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太平天国运动有哪些历史作用

太平天国运动有哪些历史作用

太平天国运动有哪些历史作用
太平天国运动有哪些历史作用

太平天国运动有哪些历史作用

导读:我根据大家的需要整理了一份关于《太平天国运动有哪些历史作用》的内容,具体内容:太平天国运动是发生在公元1851年到1864年间的一场旨在推翻清王朝的农民起义,最后以天京沦陷告终。那么呢?一起跟着我来看看吧。太平天国运动的作用介绍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

太平天国运动是发生在公元1851年到1864年间的一场旨在推翻清王朝的农民起义,最后以天京沦陷告终。那么呢?一起跟着我来看看吧。

太平天国运动的作用介绍

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发生在1851年至1864年之间的一场农民起义战争,在这场农民起义战争中清政府受到沉重的打击,加速了清政府腐败统治的灭亡,同时帝国主义的势力也受到很大的影响,太平天国运动的作用是非常大的,也是非常明显的,总结一下太平天国运动的作用一共有三。太平天国运动的作用一:首先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场农民起义战争,这场战争是旧式农民起义的最高峰,在这场战争中清政府受到沉重的打击,加速了它的灭亡,同时帝国主义也受到极大的影响,这场农民起义具有明显的反帝反封建的性质。它使得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进程慢下来。

太平天国运动的作用二:太平天国运动声势浩大的持续了十四年之久,在这十四年中太平天国运动的军民一心,创建了太平天国政权,运动波及到了中国的十七个省市,可以说这次运动鼓舞了后人的反抗精神,使得中国人民在反抗清政府腐败统治和帝国主义侵略的道路上受到极大的鼓舞。

太平天国运动的作用三:太平天国运动是当时世界人民革命斗争的一部分,在这场规模庞大的农民起义战争中不仅仅中国受到了这场运动的极大的影响,而且这场斗争对于推动了亚洲民族解放运动具有深远的意义,同时也震动了欧洲大陆。

总而言之,太平天国运动在历史上的影响是非常深远的,这场运动不仅仅影响到了中国,甚至是影响到了当时整个世界的革命形势。

太平天国运动过程

太平天国运动的过程包括八个部分,分别是金田起义、永安建制、突围北上、定都天京、出师北伐、领军西征、天京事变和防御战。

金田起义发生在1851年1月11日,洪秀全集结了2万人在广西金田村正式宣布起义,建号太平天国,并与杨秀清、冯云山等人组成了领导运动的核心人物。永安建制说的是1851年9月,洪秀全突围北上并成功占领永安,随后洪秀全开始封赏将士。突围北上说的是1852年4月5日,太平军从永安突围,没有攻占下桂林,转而去攻占全州,冯云山被炮弹击中死亡。到1853年1月,太平军已经攻占下武昌,2月又攻下九江、安庆等地。定都天京发生在1853年3月19日,太平军攻下南京,并在此定都,改称天京。出师北伐是1853年5月13日,林凤祥和地方官李开芳等人带领2万军队从浦口出发,经过安徽、河南、山西等地长驱北上,10月29日到达西南的静海和独流镇,并驻扎军队待援。领军西征是发生在北伐的同时,西征的军队领导者是胡以晃、赖汉英等人,他们带领战船千余,军队两三万从天京逆流而上,开始西征。天京事变发生在1856年,杨秀清因为居功自傲,9月初被部下韦昌辉杀死。防御战过后,天京失守,洪秀

全病逝,太平天国运动最终走向失败。

太平天国运动的性质

太平天国运动是一场反帝反封建的农民战斗,它的性质也就是反帝反封建的农民战斗。

对于"反地方封建"这五个字中,"帝"指的是帝国主义,帝国主义是一种政治主张,它的主要内容是通过掠夺领土或建立经济、政治霸权而凌驾于别国之上,当时的中国在列强的眼中是一个地大物博的国家,所以激起了列强瓜分中国的欲望,所以在这样的背景下,太平天国运动给了帝国主义承重的打击。

"反地方封建"这五个字中,"封建"指的是中国长达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它指的是地主或领主占有土地并剥夺农民或农奴的社会形态,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时候,中国的清政府十分腐败,而且极其地懦弱,不断地被外国列强瓜分,所以一些农民阶级决定进行反抗。

所以在太平天国的性质里,还有一个很重要,就是农民战斗,但是也这导致了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因为农民阶级存在着局限性。

其实对于太平天国的运动,史学界一直存在着争议,归纳起来,主要有两种,一是它是一场旧式农民起义,二是它带有资产阶级革命性质,这些都是史学家对于太平天国运动的分析得出的结论,有些人认为,当时的农民已经不是中世纪的封建农民了,所以他们具有资产阶级主派的特点,所以不同的人对太平天国的运动有着不同的见解,让太平天国运动的性质有了争议。猜你感兴趣:

如何认识太平天国农民战争的意义和失败的原因、教训

1、如何认识太平天国农民战争的意义和失败的原因、教训? 意义:(一)是中国近代民主革命准备时期的重要事件 1.沉重打击了清王朝的封建专制统治秩序。动摇了清王朝封建统治的基础,加速了清王朝的衰败过程。消灭了百万清军,促使了清王朝中央集权向汉族地方势力分化,对地方控制的能力削弱。战争也促使土地回归农民,有利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 2.反抗并有力地打击了外国侵略势力,捍卫了国家独立和民族利益。拒绝承认不平等条约和禁止鸦片走私,并与之勇敢作战,延缓了中国半殖民地的进程,充分显示了中国人民不甘屈服于外国侵略势力和坚决捍卫国家独立和民族利益的决心和勇气,表现出农民不仅是反封建的主力军,也是反对帝国主义的重要力量。 3.冲击了孔子和儒家经典的正统权威,瓦解了封建思想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封建统治的精神支柱。 (二)是中国旧式农民战争的最高峰,具有不同于以往农民战争的新的历史特点。历时14年,转战18省。 1.《天朝田亩制度》表达了千百年来农民要求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获得土地的渴望。 2.《资政新篇》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比较系统的发展资本主义的改革方案,反映了先进的中国人试图向西方学习、寻求出路的努力。 (三)对日后的反帝反封建的启迪和鼓舞。 1.在19世纪中叶的近代亚洲民族解放运动中,太平天国起义“时间最久、规模最大、影响最深”,它和其他亚洲国家的民族解放运动一道,有力地冲击了西方殖民主义者在亚洲的统治。有学者认为,太平天国对日本的明治维新产生了作用。 2.对中国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启示和激励。孙中山在辛亥革命时期就以“洪秀全第二”自居,赞扬和宣传太平天国的斗争精神,决心武力反清。 失败原因: (一)主观原因: 1.农民阶级的局限性――不是新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代表。农民作为小生产者的自私、狭隘的一面,导致享乐主义、腐败、分裂甚至自相残杀。 2.指导思想的局限性。 一是没有科学彻底的革命理论纲领。《天朝田亩制度》是希望在落后的小生产的基础上,以平均分配的关系,达到大同世界的幻想,把整个社会改造成划一的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这是违背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的空想。《资政新篇》提出的按资本主义模式发展国家,但是脱离了领袖们的阶级实际,也缺乏实现的土壤和环境,不可能由农民阶级变成现实。 二是没有正确的革命政策方针。农民阶级无法抵御封建思想的侵蚀,革命政权日益封建化,等级、特权观念日益膨胀,内部的宗派争端造成了太平天国的严重内耗,导致了严重的军事政治和思想危机;未能联合其他农民起义力量;在夺取天京后,忙于建设政权和贪图享受,未能抓住时机推翻清政府的统治。 三是太平天国后期拜上帝会等宗教迷信的危害。拜上帝会虽然在初期起到了动员和组织群众的作用,但是它从根本上说与中国数千年的传统思想和风俗习惯相抵触,随着形势的发展,不再适应革命形势发展的需要,并且由于小生产者的局限性,太平天国的领袖的实践活动与他们的理论相悖而行,导致革命队伍的思想混乱和人心涣散。 3.未能明确地反对封建主义:一是经济上,早期坚决镇压、打击地主官僚,废除地主土地所有制,而后期则“照旧交粮纳税”,变相承认了地主的合法地位。二是政治上任人唯

