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苏教版化学必修1思维导图

苏教版化学必修1思维导图

苏教版化学必修1思维导图
苏教版化学必修1思维导图

2019年人教版化学必修二:第3章-思维导图【3】(含答案)

化学·必修2(人教版)

1.下列有关乙醇的物理性质的应用中不正确的是( ) A.由于乙醇的密度比水小,所以乙醇中的水可以通过分液的方法除去 B.由于乙醇能够溶解很多有机物和无机物,所以可用乙醇提取中药的有效成分 C.由于乙醇能够以任意比溶解于水,所以酒厂可以勾兑各种浓度的酒 D.由于乙醇容易挥发,所以才有熟语“酒香不怕巷子深”的说法 答案:A 2.下列关于乙醇结构方面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乙醇结构中有-OH,所以乙醇溶解于水,可以电离出OH-而显碱性 B.乙醇与乙酸反应生成乙酸乙酯,所以乙醇显碱性 C.乙醇与钠反应可以产生氢气,所以乙醇显酸性 D.乙醇与钠反应非常平缓,所以乙醇羟基上的氢原子不如水中的氢原子活泼 答案:D 3.乙酸的结构简式是CH3COOH,其官能团是( ) A.-CH3 B.-H C.-OH D.-COOH 答案:D 4.下列物质能够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色的是( ) A.甲烷 B.乙醇 C.乙酸 D.苯 答案:C 5.(双选题)关于冰醋酸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冰醋酸是冰和醋酸的混合物 B.冰醋酸是纯净的乙酸 C.冰醋酸是无色无味的液体 D.冰醋酸易溶解于水和乙醇 答案:BD 6.(双选题)能够用来鉴别乙醇、乙酸和苯的物质( ) A.碳酸氢钠溶液 B.氢氧化钠溶液 C.水 D.紫色石蕊试液 答案:AD 7.(双选题)水是一种廉价而且非常有用的试剂,下列用水就能鉴别的一组物质是( ) A.苯、乙酸、四氯化碳 B.苯、乙醇、四氯化碳

C.硝基苯、乙醇、四氯化碳 D.硝基苯、乙醇、乙酸 答案:AB 8.有A、B、C、D、E、F 6种有机物,它们是烃或者烃的衍生物,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有下图的转化关系: A可以氧化生成D,A的气体与相同条件下的一氧化碳的密度相同,B与氢氧化钠溶液共同煮沸可以得到物质C和无机盐G,在G的溶液中加入硝酸酸化,再加入硝酸银溶液有淡黄色沉淀产生,试推断各物质,写出其化学式: 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D:________;E:________;F:________;G:________。 答案:A:CH2===CH2B:CH3CH2Br C:CH3CH2OH D:CH3CHO E:CH3COOH F:CH3COOCH2CH3 G:NaBr 9.一定量的乙醇在氧气不足的条件下燃烧,得到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和水的总质量为27.6 g,其中水的质量为10.8 g。试求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质量。 解析:设一定量的乙醇不完全燃烧产生的CO、CO2的物质的量分别为x、y由题意可求得产物水的物质的量为:10.8 g÷18 g·mol-1=0.6 mol,根据燃烧前后的氢原子守恒可以得出乙醇的物质的量为:(0.6 mol×2)÷6=0.2 mol,根据碳原子守恒列等式: x+y=0.2 mol×2=0.4 mol① 根据题意中物质质量的变化关系可以列等式: 44x+28y=27.6 g-10.8 g=16.8 g② 解①、②两个方程式,可以得出x=0.35 mol;y=0.05 mol。 故,CO、CO2的质量分别为1.4 g和15.4 g 答案:1.4 g和15.4 g

人教版化学必修二思维导图含答案

化学·必修2(人教版) 1.下列有关乙醇的物理性质的应用中不正确的是( ) A.由于乙醇的密度比水小,所以乙醇中的水可以通过分液的方法除去 B.由于乙醇能够溶解很多有机物和无机物,所以可用乙醇提取中药的有效成分 C.由于乙醇能够以任意比溶解于水,所以酒厂可以勾兑各种浓度的酒 D.由于乙醇容易挥发,所以才有熟语“酒香不怕巷子深”的说法 答案:A 2.下列关于乙醇结构方面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乙醇结构中有-OH,所以乙醇溶解于水,可以电离出OH-而显碱性 B.乙醇与乙酸反应生成乙酸乙酯,所以乙醇显碱性 C.乙醇与钠反应可以产生氢气,所以乙醇显酸性 D.乙醇与钠反应非常平缓,所以乙醇羟基上的氢原子不如水中的氢原子活泼 答案:D 3.乙酸的结构简式是CH3COOH,其官能团是( ) A.-CH3B.-H C.-OHD.-COOH 答案:D 4.下列物质能够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色的是( ) A.甲烷B.乙醇C.乙酸D.苯 答案:C 5.(双选题)关于冰醋酸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冰醋酸是冰和醋酸的混合物 B.冰醋酸是纯净的乙酸 C.冰醋酸是无色无味的液体 D.冰醋酸易溶解于水和乙醇 答案:BD 6.(双选题)能够用来鉴别乙醇、乙酸和苯的物质( ) A.碳酸氢钠溶液B.氢氧化钠溶液 C.水D.紫色石蕊试液 答案:AD 7.(双选题)水是一种廉价而且非常有用的试剂,下列用水就能鉴别的一组物质是( ) A.苯、乙酸、四氯化碳 B.苯、乙醇、四氯化碳 C.硝基苯、乙醇、四氯化碳 D.硝基苯、乙醇、乙酸 答案:AB 8.有A、B、C、D、E、F6种有机物,它们是烃或者烃的衍生物,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有下图的转化关系:A可以氧化生成D,A的气体与相同条件下的一氧化碳的密度相同,B与氢氧化钠溶液共同煮沸可以得到物质C和无机盐G,在G的溶液中加入硝酸酸化,再加入硝酸银溶液有淡黄色沉淀产生,试推断各物质,写出其化学式: 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D:________;E:________;F:________;G:________。 答案:A:CH2===CH2B:CH3CH2Br C:CH3CH2OH D:CH3CHO E:CH3COOH F:CH3COOCH2CH3 G:NaBr

