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铅的理化性质

铅的理化性质

铅的理化性质
铅的理化性质

4. CHEMICAL AND PHYSICAL INFORMATION

4.1 CHEMICAL IDENTITY

Table 4-1 lists common synonyms, trade names, and other relevant information regarding the chemical identity of manganese and several of its most important compounds.

4.2 PHYSICAL AND CHEMICAL PROPERTIES

Information regarding the physical and chemical properties of manganese is located in Table 4-2.

Table 4-1. Chemical Identity of Manganese and Compounds a Characteristic Information

Chemical name Synonym(s)

Registered trade name(s) Chemical formula Chemical structure Manganese

Elemental

manganese b;

collodial

manganese b;

cutaval b

Cutaval b; Mangan b

Mn

Mn(II) chloride

Manganese chloride b;

manganese dichloride

No data

MnCl2

Cl

Manganese sulfate

Manganese sulfate

Sorba-spray manganese b

MnSO4

Mn Mn2+ Mn2+

Cl O

Identification numbers:

CAS registry NIOSH RTECS 7439-96-5

009275000b

7773-01-5

009625000b

7785-87-7

OP1050000b

EPA hazardous waste No data No data No data

OHM/TADS

DOT/UN/NA/IMDG shipping HSDB No data

No data

00550b

No data

No data

02154b

No data

No data

02187b

NCI No data No data No data O

S

O

O

Table 4-1. Chemical Identity of Manganese and Compounds a Characteristic Information

Mn O

Mn O

O

Chemical name Manganese (II, III) Manganese dioxide Potassium permanganate

oxide

Synonym(s) Manganese Manganese peroxide; Permanganic acid;

tetroxide; mangano-manganese binoxide; potassium salt; chameleon

manganic oxide c manganese black; mineral c

battery manganese

Registered trade name(s) No data No data No data

Chemical formula Mn3O4 MnO2 KMnO4

Chemical structure

O

O Mn O K+O Mn O

O

Identification numbers:

CAS registry 1317-35-7 1313-13-9 7722-64-7

NIOSH RTECS OP0900000b No data SD6475000b

EPA hazardous waste No data No data No data

OHM/TADS No data No data No data

DOT/UN/NA/IMDG shipping No data No data UN1490b, IMDG 5.1b HSDB No data No data 01218b

NCI No data No data No data

Table 4-1. Chemical Identity of Manganese and Compounds a

Characteristic Information

Chemical name Mn(II) carbonate Mangafodipir Methylcyclopentadienyl

manganese tricarbonyl

(MMT)

Synonym(s) Carbonic acid; Mangafodipir trisodium d; MMT; manganese,

manganese (2+) MnDPDP d tricarbonyl ([1,2,3,4,5-eta]-1-

salt; manganous methyl-2,4-cyclopentadien-

carbonate b; 1yl)-; methylcymantrene;

natural tricarbonyl (2-

rhodochrosite b methylcyclopentadientyl)

b

manganese

Registered trade name(s) No data Teslascan d; Win 59010d AK-33X; Antiknock-33; CI-2;

Combustion Improver-2b Chemical formula MnCO3 C22H24MnN4O14P2H3Na3 C9H7MnO3

Chemical structure

O

No data

Mn

O O

O O

Mn++

O Identification numbers:

CAS registry 598-62-9 140678-14-4 12108-13-3

NIOSH RTECS No data OO9163250 48184

EPA hazardous waste No data No data No data

OHM/TADS No data No data No data

DOT/UN/NA/IMDG shipping No data No data No data

HSDB 00790b No data 2014

NCI No data No data No data

a All information obtained from Sax and Lewis 1987, except where noted.

b HSDB 2008

c O’Neil et al. 2006

d RTECS 2007

CAS = Chemical Abstracts Service; DOT/UN/NA/IMDG = Department of Transportation/United Nations/North America/International Maritime Dangerous Goods Code; EPA =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gency;

HSDB = Hazardous Substances Data Bank; NCI = National Cancer Institute; NIOSH = National Institute for Occupational Safety and Health; OHM/TADS = Oil and Hazardous Material Technical Assistance Data System; RTECS = Registry of Toxic Effects of Chemical Substances

Table 4-2. Physical and Chemical Properties of Manganese and Compounds a Property Manganese Mn(II) chloride Manganese sulfate

Molecular weight Color 54.94b

Steel-gray b

125.85b

Pink

151.00b

Pale rose-red

Physical state Solid Solid Solid

Melting point Boiling point Density at 20 °C 1,244 °C c

2,095 °C b

7.26 g/cm3 b at 20 °C

650 °C

1,412 °C b

2.325 g/cm3 at 25 °C b

700 °C

850 °C (decomposes)

3.25 g/cm3 d

Odor No data No data Odorless Odor threshold:

Water No data No data No data Air No data No data No data Solubility:

Water at 20 °C Decomposes No data No data Acids Reacts with diluted mineral No data No data

acids with evolution of

hydrogen and formation of

divalent manganous salts b

Organic solvents No data Soluble in alcohol,

insoluble in ether Soluble in alcohol, insoluble in ether

Partition coefficients:

Log K ow No data No data Not applicable Log K oc No data No data Not applicable Vapor pressure at 20 °C 1 Pa at 955 °C c 1,000 Pa at 760 °C c No data Henry's law constant at 25 °C No data Not applicable Not applicable Autoignition temperature No data Noncombustible No data Flashpoint No data No data No data Flammability limits Flammable and

moderately explosive in

dust form when exposed to

flame d

No data No data Conversion factors Not applicable Not applicable Not applicable

Explosive limits Reactivity Mixture of aluminum and

manganese dust may

explode in air. Mixtures

with ammonium nitrate

may explode when heated d

No data

Hydrogen d; when heated

above 200 °C in presence

of nitrogen, forms nitrode;

violent reaction with NO2

and oxidants;

incandescent reaction with

No data

No data

No data

phosphorous, nitryl

fluoride, nitric acid d

Table 4-2. Physical and Chemical Properties of Manganese and Compounds a

Manganese (II, III) Potassium Property oxide Manganese dioxide permanganate Molecular weight 228.81b 86.94b 158.03b

Color Brownish-black b Black Purple

Physical state Solid Solid Solid

Melting point 1,564 °C Loses oxygen at 535 °C d <240 °C (decomposes) Boiling point No data No data No data

Density at 20 °C No data 5.0 g/cm3 d 2.703 g/cm3

Odor No data No data Odorless

Odor threshold:

Water No data No data No data

Air No data No data No data

Solubility:

Water at 20 °C Insoluble Insoluble No data

Acids Soluble in hydrochloric Soluble in hydrochloric Soluble in sulfuric acid

acid acid

Organic solvents No data No data Soluble in acetone Partition coefficients:

Log K ow Not applicable No data No data

Log K oc Not applicable No data No data

Vapor pressure at 20 °C No data No data No data

Henry's law constant at 25 °C Not applicable No data No data

Autoignition temperature No data No data No data

Flashpoint No data No data No data

Flammability limits No data No data No data

Conversion factors Not applicable Not applicable Not applicable Explosive limits No data No data No data

Reactivity No data No data Spontaneously

flammable on contact

with ethylene glycol

Table 4-2. Physical and Chemical Properties of Manganese and Compounds a

Property Mn(II) carbonate Mangafodipir

trisodium

Methylcyclopentadienyl

manganese tricarbonyl (MMT)f

Molecular weight 114.95 757.4e 218.1

Color Pink c No data Yellow to dark orange

Physical state hexagonal, crystals c Liquid (solution for Liquid, solid below 2 °C

infusion)

