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设施农业

设施农业

设施农业
设施农业

设施园艺:又称设施栽培,是指在露地不适于园艺作物生长的季节(寒冷或炎热)或地区,利用特定的设施(连栋温室、日光温室、塑料大棚、小拱棚和养殖棚),人为创造适于作物生长的环境,以生产优质、高产、稳产的蔬菜、花卉、水果等园艺产品的一种环境可控制农业。

温室效应是指透射阳光的密闭空间由于与外界缺乏热交换而形成的保温效应,就是太阳短波辐射可以透过大气射入地面,而地面增暖后放出的长波辐射却被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等物质所吸收,从而产生大气变暖的效应。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就像一层厚厚的玻璃,使地球变成了一个大暖房。

现代化温室指的是大型的,环境基本不受自然气候的影响、可以自动化调控、全天候进行园艺作物生产的

连接屋面温室。

无土栽培是以草炭或森林腐叶土、蛭石等轻质材料做育苗基质固定植株,让植物根系直接接触营养液,采用机械化精量播种一次成苗的现代化育苗技术。选用苗盘是分格室的,播种一格一粒,成苗一室一株,成苗的根系与基质互相缠绕在一起,根坨呈上大下小的塞子形,一般叫穴盘无土育苗。

温室跨度

植物工厂(plant factory)的概念最早是由日本提出来的。植物工厂是通过设施内高精度环境控制实现农作物周年连续生产的高效农业系统,是利用计算机对植物生育的温度、湿度、光照、CO?浓度以及营养液等环境条件进行自动控制,使设施内植物生育不受或很少受自然条件制约的省力型生产。

配方施肥,是根据作物需肥规律、土壤供肥能力和肥料效率提出的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的配比方案和相应的施肥技术。

温度逆转现象塑料大棚内气温于午后2~4时开始下降,日落后降温迅速,比陆地降温快,经常会出现棚内气温反而低于棚外的现象

贯流放热:透过覆盖材料和结构材料放出的热,叫园艺设施表面的贯流放热量。

三杆一柱

立柱:起支撑拱杆和棚面的作用。

拉杆:纵向连接拱杆和立柱。

拱杆:支撑棚膜的骨架,决定大棚的形状和空间的构成。拱杆两端插入地中.其余部分横向固定在立柱两端,称为拱形,通常每隔0.8-1.0m设一道拱杆。

压杆:位于棚膜之上连根拱架之间中间,将薄膜压平,压实,以利抗风和排水。

无土栽培

1、作物长势强、产量高、品质好

与土壤栽培相比,无土栽培的植株生长速度快、生长周期短、长势强。

2、、省水、省肥、省力、省工

土壤种植时灌溉的水分、养分大量流失、渗漏,浪费很多;无土栽培可以避免养分水分的流失和渗漏,充分被作物吸收和利用。无土栽培省去了繁重的翻地、中耕、整畦、除草等体力劳动,而且随着无土栽培生产管理设施中计算机和智能系统的使用,逐步实现了机械化和自动化操作,大大降低了劳动强度,节省劳动力,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可采用与工业生产相似的方式。

3、病虫害少,可避免土壤连作障碍

无土栽培和园艺设施相结合,在相对封闭的环境条件下进行,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外界环境和土壤病原菌及害虫对作物的侵袭,加之作物生长健壮,因此病虫害的发生轻微,也较易控制;不存在土壤种植中因施用有机粪尿而带来的寄生虫卵及重金属、化学有害物等公害污染。

4、可极大地扩展农业生产空间

无土栽培使作物生产摆脱了土壤的约束,可极大扩展农业生产的可利用空间。空闲的荒山、荒地、河滩、海岛,甚至沙漠、弋壁滩都可采用无土栽培进行作物生产,特别在人口密集的城市,可利用楼顶凉台、阳台等空间栽培作物,同时改善了生存环境,在温室等园艺设施内可发展多层立体栽培,充分利用空间、挖掘园艺设施的农业生产潜力。

4. 简述日光温室中五度、四比、三材等参数。

答:五度指温室跨度、温室脊高、温室后墙高度、后坡仰角和长度。温室跨度是温室后墙内侧至前屋面骨架基础内侧的距离;温室脊高是基准地面至屋脊骨架上侧的距离;后墙高度为基准地面至后坡与后墙内侧交线的距离;后坡仰角为后坡内侧斜面与水平面夹角;温室长度指两山墙内侧净距离。

四比指保温比,高跨比,前后坡比,遮阳比。保温比:温室建筑面积与围护结构表面积之比。高跨比:温室的脊高于温室的跨度之比。前后坡比:温室的前屋面与后屋面水平投影长度之比。遮阳比:温室的跨度与温室的屋脊阴影长度之比。

三材指建筑材料、透明覆盖材料、保温材料。建筑材料又分为墙体材料,屋架材料,后屋面材料。墙体材料:指东西山墙和后墙所用材料。屋架材料:是指整个温室的骨架材料。后屋面材料:指后屋面覆盖所用材料。透明覆盖材料:指塑料薄膜、玻璃、硬纸板材。保温材料:包括草苫、纸被、棉被、羊毛等。

微耕机的结构

机型优点1、结构紧凑;

2、快档、慢档和倒档速度参数比较合理;

3、一般采用风冷柴油发动机作动力,动力本身

可靠性较好;

4、整机重量适中耕作效果好、作业效率高、适

用范围广;

5、在硬地、大田块、浅水田、水泡田等地域作

业具有较大的优势。

机型不足1、若以通用汽油机作动力,动力容易损坏,

若以水冷柴油发动机作动力,整机重量偏重,转运困

难;因此该种机型一般最好选择风冷柴油发动机作动力比较匹配;

2、变速箱内副轴、倒挡轴两种轴均为悬臂梁结构,刚性较差,齿轮受力不均易损坏;

3、由于采用了两组直锥齿轮来换向、减速并使用锥度轴承来克服锥齿轮的轴向分力,因此底盘部分

制造成本较高。

皮带传动

机型优点1、一般以通用汽油发动机或小型水冷柴油机作动力,整机重量轻,转运方便;

2、制造成本低廉;

3、可减小对动力机构的冲击力,对发动机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4该机型在大棚、疏松旱地、深水田、小田块等地域作业具有较大的优势

机型不足1、若以通用汽油发动机作动力,存在油耗高、收益低、动力本身可靠性较差等不足,因此一般选择小型水冷柴油发动机作动力;

2、因采用皮带张紧离合,皮带一直反折张紧,皮带持续发热容易产生老化断裂;

3、作业时常出现发动机熄火或发动机输出转速快速下降快等现象,对发动机损伤较大;

4、因输出端采用链条传递,链条容易拉长、断裂;

5、对于硬、板地入土效果较差,耕作困难。

改善日光温室内的光照条件的方法

㈠改善设施园艺的透光能力

⒈改进设施园艺的结构

采用透光率高、防尘性能好、抗老化、无水滴的覆盖材料。

建造设施园艺时应尽量采用合理的屋面角度。

减少建材的遮荫。

2、建筑设施园艺时,要注意选择合理的方位

充分利用反射光。如日光温室适当缩短后坡,并在后墙上涂白以及安装镀铝反光膜,地面覆盖地膜等3、加强设施园艺的光照管理

建造设施园艺应选择粉尘、烟尘等污染较轻的地方。

应经常打扫和清洗设施园艺的透光覆盖面,增加透光率。

阴雪天过后应及时揭开保温覆盖物。

4、要注意作物的合理密植,注意垄向。

园艺设施内的湿度及调节技术

特点

昼夜:白天湿度低,夜间湿度高。温度低,湿度大;高温度,湿度小。

灌溉:灌水后湿度大,因此早晨浇要结合通风,湿度是病害发生的先决条件,是侵染水—孢子吸水,膨大,发芽。

外界条件:阴雨天,湿度大;晴天、风天湿度小。

覆盖材料:农膜覆盖的比玻璃覆盖的设施空气相对湿度大。

增加湿度的方法:

喷雾、湿帘、灌溉、控制通风等。

降低空气湿度的方法:【温室除湿的最终目的:防止作物沾湿,抑制病害发生。】

通风换气、加温排湿、地膜覆盖、控制灌水及除湿设备等。

园艺设施内土壤湿度的特点

1.土壤湿度比露地稳定

2. 水分蒸发和蒸腾量很少,土壤湿度较大。

3. 土壤水分是向上运动的。

4. 土壤湿度存在着一定的湿差。通常设施的中周或加温设备附近的土壤湿度小,四周部分土壤湿度大。湿度的调节措施

1、确定合理的灌水时期和灌水时间

2、确定合理的灌水量

3、选择合适的灌水方式(1)全面灌溉(2)局部灌溉(微灌)

