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服务业劳动生产率理论分析

服务业劳动生产率理论分析

服务业劳动生产率理论分析
服务业劳动生产率理论分析

一、对“服务业劳动生产率增长滞后论”的提出

服务业的劳动生产率一直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W.鲍莫尔和V.富克斯最早提出了服务业生产率增长滞后的理论观点。

美国经济学家富克斯在解释美国经济中日益重要的服务业就业时,探究了三个设想的主要原因:

(1)服务需求的收入弹性大于1,结果当实际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加时,实际人均服务将以大于收入增长率的比率增长。因此,服务不仅消耗了国民收人的越来越大的份额,而且吸纳了国民就业的越来越大的份额。

(2)随着经济增长,经济的专业化和自动化程度不断提高,原先在公司或家庭内部提供服务转变为从市场上购买服务。服务的提供量可能与以前没有什么两样,但不同的是,这些服务变得市场化了。而且,专业化程度的提高还导致了服务的较高质量和较低的平均成本,进而导致对这些服务的需求和生产的增加。

(3)服务业相对于农业或制造业的较低的劳动生产率增长率,说明了国民经济中服务业就业的日益重要性。低于平均水平的服务业生产率增长率意味着服务业平均成本高于平均水平。如果服务需求对于上升的价格相对不敏感,那么,随着经济的扩张,总就业中服务业的比重将增加。

富克斯回顾了1929—1965年的史实,得出结论:虽然每一种设想都是有根据的,并且都解释了服务业增长的一部分,但对于美国经济中日益重要的服务业就业的最主要解释,则是服务业的劳动生产率增长滞后。

鲍莫尔则通过构造一个简单的两部门增长模型,说明服务部门生产率增长落后于制成品部门。无论是鲍莫尔的一般均衡分析,还是富克斯的宏观计量分析都得出了相同的一般性结论:1929—1965年期间美国服务业就业比重的增加,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服务业劳动生产率增长的滞后。

上述理论与实证研究实际上隐含着一个“悸论”:一方面,服务业生产率增长滞后;另一方面,如果按照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服务业尤其是现代服务业应该是人力资本密集型产业,既然人力资本密集,又怎么会出现生产率增长滞后的现象呢?

“悸论”的出现,原因很多,其中最重要的有:第一,现代服务业的状况与该理论提出时服务业的状况是大相径庭的。现代服务业是一些新兴的人力资本密集型服务业占主导地位,而那时的服务业则以传统服务业为主导,主要是劳动密集型服务业。第二,从服务业与制造业的关系来看,新兴服务业与制造业的关系紧密,而传统服务业与制造业的联系松散。可以说,现代新兴服务业的发展对制造业生产率的提高作出了很大贡献。因此,不仅要从服务业本身,而且还应该从与服务业有紧密联系的制造业的角度,去综合评判服务业的劳动生产率。应该说,人力资本较丰裕的服务业必然拥有较高的劳动生产率,而不是相反。第三,一般来说,人力资本越密集的产业,污染就越少或根本就没有污染。服务业尤其是新兴服务业很少具有负的外部性,而制造业就比较复杂了。如果将此因素考虑在内,服务业的生产率就不一定滞后,况且随着能源与原料成本的上升,以及环境保护的加强,制造业面临的限制将越来越多于服务业,从而使生产率发生有利于服务业的变化。第四,一些因素造成的扭曲。首先是统计方面的扭曲;其次是人们对服务业的歧视;再次是在服务业的发展过程中,非市场的政府行为使一些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服务业劳动力过度膨胀,整体素质不高,人力资本缺乏,劳动生产率低下。

二、发展中国家服务业的劳动生产率

一个行业的劳动生产率高低与该行业劳动力的数量与质量密切相关。很明显,如果一个行业

的劳动力数量膨胀、质量低下,那么,在其他条件既定的情况下,该行业的生产率无疑是低下的。这就是一些发展中国家服务业的现状。

配第—克拉克定理关于劳动力产业间转移的规律,己被许多发达国家的历程所证实。但在《第三产业活动中就业增长比较分析》一书中,萨博洛等人指出,在一些发展中国家存在服务业(第三产业)劳动力过度膨胀现象,即大批剩余劳动力不是先从第一产业即农业转向第二产业即制造业,然后再转向服务业,而是直接从农业转向服务业。具体说,服务业的劳动力不仅在比例上远远高于制造业,而且在增长速度上也高于制造业。这一现象显然有悸于配第—克拉克定理。

为了论证上述结论,萨博洛及其合作者搜集并分析了阿根廷、巴西、智利、埃及、西班牙、印度、日本、墨西哥、菲律宾、葡萄牙和土耳其等12个国家从19世纪80年代至20世纪70年代的有关资料。这些国家在上述时期内基本上属于发展中国家。在1900—1950年间,除了葡萄牙以外,这些国家服务业劳动力比例平均已超过20%,高于制造业劳动力的比例。到1960年,这一比例已超过30%。而且,服务业劳动力比例的增长速度也都高于制造业。这些情况在当时的英、美、法等发达国家则明显不同。这一现象说明,当时这些发展中国家农业转移出来的剩余劳动力主要流入了服务业,而不是制造业。在这一时期,这些国家的制造业普遍发展缓慢,但服务业部门却不断涌现,并吸收了大批劳动力。

萨博洛继续解释道,发达国家服务业吸纳劳动力主要是因为经济发展引起对服务业劳动力的需求增加,而发展中国家则主要取决于农业剩余劳动力的供给状况。也就是说,农村人口增长速度和农业人口向城市的流动速度是影响服务业劳动力过度膨胀的两个基本因素。一般来说,一国人口,特别是农村人口,其增长越迅速,服务业劳动力就业的比例也就上升得越快。制造业由于本身所存在的技术障碍,对非技术人员的需求数量就比较有限。因此,就业压力更多地在服务业,特别是那些对专业技术要求不高的生活性服务部门。尽管如此,发展中国家服务业劳动力的增长与实际需要大体上还是相适应的,但这种适应是以损害居民储蓄和制造业产品的增加为代价的,即制约了工业化的进程,这种适应是与较低的服务业劳动生产率相伴生的。总之,服务业劳动力的过度膨胀,是各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最重要的是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时首先流入城市,而不是首先确定流入制造业还是服务业。