太平天国运动概况

太平天国运动概况: 原因 ①鸦片走私猖獗,银价上涨。 ②手工业者破产。 ③巨额赔款使人民负担加重。 ④自然灾害 根本原因 腐败的封建统治和沉重的剥削,导致阶级矛后激化 经过 酝酿组织一发动起义一永安建制一突围北上一定都天京一颁布纲领一北伐、西征一东征(全盛时 期),天京变乱一太平天国助御战一天京陷落 结果及原因 失败。 ①客观原因:中外反动势力勾结,力最过于强大,联合绞杀太平天国运动。 ②主观原因:一是农民阶级的局限性,二是战略上的失误。 性质 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伟大的反封建反侵略的农民运动 新特点 在反封建的同时又反侵略; 洪仁玕主张向西方学习,提出了第一个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 地位 是几千年来中国农民战争的最高峰(时间长,规模大,提出了农民阶级的上地革命纲领《天朝田 亩制度》) 意义 ①加速了清朝和整个封建制度的衰落与崩溃。 ②打破了西方侵略者把中国迅速殖民地化的企图。 ③是几千年来中国农民起义的最高峰。 ④开始反封建反侵略斗争,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先声,具有深远影响。 ⑤提出第一个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 教训 太平天国的悲剧说明,由于阶级和时代的局限,农民阶级不能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

太平天国的新特点: 1、起义时代新—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起义原因新—既有本国封建剥削,又有外国侵略; 3、起义理论新—利用外来基督思想发动农民反封建 4、治国方案新—提出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资政新篇》; 5、担负任务新—反封同时反侵略; 6、失败原因新—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 7、所属范畴新—旧民主主义革命; 8、国际背景新:是亚洲革命风暴的一个组成部分。 造成这些新特色的原因是因为太平天国发生在半殖半封环境下,世界已经进入资本主义时代。太平天国的历史功绩: 1、反封建:沉重打击了清朝统治,加速了清王朝和整个封建制度的衰落和崩溃。 2、反侵略:对侵略者开展了大规模武装斗争,打破了西方侵略者把中国迅速殖民地化的企图。 3、对后来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斗争有深远影响。 4、提出了第一个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 5、与世界其他地区的反殖民主义斗争相互推动,相互影响,共同打击了西方殖民者。 天平天国运动的失败: 1856年天京变乱成为由盛转衰的转折点,1864年天京陷落,标志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沉重打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也打击了外国侵略者,它冲击了旧的纲常名教,提出了近代第一个具有资本主义 性质的社会改革方案《资政新篇》。它的失败,说明农民阶级作为小生产者的代表,缺乏科学理论武器的指导,承担不起领导中国民主革命的重任。(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根本原因—农民阶级的局限性) 太平天国运动教训: 由于阶级和时代的局限性,农民阶级不能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 太平天国运动影响: 是中国几千年农民战争的最高峰;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是中国人向西方学习资本主义的最早探索;对后来的民主革命有重要影响 太平天国的防御战: 1、再破江北大营和三河镇大捷,是扭转颓势的关键,这两次决定性战役的胜利,使天京、安庆转危为安,基本上制止了敌人长驱直入的进攻。 2、再破江南大营使天京根本解围,这是太平军正确战略的胜利。此后,清朝统治集团也调整了内部关系,重用曾国藩,借助湘军镇压太平天国。 3、进军苏南,给清朝的打击十分沉重,特别是经济方面的打击最为沉重。在进攻上海的战役中,由

高中历史太平天国运动知识点

太平天国运动知识点 一、天国运动兴起的原因: ①根本原因:腐朽的封建统治和沉重的剥削导致阶级矛盾激化。 ②外部原因: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给中国人民带来新的灾难。 ③直接原因:自然灾害严重。 二、从金田起义到定都天京 1、准备: (1)组织准备:1843年洪秀全创立拜上帝教,借此发动组织群众。 (2)理论准备:洪秀全把西方基督教义、中国儒家大同思想和农民的平均主义结合起来,撰写《原道救世歌》、《原道醒世训》、《原道觉世训》,号召群众起来推翻清朝统治。 (3)实践活动:冯云山在广西桂平紫荆山区组织拜上帝会,发展会员,并逐步形成了洪秀全、杨秀清、萧朝贵、冯云山、韦昌辉、石达开等六人的领导核心。2、从金田起义到定都天京: (1)金田起义:1851年初,洪秀全在广西桂平县金田村宣布起义,建国号太平天国。 (2)东乡称王:洪秀全在武宣东乡称“天王”。 (3)永安建制:1851年秋,太平军攻占永安。整顿建制,分封王爵(东王杨秀清、西王萧朝贵、南王冯云山、北王韦昌辉、翼王石达开),初步建立政权。 (4)定都天京:1853年初,太平军攻占南京,改名为天京,定为都城,正式建立起与清政府对峙的农民政权。 三、《天朝田亩制度》: (1)颁布:1853年太平军定都天京后颁布的革命纲领。 (2)内容:①废除封建地主阶级的土地所有制。 ②规定土地的分配原则和分配方法,即“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和“无处不均匀”的原则;以户为单位,不论男女,按人口与年龄平均分配土地。③规定产品的分配原则和分配方法,即“天下人人不受私,物物归上主”的原则,每户留足口粮,其余归圣库。目标:建立“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理想社会。 (3)评价:《天朝田亩制度》是太平天国的革命纲领,它突出反映了农民阶级要求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强烈愿望,是几千年来中国农民反封建斗争的思想结晶。平均分配土地与生产、生活资料统归圣库的规定,违背了社会发展规律,加之当时没有一个安定的环境作保证,因此,根本无法实施。 四、太平天国的全盛时期 1、北伐: 目的:推翻清政府统治。 时间:1853年。 将领:林凤祥、李开芳。 战果:北伐军深入到清朝统治中心地区,牵制了敌人兵力,为太平天国东征、西征的胜利创造了有利条件。失败主要原因:太平天国战略失误,孤军深入,给养