积盐怎么防止

(1)实行科学施肥坚持以施用有机肥为主,科学合理施用化肥,严格控制速效氮肥用量。

(2)以水洗盐夏季揭开棚膜或围堰引入地面径流灌水深20厘米,或采用淹水覆膜高温处理土壤。如能在地下预埋排水管道,或在温室周围挖深沟,将洗盐水排出田外更好。

(3)生物除盐在发生积盐的田块,温室休闲期种植玉米、田菁等,掩青作绿肥,可以消耗土壤中过量的速效氮。

(4)起土换土起出盐分堆积的表土,换入新土。

(5)农业措施种植耐盐能力强的作物或品种。利用“水往低处流,碱往高处走”和“地瘦生碱,猪

瘦生癣”的道理,开沟在沟内集中施

入充分腐熟的有机肥和过磷酸钙,则

可以大大减轻盐碱危害。

保温、加温、降温

㈢降温措施:1. 通风换气:强制通

风2、遮光,减少进入园艺设施内的热

量3、增大潜热消耗4、汽化冷却法

1一主管;2一压

力袤;3一调节阀;4一支管阀;

5 施肥器;6一

液桶;7一吸肥管;8一支管同

文丘里施肥器工作原理

文丘里施肥器的工作原理是:高压液体经压力

管路引入文丘里施肥器中,喷嘴的管径逐渐变

小,液体经过喷嘴后速度大大增加。至喷嘴出

口处流速达到最大,高速液体将喷嘴附近的空气带走,水的静压能迅速转换成了动能,在喷嘴附近形成真空负压区,负压达到一定值后,肥液就被吸上来,两种液体在混合室进口汇合,共同进入混合室中。在混合室中,工作液体把一部分能量传给肥液,使肥液能量增加,两种液体在混合室混合后,进入扩散管中,一部分速度能转变成压力能,使出口保持一定的压力。两种不同速度的液体在进入施肥器中混合过程中造成能量损失,加上其他的能量损耗,施肥器在工作过程的能量损失较大,效率较低。所以施肥器如果直接装在系统的主管道上,则会造成较大的压力损失,一般采用与主管道并联一个或几个施肥器的办法,不施肥时关闭施肥器,使水全部通过主管道。

温室大棚内温度的变化规律是:外界温度越高,棚温越高,外界温度越低棚温也越低;季节温差明显,昼夜温差大;晴天温差大于阴天.阴天棚内温差不显著,变化比较平稳;春季增温效果高于秋季。

变温技术:设计变温管理目标温度,通过升温和降温进行温度调整

以达到白天晚上及春夏秋冬所需要的适宜温度

节水灌溉技术及设备

二、管道灌溉

1、滴灌:滴灌是利用塑料管道将水通过直径约10mm毛管上的孔口或滴头送到作物根部进行局部灌溉

2、微喷灌:喷灌是利用管道将有压喷头分散成细小水滴,均匀地喷洒到作物,对作物进行灌溉。

3、微喷:是利用塑料管道输水,通过微喷头喷洒进行局部灌溉的。

4.覆膜灌:用地膜覆盖田间的垄沟底部,引入的灌溉水从地膜上面流过,并通过膜上小孔渗入作物根部

附近的土壤中进行灌溉,

5、潮汐灌溉:是基于潮水涨落原理而设计的一种高效节水灌溉系统,它适用于各类盆栽植物的种植和管理,可有效提高水资源和营养液的利用效率。

水泵:离心水泵、潜水泵、往复泵、其他水泵

供水稳压系统:高位重力供水、压力罐稳压供水、变频调速恒压供水

过滤设备

施肥(施药)装置:自压式、压差式施肥罐、文丘里注入器、注射泵

管道水流调控装置与测量仪表:阀门、流量与压力调节装置、测量装置

管件:灌溉系统对管材和连接件的基本要求、连接件及附件

连栋温室是温室的一种升级存在,其实就是一种超级大温室,把原有的独立单间温室,用科学的手段、合理的设计、优秀的材料将原有的独立单间模式温室连起来。

特点

1、利用空间与传统温室相比,以连栋形式存在的温室、大棚比传统温室的利用空间是一个亮点,其利用面积远大于传统温室。

2、管理方面较传统温室更统一、操作更科学、节约时间、提高效率.

结构:(1)主立柱、转角立柱、边侧立柱、中间立柱(2)拱杆(3)水平横梁(4)上部吊杆(5)端墙立柱(6)端墙横梁(7)边墙副立柱(8)剪刀撑(9)天沟(10)移门(12)手动卷膜通风系统(13)卡槽卡簧配套

第风障畦、阳畦的结构和性能

风障畦:是设置在栽培畦北边的一排篱笆。

(1)结构:由篱笆、披风和土背三个部分组成,可分为小风障和大风障两种。材料:竹竿、稻杆、芦苇、

高粱。

(2)性能:减低风速,稳定气流,保温、增温,抗流沙和暴风,

(4)设置与应用:

田间布局:避风向阳,日照良好,排灌方便;为使阳畦小气候稳定,每排阳畦应以东西延长为宜,形成宽阔的防风面;每排阳畦的距离以5-7米为宜。

(3)缺点:存在局部温差,北部、中部受光好,温度高;南部、东、西部较差,温度低。

地膜覆盖

1)方式:平畦覆盖;高垄覆盖;高畦覆盖;沟畦覆盖。

2)应用的地膜种类

无色透明膜:是生产上应用最广的一种,常为聚乙烯膜,有进口(日本、比利时)、国产。特点:透光率比较高,增温效果好,易生杂草

黑色膜:在聚乙烯树脂内加入2-3%黑碳制成。特点:透光率比较低,杂草不易生长,保温率较低,易老化。适宜夏季

1. 结合自己的理解,论述设施农艺在我国农业生产上的作用、地位和重要性。

作用:

设施农艺在农业生产的作用是在人为的设备条件下,调节土地和大气的环境条件栽培作物,无疑向耕地投入了较大的能量,必然带来高的生产能力。

设施农艺不仅是一种最新能源的投入形态,而且是能够调节地上和地下部环境条件进行生产的,其本质是将农业从自然生态中脱离出来,产生更高的生产能力。

设施农业是集工程技术、信息技术、生物技术、环境技术为一体的现代农业生产方式,具有农机与农艺融合、农机化与信息化融合,技术装备化、过程科学化、方式集约化、管理现代化的特点.可有效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抗风险能力和市场竞争力,显著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促进设施农业科学健康发展,对发展农业现代化、繁荣农村经济、促进农民增收、保障农产品有效供给都具有十分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地位:

设施农艺是农业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重要性:

1) 它能提高作物产量和品质;

2) 减少自然灾害影响,减少种植风险;

3) 打破地域限制,从而扩大种植范围;

4) 有利于集约化,以便大规模的进行种植与生产

5) 调整园艺产品的供应期,以实现周年生产;

6) 进行反季节生产 ,南果北种;

7) 生产程序化,步骤化。

酿热温床

(1)结构

酿热温床主要由床框、床坑、透明覆盖物、保温覆盖物、酿热物等五部分组成。用的最多的是半地下式土框温床。温床建造场地要求背风向阳、地面平坦、排水良好。床宽1.5~2.0m,长依需要而定,床顶加盖薄膜呈斜面以利透光。在床底部挖成鱼脊形(南边深、中间浅、北边稍深),以求温度均匀。在床内铺上酿热物,酿热物分层加入,每15cm一层,踏实后浇温水。厚度多为30~50cm,即盖顶封闭,让其充分发酵,一周后温度稳定,上面铺5~10cm土。花卉扦插或播种用的,可铺10~15cm培养土,河沙、蛭石、珍珠岩等。