萨博洛所引用的都是1970年以前的数据,那么,以后的情况如何?也就是说,服务业就业人口过度膨胀的现象是否仍然存在呢?国内有些学者进行了一些考察,得出结论:除了原来实行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国家外,在大多数发展中国家这一现象们在继续。从1970—1988年,有关埃及、巴西、智利、哥伦比亚、秘鲁、韩国、印度、印度尼西亚、菲律宾、西班牙、希腊、土耳其等12个国家的数据表明,在这些发展中国家,服务业劳动力的增长速度郡高于制造业,而且农业劳动力比重都有明显下降,其中有6个国家下降了10个百分点以上,另外6个国家也下降了5—10个百分点。这些国家从农业中转移出来的劳动力并没有被制造业所吸纳。在这12个国家中,韩国工业劳动力增长最快,也仅为9.2个百分点,而有5个国家制造业劳动力就业比重在同期甚至有所下降,如智利下降了6.8个百分点,菲律宾下降了2个百分点,巴西下降了1.1个百分点。这些从农业转移出来的劳动力绝大部分被服务业吸收了。在这12个国家,服务业劳动力都程度不等地增加了,智利和哥伦比亚的这一比例在80年代甚至超过了50%。这些事实雄辩地说明,服务业劳动力过度膨胀现象在实行市场经济的发展中国家中继续。

可以看出,发展中国家服务业劳动力过度膨胀并不是与工业化密切相关的,而是与城市化紧密联系。城市化会直接引起农业部门与非农业部门劳动比例的变动,在存在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情况下更是如此。一般地说,城市化的程度越高,农业劳动力的比例就越低,城市化程度与农业劳动力的比重呈负相关。工业化则是一个比城市化更复杂、更漫长的过程。城市化或多或少与一些外部因素有关,一个城市的形成与发展,往往与一定的政治、历史、地理

等条件相联系,而工业化则更主要地表现为生产力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内在要求。所以说,城市化进程往往易于且快于工业化迸程。对于存在大量剩余劳动力的发展中国家来说,如果缺乏政府强有力的行政干预,则很容易产生盲目城市化的倾向。在这种情况下,大批农业剩余劳动力涌大城镇。相对而言,城镇服务业也较易于向这些新来者包括文盲和缺少技术培训的普通劳动力提供就业岗位。因为,这些新的就业岗位比起创造制造业就业岗位需要较少的资本,也往往没有过高的知识和技术要求。

然而,在一般情况下,城市化并不代表一国经济发展的水平,城市化发展速度与人均收入的增长是不同步的。一个国家的城市化进程,在正常情况下应取决于两个条件:一是必须能够提供新增城市人口所必需的食物,即必须存在真正意义上的农业剩余劳动力;二是在城市中必须真正存在非农业部门对劳动力的需求。二战之后的许多发展中国家情况并非如此,在不具备上述条件的情况下出现了城市化热潮,似乎“一城就灵”。结果,城市化往往是以损害制造业和农业劳动生产率而实现的,这也正是一些发展中国家虽然城市人口比例上升,服务业劳动力比例上升,但人均收入却仍然较低的原因。这些国家服务业劳动力过度膨胀现象,并不是经济增长所应追求的目标。如果这种现象盲目地持续下去,即资本有机构成低、科技含量低、生产率低下的服务业部门的扩张,不能同时伴随农业和制造业劳动生产率的相应提高,那么最终将制约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

基于上述情况,不难看出,发展中国家的做法应该是:首先,城市化的发展应该循序渐进,不可急功近利;其次,对于基本上处在工业化初级阶段的发展中国家来说,当务之急应是如何夯实制造业基础,提高制造业劳动生产率;再次,发展中国家在大力推进服务业发展的同时,要不断优化其内部结构,使消费者服务行业逐步向生产者服务行业转变,使资本、技术含量低的服务行业逐步向资本、技术含量高的服务行业转变。根本点是使服务业的发展真正建立在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基础之上,与人均国民收入水平相适应。

劳动生产率指标

劳动生产率指标Newly compiled on November 23, 2020

企业统计学习辅导(二) 第三章企业经营要素统计 一、企业统计要素统计的一般问题 企业经营要素包括劳动力、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以及科学技术的投入。 企业经营要素统计指标体系由各种要素的描述指标组成: (1)劳动力指标包括劳动力的数量、构成、素质指标;劳动力的时间利用指标、劳动生产率和劳动报酬指标。 (2)劳动资料指标包括设备数量、构成、更新指标;设备利用指标以及产品生产能力指标。 (3)劳动对象指标包括原材料的收入、消费、库存指标以及利用指标。 (4)技术投入指标包括技术开发投入指标和技术统计指标等。 二、企业劳动力的统计 企业劳动力又称为企业劳动者,是指经企业安排在企业从事劳动和工作,并取得劳动报酬的人员,包括固定工、合同工、临时工和计划外用工。 现行制度的统计原则规定,统计企业劳动者应“谁发工资谁统计”。 反映企业劳动力数量的指标有两种基本形式:一是期末人数,是指企业在报告期(月、季、年等)最后一天所拥有的人数。二是平均人数,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平均每天拥有的人数。期末人数指标可满足劳动力管理方面的需要,平均人数指标反映了企业在一定时期内拥有人数的一般水平。 在经济分析中平均人数指标具有广泛的用途,其计算要按报告期的日历天数计算,即用每天人数之和除以日历天数。计算公式为:

报告期生产 制度工作 三、劳动时间利用指标 劳动时间利用指标是在核算企业直接生产者各种劳动时间总量的基础上计算的。 工业企业的劳动时间种类有:日历工时数、制度工时数、出勤工时数、实际生产工时数等等。各种劳动时间及其相互关系如下: 实际生产工时数 出勤工时数 停工工时数 制度工时数 非生产工时数 日历工时数 缺勤工时数 公休工时数 时间利用指标有:出勤率、作业率和制度工时利用率等。 有关的劳动时间及时间利用指标的计算公式如下: 制度工时数=日历工时数-公休工时数 以上是工业企业的劳动时间利用指标的计算。对于商品流通企业,一般主要是反映出勤率的情况。 【例题】某企业4月份平均每日生产工人人数为100人,该月公休节假日数4天,每天制度工作日长度8小时。根据4月份考勤记录和工时记录得到:缺勤工时数800工时,停工工时数200工时,非生产工时数300工时。试计算时间利用指标。 日历工时数= ×日历人数× =100×30×8=24000(工时) 制度工时数=日历工时数-公休工时数 =24000-100×4×8=20800(工时)

