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印铁油墨基础知识

印铁油墨基础知识

印铁油墨基础知识
印铁油墨基础知识

印铁油墨基础知识(一)

概要

1、前言

对于金属的印刷主要是广泛应用于包装容器来“传达包装内的物品的情报”以及“通过色彩及包装的效

果提高附加价值”。金属印刷基本上是以胶印的方式来进行的,印刷所使用的油墨类属于胶印油墨。金属印刷油

墨在具有胶印油墨的印刷适性及印刷效果的基础上,还被要求在制罐、加工工程内容物填充后的处理工程中具有

所相应的适性与耐性。并且,由于被印刷体与纸张不同无法进行渗透,需加热来进行硬化。

金属印刷为了保护金属素材,提高涂膜强度和印刷效果,通常与填充料、白墨等打底涂料及底漆等罐用

外表面涂料组合使用。根据金属印刷油墨的用途,必须具备相应的涂料的体系的涂膜构成的性能。

2、金属印刷的发展

我国自1900年引进德国制平台印刷机后开始了对金属的印刷。在这之后金属印刷虽一度国产化,但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呈现出一时的极端衰退。

此后的金属印刷及印铁油墨的发展如下:

(1950年~)随着玩具、食品罐的使用用途急速扩大。油墨开始用醇酸树脂来代替重合干性油。并开始开发

可用于蒸煮的专用高性能油墨。

(1960年~)饮料罐的用途开始展开。油墨开始了针对以高速轮转机为中心的改良。

(1970年~)饮料罐的用途进一步的延伸,与之相应的是过去使用的马口铁开始用省略镀锡的化学处理钢板

来代替,树脂连接的罐开始实用化。随着DI罐(Drawn and Ironed Can)生产线的导入,专用的油墨得到开发。(1980年~)随着窒素填充方式,DI罐的用途得到扩大。电脑配色系统及其专用油墨也随之开发。

(1990年~)使用薄钢板的制罐方式实用化。涂料开始向水性型发展,对应水性体系的油墨开始改良。

3、金属印刷的方式和用途

薄板印刷所使用的印刷品中最普通的是3片罐的罐身。过去主要作为一般食品的外包装,但随着饮料罐的普及,作为饮料罐的比例正在增大。作为一般食品外包装的DR罐(Drawn and Redrawn Can)是在薄板印刷后制作成型的2片罐,因此印刷阶段的画像形成通过必要的特殊处理,所使用的油墨不得不考虑其加工性。另外,

薄板印刷的用途十分广泛,例如:胶片的软片盒、干电池的外包装、玩具、文具等多样化的加工品,有必要挑选

向对应用途的油墨类型。

对于金属的曲面印刷,过去是用喷雾器来进行的,铝制冲击罐、填充牙膏和医药品的铝管都是采用这

种方式进行印刷的。但是随着饮料罐的普及,DI罐的生产线的增设,饮料容器作为曲面印刷的比率得到增加。

并且随着由薄钢板作为素材的2片罐的出现,饮料容器开始加速由3片罐向2片罐的转变。

印铁油墨基础知识(二)

金属印刷工艺

1、薄板印刷工艺

薄板印刷是根据印刷物的用途来选定金属素材,并按照以下的顺序施行印刷、涂装的。

①内面涂料的涂装,烘烤

②外面打底涂料的涂装,烘烤

③外面印刷,烘烤

④外面底漆的涂装,烘烤

上述印刷过程中①的内面涂装和②的外面打底涂料在不需要的场合可以省略。③的外面印刷通常使用与纸

张印刷同样结构的胶印轮转机,但由于被印刷体的溶剂不渗透,3色以上的套印在重叠印刷时会有一定的困难,

因此可以采用2色机2色一组轮流烘干,按需要的色数进行印刷。图1的2色机的后面配备了底漆涂装用的涂料

器的情况下,采用最终印刷过程最后用底漆进行轮转印刷的方法。

为了缩短这个印刷工程,可以采用UV油墨和UV照射设备的组合的UV硬化体系。图2是用UV照射装置代替加热用的烘箱来使烘烤时间缩短并节省烘箱空间的UV无烘箱系统,此系统在1~3色机中正逐渐实用化。图3所展示的是下层印刷使用UV照射硬化的UV油墨,上层使用烘烤硬化型的油墨印刷,从而使多色印刷成为可能的UV SET PASS系统。

通常④的底漆涂装是在印刷涂装过程结束后进行的,但是根据用途当内面需要印刷时,可以加入底漆涂装的工序。

2、曲面印刷工程

曲面印刷是指铝、钢等金属板压制成型后对对罐体进行印刷、涂装的方法,这种方法随着DI罐的普及正在急速增加。具有代表性的DI罐制作过程大致如下:

①→压制成型

②→回火、熨烫

③→トリミング

④→洗净

⑤→外面打底涂料的涂装,烘烤

⑥→外面印刷、底漆的涂装,烘烤

⑦→内面涂料的涂装,烘烤

⑧→边缘加工

DI罐的印刷机运转时,一个橡皮布对应4~6个版,从版上将油墨依次转移后,将其转印到罐外表面,

连续上光油及轮转印刷。这种方式对于一个橡皮布一次将全色转移,进行重叠印刷是不可能的。彩色套印的网点

控制也非常困难。印刷方式虽然是胶印,但没有供水装置,版使用的是树脂凸版。因此比使用平板的薄板印刷网

点增益更大。这种DI罐印刷机如图-4所示。

近年,随着印刷机的高速发展,印刷速度已达到1500罐/分钟。油墨、外表面涂料的烘烤使用,与薄板印刷相比,进行高温短时间(200~220℃,60~120秒)的烘烤。

印铁油墨基础知识(三)

金属印刷油墨的构成

1、油墨的组成

金属印刷油墨由与一般平板油墨相同的颜料、树脂油、溶剂、助剂构成。这个构成比例根据使用的颜料、

树脂油以及油墨的性能设定的不同而改变。例如下面的例子。

UV硬化型油墨的组成稍后再阐述。

【印铁白油墨】

材料名构成比例(%)

钛白60.00

脱水蓖麻油改性醇酸30.00

石油系碳氢化合物溶剂9.65

金属(Mn)干燥剂0.05

合成蜡0.10

抗氧剂0.20

合计100.00

【印铁红油墨】

材料名构成比例

溶性偶氮胭脂红颜料20.05

硅白 4.00

亚麻油改性醇酸58.00

石油系碳氢化合物溶剂16.00

金属(Mn)干燥剂 1.00

抗氧剂0.50

合计100.00

由DI罐作为代表的曲面印刷为了使印刷速度加快,比一般的铁皮印刷。。。

2、性能设定

印铁油墨与一般平板油墨相比具有相当高的粘度。这是出于对于金属板这样的非渗透体的印刷适性与印

刷效果的考虑来决定的。通常,根据季节温度的变化为了能够分开使用设定了性能不同的数种类型。另一方面,

考虑到DI罐油墨在高速状态下的转印性,在性能设定时设定比一般平板油墨略柔软。

这样的油墨的性能设定如表-2所示。

3、颜料

金属印刷油墨所使用的颜料除了需要考虑分散性、流动性之类平板油墨的印刷适性方面的问题外,还需

要考虑耐光性、耐热性、耐蒸适性等印刷物的耐性方面的问题。并且,对于金属印刷效果方面,有必要准备从透

明性高到遮盖力大的各种产品。

黄、橙系统的颜料中,具有高遮盖力大、各种耐性优异的铅系颜料一直使用到20世纪70年代,但考虑到安全卫生方面的问题,全部用有机颜料来替换。作为黄系的有机颜料来使用的一般时不溶性偶氮颜料,但时也

有很多在耐光性、耐热性等耐性面不符合要求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一般使用缩合多环系之类的高级颜料。

印铁油墨所使用的代表性的颜料见表3与表4。

在红色中,平板油墨一般使用洋红6B系,但在印铁油墨中对耐光性的要求比较高,色相采用赤相的色淀

红作为套印色。从赤到红、牡丹的色相的耐性颜料,一般使用缩合多环系的キナクリドン,根据用途也使用新开

发的DPP系颜料。

蓝色使用的酞菁兰,黑色使用的炭黑,白色使用的钛白都具有优良的耐性,可以按照需要的用途来使用。

4、树脂、溶剂、辅助剂

平版油墨主要以松香改性酚醛树脂为主,印铁油墨考虑到印刷适性及涂膜物性则使用醇酸树脂。这些植

物油的主要成分有亚麻油、大豆油、脱水蓖麻油、椰子油及其脂肪酸。

多价醇的成分主要有乙二醇、丙三醇、三羟甲基丙烷、季戊四醇等,多价酸主要有无水邻苯二甲酸、间

苯二酸、马来酸、三苯六甲酸等,与植物油进行合成。

印铁油墨所使用的植物油主要是干性油,在保持与颜料的亲合性、对水的适性(抗水性)等印刷适性方

面显示出了有效的作用。另外,这类油自身是在空气中与氧气结合,加热硬化的成分。干性油的种类及油长对各

种适性有着很大的影响。白墨考虑到黄变的问题主要由脱水蓖麻油构成。

另外,在需要套印油墨那样的平板印刷适性的场合,树脂中必须要由少量的极性基,因此羟基过剩率控制在10%以下,酸价也需要控制在较低的程度。这样的树脂组合所使用的溶剂是沸点为260-300℃的脂肪族及芳香族的

