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第5课 灿烂的青铜文明

第5课 灿烂的青铜文明

第5课 灿烂的青铜文明

七上历史 LS-2014-07-05第5课灿烂的青铜文明

编写人:范厚琴审稿人:万方宁时间:2014.9.28

1、掌握夏、商、西周时期我国以青铜文明为代表的奴隶制经济发展的基本史实,包括手工

业、农业和商业的状况及特点;了解奴隶制下奴隶的悲惨境遇。

2、通过本课的学习,熟悉本课所叙述的夏商、西周经济发展的概况,提炼“青铜文明”的

本质特征及概念,培养归纳、概括历史知识的能力。

3、通过本课学习,认识到:我国夏、商、西周时期的奴隶制文明辉煌灿烂,源远流长,一

脉相承,表明我国古代文明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学习重点】青铜器的高超工艺。

【学习难点】对“青铜文明”概念的理解。

【学习方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知识导学】

一、知识梳理:(A级)

1、商朝是我国青铜文化的灿烂时期,著名的青铜器有和。

2、商周时期,在四川平原也盛行一种独特的青铜文化,这就是举世闻名的

文化。出土的有青铜面具、、等,引起中外人士瞩目。

3、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的国家。玉器制造业也很兴盛。

4、夏、商和西周是以为主的社会。后代称之为“”的农作物已经齐全。

5、农业、畜牧业、和的繁荣,形成了我国夏、商、西周灿烂的青铜文明。

二、问题探究:(B级)(在小组长带领下通过讨论等方式完成下列问题)

6、既然那时农业、手工业、畜牧业、商业都很发达,为什么要以“青铜”作为当时文明的象

征呢?7、夏、商、西周时期,在农业、手工业和畜牧业生产中,大量使用奴隶,他们的

处境非常凄惨。请讲讲他们的处境是怎样的凄惨。(口述)

【课堂小结】(B级)

【当堂检测】(B级)

一、选择题:

1、迄今为止,世界上现存最大的青铜器是()

A.司母戊鼎

B.四羊方尊

C.青铜立人像

D.青铜神树

2、我国青铜文化的灿烂时期出现在()

A.原始社会

B.夏朝

C.商朝

D.西周

3、在我国西南地区的成都平原,盛行的一种青铜文化是举世闻名的()

A.“青铜文明”

B.“三星堆”文化

C.农业文明

D.“大汶口”文化

4、中外闻名的青铜立人像是考古学家在( )省发现的

A.陕西

B.四川

C.河南

D.湖北

5、除青铜铸造外,夏商周手工业发展的另外两个部门是()

①陶瓷业②玉器制造③冶铁④制漆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①②

6、夏、商、西周是以()为主的社会

A.青铜制造业

B.商业

C.农业

D.畜牧业

7、以下表述不符合“青铜文明”的是()

A.只有青铜铸造技术

B.手工艺以青铜铸造为主

C.青铜铸造技术高超

D.农业、畜牧业、手工业和商业共同繁荣

8、青铜文明的创造者是()

A.原始居民

B.奴隶主

C.奴隶

D.平民

二、列出你印象最深的、商周时代的两件青铜器。

1、 2、

【学习反思】

2019-2020年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5课 灿烂的青铜文明教学案

2019-2020年七年级历史上册第5课灿烂的青铜文明教学案 学习目标 1.了解夏、商、西周的农业、畜牧业和手工业发展的基本情况。了解奴隶的悲惨生活。2.提炼“青铜文明”的本质特征及概念,培养我们归纳、概括历史知识的能力;认识到,夏、商、西周奴隶制文明的高度发达,是建立在对奴隶的残酷剥削的基础上。 学习重点:“青铜器的高超工艺” 学习难点:正确地理解“青铜文明” 学法指导:1.概括提炼并列举本课所涉及的重要知识点:青铜器在夏、商、西周三代发展的阶段特点;青铜器生产的特点及种类;其他手工业行业;农业及畜牧业发展的表现;奴隶的悲惨境遇,等等。尽量用自己的语言概括总结。 2.在上述基础上,进一步提出问题讨论:“为什么夏、商、西周三代会出现如此辉煌灿烂的文明成就?”在讨论过程中应注意引导,使我们掌握奴隶社会取代原始社会是历史的进步这一结论。 一:课前预习 一、青铜器的高超工艺 1.青铜铸造业 (1)形成发展 ①末期,出现青铜器。②夏朝,青铜器逐渐增多。 (2)灿烂鼎盛 ①是青铜文化的灿烂时期,以和最为著名。 ②时种类更加丰富,大量用于。 (3)“三星堆”文化 ①与商朝同期,我国西南地区的平原,也盛行一种独特的青铜文化,这就是举世闻名的“”文化。 ②出土文物:、、等。。 2.陶瓷制造业: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的国家。 3.玉器制造业:玉器水平很高。 二、农业和畜牧业的发展 1.农业(1)夏、商、周是以为主的社会,知道、和治虫害等。 (2)西周已用一定数量的农具进行农业生产。 2.畜牧业:品种齐全,建有牲畜圈栏,还有。 3、业、业、业和商业的繁荣,形成了我国夏、商、西周灿烂的青铜文明。 三、奴隶的悲惨生活 1.被强迫集体劳作,没有人身。被奴隶主随意转让和。 2.被杀死当作祭祀。被杀死或活埋做。 二、课堂学习 任务一:阅读教材第26~27页,在课本上标出知识点并回答下列问题 1、我国什么时期开始出现青铜器?著名的青铜器代表有哪些? 2、青铜文化代表有哪些?