制造业劳动生产率变动及其源泉

制造业劳动生产率变动及其源泉 ——基于中国2000—2007年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数据的估算 曲明 摘要:本文对中国2000-2007年制造业的劳动生产率情况进行了全面测算。结果表明,自进入21世纪以来,制造业总体劳动生产率增长速度很快,这一快速增长主要是由技术进步而非要素投入驱动的。劳动生产率的快速提高源自劳动密集型产业自身生产率的进步,并没有从产业结构转换上获取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依赖劳动密集型产业的东部沿海地区劳动生产率的增长已有所放缓,而后起的中西部地区依赖资本密集型产业则显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由此看来,依赖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来实现经济发展的源泉已逐渐耗尽,我国制造业未来的发展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需要产业结构的升级和调整。 关键词:劳动生产率,产业升级,经济增长

一、导言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保持了持续高速的增长态势。我们在赞叹这一成就的同时更需要关注和了解这种高速经济增长的源泉在哪里,因为只有这样我们才有可能为今后更长期的经济增长找到新的动力。本文采用劳动生产率作为切入点来思考我国经济增长的相关问题。之所以选定这样的角度是因为持续的人均产出的增长始终是经济长期的重要目标之一,同时,作为人口大国,中国有着庞大的劳动力队伍,劳动力市场的运行态势对我国的经济有着非同一般的意义。 我国曾经是拥有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具有二元经济结构的发展中国家,而随着城市工业化的进展,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现代部门的转移逐渐枯竭,我国经济发展开始进入刘易斯转折点。在刘易斯转折点到来之前,劳动力供给是丰富充足的,在这种情况下,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或者采用多劳动少资本的技术结构是符合其资源情况的。正是如此,我国制造业在近年来依赖充足的劳动力和低廉的劳动力成本获得了在国际上的比较优势,并为我国经济增长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但是我们必须认识到,劳动力资源并不是无限充足的,劳动要素价格也不是永远低廉的。伴随着中国人口的低生育和老龄化以及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枯竭,如果经济发展继续产生对劳动力的增量需求,就会引起劳动生产率和工资水平的上升。为了了解劳动生产率的这种变化,本文利用2000-2007年全部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的微观数据计算近年来制造业劳动生产率的变化,进而分解出其增长源泉,并在此基础上对我国进入21世纪以来的经济增长的特点作出客观的判断,进而对今后我国劳动生产率乃至总体经济增长的源泉进行探讨。

从劳动生产率看中国近二十年来的工业发展及政策

从劳动生产率看中国近二十年来的工业发展及政 策 中国近二十多年来的经济体制改革及其所伴随而来的高速经济增长是举世瞩 目的。正如世界银行在《中国2020》中所指出的那样,中国正从一个农业经济向工业经济转变,与此同时,中国正从一个指令性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随着改革的进一步深入,西部大开发的实施,以及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所带来的机遇和挑战,为中国在未来二十年左右初步完成上述两个转变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先决条件。 一、中国改革时期经济增长的特点及劳动生产率的贡献 综合西方文献所给出的结论,改革时期中国经济增长具有三个特点:第一是经济增长的高速度,二十年来中国经济增长基本上保持在8%左右。2000年GDP 相 当于1980年的6倍以上,达10000亿现价美元,列世界第六位。按PPP(实际购买力)法计算,则中国2000年GDP约达42000亿美元,是仅次于美国的第二经济大国。第二是中国经济增长的全方位性,从沿海到内地,增长速度都是空前的。据世界银行的统计,如果把中国的三十个省份作为独立经济体,那么在1978和1995年间,世界上二十个增长最快的经济全部在中国。第三,屮国经济增长在很大程度上依靠了(全要素)劳动生产率的贡献,平均每年的贡献约30% (1978-95)。也就是说每年8%的增长有2. 4%来自劳动生产率的增长。 二、西方经济学增长理论的启示 那么西方经济学理论对我们理解中国改革时期经济增长的特点有什么启示呢?自改革开放以来,国内外许多学者一直试图以西方经济学中的行为模型来指导前指令性经济国家的转型,诸如,以市场为前提的新古典经济学厂商模型和以私有制为基础的产权理论。尽管这些理论与模型在不同程度上解释了西方工业化国家的经济行为,但它们在转型经济国家的应用确实不是很成功甚至造成了极大的负面效果,如前苏联。实际上,这些理论在中国也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特别是在近几年的改革实践中),但在改革初期所起的作用往往是潜移默

劳动生产率指标

企业统计学习辅导(二) 第三章企业经营要素统计 一、企业统计要素统计的一般问题 ??? 企业经营要素包括劳动力、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以及科学技术的投入。 企业经营要素统计指标体系由各种要素的描述指标组成: (1)劳动力指标包括劳动力的数量、构成、素质指标;劳动力的时间利用指标、劳动生产率和劳动报酬指标。 (2)劳动资料指标包括设备数量、构成、更新指标;设备利用指标以及产品生产能力指标。 (3)劳动对象指标包括原材料的收入、消费、库存指标以及利用指标。 (4)技术投入指标包括技术开发投入指标和技术统计指标等。 二、企业劳动力的统计 企业劳动力又称为企业劳动者,是指经企业安排在企业从事劳动和工作,并取得劳动报酬的人员,包括固定工、合同工、临时工和计划外用工。 现行制度的统计原则规定,统计企业劳动者应“谁发工资谁统计”。 反映企业劳动力数量的指标有两种基本形式:一是期末人数,是指企业在报告期(月、季、年等)最后一天所拥有的人数。二是平均人数,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平均每天拥有的人数。期末人数指标可满足劳动力管理方面的需要,平均人数指标反映了企业在一定时期内拥有人数的一般水平。 在经济分析中平均人数指标具有广泛的用途,其计算要按报告期的日历天数计算,即用每天人数之和除以日历天数。计算公式为: 三、劳动时间利用指标 劳动时间利用指标是在核算企业直接生产者各种劳动时间总量的基础上计算的。 工业企业的劳动时间种类有:日历工时数、制度工时数、出勤工时数、实际生产工时数等等。各种劳动时间及其相互关系如下: 实际生产工时数 出勤工时数停工工时数 制度工时数非生产工时数 日历工时数缺勤工时数 公休工时数 时间利用指标有:出勤率、作业率和制度工时利用率等。 有关的劳动时间及时间利用指标的计算公式如下: 制度工时数=日历工时数-公休工时数

从劳动生产率看中国近二十年来的工业发展及政策(一)

