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旅游行业中的美学应用

旅游行业中的美学应用

旅游行业中的美学应用
旅游行业中的美学应用

河北农业大学园林与旅游学院

结课论文

旅游行业中的美学应用

班级旅游管理1401班学号2014064030103

学生姓名马晔军学院名称园林与旅游学院专业名称旅游管理指导教师梁隐泉

2015年4月

目录

摘要 (1)

第一章旅游美学在旅游景区中的应用及其作用 (2)

第一节旅游景区的开发与规划 (2)

第二节旅游景区的品牌建设和主题形象 (2)

第三节旅游景区的营销 (4)

第二章旅游美学在旅游服务企业中的应用及其作用 (6)

第一节组合和设计旅游产品 (6)

第二节旅行服务企业的营销宣传 (6)

第三节旅游服务人员的美学应用 (7)

第三章美学在旅游消费者中的影响 (8)

第一节旅游消费者出行前的选择 (8)

第二节旅游消费者游览中的兴致 (8)

第三节旅游消费者游览后的体验 (8)

附录参考文献 (10)

摘要

我国地大物博、幅员辽阔,地理位置的不同,造就了各个地区、各个民族绚丽多彩的历史文化和人文习俗。但由于我国旅游业发展时间短,发展水平参差不齐,旅游行业弊病频出,人们对旅游企业的认知不同,严重影响旅游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作为企业的管理人员应该加强风险意识,认识到旅游产业发展与美学思想结合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把握时机,发挥并扩大旅游企业在行业中的优势条件,以扩大市场,赢得消费空间。美学思想结合旅游行业发展,以做到多种手段共同作用,旅游规划、营销、宣传符合时代潮流,客观的反应旅游企业的相关信息,从而增加旅游企业和旅游地区的经济收入。更好的吸引旅游消费者的目光,加深旅游消费者的认知,增加旅游企业和旅游地的知名度,直接转化为生产力,推动旅游企业和旅游地的发展,达到推动以旅游业为代表的第三产业发展的目的。

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不断推进,必将对旅游需求增长发挥基础性的支撑作用,扩大内需的经济发展方略和加快推进服务业的发展,对外开放的进一步扩大,现行休假制度的完善和带薪休假制度的落实,国务院《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政策的提出,都将促进巨大的旅游消费市场的形成,中国旅游业将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我国必将进入世界旅游界公认的旅游业爆发性增长阶段国家。然而,随着科技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市场环境的瞬息万变,传播媒介的日益增多,旅游市场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在如此强大的市场竞争之下如何把握住市场机遇,赢得更好的发展,成为目前旅游企业所面临的问题。因此,亟待加强美学思想在旅游产业中的应用,最大程度的抓住消费者的眼球,使其在旅游消费中的视觉、听觉等一系列感觉得到最大程度的展现,以达到扩大旅游市场、增加旅游企业知名度、实现预期旅游产业发展的效果。本文就美学思想,特别是美学在旅游目的地、旅游服务企业和旅游者三个角度中的应用和其发挥的作用进行阐述,完成节课论文。由于,学习能力和理论水平尚且存在不足,希望老师对有关观点进行雅正和指导。

关键词:旅游产业;美学思想;旅游美学;旅游竞争

第一章旅游美学在旅游景区中的应用及其作用在旅游景区日益增多、竞争日益激烈、消费者更加成熟和理性的市场环境中,如何充分体现和强化鲜明的景区形象,如何增强景区的市场竞争力,如何提高旅游景区的价值,以使潜在旅游者充分意识到该景区与众不同的优势,是旅游景区面临的重要课题。第一章就旅游景区的开发与规划、旅游景区的品牌建设和主题形象、旅游景区的营销进行阐述。

第一节旅游景区的开发与规划

我国许多地区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成为一个地区新的经济增长点,在旅游资源得以保护的前提下合理开发与永续利用,才能尽可能的实现旅游资源的价值。旅游开发应当注意游客审美心理的需要,发掘并建构有助于审美的要素并予以审美引导,力求把最美的形态和最美的瞬间呈现给旅游者。

由于我国具有发展地区的不平衡性,旅游开发项目确定的背景具有一定的差异性。任何旅游目的地都具有其自身独特的地方特性,或称地格。旅游景区的地格是游景区的自然地理、历史文化和民俗风情等因素相互作用而形成的地域特征。它是一个景区最具个性色彩,与其他同类景区相区别的最本质特征。地格包括景区的文化特质和自然特性,往往能反映当地的总体吸引物特征,也是景区形象构成中的核心要素。

