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比较世界三大宗教的异同点

比较世界三大宗教的异同点

比较世界三大宗教的异同点
比较世界三大宗教的异同点

比较世界三大宗教的异

同点

集团文件发布号:(9816-UATWW-MWUB-WUNN-INNUL-DQQTY-

比较世界三大宗教的异同点

(一)佛教

1、背景:古代印度社会中等级森严,形成了种姓制度,但随着社会的

发展,种姓制度日益引起人们的不满,佛教就是在这种形势下产生的。

2、产生时间是公元前6世纪,产生的地点是古代印度,创始人是乔达

摩·悉达多,后来被称为释迦牟尼. 经典:“佛经”

3、教义:(1)佛教宣扬“众生平等”,反对婆罗门的特权地位,但不

反对奴隶制度。(2)认为人的生老病死都是苦,苦产生于人的欲望,人

若想进入极乐世界,必须消灭欲望,刻苦修行。

4、佛教的传播:①原因:佛教教义对渴望解除苦难的劳苦大众有很大的吸引力;②其忍耐服从的说教,适应了统治者的统治需要,被统治者大力扶植。

5、向外传播:公元前3世纪,摩揭陀国王阿育王时向印度以外传播。(佛教在西汉末年即公元前后传入中国)

(二).基督教

1、产生原因:中东巴勒斯坦的犹太人在罗马统治下灾难深重,多次反抗

失败。

2、产生时间是1世纪时,产生的地点是罗马统治下的中东巴勒斯坦一

带。

3、教义:他们宣扬说耶稣就是“救世主”教人忍受苦难,以便死后升入“天堂”;核心是对人类的博爱。经典是《圣经》;

4、基督教的演变:早期信仰基督教的主要是穷人;4世纪时,罗马皇帝确定基督教为国教。

5、势力膨胀:中世纪教会成为欧洲最大的封建主及封建制度的精神支柱。

6、分裂:①11世纪分别以罗马和君士坦丁堡为中心,正式分裂为天主教和东正教。

②16世纪从德意志开始,西欧出现反对罗马教皇统治的新教,这样基督教就分为天主教、东正教和新教三个教派。

(三)、伊斯兰教

1、原因:6、7世纪阿拉伯半岛氏族制度日趋解体,社会矛盾尖锐,贵族和人民渴望统一。

2、产生:时间是7世纪初,产生的地点是阿拉伯半岛的麦加城,创始

人是穆罕默德,他宣传宇宙间惟一的神是“真主”安拉,它的经典是

《古兰经》。

3、622年穆罕默德在麦地那建立政教合一的国家。

4、作用:对阿拉伯半岛的统一起了促进作用。

三大宗教诞生的先后顺序: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

三宗教的共同点:宣扬平等,劝人向善、忍耐顺从

两次世界大战教案

九年级复习课 两次世界大战 白泉学校吕智霞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依据考标,掌握两次世界大战的相关考点,训练学生将中外历史同一主题历史事件关联起来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通过横向查找相关联的知识点,训练学生联系知识点,整理知识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反对战争,珍爱和平。 教学重点:对两次世界大战考点的复习和方法指导。 教学难点:调动学生主动思考,主动联系知识的兴趣。 教学设计理念:学生从学校带走的不能只有知识和成绩,一定要是一种获取知识的能力。老师少讲,鼓励学生自己解决问题,从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收获方法和能力。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入 1、出示反战雕塑图片,提问:从这张图片中,你看到了什么?你得到了什么信息? (反对战争,停止杀戮) 2、请大家回忆一下,1914年的6月28日,在欧洲,一位赛尔维亚青年怀着民族屈辱与仇恨,开枪射杀了奥匈帝国的王位继承人。这个重大事件是什么?它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而1914还只是这个世纪噩梦的开始。 二、梳理 在过去的一个世纪里,世界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亲爱的孩子,我们今天回顾它们,不是

3、把自己会填的空帮老师填上。 4、根据学生完成情况校正答案。 三、关联不同书上的知识点 1、过渡:刚才大家完成这个表格用到了哪几本书?(九上,九下) 是的,这是世界史的内容,可是我们知道,世界是一个整体,一战和二战这两件历史事件绝不是单独存在的,他们必定还与许多国家、许多历史事件相关联。由此,我们在历史书中找一找:两次世界大战发生时、发生后,中国、其他国家发生了哪些与这两次世界大战密切相关的事件? (学生尝试自己找2分钟)在查找历史事件上,有没有人能给同学一些方法或建议。 2、方法归纳 ①确定查找范围: 四、认识提升 1、观察表格,认识到战争的另一面:战争对科技的促进作用,科技有时又决定着战争的胜负。

