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浅谈特种油墨之隐形油墨

浅谈特种油墨之隐形油墨

浅谈特种油墨之隐形油墨
浅谈特种油墨之隐形油墨

浅谈特种油墨之隐形油墨

隐形油墨又称无色荧光油墨。它和温变油墨(或称热敏油墨)、目光变色油墨、渗透油墨、金属变色油墨、防涂改油墨等,共同组成了当前国内防伪油墨。其中隐形油墨以其技术成熟、质量稳定、品种齐全、印刷方式多样等优点被众多厂内所接受。

在普通光源下无色荧光油墨为无色透明或接近白色。印在纸张或塑料薄膜上不显颜色。在紫外光下不同品种会显出不同的颜色,有红、黄、绿、蓝、白、橙、紫等颜色。国内已生产出适合各种材料(如纸、各种塑料薄膜、金属、玻璃、橡胶等)的无色荧光系列油墨。种类包括胶、凸、丝、凹印等。但同样的油墨,由于其印刷制作、防伪图案设计、纸张选择等不同,油墨的印迹及荧光效果会有很大的差异。

现将这方面工作的一些经验总结如下:

一、在使用无色荧光油墨前,必须彻底洗净墨辊、墨槽、印版等相关部件,以免混入其他颜色。有条件的印刷厂最好留出专用设备、换上新墨辊。

二、无色荧光油墨和普通有色墨的颜色搭配。无色红印油墨;荧光效果最好。无色红印蓝墨或无色蓝印红墨荧效果较差。底色的深浅

不同,对荧光亮度有较大影响,油墨底色越深荧光效果越差。

三、纸张印刷时,无色荧光油墨一般做最后色印,否则会被其他油墨遮盖,影响发光效果。透明塑料印刷时,情况有所不同。外印时荧光油墨做最后色;内印时,做第一色。

四、无色荧光油墨并非绝对无色或绝对没有印迹。在洁白的纸上,即使印上完全透明、无色的光油,也会由于纸和光油的折射及反射系数不同,产生视觉差异,形成油渍和纸张表面光亮度的差别。

五、无色荧光油墨只有在以下特定条件下才能减少印迹(或基本隐形):1、图案或文字改色块为线条;2、荧光油墨最好印在有底色的部位,有利于遮住荧光油墨迹;3、应选择吸收性较好的纸张,发票专用纸吸收油墨性能比铜板纸和卡纸好。

六、影响荧光亮度的因素:1、纸张因素。应选择证券纸或无荧光增白剂的纸,这样,荧光的效果较理想。在有荧光增白剂的纸(普通纸)上印刷时,荧光效果会明显减弱。纸张的增白剂含量越多,荧光效果越弱;反之,则较强。故在用普通纸时,尽可能选用低增白剂的纸张;2、墨层厚度。印品墨层越薄,荧光效果越弱;墨层较厚,荧光效果越强,但同时印迹也越明显。用户在使用无色荧光油墨时,如能注意这些特点,一定能达到良好的印刷及仿伪效果。

调配专色油墨的基本原则

调配专色油墨的基本原则 无论是深色或浅色专色油墨,在调配时应遵循基本原则,这个基本原则是建立在印刷色彩学和印刷工艺的基础之上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十点: (1)尽量采用同型号的油墨和同型号的辅助材料。此外,能用两种原色油墨调配成的颜色就不要用三种原色油墨。同理,若需要某种间色调配的,亦须用间色原墨,以免降低油墨的亮度,影响色彩和鲜艳度。调配深色墨时,应根据用墨的重量,将主色油墨放入调墨盘内,然后逐步加辅助色以及必要的辅助材料。 (2)凡以冲淡剂为主、原色或深色墨为辅,所调配的油墨统称为浅色油墨。浅色墨的调配在方法上和调深色墨略有不同,是在浅色油墨中逐渐加入深色油墨。切不能先取深墨后再加浅色墨,因为浅色油墨着色力差,如果在深色油墨中加入浅色油墨的方法去调配不易调准色相,往往会使油墨越调越多。 (3)调配专色油墨前要调配小试样。这是说根据原稿色相初步判断所要采用的油墨颜色,然后按比例从各色油墨中用天平称取少许油墨,准确称量,放在调墨台上调配均匀后,用刮刀刮取小色样与原样进行检查,并做好相关记录,妥善保存。 (4)调配复色专色油墨时,运用补色理论纠正色偏。例如:当某种复色墨中紫味偏重时,可加黄墨来纠正;若红味偏重,则可加入青墨(如孔雀蓝或天蓝墨)来纠正;再如黑墨偏黄黑度不够时,可加微量的射光蓝作为提色料,因为射光蓝是带红光的蓝墨,有利于提高黑墨的黑度。 (5)掌握常用油墨的色相特征。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一定要掌握好常用油墨的色相特征。例如,在调配淡湖绿色油墨时,宜采用天蓝或孔雀蓝,切忌用深蓝去调配,因为深蓝墨带红味,加入后必然使颜色灰暗而不鲜艳,同样道理,也不能用偏红的深黄墨,而采用偏青的淡黄墨效果较好,又如,调配桔红色油墨时尽量要用金红油墨,因为金红油墨的色相是红色泛黄光,可增加油墨的鲜艳程度。另外,有些油墨的选用要根据画面效果来定,例如,印刷人物肖像和风景画选择的油墨应有所区别。

如何辨别移印油墨和丝印油墨的区别

如何辨别移印油墨和丝印油墨的区别? 移印是一种特殊的印刷方法。使用钢(或铜,热塑性塑料)凹版印刷,使用硅橡胶材料制成的曲面转印头,将凹版印刷在墨水上浸入转印头的表面,然后按下所需的物体表面即可打印文字,图案等。 在不规则的异性物体表面上打印文字,图形和图像的能力正在成为一种重要的特殊印刷。例如,手机表面上的文字和图案以这种方式印刷,以及计算机键盘,仪器,仪表和许多其他电子产品的表面印刷,都是通过移印完成的。 丝网印刷属于孔版印刷,印版呈网状、版面形成通孔和不通孔两部分,印刷油墨在刮墨版的挤压下从版面通孔部分漏印在承印物上。 丝网印刷是将丝织物、合成纤维织物或金属丝网绷在网框上,采用手工刻漆膜或光化学制版的方法制作丝网印版。现代丝网印刷技术,则是利用感光材料通过照相制版的方法制作丝网印版(使丝网印版上图文部分的丝网孔为通孔,而非图文部分的丝网孔被堵住)油画、版画、招贴画、名片、装帧封面、商品包装、商品标牌、印染纺织品、玻璃及金属等平面载体等。 原理:

移印的原理是把所需印刷的图案先运用照像制版的方法,把钢版制成凹版再经由特制硅胶印头转印在被印物上,并且可依产品的材质不同,调制专用的油墨,以使品质得到保证。 移印的原理通俗地说:通过胶头的作用将刻在钢板上的图案转移到工件上,类似日常工作中的盖章。 丝网印刷的原理是在印版(纸膜版或其它版的版基上制作出可通过油墨的孔眼)在印刷时,通过一定的压力使油墨通过孔版的孔眼转移到承印物(纸张、陶瓷等)上,形成图象或文字。 丝印的原理通俗地说:通过胶刮的压力将油墨从网版的网孔中渗透到产品上,形成图案。特点: 移印:移印的墨层较薄,可以在任何表面印刷套色,表现出非常好的色彩表现力及印刷适应性,俗称万能印刷,除水和空气不能印之外,任何物体均可用移印印刷。 丝印:丝印的墨层厚,印刷出来的图案立体感强,用手都可触摸到凹凸感,适合高档产品的表面印刷,色彩表现力非常好,多色套印较麻烦,对产品的表面要求是规则的平面或曲面,有一定的印刷范围局限性。 丝网印刷在印刷材料的适用性方面具有很大的优势,特别是在非定型塑料五金电子和直接消费品行业,丝网印刷受到广泛好评。但是,世界上没有通用的印刷方法,丝网印刷也不例外。在工业印刷领域的小面积和不规则的基板表面,丝网印刷遇到了一个真正的问题,这导致了转印技术的诞生。可以说,虽然胶印和丝网印刷之间存在很大差异,但它们涵盖了非常相似的工业领域。印刷工艺: 移印工艺和网版印刷技术有着很多相似之处,比如,对承印物的适应性广泛;油墨种类繁多,移印油墨和网印油墨基本可以通用;通过更换夹具和印版可以非常方便地完成不同产品的印刷等。所以在很多场合,移印技术和网印技术密不可分,共同扮演着特种印刷的重要角色,正因为移印技术和网印技术如此切近,大多数印刷专家将它归为网版印刷领域去考察,至今还没有研

油墨生产工艺流程

油墨生产工艺的流程及原料? ?印刷油墨是印刷主要原材料之一,它的未来要视印刷的发展而定,今后的印刷仍将是现有印刷方式的延续,所以油墨基本上仍靠连结料将着色料转移到承印物上;连结料作为着色料的传递介质和粘合剂仍依然不变。但是,随着印刷高速化、自动化,联动加工作业的发展,以及环境卫生保护和节约资源能量方面的要求和限制,使油墨制造的内容不得不作相当的改变。 [关键词]连结料、有机溶剂、溶解性。 油墨的种类很多,物理性质也不一样。有的很稠、很粘,而有的却相当稀。油墨应具有鲜艳的色彩,良好的印刷性能和满意的干燥速度。此外,还应具有耐溶剂、酸、碱、水、光、热等特性。 连结料是油墨的流体部分,能使着色料——颜料在分散设备上轧细、分散均匀,在承印物上附着牢固,而且使油墨能够具有必要的光泽、干燥性能和印刷转移性能等。对不同品种的油墨,选用合适的连结料的工作是很重要的,因为主要是连结料决定油墨的类型,因此有了良好的连结料,才能制得质量上乘的油墨。植物油大都可用来制造油墨的连结料,一些动物油、矿物油、合成油等也可成为油墨连结料的组成部分。近年来各种合成树脂的出现,扩大并开辟了连结料的境界。 连结料大都是按干燥类型来命名的,如氧化结膜干燥型、渗透干燥型、挥发干燥型,热固型、紫外光光固型等。总之,不同类型的油墨要求使用不同类型的连结料。油墨使用主要的着色料颜料可分为无机和有机两大类。颜料是既不溶于水,也不溶于油或连结料而具有一定色彩的固体粉状物质。它不仅是油墨主要的固体组成部分,也是印到物体上可见的有色体部分,同时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油墨的质量(如在色彩、稀稠粘度、理化性能、印刷适性等方面的影响)。因此,制造油墨要求颜料有鲜艳的色彩,较高的浓度,良好的分散性,以及其他有关性能。 一、网印油墨的分类与应用 1.网印油墨的分类 目前国内使用的丝网印刷油墨,其品种繁多,分类方法也是多种多样的,但主要分类方法有以下几种。 (1)根据承印材料分类 纸张用油墨:油性油墨、水性油墨、高光型油墨、半亮光型油墨、挥发干燥型油墨、自然干燥型油墨、涂料纸型油墨、合成塑料纸型油墨、板纸纸箱型油墨。 ①织物用油墨:水性油墨、油性油墨、乳液型油墨等。 ②木材用油墨:水性墨、油性墨。 ③金属用油墨:铝、铁、铜、不锈钢等不同金属专用油墨。 ④皮革用油墨:印刷皮革专用油墨。 ⑤玻璃陶瓷用油墨:玻璃仪器、玻璃工艺晶、陶瓷器皿用油墨。 ⑥塑料用油墨:聚氯乙烯用油墨、聚苯乙烯用油墨、聚乙烯用油墨、聚丙烯用油墨。 ⑦印刷线路板用油墨:电导性油墨、耐腐蚀性油墨、耐电镀及耐氟和耐碱性油墨。 (2)根据油墨的特性分类 荧光油墨、亮光油墨、快固着油墨、磁性油墨、导电油墨、香味油墨、紫外线干燥油墨、升华油墨、转印油墨等。 (3)根据油墨所呈状分类 胶体油墨,如水性油墨、油性油墨、树脂油墨、淀粉色浆等。固体油墨,如静电丝网印刷用墨粉。 (4)根据油墨的功能性分类 印刷油墨是通过用印刷方法在承印物上表现图像线条的材料,在此基础上再具备其他物理、化学功能的油墨,则叫做“功能性油墨”。目前,使用的主要功能性油墨有: (1)物理性功能油墨

专色油墨调配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专色油墨调配 碰着专色打稿及专色印刷时,偶尔都会问技师,调配专色油墨时,是依据什幺理论、什幺方式,来将原色墨作调配,他们都不约而同的说:「凭经验」。心总是想着,调配又怎能「打乱章」呢?总有其依据。 油墨减色法油墨是依据色料的三原色,黄、洋红及青蓝,它们均属非发光体,特性是分别吸收(或减去)白光内三分一色光,而反射其馀两色光合成后而得的,就如黄色,它吸收(或减去)白光内的紫蓝色光,反射出红绿两色光,而这两色光合成后而得出黄色,洋红吸收白光内的绿色光,而青蓝则吸收白光中的红色光。所以油墨三原色被称为减色法原色(Substractive Primaries或Substractive Primary Colours)。颜色 的特性油墨颜色的性质取决于:色相(Hue),饱和度(Saturation)及明度(Luminosity)。色相是因油墨反射的色光在可见光的光谱中,都具有一定的波长,这波长就是油墨颜色的色相或就是某油墨色彩的相貌。饱和度就是指颜色的纯度。纯度最高时,就是完全根据油墨减色法的理论,吸收(或减去)三分一色光和反射三分二色光。明度是指油墨表面反射出来光量的多少,而直接产生不同的明暗层次,而油墨颜色的色相是不变的。 第二次色为原色墨相加的色彩。如红=黄+洋红,绿=黄+青蓝,紫蓝=青蓝+洋红。三原色等量调配时,就是中心的灰位。举凡原色墨混调另一油墨时,都已形成带灰度及亮度减低。专色的调配将原色墨用密度仪量度后,绘画右图,就可检视油墨的色相及饱和度,和互相关系。即黄、洋红各1:1;黄、青蓝各1:1,洋红、青蓝各1:1,调配出大红、绿及蓝紫,叁色等份就偏向黑。从图中亦可检视出各色的互补关系,如黄与紫蓝,洋红与绿,青蓝与红,当调配的油墨色相有色偏现象,如色相偏绿时,可加 专注下一代成长,为了孩子