(2)性能及应用与阳畦相比,床内温度增高,并且温度分布均匀。由于其前期温度高,后期温度低,主要用于北方地区早春培育果菜类幼苗。

电热温床

(1)电热温床的结构电热温床是在阳畦、小拱棚或大棚及温室中的栽培床上,做成育苗用的平畦,然后在育苗床底部铺隔热层,再铺设电热线而成。电热线埋入土层深度一般10cm左右为宜,但如果用育苗钵或营养土块育苗,则以埋入土中1~2cm为宜。选定的功率密度通常以70~150w/m2为宜。具体功率密度要根据不同地区、不同季节及不同设施来确定。山东地区冬季日光温室内可采用70~90w/m2,阳畦可采用90~120w/m2的功率密度。

(2)性能

电热温床一般每m2苗床要埋设100~140W的电热线,热性能好于阳畦,温床温度均衡、稳定。

(3)应用

温床可用于春茬露地菜的育苗,秧苗移出后可在温床内继续定植番茄、黄瓜等,进行早熟栽培。如在大棚内设置温床,也可生产叶类菜或栽培果菜,可提早上市。

二氧化碳变化

在夜间,由于作物的呼吸作用、土壤微生物活动和有机质分解,生成的二氧化碳使大棚内二氧化碳浓度很快增加,但早晨日出后,作物光合作用加强,又大量消耗棚内夜间积存的二氧化碳,使其浓度急剧下降,日出后1小时,二氧化碳浓度下降,日出后2-3小时后,如不通风换气,其浓度将继续下降,甚至降到作物的二氧化碳补偿点,这时由于二氧化碳的浓度过低,叶片的光合作用基本停止,因此从日出后半小时到通风换气这段时间内,二氧化碳最为缺乏,已成为作物生长的重要障碍,在这段时间内,必须用人工增施二氧化碳来补充棚内该气体的不足,合理应用这一方法才能促使温室和大棚作物增产,这也是温室和大棚必须增施二氧化碳气体的基本原理。

提高温室中CO2浓度的措施有

1.液态二氧化碳 2.燃料燃烧 3.二氧化碳

颗粒气肥 4.化学反应

5.通风换气 6.增加土壤有机质 7.生物生

态法

危害症状

1.氨气:先是生命力旺盛的叶片的叶缘及部

分心叶受害,叶缘组织先变褐色,后成白色,

严重时枯死。若氨气浓度过高时,作物会受到

更为严重的危害,甚至整株死亡。

2.亚硝酸气体:轻则叶片出现白斑,重则叶

脉也变白,通常接近地面叶片受害较重。

3.氯气:开始时叶缘变白、干枯,严重时整

个叶片死亡。

4.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硫:使植株叶片正面和反面出现白色或褐色斑点,严重者可使叶片枯死。

预防

1.注意通风换气:只要温度不是很低,每天都要开启风口

2.科学施肥:有机肥料在施入棚室内之前2个月至3个月,要将其加水拌湿,堆积后盖严塑料薄膜,经过充分发酵腐熟后才施入棚内。

3.注意薄膜质量:选用聚乙烯塑料膜或质量可靠的聚氯乙烯塑料膜

4.安全加温:炉体和烟道设计要合理,安装要密闭,燃料要选用优质低硫煤。加强加温管理,防止倒烟。室内点火增温时,必须明火充分燃烧,严格控制燃烧时间,防止一氧化碳、二氧化硫等有害气体超标危害作物。

5.对症抢救:出现中毒症状时找出原因,除采取针对性

措施外,还应该采取浇水、施肥、松土等措施,促使受

害植株迅速恢复生长。

卷帘机

电动机是一种利用连锁带动原理实现自动卷帘、放帘的

机械设备。在整个工作过程中,卷帘机通过减速机传动

连接传动轴,传动轴和传动轴之间通过万向装置传动连

接,传动轴上套有绕线轮,绕线轮上绕有线,在电动机

力的作用下,通过减速机、轴承和拉绳的作用实现卷帘

的自由卷放。

河西地区设施农业现状发展思路【论文】

河西地区设施农业现状发展思路 摘要:近年来,世界各地设施农业发展迅速,且正向高科技、智能化、自动化、网络化方向发展。本文分析了国内设施农业的发展历史及现状,并结合河西地区的设施农业发展现状,提出了在河西地区大力推进设施农业发展的新思路。 关键词:设施农业;现状;发展思路;河西地区 设施农业是知识与技术高度密集的产业,集成了现代科学领域如信息、电子、能源、建筑、材料、机械、生物、品种、栽培、养殖、管理等科学技术,是最具活力的现代农业,也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农业现代化进程的重要标志之一。设施农业属于高投入高产出,资金、技术、劳动力密集型的产业,它利用人工建造的设施,使传统农业逐步摆脱自然的束缚,走向现代工厂化农业、环境安全型农业、“无毒”农业,也是农产品打破传统农业的季节性,实现农产品的反季节上市,进一步满足多元化、多层次消费需求的有效途径。设施农业包含设施栽培和饲养。设施包括各类型玻璃温室、连栋温室(塑料连栋温室)、日光温室、塑料大棚、小拱棚(遮阳棚)等,还包括所有进行农业生产的保护设施。河西

地区地处西北干旱气候区,日照充足,土地资源紧缺,适宜大力发展设施农业。面对生态环境污染严重、农业从业队伍萎缩、农民增收艰难、国内外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严峻现实,改变传统农业生产方式落后、结构单一、技术含量低下、效益微薄,首先要改变落后的生产方式,发展技术密集型产业,以促进农业持续高效发展,促进农民持续稳步增收。 1我国设施农业的发展历史与现状 我国设施农业发展历史悠久。据记载,在汉代就有了以油纸作为透光盖层的原始温室;到清代末期,出现了现代意义上的温室,其结构形式为一面坡式,以玻璃作为透光材料,夜间采用草帘保温;20世纪50年代,我国从前苏联引进保护地栽培技术,但由于设施条件和技术原因,设施农业发展十分缓慢;20世纪60年代末,由简单覆盖、风障、阳畦、温室等构成的一整套保护地生产技术体系在北方地区出现;20世纪70年代,从日本引进地膜覆盖技术并很快得到推广,地膜覆盖对保温、保墒、保肥起到了很大的作用;20世纪80年代,以日光温室、塑料大棚、遮阳网覆盖栽培为代表的设施园艺发展迅速,形成了以塑料棚为主的与风障、地膜覆盖、阳畦、温室等相配套的保护地蔬菜生产体系;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较大规模地引进国外大型连栋温室及配套

现代设施农业现状与发展趋势分析-12

现代设施农业现状与发展趋势分析 胡建 (四川农业大学信息与工程技术学院,四川雅安625014) 摘要:设施农业是利用人工修建的设施,通过可调控的技术手段,对室内环境因子进行全方位调控,形成摆脱自然条件约束的全新技术体系,可为作物生长提供最佳的环境条件。为此,从设施农业的内涵以及特征出发,分析了国内外设施农业的发展现状,总结出现代设施农业正朝着智能化、工厂化和节能化的方向发展。 关键词:设施农业;现状;发展趋势 中图分类号:TU26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188X(2012)07-0245-04 0引言 传统农业也称为固定农业,是从铁器工具的使用到工业化以前的农业,经历了2000年多时间,基本上是自给自足的农业[1]。其主要特点是农业部门结构较单一、生产规模较小、经营管理和生产技术仍较落后、抗御自然灾害能力差、对外部自然环境的依耐性较强、农业生态系统功效低、商品经济较薄弱和基本上没有形成生产地域的分工等诸多方面。现代农业是在传统农业的基础上发展,从工业革命以来形成的农业,是逐步走向市场化、商品化的农业。其内涵更加广泛,包含安全农业、无公害农业、机械化农业、企业化农业、技术化农业、知识化农业、商业化农业和资本化农业等方面[2]。设施农业作为现代农业基础设施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给农业现代化带来了强大的动力和光辉的前景。发展设施农业是推进现代农业规模化工程的重要内容,是挖掘农业内部增收潜力、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手段,也是满足人们追求高质量生活的必要保证。 1设施农业内涵及特征 1.1设施农业内涵 设施农业是在不适宜生物生长发育的环境条件下,通过维护结构设施,把一定的空间与外界环境隔离开来,形成具有一定程度的封闭性系统,在充分利用自然环境条件的基础上,人为地创造生物生长发育的温度、湿度、光照、水分、养分等环境条件,实现高 收稿日期:2011-09-07 基金项目:四川省教育厅资助项目(09ZA063) 作者简介:胡建(1979-),男,重庆人,讲师,硕士,(E-mail)hjsicau @126.com。产、高效和优质生产的现代化农业生产方式。 设施农业从广义上讲可分为设施栽培和设施养殖两种类型[3]:设施栽培主要是指蔬菜、花卉及瓜果类等作物的设施栽培,设施包含各类塑料棚、温室、人工气候室以及相关配套设备;设施养殖主要是指家畜、家禽、水产品和特种动物的设施养殖,设施包含各类保温、遮荫棚舍和现代集约化的饲养畜禽舍及相关配套设施设备。设施农业从狭义上讲主要包括塑料大棚、温室和植物工厂3种不同技术层次的设施类型,我国应用较为广泛的是塑料大棚、日光温室和连栋温室。其中,节能日光温室为我国独创,其节能栽培技术居国际领先地位,在北纬32? 41?甚至43?地区的严寒冬季,能够在不用人工加温或者仅有少量加温条件下进行黄瓜等喜温性蔬果的生产。节能日光温室目前已发展到40万hm2,栽培种类也由蔬菜扩展到花卉、观赏木本植物及草莓、葡萄、桃等园艺植物。 1.2设施农业特征 设施农业是一个新的生产技术体系,属于高投入、高产出,资金、技术密集型的产业,与传统农业相比较,具有下列显著特征: 1)科技含量高,抗灾能力强。设施农业是先进的生物技术、工程技术、机械技术、现代信息技术、通信技术和管理技术的高度集成,涵盖了建筑、材料、机械、通信、自动控制、环境、栽培、管理与经营等学科领域的系统工程,科技含量高。与此同时,设施农业对农业生产的各个环节都进行人为的干预和控制,使农业生产及农产品的储藏不再受到自然条件的限制,从而增强了抵御灾害的能力。 2)反季节生产成为可能。设施农业能够根据不同生物种类或者同一生物在不同生育阶段对温度、湿度、光照等环境因子的需求进行人为的控制,使其完