Melting point Decomposes No data 1.5 °C d

Boiling point No data No data 232 °C

Density at 20 °C 3.70 g/cm3 c 1.537 g/cm3 b 1.39 g/cm3

Odor No data No data Faint, pleasant

Odor threshold:

Water No data No data No data

Air No data No data No data

Solubility:

Water at 20 °C Insoluble 459.6 g/L b Insoluble

Acids Soluble in dilute acid c No data No data

Organic solvents No data 23 g/L (methanol); Readily soluble in hydrocarbons

0.8 g/L (ethanol); and the usual organic solvents

0.6 g/L (acetone);

1.1 g/L (chloroform)b including hexane, alcohols, ethers, acetone, ethylene glycol, lubricating oils, gasoline and diesel fuel b

Partition coefficients:

Log K ow No data -5.62b No data

Log K oc No data No data No data

Vapor pressure at 20 °C No data No data Ranges from 8 mm Hg at 100 °C

to 360.6 mm Hg at 200 °C b Henry's law constant at 25 °C No data No data No data

Autoignition temperature No data No data No data

Flashpoint No data No data 110 °C

Flammability limits No data No data No data

Conversion factors Not applicable No data No data

Explosive limits No data No data No data

Reactivity No data No data Light (decomposes)

a All information obtained from Sax and Lewis 1987, except where noted.

b O’Neil et al. 2006

c Lide 2000

d Lewis 2000

e RTECS 2007

f Data for MMT from NIOSH 2005 unless otherwise noted

铅的基本性质

重金属铅的污染与防治 64090225 张建伟 铅是一种常见的毒物,其神经毒性早在1个世纪以前就已证实。随着现代化工业、交通业的发展和铅在各领域的广泛使用,环境铅污染日趋严重,对人体造成很大的危害。本文就铅污染及其防治做一个简单的介绍。 一铅的基本性质 1 铅为带蓝色的银白色重金属,熔点327.502°C,沸点1740°C,质地柔软,抗张强度小。 2 金属铅在空气中受到氧、水和二氧化碳作用,其表面会很快氧化生成保护薄膜; 3 在加热下,铅能很快与氧、硫、卤素化合; 4 铅与冷盐酸、冷硫酸几乎不起作用,能与热或浓盐酸、硫酸反应; 5 铅与稀硝酸反应,但与浓硝酸不反应;铅能缓慢溶于强碱性溶液。 6 铅主要用于制造铅蓄电池;铅合金可用于铸铅字,做焊锡;铅还用来制造放射性辐射、X射线的防护设备;铅及其化合物对人体有较大毒性,并可在人体内积累。 7 没有氧化层的铅色泽光亮,密度高,硬度非常低,延伸性很强。它的导电性能相当低,抗腐蚀性能很高,因此它往往用来作为装腐蚀力强的物质(比如硫酸)的容器。 二铅在介质中的存在形式 1 水中的铅 天然水中铅主要以Pb2+状态存在,其含量和形态明显地受CO32-、SO42-、OH-和Cl-等含量的影响,铅可以Pb(OH)2、Pb(OH)3-、PbCl2等多种形态存在。(1)吸附腐殖质对铅离子的吸附;粘土矿物质对铅离子的吸附等。 (2)溶解沉淀铅离子与相应的阴离子生成难溶化合物,大大限制了铅在水体中的扩散范围,使铅主要富集于排污口附近的底泥中,降低了铅离子在水中的迁移能力。 2 空气中的铅 来源其一是铅作业行业排出的大量含铅废气,如印刷业、机械制造业、金属冶炼业,蓄电池制造业等。 其二汽车尾气会排出大量的含铅废气,主要来自汽油中防爆剂四乙基铅。 其三家庭墙壁装饰所用的含铅涂料和油漆,可造成居室内铅污染 3 土壤中的铅 (1)来源自然原因:风化岩石中的矿物,例如方铅矿、闪锌矿。 人为原因:大气降尘、污泥、城市垃圾的土地利用、采矿和金属加工业。 (2)土壤中铅对生物的影响: 低浓度的铅对某种植物的生长起促进作用,而高浓度的铅除了在作物的食用部位积累残毒外,还表现为幼苗萎缩、生产缓慢,产量下降甚至绝收。通过植物

实验七 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分离及理化性质的鉴定

实验七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及理化性质的鉴定 一、目的 1、学习应用提取分离叶绿体色素的实验方法。 2、验证叶绿素的理化性质。 3、了解叶绿体色素的荧光现象、皂化反应等理化性质。 二、原理 1、叶绿体色素:植物叶绿体色素主要有三类:1)叶绿素2)类胡萝卜素3)藻胆素。高等植物叶绿体中含有前两类,藻胆素仅存在于藻类植物中。 高等植物体内叶绿素(chlorophyll两种)主要有两种:叶绿素a、b(简写为chla、chlb,其结构式见图7-3),chla通常呈蓝绿色,而chlb呈黄绿色,chlb是chla局部氧化的衍生物。chla是chlb的三倍,二十世纪30年代,知道了叶绿素的分子结构,50年代末期,人工合成了叶绿素a,其它色素也几乎在同时发现。 叶绿体中的类胡萝卜素主要包括胡萝卜素(carotene)和叶黄素(lutein)两种,前者呈橙黄色,后者呈黄色。叶黄素是胡萝卜素的二倍。一般植物叶绿素是类胡萝卜素的三到四倍;胡萝卜素:C40H56 (有α、β、γ三种同分异构体) 叶黄素:C40H54(OH)2 (同分异构体很多)。 2、理化性质:这二大类四种色素都不溶于水,而溶于有机溶剂,如乙醇、丙酮等。通常用80%的丙酮或丙酮:乙醇:水为4.5:4.5:1的混合液来提取叶绿素。 按化学性质来说,叶绿素是叶绿酸的酯,在碱的作用下,可使其酯键发生皂化作用,生成叶绿酸的盐,能溶于水,但由于它保留有Mg核的结构,仍保持原来的绿色。而类胡萝卜素中,胡萝卜素是不饱和的碳氢化合物,β—胡萝卜素水解可生成2分子维生素A,叶黄素是由胡萝卜素衍生的二元醇,不能与碱发生皂化反应,根据这一点,可以将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分开。此外,叶绿素还可以在酸的作用下,其中的Mg被H所代替形成褐色的去Mg叶绿素:去Mg叶绿素能与其他金属盐中的铜、锌、铁盐等代H,又重新呈现绿色,比原来的绿色更稳定。根据这一原理可用醋酸铜处理来保存绿色标本。 3、功能: 1.叶绿体色素的功能 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都包埋在类囊体膜中,与蛋白质结合在一起,组成色素蛋白复合体,根据功能来区分,叶绿体色素可分为二类: (1)作用中心色素:叶绿素分子含有一个卟啉环的“头部”和一个叶绿醇的“尾部”,呈蝌蚪型,大卟啉环由四个小吡咯环以四个含有双键的甲烯基(-CH=)连接而成。镁原子居于卟啉环的中央,偏向于带正电荷,与其相联的氮原子则偏向于带负电荷,因而其“头部”具有极性,是亲水的,可以与膜上的蛋白质结合;而其“尾部”是叶绿酸的双羧基被甲醇和叶醇所酯化后形成的脂肪链,具疏水亲脂性,可以与膜上的双卵磷脂层结合,因此,这决定了叶绿素分子在类囊体膜上是有规则的定向排列。极少数具特殊状态的chla分子,其卟啉环上的共轭双键易被光激发而使电子与电荷分离,引起光能转化为电能的重要反应,因此这些chla分子是光合作用的重要色素,称“作用中心色素”; (2)天线色素(聚光色素):没有光化学活性,只有收集光能的作用,包括大部分chla 和全部chlb、胡萝卜素、叶黄素。这些色素排列在一起,象漏斗一样,把光传递集中到作用中心色素,引起光化学反应。类胡萝卜素还是一种保护性色素,在光过强时,可耗散过剩激发能,消除活性氧自由基,防止光合器官被氧化损伤。 3、形成条件: 叶绿素的形成