石油系溶剂。

常用的辅助剂有促进树脂硬化的干燥剂、防止油墨表面结皮的干燥抑制剂、提高硬化涂膜滑爽性的合成

蜡。常用干燥剂有钴、锰等金属的脂肪酸盐,随着干燥剂添加量的增加会产生黄变,在较易看出黄变的白墨中需

要将添加量抑制在最小范围内。混合蜡是从干性油及石油系溶剂中分离出来的聚乙烯蜡,但是根据成分及添加量

在印刷时会发生附着不良、凝聚的情况,在使用时需要再三确认。

另一方面,虽然DI罐基本以醇酸树脂为主体,但也考虑到付与对于高速印刷的转移性、飞墨等耐性来作

为树脂的构成点。因此油长较短的树脂与脂肪族及芳香族石油系溶剂混合使用。因为没有只有油墨硬化的过程,

因此干燥剂、合成蜡之类的辅助剂基本不使用。

最近开始逐渐引入的水性涂料体系,设定了配合涂料的专用DI油墨。在这种情况下,为了提高与水的亲

合性,不使用拥有较多极性基的短油长醇酸树脂而适用无油聚酯,根据需要与氨基树脂一起使用。

溶剂除石油系溶剂外,配合树脂的溶解性可以选择沸点在260-300℃的醇类、脂类乙二醇类溶剂。这类溶剂一

般不需要使用硬化剂,但根据烘烤条件,涂膜硬度不足时可以使用酸触媒。

5、UV硬化型油墨

金属印刷的领域,从多色刷化提高印刷效率、节省空间、环境对策等几个观点,在比较早的时期就采用

了基本的硬化型UV油墨。作为UV硬化型油墨的特性所引起的问题有硬化时的体积收缩所产生的金属直刷及回火

加工的密着性不足,对某种程度的用途方面产生制约,但作为印铁油墨需要有一定的饮料罐及压制成型的加工的

适性,在必要的情况下也可以在一般的罐上使用。

UV硬化型油墨的构成材料中,颜料基本上使用以烘烤固化型油墨为标准,但是根据颜料种类,会有促进

表面处理剂变暗的反应及随着时间的影响稳定性产生影响的问题。遇到这样的情况,同一构造的颜料需要选定不

一样的表面处理剂。

UV硬化型油墨的载色剂的成分由预聚物(齐聚物)与单体构成。预聚物过去多数采用由丙烯酸与环氧树

脂,聚酯树脂,氨基乙酸乙脂树脂酯化,预聚物自身持有架桥官能基的方法,但最近为了提高印刷适性和接着性,

加工性等金属印刷必要的涂膜适性,较多的采用了高分子量的环氧脂树脂与聚酯树脂等没有架桥官能团的树脂溶

解反应性单体的方法。另外,为了导入印刷后底漆热固化的工程,也有与热固化型树脂成分并用的情况。与这样

的树脂组合使用的单体比起与树脂的溶解性,更需要考虑涂膜物性与皮肤刺激性等安全卫生性问题来进行选择。

例如,2官能单体的A-BPE4(双酚A·EO附加丙烯酸脂),NPGHPDA(羟基戊间二烯)等,3官能单体的TMP3EO3A(三羟甲基丙烷EO附加三丙烯酸脂)等,4官能单体的DTMPTA(二三羟甲基丙烷四丙烯酸脂)等,6官能单体的DPHA(二季戊四醇丁四醇六丙烯酸脂)等。油墨化的场合的硬化性随着官能基数的增多而变好,但

是UV固化时的体积收缩也会变得更大,因为油墨涂膜所残留的残留应力,会产生接着性恶化的倾向。因此,为

了取得硬化性和接着性的平衡多数采用数种单体并用。

UV固化型油墨根据UV灯的波峰发光波长所持有的254,313,365nm各种吸收波长采用了数种光重合开

始剂并用的方法。经常使用脂肪胺,芳香胺与芳香族羧基的组合。白墨在长波长测的吸收领域光重合开始剂会有

黄变的倾向,因此选择时需注意。

印铁油墨基础知识(四)

金属印刷油墨的要求耐性

1、耐光性

耐光性通常使用作为光源的耐晒牢度试验仪来进行试验。这种耐晒牢度试验仪的曝光时间与暴露

在自然光下的天数的比例如图5所示。对于金属印刷油墨要求在包装容器经耐晒牢度试验仪48小时曝光(约等于夏季自然光20天的量),无变色、褪色现象。如表6所示,酞青系蓝颜料耐光性十分安定,但黄以及赤到红

系的偶氮颜料有耐光性不安定的特点,与其他的色相相比耐光性要差,稀释变浅色后更进一步显示恶化的倾向。

通过光对于颜料的构造变化起到什么样额作用现在依然有许多不明点,没有详细的报告,但一般通过光

(紫外线)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引起的颜料互变异性体和sis-trans异性体的结构变化、光的吸收的变化发生变色、褪色。

黄以及赤到红系统的油墨中,在对配合使用及户外曝光等耐光性要求较高的场合有必要使用耐性颜料来

制造油墨。

2、耐热性

金属印刷油墨除了油墨本身的烘烤外,还有底漆烘烤过程中的加热,因此设计油墨时需要考虑到在这种

烘烤条件下不发生变色、褪色的问题。但是,在后工程中会遇到制罐时的ハンダ热及溶接罐的补修涂料的的烧付

等印刷物部分或全部受到高温加热的情况。与耐光性相同,是由颜料引起的,但未必与耐光性有相同的倾向,使

用单(双)偶氮黄的黄系油墨有着较弱的倾向。在高温下的耐热性比起加热时间,温度的升高带来的劣化倾向更

大,稀释率越高变褪色程度越大。

这种变褪色的原因有以下几个可能:

⑴.颜料本身遇热分解。

⑵.颜料向底漆层移动,或是直接向空气中飞散。

白颜料虽然本身有着很强的耐热性,但需要注意树脂成分加热后引起的黄变。

作为受热问题,除了变褪色外还有热迁移的问题。这是因为油墨涂膜中的颜料在受到一定温度以上加热的情况下,印刷油墨与底漆等上层部的涂膜发生移动的现象。使用耐热性差的黄系颜料的油墨很容易发生这种现象。

从印刷物角度来看,这种现象表现为油墨浓度的上升,从网点印刷的角度来看,表现为网点面积扩大。主

要发生在黄系油墨中,需要与树脂受热引起黄变的现象区别对待。

这种现象当然是由使用颜料的耐热性所引起的,但根据底漆的树脂组成,需要系统性的确认。

3、耐蒸煮性

提供包装容器的金属印刷罐,根据内容物在填充后进行蒸煮处理。蒸煮处理的条件根据内容物的不同而

不同,鱼、肉类的食品罐通常在115℃到121℃加热60-120分钟,咖啡之类的饮料罐则倾向于高温短时间加热,一般在125℃到130℃加热30-60分钟。蒸煮处理引起的事故有以下几种:

①.起泡

起泡是指在蒸煮处理后,涂膜产生小的发泡的现象。原因为使用颜料中作为不纯物的无机盐之类的水溶

性成分所引起的。常见于在颜料制造工程中水溶性物质水洗不足的情况下发生。

②.白化、水点

涂膜发生白化的现象主要是由颜料引起的,但同时也与涂膜自身的硬化度有关,ウェットコート或烘烤

条件不足的场合之类的条件是主要原因。

在进行连续蒸煮处理的设备的情况下,罐身相互间的接触容易引起,只有这部分发生白化的现象。

③.变褪色

蒸煮处理引起的变褪色,会在使用可溶性偶氮颜料的油墨中稀释到10%以下时发生。这与颜料的耐性有

着直接的关系,油墨的耐性表参照上表来选定。

④蒸煮位移

蒸煮处理的时候,罐的外表面相互接触时,印刷面的颜料通过底漆向别的罐的外表面迁移,产生着色现象。

这可能是因为被加压的水蒸汽通过底漆进入油墨中,与颜料接触后向其他的罐的涂膜移动。以上所说的变褪色同样容易在可溶性偶氮颜料中发生。

印铁油墨基础知识(五)

金属印刷的最近动向

1、水性涂料体系

套印、曲面印刷不管是哪个分支

⑴.减低大气污染物质的环境对应

⑵.非危险物化的消防法对应

⑶.减低有机溶剂的劳安法对应

以上观点来看,由过去的溶剂型涂料开始变为使用水性型涂料。

薄板印刷的情况下,虽然从胶印油墨的适性方面来看基本可以照旧使用谷去常用的油墨,但是同时也

希望在以下所叙述的油墨方面的问题得到改良。一方面,曲面印刷考虑到水性涂料的涂装适性,与3、4项所提到那样的专用油墨组合的体系也得以确立。

水性体系的问题是,通过ウエットコート的底漆的ハジキ,产生油墨凝集之类的关系到涂装性的问题,因此有必

要确认油墨和底漆的体系。另外,之前所说的蒸煮位移也比溶剂型底漆更容易发生,因此需要注意。

2、UV固化系统

随着金属印刷的发展,油墨的UV固化系统已开始实用化,但对应环境问题的以涂料无溶剂化为目的,

油墨与涂料向结合的UV固化系统还在讨论中。

美国公司制造了自己公司的啤酒的铝制DI罐的UV固化系统。这个系统在曲面印刷后的UV固化油墨上用UV固化型底漆ウエットコ-ト后,用传送带进行搬送的同时从罐的左右和上部用熔解制UV照射装置进行紫外线照射固化。之后导入内面的喷雾涂装工序,外面施加热硬化来形成最终涂膜。现在的油墨,底漆采用脂环式环氧

树脂的阳电子固化型油墨。

3、结语

金属包装容器随着PET薄钢板的导入,压制成型罐曲面印刷的2片罐及照相凹板印刷胶卷的薄板3片罐的出现已经开始了构造变化,从环境问题,节省资源,能源的角度来看今后这个倾向会逐渐扩大。受此影响印刷,涂装将完全由水性体系所取代,并进一步普及由使用UV/EB的ラジュエージョン硬化体系。

配合金属印刷油墨的容器形态及硬化体系的变化的研究开发现在正在进行中。

原作者:野中信彦

翻译:刘斌

金属油墨简介

金属油墨(metallic printing ink)指用金属颜料制成的油墨,如金墨、银墨。

金属油墨,是指用细小的金属薄片代替传统油墨中的颜料或染料配制而成的、具有独

特金属闪亮效果的油墨。常说的金属油墨主要是指银墨和金墨。银墨由铝颜料配制而成;金墨一般由铜颜料和锌颜料按不同的比例配制而成,通过控制和改变它们的配比可以生产出青金、