人教版化学必修二:第3章-思维导图【2】(含答案)

人教版化学必修二:化学·必修2(人教版)

1.甲烷是最简单的烷烃,乙烯是最简单的烯烃,下列物质中,不能用来鉴别二者的是() A.水B.溴水 C.溴的四氯化碳溶液D.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答案:A 2.苯的结构式可用来表示,下列关于苯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苯主要是以石油为原料而获得的一种重要化工原料 B.苯中含有碳碳双键,所以苯属于烯烃 C.苯分子中6个碳碳化学键完全相同 D.苯可以与溴水、高锰酸钾溶液反应而使它们褪色 答案:C 3.下列物质中,由于发生化学反应能使溴水褪色是() A.甲烷B.乙烷C.乙烯D.苯

答案:C 4.下列物质在水中可以分层,且下层是水的是() A.苯B.硝基苯 C.溴苯D.四氯化碳 答案:A 5.(双选题)要检验甲烷气体中是否混有少量乙烯气体,正确的实验方法是() A.点燃待鉴别的气体,然后观察火焰的明亮程度 B.将气体通入溴水中,观察溴水是否褪色 C.将气体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中,观察高锰酸钾溶液是否褪色D.将气体与氯气混和、光照观察现象 答案:BC 6.下列反应中能够说明乙烯、苯具有不饱和结构的是() A.加成反应B.取代反应 C.聚合反应D.氧化反应

答案:A 7.现在同学们学过了取代反应、加成反应,请将下列物质能够发生的反应填写在下表中。 ①由乙烯制氯乙烷②乙烷与氯气光照③乙烯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④乙烯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⑤由苯制取溴苯⑥乙烷在空气中燃烧⑦由苯制取硝基苯⑧由苯制取环己烷 反应类型取代反 应 加成反 应 反应 答案: 反应类型取代反应加成反应 反应②⑤⑦①③⑧8.用如图所示

的装置可以在实验室中制备少量的硝基苯,其主要步骤如下: ①配制一定比例的浓硫酸与浓硝酸的混和酸,加入试管中。②向室温下的混和酸中逐滴加入一定量的苯,充分振荡,混和均匀。③在50~60℃下发生反应,直至反应结束。④除去混和酸后,粗产品依次用蒸馏水和5% NaOH溶液洗涤,最后再用蒸馏水洗涤。⑤将用无水CaCl2干燥后的粗硝基苯进行蒸馏,得到纯硝基苯。 填空: (1)联想浓硫酸的稀释,想一想配制一定比例的浓硫酸与浓硝酸混和酸的操作注意事项是:__________________(提示:浓硝酸的密度: 1.50 g/mL;浓硫酸:1.83 g/mL)。 (2)步骤③中,为了使反应在50~60℃下进行,常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3)图示中的长玻璃管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 ;其作用相当于____________________(填实验仪器名称)。 (4)分别写出步骤④、⑤中洗涤、分离粗硝基苯的操作方法和所用到的一种实验仪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步骤④中粗产品用5% NaOH溶液洗涤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先将浓硝酸注入容器中,再慢慢注入浓硫酸,并及时搅拌和冷却

高一历史必修一的思维导图

高一历史必修一的思维导图 从高中历史学习现状来看,许多学生感到比较乏味,尤其是记不住历史知识,这时可以采用思维导图,这对学生的学习有很多的帮助。下面小编精心整理了高一历史必修 一的思维导图,供大家参考,希望你们喜欢! 高一历史必修一的思维导图欣赏 高一历史必修一知识复习提纲 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 一、夏商的政治制度 1.从禅让到王位世袭 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夏,我国开始有了早期国家政治制度。禹死后,其子 启即位,原始社会的禅让制被王位世袭制所取代。 2.王权具有神秘色彩 统治者把自己的行为说成是天的意志,国家大事通过占卜方式来决定。 3.初步建立从中央到地方的行政管理制度 中央设相、卿士等,地方设侯、伯。 二、西周的政治制度 1.等级森严的分封制 (1)目的: 拱卫周王室,进行有效统治,巩固奴隶制国家政权(“封建亲戚,以藩屏周”)。 (2)内容: ①分封对象——周王把王畿以外的土地和人民授于王族、功臣、古代帝王的后代,让他们建立诸侯国,拱卫王室。 ②被封诸侯的义务——要服从周王的命令、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交纳贡赋、朝 觐述职。