设施农业园区规划(一)

设施农业园区规划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农业园区的内涵 一、概念 农业园区:是指相关经济主体根据农业生产特点和农业高新技术特点, 以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展示现代农业科技为主要目标, 利用已有的农业科技优势、农业区域优势和自然社会资源优势, 以高新技术的集体投入和有效转化为特征, 以企业化管理为手段, 进行研究、试验、示范、推广、生产、经营等活动的农业试验基地(蒋和平. 1997)。 农业园区是一个以现代科技为依托, 立足于本地资源开发和主导产业发展的需求, 按照现代农业产业化生产和经营体系配置要素和科学管理, 在特定地域范围内建立起的科技先导型现代农业示范基地。 农业园区是以农业技术创新为重点,以高科技、高转化为特征,融现代工程设施体系、高新技术体系和经营管理体系于一体,代表当代农业发展水平的农业科技示范基地。 国家《农业科技发展纲要》中明确提出, 要在全国建立一批符合21 世纪农业发展方向、对不同地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具有较强带动与示范作用的农业科技园区。

从各地园区建设的实践来分析,农业科技园区至少应具确“三高一新”4个基本特征: 1、科技含量高 瞄准国内外最新科技成果,加强引进、消化、创造。突出技术的集成与配套,以生物技术为重点,加强种子种苗、设施化栽培、工厂化立体种养、节水灌溉、无公害生产等高新技术的研究与开发,推动农业科技总体水平的提高。 2、科技成果转化率高 重点突出科技与市场、科技与经济的结合,促进农业高新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使园区成为科技与经济相结合的桥梁和纽带。 3、综合经济效益高 在实现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基础上,突出经济效益,充分发挥园区的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采用新品种、新设施、新技术,获得高效益。目前江苏省园区效益平均为6×104~7.5×104元/hm2,为大面积生产的5~10倍。 4、经营管理机制新 改变以往计划经济的运行和管理模式,建立企业化经营管理运行制度,推进“产权清晰、责权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

世界农业科技发展与趋势

世界农业结课论文 题目世界农业科技发展与趋势 姓名与学号郝伟明1302001032 指导教师 年级专业小班园林专升本13-1班 所在学院和系林学院 2014年12 月4 日

摘要:在步入21世纪的今天,农业也与时俱进的走起了科技兴农的路线,传统农业正在快速向现代农业转变。世界农业科技发展呈现出一些新特点,企业成为农业应用性研究的主体,农业知识产权发挥出更大的作用,各国政府更加重视农业科技发展,并努力改善农业科技创新环境。上述世界农业科技发展的动向与特点,对于明确我国农业科技发展方向,改善农业科技创新环境,具有借鉴意义。 关键字:世界农业科技发展现状趋势 一、世界农业的发展现状 可耕地主要集中在亚洲、欧洲和北美。但按人口平均计算的耕地面积在这些地区之间差别悬殊。北美、欧洲和大洋洲的经济发达国家为0.56公顷,而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的发展中国家仅为0.22公顷,其中亚洲仅0.16公顷(1984)。森林以欧洲和拉丁美洲的分布面积较大;草原面积则非洲居首位,亚洲其次;其中不同国家、地区之间也有很大差异。 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大多已实现了农业的现代化。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农业生产技术的新进步表现在:个别作业环节的机械化已发展为整个生产过程的机械化,形成机械化、自动化的综合系列;化肥、农药的施用水平进一步提高且更趋高效化,生长剂、塑料薄膜等化工产品的应用也更加广泛;除传统育种技术外,基因工程等生物技术也开始在农业中应用,从而进一步提高了人工控制生物遗传特性的能力,为获得更加高产、优质和抗逆的生物品种提供了可能。所有这些,加上核技术以及电子技术等的应用,已使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农业产量水平和农业劳动生产率都获得了突破性的提高。 发展中国家的农业如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发展中国家主要是农业国。除了如中国等已经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国家以外,许多国家在取得政治独立后,对原来的土地制度等也进行了不同形式的改革。但它们不仅仍受资本主义世界的剥削,而且尚未摆脱国内前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束缚,多数国家尚处于传统农业阶段,有的还保存着原始的游牧农业和刀耕火种式农业。饲料、种子、肥料等生产资料主要依靠自给。农产品除一部分特产品供出口外,也以自给消费为主,商品率很低。殖民地时期遗留下来的单一作物经营的局面长期未能彻底改变,农业人口庞大,农业劳动生产率和农业产量水平都很低。 二、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 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就是将工业要素投入农业来替代传统要素的过程。主要表现为,以机械作业替代畜力和手工作业;以化肥等工业投入要素替代农家肥等

我国设施农业的现状与发展对策分析

我国设施农业的现状与发展对策分析 我国设施农业的现状与发展对策分析 摘要:设施农业是衡量一个国家农业现代化程度的一个重要标志之一。针对我国农业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可行的建议和措施。在分析我国设施农业发展情况的基础上,提出目前设施农业发展中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设施农业现状对策分析 设施农业就是根据农业发展的需要利用人工建造的实用设施,该设施为种植业、养殖业及其产品的贮藏保鲜等提供良好的环境条件,以便将农业生物的遗传潜力变为现实的巨大生产力,从而获得速生、优质、高产、高效的农畜产品。设施农业是知识与技术高度密集的产业,是衡量一个国家农业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设施农业具有高科技含量、高投入、高产出、高效益、易于集约化生产等特点,近年来在国内外得到快速发展。 一、我国设施农业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1、我国设施农业的发展现状 我国设施农业的发展久远,至今已形成多种类型、多种结构、多种功能的综合发展模式。设施农业技术的研究开发工作也得到不断加强,其科技项目正受到国家前所未有的重视。 我国长期以来蔬菜供应不足的问题随着设施园艺的快速发展得到了基本解决,达到了淡季不淡、周年有余的目标。我们已经试验研究出比较适合我国气候条件的园艺设施,同时在保护种植栽培、节水灌溉、机械化育苗以及蔬菜无土栽培等方面的研究也取得了明显的进展,有些研究成果已逐步应用与推广在生产实践中。目前,我国设施农业不但超越以前的瓜、菜、花卉等园艺作物的范畴,而且在大田作物、畜禽饲养、水产养殖及林果生产等诸多领域也获得广泛应用。 2、我国设施农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科技含量低。发达国家采取的是“高投入、高产出”的高科技手段来发展工业化农业,而我国由于技术和经济的原因,则是采