第6课世界三大宗教教学设计

情境教学设计: 第6课世界三大宗教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产生的背景、时间、地点、创始人、教义、发展、传播和影响等。 2、通过分析佛教教义,培养全面看问题的能力。 3、通过对基督教产生的原因的思考、讨论,培养学生概况、分析的能力。 4、通过学习伊斯兰教的创立与阿拉伯半岛的统一及帝国的建立等史实,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宗教与政治的关系。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讨论、研究、表演、角色互换等多种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 2、通过对世界三大宗教起源的探究及现状的认识,引导学生用历史的眼光关注现实问题。 3、通过视频展示和史料分析,引导学生的解读能力和学会利用课外知识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学习佛教的兴起和传播,了解佛教的教义内涵。 2、基督教会是西欧封建制度的精神支柱,了解其教义实质,明白是维护封建统治的工具,也是造成中世纪西欧落后的原因之一。 3、伊斯兰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它对促进阿拉伯半岛的统一起了积极作用。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三大宗教的产生和传播 突破方法:通过讨论、图片展示、史料解读、角色互换等多种教学方法。 2、难点:正确认识三大宗教的本质 突破方法:通过对世界三大宗教起源的探究,以及其教义经典的解读了解其实质,对宗教现状探究,引导学生用历史的眼光关注现实问题 三、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课前指导学生预习,查阅相关图片(或漫画);通过书籍、网络等查阅有关资料。 2、学生准备:课前预习,通过网络直接查找与本课相关的资料,寻求有关问题的答案。 四、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表演法、列表格等方法。 五、教学用时:一课时 六、教具:图片、影片 七、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播放《西游记》剧照) 教师提问:《西游记》中唐僧师徒四人历经艰难险阻取回的是《佛经》、《圣经》、还是《古兰经》?它们分别是哪一种宗教的经书?你还知道其他哪些 宗教?直接提问世界三大宗教指的是哪三大宗教?然后请学生阅读课 本,了解三大宗教产生的历史背景、时间及创始人等。 (二)讲授新课 要求学生阅读课本,了解佛教产生的历史背景,时间和创始人。请一位同学讲述有关佛教产生的经过。 1、佛教 学生讲述:公元前6世纪,在反对婆罗门教的过程中,乔达摩悉达多创立了佛教。 介绍乔达摩悉达多。佛教的基本教义:倡导“众生平等”。佛教教义对 解除渴望摆脱苦难的劳苦大众很有吸引力;很多国王也利用它“忍耐 服从”的说教,大力扶植佛教。公元3世纪,摩揭陀国王阿育王在位 时,佛教有了更大的发展,并开始向古代印度以外传播。公元1世纪 时,佛教传播到中国汉族地区,以后再从中国传播到朝鲜和日本。今 天,世界有两亿多人还在信奉着佛教。 教师提问:(展示PPT,佛教产生的背景) 教师提问:(展示PPT,佛教的教条)佛教的教义是什么?它有哪些进步意义?又有哪些局限性? 学生4人小组讨论,代言人发言:(略) 教师归纳:佛教的教义是“众生平等”,对当时反对婆罗门有一定的进步作用,但佛教宣扬消灭一切欲望,忍耐服从,有利于维护奴隶主的统治,终 于被统治阶级利用,这是它的局限性。 教师提问:为什么阿育王时期要大力支持佛教?(提示与佛教教义有关) 多媒体展示:(强调学生做笔记) (1)产生的背景:(P31第一段第一句)

世界三大宗教对比一览表

世界三大宗教对比一览表 内容 名称 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 发源地公元前6世纪,诞 生于古印度恒河 流域的蓝毗尼 (迦毗罗卫),恒 河因之被印度教 (现代印度人信 仰)视为“圣 河”。 公元1世纪,诞生 于巴勒斯坦一 带。 公元7世纪时,穆罕默德在阿拉伯半岛的麦加创立。 产生背景严酷的等级制度 下,社会矛盾尖 锐。 当时这一地区属 于罗马帝国,生 活在这里的犹太 人灾难深重,多 次起义被镇压, 渴望“救世主”的 到来。 尚未形成统一的国家,内部矛盾丛生,部落间相互仇杀,生产停滞,商业衰落, 外族入侵。 创始人 乔达摩·悉达多 (后被称为释迦 牟尼) 耶稣穆罕默德 基本教义佛教宣扬“众生 平等”,反对婆罗 门的特权地位。 认为世间万物皆 有因果,生老病 死都是苦,主张 “忍耐服从”。 传道者宣传说, 耶稣就是“救世 主”。耶稣叫人忍 受苦难,死后可 以升入“天堂”。 “救世主”在希腊 语中称作基督。 信仰唯一的神“真主”。伊斯兰教信徒称为穆斯林,意思是信仰“真主”安拉的人, 彼此都是兄弟姊妹。“伊斯兰”是阿拉伯语“顺从”的意思。 辐射范围公元前3世纪古 印度阿育王在位 时,佛教有了很 大发展,并向南 北两个方向传 播。向北,经中 亚地区传至我 国,后经我国传 至朝鲜、日本和 越南等国;向南, 传入斯里兰卡、 泰国、缅甸等国 及我国境内的傣 族地区。 4世纪,罗马皇帝 确定基督教为国 教。6世纪时,罗 马城主教取得罗 马城实际统治 权,成为“教皇”。 11世纪,基督教 会分裂为天主教 和东正教,分别 以罗马和君士坦 丁堡为中心。 起初,只在阿拉伯半岛和西亚一些地区传播。中世纪时,传播到亚洲其他地方 和北非等地。 宗教经 典 《三藏》《圣经》《古兰经》 宗教圣地蓝毗尼 耶路撒冷(基督 教)、梵蒂冈(天 主教) 麦加、麦地那、耶路撒冷 主要节 日 圣诞节开斋节、古尔邦节、圣纪等

