查,便可见到有细菌从组织中流出。这是诊断细菌性病害简单而可靠的方法)。

3.细菌病害的侵染循环特点

在自然条件下,细菌的传播主要依靠雨滴的溅洒作用,少数主要靠昆虫传播。

①带菌的种苗是植物细菌病害侵染的重要来源。

②植物病死后的残体也是侵染来源之一。

③以土壤为越冬场所,成为次年侵染来源的细菌为数不多,都是些腐生性强的种类。

4.细菌病害的防治特点

①细菌病害的防治应着重消除侵染来源。作好种苗消毒和清除植物病死残体,是防治的重要环节。

②目前所使用的化学农药很少对细菌病害有效。抗菌素可收到很好的效果。

③各种病原细菌都可以从伤口侵入,特别是有些细菌非从伤口侵入不可,所以防止造成伤口和及时保护伤口,在防治上是非常必要的。

第三节林木病原病毒及其所致病害

在种子植物中,病毒绝大多数发现于被子植物。农作物中,几乎没有一种幸免于病毒的侵害,有的甚至可能受到几十种病毒的侵染。木本植物上所发现的病毒病害要比农作物少得多。受害的主要是阔叶树种。

一、病毒的一般性状

病毒是一种非细胞形态专性寄生物(在细胞内),体积比细菌小得多,其大小一般约在10一30nm,

为普通光学显微镜所不见。其核酸基因组分子量小于3×10…道尔顿。

二、病毒病的症状特点

1、病毒病绝大多数是系统性侵染的,症状以叶部和嫩枝表现得最为明显,有时也表现在果实上。

2、病毒病的症状主要有下列几种类型:

①叶片变色:各种病毒病几乎或早或晚都要在叶部表现出来。叶色斑驳不匀,即所谓花叶是最普遍的一种症状.

②畸形:许多病毒病除花叶外,往往伴随有卷叶.缩叶、裂叶,小叶或线叶等症状出现。病害严重时,果实也常出现皱缩、变小等现象。

③生长停滞:受病毒侵染的植物有的表现为植株矮小。开花,结果减少,甚至不开花结果。

3、症状上的另一重要特点,是各种病毒病都不出现任何病症。这一点也有助于把病毒病与其他侵染性病害区分开来。

★病毒病在症状上常易与生理性病害,特别是缺素症,环境污染所致肩害相混淆.

三、病毒病的诊断

1、电子显微镜的使用对病毒的研究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2、最简便的方法:是通过田间调查、症状观察进行初步诊断。

3、并进一步用人工诱发试验来确定它是否有传染性。要鉴定病毒的种类,还需在上述工作的基础上,测定病毒的传染方式,寄主范围,以及其他一些生物数据.有些病毒可利用血清反应来鉴定。

四、病毒病的侵染循环

1、病毒侵入植物时,必须要求有一个轻微的伤口。在自然界,这种轻微的伤口主要来自病健植物互相接触时的擦伤,或昆虫特别是具有刺吸式口器昆虫的刺伤。

2、病毒的传播是:①依靠昆虫为媒介。蚜虫,叶跳蝉等②也可以通过病、健植物的接触摩擦而传播。

③嫁接、插条和根蘖繁殖等是传播和接种病毒的重要方式。

五、病毒病害的防治

1.严格挑选无病的繁殖材料。特别要注意挑选无病的植株作为采穗,采条及分根的母树。作砧木的植株也要同样慎重挑选。带有病毒的繁殖材料用高温消毒的方法可以获得一定的效果

2.防除传毒的昆虫

3.选育抗病品种

第四节类菌原体及其所致病害

类菌原体可引起严重的林木病害,如泡桐丛枝病、榆韧皮坏死、枣疯、檀香木丛生病等,均可造成重大经济损失。

一、形态

类菌原体没有细胞壁,但有三层的膜。由于它不具细壁,形态往往多样,类菌原体大多呈圆形或椭圆形,也有呈纤维状或杆状的。

二、性状

类菌原体与病毒的另一重要差别是可以在活体外的人工培养基上培养,以及对四环素类抗菌素有特殊的敏感性。

在大型的类菌原体中,有时还可看到芽生和二分裂的增殖现象,它们寄生在植物韧皮部的筛管和管胞细胞内,偶尔也在韧皮部的薄壁细胞中发现

三、传播

植物上的类菌原体在自然界主要是通过叶蝉、蝽类传播,接种,少数可通过木虱和菟丝子等播.接种。类菌原体象病毒一样可以在传带昆虫体内增殖。

嫁接也是传播和接种类菌原体的有效方法。但就目前所知,类菌原体很难通过植物汁液来传染。在木本植物上,从类菌原体接种到发病所经历的时期一般较长,如枣疯病约需一个月,有时长达一年以上。

四、症状

类菌原体引起的植物病害,大多表现为黄化、丛枝和萎缩现象。丛枝上的叶片常表现:失绿、变小、发脆等特征;花有时变为叶;后期果实往往变形。有的植物感病后节间缩短、叶片皱缩,表现萎缩症状。

五、防治

1、药剂:类菌原体对四环素类抗生素药物非常敏感,使用这类药物可以有效地抑制病害的发展。

2、防治传播昆虫

3、修剪:

4、温水处理:

第五节寄生性种子植物(自学了解)

种子植物绝大多数是具有叶绿素,能行光合作用的自养生物,只有极少数是缺乏叶绿素不能进行光合作用或根系发育不全,而必须依赖其他植物生存的寄生物

全世界营寄生生活的种子植物已知的约2500多种,分属于12个科。其中最重要的为桑寄生科(Loranthaceae)、菟丝子科(Cuscutaceae)和列当科(Orobanchaceae)。

樟科、檀香科和玄参科中也有少数重要的寄生种类。桑寄生科、菟丝子科和樟科的寄生植物,都为害寄主的地上部分.列当科和玄参科的寄生种类则是根部寄生物。

寄生性种子植物都是严格的寄生物,但它们对寄主的依赖性却有所不同。

因此,将分为半寄生种子植物和全寄生种子植物.