灿烂的青铜文明

《灿烂的青铜文明》学案 课前延伸: 复习巩固:分封制的目的是什么?西周的众多诸侯是通过什么方式产生的? 1、牧野大战的双方是谁?结果怎么样?时间是哪一年? 预习:我国典型的青铜器的代表是什么? 课内学习: 一、【学习目标】:1、了解夏、商、周时期以青铜文明为代表的奴隶制经济的发展的情况;知道著名的青铜器代表司母戊鼎和四羊方尊。 2、通过分析带枷的奴隶和殉葬奴隶图,理解奴隶制度下奴隶的悲惨生活。 3、认识灿烂的青铜文明是建立在奴隶主对奴隶的残酷剥削和压迫的基础上的,是奴隶创造了灿烂的奴隶制文明。 【学习重点】:青铜器的高超工艺 【学习难点】:对青铜文明的认识和理解 二、自主学习 任务一:阅读教材第26~27页,在课本上标出知识点并回答下列问题 1、我国什么时期开始出现青铜器?著名的青铜器代表有哪些? 2、青铜文化代表有哪些? 3、用自己的话概括夏、商、西周时期手工业、农业、畜牧业发展的基本情况。 任务二:阅读教材第28页, 1、举例说明奴隶的悲惨命运。 2、思考回答教材第28页的动脑筋 三、合作探究: 1、我的问题:…‥ 2、我们的问题:…‥ 3、老师的问题:①猜想一下当时奴隶们怎样制造青铜器? ②夏、商、周时期,我国的农业、手工业、畜牧业都很发达,为什么以“青铜”作为当时文明的象征呢? ③、某鼎铭文记载:“五个奴隶等于一匹马加一束丝”。这说明了什么? 四、精讲点拨,总结提升:(见下页) 五、巩固练习: 1、著名的商朝司母戊鼎可以证明我国商周时期() A、奴隶制的高度发展 B、农耕文明出现原始 C、奴隶的命运十分悲惨 D、青铜工艺水平高超 2、我国古代南方青铜文化的代表是() A、元谋人文化 B、河姆渡文化 C、三星堆文化 3、世界上最早发明瓷器的国家是() A、中国 B、古印度 C、古埃及 D、古巴比伦 4、在夏、商、周奴隶制经济中占主导地位的部门是() A、农业 B、手工业 C、商业 D、畜牧业 5、在奴隶社会中,从事经济生产的主要是() A、奴隶主 B、奴隶 C、平民 D、诸侯 6、商朝时的贵族可以把某些人随意转让和买卖,甚至杀死或活埋,而贵族不受处罚。这是因为()

《灿烂的青铜文明》

《灿烂的青铜文明》 教材分析与学情分析: 本课是七年级上册第五课,主题在于使学生对我国夏、商、西周时期的奴隶制文明有比较全面而清晰的了解,感受夏、商、西周时期奴隶制文明的辉煌灿烂,体味中华文化源远流长。 本课是在对学生综合能力不太了解的情况下设计的,我依照教学经验,首先得出一般初一学生的能力和心理特点:丰富的感性材料可以激发他们探究的热情,由浅入深的引导可以推动部分学生在理性认识上有所升华,但是公开课上学生可能出现胆怯心理,在教学设计过程中应特别考虑到这一点,各教学环节都应为学生可能出现的突发情况留有一定的变化空间。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比较全面地掌握夏、商、西周时期我国以青铜文 明为代表的奴隶制经济发展的基本史实,包括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的状况;了解奴隶制下奴隶的悲惨境遇。通过本课学习和思考本课内容,培养学生归纳、概括历史的能力;通过了解奴隶的悲惨生活与夏商周奴隶制文明高度发达间的关系,培养学生初步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揭示奴隶制文明的本质及全面认识历史发展过程的能力。 方法与过程: 教师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同时组织学生通过课堂活动巩固所学知识,并对之加以应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我国夏、商、西周时期的奴隶制文明辉煌灿烂乃中华民族之骄傲,今天民族文化的辉煌成就与之一脉相承;2006年7月13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0届世界遗产大会决定,安阳殷墟获准进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中国第33处世界遗产,炎黄子孙更要保护好宝贵的文化遗产。 教学重难点: 重点:青铜器的高超工艺

解决策略:以形象的说明将抽象的描述具体化,通过大量的图片资料令学生从中自行总 结出工艺高超的表现,既实现了认知目标,又进行了能力训练。 难点:正确理解“青铜文明”的概念 解决策略:通过介绍夏、商、西周陶瓷业、玉器制造业等手工业的发展状况以及农业 和畜牧业、商业的进步表现,引导学生得出青铜文明不仅仅表现在青铜器的高超工艺、青铜器铸造业的兴盛上,还表现在社会各个生产部门的发展进步上。这为后来介绍青铜文明的概念做好了铺陈。

《灿烂的青铜文明》教学设计

人教版历史七年级第5课《灿烂的青铜文明》教学设计 [教学背景] 文明一词有着深刻的内涵,现代文明与古代文明有所差别,广义的现代文明学生们都能够理解,本课涉及到的古代青铜文明学生很难理解,尤其是青铜怎么和文明联系在了一起。 [教学课题] 新课标人教版七年级历史第五课《灿烂的青铜文明》 [教材分析] 一、知识和能力 1.比较全面的掌握夏、商、西周时期以青铜器铸造业为代表的奴隶制经济发展的基本史实,包括手工业、农业、畜牧业发展的状况;了解奴隶制下奴隶的悲惨生活。 2.通过学习和思考本课所叙述的夏、商、西周我国经济发展的状况,提炼“青铜文明”的本质特征及概念,培养归纳、概括历史知识的能力。 3.通过了解奴隶的悲惨生活,认识到夏、商、西周奴隶制文明的高度发达是建立在对奴隶的残酷剥削的基础上,从而培养初步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来揭示奴隶制文明本质及全面认识历史发展过程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网络搜索图片:通过多媒体展示众多的青铜器,使学生对青铜器有切身的体验与感知;并在这一基础上引导学生归纳出青铜器制作的特点,加深学生对夏、商、西周青铜器“工艺高超”的理解。 2.小组探究:通过小组活动,引导学生在与他人合作交流学习中探究知识,获得知识。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理解夏、商、西周时期青铜文明的辉煌灿烂及其源远流长。 2.体会我国历史文化的悠久,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 四、教材重点难点的处理方法 1.重点:青铜器的高超工艺。 通过学生网络搜索展示介绍司母戊鼎、四羊方尊 https://www.sodocs.net/doc/eb1860045.html,/i?tn=baiduimage&ct=201326592&lm=-1&cl=2&fr=ala0&word =%CB%C4%D1%F2%B7%BD%D7%F0%CD%BC%C6%AC# 以及“三星堆”出土的青铜面具、大型青铜立人像、青铜神树等 https://www.sodocs.net/doc/eb1860045.html,/i?tn=baiduimage&ct=201326592&lm=-1&cl=2&fr=ala0&word =%22%C8%FD%D0%C7%B6%D1%22%B3%F6%CD%C1%B5%C4%C7%E0%CD%AD%CD%BC%C6%AC# 引导学生归纳出当时青铜铸造业是我国夏、商、西周奴隶制文明的典型代表,具有规模大,工艺精美,分布广泛的特点; 通过多媒体平台展示西周可烧炭火青铜器 https://www.sodocs.net/doc/eb1860045.html,/i?tn=baiduimage&ct=201326592&lm=-1&cl=2&fr=ala0&word =%CE%F7%D6%DC%BF%C9%C9%D5%CC%BF%BB%F0%C7%E0%CD%AD%C6%F7%CD%BC%C6%AC# 商朝铜爵 https://www.sodocs.net/doc/eb1860045.html,/i?tn=baiduimage&ct=201326592&lm=-1&cl=2&fr=ala0&word =%C9%CC%B3%AF%CD%AD%BE%F4%CD%BC%C6%AC# 铜镜 https://www.sodocs.net/doc/eb1860045.html,/i?tn=baiduimage&ct=201326592&lm=-1&cl=2&fr=ala0&word =%C9%CC%B3%AF%CD%AD%BE%B5%CD%BC%C6%AC# 通过观察这些图片,引导学生归纳出当时青铜器具有应用普遍、品种繁多的特点。并通