镜面油墨印刷技巧

中国包装报/2011年/6月/20日/第003版 技术 镜面油墨印刷技巧 如悦 镜面油墨印刷是指在透明的塑料片材上,例如PC、PET、PVC及PMMA上印刷,印刷在这些透明片材的背面,从透明片材的正面看上去如用镜面或烫金表面的光滑效果,所以称为镜面油墨。镜面油墨被广泛用于洗衣机、电冰箱、微波炉的操作面板,目前又将镜面油墨用于IMD技术,如手机、汽车仪表盘和各种装饰性仪表盘及面板等的制造中。由此可见,镜面油墨已渗透到多个行业中,为这些产品添光增彩。但是镜面油墨和普通丝印油墨相比较,镜面丝印油墨要求的印刷技术高,必须具有一定印刷经验和印刷技巧的人按照镜面油墨的工艺参数去印刷,在丝印后才能达到满意的镜面效果。 镜面油墨的特性 镜面油墨是由特殊的金属粉和树脂为基本材料配制而成的,丝印后以达到金属色镜面效果。由于要保持油墨最大的流动性,故该油墨添加了大量的专用溶剂,所以该镜面油墨的黏度非常低,低如水。因此,丝印的难度较大,就要求高技艺印刷水平印刷,否则,在没有印刷时,镜面油墨已漏过丝网,沾染了承印物;在印刷过程中,镜面油墨极易干燥,除易堵网外,还会使干燥的镜面油墨堆积在网上,成为“银渣”而降低了印刷品的镜面效果。 镜面油墨利用承印物材料表面的光滑性能,使印刷后的油墨中的金属粉颜料在光平的承印物表面平行排列而得到镜面的效果。由于镜面油墨具备这种性能,因此,(1)透明承印物(透明片材)表面光平性差的材料是得不到镜面效果的。(2)透明承印物材料若不能耐镜面油墨中的溶剂,也是得不到好的镜面效果的。(3)镜面油墨丝印后,镜面效果与干燥方式有关。(4)丝印的操作技巧会影响到镜面效果。 镜面油墨的印刷技巧 首先应了解镜面油墨稀如水,印刷技巧是关键。当印刷速度慢时,一方面,稀如水的镜面油墨会漏流下网版,另一方面,镜面油墨易吸收空气中的水分,印刷后得到的镜面效果不好。为此,在印刷时,镜面油墨倒在网版上后必须连续快速印刷,才能顺利印刷,即使边印刷边检查工件这种速度都会给印刷效果带来影响,例如堵网,油墨印不下去,在网版上结渣团等。 印刷镜面油墨时的环境温湿度非常重要。因为该油墨在网版上易干,所以就不能在空气流通量大的环境下丝印,否则非常容易堵网,变成琼胶状,同时当空气湿度大时,镜面效果就差。因此,在丝冈印刷时,尽可能避免空气流动和潮湿,丝印环境应加强去湿处理。如果镜面油墨在20℃下贮存,又是在20℃下丝印,则印刷适住会更好。 由于该油墨稀如水,所以应选择高目数丝网,不仅如此,胶刮硬度应偏硬些,可80。以上。 镜面油墨使用前必须充分搅拌,使其金属粉与树脂要充分地混合均匀,确保镜面效果的出现,否则,会影响到镜面效果的产生。 网版的张力稍低,网距也调近些,且适当减少刮刀的刮压力,以便能使镜面效果的产生。 机械印刷时,所用的回墨刀不能用硬的铝或不锈钢的,而应该使用胶质回墨刀,确保所丝印的镜面油墨涂布均匀,使镜面效果一致。 镜面油墨的镜面效果与干燥方式有关,就镜面效果来讲,自然干燥不及加温干燥好,并注意,加温的温度和干燥的时间的应一致,否则镜面性能和色饱和度也会有所区别。 镜面油墨建议的丝印工艺参数 1.网版选用270目/IN~300目/IN丝网。

印刷工艺流程

印刷工艺流程 【摘要】书籍印刷是用纸张及各种装帧材料、印装工艺将书籍设计物化成为具有物质形态的书籍的工艺过程。书籍印刷主要采用平版印刷方式,平版印刷的印版图文部分与空白部分几乎在同一平面上,印刷时,先由供水装置向印版的空白部分供水,然后由供墨装置向印版供墨,利用水墨不相溶原理,油墨只能供到印版的图文部分,再利用印刷压力,将印版上的油墨通过橡皮布转移到承印物上,完成印刷。书籍的整体设计及最终的形态、效果、质量,必须依赖于纸张材料印前制版、正式印刷、印后加工、装订成型等技术。本文对书籍印刷工艺流程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印刷;书籍印刷;印刷流程 1 书籍纸张材料选择 印刷用纸种类较多,有新闻纸、凸版纸、胶版纸、铜版纸、轻涂纸等。 新闻纸也叫白报纸,具有吸墨性能好的特点,它是报刊的主要用纸,也可以用于印刷质量不高的期刊、一般读物等,适合于高速轮转机印刷。 凸版纸具有吸墨均匀、抗水性能强、不起毛等特点,它是印刷书籍、杂志的主要用纸,主要供凸版印刷机使用。 胶版纸具有伸缩性小和对油墨的吸收性均匀、抗水性能强等特点,主要供胶印印刷机或凸版印刷机印制较高级印刷品,如一些高级书籍、书籍封面、宣传画等。 铜版纸属于涂布纸,表面光泽度高、平滑性好,多用于印刷高档印刷品,如画册、商标等。轻涂纸是涂布量较低的涂布纸,主要用于印刷期刊杂志、产品广告等,适合于高速轮转机印刷。 目前,我国绝大多数书籍均采用胶版印刷,书籍印刷多选用胶版纸或轻涂纸为书籍内芯用纸,选用铜版纸为书籍封面用纸。 2 书籍的印前制版 印刷需要一个载体将书籍设计信息通过油墨转移到纸张上,印版就是用于传递油墨或其他黏附色料至承应物上的印刷图文载体。书籍印刷采用平版印刷方式,平版印版包括传统的PS 版、平凹版,以及感光型、感热型等CTP版,其中,传统型的PS型使用最多,其制作过程大致包括出片、拼版、晒版、打样等四个阶段。 1)出片:通过激光照排机,运用分色和网点技术,将书籍设计稿转换为分色胶片。胶片有阳图型胶片和阴图型胶片两种。胶片上图文信息部分不透光、空白部分透光的为阳图型胶片;胶片上图文信息部分透光、空白部分不透光的为阴图型胶片; 2)拼版:又称“装版”、“组版”。因为最终形态的书籍多为16开版面,而生产多用对开纸上对开印刷机进行印刷,如此就需要将多个16开的版面胶片拼在一个对开版面胶片上,然后用对开纸进行印刷,印刷完成后再将对开纸按一定顺序折成16开,得到16开的书籍大小。拼版可以采用人工拼版或电脑拼版,拼版时要根据折页顺序、书籍配页顺序、裁切等来排列胶片的位置; 3)晒版:是将拼好的胶片晒制成PS印版的过程。根据使用的胶片类型不同,PS版有阳图型PS版和阴图型PS版两种。阳图型PS版属于光分解型,是用阳图型胶片与版材感光层密接曝光,感光层见光部分分解,后用稀碱液显影而被溶解,露出铝版基,形成印版的空白部分;而未见光部分的感光层未发生变化,仍留在版面上,构成印版的印刷图文部分。阴图型PS版属于光聚合型,是用阴图型胶片与版材感光层密接曝光,感光层见光部分发生聚合,成为不溶于显影液的物质,形成印版的图文部分;而后用稀碱液显影,未见光部分溶于显影液,露出铝版基,形成印版的空白部分 4)打样:用晒制好的PS印版安装到打样机上印刷出几张印品,用于检查制版各工序的质