最新人教课标版高中历史必修1《太平天国运动》教材梳理

庖丁巧解牛 知识·巧学·升华 一、太平天国的兴起和发展 1.兴起的原因 (1)阶级矛盾的激化:鸦片战争以后,毒品走私更加猖獗,白银外流和银贵钱贱的问题继续恶化。农民“昔日卖米三斗,输一亩之课有余;今日卖米六斗,输一亩之课而不足”,赋税负担增加一倍以上,以致“民怨沸腾,激成事变”。 (2)民族矛盾的激化:鸦片战争后,外国资本主义加紧侵略,给中国人民带来新的灾难,进一步激化了阶级矛盾。 2.组织酝酿 1843年,洪秀全创立拜上帝教,决心借助上帝权威,宣传反封建思想,以推翻清朝统治。 (1)目的:宣传拜上帝教,推翻清朝统治。 (2)特点:把西方基督教义、中国儒家大同思想同农民的平均主义结合起来。 (3)著作及内容:《原道救世歌》《原道醒世训》《原道觉世训》等文章中指出,“皇上帝”是唯一“真神”,就是中国人所说的“天”,人们都是“上帝”即“天”的“赤子”,人人平等,都是兄弟姐妹。清朝最高统治者是“阎罗妖”,号召人们起来“共击灭之”。 (4)意义:洪秀全将千百年来中国农民要求平等自由的理想,通过宗教的理论表述出来,对广大劳动人民产生了很大的号召力。 3.兴起 (1)金田起义:1851年初,洪秀全在广西桂平县金田起义,建号太平天国,军队称“太平军”,震惊中外的太平天国运动爆发了。不久,洪秀全称“天王”,率军北上。 (2)永安建制:1851年9月在永安整顿建制,分封王爵,初步建立政权。永安建制既是革命形势发展的需要,同时又为太平天国战争的迅猛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4.发展 (1)北上进军:1852年,太平军从永安突围北上,冯云山、萧朝贵先后捐躯。太平军连战连捷,队伍不断扩大。 (2)定都天京:1853年,太平军占领南京,改名天京,定为都城,正式建立农民政权,同清政权对峙。 5.全盛 1853年太平军进驻天京后,采取了三大军事行动:北伐、西征、东征,到1856年进入了军事上的全盛时期。 (1)北伐 ①目的:为推翻清政府。 ②经过:1853年,林凤祥、李开芳率军北上,攻到天津郊区,京师震动,清政府急忙从各地调兵围攻太平军。 ③结果:由于孤军深入,给养和武器供应不足,北伐军浴血奋战两年,全部壮烈牺牲。 ④意义:北伐虽然失败了,但它深入清朝统治中心地区,牵制了敌人的兵力,为西征和东征的胜利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太平天国军事上全盛时期的到来,也有北伐军壮士的一份功劳。 (2)西征: 巩固了天京大本营。因为天京居于长江下游,“自古平江南之策,必据上游之势,建瓴

太平天国历史概述

太平天国历史概述 太平天国运动提出了与历次农民战争不同的施政纲领,初步担负起近代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的任务,主张实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这些历史功绩是无法否定的,具有十分明显的进步意义。太平天国运动作为一次农民战争,也带有农民阶级本身的弱点,最后失败也是正常的。史学工作者的任务是以科学的态度去研究其成功的经验及失败的教训。我们本着百家争鸣的方针,进行探讨与争鸣,也是非常重要的,但不是要把它骂倒骂臭,太平天国是骂不倒的。太平天国史的厄运,在一个学术讨论会上,一位朋友听到社会上有些人对太平天国运动的议论后对我说:“看来太平天国不行了。”我说:“太平天国作为一次运动,早在一百多年前就不行了。但太平天国运动作为一个近代史上的历史事件,它却是永远存在的,至于学界对这一历史事件的褒贬,那不过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而已。”当然,我明白这里说的“太平天国不行了”是指对这场运动的评价。确实,一段时间以来,社会上有一部分人对太平天国运动大有骂倒之势。理由概括起来大约有这么几条:一曰曾国藩镇压太平天国有功,因为太平天国运动破坏了生产力的发展;二曰太平天国破坏中国传统文化,任意烧毁经书;三曰太平天国的拜上帝教是邪教。我把这些贬评说成是太平天国的厄运,是因为这些贬评来势很猛,各行各业的人都有,有学者、教授,也有从事文化事业的工作者,也有党政机关干部,文章发表不少,但很少有过争论。讲的是否事实,是否客观,也很少有人去问个究竟。有些历史研究者虽然有不同意见,但以为对方不是搞专业历史研究

的,因而又常常不屑一顾。其实,对一个历史问题,突然多头并发来阐述一种观点,就不是一个简单认识问题,而是一种思潮了,它的出现必有其社会和历史的原因。思想界和学术界本着“百家争鸣”的方针,进行一些探讨,必要时澄清一些问题,也是一种社会责任,听之任之的态度总是不可取的。其实,在对太平天国的贬评中,有许多观点还是可以作具体分析的。如关于破坏生产力的发展的说法就有欠客观。清中叶以后,生产力已十分落后。由于土地高度集中,农业生产力遭到很大的破坏,社会日趋萧条和贫困。而鸦片战争的爆发,门户失禁,鸦片可以任意输入,严重摧残人民的健康。加上白银外流,国家财政也十分困难。就生产力而言,此时的中国比欧洲整整落后一个社会形态,欧洲处在商品经济的发展阶段,而中国则仍然停滞在自然经济阶段。太平天国运动触动了这种停滞不前的生产力。他们曾经想用《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来改造旧的生产力,不论效果如何,其动机还是应该肯定的。至于说它破坏传统文化,烧毁经书也应作具体分析。在近代中国曾经出现过两次反传统运动,一次是太平天国运动,一次是五四运动。它们所反对象都是孔教和儒学学说。只不过五四运动以民主、科学为武器,而太平天国则因没有掌握科学的武器而使这次反传统的斗争减少了应有的效果。但它作为近代中国最早出现的反传统斗争,其历史意义也是不容否定的。长期以来,孔教和儒学就像一座大山把中国人民压得透不过气来,太平天国敢于举起义旗,确实是要有巨大勇气的。这是进入近代后中国出现的由农民战争领袖发起的一次反传统斗争,尽管出现了不加分析地“敢将孔孟横称

太平天国运动(高中历史)教案

太平天国运动(高中历史)教案 【教学目标】 【教材结构及重点难点】 一、太平天国的兴起和发展 1.拜上帝教 2.金田起义及建立政权 3.北伐、西征和东征 二、《田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 1.《田朝田亩制度》的内容及评价 2.《资政新篇》的内容及评价 三、太平天国的失败 重点:太平天国兴起的原因;《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的积极作用与局限性; 太平天国的性质、作用.