青红金、红金油墨或是所需要的Pantone金属色油墨。

伊藤油墨化工技研株式会社的生产工艺

以下是金属油墨的基本生产流程:铜、铝、锌原材料?熔融、雾化?筛分?研磨?筛分?压滤?混合?成品与普通油墨的生产相比,金属油墨生产工艺的最大区别是金属颜料的制备

过程,尤其是研磨工艺。由于铝颜料在研磨过程中易爆炸,所以必须采用湿磨工艺。此外,金

属油墨是利用金属薄片颗粒的反射作用来实现金属光泽的,为了保证良好的镜面反射效果,金属颜料的研磨过程要比普通颜料轻柔以避免破坏金属片的形状。在研磨的过程中还要注意添加剂的选择,采用不同的添加剂能生产出浮型或非浮型两种类型的的金属油墨,前者的金属光泽度好,但附着力和耐磨性差,不能着色,后者虽然金属光泽度差一点,但附着力和耐磨性好,

尤其是着色性好。使用者应该根据实际需要选择浮型或非浮型的产品,这一点非常关键,否则会影响后加工和最终产品的性能。

金属油墨的特性

以下将从光学特性、机械特性和化学特性三个方面阐述金属油墨的特性。

1.光学特性

(1)与普通油墨光学特性的区别

由于金属颜料的光学特性与普通颜料的光学特性不同,所以生产出来的金属油墨的光

学特性也和普通油墨有很大的区别。普通油墨的颜色不会随观察角度的变化而变化,而对于金属油墨,观察角度的变化会改变金属油墨的色相和亮度。

(2)影响金属油墨光学性能的因素

金属油墨闪亮的效果是金属颜料镜面反射和漫反射共同作用的结果。为了实现更好的

金属效果,应该提高金属颜料的镜面反射,减少漫反射。影响油墨光学性能的主要因素有以下几个。

①金属颜料粒径的尺寸越大,单个颜料颗粒的镜面反射效果越好,金属油墨的金属光

泽度越高,但它的遮盖力和网点再现性会变差。金属颜料粒径的尺寸越小,金属油墨的遮盖力和网点再现性越好,但由于存在过多的边缘漫反射,会导致金属油墨的金属光泽度下降。使用者可以根据自己的要求选择适合的粒径尺寸,但选择时要结合具体的印刷方式。不同的印刷方式需要使用不同金属颜料粒径的金属油墨,否则会出现由于粒径太大,在印刷过程中无法顺利传墨,或粒径太小印刷效果不好的情况。

②金属颜料的粒径分布也是影响金属油墨光学性能的一个因素。我们平常所说的金属

油墨的粒径一般是指油墨中金属颜料的平均粒径D50,例如10μm的金属油墨,是指检测时50%的颜料粒径小于10μm,其实这一指标并不能非常准确地说明金属油墨性能的好坏。

很多使用者会发现,当你使用不同厂家的金属油墨时,虽然他们技术资料上显示的粒

径尺寸一样,但印刷后金属油墨的遮盖力和金属光泽度有时会有很大差别,这是因为不同厂家金属油墨中的金属颜料的粒径分布有宽有窄。相同的平均粒径,粒径分布越窄,颜料的整体排布越整齐,生产出来的金属油墨的光泽度和遮盖力就越好,因此,分析粒径分布对金属颜料的表征和质量控制是非常重要的,也是不同金属颜料生产厂家技术水平的重要体现。

③传统金属油墨中的金属颜料颗粒的形状是不规则的,称为cornflakes(玉米粒状,见图1),由于每个金属颜料颗粒的形状无规则且边缘不平滑,导致颗粒的镜面反射效果差,

边缘漫反射严重,所以金属油墨的金属光泽和遮盖力相应也差。爱卡公司采用最新的冷凝和研磨技术生产出了新型的silver dollars(银元型,见图2)金属颜料。这种金属颜料的每个颗粒都是近似圆形的结构,尺寸均匀,镜面反射效果好,用它生产的油墨金属效果和遮盖力都很出色。因此,这种新型金属颜料一推出就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2.机械特性

由于用来生产金属油墨的金属原料都是比较软而薄的金属片,对剪切力很敏感,过高

的剪切力会造成金属颜料颗粒变形或形成许多细微的颗粒,使最终产品的光学性能下降,图3所示为剪切力对金属颜料颗粒的影响。所以要使用一些比较平滑的材料去搅拌,同时要避免高速搅拌。要强调的是,很多印刷厂习惯用一些边缘比较硬的金属工具搅拌油墨,是非常不可取的。

3.化学特性

由于用来制造金属油墨的物质都是活泼的金属材料,所以金属油墨的化学性质也很不

稳定,使用和储存时要严格密封,避免吸收过多的水分和长时间的光线直射。回收的金属油墨也不适合存放太久。

金属油墨的优势

为了实现良好的金属光泽,金属油墨中金属颜料的含量一般是普通油墨中颜料含量的

2~4倍,所以金属油墨比普通油墨的价格要高。尽管如此,因其独特的表现力能够提升产品

竞争力,吸引更多消费者的眼球,金属油墨印刷仍然得到了包装印刷行业的欢迎。与同样能实现金属效果的烫印和镀铝膜印刷等工艺相比,金属油墨印刷具有很多优势。

(1)应用方便,不需要改造设备,不需要更多的投资。

(2)可以像普通油墨一样印刷,提高了生产效率。

(3)节省成本。

伊藤油墨涂料化工技研株式会社提醒:

(1)由于金属颜料的密度大,所以金属油墨与普通油墨相比,其颜料颗粒非常容易沉淀,使用前一定要充分搅拌,上机印刷前要检查油墨桶底部是否有沉淀物,如果搅拌不均匀,

印刷品的色相和光泽度差异较大。

(2)在印刷过程中随着溶剂的不断挥发,金属油墨的黏度会逐渐增大,为了保证金属

油墨稳定而良好的流动性和转移性,要定期测量油墨的黏度并适当添加溶剂,使油墨黏度保持在稳定的范围内。

(3)许多印刷厂常常通过往金属油墨中添加色浆或色粉的方法来实现彩色金属效果。

需要注意的是,由于金属颜料的特殊性,有些色浆或色粉可能会使油墨变稠或性能发生变化,

所以使用前一定要做测试,一般金属油墨制造商都有自己的色浆供客户选用。

(4)金属油墨容易产生气体,特别是银墨,在运输或储存过程中油墨桶里可能积聚了

很多气体,所以打开包装桶时要特别小心,避免大力开启油墨桶时,桶盖弹起伤人。

(5)由于金属油墨的价格比普通油墨高很多,回收的金属油墨的光泽度又会明显下降,因此,在满足连续运转的前提下,在印刷过程中应尽可能少地添加金属油墨,必要时可以重新制作专用的墨槽。

结语伊藤油墨涂料化工技研株式会社向全球提供全方位的技术指导,完美,精准产品。

金属油墨作为一种新型的印刷油墨,它的出现拓展了包装设计者的创作空间,为包装

行业开辟了新的思路,在烟包、酒标、工业包装、日化产品标签、软包装等方面应用非常广泛。但我们也必须看到,金属油墨还有许多不完善的地方,尤其是镜面银墨系列产品的质量还不是

很稳定。另外,很多使用者不了解金属油墨的性能,生产工艺控制不当,这也使金属油墨的印

刷效果打了折扣。

影响金属印刷油墨附着性的几个问题分析

金属印刷的对象是非吸收性的材料——镀锡板马口铁。其印刷方式与平版胶印相类似,但在工艺上又有其独特的一面,比如:

1.马口铁经印刷后油墨滞留在表面,须经过加热才能干燥固化;

2.由于马口铁表面的锡层光泽明亮,通常在彩色印刷前,都要习惯性的在铁片上涂上

一层白涂料。当然,这要根据印刷品的要求来定,也可直接涂于铁片的正面,也就是通常所说

的镀锡面;

3.待所有工序都印刷好之后,需进行机械加工,制作成各种形状、大小不一的包装物,要求涂层经机械加工后,须符合耐冲击、抗延伸性的要求;如属于食品级的品种,还需具备耐

高压蒸煮的条件;这就要求涂层与基材之间必须具备优良的附着性能。涂层与基材附着力的好坏,它关系到马口铁本身的表面性能、油墨的种类、烘烤温度以及油墨涂层的厚薄等诸多因素。

现就如何增强油墨涂层与基材(即镀锡马口铁)之间的附着性问题,与诸位行业专家学习交流:

一、马口铁表面性能与油墨涂层附着性的关系

马口铁是以薄钢板作为基料的,两面涂上纯锡使之光泽明亮;根据其工艺的不同,可

分为热浸板和电镀板两种;主要由钢基板、锡铁合金层、氧化膜、油膜及锡层组成。

首先,马口铁的表面通常都涂有一层极薄的油膜,其成分大多为二辛葵二酸酯或乙酰

基三丁基柠檬酸酯。目的主要是为了防止马口铁生锈,也便于在印刷时易于将成垛的马口铁一

张张分开。通常油膜的厚薄无固定标准,应控制在3-5mg/m2左右。不宜太厚以免影响涂层对基材表面的润湿性,防止烘烤干燥后,印品产生缩孔等印刷故障,由于环境等季节性气候的变化,马口铁也易于受潮,直接影响其涂层的不相溶性,导致层间附着力变差。为此,许多制罐

厂都将油膜量超出5-7mg/m2以上的马口铁进行预处理一次,使其油膜完全挥发完后再使用,

预处理温度一般在200℃/15min以内,车速控制在4000r/h以内为宜。

通常检测马口铁油膜量是否合格,最简单直接的方法是:取少量涂料倒于平置的马口

铁上,观察其扩散情况,一般中心点向周围润湿的半径大致相等,此时,提起马口铁一角成

45℃角,涂料能够均匀的流向另一方向,即说明此油膜量符合印刷要求。如凝聚不散或不规则地向周围扩散,则说明不符合印刷要求,应预烘烤后才可使用。

马口铁的第二层是氧化膜,一般马口铁镀锡工序完成后,锡的表面都留有一层薄薄的

氧化膜,其结构很不稳定,容易导致涂层脱落,影响其附着力。所以马口铁每在镀锡完成后都

要进行钝化处理,目的就是要增加其稳定性;过厚的氧化膜易使马口铁变颜色,尤其是经过高温烘烤后更为明显;通常情况下,电镀板是经过了钝化处理的,而热浸板则刚好相反。因此,