西方三大宗教

西方三大宗教,按照出现前后,分别为犹太教、基督教、伊斯兰教。几大宗教之间令人眼花缭乱的流血冲突,往往给人造成错觉,那就是他们的信仰互相之间不共戴天。实际情况是,三大宗教的本质信仰是一致的。 犹太教,基督教,伊斯兰教,都起源于古老的犹太教。是犹太教,最先发展了宇宙中间独一真神的信仰,记载于圣经的旧约。在其信仰中,人类犯了悖逆上帝的原罪,上帝最后会派来救世主“以赛亚”拯救人类。几千年来,犹太人在等待这位救世主,至今还没有来临。旧约的意思,是指上帝与人之间的,以摩西戒律为主体的约定。 两千年前,犹太教出现了一个重要分支,其教主是耶稣,30岁开始传教,自称是上帝之子,是预言中的那位救世主。耶稣在旧约的基础上,代表上帝与人们立新约,于是圣经有了后半部分的新约,基督教从而诞生。犹太教其他分支不承认耶稣救世主的身分,他们要继续等待真正的救世主,而对基督徒来说,那是极大的亵渎。但分歧归分歧,犹太教基督教双方都还是以旧约为基础,自然,信仰的是同一个上帝。 公元7世纪,穆罕默德诞生于今沙特阿拉伯的麦加。他起初是一个商人,但被上帝遴选为最新的信使,根据上帝的启示,录下了古兰经,创立了新的伊斯兰教。古兰经传递了上帝最新的意旨,但它的基本源泉,仍然离不开犹太教的旧约。 于是有了下面的概括:犹太教:继续等待救世主,信奉旧约。基督教:耶稣是那位救世主,因此耶稣是神,信奉旧约与新约,以实践新约为主。伊斯兰教:继续等待救世主,穆罕默德是上帝最后的信使,传递了记载于古兰经中的上帝最后的信息。穆罕默德是先知,但他不是救世主,他是人,不是神。对待基督教,伊斯兰信徒尊重耶稣,但他们同样认为耶稣是人,不是神。古兰经认为耶稣是较早的一位先知,与穆罕默德的地位相同。 耶和华是犹太教和基督教的信徒们对上帝的称呼,安拉则是阿拉伯语对上帝的称呼,但称呼不重要,真正重要的是,归根到底,三大宗教信仰的是同一个上帝。他们之间的分歧,只是对上帝后来的安排做出了不同的解释。因此,看似不共戴天的犹太人阿拉伯人,信仰差异所造成的敌对意识,其实也并不突出。相对来说,反而是基督教的难调和性比较大,因为基督教相信耶稣是那位救世主,是真神,但其他两家不承认。 基督教与犹太教之间的宿怨,部分来自于基督徒指责犹太人杀害了耶稣。这里又出现了我早先举例过的,上帝造了不完美的人之后又惩罚其不完美,同样性质的不近情理。如果耶稣之生之死都是上帝的计划,那么耶稣一开始就注定要被害死,犹太人岂不是成了替罪羊,或者说,又中了上帝的圈套?时代毕竟是在进步,2000年,教皇保罗六世公开为天主教在历史上对犹太人的迫害向犹太人道歉,“基督徒对上帝的另一部分儿女的令人遗憾的行为。” 公元一世纪前期,基督教起源于地中海东部地区。早期的基督徒是清一色犹太人,其信仰基础是古老的犹太教,因此,基督教实际上是犹太教的一个分支。从创立初期开始,基督教就被看作是异端邪说,受到了多方面的迫害。执行迫害最甚者,是当时统治巴勒斯坦地区的罗马帝国政府,广泛并且残酷。处死耶稣,罗马政府虽不是始作俑者,但他们还是批准了死刑的执行。耶稣死后,十二门徒中的雅各、彼得,以及基督教早期最重要的领袖保罗等人,也都是在随后的传教活动中被罗马帝国处死。然而,迫害并没有能阻止基督教的发展。到公元四世纪

论世界三大宗教的基本特征

论世界三大宗教的基本特征 陈麟书世界三大宗教是基督教、伊斯兰教和佛教,它们能突破民族、国家和地区的限制进行传教布道,并能为世界各民族、国家和各地区的人们所接受,因而成为世界性的宗教。世界宗教影响的范围很大,对人们的思想、文化和政治等各个方面都有很大影响。近几年来,基督教 大约对十亿多人口有着较深的影响。伊斯兰教徒约有六亿多。受佛教影响的约有三亿人口。 世界上约有二十亿人口的生活受这三大世界宗教的影响。基督教、伊斯兰教和佛教之所以能成为世界宗教,这决不是偶然的,是由其不同于其他宗教的基本特征所决定的。 世界宗教是古代文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历史产物。在文明社会以前是不可能产生世界性的宗教的,即使在文明社会中,也不是一开始就有的,而是在长期的历史过程中逐步形成和完善起来的。 在文明社会以前,由于氏族部落为单位的狭小的、落后的经济体制,只能把人们的宗教活动限制在一个十分狭窄的范围内,不仅部落之间交往不多,更谈不上世界性的交往。加之当时人们的文化极其落后,没有文字来进行各民族之间的思想交流和宗教交流。特别是由于当时人们思维能力的低下,还没有高度的抽象思维能力,不可能在人们的头脑中,形成一个统一的主宰世界之神的概念和形象。在这种历史条件下,绝无产生和形成世界性宗教的可能性。 在文明社会中,也不是在古代文明社会一开始就有世界性宗教的。它是在世界性交往和沟通日益增多的历史条件下才能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世界宗教是在民族宗教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而民族宗教要发展成为世界性宗教,这只有到了经济、政治、文化和宗教的发展,达到了各民族各个国家和各地区之间能够进行互相交流和沟通的时候才有可能。各种宗教通过交流和比较,有的被淘汰了,有的则进一步发展和扩大了影响,有的就发展成为世界性宗教。 这种世界性的经济、政治和文化、宗教的交流,在历史上一般都开始于封建社会的中兴时期,世界性的宗教也就是在这个时期开始产生、形成和发展起来。以佛教来说,在公元前六世纪,就已由古印度奴隶社会的毗罗卫国王子释巡牟尼

两次世界大战比较分析

两次世界大战比较分析 15思政专接本梁忠秋151500000519 当今世界,局部战争连绵不绝,地区冲突此起彼伏,国际危机层出不穷,“太平”世界并不太平。战争与和平问题成为关系到世界上所有国家和民族的生存与发展,关系到人类命运和文明的兴衰荣枯的重大问题。争取世界和平,避免战争的灾难,是国际社会最关注的重大问题。也是近代现代国际关系的重要内容。对战争现象和影响的分析研究有助于对人类历史发展规律和国际关系特点的认识。20世纪,世界上爆发了两次世界大战,这两次世界大战对人类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下面我们从战争原因、战争性质、战争规模及转折点、战争结果、战争影响等几个方面简单梳理一下两次世界大战。 一、战争原因 工业革命进入新时期后,资本主义经济在高速发展同时,资本主义经济和政治发展的不平衡性也在加剧.主要帝国主义国家实力对比发生了急剧变化,英法老牌资本主义国家已占有广阔的世界市场,其对殖民地的依赖性使经济发展缓慢而且落后了;新兴的美、德、日等国经过统一和改革,形成了统一的国内市场,采用新技术,经济迅速崛起,但海外市场狭窄.在垄断资本主义阶段,经济政治及军事等方面发展的不平衡更加明显.这种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是两次世界大战发生的根本原因,不同的是第一次时间大战的直接原因是1914年的萨拉热窝事件,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具体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1929到1933年的经济危机,英法的绥靖政策等。这就是两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根本原

