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园林植物景观空间的构景手法

园林植物景观空间的构景手法

园林植物景观空间的构景手法
园林植物景观空间的构景手法

园林植物景观空间的构景手法

植物景观空间即要在具有实用属性的同时还要赋予它美的属性。多样统一是形成美的植物景观空间设计的原则。在植物景观空间中多样统一通过简洁、多样、均衡、强调、秩序和比例6个因素对植物的形态、色彩、质感的合理选择、组织,而得以体现。

1、简洁

简洁是表现美的条件之一,简洁的线形、形状总是比复杂的更具有吸引力。在植物景观空间中创造简洁的最常用的方法就是重复。重复可以通过植物的形态、色彩、质感来体现。具有相同的形态或质感或色彩的不同植物可以通过这一特征的重复统一整个植物空间,既单纯同时又不乏变化。植物形态的重复将带给观赏者视觉上的舒适、宁静感,并形成似曾相识的亲切感。一个空间中可以有各种特征完全一致的植物的重复,一般在形成覆盖式植物空间和竖向植物空间中运用较多,这种景观十分单纯,没有变化,过长会令人感到单调。另外,在设计中更多可以采取植物组群重复的手法,或者使每一组植物组群的1/3与相邻的组相同,这种重复表现出了一定的变化。或确定重复植物的大小、形态、色彩、质感等特征至少有一种是具有变化的,这样使得组群、空间之间都有了联系,形成了统一。

2、多样

过于单纯的构图会令观赏者感到平淡单调,利用多样性则可以控制过多的重复,引发人们的兴趣。植物景观空间形式的多样性同样可以通

过植物的形态、色彩、质感的变化来体现。但应注意,多样性的体现并不是将所有无关紧要的东西进行排列组合,过多的变化只会导致混乱,而应在具有一种控制性的贯穿整个构图的植物种类之后进行变化。这种作为构图基础的植物称为基调植物,用于调整构图的植物称为重点植物,实际上无论植物空间中哪种视觉要素发生了变化,多样性都产生了。

3、强调

在植物景观空间中,强调打破了植物材料的秩序和模式,吸引了人们的注意力以控制空间构图。植物景观中强调作用通常由主景植物来实现。主景植物的选择应考虑其形态、色彩或质感在该植物群体中是否足够突出。对于形态来说,在一个群体中若有一种植物具有对比形态或具有显著的形态特征,将会在群落中凸显出来。质感亦是如此,如果在植物景观中的控制性植物模式的质感为细质,则利用粗质或中性质感的植物即可创造强调效果,反之亦然。同样,利用色彩冲突很容易在植物秩序中获得突出的色彩变化从而牢牢吸引游人的视线。在植物空间构图中,植物间距的差异亦可形成强调。植物按一定间距种植形成秩序,直到间距发生变化,这时变化的植物将很容易被看到,而形成强调。另外,利用线形植物引导视线,视线的终点亦可形成一个焦点。

4、均衡

在植物景观构图中,首先要确定均衡中心。作为均衡中心的植物景观在形态、色彩、质感上应该是强有力的,中心的明确标定可以避免构

图的散漫和混乱。均衡也体现在景深方面。必须保持视线中前景、中景和背景植物的均衡。如果缺少了前景或背景,空间就没有了层次,画面的均衡就无从谈起。另外,前景与背景植物的形态、色彩、质感处理应相对平淡一些,从而突出中景植物,形成均衡感。

5、比例

在植物景观设计中,比例适度是设计中的重要因素。人们总是习惯于在所看到的物体上寻找与自己有关的形象联系来加以比较。合宜的尺度,使人亲切,可以唤起人们的情感。对于比例的研究自古就有,其中比较典型的美的比例包括黄金比、平方根矩形,它对于形成形式优美的构图有着重要的意义,在对植物景观平面、立面的比例研究中,发现其中也蕴涵着典型的比例关系。因此在植物空间设计中要注重植物与植物、植物与群落之间的比例关系,使植物空间景观尺度得体合宜。

