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区域经济学教学大纲

区域经济学教学大纲

区域经济学教学大纲
区域经济学教学大纲

《区域经济学》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1.中文名称:区域经济学

2.英文名称:Regional Economics

3.学科编码:020202

4.课程性质:区域经济学为经济类应用经济学专业的基础课,区域经济学

专业的必修课。

5.教学方法:以课堂讲授为主

6.课时安排(建议):36学时

7.与其他课程的联系:区域经济学是我国经济学门类应用经济学一级学科的二级学科。它是新型的经济学分支学科,与应用经济学一级学科中的国民经济学、国际贸易、产业经济学、数量经济学、财政学以及城市经济学相互交叉,又与理论经济学中的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有不同程度的交叉。区域经济学,又与地理学一级学科人文地理学中的经济地理学密切相关。因此,本课程的学习有助于加强这些学科之间知识的融会贯通。

二、课程基本目标和要求

区域经济学是研究生产要素区际转移规律及其影响区域经济发展机制的学科。本学科的基本目的很明确,就是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基本掌握区域经济系统运行规律、生产要素转移规律、区域系统非均衡形成机制、区域经济结构演进及区际经济结构差异、区际差距形成机理及其变化趋势、区域协调发展机制与区域经济政策。本课程要求学生熟练掌握上述理论。

区域经济学又是实践性和强的学科,强调国外区域理论与国内区域理论的结合、传统区域理论与最新区域理论的结合、区域经济理论与区域经济实践活动的结合,并从区域经济现实中抽象出区域经济内在规律。本课程要求学生,能够利用区域经济学的基本理论来解释现实中的区域经济现象,能够利用区域经济学理论来指导具体的区域经济实践活动。

三、教学内容组成

区域经济学主要的讲授内容,包括绪论和10章。讲授内容,主要围绕生产

力布局理论、区域经济发展理论、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理论、城乡统筹理论以及区域政策五大部分进行展开。

绪论介绍了区域概念、区域经济学的形成、研究对象和内容、区域经济主要特征等。第一章介绍了中国特色的区域经济学理论框架,具体包括马克思主义区域经济思想、中国特色的区域经济理论的形成、新时期中国区域经济学理论研究的主要方面。

生产力布局理论,主要包括在第二章,主要介绍了生产要素、不同的区位理论,目的是要解决生产力布局的基本原则问题;

区域经济发展理论,主要包括在第三章、第四章,主要介绍了区域经济发展理论、模式和区域产业结构的演进,目的是要解决区域经济是如何增长以及经济结构如何演进的问题;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理论,它包括本教材的第五、第六、第八章,主要介绍了区际竞争与合作、区际收入差距、绿色经济(可持续发展),目的是要解决区域间对资源要素的竞争、要素聚集强度导致的收入水平差异和资源环境问题。

城乡统筹理论,它包括第七章,主要介绍了城市化、乡村经济以及统筹城乡协调发展问题,目的是要解决如何实现城乡统筹发展问题。

区域决策,它包括第九、第十章,主要介绍了区域发展规划、区域经济政策问题,目的是要解决区域规划的基本原则和区域经济政策的基本内容。

四、主要教学内容(分章节介绍)

绪论(4学时)

一、基本内容和主要目的

本部分主要介绍了区域的概念、区域经济学的形成与发展、区域经济学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以及研究方法、区域经济“块状特征”。主要是让学生了解区域概念、区域经济特征、主要研究内容以及国内外区域经济学的形成与发展概况。主要为初学者提供区域经济学的基本概况。

第一节区域经济学的形成与发展

1.区域概念与类型

区域是根据区内经济活动的某些同质性特征以及经济活动的相互作用强度来划分的某一片地区。区域可以划分为连续空间和离散空间,离散空间又可以划分为同质区和功能区。

连续空间和离散空间;同质区域和功能区域

2.西方区域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

古典区位理论;新古典区位理论;区位研究转向区域研究;经济活动空间聚集机制研究。

3.中国区域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

改革开放前:区域经济学的萌芽时期;

改革开放开始到20世纪90年前:区域经济学初步形成阶段;

20世纪90年代到十八大之前:区域经济学理论和实践活动获得蓬勃发展阶段;

中共十八大以来:实施新时期区域协调发展战略阶段。

第二节区域经济学主要的研究内容

1.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经济活动空间布局;区域经济活动协调;区域决策。

2.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内容

经济活动空间布局;区域的自组织能力;区际分工与联系;地域结构演进;政府调控。

3.区域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本学科的研究奠定世界观和方法论基础;

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是区域经济学研究的基本原则;

区域经济学研究必须做到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

第三节区域经济的基本特征

1.形成块状经济的客观基础

生产要素的不完全流动性;

商品交易和提供服务的空间障碍;

经济活动的不完全可分性;

创新能力的区位锁定和技术溢出的局部性

2.区域经济的主要特征

循环累积因果关系决定经济活动的空间格局;

内生力量促使形成区际差距;

区域经济总存在要素快速聚集期;

区域经济具有路径依赖特征;

产业聚集导致的经济租金呈现出先升后降的变化趋势;

区域经济政策发挥重要的作用

二、重点和难点

第一个重点是如何理解区域概念的问题,尤其是理解连续空间、离散空间以及同质区域和功能区域的划分及其区别;第二个重点是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内容;第三个重点是块状经济的客观基础和区域经济的特征部分。

本部分的一大难点是区域概念和区域类型分类问题。空间分类的不同,其研究内容和相应的理论也不同。连续空间是无边界的实体空间,在这种空间中考察的是具体事物之间的实际距离和运输成本,因此与这种空间相关的理论就是区位理论。离散空间是有具体边界的实体空间,因此在这种空间中研究的是内生要素如何促使区域经济增长(对同质区域而言)以及如何利用外生要素促进区域经济增长(对功能区域而言)的问题,因此与这种空间相适应的理论就是各种区域经济增长理论,这种理论与区位理论是不同的理论。

第二大难点是六大块状经济特征的理解。理解这种块状经济特征的关键是理解促使经济活动空间聚集的三种效应,即市场接近效应、生活成本效应以及市场拥挤效应(三种效应的解释可以参考第二章第二节的第四部分)。

第一章中国特色的区域经济学理论框架(2学时)

一、基本内容和主要目的

区域经济学理论是指有关区域经济发展和变化的规律的理论。中国共产党在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来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过程中,逐步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区域经济学理论框架。中国特色的区域经济学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部分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了解中国的区域经济学理论是在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来指导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过程中形成的,是马克思主义区域经济思想的进一步发展和深化。

第一节马克思主义区域经济思想

1.马克思主义生产力均衡布局和协调发展的思想

2.马克思主义城乡融合发展的思想

3.马克思主义区际分工与协作的思想

第二节中国特色的区域经济学理论的形成

1.生产力均衡布局理论

2.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理论

3.区域经济协调与协同发展理论

4.城乡统筹理论

5.新时代以人民为中心的平衡充分发展理论

第三节新时期中国区域经济学理论研究的主要领域

1.中国区域经济学理论研究的新进展

完善区域发展战略,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坚持顶层设计,推动区域协同发展;

强调跨区域发展,以经济带建设构建中国区域发展新格局;

坚持主体功能区制度,保障国家和区域生态安全。

2.新时期中国区域经济学理论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构建完善的区域经济学理论体系;

重视我国重大区域经济问题研究:区际协调发展与区际公平;新型城镇化与城市群;产业转移与转型升级;扶贫开发与区际公平;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建设;国家重大区域、国家级重点区、重大基础设施的引领与建设;区域经济政策与区域管理。

二、重点和难点

本章的重点是把握生产力均衡布局理论、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理论、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理论、城乡统筹理论、平衡充分发展理论。

本章的难点是如何把这些中国特色区域经济学理论框架与后续的不同章节的内容节衔接起来问题。本教材的基本思路很明确,第二章解释的是生产力布局理论;第三、第四章解释的是区域经济发展理论,涉及到区域经济发展理论、模式和区域产业结构的演进;第五、第六、第八章解释的是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理论,涉及区际竞争、区际收入差距、绿色经济;第七章解释城乡统筹理论。区域经济学又是有关区域决策的学科,故第九、第十章讨论的是区域决策问题,涉及到区域发展规划、区域经济政策等。

第二章生产要素配置与产业聚集(3学时)

一、基本内容和主要目的

区域经济空间是人类活动的特定场所,各类生产要素在空间中的配置决定了产业的构成方式,产业的聚集成为空间结构的主要特征。本章讨论的主要是生产力布局基本理论,包括生产要素、区位理论、产业布局与产业聚集,作为案例研究,介绍了中国产业布局的变化趋势。