灿烂的青铜文明

灿烂的青铜文明 第5课灿烂的青铜文明彭志文主讲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比较全面地掌握夏、商、西周时期我国以青铜文明为代表的奴隶制经济发展的基本史实,包括手工业、农业和商业的状况及特点;了解奴隶制下奴隶的悲惨境遇。通过学习和思考本课所叙述的夏、商、西周我国经济发展的概况,提炼“青铜文明”的本质特征及概念,培养学生归纳、概括历史知识的能力;通过了解奴隶的悲惨生活,使学生认识到,夏、商、西周奴隶制文明的高度发达,是建立在对奴隶的残酷剥削的基础上,从而培养学生初步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揭示奴隶制文明本质及全

面认识历史发展过程的能力。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我国夏、商、西周时期的奴隶制文明辉煌灿烂,源远流长,一脉相承,表明我国古代文明具有极其强大的生命力。教材分析和教学建议一、重点和难点本课的主题在于使学生对我国夏、商、西周时期的奴隶制文明有比较全面而清晰的了解。首先在“青铜器的高超工艺”这一子目中,介绍了自夏至西周重要的手工业——青铜制造业发展演变的过程及其特点,以及其他手工行业如陶瓷业、漆器制造业、玉器制造业及酿酒业的概况;又在第二个子目“农业和畜牧业的发展”中介绍了自夏至西周农业及畜牧业繁荣的表现;最后,以“奴隶的悲惨生活”这一子目明确了自夏至西周奴隶制繁荣的基础。“青铜器的高超工艺”是全课的重点子目。青铜制造业是我国夏商周奴隶制文明的典型代表,具有工艺高超,品种繁多,应用普遍,分布广泛等特点。在处理这一重点问题时,除应注意讲清青铜制造业的

上述特点,还应强调自夏至西周青铜文明的延续性,从而使学生对中国古代文化连续发展这一显著特征有初步认识,还应适当介绍其他手工业行业的状况,使学生对夏至西周手工业的发达有一全面了解。正确地理解“青铜文明”这一概念是本课的难点问题。学生往往容易将“青铜文明”与青铜器或者青铜制造业简单地等同起来。教师应该对这一概念进行全面而准确的讲述。首先应对“青铜时代”进行简单介绍:青铜时代就是人类使用青铜制作生产工具、武器及生活用具的物质文化发展阶段。它介于“铜石并用时代”和铁器时代之间。而在这个时代人们所创造的物质文化,便被称作“青铜文明”。二、教法建议 1.教师可先生动具体地讲述抗日战争时期河南农民发现司母戊鼎的经过,引起学生对青铜器的兴趣。 2.教师可通过直观的手段,如计算机、投影或者挂图,向学生展示司母戊鼎或四羊方尊,使学生对商代青铜制造业的高超工艺有初步的感性认识,引发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学案 第5课灿烂的青铜文明

第五课:灿烂的青铜文明(总第课时) 设计人:使用人:_______ 班级_______ 【学习目标】:1、了解夏、商、周时期以青铜文明为代表的奴隶制经济的发展的情况;知道著名的青铜器代表司母戊鼎和四羊方尊 2、通过分析带枷的奴隶和殉葬奴隶图,理解奴隶制度下奴 隶的悲惨生活。 3、认识灿烂的青铜文明是建立在奴隶主对奴隶的残酷剥削和压迫的基础上的,是 奴隶创造了灿烂的奴隶制文明。 【学习重点】:青铜器的高超工艺 【学习难点】:对青铜文明的认识和理解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 任务一:阅读教材第26~27页,在课本上标出知识点并回答下列问题 1、我国什么时期开始出现青铜器?著名的青铜器代表有哪些? 2、青铜文化代表有哪些? 3、用自己的话概括夏、商、西周时期手工业、农业、畜牧业发 展的基本情况。 任务二:阅读教材第28页, 1、举例说明奴隶的悲惨命运。 2、思考回答教材第28页的动脑筋 二、合作探究: 1、我的问题:…‥ 2、我们的问题:…‥ 3、老师的问题:①猜想一下当时奴隶们怎样制造青铜器? ②夏、商、周时期,我国的农业、手工业、畜牧业都很发达,为什么以“青铜”作为 当时文明的象征呢? ③、某鼎铭文记载:“五个奴隶等于一匹马家一丝”。这说明了什么? 三、拓展延伸: 司母戊鼎和四羊方尊是中原地区青铜文化的代表;“三星堆”文化是我国西南地区的代表。这两种文化有所不同,为什么? 四、系统总结: 青铜文明水平高,鼎尊三星三代表。 农牧工商有发展,奴隶命运很悲惨。 五、巩固练习: 1、著名的商朝司母戊鼎可以证明我国商周时期() A、奴隶制的高度发展 B、农耕文明出现原始 C、奴隶的命运十分悲惨 D、青铜工艺水平高超