景观设计基本要素

景观设计基本要素. 一、园林围墙 空间、组织景色、安排导游而布置的围墙。这种情况在中国传统园林中是经常见到的。随着社会的进步,人民物质文化水平提高,"破墙透绿"的例子比比皆是。这说明对围墙的要求正在起变化,设计园林围墙时要尽量做到: 1 能不设围墙的地方,尽量不设,让人接近自然,爱护绿化。 2 能利用空间的办法,自然的材料达到隔离的目的,尽量利用。高差的地面、水体的两侧、绿篱树丛,都可以达到隔而不分的目的。 3 要设置围墙的地方,能低尽量低,能透尽量透,只有少量须掩饰隐私处,才用封闭的围墙。 4 使用围墙处于绿地之中,成为园景的一部分,减少与人的接触机会,由围墙向景墙转化。善于把空间的分隔与景色的渗透联系统一起来,有而似无,有而生情,才是高超的设计。围墙的构造有竹木、砖、混凝土、金属材料几种。 5 竹木围墙:竹篱笆是过去最常见的围墙,现已难得用。有人设想过种一排竹子而加以编织,成为"活"的围墙(篱),则是最符合生态学要求的墙垣了。 6 砖墙:墙柱间距3-4米,中开各式漏花窗,是节约又易施工、管养的办法。缺点是较为闭塞。 7 混凝土围墙:一是以预制花格砖砌墙,花型富有变化但易爬越;二是混凝土预制成片状,可透绿也易管、养。混凝土墙的优点是一劳永逸,缺点是不够通透。 8 金属围墙: 1)以型钢为材,断面有几种,表面光洁,性韧易弯不易折断,缺点是每2-3年要油漆一次。 2)以铸铁为材,可做各种花型,优点是不易锈蚀又价不高,缺点是性脆又光滑度不够。订货要注意所含成分不同。 3)锻铁、铸铝材料。质优而价高,局部花饰中或室内使用。 4)各种金属网材,如镀锌、镀塑铅丝网、铝板网、不锈钢网等。现在往往把几种材料结合起来,取其长而补其短。混凝土往往用作墙柱、勒脚墙。取型钢为透空部分框架,用铸铁为花饰构件。局部、细微处用锻铁、铸铝。围墙是长型构造物。长度方向要按要求设置伸缩缝,按转折和门位布置柱位,调整因地面标高变化的立面;横向则关及围墙的强度,影响用料的大小。利用砖、混凝土围墙的平面凹凸、金属围墙构件的前后交错位置,实际上等于加大围墙横向断面的尺寸,可以免去墙柱,使围墙更自然通透。 二、园亭 的亭,另是具有实用功能的票亭、售货亭等。 "亭者,停也。所以停憩游行也。"说明园亭是供人歇息休憩的地方,这是本文要叙述的对象。 园亭的位置选择 景好的地方,使入内歇足休息的人有景可赏留得住人,同时更要考虑建亭后成为一处园林美景,园亭在这里往往可以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园冶》中有一段精彩的描述:"花间隐榭,水际安亭,斯园林而得致者。惟榭只隐花间,亭胡拘水际,通泉竹里,按景山颠,或翠筠茂密之阿;苍松蟠郁之麓;或借濠濮之上,入想观鱼;倘支沧浪之中,非歌濯足。亭安有式,