因和具体原因。 二、战争性质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交战双方分别是德奥意组成的同盟国以及由 英法俄国组成的协约国。所以战争的性质是帝国主义之间的争霸战争是非正义的。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交战双方分别是法西斯轴心国集团和世界反法西斯联盟,但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却分为性质不同的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帝国主义争霸战争,第二阶段为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正义战争.1941年6月22日苏联参战根本改变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政治性质;1940年5月希特勒德国进攻西欧,英法被迫抗击,战争性质改变。 三、战争规模及转折点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主战场在欧洲,分为东线、南线和西线,其中西线起决定作用。而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主要战场分为三个,分别是欧洲战场、亚洲太平洋战场和北非战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规模远远超出了第一次世界大战,二战出现的新型的战术要多于一战,无论是死伤人数还是参战人数、国家、损失、战火波及的地区,二战都要比一战大很多。众所周知,一战最大规模的战役为1916年2月21日凡尔登战役。这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破坏性最大的一次战役,也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二战最大规模战役为斯大林格勒战役,这一次战役取得的辉煌成果使其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规模空前、且具有转折性意义的战役。 四、战争结果 第一次世界大战是非正义的帝国主义争霸战争,目的是重新瓜分

第6课 世界三大宗教

第6课世界三大宗教 一、学习目标 1.掌握世界三大宗教的产生、发展和传播,理解三大宗教的基本教义(重点)。 2.正确认识三大宗教的本质(难点)。 3.尊重宗教信仰及文化传统,抵制邪教,倡导人类和平。 二、温故知新 (一)复习巩固(每小组成员在草稿纸上自备题目,课前轮流提问回答) 通过这几课书的学习,你能归纳、分析出世界古代史上有几个横跨欧亚非三大洲的帝国吗? 三、反馈练习(盘点收获) (一)基础闯关(单选题) 1.三大宗教之一的伊斯兰教产生在 ( ) A.中国 B.印度半岛 C.阿拉伯半岛 D.欧洲 2.基督教产生于巴勒斯坦和小亚细亚的犹太人中,最初与犹太教秘密教派有关,后来逐渐与犹太教分离,成为一种全新的宗教。基督教诞生的地区当时正处于:() A罗马帝国统治 B罗马共和国统治 C阿拉伯帝国统治 D奥斯曼帝国统治3.世界三大宗教的典籍所具有的共同点()①都劝人为善②都对信徒的思想行为产生重大影响;③都是某些历史文化的载体④都具有法律效力 A、①② B、①③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4.教皇英诺森三世(1198---1216年在位)说:“教皇是太阳,皇帝是月亮,像月亮要从太阳那里得到光辉一样,皇帝要从教皇那里得到政权。”这说明() A、宗教是为统治阶级服务的 B、中世纪欧洲教会控制一切 C、宗教活动需要国君的认可 D、基督教已经得到国君支持 5“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是()真实写照。 A.伊斯兰教 B.佛教 C.道教 D.基督教 6.佛教的产生有利于下列哪一等级() A.婆罗门 B.刹帝利 C.吠舍 D.首陀罗 7.宣传耶稣是“救世主”的宗教是() A.佛教 B.伊斯兰教 C.基督教 D.印度教

课程标准(世界三大宗教文化概要)

泸州职业技术学院 LUZHOU VOCATIONAL & TECHNICAL COLLEGE 公共选修课 《世界三大宗教文化概要》 教 学 标 准 泸州职业技术学院商学院编制

《世界三大宗教文化概要》课程标准 一、课程性质及地位 本课程属于基础文化类的全院公选课,对世界三大宗教的起源、发展过程、基本教义、重要节日和礼仪、宗教旅游遗产等做出比较基础、比较系统的阐述,对宗教世俗化和信仰淡漠化等现实社会热点问题做出必要的介绍,使学生对宗教学的基本原理、基础知识有一个比较系统的了解,对复杂的宗教现象和宗教问题有一定的分析能力和解释能力。 二、前导和后续课程 作为公共选修课程,没有特殊的前导和后续课程要求,只要学生对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等世界三大宗教类的教义、活动、仪式、宗教遗迹、旅游景点等有涉猎或者比较感兴趣即可。 三、课程对象 全院学生 四、课程目标 1.知识目标: 本课程通过大量的图片信息、宗教旅游热点视频,将世界三大宗教的起源、发展、基本教义、基本常识、建筑特色、重要节日等一一呈现给学生,拓展学生的视野,扩大学生的知识面,了解每种宗教的本质和规律。 2.能力目标: 能够运用学到的知识,观察社会的文化现象和文化景观,描述和辨析不同国家、不同民族宗教景观的差异。 3.素质目标: 中国的文化源远流长,内涵博大精深,包涵了服饰文化、饮食文化、文学文化、民族文化、企业文化、节庆文化、交通文化等等,有些属于基本的物质层次的,有些属于较高级别的制度层次,而有些是属于最高的精神层次,例如本章的宗教文化。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三大宗教的基本常识,理解文化的核心层次,透过社会各种宗教现象辨析其本质,树立科学合理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 五、课程内容及安排【总学时:26】 第一讲佛教【学时:6+2】 【教学目的与要求】 能够运用所学的佛教文化知识,深入宗教场所,有针对性地进行实地的了解和认知; 辨别宗教现象和宗教建筑,领略不同的文化遗产和旅游景观。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佛教简史、佛教常识 教学难点: 大乘佛教和小乘佛教的区别

比较世界三大宗教的异同点答辩

比较世界三大宗教的异同点 (一佛教 1、背景:古代印度社会中等级森严,形成了种姓制度,但随着社会 的发展,种姓制度日益引起人们的不满,佛教就是在这种形势下产 生的。 2、产生时间是公元前6世纪,产生的地点是古代印度,创始人是乔 达摩·悉达多,后来被称为释迦牟尼. 经典:“佛经” 3、教义:(1佛教宣扬“众生平等”,反对婆罗门的特权地位,但 不反对奴隶制度。(2认为人的生老病死都是苦,苦产生于人的欲 望,人若想进入极乐世界,必须消灭欲望,刻苦修行。 4、佛教的传播:①原因:佛教教义对渴望解除苦难的劳苦大众有很大的吸引力; ②其忍耐服从的说教,适应了统治者的统治需要,被统治者大力扶植。 5、向外传播:公元前3世纪,摩揭陀国王阿育王时向印度以外传播。(佛教在西汉 末年即公元前后传入中国 (二.基督教 1、产生原因:中东巴勒斯坦的犹太人在罗马统治下灾难深重,多次 反抗失败。 2、产生时间是1世纪时,产生的地点是罗马统治下的中东巴勒斯坦