旅游目的地进行开发,突出地方特色,抓住当地特点,合理的开发利用,进行创新项目的开发,追求人工与自然的和谐统一。突出当地旅游价值的优越性,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项目效果;突出当地旅游资源的不可仿制性和难以替代性。增加旅游地的生命周期,要在可持续发展的理论上进行开发,利用模仿思维法、借题发挥法、智能放大法等多种创新思维方法,进行旅游开发。尽可能的增加组合多样性,山地旅游资源,石景旅游资源,水景旅游资源,园林旅游资源,民俗旅游资源、名胜旅游资源等多种形式的结合。像中都佛苑旅游区确立了宗教文化主题园,泰山的再造,北京四合院的开发和利用。这些旅游景区都从观光走向了深度的开发利用。恰如四合院餐饮、手工工艺作坊的进入,不仅开发了旅游项目,吸引了消费者,更推动了中国文化的传播。做到了历史文化、民俗风情、自然地理的完美结合,满足了旅游消费者更进一步的审美需求,而不是仅仅停留在视觉的欣赏上,更多的是深层次的文化的感知和消费。这正是改革开放以来人们不断提高的审美要求的表现,也体现了一个国家在物质文明进步的同时精神文明也在不断进步。

第二节旅游景区的品牌建设和主题形象自21世纪以来,旅游形象问题益渐凸显,旅游目的地形象是指公众对这一地区所有产品、服务、设施、环境等总体的看法和评价。形象是景区的生命,也

是形成竞争优势的最有力的工具。一个景区的吸引力大小强度的大小和旅游景区的规划和开发息息相关。

Fakeye和Crompton(1991)在Guun的基础上将形象分为三类:原生形象、引致形象和复合形象,并分析了三者之间的关系及其在目的地选择方面所扮演的角色。而在三类形象中,原生形象和引致形象对于旅游消费者消费目的地的选择有十分重要的影响。所谓原生形象,即游客在未决定旅游之前,头脑中有一系列的旅游景区为可选方案,并在心目中有由经历或教育形成的各个景区的形象。而引致形象是指,旅游消费者一旦有了旅游的动机,并决定要旅游时,他就会有意思的搜寻有关可选景区的信息,并对这些信息进行加工、比较选择,其方式主要是看有关旅游刊物、报纸、电视节目及旅游机构的宣传手册等,从中提炼有用的信息,加工形成的形象。

由此可以看出,游客对旅游景区形象的感知、评价以及购买决策与景区形象的策划、塑造和推广活动是密切相关的。

目前流行的形象策划是一种专门的经营技法。形象策划首先在我国南方倡导并运用,以后逐渐波及内地。通过新颖的、个性的、鲜明的形象表达旅游目的地的旅游性价。

只有形象建设的不断加强,才能更好的推动景区的发展。随着全球化的进一步加强和各国之间的交流日益密切,旅游消费者,无论是即成消费者或者潜在消费者,已经不满足于旅游地的观光,他们更多的是关注观光背后的文化内涵。而世界范围内知名的旅游景区想要逃脱淘汰的命运,就必须改变经营和发展方向,文化创意旅游随之产生。

日前,尽管国内对创意旅游定义不尽相同,但国内对创意旅游的研究方向是一致的,主要从旅游产业角度切入。冯学刚教授认为:创意旅游是通过重组和整合原有的静态旅游要素并加以模型化和动态活化来重新定位和推出,可以进一步增强原有产品、服务的体验性和吸引力,以适应不断更新的市场需求并充分彰显旅游的魅力。这也是我比较认同的一个观点。而国内在这方面做得比较好的有:桂林阳朔“印象·刘三姐”、鲁迅故里的开发、北京798艺术区的改造利用等。

创意旅游是目前旅游景区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时至今日,文化因素以及个人和组织的创意成为世界经济的主导动力。产品或服务的开发设计、商业活动的组织只有融合了创意才会带来效益(Fllorida,2002)。按英国学者约翰·霍金斯在《创意经济》一书中的论述,目前,全球创意产业每天可创造220亿美元产值,每年以5%的速度递增,美、英等国的增长速度超过12%。中国创意产业发展迅速,2005年价值4040亿人民币,而且会以每年15%的速度增长。创意成为时下各行业、各领域无不企及的高频词汇。旅游产业也不例外。“旅游发展要有创意产业思维”,“旅游产业卖的不是资源而是创意”,正得到旅游业学者的认可。国

