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阶段性评价的常见形式

阶段性评价的常见形式

阶段性评价的常见形式
阶段性评价的常见形式

阶段性评价的常见形式

评价的形式很多,任何一种高质量的评价模式,都应当满足下面关键条件:

1.评价必须与教学目标一致。

2.评价应该包括对学习过程和结果的测查。

3.评价学生表现的标准很重要,没有了标准,评价仍将是孤立的、插曲式的活动。

4.良好的评价能够为学生的学习情况提供大量的反馈信息,教师可以根据这些信息作出决策。

5.最能反馈学生情况的评价系统包括过去一直使用的多种方法

评价设置是简单好,还是复杂好,是等级好,还是描述好,还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要从问题出发。

每个人的关注点都会不同,课上的评价问题按进程来分就可以分为过程性评价和阶段性评价,按评价对象来分可分为对课程本身的评价,对学校信息技术课实施情况的评价,对老师的评价和对学生的评价。

我觉得评价要有效,评价就不能简单的画勾,要鼓励学生观察、评价要引导学生关注同伴、关注过程。关键是怎么设计评价的内容和方法才能引导学生关注同伴,关注过程呢?

一、学生阶段性评价的必要性

1. 体现活动与课程的分野

2.课程的四个要素:目标、内容、学习方式和评价

3.体现学校课程管理的规范

4.表达执教老师的专业素质及对自己工作的珍视

5.对学生不仅仅是一个等级,意味着激励、反思

6.给家长一个交待,让家长有机会了解课程,以期得到支持

常见的档案袋评价就是一个不错的阶段性评价形式。在具有其无可比拟的优点的同时,也存在着很多的不足之处。面对的最大的问题就是时间与精力的问题,即使一个教师指导档案袋的效率很高,也需要花费其课内和课外的许多时间。所以教师所要付出的更多了,限制了其适用性。大家怎么看待这个问题?

档案袋评价是过程性评价一种很好的方式,但并不是当前流行的那种一定要用一个袋子,里面放些纸页,我想这是对档案袋评价的曲解。放什么,为什么放,放进去做什么用?这都是需要思考的,否则什么都无目的的往里放,迟早会成为垃圾袋。

学生档案袋是由儿童、家长及教师共同建设的,是他们共同工作的成果。这种档案可以不是单一的文字记载,而应该是包含各种形式的信息,并以图画、实物、照片、录音、录像、幻灯、文字说明等多种形式表现出来。活动档案袋记录着学生由不会到会,由失败到成功的详细过程,像一张张生活照片一样记录着学生的变化与进步。

除此之外,档案袋建设时还可以进行分类。比如:过程档案、展示档案、评价档案、资料档案等。

2、发展性评价

这种评价需收集并保存表明学生发展状况的关键资料。这些资料的呈现和分析,能够形成对学生发展变化的认识,并在此基础上针对学生的优势和不足,给予学生激励或具体的有针对性的改进建议。可由“我最满意的作品”、“我的收藏”两部分组成

3、捆绑式评价:

方法:以小组为评价单位,如4人一小组,教师以小组为单位给予一定分值,小组成员通过活动完成的情况进行自评和互评,将分值进行分割,每人给予相应的分值。90分以上为甲,70——80分为乙,60——70为丙。

好处:如果本学期教师的目标在于形成学生的合作能力,关注小组文化的培植,这个方法能

够很好地促进小组合作能力的形成。

注意:需要对小组内的评价进行切实的指导。

4、纸笔评价

方法:用纸笔测查的方式对学生本学期学习的重点进行测量,比如,学校命题为主,分年级定一个考察项目,采访,查资料等。可设计相关的表格或考察试卷。

好处:这样的评价能够比较客观的反映学生一学期的学习质量

注意:选题的意图需要与学期的目标相照应,出题的类型及出题量,不要加重学生的负担。

5、数星星(积分法)

方法:对过程性记录进行整理,根据学期初与学生的约定对记录进行等级的换算,确定学生的评价等级。

好处:减轻了期末测查的负担,关注过程。

注意:平时的过程性记录一定要全面,否则容易造成评价中的不平等,这种评价方式需要在学期初与学生有所约定,学生对评价的方法了解,这种评价才会有信度。

6、成果评价法

方法:要求学生提交相应活动的成果,如方案、报告、制作的作品等,根据成果进行等级评价的方法。

好处:评价以客观作品为主要依据,通过成果对阶段性学生的学习状况了所了解。

其实,评价的方式有很多,只要适合学生的,适合教师的就是最好的。

表现性评价

表现性评价:一种高级学习的评价方法热 表现性评价:一种高级学习的评价方法 作者:王小明文章来源:转贴自:中国教育技术学网站点击数: 3574 更新时间:2004-12-22 15:11:17 摘要:表现性评价是对能力(或倾向)的行为表现进行直接评价的方法,是在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呼唤之下出现的,它与传统的客观测验不是对立而是互补的关系。表现性评价有多种形式,在进行编制时,首先要明确所要评价的能力或倾向,而后再编制表现性任务,最后确立具体的评价方法。表现性评价对解决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遇到的评价问题不无启发和借鉴。 关键词:课程改革课程标准表现性评价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正在深入进行,各门学科的课程标准也相继出台。在新的课程标准中,增加了综合实践活动、研究性学习等内容,这反映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及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受到了重视。在贯彻新课程标准的过程中,如何来评价学生的这些能力,是广大教育实践工作者无法回避的问题。表现云兰?performanceaaawaament)是国外新近提倡的一种评价复杂学习的方法,对我国当前课程改革中遇到的评价问题,不无启发和借鉴意义。 一、表现性评价的涵义 表现性评价目前也没有一个公认的定义。美国国会技术评价办公室1992年提出了一个描述性的定义:要求学生创造出答案或产品以展示其知识或技能的测验。这一定义目前为较多的人所认可。下面我们从这一定义出发,对表现性评价的涵义作进一步分析。 (一)表现性评价是对内在能力或倾向的行为表现进行评价 能力(或倾向)与行为表现的区分是现代心理学家,尤其是认知心理学家的一个重要思想。如R.M.加涅就指出,“学习过程,得到教学条件的支持,就导致在学习者心里形成多多少少是持久的状态。这些状态当然是从观察他的作业(Performance)而推论出来的,因为这些状态是在许多场合下的具体情境里表现出来的。为了强调这些状态具有习得的和持久的性质,可以管他们叫做能力和倾向”。这里,加涅说明的是内在的能力和倾向要通过外在的行为表现才展示出来的。通过行为表现,可以推论出所习得的能力或倾向。 A.Oosterhof也主张区分学生的能力与表现。“能力是学生的知识,我们想评价但不能直接评价,因为我们看不到另一个人知道什么或在想什么。我们应当确定出一种提供了学生知识迹象的表现”。明确了能力与行为表现的关系,就不难理解表现性评价主要是对能力或倾向的行为表现进行系统的评价。 需要指出的是,表现性评价并不仅仅局限于评价认知能力,也可用来评价非认知的结果,如自我定向,与人合作的能力以及社会知觉。这种对情感态度领域学习的关注,反映出人们认识到,复杂任务的熟练表现,不仅涉及回忆信息、形成概念、进行概括及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涉及到用脑的习惯、态度与社会技能。 (二)表现性评价是对能力(倾向)表现的直接评价

