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浅谈叛逆期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

浅谈叛逆期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

浅谈叛逆期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

浅谈叛逆期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

安徽省肥东县众兴中学丁剑波

21世纪的青少年,必须排除人生道路上的种种困惑,克服前进道路上的种种困难,才

能在学习、工作与生活中乘风破浪,勇往直前。时下,青少年的心理问题越来越受人关注,

心理健康教育也随之受到了重视。国家教委新颁布的德育大纲第一句话就明确地提出:“德育即政治、思想、道德、与心理健康教育。”明确地把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德育的一个重要组

成部分。所谓心理健康教育,是指根据心理活动的规律,采用各种方法和措施,以维护个体

的心理健康及培养其良好的心理素质。

[关键词]: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

我们知道,种子萌芽生长,必须经过黑暗中的挣扎才会有破土而出时的第一缕光亮;蛹破茧而出,必须经过苦苦挣扎才会有彩蝶的翅膀美丽如画。21世纪的青少年,必须排除人

生道路上的种种困惑,克服前进道路上的种种困难,才能在学习、工作与生活中乘风破浪,

勇往直前。“未来社会也日益要求个人在社会中具有健康的自我和主动发展的意识与能力。”

①当今社会竞争日益激烈,而且这种竞争也被移植到学校。刚结束一天紧张的学校生活,学生们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家中,还没来得及吃饭就开始伏案做作业了。周末,悠闲的大人们在家中看电视,学生们却在忙碌着大人为他们准备的各种补习。他们只能透过窗户凝视着蔚

蓝的天空,数着天空飘过的白云,看电视更成了他们遥不可及的奢望。在这种紧张的学习生

活里,那些幼小的心灵渐渐承受不住,表现出各种各样的问题。时下,青少年的心理问题越

来越受人关注,心理健康教育也随之受到了重视。

一、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性:

国家教委新颁布的德育大纲第一句话就明确地提出:“德育即政治、思想、道德、与心

理健康教育。”明确地把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德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联合国公布的健康的

标准中,前三条就是关于心理健康的内容。可见,心理健康在教育中的重要性。

中小学是个体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生理和心理上都经历着一系列的重大变化。这些正理和心理的变化相互联系、相互影响;促进幼小个体长大成人。着个阶段人的可塑性很强,是接受教育的最佳时期。良好的教育环境影响能有效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反之,不良的环境影响也容易使学生形成一些不良的心理品质,甚至发展成为心理疾病。因此,必须认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消除不良影响,使学生的身心健康都得到促进。这是健康教育的根本任务之一。

目前,我国学校心理教育工作还刚刚起步,任重而道远。由于一些观念上的束缚,我国的学校教师和学生家长对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视一直未能达到对学习成绩重视的程度,有时甚至为了学生成绩而牺牲其身心健康。对学习成绩好的学生百依百顺,讲究“一俊遮百丑”,还养成了一些“好”学生的骄傲和虚荣心理;而对学习成绩差一点的学生动辄训斥,肆意讥讽,

美其名曰“恨铁不成钢”;往往造成一些“差”生的自卑和逆反心理。从心理健康的角度看,这

种观念和做法对“好”学生和“差”学生的健康发展都是有害的。

从一些调查统计的结果来看,我国中小学生中存在着各种心理问题。如,交往适应障碍、学

习困难、情感挫折、娱乐限制、择业茫然、生理发育烦恼、性生理偏差、亲子矛盾、社会环

境适应困难、宗教影响、不良习惯等。这些心理问题也部分地反映了改革开放新形势对儿童

少年心理成长的冲击。只有通过心理健康教育才能使有心理问题的学生卸下包袱,轻装上阵,创造健康美好的人生。

二、如何开展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

所谓心理健康教育,是指根据心理活动的规律,采用各种方法和措施,以维护个体的心

理健康及培养其良好的心理素质。就其内容来看,心理健康教育包括心理素质培养与心理健

康维护任务。心理素质培养,主要是教育和培养个体形成各种良好的心理素质,以助其学业、

浅谈如何与小学高年级学生进行沟通

浅谈如何与小学高年级学生进行沟通[内容摘要]如何与学生进行沟通,首先:要学会尊重学生,把我们当作他们的大朋友;其次:作为老师要公平对待每一位学生;再次:参与到学生生活中去,常与孩子聊聊家常话,适当给予学生一些赞美和鼓励;最后:适时给学生一个抚摸,也会让你在学生心里的亲切感。 [关键词]尊重公平参与关爱 与学生更好地沟通,是我们教师教学工作中必不可少的,成功的沟通,将是我们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本人参加工作已二十二个年头,对于如何与学生进行沟通,在我心里还是一道坎,特别是高年级的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有的已进入了青春叛逆期,面对高年级的孩子,怎样沟通才有效,不禁让我陷入了沉思。经过二十地年的教学生涯,在此我就谈谈我的一点看法: 首先:要学会尊重学生,把我们当作他们的大朋友。现在的孩子,真让人操心,孩子转眼已长大,身心都发生着变化,凡事都想拥有自己的思想和主张,自我意识已开始逐渐增强,他们自尊心特强,强烈想得到大人们的理解和尊重,需要老师把他们当作朋友,而不是当作孩子。但现实生活中我们作为老师的不了解孩子这一心理,仍把孩子当小孩子看待,因此这一时期的孩子,常常因为得不到老师的尊重和理解,而故意与老师作对。所以我想,我们作为老师不要认为学生故意与你作对,只是单纯的不听话行为,其实背后隐藏着学生渴望你理解、渴望你尊重的深层原因。因此,我们要理解学生,适应他们的想法,进而尊重他们的想法,这是与学生沟通的基础。 其次:作为老师要公平对待每一位学生,是教师与学生沟通的关键。在现实的生活中,我们大多数的老师都只喜欢优秀、听话的学生,关注较多的也是这类学生,对于后进生或调皮的学总是嗤之以鼻,在心里存在着对他们偏见。特别是高年级的学生正处于价值判断的转型期,作为老师心地要好,心态也要好。学生犯了错,无论是优生还是差生我们都要平等对待,不能让学生觉得老师偏心眼。不然,我们的的教育都会让孩子产生抵触心里。