专色印刷技巧

1专色的检测 专色配墨系统由电脑、配色软件、分光光度计、分析天平、匀墨仪、展墨仪组成。用该系统将公司经常使用的纸张、油墨的参数收入数据库中,应用配色软件对客户提供的专色进行电脑自动配色,利用分光光度计测量其CIE Lab值、密度值、△E,从而可以实现专色配墨的数据化管理。 2影响专色色差的因素 2.1纸张对颜色的影响 纸张对墨层颜色的影响主要体现在3个方面。 (1) 纸张白度:白度不同(或带有一定颜色)的纸张,对印刷墨层的颜色显现有不同的影响。 (2) 吸收性:同一种油墨在相同条件下印刷到吸收性不同的纸张上时,会有不同的印刷光泽。非涂料纸与涂料纸相比,黑色墨层会显得灰暗、无光泽,并且彩色墨层会产生漂移,由青色墨和品红色墨调配出的颜色表现明显。 (3) 光泽度与平滑度:印刷品的光泽度取决于纸张的光泽度与平滑度。印刷用纸的表面属于半光泽表面,尤其是涂料纸。 2.2表面处理对颜色的影响 包装类产品的表面处理方式主要有覆膜(亮光膜、亚光膜)、上光(罩亮光油、亚光油、UV光油)等。印品经过这些表面处理后,会有不同程度的色相变化和色密度变化。覆亮光膜、罩亮光油和UV油时,色密度增加;覆亚光膜、罩亚光油时,色密度降低。化学变化主要来自覆膜胶、UV底油、UV油内含有的多种有机溶剂,它们会使印刷墨层的颜色发生变化。 2.3撤淡剂对颜色的影响

撤淡剂是一种油膏状的无色透明物质,在专色印刷中主要起冲淡颜色的作用。撤淡剂的加入量不同,对色相的影响也不同,尤其是蓝色表现得明显。 2.4干退密度差异的影响 刚印出的印品,油墨尚处于湿态,与干态时有一个密度差。湿色密度大于干色密度的现象称为干退密度现象。这是因为刚印出的墨层有一定的流平性,所以表面反射以镜面反射为主,看上去色彩鲜艳,光泽好。当墨层处于干燥状态时,表面反射以漫反射为主,色泽自然比刚印刷出来时显得要暗淡无光。 2.5.系统差异的影响 用匀墨仪、展墨仪制作色卡的过程是"干印"过程,没有水参与,而印刷是"湿印"过程,有润湿液参与印刷过程,所以在胶印中油墨必然要发生油包水的乳化现象,乳化后的油墨由于改变了颜料粒子在墨层中的分布状态,必然要产生色差,印出的产品也就显得色泽灰暗、不鲜艳。 3专色的控制 综上所述,为了保证同批、不同批产品的色差符合国家标准和客户要求,我们在印刷过程中对专色进行了这样的控制。 3.1.制作色卡 首先根据客户提供的颜色标准样,用电脑配色系统给出专色油墨比例;再调出油墨小样,用匀墨仪、展墨仪"展示"出不同密度的颜色样;然后根据国家标准(或客户)对色差的要求范围,用分光光度计确定标准、浅限、深限,制作印刷标准色卡(色差超标需进一步修正)。色卡一半是普通颜色样,另一半是经过表面处理的颜色样,这是为了方便质检时使用。 3.2.验证专色

印刷工艺教案

印刷工艺教案 公司内部编号:(GOOD-TMMT-MMUT-UUPTY-UUYY-DTTI-

教案学院(部) 系部教研室 课程名称印刷工艺 任教专业年级、班级 教师姓名 职称 使用教材《印刷工艺》

说明:1、本表原则上以每章为单位填写。2、此表后面为本次安排的授课内容的教案正文。 第一章印刷技术的起源与发展 本章重点: 了解文字的发明、演变和印章、刻石和拓印,学习印刷术的演变与发展。为印刷工艺深入学习奠定基础,要求仔细理解原理和工艺流程。 第一节印刷技术的起源

公元7世纪,发明雕版印刷术,1041—1048年间发明了活字印刷术。10世纪左右出现套版印刷术,雕版印刷、活字印刷、套版印刷是中国古代印刷术的三种基本形式。19世纪现代印刷技术发展起来。 一、文字的发明、演变与发展 文字是印刷技术发明的前提条件 中国文字经历了甲骨文、篆书、隶书、楷书等类型,后来逐渐派生出各种印刷字体,如黑体、宋体等。楷书阶段,已经具备了印刷术在规范文字方面的要求和条件。文字由繁到简,便于书写、刊刻,文字是印刷术发明的重要前提。 原始的记事方法——结绳记事、契刻记事 二、笔、墨、纸的相继发明 笔。印刷必有印版。最早发明的雕版印刷术的印版是手工雕刻的,而在雕刻之前必须先书写字样。书写字样就是用的毛笔,毛笔为印刷提供了易于书写和镌刻的规范文字。墨。是印刷的主要原料之一,印版上的图文通过墨转印到承印物上。纸。分动物纤维和植物纤维,是知识和信息的载体。 三、印章、刻石和拓印 印章,最早用途是盖印,分为封泥印章;模具印章,织物和纸张印章。刻石和拓印。刻石是用刻刀在石头表面上手工雕刻出文字或图案,古代刻石有“碣”“碑”“墓志”“摩崖”之分。拓印,是一种把碑刻等上面的文字、图形印下来的方法。 四、印刷术发明的社会基础