③被封诸侯的权利——职位世袭、对卿大夫再分封、设置官员、建立武装、征派赋役。 (3)作用: ①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 ②开发边远地区,扩大了统治区域; ③形成对周王室众星捧月一般的政治格局; ④周成为一个延续数百年的强国; ⑤西周贵族集团形成了森严的等级序列,周天子具有至尊权威,国家政权趋向严密。 (4)局限: 受封诸侯在各自领地内享有相当大的独立性,为王权衰落和诸侯割据埋下隐患。 (5)瓦解: 西周后期,王权衰弱,分封制受到破坏(根本原因在于封建经济生产方式的产生,这一生产方式使诸侯势力日益壮大)。 战国时诸侯国变法废分封、行县制。秦统一后在全国范围内建立郡县制,分封制瓦解。 2.血缘关系维系的宗法制 (1)定义: 用父系血缘关系的亲疏来维系政治等级、巩固国家统治的政治制度。(用规定宗族内嫡庶系统的办法,来确立和巩固父系家长在本宗族内的地位,以保证王权的稳定。) (2)目的: 加强统治秩序,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 (3)内容: 继承制;确立严格的大宗、小宗体系;家国政治 (4)影响: ①形成了等级森严的政治制度,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也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 ②宗法关系有利于凝聚宗族,防止内部纷争,强化王权,把“国”与“家”密切的结合在一起。 (5)宗法制与分封制的关系:

高一物理必修一思维导图

只供学习与交流运 动的描述参考系:用来参考的物体 时刻和时间间隔 路程是物体运动轨迹的长度 位移的物理量来表示物体的位置变化速度矢量,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 公式:v=△x/△t 单位:m/s 平均速度:物体在时间间隔△t 内的平均快慢程度 瞬时速度:物体在时刻的速度 速率:瞬时速度的大小 加速度矢量,速度的变化与发生这一变化所用时间的比值 公式a=△v/△t 单位:米每二次方秒 在直线运动中,如果速度增加,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的方向相 同;如果速度减小,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的方向相反 匀变速直线运 动速度与时间V=v 0+at 图像:一条倾斜的直线位移与时间X=v 0+at 2图像:抛物线 速度与位移V 2-v 02 =2ax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基本公式以及其推论都适用于自由落体运动,加速度 a 取g 相 互作用力,矢量,单位:牛顿,简称牛,符号 N 重力G=mg 重力不但有大小,而且有方向,方向 :竖直向下重心:物体各部分受到的重力作用集中于一点 均匀物体重心的位置只跟物体的形状有关质量分布不均匀的物体,重心的位置,除了跟物体的形状有关外,还跟物体内质量的分布有关 四种相互作用力:万有引力、电磁相互作用、强相互作用、弱相互作用 弹力形变:物体在力的作用下,形状或体积会发生改变弹性形变:有些物体在形变后撤去作用力时能恢复原状如果形变过大,超过一定限度,撤去作用力和物体不能完全恢复原来的形状,这个限度叫做弹性限度 弹力:发生形变的物体,由于恢复原状,对与它接触的物体会产生力的作用 胡克定律弹簧发生弹性形变时,弹力的大小 F 跟弹簧伸长的长度x 成正比 F=kx k 称为弹簧的劲度系数单位:牛顿每米 摩擦力方向总是沿着接触面,并且跟物体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 只要受推力物体与地面间没有产生相对运动,静摩擦力的大小,就随着推移增大而增大,并且推力保持大小相等 0<F ≤F max 静摩擦力 滑动摩擦力 方向总是沿着接触面,并且跟物体的相对运动方向相反 F=μF N μ是比例常数,叫做动摩擦因素

最新生物必修一思维导图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生物 生物类型 生命活动 基本特征 说明 SARS 病毒 非细胞生物 侵入肺细胞 繁殖 病毒要在活细胞中繁殖 草履虫 单细胞生物 运动与分裂 运动与繁殖 单细胞生物具有生命的基本特征。(衣藻、酵母菌等) 人 多细胞 生殖发育 繁殖生长发 育 多细胞生物的生命活动是从一个细胞开始的,其生长和发育也是建立在细胞的分裂和分化基础上的 人 多细胞 缩手反射 应激性 反射等神经活动需要多种细胞的参与 人 多细胞 免疫 应激性 免疫作为机体对入侵病原微生物的一种防御反应,需要淋巴细胞的参与 类别 原核细胞 真核细胞 细胞大小 较小 较大 细胞核 无成形的细胞核,无核膜,无核仁,无染色体 有成形的真正的细胞核,有核膜、核仁和染色体 细胞质 有核糖体 有核糖体、线粒体等,植物细胞还有 叶绿体和液泡 生物类群 细菌、蓝藻、支原体 真菌、植物、动物 第一章 走进细胞 走进细胞 从生物圈到细胞 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 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组织:由形态相似,结构、功能相同的细胞联合在一起的细胞群 器官:不同的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结合在一起而构成器官 系统:能够共同完成一种或几种生理功能的多个器官按照一定的次序组合在起而构成系统 个体:由各种器官(植物)或系统(动物和人)协调配合共同完成复杂的生命活动的生物。单细胞生物是由一个细胞构成的生物体。 种群:在一定的自然区域内,同种生物的所有个体是一个种群。 群落:在一定的自然区域内,所有的种群(生物)组成一个群落。 生态系统:生物群落与它的无机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整体 生物圈:由地球上所有的生物和这些生物生活的无机环境共同组成 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 观察细胞(显微镜的使用) 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 低倍镜的视野大(小),通过的光多(少),放大倍数小(大); 物镜放大倍数小(大),镜头较短(长) 显微镜放大倍数=目镜放大倍数×物镜放大倍数 先用低倍镜观察清楚,把要放大观察的移到视野中央,再换高倍镜观察 看到物像是倒像,因而物像移动的方向与实际材料(装片)移动方向相反 主要内容:(1)细胞是一个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是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所构成。(2)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既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对与其他 细胞共同组成的整体的生命起作用。(3)新细胞可以从老细胞中产生 细胞学说 从学说的建立过程可以领悟到科学发现具有以下特点: 1、 科学发现是很多科学家的共同参与,共同努力的结果 2、 科学发现的过程离不开技术的 3、 科学发现需要理性思维和实验的结合 4、 科学学说的建立过程是一个不断开拓、继承、修正和发展的过程 细胞: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啊