最新小学生发展性评价方案

小学生发展性评价方案(2009-09-17 08:32:04)转载▼ 标签:教育 学生评价是对学生学习进展与行为变化的评价,是学校教育评价的核心。为了使各科教师及时了解学生的发展情况,以不断发现问题,总结经验,改进教学,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也为了让每个学生了解自己,以改进缺点,发扬优点,使自己在德、智、体、美、劳得到全面发展,特拟定本方案。 一、评价的指导思想: 以学生发展为根本,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全面发展,持续发展和终身发展。 二、评价目的: 小学生发展性评价既是为了考察学生达到教学目标的程度,更是为了检验和改进学生的学和教师的教,改善课程设计,完善教学过程,有效地促进学生发展。 三、评价的依据: 小学生发展性评价的依据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教育部关于积极推进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通知》和各学科课程标准。 四、评价的原则: 1、评价内容多维化。对学生的学业要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进行综合评价。 2、评价主体多元化。既要有教师的评价,还要有学生的评价,家长的评价和社会人士的评价,但要以学生的自评和互评为主。 3、评价方式多样化。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形成性评价和阶段性评价相结合,书面考试和实践应用相结合。 五、评价的具体措施: 小学生发展性评价分为形成性评价和阶段性评价两大部份。 (一)形成性评价 形成性评价是对学习过程及其结果的评价,并通过评价来影响学习过程。它是建立在事实判断基础上的评价,因而它具有评价的差异性、针对性和即时性,它能及时地给学生提出改进的建议和发展方向。形成性评价主要采用几种形式:①单元学习效果测试评价;②表现性评价;③即时性评价;④档案袋记录。 1、单元学习效果测试评价

表现性评价

表现性评价 20世纪90年代早期,许多教育决策人员十分钟情于表现性评价。表现性评价通过让学会完成某一特定任务来测量学生的状态。从理论上讲,学生在判断题中选择正确和错误也是在完成任务,尽管这一任务很简单。但是,表现性评价的支持者认为,表现性评价的测量方法与选择题测验有很大的不同。实际上,正是对传统纸笔测验的不满使许多教育者开始尝试使用表现性评价。 什么是表现性测验 表现性评价不仅要观察学生的表现,还要对学生的表现做出评判。在表现性评价中,学生要建构一种原创的反应,教师还要观察这一建构的过程。表现性评价与其他传统测验的区别主要在于引发学生真实行为表现的程度。 例如,有个教师指导学生用合作的方式解决各种问题,他想评估学生是否习得了合作技能。这里要考查的是每一个学生掌握合作技能的程度。依据评估的结果,教师可以决定某一学生是否需要额外的指导,是否可以开始新的教学任务。实际上,在这里教师真正感兴趣的是学生能否与其他学生合作,一起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图8.1列举了五种用以评估学生合作技能的方法。但你会发现,一和二两种方法都是选择—反应评价,它们没有让学生建构任何反应。其他三种(三、四和五)虽然都是建构—反应评价,但所提供的任务与教师教学目标相一致的程度有明显的不同。具体地说,第五种方法与教学目标所要求的行为最接近,而第4种方法与第一种方法相比就更具有表现性测验的特点。 不难看出,不同的教育者在用“表现性评价”这个词表示不同的评价方法。有些教师把简答题和论述题测验作为一种表现性评价的形式,也就是说他们基本上把表现性评价等同于各种形式的建构—反应评价;有些教师则使用比较严格的表现性评价概念。很多表现性评价的支持者主张,真正的表现性评价必须至少具备以下三个特征: ●多重评估标准。学生表现的评判必须依据多个评估标准。举个例子来说,一 个学生说西班牙语的能力要从口音、句法、词汇三个方面进行评估。 ●预定的质量标准。用以评判学生表现的每一条评估标准,必须在评判之前 就已十分具体、明确。 ●主观的评估。真正的表现性评价与选择题的评分不同,它不能借助于计算 机和扫描仪,它要依靠人的经验和智慧来决定学生表现的可接受程度。 回头去看图8.1,如果用上述三个条件来衡量图中提供的五种评价方法,我们不难发现,第五种方法是表现性测验,第四种方法也算,但其他三种就不符合要求了。 很多表现性评价的支持者指出,提供给学生的任务应当是能代表真实世界而不是校园世界的问题;其他支持者则认为,校园世界的测量都应是建构—反应的,而不是选择题;还有一些支持者主张表现性测验中的任务应当是十分严谨的,要以布卢姆的目标分类学为指导。总之,表现性评价的支持者所主张的方法实际上是各不相同的。 你有时候可能会碰到有人使用其他词来称呼表现性评价。比如,有些人可能会使用真实性评价(authentic assessment)(因为评价任务比较接近真实酌生活)或替代性评价(因为这种评价构成了传统纸笔测验的一种替代方式)。下一章,我们将介绍的成长记录袋评价是表现性评价的一种类型,不能被看做是表现性评价的又一称呼方法。 为什么要使用表现性评价 之所以许多人倡导使用表现性评价,影响因素有很多。杰出的教育测量专家梅伦斯(Mehrens,1992)曾提出一系列教育者赞同使用表现性评价的理由,下面列举的是他认为比较重要的三个方面:

表现性评价、过程性评价和发展性评价

表现性评价、过程性评价和发展性评价 一、表现性评价的概念及其发展 表现性评价(performance assessment)并不是在教育领域最先提出并得到运用的,它最早是运用在心理学领域和企业管理领域。如在非语言的心理测试中,要求被试者通过动手操作具体的实物而对被试者的某种技能进行评价;在工厂里,主管人员通过观察受雇者在完成一项特殊工作任务时的表现来对工人的工作作出评价。直到20世纪40年代表现性评价才开始被教育测量学家关注并加以研究,并在20世纪60年代以后获得迅速发展,成为今天国外在学校课程评价中得到广泛应用的一种独立的学生评价方式。 美国教育评定技术处(The U.S.Office of Technology Assessment,1992)将表现性评定界定为“通过学生自己给出的问题答案和展示的作品来判断学生所获得的知识和技能”。此定义主要有三层含义: (1)表现性评价,学生自己必须创造出问题解决方法(即答案)或用自己的行为表现来证明自己的学习过程和结果,而不是选择答案 表现性评价侧重于评价学生实际操作的能力,要求学生建构各自独特的答案,且答案不存在对错之分,只存在程度之别(如优秀、中等、合格或不合格);不提供被选答案,以便学生有充分作答的自由。原因在于,表现性评价认为提供被选答案会限制学生的思维,抹杀学生的创造性。事实上,现实生活中的同一问题的解决有着不同的途径,强行规定问题解决方案是不合理的。 (2)表现性评价,评价者必须观察学生的实际操作或记录学业成果 表现性评定需要记录学生实际操作(如学生的口头陈述、表演或舞蹈等在问题解决过程中的外显行为)或学业成果(如论文、方案设计等),以此评价学生的操作能力。在表现性评价中,教师必须在教学中根据详细的评分规则进行观察和记录才能保证资料的全面性、完整性、真实性。这与传统评价中的资料收集方式有着明显的差别,因为传统的学生评价只需要学生的卷面成绩。但是,表现性评定所需资料必须经过长期不断的观察、记录、收集和整理。 (3)表现性评定,能使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学习知识和发展能力 表现性评价的目的不在于评价,也不在于给学生分等级或贴标签。它很重视学生参与评价的过程,很重视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下自定目标、自我评价、自我调整,从而促进学生学习非结构性知识,发展实际操作能力,获得全面发展。在传统的教育评价中,学生作为被动的客体只能接受评价。这种被动性很容易造成学

学生发展性评价方案

学生发展性评价方案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把新课程评价观的转变作为重要枢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明确的提出了改革的方向:即“改革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提出了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发展的“发展性评价”。强调评价既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又要发现和发展学生的潜能;既要了解学生当前的实际需求,又要帮助学生认识自我的发展方向;既要依靠单纯的书面测验,考试考查学生对知识技能的掌握情况,也要运用多种方法,综合评价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尤其是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变化与进步等。学校在评价改革方面做了一些有益的尝试和探索,在取得一定经验的基础上,特拟定本试行方案,作为开展小学生发展性评价的研究与指导性意见。同时,希望全体教师在实施过程中注意情况的分析和整理,并对本方案提出意见和建议,使本方案逐步完善。 学生评价是对学生学习进展与行为变化的评价,是学校教育评价的核心。为了使各科教师及时了解学生的发展情况,以不断发现问题,总结经验,改进教学,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也为了让每个学生了解自己,以改进缺点,发扬优点,使自己在德、智、体、美、劳得到全面发展,特拟定本方案。

一、评价的指导思想: 小学生发展性评价,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根本的教育理念,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全面发展、持续发展和终身发展。 二、评价目的: 小学生发展性评价既是为了考察学生达到教学目标的程度,更是为了检验和改进学生的学和教师的教,改善课程设计,完善教学过程,有效地促进学生发展。 三、评价的依据: 小学生发展性评价的依据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教育部关于积极推进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通知》、《山东省关于全面推进中小学素质教育的几项规定》和各学科课程标准。 四、评价的原则: 1、评价内容多维化。对学生的学业要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进行综合评价。 2、评价主体多元化。既要有教师的评价,还要有学生的评价,家长的评价和社会人士的评价,但要以学生的自评和互评为主。 3、评价方式多样化。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形成性评价和阶段性评价相结合,书面考试和实践应用相结合。 五、评价的具体措施: 小学生发展性评价分为形成性评价和阶段性评价两大部份。 (一)形成性评价 形成性评价是对学习过程及其结果的评价,并通过评价来影响学

表现性评价的概念及特点

一、表现性评价的概念及其发展 表现性评价(performance assessment)并不是在教育领域最先提出并得到运用的,它最早是运用在心理学领域和企业管理领域。如在非语言的心理测试中,要求被试者通过动手操作具体的实物而对被试者的某种技能进行评价;在工厂里,主管人员通过观察受雇者在完成一项特殊工作任务时的表现来对工人的工作作出评价。直到20世纪40年代表现性评价才开始被教育测量学家关注并加以研究,并在20世纪60年代以后获得迅速发展,成为今天国外在学校课程评价中得到广泛应用的一种独立的学生评价方式。 美国教育评定技术处(The U.S.Office of Technology Assessment,1992)将表现性评定界定为“通过学生自己给出的问题答案和展示的作品来判断学生所获得的知识和技能”。此定义主要有三层含义: (1)表现性评价,学生自己必须创造出问题解决方法(即答案)或用自己的行为表现来证明自己的学习过程和结果,而不是选择答案 表现性评价侧重于评价学生实际操作的能力,要求学生建构各自独特的答案,且答案不存在对错之分,只存在程度之别(如优秀、中等、合格或不合格);不提供被选答案,以便学生有充分作答的自由。原因在于,表现性评价认为提供被选答案会限制学生的思维,抹杀学生的创造性。事实上,现实生活中的同一问题的解决有着不同的途径,强行规定问题解决方案是不合理的。 (2)表现性评价,评价者必须观察学生的实际操作或记录学业成果 表现性评定需要记录学生实际操作(如学生的口头陈述、表演或舞蹈等在问题解决过程中的外显行为)或学业成果(如论文、方案设计等),以此评价学生的操作能力。在表现性评价中,教师必须在教学中根据详细的评分规则进行观察和记录才能保证资料的全面性、完整性、真实性。这与传统评价中的资料收集方式有着明显的差别,因为传统的学生评价只需要学生的卷面成绩。但是,表现性评定所需资料必须经过长期不断的观察、记录、收集和整理。 (3)表现性评定,能使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学习知识和发展能力 表现性评价的目的不在于评价,也不在于给学生分等级或贴标签。它很重视学生参与评价的过程,很重视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下自定目标、自我评价、自我调整,从而促进学生学习非结构性知识,发展实际操作能力,获得全面发展。在传统的教育评价中,学生作为被动的客体只能接受评价。这种被动性很容易造成学生对评价的厌烦和畏惧,形成心理抵触,阻碍评价的进行,妨碍评价功能的发挥。与此相反,表现性评价积极主张学生参与评定,并成为评价的主体,让学生意识到评价是发现问题、自我提高的方式。 在学校教育背景下,所谓表现性评价是指通过观察学生在完成实际任务时的表现来评价学生已经取得的发展成就。它是建立在对传统的学业成就测验(academic achievement testing)的批判的基础之上的。学业成就测验是把学生的学业成就从整个教育中、从学生完整的学校生活中、从课程中游离出来,单独进行评价,所以,这种测验比较长于测查学生对知识和技能的识记、理解和简单运用的情况,关注于低水平的、孤立的知识和技能,对于学生综合运用知识技能的能力、在真实的世界中运用书本知识创造性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等包括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在内的高度综合的心智技能却难以测查,对于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等非学业素质的测评更是无能为力。而表现性评价正好能克服传统学