一带。 3、教义:他们宣扬说耶稣就是“救世主”教人忍受苦难,以便死后升入“天 堂”;核心是对人类的博爱。经典是《圣经》; 4、基督教的演变:早期信仰基督教的主要是穷人;4世纪时,罗马皇帝确定基督教为国教。 5、势力膨胀:中世纪教会成为欧洲最大的封建主及封建制度的精神支柱。 6、分裂:①11世纪分别以罗马和君士坦丁堡为中心,正式分裂为天主教和东正教。②16世纪从德意志开始,西欧出现反对罗马教皇统治的新教,这样基督教就分为天主教、东正教和新教三个教派。 (三、伊斯兰教 1、原因:6、7世纪阿拉伯半岛氏族制度日趋解体,社会矛盾尖锐,贵族和人民渴望统一。 2、产生:时间是7世纪初,产生的地点是阿拉伯半岛的麦加城,创 始人是穆罕默德,他宣传宇宙间惟一的神是“真主”安拉,它的经典 是《古兰经》。 3、622年穆罕默德在麦地那建立政教合一的国家。 4、作用:对阿拉伯半岛的统一起了促进作用。 三大宗教诞生的先后顺序: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 三宗教的共同点:宣扬平等,劝人向善、忍耐顺从

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对比表

两次世界大战的对比 1、两次世界大战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相同点: (1)两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根本原因都是帝国主义国家间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他们要求争夺世界霸权,重新瓜分世界。(2)战争的主要发动者都是德国,德国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同盟国的核心,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欧洲策源地。 (3)两次世界大战主要都在两大军事集团间进行,第一次世界大战在同盟国和协约国之间展开,第二次世界大战在轴心国集团和国际反法西斯同盟之间进行。 不同点: (1)性质不同: 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一场非正义的帝国主义掠夺战争。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

(2)战后对世界格局的影响不同: 一战后形成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二战后形成了美苏冷战的两极格局(雅尔塔体系)。 (3)战争后建立国际和平机构不同: 根据《凡尔赛和约》规定,1920年成立了国际联盟。根据雅尔塔会议决定,战后建立了联合国。 2、两次世界大战后形成的世界格局分别是什么,是如何结束的? 格局:一战后的格局: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二战后的格局:美苏争霸的两极格局(雅尔塔体系) 结束:1939年9月二战的全面爆发,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瓦解。1991年,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结束。 国际格局的演变历程 (一)20世纪世界格局的演变 1.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1)形成背景:一战后列强各国实力对比变化,战胜国要求重新瓜分世界,调整其在欧洲、亚洲的秩序。 (2)存在时间: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至第二次世界大战前。 (3)建立:第一次世界大战后,1919年,协约国集团召开巴黎和会,签订了《凡尔赛和约》及其一系列和约,构成了凡尔赛体系。1921年,华盛顿会议召开,签订了《九国公约》等一系列和约,构成了华盛顿体系。通过这两次会议,帝国主义列强建立了该体系,确立了战后的世界秩序。 (4)作用:凡尔赛体系确立了帝国主义在欧洲、西亚和非洲的统治秩序。华盛顿会议确立了帝国主义在东亚和太平洋地区的统治秩序。 (5)瓦解:①1935年德国撕毁凡尔赛和约,实施普遍义务兵役制,陆军扩展到60万人。②1938年德吞并奥地利。③1931年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破坏了《九国公约》,冲破了华盛顿体系的束缚。④1939年德国突袭波兰,英法对德宣战,凡尔赛体系彻底崩溃。⑤1941年12月,日本偷袭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华盛顿体系彻底崩溃。 (6)评价:①暂时调整了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客观上维护世界形势的相对稳定,有利于社会经济发展,开创了国际合作新形式。②是战胜国分赃妥协的产物。导致了许多新的矛盾出现,使得这一国际新秩序潜伏着深刻的危机,因此也就不能长期维持下去。 (7)矛盾:矛盾:掠夺战败国,加深了战胜国与战败国之间的矛盾。分赃不均,加深了战胜国内部矛盾。对殖民地分割,激发了殖民地人民的反抗。 2.美苏两极格局(雅尔塔体系) (1)形成背景:二战后西欧各国普遍衰落,唯美国马首是瞻,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头号强国,苏联成为唯一能与美国抗衡的政治军事大国。 (2)存在时间:第二次世界大战至1991年。 (3)建立:①二战后,世界大国开始按照雅尔塔等国际会议确立的基本原则,重新划分世界版图和势力范围,建立新的国际关系格局。②二战后不久,美苏双方意识形态和国家利益的矛盾冲突加剧,战时同盟破裂,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对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实行冷战政策,在这一背景下,出现了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大阵营的对峙局面。 ③20世纪50年代末,战后国际格局由两大阵营的对峙发展到美苏两个超级大国的争霸,两极格局形成。 (4)实质和影响:它建立在美苏实力均衡基础上,深深打上了大国强权政治的烙印;标志着以欧洲为中心的传统国际关系格局被美苏两极格局所取代,国际关系进入了一个新时代。(5)发展历程:1947年杜鲁门主义出台,冷战开始,两极格局正式形成;1991年苏联解体,冷战结束,两极格局随之终结。 3.当今世界格局呈现出多极化趋势 (1)形成背景:苏联解体,美国霸主地位动摇,西欧、日本崛起,第三世界国家崛起。 (2)存在时间:1991年至今。 (3)当今世界格局的特点:①东西方两大集团对峙的两极格局结束。②旧的世界格局已经终结,新的世界格局尚未形成,世界向着多极化的方向发展。③地区冲突和民族冲突此起彼伏。④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依然存在。“一超多强”的局面还会在较长时间内存在下去。 (4)评价:使和平与发展成为世界主题,但霸权主义依然存在,经济全球化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新一轮资本扩张,第三世界面临机遇与挑战。 (二)两极格局与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比较 1.相同点:(1)都是在世界大战破坏了原有的世界体系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2)都通过一系列会议确立的基本原则重新划分世界版图和势力范围,建立新的国际体系;