内外对创意旅游概念的体积和研究增多印证了这一点。

客观的说旅游景区在满足旅游消费者消费需求的同时,也是为了获得更多的经济利益。一个好的创意品牌建设往往结合着美学思想,不论是传统的中国的美学思想还是西方美学理论,都对景区的建设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在景区品牌建设中,中国传统的和思想、对称美思想、各家学派思想等均有所体现,就我个人而言,这些传统的民族思想抑或说是民族精神,才是真正的市场竞争利器。将这些思想融入到景区建设中,才更能增加旅游景区的卖点。而这些买点也就可以进一步生成景区的自我主题形象。

与旅游形象息息相关的就是旅游景区的品牌建设。当我们了解一个旅游景区,最先知道的不是景区的美景或者人文,而是旅游景区的宣传口号。

旅游宣传口号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旅游景区的品牌。它是对景区特征的概括和提炼,也是旅游者最先接触到的旅游景区信息。只有真正经典和恰如其分的旅游口号,才能提高并增强旅游地的知名度和号召力;只有把旅游地独特而鲜明的旅游形象树立起来,宣传出去,才能吸引更多的旅游者。

乌镇便是成功的案例,它针对不同的客源市场,设计推出不同的宣传口号。针对海外游客,乌镇采用了“中国最后的枕水人家”来体现它的唯一性,大力宣传乌镇的中国历史特色,体现中国传统文化;对北方游客,宣传乌镇“小桥、流水、人家”的江南水乡特色,用原汁原味的“枕水人家”吸引大量的北方游客;对其主要客源市场的上海、江浙游客,则通过科学地分析和定位,打出了“一样的古镇,不一样的乌镇”的宣传口号,很好地与江南的其他水乡古镇做了区别,让游客从口号上一下子就有了想去的冲动。

比较而言,“宜春,一座叫春的城市”这样的旅游口号,虽然收到了预期的轰动效应,但不免格调显得低俗,并且也无法概括宜春的旅游特色,仅仅也就轰动一时而已。

可见,将美学思想合理的恰如其分的运用到旅游目的地的形象建设和旅游品牌建设十分重要。

第三节旅游景区的营销

在旅游营销方式上,分为整合营销、绿色营销、网络营销、体验营销等营销方式。就我个人而言,体验式营销对市场的影响会是四类营销方式中最显著的一种。我们的经济发展进入了体验经济时代,体验经济时代的旅游消费需求从结构、内容、形式等方面出现了许多新的变化,个性化需求、情感需求、文化需求、绿色环境等需求的比重上升。

旅游体验营销是对每个人的体验具有个性化的特点而设计,更注重对旅游者的感官、情感、思考、行动等因素考虑。它摆脱以往的思维定式,根据需求的多样化与个体的差异性,采用差异化的营销手段满足不同的需要。游客既是体验的

主体,又是体验营销的产品。体验营销模式中很重要的一种模式是感官式营销策略,感官式营销策略是一种美学营销。美学营销以满足人们的审美体验为重点,经由知觉刺激,提供给顾客以美的愉悦、兴奋与享受。通过选择利用美的元素,如色彩、音乐、形状、图案等,以及美的风格,如时尚、典雅、华丽、简洁等,再配以美的主题,以此来迎合消费者的审美情趣,引发消费者的购买兴趣并增加产品的附加值。例如,张丽华和罗霞在文章中写道:乡村旅游名牌体验中的感官刺激对旅游主题起增强作用,而且体验所涉及的感官刺激越多,这种体验越难忘记。视觉、听觉、触觉、味觉和嗅觉是感官刺激的重要组成部分,都会对旅游者的体验产生重大的影响,将它们有效地整合优秀又旅游者形成难忘的旅游体验。整合各种感官的刺激是体验营销策略的有效应用。

第二章旅游美学在旅游服务企业中的应用及其作用

旅游服务企业的服务水平或多或少会影响旅游消费者的消费体验,好的旅游服务会让旅游消费者产生愉悦感,增加旅游好感度,在给旅游服务行业带来经济利益的同时,也可以进一步促进旅游行业的发展,推动了整个产业链条的发展。第二章就组合和设计旅游产品、旅游服务企业的营销宣传、旅游服务人员的美学应用进行阐述。