主要目的是让学生掌握生产力布局的基本理论,并根据此理论研判所在地区生产力空间布局的变化趋势。

第一节生产要素及其流动性

根据生产要素构成的性质,可以将区域经济发展当中的生产要素分为不可流动性要素、可流动性要素和基础性要素。区分生产要素的流动性是区域经济分析的基本前提。

1.不可流动性要素

自然资源的概念及其内涵;自然资源利用的特点

2.可流动性要素

资本;人力资本要素;科技要素

3基础性要素

制度要素、市场要素、交通运输要素、

第二节区位理论

区位理论又称空间理论,是研究人类活动,包括产业、城市和区域经济活动的空间组织及优化理论。经济活动的存在和运动,都会占据一定的空间,从而在空间上形成一定的地理分布和移动。只有这种分布和移动合理,才能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因此它的产生与社会分工和经济发展紧密相关。

1.农业区位论

农业区位论是德国经济学家杜能于19世纪前期提出的最早的古典区位理论。主要研究如何布局农业生产才能最大限度地节省运输成本的问题。

2.工业区位论

工业区位论由德国经济学家韦伯提出的,其理论核心就是通过对运输、劳动力及集聚因素相互作用的分析和计算,找出工业产品的生产成本最低点,作为配置厂商的理想区位。

3.市场区位论

廖什在1939提出的,廖什把市场需求作为空间变量来研究区位理论,进而探讨了市场区位和厂商利润最大化的区位,这一理论的产生标志着区位理论由古典区位论发展为近代区位论。

4.新经济地理学的区位理论

传统的以新古典经济理论为基础的区域经济理论通过规模报酬不变、外生的比较利益等前提假设得出了相应的区位理论、区域增长及发展理论。但随着规模经济、聚集经济、外部性等概念的引入,形成了新经济地理理论并以此来解释经济活动的空间聚集与分散。

5.区位理论评述

区位理论的应用:经济活动的区位选择;经济活动的空间组织;经济活动空间聚集机制。

区位理论的局限性:当前经济环境与一百年前的经济环境完全不同,不能生

搬硬套;以完全竞争为基础,静态的、局部的均衡分析;只考虑有形因素的影响而没有考虑无形因素的影响。

第三节产业布局与产业聚集

区域经济发展的微观基础是区域的企业。企业在区域内部的空间分布,形成产业布局;产业布局又是区域空间结构的基础。所以,产业布局理论是区域经济研究的出发点。

1.产业布局指向

产业布局指向的内涵;产业布局指向类型;产业布局指向的新变化

2.产业转移与产业承接

产业转移的基本理论;承接产业转移的基本原则;

3.产业聚集

聚集和分散;聚集经济及其类型;聚集经济的源泉;

4.产业集群与地域合理规模

产业集群的概念;地域合理规模;地域合理规模的评价标准;

第四节中国产业布局的变化趋势

梳理中国产业空间布局演化态势是理解过去和目前区域政策和空间经济走势的重要前提。

1.我国产业布局的趋势判断

东部沿海仍将是产业布局的核心地区,东西部地区人均收入差距可望缩小;沿海三大都市圈将继续主导中国产业布局,中西部城市群作用上升;四大板块的区域格局得到巩固,区域协调发展初步得到实现;经济带成为产业发展的主要依托;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加快发展,资源型地区经济转型发展与坚持陆海统筹发展,已成为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

2.以产业转移为动力促进产业布局优化

调整布局指向,积极推动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业的转移;进一步推进产业在城乡和区域之间转移;注重产业链转移,同时注重配套能力的建设;推动大区域之间资金、技术与资源的分工与合作。

3.优化产业布局的主要对策

建立促进产业转移的差异化产业政策;建立促进产业转移的要素激励机制和

利益协调机制;促进工业布局的区域集聚和园区化;推进国际区域经济合作。

二、重点和难点

本部分的重点是区位理论、产业布局与产业聚集理论,尤其是产业布局指向、产业转移的基本理论、承接产业转移的基本原则、产业聚集理论、聚集经济及其类型、聚集经济的源泉、产业集群等是学生必须要掌握的基本知识。

本部分的难点是区位理论,尤其是新经济地理学的区位理论较为抽象,因此授课教师在授课时要强调这些难点。

第三章区域经济发展理论与发展模式(3学时)

一、基本内容和主要目的

本章介绍区域经济学发展的概念、阶段、理论以及模式,以便使学生了解区域经济学的发展脉络,并总体上把握区域经济学的概况。初学区域经济学的学生可以通过本章,对区域经济学有基本的了解,为后面的深入学习打下了基础。

第一节区域经济学发展概念与发展阶段

1.区域经济发展的内涵;

2.区域经济发展的形式;

3.区域经济发展的阶段。

第二节区域经济发展理论

1.区外需求:输出基础理论;

2.区外供给:哈罗德-多马区域模型;

3.要素禀赋与区域经济增长;

4.区域经济发展机制。

第三节不同发展模式及中国发展模式变化过程

1.经济发展的均衡与非均衡模式;

2.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模式的变化。

二、重点和难点

本章的重点是典型区域经济发展理论的比较分析以及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模式的演进过程。典型区域经济发展理论的比较分析也是本章的难点。

第四章区域产业结构演进(3学时)

一、基本内容和主要目的

本章重点介绍了区域产业结构演进问题。主要目的是使学生了解区域产业结构的发展脉络,并较为深入地了解中国区域产业结构演进过程。

第一节区域产业结构演进及其度量方法

1.区域产业结构划分;

2.产业结构演进规律;

3.区域产业结构演进的度量方法;

4.产业集聚与分散的度量方法;

5.区域产业结构演进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

第二节区域产业结构配置

1.主导产业、关联产业和基础产业;

2.区域产业结构合理性评价;

3.区域产业结构优化。

第三节中国区域产业结构配置

1.区域产业结构趋同与趋异;

2.中国区域产业结构变迁。

二、重点和难点

本章重点是主导产业选择标准以及我国区域产业结构变化特征,产业结构优化标准的动态性以及我国产业趋同现象背后的原因分析是本章的难点。

第五章区域竞争与合作(3学时)

一、基本内容和主要目的

本章论述区域分工的基础和形式,考察区域合作和区际贸易对区域发展的影响,结合要素流动及产业转移趋势,论证区域一体化的发展规律。

主要目的是使学生掌握区际分工理论、双边和多边贸易理论、区域经济一体化、生产投资转移等基本理论问题。

第一节区际贸易与竞争

1.马克思主义区际分工理论;

2.区际贸易基本理论;

3.区际资源竞争;

4.区际资本和产业竞争。

第二节区域经济合作

1.区际贸易与工业化;

2.区际分工与专业化;

3.经济自由化与生产、投资转移;

4.区域经济合作及其主要形式。

第三节区域经济一体化与中国的一体化探索

1.区域经济一体化;

2.生产投资转移与多米诺效应;

3.中国区域经济一体化实践。

二、重点和难点

本章的重点是区际贸易产生原因的理论演进以及贸易一体化对不同参与国的差异性影响,为何一些国家会选择保护性贸易政策是本章的难点。

本章的难点是单边、双边与多边贸易问题、区域经济一体化、生产投资转移与多米诺效应的理解和把握。

第六章国民收入区际分配与政府调控(3学时)

一、基本内容和主要目的

本章集中讨论产业分布如何影响国民收入区际分配、如何度量区际收入差距以及区际收入差距的影响因素三方面内容。

主要目的是使学生掌握区际收入分配的基本理论以及度量区际发展差距的一些方法。

第一节产业分布影响国民收入区际分配

1.国民收入区际分配理论;

2. 区际经济发展趋同理论;

3. 区际收入差距度量。

第二节政府有效调控与福利改进

1. 聚集区对外围区的福利补偿;

2. 政府有效调控下的社会福利改进;

3. 政府调控无效时的社会福利损失。

第三节影响我国国民收入区际差距的要素分析

1.区位优势;

2. 基础优势;

3. 政策优势;

4. 要素集聚优势。

二、重点和难点

本章的重点是产业份额分布与区际收入差距的关系以及政府有效调控问题,本章的难点是政府调控对不同区域福利影响以及中国区际收入差距的原因。

第七章城乡二元结构与城乡统筹(3学时)

一、基本内容和主要目的

本部分的主要内容为二元结构理论与城市化、乡村经济与贫困、统筹城乡协调发展。

本章主要目的是,学生通过学习城乡二元结构理论,深入理解中国特色的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理论以及中国特色的城乡协调发展实践。