世界三大宗教的起源、形成及其发展

世界三大宗教的起源、形成及其发展 黄鹏 【摘要】宗教在世界各国各民族的历史和现实中,是一种普遍存在的文化现象,是人类文明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观念和行为。本文从基督教、伊斯兰教、佛教的起源、形成及其发展等多个方面,对世界三大宗教的特征进行阐述。 【关键词】宗教;人类文明;起源;宗教发展 世界三大宗教是基督教、伊斯兰教和佛教,它们能突破民族、国家和地区的限制进行传教布道,并能为世界各民族、国家和各地区的人们所接受,因而成为世界性的宗教。世界宗教影响的范围很大,对人们的思想、文化和政治等各个方面都有很大影响。近几年来,基督教大约对十亿多人口有着较深的影响,伊斯兰教徒约有六亿多,受佛教影响的约有三亿人口。世界上约有二十亿人口的生活受这三大世界宗教的影响。基督教、伊斯兰教和佛教之所以能成为世界宗教,这决不是偶然,是由其不同于其他宗教的基本特征所决定的。[1]在全球化的过程中,世界宗教发展的趋势往往会形成局部地区的难点、焦点和全球性的热点、重点,对整个世界的格局和发展走向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2] 1 基督教 1.1 基督教的起源 基督教发源于公元1世纪左右罗马帝国统治下的巴勒斯坦地区和小亚细亚一带。在这一地区居住的犹太人,受到罗马统治者残酷的压迫,因此,一部分犹太人便把希望寄托于犹太经典中关于“救世主”拯救人类苦难的传说,这样,一种有别于犹太教的新教派便逐步形成了。这种新教派的传道者在巴勒斯坦各地传教,宣扬“救世主”就是上帝的儿子耶稣,他奉了上帝的旨意降临人世来拯救苦难的人类。“救世主”在希腊语中称为“基督”,所以,这种新教派后来就被称为基督教。根据基督教的传说,耶稣是12月25日降生于耶路撒冷的, 后来这一天

比较世界三大宗教的异同点

比较世界三大宗教的异同点 (一)佛教 1、背景:古代印度社会中等级森严,形成了种姓制度,但随着社会 的发展,种姓制度日益引起人们的不满,佛教就是在这种形势下产 生的。 2、产生时间是公元前6世纪,产生的地点是古代印度,创始人是乔 达摩·悉达多,后来被称为释迦牟尼. 经典:“佛经” 3、教义:(1)佛教宣扬“众生平等”,反对婆罗门的特权地位,但 不反对奴隶制度。(2)认为人的生老病死都是苦,苦产生于人的欲 望,人若想进入极乐世界,必须消灭欲望,刻苦修行。 4、佛教的传播:①原因:佛教教义对渴望解除苦难的劳苦大众有很大的吸引力; ②其忍耐服从的说教,适应了统治者的统治需要,被统治者大力扶植。 5、向外传播:公元前3世纪,摩揭陀国王阿育王时向印度以外传播。(佛教在西汉 末年即公元前后传入中国) (二).基督教 1、产生原因:中东巴勒斯坦的犹太人在罗马统治下灾难深重,多次 反抗失败。 2、产生时间是1世纪时,产生的地点是罗马统治下的中东巴勒斯坦 一带。 3、教义:他们宣扬说耶稣就是“救世主”教人忍受苦难,以便死后升入“天

堂”;核心是对人类的博爱。经典是《圣经》; 4、基督教的演变:早期信仰基督教的主要是穷人;4世纪时,罗马皇帝确定基督教为国教。 5、势力膨胀:中世纪教会成为欧洲最大的封建主及封建制度的精神支柱。 6、分裂:①11世纪分别以罗马和君士坦丁堡为中心,正式分裂为天主教和东正教。②16世纪从德意志开始,西欧出现反对罗马教皇统治的新教,这样基督教就分为天主教、东正教和新教三个教派。 (三)、伊斯兰教 1、原因:6、7世纪阿拉伯半岛氏族制度日趋解体,社会矛盾尖锐,贵族和人民渴望统一。 2、产生:时间是7世纪初,产生的地点是阿拉伯半岛的麦加城,创 始人是穆罕默德,他宣传宇宙间惟一的神是“真主”安拉,它的经典 是《古兰经》。 3、622年穆罕默德在麦地那建立政教合一的国家。 4、作用:对阿拉伯半岛的统一起了促进作用。 三大宗教诞生的先后顺序: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 三宗教的共同点:宣扬平等,劝人向善、忍耐顺从

二战后世界格局演变过程,表格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二战后世界格局演变过程,表格 篇一:两次世界大战对比表格及史实 1、两次世界大战的相同点和不同点相同点: (1)两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根本原因都是帝国主义国家间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他们要 求争夺世界霸权,重新瓜分世界。 (2)战争的主要发动者都是德国,德国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同盟国的核心,也是第二次 世界大战欧洲策源地。 (3)两次世界大战主要都在两大军事集团间进行,第一次世界大战在同盟国和协约国 之间展开,第二次世界大战在轴心国集团和国际反法西斯同盟之间进行。 不同点: (1)性质不同: 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一场非正义的帝国主义掠夺战争。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2)战后对世界格局的影响不同:一战后形成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二战后

形成了美苏为首的两极格局。(3)战争后建立国际和平机构不同: 根据《凡尔赛和约》规定,1920年成立了国际联盟。根据雅尔塔会议决定,战后建立了联合国。 2、两次世界大战后形成的世界格局分别是什么,是如何结束的? 格局: 一战后的格局: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二战后的格局:美苏争霸的两极格局结束: 1939年9月二战的全面爆发,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瓦解1991年,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结束。 3.列举二战中反法西斯国家团结协作打击法西斯的史 实 (1)26国签署《联合国家宣言》(2)美英盟军实施诺曼底登陆 (3)苏、美、英三国召开雅尔塔会议 (4)苏联宣布对日作战,出兵中国东北和朝 篇二:两次世界大战对比表格及史实 1、两次世界大战的相同点和不同点相同点: (1)两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根本原因都是帝国主义国家间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他们要 求争夺世界霸权,重新瓜分世界。