我国设施农业的现状与发展对策分析

我国设施农业的现状与发展对策分析 李树庭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园艺学院陕西杨凌 712100) 摘要:设施农业是衡量一个国家农业现代化程度的一个重要标志之一。设施农业就是利用人工建造的设施,为种植业、养殖业及其产品的贮藏保鲜等提供最佳的环境条件,以期将农业生物的遗传潜力变为现实的巨大生产力,获得速生、高产、优质、高效的农产品。本文在分析国内外设施农业发展情况的基础上,提出目前我国设施农业发展中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工厂化农业设施农业对策 Abstract:Agricultural facilities to measure a country 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mark of degree. Is the use of facilities agriculture man-made facilities, for planting, breeding and its products provide the best fresh-keeping of environmental conditions, in order to biological genetic potential in the agricultural productive potential into reality, obtain fast-growing and high-yield, high-quality, high-efficiency produce.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facilities agriculture development at home and abroad at present in our country is proposed, based on the development of facilities agriculture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Key words:Factory farmingAgricultural facilitiescountermeasures 引言进入21世纪,我国开始实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部署,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在农业,难点在农村。为此,党的十六大提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

我国设施农业的发展现状与趋势

我国设施农业的发展现状与趋势 摘要:设施农业作为新型产业在我国得到前所为有的发展,它是现代生物及时和工程技术的集合,是多领域,多学科的庞大系统程。结合我国设施农业的实际情况,简要的分析了我国的设施农业的发展现状和发展趋势,提出了我国设施农业今后应采取的相应对策,为我国大力发展设施农业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设施农业;发展趋势;对策。 设施农业是运用现代话工业技术成果和方法为农产品生产提供可以认为进行控制和调节的环境条件,使光、热、水、土、气、肥等资源得到充分利用,使植物或动物处于最佳的生长状态,从而更加有效地保证农产品产量、提高农产品 质生产规模 和经济效益,促进农业现代化的发展。 1我国审视农业的发展现状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高新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广泛应用,设施农业正成为我国农业的创新产业,它的发展给我国传统农业注入了新鲜血液,给现代农业带来了强大动力和发展前景。我国设施农业发展到今天,已形成相当规模和多种类型。设施农业装备与结构经历由简单到复杂、功能由单一到综合、管理由粗 放到集约的发展历程。 1.1我国设施农业规模不断扩大、层次逐渐提高。 20世纪50年代。我国从前苏联引进的保护地栽培技术是简易的设施农业.技术含量低,经营规模小,经营粗放。60年代末。我国北方大、中城市郊区才初步形成了由简单覆盖、风障、阳畦、温室等构成的一整套保护地生产技术体系111。70年代,地膜覆盖技术由日本引入中国,并很快得到推广,对保温、保墒、保肥起到了很大作用。80年代,以日光温室、塑料大棚和遮阳网覆盖栽培为代表的设施园艺得到发展,形成了以塑料大棚为主,与风障、地膜覆盖、阳畦、温室等相配套的保护地蔬菜生产体系,将我国传统的设施栽培提高到崭新阶段阁。尤其是高效节能型目光温室,它适应了当时我国农村的经济技术水平.在黄河中下游的黄淮平原、辽东半岛、京津地区迅速发展起来,在上述地区冬季寒冷条件下不用加温,可以生产出喜温的蔬菜和果菜,在增加农民收入、增加园艺产品的花色品种、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90年代.我国大规模引进国外大型连栋温室及配套栽培技术。设施农业也以生产超时令、反季节的设施园艺作物为主。到2000年,我国以蔬菜栽培为主体的设施园艺面积达到210万公顷。其中节能型日光温室达20万公顷阁。 近年来.我国设施农业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目前我国设施农业面积已达250万公顷。居世界首位,约占世界设施农业总面积的85%。年产值达到2 000

最新加快农业科技进步 促进现代农业发展

加快农业科技进步促进现代农业发展 发展现代农业是一项涉及方方面面的系统工程,其中最根本的是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着眼于增强农业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不断提高科技对农业增长的贡献率。实践证明,科技进步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决定性力量和根本途径。 一、充分认识加快农业科技进步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党中央、国务院历来高度重视农业科技事业发展,始终坚持把农业科技进步作为“三农”工作的重要任务,特别是近些年来出台了一系列促进农业科技发展的政策措施,推动我国农业科技工作不断取得新的成绩。目前,我国农业科技创新步伐加快,一些重大技术和关键领域的研究取得重要进展,成果转化应用水平不断提高,科技进步对农业增长的贡献率稳步提高。随着良种推广补贴、农业科技入户、测土配方施肥等政策措施和重大项目的实施,一大批农业实用技术广泛运用到生产实践中,有力地促进了粮食生产和农民收入连续稳定增长,推动了农业农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但也必须看到,与发达国家相比,与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要求相比,我国农业科技发展水平仍存在较大差距。目前,我国农业科技贡献率只有48%,肥料、水、农药利用率只有30%—35%。农业科技重大突破性成果比较少,科技储备相对不足;科技成果转化率较低,能够运用到生产领域的新成果少;科研课题设置重复分散,农业科研效率不高;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建设滞后,农技推广“最后一公里”瓶颈问题突出,如此等等。事实表明,要进一步提升我国农业科技的创新和应用水平,

还必须付出艰苦努力。 加快农业科技进步是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农业农村工作的必然要求。农业发展的历史就是农业科技进步与创新的历史。农业科技的每一次突破和创新,都带来了农业生产的飞速发展。面对新的发展形势,只有加快农业科技进步,才能推动农业农村发展走上又好又快的科学发展轨道。 加快农业科技进步是促进粮食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根本途径。实现粮食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是“三农”工作的根本任务。现阶段,我国粮食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基础还不稳固。只有依靠科学技术,走“稳定面积、提高单产”的路子,才能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只有依靠科技降低农业生产成本、提高农业附加值和经济效益,才能不断拓宽农民持续增收的渠道。 加快农业科技进步是实现农业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我国农业发展面临资源短缺的矛盾将越来越突出。只有大力推进农业科技进步和创新,发展循环农业和农村循环经济,才能不断提高农业资源的利用效率,提高农业生产的质量和效益,促进农业与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加快农业科技进步是提高我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关键举措。农业的国际竞争,很大程度上是农业科技的竞争。我国农业要在国际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关键是要大力提升科技创新能力,特别是要提升农业生物技术、信息技术、资源环境等前沿领域的原始创新能力。 二、大力提高农业科技自主创新能力

现代农业科技发展现状与前沿动态

现代农业科技发展现状与前沿动态 一、现代农业与现代农业科技 (一)现代农业 1.现代农业的概念 农业是最古老、最悠久的产业,也是永不衰退、不断推陈出新的母亲产业。至今为止,农业大体上经历了以刀耕火种为标志的原始农业、以自给自足为标志的传统农业和各国正在进行的现代农业三个发展阶段。现代农业正是继原始农业、传统农业之后的一个农业发展新阶段。从世界范围看,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是在封建土地制度废除、资本主义商品经济开始萌芽,第一次产业革命和现代工业有了较大发展的基础上逐步实现的。 2007年的中央1号文件对现代农业给出这样的定义: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用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农业,用现代经营形式推进农业,用现代发展理念引领农业,用培养新型农民发展农业,提高农业水利化、机械化和信息化水平,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农业素质、效益和竞争力。 2.现代农业的特征 与传统农业相比,现代农业最本质的特征是科学化、市场化。具体表现在五个方面: 一是现代农业商品化,突破了传统农业的自足性。传统农业长期处在封闭低效、自给半自给状态,难以发挥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现代农业实现了商品化,农产品贸易国内外流通,有利于资源的合理利

用、先进科学技术的推广应用、优质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和现代管理手段的运用。 二是现代农业的工业化,突破了传统农业的自然性。打破了传统农业自然经济状态,走出了农业工业化的道路,用现代科学技术,现代物质手段武装改造提升农业,从而大大增强农业快速发展和抗御风险能力。 三是现代农业的产业化,突破了传统农业的封闭性。改变了传统农业单兵挺进,就农业抓农业的工作路径,打破了农业仅仅或主要从事初级农产品原料生产的有限性,实现了种养加、产供销、贸工农一体的产业化生产,农业的内涵得到了拓展,农业的链条得到了不断延伸,使得农工商的结合更加紧密。 四是现代农业的一体化,突破了传统农业的分割性。传统农业组织管理手段明显表现为部门分割、管理交叉、服务落后,具有相当的局限性。现代农业实现了按照市场经济体制和农村生产力发展要求,建立一个全方位的、权责一致、上下贯通的管理和服务体系。 五是现代农业的一元化,突破了传统农业的边缘性。传统农业远离城市,城乡壁垒森严,阻碍了经济社会一元化发展。现代农业是立足农村但不排斥城市中有农业、农村中有工业的协调布局,科学合理地进行资源的优势互补,有利于城乡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和组合。 (二)现代农业科技 1.现代农业科技的特征 农业科技发展的交融性。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农业科技通过与现代高新技术特别是生物技术的交融,在人工创造新物种、构建人工环境和数字农业等方面将取得重大突破,从而实现生物之间的大跨度交融,更新我国传统农业科学(如遗传学、育种学、作物栽培学、畜