●半寄生种子植物都有正常的绿色片,半寄生植物以桑寄生科为主。本科植物约有36属1300种,

●全寄生植物的叶退化成鳞片状,全身不含叶绿素,故不能行光合作用.根退化成吸器。所以,它们在寄生行为上与寄生微生物本质上是一样的。菟丝子科和列当科植物都是全寄生物。

菟丝子科

仅一属,即菟丝子属(Cuscuta)。我国约有10种,南北各省均有分布,菟丝子为一年生草本植物,茎线状,黄白色,不具叶绿素,叶和根均退化。以茎缠绕寄主植物枝干,从茎上伸出吸器,穿透寄主皮层吸取养分。

第六节林木的其他病原物自学了解

除以上几节所述的病原物外,某些线虫、螨类和藻类也能为害林木,引起典型的病理过程。

种苗学试题

种苗学试题库及参考答案 第一章 绪论 一、填空题 1.种子在植物学上是指由()发育而成的繁殖器官。 2.林木种子指一切可以用于直接更新造林或培育苗木的(),包括植物学意义上的种子,果实,枝、叶、茎尖、根等(),组织,细胞,细胞器,人工种子等。 3.真种子和类似种子的干果在林业生产上经常通称为()。 4.根据苗木繁殖材料不同,可以划分为()和()。按苗木培育年限不同可以分为()和()。 5.多年生苗木按育苗过程中有无移栽而分为()和()。 二、单项选择题 1.某苗圃面积为15hm,它应属于()苗圃。(1)大型;(2)中型;(3)小型;(4)微型 2.在苗圃中经过移植继续培育的苗木叫做()(1)营养繁殖苗(2)插根苗(3)移植苗(4)组织培养苗 3.苗木规格和活力等指标没有达到育苗技术规程或标准规定的要求,不能出圃造林的苗木是()(1)合格苗(2)等外苗(3)目标苗(4)最优苗 4.在原播种或插条等育苗地上未经移栽继续培育的苗木叫()(1)换床苗;(2)播种苗;(3)留床苗;(4)插条苗 三、多项选择题 1.人工更新的主要方法有()(1)直播造林(2)插条、埋干造林(3)植苗造林(4)天然更新造林 2.用以繁殖苗木的营养器官包括()(1)种条;(2)地下茎;(3)根系;(4)叶片 四、名词解释 1.林木种子; 2.苗木; 3.实生苗; 4.营养繁殖苗; 5.裸根苗; 6.容器苗; 7.移植苗; 8.留床苗; 五、简述题 1.举例说明林木种子可以分为哪几类? 2.苗木按培育年限的分类情况及相应的概念? 六、论述题 1.试述苗木的各种分类方法及其种类? 2.试述苗圃的种类及其特点? 3.我国在苗木培育中还存在哪些问题? 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胚珠; 2.繁殖材料 营养器官;

2002-2003年度林木育种学试题参考答案与评分标准

2002-2003年度林木育种学试题参考答案与评分标准 一、解释下列名词(每题1分,共10分) 1 林木育种学 根据遗传学原理,研究林木选育和良种繁殖的原理和技术的科学。 2设施保存 利用机械设备保存植物的部分组织或者器官,从而保存植物的种质资源。 3引种 将植物栽培到其分布区之外成为引种 4种源试验 将树种分布区不同中原的种子或者其他繁殖材料栽培在一起所做的栽培对比实验 5优树 在同一林分中,相同环境条件下,在生长量、木材质量、等性状上远远超过在其周围生长的同种、同龄的树木。 6选择响应 入选亲本子代平均值与入选亲本平均值的差 7杂交 通常指不同树种、或者同一树种不同小种、品种或者类型间的交配 8 无性繁殖 切取树木的部分器官或者组织,在适当的条件下使其再生为完整的新植株 9实生苗种子园 用实生苗做材料建立的种子园 10遗传测定 对选育出来的表现型通过无形繁殖后代或者有性繁殖后代进行田间对比实验,根据子代的表现对亲本的遗传品质作出评价,此过程称为表现性的遗传测定。 二、填空(每空0.5分,共15分) 1 林木育种主要包含资源的收集,优良品种的培育,遗传测定和良种繁殖等4项主要内容。 2 保存林木基因资源有设施保存,就地保存和异地保存三种方法。 3 树木引种成功的标准一是能适应当地的环境条件,二是经济价值符合要求。 4 影响地理变异的因素有分布区是否连续,大小,形状。 5 人工选择类型包括稳定性选择、方向性选择和分裂性选择。 6 家系可以分成两种:半同胞家系和全同胞家系。 7 优树的综合评选方法包括连续选择法、独立标准法和评分法。 8 用亲本和子代资料的回归系数来估算遗传力时,如果遗传力h2=b=0.4,则所用的亲本是双亲本。 9 某30年生红松人工林林分有1000株红松,平均树高为11米,从该林分中选择5株优树,平均树高14.5米,则入选率为0.005,选择差为3.5米。 10 杂交组合A×B称为单交,A×(B×C)称为三杂交。 11 嫁接形成的嫁接植株,具有根系的部分称为砧木。 12 树木枝条扦插主要有硬枝扦插和嫩枝扦插两种类型。 13 种子园管理的主要包括土壤管理、病虫害防治、树体管理和去劣疏伐等内容。 14 下列交配设计中每个字母代表一个亲本。则(1)A×B,C×D,E×F称为单交;(2)A×C,A×D,B×E,B×F称为巢式交配设计; 15 试验设计的原则是重复、随机和局部控制。 三、简答下列各题(每题4分,共40分) 1林木育种的主要特点

我国常见树种的病虫害及防治措施

我国常见树种的病虫害及防治措施 【摘要】近年来,我国在不断扩大绿化面积,使得人工林的面积在不断扩张。然而由于人工林的树种大多比较单一,病虫害种类繁多,导致林木免疫能力比较低。各类病虫害对林木行业的发展带来了严重阻碍,已成为林木行业所面临的第一大威胁。本文通过对树种病虫害的相关分析,提出了一系列的应对方法。 【关键词】病虫害;感染原因;防治 0.引言 目前,我国树种病虫害问题十分严峻,但是相关部门并未对此提起足够的重视,导致幼林保存率十分低下,给我国林木业带来了大量的经济损失。面对当前的病虫害形势,运用先进的经验和技术,积极采取一系列应对措施尤为重要。 1.树木感染病虫害的原因 导致树木发生病虫害的原因有多种。首先,我国林木结构分布十分不合理。树种单一,林木抵抗能力低下,导致病虫害盛行。经济贸易的全球化发展,导致新型病虫入侵和繁殖,而大多林农对病虫知识知之甚少,不能及时对林木进行检疫,也是病虫害发生的一大原因。而且由于全球变暖,气候异常,使病虫有了更高的生存能力,严重制约着林业的发展。 2.常见病虫害的发病规律及防治 病虫害的种类多种多样,对树木造成的伤害也不见相同。下面分析了常见树种的易发生的病虫害及其表现症状。 2.1根腐病 根腐病多从植物根尖或者伤口处被感染。积水过多,生长地过于潮湿、贫瘠,或移栽时根部掩埋太深都是导致树木易发生根腐病的原因。根腐病多发生在树木的新生根部。发病初期会出现浅褐色,随着进一步的发展颜色会逐渐加深。树木的皮层组织也会逐渐出现坏死的症状。这类病害初期并没有很明显的患病症状,严重会导致树叶的脱落和树木的死亡。比较大的树木患上此类病害后,患病部位依然直挺,树干底部以上会流出一些树脂类的物质。小树患病后,皮层组织会慢慢变软,然后腐烂,树木还可能出现枯萎现象。对于根腐病的预防一般采用改善移栽技术水平的方法。发病后也及时对植物根部浇灌瑞毒霉之类的治病药物。 2.2蚜虫 蚜虫病一般多发生春季,最初的发生期在三月中旬,最严重的时期是四、五月份。蚜虫多发生二十代左右,蚜虫多把卵留在树木的稍部、新芽处,发生后会导致树木枯黄,虽然不会危及树木的生命,但是会严重影响树木的生命。对于蚜虫的预防一般采取在冬季把带卵的纸条剪掉的方法,还可以适量喷施一定量的吡虫啉类的药剂,尽量在产卵之前或者是在卵的孵化期进行防治。 2.3叶斑病 叶斑病,顾名思义,可知其经常发生在树木的叶片部位。叶斑病的病菌一般会在寄主身上过东,易在气温较高的环境下发病,在多雨的季节病情则会加重。发病初始会有褐色斑点,逐渐扩展成红褐色外圈灰白色内圆的圆形癍,植物色斑周围会逐渐褪去绿色,发病严重后会导致植物身上产生黑色颗粒状的物质,植物逐渐枯萎。对于叶斑病的防治,应当采取积极去除带病的植株或纸条的方式,并要定期喷洒防治此类病害的杀菌剂。 2.4介壳虫