初一5灿烂的青铜文化

鸡西市第四中学2012—2013年度上学期初一历史导学案 第二单元第5课灿烂的青铜文化 编制人:郭兰波复核人:使用日期:2012.9.17编号:05 【授课模式】目标导航双主高效 【学习目标】掌握夏、商、西周时期我国以青铜文化为代表的奴隶制经济发展的基本史实,包括手工业、农业和商业的状况及特点。 【教学重点】青铜器的高超工艺 【教学难点】正确理解“青铜文化” 【学习方法】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展示提升 【自主学习】 1、_________是我国青铜文化的灿烂时期,青铜器生产规模大,工艺精美。著名 的青铜器有巨大的_____________和造型奇特的____________等。 2、______青铜器种类更加丰富,大量用于祭祀。 3、与商周时期,我国西南地区的成都平原,也盛行一种独特的青铜文化,这就 是举世闻名的____________。那里出土的青铜面具、__________________、青铜神树等,引起中外人士瞩目。 4、除青铜铸造外,夏、商、西周的_________也很发达,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 _________的国家,夏、商、西周时期,_______制造业也很兴盛。 5、夏、商、西周是以农业为主的社会,农牧业已相当发达。后代称为_________ 的农作物,商周时期已经齐备。 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的繁荣,形成了我国夏、商、 西周灿烂的青铜文化。 7、________过着牛马不如的生活,命运十分悲惨。没有人身自由,还可以被随 意转让和买卖。更悲惨的是奴隶还被用作________和________。 【展示探究】 1、在原始社会,人类的祖先们普遍使用的是什么工具?青铜器与之相比有什么 优点?

灿烂的青铜文明教案(课堂实录)

《灿烂的青铜文明》教案 导入新课 师:展示平台出示司母戊鼎图片。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它是什么朝代的?发现于哪儿? 生:它是1939年在河南安阳侯家庄武官村出土的,是商代著名的青铜器。它重832.84公斤,高1.33米,口长1.10米,壁厚6厘米。因腹壁内有“司母戊”铭文,所以称为司母戊鼎,它是现存商代青铜器中形体最大、最重的一件,当时要铸造这样一个大鼎,需要二三百人同时操作。 师:同学们,画面生动再现了商朝铸鼎的场面。司母戊鼎现藏于中国历史博物馆。今天我们来学习《灿烂的青铜文明》这一课。 学生分组,快速阅读全文 教学新课 师:根据课文内容,将学生分为三个大组,第一组是手工业组,第二组是农牧业组,第三组奴隶生活组。然后让学生阅读相关内容,收集本组所需要的信息。发给每一个组一张纸,将收集的信息写在纸上。教师可利用学生阅读的机会,了解各组收集信息的情况。 展示交流信息、分析总结。 各组将收集的信息张贴在黑板上互相交流,每组选派一位代表对收集的信息进行讲解。 师:手工业组为我们展示了青铜器制作业、陶瓷业、玉器制作业等行业的情况,在此重点说明一下青铜器制作业。青铜器的发展经历了一个怎样的过程?举例说明夏至西周青铜器制作的特点是什么? 手工业组回答:过程:原始社会晚期出现,经过夏朝的发展,到商朝达到顶峰,西周更加丰富、说明我国文化具有连续发展的特点。 特点:(1)工艺高超。展示平台出示四羊方尊图片,以四羊方尊为例说明,从外形看,器物非常精致,在它的四角,附着四只向外伸出的羊头和前肢,羊角卷曲。四壁装饰着蟠龙纹,布局新颖,造型别致,工艺精湛。是商代青铜器中的精品。(2)品种繁多。有司母戊鼎、四羊方尊、青铜面具、青铜人像、青铜神树等。(3)应用普遍。用于生产、生活(展示西周可烧炭火的青铜器图片),用来铸造武器、祭祀等。(4)分布广泛。在商周的统治区、成都平原等地区。(展示三星堆文化图片)1929年在四川的广汉,出土了大量的金器、玉器、青铜器等,其中青铜神面具、青铜雕像、青铜神树造型生动,引起了中外人士瞩目。 我们把人类使用青铜器制作生产工具、武器及生活用具的物质文化发展阶段称为青铜时代它介于“铜石并用时代”和“铁器时代”之间。 手工业中,除了青铜器制造业,还有陶瓷业和玉器制造业。(教师在此略作说明:夏、商、西周手工业中并不是青铜制作业“一枝独秀”,而是得到了全面发展。) 农牧业组为我们展示了夏商西周农业和畜牧业的发展情况。“五谷”齐备、选种、施肥、治虫害、青铜农具、家畜家禽、牧场…… 从两组的内容中,我们得出什么结论? 生:当时手工业、农业、畜牧业都很发达,被称作青铜文明。 为什么要以“青铜”作为当时文明的象征呢?(组织学生讨论,教师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总结)前面已讲了青铜时代,在这个时代人们所创造的物质文化,便被称作“青铜文明”。奴隶生活组收集到的信息:奴隶被大量使用、命运悲惨,被带枷锁、转让、买卖,被当做殉葬品。(指导学生阅读书上的插图)从这些展示,我们得到什么认识?夏、商、西周奴隶地位低下,奴隶制的本质是残酷、野蛮的。 将学生每四人分为一个合作小组讨论。讨论:奴隶的悲惨与高度发达的青铜文明是一种什么关系?

《灿烂的青铜文明》教案01

灿烂的青铜文明 教学背景: 文明一词有着深刻的内涵,现代文明与古代文明有所差别,广义的现代文明学生们都能够理解,本课涉及到的古代青铜文明学生很难理解,尤其是青铜怎么和文明联系在了一起。 教材分析: 一、知识和能力: 1.比较全面的掌握夏、商、西周时期以青铜器铸造业为代表的奴隶制经济发展的基本史实,包括手工业、农业、畜牧业发展的状况;了解奴隶制下奴隶的悲惨生活。 2.通过学习和思考本课所叙述的夏、商、西周我国经济发展的状况,提炼“青铜文明”的本质特征及概念,培养归纳、概括历史知识的能力。 3.通过了解奴隶的悲惨生活,认识到夏、商、西周奴隶制文明的高度发达是建立在对奴隶的残酷剥削的基础上,从而培养初步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来揭示奴隶制文明本质及全面认识历史发展过程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网络搜索图片:通过多媒体展示众多的青铜器,使学生对青铜器有切身的体验与感知;并在这一基础上引导学生归纳出青铜器制作的特点,加深学生对夏、商、西周青铜器“工艺高超”的理解。 2.小组探究:通过小组活动,引导学生在与他人合作交流学习中探究知识,获得知识。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理解夏、商、西周时期青铜文明的辉煌灿烂及其源远流长。 2.体会我国历史文化的悠久,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 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青铜器的高超工艺。 通过学生网络搜索展示介绍司母戊鼎、四羊方尊。 以及“三星堆”出土的青铜面具、大型青铜立人像、青铜神树等。 引导学生归纳出当时青铜铸造业是我国夏、商、西周奴隶制文明的典型代表,具有规模大,工艺精美,分布广泛的特点。 通过多媒体平台展示西周可烧炭火青铜器、商朝铜爵、铜镜。