第一节组合和设计旅游产品

从旅游美学的观点来看,风格即美,包含着个性文化风格的旅游区,因有具备高度垄断性的产品支持,最可能持续的展现旅游业的发展潜能,异地性的旅游,在其本源意义上要求旅游产品风格样式的独特性。设若在一个有限的空间范围内,诸多景点景区大同小异,彼此雷同,最终会造成扼杀跨文化旅游的恶果。因此,在旅游目的地的建设上,盲目的赶时髦,一味的跟从模仿,脱离本土文化根基,势必会缩短旅游产品的生命周期,造成旅游吸引力的迅速下降。所以将旅游景区范围内的旅游资源合理组合势必会提高整个旅游地区的市场竞争力。

旅游线路的设计也要符合审美需求,线路产品设计上应尽量突出自己的特色,唯此才能具有较大的旅游吸引力。旅游线路策划的原则包括市场导向原则、主题突出选择、推陈出新原则等。其中,主题性原则也可以称之为特色性原则,旅游中追求“第一和唯一”是不同旅游者的共同偏好。各地旅游资源的属性特征各不相同,因此要充分发挥旅游目的地“第一”和“唯一”的优势,旅游路线产品设计要突出特色,形成有别于其他路线的鲜明主题,同时辐射带动周边地区旅游线路产品的开发。比如昆明-大理-丽江-西双版纳旅游线路展现了我国26个少数民族绚丽的自然风光,浓郁的民俗文化和宗教特色。如古老的东巴文化、大理白族欢迎客人寓意深长的“三道茶”、以母系氏族生活形态闻名于世的“东方女儿国”泸沽湖畔摩梭人、美丽而淳朴的丽江古城以及纳西族妇女奇特的服饰“披星戴月”装等。这些都以其绚丽多姿的魅力满足了游客的审美感知,深深吸引着广大的中外游客流连忘返。

第二节旅行服务企业的营销宣传

接受美学的“共同创造”观念们对于确保旅游信息传递的有效性和审美性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因此,旅游信息良好的审美效应的获得,部分依赖于对信息接受对象文化心理、民情风俗、生活习性等方面深入透彻的了解和准确有效地把握。在此基础上,就可以根据“内在固定的尺度”,发挥自由的想象力,进行创意构思,从而创造出美妙的旅游信息传播的杰作来。

贝恩特·施密特和亚历克斯·西蒙森提出的营销美学这一概念是新的。其营销美学是指对公司或品牌的美学所共同拥有的结构和参照特性。其最重要的贡献

是从美学这一视角,系统地研究了美感力量在企业形象塑造中的价值,把美学和市场营销在品牌和企业形象的创造这一结合点上进行了开拓性的研究。这种研究与美国重视企业形象的视觉性的传统思维一脉相承的。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是对美国始终是视觉性的企业形象创造性思维的总结归纳与深化发展。施密特和西蒙森的这种采用品牌创造、识别和形象相结合的新方法,实际上是强化了品牌形象塑造中的视觉审美创造的重要性和审美心理价值,利用动人的具有美的感染力和可识别的视觉审美体验,满足消费者对于体验的要求,从而创造新的价值。当今的环境是多媒体、多渠道、多感觉以及数字式的;通讯和运输、产品和服务,正在逐渐全球化;在世界各地,居住在城市里的人比过去多得多,消费者(特别是年轻人)的生活方式和偏好是紧张的、短暂的、不断变化的。这些环境为营销美学提供了理想的条件。

旅游营销美学则是营销美学在旅游营销发展中的应用。指的是对旅游企业、旅游业或旅游产品的感官体验的营销。它指一个旅游组织活旅游产品的美学所共同拥有的结构和参照特性。

第三节旅游服务人员的美学应用

旅游服务工作者在旅游审美活动中是旅游者的直接审美对象。对于身处异地的旅游者来说,他们在紧张感、陌生感和新奇感的驱使下,总会对初次见面的旅游服务工作者进行多方面的审视,这其中审美的因素表现的颇为突出。旅游服务工作者作为旅游者的直接审美对象,其审美形象要求集中地表现在其仪表、风度、心灵、语言、表情、服务几个方面。