青少年叛逆心理分析

让他往东他往西,让他打狗他撵鸡 —关于青少年逆反心理的解析 胡振汉 菏泽学院教育科学系 摘要:论文全面分析了青少年作为一个特殊的年龄段在其心理发展中产生的关于逆反心理的探究,全面综合的分析了青少年逆反心理的概念,产生的原因,带来的不良影响以及解决这一问题的具体方法。通过这些研究和解决方法,可以纠正青少年产生的心理问题,使青少年更加健康的成长,在当今充满竞争的社会中保持健康的心态,更加充分的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关键词:青少年心理问题逆反解决健康 逆反心理是一种十分常见的心理现象,对青少年的成长有十分重要的影响 一.青少年逆反心理的概念 逆反心理是客观环境与主管需要不相符时产生的一种心理活动。具有强烈的抵触情绪。通过概念可以得出,逆反心理是人们对待事物的一种特殊态度,是指受教育者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因自身固有的思维模式和传统的观念定式与特定的教育情景下产生的认知信息相对立,与一般常态教育要求相背离的对立情绪和行为意向。逆反心理机制,过程。首先,是教育的内容及相关的信息在特定的教育情景中,引起受教育者的注意;其次,是受教育者抵触并理解教育的内容(信息)并将所理解的信息及所形成的观点和态度与自己原有的认知结构(包括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知识修养)和态度观念加以比较;最后,经过比较分析,作出接受或抵制的反应。如果受教育者经过比较分析之后,确认与原有的认知相悖就产生抵制,进而产生逆反心理。可见逆反心里的实质是一种特殊的反对态度,是青少年在社会化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一种稳定的逆反心理倾向。 二.青少年逆反心理的表现 (一)对正面宣传做反面思考。有相当数量的青少年对学校,领导,教师的宣传表现出一种不认同.不信任的反向思考。他们往往以社会上某个特别的不公正的事实来以偏概全的全盘否认正面宣传。同样,也有一些青少年不能从全局出发,从一定程度上去把握现实,片面

浅谈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论文

浅谈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论文 《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研究》 摘要:本文针对当前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并提出相应的策略建议,以提升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功效。 关键词: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 小学生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群体,正处于生理、心理迅速发育的关键时期,容易出现各种心理健康问题。近年来,大量的研究和调 查表明,心理问题的“低龄化”趋势明显,小学生的整体心理健康 水平令人担忧。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严峻现实,反映了在小学开 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与紧迫性。为了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小学 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性,我们必 须关注影响小学生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只有了解了这些影响因素,才能很好地利用或控制这些因素,开展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促进 小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一、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现状 (一)小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被过分夸大 当代小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其身心发展处于人生的特殊时期。在这种复杂的社会环境影响下,他们容易形成某些不健康的心态。 小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是客观存在的,强调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和必要性是无可厚非的,但因此夸大小学生的心理问题,认为小学 生的心理问题似乎己经到了耸人听闻的严重地步,也是值得怀疑的。 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健康与教育研究所所长董奇教授认为,目前我国小学生身上确实存在养某些心理与行为问题,但其中的许多问题 是一些发展性的问题,是社会环境变化所带来的川。同时,由于人 们对小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把握不一,使用的检测工具不一,加之 统一取样不当,评价者的主观随意性及其他因素的影响,得出的统 计结果有许多是相互矛盾的,这不利于体现学术研究的科学性,也

小学高年级学生青春期教育讲座稿

小学高年级学生青春期教育讲座稿 一、实验 亲爱地同学们: 青春期是人生地一个重要路段,步入青春期说明你们长大了,更懂事了,拥有阳光般灿烂地笑容,怀有远大宏伟地理想,富有美妙绚丽地梦幻和丰富地情感,我为你们感到高兴,你们也应该坦然面对.为了让你们顺利、快乐、有意义地度过青春期,学校举行了这次青春期教育讲座,希望能对你们有所帮助.b5E2R。(一)如何调节控制自己地情绪 不知大家是否发现,青春期地你们常常情绪不稳定,和爸爸妈妈顶嘴,孩子们身体正在急剧发育,学习上地任务很重,随着年龄地增长,你们渴望对外部社会有更多地了解,以及社会环境地原因,你们地情绪常常强烈和不稳定.虽说情绪不稳定是青春期地心理特点,但是由于情绪地波动会给我们地生活带来一定影响,长期地恶劣情绪还会使人生病,那么如何调节控制自己地情绪呢?p1Ean。 我觉得我们首先要寻找原因,找出问题症结后集中精力对付它;睡眠充足,睡眠不足对我们地情绪影响极大,孩子们一定不要把晚上宝贵地睡眠时间用来打游戏或是上网聊天,一定要保证十个小时地睡眠;还要亲近自然,经常到户外去活动,即使走到窗前眺望一下青草绿树也对你地心情有所裨益;经常运动;合理饮食;积极乐观,保持平稳地心态,心理学家兰迪·莱森讲了一个他自己地故事:“有一天,我地秘书告诉我,‘你看起来好像不高兴’,他自然是从我那紧锁达标双眉和僵硬地面部表情看出来地.我也意识到确实如此,于是,我便对着镜子改变我地表情,嘿,不一会,那些消极地想法便没有了”.是啊,生命短暂,我们何苦又要自寻烦恼呢!当然,最重要地是要多和父母沟通,和爸爸妈妈做知心朋友,有什么烦恼多和他们说说,要知道无论世界怎样改变,父母始终是