铅的性质

一、铅的性质 铅是最软的重金属,呈灰白色。熔点低(327.4℃)、密度大(11.68克/厘米3)、展性好、延性差。对电和热的传导性能不好。高温下易挥发。 铅在空气中表面能生成氧化铅膜,在潮湿和含有二氧化碳的空气中,表面生成碱式碳酸铅膜,这两种化合物,均能阻止铅的继续氧化。铅是两性金属,既能生成铅酸盐,又能与盐酸、硫酸作用生成 PbCl2和PbSO4的表面膜。因其膜几乎不再溶解,而能起到阻止继续被腐蚀的钝化作用。铅还具有吸收放射线的性能。 自然界中含铅的矿物,主要有方铅矿和白铅矿。以方铅矿分布最广,开采最多。目前,铅的生产方法,仍沿用传统的工艺流程,即由采选、烧结焙烧、还原熔炼、火法精炼及电解精炼等几个环节构成的提取过程。八十年代以来开始工业应用的直接炼铅方法主要有氧气底吹炼铅法和基夫赛特炼铅法。铅能与锑、锡、铋等配制成各种合金。 二、二氧化铅 PbO2 (又称过氧化铅、铅酸酐)分子量239.19 棕褐或暗褐色(显微)结晶或(重质)粉末。是四价铅的氧化物,不是二价铅的过氧化物。晶体结构属斜方晶系。受光的作用分解成四氧化三铅和氧。熔点290℃/分解;相对密度(水=1)9.36~9.38g/cm3。稳定性:稳定;危险标记:11(氧化剂)。有毒! 不溶于水和醇,微溶于乙酸、氢氧化钠水溶液。缓慢溶于硝酸和醋酸铵,迅速溶于盐酸(溶于稀盐酸)、硝酸与过氧化氢溶液。加热到290℃易分解,生成氧和三氧化二铅。更高温度下生成氧和四氧化三铅。为强氧化剂。与强碱加热生成高铅酸盐。与有机物接触易燃。 二氧化铅系两性氧化物,酸性比碱性强。跟强碱共热生成铅酸盐。有强氧化性。跟硫酸共热生成硫酸铅、氧气和水。跟盐酸共热,生成二氯化铅、氯气和水。跟硫、磷等可燃物混和研磨引起发火。 二氧化铅电极是良好的阳极材料,可代替铂阳极。由硝酸使四氧化三铅分解[Pb3O4+ 4HNO3→PbO2 + 2Pb(NO3)2 + O2]或由漂白粉与碱性的氢氧化铅溶液作用而制得。用熔融的氯酸钾或硝酸盐氧化一氧化铅,或用次氯酸钠氧化亚铅酸盐可制得二氧化铅。 采用差热分析法,恒流放电法和循环伏安法研究了氢损失对于a-PbO2和β-PbO2的电化学性质的影响。电化学形成的PbO2的热分解表明PbO2中存在两种类型的结构水:一种是吸附在PbO2颗粒表面的物理吸附水,可在较低温度下消失;另一种是位于PbO2晶格内部的化学结构水,只能在较高温度下失去。铅酸电池中PbO2还原反应主要由扩散过程控制,物理吸附水的损失对容量影响不大,而化学结构水的损失导致了容量的严重衰减。 製備二氧化鉛披覆鈍性金屬電極之方法,其將鈍性屬於含硝酸鉛、硝酸銅、醋酸鉛和醋酸銅之電鍍液中進行電鍍,該電鍍液中添加了適量之非離子型或陰離子型界面活性劑及/或可以改變電解液性質的有機添加劑,以改良析出二氧化鉛的電化學特性。電極材料(尤其是陽極),都必須具有良好的機械性、導電性、抗蝕性、經濟性及電化觸媒效應。傳統上,陽極材料大多採用鉛、鐵、鐵矽合金、磁鐵礦、鎳、白金及石墨等,而這些材料有些微不符合前面所述的電極特性條件。自1967年不溶性陽極的專利被提出後,由於不溶性陽極的特性優異,幾乎取代了以往的石墨、白金等傳統陽極,而使得電化學工業有了很大的改變與進步,也因為如此世界各國有許多學者專家,不斷的對具導電性的氧化物從事研究。爾後就有一系列不同底材及不同氧化物被覆之研究,底材以鈍性金屬為主,例如T i、T a、N b、Z r等,而氧化物則有R u O2、I r O2、

叶绿素理化性质及含量

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 植物生理学(乙)指导老师: 廖敏 成绩: 实验名称: 叶绿素理化性质和含量 实验类型: 定量探究型 同组学生姓名: 方昊 一、实验目的和要求(必填) 三、主要仪器设备(必填) 五、实验数据记录和处理 七、讨论、心得 二、实验内容和原理(必填) 四、操作方法和实验步骤 六、实验结果与分析(必填) 一、实验目的和要求 掌握植物中叶绿体色素的分离和性质鉴定、定量分析的原理和方法; 二、实验内容和原理 以青菜为材料,提取和分离叶绿体色素并进行理化性质测定和叶绿素含量 分析。原理如下: 1. 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均不溶于水而溶于有机溶剂,常用95%的乙醇或80%的丙酮提取; 2. 叶绿素是二羧酸酯,与强碱反应,形成绿色的可溶性叶绿素盐,就可与有机溶剂中的类胡萝卜素 分开; 3. 在酸性或加温条件下,叶绿素卟啉环中的Mg++可依次被H+和Cu++取代形成褐色的去镁叶绿素和绿色的铜代叶绿素; 4. 叶绿素受光激发,可发出红色荧光,反射光下可见红色荧光; 5. 叶绿素吸收红光和蓝紫光,红光区可用于定量分析,其中645和663用于定量叶绿素a 、b 及总量,而652可直接用于总量分析。 专业:农业资源与环境 姓名: 吴主光 学号: 3110100403 日期: 2013.10.17 地点: 生物实验中心 装 订 线

三、主要仪器设备 1. 天平(万分之一)、可扫描分光光度计、离心机、研具、各种容(量)器、洒精灯等 四、操作方法、实验步骤以及实验现象 定性分析: 鲜叶5g+95%30ml(逐步加入),磨成匀浆 过滤入三角瓶中,观察荧光现象:透射光绿色,反射光红色。 皂化反应(3ml):加KOH数片剧烈摇均,加石油醚5ml和H2O1ml分层后观察:上层呈黄色,为类胡萝卜素,吸收蓝紫光;下层呈绿色,为叶绿素,吸收红光和蓝紫光。 取代反应(1):加醋酸约2ml,变褐(去镁叶绿素);取1/2加醋酸铜粉加热,变鲜绿色,为铜代叶绿素。 取代反应(2):鲜叶2-3cm2,加Ac-AcCu 20ml加热,观察: 3 min变为褐绿色的去镁叶绿素, 5 min后,变为深绿色的铜代叶绿素。 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的吸收光谱测定: 皂化反应的上层黄色石油醚溶液(稀释470nm OD 0.5-1) 反复用石油醚粹取,直到无类胡萝卜素,离心得叶绿素(盐)(稀释663nm OD 0.5-1) 在400-700nm处扫描光谱,分别测定类胡萝卜素和叶绿素的吸收峰. 叶绿素定量分析:鲜叶0.1g,加1.9mlH2O,磨成匀浆,取0.2ml加80%丙酮4.8ml,摇匀,4000转离心3min,上清液在645,652,663测定OD,计算Chla,Chlb 和Chl总量的值。 五、实验数据记录和处理