(完整版)城市公园景观设计的要点

浅谈城市公园景观设计要点 摘要:城市生态公园是保护及改善城市系统的生态基础和生态结构,减少大气污染,改善生存环境,保护自然景观以及物种的多样性。城市生态公园的本质还是公园,可以供游人休息,散步,锻炼身体,享受清新空气。人有亲近自然的天性和权利,城市当中的生态公园,不应该以隔离人的活动为代价,而因适当引导和规范人的活动,使之遵循生态原理,创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场所。远景设计研究院提出以下几点的要素: 1、城市生态公园设计的指导思想 生态公园是以森林植物与生态环境等自然景观为主体的郊野型公园, 其规划设计应突出自然景观, 而以人文景观为辅。生态公园在整体上应该是点、线、片、面相结合形成的生态植物群体, 并且通过植物、水体、地形、道路、建筑等要素创造森林公园环境和园林景观。在植物配置上, 采用乔灌草相结合的形式,使具有不同生态特性的植物能够各得其所, 充分利用环境因子, 构成和谐有序、稳定的群落; 在景观上应该体现丰富多彩城市风貌, 体现健康向上的文化氛围。 2、城市生态公园的特征 城市生态公园具有“真”、“健”、“美”的基本特点。 所谓“真”,就是生态公园的建设要体现自然,减少人工雕琢的痕迹,给人们建设真正的自然生态环境。“健”,首先是生态健康,就是生态公园的建设要注重生态效益,要科学的配置,做到防风固沙、水土流失、涵养水源等方面有显著作用;其次是能为人们提供一个旅游、休闲、散步、锻炼、娱乐等生态良性循环的生活环境。“美”,就是景观美学功能, 生态公园是通过绿色植物与建筑、雕塑与绘画的相结合, 营造出自然与意境美。使人们置身其中愉悦心情, 陶冶情操, 提高艺术修养。 3、城市生态公园的景观格局原则 生态优先原则:城市生态公园是建立在以人工生态系统为主导的城市区域内,它以保护自然生态系统为目标。因此,其景观规划应服从于生态优先的原则,即城市生态公园的景观格局规划应首先满足“有利于生态保护的设计目标”,其余的使用功能和美学功能应该尽可能地服从和协调于生态设计的要求。 空间异质性和多样性原则:异质性是景观的重要特征之一,景观空间的异质性的维持与发展是景观生态规划与设计的重要原则。景观多样性是描述景观中嵌块体复杂性的指标,包括斑块多样性、类型多样性和格局多样性。多样性对于景观的生存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它是景观规划设计的准则。 空间异质性依赖于空间尺度,景观中不同斑块的类型与尺度都有不同的变异性和复杂性。空间异质性可以根据其斑块类型的数目和比例、空间排列、斑块形状、相邻板块之间对比度、相同类型板块之间的连接度来形成。 多样性原则不仅讲求的是空间的多样性,也应充分体现在植物品种的丰富性和植物群落的多样性特征上,营造丰富多样的植物景观首先依赖于丰富多样的环境空间的塑造,同时也是为各种植物群落营造更加适宜的生境。 生态可协调性原则:生态可协调性原则是指景观格局构成并不是被动的,完全依据现有自然状况、过程以及现有资源条件来营造景观生态的过程,而是可以主动结合生态、经济、社会等诸多因素来反复协调以最终达到一个满意方案的过程。

校园景观的构成要素

校园景观的构成要素 大学校园景观环境的构成要素是一个复杂的体系。是由建筑、道路、广场、树木、水体、雕塑小品、休息设施、指示牌、宣传栏、大门、围墙、铺地、草坪、花坛等基本物质构成要素所构成的一个有机的、统一的整体。校园形态就是通过这些物质要素的组合表现出来的,校园景观形象就是这些要素按照校园人群的行为习惯、要求式根据一定的功能关系组织的。因此,道路、广场、水体、围墙、树木、绿地、铺地、雕塑小品等和建筑物的外装饰一起,共同构成了校园景观环境的基本部分,除此之外,还包括其他要素,如人、动物、时间、气候等。这些要素可分为以下几类: (l)动态要素动态要素主要涉及人、交通工具、临时性的小品设施、一些生物等;(2)静态要素静态要素主要涉及以下几个面: ①自然环境设施:树木、绿地、山丘、湖泊以及地形地貌等; ②人工环境设施:铺地、环境小品、雕塑、环境构筑物、小品建筑物、路灯、标牌、广告装饰物、花坛水池、喷泉等; ③影响要素:时间(昼夜、季节、气候)、日照、地理、社会文化和经济等;④控制要素:建筑物的风格、造型、色彩和空间形态,以及城市景观环境、城市区域形态等。校园人每天的活动(上课、工作、读书、行走、休息、娱乐、交往等)都离不开校园卜户外空间……这些要素在户外环境中应综合考虑各种自然因素、社会因素和认为因素,才能形成宜人的环境。校园景观环境不是单纯地指具有树林的大面积的场地,而是指由校园必要设施围合而成的开放空间作为基本单元而形成的校园空间,是校园 建筑围或校园建筑与建筑之间的环境,是以建筑构筑空间的式在校园