青少年叛逆期的心里特征

青少年叛逆期的表现 青少年正处于心里的“过渡期”,其独立意识和自我意识日益增强,迫切希望摆脱成年人的监护。他们反对成年人把自己当“孩子”,而以成人自居。为了表现自己的“非凡”,就对任何事物都倾向于批判的态度。正是由于他们感到或担心外界忽视自己的存在,才产生了叛逆心理,从而用各种手段、方法来确立“自我”与外界的平等地位。叛逆心理虽然说不上是一种非健康的心理,但是当他反应强烈时却是一种反常的心理。他虽然不同于变态心理,但已带有变态心理的某些特征。如果不及时加以矫正,发展下去对青少年的成长非常不利。青少年产生叛逆心理的原因多种多样,其中父母不恰当的教育方法是导致学生叛逆心理的主要原因。 一是传统思想影响着一些家长。中国长期的家长专制思想在一些家长中仍然存在,家长对子女的教育缺乏民主意识,总以为孩子还不成熟,要绝对服从自己,不能有自己的看法,否则就是“忤逆”“对着干”,因此,孩子不会或很少会把父母当成自己的倾诉对象,怕自己做错事后,受到家长责备。许多中学生认为自己做错事后,最反感家长指责,而对他们反感的原因是因为家长们盛气凌人,态度生硬。 二是家长认识上的错误,造成教育方式不当。一些家长缺乏普通的心理学常识,对子女教育急于求成,方法简单粗暴,经常无视子女的自尊心和心理承受能力,特别是孩子们有了过失时,不是与孩子们一起分析错误,商量补救方法,而是责骂甚至殴打孩子使孩子在犯错时孤立无援,产生叛逆心理。还有,如前面举过的小军的家长的例子,认为主要是主观上对孩子好,就可以不讲究教育方法。 三是父母与子女缺乏双向交流,产生思想矛盾。随着高中生的成长,独立意识渐强,要求有自己的处事方式,不希望受到过多的管束。而某些家长出于对子女的保护,什么事情都替孩子包办,这样子女的渴望独立与家长不恰当的好意关心,就会产生思想上的冲突、矛盾。或许有家长因工作繁忙,很少与子女谈心,进行思想交流,只是定下一些严格的规定来约束限制子女的行为。因为,作为子女的高中生没有一个和谐温馨的家庭环境,与父母缺乏交流,就容易产生叛逆心理和叛逆行为。学校老师的教育方式也是导致学生叛逆心理的原因之一。有些老师不了解高中学生的心理特点,居高临下,指示学生必须怎样想,必须怎样做,根本不与学生交流思想,共同探究,这容易激起学生叛逆心理。 另外,大众媒体一些不恰当的渲染也是导致叛逆心理一个因素。比如一些影视作品,极力美化叛逆者的个人行文,夸大叛逆者的能力,鼓吹个人主义。许多高中生十分欣赏电视、卡通片中描写的“叛逆英雄”。叛逆心理对孩子人生观的形成和身心健康都是不利的。它会导致青少年出现对人对事多疑、偏执、冷漠、不合群等病态性格,使之精神萎靡、学习被动、意志衰退、信念动摇、理想泯灭等。叛逆心理的进一步发展,还可能向病态心理或犯罪心理转化。小军的叛逆心理直接影响他的学习和生活,自从和父母关系僵化后,它的成绩不断下降,性格变得孤僻,又易暴怒,与老师、学生的关系不融洽。

关注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论文)

关注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人的综合素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学生正处在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随着生理、心理的发育和发展、各种竞争的压力、社会生活的延伸及思维方式的变化,在学习、生活、社会交往和自我意识等方面可能会遇到各种心理问题。有些问题如不能及时得到化解,将会对学生的健康成长产生消极的影响,甚至会使学生的行为产生障碍或导致人格缺陷。因此中小学生的健康长,不仅需要有一个和谐宽松的良好环境,而且需要帮助他们掌握调控自我、发展自我的方法与能力。在某种意义上说,健康的心理品质是现代人的重要素质,是新世纪的呼唤,也是创新人才的通行证。因此,在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已是当务之急,刻不容缓。. 1.当前小学生的心理健康现状 (1)性格孤僻,不适应集体生活。 当前很多小学生都是独生子女,在家不是看电视就是面对家长,而家长往往忙于工作无暇与孩子交流,或因缺乏对心理健康知识的了解,不能与孩子很好交流,导致孩子心理需求得不到解决,造成小孩性格孤僻、不善言谈,不愿与人交往或不善于与人交往,对集体生活出现严重排斥心理。 (2)独立能力差,依赖心理严重。 现在的孩子一方面由于受到父母过度保护、过分照料,容易形成依赖性强,缺乏独立性的性格,另一方面学校又处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型期,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未能及时跟上,导致许多独生子女以自我为中心,时时处处依赖别人,自理能力差,经不起挫折。 (3)逆反心理严重。 有的孩子过高地估计自己的一切,自傲心理严重,听不进老师及家长的意见,

对老师及家长采取敌意态度。有的孩子不能够正视别人好的成绩或优越的家庭状况,即使是好朋友,他也会想方设法攻击他们,挑拨同学之间的关系。 2.心理健康教途径 不健康的心理状态,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健康成长,必须加以预防和纠正。预防和纠正不健康的心理,有效的办法是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那么应如何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才能达到提高小学生的心理素质,健全小学生的人格目的? (1)与家长沟通交流,取得家长支持帮助。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他们对子女的态度和要求,对子女的心理素质的影响,行为习惯的养成有着任何人都无法取代的影响。指引和帮助学生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以良好的行为方式去影响和教育子女,打破家长那种认为只要学习好就是发展得好的旧观念,取得家长的理解、支持,形成全体成员共同参与和支持心理健康教育的环境与氛围。 (2)心理健康教育全面贯穿于学校教育中。 学校各项教育教学活动应是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渠道,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途径。心理健康教育除与教材相关教学内容有机结合进行外,还可以借助活动课、班队活动、专题讲座、具有健康教育内容的游戏、娱乐等活动,心理健康教育应贯穿在校各项教育教学活动的方方面面。 (3)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心理咨询和心理疏导。 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必须根据小学生的生理和心理上的个体差异,有针对性的进行,实施个别教育,帮助他们走出心里困境。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档案,全面、准确地了解和掌握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开展针对性的工作和研究,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学校的教育管理提供服务。缺少了心理咨询、心理疏导,也就谈不上完整的心理健康教育。