柴油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分析表[整理]

柴油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分析表[整理] 柴油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分析表 UN.1202 外观与性状:稍有粘性的淡黄色液体。 主要用途:主要用作柴油机的燃料。 凝固点(?) 0 相对密度(空气=1) 4.0 理化 沸点(?) 282—338 相对密度(水=1) 0.82—0.86 性质临界温度(?) 无资料 临界压力 (MPa) 饱和蒸汽压(kPa) 4.0 燃烧热 (MJ/?) 33 最小引燃热量(mJ) 无资料 溶解性: 中国MAC:未制定标准美国TWA:无资料接触限值 3(mg/m) 前苏联MAC:未制定标准美国STEL:无资料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皮肤接触。毒性:LD:7500?/? 50毒性皮肤接触为主要吸收途径,可致急性肾脏损害。柴油可引及起接触性皮炎、油性痤疮。吸入其雾滴或液体呛入可引起健康健康危害吸入性肺炎。能经胎盘进入胎儿血中。柴油废气可引起眼、危害鼻刺激症状、头晕及头痛。 环境危害:对环境有危害,对水体和大气可造成污染。毒性 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及 冲洗皮肤。就医。健康 危害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急救措施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清新处,保持呼吸道畅通。如

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 医。 食入:尽快彻底洗胃。就医。 燃烧性易燃闪点(?) 不低于55 0.7,自燃温度(?) 爆炸极限(v %) 5.0% 本品易燃。遇明火、高热或氧化剂接触,有引起燃烧爆炸危险特性燃烧爆炸的危险。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危险性燃烧分解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和水 稳定性稳定 聚合危害不聚合 禁忌物强氧化剂、卤素。 喷水冷却容器,可能的话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喷水 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束。处在火场中的容器已灭火方法变色或从安全泄压装置中产生声音,必须马上撤离。采用 雾状水、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等灭火剂灭火。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 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 器,穿一般作业工作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流入下 泄漏应急处理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区域。小量泄漏:用活性碳或其它惰性材料吸收。或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就地焚烧。大量 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 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理。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仓库或储罐。远离热源和火种。与可 储运注意事项燃物、有机物、氧化剂隔离储运。夏令炎热季节,早晚运防护

叶绿素的提取及理化性质的鉴定

植物生理学实验 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分离及其理化性质 姓名 学号 系别 班级 实验日期 同组姓名

摘要:为探究植物叶绿素理化性质,根据不同的叶绿体色素分子结构不同,在有机溶剂中的溶解性和吸附剂上的吸附性差异,本实验在提取菠菜叶片叶绿体色素(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后,利用纸层析法将不同的色素分离的方法,对植物叶绿素的理化性质进行观察与检验。 一、实验原理及实验目的 实验原理: 1、提取: 叶绿体中含有叶绿素(叶绿素a与b)和类胡萝卜素(胡萝卜素和叶黄素),这两类色素均不溶于水,而溶于有机溶剂,故常用乙醇、丙酮等有机溶剂提取。 2、分离: 当溶剂沿支持物不断向前推进时,由于叶绿体中不同色素分子结构不同,在两相(流动相与固定相)间具有不同的分配系数,因此它们移动速率不同。对叶绿体色素进行层析可将不同色素分离。 3、理化性质的观察: 叶绿素是一种二羧酸酯,在碱作用下,发生皂化反应;在弱酸作用下,叶绿素中镁可被氢原子取代而成为褐色的去镁叶绿素,后者遇铜则成为绿色的铜代叶绿素,叶绿素具有荧光,故从与入射光相垂直的方向观察叶绿素溶液呈血红色。叶绿素的化学性质不稳定,易受强光氧化,特别是当叶绿素与蛋白质分离后,破坏更快。 分子吸收光能后,从基态转变到激发态。叶绿素分子有两种单线激发态,对应两个主要的光吸收区。 分子在激发态停留的时间不超过数纳秒(10-9秒) 由激发态回到基态的过程称为衰变(Decay)。 叶绿素a:C 55H 72 O 5 N 4 Mg,MW=893.4891 叶绿素b:C 55H 70 O 6 N 4 Mg,MW=907.4727 胡萝卜素:C 40H 56 , MW= 536.8726 叶黄素:C 40H 56 O 2 , MW=568.8714 实验目的: 以植物叶片组织为材料,提取叶绿体色素;以纸层析法分离其成分;鉴定叶绿体色素的理化性质. 二、实验材料和方法 1、实验材料:菠菜 2、实验用具:天平、研钵、三角漏斗、滤纸、层析缸、毛细管、分光镜、量筒、烧杯、试 管等 3、实验试剂:丙酮、碳酸钙、层析液(石油醚:丙酮=25:3),20%KOH-甲醇、乙醚、1%HCl、 醋酸铜 三、实验步骤 1、叶绿体色素的提取 (1)取新鲜菠菜叶片2克,擦干,去中脉,剪碎放入研钵; (2)加入少许石英砂和CaCO 3 ,再加入无水丙酮10ml,研磨成匀浆,再加丙酮15ml; (3)用漏斗滤去残渣,得叶绿体色素提取液(置于暗处). 2、纸层析分离叶绿体色素 (1)层析样纸制备,将优质滤纸剪成3cm×9cm的长条,将一端剪成中央留约1cm×0.5cm的

铅冶金学作业

思考题及作业 《铅冶金》部分的作业 1.请列举出铅的主要化合物及其重要性质; 2.请列举出各种提炼铅的方法并写出氧化还原熔炼的工作流程。 3. 请简述硫化铅精矿氧化焙烧时,各金属发生的反应及存在状态; 4. 请说出硫化铅直接氧化为金属铅的热力学条件,并通过MeS+2MeO=3Me+SO2的lg pSO2—T的关系图简要说明各杂质金属的反应。 5. 请根据C-O系反应ΔG -T关系图,说明CO还原和碳还原的热力学。 6. 硫化铅精矿烧结焙烧脱硫的程度与什么有关系,脱硫的目的是什么? 7. 试述烧结焙烧的过程及各个步骤的原则、作用; 8. 试述富氧鼓风烧结过程及其与单纯鼓风烧结和返烟烧结有什么不同? 9. 简述鼓风炉正常工作时的炉温分布情况以及熔炼完成后的熔炼产物组成情况; 10. 请简述QSL氧化熔炼的特点及工艺流程; 11. 请简述闪速氧化熔炼(Kivcet)氧化段和还原段的冶炼过程。 12. 简述烟化炉的性能参数及吹炼过程; 13 简述烟化炉处理炉渣的原理。 14. 试述粗铅火法精炼流程,并简述熔析法除铜的原理和过程; 15. 试述粗铅精炼除砷、锑、锡的方法,并说明氧化精炼过程; 16. 电解精炼的工艺是怎样的,请写出粗铅电解精炼阳极和阴极的主要反应; 17. 请指出粗铅电解精炼前都有哪些杂质元素,铅阳极中杂质元素的行为? 18. 请简述再生铅的原料及原料的炼前处理过程; 19. 再生铅废料的熔炼技术有哪些,请分别简要进行说明; 20. 试述废蓄电池渣泥固相电解还原法回收含铅废料的原理、过程及工艺。 21. 与火法炼铅相比,湿法炼铅有那些特点? 22. 湿法炼铅大致有哪几类方法,简述碱浸出过程。 23. 写出利用利用蓄电他铅废料生产三盐基硫酸铅的方法和操作流程; 24. 简述有色金属电解中铅阳极材料的应用情况; 25. 举例谈谈你对铅产品深加工的发展趋势。