环境中进一步界定而形成的特定环境。与室环境一样,校园景观环境是校园人基本生活的环境,包含了物理性、地理性、心理性、行为性各个层面,同时它又是一个以校园师生为主体的生物环境。其领域之中的自然环境、人工环境、社会环境是它的重要组成。这些室外环境为人提供了交流、学习、健身等功能。下面我们以中国矿业大学竹苑和二食堂为例针对功能分区、各景观要素进行调研分析。 图一(竹苑+二食堂) 一.植物配置式 概念:按植物生态习性和园林布局要求,合理配置园林中各种植物(乔木、灌木、花卉、草皮和地被植物等),以发挥它们的园林功能和观赏特性。园林植物配置是园林规划设计的重要环节。 容:园林植物的配置包括两个面:一面是各种植物相互之间的配置,考虑植物种类的选择,树丛的组合,平面和立面的构图、色彩、季相以及园林意境;另一面是园林植物与其他园林要素如山、水体、建筑、园路等相互之间的配置。 要素:植物具有生命,不同的园林植物具有不同的生态和形态特征。它们的干、叶、花、果的姿态、大小、形状、质地、色彩和物候期各不相同;植物(主要指树木)在幼年、壮年、老年以及一年四季

城市园林植物空间的构成要素

城市园林植物空间的构成要素 摘要:我国正在进行大规模的城市绿化和景观规划,将城市园林植物空间的营造方法作为研究对象,是想创造出符合城市居民需求的园林绿地空间,对其研究将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关键词:城市园林;园林植物空间;要素 一、城市园林植物空间的植物要素 (一)植物的整体形态 植物个体的整体形态是指植物的树枝、树干、生长方向、树叶数量等因素的整体外观表象。通常植物形态的基本类型可分为:圆球形、椭圆形、锥形、圆柱形、垂枝形、水平展开形和不规则形。其中圆球形植物没有方向性,对构图不会产生破坏性,因此它可以作为背景,衬托形态特征明显的植物形成视线中心而又不会破坏构图的协调。椭圆形、锥形、圆柱形具有垂直方向性,可以加强立面高度创造构图焦点。垂枝形植物具有明显的下垂枝条,易将人的视线引向地面,因此这种植物常被用于创造柔和的线条,成为与地面的视线纽带。水平展开形使人产生宽阔感和外延感,能引导视线向水平方向移动,既可以与垂直方向形状产生对比,又可以在水平方向上联系其它形态。不规则形植物具有奇特的造型,