浅谈小学生心理健康

浅谈小学生心理健康 一、气氛和谐,方法灵活。 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的年龄小,感知、思维等方面的能力以及知识经验都非常有限。故而,在教学内容上,教师应该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力争做到深浅适度,精讲巧练,符合儿童的智力发展水平以及已有的经验。语文教学,关键在于一个“活”字,作为小学语文教师,要容忍、宽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偏执,真正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热爱、尊重、理解、相信每一个学生,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要以表扬鼓励为主,要善于倾听不同的声音,适时地选择一个既合本意,又易于为学生接受的实事求是的表达,打动学生的心弦,引起他们的共鸣,使得课堂成为平等、和谐、围炉夜话般的温馨境地,在轻松和谐的气氛中,让学生想说就说,敢于表述不同意见,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发展。 从小学生的心理发展上来看,他们在感知过程中,还不能自觉地调节和支配自己的感知,不善于对物体进行综合分析,目的性不明确,无意性和情绪性明显;在注意上,小学生是无意注意占优势,注意力不稳定,不持久,容易被一些新异刺激所吸引,此阶段,他们的有意注意也在发展,但还达不到完善的程度。这就要求老师在教学方法上,应该精心设置,有意注意、无意注意交替出现,教学中可采用直观形象的教具、学具,也可以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例如多媒体电脑等,化抽象为形象,帮助学生理解。我们还可以推出课本剧,让学生对课文

进行创造、加工并演出,合适的篇目让学生自编、自导、自演、自评,从而全方位地投入到了语文实践中。通过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让学生在轻松愉快中获取了知识。 二、树立榜样,陶冶性情。 在小学语文教材中,选入了大量文质兼美的优秀篇章。同时也塑造了丰富多彩的人物形象。有勤奋学习,刻苦钻研,为人类社会的进步作出贡献的科学家;有为保卫祖国,忠贞不屈,抛头颅,洒热血的民族英雄、钢铁战士;有心地善良,乐于助人,勤勤恳恳的农民;有热爱学习,人小志大的红领巾;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人民总理等等,古今中外,无所不包。这是一条极其精美、丰富的人物画廊,老师应该让学生在认识这些人物高尚灵魂的同时,引导学生把这些人物形象作为榜样,树立在心中。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他们或是具体、明确,或是间接、潜移默化地教育了学生,使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心灵得到了净化,情操得到了陶冶,形成了健全的人格。 例如,教学《十里长街送总理》一文,我们可以先让学生观看电影《周恩来》,让学生通过影片初步感知周总理的伟大人格。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老师引导学生体会文章字里行间所蕴含的人民对总理的真挚情谊,并启发学生理解人民为什么如此尊敬和爱戴周总理。课后可以让学生搜集有关总理生前事迹的资料,并举行一个汇报会,再让学生讨论自己应该怎样学习周总理。通过一系列的活动,让学生充分感受、理解周总理一心为公,为祖国、为人民甘愿奉献自己的一切等

浅谈以心理健康教育引领学校教育的和谐发展

浅谈以心理健康教育引领学校教育的和谐发展 目前,科学界把青春期的年限定为10——19岁。也即是说,小学四年级的学生有部分人已经进入青春期了。进入青春期的学生由于生理产生变化,性意识开始萌动。由此会产生闭锁与开放的心理,会产生依赖与独立的心理。青少年的青春期心理会引发一系列问题,给学校的管理带来不少的麻烦。 作为一所九年一贯制的学校,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显得尤为重要。那么,如何以心理健康教育引领学校教育的和谐发展呢?我以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深入调查,从小事着手 一位班主任向我讲述,三年级的一位女生因为一点小事和同学发生口角,这位女生急的想跳楼,幸亏被同学看见及时告知老师被阻止。班主任吓得连忙通知家长把人领回去,在家长的耐心教育下,孩子有一段时间没有过激的行为了。暑假学校却意外得知,这孩子在家里和邻居小孩闹矛盾,一气之下喝了农药,幸亏家长及时发现才躲过一劫。针对这种情况,学校要求各班做个摸底调查,逐一登记造册,并定期安排心理学教育比较有经验的老师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和心理学有关知识的学习和指导。期中考试之后,这位女生找到我,申请要求住校,一番交谈,我发现她整个人精神状态完全变了——大可让老师放心了。 二、将心理知识渗透到教学之中

许多教师对青少年的“心理断乳期”所表现出来的举止感到恐惧和惊讶,这是教师无知的表现。作为学校领导要引起高度的重视,我们的做法是正视现实,为教师“充电”,让所有的老师通过心理学的学习,了解中小学学生有关的心理活动规律。让我们的老师能够按照规律去办事,不再遇事恐慌和无奈。同时,要求老师能将心理学方面的知识渗透到教学当中去,告诉学生这是一种正常的现象,每个人成长的过程当中或多或少都会发生,知识透明度不一而已。 三、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心理健康教育最好的方式莫过于班会或队会,班主任要敢于让学生说出自己的心里话。鼓励“精神断乳期”的孩子说出自己曾经的荒唐,大家一笑明白了原来青春期的你我他都是这样的。许多人会因此为自己的荒唐想法和荒唐举止感到好笑,他们从此懂得这些现象会随着自己的年龄增大而消失。此后,班级和谐有序的系数大有提升。 四、教会学生消除心理疾病的方法 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消除心理问题,需要科学的方法。老师可以向学生传授一些常见的方法,如:了解一些必要的生理知识和心理知识,科学地认识自己的身心特点,学会正确对待自己的生理和心理变化;培养健康地兴趣爱好,转移注意力;参加一些集体性的活动,学会与人交往;找好朋友、家长、老师交流沟通,向他们请教一些解决心理问题的方法。 人与人打交道是一件难事,揣摩人的心理活动更是难上加难。教师要学会与学生交往,就必须掌握学生的生理和心理规律,掌握一些