(完整word版)生物必修一思维导图

生物 生物类型 生命活动 基本特征 说明 SARS 病毒 非细胞生物 侵入肺细胞 繁殖 病毒要在活细胞中繁殖 草履虫 单细胞生物 运动与分裂 运动与繁殖 单细胞生物具有生命的基本特征。(衣藻、酵母菌等) 人 多细胞 生殖发育 繁殖生长发 育 多细胞生物的生命活动是从一个细胞开始的,其生长和发育也是建立在细胞的分裂和分化基础上的 人 多细胞 缩手反射 应激性 反射等神经活动需要多种细胞的参与 人 多细胞 免疫 应激性 免疫作为机体对入侵病原微生物的一种防御反应,需要淋巴细胞的参与 类别 原核细胞 真核细胞 细胞大小 较小 较大 细胞核 无成形的细胞核,无核膜,无核仁,无染色体 有成形的真正的细胞核,有核膜、核仁和染色体 细胞质 有核糖体 有核糖体、线粒体等,植物细胞还有 叶绿体和液泡 生物类群 细菌、蓝藻、支原体 真菌、植物、动物 第一章 走进细胞 走进细胞 从生物圈到细胞 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 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组织:由形态相似,结构、功能相同的细胞联合在一起的细胞群 器官:不同的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结合在一起而构成器官 系统:能够共同完成一种或几种生理功能的多个器官按照一定的次序组合在起而构成系统 个体:由各种器官(植物)或系统(动物和人)协调配合共同完成复杂的生命活动的生物。单细胞生物是由一个细胞构成的生物体。 种群:在一定的自然区域内,同种生物的所有个体是一个种群。 群落:在一定的自然区域内,所有的种群(生物)组成一个群落。 生态系统:生物群落与它的无机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整体 生物圈:由地球上所有的生物和这些生物生活的无机环境共同组成 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 观察细胞(显微镜的使用) 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 低倍镜的视野大(小),通过的光多(少),放大倍数小(大); 物镜放大倍数小(大),镜头较短(长) 显微镜放大倍数=目镜放大倍数×物镜放大倍数 先用低倍镜观察清楚,把要放大观察的移到视野中央,再换高倍镜观察 看到物像是倒像,因而物像移动的方向与实际材料(装片)移动方向相反 主要内容:(1)细胞是一个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是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所构成。(2)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既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对与其他 细胞共同组成的整体的生命起作用。(3)新细胞可以从老细胞中产生 细胞学说 从学说的建立过程可以领悟到科学发现具有以下特点: 1、 科学发现是很多科学家的共同参与,共同努力的结果 2、 科学发现的过程离不开技术的 3、 科学发现需要理性思维和实验的结合 4、 科学学说的建立过程是一个不断开拓、继承、修正和发展的过程 细胞: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啊

人教版化学必修二思维导图含答案

人教版化学必修二思维 导图含答案 文档编制序号:[KK8UY-LL9IO69-TTO6M3-MTOL89-FTT688]

化学·必修2(人教版) 1.短周期金属元素甲~戊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右图所示:下面判断正确的是( ) A.原子半径:丙<丁<戊 B.金属性:甲>丙 C.氢氧化物碱性:丙>丁>戊

D.最外层电子数:甲>乙 解析:同周期从左到右原子半径逐渐减小,金属性逐渐减弱,其氢氧化物碱性逐渐减弱,故A项错,C项正确;同主族从上到下金属性逐渐增强,故B项错;同周期最外层电子数逐渐增大,故D项错。 答案:C 2.(双选题)短周期元素甲、乙、丙、丁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甲和乙形成的气态氢化物的水溶液呈碱性,乙位于第ⅤA族,甲和丙同主族,丁的最外层电子数和电子层数相等,则( ) A.原子半径:丙>丁>乙 B.单质的还原性:丁>丙>甲 C.甲、乙、丙的氧化物均为共价化合物 D.乙、丙、丁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能相互反应 解析:甲和乙形成的气态氢化物的水溶液呈碱性,乙位于第VA族,,则乙是N,甲是H;甲、乙、丙、丁的原子序数依次增该氢化物应为NH 3 大,且都是短周期元素,甲和丙同主族,则丙为Na,丁的最外层电子数和电子层数相等,则丁为Al。综上所述B错,单质的还原性:丙>丁>甲;C 错,丙的氧化物是氧化钠和过氧化钠,它们都是离子化合物。 答案:AD

3.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族 周期I AⅡAⅢAⅣAⅤAⅥAⅦA 2c d 3a b e f 的氢化物比d的氢化物稳定 B.a、b、e三种元素的原子半径:e>b>a C.六种元素中,c元素单质的化学性质最活泼 D.c、e、f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依次增强 解析:周期表中主要从金属性和非金属性递变推及到物质性质的递变。 答案:D 4.(2013·广东高考)(双选题)元素R、X、T、Z、Q在元素周期表中 剧烈化合并发生爆炸。的相对位置如下图所示,其中R单质在暗处与H 2 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非金属性:ZQ