表现性评价特点及作用

表现性评价、过程性评价和发展性评价的特点:程继来 ( 1 )表现性评价 表现性评价是通过完成一些实际的任务,诱导出学生的真实表现,以此评价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和能力的方法。具体来说,就是运用真实的任务或模拟的练习来引发学生真实的反应,由教师或高水平评定者按照一定标准进行直接的观察、评判。表现性评价的形式可以有多种,主要有反应题、书面报告、作文、演说、操作、实验、资料收集、作品展示等。 表现性评价的特点如下: ①有助于阐明学习目标 真实的表现任务与复杂的学习目标匹配的程度比较高。当把实际的任务呈现给学生或者告知学生家长时,会使学习目标更为清晰。 ②可以评价学生“做”的能力 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结果是学生运用知识与技能解决问题的能力。表现性评价将学生置于真实的任务情境中,要求其执行一定过程或创造出产品,这就可以对这种“做”的能力做出评价。 ③注重知识技能的整合与综合运用 复杂的任务表现,特别是那些持续时间比较长的任务,通常要求学生使用许多不同的技能与能力。表现性评价往往要求学生运用几个不同学科领域的知识及许多不同的能力。 ( 2 )过程性评价 作为新课程的评价理念而提出的过程性评价,其“过程”是相对于“结果”而言的,具有导向性,过程性评价不是只关注过程而不关注结果的评价,更不是单纯地观察学生的表现。相反,关注教学过程中学生智能发展的过程性结果,如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等,及时地对学生的学习质量水平做出判断,肯定成绩,找出问题,是过程性评价的一个重要内容。 过程性评价的功能主要不是体现在评价结果的某个等级或者评语上,更不是要区分与比较学生之间的态度和行为表现。从教学评价标准所依据的参照系来看,过程性评价属于个体内差异评价,亦即“一种把每个评价对象个体的过去与现在进行比较,或者把个体的有关侧面相互进行比较,从而得到评价结论的教学评价的类型”。评价的功能主要在于及时地反映学生学习中的情况,促使学生对学习的过程进行积极地反思和总结,而不是最终给学生下一个结论。 过程性评价有如下特点: ①关注学习过程

二年级语文表现性评价方案(1)

欢乐游园会 班级姓名成绩()☆等第: 马上要过年了,经过一个学期认真的学习,我们即将迎来美好的寒假,今天就和老师一起来到欢乐游园会吧!希望通过你们的努力,玩得开心,获得更多的知识! 快乐大转盘 快乐大转盘上有本学期我们学过的词语和句子,请你任选一个,希望你们仔细看、认真读,读准确,读通顺,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读破句。 转盘一:贝壳漂亮细长铁环第一痛快果实累累欢声雷动左挑右选半睡半醒一个扇贝的壳,像一把打开的折扇,真漂亮! 米佳兴奋地父亲说:“秋天比任何季节都好!” 转盘二:暴风雨船票晴朗曲折简直逼真密密麻麻狐假虎威忘恩负义挨挨挤挤丑小鸭来到世界上,除了鸭妈妈疼爱他,谁都欺负他。 狐狸神气活现,摇头摆尾;老虎半信半疑,东张西望。 转盘三:欣赏继续麻烦收获汽笛渐渐摇头晃脑一丝不苟模模糊糊恍然大悟人们看到蜻蜓低飞,蚂蚁往高处搬家,知道快下雨了。 恐龙原是地球上的庞然大物,后来神秘地消失了。 3、评价量规 我可以得到

旋转木马 旋转木马上有本学期我们学过的古诗,请你任选两个木马,骑上去,并流利有感情的背出木马上的古诗。请你准确、流利的背出古诗,做到有感情,有语调。 《回乡偶书》《秋浦歌》《刺勒歌》《凉州词》 《早发白帝城》《一字诗》《大林寺桃花》《前出塞》 3、评价量规 我可以得到

青青大草原 小朋友们都玩过了快乐大转盘和旋转木马,大家一定想休息一下吧,让我们来到喜羊羊的家乡——青青大草原上完成喜羊羊交给我们的任务。请你读通下面的小短文,开动你的小脑筋,回答几个小问题,让聪明的喜羊羊和你们一起茁壮成长。 菊花飘香 今天上午,天气格外晴朗,蓝蓝的天空中飘着几朵白云。老师带领我们到中山公园观赏菊花。一进公园,淡淡的菊香扑鼻而来。 菊花真是千姿百态。有的像松针,有的像向日葵,有的像小太阳,有的像卷毛发,还有的像神话传说中的嫦娥奔月。菊花的颜色也多种多样,有红艳艳的、黄澄澄的,还有紫红色的、淡绿色的……五颜六色,美丽极了。 这里简直是菊花的世界。我们仿佛像一只只小蝴蝶,在菊花的世界里飞翔。 必答题:动动脑筋,仔细想想,这些问题可要用心答哦! 1、读了短文,你知道短文共有几节?第二节一共有几句话? 2、你能在文中找出“欣赏”、“五彩缤纷”的近义词。 3、你能照样子说说词语吗?每个词语说出两个。“红艳艳”、“密密层层” 选答题:你只要回答出以下三题的一题就可以完成了! 1、读了短文,你知道第2小节先写菊花的什么,再写菊花的什么。 2、你能找出短文中描写菊花千姿百态的句子。 3、你能找出短文中描写菊花多的句子。 3. 我可以得到