这就使得它极易吸引人的视线,在突出的位置作为孤植树将会产生不同凡响的吸引力。 (二)植物的色彩、质感与气味 园林植物的色彩千变万化,层出不穷,能够影响设计的多样性、统一性以及各空间的情调和感受,它与植物的其它视觉特点一样,可以相互配合协调使用,在设计中起到突出空间的尺度和形态的作用。植物的色彩主要通过叶、花、果以及树皮等来呈现,鲜艳的色彩给人以轻快、欢乐的气氛,而深暗的色彩则给人异常郁闷的气氛。 园林植物空间的距离感和尺度感也受到植物色彩的影响。鲜艳的色彩使空间距离变短、尺度缩小,如红色能穿透距离迅速作用于人的眼睛,拉近空间的距离感。冷色能增大空间的尺度感。 植物的质感,是指单株植物或群体植物直观的粗糙感和光滑感。它受植物叶片的大小、枝条的长短、树皮的外形、植物的综合生长习性,以及观赏植物的距离等因素的影响。植物的质感可以描述为粗糙和细腻、重和轻、厚和薄、反光和不反光、密和疏等。根据植物自然质感以及予以的不同感受,可大致分为三类:粗质型、中粗型及细质型。不同的质感给人们带来不同的空间感受,以粗质型的植物组合的植物空间具有减小空间尺度的倾向,而细质型的植物使空间扩大。单纯的质感可以使植物空间统一,而多样的质感可以使植物

景观设计要点.doc

植物配置要点 植物配置种植,实际上是一门很有意思的学问,从乔木到花卉、地被,不同的组合和位置选定直接影响景观效果,在这我们谈谈,景观中植物种植施工的一些要点。 实际上,种植效果的关键在于地形的充分营造,苗木甄选,种植方案的连贯性,进度的合理安排,施工养护技巧的成熟度及执行力。 1 | 乔木种植 乔木种植需要较好的空间感,通过种植乔木营造整个场地的骨架。 另外,根据不同的要求采用不同的种植手法,但是大部分采用V,倒V、 W、M、C字型和五饼型。部分精品特选苗孤植、对称、阵列种植。 ▌V字型种植图 定位技巧:先定点主视角线上的第一棵,再定主视角近端一棵,最后是远端。角度根据坡型适当平行打开,避免直角、等边。主视角前方选择矮胖型植株(红色虚线为可参照的林缘线条)。▌C字型种植图 定位技巧:以坡地高点为圆心,选定主视角线上第一棵,并以圆心与此点之间距离为半径,基本平行于地形的外围弧线做圆,在圆弧上选取合适的第二和第三点(红色虚线为可参照的林缘线条)。

▌单骨架混搭二乔种植图 定位技巧:选取坡地高点种植单棵骨架乔木,其体量要明显大于二乔,结合实际在其外围使用V字型或C字型搭配二乔。 优点:混搭手法弥补了V、C字型种植的弱点,视觉上重心明显,天际线饱满,减少了大乔苗木数量和整体造价,符合以中小乔木为主造景的发展趋势。 缺点:组团的体量、气势和年代感要弱于V、C组团。 ▌倒V字型种植图 定位技巧:选取主视角上的坡位高点(不一定是坡地最高点)为W(或倒V)的中心点,W走势与外围弧度保持一致。中心点选择体量最大的一棵,高度冠幅最大。 优点:骨架饱满有气势,层次感强,没有大的视角弱点,重心稳。天际线成伞形,自然美观,组团的时间、空间跨度感大,容易形成好的、厚重的景观品质。 缺点:内凹区需要大灌木或二乔补充,种植层次多,耗时间,搭配容易重复,成本造价偏高。▌M字型双坡造型种植图 定位技巧:选取两坡的最高点为发起点,两坡大小相差较大时,采取四六分的原则,中间过渡位置向大坡偏移,高差较大时同样适用。若出现小坡高于大坡且大小区分明显时,以大为参考原则。树的大小选择时有一定灵活性,中间过渡株选择最小棵,其余通常遵循在主视角上近低远高的原则。