要选择适用的马口铁,必须根据客户对印刷品的不同要求来决定。

二、印刷涂料尧油墨与附着力的关系

马口铁的印刷俗称印铁,生产的此类产品就叫印铁油墨,属于平版胶印方式,采用的

是油水相斥的工作原理,此类产品要求也比较高,必须要具备以下几种性能:耐热性、耐溶剂性、耐机械加工性以及耐蒸煮性等,因此,要求印刷厂应根据印品的不同要求有选择性的使用印铁产品。

1.打底涂料

打底涂料是马口铁印刷中的第一道工序,它有助于面涂料及油墨的层间附着力,使其

在进行各种机械加工成型过程中,涂层不宜受损,因此,选用打底涂料首先要考虑其对金属表面的润湿性能,成膜后有很好的机械加工性能。

通常以醇酸、丙烯酸、聚酯树脂为主,环氧树脂为辅的配方结构模式来搭配,因这些

树脂的结构中含有脂肪族羟基、醚基以及极为活泼的环氧基,使树脂分子与相邻表面之间产生电磁吸力,且环氧基与含有活泼氢的金属表面起反应生成化学键,因而附着力及耐水性能特别强,既无副产物的生成,也不产生气泡,收缩率也小,不会因受热而发生变质。

在正常的印刷过程中,除了要选择优良的打底涂料外,科学合理的生产工艺、漆膜的

厚薄、均匀的涂布以及烘烤的温度等等都是关键,尤其是漆膜的厚度,涂薄了不起作用,涂厚

了易引起涂膜的收缩引力,影响其附着性;烘烤的温度在理论上也应该要比实际温度低一点,

但幅度不宜太大,一般控制在10~15℃左右,人为的留些未反应完全的极性基团,以便在套印

色彩时,油墨中的有机溶剂可将底漆溶胀,使涂层间的两界面高分子链更加密着,增强涂层间的附着性。

2.印刷油墨

由于马口铁的镀锡层比较光滑,尽管已打了一层底油,但在制作油墨过程中,如果忽

略了合成树脂对其表面的黏附性,生产出来的油墨就不能满足其印刷的适应性了。

通常金属印刷油墨选用油改性的醇酸树脂比较适宜,这类树脂采用植物油或脂肪酸等

进行改性聚合而成,按其性能可分为干性和不干性两大类;按其所含植物油或脂肪酸量的多少,又可分为短、中、长油度;干性树脂主要有豆油、脱水蓖麻油等成分,可自干,也可与氨基树

脂拼用,制成的油墨经烘烤固化后,附着牢固、光泽高、疏水性强、保光保色性好等特点,基

本能满足马口铁印刷适性及产品机械加工的要求。

马口铁的印刷由于其工艺的特殊性,产品的印刷往往要经过多次套印色彩、烘干,且

又是非吸收渗透性的光滑表面,因此在印刷过程中应控制好各色墨层间的厚度,墨层如果太厚,其层间内聚力就大,无形中就影响了整个涂层对基材表面之间的粘附力,直接导致整个涂层的附着性下降,特别是印刷白墨时,由于白墨中的钛白粉所占比例比较大,其墨层厚度应控制在14±2g/m2,只有这样才能既保证了白墨的色度,也维护了墨层的附着性。

3.罩光油

经过了多种色彩的套印后,需要在油墨的表面涂上一层保护膜,它就是罩光油。涂上

罩光油以后,既增加了整个印刷品的美观度,又达到了理想的粘附力。关键是其光泽度、柔韧

性、耐磨性、耐冲击强度等都很大程度的得到了提高。

常用的罩光油多由以下三大类树脂组成:

A.环氧树脂:因其所含的极性比较高且有不易被水解的脂肪羟基和醚键,使其不仅附

着性好、耐化学品性高;又因其结构为刚性的苯核和柔性的烃链交替排列,促使其物理机械加工性能增强。不过由于极性基团的存在,涂膜存在一定的亲水性,一般可通过交键结构的隔离作用来解决其耐水性。

B.醇酸树脂:由于其含有蓖麻油、椰子油及合成脂肪酸的中、短链产物,具有饱和度

高、耐氧化性好等特点;与氨基树脂、环氧树脂等共聚合,制成的涂层具有附着牢固、坚韧、

耐热、耐候、耐溶剂等特点,在印铁行业用途比较广泛。

C.丙烯酸树脂:此类树脂一般采用羟基丙烯酸酯,如丙烯酸羟乙酯和丙烯酸共聚,在

树脂中引进羟基和羧基,以氨基树脂作为交联剂,此类罩光油常用于食品罐的印刷,具有耐酸、耐碱、抗水性好,耐高温不变黄等特点,且符合卫生标准。

其实不管是那一类型的罩光油都有其不同的优劣性,应根据印刷品的不同要求来选择

适宜的罩光油,但不论如何选择都必须要先了解清楚其产品的各种技术参数,以便印刷能够正常进行。

三、烘烤温度对附着力的影响

一般情况下,印铁产品的涂层是采用热固化的形式来干燥的,这也是胶印油墨与其不

同的主要差别之一,由于每个产品所用的原材料都不尽相同,烘烤的温度也是随之变化。在整个的印刷过程中,烘烤温度是影响产品质量的关键:

a.如果温度过低,树脂中的化学分子键未充分交联固化成膜,不但无附着性而言,还

会造成背面的蹭脏,出现反印;并且在下一道的印刷工序中,由于油墨的粘连而出现分张困难;尤其关键的是印张的背面为容器的内壁,如果是食品罐将直接污染其所盛装的內容物。

b.如果温度过高,分子键产生断裂,涂层就易脆化,涂层也就经不起机械加工以及高

温蒸煮而产生爆漆。因此,烘烤温度的误差值应控制在±3℃之间,循环的风量也应控制在21600m3/h,除此之外,还应定期检查机台的运速情况,以保证每道涂层都有一个适宜的烘烤时间。

最新全国出版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考试出版专业基础知识(中级)试题及参考答案

2004年全国出版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考试出版专业基础知识(中级)试题及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共30题,每题1分。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1个最符合题意) 1.与图书相比,期刊的特点之一是()。 A.顺序编号,连续出版B.便于检索 C.稳定性、系统性强D.信息量大 2.互联网出版物与其他几种出版物的最大区别在于()。 A.需要依赖电子计算机B.具有交互功能 C.不需要事先复制就可以发行D.可以在互联网上销售 3.出版物的制作单位是()。 A.通过物化劳动印刷或复制出可以大量传播的出版物的单位 B.能使作品成为最终出版物产品的单位 C.出版单位与发行单位的桥梁 D.能把精神生产内容制成“母版”供复制单位使用的专门单位 4.我国对发行单位的设立实行()。 A.登记制度B.注册制度C.备案制度D.许可制度 5.开发、利用出版信息资源的途径之一是()。 A.利用计算机网络实现编辑、校对工作自动化 B.对已有出版物中的信息重新进行整理、加工、组合、编排等 C.一种图书的不同版本尽量只使用一个书号 D.充分利用外审力量完成大部分稿件的审稿和加工整理 6.新技术的发展对出版业产生的影响中不包括()。 A.出版物的类型发生重大变化B.出版业的结构和管理方式发生重大变化 C.编辑工作的环节大大简化D.出版业的生产力空前提高 7.唐代的雕版印刷物以()为最多。 A.历书、韵书B.佛经、佛像C.四书五经D.诗词曲选本 8.我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铜活字印刷活动是印制()。 A.《大藏经》B.《四库全书》C.《古今图书集成》D.《邸报》 9.我国出版史上存在时间最长的民办出版机构是()。 A.同文书局B.拜石山房C.墨海书馆D.扫叶山房 10.某文学期刊原为季刊,现拟改为月刊,主办单位应该报()审批。 A.所在地省级新闻出版局B.国家工商管理总局 C.新闻出版总署D.所在地省级文化局和工商管理局 11.一位大学讲师2003年调入某出版社。如果他要担任书稿的责任编辑,就必须()。A.在2003年通过初级或中级出版专业职业资格考试 B.在2003年或2004年通过初级出版专业职业资格考试 C.在2003年或2004年通过中级出版专业职业资格考试 D.在2003年通过初级出版专业职业资格考试 12.出版专业职业资格证书实行定期登记制度。凡在一个登记期内(),缓登一年。A.有一次年度考核不合格B.脱离出版专业技术岗位两年 C.因违法而受到刑事处罚 D.伪造学历和出版专业工作资历证明 13.对未办理备案手续而出版的属于重大选题范围的出版物,无论内容有无问题,首先应该责令出版单位()。