表现性评价

第单元(课题) 第一部分单元设计 一课程标准相关要求(找出与本单元相关所有要求) 二教材分析 单元在本学科领域中的位置和作用(主要小学阶段) 三学情分析 四单元目标(从三个维度:3—5条)

五单元评价设计 1.评价建议 2.本单元评价任务设计 (主要是表现性评价:与评价目标相吻合的表现性任务设计。 包括任务(情境)描述、任务要求、评价量规) (一)任务描述 例:我们的校园是多么美丽!门、窗、板报、花圃是哪些图形?让我们拿起工具,从数学图形的角度重新认识身边的校园,装扮你熟悉教室,帮助校园书法布展,在校园的门厅定格温暖的笑容……小小设计师们,热热闹闹的校园生活等着你大展拳脚呢!

(二)单元大任务 通过测量、讨论、优化,对校园文化建设献计献策,设计美化校园的方案。如:学校的墙面、书法作品如何更加美观;笑脸照片如何排列,是否有改进的可能性等。 (三)任务要求 (1)你要能从熟悉的教室、校园中找出四边形,并辨别出其中的长方形、正方形。 (2)指出教室中、校园中你感兴趣的物体的周长,想一想,怎样对它们进行装饰。 (3)参与到小组活动中,选用工具测量、计算装饰需要多少材料,与同伴交流自己的设计方案。 (4)与同伴讨论最佳方案,展示你们的装饰成果,争取被学校采用。

整合本单元表现性评价,主要对学生的测量、计算,数学表达与交流进行表现性评价,评分规则见下表

六单元架构分析(可以按教材原有知识点;也可以有调整如:合并或增加;也可以按主题设计,本单元主题为:。如果有调整,写出原因分析)

基于以上认识和思考,把教材《长方形和正方形》单元进行了整合(如下) 单元学习主题:美化我们的校园 七. 教学资源(可提供知识链接:备课资料也可以是数学家故事\数

综合评价模型

模糊综合评价模型(Fuzzy Synthetic Evaluation Model) 目录 [隐藏] ? 1 什么是模糊综合评价模型? ? 2 模糊评价的基本思想 3 模糊综合评价模型类别[1] o 3.1 模糊评价基本模型 o 3.2 置信度模糊评价模型 ? 4 模糊综合评价模型的运用 5 模糊综合评价模型案例分析 o 5.1 案例一: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在企业跨国并购风险评价中的应用 [2] ? 6 参考文献 [编辑] 什么是模糊综合评价模型? 模糊综合评价方法是模糊数学中应用的比较广泛的一种方法。在对某一事务进行评价时常会遇到这样一类问题,由于评价事务是由多方面的因素所决定的,因而要对每一因素进行评价;在每一因素作出一个单独评语的基础上,如何考虑所有因素而作出一个综合评语,这就是一个综合评价问题。 [编辑] 模糊评价的基本思想 许多事情的边界并不十分明显,评价时很难将其归于某个类别,于是我们先对单个因素进行评价,然后对所有因素进行综合模糊评价,防止遗漏任何统计信息和信息的中途损失,这有助于解决用“是”或“否”这样的确定性评价带来的对客观真实的偏离问题。 [编辑] 模糊综合评价模型类别[1] [编辑] 模糊评价基本模型 设评判对象为P: 其因素集,评判等级集 。对U中每一因素根据评判集中的等级指标进行模糊评判,得到评判矩阵: (1)

其中,r ij表示u i关于v j的隶属程度。(U,V,R) 则构成了一个模糊综合评判模型。确定各因素重要性指标(也称权数)后,记为,满足,合成得 (2) 经归一化后,得,于是可确定对象P的评判等级。 [编辑] 置信度模糊评价模型 (1) 置信度的确定。 在(U,V,R)模型中,R中的元素r ij是由评判者“打分”确定的。例如k 个评判者,要求每个 评判者u j对照作一次判断,统计得分和归一化后产生 , 且, 组成R0。其中既代表u j关于v j的“隶属程度”,也反映了评判u j为v j的集中程度。数值为1 ,说明u j为v j 是可信的,数值为零为忽略。因此,反映这种集中程度的量称为“置信度”。对于权系数的确定也存在一个信度问题。 在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了各个专家对指标评估所得的权重后,作关于权系数的等级划分,由此决定其结果的信度。当取N个等级时,其量化后对应于[0,l]区间上N次平分。例如,N取5,则依次得到[0,0.2],[0.2,0.4],[0.2,0.6],[0.6,0.8],[0.8,l]。对某j个指标,取遍k 个专家对该指标评估所得的权重,得。作和式 (3) 其中d ij表示数组中属于的个数,a0 = 0,b N = 1。 取(4) 取遍, 得,归一化后得到权向量 。如果则a i的信度为。由此得信度向量为 。 (2)置信度的综合 设c1,c2是二个置信度,对于逻辑AND,其信度合成为 (5) 对于逻辑OR, 信度成为 (6) 其中为参数,可适当配置。(5)、(6)二式的含义是:在逻辑AND 下, ; 在逻辑OR 下,