第5课 灿烂的青铜文明 教学设计

第二单元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 第5课、灿烂的青铜文明 主备:字学娟 课时安排:1.5课时 一、教学内容及其分析: 本节课要学的内容灿烂的青铜文明,指的是我国夏、商、西周时期的奴隶制文明, 其核心是“青铜器的高超工艺”,理解它关键就是要掌握青铜制造业是我国夏商周奴隶制文明的典型代表,具有工艺高超,品种繁多,应用普遍,分布广泛等特点。其次应注意讲清青铜制造业的上述特点,还应强调自夏至西周青铜文明的延续性,从而使学生对中国古代文化连续发展这一显著特征有初步认识,还应适当介绍其他手工业行业的状况,使学生对夏至西周手工业的发达有一全面了解。正确地理解“青铜文明”这一概念,学生往往容易将“青铜文明”与青铜器或者青铜制造业简单地等同起来。理解“青铜文明”这一概念,应该对这一概念进行全面而准确的讲述。首先应对“青铜时代”进行简单介绍:青铜时代就是人类使用青铜制作生产工具、武器及生活用具的物质文化发展阶段。它介于“铜石并用时代”和铁器时代之间,“青铜器的高超工艺”是全课的重点子目。 二、目标及分析 1教学目标 了解夏、商、周时期以青铜器发展的情况;知道著名青铜器代表司母戊鼎和四羊方尊。 掌握夏、商、周时期以青铜文明为代表的奴隶制经济的发展的情况 分析带枷的奴隶和殉葬奴隶图,理解奴隶制度下奴隶的悲惨生活。 2、目标分析 了解夏、商、周时期以青铜器发展的情况;就是要知道三个时期青铜器的发展情况。 掌握夏、商、周时期以青铜文明为代表的奴隶制经济的发展的情况,就是要从农业、手工业、畜牧业等各方面学习当时的发展情况。 理解奴隶制度下奴隶的悲惨生活。就是要分析带枷的奴隶和殉葬奴隶图,认识到,夏、商、西周奴隶制文明的高度发达,是建立在对奴隶的残酷剥削的基础上 三、问题诊断分析 学生在学习本课时可能会遇到的困难,具体表现在正确认识正确地理解“青铜文明”这一概念是本课的难点问题。学生往往容易将“青铜文明”与青铜器或者青铜制造业简单地等同起来。应该对这一概念进行全面而准确的讲述。首先应对“青铜时代”进行简单介绍:青铜时代就是人类使用青铜制作生产工具、武器及生活用具的物质文化发展阶段。它介于“铜石并用时代”和铁器时代之间。而

灿 烂 的 青 铜 文 明

第5课灿烂的青铜文明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比较全面地掌握夏、商、西周时期我国以青铜文明为代表的奴隶制经济发展的基本史实。 (2)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我国夏、商、西周时期的奴隶制文明辉煌灿烂,源远流长,一脉相承。 2 、过程与方法: (1)教师指导学生利用现代信息技术,通过动手上网查资料,搜集史料,体会夏商周青铜文明的辉煌。 (2)通过合作讨论,得出正确结论。 3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学习本课,学生了解我国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树立人民创造历史的正确人生观。 二、重点和难点: “青铜器的高超工艺”是全课的重点子目。 正确地理解“青铜文明”这一概念是本课的难点问题。 三、教法和学法: 1、启发式教学 2、自学探究式学法 [课时]1课时 [教具]地图册、我国夏、商、西周相关资料、考古发现图 四、教学设计: 导入: 复习提问:1、北京人、山顶洞人时期用的生产工具是什么? 2、河姆渡人、半坡人时期用的生产工具又是什么? 3、夏商西周时期用的生产工具又是什么呢? 答:打制石器 答:磨制石器 答:青铜器 人类使用青铜制作生产工具、武器及生活用具的物质文化发展阶段就是青铜时代。 有人把历史比作一个人,政治是其骨骼,一般包括政治斗争、军事斗争、朝代更替、政治改革等;经济是其血肉,一般主要包括农业、手工业、畜牧业、商业等等;而文化则是其灵魂,一般包括思想、文学、艺术、科学等等。提问:《夏、商、西周的兴亡》主要介绍的是哪一方面的历史呢?待学生回答后,我顺势指出本节课我们将要学习的《灿烂的青铜文明》是夏、商、西周的血肉还是灵魂呢? 我国夏、商、西周时期正处于青铜时代,此时创造的物质文化成就突出,丰富多彩。因此,我们把这一时期的文明称之为“灿烂的青铜文明”。 总结:这节课我们就来领略夏商西周时期社会经济的发展——《灿烂的青铜文明》 一、青铜器的高超工艺 1、青铜器制造业发展演变的过程:(提问:蚩尤部落以铜做武器,说明了什么?)

七年级上册第5课《灿烂的青铜文明》教学设计

七年级上册第5课《灿烂的青铜文明》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与学情分析: 本课是七年级上册第五课,主题在于使学生对我国夏、商、西周时期的奴隶制文明有比较全面而清晰的了解,感受夏、商、西周时期奴隶制文明的辉煌灿烂,体味中华文化源远流长。 本课是在对学生综合能力不太了解的情况下设计的,我依照教学经验,首先得出一般初一学生的能力和心理特点:丰富的感性材料可以激发他们探究的热情,由浅入深的引导可以推动部分学生在理性认识上有所升华,但是公开课上学生可能出现胆怯心理,在教学设计过程中应特别考虑到这一点,各教学环节都应为学生可能出现的突发情况留有一定的变化空间。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比较全面地掌握夏、商、西周时期我国以青铜文明为代表的奴隶制经济发展的基本史实,包括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的状况;了解奴隶制下奴隶的悲惨境遇。通过本课学习和思考本课内容,培养学生归纳、概括历史的能力;通过了解奴隶的悲惨生活与夏商周奴隶制文明高度发达间的关系,培养学生初步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揭示奴隶制文明的本质及全面认识历史发展过程的能力。 方法与过程:

教师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同时组织学生通过课堂活动巩固所学知识,并对之加以应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我国夏、商、西周时期的奴隶制文明辉煌灿烂乃中华民族之骄傲,今天民族文化的辉煌成就与之一脉相承;2006年7 月13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0届世界遗产大会决定,安阳殷墟获准进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中国第33处世界遗产,炎黄子孙更要保护好宝贵的文化遗产。 教学重难点: 重点:青铜器的高超工艺 解决策略:以形象的说明将抽象的描述具体化,通过大量的图片资料令学生从中自行总结出工艺高超的表现,既实现了认知目标,又进行了能力训练。 难点:正确理解“青铜文明”的概念 解决策略:通过介绍夏、商、西周陶瓷业、玉器制造业等手工业的发展状况以及农业和畜牧业、商业的进步表现,引导学生得出青铜文明不仅仅表现在青铜器的高超工艺、青铜器铸造业的兴盛上,还表现在社会各个生产部门的发展进步上。这为后来介绍青铜文明的概念做好了铺陈。 教学设计:

第5课:灿烂的青铜文化(教案)

第5课:灿烂的青铜文化 备课人:王建辉 课前延伸: 1.哪个朝代的建立,标志着我国早期国家的产生? 2.完成下列表格: 学习目标: 1.通过学习,使学生比较全面地掌握夏、商、周时期我国以青铜文明为代表的奴隶制经济发展的基本史实; 2.提炼“青铜文明”的本质特征及概念,培养学生归纳、概括历史知识的能力; 3.学习我国夏、商、西周时期辉煌灿烂的奴隶制文明,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 本课学习重点与难点: 学习重点:青铜器的高超工艺 学习难点:归纳概括“青铜文明”的本质特征及概念 【课前预习,课内探究】: 一.青铜器的高超工艺 (请同学们阅读教材P26页的大字材料,回答问题) 1.我国开始出现青铜器开始于哪一个历史时期? 2.哪个朝代是我国青铜文化的灿烂时期?当时的青铜文化有哪些特点? 3.列举商朝著名的青铜器的名字。 4.西周时期,青铜器主要有什么用途? 5.“三星堆”文化主要在我国哪一个平原地区盛行?这里曾经出土了哪些重要的文物? 6.夏、商、西周的业和都很发达。(国家)是世界上最早发明瓷器的国家。 二.农业和畜牧业的发展 (请同学们根据教材P27页最后两段的大字和小字内容,归类下列知识) 夏商西周时期的经济部门主要是农业和畜牧业。它们的发展表现有哪些呢? 农业: ①农业为主:后代称为“五谷”的农作物,时期已经齐备。 ②农业上已经知道、、。 ③已经用一定数量的青铜农具进行农业生产; 畜牧业: ④今天家畜家禽的主要品种,时期都已经有了,还建有牲畜圈栏。商王室和贵族还有专门的; 小结:哪些部门的繁荣,形成了我国夏、商、西周灿烂的青铜文明? 三.奴隶的悲惨生活 (请同学们结合P28页的两段文字,回答问题) 1.用自己的语言叙述一下:奴隶过着怎样的生活?

《灿烂的青铜文明》教学设计

《灿烂的青铜文明》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一)教材地位: 《灿烂的青铜文明》是七年级上册第五课的教学内容,主要介绍了介于“铜石并用时代”和“铁器时代”之间的“青铜时代”,是我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也是本单元重要课程之一。 (二)教学重点:中国古代青铜器的高超工艺。 教学难点:正确理解“青铜文明”这一概念; 奴隶的悲惨生活与青铜文明的关系。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以司母戊鼎为例,了解古代青铜工艺的成就;了解奴隶制下奴隶的悲惨境遇。(二)过程与方法 1.多媒体演示:通过多媒体平台展示,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2.公开“招聘”“博物馆解说员”,以提高学生与人合作交流和展示历史的能力。 3.通过合作学习,培养团结合作精神,在活动中获得知识,懂得“灿烂的青铜文明”主要是由广大的奴隶创造出来的。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识青铜文明辉煌灿烂,全面发展,源远流长,感悟祖国历史文化的悠久,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三、教法学法 1、教法 本课涉及内容距今年代较远,学生相关知识储备较少。因此我以对话式教学为主采用以下几种教学方法: (1)、多媒体演示法:让学生通过课件进行探究活动,展示搜集资料,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2)问题导学法:调动学生兴趣,在问答中培养自信。 (3)、探究讨论法: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能力。 2、学法 (1)、合作探究:关注学生与人合作探究的能力。 (2)、分组讨论:关注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 (3)、搜集资料:培养学生课前搜集资料的能力。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2-3分钟) 【教师运用多媒体展示《司母戊大方鼎》图片,请同学欣赏。】 【师讲述】这是世界上现存最大的青铜器,于1939年3月在河南安阳武官村被当地

新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5课《灿烂的青铜文明》教案

第5课灿烂的青铜文明 教学目标: 知识和和能力 1.比较全面的掌握夏、商、西周时期以青铜器铸造业为代表的奴隶制经济发展的基本史实,包括手工业、农业、畜牧业发展的状况;了解奴隶制下奴隶的悲惨生活。 2.通过学习和思考本课所叙述的夏、商、西周我国经济发展的状况,提炼“青铜文明”的本质特征及概念,培养归纳、概括历史知识的能力。 3.通过了解奴隶的悲惨生活,认识到夏、商、西周奴隶制文明的高度发达是建立在对奴隶的残酷剥削的基础上,从而培养初步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来揭示奴隶制文明本质及全面认识历史发展过程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1.多媒体演示:通过多媒体平台展示众多的青铜器,使学生对青铜器有切身的体验与感知;并在这一基础上引导学生归纳出青铜器制作的特点,加深学生对夏、商、西周青铜器“工艺高超”的理解。 2.分组讨论:通过分组,使组与组之间在学习方面展开竞争;通过讨论,引导学生在与他人合作交流学习中探究知识,获得知识。 3.角色扮演:指导学生搜集资料,编写历史小剧本。通过表演,加深学生对奴隶悲惨生活的认识。在教师引导下,学生透过奴隶的悲惨生活这种历史现象观察出奴隶的悲惨命运和“灿烂的青铜文明”有着密切的联系,进而得出“灿烂的青铜文明”主要是由广大的奴隶所创造出来的。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认识夏、商、西周时期奴隶制下青铜文明辉煌灿烂,全面发展;而且一脉相承,源远流长。 2.感悟到我国历史文化的悠久,从而热爱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3.通过合作学习,角色扮演等形式,学会互相帮助,在活动中获得知识,培养团结合作精神。 教学重点:青铜器的高超工艺。 教学难点:青铜文明的概念、表现;奴隶的悲惨生活与青铜文明的关系 教学流程: 导入新课: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第5课“灿烂的青铜文明”,“文明”一词反映的是社会发展进步的程度,是社会发展进步的表现。在夏、商、西周时期。社会发展进步的一个突出表现是在青铜器制造工艺上。 学习目标: 1、掌握青铜文明包括哪几个王朝。 2、掌握这一时期高超的青铜工艺和典型作品 3、知道夏、商、周时期的农业、手工业、畜牧业、商业等方面取得的成就, 4、懂得我国奴隶社会高度发达的奴隶制文明,是建立在对奴隶的残酷剥削的基础上的。 自学指导: 1、夏、商、西周有哪些手工业? 2、青铜器制造业发展演变的过程? 3、青铜器制作有何特点? 4、夏、商、西周农业发展的表现? 5、畜牧业发展的表现?