高中地理必修一思维导图

高中地理必修一思维导图 第一章 行星地球 一、描述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运用资料说明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 地 球 在 宇 宙 中 的 位 置 二、阐述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1、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 太阳主要成分是_氢___和 氦 ,表面温度为_6000K_, 太阳能量的来源是: 核聚变 ;其能量以 电磁波 的形式释放出来。太阳辐射能由赤道向两极 逐渐减少 。 在宇 宙中的位置 不同级别 的天体系统 地球宇宙中的位置(自己描述) 太阳系的 普通行星 与其他行星运动特征比较 与其他行星结构特征比较 太阳系的特殊形星 (存在生命的行星) 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很安全 具有适宜的温度条件 具有适合生物生存的大气条地球上有液态水

对地球的影响:太阳辐射是地球的主要能量来源,它可以维持地表温度,是促进地球上的水、大气、生物活动和变化的主要动力,可以影响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提供煤炭、石油等化石燃料,还可以通过人为转化形成其它形式的能量。 2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太阳活动最主要的类型是黑子和耀斑。它们是太阳活动的重要标志, 分别出现在太阳大气层的光球和色球,其活动周期为 11 年, 它们同步起落体现了太阳活动的整体性。 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主要有1、扰动电离层,影响无线短波通讯、2、扰乱地球磁场,引起“磁暴”现象、3、出现极光、4、引起自然灾害。 三、分析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1、比较自转公转 逆

2、地球自转的意义 (1)晨昏线:昼夜半球的分界线。晨昏线的判断方法顺着地球自转方向:由昼入夜叫昏线,由夜入昼叫晨线。在此线上太阳高度是____0_____度。 如下图中,ab为昏线,bc为晨线 (2)时间计算:东加西减。(加减) 地方时:因经度不同而不同的时刻(同一经度上,地方时相等)。经度每相差15度,地方时相差一小时,经度每相差1度,时间相差 4分钟。 例如:600E为10时,则800E为 11时20分 时区:为了统一标准,国际上把 15个经度划分为一个时区,全球划分为24个时区。 区时:各时区的都把本区的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作为全区使用的时刻,相邻时区相差 1小时。 例如:本初子午线(中时区)为8时,则北京时间(东八区)为 16时,纽约(西五区)为 3时。

生物必修一思维导图

. '. 生物 生物类型 生命活动 基本特征 说明 SARS 病毒 非细胞生物 侵入肺细胞 繁殖 病毒要在活细胞中繁殖 草履虫 单细胞生物 运动与分裂 运动与繁殖 单细胞生物具有生命的基本特征。(衣藻、酵母菌等) 人 多细胞 生殖发育 繁殖生长发 育 多细胞生物的生命活动是从一个细胞开始的,其生长和发育也是建立在细胞的分裂和分化基础上的 人 多细胞 缩手反射 应激性 反射等神经活动需要多种细胞的参与 人 多细胞 免疫 应激性 免疫作为机体对入侵病原微生物的一种防御反应,需要淋巴细胞的参与 类别 原核细胞 真核细胞 细胞大小 较小 较大 细胞核 无成形的细胞核,无核膜,无核仁,无染色体 有成形的真正的细胞核,有核膜、核仁和染色体 细胞质 有核糖体 有核糖体、线粒体等,植物细胞还有 叶绿体和液泡 生物类群 细菌、蓝藻、支原体 真菌、植物、动物 第一章 走进细胞 走进细胞 从生物圈到细胞 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 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组织:由形态相似,结构、功能相同的细胞联合在一起的细胞群 器官:不同的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结合在一起而构成器官 系统:能够共同完成一种或几种生理功能的多个器官按照一定的次序组合在起而构成系统 个体:由各种器官(植物)或系统(动物和人)协调配合共同完成复杂的生命活动的生物。单细胞生物是由一个细胞构成的生物体。 种群:在一定的自然区域内,同种生物的所有个体是一个种群。 群落:在一定的自然区域内,所有的种群(生物)组成一个群落。 生态系统:生物群落与它的无机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整体 生物圈:由地球上所有的生物和这些生物生活的无机环境共同组成 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 观察细胞(显微镜的使用) 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 低倍镜的视野大(小),通过的光多(少),放大倍数小(大); 物镜放大倍数小(大),镜头较短(长) 显微镜放大倍数=目镜放大倍数×物镜放大倍数 先用低倍镜观察清楚,把要放大观察的移到视野中央,再换高倍镜观察 看到物像是倒像,因而物像移动的方向与实际材料(装片)移动方向相反 主要内容:(1)细胞是一个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是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所构成。(2)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既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对与其他 细胞共同组成的整体的生命起作用。(3)新细胞可以从老细胞中产生 细胞学说 从学说的建立过程可以领悟到科学发现具有以下特点: 1、 科学发现是很多科学家的共同参与,共同努力的结果 2、 科学发现的过程离不开技术的 3、 科学发现需要理性思维和实验的结合 4、 科学学说的建立过程是一个不断开拓、继承、修正和发展的过程 细胞: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啊

整合高中化学人教版必修一4.1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主角硅思维导图及试题 含答案