表现性评价特点及作用

表现性评价、过程性评价和发展性评价的特点: 程继来 (1 )表现性评价 表现性评价是通过完成一些实际的任务,诱导出学生的真实表现,以此评价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和能力的方法。具体来说,就是运用真实的任务或模拟的练习来引发学生真实的反应,由教师或高水平评定者按照一定标准进行直接的观察、评判。表现性评价的形式可以有多种,主要有反应题、书面报告、作文、演说、操作、实验、资料收集、作品展示等。 表现性评价的特点如下: ①有助于阐明学习目标 真实的表现任务与复杂的学习目标匹配的程度比较高。当把实际的任务呈现给学生或者告知学生家长时,会使学习目标更为清晰。 ②可以评价学生“做”的能力 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结果是学生运用知识与技能解决问题的能力。表现性评价将学生置于真实的任务情境中,要求其执行一定过程或创造出产品,这就可以对这种“做” 的能力做出评 价。 ③注重知识技能的整合与综合运用 复杂的任务表现,特别是那些持续时间比较长的任务,通常要求学生使用许多不同的技能与能力。表现性评价往往要求学生运用几个不同学科领域的知识及许多不同的能力。 (2 )过程性评价 作为新课程的评价理念而提出的过程性评价,其“过程”是相对于“结果”而言的,具有导向性,过程性评价不是只关注过程而不关注结果的评价,更不是单纯地观察学生的表现。相 反,关注教学过程中学生智能发展的过程性结果,如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等,及时地对学生的学习质量水平做出判断,肯定成绩,找出问题,是过程性评价的一个重要内容。 过程性评价的功能主要不是体现在评价结果的某个等级或者评语上,更不是要区分与比较学生之间的态度和行为表现。从教学评价标准所依据的参照系来看,过程性评价属于个体内差异评价,亦即“一种把每个评价对象个体的过去与现在进行比较,或者把个体的有关侧面相互进行比较,从而得到评价结论的教学评价的类型” 。评价的功能主要在于及时地反映学生学习中的情况,促使学生对学习的过程进行积极地反思和总结,而不是最终给学生下一个结论。 过程性评价有如下特点: 关注学习过程

一年级期末表现性评价方案

“小蜻蜓快乐闯关” 2016学年第二学期华博利星行小学 一年级期末表现性评价活动方案 华博利星行小学一年级组一、方案设计背景: 闵行区正在大力推进绿色质量指标研究,希望基于“学生成长”和“教师发展”的需求,努力改革评价方式,改善师生关系,改进教学设计,改变学习和评价。为了严格落实市区“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与评价”及“绿色质量评价”的相关要求,更关注学生学习动力、学业水平、能力等综合水平的发展,加强学科统整,探索、构建学校低年级学生新的综合学业评价体系。我校通过“小蜻蜓快乐闯关”的主题系列测评活动,给一年级学生提供一个展现自我,体验成长的舞台,选择自己喜欢的动物图片,说说理由,并完成相应的音节拼读和词句朗读任务,检测学生的拼读能力。说说喜欢这种动物的理由,检测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两人一组在数射线的起点位置立定跳远,并能说一说两人的跳远情况。检测学生对数射线的认识和立定跳远能力。抽取一个编号,并用英语告诉老师编号,并8人一组选取一首英文演唱。检测用英语表达数字,正确演唱儿歌,吐字清晰,发音标准,有一定的节奏感。让学生玩中学,学中玩,对考试评价不再感觉负担,提升合作交往能力,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为今后的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 二、评价目标: 以《基于标准的教学与评价》为研究项目,通过实践探索,使本次表现性评价方案在评价目标(确定所期望的学习结果),表现性任务:(创设引发学生表现的情境)评分规则(衡量学生表现的依据)三方面有新的增长点。使一年级学生在真实情境活动中通过实践、体验来理解知识的过程,提升合作交往能力,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为今后的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 三、具体安排 (1)学科整合 对语文、数学、英语、音乐、美术、体育等学科知识和能力进行表现性评价,建立起2~3个学科相融合的学科联合综合考查项目组,并通过师生互动实现评 (2)参与人员 活动设计与实施:一年级全体任课老师、班级全体部分学生家长志愿者 活动评价主体:一年级全体学生 三、评价方案 活动任务一:拼拼说说我最行(语文、美术学科)

表现性评价研究方案

中学语文表现性评价研究方案 一、课题的核心概念及其界定 1.表现性评价概念界定 表现性评价最初只是一个与传统的以多项选择测验为代表的标准化测验相对立的术语。发展至今,表现性评价有许多称谓,如“另类评定(alternative assessment)”,“真实评定(authentic assessment)”,“新评定(new assesment)”及“3P”评定(performance,Portfolios,products assessment)等等,我国对表现性评定的译法也不尽相同,学者大多将其译作“实作评量”,大陆学者则多译作“表现性测验”、“表现性评定”。本文采用《普通高中新课程研修手册——新课程与学生评价改革》(教育部基础教育司、教育部师教育司组织编写)一书的称谓“表现性评价”。 表现性评价不仅在称谓上有别,而且教育界对它的定义也不尽相同。例如: 美国教育技术评价处将表现性评价定义为“通过学生自己给出的问题答案和展示的作品,来判断学生所获得的知识和技能”。 Stiggins对于表现性评价的定义:“表现性评价为测量学习者运用先前所获得的知识解决新异问题或完成特定任务能力的一系列尝试,具体来说就是运用真实的生活或模拟的评价练习来引发最初的反应,由高水平评价者按照一定标准进行直接的观察、评判,其形式主要包括建构式反应题、书面报告、作文、演说、操作、实验、资料收集、作品展示。”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教育部师教育司给予的定义:“表现性评价就是教师让学生在真实或模拟的生活情境中运用先前所获得的知识解决某个问题或创造某种东西,以考查学生知识与技能掌握的程度,以及实践、问题解决、交流合作和批判性思考等多种复杂能力的发展状况。” 美国教育技术评价处仅从评价对象和容两个方面来阐释表现性评价含义,显然不够全面,还不能之称为严格的定义。Stiggins的定义尽管已为大多数人认同,但我们认为在评价主体的描述上有待商榷,在表现性评价中,评价主体应该是多元的,不仅包括教师、专家、家长,还包括被评价者学生。相对而言《普通高中新课程研修手册——新课程与学生评价改革》对表现性评价的定义较为准确全面,而且用语通俗易懂。因此,本课题采用此定义。 2.语文表现性评价概念界定 语文表现性评价:语文表现性评价就是将表现性评价应用于语文教学的一种评价方式,具体地讲,就是让学生完成真实性或模拟生活真实的语文任务,由评价者按照一定标准对学生在完成表现性任务中涉及语文的各种因素和现象作出价值判断的一种评价方式。 二、国外同一研究领域现状与研究的价值 1.国外研究现状及分析 ⑴国外研究现状 从国际上看,目前的课程评价呈现出以下一些特点和趋势:注重质性评价的应用;提倡评价方法与评价主体的多元性;强调评价是一种协商、主体参与的过程;强调评价问题的真实性、情景性;侧重对学生得出结果的过程进行评价;侧重评价的发展性功能。表现性评价作为一种新型评价方式,集中体现了当代课程评价的特点和趋势,因此它的出现适应了国际课程评价领域发展的需求。 20世纪40年代,教育测量学家开始对表现性评价产生兴趣;60年代表现性评开始发展。随着世界各国教育改革的推进,上世纪80年代英国的全国课程改革,极为强调仔细的学习目标和表现性评价,重视对观察能力、口头技能、共事能力、调查与设计能力的训练与测评。对这些能力的测验主要通过实践作业、书面作业、口头与听力作业、表演这四种类型的作业来实现。表现性评价近年来在许多国家受到青睐。 美、英、加等国的教育评价与心理测量学家及教育领域的学科专家均对其进行了研究。 Stiggins认为:“表现性评价为测量学习者运用先前所获得的知识解决新异问题或完成特定任务能力的一系列尝试,具体来说就是运用真实的生活或模拟的评价练习来引发最初的反应,由高水平评价者按照一定标准进行直接的观察、评判,其形式主要包括建构式反应题、书面报告、作文、演说、操作、实验、资料收集、作品展示。” Robert L.Linn & Norman E.Gronlund认为:“表现性评价可以对涉及校外自然情景中的复杂表现的教学目标的客观情况进行评价;可以测量用其它方法无法测量的复杂学习结果;它不仅能评价完成任务的结果,还能评价任务完成的过程;它体现了现代学习理论,把学生看做是意义建构的积极参与者,而非分散知识的接受者。”Diane Hart认为:“表现性任务可以用来评价各种各样的学习结果,但它们用来评价常规测验不能评价的能力时更为有效,比如对理解力、复杂技能以及思维习惯的评价。”Judith Arter Northwest Reional Educational Laboratory Jay Mctighe在《课堂教学评分规则》中对如何具体使用表现性平分规则来促进那些被评价的表现进行了深入细致的指导和说明。他用大量篇幅详细介绍了一些实用的具体平分规则,它们涉及数学、阅读、写作、小组讨论、概念理解、口头演讲、智力品质、信息加工过程,以及语言运用