第一节二元结构理论与城市化

1.刘易斯、拉尼斯-费景汉等二元结构理论。

2.城市与城市体系

城市的形成:农业驱动机制、工业驱动机制、比较优势与贸易驱动;城市体系:城市体系决定、城市规模分布。

3. 城市化动因与机制

农业剩余的驱动机制;共享中间投入品的驱动机制;共享劳动力储备的驱动机制;劳动力资源有效配置的驱动机制;知识溢出效应的驱动机制。

第二节乡村经济与贫困

1.乡村经济的基本特征

经济结构单一,农业技术进步缓慢;生产要素供给长期处于稳定状态,经济增长主要依靠增加要素投入;乡村经济具有显著的生存性和自然性特征。

2.乡村土地和劳动力市场

乡村土地,地域性强;竞争不充分;供给滞后;供给弹性较小;低效率性;政府管制较严;城乡分异的土地制度。乡村市场劳动力市场的发育程度、运转状况对乡村的生产发展、经济发展、社会稳定有着深远的影响。

3.乡村金融市场与公共服务

乡村金融市场,基本生活资金需求、生产资金需求和一般经营资金需求;正规金融与非正规金融并存,金融稳定性差;市场垄断程度高;资本市场建设落后,融资能力低;服务于乡村经济,服务于农户。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生产性、公共事业性、公益基础性、公共安全性服务。城乡基本公共服务的差距。

第三节统筹城乡协调发展

1.城乡统筹的内涵

充分发挥工业对农业的支持和反哺作用,城市对农村的辐射和带动作用,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结构,打破城乡之间的界限,实现资源要素的双向流动。

2.城乡统筹的主要模式

城市工业导向人口迁移的城乡联系模式;发展小城镇的城乡联系模式;综合发展农村的城乡联系模式。

3.我国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的战略和策略

建设城乡统一的要素市场:推进城乡统一的要素市场建设;推进城乡规划、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一体化;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保障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完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完善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加快农村社会事业发展。

二、重点和难点

本章的重点是:城乡二元结构,城镇化与工业化的内在联系,乡村土地和劳动力市场的特点,我国反贫困战略的特点,我国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的主要策略。难点是城乡二元结构理论对我国城乡发展的意义。

第八章区域经济与可持续发展(3学时)

一、基本内容和主要目的

本章的主要内容为可持续发展在区域经济中的内涵、区域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协调、区域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方式和途径。

本章的教学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学习了解,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可持续发展在区域经济中的意义、区域经济发展中如何与生态环境保护相协调。

第一节可持续发展内涵解析

1.经济活动与不可持续性问题的生成

可持续发展概念的提出,源于工业化所带来的一系列不可持续性问题。

2.可持续发展从认识到行动

3.可持续发展在区域经济中的内涵

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是公平性、共同性、永续性、需求性;区域经济中涉及的三类生态环境问题;推进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第二节区域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协调

1.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环境库兹涅茨曲线

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的成因机理。

2.区域经济联系与生态环境联系的矛盾与协调

必须建立起区域生态-经济合作机制。

3.区域生态环境保护与贫困治理的矛盾与协调

在具有生态联系的同一区域内,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的责任。

第三节区域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方式和途径

1.区域可持续发展的行为准则

生态环境承载力约束;协同维护区域生态环境;明确各经济主体责任;完善区域性的生态利益交易与补偿机制;建立企业行为规范;发挥环境非政府组织作用。

2.低碳经济与区域可持续发展

区域发展低碳经济:发展能够有效降低资源消耗,有效降低污染排放,有效降低生态环境损耗的产业;培育与低碳经济趋势一致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适应消费者需求变化发展低碳消费产业。

3.循环经济与区域可持续发展

以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为原则,以“资源—产品—废弃物—再生资源”为资源循环利用模式。区域经济发展中,探索和推进循环型经济发展模式,并推动区域间的低碳经济、循环经济协同。

二、重点和难点

本章的重点是,认识区域经济中,经济增长与生态环境影响的关系;通过哪些途径来协调经济-生态环境的关系;如何协调区域间经济-生态环境的关系。

第九章区域发展战略与区域规划(3学时)

一、基本内容主要目的

本章的基本内容为区域分析与规划方法、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区域规划。本章的目的是,使学生通过学习了解,如何对区域进行系统分析、战略理论和规划方法,怎样识别区域经济发展特征,把握区域经济发展方向。

第一节区域分析与规划方法

1.区域分析与规划方法体系

系统分析;系统预测;策划设计;规划优化;决策与对策

2.区域系统分析常用方法

功效的比较和评价(各种评价指标);结构分析方法—投入产出分析;决策对策方法:SWOT,情景分析。

第二节区域经济发展战略

1.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概述

根据区域现实发展条件,进一步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提出在一定时期的战略目标和为实现战略目标而制定指导思想、方针、重点、步骤及对策。

2.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

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合理布局生产力,解决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区域中人地关系的协调、代内及代际公平与效率的协调、区域内部不同地区之间的协调等。我国实施区域协调发展的努力。

3.主体功能区及其开发战略

根据不同区域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现有开发强度和发展潜力,将国土空间划分为:优化开发区域、重点开发区域、限制开发区域、禁止开发区域。

第三节区域规划

1.区域规划的概念与特性

区际规划解决区域之间的发展不平衡或区际分工协作问题,区内规划是对一定区域内的社会经济发展和建设布局进行全面规划。要求:战略性、地域性和综合性。

2.区域规划的主要类型

总体规划与专项规划;开发性规划与管控性规划;战略性规划和操作性规划;单区域规划与跨区域规划

3.区域规划的系统设计

区域规划的内容:基本思路、重点内容、空间资源配置的空间指导和约束功能、政策表述;区域重点产业部门选择:战略产业(先导、主导、支柱产业)和瓶颈产业;重点发展区域的选择:加快发展区域、公平和可持续发展区域;区域规划的编制设计:系统分析、模拟预测、规划策划、协调决策、跟踪调控。

二.重点与难点

本章的重点和难点是,区域发展战略的内涵,常用的区域规划方法,区域发展决策中如何确定重点发展的产业和地域。

第十章区域经济政策与经济体制改革(3学时)

一、基本内容与主要目的

本章的主要内容为区域经济发展中的政府与市场以及效率与公平问题、区域经济政策的主要目标与工具、区域经济政策效应评价、经济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

本章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通过学习,了解区域经济政策的必要性与可能性、主要目标、基本工具、效应评价,以及深化体制改革和贯彻“新发展理念”背景下如何加快区域经济发展等问题。

第一节区域经济政策的理论基础

1.制定区域经济政策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区域问题的存在和市场机制的缺陷;我国各时期实行的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政策;区域政策理论可能性在于,政府通过干预可以主导区域经济模式;组织可能性在于政府的行政和经济能力。

2.区域经济发展中的政府与市场

区域发展中的市场作用及其缺陷;区域发展中的政府作用及其局限;区域发展中发挥资源配置市场决定作用与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

3.区域经济中的效率与公平问题

不同发展阶段的区域政策总是要在效率和公平目标间权衡取舍。

第二节区域经济政策的主要目标与工具

1.区域经济政策的含义

目标:促进区域均衡发展,提高区域经济效率;工具:激励与限制是政府干预经济的手段;作用对象:落后地区、萧条地区、膨胀地区等;政策主体:超国家组织、国家政府和地区政府;作用层次:宏观、微观。

2.区域经济政策的目标选择

推动经济增长、合理配置资源、促进就业、提高社会福利、扶持产业、促进分工竞争。

3.主要的区域经济政策工具

宏观区域政策工具:差别性财政政策、货币政策、贸易政策;微观区域政策工具:重新配置劳动力、重新配置资本;协调政策工具。

第三节区域经济政策效应评价

1.宏观经济政策评价

分析宏观政策的实施是否使资源配置有效率;分析政策的负面影响;考察政策的协调性问题。

2.微观经济政策评价

把政策实际结果与预期目标比对。判断政策是否有效;是否相符、偏差程度;政策实施的投入产出效益。

3.区域政策评价

区域补偿政策、区域产业政策、公共投资政策效应评价等;事前评价、事中评价和事后评价;概略评价和详细评价;过程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内部评价和外部评价;

4.区域政策效应评价方法:对比分析、偏离-份额分析、成本-收益分析。

第四节经济体制改革与区域经济

1.经济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

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夯实市场经济发展基础;完善现代市场体系,形成公平竞争环境;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提高政府服务效率;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建立现代财政制度;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缩小城乡差距;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培育国际合作竞争新优势;推进社会事业改革创新;生态文明建设。

2.全面深化体制改革,加快区域经济发展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格局与需要解决的问题:区域发展差距过大、落后地区基础薄弱、受体制等因素影响区域无序开发问题依然严重、仍然存在制约区域发展的体制性障碍。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加快区域经济发展。

二、重点和难点

本章的重点是,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区域经济政策的含义、主要目标、政策工具,如何评价区域经济政策效应,理解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与区域经济政策的关系。