第四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 第一节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主角——硅 【思维导图】 【微试题】 1.能证明硅酸的酸性弱于碳酸酸性的实验事实是() A.CO2溶于水形成碳酸,SiO2难溶于水 B.CO2通入可溶性硅酸盐中析出硅酸沉淀 C.高温下SiO2与碳酸盐反应生成CO2 D.氯化氢通入可溶性碳酸盐溶液中放出气体,通入可溶性硅酸盐溶液中生成沉淀【答案】B 2.在SiO2+3C SiC+2CO↑反应中,氧化剂和还原剂的质量比为() A.36∶30 B.60∶36 C.2∶1 D.1∶2

【答案】D 3.下列有关物质性质的应用正确的是( ) A.液氨汽化时要吸收大量的热,可用作制冷剂 B.二氧化硅不与强酸反应,可用石英器皿盛放氢氟酸 C.生石灰能与水反应,可用来干燥氯气 D.氯化铝是一种电解质,可用于电解法制铝 【答案】A 4.晶体硅是一种重要的非金属材料,制备纯硅的主要步骤如下: ①高温下用碳还原二氧化硅制得粗硅; ②粗硅与干燥的HCl 气体反应制得SiHCl 3:Si +3HCl=====300℃ SiHCl 3+H 2; ③SiHCl 3与过量的H 2在1 000℃~1 100℃反应制得纯硅。 已知SiHCl 3能与H 2O 强烈反应,在空气中易自燃。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第①步制备粗硅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粗硅与HCl反应完全后,经冷凝得到的SiHCl3(沸点33.0℃)中含有少量SiCl4(沸点 57.6℃)和HCl(沸点-84.7℃),提纯SiHCl3采用的方法为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SiHCl3与过量H2反应制备纯硅的装置如图(热源及夹持装置略去): ①装置B中的试剂是________。装置C中的烧瓶需要加热,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反应一段时间后,装置D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装置D 不能采用普通玻璃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装置D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为保证制备纯硅实验的成功,操作的关键是检验实验装置的气密性,控制好反应温度以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为鉴定产品硅中是否含微量铁单质,将试样用稀盐酸溶解,取上层清液后需再加入的试剂(填写字母代号)是() a.碘水b.氯水c.NaOH溶液d.KSCN溶液e.Na2SO3溶液 【答案】 (1)SiO2+2C Si+CO↑(2)分馏(或蒸馏)蒸馏 (3)①浓H2SO4使滴入烧瓶中的SiHCl3气化 ②D中应有固体物质生成在反应温度下,普通玻璃会软化SiHCl3+H2Si+3HCl ③排尽装置中的空气④b d 【解析】本题以晶体硅的制备为背景考查硅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及综合分析能力。(1)制备粗硅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SiO2+2C Si+CO↑ (2)由题目所给数目可知,相关物质的沸点明显不同,故可采用蒸馏的方式进行SiHCl3的提纯。 (3)由于SiHCl3能与H2O强烈作用,所以A装置中制备的H2,必须经B干燥,液体干燥剂可选浓 H 2SO4。为使H2与SiHCl3SiHCl3C装置需加热。由制备步骤③可知,D中发生的反应为SiHCl3+H2Si+3HCl显然反应一段时间后D中应有固体硅生成,由于反应温度高,普通玻璃在高温下会软化,故不能采用普通玻璃。由于SiHCl3在空气中会自燃,且Si易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所以除把握好③中所给关键处,还需排尽装置中的空气。若含微量的铁,则与盐酸反应后的溶液中应含Fe2+,则需再加入氧化剂和

2019年人教版化学必修二:第2章-思维导图【1】(含答案)

化学·必修2(人教版) 1.将盛有NH4HCO3粉末的小烧杯放入盛有少量醋酸的大烧杯中。然后向小烧杯中加入盐酸,反应剧烈,醋酸逐渐凝固。由此可见( ) A.NH 4HCO3和盐酸的反应是放热反应 B.该反应中,热能转化为产物内部的能量 C.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 D.反应离子方程式为:NH4HCO3+HCl―→NH4Cl+CO2↑+H2O 答案:B 2.SF6是一种优良的绝缘气体,分子结构中只存在S—F键。已知1 mol S(s)转化为气态硫原子吸收能量280 kJ,断裂1 mol F—F、S—F键需吸收的能量分别为160 kJ、330 kJ。则反应S(s)+3F2(g)===SF6(g)的能量变化为( ) A.放出1 780 kJ的能量B.放出1 220 kJ的能量 C.放出450 kJ的能量 D.吸收430 kJ的能量 答案:B 3.已知H2(g)+Br2(l)===2HBr(g) ΔH=-72 kJ·mol-1,蒸发1 mol Br2(l)需要吸收的能量为30 kJ,其他相关数据如下表:

则表中a为( ) A.404 B.260 C.230 D.200 答案:D 4.(双选题)已知氯气、溴蒸气分别跟氢气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如下(Q1、Q2均为正值): H2(g)+Cl2(g)―→2HCl(g)+Q1, H2(g)+Br2(g)―→2HBr(g)+Q2。 有关上述反应的叙述正确的是( ) A.Q1>Q2 B.生成物总能量均高于反应物总能量 C.生成1 mol HCl气体时放出Q1热量 D.1 mol HBr(g)具有的能量大于1 mol HBr(l)具有的能量 答案:AD 5.已知:2H2(g)+O2(g)===2H2O(l) ΔH=-571.6 kJ·mol-1(表示2 mol H2燃烧放出571.6 kJ的热量),CH4(g)+2O2(g)===CO2(g)+2H2O(l) ΔH=-890 kJ·mol-1(表示1 mol CH4燃烧放出890 kJ的热量)。现有H2与CH4的混合气体112 L(标准状况),使其完全燃烧生成CO2和H2O (l),若实验测得反应放热3 695 kJ,则原混合气体中H2与CH4的物质的量之比是( ) A.11 B.13 C.14 D.23 答案:B 6.有下列物质:①NaOH固体;②浓硫酸;③NH4NO3晶体;④CaO固体。现将它们分别装入有水的锥形瓶里,立即塞紧带U形管的塞子,发现U形管内滴有红墨水的水面呈现如图所示状态,判断加入的物质可能是( )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答案:B 7.根据下面信息,判断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2019年人教版化学必修二:第4章-思维导图【2】(含答案)