青少年叛逆心理成因分析及应对

青少年叛逆心理成因分析及应对 摘要: 青少年中学生存在很强的叛逆心理。随着一系列的社会问题的影响,如父母离异、暴力、容的媒体宣传、社会势力的侵入等,青少年犯罪率呈上升趋势。这必须引起全社会关注与重视青少年的身心发展。关注青少年心理健康,避免他们问题行为的发生,刻不容缓。叛逆心理虽然不能说是一种不是健康的心理,但是当它越演越烈的时候是一种不正常的心理反应。如果不能够及时的纠正的话。这样非常不利于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本文根据青少年现在较普遍存在的青春期的叛逆心理来展开研究,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及应对策略,达到帮助他们健康、快乐成长的目的。 关键词: 青少年心理健康叛逆心理教育成长 一.青少年叛逆心理的概念 自从亚当与夏娃通过反抗上帝确立起人类自身的开端以来,叛逆就成为了人类精神发展史中一个亘古的主题,神话、哲学、文学中充满了对叛逆的讨论与描述,人类文明的进步也总是与叛逆有着密切关系。人类自身就是一个叛逆的物种,他是在不停的叛逆中创造着自己的文明。从某种意义上说,叛逆是人类自身的一种潜在本能。同时,它也是个体成长史中一个不可逾越的主题。个体的成长就是不断反叛旧我、创造新我的过程,个体就是在不停的反叛中成长起来的。虽然反叛是个体成长的方式之一,但这种方式如果没有正确地加以运用,它也可能导致生命成长的停滞与困扰。尤其是处于青春期的青少年,由于身心的急剧变化以及自我意识的强烈觉醒,急切的成人感与强烈的自我性使他们易采取激烈的情绪对抗来表达他们的叛逆。 逆反心理是指个体为了维护自己的自尊,彼此对对方的要求采取相反的态度和行为的一种心态。在平常生活中,一些青少年“不学习”,“不听话”,经常与老师、父母对着干。这违背常识不正常的心态来显示“自我非凡”,“性格特别”的行为,往往是叛逆心理的表达形式。这种心理可能发生在青春期的每个阶段,并有很多种表现形式。至于积极宣传不信任,不赞成的反向思维; 非理性怀疑他人,甚至消极; 对不良倾向身份,无视思想政治教育,打架等。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论文10篇

关注细节成就完美 ——浅谈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几点体会 摘要: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增强学校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帮助学生树立在出现心理行为问题时的求助意识,促进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素质,维护学生的心理健康,减少和避免对他们心理健康的各种不利影响;培养身心健康,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关键字:小学、心理健康、学校、教师 当代中小学生是跨世纪的一代,他们正处在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做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每次看到一些有关学生因品行障碍或人格障碍做出违法事情的时候,我的心情便很沉重。为何有那么多的学生,会无所顾忌地去违法犯罪,为患社会,我想这除了少数客观的原因以外,更多的还在于对学生的心理素质教育不够重视,导致他们的心理不够健康。 加强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工作。在当前形势下,如何培养出心理素质良好的新时代人才是学校所面临的一个新问题。也是学生今后全面发展和有效接受完整教育的良好基础。作为学生主要生活环境之一的学校及引领学生成长的教师,应该首当其冲去为他们做些什么,怎么去做,值得我们去探讨。

首先,随着社会的重视,目前学校教育已慢慢成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战场。学校内部心理环境建设是实施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基础。 1、校园主环境建设。一流教育要有一流主环境建设,主环境建设是学校心理建设的首要任务。学校主环境,应以崭新面貌出现,尽可能地体现“新颖、整洁、明亮、美丽”的风貌。要把各种建筑物构建在绿化环境中,使学校成为花园式的大教室,让池塘、名花异草、茂林修竹、绿色草坪也成为学生修身养性的环境。 2、校园文化建设。学校要通过开展各种艺术、文化、体育、科技和学习名人等活动,提高学生兴趣,活跃学生身心,达到陶冶情操、美化生活、融洽师生关系的目的,改善学生心理环境。 3、学校校风、班风、教风、学风“四风”建设。学生的生理、心理、智力、能力等综合素质,在良好的校风校貌这个心理环境中能得到良好的发展。良好的校风校貌也能为学校综合性心理健康教育创造良好的心理环境。 4、学校还应努力创设良好的家庭心理环境。学校可以联合居委会等社区基层组织,定期对家长进行心理健康知识培训,向家长传授孩子身心发展的常识。让家长们认识到:培养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离不开和睦、文明、明朗、愉快的家庭环境。学生从小能生活在温暖、愉快的家庭中,得到父母、长辈的正确的爱,必然会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安全、愉快,充满欢乐和信心,良好的情绪从小就占据心理状态的主要地位,从而保证每一个学生身心健康地发展。

浅谈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浅谈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摘要:健康的心理是良好的心理素质的重要标志,是素质教育的核心。从事教 育二十多年来,我认识到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在学生全面发展中发挥着保证、枢 纽和推动的作用,是学生成长为社会主义事业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条件。关键词:健康的心理素质教育核心 健康的心理是良好的心理素质的重要标志,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在学习生活中,由于受到情感与需要、生理与心理等状态的影响,导致学生的心理出现了不 稳定。 心理学指出:人的情感和需要心理是密不可分的。当人对某种事物产生一定 情感时,同时也会产生一定的需要心理。人的需要是非常广泛的,包括衣、食、住、行、学习、工作、交往等等。可以说,人的生存和发展与需要心理息息相关。 根据是否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发展、提高其素质,需要心理分为健康的、有害 的两种。学生立志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而努力学习,锻炼和成长是健康的;好逸恶劳,诸如不思成材,每每只顾玩耍,对学习及一些有益的活动只是应付,甚至违 法乱纪,则是有害的。 我们学校、教师的首要任务之一,就是让学生形成健康的需要心理。早在1937年7月,毛主席就指出:“学校一切工作都是为了转变学生的思想。”学生有 了正确的思想,才能产生健康的心理需要,才能沿着正确的道路前进。 晓之以理,激发兴趣,有利于学生健康需要心理的形成。往往有些学生不爱 读书看报,不会说话、作文,或是不完成作业,这说明他们还不明白读书学习的 重要性和必要性,也就不会有兴趣。教师就应该对学生加强教育,做好耐心细致 的思想工作,务必使学生明白,今后学习需要会读书。将来当农民、当工人、解 放军、搞科研都需要文化知识,看看家中、社会上文盲所吃的苦头,想想旧中国 人民文化科技落后,遭受帝国主义列强的巨大凌辱,看看当今教师及其他文化知 识丰富的人所作出的贡献、得到的欢乐,再与本校本班德、智、体、美、劳各方 面得到健康发展的同学比一比,并找出差距与原因,这些学生终会乐于学习,把 学习和进步视为第一需要。 学生的健康需要心理初步形成以后,在继续学习中必然会遇到一些新的挫折,即使教师也难免。譬如学生课内外阅读中遇到的生难新词,有的借助词典也很难 理解,对许多词句应持怎样的语气把握不准等,教师就须及时查阅资料并给予指导;若是有的学生到了高年级,对汉语拼音、字母以及拼音方法还掌握不好,教 师就须及时向他们讲明拼音的工具性,引导他们复习学过的拼音和大写字母表, 或是安排专门时间,或是互帮互学,或是自我补习、教师辅导。不仅要使学生明 确知识的科学性,而且要深知温故而知新、学无止境的道理,以利于学生学习需 要的心理得到保护和稳固。 学生经历了必要的学习实践活动,会产生一定的情感,同时必将产生相应的 健康需要心理,学生健康的争胜心随之增强,集体主义思想、共产主义思想会萌芽,去识别并憎恶世间假、恶、丑的东西,追求真、善、美的东西。这是提高学 生素质实在的重要因素,所以学习活动开展得越有意义、丰富多彩,越是经常扎实,就越有利于让健康需要占据学生的心灵。当然,教师爱业敬业的无私奉献精神,也从中起着积极的作用。 五十年代毛主席提出“又红又专”时,蔡尚思教授建议还要加上“又健”,就是 说又红又专都是必须建立在“又健”的基础上。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提出了十八条