专色油墨调配方法

印刷是一门以颜色理论为核心的工业。现在的印刷品除了使用四色油墨外,专色油墨也较高频率的使用,尤其是在丝网印刷和凹版印刷中更为突出。有的时候专色油墨是可以通过直接购买来进行印刷,有时候则出于成本或特殊墨色的要求需要由原色油墨调配来得到。一般来说调配油墨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是依靠仪器(如密度计)或色谱的比例得到的基础数据来调配,一种是由机台的操作人员依靠经验直接进行调配。后种方式目前较为常用,但对于印刷操作人员的经验要求相对较高。如何快速掌握这门技术,是初涉印刷行业者的期盼。 国内大多数开设印刷专业的职业院校都开设有调墨实训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对颜色的感觉,掌握油墨调配的技术。 1 “精”:突出调墨实训教学中的理论精华 学生在参加调墨实训之前须学习过《印刷色彩学》课程,具有一定的专业理论基础。所以,在调墨实训教学中,教师要把握与实际应用关系密切的重点理论,讲解要透彻。 1)油墨颜色调配的色彩学理论:色料减色法混合Y+M=R,Y+C=G,M+C=B,Y+M+C=BK C、M、Y是色料的三原色,不能由其它色料混合而获得。间色是指由两种原色料混合得到的颜色,典型的间色是R、G、B,还包括Y、M、C色料两两进行不等量混合得到的颜色。复色是指三种原色料混合形成的颜色。互补色是指两种色料混合后如果是黑色,则这两种颜色为互补色,最典型的三对互补色是Y—B,M—G,C—R。 包装印刷中通常使用专色,专色是指某一种颜色不是用四色叠印,而是需先专门制作一块印版,专门调配颜色,一次性印刷出来的颜色。其特点主要有:通常用在印刷色彩要求高的场合;通过使用专色油墨扩大色彩复制的范围;有些色彩是通过四色印刷无法得到的;使用专色还可以解决色彩套印不准的问题。专色油墨的调配是调墨实训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实训指导教师必须对学生重点讲解和联系调配专色油墨。 专业油墨的调配方法:看样色目测判断,通过经验调配,也可以依靠色谱的比例来调配。但是印刷色谱表示色彩的数量有限,色谱中色彩受纸张、油墨及印刷条件影响较大,随时间推移,油墨纸张的理化性质会发生变化,影响色彩的使用价值。 2 “博”:旁征博引,联系相关理论知识 既然颜色科学是印刷的核心,那在调墨实训教学中就可以引入理论课程中与颜色表现相关的部分。如《印刷材料》课程中纸张性能与颜色表现的关系,油墨适性

如何选择正确的印刷油墨的溶剂

随着科技的发展进步,目前有很多企业都会用上印刷机,在使用印刷机的过程中,印刷油墨是必不可少的,但是相信有很多人都有这样的疑惑:油墨留下的污渍需要怎么处理?选择合适的油墨溶剂至关重要。油墨溶剂溶剂的分类及用途都有不同,印刷油墨的溶剂分为很多种,它的用途和作用下面就为你一一讲解。 (1)对油墨本身来说,好的溶解力使油墨外观具有均质感,使油墨有稳定的黏度与流动性,不容易胶化,加入适当的助溶剂能充分得到稀释分散的效果。 (2)对印刷设备:加入不适当的溶剂可以造成设备摩擦增大,使印刷设备折旧较快;同时可能造成油墨塞版引起频繁的停机。开机操作,加快零件的磨损与降低生产效率。 (3)与印刷墨膜的关系:溶剂的选择必须充分考虑到印刷墨膜的光泽性、平坦性、残留性、坚牢性、延展性、附着性。 选择溶剂注意事项 (1)网印油墨中常用的溶剂大致分为酮、醇、苯、酯、烷、五类。溶剂的主要功能是溶解树脂及稀释油墨。各种油墨应慎重选择适当的溶剂,如:PVC系统中,酮可以溶解、苯微膨胀、醇胶化、选择时必须注意。

(2)助溶剂的溶解力:助溶剂的功能与主要溶剂类似,因此务必选用正确的助溶剂才不会致使油墨产生胶化、失去流动性和黏性等现象。 (3)溶剂的原装规格纯度(百分比):溶剂的原装规格及纯度直接影响油墨的溶解程度及稀释程度。如果不是原装溶剂,则有可能含有少量水分或杂质,对印刷品的品质影响非常打,可能导致印刷面失去光泽、附着力变差及塞版等现象。 (4)溶剂的挥发速度直接影响油墨的干燥速度。因印刷技术及印刷速度发展较快,故应慎重选择适当的溶剂,否则影响印刷作业性极大,造成油墨太快干塞版、太慢干则容易回粘等现象。 (5)溶剂对色料的分散性:溶剂的选择对油墨中所含颜料的分散有密切的关系,如果用错了溶剂,同样会使油墨中的颜料凝聚(反粗)而影响呈色力,使色浓度降低,甚至无法正常印刷。 (6)溶剂对树脂的溶解性:在实际的印刷使用中,如果溶剂的溶解力差,会使树脂或油墨凝固,流动性变差。 (7)溶剂对色料的分离:在配色油墨的使用中,如果选错溶剂,会使油墨中的各种不同颜色分散不一致而产生分色、浮色等色分离现象。