难点:《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的评价 【教学方法】 本节课可采取提问、史料阅读、课堂讨论等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结合在教学过程中可结合图来讲解,增强教学的直观性。在教学中努力教会学生掌握历史学习的基本方法,使学生能基本做到论从史出、史论结合;注重探究学习,善于从不同的角度发现问题,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注意培养学生养成独立思考学习的习惯,以及能对所学内容进行较为全面的比较、概括和阐释的能力。 【导入新课】 1840年至1842年的鸦片战争,对中国社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鸦片战争的影响表现在哪些方面?(学生回答后,教师概括)鸦片战争不仅使中国的社会性质、社会主要矛盾和革命任务发生了巨大变化,而且促使规模宏大的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由此导入新课。 【讲述内容】 一、太平天国的兴起和发展 1.拜上帝教 思考:关于太平天国兴起的原因。课本讲了两个方面,一是客观原因,鸦片战争和阶级矛盾尖锐,对照课本小字"鸦片走私和银贵钱贱"现象进行讲解,说明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和官吏的横征暴敛导致阶级矛盾的激化是客观原因。鸦片战争的主观原因是洪秀全及其拜上帝教的推动。 洪秀全诞生在广东花县一个农民家庭,少小聪颖,但1828——1843年四次参加科举不第,精神受到很大刺激,在仔细研读《劝世良言》后,开始信奉上帝宣传上帝,创立"拜上帝教".让学生思考:洪秀全创立拜上帝教的目的和特点是什么呢?他的拜上帝教同西方的基督教教义是否一样呢?学生回答后教师概括指出:目的是推翻清朝统治;特点:西方基督教义、中国儒家大同思想、农民平均主义的结合起来;文章:《原道救世歌》;《原道醒世训》;《原道觉世训》。这对劳苦大众很有吸引力。2.金田起义及建立政权 对于这段历史,可结合《太平天国形势示意图》和《金田起义》的有关电影材料进行讲述;1851年1月11日,在广西桂平县金田村,洪秀全宣布起义,建号“太平天国”,起义军称太平军。从此,气势磅礴、波澜壮阔的太平天国革命运动开始了。金田起义后,太平军由于受到清军围堵,转战至武宣东乡。在此,洪秀全称“天王”。之后,太平军北上,9月攻克永安,封王建制(展示《永安封王表》),初步建立政权。第二年春,太平军从永安突围北上,出广西入湖南。南王冯云山和西王萧朝贵先后在全州战役和长沙战役中牺牲。两位将领的早逝,对太平天国是一重大损失。1853年初,太平军攻克武汉三镇,声威大震。1853年春,太平军攻克南京,改名为天京,定为都城,正式建立政权,同清政府的北京政权遥相对峙,坚持斗争长达十余年之久,沉重打击了清王朝的统治,也极大地鼓舞了全国各族人民的反抗斗争。 3.北伐、西征和东征 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清军在天京附近建立了江南、江北大营以围困天京。为了巩固政权,推

概括太平天国历史过程

概括太平天国历史过程 一、太平天国运动兴起的原因 1、阶级矛盾尖锐——主要原因(引申出太平天国的主要矛头:反封建) 2、外国的入侵战争赔款、经济入侵(引申出太平天国反帝性质) 3、自然灾害两广地区严重(太平天国爆发于广西的直接原因) 经过鸦片战争,中国的社会矛盾发展了,危机加深了,从而导致了以太平天国为中心、以反封建为主的全国人民大起义。 总之,太平天国运动是长期以来不断激化的阶级矛盾,在民族矛盾刺激下的总爆发。因此,我们可以说:“太平天国运动是鸦片战争炮声的回响”。 二、酝酿 1、洪秀全创拜上帝教(思想发动) (1)思想来源:西方基督教、中国儒家大同思想、农民平均主义。(引出思想特点)(2)著作:《原道醒世训》《原道觉世训》《原道救世歌》 (3)教义: ①“皇上帝”唯一真神论 ②上帝面前人人平等 ③打倒“阎罗妖” 注意比较拜上帝教与基督教思想的不同,从而分析其反封建性。 2、冯云山创立拜上帝会(组织准备) 三、兴起 1、金田起义1851年 2、永安建制(点出太平天国有着浓厚的封建色彩) 3、攻占武昌 4、定都天京(正式与清朝对峙) 四、高潮 1、《天朝田亩制度》——革命纲领 ①土地:不分男女老幼,平均分配 ②产品:圣库 ③评价: A、积极:明确主张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并形成系统的革命纲领,反映了农民阶级废除封建土地制度的强烈愿望,是几千年来农民阶级斗争的思想结晶。成为几千年来农民战争的最高峰。 B、局限:太平天国追求的是一种落后的小农生产。平均主义不切实际,是一种空想。平均主义是一把双刃剑,在革命初期,农民无田无粮,平均主义可调动农民的积极性。但在革命初步成功后,农民分得部分田地,它又易挫伤农民的积极性。 2、军事全盛 (1)北伐: (2)西征:鄱阳湖口大捷 (3)东征:攻破江北、江南大营 小结: 鸦片战争后,阶级矛盾、民族矛盾激化,不堪压迫的农民纷纷揭竿而起。这次农民战争呈现出新的特点: (1)在反封建的同时承担了反帝国主义的任务,这是以往农民战争所不具备的。由于其反帝又反封,所以它遭到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剿灭,这是以往农民战争所不曾遇到的新情况。 (2)近代的中国农民已经能够放眼世界,从西方寻找自己的思想武器。把西方基督教与中国传统的儒家大同思想、农民平均主义相结合,创立拜上帝教。用宗教形式宣扬反封建思想。 (3)颁布了前所未有的土地革命纲领《天朝田亩制度》,尽管由于农民阶级的局限性平均主义不可能实现,但明确的平均分配土地的纲领是几千年来农民阶级梦寐以求的愿望。 因此说,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农民战争的最高峰。 尽管它有诸多新特点,但由于农民阶级的局限性,它不可能有先进的科学的革命指导思想,不可能提出科学的革命纲领,因此它仍然是旧式农民战争的继续。它最终也不可能给中国指出光明前途.大事年表