信息论基础论文

信息论基础发展史 信息论(information theory)是运用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的方法研究信息、信息熵、通信系统、数据传输、密码学、数据压缩等问题的应用数学学科。是专门研究信息的有效处理和可靠传输的一般规律的科学,是研究通讯和控制系统中普遍存在着信息传递的共同规律以及研究最佳解决信息的获限、度量、变换、储存和传递等问题的基础理论。信息论将信息的传递作为一种统计现象来考虑,给出了估算通信信道容量的方法。信息传输和信息压缩是信息论研究中的两大领域。这两个方面又由信息传输定理、信源-信道隔离定理相互联系。 信息论从诞生到今天,已有五十多年历史,是在20世纪40年代后期从长期通讯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现已成为一门独立的理论科学,回顾它的发展历史,我们可以知道理论是如何从实践中经过抽象、概括、提高而逐步形成的。它是在长期的通信工程实践和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通信系统是人类社会的神经系统,即使在原始社会也存在着最简单的通信工具和通信系统,这方面的社会实践是悠久漫长的。电的通信系统(电信系统)已有100多年的历史了。在一百余年的发展过程中,一个很有意义的历史事实是:当物理学中的电磁理论以及后来的电子学理论一旦有某些进展,很快就会促进电信系统的创造发明或改进。 当法拉第(M.Faraday)于1820年--1830年期间发现电磁感应的基本规律后,不久莫尔斯(F.B.Morse)就建立起电报系统(1832—1835)。1876年,贝尔(A.G.BELL)又发明了电话系统。1864年麦克斯韦(Maxell)预言了电磁波的存在,1888年赫兹(H.Hertz)用实验证明了这一预言。接着1895年英国的马可尼(G.Marconi)和俄国的波波夫(A.C.ΠoΠoB)就发明了无线电通信。本世纪初(1907年),根据电子运动的规律,福雷斯特(1,Forest)发明了能把电磁波

曲线运动测试题及答案完整版

曲线运动测试题及答案 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

曲线运动单元测试 一、选择题(总分41分。其中1-7题为单选题,每题3分;8-11题为多选题,每题5分,全部选对得5分,选不全得2分,有错选和不选的得0分。)1.关于运动的性质,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曲线运动一定是变速运动 B.变速运动一定是曲线运动 C.曲线运动一定是变加速运动 D.物体加速度大小、速度大小都不变的运动一定是直线运动 2.关于运动的合成和分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合运动的时间等于两个分运动的时间之和 B.匀变速运动的轨迹可以是直线,也可以是曲线 C.曲线运动的加速度方向可能与速度在同一直线上 D.分运动是直线运动,则合运动必是直线运动 3.关于从同一高度以不同初速度水平抛出的物体,比较它们落到水平地面上的时间(不计空气阻力),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速度大的时间长 B.速度小的时间长 C.一样长 D.质量大的时间长 4.做平抛运动的物体,每秒的速度增量总是() A.大小相等,方向相同 B.大小不等,方向 不同 C.大小相等,方向不同 D.大小不等,方向 相同 5.甲、乙两物体都做匀速圆周运动,其质量之比为1∶2 ,转动半径之比为1∶2 ,在相等时间里甲转过60°,乙转过45°,则它们所受外力的合力之比为() A.1∶4 B.2∶3 C.4∶9 D.9∶16 6.如图所示,在不计滑轮摩擦和绳子质量的条件下,当小车匀速向右运动时,物体A的受力情况是()Array A.绳的拉力大于A的重力 B.绳的拉力等于A的重力 C.绳的拉力小于A的重力 D.绳的拉力先大于A的重力,后变为小 于重力

2019出版专业资格考试真题-基础知识中级试题及答案word精品文档14页

2019年出版专业基础知识(中级)真题 一、单项选择题(共40题,每题1分。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1个最符合题意) 1.造纸术发明以前,在我国使用范围最广、通行时间最长的载体是()。 A.甲骨 B.青铜器 C.竹木简牍 D.缣帛 2.我们现在所能够见到的最早的简牍实物产生于()。 A.商代 B.战国时期 C.东汉时期 D.西汉时期 3.在中国造纸术向世界各地传播的历程中,首先传入的国家是()。 A.朝鲜 B.越南 C.印度 D.日本 4.活字发明以后,我国用泥、木、金属对活字印刷进行多方的实验,()是我国现存的最早的铜活字印书。 A.《宋诸臣奏议》 B.《蔡中郎集》 C.《白氏文集》 D.《元氏长庆集》 5.世界上现存的最早的有确切刻印日期的印刷品是()。 A.《妙法莲华经》 B.《无垢净光大陀罗尼经》 C.《陀罗尼经咒》 D.《金刚经》 6.清朝采用木活字印书规模最大的一次活动是印()。 A.《钦定古今图书集成》 B.《武英殿聚珍版丛书》 C.《康熙字典》 D.《子史精华》 7.政府刻书,又称官刻,是指中央国家机构及地方各级行政文化机构等出资或主办的出版印刷业,始于()时期。 A.五代 B.宋代 C.元代 D.唐代 8.我国的活字印刷术是在宋朝发明的,比德国谷腾堡的同样技术早()。 A.300年 B.400年 C.500年 D.1 000年

9.我国报纸印刷的开端出现在()。 A.明初 B.明末 C.清中期 D.清末 10.书籍形式的变革由线装到精装、平装是在()。 A.唐代 B.宋代 C.近代 D.现代 11.宋代官刻机构很多,其中刻书规模数量最大的是()。 A.大理寺 B.进奏院 C.国子监 D.兴文署 12.西洋机械化印刷技术传入我国沿海地区的时间是()。 A.17世纪 B.18世纪 C.19世纪 D.20世纪 13.1920年,我国出版了由()翻译的《共产党宣言》。 A.陈独秀 B.李大钊 C.陈望道 D.瞿秋白 14.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出版工作,党的主要创建人在党初创时期都曾进行过出 版活动,毛泽东主编了()。 A.《新青年》 B.《共产党》月刊 C.《中国青年》 D.《湘江评论》 15.1988年中共中央宣传部和新闻出版署提出深化图书发行体制改革的要求,其中的一项是()。 A.放开经营方式,搞活发行渠道 B.放手发动群众,搞活各类书店 C.放开购销形式和发行折扣,搞活购销机制 D.放开管理方式,搞活出版社 16.2019年12月25日发布的《出版管理条例》是由()制定的出版行政法规。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B.国务院 C.新闻出版总署 D.新闻出版总署、公安部、文化部、工商行政管理总局 17.在《出版管理条例》规定的设立出版单位应具备的条件中,对出版单位的业务范围、组织机构和人员队伍的要求是()。

教育综合基础知识模拟试题及答案

2018年教育基础知识模拟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 1. “因材施教”的教育原则的依据是人的身心发展的(D)。 A. 阶段性 B. 差异性 C. 顺序性 D. 不均衡性 2. 影响人的发展的因素很多,其中(B)是影响人的发展的内在动力。 A. 环境 B. 遗传素质 C. 教育 D. 个体的主观能动性 3. 认为人的性本能是最基本的自然本能,它是推动人发展的潜在的、无意识的、最根本的动因。提出这一观点的学者是(A)。 A. 弗洛伊德 B. 华生 C. 桑代克 D. 巴甫洛夫 4. 教育系统的三要素不包括(B)。 A. 教育者 B. 教育内容 C. 学习者 D. 教育影响 5. 德育在人的全面发展教育中起着(A)作用。 A. 导向和动力 B. 关键 C. 基础 D. 物质基础 6. 格塞尔的“同卵双生子爬梯实验”充分说明了(A)是教育的重要条件。 A. 遗传素质 B. 教师水平 C. 父母培养 D. 后天学习 8. 在人的发展过程中,起主导作用的因素是(C)。 A. 遗传 B. 环境 C. 教育 D. 个体的主观能动性 9. 人的身心发展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发展过程,这说明人的身心发展具有(A)的规律。 A. 顺序性 B. 阶段性 C. 差异性 D. 不均衡性 10. 主张教学的主导任务在于传授有用知识,至于学生的能力则无需特别训练的教学理论是 (D)。 A. 传统教育理论 B. 现代教育理论 C. 形式教育论 D. 实质教育论 11.将孔子因人而异的教学方法概括为“孔子施教,各因其材”的是(D)。 A. 孟子 B. 荀子 C. 曾子 D. 朱熹

12.昆体良的《雄辩术原理》被称为(D)。 A. “教育学的雏形” B. 世界上第一部专门论述教育的著作 C. 教育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标志 D. 世界上第一本研究教学法的书 13.陈鹤琴的“活教育”思想主要是从(A)的教育实践中得出的。 A. 国立幼稚师范学校 B. 晓庄师范学校 C. 农民运动讲习所 D. 育才学校 15.遗传决定论的代表人物是(B)。 A. 高尔顿 B. 霍尔 C. 华生 D. 斯金纳 16.学校心理辅导的主要方式一般有两种,下列关于它们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 A. 经常逃学的学生、有学习障碍的学生更适合于进行团体辅导 B. 个别辅导是以少数学生为对象,以矫治辅导为主,属补救性的辅导 C. 团体辅导以全体学生为对象,以预防辅导为主 D. 学校心理辅导有团体辅导和个别辅导这两种主要的方式 17.下列不属于孔子的主要教育贡献的是(D)。 A. 修订六经 B. 开办私学 C. 提倡有教无类,普及教育 D. 促进古代科技发展 18.“礼、乐、射、御、书、数”是我国(B)的教育内容。 A. 现代社会 B. 奴隶社会 C. 原始社会 D. 封建社会 19.教学目标不包括(A)。 A. 教材目标 B. 课程目标 C. 学科目标 D. 课堂教学目标 20. 教育目的一般由两部分组成:一是要规定所需培养的人的身心素质;二是要规定所要培养出的人的(B)。 A. 质量规格 B. 社会价值 C. 发展方向 D. 发展速度 21. 问题行为与后进生等问题学生(A)。 A. 概念不同 B. 对象相同 C. 都是对学生的总体评价 D. 都是一个教育性概念 22. 教师通过协调课堂中的各种关系实现预定的教学目标的过程称为(D)。 A. 课堂凝聚力 B. 课堂气氛 C. 课堂控制 D. 课堂管理 23. 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是班级的(D)。