2005-2006年度林木育种学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2005-2006年度林木育种学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解释下列名词(本大题共8小题,每题2分,共计16分) 1 易地保存:将需要的生物资源保存在原生存地点之外的做法 2 引种:将植物栽培到其分布区之外成为引种 3 种源试验:将树种分布区不同中原的种子或者其他繁殖材料栽培在一起所做的栽培对比实验 4 遗传增益:选择响应除以被选择群体的平均数 5 无性系种子园:由优良无性系建立的以生产高产优质种子为目的的特种人工林 6 家系:由一个植株通过有性繁殖方法繁殖出来的所有植株 7 精选树:通过遗传测定证明遗传品质优良的优树 8 子代测定:对选育出来的表现型通过有性繁殖成子代后,进行田间对比实验,根据子代的表现对亲本的遗传品质作出评价,此过程称为表现性的子代测定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20个空,每空1分,总计20分) 1 遗传测定 2 设备保存 3 不需特殊保护能正常生长发与繁殖 4 分布区内环境复杂程度,或者不连续 5 个体变异。 6 生态型变异 7 块。 8 抗性指标 9 评分法。 10异。 11狭义遗传力 12 0.8 13 3.5米 14综合双亲的优良性状 15 三杂交 16 早 17 单位面积种子产量 18 遗传测定区 19 无性系测定 20 28 三、简答下列各题(本大题共8个小题,每题5分,总计40分) 1反复修剪法; 扦插或者嫁接法 组织培养法 2为了使引种取得成功,在引种过程中一般可以采取哪些措施? 1)引种要结合种源和优树的选择 2)要选多种立地条件类型作试验 3)配合引种进行杂交 4)适当的繁殖方式 5)农业技术措施 3 种源试验的主要作用 生产上,为当地选择最适合种源造林,划分种子调拨区 理论上,研究该树种地理变异模式与规律,生态因素对变异的影响 4 优势木比树法:将候选树与其周围生长的同种同龄的3-5株优势木对比而选择优树的方法。

林木病虫害防治验收技术标准规定

林木病虫害防治验收技术标准规定 根据公司《林木病虫害防治办法》和《林木病虫害调查规划设计技术标准规定》,结合实际林地情况,特制定林木病虫害防治验收技术标准,如下: 一、验收内容 1、防治的效果,检测防治是否到位,达到预期的防治目标。 二、验收指标 根据防治方法的技术要点,在验收之前确定具体的验收指标。 三、验收标准 根据防治方法,验收一般分为事中监督验收和事后验收。事中监督验收是指在实施防治过程中对相关环节实施监督验收;事后验收是指实施防治完毕后,对防治效果及范围实施验收。其标准具体如下: 1、事中监督验收不合格者,不予事后验收,不予结算; 2、事中监督验收由所在的林场林管员完成,事后验收由生产技术部完成。林场(林管员)要在事后验收开始之前将事中监督验收结果递交到事后验收人员手中。 3、事中监督验收只作为事后验收的依据,不作为施工结算的依据。事后验收结果是施工结算的唯一依据。 四、验收方法 1、事中监督验收方法,根据防治方法技术要点和要求,林管员必须详细记录在实施防治过程的每个细节,如物理防治方法操作是否到位、药物使用浓度、天气状况等。 2、事后验收方法,验收人员借助GPS等工具测定防治范围,采用样圆法,其半径为7m,调查验收防治效果,如虫眼、危害控制程

度、防治方法明确规定的技术要点(如涂蓝的高度)等等。 3、实施验收时,原则上必须有2个以上人员参与外业调查。 五、验收步骤 第一步:准备工作,收集事中监督验收结果。 第二步:外业调查 1、全面踏查每小班; 2、做相关调查。 第三步:内业整理 1、样点数据及图纸整理; 2、编写验收报告 第四步:递交成果 六、成果组成 1、文字性验收报告(以林场为单位),必须包括以下内容: 1)前言; 2)规划的简要说明; 3)验收情况; 4)分析评价。 2、附件 1)、规划明细 表1 林场林木病虫害调查明细表 2)、验收明细

东林林木育种学考试题02-04

2002-2003年度林木育种学试题(2003年7月17日) 一、解释下列名词(每题1分,共10分) 1 林木育种学;2设施保存;3引种;4种源试验;5优树;6选择响应;7杂交;8 无性繁殖;9实生苗种子园;10遗传测定 二、填空(每空0.5分,共15分) 1 林木育种主要包含,,遗传测定和等4项主要内容。 2 保存林木基因资源有设施保存,和三种方法。 3 树木引种成功的标准一是,二是。 4 影响地理变异的因素有分布区是否连续,,。 5 人工选择类型包括稳定性选择、和。 6 家系可以分成两种:和。 7 优树的综合评选方法包括连续选择法、,。 8 用亲本和子代资料的回归系数来估算遗传力时,如果遗传力h2=b=0.4,则所用的亲本是。 9 某30年生红松人工林林分有1000株红松,平均树高为11米,从该林分中选择5株优树,平均树高14.5米,则入选率为,选择差为。 10 杂交组合A×B称为,A×(B×C)称为。 11 嫁接形成的嫁接植株,具有根系的部分称为。 12 树木枝条扦插主要有和两种类型。 13 种子园管理的主要包括土壤管理、病虫害防治、和等内容。 14 下列交配设计中每个字母代表一个亲本。则(1)A×B,C×D,E×F称为;(2)A×C,A×D,B×E,B×F称为; 15 试验设计的原则是、和。 三、简答下列各题(每题4分,共40分) 1林木育种的主要特点 2 树木遗传变异的层次 3为了使引种取得成功,在引种过程中一般可以采取哪些措施? 4 种源试验方法 5 用材树种优树选择方法 6 影响遗传增益的主要因素及如何影响 7 插条幼化的方法 8 种子园一般划分为几个区,各起什么作用? 9 树木遗传测定的作用 10 无性系造林的注意事项 四、详细说明杂交育种的主要过程及技术(包括杂交目的、亲本选择、花粉技术、杂交技术、 杂种的测定和选择。20分) 五、计算题(共15分) 1 某树种的种源试验,参加试验的种源有5个。造林试验采用随机完全区组设计,3个区组,各种源20年生树高调查结果见下表。试对此数据进行方差分析,并用LSD法对种源进行多重比较,比较结果用字母标记法表示(10分)。 F0.05(4,8)=3.84;t0.05(8)=2.3