太平天国的负面影响

尽管太平天国后期尽毁古书之事有所收敛,但洪秀全唯洪氏教义独尊、大搞蒙昧主义的政策并无改变,删书衙的成立便是明证。 然而,不少论者不同程度地承认太平天国此种违反人性、摧残文化的专制蒙昧政策,但又常常从这里引申出所谓太平天国政权的反封建性、革命性。由太平天国经济、社会和文化政策,我们看到太平天国政治上并非人人平等,实行的是等级森严的制度;经济上亦无平均主义,实行的是官僚特权和农民“照旧缴租纳粮”;文化上是消灭传统文化,唯洪氏教义独尊。“酝酿大起义的时候,洪秀全可以用政治上和经济上的平等思想作为发动群众的武器;可是,做了天王以后,他又要用…三纲?思想作为维护自己政权的武器。”(注:茅家琦、方之光、童光华:《太平天国兴亡史》,第159页,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盛名之下的太平天国,不少民众和下层将士们由原先对封建统治的不满和反抗转变成了对腐朽、骄奢的天国新贵们的怨尤。 第三,太平天国的负面影响不容否认 谈到太平天国的历史影响或历史意义,人们总是习惯于使用诸如“太平天国革命沉重打击了封建统治者,大大削弱了清朝统治势力”,“它揭开了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是中国近代史中第一次革命运动的高涨”,“促进了人民大众的觉醒,推动了中国社会的近代化”等等评语。作为一场大规模的农民造反运动,太平天国对封建统治秩序的冲击是可想而知的。它在一定程度上也促使了清朝统治者调整统治政策,影响了晚清的社会结构和政治格局。但是无视太平天国运动实质上仍是一场旧式的以改朝换代为指归的农民战争的历史事实,坚持认为太平天国揭开了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促进了人民大众的觉醒,促进了中国社会的近代化,这是很难令人信服的。马克思在1862年深入了解了太平天国的真相后,曾深刻地指出:“除了改朝换代以外,他们没有抱定什么任务。他们没有提出什么口号。他们所给予民众的惊惶比给予旧有当权者的惊惶还更厉害。他们的全部使命,似乎就在于用奇形怪状的破坏,用全无建设工作萌芽的破坏来和保守派的腐化相对立。”(注:马克思:《中国事件》,《马克思恩格斯论中国》,第137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马克思在这里给太平天国一个准确的定位,那就是毫无建设性的破坏。如果硬要说洪秀全们具有建设性的话,那么这种建设性仅仅表现为对偶像的置换——由敬中国的孔子变为拜西方的上帝,由拜多神变为只拜一神。太平天国运动有着冲击封建统治秩序的作用,但是,它使整个社会付出的历史代价却又是惊人的。它的破坏性表现在许多方面。文化的摧残无须赘述,单是人口的罹难、土地的荒芜就让人触目惊心。在太平军与清军的旷日持久的争战中,无数生灵惨遭涂炭。由于太平天国战争的主要战场正是中国人口最为稠密的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湖北、江西、安徽、江苏、浙江五省,导致五省直接死于这场战争的人口竟达5400多万,另外因饥荒或瘟疫而间接死于这场战争的人口数也达数千万之巨。(注:葛剑雄等:《人口与中国的现代化(1850年以来)》,第109页。上海:学林出版社,1999。)东南富庶之地一时哀鸿遍野,道馑相望,这种惨绝人寰的劫难不仅在中国历史上,即使在整个人类历史上也是空前的。不妨让我们看看相对中立的外国观察者对战后浙江和皖南的考察见闻:“尽管土壤肥沃,河谷地带已完全荒芜”,“不时可见到临时搭凑的小屋,暂为一些可怜的穷人的栖身之处”,“无论是河谷中的田地,还是山坡上的梯田,都已为荒草覆盖,显然没有什么作物能在这枯竭的土地上繁衍”,“很难想象对生命财产的破坏有比这个地方更可怕的,可是这些地方只不过是遭遇同样命运的广大地区中很小的一部分。看过像这样的地方,人们才能了解东亚的种族在感情极度冲动的时候,是能够摧残破坏到什么地步”,“在太平天国叛乱中幸存的人口的百分比,一般说每百人中仅有三人幸存。西天目山庙中以前有四百和尚,乱后仅三十名幸存,但乡村和城市中幸存的比例更低。大多数人是在逃往深山后死于饥饿的,但死于太平军之手的男女及儿童数量也极大。”(注:葛剑雄等:《人口与中国的现代化(1850年以来)》,第97-98页。上海:学林出版社,1999。)对于这场战争的浩劫,自然争战的双方都有责任,我们更不能将战争的灾

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意义

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作用关于1851年到1864年的那场历时14载,转战18省,先后攻 占600多座城市的太平天国运动众说纷纭,然而关于这场战争,孰对 孰错,现在都已经不重要了,一方面是“官逼民反,民不得不反”, 另一方面,太平军也对江南地区造成了极大的破坏,不能否认太平天 国对美好社会理想的追求,但也无法过分歌颂太平天国的历史功绩。 无论如何,洪秀全也算得上晚清衰世中为数不多的大人物,只不 过因为是个令人怀疑的造反者,所以倍受争议。一个取得半壁江山的 人物、一个导致数千万生灵涂炭的人物,其行为的根源当然不能简单 地归结为一种有意无意的大病之后的幻觉,或者某个《劝世良言》中 的“神启”。社会根源和个人的成熟愿望,都是导致起义的重大理由。 太平天国起义是中国旧式农民战争的最高峰——洪秀全颁布革 命纲领。前期,1853年冬,颁布了《天朝田亩制度》,提出改变土地制度和其他改革社会的措施。其内容表现了 农民反封建的要求和 解决土地问题的强烈 愿望。纲领内容的完 备性和深刻性,使太 平天国革命达到了中 国历代农民革命所能 达到的最高思想境界。 它把千百年来农民对 拥有土地的渴望在 《天朝田亩制度》中 比较完整地表达了出 来,《资政新篇》则是 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 比较系统的发展资本 主义的方案。 太平天国起义沉重地打击了封建统治阶级,强烈撼动了清政府的统治根基,有力地打击了外国侵略势力——洪秀全两次建立领导核心,建立与清王朝对峙的政权。前期,在永安建制分封诸王,使太平天囯初具规模,加强了领导力量,提高了太平军战斗力,为太平天国的迅猛发展打下了基础﹔后期,在“国中无人,朝中无将”的局面上,洪秀全选拔了陈玉成、李秀成等青年将领主持军事,任命族弟洪仁玕提理天朝政务,形成了一个新的领导班子,带领起义军英勇地和英、法军队等进行抗争。与此同时,起义冲击了孔儒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削弱封建统治的精神支柱。 农民具有伟大的革命潜力,但他自身不能担负起领导反帝反封建斗争取得胜利的重任。这场战争显示了农民阶级的反抗精神和战斗力量,然而他们无法克服小生产者固有的阶级局限性,无法克止领导集团自身腐败现象的滋生(太平天国诸王为繁华迷惑,养尊处优,专务于声色货利),也无法长期保持领导集团的团结(诸王彼此暌隔,猜忌日生)太平天国以宗教发动、组织群众,1843年创立“拜上帝会”,对动员群众推翻清朝统治的斗争起了重要的宣传和组织作用为太平天囯起义作好了思想舆论准备。但它毕竟不是科学的思想理论,梦想