《铅冶金》课程标准

《铅冶金》课程标准 课程代码: 适用专业:冶金技术 学时:52学时 学分:3学分 开课学期:第四学期 第一部分前言 1.课程性质与地位 《铅冶金》是冶金技术专业的主干课程,也是培养学生就业岗位必需的核心技能课程。 本课程以铅冶炼生产过程为行动领域,贯彻国家火法冶炼工职业标准,以岗位技能培养为教学目标,全面提高学生知识、能力、素质。 本课程以铅的冶炼过程为基本主线,围绕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两大问题,着重介绍底吹炉、顶吹炉、鼓风炉、铅电解等新理念、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以及技术经济分析和冶炼过程管理等知识。同时,在操作实习和组织管理过程中可以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和组织协调能力,对职业素养的养成起着积极促进作用。 该学习领域以《冶金基础化学》、《冶金制图》、《冶金过程检测与控制》等课程为前导,为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奠定坚实的基础。同时,也是学习《有色冶金设计原理》、《毕业设计》等后续课程的基础。 2.课程的设计思路 《铅冶金》课程是现代直接炼铅新技术富氧底吹-高铅渣直接还原熔炼-电解精炼等冶炼新技术为基础,按照企业真实的生产流程,依次介绍了富氧底吹技术、高铅渣直接还原技术、电解精炼技术等冶炼工作任务,并根据完成每个工作任务对知识能力的需求,将冶炼原理、冶炼工艺、冶炼设备、冶炼操作、经济技术指标等知识融于课程教学中,实现“做、教、学”一体化。 本课程是以任务驱动的行动导向的教学模式为主,围绕铅冶炼职业能力,以铅冶金工作过程为依据,以校企合作企业为依托,以实际铅冶炼工作任务为驱动,将知识、技能和态度有机融合,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有针对性地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案例教学、现场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 第二部分课程目标 1.知识目标 (1)使学生能够完成铅冶炼生产的炉料准备工作,满足底吹等冶炼工艺对原料的要求。 (2)使学生能够掌握底吹炉熔炼的工艺及设备知识,掌握冶炼过程的工艺控制及经济

试验九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分离与理化性质鉴定试验目的1学会

实验九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分离与理化性质鉴定 一、实验目的 1、学会叶绿体色素提取和分离的方法。 2、了解叶绿体色素的荧光现象、皂化反应等理化性质。 二、实验原理 叶绿体中含有绿色素(包括叶绿素a和叶绿素b)和黄色素(包括胡萝卜素和叶黄素)两大类,这两类色素都不溶于水,而溶于有机溶剂,故可用乙醇或丙酮等有机溶剂提取。 提取液可用色层分析的原理加以分离。因吸附剂对不同物质的吸附力不同,当用适当的溶剂推动时,混合物中各成分在两相(流动相和固定相)间具有不同的分配系数,所以它们的移动速度不同,经过一定时间层析后,便将混合色素分离。 叶绿素是一种二羧酸——叶绿酸与甲醇和叶绿醇形成的复杂酯,故可与碱起皂化反应而生成醇(甲醇和叶绿醇)和叶绿酸的盐,产生的盐能溶于水中,可用此法将叶绿素与类胡萝卜素分开;叶绿素与类胡萝卜素都具有光学活性,叶绿素吸收光量子而转变成激发态,激发态的叶绿素分子很不稳定,当它变回到基态时可发射出红光量子,因而产生荧光。叶绿素中的镁可以被H+所取代而成褐色的去镁叶绿素,后者遇铜则成为绿色的铜代叶绿素,铜代叶绿素很稳定,在光下不易破坏,故常用此法制作绿色多汁植物的浸渍标本。 三、实验器材 新鲜的植物叶片。 研钵;漏斗;100ml三角瓶;玻璃棒;剪刀;滴管;培养皿;定性滤纸条(5cm×1.5cm)。 毛细管;试管;试管架;石棉网;烧杯(100ml);酒精灯;铁三角架;刻度吸量管2ml、5ml各1支。 四、实验试剂 1、95%乙醇;石英砂;碳酸钙粉 2、推动剂:按石油醚:丙酮:苯(10:2:1)比例配制(体积比) 3、醋酸铜粉末;5%的稀盐酸 4、甲醇、KOH 五、实验步骤 1、叶绿体色素的提取 (1)取菠菜或其他植物新鲜叶片4~5片(2g左右),洗净,擦干,去掉中脉,剪碎,放入研钵中。 (2)研钵中加入少量石英砂及碳酸钙粉,加2~3ml 95%乙醇,研磨至糊状,再加10ml 95%

化学危害因素简介——铅尘、铅烟

3.2.1铅烟(尘) 理化性质: 铅为柔软略带灰白色金属。元素符号Pb。原子量207.2。相对密度11.34(20/4℃)。熔点327.4 ℃。沸点1740℃。蒸气压0.24kPa(1.77mmHg1000℃)。不溶于水; 溶于硝酸和热的浓硫酸。铅尘遇热或明火会着火、爆炸。加热至400~500℃时即有相当多的铅烟逸出。不能与下列物质共存:硝酸铵、三氟化氯、过氧化氢、叠氮钠、乙炔化二钠、锆、氧化剂。 侵入途径: 急性中毒以消化道为主要侵入途径。大量吸入铅烟尘亦可引起急性或亚急性中毒。无损伤的皮肤一般不吸收铅。 本项目中劳动者主要通过呼吸道吸入铅烟(尘),也可由于不良卫生习惯通过消化道吸收。 毒理学简介: 毒性:引起急性中毒的量因铅化合物不同而有差别。醋酸铅一次口服中毒量为2~3g,致死量为50g; 口服铬酸铅1g可致死; 砷酸铅的经口MLD为1.4mg/kg。亦有人报告一般铅化合物的经口最小急性中毒剂量为5mg/kg 。金属铅大鼠LD100(腹腔)为1000mg/kg,豚鼠MLD(腹腔)为100mg/kg。铅经呼吸道吸入时,肺内沉淀吸收率为30~50%,铅在肺内沉淀后,14天内90% 以上由肺部移走。铅在胃肠道的吸收率为7~10%,但空腹时吸收率明显增加,可达45% 。 分布:铅吸收入血后,血内的铅仅有6% 在血浆内,且多与血浆白

蛋白结合; 其余90% 以上位于红细胞内, 多与血红蛋白结合,处于较稳定状态, 约20%与红细胞膜结合,易于扩散。上述两部分红细胞内的铅与血浆内铅保持平衡。通过血浆,铅可进入其他软组织。血液中循环的铅最初分布于全身,血铅大部分可与组织和器官铅交换。几周后约95%的磷化氢铅离开软组织成为稳定而不溶的磷酸铅[Pb3(PO4)2]沉积于骨骼内,少量存留于肝、脾、肾、脑、肌肉等器官和血液内。骨铅有一部分也可进行快速交换,快速交换的骨铅与软组织铅、血铅可以相互转换。 生物半衰期:血铅和一些迅速交换的软组织铅的半衰期是35 天左右; 软组织包括骨骼肌中铅的半衰期为40 天; 骨骼的半衰期为20 年。 代谢:铅在体内的代谢与钙相似。能使钙存积于骨内的因素,也有利于铅储存于骨内; 促使钙排出的因素,也促进铅的排出。高钙饮食使铅储存于骨内; 缺钙、酸碱平衡紊乱(酸中毒)、感染、饮酒、创伤、饥饿、发烧等,可使骨铅向血液转移。 清除及排泄:食入的铅大部分由粪便排出。铅由肠道吸收后进入门脉,通过肝脏,一部分由胆汁排到肠内,随粪便排出。由呼吸道吸入的铅,一部分在上呼吸道由纤毛作用排出,咽入消化道可由粪便排出。铅由肾脏排出通过两个途径:①肾小球滤过后由肾小管排出; ②肾小管排泌,特别在血铅增高时明显。铅也可由乳汁、汗腺、唾液和月经排出。 毒作用表现:

常见酸及酸的化学性质

一、学习目标 1.知道指示剂的作用 2.知道盐酸、硫酸的主要性质和用途; 3.认识浓硫酸的腐蚀性和稀释方法; 4.掌握酸的化学性质,知道酸具有相似化学性质的原因。 【课前预习】 1.酸碱指示剂在酸碱溶液中是如何变色的? 2.写出铝与盐酸和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情境导入】 人们在购买葡萄、橘子等水果时,常习惯的问“酸不酸?”。的确,许多未成熟的水果是很酸的,这是因为里面含有很多的有机酸,如苹果酸,柠檬酸,酒石酸等,随着水果的成熟有些酸会逐渐分解,酸味也随之减轻。 【观察】教师演示,取适量稀盐酸、稀硫酸、氢氧化钠溶液、石灰水到试管中,分别滴加几滴石蕊和酚酞试液,观察记录变色情况。 【自学】浓盐酸的质量分数为35%-37%,密度1.097g/cm3,浓硫酸的质量分数为98%,密度为1.84g/cm3。 【观察】完成下表: 么? 【阅读】盐酸和硫酸的用途。 【观察】教师演示,学生观察记录实验现象,并完成下表: 【讨论】 1.如果不慎将浓硫酸溅在皮肤或者衣物上会有什么结果?应该怎么处理?说明浓硫酸具有什么性质? 2.如果将稀硫酸不慎溅在衣物上,应该怎么处理? 3.在稀释浓硫酸时应该怎样操作?为什么要这样做? 【归纳---板书】 一、浓盐酸、浓硫酸的物理性质、特性及用途: 1.盐酸——氯化氢气体的水溶液

2. 3. ⑴脱水性:能够将纸张、木材、布料、皮肤里氢、氧元素按水的组成比夺去,使它们脱水生成黑色的炭,发生炭化。(思考:脱水性是什么性质?) ⑵:浓硫酸跟空气接触,能够空气里的水分,可用作某些气体 的。 ⑶强烈的。 ⑷强氧化性:与金属反应时一般不生成氢气,而生成水。 4.浓硫酸的稀释:稀释时,应将其沿杯壁慢慢倒入中,且边 倒边搅拌。而不能把往里倒,以免水沸腾将硫酸带出,造成危险。 (因为硫酸溶于水时放出大量的热) 万一浓硫酸洒在皮肤上,请立即,然后涂3%-5%的溶液。 【巧学妙记】浓硫酸的稀释:“酸入水,沿内壁,慢慢倒,不断搅”。 【练一练】: 1.下列物质敞口放一段时间,质量会减少的是 ( ) A.浓硫酸 B.大理石 C.稀硫酸 D.浓盐酸 2.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 A.打开浓盐酸的试剂瓶盖,瓶口出现白烟 B.用浓硫酸在白纸上写字,白纸上的字迹慢慢变黑 C.稀释浓硫酸时,应将浓硫酸沿器壁慢慢注入水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 D.稀硫酸、稀盐酸都可以用于金属表面除锈 3.下列关于物质的用途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C.硫酸可用于精炼石油和金属除锈 D.盐酸是重要化工产品 4.如图该装置被誉为“万用瓶”。 ⑴用来洗气。向其中装入足量浓硫酸,将氧气和水蒸气的混合气体由端进端出 来的气体就只有。这同时说明浓硫酸具有性。 ⑵用来收集气体。空的该装置可以实现向下和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气体,其关键在于进 气出气口不同。 ①如进,出,实现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气体; ②如进,出,实现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气体; ③实现排水法收集时,必须现放满水,再由要收集的气体将水排出,而水只能从端 排出,所以此时气体永远是端进。

盐酸理化性质表

标识 中文名:盐酸;氢氯酸 英文名:Hydrochloric acid;Chlorohydric acid 分子式:HCl 分子量:36.46 CAS号:7647-01-0 RTECS号:MW4025000 UN编号:1789(溶液) 危险货物编号:81013 IMDG规则页码:8183 理化性质 外观与性状:无色或微黄色发烟液体,有刺鼻的酸味。 主要用途:重要的无机化工原料,广泛用于染料、医药、食品、印染、皮革、冶金等行业。 熔点:-114.8(纯) 沸点:108.6(20%) 相对密度(水=1):1.20 相对密度(空气=1): 1.26 饱和蒸汽压(kPa):30.66/21℃ 溶解性: 与水混溶,溶于碱液。 UN1050(无水的);UN2186(冷冻) 临界温度(℃): 临界压力(MPa): 燃烧热(kj/mol):无意义 燃烧爆炸危险性避免接触的条件: 燃烧性:不燃 建规火险分级: 闪点(℃):无意义 自燃温度(℃):无意义 爆炸下限(V%):无意义 爆炸上限(V%):无意义 危险特性: 能与一些活性金属粉末发生反应,放出氢气。遇氰化物能产生剧毒的氰化氢气体。 与碱发生中合反应,并放出大量的热。具有较强的腐蚀性。与乙酸酐、脂肪胺类、 链烷醇胺类、烯基氧化物、芳香胺类、氨基化合物、2-氨基乙醇、氨、氢氧化氨、 二磷化三钙、氯磺酸、乙撑二胺、二甲亚胺、环氧氯丙烷、异氰酸酯类、乙炔基 金属、发烟硫酸、有机酸酐、高氯酸、3-丙内酯、磷化铀、硫酸、氢氧化钠及其 他碱类、强氧化剂、醋酸乙烯酯及二氟乙烯接触发生反应。接触绝大多数金属, 放出易燃氢气。腐蚀某些塑料、橡胶和涂料。 易燃性(红色):0 化学活性(黄色):0 燃烧(分解)产物:氯化氢。 稳定性:稳定 聚合危害:不能出现 禁忌物:碱类、胺类、碱金属、易燃或可燃物。 灭火方法: 雾状水、砂土。消防器具(包括SCBA)不能提供足够有效的防护。若不小心接触, 立即撤离现场,隔离器具,对人员彻底清污。蒸气比空气重,易在低处聚集。封 闭区域内的蒸气遇火能爆炸。蒸气能扩散到远处,遇点火源着火,并引起回燃。 储存容器及其部件可能向四面八方飞射很远。如果该物质或被污染的流体进入水 路,通知有潜在水体污染的下游用户,通知地方卫生、消防官员和污染控制部门。 若不能切断气源,则不允许熄灭泄漏处的火焰。受过特殊培训的人员可以利用喷 雾水流冷却周围暴露物,让火自行烧尽。在安全防爆距离以外,使用雾状水冷却 暴露的容器。若冷却水流不起作用(排放音量、音调升高,罐体变色或有任何变 形的迹象),立即撤离到安全区域。 包装与储运 危险性类别:第8.1类酸性腐蚀品 危险货物包装标志:20 包装类别:Ⅱ 储运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干燥、通风处。应与碱类、金属粉末、卤素(氟、氯、溴)、易燃、 可燃物等分开存放。不可混储混运。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 分装和搬运作业要注意个人防护。运输按规定路线行驶。