油墨与相关技术

油墨与相关技术 发表时间:2019-02-22T17:33:44.977Z 来源:《防护工程》2018年第33期作者:陈雷 [导读] 近几十年来各种树脂的出现,扩大了连结料的来源及品种。 乐凯华光印刷科技有限公司 473000 摘要:油墨是印刷过程中用于形成图文信息的物质,因此油墨在印刷中作用非同小可,它直接决定印刷品上图像的阶调、色彩、清晰度等。在印刷中我们需要了解油墨的组成和油墨的分类。油墨应具有鲜艳的颜色、良好的印刷适应性,合适的干燥速度。此外,还应具有一定的耐溶剂、酸、碱、水、光、热等方面的应用指标。随着印刷、纸张以及其它要求等越来越高,对油墨要求的技术条件也有所提高。如近代的高速多色印刷机和各色轮转印刷机,要求油墨以几秒钟甚至更快的速度干燥。玻璃和金、银、铜版纸要求有亮光的油墨。印塑料薄膜,要求与塑料膜结合良好;或最大限度地与塑料膜粘合附着在一起的油墨。印特种印刷品,要求使用光敏油墨等等。油墨主要用于印刷工业。颜料与连结料是组成油墨的两类主要原料。 关键词:油墨;相关技术 前言: 近几十年来各种树脂的出现,扩大了连结料的来源及品种。填(充)料是白色、透明、半透明或有透明的粉状物质,也是油墨中的固体组成部分。主要是起充填作用的。在油墨中就是充填颜料部分。适当采用些填料,既可以减少颜料用量,降低成本,又可调节油墨的性质,如稀稠、流动度等。也提高了配方设计的灵活性。附加料。不难理解,附加料是油墨中除了主要组成外的附加部分。它们可能是颜料的附加部分,连结料的附加部分,也可以作为油墨成品的附加部分,主要视产品的特点、要求而定。 一、水性油墨的研究现状 树脂连接料为油墨在印刷基材上提供牢度,同时也起着分散颜料的作用,对油墨性能起决定性作用。水性树脂由于具有低毒、不易燃、不含VOCS等特点而受到越来越多的研究和关注。水性树脂按其在水中的分散状态可以分为水溶性树脂、水溶胶树脂(碱溶性树脂)和水分散树脂(乳液型树脂)。 (1)水溶性树脂 水溶性树脂可分为天然树脂、改性天然树脂和合成树脂。目前在油墨中应用比较多的水溶性树脂有改性松香、纤维素醋以及聚丙烯酸等。大多数水溶性树脂具有价格便宜、制作工艺简单、体系稳定、光泽度高等优点,但由于这些高分子树脂在水中完全溶解,会使体系粘度过高,影晌印刷质量,同时水溶性树脂成膜后仍具有吸水性,其抗水性也很差。 (2)水溶胶树脂 水溶胶树脂也叫作碱溶性树脂,这类树脂的高分子链上具有一定量酸性基因,这些基因在碱性条件下酸性基因被中和生成具有水溶能力的高分子盐,从而形成能在水中均匀分散的水溶胶。这种树脂光泽度和透明性比水溶性树脂稍差,但抗水性更好。且树脂粘度和成膜性更适宜印刷。目前市场上应用比较广泛的水性聚氨醋和水性丙烯酸树脂都可作为凹版印刷油墨连接料使用。 (3)水分散树脂 水分散树脂是指通过乳液聚合形成能均匀分散于水中的树脂,呈乳白色不透明状,其颗粒大于水溶胶。由于乳液型树脂的分子量较大,其具有较好的力学性能、干燥性、耐水性、耐腐蚀性。由于其亲水性较差,需要加入大量乳化剂,由其作为连接料制作的油墨配方也较复杂。目前市场上水性丙烯酸乳液体系的油墨在纸质基材上应用广泛。 耐水性差、在塑料基材上附着力不佳仍制约着水性油墨的广泛应用。针对这些问题,人们开发出水性复配乳液。复配乳液是以亲水性高分子低聚物为表面活性剂,与水的高分子单体进行乳液聚合而得。这种复合高分子树脂既能均匀分散于水相中,又增强了抗水性能。例如,用丙烯酸改性水性聚氨醋制备的水性油墨,能大大改善油墨的干燥性、抗水性等。 (4)颜料的研究现状 颜料决定着水性油墨的色相和色浓度。一般除了黑色、白色、茶色及金属颜料,大多数都为有机颜料。由于水性油墨的树脂大多为碱溶性的,所以选用颜料时,须使用能耐碱性的颜料。但是,水墨中颜料的分布密度较溶剂型油墨要大,而水的表面张力及极性都与溶剂差别大,使得颜料分散较为困难,直接影响到油墨的稳定性、粘度和PH值等。通过添加表面活生剂可增加树脂和水对颜料的润湿性能,从而提高油墨的光泽度和分散稳定性。随着水性环保油墨的不断发展,开发色泽艳丽、稳定性好、安全性高的颜料仍是今后的研究方向。 二、贮存稳定性好的辐射固化喷组合物: 组合物由含缩水甘油醚的可聚合化合物、光引发剂和胺组成,满足下述条件:(1)可聚合化合物中氯含量簇1000x10-6,(11)胺N 上电荷)-0.400,和/或(i)组合物中游离胺含量蕊1000 x 10-6。例如,一种组合物含颜料、1一[2-C2-C2-(1一轻乙氧基),乙醇二缩水甘油醚(氯含量0 x 10-6)、脂环族环氧化合物(Celloxide2021 P),氧杂环丁烷化合物(OXT 221). 2一甲氨基乙醇(N上电荷一 0.459)、含基本官能因的共聚物(jisper PB 822,颜料分散体)和三芳基铁盐(CP100P,光引发剂),其在70摄氏度下贮存4d后有好的耐堵性,在纸张、聚丙烯板、P板和PVC板上(甚至是高湿度条件下)有好的印刷适性。 三、书写工具用油组合物及书写工具: 该油墨组合物带有一种含水的水性组分、一种触变剂、一种多元醇和一种颜料,将其分散于带染料和非染料组分的油组分中,其中在油组分中所有染料用的工OB值不大于0.9。例如,一种油墨含有乙二醇单苯醚33.4份、苯甲醇8.4份、PUP-K 90(聚乙烯毗咯烷酮)0.2份、ValifastViolet 1704(染料)21.0份、Valifast Yellow 1109(染料)7.0份、水14.1份、甘油6.0份、乙二醇4.0份、黄原胶0.2份、分散剂 1.5份、炭黑 2.5份、腐蚀抑制剂0.5份、杀菌剂0.5份和油酸钾0.8份,所有染料的IOB值为0.840。 四、溶墨 溶墨问题是软包装复合中比较常见的问题,如果水墨印刷残留有水分和醇,那么油墨就会处于一种假干的状态,在与无溶剂粘合剂复合后,容易出现溶墨的现象。