设施农业发展现状

设施农业在我国的发展现状 1、设施农业的定义: 所谓设施农业,是通过采用现代农业工程技术,利用人工建造的设施,通过人工调控,改变自然环境,为种植业和养殖业、微生物(食用菌)、水产生物以及产品的储藏保鲜等提供相对可控制,甚至最适宜的温度、湿度、光照、水肥等环境条件,而在一定程度上摆脱对自然环境的依赖进行有效生产的农业,以获得速生、高产、优质、高效的农产品的新型农作方式。 设施农业按主体不同, 可以分为2 种类型: (1)设施栽培--目前主要是蔬菜、花卉及瓜果类的设施栽培, 其主要设施有各类温室、塑料棚和人工气候室及其配套设备等。 (2)设施养殖--目前主要是畜禽、水产品及特种动物的设施养殖, 其主要设施有各类保温、遮荫棚舍和现代集约化饲养畜禽舍及配套的设施设备。 2、设施农业的特点 (1)高投入、高产出,是技术和劳动密集型产业 设施农业产业是一项高投入的产业,以日光温室为例,最简易的竹木结构日光温室,每亩造价在2.2万元以上,尚不包括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建设现代日光温室的成本甚至已达到300元/平方米,如此计算建设一亩地的现代日光温室成本就得20万元以上。同时,设施农业也是高附加值、高产出的现代化产业。根据抽样调查分析显示,设施农业生产的年综合平均产值1.3万元/亩,年净产值1万元/平方米,比露地生产高3~5倍。经济效益高的行业,比如花卉,每亩产值能够达到10万元以上。 (2)人工创造适宜小气候,反地域、反季节进行农业生产 设施农业中的温度、光照、湿度、水肥、土壤条件、植物营养以及综合环境条件都可以调控,因此可以根据当地气候、地理、人文和社会、经济条件自主选择设施类型、栽培作物、设施设备和技术,进行实时实地的农业生产,从而可以创造植物生长的适宜环境,提高农业生产率,在一定程度上摆脱了种植对气候条件的依赖。 (3)有利于高效利用资源

我国设施农业的现状、问题及发展对策

设施农业是运用现代工业技术成果和方法为农产品生产提供可以人为进行控制和调节的环境条件,使光、热、水、土、气、肥等资源得到充分利用,使植物或动物处于最佳的生长状态,从而更加有效地保证农产品产量,提高农产品质量、生产规模和经济效益,促进农业现代化的发展。 1我国设施农业的发展现状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高新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广泛应用,设施农业正成为我国农业的创新产业,它的发展给我国传统农业注入了新鲜血液,给农业现代化带来了强大的动力和发展前景。我国设施农业发展到今天,已形成相当规模和多种类型。设施农业装备与结构经历由简单到复杂、功能由单一到综合、管理由粗放到集约的发展历程。1.1我国设施农业规模不断扩大,层次逐渐提高 20世纪50年代,我国从前苏联引进的保护地栽培技术是简易的设施农业,技术含量低,经营规模小,经营粗放。60年代末,我国北方大、中城市郊区才初步形成了由简单覆盖、风障、阳畦、温室等构成的一整套保护地生产技术体系[1]。70年代,地膜覆盖技术由日本引入中国,并很快得到推广,对保温、保墒、保肥起到了很大作用。80年代,以日光温室、塑料大棚和遮阳网覆盖栽培为代表的设施园艺得到发展,形成了以塑料大棚为主,与风障、地膜覆盖、阳畦、温室等相配套的保护地蔬菜生产体系,将我国传统的设施栽培提高到崭新阶段[2]。尤其是高效节能型日光温室,它适应了当时我国农村的经济技术水平,在黄河中下游的黄淮平原、辽东半岛、京津地区迅速发展起来,在上述地区冬季寒冷条件下不用加温,可以生产出喜温的蔬菜和果菜,在增加农民收入、增加园艺产品的花色品种、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90年代,我国大规模引进国外大型连栋温室及配套栽培技术,设施农业也以生产超时令、反季节的设施园艺作物为主。到2000年,我国以蔬菜栽培为主体的设施园艺面积达到210万公顷,其中节能型日光温室达20万公顷[3]。 近年来,我国设施农业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目前我国设施农业面积已达250万公顷,居世界首位,约占世界设施农业总面积的85%,年产值达到2000亿元。我国自行设计、制造了一批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优型温室设施,即智能温室。这是我国设施农业的高级发展阶段,是利用高科技设施材料,运用先进的工程技术手段构建与田间传统农业截然不同的生产环境,如同在工厂中进行农业生产。它属于集约型高效农业,在我国尚处于试验阶段,但它代表着今后设施农业的发展方向。 1.2设施农业研发工作不断加强,研究领域逐渐拓宽我国设施农业科技项目得到国家的重视和支持,设施农业技术的研究开发工作不断加强。“九五”期间,国家科技部将“工厂化高效农业”列入国家重大产业工程项目。“十五”期间,“工厂化农业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又被科技部列为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4]。我国在设施农业方面的投资达20亿元,投入大量人力、财力与物力进行产业化开发。2001年“设施园艺可控环境生产技术”也被首次列入国家“863”计划,这都反映了我国政府高度重视设施农业的发展。 我国设施农业研究也取得了一定进展,不仅试验研究出比较适合我国气候条件与国情的园艺设施,而且在保护地栽培、节水灌溉、机械化育苗以及蔬菜、花卉、无土栽培等方面的研究也取得了一些成就,有些研究成果已逐步在生产中得到广泛应用与推广。在温室主体结构的建造方面,不仅国产化水平较高,而且产品的质量也有很大提高,并形成了多种类型、性能各异、用途广泛的配套设施体系,如加温与保温设施、降温设施、遮阳设施及灌溉设施等。因此我国设施设备的总体水平有了明显提高。 随着经济的发展、生产需要和技术进步,设施栽培的技术水平不断提高,专业品种的培育受到重视,设施栽培作物的总产和单产大幅度上升,设施农业在我国已被广泛应用于大田作物、水产养殖、畜禽饲养、蔬菜、林果、花卉等农业诸多领域[5],栽培作物的品种不断扩大和丰富,不但提高了经济效益,也促进了农民增收。 2我国设施农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国设施农业发展较晚,大多是在参考借鉴国外技术的基础上自行开发的,对设施规模和种类缺乏完整和系统的深入研究,没有统一的、科学的设施规范与标准,设施设备和栽培技术管理不规范,各种设施之间也不配套,科技含量总体水平较低,难以实现设施农业的整体效益功能和较大规模的商品生产。 我国设施农业的现状、问题及发展对策 张英徐晓红田子玉* (吉林省农科院经信中心,吉林长春130033) 摘要设施农业作为新型产业在我国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它是现代生物技术和工程技术的集合,是多领域、多学科的庞大系统工程。结合我国设施农业的实际情况,简要地分析了我国设施农业的发展现状与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我国设施农业今后应采取的相应对策,为我国大力发展设施农业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设施农业;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S6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5739(2008)12-0083-02 作者简介张英(1960-),女,吉林怀德人,副研究员,从事农业信息研 究工作。 *通讯作者 收稿日期2008-04-22