曲线运动综合测试题

曲线运动综合测试题 1、对于曲线运动中的速度方向,下述说法中正确的是: A、曲线运动中,质点在任一位置处的速度方向总是通过这一点的切线方向。 A、在曲线运动中,质点的速度方向有时也不一定沿着轨迹的切线。 C、旋转的雨伞,伞面上水滴由内向外做螺旋运动,故水滴速度方向不是沿其轨迹切线方向。 D、旋转的雨伞,伞面上水滴由内向外做螺旋运动,故水滴速度方向总是沿其轨迹切线方向。 2、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在恒力作用下不可能做曲线运动。 B、物体在变力作用下有可能做曲线运动。 B、做曲线运动的物体,其速度方向与加速度的方向不在同一直线上。 C、物体在变力作用下不可能做曲线运动。 3、物体受到几个外力作用而做匀速直线运动,如果撤掉其中的一个力,保持其它力不变,它可能做:①匀速直线运动;②匀加速直线运动;③匀减速直线运动;④匀变速曲线运动。下列组合正确的是: A、①②③ B、②③ C、②③④ D、②④ 4、关于互成角度的一个匀速直线运动和一个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合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一定是直线运动。 B、一定是曲线运动。 C、可能是直线运动。 D、可能是曲线运动。 5、质量为m i的子弹在h=10m的高度以800m/s的水平速度射出枪口,质量为m2 (m2>m i) 的物体也在同一高度同时以10m/s的水平速度抛出(不计空气阻力)则有: A、子弹和物体同时落地。 B、子弹落地比物体迟。 B、子弹水平飞行距离较长。D、子弹落地速率比物体大。 6、一飞机以150m/s的速度在高空某一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相隔is先后从飞机上落下 A、B两个物体,不计空气阻力,在运动过程中它们所在的位置关系是: A、A在B之前150m处。 B、A在B之后150m处。 C、正下方4。9m处。 D、A在B的正下方且与B的距离随时间而增大。 7、以速度v在平直轨道上匀速行驶的车厢中,货架上有一个小球,货架距车厢底面的高度为h,当车厢突然以加速度a做匀速加速直线运动时,这个小球从货架上落下,小球落到车厢面上的距货架的水平距离为: ah 8、在高度为h的同一位置向水平方向同时抛出两个小球A和B,若A球的初速度大于B 球的初速度,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2019中级出版专业资格考试基础知识真题及答案

2019中级出版专业资格考试基础知识真题及答案 1.关于出版社的经营管理,下面论述准确的是( )。 A.是在企业战略目标指引下,以取得经济效益为目标的一系列活动的总称 B.出版社的经营管理与一般企业的经营管理相同 C.必须将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结合 D.为了取得经营活力,出版业必须以满足消费者各种需求为目标 答案:C 2.关于出版社经营目标,下面论述准确的是( )。 A.持续扩大出书规模,获取经济利益时出版社经营的基本目标 B.出版社一般以单一利润指标确定为自己的经营目标 C.一个准确的目标有利于卸掉各部门高效率地工作 D.出版社往往把树立品牌作为出版社经营的首要目标 答案:C 3.一个决策者在作任何决策之前都必须( )。 A.目标明确 B. 明确问题 C.收集数据 D. 找出原因 答案:A 4.关于目标管理,下面各项中不准确的是( )。 A.必须坚持“三审制”,不能下放选题的决策权和稿件的终审权 B.目标管理一般分为出版社、部门、个人或项目小组三个不同层次 C.编辑部门实行目标管理在某种水准上就是“个人承包“ D.目标管理制能够调动出版社各类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实现效益化 答案:C 5.以下关于目标责任制和岗位责任制的说法,不准确的是( )。

A.前者强调的是工作的目标和预期的效果,后者强调的是个人在本岗位上必须承担的责任和义务 B.前者着眼于出版社的整体工作;后者是将目标落实到个人 C.前者带有一定的微观性,是后者的分解和细化 D.前者的重点在于指标体系的制定和分解,后者的关键在于科学、合理地定岗定人 答案:C 6.在出版社中,( )主要适用于编辑部门和出版部门。 A.以计件考核为主的岗位责任制 B.以智能考核为主的岗位责任制 C.定性和定量考核结合的岗位责任制 D.其他 答案:C 7.关于聘用制对出版单位理解管理的作用,以下各项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由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转变 B.由单纯行政管理向法制管理转变 C.由行政依附关系向平等人事主体关系转变 D.由单位用人单位向国家用人转变 答案:D 8.关于出版社缴纳增值税的叙述,不准确的是( )。 A.是对出版单位取得的收入中增值部分课征的一种税 B.出版社的各种收入都要缴纳增值税 C.当期应缴纳的增值税额等于销项增值税额扣除当期累计进项增值税额的差额 D.增值税的计算结果能够为负 答案:B 9.关于图书质量管理,下述不准确的是( )。 A.图书质量管理包括所载内容和编校两个方面

综合基础知识(教育类)考试大纲教学提纲

《教育公共基础知识》考试大纲 第一章教育政策法规 特别提示:《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等教育法律法规以最新修正后的版本为准。 第一节国家教育政策法规 一、教育政策与教育法 教育政策的含义,教育法的含义,教育政策与教育法的关系,教育法的渊源、教育政策的体系。 二、国家教育政策法规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立法背景,立法宗旨,主要内容(教育基本制度、受教育者、其他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立法背景,立法宗旨,主要内容(教师法律地位、教师的权利义务、教师资格制度、教师聘任制度、教师培养培训制度、教师待遇制度)。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立法背景,立法宗旨,义务教育的原则、新《义务教育法》的突破。 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立法背景,主要内容(高等教育的含义与义务、高等教育基本制度、高等学校的学生)。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立法背景,立法宗旨,主要内容(保护未成年人的原则、未成年人的家庭保护、未成年人的学校保护、未成年人的社会保护、未成年人的司法保护)。 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立法宗旨,主要内容(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教育、对未成年人不良行为的预防、对未成年人严重不良行为的矫治)。 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立法宗旨,主要内容(学生伤害事故的含义,学生伤害事故处理的原则,学校责任事故情形,学校无责任事故情形,学生或监护人责任事故情形)。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立法宗旨,主要内容(职业教育体系、职业教育的保障条件)。 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目标任务和政策措施。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指导思想和工作方针、战略目标和战略主题、各类教育的发展任务、教育体制改革、保障措施。 第二节地方教育政策法规

高中物理-曲线运动单元测试(1)

高中物理-曲线运动单元测试 班级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成绩_____________ 一.共7小题;每小题4分,共2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正确的。选出答案后填入下面答题栏中。 1 A.曲线运动一定是变速运动 B.变速运动一定是曲线运动 C.曲线运动一定是变加速运动 D.物体加速度大小、速度大小都不变的运动一定是直线运动 2.关于互成角度的两个初速度不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合运动,下列说法正确() A、一定是直线运动 B、可能是直线运动,也可能是曲线运动 C、一定是曲线运动 D、以上都不对 3.关于平抛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平抛运动是非匀变速运动B.平抛运动是匀速运动 C.平抛运动是匀变速曲线运动D.平抛运动的物体落地时速度方向一定是竖直向下的4、做平抛运动的物体,在水平方向通过的最大距离取决于() A.物体的高度和所受重力 B. 物体的高度和初速度 C.物体所受的重力和初速度 D. 物体所受的重力、高度和初速度 5、一个物体以初速度V0水平抛出,经过时间t时其竖直方向的位移大小与水平方向的位移大小相等,那么t为

A.g V 0 B.g V 02 C.g V 20 D.g V 02 6、一物体作匀速圆周运动,在其运动过程中,不发生变化的物理量是( ) A .线速度 B . 角速度 C .向心加速度 D .合外力 7.火车轨道在转弯处外轨高于内轨,其高度差由转弯半径与火车速度确定。若在某转弯处规定行驶的速度为v ,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① 当以v 的速度通过此弯路时,火车重力与轨道面支持力的合力提供向心力 ② 当以v 的速度通过此弯路时,火车重力、轨道面支持力和外轨对轮缘弹力的合力提供向心力 ③ 当速度大于v 时,轮缘挤压外轨 ④ 当速度小于v 时,轮缘挤压外轨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二.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一项是正确的,全部选对的得5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零分。选出答案后填入下面答题栏中。 8.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物体在恒力作用下不可能作曲线运动 B .物体在变力作用下不可能作直线运动 C .物体在变力或恒力作用下都有可能作曲线运动 D .物体在变力或恒力作用下都可能作直线运动 9. 一个物体以初速度v 0水平抛出,落地时速度为v ,则( ) A. 物体在空中运动的时间是 g v v /)(0

出版专业基础知识最全知识总结

出版专业基础知识最全知识总结

第一章出版概论 第1节出版活动 一、出版的概念 出版是指编辑、复制作品并向公众发行,以传播科学文化、信息和进行思想交流的一种社会活动。 在我国最早使用“出版”,1833年创办于广州的中文月刊《东西洋考每月统计传》 我国第一次在法律文件上使用“出版”,1906年清政府《大清印刷物专律》二、出版活动的构成要素 编辑、复制、发行 三、出版活动的前提 作品:文字作品、口述、音乐、戏剧、曲艺、舞蹈、杂技、美术、 建筑作品、摄影、电影、设计图、地图、模型、计算机软件。 四、出版活动的特征 1.文化的记载、传播、交流和传承 2.不同劳动的有机结合 3.意识形态属性 4.经济属性和产业属性 五、出版活动与社会的关系 (一)社会发展对出版活动的决定性影响 1.社会的政治状况主导着出版活动的方

向 2.社会经济的发展为出版活动提供物质条件 3.科学技术是出版活动发展的强大推动力 4.社会文化的发展为出版活动提供活力 (二)出版活动对社会发展的能动作用 1.对政治发展的影响 1)形成舆论导向 2)深化思想政治教育 3)促进社会和谐 2.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1)提高劳动力素质,促进社会生 产力发展 2)传递各种社会信息,加快经济 的发展速度 3.对科学技术发展的影响 4.对文化发展的影响 1)增进文化积累 2)推进文化创新

3)促进文化交流 第2节我国出版工作的指导思想、方针原则和主要任务 一、指导思想 国务院颁布的《出版管理条例》规定,出版活动必须“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二、方针原则 1.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 2.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古为今用、 洋为中用 3.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 4.将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实现社会效 益与经济效益相结合 5.坚持质量第一:选题对路、内容正确充实,有尽 可能高的思想性、科学性或艺术性,对出版物的编校质量、装帧设计 质量、物质生产质量严格要求,精益求精。