风景园林设计要素

《风景园林设计要素》——读书笔记 2012-07-12 18:43:20 地形 1. 在设计过程中的基址分析记得,正确估价某一已知园址时,最明智的做法是首先对地形进行分析研究,尤其是该地形既不平坦,又不均匀时。基址地形的分析能知道设计师掌握其结构和方位。同时也暗示风景园林师对各不同的用地、空间以及其它因素与园址地形的内在结构保持一致。 2. 设计程序中首要任务之一,通常是要绘制“基础图”(base sheet)或园址的地形图。这种原地形图通常绘有等高线、地界线、原有构筑物、道路及现存植物。原始地形图可通过现场勘测、地图测绘或航测等方式绘制而成。 3. 所有的设计思想和方案,都可以覆盖于原地形图上的透明纸上进行研究推敲和绘制。 1)在原地形图上大致画出用地的功能分区图。 2)研究各用途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它们与原有地形的关系。 4. 从排水的角度来考虑,种植灌木的斜坡为防止流失,必须保持10%的最大坡度,而草坪地区为避免出现积水,就需有不小于1%的坡度。此外,调节地表排水和引导水流方向,乃是园址地形设计的重要而又不可分割的部分。 5. 在大陆性温带地区,朝南的坡向在冬季比其它任何方位的坡向受到的直接日照要多。朝北的坡向在冬季几乎得不到日照。在夏季,所有方位的坡度都可受到不同程度的日照,其中西坡所受辐射最强,这主要因为它直接曝晒于午后的太阳之下。 6. 大陆性温带地区的东南坡向由于不受冬季风的侵袭,而受益于夏季微风的吹拂,冬季太阳的辐射和间接受到夏季午后阳光的光照等原因,而成为最受欢迎的开发地段。 7. 网球场的理想位置应在1-3%的坡度上。 8. 就大多数园址平面图的比例而言(图纸比例尺1:100-1000),等高差一般有1m或0.5m。而地区性的比例而言(图纸比例尺为1:5000-30000),平面图的等高差可为5m、10m、15m。 9. 等高线使用原则: 1)原地形等高线应随手用短线(虚线)表示。 2)改造后的地形等高线在平面图上用实线表示。 3)所有等高线总是各自闭合,决无尽头。 4)等高线决不会交叉。每一条等高线其一侧是较高点,而另一侧是较低点。较低点决不可同出现在一条等高线的两侧。 5)除了要表示一座固有的桥梁或某一挑悬物,等高线是不能互相交叉的。等高线也不应在一幅没有围墙或伸出物的土质园址平面图上交叉出现。但是,如确有围墙的存在,那么等高线将相互重叠,从而在平面图上形成一条单一的直线。10. 在对某一标高点使用插入法时,首先应确定制图比例尺和等高距离比例。第二步是测量水平距离的比例。标高点距离等高线和低等高线的比例,这样便建立了这两个距离之间的比例关系。 11. 修建居民住宅坡度分析:0-1%斜坡,,太平坦不利于排水;1-5%斜坡,理想的地形条件,只需最小程度的挖方;5-10%斜坡,适于楼房建造,但需在坡度较高范围内更仔细地选址;10-15%斜坡,住宅单元需呈错层状,并与等高线平行,以减少挖填土方量,同时还需建造挡土墙;15%以上的斜坡,住宅需采用特殊建