什么是模糊综合评价模型

什么是模糊综合评价模型? 模糊综合评价方法是模糊数学中应用的比较广泛的一种方法。在对某一事务进行评价时常会遇到这样一类问题,由于评价事务是由多方面的因素所决定的,因而要对每一因素进行评价;在每一因素作出一个单独评语的基础上,如何考虑所有因素而作出一个综合评语,这就是一个综合评价问题。 [编辑] 模糊评价的基本思想 许多事情的边界并不十分明显,评价时很难将其归于某个类别,于是我们先对单个因素进行评价,然后对所有因素进行综合模糊评价,防止遗漏任何统计信息和信息的中途损失,这有助于解决用“是”或“否”这样的确定性评价带来的对客观真实的偏离问题。 [编辑] 模糊综合评价模型类别[1] [编辑] 模糊评价基本模型 设评判对象为P: 其因素集 ,评判等级集 。对U中每一因素根据评判集中的等级指标进行模糊评判,得到评判矩阵: (1) 其中,r ij表示u i关于v j的隶属程度。(U,V,R) 则构成了一个模糊综合评判模型。确定各因素重要性指标(也称权数)后,记为, 满足,合成得

(2) 经归一化后,得 ,于是可确定对象P的评判等级。[编辑] 置信度模糊评价模型 (1) 置信度的确定。 在(U,V,R)模型中,R中的元素r ij是由评判者“打分”确定的。例如 k 个 评判者,要求每个评判者u j对照作一次判断,统计得分和归 一化后产生 , 且, 组成 R 。其中既代表u j关于v j的“隶属程度”,也反映了评判u j为v j的集0 中程度。数值为1 ,说明u j为v j是可信的,数值为零为忽略。因此,反映这种集中程度的量称为“置信度”。对于权系数的确定也存在一个信度问题。 在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了各个专家对指标评估所得的权重后,作关于权系数的等级划分,由此决定其结果的信度。当取N个等级时,其量化后对应于[0,l]区间上N次平分。例如,N取5,则依次得到[0,0.2],[0.2,0.4],[0.2,0.6],[0.6,0.8],[0.8,l]。对某j个指标,取遍k个专家对该指标评估所得的权重,得。作和式 (3) 其中d ij表示数组中属于的个数,a0= 0,b N= 1。 取(4)

多因子选股模型

多因子选股模型

————————————————————————————————作者: ————————————————————————————————日期:

多因子模型是应用最广泛的一种选股模型,基本原理是采用一系列的因子作为选股标准,满足这些因子的股票则被买入,不满足的则卖出。基本概念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如果有一批人参加马拉松,想要知道哪些人会跑到平均成绩之上,那只需在跑前做一个身体测试即可。那些健康指标靠前的运动员,获得超越平均成绩的可能性较大。多因子模型的原理与此类似,我们只要找到那些对企业的收益率最相关的因子即可。 各种多因子模型核心的区别第一是在因子的选取上,第二是在如何用多因子综合得到一个最终的判断。 一般而言,多因子选股模型有两种判断方法,一是打分法,二是回归法。 打分法就是根据各个因子的大小对股票进行打分,然后按照一定的权重加权得到一个总分,根据总分再对股票进行筛选。回归法就是用过去的股票的收益率对多因子进行回归,得到一个回归方程,然后再把最新的因子值代入回归方程得到一个对未来股票收益的预判,然后再以此为依据进行选股。 多因子选股模型的建立过程主要分为候选因子的选取、选股因子有效性的检验、有效但冗余因子的剔除、综合评分模型的建立和模型的评价及持续改进等5个步骤。 候选因子的选取 候选因子的选择主要依赖于经济逻辑和市场经验,但选择更多和更有效的因子无疑是增强模型信息捕获能力,提高收益的关键因素之一。