中小学开展青春期性教育的必要性

中小学开展青春期性教育的必要性 摘要:青少年个体成长的需要、社会发展的情势、学校教育的现状与家庭性教育存在的问题都显示在我国中小学有效开展青春期性教育十分必要。 关键词:中小学青春期性教育 青春期主要指青少年个体生殖器官功能的成熟和第二性征的出现,并将在生理上发生重大的变化的时期。青春期是决定人一生的体格、体质、心理、个性和智力发育的关键时期。 所谓性教育,即关于性生理、性道德、性法律等方面的知识教育。性教育既是知识的教育,更是人格的教育和心身健康的教育,是现代文明人必须接受的教育。性教育因其涉及的内容的特殊性与敏感性,更应把性教育与人格发展结合起来,也就是只有关乎到学生的人格发展的教育,才算得上真正的“教育”,真正的性健康教育。 2002年12月9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委会第二十五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第十三条明确规定:学校应当在学生中,以符合受教育特征的适当方法,有计划地开展生理卫生教育、青春期教育或性健康教育。青春期性教育已经成为一项法定的任务,同时,它也成为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它体现了现代教育对人的教育思想理念。 一、青少年个体成长的需要 (一)性成熟前倾与社会成熟滞后的矛盾性 随着改革开放和商品经济的发展,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质的提高。二十一世纪又是一个信息时代,我国女孩月经初潮男孩首次射精明显提前,即性成熟前倾。目前,我国青少年的性成熟年龄比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提前了2岁到3岁。 与此同时青少年的心理成熟又因环境的影响表现出相反的趋势,即社会成熟滞后。学龄前期优越的生活条件,入学后单纯的学校环境和学校教育期的延长,无形中使青少年的生活与社会脱节。社会成熟滞后与性成熟前倾带来的冲突与躁动时时冲击着他们,而性意识的萌发更使青少年对自己、自己与异性间,以及自己与社会间关系的认识和行为准则感受到从未有过的挑战。 一个人性机能成熟以后必然会产生性的要求,有强烈的性冲动,这是本能。现代青少年性发育大大提早,结婚年龄却大大推迟,中间过度期延长了,使得性冲动与性抑制之间的矛盾尖锐起来,呈现出社会和经济未独立与性心理需要的反差。如何健康地解决性的自然属性和性的社会属性之间的矛盾,这是现代社会对青少年性教育提出的挑战,同时进一步要求性教育与人格发展教育地有机结合。 (二)性态度选择上的自发性 现代青少年在性成熟与社会成熟矛盾面前有多种选择,大致为升华、压抑、恋爱、失误。 升华:指性感情的抒发能够符合自己和社会所能够接受的范围,得到象征的性满足,它建立在对性的正确理解的基础上,以积极向上的精神来对待自身性欲望,用崇高的需求代替性需求。这要求青少年成才意识强烈,兴趣广泛,文化素养好,意志比较坚强,情操高尚,并且在性的矛盾中适应良好。 恋爱:指涉入爱河,拥有恋人。处于青春期的青少年身心不够成熟,大部分不能处理好感情与学业的问题。在面对高考的十字路口上,极易迷失自己,荒废学业,遗憾终生。 失误:指个别青少年在外界强烈的性引诱下,发生了偏离社会规范的性行为,以至发生少女怀孕,人工流产等情况,严重损害了青少年的身心健康。 压抑:指一部分青少年在矛盾面前找不到恰当的解决途径,但又理智地感到必须抑制性