化学·必修2(人教版) 1.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聚乙烯塑料的老化是由于发生了加成反应 B.煤经过气化和液化等物理变化可以转化为清洁燃料 C.合成纤维、人造纤维及碳纤维都属于有机高分子材料 D.利用粮食酿酒经过了淀粉→葡萄糖→乙醇的化学变化过程 解析:聚乙烯塑料的老化是因为被氧化所致,A错;煤的气化是化学变化,B错;碳纤维是碳的单质,C 错;用粮食酿酒时,先在糖化酶作用下水解为葡萄糖,然后在酵母作用下转变为酒精,都是化学变化,D正确。 答案:D 2.《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于2009年6月1日起实施。下列做法不利于食品安全的是() A.用聚氯乙烯塑料袋包装食品 B.在食品盐中添加适量的碘酸钾 C.在食品加工中科学使用食品添加剂 D.研发高效低毒的农药,降低蔬菜的农药残留量 解析:A项,聚氯乙烯有毒,不能用于包装食品,要用只能用聚乙烯,故选A项;B项,碘酸钾是一种稳定易吸收的盐,故我们食用的食盐通常加的都是碘酸钾;C项,国内外对食品添加剂都有严格规定和审批程序,只有严格按照国家批准的品种、范围、计量使用添加剂,安全才有保障;D项,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是现代

农药发展的一个方向。 答案:A 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目前加碘食盐中主要添加的是KIO3 B.日常生活中无水乙醇常用于杀菌消毒 C.绿色食品是不含任何化学物质的食品 D.在空气质量日报中CO2含量属于空气污染指数 解析:日常生活中无水乙醇常用作燃料,杀菌消毒用的是75%的乙醇,B项错误;绿色食品指的是无公害无污染的食品,C项错误;CO2含量不包括在空气污染指数之中。 答案:A 4.“化学,让生活更美好”,下列叙述不能直接体现这一主旨的是() A.风力发电,让能源更清洁 B.合成光纤,让通讯更快捷 C.合成药物,让人类更健康 D.环保涂料,让环境更宜居 解析:化学变化的本质是有新物质的产生,而风力发电,是风能转化为电能,是一种清洁能源的产生方式,并没有新物质的产生,并没有发生化学变化。 答案:A 5.下列对于废弃塑料制品的处理方法中,最为恰当的是() A.将废弃物切成碎片,混在垃圾中填埋于土壤中 B.将废弃物焚烧 C.将废弃物倾倒于海洋中 D.将废弃物用化学方法加工成防水涂料或汽油 解析:将合成材料废弃物填埋于土壤中会改变土壤的结构,降低肥效,污染地下水;焚烧(特别是含氯塑料制品)会污染大气;倾倒于海洋中会引起海洋生物的死亡,易发生海难事故。因而处理的最恰当的方法是再循环利用,变废为宝。 答案:D 6.高分子化合物的单体是() B.CH2CH2 C.CH3—CH2—CH3 D.CH2CH—CH3 解析:采用弯箭头法可得:

2019年人教版化学必修二:第1章-思维导图【3】(含答案)

化学·必修2(人教版) 1.(双选题)下图是部分短周期元素化合价与原子序数的关系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原子半径Z>Y>X B.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R>W C.WX3和水反应形成的化合物是离子化合物 D.Y和Z两者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能相互反应 解析:根据O与F没有负价,可知X为O,其右边相邻的为F,又因为Y、Z、W、R是短周期元素,所以Y 为Na,Z为Al,W为S,R为Cl。根据周期律,可知答案选得B、D两项。 答案:BD 2.下列关于化学键的叙述,正确的一项是( ) A.离子化合物中一定含有离子键

B.单质分子中均不存在化学键 C.离子化合物中一定不含有共价键 D.含有共价键的化合物一定是共价化合物 答案:A 3.科学家最近研制出可望成为高效火箭推进剂的N(NO2)3(结构如下图所示)。已知该分子中N—N—N键角都是108.1°,下列有关N(NO2)3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分子中N、O间形成的共价键是非极性键 B.分子中四个氮原子共平面 C.该物质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 D.15.2 g该物质含有6.02×1022个原子 (已知:NH3分子结构属于三角锥形) 解析:N与O之间形成的是极性键;由N—N—N键角为108.1°说明4个N不在一个平面,其结构为三角锥形,相当于NH3结构中3个H原子换成3个NO2;由N原子平均化合价为+3可知该物质既能发生氧化反应,又能发生还原反应;由分子式,可知15.2 g该物质的物质的量为0.1 mol,所含原子的物质的量为1 mol,故原子总数为6.02× 1023。 答案:C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形成离子键的阴、阳离子间只存在静电吸引力 B.HF、HCl、HI的热稳定性和还原性均依次减弱 C.第三周期非金属元素含氧酸的酸性从左到右依次增强 D.元素周期律是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周期性变化的结果 解析:离子键的作用还包括静电斥力,故A项错;HF、HCl、HI的还原性逐渐增强,故B项错;第三周期非金属元素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从左到右依次增强,并不是含氧酸的酸性,故C项错。 答案:D 5.短周期元素X、Y、Z所在的周期数依次增大,它们的原子序数之和为20,且Y2-与Z+核外电子层的结构相同。下列化合物中同时存在极性和非极性共价键的是( ) A.Z2Y B.X2Y2 C.Z2Y2 D.ZYX 解析:由题干可知Y为O,Z为Na,X为H。 答案:B 6.(2018·四川调研)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①两种原子构成的共价化合物分子中的化学键都是极性键②两种不同非金属元素原子间形成的化学键都是极性键③含有非极性键的化合物一定是共价化合物④只要是离子化合物,其熔点就比共价化合物的熔点高 ⑤难失去电子的原子,易形成阴离子⑥单质分子中不存在化学键,化合物的分子中才存在化学键⑦离子化合物中一定含有离子键