例如:在2011年1月1日,选取流通市值最大的50支股票,构建投资组合,持有到2011年底,则该组合可以获得10%的超额收益率。这就说明了在2011年这段时间,流通市值与最终的收益率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 从这个例子可以看出这个最简单的多因子模型说明了某个因子与未来一段时间收益率之间的关系。同样的,可以选择其他的因子,例如可能是一些基本面指标,如 PB、PE、EPS 增长率等,也可能是一些技术面指标,如动量、换手率、波动等,或者是其它指标,如预期收益增长、分析师一致预期变化、宏观经济变量等。 同样的持有时间段,也是一个重要的参数指标,到底是持有一个月,还是两个月,或者一年,对最终的收益率影响很大。 选股因子有效性的检验 一般检验方法主要采用排序的方法检验候选因子的选股有效性。例如:可以每月检验,具体而言,对于任意一个候选因子,在模型形成期的第一个月初开始计算市场中每只正常交易股票的该因子的大小,按从小到大的顺序对样本股票进行排序,并平均分为n个组合,一直持有到月末,在下月初再按同样的方法重新构建n个组合并持有到月末,每月如此,一直重复到模型形成期末。 上面的例子就已经说明了这种检验的方法,同样的可以隔N个月检验,比如2个月,3个月,甚至更长时间。还有一个参数是候选组合的数量,是50支,还是100支,都是非常重要的参数。具体的参数最优的选择,需要用历史数据进行检验。

表现性评价、过程性评价和发展性评价

表现性评价、过程性评价与发展性评价 一、表现性评价的概念及其发展 表现性评价(performance assessment)并不就是在教育领域最先提出并得到运用的,它最早就是运用在心理学领域与企业管理领域。如在非语言的心理测试中,要求被试者通过动手操作具体的实物而对被试者的某种技能进行评价;在工厂里,主管人员通过观察受雇者在完成一项特殊工作任务时的表现来对工人的工作作出评价。直到20世纪40年代表现性评价才开始被教育测量学家关注并加以研究,并在20世纪60年代以后获得迅速发展,成为今天国外在学校课程评价中得到广泛应用的一种独立的学生评价方式。 美国教育评定技术处(The U、S、Office of Technology Assessment,1992)将表现性评定界定为“通过学生自己给出的问题答案与展示的作品来判断学生所获得的知识与技能”。此定义主要有三层含义: (1)表现性评价,学生自己必须创造出问题解决方法(即答案)或用自己的行为表现来证明自己的学习过程与结果,而不就是选择答案 表现性评价侧重于评价学生实际操作的能力,要求学生建构各自独特的答案,且答案不存在对错之分,只存在程度之别(如优秀、中等、合格或不合格);不提供被选答案,以便学生有充分作答的自由。原因在于,表现性评价认为提供被选答案会限制学生的思维,抹杀学生的创造性。事实上,现实生活中的同一问题的解决有着不同的途径,强行规定问题解决方案就是不合理的。 (2)表现性评价,评价者必须观察学生的实际操作或记录学业成果 表现性评定需要记录学生实际操作(如学生的口头陈述、表演或舞蹈等在问题解决过程中的外显行为)或学业成果(如论文、方案设计等),以此评价学生的操作能力。在表现性评价中,教师必须在教学中根据详细的评分规则进行观察与记录才能保证资料的全面性、完整性、真实性。这与传统评价中的资料收集方式有着明显的差别,因为传统的学生评价只需要学生的卷面成绩。但就是,表现性评定所需资料必须经过长期不断的观察、记录、收集与整理。 (3)表现性评定,能使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学习知识与发展能力 表现性评价的目的不在于评价,也不在于给学生分等级或贴标签。它很重视学生参与评价的过程,很重视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下自定目标、自我评价、自我调整,从而促进学生学习非结构性知识,发展实际操作能力,获得全面发展。在传统的教育评价中,学生作为被动的客体只能接受评价。这种被动性很容易造成学生

小学生发展性评价方案

xx发展性评价方案 (2009-09-17 08:32:04)转载▼ 标签: 教育 学生评价是对学生学习进展与行为变化的评价,是学校教育评价的核心。为了使各科教师及时了解学生的发展情况,以不断发现问题,总结经验,改进教学,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也为了让每个学生了解自己,以改进缺点,发扬优点,使自己在德、智、体、美、劳得到全面发展,特拟定本方案。 一、评价的指导思想: 以学生发展为根本,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全面发展,持续发展和终身发展。 二、评价目的: 小学生发展性评价既是为了考察学生达到教学目标的程度,更是为了检验和改进学生的学和教师的教,改善课程设计,完善教学过程,有效地促进学生发展。 三、评价的依据: 小学生发展性评价的依据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教育部关于积极推进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通知》和各学科课程标准。 四、评价的原则: 1、评价内容多维化。对学生的学业要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进行综合评价。 2、评价主体多元化。既要有教师的评价,还要有学生的评价,家长的评价和社会人士的评价,但要以学生的自评和互评为主。 3、评价方式多样化。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形成性评价和阶段性评价相结合,书面考试和实践应用相结合。

五、评价的具体措施: 小学生发展性评价分为形成性评价和阶段性评价两大部份。 (一)形成性评价 形成性评价是对学习过程及其结果的评价,并通过评价来影响学习过程。它是建立在事实判断基础上的评价,因而它具有评价的差异性、针对性和即时性,它能及时地给学生提出改进的建议和发展方向。形成性评价主要采用几种形式: ①单元学习效果测试评价;②表现性评价;③即时性评价;④档案袋记录。 1、单元学习效果测试评价 单元测试以各学科课程标准为依据,紧扣本单元学习内容,主要考察对本单元所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测试形成要多种多样,富有趣味性。可以用书面方式检测也可以用实践活动检测。测试形式可开卷也可闭卷。 2、表现性评价 表现性评价包括对课题或实践活动方案设计和组织实施的评价;对实验操作的评价;对艺术、科技作品的设计及活动展示的评价。这一评价形式可比较好地反映出学生的活动设计能力,活动实践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合作交流能力。 3、课堂观察中的即时评价 通过课堂观察,可以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做出积极反馈,给学生以鼓励、指导和调整。 教师可根据需要,关注学生突出的一、二个方面作出相应的评价记录。这种评价可根据需要一天一次,一周一次或一月一次。评价次数因人而异,不是整齐划一的。 课堂评价的内容主要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