林木病虫害防治知识问答

林木病虫害防治知识问答 1、我国的十大森林病虫鼠害是指哪些? 我国是一个森林病虫害较为严重的国家,全国森林病虫害种类共有8000多种,经常造成危害的有200多种,其中目前危害较严重的"十大"病虫害有:松毛虫、美国白蛾、杨树蛀干害虫、松材线虫、日本松干蚧、松突园蚧、湿地松粉蚧、大袋蛾、松叶蜂、森林害鼠。 2、在野外如何诊断树木患病? 野外诊断是通过树木上有无患病症状,症状特征和周围环境的仔细观察和判断,初步确定发病原因的实践。 (1)症状观察:植物得病后的不正常表现称为症状。由真菌引起的病害在寄主患病部位表面有明显的粉状物、霉状物或子实体,由细菌、病毒、线虫和真菌等微生物引起的病害在寄主上亦有斑点、丛枝、流胶、腐烂、枯萎等症状。由土壤缺乏某种元素、气候环境条件不适合等非生物因素引起的生物性病害不出现上述症状,受害林分中的林木往往表现均匀一致的叶片边色矮小等症状。由昆虫为害的树木,其叶片上有明显的缺损,枝干有坑道、蛀孔或蛀屑,即使蚜虫、介壳虫、螨类等刺吸性口器造成的褪色、卷叶,也可籍助于手持扩大镜在树上找到虫体。 (2)病树林间分布判断:林间病株的分布暗示着相应的各种病因可为诊断提供分析的线索。由生物引起的传染性病害发病初期为点片状,零星分布,健康树和病树混杂存在。由环境条件不适引起的生理性病害在某种树上表现的症状相同,病株在林间成片发生,树木受害均匀一致。如林缘发病严重,表明邻近有病害的侵染源或虫源,因此要调查邻近的作物、树木上的病虫害。此外,必须了解林木的种源、栽培管理过程中的技术环节气候是否反常等情况,以有助于病虫害的诊断。当然,确切的诊断还必须采集标本进行室内分析,通过显微镜镜或解剖镜仔细观察,进行病原或病害名称鉴定,病原物还有进行分离培养和人工接种试验等,才能得出确切的结论。 3、常用农药可分为哪几类? 常用农药根据不同的用途一般可分为七种类型。 (1)杀虫剂是用来防治各种害虫的药剂,有的还可兼有杀螨作用,如敌敌畏、乐果、甲胺磷、杀虫脒、杀灭菊脂等农药。它们主要通过胃毒、触杀、熏蒸和内吸四种方式起到杀死害虫作用。 (2)杀螨剂是专门防治螨类(即红蜘蛛)的药剂,如三氯杀螨砜、三氯杀螨醇和克螨特农药。杀螨剂有一定的选择性,对不同发育阶段的螨防治效果不一样,有的对卵和幼虫或幼螨的触杀作用较好,但对成螨的效果较差。 (3)杀菌剂是用来防治植物病害的药剂,如波尔多液、代森锌、多菌灵、粉锈宁、克瘟灵等农药。主要起抑制病菌生长,保护农作物不受侵害和渗进作物体内消灭入侵病菌的作用。大多数杀菌剂主要是起保护作用,预防病害的发生和传播。 (4)除草剂是专门用来防除农田杂草的药剂,如除草醚、杀草丹、氟乐灵、绿麦隆等农药。根据它们杀草作用可分为触杀性除草剂和内吸性除草剂,前者只能用于防治由种子发芽的一年生杂草,后者可以杀死多年生杂草。有些除草剂在使用浓度过量时,草、苗都能杀死或会对作物造成药害。 (5)植物生长调节剂是专门用来调节植物生长、发育的药剂,如赤霉素(九二Ο)、萘乙酸、矮壮素、乙烯剂等农药。这类农药具有与植物激素相类似的效应,可以促进或抑制植物的生长、发育,以满足生长的需要。 (6)杀线虫剂适用于防治蔬菜、草莓、烟草、果树、林木上的各种线虫。杀线虫剂由原来的有兼治作用的杀虫、杀菌剂发展成为一类药剂。目前的杀线虫剂几乎全部是土壤处理剂,多数兼有杀菌、杀土壤害虫的作用,有的还有除草作用。按化学结构分为四类,卤化烃类、二硫代氨基甲酸脂类、硫氰脂类和有机磷类。 (7)杀鼠剂杀鼠剂按作用方式分为胃毒剂和熏蒸剂。按来源分为无机杀鼠剂、有机杀鼠剂和天然植物杀鼠剂。按作用特点分为急性杀鼠剂(单剂量杀鼠剂)及慢性抗凝血剂(多

川农《林木病理学本科》在线作业的

一、单选题(共 20 道试题,共 100 分。) V 1. 病毒侵染林木的主要途径是() A. 皮孔 B. 气孔 C. 直接侵入 D. 微伤口 满分:5 分 2. 杜鹃饼病由( )引起 A. 镰刀菌 B. 丝核菌 C. 外子囊菌 D. 外担子菌 满分:5 分 3. 植原体引起林木病害症状多是()类型 A. 腐烂、坏死 B. 肿瘤、腐朽 C. 斑点、烂皮 D. 丛枝黄化 满分:5 分 4. 下列病原细菌中,()属于革兰氏阳性。 A. 欧氏杆菌属

B. 棒状杆菌属 C. 野杆菌属 D. 微单胞杆菌属 满分:5 分 5. 硫合剂的有效成份( ) A. 硫磺 B. 生石灰 C. 多硫化钙 D. 钙离子 满分:5 分 6. 在松疱子锈病中,()作为转主寄生的再次侵染。 A. 锈孢子 B. 性孢子 C. 夏孢子 D. 冬孢子 满分:5 分 7. 植物病毒的传播主要通过()方式。 A. 降水 B. 雨水溅散 C. 气流 D. 介体昆虫 满分:5 分

8. 环剥树皮是指防治( )采取的有效措施 A. 立枯病 B. 竹丛枝病 C. 泡桐丛枝病 D. 炭疽病 满分:5 分 9. 在下列病原中,()引起苗木猝倒病。 A. 立枯丝核菌 B. 病毒 C. 细菌 D. 锈菌 满分:5 分 10. 锈菌具有多态型产生5种孢子类型,其中就包括() A. 冬孢子 B. 粉孢子 C. 分生孢子 D. 游动孢子 满分:5 分 11. 鞭毛菌亚门的真菌无性繁殖及有性繁殖产生() A. 静孢子、卵孢子 B.孢子囊孢子、卵孢子 C. 分生孢子、卵孢子