我国设施农业发展现状及施肥特点

文章编号:1004-3888(2002)04-0373-04 我国设施农业发展现状及施肥特点 Ξ 秦巧燕1,贾陈忠1,曲 东2,同延安2,王荣堂1 (1.湖北农学院农学系,湖北荆州434025;2.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环学院,陕西杨凌712100) 摘 要:概述了我国设施农业的发展现状及施肥特点,指出了不合理施肥导致的设施农业 土壤次生盐渍化和硝态氮累积等环境问题亟待解决,并提出了积极的防治对策。 关键词:设施农业;次生盐渍化;硝态氮;中国中图分类号:S316;S62 文献标识码:A 设施农业是当今最具活力的产业之一。它是 利用设施及配套技术进行的农作物集约化生产,是工厂化农业的一种模式,也是中国高效农业发展的方向[1]。近年来,设施农业在我国发展迅速,且已成为现代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蔬菜的设施栽培面积日益扩大,在设施农业中占有很大比重。 1 设施农业发展现状 设施农业是指利用比较大型的保护措施,使农作物的生育全过程都在适宜的人工调控的环境下进行的一类保护地栽培。它主要以现代科技和设施(包括地膜)为依托,能够为作物提供较长生育期和更适宜的生态环境条件。多分布在城郊和农村,用于高经济价值的植物(或作物)如蔬菜、花卉等的生产。目前,我国设施农业生产设施多样,包括大、中、小型塑料棚、遮阳网、温室以及无土栽培和植物工厂等多种形式,但北方地区主要以日光温室和塑料大棚蔬菜生产发展最快[1,2]。 设施农业(设施园艺)最早起源于20世纪初叶的欧洲宫廷。20世纪五六十年代,日本及欧美各国就已经开始塑料大棚的试验研究,并且不断地推广应用。在欧洲,荷兰的设施农业“一枝独秀”,其玻璃温室面积占整个欧洲的1/2,并创造了当今世界最高的产量和效益水平。日本、意大利、罗马、匈牙利等国家的设施农业也很发达[3]。 我国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引进蔬菜的设施 栽培技术,并进行试验研究。70年代中期,塑料大棚发展到0.53万hm 2,1981年发展为0.72万hm 2;据全国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不完全统计,1996 年全国的设施蔬菜生产面积达到69.8万hm 2,较1981年增长了95.9倍;而1999年度全国的设施栽培面积已达133万hm 2,是1996年的1.91倍。预计到2011年度,全国设施园艺栽培面积将超过166万hm 2,2031年度可增至200万hm 2以上。 其中北方地区主要以日光温室和塑料大棚发展最快,南方地区主要是遮阳网。据统计资料分析,1982年度中小拱棚占69%,薄膜温室(包括普通日光温室和加温温室)和塑料大、中棚占31%;到1999年度薄膜温室和塑料大、中棚的比例达到59%,上升了28个百分点;而中小拱棚的比重则 由69%下降到41%[4]。 2 我国设施农业的施肥特点 在设施栽培中,设施内局部小环境与大田耕作环境存在明显差异,蔬菜的生长环境、施肥技术等发生根本性变化,决定了其施肥管理上与露地有着很大的区别。而我国目前在设施农业的配套技术方面仍很落后,普遍存在将露地施肥习惯直接转移于设施农业中的现象,设施连作障碍严重,随着设施应用年限的延长,其内部土壤的理化性状和营养平衡遭致破坏,从而导致蔬菜各种生理病害及土传病害大量发生,严重影响作物的产量 Ξ 收稿日期:2002-03-05 第一作者简介:秦巧燕(1972-),女,山西绛县人,湖北农学院农学系教师. 第22卷 第4期Vol.22No.4 湖 北 农 学 院 学 报 Journal of Hubei Agricultural College 2002年8月Aug.2002

设施农业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

设施农业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 我国设施农业起步较晚,但发展较快,主要以玻璃温室、塑料棚 温室、塑料日光温室、活动屋面温室形式为主。我国温室未来的发展呈现出现代化、精准化、多元化、都市型的特点。 玻璃温室是以透明玻璃为覆盖材料的温室,透光率一般为60%-70%。这类温室的骨架为镀锌钢管,门窗框架、屋脊为铝合金轻型钢材。玻璃温室在设施栽培中,是使用寿命最长的一种结构类型,但从引进温室使用情况来看,由于在我国气候适应性较差,成本较高,安装维护不方便,大部分经营亏损,经济效益差。在我国通常只有在晚秋和冬春季节用来栽培花卉、蔬菜育苗及农业科研上的作物种植和观赏示范,因此,玻璃温室在我国发展得很慢。玻璃温室包括单坡面玻璃温室、双坡面玻璃温室。塑料大棚又称塑料棚温室,是我国南方地区主要的园艺设施类型。塑料大棚是以塑料薄膜为覆盖材料,以竹、木、水泥与钢筋混合柱(近年来又发展了镀锌钢管支架和金属线材焊接支架)为骨架材料的不加温单跨拱屋面温室。塑料大棚的主要作用是冬季保温、夏季遮阳,用于冬季茄果类、瓜类等喜温性蔬菜育苗和蔬菜的秋延后、春早熟栽培。由于塑料大棚光照强度较弱,空气相对湿度过高,目前为一种季节性栽培设施而被利用。 塑料日光温室是我国北方地区传统的温室,近年来发展迅速。与 玻璃温室相比,其重量轻、骨架材料用量少、造价低、结构件遮光率小、使用寿命长、生产效益好、环境调控能力基本上可达到玻璃温室的同等水平,所以,在全世界范围内用户接受能力远远高出玻璃温室,几乎成

了现代温室发展的主流。但是由于塑料薄膜透光性低于玻璃,这种温室存在春冬季采光不足,室内空气污染,夏季后墙挡风,温度过高的缺点,与现代化温室相比,环境调控能力和土地生产力水平都比较低。 活动屋面温室是20世纪90年代中期发展起来的一种栽培设施,在气候温和、无雪的地区使用较多。这种温室屋面采用高强度塑料薄膜或遮阳网,配自动控制拉幕系统,能根据室外条件的变化适时启动拉幕系统,以达到充分利用自然能源、降低成本、提高效益的目的。活动屋面温室包括单层活动屋面遮荫棚、单层活动屋面温室和两者兼顾的双层活动屋面温室。 我国设施农业起步较晚,但发展较快。目前世界塑料大棚和温室面积约36.576万公顷,而我国面积最大,我国塑料大棚和温室的建设面积已经从20世纪90年代初的40多公顷发展到现在近15.67万公顷,占世界42.8%。设施农业同普通农业相比,产业化程度高,效益好,接

国内外温室产业发展现状与研究进展

国内外温室产业发展现状与研究进展 设施农业是外来词汇,在我国也称“工厂化农业”,目前学术界和经济界还没有一个统一和权威的定义。一般来说,所谓设施农业是具有一定的设施、能在局部范围改善或创造出适宜的气象环境因素、为动植物生长发育提供良好的环境条件而进行有效生产的农业。具体地说,设施农业是指利用人工建造的设施,通过调节和控制局部范围内环境、气象因素,为作物生长提供最适宜的温度、湿度、光照、水和肥等环境条件,使作物处于最佳生长状态,从而获得高产优质的农产品。但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高新技术在设施农业中的应用之趋势日趋明显,设施农业被赋予新的内涵。与“设施农业”相比,“设施园艺"的范畴较小。 设施园艺是指利用现代工程技术和工程化生产方式为植物创造合理的生长环境,以期获得最高的产量、品质和经济效益的一种高效农业。但在园艺学家看来,设施农业中用于植物生产的比重较大,故设施农业在一定程度上又被称为“设施园艺"。 “日光温室”产业作为我国设施农业产业中的主体,近20年来已成为农业种植中效益最高的产业。它为解决长期困扰我国北方地区冬季的蔬菜淡季供应、增加农民收人、节能源、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安置就业、避免温室效应造成的环境污染、提高城乡居民的生活水平、稳定社会等均做出了历史性贡献。 2国内外温室产业发展与研究现状 2.1我国温室产业发展现状与发展趋势 2.1.1我国温室发展历史。我国是温室栽培起源最早的国家,在2000多年前就已经能利用保护设施(温室的雏形)栽培多种蔬菜,至20世纪60年代,中国的设施农业始终徘徊在小规模、低水平、发展速度缓慢的状态,70 年代初期地膜覆盖技术引入中国,对保温保墒起到一定的作用。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70?80年代,相继出现了塑料大棚和日光温室。90年代开始,中国设施农业逐步向规模化、集约化和科学化方向发展,技术水平有了大幅度提高。随着近年来国家相关科研项目的启动,在学习借鉴、吸收消化国外先进技术成果的基础上,中国的设施农业有了较快发展,设施面积和设施水平不断提高。近代温室的发展经历了改良型日光温室、大型玻璃温室和现代化温室三个阶段,但由于各地区生产状况、经