从劳动生产率看中国近二十年来的工业发展及政策(一) 中国近二十多年来的经济体制改革及其所伴随而来的高速经济增长是举世瞩目的。正如世界银行在《中国2020》中所指出的那样,中国正从一个农业经济向工业经济转变,与此同时,中国正从一个指令性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随着改革的进一步深入,西部大开发的实施,以及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所带来的机遇和挑战,为中国在未来二十年左右初步完成上述两个转变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先决条件。 一、中国改革时期经济增长的特点及劳动生产率的贡献综合西方文献所给出的结论,改革时期中国经济增长具有三个特点:第一是经济增长的高速度,二十年来中国经济增长基本上保持在8%左右。2000年GDP相当于1980年的6倍以上,达10000亿现价美元,列世界第六位。按PPP(实际购买力)法计算,则中国2000年GDP约达42000亿美元,是仅次于美国的第二经济大国。第二是中国经济增长的全方位性,从沿海到内地,增长速度都是空前的。据世界银行的统计,如果把中国的三十个省份作为独立经济体,那么在1978和1995年间,世界上二十个增长最快的经济全部在中国。第三,中国经济增长在很大程度上依靠了(全要素)劳动生产率的贡献,平均每年的贡献约30%(1978-95)。也就是说每年8%的增长有2.4%来自劳动生产率的增长。 二、西方经济学增长理论的启示那么西方经济学理论对我们理解中国改革时期经济增长的特点有什么启示呢?自改革开放以来,国内外许多学者一直试图以西方经济学中的行为模型来指导前指令性经济国家

的转型,诸如,以市场为前提的新古典经济学厂商模型和以私有制为基础的产权理论。尽管这些理论与模型在不同程度上解释了西方工业化国家的经济行为,但它们在转型经济国家的应用确实不是很成功甚至造成了极大的负面效果,如前苏联。实际上,这些理论在中国也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特别是在近几年的改革实践中),但在改革初期所起的作用往往是潜移默化的。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国的改革一方面尽量吸收西方经济学理论的成果,但另一方面在政策实施过程中采取了相对谨慎的做法。与此同时,值得注意的是,西方经济学中的一些描述性模型的确在对中国经济的经验研究中得到了成功的应用。Solow增长模型即是一个典型的例子。Solow增长模型是建立在资本,劳动和产出之间一一对应的函数关系基础上的。该模型显示在资本劳动比很低的国家(如中国),资本投入的增加会大幅度增加人均产出。另外,技术进步也会通过(全要素)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增加人均产出。中国二十年来的实践与该模型的结论是相当一致的。据世界银行的估算,197895年间,中国经济实物资本存量年平均增长8.8%,而劳动人数增长为2.4%。资本存量高速增长的背后是由农业向工业的高速经济转型以及迅猛的技术进步。其最终结果导致人均GDP在改革后的18年里翻了两翻。Solow增长模型里面所提及的资本增长,对许多发展中国家来讲也就是指工业化投资。由于工业化需要积累大量的资本,这就要求发展中国家在工业化初期保持一个高储蓄率用于进行对基础工业的投资。Solow增长模型显示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在资本稀缺的工业化初期,

提高劳动生产率

一个企业要将人力资源转变为人力资本的关键是提高人力资本存量和人力资本利用率,从而提高劳动生产率。人的劳动生产率,从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角度,主要取决以下几个方面: (一)数量调节 人力资源的经济投入,是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第一个基本途径。不管是何种企业,人力都不能投入太多,各种生产要素的能力必须匹配,人均技术装备及资金占有达到一定水平,才能充分发挥人的作用。另外,企业的各项资源投入还要根据市场需求及生产任务决定。人力投入太多就会造成劳动生产率及经济效益下降。但是,人力也不可投入太少,社会化大生产要求发挥分工协作的作用,人力太少就难以形成专业化分工优势和协作优势,有时还会影响其他生产要素如厂房、设备的利用率。因此,企业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第一项任务就是要重视人力资源规划的制订,根据市场需求、企业战略及生产率状况,分析现有人力的余缺,余则分流,缺则补充,确保企业在恰当的时间、恰当的地方,招聘到合适的员工。例如,我国许多企业投入人力过多,因此,减员增效是人力资源转变为人力资本的重要措施。 (二)合理配置 人员的合理组织和配置,是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第二个基本途径。由于每个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是由各部门相互协作完成的,因此,企业各部门生产力必须均衡。某一部门若人力不足,就会影响到其他各部门的产出而导致整个企业生产率下降。例如,目前国有企业有的生产部门人手不足,而后勤及管理部门却人浮于事;有的研究开发部门力量单薄,销售机构也不发达,生产车间却处于半停产状态,这就是生产力失衡的表现。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就要通过调剂人力解决生产力平衡问题,例如,我国某人造板厂生产的中密度纤维板产销量连续八年均全国第一,从2000年下半年开始产品由供不应求转为严重积压,最严重时库存达1万多立方米,超过了正常月产量。经分析是销售部门太薄弱,全厂750人只有6个人搞销售。从2000年7月起,厂领导从全厂职工中选拔了30名优秀人才充实销售部门,并建立了市场分片责任制,产品销售量立即迅速上升、重新出现供不应求局面。由于每个人的知识能力和特长不同,在不同部门及岗位上的生产力也不同,因此,企业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另一个任务就是要根据企业目标和任务,按照量才录用,用人所长的原则,对员工进行合理配置和组合,努力发挥他们的专长和才能,做到事得其人,人尽其才,才尽其用。 (三)教育和培训 通过教育和培训提高企业员工的素质,是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第三个基本途径。根据联合国科

劳动生产率指标

企业统计学习辅导(二) 第三章 企业经营要素统计 一、企业统计要素统计的一般问题 企业经营要素包括劳动力、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以及科学技术的投入。 企业经营要素统计指标体系由各种要素的描述指标组成: (1)劳动力指标包括劳动力的数量、构成、素质指标;劳动力的时间利用指标、劳动生产率和劳动报酬指标。 (2)劳动资料指标包括设备数量、构成、更新指标;设备利用指标以及产品生产能力指标。 (3)劳动对象指标包括原材料的收入、消费、库存指标以及利用指标。 (4)技术投入指标包括技术开发投入指标和技术统计指标等。 二、企业劳动力的统计 企业劳动力又称为企业劳动者,是指经企业安排在企业从事劳动和工作,并取得劳动报酬的人员,包括固定工、合同工、临时工和计划外用工。 现行制度的统计原则规定,统计企业劳动者应“谁发工资谁统计”。 反映企业劳动力数量的指标有两种基本形式:一是期末人数,是指企业在报告期(月、季、年等)最后一天所拥有的人数。二是平均人数,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平均每天拥有的人数。期末人数指标可满足劳动力管理方面的需要,平均人数指标反映了企业在一定时期内拥有人数的一般水平。 在经济分析中平均人数指标具有广泛的用途,其计算要按报告期的日历天数计算,即用每天人数之和除以日历天数。计算公式为: 报告期日历天数和 报告期每天实有人数之报告期平均人数= 2 )(本期期末人数本期期初人数上期期末人数或+= 三、劳动时间利用指标 劳动时间利用指标是在核算企业直接生产者各种劳动时间总量的基础上计算的。 工业企业的劳动时间种类有:日历工时数、制度工时数、出勤工时数、实际生产工时数等等。各种劳动时间及其相互关系如下: 实际生产工时数