D. 孢子囊孢子、接合孢子 满分:5 分 12. 桑寄生害主要由( )传播 A. 昆虫 B. 鸟类 C. 人为 D. 风 满分:5 分 13. 属于活养寄生物(专性寄生物)的病原物是( ) A. 植物病毒 B. 腐霉菌 C. 病原细菌 D. 立枯丝核菌 满分:5 分 14. 半知菌在无性繁殖时,常产生各种结构,其中有() A. 担子果 B. 闭囊壳 C. 子囊腔 D. 分子孢子器 满分:5 分 15. ()引起的林木病害通常不产生任何病症。 A. 真菌

种苗学实习报告

种苗学实习报告 学院:林业与生物技术学院 班级:林学101 姓名:唐思嘉 学号:201001010229 指导老师:应叶青

种苗学实习报告 林业与生物技术学院林学101 唐思嘉201001010229 摘要:通过此次种苗学实习,了解黄山栾树及无患子播种与移苗的具体操作步骤;掌握播种育苗以及苗期管理的操作要点。接触到很多在课堂上学不到的东西,对林业的生产发展及经营措施有了切实的认识。 关键词:播种管理经营 一、前言 (一)实习目的与意义 1、掌握苗床的翻耕及修整 2、掌握小苗的移摘及注意方法 3、掌握苗木苗期管理的注意事项 (二)实习地概况 浙江农林大学东湖校区——学2后山苗圃地、行政楼东侧温室大棚、B 区篮球场旁。临安地处浙江省西北部、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南缘,属季风型气候,温暖湿润,光照充足,雨量充沛,四季分明。年均降水量1613.9毫米,降水日158天,无霜期年平均为237天,受台风、寒潮和冰雹等灾害性天气影响。境内以丘陵山地为主,地势自西向东南倾斜,立体气候明显,从海拔不足50米的锦城至1500米的天目山顶,年平均气温由16℃降至9℃,年温差7℃,相当横跨亚热带和温带两个气候带。 二、实验过程与内容 (一)播种 1、实习目的:播种繁殖是利用树木的有性后代——种子,对其进行一定的处理和培育,使其萌发、生长、发育,成为新的一代苗木个体。用种子播种繁殖所得的苗木称为播种苗或实生苗。园林树木的种子体积较小,采收、贮藏、运输、播种等都较简单,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培育出大量的苗木或嫁接繁殖用的砧木,因而在园林苗圃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2、实习材料:无患子种子 3、实习时间:2012年4月中旬 4、实习地点:学2后山苗圃地 5、实习步骤: (1)种子处理。种子采摘回来后浸泡一星期,后搓去果肉并除去漂浮粒过小粒。洗净种子后阴干,然后沙藏进行种子贮藏。 (2)苗床整理。整地是为了创造适合苗木生长的土壤条件。苗床长度依据地块长度而定,床沟宽为30cm 。 (3)播种及播种量。四月上旬,将种子用清水洗净待用。设置试验区,播种行距一般控制在25cm,在长20cm,宽1m的范围内的播种量为1kg的种子。用锄头镐开深度为5cm的土块,分别均匀点播20粒左右的种子。然后进行覆土处理。 (4)播种后管理。播种后视天气状况,一般3-5天灌水一次,30天后开始出苗,待大部分种子真叶出土后,除去表面的稻草。苗木生长期间加强管理,及时进行灌水施肥除草等措施,在6-8月期间苗木生长旺期应注意杂草去除与施肥工作。(二)移苗 1、实习目的: (1)提高苗木质量。通过移植,促进并增加侧根和细根生长,抑制苗木当年的高生长,降低苗木的茎根比值,从而提高苗木质量,最终提高造林成活率。 (2)促进苗木生长。分配养分,扩大单株营养面积,有利于苗木生长。 (3)培育良好的冠型和干型。通过移植可以培育良好的干形和冠形。 (4)节约种子。播种后经移植移栽,节约种子,便于管理,提高出苗率。 2、实习材料:黄山栾树苗、无患子苗、锄头、水桶等 3、实习时间:2012年10月中旬 4、实习地点:学2后山苗圃地 5、实习步骤: (1)移植密度的确定:主要取决于树种的生长速度,苗圃地的气候条件和土壤肥力。一般移植株距控制在10-50cm,行距为20-60cm。 (2)移植前准备:主要包括土地和劳力的准备及苗木的准备。①事先做好苗圃地的区划,定点,准备好作业工具。②移植前,要对铺地进行整理,做好松土深耕的工作。③对移植苗木进行分级,将不同规格的苗木分别移植,使苗木生

预防树木病虫害

预防树木病虫害共建健康社区环境——物业公司组织力量为树木打药除虫6月至9月是病虫害的高发季节。为防止害虫的群体增长给绿色植物带来危害和减少浪费,物业公司每年都会在9月下旬开始对亚龙花园绿地植物进行打药除虫。秋季是绿化打药除虫的最好时节,害虫不仅影响树木正常生长,而且妨碍居民的出行、健身等正常生活。为了提升小区绿化水平,给居民营造一个良好的绿色生活环境,物业公司加大了治理树木虫害的力度,早早联系绿化专业队伍,安排打药事宜,避免出现虫害影响树木、植被生长。 为了保证打药工作安全有序的进行,物业公司做好了周密的准备工作,张贴通知居民及时关好门窗,告知居民尽量不要在洒药期间带孩子和宠物外出,以免造成不必要的伤害。此外,为了保障打药工作的顺利进行,物业公司还对打药周边活动的居民进行了疏导,确保每一树、每一花、每一草均能免遭虫害的破坏。为解决人工打药造成药剂浪费、防治不彻底的现象,保绿人员选用高射程式喷雾机给树木打药,这种高射程式喷雾机功力强、射程远、气流能有效翻动树叶片,使其正反面均匀受药,并且覆盖范围广、可以实现精量喷雾,杀虫效果好,工作效率提高了几倍,为及时、快速、有效防止病害虫的危害发挥了积极作用。保绿人员介绍,这种药粉加水后能很快溶解在水中,喷洒在树木上后既可以

防治蚜虫、红蜘蛛等害虫,气味也并不刺鼻浓烈,对环境也没有污染。不过保绿人员也劝告大家,近期不要接触这些喷洒药水后的树木,以免对人畜造成伤害。希望在冬季来临前将害虫一网打尽,不让它危害树木健康。让树木在有利的环境下健康成长。 通过此次打药,物业公司不仅对辖区树木进行了全面清理,消除了树木感染虫害的隐患,保护了植被的正常生长,更为创建干净整洁社区打下了良好的基础,绿树成荫时,居民好乘凉,此次工作得到了社区居民们的一致好评! 本报通讯员