区域经济学复习资料

区域经济学 知识点 一.中心地:城市化地区或大都市区内占有支配地位的核心组成部分。是周围区域的中心,是指能够向周围区域的消费者提供各种商品和服务的地点,可以是商店,超市,城市。 二.新产业区:是弹性专精的区域,强调专业化企业之间广而精细的合作,手工技术与现代微处理技术的混合使用,公共和私立部门提供广泛的商业服务。强有力的非正式或制度化地调节企业间的合作与竞争。 三.城镇规模体系理论: 定义:指以一定地域范围的中心城市为核心,由一种规模不同特点各异而又互相关联的城镇组成的空间系统,城镇规模分布是一个区域城市人口规模的层次分布。 特点: (1)关联性。城镇体系的关联性是指体系内部各城镇之间有着合理的分工和密切的经济社会联系,关联性是城镇体系最重要的特征。 (2)整体性。城镇体系的建立,使得各个城镇之间有发达的交通通讯网路连接,从而形成完整的整体。 (3)层次性。城镇体系的层次区域之间的科技合作是科学技术在不同的地区转移和再配置的过程,其内容主要包括科技研发合作、技术贸易和技术转让与技术援助三大类。 四.城乡一体化:以城市为中心、小城镇为纽带、乡村为基础,城乡依托、互利互惠、相互促进、协调发展、共同繁荣的新型城乡关系 五.经济学产生的背景: 区域就是一定的地理空间。区域内的自然资源状况、人口分布状况、交通状况、教育水平、技术水平、工农业发展水平、消费水平、政治制度等等,对于该区域的社会经济活动和生产过程的影响极大。如何使一个区域的经济发展达到整体最优效果呢?区域经济学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应运而生的。 它的形成和发展最早源于1826年德国经济学家杜能提出的农业区位论,至今已有近180年的历史。然而,作为一门相对独立的科学,它大体形成于20世纪50年代。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随着区位研究由微观向宏观领域的不断扩展,以及各国政府为解决区域问题而加强对区域经济活动的干预,大规模开展各

区域经济学(知识要点)

区域经济学期末复习指导 1、区域:“区域”是由地质构造、气候条件、历史基础和现实条件等因素共同形成的地球上的一个特定范围,包含着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的差异性,特别是自然赋存的不均匀。 2、空间:经济活动中的“空间”,是经济变量、经济现象在一定地理范围内的存在形式和客观实体,它以分布的位置、形态、规模和相互作用为特征,不仅是事物的“容器”,而且是区域发展状态的“指示器”。 3、区域经济:指在人类经济资源总量稀缺、赋存不均和不能或不能完全自由流动的前提下,人类的经济活动与特定的地理位置相结合的复合体。简而言之,“区域经济”是指在一定区域内的人类经济活动。 4、区域经济学:区域经济学是一门研究区域经济发展问题的应用性经济科学。 5、区域经济的本质内涵及其基本特征: 1)“区域经济”的定义:指在人类经济资源总量稀缺、赋存不均和不能或不能完全自由流动的前提下,人类的经济活动与特定的地理位置相结合的复合体。简而言之,“区域经济”是指在一定区域内的人类经济活动。 2)区域经济”的基本特征:①经济资源分布的差异性;②经济发展程度的差异性;③经济利益的相对独立性;④经济系统的一定完整性。 6、区域经济学的科学定义及其基本内涵:、 区域经济学是一门研究区域经济发展问题的应用性经济科学。它的基本内涵是:第一,它的研究对象是区域经济发展;第二,它的研究重点是区域经济发展中的“问题”;第三,它的研究要以国家宏观调控和总体战略为指导;第四,它属于应用经济学范畴。 7、邓小平的社会主义区域经济理论(联系实际) 1)“部分先富”论提出:允许和鼓励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企业和一部分人,通过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起来。“部分先富”的战略思考:①改革必须首先打破平均主义;②允许和鼓励“部分先富”必然产生极大的示范和带动作用;③中国的经济建设必须从中国实际出发,按客观经济规律办事。 2)“共同富裕”论伟大构想:“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 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其内涵:①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光辉旗帜,社会主义应当而且能够避免两极分化;②共同富裕不是也不可能是同步富裕、同等富裕,部分先富是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的必由之路;③提倡先富起来的地区和个人,支持、帮助贫困地区及其慢富群体。 3)“两个大局”论:改革开放之初,内地支持和帮助沿海加快发展;到一定

区域经济与国别经济-教学大纲

《区域经济与国别经济》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 课程类型:□通识教育必修课□通识教育选修课 □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 □学科基础课 总学时:16 讲课学时:16 实验(上机)学时: 学分:1 适用对象:国际经济与贸易 先修课程:国际贸易,世界贸易组织 一、教学目标 本课程是面向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学生而开设的专业选修课程,能够帮助学生全面了解当前世界经济形势,不同国家的经济体系,以及区域经济组织的形成与发展历程。帮助学生树立宏观视野,培养学生分析大国行为的思维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我们期望学生能够达到如下目标: 目标1:掌握区域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研究方法。 目标2:能够运用相关理论分析当前国际经济形势。 二、教学内容及其与毕业要求的对应关系(黑体,小四号字)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经济一体化的有关基本概念,不同经济体的发展特征,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发展脉络、不同阶段的特征,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经济影响,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等典型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的发展历程和经济影响,以及未来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趋势。其中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等典型一体化组织为讲课重点,要求学生初步学会用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理论分析和解释国家相关经济行为。 教学中将同时采用教师授课和学生讨论两种形式。将以小组辩论形式探讨是否应加入某一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及其带来的影响。 三、各教学环节学时分配 教学课时分配

四、教学内容 第1章国际经济现状 第一节国际经济格局 当代世界经济格局、宏观状况 第二节各国经济体系 不同性质的国家经济体系 教学重点、难点:不同经济体的发展特征 课程的考核要求:了解 第2章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基本知识 第一节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含义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基本概念、起源 第二节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形成原因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形成原因、规则 第三节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基本理论 区域经济理论起源、代表人物、理论阐述 第三节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基本形式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基本类型和形式 教学重点、难点: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基本形式课程的考核要求:掌握 第3章世界区域经济一体化现状 第一节国际区域经济组织

区域经济学复习资料.doc

区域经济学复习资料 1经济区位:经济区位则是某一经济体为其社会经济活动所占有的场所。 2经济区域:经济区域是人的经济活动所造就的、围绕经济中心而客观存在的、具有特定地域构成耍素并且不可无限分割的经济社会综合体。经济区域是劳动地域分工的必然给果。3区域经济:是具有鲜明区域特色的国民经济,亦是指在经济上有密切相关性的一定空间范围的经济活动和经济关系的总称。它是以客观存在的经济地域单元为基础,按照地域分工原则建立起来的具有区域特点的地域经济。区域经济学:是研究区域经济活动的自组织和区际经济联系,以及与此相关的区域决策的科学。 4区域结构:所谓社会劳动的地域分工就是指相互关联的社会生产体系在地理空间上的分布。巾于地域分工则形成了区域结构,区域结构最终是巾区域产业结构表现出来的。 5新区域经济观: 第一,突破了传统的区域经济学的理论观念。 第二,新的区域经济学不仅扩大了它的研究范围和层次,而且丰富和修正了区域经济学的一系列理论和方法。 第三,科技园区和工业园区是人类进入21世纪所选择的最佳区域经济模式,它为人类科学技术的发现、发明和创造迅速转化生产力提供了极好的区域经济环境。 第四,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国民经济迅速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经济特区的设立。 6综合经济区:综合经济区是一个以中心城市为核心,以交通通信网络系统为脉络,上下级城||了密切联系、城乡结合,拥有某些方而优势和一定经济发展实力,可以为实现更高一级(直至国家)总的发展目标独立承担一个方面任务的连接成片的区域。综合经济区的划分是按极化方法,以区内经济结构的非同一性,即差异互补和相互联系为前提,强调全区功能上的整体性与区内务部门、各个下级区域间经济联系的紧密性,在全国宏观经济战略布局中,形成相对完整的经济结构和体系。 7经济特区:为了发展对外经济技术合作和交流,促进经济发展,山中央政府设立,给予特殊的经济管理权限,允许海外投资者进行投资活动的特殊地区。 8城市经济:城市经济增长是指城市经济的动态演化过程, 是城市经济作为一个整体的规模扩张与质量提高。城市经济增长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研究范畴。 科技工业园区:科技工业园区是科技与经济一体化的模式,他解决了科技与经济相脱离的难题,成为经济增长的核心区(增长极),是经济实现突发式、跨越式、阶跃式的发展模式。 9区域产业结构:区域内具有不同经济功能各产业部门的组成及其比例关系。 10二重结构:二重结构,就是在一国一地区的产业结构中,现代化的领域同未现代化的领域同时并存,在这两个领域之间,存在着相当大的断层。 变动导向理论:区域产业结构变动导向,是指从宏观上看, 区域产业结构沿着一个什么样的方向演进。 11区域经济学:区域经济学是研究区域经济活动的自组织和区际经济联系,以及与此相关的区域决策的科学。 12、类型经济区 13、变动导向理论 14、科技工业园区 18、区域开放度 19、极化效应:根据迈达尔理论,任何一?个区域,不管什么原因,只耍它的发展达到了一定的水平,超过了起飞阶段,就会具有一种自我发展的能力,可以不断地积累有利因素,为自己的进一步发展创造条件。这口寸,即使原先赖以发展的优势巳经消失,它仍可以向前发展。所以在资本主义市场机制自发作用的情况下,发达地区越来越富,贫穷地区则越来越困难。 20、要素禀赋 21、回程效应:同波效应:指为了在发达区域获得更高的报酬,不发达区域流出其劳动和资木,发达区域或核心区域凭借自身的优势,从不发达和边缘区域吸入要素和资源壮大自己,引起不发达和边缘区域的衰落,扩大区域经济差异。 22、涓滴效应:指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并不给与贫困阶层、弱势群体或贫困地区特别的优待,而是由优先发展起来的群体或地区通过消费、就业等方面惠及贫困阶层或地区,带动其发展和富裕。 思考题 1.经济区位的含义是什么? 经济区位则是某一经济体为其社会经济活动所占有的场所。 2.经济区域和区域经济的区别和联系是什么? 3.研究区域经济的意义是什么? 1、我国是一个自然、人文条件差异大、发展极不平衡的大国。 2、西方国家都曾经出现过箫条区、衰落区,我国某些老矿区集中的地区,人口超载地区等不同类型与成因的“问题区域”至今还没有针对性强,具体可操作的区域政策。 3、任何资源空间优化配置方案的实现,必须以各利益主体合理权益得到保证为前提。 4、区域经济学的基本理论有哪些内容? 关于区域经济发展差异形成机制,即区域结构变动的理论——地域分工理论;大国经济的区域化发展规律——区域经济非均衡增长理论;关于单个区域经济发展的静态研究理论——经济增长理论。此外,还有区域经济发展梯度理论、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理论、区域经济产业结构理论等 5、传统的有关区域经济学研究的观点有哪几种?请分别论述。 6.区域经济问题与凯恩斯主义的国家干预政策有什么关系? 7.战后区位论有哪些特点? 8.从五个层次上阐述新区域经济观。 第一,突破了传统的区域经济学的理论观念。 第二,新的区域经济学不仅扩大了它的研究范围和层次,而且丰富