第三章 信息论基础知识(Part2)

信息论基础知识
主要内容:
信源的数学模型 信源编码定理 信源编码算法 信道容量 通信的容限
第 1 页 2011-2-21

引言
一、信息论的研究范畴 信息论是研究信息的基本性质及度量方法,研究信息的
获取、传输、存储和处理的一般规律的科学。 狭义信息论:通信的数学理论,主要研究信息的度量方 法,各种信源、信道的描述和信源、信道的编码定理。 实用信息论:信息传输和处理问题,也就是狭义信息 论方法在调制解调、编码译码以及检测理论等领域的应用。 广义信息论,包括信息论在自然和社会中的新的应用, 如模式识别、机器翻译、自学习自组织系统、心理学、生物 学、经济学、社会学等一切与信息问题有关的领域。
第 2 页 2011-2-21

二、信息论回答的问题
通信信道中,信息能够可靠传 输的最高速率是多少?
噪声信道编码定理 噪声信道编码定理
信息进行压缩后,依然可以从已压 缩信息中以无差错或低差错恢复的 最低速率是多少?
香农信源编码理论 香农信源编码理论
最佳系统的复杂度是多少?
第 3 页
2011-2-21

三、香农的贡献
香农(Claude Elwood Shannon,1916~2001年), 美国数学家,信息论的创始人。
创造性的采用概率论的方法来研究通信中的问题,并且对 信息给予了科学的定量描述,第一次提出了信息熵的概念。 1948年,《通信的数学理论》(A mathematical theory of communication ) 以及1949年,《噪声下的通信》标志了信息论的创立。 1949年,《保密通信的信息理论》,用信息论的观点对信息保密问题做了 全面的论述,奠定了密码学的基础。 1959年,《保真度准则下的离散信源编码定理》,它是数据压缩的数学基 础,为信源编码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1961年发表“双路通信信道”,开拓了多用户信息理论(网络信息论)的研 究;
第 4 页 2011-2-21

曲线运动基础练习题(二)

曲线运动基础练习题(二) 一、选择题 1、人造地球卫星离地面的高度等于地球半径R ,卫星以速度v 沿圆轨道运动,设地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 ,则有 ( ) A . v .v =gR 2 C .v =gR D .v 2、如图所示,汽车以速度v 0匀速向左行驶,则物体物体M A .匀速上升 B .加速上升 C .减速上升 D .先加速后减速 3、如图所示,a 、b 的质量均为m ,a 从倾角为450的光滑固定斜面顶端无初速度下滑,b 同时从斜面顶端以速度v 0水平抛出,对二者运动过程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落地前的瞬间二者速率相同 B .二者加速度始终相同 C .a 、b 都做匀变速运动 D .a 、b 同时落地 4、如图所示,有一皮带传动装置,两轮半径分别为R 和r ,R=2r ,M 为大轮边缘上的一点,N 为小轮边缘上的一点,若皮带不打滑,则M 、N 两点的( ) A .线速度大小相等 B .角速度相等 C .向心加速度大小相等 D .M 点的向心加速度大于N 点的向心加速度 5、如图(俯视图)所示,以速度v 匀速行驶的列车车厢内有一水平桌面,桌面上的B 处有一小球.若车厢中的旅客突然发现小球沿图中虚线由B 向A 运动.则由此可判断列车( ) A .减速行驶,向南转弯 B .减速行驶,向北转弯 C .加速行驶,向南转弯 D .加速行驶,向北转弯 6、一架飞机水平地匀速飞行,从飞机上每隔1秒钟释放一个铁球,先后共释放4个,若不计空气阻力,则四个小球( ) A .在空中任何时刻总是排成抛物线;它们的落地点是等间距的 B .在空中任何时刻总是排成抛物线;它们的落地点是不等间距的 C .在空中任何时刻总在飞机正下方排成竖直的直线;它们的落地点是等间距的 D .在空中任何时刻总在飞机正下方排成竖直的直线;它们的落地点是不等间距的 7、以速度v 0水平抛出一小球,如果从抛出到某时刻小球的竖直分位移与水平分位移大小相等,则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A .此时小球的竖直分速度大小等于水平分速度大小

出版专业基础知识(中级)

出版专业职业资格考试 出版基础(中级)复习笔记 第一章出版概论 §1.1 出版活动(P1) 一、“出版”的概念 【出版】是指编辑、复制作品并向公众发行,以传播科学文化、信息和进行思想交流的一种社会活动。 古代,人们把出版活动称为“梓行”、“雕印”、“版印”。 最早在我国使用“出版”一词:1833年创办于广州的中文月刊《东西洋考每月统计传》的编辑序言。 最早在我国法律文件上使用“出版”一词:1906年清朝政府颁布的《大清印刷物专律》,但却把出版物称为“记载物件”。 1930年,国民政府颁布《出版法》,但未对“出版”下明确定义。 在我国,给“出版”做出明确的定义,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 在西方,法语和英语中分别在1330年和1450年有了表示“出版”的词语,他们来源于拉丁语publicare。 二、出版活动的构成要素(P3) 出版活动三要素:编辑、复制、发行 如何看待博客出版、微博出版:①具有很强的个体化特征,不具有作为社会化活动的出版的基本属性和功能;②具有一定的出版功能,要引导和规范;③在数字化时代,出版活动对社会文化生活具有广泛影响性,已经深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 三、出版活动的前提是作品。出版界所说的“作品”是指可以被编辑、复制和通过某种方式能够发行的作品。一般又称为“稿件”。 四、出版活动的特征:(P4) 1.文化的记载、传播、交流和传承 2.不同劳动的有机结合:精神产品生产阶段的劳动是一种精神劳动(即编辑),物质产品生产阶段的劳动是一种物质生产劳动(即印刷),出版物产品流通阶段的劳动是一种兼有文化传播意义的商业劳动(即发行)。 出版物使用价值的生产过程同时也是出版物价值的产生过程:一方面物质产品生产阶段的劳动形成出版物的新增的价值;另一方面,又把作者=编辑的精神生产劳动的价值,以及 工具设备和原材料等物化劳动价值转移到出版物中。 发行的目的:①将精神文化内容向社会传播;②通过商品交换实现出版物的价值;③依靠商业劳动,能使凝结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得到实现。 3.意识形态属性 4.经济属性和产业属性:必须在遵循文化发展规律的同时,遵循市场经济规律。 五、出版活动与社会的关系:(P6) 社会发展对出版活动有决定性影响;出版活动对社会的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等的发展,有巨大的能动作用。 (一)社会发展对出版活动的决定性影响: 1.社会的政治状况主导着出版活动的方向。主导作用体现在: ⑴通过对出版从业者思想倾向和政治追求的影响来引导出版活动; ⑵运用行政、法律、法规和政策等手段规制和引导出版活动。 2.社会经济的发展为出版活动提供物质条件。 3.科学技术是出版活动发展的强大推动力。 4.社会文化的发展为出版活动提供活力。 ⑴社会文化的发展程度和国民的文化素质状况是出版物总体质量水平的决定因素。 ⑵精神生产所需原料只能来自社会。 (二)出版活动对社会发展的能动作用: 1.对政治发展的影响: (1)形成舆论导向。(2)深化思想政治教育。(3)促进社会和谐。 2.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信息论基础》教学大纲

《信息论基础》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CE6006 课程名称:信息论基础英文名称:Foundation of Information Theory 学分/学时:2/32 课程性质:选修课 适用专业:信息安全,网络工程建议开设学期:6 先修课程: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开课单位:网络与信息安全学院 一、课程的教学目标与任务 本课程是信息安全,网络工程专业选修的一门专业基础课。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能够 较深刻地理解信息的表征、存储和传输的基本理论,初步掌握提高信息传输系统可靠性、有 效性、保密性和认证性的一般方法,为后续专业课学习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本课程的教学目标: 本课程对学生达到如下毕业要求有贡献: 1.能够将数学、自然科学、工程基础和专业知识用于解决复杂工程问题。 2.能够应用数学、自然科学和工程科学的基本原理,识别、表达,并通过文献研究分 析复杂工程问题,以获得有效结论。 完成课程后,学生将具备以下能力: 1.能够针对一个复杂系统或者过程选择一种数学模型,并达到适当的精度。 2.能够应用数学、自然科学和工程科学的基本原理分析、识别、表达、处理及扩展信 息安全、网络工程专业的复杂问题。 本课程的性质: 本课程是一门理论性较强的专业基础课程,在实施过程中以理论为主,共32学时。 二、课程具体内容及基本要求 (一)绪论(2学时) 1.基本要求 (1)掌握消息、信息和信号;噪声和干扰的基本概念 (2)掌握通信系统模型 (3)明确Shannon信息论要解决的中心问题 2.重点与难点 (1)重点:掌握通信系统模型的构成及其相应功能 (2)难点:理解Shannon信息论要解决的中心问题

高考物理力学知识点之曲线运动基础测试题及解析(3)

高考物理力学知识点之曲线运动基础测试题及解析(3) 一、选择题 1.一质量为2.0×103kg的汽车在水平公路上行驶,路面对轮胎的径向最大静摩擦力为 1.4×104N,当汽车经过半径为80m的弯道时,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汽车转弯时所受的力有重力、弹力、摩擦力和向心力 B.汽车转弯的速度为20m/s时所需的向心力为1.4×104N C.汽车转弯的速度为20m/s时汽车会发生侧滑 D.汽车能安全转弯的向心加速度不超过7.0m/s2 2.如图所示,两根长度不同的细绳,一端固定于O点,另一端各系一个相同的小铁球,两小球恰好在同一水平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则() A.A球受绳的拉力较大 B.它们做圆周运动的角速度不相等 C.它们所需的向心力跟轨道半径成反比 D.它们做圆周运动的线速度大小相等 3.公路在通过小型水库的泄洪闸的下游时,常常要修建凹形桥,如图,汽车通过凹形桥的最低点时() A.车的加速度为零,受力平衡B.车对桥的压力比汽车的重力大 C.车对桥的压力比汽车的重力小D.车的速度越大,车对桥面的压力越小4.关于物体的受力和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在不垂直于速度方向的合力作用下,速度大小可能一直不变 B.物体做曲线运动时,某点的加速度方向就是通过这一点的曲线的切线方向 C.物体受到变化的合力作用时,它的速度大小一定改变 D.做曲线运动的物体,一定受到与速度不在同一直线上的合外力作用 5.如图所示的皮带传动装置中,轮A和B固定在同一轴上,A、B、C分别是三个轮边缘的质点,且R A=R C=2R B,则三质点的向心加速度之比a A∶a B∶a C等于()