印刷油墨生产工艺介绍

印刷油墨生产工艺介绍 印刷油墨生产的基本目的是使颜料颗粒均匀分散到连结料中,它使用的设备原理相对来说较简单,但其生产却不太容易。因为油墨的品种很多,为适应不同的印刷方法、不同的承印材料,就必须选择各种各样的方式进行生产。印刷油墨可以连续性生产,也可以间歇生产,但多数是间歇生产的,只有像新闻油墨这种用量极大的油墨才采用连续生产的方式。 由于颜料颗粒是由许多细小的微粒粘在一起,形成一团团的颜料,分散颜料是用最小的能量将团块分散到印刷所允许的最低程度。一般先用连结料初步润湿颜料团块,再将颜料团打开,使微粒粒度达最低允许程度,排出颜料团粒表面的空气,使连结料包围每一个颜料颗粒周围,这时连结料和颜料混合物成为稳定的悬浮物。 油墨生产大致可分为准备、配料、搅拌、轧研、检验及包装等工序。 (1)准备 准备阶段指的是油墨所需各种原材料的制取和加工,包括将颜料和连结料加工到符合制墨所需要求,清除掉干性植物油所含的游离脂肪酸、色素及磷脂等。 植物油的精制法主要有3种:碱漂精制法、硫酸烧碱精制法及碱液漂土法。其目的是使用氢氧化钠除去粗油中的游离脂肪酸和杂质及部分色印刷油墨生产技术素,再用天然漂土进一步脱除剩余的杂质和色素。经过精制的植物油还需加热炼制,以增进油的干燥速度、光泽、结膜的硬度、耐水性和耐久性。将植物油升温至要求温度(如亚麻油为280℃土3℃,梓油为275℃土3℃)后开始保温,当干性植物油部分聚合作用而使黏度升高到所需温度时,退火降温。这样制得的干性树脂就可用来制墨了。 (2)配料 油墨的配方是个复杂的问题,主要是因为原材料可以在一个很广的范围中进行选择,而且油墨还有许多不同的因素需要加以考虑,所挑选的材料必须可以共存,并且能均匀地混合在一起。所制成的油墨还需适应特殊的印刷工艺的需要,在印到承印物表面之后还需在一定的期限内保证印刷图文达到耐摩擦、耐热、耐碱、耐晒等各种要求。要得到一个成功的配方,只能经过大量反复的实验。 (3)搅拌 配方确定之后,将颜料、连结料以及助剂按量称好;放人特制的调和桶中,用搅拌机进行搅拌。搅拌的速度开始较低,以防色粉飞扬,然后再高速搅拌。 油墨料调和成糊状后即可停机,取下油墨料容器,然后用轧墨机轧研。 (4)轧研 轧研的目的是使连结料中的颜料分散,达到印刷时在其所用机型上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因此,不同的油墨种类,根据轧研不同,其研磨程度也不同。研磨机的种类很多,但其原理都靠剪切和挤压作用来完成。在三辊轧墨机上轧研时,墨料不能过稀,否则将严重影响生产效率。有一些辅助剂(如催干剂等)也不可过早加人。所以,在轧墨以后,还需要将部分溶剂、调墨油和催干剂等与已轧细的墨料混合均匀,达到要求的黏度即可o (5)检验及包装 油墨轧制完毕后要检查其色相、细度是否符合设计的要求,然后就可装桶。装桶时要注意不要有空隙和气泡,以减少氧化结皮而造成的损失,新式的自动装桶机可保证质量精确,包装时表面常盖有涂油的纸盖,也是为防止表面结皮。 另外有使用预先生产色粒的方法来生产油墨(主要是柔性版印刷油墨和凹版印刷油墨等溶剂型油墨)。所谓色粒,指的是色料和树脂的固态均匀混合物,使用时,只要将溶剂按比例加入,搅拌混合,即成为可以使用的油墨。色粒的生产过程可以分为4步:将色料和树脂加入溶剂后预混合、研磨分散、冷却干燥、切割制成大小合适的色粒。使用色粒生产油墨可以减少运输费用、改善环境质量、延长油墨使用寿命、易于保管贮藏,这也是油墨生产的一个发展方向。

特种印刷防伪油墨发展趋势

包装印刷 中国包装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建立,防伪技术与印刷技术的密切结合,对于打击假冒伪劣产品,规范市场秩序具有重大意义。印刷油墨防伪技术发展形势很好,应用范围日益广泛,效益也越来越好。以应用范围极广的防伪油墨为例,已与许多学科领域结合(如光学、化学、电磁学、光谱技术等),开发综合油墨防伪技术。 防伪油墨是在油墨的连结料中加入具有特殊性能的防伪材料,经特殊工艺制成的特种印刷油墨。目前应用最广的防伪油墨有7大类:(1)紫外激光荧光油墨;(2)日光激发变色油墨;(3)热敏防伪油墨(热致变色防伪油墨或温变防伪油墨);(4)化学反应变色油墨;(5)智能机读防伪油墨;(6)多功能或综合防伪油墨(激光全息加荧光防伪油墨);(7)其他特种油墨(如OVI光折射防伪油墨等)。这些油墨的特点是通过实施不同的外界条件(主要采用光、热、光谱检测等形式)来观察油墨印样的色彩变化,达到防伪目的。 以中国造币总公司、北京德力科技有限公司、上海隆臣实业有限公司、天津津达化学科贸发展公司、中标国安防伪技术公司为代表的研究、生产企业已完全可以制造上述油墨,基本上可以满足国内市场的需求。国产的光变油墨具有动态变色难于复制的特点,我国1999年版100元人民币就使用了光变油墨的防伪技术,该防伪标记在3年多的时间里从未被他人仿制。同时,这种光变油墨还广泛用于各类有价证券、商标、证件、票据及产品包装印品的防伪。但是,进口防伪油墨仍占相当比重,如铁道部印制的火车票,多年来由于假票和涂改票给国家造成了巨大的损失,据说是相当于京广线和京哈线两条线路票款的总收入。最近,铁道部决定改换新的车票,一年全国印票量约7亿多张,用纸达700吨,其中油墨拟采用澳大利亚马克热敏有限公司(MarkSens.ing)的热敏油墨,该公司的热敏技术和油墨居世界先进水平,广泛应用于造币、证件和烟包等各种防伪标识上。依赖进口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国内的防伪油墨在品种和质量上与国外先进水平相比仍有一定的差距。 防伪油墨的发展趋势是:在凹印油墨方面,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加强环保及提高凹印凸起的手感为目标;在光可变油墨万面,以提高光变效果、降低成本为目标;在热敏防伪油墨方面,以提高热敏材料的性能和变色灵敏为目标;在紫外激光荧光方面,以开发系统为目标,即在开发油墨时也开发检测仪器及相关技术,以提高其机读的防伪性能;在红外油墨方面,以开发独特的红外透明、红外吸收材料为目标。这些也是防伪油墨技术创新的重点。 特种印刷防伪油墨发展趋势 用检测仪器。其中包括氧气透过率测试仪、水蒸汽透过率测试仪、二氧化碳透过率测试仪、包装密封性测试系统,如顶空分析仪、破裂性测试仪,以及德国Brugger热封仪、英国DIFFUSION雾度计、美国IMI剥离试验仪和摩擦系数仪等。 近年来我国也有部分产品出口,提高了国际地位。济南兰光机电技术发展有限公司全线包装检测产品踏出国门,不仅开创了国内包装检测设备进军国际市场的先河,而且弥补了我国机电产品出口在该领域的空白。近年来,中国机电产品出口增长迅猛,连续多年稳居全国出口产品榜首,但出口产品技术含量低、附加值低的问题也使中国产品在出口过程中频频遭遇市场准入限制。济南兰光研制生产的包装检测仪器仪表具有较高的技术含量,尤其是在代表包装检测高端技术的阻隔性检测方面,兰光取得了骄人的成绩,近年来推向市场的透气仪、透湿仪等产品均具备国际先进水平,并取得了自主知识产权。