区域经济学的课后答案

区域经济学的课后答案 1. 区域经济学的基本任务是什么? 2.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大国,区域经济学的特殊作用是如何体现的? 3.区域经济学的主要研究内容是什么? 4.举例说明类型区和系统区的相同点和相异点 5.古典区位理论包括哪些内容? 6.古典区位理论向现代区位现论发展的转折点是什么? 7.区域经济学的理论体系是由几个部分组成的? 8.当代区域经济学有哪些主要流派? 9.目前中国区域经济学研究的主要问题是什么? 10.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是什么? 11.自然资源的价值表现在哪些方面? 12.如何评价人力资源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 13.区域经济的制度环境由哪些要素构成? 14.如何实现区域经济的交易成本最小化? 15.中国区域资源环境面临的主要问题是什么? 16.实现中国区域资源环境合理利用的政策措施有哪些?17. 区域经济增长与国民经济增长的关系是什么? 18.区域经济增长的机制有哪些? 19.区域经济增长都有哪些模式? 20.增长极模式的基本理论如何表述? 21.发展轴模式的基本理论如何表述? 22.网络模式的基本理论如何表述? 23.区域经济空间转移模式的理论基础是什么? 24. 区域经济产生衰退有几种原因? 25.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区域经济增长的基本经验有哪些? 26.区域经济发展与区域经济增长内涵的异同。 27.钱纳里是如何论述区域经济发展阶段的? 28.如何理解区域三次产业结构演变规律?为什么? 29.为什么说现代第三产业是工业化高度发展的结果? 30.如何选择地区主导产业? 31.如何构造以地区主导产业为主体的产业结构框架? 32.如何评价中国改革开放以前有悖于产业结构演变规律的工业化道路? 33.为什么中国存在产业结构雷同的顽症? 34.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区域产业结构演变的特征是什么?为什么? 35.21世纪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核心问题是什么? 36.产业布局区位选择的基本要素有哪些? 37.影响区位选择的主要机制 是什么? 38.产业布局指向的指向的概念 如何表述? 39.产业布局指向都有哪些类 型? 40.什么是产业布局指向的新 变化? 41.产业布局地域合理规模与 产业聚集的关系是什么? 42.新产业的基本概念是如何 表述的? 43.我国高新产业布局有哪些 特点? 44.绝对成本学说决定的区域贸 易是如何实现的? 45.为什么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 区进行贸易对双方都有好外? 贸易条件是什么?如何实现区 域贸易利益? 46.俄林是如何用双坐标说明区 域要素禀赋与区域贸易格局 的? 47.中国作为大国,如何发挥动 态贸易利益? 48.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 的贸易条件是如何变化的?21 世纪中国如何不断改善国际贸 易条件? 49.以中国汽车产业的发展为 例,说明雁行产业发展形态说在 中国的运用。 50.美国是如何打破地区封锁, 建立全国统一市场的? 51.中国地区贸易格局最大的问 题是什么?如何解决? 52.区域经济合作如何作用于区 域经济发展? 53.如何认识新要素学说?在区 域经济发展中如何培育新要 素? 54.工贸合作对于珠江三角洲地 区经济发展的作用是如何体现 的?如何评价这种作用? 55.中国地区间资金合作的主要 障碍是什么? 56.如何正确认识旅游业与劳务 输出的关系? 57.如何通过技术合作加快落后 地区发展? 58.与世界主要国家比较,中国 城市设置的特点与问题是什么? 59.论述城市化的概念与内涵。 59.城市化的动力机制是什么? 59.论述中国城市化的轨迹与特 征。 59.论述城乡结构转换对经济发 展的影响,并对其进行定量分 析。 59.克里斯塔勒中心地理论是如 何揭示城市形成过程的? 60.廖什对中心地理论的主要贡 献是什么? 61.城镇体系有哪些类型?各有 什么特点? 62.如何评价中国的城市发展方 针? 63.为什么在“严格限制大城市 规模”的方针指导下,中国的大 城市规模却增长很快?如何评 价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政策的 绩效? 65.中国城镇规模体系存在的主 要问题是什么? 66.为什么说“增加城市个数是 调整城市规模结构的主要任 务”? 67.为什么需要降低中国的设市 标准? 68.简述基础设施的概念与特 征。 69.简述基础设施投资与区域经 济发展的关系。 70.对中外基础设施的规模、结 构进行比较分析。 71.计算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能 源弹性系数,并解释其曲线。 72.论述三峡建设对中国能源现 代化的意义 73.论述中国交通运输结构的特 点及发展趋势。 74.如何确定区域发展重心? 75.中国区域重心的演变轨迹是 什么?请做出合理的解释。 76.核心区与外围区划分的理论 依据是什么? 77.阐述并解释中国核心区与外 围区变化的基本格局 78.如何理解经济区划的功能和 作用? 79.请分析并评价中国现阶段经 济区划的方案。 80.为什么要制订区域经济发展 战略? 81.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基本含 义是什么? 82.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预见性 表见在什么地方? 83.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各类模 式分别适用于什么样的地区? 84.我国目前实施的是哪类区域 经济发展战略? 85.区域定位在区域发展战略的 制定中有什么特殊的意义? 86.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目标体 系包括哪几个主要类型? 87.区域产业结构与重点产业是 什么关系? 88.区域经济规划的基本内容有 哪些? 89.制定区域经济政策的理论基 础由哪几个方面构成? 90.如何理解“超国家层面的区 域经济政策”? 91.区域经济政策的作用表现在 哪些方面? 92.各类区域经济政策之间有哪 些联系? 93.简述区域经济政策中的区域 产业的投资政策。 94.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有哪些质 的规定性? 95.区域创新政策作用在区域经 济发展的哪些方面? 96.如何估量地方政府对区域经 济发展的作用? 97.你对目前关于区域经济政策 理论的争论有什么看法? 98.什么是地区投资环境?它由 哪些要素组成? 100.地区经济环境包含哪些内 容?、 101.地区的文化、政治和法律环 境对区域经济发展起什么作 用? 102.区域投资环境评价有哪些 方法? 103.什么是地区形象?为什么 要塑造地区形象? 104.塑造地区形象要遵守哪些 形象? 105.区域信息标志的建立有什 么作用? 106.为什么说世界经济一体化 为区域经济学的发展提供了最 好的历史机遇? 107.中国区域经济学的特殊历 史使命是什么?为什么? 108.区域经济学发展与分化的 趋势是什么? 109.举例说明区域经济理论对 产业选择的作用。 110.请列举出区域经济学未来 主要的发展方向。 答案 1.区域经济学的基本任务是什 么? 区域经济学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狭义的区域经济学是研究区域 经济发展和区际关系的科学。它 要回答一个区域是如何实现经 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的,各个地区 以及主要城市在全国劳动地域 分工中具有什么样的优势,应该 处于什么样的地位,承担什么样 的功能;应该与其他地区建立什 么样的技术经济联系,如何建立 这样的联系。这是区域经济学必 须回答的问题,是研究任何区域 经济发展起码要解决的问题,也 是别的学科不能替代的研究领 域。 广义的区域经济学是研究区域 经济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区域 经济学是以特定的空间为研究 对象的,而所有的经济现象都会 在这一空间发挥作用,区域经济 学必须研究在各种经济现象的 交互作用下,区域经济作为一个 相对独立整体的一般发展规律。 因此,研究区域经济学需要熟悉 其他相关的经济学知识,研究它 们在区域经济发展不同阶段的 作用方式和作用特征。同时,区 域经济学是以一定的地理空间 为研究对象的,因此,研究区域 经济学必须要熟悉地理学。实际 上,区域经济学是地理学与经济 学相结合的产物它是研究各种 经济现象在地理空间上发展变 化规律的科学。区域经济学是一 门应用性很强的边缘科学。 2.中国作为发展中的大国,区 域经济学的特殊作用是如何体 现的? 根据中国经济发展的特点,深入 研究适合中国国情的区域经济 学是中国经济发展的迫切需要, 在中国跨世纪的发展中,中国区 域经济学担负着特殊的历史使 命。 第一,是中国在新世纪发展中面 临的国际国内形势的需要。伴随 着进入2l世纪的钟声,人类社 会已进入一个全新的时代,发达 国家及相当一部分发展中国家