谈青少年叛逆心理产生的原因及对策

谈青少年叛逆心理产生的原因及对策 摘要:青少年逆反心理的形成,主要有青少年的生理成熟和心理成熟的“异时性”、自我意识的觉醒等自身发展原因,也有青少年与上代人在思想观念上的代沟、学校教育中的不足等客观原因。叛逆心理虽然说不上是一种非健康的心理,但是当它反应强烈时却是一种反常的心理。如果不及时加以矫正,发展下去对青少年的成长非常不利。为此,进行叛逆心理方面的研究,助其健康成长便是于必然。 关键词:青少年、叛逆心理、成长、教育 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家长和教师会发现孩子不再像以前那么乖巧,对于长辈的教导和劝告不像以前那样听话,甚至会产生抵触、反抗的情绪。人们把孩子的这种现象称为逆反心理。叛逆心理是指人们为了维护自尊,而对对方的要求采取相反的态度和言行的一种心理状态,通常表现为情感的对立、抗衡和情绪上的嫌恶、不满。从某种意义上说, 叛逆是人类自身的一种潜在本能。同时, 它也是个体成长史中一个不可逾越的主题。个体的成长就是不断反叛旧我、创造新我的过程,个体就是在不停的反叛中成长起来的。[1](青少年叛逆及其教育关怀)叛逆心理是青少年成长过程中经常会出现的一种心理状态,是该年龄阶段青少年的一个鲜明的心理特点和年龄特征。虽然反叛是个体成长的方式之一,但若没有得到正确的引导,就有可能导致青少年的偏执、冷漠、不合群等性格,严重者会出现激烈的反社会行为,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青少年叛逆心理的原因浅析 一、主观原因 由于青少年正处于心理的“过渡期”,其智慧和思想再不断的发展,独立意识和自我意识也日益增强。处于这一时期的青少年会迫切希望摆脱成人的监护,确立自我的意识。他们反对成人把自己当“小孩”,希望得到承认的理解和尊敬。但是,在大多数情况下,他们的自尊心是难以满足的,因为成人和社会在较多场合忽视了青少年的这一极为敏感的心理需要。[2]在这种自尊心受到挫折的情况下,青少年为了表现自己的“非凡”,就对任何事物都倾向于持批判态度。在这些独立和“反抗”的行为活动中,青少年的自尊心和成人感得到了变相的满足;成人对其行为的斥责或批评,反而使他们感到自己像一个成年人那样影响着别人了。[3](青少年逆反心理的透视与教育)正是由于他们感到或担心外界忽视了自己的独立存在,才使他们做出异乎寻常的举动,以期引起别人的注意,显示自己独立的个性。 二、客观原因 家庭是青少年生长的基本环境,是人生中最先接受教育的地方,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家长因为疼爱自己的孩子,通常以过来人的身份,把自己过去所受过的经验教训告诉给孩子,为青少年指出一条没有弯曲、高效、便捷的人生道路。大部分的家长在对孩子教育时,都会有这样的心理:我一定要让孩子超越别人。这种想法无可非议,但我们的家长常常把孩子作为实现我们自己理想的工具,把自己的意愿强加给孩子,自作主张地为孩子安排生活。然而对于生命的成长来说, 珍贵的不是经验, 而是经历。[4](青少年叛逆及其教育关怀)青少年由于个体意识的慢慢觉醒,开始改变依赖父母的天性,不再喜欢由别人带着走,而要自己走。青少年渴望独立与家长不恰当的好意关心,造成了两代人思想上的冲突与矛盾。当青少年与家长无法敞开心灵平等相待时,他们会反感家长的做法,进而产生了叛逆的心理。

青少年叛逆期的因素,分析及解决方法

青少年叛逆期的因素、分析及解决方法 一,青少年叛逆时期 叛逆期的形成一般都在12 岁到16 岁之间 二、青少年主要因素 1、青少年的自我意识越来越强,开始想要独立,不依赖父母。 2、父母太过要求,导致小孩的压力过大,产生心理不平衡。 3、父母过份溺爱小孩,导致小孩常常欲求不满。 4、生理上第二性征的出现。 5、青少年情绪上的不稳定。 6、对日常生活中的压力无法适应。 三、青少年可能产生的行为 莫名期妙的焦虑,忧郁,愤怒或态度恶劣,喜欢顶嘴。 四、青少年叛逆期分析 叛逆期介于孩童与成人阶段的青少年期,这段时期因青少年开始转变为大人而有些心理与生理上的变化,为了适应这些转变,这段时期可能会有些行为上的偏差或情绪上的不稳定。我们都会有这种稳定及不稳定的时期,它们是具有普遍性,不一定与任何特定发展期或经验相连,有时候反而能助我们成长。叛逆期在心理状态的表现,会特别的敏感,其中自然不乏许多会影响情绪发展的因素,这也使得许多师长,会错认他们的行为表现属于年少叛逆的状态。如果家人师长不了解孩子表现的潜在原因,往往给予的是指责而非更多的关怀,这对青少年而言,更是一层重大的压力与伤害的来源。但大部份的叛逆都来自对束缚和限制的反抗。青少年所面对的,除了他本身的生理与心理的束缚外,还有周围成人所营建的各种限制。不过叛逆期并不是每个人都有的。这是随着每个人的生长环境与人格成长,而有不同的程度。在叛逆期的青少年由于正在挣扎着长大,且正是自我观念的成形,思想的启发阶段,所以最容易受影响,也最需要他人对自己的认同与支持。但大部分的人们常奢望立竿见影的效果,使用了绝对的压制手段,其结果不只是引起了叛逆而已,更重要的是,产生激烈的反抗行动及犯罪。所以,面对青少年的叛逆,最重要的就是不要因为孩子的叛逆行为,就直接贴上叛逆期的标签,有时候孩子并不像大人一般,可以用很好的方式来处理自己的情绪,身为家长的人,在此时需要给予更多的关注,千万不要用责骂的方式来处理。如果,他走向他自己的生命方向,我们就该以生命传递者的心情乐观其成;若他误入堕落的深渊,我们就该立即赶过去,陪他一块爬起来。总之,抱着传统亲权的虚矫身段,怨天尤人,就不像一个成人,反倒像是我们所指控的青少年。 五、青少年的解决办法 1、不要不经思索地拒绝青少年的要求。即使是非常荒谬的要求,也应该慎重考虑之后,给予响应与讨论,找出充分的理由,让他明了您的看法。 2、只要与青少年有关的决定,都必须事先询问他的意见。认真倾听并与他讨论,尊重青少年的自我感。千万不要强迫他们接受大要的要求,也应该给他留下可以自主的空间,让他有学习、省思的思考空间。 3、要以对待成人的态度对待他,让他知道自己是被尊重的。在犯了严重错误之后,应该给予改正的机会,并给予支持与肯定。 4、不能把所有偏差的行为归为叛逆期,应适当的了解她们。因此大人应该常与孩子沟通,融入他们的生活之中,试着了解彼此,不要把自己局限在大人应有的行为与态度中,试着解开束缚,与孩子来个忘年之交,彼此的代沟也会降到最低。青少年也不应把父母排斥在外,结自己一个机会,并试着调适自己的态度与情绪,如果真的无法控制,后来也应该道