太平天国运动的经过

一、太平天国运动兴起的原因 1、阶级矛盾尖锐——主要原因(引申出太平天国的主要矛头:反封建) 2、外国的入侵战争赔款、经济入侵(引申出太平天国反帝性质) 3、自然灾害两广地区严重(太平天国爆发于广西的直接原因) 经过鸦片战争,中国的社会矛盾发展了,危机加深了,从而导致了以太平天国为中心、以反封建为主的全国人民大起义。 总之,太平天国运动是长期以来不断激化的阶级矛盾,在民族矛盾刺激下的总爆发。 因此,我们可以说:“太平天国运动是鸦片战争炮声的回响”。 二、酝酿 1、洪秀全创拜上帝教(思想发动) (1)思想来源:西方基督教、中国儒家大同思想、农民平均主义。(引出思想特点)(2)著作:《原道醒世训》《原道觉世训》《原道救世歌》 (3)教义: ①“皇上帝”唯一真神论 ②上帝面前人人平等 ③打倒“阎罗妖” 注意比较拜上帝教与基督教思想的不同,从而分析其反封建性。 2、冯云山创立拜上帝会(组织准备) 三、兴起 1、金田起义1851年 2、永安建制(点出太平天国有着浓厚的封建色彩) 3、攻占武昌 4、定都天京(正式与清朝对峙) 四、高潮 1、《天朝田亩制度》——革命纲领 ①土地:不分男女老幼,平均分配 ②产品:圣库 ③评价: A、积极:明确主张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并形成系统的革命纲领,反映了农民阶 级废除封建土地制度的强烈愿望,是几千年来农民阶级斗争的思想结晶。成为几千年来农民战争的最高峰。 B、局限:太平天国追求的是一种落后的小农生产。平均主义不切实际,是一种空 想。平均主义是一把双刃剑,在革命初期,农民无田无粮,平均主义可调动农民的积极性。但在革命初步成功后,农民分得部分田地,它又易挫伤农民的积极性。 2、军事全盛 (1)北伐: (2)西征:鄱阳湖口大捷 (3)东征:攻破江北、江南大营 小结: 鸦片战争后,阶级矛盾、民族矛盾激化,不堪压迫的农民纷纷揭竿而起。这次农民战争呈现出新的特点: (1)在反封建的同时承担了反帝国主义的任务,这是以往农民战争所不具备的。由于其反帝又反封,所以它遭到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剿灭,这是以往农民战争所不曾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太平天国运动试题含解析

一、选择题 1.(2017·安徽安庆期末)太平天国运动之初,曾国藩指出:“今春以来,粤盗益复猖獗,西尽泗镇,东侵平梧,二千里中,几无一尺净土。推寻本原,何尝不以有司虐用其民,鱼肉日久,激而不复反顾?盖大吏之泄泄(闲谈)于上,而一切废置不问者非一朝夕之故矣。”据此可知,曾国藩认为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原因是( ) A.自然灾害频仍 B.官吏贪暴腐败 C.土地兼并严重 D.社会治安混乱 解析:B 根据材料中“有司虐用其民,鱼肉日久,激而不复反顾?盖大吏之泄泄(闲谈)于上,而一切废置不问者非一朝夕之故矣”可知曾国藩认为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原因是官吏贪暴腐败激化了阶级矛盾。 2.英国驻上海领事馆领事曾说:“这支队伍在它离开南京大江(扬子江)北岸的那一天起,除那些伪装的信使所能维持的来往以外,所有同南京友军的交通都是被截断了的。”“这支队伍”指的是太平天国的( ) A.东征军 B.西征军 C.北伐军 D.远征军 解析:C 本题考查学生获取、解读信息的能力。由“南京大江”“同南京友军的交通都是被截断了的”等信息判断,“这支队伍”指的是太平天国的北伐军。 3.(2017·四川绵阳期末)《天朝田亩制度》规定:“凡天下,树墙下以桑;凡妇,蚕绩缝衣裳;凡天下,每家五母鸡,二母彘,无失其时。”此规定反映了太平天国( ) A.具有鲜明的小农意识 B.追求绝对的平均主义 C.要废除封建土地制度 D.要求人人平等的愿望 解析:A 根据材料“桑”“蚕”“母鸡”“母彘”“无失其时”可知反映了男耕女织、饲养家禽、家畜等为特点的小农经济,具有鲜明的小农意识,故A项正确;追求绝对的平均主

义、要废除封建土地制度、要求人人平等的愿望材料均无从体现,故B、C、D三项错误。 4.(2017·河南焦作期末)据记载,1859年洪仁玕的《资政新篇》颁行后,李秀成等一些重要领导人对其“所著各书”,“皆不屑看也”。这主要是由于( ) A.李秀成等将领没有文化 B.洪仁玕的书籍缺乏新意 C.频繁战争使其无暇读书 D.该书没有体现农民需求 解析:D 材料反映了李秀成对《资政新篇》的不认同,不能反映李秀成等将领没有文化,故A项错误;洪仁玕的《资政新篇》是先进的中国人首次提出的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具有进步意义,故B项错误;“不屑看”不等于没有时间,而是从心理上不重视,故C项错误;《资政新篇》主张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没有反映农民的要求,因此得不到农民出身的李秀成等将领的支持,故D项正确。 5.(2017·山西太原期中)洪秀全在《天父诗》《幼学诗》中说:“只有媳错无爷错,只有婶错无哥错,只有人错无天错,只有臣错无主错。”“生杀由天子,诸官莫得违。”这主要反映了太平天国运动( ) A.继承了传统农民起义的全部宗旨 B.按照拜上帝教创立人间天国 C.旨在强化等级尊卑的传统观念 D.并未受到西方思想的影响 解析:C 洪秀全通过拜上帝教发起运动,是以往农民起义所不具有的,故A项错误;拜上帝教最初提出平等、公有、互助等理念,与材料“只有臣错无主错”“生杀由天子”不符,故B项错误;根据材料“只有媳错无爷错,只有婶错无哥错,只有人错无天错,只有臣错无主错”,可知强调了男尊女卑,君尊臣卑的等级秩序,故C项正确;洪秀全