区域经济学期末复习知识点

区域经济学期末复习知识点 一、简答题 (一)区域经济学主要研究的内容 1.区域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主要介绍区域经济学学科的产生与发展状况。 2.区域经济的整张与发展(主要研究介绍区域经济学发展所依托的资源环境的主要内 容和评价方法,研究区域经济增长的基本理论,促进区域经济增长的主要路和方法, 介绍区域经济学发展的基本规律和实现路径)。 3.区际关系(主要研究区域贸易利益的形成及实现路径,以及区域经济合作的基本理 论和主要内容)。 4.区域产业结构与空间结构(主要研究城乡结构与区域城市体系的建设问题,研究宏 观空间结构)。 5.区域经济政策与管理(宏观政策与管理的角度介绍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与规划的制定 以及如何规范地方政府的职能,制定区域经济政策来指导,监督区域经济战略目标的 实现以及如何改善投资环境,塑造地区形象并提升所在地区的区域竞争)。 6.区域经济学的展望(探讨21世纪区域经济学的发展态势)。 (二)区域经济增长机制 1.要素投入的驱动机制 2.中间产品的投入的拉动和驱动机制 3.产业部门增长的拉动机制 4.先行地区增长的拉动机制 (三)区域经济增长理论 均衡增长理论 1.低水平均衡的描述理论 2.打破低水平循环的增长理论 3.非均衡增长理论 非均衡增长的概念 1.首先发展某一类或几类有带动作用的部门,通过这几类部门的发展,带动其他部门 的发展

2.连锁效应:(前向关联效,后向关联效应,旁侧关联效应) 新增长理论 1.外部性与经济增长理论 2.收益递增与经济增长理论 3.创新与经济增长理论 (四)区位选择基本要素 1.自然因素(自然环境自然资源) 2.社会经济因素(人口与劳动力,资金,市场、运输) 3.科技因素(投资软环境,智力资源) 技术进步改变自然资源的经济意义;技术进步改善了产业本身的分布状况;技术进步改变了产业内部结构。(科技对产业区位选择影响是通过技术进步体现的) (五)产业布局的指向类型 ①能源指向, ②原料地指向, ③劳动力指向, ④交通运输枢纽指向, ⑤无固定指向, ⑥高科技指向 (六)地区主导产业的选择 1.在较高的区位商或专业化水平。 2.在地区生产中占有较大比重,能在一定程度上主宰地区经济发展。 3.与区内其他主要产业关联度高,二者之间的联系越广泛,越深刻,越能通过乘数效应 带动整个地区经济发展。 4.能够代表区域产业发展方向,富有生命力的产业。 (1)根据本区域所处经济发展阶段选择主导产业。 (2)根据产业发展阶段来选择主导产业。 (3)根据产业产品的收入弹性来衡量。 (七)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模式与类型 a)初级产品出口战略。 b)进口替代战略(下游产业进口替代,上游产业进口替代)。 c)出口替代战略。

区域经济学试题答案

?《区域经济学》试题一、判定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区域经济学》试题 一、判定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区域经济开发的主体包括政府和企业。() 2.人力资源开发是区域经济发展的根本推动力。() 3.感应度系数是指某一部门增加一个单位最终使用时,对国民经济各部门所产生的生产需求波及程度。() 4.任何地区都应放弃自身优势去发展那些在全国分工体系中具有优势地位的产业。() 5.后向联系产业是为专门化产业提供产后服务或进一步加工的产业。() 一、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 2.√ 3.× 4.× 5.× 二、不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区域经济学的理论来源包括(AB)。 A.经济地理学 B.区位理论 C.均衡增长理论 D.非均衡增长理论 2.埃德加?胡佛构筑区域经济学的三个基石是指(ABC)。 A.生产要素的不完全流动性 B.生产要素的不完全可分性 C.产品与服务的不完全流动性 D. 产品与服务的不完全可分性 3.区域自然资源利用的类型包括(ABCD)。 A.纯自然资源型 B.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结合型 C.社会资源为主、自然资源为辅型 D.资源缺乏型 4.影响交易成本的区域性原因包括(BCD)。 A. 区域自然环境 B.区域垄断及其竞争

C.区域集团形成及其竞争 D.区域间地方政府及其竞争 5.非均衡增长理论提出的“连锁效应”包括(ABD)。 A.前向关联效应 B.后向关联效应 C. 集聚效应 D.旁侧关联效应 6.区域开发的特点包括(ABCD)。 A.开发对象位置的明确性 B.开发范围的明确性 C.开发的时效性 D.开发行动的综合性 7.区域经济发展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发展的要害性阶段是(B)。 A.工业化初期阶段 B.工业化中期阶段 C.工业化后期阶段 D.后工业化社会 8.产业结构演变的基本动因是(C)。 A.国民生产总值增加 B.海内生产总值增加 C.各产业产品需求收入弹性的差异 D.各产业技术进步及技术结构特征 9.影响产业区位选择的社会经济因素包括( AB)。 A.人口和劳动力 B.市场 C.自然环境 D.自然资源 10.根据区域经济合作主体的不同,区域经济合作可分为(BCD)。 A.国际经济合作 B.民间合作 C.官方合作 D.官民合作 11.区域间的间接投资合作的形式包括(BD)。 A.股份合资 B.信贷 C.契约合资 D.证券投资 12.工业化促进城市化的经济条件包括(ABCD)。 A.工业化水平的不断提高 B.产业结构的递次演进

区域经济学教学大纲(2010版)

区域经济学 教学大纲 一、说明 1. 目的和要求 全面了解区域经济学的基本理论与知识,理解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内容、任务、特点和方法,掌握区域经济学的基本原理、方法和技能,培养运用这些理论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案例及实践环节,达到能进行区域经济的初步分析和研究。 2. 教学方法与手段 课堂教学、案例分析和区域实际调查,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 二、教学内容 第1章绪论 1.1 空间问题与经济学 1.1.1经济学忽视空间问题? 1.1.2经济学对空间问题的关注 1.1.3经济学对空间问题的两次舍弃 1.1.4经济学整合空间问题的三次尝试 1.2 均质与非均质空间分析 1.2.1均质与非均质空间的含义 1.2.2非均质空间分析假设 1.3 传统空间分析路径的特征与局限 1.3.1主流经济学对空间问题的处理 1.3.2区位理论的分析路径 1.3.3新区域经济学的分析路径 1.3.4经济地理学的空间分析 1.4 经济空间——均质与非均质的有机统一 1.4.1 经济学中均质空间分析的困境 1.4.2经济地理学中非均质空间分析的问题 1.4.3经济空间——均质与非均质的有机统一 1.5 区域以及区域经济研究 1.5.1 区域的内涵、本质与特征 1.5.2 区域经济的研究视角 1.5.3 研究对象及主要内容 1.6 区域经济学的形成与发展 1.6.1 区域经济学的形成与发展 1.6.2 区域经济学的基础理论 1.6.3 区域经济学研究状况及其趋势 参考:郝寿义,区域经济学原理,第1章;安虎森,区域经济学通论,第一章;安虎森,新区域经济学,第一章。 第2章区位、区位选择与集聚经济