全员劳动生产率

全员劳动生产率 2011-07-13 16:32:22| 分类:会计实务|字号订阅 全员劳动生产率:全员劳动生产率指根据产品的价值量指标计算的平均每一个从业人员在单位时间内的产品生产量。是考核企业经济活动的重要指标,是企业生产技术水平、经营管理水平、职工技术熟练程度和劳动积极性的综合表现。目前我国的全员劳动生产率是将工业企业的工业增加值除以同一时期全部从业人员的平均人数来计算的。 编辑本段计算公式 全员劳动生产率=工业增加值/全部从业人员平均人数 全员劳动生产率及其计算公式 全员劳动生产率是指根据产品价值量指标计算的平均每一个职工在单位时间内的产品生产量。它是考核企业经济活动的重要指标,是企业生产技术水平、经营管理水平、职工技术熟练程度和劳动积极性的综合表现。 其计算公式为: 全员劳动生产率=工业总产值/全部职工平均人数 工业增加值的计算方法 工业增加值的计算方法有两种,即生产法和收入法(又称要素分配法)。(1)生产法 生产法是指从工业生产过程中的产品和劳务价值形成的角度入手,剔除生产环节中投入的中间产品价值,从而得到新增价值的方法。 其计算公式为:工业增加值=工业总产出-工业中间投入 在工业增加值的实际计算中,工业总产出是直接用工业总产值(现行价格、新规定)代替的。这一指标的计算价格与工业中间投入的计算价格一律与新税制的规定相一致,按不含增值税的价格计算。但是,增值税是企业所创造的新增价值的一部分,属于增加值范畴,为了确保工业增加值要素的完整,在计算工业增加值时,应将本期应交增值税计入工业增加值中。 由此按生产法计算的工业增加值的实际计算公式应为: 工业增加值=工业总产值(现价、新规定)-工业中间投入+本期应交增值税

我国工业发展的劳动力要素分析及建议

我国工业发展的劳动力要素分析及建议 准确把握劳动力供求的长期变动趋势,正确认识其对我国工业发展的涵义,有利于我们合理判断我国工业发展变化的趋势。 一、趋势分析:来自于人口数量的红利优势逐渐消失,低成本就业的红利优势并未枯竭 (一)来自于人口数量的第一人口红利将逐渐消失 过去30余年中,我国人口年龄结构的特点是劳动年龄人口数量大、比重高,这保证了劳动力供给的充足性,为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工业的快速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但受老龄化和计划生育政策的影响,中国在过去几十年间所享受到的来自于人口数量的第一人口红利将在未来十年内逐渐消失。 一方面,从人口年龄构成看,根据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中国0―14岁人口占16.60%,比2000年人口普查下降6.29个百分点;60岁及以上人口占13.26%,较2000年人口普查时上升2.93个百分点,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占8.87%,较2000 年上升 1.91个百分点。我国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说明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生育率持续保持较低水平,老龄化进程逐步加快。从适龄劳动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看,“第一人口红利”在2010年已经显现出

拐点的迹象。过去20年老龄人口占比只是缓慢上升,而未来20年这一速度将大幅加快,将明显超过我们过去对这个问题的感受。从经济活动人口占劳动年龄(15―64岁)人口的比重(劳动参与率)看,自2000年开始,我国劳动参与率就已呈下降态势;尽管近年来不断下降,但与亚洲四小龙和美、日等国家的劳动力参与率比较而言,我国的劳动力参与率尚处于高位。我国过高的劳动参与率既反映了我国劳动力参与工业活动的程度较高,同时某种程度上,也表明劳动力并不需要过多的知识教育能力即可进入市场;而且,社会保障的相对缺失和相对低廉的劳动力成本也使得劳动参与率相对较高。再从趋势上看,未来中国劳动参与率的持续下降也符合经济社会发展规律。 因此,未来寄希望通过劳动力参与率和人口红利的提升以维持数量型的第一次人口红利可能具有一定的现实难度。应该说,作为人类社会结构性因素的劳动参与率和人口红利,已经成为工业发展不可抗拒的减速因素。 (二)低成本就业优势的中国传统劳动力红利优势并未枯竭 另一方面,人口红利阶段,尤其是农村存在大量富余劳动力的情况下,劳动力供应充足,劳动市场的竞争使得工资的上升幅度较慢。人口红利见顶回落,农村富余劳动力大幅减少之后,劳动力供应趋紧,工资增长速度相对于其他价

劳动生产率指标

劳动生产率指标标准化管理部编码-[99968T-6889628-J68568-1689N]

企业统计学习辅导(二) 第三章企业经营要素统计 一、企业统计要素统计的一般问题 企业经营要素包括劳动力、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以及科学技术的投入。 企业经营要素统计指标体系由各种要素的描述指标组成: (1)劳动力指标包括劳动力的数量、构成、素质指标;劳动力的时间利用指标、劳动生产率和劳动报酬指标。 (2)劳动资料指标包括设备数量、构成、更新指标;设备利用指标以及产品生产能力指标。 (3)劳动对象指标包括原材料的收入、消费、库存指标以及利用指标。 (4)技术投入指标包括技术开发投入指标和技术统计指标等。 二、企业劳动力的统计 企业劳动力又称为企业劳动者,是指经企业安排在企业从事劳动和工作,并取得劳动报酬的人员,包括固定工、合同工、临时工和计划外用工。 现行制度的统计原则规定,统计企业劳动者应“谁发工资谁统计”。 反映企业劳动力数量的指标有两种基本形式:一是期末人数,是指企业在报告期(月、季、年等)最后一天所拥有的人数。二是平均人数,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平均每天拥有的人数。期末人数指标可满足劳动力管理方面的需要,平均人数指标反映了企业在一定时期内拥有人数的一般水平。 在经济分析中平均人数指标具有广泛的用途,其计算要按报告期的日历天数计算,即用每天人数之和除以日历天数。计算公式为: 三、劳动时间利用指标 劳动时间利用指标是在核算企业直接生产者各种劳动时间总量的基础上计算的。 工业企业的劳动时间种类有:日历工时数、制度工时数、出勤工时数、实际生产工时数等等。各种劳动时间及其相互关系如下: 实际生产工时数 出勤工时数停工工时数 制度工时数非生产工时数日历工时数缺勤工时数 公休工时数