太平天国的历史意义和经验教训

太平天国的历史意义和经验教训 太平天国是清朝后期的一次由农民起义创建的农民政权。开始的标志是1851年金田起义,结束的标志是1864年天京陷落,历时13年。太平天国是中国近代的一次大规模农民起义,其疆域最广阔之时曾占有中国半壁江山。因此它有着当时时代的显著特征。通过近代史的学习,对太平天国起义有了更深的了解和认识,再此我谈谈我个人的看法。 历史意义: 太平天国虽然失败了,但它具有不可磨灭的历史功绩和重大的历史意义。在此我从正反两个方面谈谈我对太平天国运动历史意义的看法。 从正面来看,政治方面,太平天国运动加速了清王朝和整个封建制度的衰落与崩溃。土地改革,实施天朝田亩制度,同时涉及经济制度。军事方面,主张为理想而奋战,太平天国在反封建主义的同时,又负担起反对外来侵略的任务。对外国侵略者开展了大规模的武装斗争。同时使清政府在利用欧美外国人镇压太平军的同时见识到西方的军事力量,促使后来的洋务运动文化思想方面,太平天国革命的直接导因是吸收西方文化的结果,主要是吸收西方基督教的教义。经济方面,太平天国开始重视发展商业,主张对外开放政策,。《资政新篇》批判重本抑末,尊重科学技术,提倡兴办企业,主张工商谋利,鼓励私人资本。对外贸易方针是积极开发,平等互利,独立自主,与清政府闭关自守,投降媚外,丧权辱国的情况形成鲜明对比。世界方面,太平天国运动使西方资本主义侵略者懂得,中国人民是不可欺侮的。同时太平天国运动又推动力亚洲民族解放运动,鼓舞了全世界被压迫阶级和被压迫民族的斗争。 从负面来看,太平天国运动直接或间接导致4000-5000万人口死亡,是中国有史以来死亡人数最多的变乱。破坏了民间信仰与儒家文化,破坏了中华民族继承了几千年的思想体系。 无论怎样,作为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人数最多、时间最长的一次农民战争,太平天国运动重要的历史意义是不可忽略的。 经验教训: 我认为,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根本原因是没有将一个国家建立在科学的理论基础上。太平天国没有也不可能有科学的革命理论,提不出一个切实可行的推翻旧制度建立新制度的革命纲领。太平天国虽然提出过《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等社会改革方案,但前者陷于绝对平均主义的空想,后者又脱离当时的社会实际,都无法实现。将改革中融入宗教迷信思想,但宗教毕竟是对现实世界的歪曲反映,不可能正确地指导革命实践。其次,在战略上的错误领导也导致了太平天国的灭亡。“生不逢时”也是网络上一种客观看法,太平天国面临的敌人不仅有中国的封建地主阶级,还有入侵中国的外国资本主义列强,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力量超过了革命力量。纠结的是,这也正是太平天国起义的根本爆发原因。 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告诉我们,由于受阶级和时代的局限,农民阶级不能领导中国革命的胜利。告诉今后的领导者们,在反封建的同时,还要反对资本主义列强,只有既反封建,又反对资本主义列强,才能完成救国救民的任务。领导者必须有科学的方法总结革命经验并用这些经验来指导革命实践的能力。科学的领导宗旨对一个国家来说非常重要,马克思列宁主义基础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革命道路的开辟正是吸取了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教训而取得的胜利。

简述太平天国运动的过程doc资料

简述太平天国运动的 过程

一、太平天国运动兴起的原因 1、阶级矛盾尖锐——主要原因 (引申出太平天国的主要矛头:反封建) 2、外国的入侵战争赔款、经济入侵(引申出太平天国反帝性质) 3、自然灾害两广地区严重(太平天国爆发于广西的直接原因) 经过鸦片战争,中国的社会矛盾发展了,危机加深了,从而导致了以太平天国为中心、以反封建为主的全国人民大起义。 总之,太平天国运动是长期以来不断激化的阶级矛盾,在民族矛盾刺激下的总爆发。因此,我们可以说:“太平天国运动是鸦片战争炮声的回响”。 二、酝酿 1、洪秀全创拜上帝教(思想发动) (1)思想来源:西方基督教、中国儒家大同思想、农民平均主义。(引出思想特点) (2)著作:《原道醒世训》《原道觉世训》《原道救世歌》 (3)教义: ①“皇上帝”唯一真神论 ②上帝面前人人平等 ③打倒“阎罗妖” 注意比较拜上帝教与基督教思想的不同,从而分析其反封建性。 2、冯云山创立拜上帝会(组织准备) 三、兴起 1、金田起义 1851年 2、永安建制 (点出太平天国有着浓厚的封建色彩)

3、攻占武昌 4、定都天京(正式与清朝对峙) 四、高潮 1、《天朝田亩制度》——革命纲领 ①土地:不分男女老幼,平均分配 ②产品:圣库 ③评价: A、积极:明确主张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并形成系统的革命纲领,反映了农民阶级废除封建土地制度的强烈愿望,是几千年来农民阶级斗争的思想结晶。成为几千年来农民战争的最高峰。 B、局限:太平天国追求的是一种落后的小农生产。平均主义不切实际,是一种空想。平均主义是一把双刃剑,在革命初期,农民无田无粮,平均主义可调动农民的积极性。但在革命初步成功后,农民分得部分田地,它又易挫伤农民的积极性。 2、军事全盛 (1)北伐: (2)西征:鄱阳湖口大捷 (3)东征:攻破江北、江南大营 小结: 鸦片战争后,阶级矛盾、民族矛盾激化,不堪压迫的农民纷纷揭竿而起。这次农民战争呈现出新的特点:

太平天国失败原因及意义

失败原因 从主观方面来说,太平天国运动是一次没有无产阶级领导的单纯的农民革命运动。农民是小生产者和小私有者,不是新的生产方式、新的阶级力量的代表者,太平天国无法克服本身存在的许多致命弱点,以致在战争中犯了严重的缺点和错误。其主要表现为: 第一,没有也不可能有科学的革命理论,提不出一个切实可行的推翻旧制度建立新制度的革命纲领。 第二,宗教迷信思想的危害。洪秀全利用拜上帝会发动起义,在初期曾起过一定的动员和组织作用。但宗教毕竟是对现实世界的歪曲反映,不可能正确地指导革命实践。洪、杨等人利用宗教迷信作为争权夺利的工具,终于酿成一场天父和天兄相互残杀的内乱。动摇了广大群众对上帝的信仰。后期,洪秀全在处理政务中,一味强调认识天情,依靠上帝,据纳谏议,引起李秀成、李世贤等将领的不满,严重地妨碍了群众的革命创造精神,使得太平天国无法在现实斗争中摆脱困境。 第三,宗派活动危害了起义队伍的团结。革命队伍的团结是革命胜利的根本保证。金田起义之初,领导集团内部团结一致,共同对敌,但随着战争的胜利和定都天京后的安乐腐朽生活,居功骄傲,逐渐形成了东、北、翼诸王的宗派集团,进行着争权夺利的斗争,终于爆发了天京变乱,使太平天国在自相残杀中由盛转衰。 第四,封建思想的侵蚀,导致太平天国政权的蜕变。在太平天国的政权组织和制度中,存在着浓厚的封建礼制,沿袭了封建的官僚制度和等级制度。 第五,在政略和战略上的错误。团结朋友,联合友军,这个十分重要的政略问题,太平天国没有解决好。 第六,在对外关系上,对资本主义侵略者缺乏本质认识和应有的警惕,甚至把他们误认为“洋兄弟”,以致上当受骗。 3、历史意义(历史作用) 关于太平天国的历史作用,史学界一直存在着分歧。概括起来主要有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一是太平天国革命运动对近代历史起了推动作用,亦即起了积极作用;二是起了阻碍历史进步的作用,亦即称之为消极作用。在做出这种截然不同的结论时,所持的标准也很不一样。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年代,拔高太平天国的历史作用是因为太平天国运动是农民起义,而农民起义和农民战争是推动封建社会历史前进的真正动力;在十年动乱中拔高太平天国的历史作用是因为太平天国的“反孔斗争”。近年来有些人认为太平天国运动对历史起了破坏作用,是因为这场战争导致千百万人死去,或生产力遭到破坏。标准不一样,结论自然就不同。那么,评价太平天国的历史作用,究竟要不要有个标准呢?能不能有个标准呢?回答是肯定的。这个标准就是太平天国领导者对待发展资本主义经济,究竟持什么态度,他们的主张是否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在当时主张学习西方,引进先进的科学技术,发展资本主义经济,这对于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的封建经济来说,无疑是进步的。 太平天国的历史作用归纳起来主要有下面四点: 第一、最早实践了近代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使命。 第二、太平天国革命的直接导因是吸收西方文化的结果,主要是吸收西方基督教的教义。第三、主张对外开放政策。 第四、重视发展商业,积极开展对外贸易。