5.灿烂的青铜文化 教案(人教版七年级上)

第五课灿烂的青铜文明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比较全面地掌握夏、商、西周时期我国以青铜文明为代表的奴隶制经济发展的基本史实。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我国夏、商、西周时期的奴隶制文明辉煌灿烂,源远流长,一脉相承。 过程与方法:(1)教师指导学生利用现代信息技术,通过动手上网查资料,搜集史料,体会夏商周青铜文明的辉煌。(2)通过合作讨论,得出正确结论。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习本课,学生了解我国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树立人民创造历史的正确人生观。 [教学重点、难点] “青铜器的高超工艺”是全课的重点子目;正确地理解“青铜文明”这一概念是本课的难点问题。 [教法、学法] 启发式教学结合网络教学、自学探究式学法 [教学课时]1课时 [课型]新授课 [教具]地图册、我国夏、商、西周相关多媒体、考古新发现图 [教学手段]多媒体和网络教学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出示一组“三星堆”文化图片,进而引导学生初步了解商周时期青铜文明的基本概况。

打出司母戊鼎,四羊方尊的图片供学生讨论,了解夏商周青铜器的高超技艺,运用物理和化学知识分析青铜器的制作成分和制作工艺。并要求学生用橡皮泥或胶泥制作一种器皿,引出夏商周陶瓷,玉器制造业也很兴盛,体会劳动人民创造历史的艰辛,通过实践提高感性认识。 以“同学们日常生活中常吃什么”?导出夏商周农业和畜牧业的发展情况,得出当时的农牧业已相当发达的结论,这个时代人们所创造的物质文化,便被称作“青铜文明”。 设置二个动脑筋题: (1)组织学生讨论:“谈谈你所认识的青铜文化”,全面了解青铜文化,认识是农业,手工业,畜牧业和商业的繁荣,形成了夏商周灿烂的青铜文明。 (2)提出“你认为谁是辉煌灿烂青铜文化的创造者?”问题,供学生讨论,明确青铜文明代表夏商西周高度奴隶制文明。 [教学小结] 要求学生自行设计本节课的知识结构,体现知识的整体性。 课堂验收:摘星星专栏,以多种方式使学生掌握本课知识重点。为进一步发散学生的思维,提出问题“你认为我国是世界文明故国吗?”学生大体了解什么是文明古国,并和其他世界文明古国横相联系,增强民族自豪感。 [板书设计] 一、青铜器的高超工艺 1、在原始社会末期,我国出现青铜器; 2、到商朝,是我国青铜文化的灿烂时期。著名的有司母戊鼎----至今发现的最大青铜器和四羊方尊 3、与商周同期,在我国西南的成都平原,也盛行一种青铜文化,即“三星堆”文化。 [教学后记]

灿烂的青铜文明教学设计教案修订稿

灿烂的青铜文明教学设 计教案 内部编号:(YUUT-TBBY-MMUT-URRUY-UOOY-DBUYI-0128)

【教学设计思路】 中国古代史以中华文明为基本内容,而青铜文明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文明成果之一。本课以司母戊鼎等为例,介绍中国古代青铜工艺的成就,展现了我国夏、商、西周时期的奴隶制文明。在课堂上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展示声音、图片、影像和文字资料,丰富教学资源,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创造良好的教学情境,圆满完成教学目标。要求学生在上课过程中积极动脑、动手参与自学、讨论、练测等学习活动中,并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使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不仅让学生“学会”,还要让学生“会学”。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大屏幕欣赏联合国“世纪宝鼎”图 在联合国成立50周年前夕,收到了中国人民赠送的珍贵的礼物--世纪宝鼎。这个大型青铜器,安放在联合国大厦北花园绿色的草坪上,鼎座高0.5米,象征联合国成立50周年;鼎身高2.1米,象征21世纪,底座上饰56条龙,象征华夏的56个民族都是龙的传人。整个宝鼎造型古朴、工艺精湛,堪称宏伟杰作。你知道吗?它的制作是以商周时期的大鼎为范本设计制造的。让我们共同走进灿烂的青铜文明时代,学习第5课—“灿烂的青铜文明”。 二、讲授新课 第一步:图片赏析 请同学们欣赏商周时期青铜器图片,体会劳动人民的勤劳和智慧。

第二步:问题导读 阅读课文第一目内容,并思考: 1、青铜制造业开始于:。 2、青铜制造业鼎盛于:。 3、青铜制造中的精品有:、。 4、除青铜制造外,夏、商、西周的也很发达,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瓷器的国家。这个时期,的制造也很兴盛。 拓展一:展示图文资料,介绍抗日战争时期河南农民发现司母戊鼎的经过,引起学生对青铜器的兴趣,同时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配以模型或照片,讲述司母戊鼎和四羊方尊的冶炼过程,使学生对当时青铜制造业的高超水平有进一步深入的了解。 拓展二:播放中央电视台《探索与发现》栏目录像资料,展现“三星堆”文化的独特神韵。 文字介绍:北纬30°线,一条看不见的曲线然而却具有非凡的神奇魔力,它所经过的是地球上最亮丽、最神奇的风景线:最高的山峰、最深的海沟、最奇怪的湖泊、金字塔百慕大、撒哈啦、神农架……我们不得不惊诧三星堆文化遗址也位于这条神奇的北纬30°线上。 青铜器的特点是本课的重点内容。在学习前面知识的基础上,进行合作学习,深入探究,讨论并概括出这个时期青铜器的特点。 夏、商、西周的青铜器特点是什么?(规模大、品种多、工艺精、分布广)