与生产相关的各项指标劳动生产率等

与生产相关的各项指标 结合TPS推进,为有效熟知掌握生产指标和员工技能,现要求各生产车间按批次、月、季度、年核定如下各项指标,生产安全部汇总。 1、劳动生产率=产量/人数·年,按年统计。各生产车间。 汇总:杨饶 例:零件车间90人,2013年生产客车823辆,则劳动生产率=823/90=9.14,即2013 年零件车间每人生产9.14辆车。当然将统计单位换成月也可以得出月度劳动生产率。 2、单位产品投入工时(SOP后)=计算期内产品投入总工时/总产 量,工艺部SOP后,产成品投入工时,按批次统计,月报。工 艺,各车间。 汇总:杨饶 例如:形成标准作业的量产车型6101共计100辆,零件车间90人用15天(作业时 间)时间下料完成,则单位产品投入工时=90*15/100=13.5天,即每辆车在零件车 间加工需要13.5天,每天工作6.5小时(工艺确定的作业时间,是基本作业时间+ 辅助作业时间,不含生理时间和不可控停顿时间),则单位产品投入工时 =13.5*6.5=87.75h(如果不是90人参与可按实际人数折合,在作业时间确认的情况 下,人数越少单位产品投入工时越少)。 3、生产线平衡率(IE关键指标)=生产线各工序时间总和/人数* 节拍*100%,按车型批次为统计单位,月报。各车间。 汇总:杨饶 工序作业时间是指剔除辅助时间的基本工作时间+辅助工作时间。例:根据测时资料,已知完成某施工过程需要工人消耗基本工作时间100min,辅助工作时间的比例为 15%,准备与结束工作时间的比例为5%,不可避免中断时间的比例为1.5%,休息时 间的比例为10%,则完成该施工过程的工人工作的工序作业时间为(D)min。 A.134 B.141 C.115 D.118 100min/(1-15%)=118 min 又:一项工作的基本工作时间(纯加工时间)是4h,辅助时间占工序作业时间的比 率是12%,规范时间比率为7%,则该工作的定额时间是多少小时。利用工时规范, 可以计算劳动定额的时间定额,计算公式为:作业时间=基本工作时间+辅助工作时

劳动生产率统计

第六章 劳动生产率统计 1、 练习册P30-P39 2、 劳动生产率指标的计算方法P126 3、 劳动生产率对总产量的影响,对总产值的影响分析P142(因素分析) 4、 劳动生产率的三种指数形式(这是平均指标的三种指数形式,此外本书还有单位产 品人工成本,平均工资的三种指数形式)P138 5、 P152劳动生产率回归分析 6、 P133-P136按不同范围计算的劳动生产率 基本生产工人劳动生产率、生产工人劳动生产率、全员劳动生产率计算公式及它们的相互关系是什么?企业如何提高劳动生产率?企业人员结构对全员劳动生产率有什么影响? 7、 狭义和广义的劳动效益指标的概念和计算公式P126,P115 8、 狭义劳动效益指标与劳动生产率指标之间的数量关系是什么?为什么说提高劳动 生产率是提高劳动效益的基础P158 9、 习题:练习册P36-1,2,3,4,5,6 二、本章难点 1、 劳动生产率指标的计算方法P126 2、 因素分析法和劳动生产率对总产量的影响,对总产值的影响分析(P142并参见P297 -299) 1〕 什么是因素分析法?(P297) 2〕 因素分析法可分为: 连乘因素分析法 总和因素分析法 差额因素分析法 例1:P147劳动生产率变动对产量和劳动量的影响 关系式:产品产量=劳动生产率×劳动力数量 Q= q ×T 例2:P142影响劳动生产率变动的因素分析 关系式: 全员劳动生产率 =生产工人劳动生产率×生产工人在全部职工中的比重 Q =q ×T 3〕 如何描述“变动”?指数、总指数、指数体系 指数:一切说明社会经济现象数量变动关系的相对数就是指数。 相对数――讲的就是“变动”即:基期 报告期 总指数:是对社会经济现象的综合描述。总指数包括综合指数和平均数指数。 1 01 Q Q q q 基期产值报告期产值产值指数== 基期劳动生产率报告期劳动生产率劳动生产率指数=

第五章劳动生产率统计

第五章劳动生产率统计 1 简述劳动生产率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答:劳动生产率是一个重要的经济范畴,生产率是指劳动者在社会生产过程中,从事生产劳 动的效率。它通常是以一定时期内生产的产出总量与相应的劳动消耗量的比值来表示。从劳动方 面考察,经济增长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劳动力数量的增加,二是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提高劳 动生产率是发展经济的基本方面。发展中国家要在经济上赶上和超过经济发达国家,归根结底是 要靠提高劳动生产率,要靠比发达国家更高的劳动生产率。 2 一般生产率是指社会生产过程中的生产效率,是指生产中全部投入的产出效率。它是最综合、 最全面反映生产效率的概念和指标。 3 边际劳动生产率是指在其他条件不变的前提下,每新增一个单位的劳动投入量所带来的产出增加额。 4 劳动生产率不会等于零,也不可能为负数,劳动生产率的变动较边际劳动生产率要稳定得多。 5 统计中的劳动生产率指标是劳动生产率这一经济范畴的数量表现,它是经济理论与经济研究工 作中重要的分析指标和评价指标,也是生产管理和劳动管理工作中的重要指标。 6 简述劳动生产率统计的任务。 答:⑴正确地计算各个时期全国的,以及各部门、各地区、各企业的劳动生产率,反映他们劳动 生产率的水平。 ⑵研究和分析不同时期劳动生产率的变化趋势、变化速度和变化原因,以及劳动生产率变化 对产品产量变动和劳动力使用量变动的影响。 ⑶比较分析与先进的劳动生产率水平之间的差距,寻找提高劳动生产率的途径,为加强劳动 管理、提高劳动生产服务。 ⑷研究分析劳动生产率与职工工资水平变动的关系。 7 劳动生产率的基本公式。P115 8 简述劳动生产率的计算原则。 答:⑴计算劳动生产率指标所用的产出数量和劳动消耗量指标在时间范围上必须一致,即只有同 期的产出数量和劳动消耗量才能进行比较。 ⑵计算劳动生产率指标所用的产出数量和劳动消耗量指标在空间范围上必须一致。 ⑶计算劳动生产率指标所用的产出数量和劳动消耗量指标应有直接的依存关系。 ⑷同一次生产活动的产出和劳动消耗,可有不同的测量指标来表现。 9 实物劳动生产率公式P117 10 产品实物产量的计算,必须遵循工业产品统计的有关原则:

59722人力资源统计学题库

人力资源统计学题库 1. 说明总体单位特征与属性名称的是(B )。 A. 总体 B. 标志 C. 指标 D. 单位 2. 在组距分组中,下限与上限之间的距离称为(D )。 A. 全距 B. 组中值 C. 下限 D. 组距 3. 说明同一总体或不同总体的不同数量特征的对比关系的指标是( B )。 A. 总量指标 B. 相对指标 C. 质量指标 D. 平均指标 4. 下列哪个选项不是平均指标的特点( C )。 A. 只有数量标志的标志值才能平均 B. 将各总体单位的差异抽象化 C. 被平均的对象须满足“异质性” D. 被平均的对象须满足“同质性” 5. 当商品的销售价格为p 与商品的销售量为q 时,帕氏数量指标综合指数是 (B )。 A. ∑∑= 0010q p q p I q B. ∑∑= 111q p q p I q C. ∑∑=000 1q p q p I p D. ∑∑=101 1q p q p I p 6. 下列不属于企业人力资源统计内容的是( C )。 A. 生活日分配统计 B. 劳动生产率统计 C. 劳动产品库存量统计 D. 人工成本统计 7. 主要解决同一公司具有多重身份时其所管辖员工的人力资源规模统计范围的身份归属问题的是( B )。 A. “为谁工作谁统计” B. “谁法人随谁统计” C. “谁拿工资统计谁” D. “谁发工资谁统计” 8. 明确比较两个不同时期企业人力资源规模的变动情形的统计是(A )。 A. 动态比较统计 B. 人员增量统计 C. 时点规模统计 D. 时期规模统计

9. 可以处理一些初入职者、工作调动者或离职员工、被裁员者、参军入伍或离职进修者等人员的人力资源归属问题的依据是( C )。 A. “谁拿工资统计谁”原则 B. “谁发工资谁统计”原则 C. “为谁工作谁统计”原则 D. “谁法人随谁统计”原则 10. 企业人力资源包括(B )。 A. 自费脱产学习人员 B. 由本单位支付工资的计划外员工 C. 出国探亲人员 D. 参加劳动的在校学生 11. 主要指该企业人力资源减少的数量来自于企业现有劳动力退出整个劳动力市场的形式是( C )。 A. 自然增员 B. 机械增员 C. 自然减员 D. 机械减员 12.我国现有职业结构分类主要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以下简称《大典》),至今该《大典》的大类结构和分类依然保持不变。沿用的《大典》职业结构大类与中类分别有( B )。 A. 66个和413个 B. 8个和66个 C. 66个和1838个 D. 413个和1838个 13. 按照国家(或企业)制度规定应该出勤上班劳动的时间是指(A )。 A. 制度劳动时间 B. 制度公休时间 C. 制度内实际劳动时间 D. 全部实际劳动时间 14. 企业员工在执行国家或社会义务,或经企业指定从事其它社会活动而未能从事本企业劳动的时间是指( C )。 A. 缺勤时间 B. 出勤时间 C. 非生产时间 D. 停工时间 15.做饭、购物、缝洗、清扫、照料家庭成员等时间属于(B )。 A. 个人生活必需的时间 B. 家务劳动时间 C. 从事社会活动的时间 D. 闲暇时间 16.工作时间构成中最重要的和最核心的部分是(C )。 A. 制度劳动时间 B. 全部实际工作时间 C. 制度内实际工作时间 D. 停工被利用工日数 17.下面不属于非工作时间的是(D )。 A. 社交时间 B. 上下班路途时间 C. 医疗卫生保健时间 D. 工间操时间

劳动生产率应该计算

劳动生产率应该如何计算

————————————————————————————————作者:————————————————————————————————日期: 2

劳动生产率应该如何计算 1、劳动生产率:指员工在生产劳动过程中从事劳动的效率,即活劳动效率。劳动生产率的2种算法: (1)劳动生产率的直(接)算法:以单位时间内生产的产品数量或销售额为单位进行计算,即: 工业企业的劳动生产率=产品数量/生产时间 商业企业的劳动生产率=销售额/销售人数 (2)劳动生产率的逆算法:以工人生产单位产品所消耗的工时为单位进行计算,即: 劳动生产率=生产时间/产品的数量 说明:直(接)算法的数值越大,即单位时间生产的产品越多,劳动生产率也就越高 逆算法结果越小,说明生产一个产品所消耗的工时越少,当然劳动生产率也就越高

2、工时利用率 工时利用率=(实际工作工时-加班工时)/工作工时*100% =实际工作工时/工作工时*100% 3、工作效率=工作总量/工作时间 4、设备利用率=全部设备实际工作时数/设备工作总能力(时数))*100% 劳动生产率 劳动生产率概述 劳动者生产某种产品的劳动效率。劳动生产率水平可以用单位时间内所生产的产品的数量来表示,也可以用生产单位产品所耗费的劳动时间来表示。单位时间内生产的产品数量越多,劳动生产率就越高,反之,则越低;生产单位产品所需要的劳动时间越少,劳动生产率就越高,反之,则越低。

影响劳动生产率高低主要因素 劳动生产率的状况是由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决定的。具体说,决定劳动生产率高低的因素主要有: ?①劳动者的平均熟练程度。劳动者的平均熟练程度越高,劳动生产率就越高。劳动者的平均熟练程度不仅指劳动实际操作技术,而且也包括劳动者接受新的生产技术手段,适应新的工艺流程的能力。 ?②科学技术的发展程度。科学技术越是发展,而且越是被广泛地运用于生产过程,劳动生产率也就越高。 ?③生产过程的组织和管理。主要包括生产过程中劳动者的分工、协作和劳动组合,以及与此相适应的工艺规程和经济管理方式。 ?④生产资料的规模和效能。主要指劳动工具有效使用的程度,对原材料和动力燃料等利用的程度。 ?⑤自然条件。主要包括与社会生产有关的地质状态、资源分布、矿产品位、气候条件和土壤肥沃程度等。 劳动生产率分类 劳动生产率按其计算的范围可分为:

劳动生产率

劳动生产率 劳动生产率(Labor productvity)是指劳动者在一定时期内创造的劳动成果与其相适应的劳 动消耗量的比值。劳动生产率水平可以用同一劳动在单位时间内生产某种产品的数量来表示,单位时间内生产的产品数量越多,劳动生产率就越高;也可以用生产单位产品所耗费的劳动时间来表示,生产单位产品所需要的劳动时间越少,劳动生产率就越高。全员劳动生产率= 工业增加值/全部从业人员平均人数。 基本介绍 劳动生产率是指劳动者在一定时期内创造的劳动成果与其相适应的劳动消耗量的比值。全员劳动生产率指根据产品的价值量指标计算的平均每一个从业人员在单位时间内的产品生产量。是考核企业经济活动的重要指标,是企业生产技术水平、经营管理水平、职工技术熟练程度和劳动积极性的综合表现。 基本分类 按范围分 劳动生产率按其计算的范围可分为:(1)个别劳动生产率。包括个人劳动生产率和企业劳动生产率。前者按个别劳动者的劳动耗费来计算;后者按个别企业的劳动耗费来计算。(2)社会劳动生产率。是以全社会为单位来计算单位产品所耗费的社会平均必要劳动量。社会劳动生产率是衡量全社会范围内生产先进和落后的根本尺度。 个别劳动生产率高于社会劳动生产率,生产商品的个别劳动量就低于社会必要劳动量;反之,则高于社会必要劳动量。劳动生产率同单位时间内所生产的产品量成正比,即劳动生产率越高,单位时间生产的产品量越多;而同单位产品所包含的劳动量成反比,即劳动生产率越低,单位产品包含的劳动量越大。 按条件分 劳动生产率按其决定的条件可分为: (1)劳动的社会生产率,是指由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程度所决定的生产率。 (2)劳动的自然生产率,是指由劳动的自然条件所决定的生产率。 马克思说:“在农业中(采矿业中也一样),问题不只是劳动的社会生产率,而且还有由劳动的自然条件决定的劳动自然生产率”。由于劳动的自然生产率不同,同量劳动会生产出较多或较少的产品或使用价值。这种差额,在商品生产条件下会形成级差收入,在土地私有制下则会形成级差地租。

劳动生产率评比方案

“提高全员劳动生产率,增强企业生存发展能力” 专项评比方案(试行) 随着各子公司工资成本的不断上升,用工压力的日趋加大,若不设法千方百计的通过多种形式与举措来提高全员劳动生产率以缓解用工成本压力,企业的生存发展能力将越来越大的受到减弱。为此,特组织进行“提高全员劳动生产率,增强公司生存发展能力”专项评比活动,希望通过此项活动的开展并与KPI考核并行,争取实现今年三季度或四季度劳动生产率同比提高20%的阶段性目标。具体评比细则如下: 一、评比对象:纸箱项目各子公司 二、评比周期:每季度考核评比一次 三、评比指标:全员人均产值(元/人)、全员人均产值同比增长率、单位用工成本(元 /㎡)、单位用工成本同比增长率。 四、取值办法: 1、全员人均产值:总产值(不含贸易金额)÷总用工人数。 1)总产值:ERP系统考核分析表中“产值”-贸易金额。 2)总用工人数:(上月末员工总人数+当月末员工总人数)÷2+当月临时 工人数,三个月人数相加。 i.月末员工总人数:根据职(员)工的在册人数。 ii.临时工人数:按工作时间,以200小时(25天×8小时)为一人标准折算,四舍五入。 2、单位用工成本:总工资÷总产量 1)总工资:取ERP系统考核分析表中的“工资”; 2)总产量:取ERP系统产量报表中“纸箱、纸板、预印、胶印”平方数。 五、评比规则及奖罚措施: 1、总部每季度将各子公司“全员人均产值”、“全员人均产值同比增长率”、“单位用 工成本同比降低率”三项指标按由高到低的顺序进行排名;将“单位用工成本” 指标按由低到高的顺序进行排名。 2、对单项指标排名第一的子公司奖励5000元/项,排名第二的奖励3000元/项,排

劳动生产率应该如何计算 (1)

劳动生产率应该如何计算 1、劳动生产率:指员工在生产劳动过程中从事劳动的效率,即活劳动效率。劳动生产率的2种算法: (1)劳动生产率的直(接)算法:以单位时间内生产的产品数量或销售额为单位进行计算,即: 工业企业的劳动生产率=产品数量/生产时间 商业企业的劳动生产率=销售额/销售人数 (2)劳动生产率的逆算法:以工人生产单位产品所消耗的工时为单位进行计算,即: 劳动生产率=生产时间/产品的数量 说明:直(接)算法的数值越大,即单位时间生产的产品越多,劳动生产率也就越高 逆算法结果越小,说明生产一个产品所消耗的工时越少,当然劳动生产率也就越高 劳动生产率 劳动生产率概述 劳动者生产某种产品的劳动效率。劳动生产率水平可以用单位时间内所生产的产品的数量来表示,也可以用生产单位产品所耗费的劳动时间来表示。单位时间内生产的产品数量越多,劳动生产率就越高,反之,则越低;生产单位产品所需要的劳动时间越少,劳动生产率就越高,反之,则越低。

影响劳动生产率高低主要因素 劳动生产率的状况是由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决定的。具体说,决定劳动生产率高低的因素主要有: ?①劳动者的平均熟练程度。劳动者的平均熟练程度越高,劳动生产率就越高。劳动者的平均熟练程度不仅指劳动实际操作技术,而且也包括劳动者接受新的生产技术手段,适应新的工艺流程的能力。 ?②科学技术的发展程度。科学技术越是发展,而且越是被广泛地运用于生产过程,劳动生产率也就越高。 ?③生产过程的组织和管理。主要包括生产过程中劳动者的分工、协作和劳动组合,以及与此相适应的工艺规程和经济管理方式。 ?④生产资料的规模和效能。主要指劳动工具有效使用的程度,对原材料和动力燃料等利用的程度。 ⑤自然条件。主要包括与社会生产有关的地质状态、资源分布、矿产品位、气候条件和土壤肥沃程度等。 动生产率分类 劳动生产率按其计算的范围可分为: ①个别劳动生产率。包括个人劳动生产率和企业劳动生产率。前者按个别劳动者的劳动耗费来计算;后者按个别企业的劳动耗费来计算。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