林木育种学 育种策略

林木育种策略和多世代育种 第一节林木育种策略 林木育种策略是针对某个特定树种的育种目标,依据树种的生物学和林学特性、遗传变异特点、资源状况、已取得的育种进展,并考虑当前的社会和经济条件,可能投入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对该树种遗传改良作出长期的总体安排。 一、育种各环节间的相互关系及与林业生产的联系 根据育种目标、树种特性、资源状况、育种进展,综合地、巧妙地运用这些环节,使林木育种工作,既能为当前生产提供经过不同程度改良的种苗,又能不断满足林木长远改良工作的需要。 二、育种的一般程序 林木育种过程实际上是使遗传基础由宽变窄,再由窄变宽的螺旋式上升发展过程。 第一步是根据育种目标从群体中选择符合要求的个体或淘汰不符合要求的个体,是遗传基础变窄的过程; 第二步,对选择出来的个体,通过杂交,进行基因重组,是遗传基础变宽的过程。 1 / 4

选择和经过重组的繁殖材料通过遗传测定进行再选择,又是遗传基础变窄的过程。 如此反复循环,使需要的遗传基因频率不断提高,繁殖材料的遗传品质不断优化。 育种的各个阶段经过选择和遗传测定的繁殖材料,可以通过种子园或采穗圃大量繁殖,用于造林生产。 四、制定育种策略的原则 1.既能满足当前生产的需要,又能符合长远遗传改良的要求。 2.育种途径和方法既要符合树种生物学特性和遗传特点,又要考虑该树种遗传改良的社会经济条件。 3.合理地运用育种的各个环节,并做好各个环节间的衔接。 4.具备灵活应变和适应的能力,要保持种内遗传多样性。 5.各项试验设计,应尽可能简单。 第二节多世代育种 一、多世代改良程序 1.区别对待选择测定用繁殖材料和生产性种子园繁殖材料。 在测定繁殖材料中允许有亲缘关系的子代存在,但为防止生产用种子中存在亲缘关系,不允许有亲缘关系的繁殖材料进人生产性种子园。 2.广泛收集并不断增加新的育种资源, 以维持育种群体的广泛遗传基础,防止群体遗传基础变窄。 3.把选育和良种生产过程密切结合起来。 繁殖材料每经过一次选择、测定,都要及时为生产提供改良程度有所提高的种子。4.缩短育种周期,增加选育世代 二、保持基因多样性及延缓近交发展的技术 2 / 4

浅析安阳县常见树种的病虫害防治方法

浅析安阳县常见树种的病虫害防治方法 【摘要】近几年来,全国各地对生态建设十分重视,使得人工造林的面积在不断增加。安阳县于2010年已建成生态县,全县林地总面积33.5万亩,其中有林地面积6.8万亩,主要为人工林,但由于人工林的树种大多比较单一,病虫害种类繁多,导致林木免疫能力比较低。各类病虫害对林木行业的发展带来了严重阻碍,已成为林木行业所面临的第一大威胁。本文通过对树种病虫害的相关分析,提出了一系列的应对方法。 【关键词】病虫害;感染原因;防治 0.引言 近年来,安阳县森林病虫害大面积发生,危害极为严重,主要表现为:一是危险性森林病虫害扩散蔓延迅速,对森林资源和自然景观构成巨大威胁。幼林保存率十分低下,给林木业带来了大量的经济损失。面对当前的病虫害形势,运用先进的经验和技术,积极采取一系列应对措施尤为重要。 1.树木感染病虫害的原因 导致树木发生病虫害的原因有多种。首先,安阳县林木结构分布不合理。树种单一,林木抵抗能力低下,导致病虫害盛行。随着外界树种的引入,导致新型病虫入侵和繁殖,而大多林农对病虫知识知之甚少,不能及时对林木进行检疫,也是病虫害发生的一大原因。而且由于气候变暖,使病虫有了更高的生存能力,严重制约着林业的发展。 2.常见病虫害的发病规律及防治 病虫害的种类多种多样,对树木造成的伤害也不见相同。下面分析了常见树种的易发生的病虫害及其表现症状。 2.1根腐病 根腐病多从植物根尖或者伤口处被感染。积水过多,生长地过于潮湿、贫瘠,或移栽时根部掩埋太深都是导致树木易发生根腐病的原因。根腐病多发生在树木的新生根部。发病初期会出现浅褐色,随着进一步的发展颜色会逐渐加深。树木的皮层组织也会逐渐出现坏死的症状。这类病害初期并没有很明显的患病症状,严重会导致树叶的脱落和树木的死亡。比较大的树木患上此类病害后,患病部位依然直挺,树干底部以上会流出一些树脂类的物质。小树患病后,皮层组织会慢慢变软,然后腐烂,树木还可能出现枯萎现象。对于根腐病的预防一般采用改善移栽技术水平的方法。发病后也及时对植物根部浇灌瑞毒霉之类的治病药物。 2.2蚜虫

川农《林木病理学(本科)》19年6月在线作业

(单选题)1: 在松疱子锈病中,()作为转主寄生的再次侵染。 A: 锈孢子 B: 性孢子 C: 夏孢子 D: 冬孢子 正确答案: (单选题)2: 某些林木感病后,植物体内的生长激素类物质常常失调,引发植物产生( )症状。 A: 腐朽 B: 腐烂 C: 坏死 D: 畸形 正确答案: (单选题)3: 治病先治虫是指( ) A: 白粉病 B: 煤污病 C: 立枯病 D: 炭疽病 正确答案: (单选题)4: 杜鹃饼病由( )引起 A: 镰刀菌 B: 丝核菌 C: 外子囊菌 D: 外担子菌 正确答案: (单选题)5: 病毒侵染林木的主要途径是() A: 皮孔 B: 气孔 C: 直接侵入 D: 微伤口 正确答案: (单选题)6: 植物感病后体内产生了植物保卫素,这是植物的一种()作用(或反应)。A: 致病 B: 耐病 C: 抗病 D: 避病 正确答案: (单选题)7: 炭疽病具有()的特点。

A: 潜伏侵染 B: 隐症现象 C: 系统侵染 D: 隐症现象和系统侵染 正确答案: (单选题)8: 波尔多液的有效成份是() A: 硫酸铜 B: 生石灰 C: 碱式硫酸铜 D: 硫酸根离子 正确答案: (单选题)9: 植物病原细菌的形态都是() A: 球状 B: 螺旋状 C: 杆状 D: 多细胞 正确答案: (单选题)10: 锈菌产生的孢子中,()属于(或相当于)有性繁殖结构,其内产生担子孢子。 A: 锈孢子 B: 夏孢子 C: 冬孢子 D: 性孢子 正确答案: (单选题)11: 半知菌在无性繁殖时,常产生各种结构,其中有() A: 担子果 B: 闭囊壳 C: 子囊腔 D: 分子孢子器 正确答案: (单选题)12: 林木病害防治的原则是() A: 安全可行性 B: 综合治理 C: 预防为主 D: 应用杀菌剂 正确答案: (单选题)13: 在下列病原中,()引起苗木猝倒病。 A: 立枯丝核菌