(完整版)生物必修一思维导图

第一章 走进细胞 走进细胞 从生物圈到细胞 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 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组织:由形态相似,结构、功能相同的细胞联合在一起的细胞群 器官:不同的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结合在一起而构成器官 系统:能够共同完成一种或几种生理功能的多个器官按照一定的次序组合在起而构成系统 个体:由各种器官(植物)或系统(动物和人)协调配合共同完成复杂的生命活动的生物。单细胞生物是由一个细胞构成的生物体。 种群:在一定的自然区域内,同种生物的所有个体是一个种群。 群落:在一定的自然区域内,所有的种群(生物)组成一个群落。 生态系统:生物群落与它的无机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整体 生物圈:由地球上所有的生物和这些生物生活的无机环境共同组成 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 观察细胞(显微镜的使用) 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 低倍镜的视野大(小),通过的光多(少),放大倍数小(大); 物镜放大倍数小(大),镜头较短(长) 显微镜放大倍数=目镜放大倍数×物镜放大倍数 先用低倍镜观察清楚,把要放大观察的移到视野中央,再换高倍镜观察 看到物像是倒像,因而物像移动的方向与实际材料(装片)移动方向相反 主要内容:(1)细胞是一个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是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所构成。(2)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既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对与其他 细胞共同组成的整体的生命起作用。(3)新细胞可以从老细胞中产生 细胞学说 从学说的建立过程可以领悟到科学发现具有以下特点: 1、 科学发现是很多科学家的共同参与,共同努力的结果 2、 科学发现的过程离不开技术的 3、 科学发现需要理性思维和实验的结合 4、 科学学说的建立过程是一个不断开拓、继承、修正和发展的过程 细胞: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啊

人教版化学选修四思维导图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含答案

第二章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 第四节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 【思维导图】 【微试题】 1.(2010·杭州第一次质量检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凡是放热反应都是能自发进行的反应,而吸热反应都是非自发进行的反应 B.自发反应一定是熵增大的反应,非自发反应一定是熵减小或不变的反应 C.熵增加且放热的反应一定是自发反应 D.非自发反应在任何条件下都不能发生 【答案】C 2.对于反应:4Fe(OH)2(s)+2H2O(l)+O2(g)===4Fe(OH)3(s) ΔH=-·mol-1,且熵减小,在常温常压下该反应能自发进行,对该反应 的方向起决定作用的是() A.焓变B.温度C.压强D.熵变 【答案】A 3.高温下,某反应达平衡,平衡常数K=[c(CO)·c(H2O)]/[c(CO2)·c(H2)],恒容时,温度升高,H2浓度减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的焓变为正值? B.恒温恒容下,增大压强,H2浓度一定减小 C.升高温度,逆反应速率减小? D.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H2O CO2+H2 【答案】A

4.(2012·海南高考·15)已知A(g)+B(g)C(g)+D(g)反应的平衡常数和温度的关系如下: 温度/℃700 800 830 1000 1200 平衡常数 回答下列问题: (1)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K=,△H0(填“<”“>”“=”); (2)830℃时,向一个 5 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0.20mol的A和的B,如反应初始6s内A的平均反应速率υ(A)=·L-1·s-1。,则6s时 c(A)=mol·L-1,C的物质的量为mol;若反应经一段时间后,达到平衡时A的转化率为,如果这时向该密闭容器中再充入1mol氩气,平衡时A的转化率为; (3)判断该反应是否达到平衡的依据为(填正确选项前的字母): a.压强不随时间改变 b.气体的密度不随时间改变 c.c(A)不随时间改变d.单位时间里生成C和D的物质的量相等 (4)1200℃时反应C(g)+D(g)A(g)+B(g)的平衡常数的值为。 【答案】(1) (C)(D) (A)(B) c c c c<(2)【解析】(1)因反应中的物质都是气体,据平衡常数的定义可知其K= (C)(D) (A)(B) c c c c;由表中数据可知,温度升高, K值减小,故正反应为放热反应,ΔH<0。 (2)υ(A)=·L-1·s-1,则A减少的浓度Δc(A)=υ(A)·t=·L-1,故剩余的A的浓度为5·L-1=·L-1;A减少的物质的量为·L-1×5L=,根据方程式的计量数关系,生成的C的物质的量也为。设830℃达平衡时,转化的A的浓度为x,则: A(g)+B(g)C(g)+D(g) 起始浓度(mol·L-1) 0 0 转化浓度(mol·L-1)x x x x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