5、九下(训练答案)第二次世界大战与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变化

第二次世界大战与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变化 1.(2014·南宁)《慕尼黑协定》签订后,英国首相张伯伦返回伦敦,向簇拥着他的人群高声宣布:“我们赢得了一代人的和平。”事实上,《慕尼黑协定》的签订() A.延缓了二战的全面爆发B.加快了二战的全面爆发 C.遏制了法西斯的侵略气焰D.壮大了世界反法西斯力量 2.(2015·北海)1942年1月,美、英、苏、中等26个国家签署《联合国家宣言》,建立了() A.联合国B.东南亚国家联盟 C.欧洲联盟D.国际反法西斯联盟 3.(2015·贺州、北海)贺州市某中学九年级(8)班同学开展了一场以“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为主题的班级辩论会。下列同学们的辩论观点不符合 ...史实的一项是() A.莫斯科保卫战终止了德军进攻苏联的计划 B.美、英等联军发起的诺曼底登陆开辟了欧洲第二战场 C.牺牲弱小国家利益的绥靖政策不利于维护世界和平 D.二战改变了世界面貌并影响了世界历史发展的进程 4.(2015·重庆)下列图片,反映世界反法西斯力量联合斗争的是() 油画《五四运动》报道西安事变的报纸从慕尼黑返回的张伯伦雅尔塔会议“三巨头” A B C D 5.(2015·菏泽)2015年5月9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了俄罗斯纪念“卫国战争胜利70周年”红场阅兵。莫斯科是个英雄城市,二战中莫斯科保卫战的胜利() A.标志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B.粉碎了德军“天下无敌”的神话 C.是苏德战场根本转折的开始D.使第二次世界大战达到最大规模 6.(2015·崇左)2015年是联合国成立70周年,决定成立该组织的会议是() A.巴黎和会B.华盛顿会议C.慕尼黑会议D.雅尔塔会议 7.(2012·崇左)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新经济的主要特征是() A.信息化和全球化B.改善人民生活、缓和社会矛盾 C.高速度、低失业率D.高速度、低通胀 8.(2015·贺州)“日本是缺乏资源的国家,是利用教育的作用开采人的脑力、心中的智慧资源和文化资源的。这是今天日本在经济上、社会上、文化上获得发展的原动力。”材料所强调的“日本发展的原动力”是指() A.重视发展教育B.加强国家合作 C.拥有丰富的资源D.占据广阔的海外市场 9.(2015·南宁)法国作家维克多·雨果曾说:“总有一天……所有的欧洲国家……都会紧紧地融合在一个高一级的整体里。”1993年,哪一组织的成立表明雨果的说法正在逐步变成现实() A.东盟B.欧盟C.世贸组织D.国联 10.(2014·来宾)从二战结束到20世纪90年代,美国经济发展先后经历了四个阶段,其中80年代中期以后美国经济处于() A.持续发展时期B.危机时期 C.调整时期D.新经济时代 11.(2015·南京)为推进西欧的联合,法国、联邦德国等六国共同采取的措施是() A.组建“欧洲共同体”B.实行“科技立国”政策 C.组建“欧洲联盟”D.成立世界贸易组织 12.(2015·玉林一模)二战后,西欧和日本的经济迅速发展,其外因都是() A.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B.得到美国的援助 C.重视科技和发展教育D.制定恰当的经济政策 13.(2015·厦门)2015年5月9日,俄罗斯举行盛大阅兵仪式,庆祝“卫国战争胜利日”和“二战欧洲战场胜利70周年”。“70年前这场战争”的重要转折点是()

世界三大宗教

第六课世界三大宗教 教学目的 基础知识: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的产生、教义和传播 能力培养:透视宗教产生及其内含的阶级关系,从而锻炼由表及里,由现象到本质的分析问题的能力。 情感、价值观:正确认识宗教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历史现象,它是社会的、历史的产物。 重点:三大宗教的产生和传播 难点:正确认识三大宗教的本质 教学用时:一课时 教具:图片、影片 讲授过程 导入新课直接提问世界三大宗教指的是哪三大宗教? 讲授新课 一、佛教 佛教的基本教义:倡导“众生平等” 佛教教义对解除渴望苦难的劳苦大众很有吸引力;很多国王也利用它“忍耐服从”的说教,大力扶植佛教。公元前3世纪,摩揭陀国王阿育王在位时,佛教有了更大的发展,并开始向古代印度以外传播。公元1世纪时,佛教传播到中国汉族地区,以后再从中国传播到朝鲜和日本。今天,全世界有两亿多人还在信奉着佛教。 二、基督教 你知道圣诞节的来历吗?你知道还有哪些与基督教相关的节日?三、伊斯兰教 长期以来,阿拉伯地区信仰不同,经济发展不平衡,六世纪,阿拉伯人民渴望建立统一国家。伊斯兰教便应运而生了。 伊斯兰教创立的过程及阿拉伯统一的过程,穆罕默德的主要活动:①创立伊斯兰教(时间、地点、教义等);②在麦加城传教失败;③带领少数信徒出走麦地那成功,建立政教合一的国家;④兵临麦加城下,最终与麦加贵族达成协议。从此,麦加成为伊斯兰教的圣地。 三大宗教 名称时间地点创立者经典教义传播 佛教前6世纪古印度释迦牟尼众生平等亚洲 基督教公元一世纪巴勒斯坦、小亚细亚耶稣《圣经》人人平等欧

洲各国 伊斯兰教7世纪初阿拉伯半岛穆罕默德《古兰经》 小结三大宗教产生对世界的历史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时至今日,仍然影响着我们的生活。