林木种苗专业技术总结

林木种苗专业技术总结 篇一:林木种苗专业技术总结 专业技术总结 我是的一名种苗培育技术工人,参加工作多年来,在工作中向师傅虚心学习,求真务实,埋头苦干,在师傅的指导和自己的刻苦努力下,业务水平逐渐有了很大的提高,现将自己多年来在思想建设、专业技术工作中的表现和收获做总结汇报如下: 一、加强政治思想学习,提高素质 在林业局的号召和领导的带领下,我认真学习了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是与之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科学发展观是用来指导发展的,不能离开发展这个主题,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十几年来我始终让自己在政治上、思想上、行动上与党保持一致,认真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牢固树立踏实敬业、勤奋上进的工作作风。 二、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 加强团结服从管理,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我积极参加林业局组织的各种政治活动和公益性活动。但我不能满足以前所取得的成绩,还

要在今后的工作中要积极参加集体组织的各 项集体活动,工作中要加强团结,服从管理,乐于助人,平时要能热心帮助他人解决困难,求真务实,要紧跟形势,认真学习五岔沟林业局提出的“内方外圆、富民强局”工作方针及指导思想,并肩作战齐心协力完成好各项工作任务。 三、专业工作方面 通过多年来的学习实践,对林木种苗专业方面有以下心得。 (一)提高对林木种苗质量重要性的认识。种苗质量优劣直接关系到造林成效。充分认识到种苗在林业事业发展中的基础地位、战略地位和关键作用,采取有力措施,落实一把手抓种苗,超前抓种苗,下大力气抓种苗的工作方针,切实抓紧抓实种苗工作。同时要通过各种渠道,采用多种方式加大《种子法》和林木种苗质量标准的宣传力度,营造重视种苗质量的社会氛围,增强公众的法律意识和质量意识,建立和加强种苗质量管理的有效机制和手段,确保为造林绿化提供质量优良的林木种苗。 (二)强化种苗质量全过程监管力度。要按照有关种苗生产技术规程,抓好林木种苗质量的监督管理工作。一是强化苗木田间管理,按照苗木生长的不同时期,深入到育苗点,按照壮苗培育要求及时指导监督育苗户做好水肥管理、病虫害防治、间苗、定苗等各项工作,发现问题及时研究解决。尤其要根据当地气候特点做好防灾保苗工作(:林木种苗专业技术总结),促进苗木健康生长,确保苗木数量和质量。二是要加快种苗生产技术规程和技术标准的修

林木育种学大题

林木育种学的主要容 林木良种选育:林木遗传品质的改良及其理论和方法。 林木良种繁殖:林木良种繁殖理论和方法。 品种的属性:人工选育、经济性状优良、主要性状整齐一致、性状遗传稳定、较好的适应性、特异性。 认识品种需要注意的问题: (1)品种是经济概念,是林业的重要生产资料,而不是分类单位; (2)评价品种优劣的唯一标准是现实的应用价值,而不是选育技术是否先进; (3)品种具有地域性和时效性。 林木育种的特点、趋势和任务: 1、特点:①林木生长周期长,特别是有一个比较长的幼年期,导致林木育种周期长,特别 不利于多世代育种; ②树体高大,占地多,遗传测定困难、昂贵; ③多数树种都属异花授粉,高度杂合,近交衰退严重,要避免近交;自交(近交) 难以作为育种方法; ④大多处于野生状态,研究基础薄弱;有大量的遗传变异可以利用; ⑤多年生植物,多年开花结实,可以通过子代测定进行后向选择,提高选择效率。 2、趋势:①育种目标多样化;②常规育种仍然是林木育种的主要途径; ③种子园仍然是林木良种繁育的重要途径; ④无性繁殖技术日渐成熟,无性系育种前景广阔,无性系造林更加受到重视; ⑤常规育种与生物技术的结合更加紧密 3、任务:根本任务:育种资源保存和种质资源创新,良种选育和繁殖。(如;林木育种资源 的搜集、保存、研究和利用;林木种质资源的开发;林木新品种(类 型)选育;林木良种繁育等。) 变异的种类 可遗传变异: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变异; 不可遗传变异:环境条件引起的变异,没有造成遗传物质的改变。 变异的区分 通过有严格试验设计的田间对比试验;直接检测遗传物质是否发生改变。 林木遗传变异的层次 ①地理种源变异②同一种源不同立地间的变异③同一种源不同林分间的变异 ④同一林分不同个体间差异⑤个体的变异 ⑥非遗传基础改变引起的变异:早晚材密度变异; ⑦遗传基础改变引起的变异:体细胞变异(芽变),性细胞变异(2n配子的产生)。 林木育种的实质 ①发现(自然界已有的)、创造(自然界没有的)变异(关键); ②评价、鉴定、选择变异;③稳定、利用变异。 林木地理变异的意义(基本结论): (1)种源间的差异能够通过种子遗传给后代,因而通过选择可以利用; (2)当地种源的适应性最强,但生产率不一定最高,所以在对外地的种源未了解之前,使用当地种源最安全; (3)地理种源变异在树木变异中占的分量很大,通过种源选择就能获得较大的改良效果。(4)适应性状在种源层次的变异分量最大,若要改良适应性状,最好先进行种源选择;(5)对于多数树种生长性状也表现出显著的种源差异,种源选择也能取得好效果。

林木(植物)病理学考试题与答案

. . . . 一、名词解释(病害) 林木病理学:是研究林木病害发生现象,发病原因和发病机理,以及发展规律和防治方法的一门学科。 林木病害:由生物和非生物因素的影响,在生理上、组织结构上和形态上产生一系列的局部或整体的异常变化,植物生长发育明显受到影响,甚至死亡,导致经济损失或环境破坏。 土壤寄居菌:是指在土壤中病残体上存活期较长,但是不能单独在土壤中长期存活的微生物。(大部分植物病原真菌和细菌) .下载可编辑.

. . . . 土壤可居菌:对土壤的适应性强,在土壤中可长期存活,并且能够在土壤有机质上繁殖的微生物。(腐霉属、丝核菌属和一些引起萎焉的镰孢菌属) 全寄生:从寄主植物上夺取它自身所需要的所有生活物质的寄生方式。 半寄生:寄生物对寄主的寄生关系主要是水分的依赖关系,这种寄生方式称 专性寄生:只能从活的寄主细胞和组织中获得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寄生能力强。 转主寄生:真菌必须在两种不同的寄主植物上寄生生活才能完成其生活史的,称为 侵染循环:是指病害从前一个生长季开始发病,到下一个生长季再度发病的过程。 .下载可编辑.

. . . . 生理小种:病原物的种内、变种内或专化型内存在着对寄主植物的不同品种致病力不同的类群。侵染性病害:由生物性病原引起的病害,又称传染性病害。 非侵染性病害:由非生物性病原引起的病害。 共生现象:即植物与微生物共同生活,紧密联系,形成了双方都可以得到好处的互利关系。 子实体:菌物在繁殖过程中形成的产孢结构,无论是有性繁殖还是无性繁殖,结构简单还是复杂统称为子实体。 担子果:担子菌的担子着生在高度组织化的子实体内。 .下载可编辑.