(完整版)植物景观设计原则要点

园林景观设计原则 2008-03-23 13:35 1 植物景观设计的概念 植物是园林要素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作为唯一具有生命力特征的园林要素,能使园林空间体现生命的活力,富于四时的变化。植物景观设计是20 世纪70 年代后期有关专家和决策部门针对当时城市园林建设中建筑物、假山、喷泉等非生态体类的硬质景观较多的现象再次提出的生态园林建设方向,即要以植物材料为主体进行园林景观建设,运用乔木、灌木、藤本植物以及草本等素材,通过艺术手法,结合考虑各种生态因子的作用,充分发挥植物本身的形体、线条、色彩等自然美,来创造出与周围环境相适宜、相协调,并表达一定意境或具有一定功能的艺术空间,供人们观赏[1]。但是,植物景观设计概念的提出是有其时代背景的。随着生态园林建设的深入和发展以及景观生态学、全球生态学等多学科的引入,植物景观设计的内涵也在不断扩展,现代的植物景观设计概念不但包括视觉艺术效果的景观,还包含生态上的和文化上的景观,甚至更深更广的含义。 2 植物景观设计的一般性原则 植物景观设计对于城市及人居生态环境的改善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目前植物景观设计中存在着许多问题和弊端,其功能性得不到满足,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更是无从谈起。尽管有许多研究者提出过这一方面的一些原则,但主要局限在科学性和艺术性等方面,不够全面,因此,有必要寻求一个正确、全面的思想行动准则,以便在各种情况下把握植物景观设计的尺度。以下就植物景观设计的一般性原则作一探讨。 2. 1 以人为本的原则 任何景观都是为人而设计的,但人的需求并非完全是对美的享受,真正的以人为本应当首先满足人作为使用者的最根本的需求。植物景观设计亦是如此,设计者必须掌握人们的生活和行为的普遍规律,使设计能够真正满足人的行为感受和需求,即必须实现其为人服务的基本功能。但是,有些决策者为了标新立异,把大众的生活需求放在一边,植物景观设计缺少了对人的关怀,走上了以我为本的歧途。如禁止入内的大草坪、地毯式的模纹广场,烈日暴晒,缺乏私密空间,人们只能望“园”兴叹。因此,植物景观的创造必须符合人的心理、生理、感性和理性需求,把服务和有益于“人”的健康和舒适作为植物景观设计的根本,体现以人为本,满足居民“人性回归”的渴望,力求创造环境宜人,景色引人,为人所用,尺度适宜,亲切近人,达到人景交融的亲情环境。 2. 2 科学性原则

景观设计重难点要点复习过程

含义 meaning说“同一景象的十个版本”(tenversion softhesa mescene,1976):景观是人所向往的自然,景观是人类的栖居地,景观是人造的工艺品,景观是需要科学分析方能被理解的物质系统,景观是有待解决的问题,景观是可以带来财富的资源,景观是反映社会伦理、道德和价值观念的意识形态,景观是历史,景观是美。关键字:景观 景观设计学;景观设计师;景观设计专业 景观(Landscape):是指土地及土地上的空间和物体所构成的综合体。它是复杂的自然过程和人类活动在大地上的烙印。 景观设计 景观(landscape),无论在西方还是在中国,都是一个美丽而难以说清的概念。地理学家把景观作为一个科学名词,定义为一种表景象,或综合自然地理区,或呈一种类型单位的通称,如城市景观、草原景观、森林景观等;艺术家把景观作为表现与再现的对象,等同于风景园林师则把景观作为建筑物的配景或背景;生态学家把景观定义为生态系统或生态系统的系统;旅游学家把景观当作资源;而更常见的是景观被城市美化运动者和开发商等同于城市的街景立面,霓虹灯,房地产中的园林绿化和小品、喷泉叠水。而一个更文学和广泛的定义则是“能用一个画面来展示,能在某一视点上可以全览的景象。尤其是自然景象。”但哪怕是同一景象,对不同的人也会有很不同的理解,正如meinig所说“同一景象的十个版本”(ten versions of the same scene,1976):景观是人所向往的自然,景观是人类的栖居地,景观是人造的工艺品,景观是需要科学分析方能被理解的物质系统,景观是有待解决的问题,景观是可以带来财富的资源,景观是反映社会伦理、道德和价值观念的意识形态,景观是历史,景观是美。 作为景观设计的对象,景观(landscape)是指土地及土地上的空间和物体所构成的综合体。它是复杂的自然过程和人类活动在大地上的烙印,可被理解和表现为: 风景:视觉审美过程的对象; 栖居地:人类和其他生物生活的空间和环境;