太平天国运动背景,过程

1. 太平天国运动兴起的背景和原因: (1)腐败的封建统治和沉重的剥削,导致阶级矛盾的激化。 (鸦片战争以后,清政府为支付战争赔款,加紧搜刮人民。统治更加腐败。贪官污吏、土豪劣绅也乘机勒索百姓。不堪忍受煎熬的劳苦大众纷纷起义。) (2)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给中国人民带来新的灾难。 (3)自然灾害严重。(1846年至1850年,两广地区水、旱、虫灾不断,广大劳动人民陷入饥饿和死亡的困境。) 4. 太平天国从金田起义到进军南京的经过: 金田起义:1851年初,洪秀全在桂平县金田村宣布起义,建号“太平天国”。 初建政权:1851年秋,太平天国攻占永安。整顿建制,分封王爵,初建政权。 定都天京:从永安突围后北上,1853年春占领南京,改名为天京,定为都城,正式建立农民政权,同清朝对峙。 5. 太平天国运动发展高潮的表现: 政治:1853年,颁布《天朝田亩制度》,废除封建地主阶级土地所有制。 军事:1856年,太平天国完成三大军事行动,在军事上达到全盛时期 6. 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三大军事行动北伐、西征、东征的情况: 北伐西征东征 背景清军在天京附近建立江南大营和江北大营围困天京 目的推翻清朝统治巩固天京革命大本营断绝清政府的财源,充实力量 太平天国后期的保卫战 1. 1856年,天京变乱使太平天国元气大伤,出现“国中无人”、“朝中无将”的局面。 2. 洪秀全挽救危局的主要措施:重建领导核心。洪秀全大胆提拔青年将领陈玉成、李秀成,担任军事指挥,先后封他们为英王、忠王;洪秀全又封族弟洪仁玕为干王,总理朝政。 3. 太平天国的防御战包括哪些著名战役及结果: 1858年,破江北大营,解除天京北面的威胁。三河镇大捷,全歼湘军精锐部队。 1860年,破江南大营;向东拓展,在上海附近遭遇中外反动势力联合攻击。 1860年,安庆保卫战,1861年安庆陷落,陈玉成牺牲,天京上游失控。 4. 太平天国运动失败:1862年,清军围攻天京,1864年洪秀全病逝,不久,湘军攻破天京,标志着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 5. 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原因: 主观:一、是农民阶级的局限性。①他们提不出一个切合实际的革命纲领;②广大将士参加革命的目的并不明确,大多是迫于生计,希望改变贫穷的经济地位。③在定都天京以后,领导者封建特权思想膨胀,争权夺利,贪图享乐,结果断送了革命前程。 二、是战略上的失误。偏师北伐,孤军深入,犯了兵家之大忌。 客观:中外反动势力勾结起来,联合绞杀太平天国,这是中国历史上任何一次农民战争不曾遇到过的新情况。

太平天国的历史意义和经验教训

太平天国的历史意义和经验教训 太平天国革命既是一次波澜壮阔的农民战争,也是近代中国资产阶级民主 革命的序幕,虽然它最终以失败而告终,但它具有不可磨灭的历史功绩和重大的 历史意义。 第一,它沉重打击了封建统治阶级,强烈撼动了清政府的统治根基。从规模、持续时间(14年之久)、影响的深度上看,均大于以往历次农民起义。(2)在太平天国起义的影响下,各地各族反清起义风起云涌(如天地会起义,捻军起义及各族起义等)。加速了清王朝的衰败过程。 第二,它是中国旧式农民战争的最高峰,具有了不同于以往农民战争的新的历史特点。(1)最高峰:太平天国建立了自己的政权,提出了《天朝田亩制度》,比较完整地表达了千百年来农民对拥有土地的渴望。(2)新特点:《资政新篇》则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具有资本主义色彩的方案,反映出太平天国具有了不同于以往农民战争的历史特点。最早实践了近代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使命。 第三,太平天国严厉批判孔子及儒家经典,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封建统治的精神支柱。(联系封建社会特点中的文化特征理解) 第四,太平天国农民战争有力地打击了外国侵略势力。太平天国领袖们拒绝不平等条约,严禁鸦片贸易。当中外反动势力勾结共同镇压太平天国时,太平天国将士们进行了英勇的斗争。 第五,太平天国农民战争是洋务运动产生的重要历史条件。太平天国农民战争的作用不是体现在与近代民主革命的历史联系上,但它能体现在同洋务运动即中国早期现代化运动的发生的历史联系上。太平军横扫了清朝的反革命武装八旗、绿营,极大地削弱了清朝的统治,是汉族地主武装和汉族地方势力兴起的重要契机,如果不是清朝原来军队腐败无能在镇压太平天国的过程中暴露无疑,就不会有湘军的出现,也不会有同治中兴的自强运动。 第六,太平天国农民战争对后来中国革命事业具有深刻的影响。太平天国英雄们的战斗精神和伟大业绩,鼓舞着中国人民继续进行反侵略反封建的斗争,对后来的人民革命斗争具有显著的影响。辛亥革命的领导人孙中山就以太平天国革命事业的继承者自居,以洪秀全为榜样,为中国革命而奋斗。 第七,在19世纪中叶的亚洲民族解放运动中,太平天国农民战争也属于时间最长、规模最大的一次。太平天国运动同波斯,印度尼西亚,印度等国人民的反殖民主义斗争,相互影响,相互推动,共同打击了西方殖民主义者,冲击了西方殖民主义在亚洲的统治。 第八,太平天国领导者的主张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在当时主张对外开放,学习西方,引进先进的科学技术,重视发展商业,发展资本主义经济,这对于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的封建经济来说,无疑是进步的。 第九,太平天国连年战争,造成中国人口大量流失,使生产力遭到破坏。江南繁华之地繁华不再,江苏、浙江两地人口锐减。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