林木育种学复习题和答案

网教林木育种学习题 一、名词解释 1、遗传资源 2、育种资源 3、生物多样性 4、引种 5、驯化 6、种源 7、种源试验 8、种源选择 9、种子区 10、种子区区划 11、优树 12、杂种优势 13、无性繁殖 14、无性系选育 15、采穗圃 16、种子园 17、实生种子园 18、遗传测定 19、一般配合力 20特殊配合力 二、填空题 1、以遗传进化理论为指导,研究林木选育和良种繁育原理和技术的学科叫学。 2、目前,改良和丰富造林树种的主要途径和研究内容有、、 。 3、在自然界,适合于环境条件的生物被保留下来,不适应的被淘汰,这就是。 4、从一个混杂的群体中,按一定标准挑选出彼此相似的优良个体,然后混合采种、混合繁殖的方法是选择。 5、按严格标准,从群体中挑选优异单株,分别采种、分别保存、分别繁殖,并进行比较鉴定而获得良种的方法是选择。 6、当性状遗传力低时,使用选择效果较好。 7、当性状遗传力较高时,可使用选择。 8、混合选择适用于性状遗传力较时。 9、生物多样性包括、、三个方面的多样性。 10、由于自然因素或人为作用,使物种或种群遗传多样性减少的现象称为。 11、影响树种引种成败最重要的土壤因素是土壤的。 12、同一树种的南方种源一般较北方种源生长速度较,抗寒性较。

13、造林用种的基本原则是。 14、用材树种要求优树树冠为型。 15、对遗传基础不同的种或品种、类型进行人工交配,获得杂种,从中选择培育新品种的方法称为 育种。 16、单杂交有个亲本参与杂交。 17、双杂交有个亲本参与杂交。 18、能在杂种后代中加强亲本一方优良性状的杂交方式是。 19、对于两性花的树种,在杂交前必须。 20、为防止非父本花粉侵入,人工杂交前应进行。 21、多倍体是指细胞内染色体组为个以上的个体。 22、对植物染色体进行人工加倍,最常用的化学药剂是。 23、用于植物染色体加倍的化学药剂只作用于细胞。 24、林业生产上常用的无性繁殖方法有、和。 25、以优树无性繁殖材料建立的、提供优良种条的生产场地是。 26、针叶树最常用的嫁接方法是。 27、采穗圃是生产的场地。 28、种子园建园材料源于无性系或子代家系。 29、从优树上取材,通过无性繁殖建立的种子园为。 30、利用优树种子育苗建立起来的种子园为。 31、用未经子代测定的初选优树子代建立的是种子园。 32、在子代测定的基础上,用亲缘关系清楚的优良家系中的优良单株为材料建立起来的是 种子园。 33、根据子代测定结果,对初级种子园进行疏伐后形成种子园。 三、单项选择 1、林木育种的主要目标是 A生产造林用种 B培育造林苗木 C获得良种 D使用良种 2、最基本的林木育种措施是 A引种 B选择育种 C杂交育种 D诱变育种 3、优树选择利用的林木种内变异层次是 A地理种源变异 B同一种源内不同林分变异 C同一林分内不同个体变异 D个体内不同部位变异 4、采种林分选择利用的林木种内变异层次是 A地理种源变异 B同一种源内不同林分变异 C同一林分内不同个体变异 D个体内不同部位变异 5、对于比较集中的濒危树种、稀有树种的遗传资源采用的保存方式应该是 A本地保存 B异地保存 C大量种植 D设备保存 6、将种子、花粉、营养器官、组培苗等置于低温、低湿环境中加以保存的方法是 A本地保存 B异地保存 C大量种植 D设备保存 7、在树种引种中,原产地与引种地应 A生态环境相同 B生态环境相似 C日照、雨量相当 D温度、土壤一致8、最迅速、最廉价获得优良品种与类型的育种措施是 A引种 B选择育种 C杂交育种 D诱变育种

树木在生长中常见病虫害原因及防治方法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sodocs.net/doc/d216346363.html, 树木在生长中常见病虫害原因及防治方法 作者:刘振山 来源:《农民致富之友》2013年第23期 树木虽然在自然界的生命周期较长,但树木的生命随时都在受到病虫害的伤害,只是由于没有形成灾害,利用自然的平衡生长着,如果一旦出现病虫灾害,就会使其失去生命,造成巨大的损失。因此,针对树木在生长中常见病虫害原因及防治方法问题,探讨树木为什么会出现病虫害,提出树木其他病虫害的防治措施,如对病虫害的防治要坚持预先调查、树苗选择和 严格监测。从这一角度加强农场绿化的管理工作,尤其要注意加强树木在生长周期中,对病虫害的防治方法,保证绿化树木的健康成长。有利于保护环境,提高人民的身体健康。 一、树木为什么会出现病虫害 在自然界中出现病虫害可以导致树木的死忙,几千年来,人类都在与这些病虫害斗争,但是树木的病虫害天随着自然环境的变化,如旱、涝的异常,都可能出现病虫害。发生病虫害的原因有多种。不同的环境条件可能出现不同的病虫害,但同一种病虫害却常发生在同一树种群,因此,对于树种单一的树木,他对病虫害的抵抗能力就会低,就可能导致病虫害的盛行。因此,在气候异常季节,病虫就容易滋生,会对林业的发展带来损失。 二、如何发现常见病虫害和防治方法 树木的病虫害的种类很多,在正常的气候环境里,存在的病虫害一般不会带来伤害,在自然界中利用鸟类就可以。这是自然界的生物链,不要幻想杀尽病虫,那样也就灭绝了鸟类。 1、树木根腐病的发生及根治方法 树木根腐病是一种细菌的滋生。滋生的原因主要是由于积水过多,树木的生长地过于潮湿,是导致树木发生根腐病的主要原因。树木根腐病发生在新生根部。发病初期在病区会出现浅褐色斑点,这些斑点会随着根腐病的发展逐渐加深。等到根腐病严重,树木的皮层组织就会出现坏死的症状。但是这类病具有隐藏性,虽然严重会导致树木的死亡。但在发病后,对于比较大的树木在外部观察,并不会反应在树冠的外观上,只是树干的底部以上会流出一些树脂类的物质。对于小树患病后,就比较明显,它的皮层组织会慢慢变软,然后腐烂,小树木还可能出现枯萎现象。对于根腐病预防一般采用改善潮湿的生长环境。如果发现发病要及时对树木根部浇灌治疗菌类的药物,如,双效灵类的灭菌药物。 2、树木蚜虫的发生及根治方法 树木蚜虫病一般多发生春季,一旦环境的温度和湿度适宜,树木的蚜虫病就可能发生,最初发生期在三月中旬,等到四、五月份。蚜虫就会由于数量太多造成伤害,蚜虫多把卵留在树木的新芽处,发生后会导致树木枯黄。对于蚜虫的预防,必须采取常年的防护,在冬季就把带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