景观:《风景园林设计要素》[美]诺曼·K·布思 著

第七章设计程序 有时候设计程序也可以理解为解决问题的程序。对于园林设计师来说,设计程序主要包括下课步骤: 一、承担设计任务 二、研究和分析工作(包括园址调查) (1)准备基本图纸:现状平面图,简明,清晰,因为在设计程序较后的步骤中要用它(它可以是复制品)。其上的图例不要画得太复杂,太细致。 (2)园址现状景物分类(收集资料)和分析(评估):决定与分类和分析最有关的情况。 (3)征求园主要求: (4)展开设计:设计规划是一个包括全部设计要素和设计需求问题的大纲或检核表。它具有两个目的,一是作为园址调查分类和分析、征求用户意见的综合摘要,二是作为同设计目的再次比较的清单。 三、设计 (1)功能分区图:这些圆圈和抽象符号的安排,是建立功能与空间的理想关系手段。在制作理想的功能分区图时,设计者必须考虑下列问题: 1.什么样的功能产生什么样的空间,同时与其它空间有何衔接。 2.什么样的功能空间必须彼此分开,要离多远?在不调和的空间之间,是否要阻隔或遮挡? 3.如果将一空间穿越另一空间,是从中间还是从边缘通过?是直接还是间接通过? 4.功能空间是开敞还是封闭?是否能向里看,还是由里向外看的空间。 5.是否每个人都能进入这种功能空间?是否只有一种方法或多种方法? 注:理想的功能分区图是画在白纸上,不用任何比例,并与园址已知的任何条件均无关系。 6.一个简单的圆圈表示一个主要的功能空间。 7.功能空间彼此间的距离关系或内在联系。 8.每个功能空间的封闭状况(开放或封闭)。 9.屏障或遮蔽。 10.从不同功能空间看到的特殊景观。 11.功能空间的进出口。 12.室内的功能空间与预想的室外空间一致。 13.注解。 注:必须深入研究理想的功能分区的各种不同布局。不要太固执地坚持一个方案,除非问题简单到只需要一个显而易见的答案。 (2)与用地相关环境的功能分区图(园址功能关系图):园址功能关系图将表示与理想功能分区图一样的内容,不同之处在于多了两个附加考虑因素: 1功能空间必须表现精确的基地条件,包括与原有建筑的内部房间的关系。 2功能空间必须依据比例、尺度来绘制,以助记忆。 (3)设计构思图(初想图):由园址功能关系图直接演变而成。两者不同之处是,初想图的图面表现和内容都较详细。值得注意的是,一些设计者将园址功能关系图与构思图结合在一起,成为一张图。这一步的关键在于,在不妨碍或影响下一步造型设计的基础上,尽可能细致深入地考虑功能关系和尺度。而且还得对每一因素所用材料和高度加以要求。 (4)造型研究:设计师根据头脑中的造型基本主题,把图上的圆圈和抽象符号变成特定的、确切的造型。一个好的设计其建筑和环境是相互协调的,并出现一种强烈的相同造型主题的感觉。要使园址与建筑融为一体,在研究设计造型构图时的第一步,是延伸和强调印象线,有时称“强感线”。这种概念,必须直接将建筑平面上的线条延伸到环境中去,使建筑和环境都共存着统一的线型。当远离建筑时,这种方法的表现就不太重要了。 造型与初想图一样,只处理植物材料的外观形态,而不管植物的细部。 关于造型阶段,最后在强调一句,它最适用于较小的园址(2hm平方或更小),不适合于大面积园址,如公园规划或风景区的开发上。 (5)初步设计: (6)设计草图(总平面草图):总平面图要考虑的问题如下: 1.全部设计素材所使用的材料(木材、砖、石材等)、造型。 2.画在图上的树形,应近似成年后的尺寸。尺寸、形态、色彩和质地,都得经过推敲和研究。在这一步,画出植物的具体表现符号,如观赏树、低矮常绿灌木、高落叶灌木等,都应确定下来。 3.设计的三维空间的质量和效果包括每种元素的位置和高度,例如树冠、凉篷、绿廊、绿篱、墙及土山。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