江苏省苏州五中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5课 灿烂的青铜文明教案 新人教版

灿烂的青铜文明 (二)能力目标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我国夏、商、西周时期的奴隶制文明辉煌灿烂,源远流长,一脉相承; 二、过程与方法 教师指导学生利用现代信息技术,通过动手上网查资料,搜集史料,体会夏、商、周青铜文明的辉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筛选资料的能力; 三、态度价值观 通过学习本课,学生了解我国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及民族自豪感,增加学生学习历史和考古知识的兴趣。树立人民创造历史的正确人生观; [教学重点] 青铜器的高超工艺; [教学难点] 正确地理解“青铜文明”这一概念,奴隶的悲惨生活与青铜文明的关系; [课时] 1课时 [课型] 新授课 [方式与方法]

对话式教学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观看“发布现场福娃动画宣传片”导入 师:2001年7月13日,历史的瞬间变成了永恒的欢乐。北京申奥成功,聚集在中华世纪坛的各界群众爆发出排山倒海的欢呼。2006年7月13日是北京申奥成功5周年,同样的欢乐再次留在人们心中,请同学记住7月13日,2006年7月13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0届世界遗产大会在立陶宛首都维尔纽斯举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0届世界遗产大会决定,安阳殷墟获准进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中国第33处世界遗产。大会对殷墟的评价是:与古埃及、巴比伦、古印度媲美,以其甲骨文、青铜文化、玉器、古文历法、丧葬制度及相关理念习俗、王陵、城址、早期建筑乃至中国考古学摇篮闻名于世,文化影响广播而久远,真实性完整性强,具全球突出普遍价值,有良好的管理与展示。河南安阳商代遗址出土的“司母戊大方鼎”以其庄严的造型,庞大的体积和神秘的花纹,成为商朝贵族王权与神权艺术的最典型代表,同时也是研究中国古代历史的重要史料,司母戊大方鼎就是中国青铜文明的杰出代表。 师:(出示幻灯片──司母戊大方鼎)(提前让学生收集有关司母戊大方鼎的资料) (先对“青铜时代”进行简单介绍:)青铜时代就是人类使用青铜制作生产工具、武器及生活用具的物质文化发展阶段。它介于“铜石并用时代”和铁器时代之间。而在这个时代人们所创造的物质文化,便被称作“青铜文明”。中国青铜文化的起源可以一直追溯到原始社会新石器时代,而其真正的发展最高峰则出现在商朝和西周时期,尤其是商代以鼎为代表的祭祀用容器的制作,最为著名。青铜鼎的前身是原始社会的陶鼎,本来是日用的饮食容器,后来发展成祭祀天帝和祖先的“神器”,并被笼罩上一层神秘而威严的色彩。这件《司母戊大方鼎》就是此期间最著名的作品之一。 生1:(请学生介绍)司母戊大方鼎高133厘米,重875公斤,制作于商朝,鼎身呈长方形,口沿很厚,轮廓方直,显现出不可动摇的气势。鼎的四个立面中心都是空白素面,周围则布满商代典型的兽面花纹和夔龙花纹。这些兽面纹又称饕餮纹,是以虎、牛、羊等动物为原型,经过综合、夸张等艺术处理手法而创造出的一种神秘的动物形象。鼎耳的侧面雕刻有两只相对的猛虎,虎口大张,共衔着一个人头。这种恐怖的吃人形象,渲染出一种精神上的压迫感,以显示统治阶级的无上权威。 生2:司母戊大方鼎是1939年在河南安阳侯家庄武官村出土的司母戊鼎。因鼎宽大得形似马槽,人们又称它为马槽鼎。鼎重832.84公斤,高1.33米,口长1.10米,壁厚6厘米,立耳,长方形,四柱足中空。纹饰以云雷纹为底纹,耳的外郭饰一对虎纹,虎口相向,中有一人头,似被虎所吞噬。鼎腹、上下均饰以夔纹构成的方框,两夔相对,中间以短扉棱相隔,足部饰兽面纹,下有三道弦纹。腹壁内有“司母戊”铭文。科学家们分析大鼎是采用组芯的造型方法,用21块陶范铸成。双耳是先铸成后再嵌入鼎范内,鼎身其余部分都是一

灿烂的青铜文明课件

灿烂的青铜文明课件 按住Ctrl键单击鼠标打开教学视频动画全册放播 第5课灿烂的青铜文明 课堂类型:新授课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⑴①掌握夏、商、西周时期我国以青铜文明为代表的奴隶制经济发展的基本史实,包括手工业、农业和商业的状况及特点。 ②了解奴隶制下奴隶的悲惨境遇。⑵①通过本课的学习,熟悉本课所叙述的夏商、西周经济发展的概况,提炼“青铜文明”的本质特征及概念,培养学生归纳、概括历史知识的能力。 ②通过了解奴隶的悲惨生活,使学生认识到,夏、商、西周奴隶制文明的高度发达,是建立在对奴隶残酷剥削的基础上的,从而培养学生初步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揭示奴隶制文明本质及全面认识历史发展过程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课前完成自读课文和练习册、填充图册的习题,课上师生共同研讨课文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认识到:我国夏、商、西周时期的奴隶制文明辉煌灿烂,源远流长,一脉相承,表明我国古代文明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是青铜器的高超工艺。难点是对“青铜文明”概念的理解。 三、教学手段及方法:1.故事导入法。教师可以用讲故事的方式向学生介绍司母戊鼎的发现经过,引起学生对青铜器的兴趣,导入新课。 2.讲解法。对青铜制造业的特点,青铜文明的延续性等都适用此法。

3.图示法。4.归纳法。5.讨论推导法。经过对以“青铜”作为夏商周时文明象征的讨论,推导出“青铜文明”概念的含义。 四、教学媒体:较先进的电教设备 五、教学过程: [导入语] 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第五课《灿烂的青铜文明》。现在,请同学们看一下课本上的司母戊鼎的插图。这是1939年在河南安阳侯 中国历史博物馆。那同学们想一想,商朝为什么能够制造出这么大的青铜器?我们为什么把夏商周时代叫做青铜时代?我们这一课 所讲的“灿烂的青铜文明”又是指什么?学完这一课问题就有答案了。 [板书]第5课灿烂的青铜文明 一、青铜器的高超工艺 [教师讲解]人类在最初的时候,主要是使用石器进行生产劳动的,考古学家把这个时代称为石器时代。在前面我们学习过石器时代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