我国设施农业发展现状及发展思路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sodocs.net/doc/dc14414639.html, 我国设施农业发展现状及发展思路 作者:卢锐 来源:《农家科技下旬刊》2017年第03期 摘要:我国是农业大国,人口众多,农业发展关系到基本民生问题。设施农业是我国农 业发展的根本,大力发展设施农业是农业发展的根本保障。本论文主要从我国设施农业发展现状、我国设施农业发展的重要意义、我国设施农业发展趋势、我国设施农业发展的政策建议进行阐述我国设施农业发展,希望为研究我国设施农业发展的专家与学者提供理论参考依据。 关键词:设施农业;发展现状;发展思路 一、我国设施农业发展现状 1.我国设施农业规模不断扩大 经过30多年的发展和探索,设施农业在我国大部分地区得到推广,已经普及到农村地区,农民发展设施农业积极性很高。随着我国农业技术的快速发展,设施农业技术逐渐成熟,适合不同地区、不同自然条件的设施技术不断改进,再加上政策的扶持和技术指导,我国设施农业面积迅速扩大,已成为全球设施农业生产大国,面积和产量都位于世界前列。 2.我国设施农业技术和管理水平显著提高 我国对设施农业的监管力度也随着加强,逐步采用现代化、系统化的管理手段,提高设施农业管理水平,确保设施农业快速健康发展。结合实际生产情况,我国进一步强化设施农业生产全程管理,结合市场规律,分阶段!有步骤地进行管理,同时借鉴国外先进的管理经验和成功的管理模式,提高我国设施农业现代化管理水平,有效地避免盲目性发展,提高我国设施农业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3.我国设施农业研发创新能力提高 市场化需求为设施农业研发提供动力,推动相关技术创新不断加快。不仅试验研究出比较适合我国气候条件与国情的园艺设施,而且在保护地栽培、节水灌溉、机械化育苗以及蔬菜、花卉、无土栽培等方面也取得了很多研究成果,有些研究成果已逐步在生产中得到应用与推广。 二、我国设施农业发展的重要意义 1.改善设施农业技术装备条件,是提高设施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的重要手段

设施农业现状

一、福建省设施农业现状 从上世纪80年代起,福建省相继引进和发展了地膜覆盖栽培技术大中小塑料温棚栽培技术、遮阳网和防虫网覆盖栽培技术无土栽培等技术。并广泛应用于蔬菜瓜果食用菌及花卉的生产中,到上世纪90年代,福建省塑料薄膜棚、塑料薄膜大棚、连栋温室等农业设施得到了相继发展并进行推广应用。据不完全统计,到2006年底全省设施园艺种植面积共37333. 33万2m 。其中遮阳棚 小拱棚面积30793. 33万2m ,大棚面积6 266. 67万2m ,现代化连栋温室面积达220万2m 。设施养殖场已有两万多个,其中封闭式养殖场200个,面积约15. 6万2m 窗式养殖场约5000个,面积约95万2m ;开敞式养殖场约1.5万多个,面积1300多万2m ,其中仅2006年度福建省设施园艺面积就发展了20302. 47万2m 。2010年福州市农业局调查,福州市设施农业面积1214. 47万2m 比2009年的791. 27万2m ,增加65%,其中钢架大棚577. 93万2m ,占91. 2% ;标准竹木大棚55. 67万2m ,占8. 8%。福州市钢架大棚亩均效益达到7 000元以上,竹木大棚亩均效益可达5000元,分别是露地栽培的6倍和4倍,设施农业效益明显。以福建省大棚蔬菜种植龙头企业——福清绿叶公司为例,2008年这家公司设施栽培平均产量为150 t /2hm ,纯收益高达15万元/2hm 。2012年福建省农业工作会议报告指出2011年福建省新建各种设施农业大棚1400万2m ,带动新建各类设施农业大棚10826.667万2m ,补贴新购置农业机械19. 46万台(套),安装节水灌溉微滴灌设备2 400万2m 受益农户达10. 09万户,带动农民投资7. 5亿元。在果树设施栽培上,福建省也得到较大的发展,截止到2011年9月份,福建省果树设施栽培总面积为3 627. 13万2m 。其中主要为葡萄和草莓,分别为776. 33和850. 8万2m 。果树设施栽培,提升果树生产现代化水平,同时也增强果树周年生产与均衡供应能力。 福建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设施农业的发展,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于2013年9月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现代农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在项目资金的支持下,福建省将扶持新建蔬菜、水果智能温控大棚和温室大棚1.4万2hm 以上,每年带

设施农业工程技术分类方法

摘要:我国的设施农业工程技术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逐渐形成符合我国国情的体系,对设施农业工程技术进行分类,有利于推动设施农业工程的建设工作,促进农业工程技术推广工作的开展,文章分析了设施农业工程技术的分类方法及其各自的特点。 关键词:农业工程;设施农业;分类方法 促进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一直是我国发展社会经济的长期战略任务,其主要的工作内容是发展设施农业。数十年来,我国一直致力于研究设施农业工程技术,从简单的工程技术,一直发展到如今的系统性强、科学、合理的综合体系,并在其中融合了多学科、多门类科学知识,作为我国设施农业技术发展的战略指导。尽管我国大部分学者归纳和综合研究设施农业技术,但是对于其充分把握的程度还是比较低,无法更加完整和深入地研究整个设施农业工程技术体系。对设施农业工程技术进行分类,能够充分掌握其中存在的规律,为建立完善的设施农业工程技术学科体系打好基础。 一、设施农业工程技术的含义 所谓设施农业工程是指综合工程手段和某种保护设施,合理控制和调节农业环境因素,为农作物改善和创造合适的生长环境条件,提高农业生产的质量、效率和产量。设施农业工程技术选用的都是先进的农业技术、新型的生产材料,以及优良的工程技术措施,充分利用光热资源作为主要生产能源,调节和控制农作物的生长环境,如光照时间、环境温度、湿度、营养等各种条件,实现设施农业的优质高产高效生产。 二、设施农业工程技术分类的概念 设施农业工程技术可分为生物技术、环境技术和工程技术,但这一分类方法是根据技术的类型进行划分,只能体现出宏观层面的特征,不能够充分体现设施农业技术中更深、更细的层次结构、时代特点等各方面的特征。所以需要在设施农业工程技术广义概念基础上对其进行科学的分类。设施农业工程一直是我国农业发展先进生产力的代表,所以其包含的要素也具有一定的广义性,不仅需要根据农业工程的生产工具进行分析,同时还需要根据生产者、生产对象以及生产环境进行分析。研究和分析设施农业工程技术的广义要素,有利于构建一个联系性强、相互作用的以设施农业工程技术作为主体的有机整体,其主要内容涉及到自然技术、社会技术和人文技术等多种社会学科内容,形成合力的技术系统,并有效体现系统的人文科技精神。所以总的来说,要充分发挥设施农业工程技术的重要作用,首先要提高农业组织的管理水平和效率,增强生产者的综合素质,才能有效促进设施农业工程技术发展方式的转变,并随之解决转变过程中存在的矛盾和问题。 三、设施农业工程技术分类的主要特征 设施农业工程技术实际上是一个繁杂的技术系统,系统内部的各项技术相互之间都有一定的联系性,既能够相互作用,也能够相互影响,设施农业工程技术的特定功能就体现在这些技术相互作用下,所以对设施农业工程技术系统进行合理的组织结构,能够有效放大各项技术的功能,所以在对设施农业工程技术进行分类时,应注意设施农业工程技术的主要特征: 3.1层次性复杂的设施农业工程技术系统由多个小系统组合而成,所以在进行分类时,需要通过解释不同层次设施农业工程技术之间不同的结构和功能,从而完善研究内容,同时提高设施农业工程技术系统结构的稳定性,层层递进,从低到高逐渐增加分类的层次。 3.2稳定性分类时,全面根据设施农业产业的发展情况、技术创新的过程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分析和研究,增强系统结构的独立性、长期性和基础性,放大细分技术的功能,提高系统的功能水平,充分发挥设施农业工程技术。 3.3开放性开放性是推动设施农业工程技术发展和创新的基本特征,同时也是分类工作的本质要求,能够有效长期保持技术系统的动态性和成长性。设施农业工程技术体系,是一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