铅及其化合物对人体的影响

铅及其化合物对人体的影响 [摘要] 对铅及其化合物的性质、铅污染源及污染途径、铅在人体的代谢与分布、铅的毒性、铅污染的预防等方面进行评说,认为铅污染与对人体的影响应引起社会的关注。 关键词铅人体健康环境污染 铅是在自然界分布很广的微量元素,主要存在于岩石圈和土壤圈,是重要的工业原料.也是环境的重要因子。由于人类的活动,铅向大气圈、水圈以及生物圈不断迁移,特别是随着近代工业的发展,大气层中的铅与原始时代相比,污染的体积增加了近l万倍,人类对铅的吸收也增加了数千倍,吸收值已接近或超出人体的容许浓度。铅的过度摄入已经成为危害人体健康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研究铅的性质,铅对人体影响及污染防治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 1.环境中的铅及其污染源 铅是地壳的成分之一,地壳中含铅约13 mg/kg,其中火成岩和变质岩含铅量最高为10~20 mg/kg.主要的天然铅矿有方铅矿(硫化铅)、白铅矿(碳酸铅)和铅矾(硫酸铅)。由于人类的各种活动,自然环境已受到广泛的铅污染。铅及其

化合物为常见的有毒化学物质,在工业和生活中应用极为广泛.金属铅加热至400~500℃时,大量铅烟逸出,并在空气中迅速氧化成氧化亚铅(Pb2O)而凝集为烟尘,随着熔铅温度的升高,可进一步氧化为氧化铅(PbO)、三氧化二铅(Pb2O3)、四氧化三铅(Pb3O4),但均不稳定,最后离解为氧化铅和氧,分别以金属铅的烟尘 和铅化合物污染工作场所和环境.也可因食用铅污染的食物、服用含铅化合物的中药偏方或误服铅化合物等引起生活性中毒.根据剂量大小、进入途径、化合物的溶解度、工作场所及个人防护条件的不同,可发生急性、亚急性、慢性铅中毒,或体内过量铅负荷. 2.铅在人体的吸收代谢与分布 铅及其化合物主要通过呼吸道和消化道进入人体,大气、饮水、食物中有微量铅进入人体。铅在人体主要以不溶性磷酸铅形式沉着蓄积于骨骼中,也有小量蓄积于脑、肝、肾及其他脏器。铅对人体各个组织器官均有毒性作用,其中以神经系统、消化系统、造血系统病变为主。严重时则出现贫血、腹绞痛、肝肾损害,以及铅麻痹和中毒性脑病。 3.铅的毒性 铅的毒作用主要损害人的造血系统、神经系统和肾脏,对心血管系统、生殖功能以及致癌、致突变、致畸等也可能发生影响。铅中毒引起的贫血是由于红细胞寿命缩短与血红素台成受阻,当机体受到铅的毒作用后,可使δ一氨基乙酰丙酸脱水酶受到抑制.从而阻止δ一氨基乙酰丙酸合成卟胆原;抑制血红素合成酶,阻碍原卟啉与二价铁的结合,使血红素和血红蛋白的合成受到障碍,表现为小红细胞、血红蛋白过少性贫血及轻度溶血性贫血;过量的铅吸收可使中抠神经系统与周围神经系统受损,引起脑病与周围神经病。脑病的特点是肿胀或水肿,

物质的性质,鉴别及推断

考点名称:物质的鉴别 ?物质的鉴别: 根据不同物质的特性,用化学方法把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已知物质一一区别开。 鉴别时只需利用某一特征反应,确定某物质的一部分就可达到鉴别的目的。且已知n种,确定n-1种,则余下的既为可知。 ?鉴别物质常用的方法: (一)、物理方法: “看、闻、摸、溶、吸”等方式进行鉴别。“看”就是要看物质的颜色、状态、形状等,“闻”可以闻某些气体的气味,“摸”可以通过摸容器的外壁,感觉是否有热量的改变,“溶”看物质是否能溶解,“吸”看是否能被磁铁吸引。如:硫酸铜溶液是蓝色的、氯化铁溶液是棕黄色的、其它常见的物质只要不含Cu2+和Fe3+的化合物的水溶液一般都是无色的,大理石是块状固体、氢氧化钠是片状固体、氢氧化钙是粉末状固体,氢气和氧气是气体、酒精有是液体 (二)、化学方法: 就是通过不同的物质在与同一种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时所产生的现象不同把它们鉴别开的方法,它是鉴别物质的常用方法。下面根据物质的构成的特点,分析在化学上常用的鉴别方法。 1、含“H+”的化合物(如HCl、H2SO4)的鉴别方法。 (1)用紫色的石蕊试液。酸溶液都能使紫色的石蕊试液变成红色,如硫酸溶液能使紫色的石蕊试液变成红色。

(2)用PH试纸。酸(含H+的化合物)溶液的PH<7,如:醋酸溶液的PH<7。 (3)用镁、铝、锌、铁等活泼金属。这些金属与酸反应产生的明显现象是,有无色气体生成。如:Mg+H2SO4==MgSO4+H2↑ (4)用含有“CO32-”的物质,如:碳酸钠与盐酸反应产生无色的气体,该气体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例1:设计实验鉴别两种无色溶液一种是硫酸,一种是氢氧化钠。分析:硫酸是酸性溶液,而氢氧化钠是碱性溶液。所以上述四种方法都可以用来鉴别这两种物质。 2、含“OH-”的化合物(如NaOH、Ca(OH)2)的鉴别方法。 (1)用紫色的石蕊试液或者无色的酚酞试液。观察到的现象是:含OH-的化合物才能使紫色的石蕊试液变成蓝色,能使无色的酚酞试液变成红色。 (2)用PH试纸。含OH—的化合物的水溶液的PH>7 (3)用含有Cu2+等离子的盐溶液,会产生不同颜色的沉淀。 例2:有氯化钠、氢氧化钙和盐酸三种无色溶液,怎样实验的方法加以鉴别。分析:以上三种物质分别是盐、碱和酸三类,因此最好用紫色的石蕊试液进行鉴别,变成蓝色的是氢氧化钙,变成红色的是盐酸,不变色的是氯化钠溶液。 3、含“CO32-”的化合物(如Na2CO3)的鉴别方法。最常用的方法是稀盐酸和澄清的石灰水,看到的现象是:加入稀盐酸后有无色气体产生,该气体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例3:有碳酸钠溶液、氢氧化钠溶液两种无色液体,怎样鉴别它们。分析:由于两种溶液都显碱性,所以不能使用酸碱指示剂。可向两种溶液中分别加入少量的稀盐酸,再反生成的气体通入到澄清的石灰水中。

盐酸理化性质危险有害特性及应急防护措施

盐酸理化性质危险有害特性及应急防护措施盐酸理化性质、危险有害特性及应急防护措施 中文名:盐酸;氢氯酸英文名:hrdrochloric acid;chlorohydric acid 标分子式:HCI 分子量:36.46 CAS号:7647,01,0 识危险化学品顺序号:2507 性状: 无色或微黄色发烟液体、有刺鼻的酸味。理溶解性:与水混溶,溶于碱液。化熔点(?):,114.8(纯) 沸点(?):108.6(20,) 相对密度(水,1):1.20 性临界温度(?): 临界压力(MPa): 相对密度(空气,1):1.26 质燃烧热(KJ/mol):无意义最小点火能(mJ): 饱和蒸汽压(KPa):30.66(21?) 燃烧性:不燃燃烧分解产物:氯化氢。 闪点(?):无意义聚合危害:不聚合燃 爆炸下限(,):无意义稳定性:稳定烧 爆炸上限(,):无意义最大爆炸压力(MPa):无意义爆 炸引燃温度(?):无意义禁忌物:碱类、胺类、碱金属、易燃或可燃物。危危险特性:能与一些活性金属粉末发生反应,放出氢气。遇氰化物能产生剧毒的氰化氢气体。险与碱发生中合反应,并放出大量的热。具有较强的腐蚀性。 性灭火方法:消防人员必须佩戴氧气呼吸器、穿全身防护服。用碱性物质如碳酸氢钠、碳酸钠、 消石灰等中和。也可用大量水扑救。 33毒接触限值: 中国MAC(mg/m) 15 前苏联 MAC(mg/m) 未制定标准 3性美国TVL,TWA OSHA 5ppm,7.5〔上限值〕美国TLV,STEL ACGIH 5ppm,7.5 mg/m 侵入途径: 吸入、食入。对健康危害:接触其蒸气或烟雾,可引起急性中毒,出现眼结膜炎,鼻及口腔粘膜有烧灼感,人