世界三大宗教

利用灰色关联分析Grey Relational Analysis(GRA)的数学方法,分析HN油田M1油藏现有油水井连通性问题,为新注水井井位选取提供依据。拟定M1油藏的注水优化方案,利用数值模拟的方法选取最佳方案。将优化方案在M1油藏实施,并对生产数据进行效果分析。The oil and water well connectivity is analyzed by using the Grey Relational Analysis (GRA) method for new injection well deployment. Numeric simulation is applied for the optimization of the injection/production strategy and well pattern design of M1 reservoir. The optimized water injection design will be implemented for M1 reservoir; the production performance will be monitored and analyzed. ----------------------------- 世界三大宗教是基督教、伊斯兰教、犹太教,佛教不在其内。而且那三大宗教是同根同源的关系。 犹太人不认同耶稣是救世主,他们认为救世主还没有降临。 伊斯兰认为耶稣是先知之一,而且也认为救世主没有降临。 基督教认为耶稣是救世主,而且等待着救世主的二次降临。 但是三教都认同亚伯拉罕(或易卜拉欣) 可不可以这么理解????? 如果因为这么点事情的话互相之间就大开杀戒,是不是有点不值呢? 他说到的是一部分不同,但是意义绝非这么简单。比如说,犹太教根本不承认耶稣是先知,更不用说是救世主了,这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在犹太教看来基督教的经书是编出来的,没有合法性,是假的。因此基督教的神是假的,经典是冒充的。因此犹太人至今认为自己是上帝的选民,除了犹太人,其它人是无法得到拯救的。 而基督教则承认犹太教的圣经为旧约,这意味着基督教承认犹太教的所有经典和先知,承认犹太人的神。但迫害犹太人的理由,是犹大这个犹太人出卖了耶稣,是犹太人当时顽固不化,明明旧约预言的救世主到了却不承认。但犹太教认为这个当然是无理取闹。耶稣本来就是犹太人,是犹太教的一个支系,当时耶稣的行为是渎神,将自己称做神子更是被杀的直接原因。咎由自取。

世界三大宗教的起源、形成及其发展

世界三大宗教的起源、形成及其发展 彭超 【摘要】宗教在世界各国各民族的历史和现实中,是一种普遍存有的文化现象,是人类文明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观点和行为。本文从基督教、伊斯兰教、佛教的起源、形成及其发展等多个方面,对世界三大宗教的特征实行阐述。 【关键词】宗教;人类文明;起源;宗教发展 世界三大宗教是基督教、伊斯兰教和佛教,它们能突破民族、国家和地区的限制实行传教布道,并能为世界各民族、国家和各地区的人们所接受,因而成为世界性的宗教。世界宗教影响的范围很大,对人们的思想、文化和政治等各个方面都有很大影响。近几年来,基督教大约对十亿多人口有着较深的影响,伊斯兰教徒约有六亿多,受佛教影响的约有三亿人口。世界上约有二十亿人口的生活受这三大世界宗教的影响。基督教、伊斯兰教和佛教之所以能成为世界宗教,这决不是偶然,是由其不同于其他宗教的基本特征所决定的。[1]在世界化的过程中,世界宗教发展的趋势往往会形成局部地区的难点、焦点和世界性的热点、重点,对整个世界的格局和发展走向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2] 1 基督教 1.1 基督教的起源 基督教发源于公元1世纪左右罗马帝国统治下的巴勒斯坦地区和小亚细亚一带。在这个地区居住的犹太人,受到罗马统治者残酷的压迫,所以,一部分犹太人便把希望寄托于犹太经典中关于“救世主”拯救人类苦难的传说,这样,一种有别于犹太教的新教派便逐步形成了。这种新教派的传道者在巴勒斯坦各地传教,宣扬“救世主”就是上帝的儿子耶稣,他奉了上帝的旨意降临人世来拯救苦难的人类。“救世主”在希腊语中称为“基督”,所以,这种新教派后来就被称为基督教。根据基督教的传说,耶稣是12月25日降生于耶路撒冷的, 后来这个天就成了基督教的重要节日——圣诞节。耶稣为完成自己的使命,率领着12个门徒

世界三大宗教(课时)

第8课世界三大宗教(1课时) 张永新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说出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的产生时间,创始人,主要经典,基本教义;阐释宗教产生的原因;探讨宗教在现实中的作用。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归纳、比较三大宗教产生、发展和演变的历史过程,认识世界文化现象的共性。 3.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对三大宗教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宗教是人类文明的特殊表现和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历史现象,宗教信仰,宗教情感,以及同这种信仰和情感相适应的宗教仪式和宗教组织,都是社会的、历史的产物。 重点难点 本课教学重点:三大宗教产生、发展。 本课教学难点:三大宗教产生的原因和基本教义。 教学过程设计 导入新课 师:在学习这课之前,让我们首先了解一些有关宗教的基本知识。 小知识: 宗教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对人们现实生活的虚幻反映,是一种唯心主义世界观,宗教在其发展中,逐渐形成了宗教信仰,宗教感情以及与之相应的宗教组织,设施,教义,教规,仪式和专门的神职人员,有众多教徒。因此在现实生活中,宗教是一种不可忽视的社会力量。宗教不是从来就有的,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人类思维能力发展到一定水平而出现的社会现象。他有着漫长的历史,迄今为止世界上广泛流传,对社会生活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世界上形形色色的宗教,不知有多少种,一个民族就有一个宗教,没有哪个国家没有宗教,基督教有20亿信徒,占世界人口33%,伊斯兰教有12亿信徒,占世界人口20%,佛教有3.5至4亿信徒,占世界人口的6%。没有宗教信仰的人主要在中国,占13%。 通过上述的材料,我们会发现有宗教信仰的人口要远远多于没有宗教信仰的人口,其中光信仰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的人口就占了世界人口的近60%。为什么会有这么多人信仰宗教?总教是如何产生的?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是如何成为世界性宗教的呢?今天我们就探究一二。 一、宗教产生的根源 师:通常说来,人的内心深处都有一种宗教需要,这种宗教需要存在的原因主要是,人类虽然是地球上最高级的生物,但人类对于他们的起源、未来的归宿以及现世生存的意义并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