2.1区位与区位理论 2.1.1 区位的相关概念 2.1.2 基于要素禀赋的区位内涵和特征 2.1.3 区位理论 2.2企业竞争的基本理论 2.2.1寡占市场的基本模型 2.2.2差异化产品市场 2.2.3市场结构和市场绩效 2.2.4进入壁垒与竞争战略 2.3静态区位选择与动态区位选择 2.3.1引言 2.3.2区位选择的基本原则 2.3.3区位选择的目标和过程 2.3.4静态区位选择 2.3.5动态区位选择 2.4区位选择与集聚经济 2.4.1从区位选择到集聚经济的演绎:区域经济研究的微观基础 2.4.2均质空间下从区位选择到集聚经济的实现路径 2.4.3集聚经济的微观机理:一个非均质空间下的区位选择 附:经济活动的区位理论(地理学视角,参考:李小建,2006) ?1.经济活动区位的基本概念 ?2.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因素 ?3.农业区位论 ?4.工业区位论 ?5.商业和服务业区位论 ?6.跨国公司区位论 参考:李小建,经济地理学,第2-6章;张文忠,经济区位论(2000);郝寿义,区域经济学原理,第3章,第4章;安虎森,区域经济学通论,第二章;安虎森,新区域经济学,第三章。 第3章经济区域的形成 3.1 要素禀赋与经济空间 3.1.1斯密的要素禀赋观 3.1.2 要素和要素禀赋 3.1.3要素禀赋的空间分析 3.2 要素禀赋、集聚经济与经济功能区 3.2.1经济功能区的概念 3.2.2要素禀赋与经济功能区 3.2.3集聚经济与经济功能区 3.3 经济区域的形成 3.3.1经济区域概念 3.3.2经济功能区与经济区域 3.3.3专业化与经济组织 3.3.4城市化与城乡二元结构

区域发展区域研究与区域科学复习大纲

名词解释 1、区域分析:对区域发展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诶经特征及其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进行分析,探讨区域内部各自然及人文要素间和区域间相互联系的规律。 2、区域自然资源承载力:一个国家或地区的资源承载力是指在可预见的时期内,利用本地资源及其他自然资源和智力、技术等条件,在保证符合其社会文化准则的物质生活水平所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 3、防护费用法影子工程法 所谓防护费用是指用人们为了消除或减少生态环境恶化的影响而愿意承担的费用来替代生态环境价值的方法。 影子工程法是恢复费用法的一种特殊形式,当生态环境价值难以直接估算时,可借助能够提供类似功能的替代工程或所谓的影子工程的价值来替代该生态环境的价值。 4、区域经济:从一定意义上讲,区域经济就是在一国范围内,以客观存在的地域单元为基础,按照劳动地域分工原则建立起来的具有区域特点的地域性国名经济。 5、区域政策:根据区域差异而制定以协调区域间关系和区域宏观运行机制的一系列政策之和,在宏观层次上影响着区域发展。 6、吸收型技术转移:吸收型技术转移是指某项先进技术由甲国转移到乙国并且将会被乙国消化、吸收并复制出来。 7、垂直技术转移:甲国基础科研成果能用于乙国的应用科学中,或将前者的科研成果用于后者的生产中。 8、绿色GDP 绿色GDP=传统GDP-自然环境部分的虚数-人文部分的虚数

9、区域竞争力:一个地区在竞争和发展过程中与其他地区相比较所具有的吸引、争夺、拥有、控制和转化资源,争夺。占领和控制市场以创造价值,为其人民提供福利的能力。 10、比较优势:建立在要素禀赋基础之上,生产某些特定产品所拥有的相对低廉的价格优势,表现为在区外市场占有较大的市场份额。 11、竞争优势:当一个组织实施一种同类组织无法复制或难以模仿的独特的价值创造战略时所形成的优势。 12、垂直分工水平分工 区域垂直分工是指相关区域在同一个生产过程中的不同生产阶段进行专业化生产、彼此联系而产生的区域分工。 区域水平分工是指相关区域发展不同的经济部门、或者生产具有差异的同类产品所形成的分工。 13、空间管治:是区域管治的重要内容和手段,它是通过划定区域内不同功能、不同建设发展特性的类型区,制定各类型区的开发标准和控制引导要求,其中包括城镇建设控制、生态环境保护、乡村建设、土地资源利用等内容,以空间资源合理配置为目标,实施区域的统一规划,以协调区域内各级政府、各团体、企业、居民等不同主体的利益。 14、科技工业园区高新技术加工区 科学工业园区是一种科学研究与工业生产相结合的综合体,是科研成果商品化的区域,其功能表现为以研究开发为主,包括产品试制和开发生产,而不具有大批量制造、销售、管理或其他实业性功能。 高新技术加工区是世界出口加工区由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换过程中出现的

区域经济学考试重点

区域经济学 第一章导论 1. 什么是区域? 特定的地理空间围,可大可小。视研究的问题与规划的目的决定一个区域的围与所要探讨的区域问题。 2、经济区域 从研究经济活动出发,对地理空间的围划定。指拥有多种类型的资源、可以进行多种生产性和非生产性社会经济活动的一片相对较大的空间围。经常指经济活动相对独立、部经济联系紧密、体系较为完整、具有特定功能的地域空间。 区域经济学研究的区域主要包括三大类:全国国土,一国围特定的区域,以及跨国界的特定区域。 3、经济区域形成的原因 (1)自然禀赋差异即要素分布的非均衡性。 (2)生产要素的不完全流动性。 (3)经济活动的不完全可分性。 (4)创新能力的集中性。 (5)产品和服务的不完全流动性。 4、区域经济学

研究对资源、要素和市场在空间上进行优化配置,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增进社会福利的经济科学。 区域经济学具有很强的综合性,需要熟悉其它相关的经济学知识,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边缘科学。 5、区域开发 区域开发是人类开发利用各种资源、谋求区域经济增长和区域经济发展的过程。区域开发是人们作用于区域经济发展过程的主观行为。 6、区域经济学研究对象 (1)如何组织区域经济发展。 (2)研究区际关系,经济分工与协作。 (3)区域经济政策。 7 、区位理论的初期研究 区域经济学这门学科的母体是区位理论。古典区位理论主要发源在20世纪初的德国。区位理论是微观经济理论。主要包括农业区位论、工业区位论、运输区位论。 8、农业区位论 杜能认为,影响农业布局,起决定作用的是级差地租,即特定农场(或地块)距离城市(农产品消费市场)的远近。在证明这些论点的过程

区域经济学教学大纲课程基本信息中文名称区域经济学

《区域经济学》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1.中文名称:区域经济学 2.英文名称:Regional Economics 3.学科编码:020202 4.课程性质:区域经济学为经济类应用经济学专业的基础课,区域经济学 专业的必修课。 5.教学方法:以课堂讲授为主 6.课时安排(建议):36学时 7.与其他课程的联系:区域经济学是我国经济学门类应用经济学一级学科的二级学科。它是新型的经济学分支学科,与应用经济学一级学科中的国民经济学、国际贸易、产业经济学、数量经济学、财政学以及城市经济学相互交叉,又与理论经济学中的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有不同程度的交叉。区域经济学,又与地理学一级学科人文地理学中的经济地理学密切相关。因此,本课程的学习有助于加强这些学科之间知识的融会贯通。 二、课程基本目标和要求 区域经济学是研究生产要素区际转移规律及其影响区域经济发展机制的学科。本学科的基本目的很明确,就是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基本掌握区域经济系统运行规律、生产要素转移规律、区域系统非均衡形成机制、区域经济结构演进及区际经济结构差异、区际差距形成机理及其变化趋势、区域协调发展机制与区域经济政策。本课程要求学生熟练掌握上述理论。 区域经济学又是实践性和强的学科,强调国外区域理论与国内区域理论的结合、传统区域理论与最新区域理论的结合、区域经济理论与区域经济实践活动的结合,并从区域经济现实中抽象出区域经济内在规律。本课程要求学生,能够利用区域经济学的基本理论来解释现实中的区域经济现象,能够利用区域经济学理论来指导具体的区域经济实践活动。 三、教学内容组成 区域经济学主要的讲授内容,包括绪论和10章。讲授内容,主要围绕生产