常见细菌理化性质鉴定试验

常见细菌理化性质鉴定试验 淀粉水解:淀粉在酸的催化作用下,能发生水解;淀粉的水解过程:先生成分子量较小的糊精(淀粉不完全水解的产物),糊精继续水解生成麦芽糖,最终水解产物是葡萄糖。培养基:将细菌接种在平板上,置37度温箱中培养24h,加革兰氏碘液于菌落上,观察颜色变化,呈蓝色者为阴性,无蓝色为阳性。 甲基红试验:是根据肠杆菌科各菌属都能发酵葡萄糖,在分解葡萄糖过程中产生丙酮酸,进一步分解中,由于糖代谢的途径不同,可产生乳酸,琥珀酸、醋酸和甲酸等大量酸性产物,可使培养基PH值下降至pH4.5以下,使甲基红指示剂变红这个原理进行的测验。 产氨实验(乙酰胺肉汤)原理:铜绿假单胞菌产生一种脱酰胺酶,可使乙酰胺经脱酰胺作用释放氨,滴加纳氏试剂(碘化汞钾),氨在碱性条件下与碘化汞钾作用,生成红色络合物。操作:将纯培养物接种到装有乙酰胺肉汤的试管中,在36℃±1℃下培养20h~24h。然后向每支试管培养物加入1~2滴钠氏试剂,检查各试管的产氨情况,如表现出从深黄色到砖红色的颜色变化,则为阳性结果,否则为阴性。 吲哚试验:是指有些细菌如大肠埃希菌、变形杆菌、霍乱弧菌等能分解培养基中的色氨酸生成吲哚(靛基质),经与试剂中的对二甲基氨基苯甲醛作用,生成玫瑰吲哚而呈红色,则为吲哚试验阳性。 过氧化氢酶试验(又名:接触酶试验) 一、原理:具有过氧化氢酶的细菌,能催化过氧化氢生成水和新生态氧,继而形成分子氧出现气泡。 二、试剂3%过氧化氢溶液:临用时配制。 三、试验方法挑取固体培养基上菌落一接种环,置于洁净试管内,滴加3%过氧化氢溶液2mL,观察结果。 四、结果于半分钟内发生气泡者为阳性,不发生气泡者为阴性。革兰氏阳性球菌中,葡萄球菌和微球菌均产生过氧化氢酶,而链球菌属为阴性,故此试验

有铅焊锡的特性

纯锡的溶点:232度。 * 纯铅的溶点:327度。 * 铅锡的浑合比:Sn63%, Pb 37% 溶点只有183%,少于其本身的温度。其它强度也很好。科学家们一早就知道,不是含锡量多于或锡少于63%的焊料就是最好,相反多于或少于63%的焊料是不好应用于焊接。 * 共晶效应:63% / 37% 的浑合比最好,每当温度上升一度,它是液态,每当温度下降一度,它是固态。故此在很短的时间内能凝固焊牢,反之浑合比小于这比例,侧会经历浆糊状态,既非固态亦非液态,所以还须等待一些时间变硬,这段时间若有震动的话,就做成斯裂,焊不牢。 * 浆糊状态:既非固态亦非液态,含锡量比例少于或多于63%,经历浆糊状态的时间越长,等待固化的时间越久。故焊接金属面积越大的东西,失去潜热越多,则经历浆糊状态越久,须等待的固化的时间越长,固难于焊牢。 * 比重:63%轻于40%,63%锡线成品的长度长于40%锡线;以为40%锡线既可用又平宜的想法是错误的,其使用价值绝并非平宜。 * 杂质含量:旧料翻造之锡条,含铜最多。焊接时间、温度越长、越久,则接口层越易碎,越易变成厚,形成焊接问题的主因。 * 含杂质多,表面张力大:耗量比正常多,于难以扩散,粿粒大,但焊接实在不牢。 * 不是粿粒越大就焊得牢:纯度按世界标淮的焊锡,其拉力、切力等都有足够的强度应付有余;反之,含铜量高的焊锡,粿粒大,但是内里中空,拉力低,切力少,不能焊牢,只是增加消耗量、成灰量。不作比较,难以发现,选用优质焊料的每月金额支出实在还少。 * 旧锡翻新的成本:旧废料翻新可以使用电解的方法,所翻新出来的物料,理论上相等于纯度高的材料。但是其翻新的成本亦不少于开发新材的价值,所以翻新提纯了的物料并非便宜。即使成本稍为平宜一点点,但是想信无人愿意把提纯了的材料以低价出售。市场价格,仍然以交易所为依归,看走势,待价而估。 * 以廉价购入翻新旧料,既然没有经过提纯,所以只能增加焊接的困难,只能以多于出售废料的价格买回别人的旧料。 * 使用旧料翻造之锡条锡线,皆因上述特性,难以做到高速生产,翻工难免,阻碍创造利润,相对做成的成本更高更大,得不偿失。

盐酸苯海索理化性质

性质:又名安坦。白色结晶性粉末,无臭,味微苦,微溶于水,溶于乙醇和氯仿。由哌啶为原料制得,常用其盐酸盐。为抗震颤麻痹药,其对中枢纹状体胆碱受体有阻断作用,外周抗胆碱作用较弱,约为阿托品的(1/10)~(1/3)。用于震颤麻痹(脑炎后或动脉硬化引起的震颤麻痹)对改善流涎有效,对缓解僵直,运动迟缓效较差,改善震颤明显,但总的疗效不及左旋多巴、金刚烷胺。主要用于轻症及不能耐受左旋多巴的患者。也用于药物利血平和吩噻嗪类引起的锥体外系反应以及肝豆状核变性。制剂有片剂,胶囊剂。 盐酸苯海索 分子量:暂无 CAS号:52-49-3 化学物质索引数据库 Title: Trihexyphenidyl Hydrochloride CAS Registry Number: 52-49-3 CAS Name:α-Cyclohexyl-α-phenyl-1-piperidinepropanol hydrochloride Additional Names: 3-(1-piperidyl)-1-cyclohexyl-1-phenyl-1-propanol hydrochloride; 1-phenyl-1-cyclohexyl-3-piperidyl-1-propanol hydrochloride; benzhexol chloride Trademarks: Aparkane (ICN); Artane (Wyeth); Broflex (Bioglan); Cyclodol; Pacitane (Wyeth); Paralest (Parachemie); Pargitan (Abigo); Parkinane (Wyeth); Parkopan (Hexal); Peragit (AFI); Pipanol (Winthrop); Sedrena (Daiichi); Tremin (Schering-Plough); Triphedinon (Toho); Triphenidyl (Leciva); Tsiklodol Molecular Formula: C20H32ClNO Molecular Weight: 337.93 Percent Composition: C 71.08%, H 9.54%, Cl 10.49%, N 4.14%, O 4.73% Literature References: Anticholinergic. Synthesis: Denton et al.,J. Am. Chem. Soc.71, 2053 (1949); Adamson, Wilkinson, US2682543 (1954 to Burroughs Wellcome); Denton, US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