A.1∶2∶4B.2∶1∶2 C.4∶2∶1D.4∶1∶4 6.小船横渡一条两岸平行的河流,水流速度与河岸平行,船相对于水的速度大小不变,船头始终垂直指向河岸,小船的运动轨迹如图中虚线所示。则小船在此过程中() A.无论水流速度是否变化,这种渡河耗时最短 B.越接近河中心,水流速度越小 C.各处的水流速度大小相同 D.渡河的时间随水流速度的变化而改变 7.如图所示,有两条位于同一竖直平面内的水平轨道,轨道上有两个物体A和B,它们通过一根绕过定滑轮O的不可伸长的轻绳相连接,物体A以速率v A=10m/s匀速运动,在绳与轨道成30°角时,物体B的速度大小v B为() A.53 m/s B.20 m/s C. 203 m/s D.5 m/s 8.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物体,以水平速度v0离开桌面,若以桌面为零势能面,不计空气阻力,则当它经过离地高度为h的A点时,所具有的机械能是( ) A.mv02+mg h B.mv02-mg h C.mv02+mg (H-h) D.mv02 9.如图所示,一质量为m的汽车保持恒定的速率运动,若通过凸形路面最高处时对路面的压力为F1 ,通过凹形路面最低处时对路面的压力为F2,则()

出版专业基础知识初级考试习题

壹、出版专业基础知识(初级)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共40题,每题1分。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1个最符合题意) 1.下列关于汉字及其使用规范的表述,错误的是()。 A.汉字是表意体系的文字 B.部首是具有字形归类作用的偏旁 C.所谓异形词,是指汉语书面语中音同、义同而用法不同的词 D.汉字的整理包含简化笔画和精简字数两方面的内容 2.下列各字中,笔画数不同于其他字的是()。 A.凄B.逸 C.鸶D.虒 3.“奪”简化为“夺”,采用的简化方法是()。 A.简化偏旁B.保留局部 C.草书楷化D.换用简单符号 4.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A.啜泣点缀辍学拾掇B.癖性荒僻开辟躲避 C.蠕动怯懦孺子嗫嚅D.惴惴湍急揣摩喘气 5.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寒喧兴高采烈源远流长B.睿智成群结党翻来复去 C.暴躁怨天尤人声名狼藉D.裨益走头无路川流不息 6.下列成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相映成趣截足先登优柔寡断

B.旁征博引铤而走险舍本逐末 C.违疾忌医大显身手变本加利 D.各行其是手屈一指众口铄金 7.下列句子中,有两个错别字的是()。 A.春风和旭,阳光灿烂,山谷里回荡着鸟儿们缭亮的歌声。 B.突然,蝉声戛然而止,树林里顿时一片寂静。 C.这小生灵虽然是缈小的,但是我们绝不能忽视它。 D.叶欣以身恂职的事迹见报后,人们无不为之感动。 8.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不符合规范的是()。 A.俗话说:“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又说:“看菜吃饭,量体裁衣。” B.我们有些同志喜欢写长文章,但是没有什么内容,真是“懒婆娘的裹脚布,又臭又长”。 C.墙上贴着一张标语,写着:“你为保护环境做过什么?” D.他一进门,说了声:“大伙儿都在等着你们呢!”就飞也似的跑开了。 9.下列句子中,计量单位用法不规范的是()。 A.我国城乡居民每天消费食用植物油1.7万吨,蛋1.87万吨,酒3.6万吨,布3.6万千米,煤60万吨以上。 B.白炽灯照明距桌面的最佳高度:15瓦为25公分,25瓦为45公分,40瓦为60公分,60瓦为100公分。 C.厦门海沧投资区距高雄港160海里,距香港287海里,距上海560多海里。 D.海南农业开发综合试验区,占地40多公顷。 10.下列句子中,数字用法不规范的是()。

信息论基础试卷(期末A卷

重庆邮电大学2007/2008学年2学期 《信息论基础》试卷(期末)(A卷)(半开卷) 一、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空,每小空1分,共20分) 1.按信源发出符号所对应的随机变量之间的无统计依赖关系,可将离散信源分为有记忆信源和无记忆信源两大类。 2.一个八进制信源的最大熵为3bit/符号 3.有一信源X,其概率分布为 123 x x x X 111 P 244 ?? ?? ? = ?? ? ?? ?? ,其信源剩余度为94.64%;若对该信源进行十次扩展, 则每十个符号的平均信息量是15bit。 4.若一连续消息通过放大器,该放大器输出的最大瞬间电压为b,最小瞬时电压为a。若消息从放大器中输出,则该信源的绝对熵是∞;其能在每个自由度熵的最大熵是log(b-a)bit/自由度;若放大器的最高频率为F,则单位时间内输出的最大信息量是2Flog(b-a)bit/s. 5. 若某一信源X,其平均功率受限为16w,其概率密度函数是高斯分布时,差熵的最大值为1 log32e 2 π;与 其熵相等的非高斯分布信源的功率为16w ≥ 6、信源编码的主要目的是提高有效性,信道编码的主要目的是提高可靠性。 7、无失真信源编码的平均码长最小理论极限制为信源熵(或H(S)/logr= H r(S))。 8、当R=C或(信道剩余度为0)时,信源与信道达到匹配。 9、根据是否允许失真,信源编码可分为无失真信源编码和限失真信源编码。 10、在下面空格中选择填入数学符号“,,, =≥≤?”或“?” (1)当X和Y相互独立时,H(XY)=H(X)+H(X/Y)。 (2)假设信道输入用X表示,信道输出用Y表示。在无噪有损信道中,H(X/Y)> 0, H(Y/X)=0,I(X;Y)

曲线运动综合测试题及答案详解

曲线运动综合检测 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计50分.) 1.某质点同时受到在同一平面内的几个恒力作用而平衡,某时刻突然撤去其中一个力,以后这物体将() ①可能作匀加速直线运动②可能作匀速直线运动 ③其轨迹可能为抛物线④可能作匀速圆周运动 A.①③B.①②③C.①③④D.①②③④ 2.一只小船在静水中的速度大小始终为5m/s,在流速为3m/s的河中航行,则河岸上 的人能看到船的实际航速大小可能是() A.1m/s B.3m/s C.8m/s D.10m/s 3.若物体以速度υ进入某空间后,受到一个逐渐减小的合外力的作用,且该合外力 的方向始终是垂直于该物体的速度方向,则物体的运动将是 ( ) A.速率增大,曲率半径也随之增B.速率逐渐减小,曲率半径不变C.速率不变,曲率半径逐渐增大D.速率不变,曲率半径逐渐减小4.某人在距地面某一高度处以初速度v水平抛出一物体,落地速度大小为2v,则它在空中飞行的时间及距地面抛出的高度为 () A.B.C.D. 5.如图甲所示,在一个向右行驶的车厢内有一高h的货架,货架边缘有一小球。当车突然加速行驶时,小球从货架边缘脱落,若小球下落过程中未与车厢后壁相碰,则以地面为参考系,小球下落时的运动轨迹应是图乙中的 () 6.下面关 于匀速圆 周运动的 说法正确 的是() A.匀速圆周运动是一种平衡状态 B.匀速圆周运动是一种匀速运动 C.匀速圆周运动是一种速度和加速度都不断改变的运动 D.匀速圆周运动是一种匀变速运动 7.两个质量不同的小球,被长度不等的细线悬挂在同一点,并在同一水平面内作匀速圆周运动,如图所示。则两个小球的: () A.运动周期相等B.运动线速度相等

出版业基础知识

一、图书出版、印刷基本概念 1.版式:书籍排版的式样。指版面、版心、排式(横排或直排)、书眉、页码、行距、标题、字体、插图等大小格式的安排。 2.版面:是指书籍一页的幅面,包括版心、白边页码、书眉以及正文等内容。 3.版心:又称“版口”,是书页上除四周白边排印正文的部分。 4.装帧:图书付印前的整体设计。如封面、扉页、插图、装订形式等美术设计和板式等技术设计。 5.封面:又称“封一”、“封皮”、“书皮”,起着保护书籍、装饰书籍的作用。封面一般印有书名、作者(包括译者、编著者、校订者)和出版社名称。 6.护封:又称“外包封”,指图书封面外的包封纸。一般印有书名和装饰性图画,可保护封面,增加图书的美观。 7.封里:又称“封二”,即封面里边的空白页。 8.封底里:又称“封三”,即封底里边的空白页。 9.封底:又称“封四”,是书的最后一面,与封面相连。一般印有书号和定价。 10.书脊:又称“封脊”,即书的脊背,接连封面和封底。一般印有书名、册次和出版社名称。 11.版本:指一本书的不同版本,即内容和形式上与原版有所不同的图书。出版形式不同,包括开始出版,同时有几种形式的版本,或再版的印刷地点和时间不同;装帧形式不同,如平装本、精装本、普及本、线装本;排版形式不同,如横排本、直排本。内容不同,是指出版以后,内容增删或修改,如增订本修订本、缩写本,以及翻译不同的版本和节译本。 12.版本记录:又称“版权记录页”,简称“版权页”。是一本书的出版记载,提供读者了解图书出版情况,附印于图书正文前页或后页。有书名、著作者、出版者、开本、印张、版次、印次、印数、字数、出版年月、书号、定价等项目。 13.印张:计算图书篇幅的单位,表示一本书所需要的印刷纸张数。一个印张等于半张纸,一张纸两面印刷,则为两个印张。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