区域经济学形成性考核册作业答案

《区域经济学》单元作业题(1) 1-4 一、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 1.区域经济学是地理学与经济学相结合的产物,它是研究各种经济现象在地理空间上发展变化规律的科学。(√) 2.区域发展是一个主观的过程,是人们作用于区域经济开发过程的主观行为。(×) 3.区域经济开发有明确的开发主体,该主体自始至终控制着开发进程。 (√) 4.区域规划的主体包括政府和企业两大类,其中政府是第一主体,企业是第二主体。(×) 5.人力资源开发是区域经济发展的根本推动力。(√) 6.广义的区域经济增长是指一个区域内的社会总财富的增加。 (×) 7.区域内部产业部门的更替,就是把区域经济要素从衰退部门转到兴旺部门来,使相同的投入能够有更多的产出。(√) 8.一个地区的支柱产业就是该地区的主导产业。(×) 9.在区域经济学中,通常用区位商来判断一个产业是否构成地区专业化部门。(√) 10.感应度系数是指某一部门增加一个单位最终使用时,对国民经济各部门所产生的生产需求波及程度。 (×)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 1.区域经济学形成于(B )。 A.20世纪20年代 B.20世纪50年代 C.20世纪70年代 D.20世纪90年代 2.古典区位论向现代区位论发展的转折点是(C )。 A.农业区位论 B.工业区位论 C.市场区位论 D.运输区位论 3.三次产业的划分是英国著名的经济学家(B )首先提出来的。 A.库茨涅兹 B.科林·克拉克 C.配第 D.熊彼特 4.容易陷入纳克斯所说的“贫困恶性循环”之中的是( D )区域。 A纯自然资源型B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结合型 C社会资源为主、自然资源为辅型D资源缺乏型 1 / 14 5.下列哪种产业拥有的影响力系数最大?(A ) A建筑业B农业C采掘业D商业 三、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 1.区域经济学研究的区域主要包括(A C D ) A一国范围内特定的区域B单纯从事某项活动的小区 C全国国土D跨国界的特定区域 2.古典区位理论包括(B C D)。 A中心地理论B农业区位论C工业区位论D运输区位论 3.现代区域经济学的主要理论(A B C )。

区域经济学教学大纲

《区域经济学》教学大纲 一、选用教材和教学对象 本门课程选用丁四保主编的《区域经济学》,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是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2006年1月第1版。也可以选用其他专家、学者新编的教材。 本门课程教学对象是保山学院下辖政治学院政教专业学生,是选修课程。 二、教学学时和学分 本课程计划教学时数为38学时,共3学分。 三、课程内容介绍 区域经济学是研究区域经济活动的自组织和区际经济联系,以及与此相关的区域决策的科学,它是应用经济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是当今经济学研究最为活跃的领域之一。区域经济学是我院经济学专业的一门重要的限选课程,是该专业高年级学生在修完数理统计与概率论、线性代数、西方经济学、财政学、统计学等学科基础课后继续从事经济学专业的学习与实践所要求的必修课程。对该课程的学习与掌握,有助于开阔学生的视野,加深学生的理论功底,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是学生学习发展经济学、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学和产业经济学等相关专业课程的重要辅助。 本课程由三大部分组成:第一部分着重介绍经济区域的基本理论和我国经济区域形成和发展的过程及现存格局;第二部分主要介绍区域经济分析的理论与方法;第三部分是实践部分,以介绍区域经济开发与发展的基本知识及总结我国有关区域经济实践的基本经验和规律为主要内容。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能掌握“区域”、“经济区域”、“区域经济资源与环境”、“区域经济增长和发展”、“区域产业结构与空间结构”、“区际经济关系”、“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区域经济规划与开发”、“区域经济政策与管理”等基本概念、基本方法与基本理论,了解区域经济学的形成背景、发展历程及未来展望,熟悉区域分析与规划的基本方法和技术,并能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分析区域经济问题的思维和能力,学会解决区域经济具体问题的方法,并能独立地进行区域经济政策与管理方面的思考,且能较为科学地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四、教学目的和要求 区域经济学是一门既具综合性,又具边缘性;它集众家所长,又具有自身特点的应用性学科,对该门课程的学习不仅要建立在其它学科的学习基础之上,也有助于其他学科的学习。一般地讲,学习区域经济学,不仅应该具备基本的经济

四川大学区域经济学复习资料

题型:一名词解释2*5 二选择题(单选、多选)7*3 填空3*3 三简答(不能太简)4*10 四论述1*20 第一章 1、Δ经济区域的内涵及特征(内涵构成特征4个要点+解释阐述)经济区域:一国之内具有特定地域构成要素和自主权益,在专业化分工中担负一定职能、经济上尽可能完整的地区。 第一,依托于自然地理区域,但不等于自然区。经济区域是一个空间范畴,泛指人类经济活动的地域空间载体。一方面,经济区域离不开人类的经济活动。另一方面,人类的经济活动,无论处在何种发展阶段,也不管是从事物质生产、劳务活动还是知识创造,都要依托于一定的地域空间。 第二,担负一定职能,在经济上尽可能完整。经济区域具有必要的地域构成要素,是在全国专业化分工中分担一定职能、经济上较为完整的地区。一个较为完整的经济区域必须具备中心城市、经济腹地和经济网络三个地域构成要素。 第三,拥有一定的自主权益,具有共同的经济利益。经济区域是一个主权国家疆域内,赋予了相当权益的经济共同体。相对的自主权和区内各经济主体的共同权益是经济区域存在和发展的根本原因。不拥有相对自主权或区内各利益主体不能协调一致,都不可能形成真正意义上的经济区域。 第四,可能是行政区,但又不等同于行政区。经济区域可分为不同类型,通常按同质性方法和集聚性方法把区域分成同质区和极化区以及基于二者的规划区。不管哪种类型区域,尤其是经济区与行政区重叠区域,其行政区边界是确定的,但作为经济区的辐射、影响范围来说却是没有边界的,或者说边界是模糊的。

2、为什么存在区域经济? 区域经济,泛指一定区域内的人类经济活动。区域经济存在的客观基础是空间差异和历史演进的统一。 第一,自然条件的空间差异性。空间差异性包括了维度、经度、高度性差异 第二,经济活动具有空间依赖性。经济活动都要依托于并落实到一定的地域空间。而且不同的经济活动对于特定的地域条件具有明显的空间选择性和空间适应性。经济活动的空间依赖性是区域经济存在的一般前提。 第三,生产要素的不完全流动性。有些生产要素对地表的附着性很强,在常态下无法自行流动;有些流动性很强的生产要素的流动受到限制。生产要素的不完全流动性,使得经济活动不可能形成空间均衡化,构成了区域经济分异的物质基础。第四,经济活动的不完全可分性,引致了要素的地域结合和特色经济的形成。规模经济与集聚经济使多种要素和经济单位集结在一定地域空间形成经济中心,经济中心通过自己的辐射作用,影响周边地区的要素组合,进而形成一个缜密有序的经济整体。 第五,空间距离成本,是区域经济存在的又一重要基础。有空间就有距离,要克服距离就要付出代价,即空间成本。只要距离存在,生产要素的流动、集聚经济的形成、城市和乡村的联系,总会付出时间和费用。 因而,空间距离与生产要素的不完全流动性、经济活动的不完全可分性共同构成区域经济存在的物质基础。 3、什么是同质区与极化区? 同质区(均质区)是根据区域某些重要因素的一致性或相似性来划分的区域。 极化区(也称功能区/节结区/集聚区)把经济区域看成是由若干异质部分构成,

(完整版)区域经济学各章习题及答案

《区域经济学》习题集 第一章绪论 一、名词解释1、区域2、经济区域3、区位4、经济区位5、集聚经济 1、经济活动相对独立,内部联系紧密而较为完整,具备特定功能的地域空间。 2、是人的经济活动造成的,围绕经济中心而客观存在的,具有特定地域构成要素,并且不可无限分割的经济社会综合体。 3、人类活动(人类行为)所占有的场所。 4、某一经济体为其社会经济活动所占有的场所。它强调由地理坐标(空间位置)所标识的经济利益差别。 5、若干个企业集中于一个地点,能为各个企业带来成本节约等经济利益。(各种经济活动在地理上相对集中所产生的相对节约) 二、简答题 1.区域的特征 2.区域经济学存在和发展的客观基础 3.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4.区域经济学的酝酿、兴起与发展过程 5.自然禀赋的差异性包括哪些因素? 1.地域性、开放性、独立性。 2.自然禀赋的差异性,经济活动的极化性,空间距离的不可灭性。 3.是研究区域经济活动的自组织和区际经济联系,以及与此相关的区域决策的科学。 4.酝酿于上世纪20年代至50年代。凯恩斯主义所倡导的国家干预使一些学者比较系统地提供了区域开发的理论方法。兴起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区域经济学研究通过参加区域开发与规划实践比较系统地建立了区域经济学的理论基础。上世纪80年代以后,区域经济学有了很大发展,主要表现在新理论的创建与实践、区域经济发展与协调、运用最新科技手段上。 5.包括自然条件的不同性、资源的稀缺性,生产要素分布的不均衡性和不完全流动性。 三、对错题(判断对错,并改错)1.市场力的作用倾向于缩小地区间的差别。() 2.区域经济学是“区域”与“经济”的简单叠加。()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