专色油墨调配方法

专色油墨调配方法 pp油墨快干油墨慢干油墨耐汽油性油墨玻璃油墨金属油墨 印刷是一门以颜色理论为核心的工业。现在的印刷品除了使用四色油墨外,专色油墨也较高频率的使用,尤其是在丝网印刷和凹版印刷中更为突出。有的时候专色油墨是可以通过直接购买来进行印刷,有时候则出于成本或特殊墨色的要求需要由原色油墨调配来得到。一般来说调配油墨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是依靠仪器(如密度计)或色谱的比例得到的基础数据来调配,一种是由机台的操作人员依靠经验直接进行调配。后种方式目前较为常用,但对于印刷操作人员的经验要求相对较高。如何快速掌握这门技术,是初涉印刷行业者的期盼。 国内大多数开设印刷专业的职业院校都开设有调墨实训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对颜色的感觉,掌握油墨调配的技术。 包装印刷中通常使用专色,专色是指某一种颜色不是用四色叠印,而是需先专门制作一块印版,专门调配颜色,一次性印刷出来的颜色。其特点主要有:通常用在印刷色彩要求高的场合;通过使用专色油墨扩大色彩复制的范围;有些色彩是通过四色印刷无法得到的;使用专色还可以解决色彩套印不准的问题。专色油墨的调配是调墨实训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实训指导教师必须对学生重点讲解和联系调配专色油墨。 专业油墨的调配方法:看样色目测判断,通过经验调配,也可以依靠色谱的比例来调配。但是印刷色谱表示色彩的数量有限,色谱中色彩受纸张、油墨及印刷条件影响较大,随时间推移,油墨纸张的理化性质会发生变化,影响色彩的使用价值。 2 “博”:旁征博引,联系相关理论知识 既然颜色科学是印刷的核心,那在调墨实训教学中就可以引入理论课程中与颜色表现相关的部分。如《印刷材料》课程中纸张性能与颜色表现的关系,油墨适性调整剂对油墨的影响,《印刷工艺》中通过密度计的测量来计算油墨的色彩要素,色序的安排对油墨的影响等,让调墨实训

如何丝印好镜面油墨

如何丝印好镜面油墨 镜面油墨印刷在透明的塑料片材上,例如:PC、PET、PVC及PMMA 上印刷,印刷在这些透明片材的背面,从透明片材的正面看上去如用镜面或烫金表面的光滑效果,所以称为镜面油墨。镜面油墨被广泛用于洗衣机、电冰箱、微波炉的操作面板,目前又将镜面油墨用于IMD 技术,如:手机、汽车仪表盘和各种装饰性仪表盘及面板等的制造中。由此可见,镜面油墨已渗透到多个行业中,为这些产品添光增彩,但是镜面油墨和普通丝印油墨相比较,镜面丝印油墨要求的印刷技术高,必须具有一定印刷经验和印刷技巧的人按照镜面油墨的工艺参数去印刷,在丝印后才能达到满意的镜面效果。下面就如何丝印好镜面油墨建议如下: 一、镜面油墨的特性: 1、镜面油墨是由特殊的金属粉和树脂为基本材料配制而成的,丝印后以达到金属色镜面效果。由于要保持油墨最大的流动性,故该油墨添加了大量的专用溶剂,所以该镜面油墨的黏度非常低的,低如水,因此,丝印的难度较大,就要求高技艺印刷水平印刷,否则,(1)、没有印刷时,镜面油墨已漏过丝网,沾染了承印物。(2)、在印刷过程中,镜面油墨极易干燥,除易堵网外,还会使干燥的镜面油墨堆积在网上,成为“银渣”而降低了印刷品的镜面效果。

2、镜面油墨利用承印物材料表面的光滑性能,使印刷后的油墨中的金属粉颜料在光平的承印物表面平行排列而得到镜面的效果。由于镜面油墨具备这种性能,因此,(1)、透明承印物(透明片材)表面光平性差的材料是得不到镜面效果的。(2)、透明承印物材料若不能耐镜面油墨中的溶剂,也是得不到好的镜面效果的。(3)、镜面油墨丝印后,镜面效果与干燥方式有关。(4)、丝印的操作技巧会影响到镜面效果。 二、镜面油墨的印刷技巧: 1、首先应了解镜面油墨稀如水,印刷技巧是关键,当印刷速度慢时,一方面,稀如水的镜面油墨会漏流下网版,另一方面,镜面油墨易吸收空气中的水分,印刷后得到的镜面效果不好,为此,在印刷时,镜面油墨倒在网版上后必须连续快速印刷,才能顺利印刷,即使边印刷边检查工件这种速度都会给印刷效果带来影响,例如堵网,油墨印不下去,在网版上结渣团等。 2、印刷镜面油墨时的环境温湿度非常重要。因为该油墨在网版上易干,所以就不能在空气流通量大的环境下丝印,否则非常容易堵网,变成琼胶状,同时当空气湿度大时,镜面效果就差,因此,在丝网印刷时,尽可能避免空气流动和潮湿,丝印环境应加强去湿处理。

5639.2021年特种油墨行业分析报告

2021年特种油墨行业分析报告 2021年1月

目录 2行业概况及市场分析........................................................................................................................ 2.1中国行业市场驱动因素分析............................................................................................... 2.2行业结构分析........................................................................................................................ 2.3行业PEST分析...................................................................................................................... 2.3.1政策因素................................................................................................................... 2.3.2经济因素................................................................................................................... 2.3.3社会因素................................................................................................................... 2.3.4技术因素................................................................................................................... 2.4行业市场规模分析................................................................................................................ 2.5行业特征分析........................................................................................................................ 3行业政策环境.................................................................................................................................... 3.1政策将会持续利好行业发展............................................................................................... 3.2行业政策体系趋千完善....................................................................................................... 3.3一级市场火热,国内专利不断攀升..................................................................................... 3.4宏观环境下行业的定位....................................................................................................... 3.5“十三五”期间取得显著业绩............................................................................................ 4产业发展前景.................................................................................................................................... 4.1行业市场规模前景预测....................................................................................................... 4.2行业发展进入大面积推广应用阶段................................................................................... 4.3行业市场增长点.................................................................................................................... 4.4细分化产品将会最具优势................................................................................................... 4.5产业与互联网等产业融合发展机遇................................................................................... 4.6人才培养市场大、国际合作前景广阔............................................................................... 4.7巨头合纵连横,行业集中趋势将更加显著......................................................................... 4.8建设上升空间较大,需不断注入活力................................................................................. 4.9行业发展需突破创新瓶颈................................................................................................... 5行业竞争分析.................................................................................................................................... 5.1本行业国内外对比分析....................................................................................................... 5.2中国行业品牌竞争格局分析............................................................................................... 5.3中国行业竞争强度分析....................................................................................................... 5.3.1行业现有企业竞争情况........................................................................................... 5.3.2行业上游议价能力分析........................................................................................... 5.3.3行业下游议价能力分析...........................................................................................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