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论文-6篇

新课改背景下的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一、深挖教材中的心理教育相关内容 由于教学是教师的工作重点,教学能够为学生造成极大的影响。教师必须要在学科的教学里找到和心理学相关的内容,从而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不知不觉地影响学生的心灵。例如,在教授“理想的风筝”一课时,教师可积极地引导学生,使其充分地结合自身的实际生活进行思考:假如大家身边也有如同刘老师那样的残疾人,那么其将会如何面对工作与生活呢?在思考的过程中,帮助学生充分认识到坚强执着以及积极乐观的重要性,充分明白心态才是决定一切的重要因素,同时帮助学生表达出其心得体会,引导其怎样面对与处理在学习以及生活过程中遇到的困难。 二、创设良好的校园心理环境 学校应该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从而为小学生创设良好的校园心理环境。学校可以开展专题讲座,举办多种课外兴趣小组活动以及开展班会等,从而使小学生的学习生活更加丰富多彩,提高其学习兴趣,使其身心都得到良好的锻炼与发展。同时,学校也可以因地制宜,积极地创建心理健康教育专栏,借助于电教设备等手段定期向学生普及与宣传心理健康知识,加强对师生心理素质的培养,从而美化生活以及陶冶其情操,使得师生的关系变得更加和谐与融洽。 三、提升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 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必须要获得学校领导的充分重视及支持,必须要有全体教师的积极参与。教师不但要将知识传授给学生,同时其也是学生学习的榜样。教师自身的心理健康水平会在极大程度上对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造成影响,所以,必须要加强对教师的培养,持续地提升教师自身的心理健康水平,从而有效推进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有效实施,提升小学生的心理健康程度。 四、营造良好的家庭心理环境 学校应该积极营造家校“心育”的优良环境,使家庭以及学校开展同步心理健康教育。学校可以借助于家长座谈会等方式,经常对家长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培养,让家长了解一些促进学生身心发展的常识。帮助家长了解到和谐、轻松的家庭环境是提高学生心理素质的重要因素。学校要加强与家长的沟通与交流,让家

浅谈对小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浅谈对小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很多教师都会感叹:“唉,现在的学生真是一届不如一届!”这句话从某个程度上说,有其合理性。因为现在的不少学生的心理都存在着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而且由于多方面的原因,他们心理上的问题比以前的学生都要复杂多了。因此,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是引导学生走上成功的关键所在。而要能正确引导学生走出心理上困境,首先必须清楚地了解学生的心理困境是如何形成的。我觉得当代学生的心理困境最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第一,学习压力大,竞争激烈。学校课业繁重,竞争激烈,父母的期望值过高,使得学生精神压力越来越大。学习成绩好才能得到老师和家长们的奖赏,才能被评为好学生,考上好学校,长大了找到好工作;反之,不少学习差的学生,则经常受到老师的批评和家长的打骂。由于老是担心成绩不好,不少学生回到家中就立即看书写作业,长时间处于紧张状态,睡眠质量不高,第二天到校时精神状态不佳,听课效率低,成绩无法提高,造成恶性循环,以至许多学生出现了厌学的问题。 第二,是由人际关系引起。由于教师、父母对学生缺乏理解和沟通,过多干涉学生的业余生活和正常交往,从而引起学生的困惑和烦恼,或因父母离异、家庭关系不和给学生造成了心灵伤害。另外,处理不好与同学的关系也令他们十分苦恼。 第三,家长疏于管教子女。很多家长由于本身婚姻的不和谐,或者为了生计,经常忽略了与子女的沟通,以为有钱给子女用就是疼子

女、爱子女,从没想过,子女需要倾诉、关心、支持,他们觉得自己已经很忙很辛苦了,再加上中国的家长本来就比外国的含蓄,从不轻易透露自己对子女的疼爱,所以,当子女需要家长关心时,总有一种缺失感。经常听到有家长说,我们把孩子交给你们学校,你们教师就必须帮我教好我的儿子(或女儿),我哪有那么多时间看着他(她),我忙都忙死了。家长管教的缺失使得教师的教育更为重要。 第四,现在在校学生有不少都是独生子女,他们常常以自我为中心。这些独生子女不可避免地成了家长的“小太阳”,家长对子女往往有求必应。而且由于家中只有这么一个小孩,所以这些独生子女很容易形成以自我为中心,不善于与别人合作交流。 正是由于以上各种复杂的原因交织在一起,使得现在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的难度加大了很多,因此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学生心理素质,应成为中小学素质教育的重要方面。 下面,就结合我的教学经验,简要地谈谈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三、加强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 面对以上的问题,我认为,心理健康教育是其他素质教育的基础。没有良好的心理素质,人的素质就难以发展到较高水平。学校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如果缺少心理健康教育,那么,这个素质教育就是不完整的。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采用以下的几种做法:1、心理健康教育的师资队伍的建设 心理健康教育最重要的是老师,搞好师资队伍的建设,提高广大

青少年叛逆心理的表现

青少年叛逆心理的表现 叛逆心理是指青少年为了维护自尊,表达自主意识,而对对方的要求采取相反的态度或言行的一种心理状态。逆反心理对青少年心理的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那么,青少年叛逆心理主要表现有哪些? 1、青少年叛逆心理主要表现一:否定性 对学校、教师的教育和学校制度,表现出一种不认同、不信任的反向思考和无端否定。 2、青少年叛逆心理主要表现二:评判性 1)评判学校和老师,评判老师的教学和行为。由于对学校部分老师的不认同和抵制,对老师所教的学科与相关科目学习出现滑坡情况; 2)评判社会对社会负面情况不接受和不理解。 3、青少年叛逆心理主要表现三:对抗性 对父母十分冷淡,关系距离加大。认为父母的管教不太符合我的现实生活标准,实施消极抵制、明显对抗;不接受倾向明显,甚至公开敌对;要求他们做的事情偏偏不做,或者反其道而行之。 4、青少年叛逆心理主要表现四:冷漠性 对抗造成与父母关系恶化,对父母对我的不尊重行为产生厌恶和反感,产生关系情感的冷漠情况和行为上的违拗性。面对父母伤心的眼泪不可以使他们动情。 5、青少年叛逆心理主要表现五:阶段性 1)青少年的叛逆体现出一定的阶段性,主要体现在心理认知能力和生物性适应能力增加阶段;心理认知能力上升,评判能力和世界观开始形成。他们不再盲从权威,对权威的代表,教师、家长开始置疑。叛逆行为表现开始; 2)世界观的初步形成表现为对自我评判结果的维护,维护判断就是维护自我,就是我们所说的自尊心的表现。叛逆常常在青少年世界观的初步形成阶段出现。 叛逆心理对青少年心理的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由于青少年逆反心理成因的多样性,范围的普遍性,要缓解逆反心理并非易事。青少年叛逆心理会导致青少年出现对人对事多疑、偏执、冷漠、不合群等病态特征,逆反心理的深一步发展还有可能向犯罪心理或病态心理转化,所以必须采取有效的对策来克服和防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