导游工作者在旅游审美中的特殊作用,主要体现在导游工作者作为旅游审美信息的传递者、旅游审美活动的调节者和旅游审美行为的引导者的角色扮演或功能发挥上。导游工作者要会利用基本的美学技巧,主要包括:用优雅和谐的仪态,展示完美导游形象;根据旅游景观的美学特色进行讲解,影响感染旅游者;善于解决旅游者的疑难问题,充分显露导游心灵美;适当控制把握旅游者情绪,引导低潮向高潮转化;营造依依惜别的送别气氛,再次塑造个人形象;在旅游活动结束后积极主动问候,为企业塑造良好形象。导游工作者要通过自觉培养自我审美意识、不断学习各类知识、认真研究游客的审美心理、尊重游客和客源地的审美习惯、把握旅游观赏原理、发挥旅游审美信息传递技能、努力提高再创造能力来提高自身的美学修养。

饭店服务在旅游审美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前厅服务艺术、客房服务艺术、餐厅服务艺术、康乐服务艺术四个方面。饭店服务人员也要通过普及美学知识、开展艺术教育、掌握语言艺术、训练姿态、加强美容培训和提高管理美学水平来到不断提高自我美学修养、饭店服务设施的每月基础主要体现在饭店的环境艺术、饭店的空间设计艺术、饭店的色彩设计艺术和饭店的装饰设计艺术上。

第三章美学在旅游消费者中的影响旅游消费者在整个旅游行为过程中,其行为选择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美学思想对其思想影响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第三章就旅游消费者出行前的选择、游览中的兴致、游览后的体验进行阐述。

第一节旅游消费者出行前的选择

游客在未决定旅游之前,头脑中有一系列的旅游景区为可选方案,并在心目中有由经历或教育形成的各个景区的形象。这些形象极大程度来源于旅游营销,不论是旅游景区的营销还是旅行社的营销,都在很大程度影响旅游消费者的消费选择。而此刻,结合多种因素,旅游消费者在头脑中会形成一种自我认知,这种认知是美学在消费者头脑中综合作用的结果。消费者会根据个人的喜好、旅游服务企业的宣传效果、消费后的一起感知进行决定。这个结果决定了消费者选择的消费场所、消费景区、旅行社、饭店等多种旅游服务企业和场所,进而影响旅游景区和旅游服务企业的发展。

第二节旅游消费者游览中的兴致

旅游消费者消费时的兴致很大程度上是受其美学修养影响的,一个美学修为较高的人和美学修为欠缺的人所能体会到的意境往往不同,我们说美学分4级,艳俗、含蓄、矫情和病态,对于我们而言,如果能够把含蓄的美感体验出来,就已经是一种极高的精神享受了。

美即过程,美的生命正是在过程中得到淋漓尽致的表现,人和景观的审美关系也是在彼此生成的过程中,逐渐散发出诗意的具有心理辐射性穿透力的美学光辉,其实,所建构的是人与特定景观的动态审美关系。

通常,人们总是用“情景交融”来赞美诗意盎然的抒情性文学作品。其实,旅游审美如同用一段生命的时光来写诗。作为主观的情与客观的景的融合汇聚、交互影响。人在景观的感染之下会情不自禁的陶醉和共鸣,或欣喜或狂欢,或感伤或兴奋......这是缘景而发的主体审美心理波动,是旅游美学需要着力透视和关照的重要对象。20世纪60年代以姚斯和伊瑟尔为代表的德国康斯坦茨学派所创立的接受美学理论认为,艺术之美由可能变成现实取决于审美者的接受过程。而景观之美在于主客体之间审美关系的缔结。在审美关系中,人才有可能运用善于审美的眼睛和耳朵去感受景观的形式美,用全身心领略景观的内涵美,正是这种具体感性的景观审美活动,使景观所潜藏的美丽特质由可能变成现实。

第三节旅游消费者游览后的体验

我们在前面所说Fakeye和Crompton(1991)在Guun的基础上将形象分为三类,最后一类是复合形象。而复合形象形成的关键是旅游消费者游览后的体验。

旅游消费者旅行后,通过自己的经历,结合以往的知识形成一个更综合的复杂形象。人们依据复合形象对各可选景区在进行比较、选择,决定再次到原景区旅行或另择他地。一个好的游览感受和一个较为差劲的游览感受不仅和景区的建设相关、景区品牌建设的程度相关也和消费者的审美认知有关,这种消费审美的认知会直接影响旅游消费者下一次消费行为的选择。所以,旅游消费者的审美程度会直接影响其旅游行为选择。

附录参考文献

1.《旅游美学》庄志民上海三联书店出版1999

2.《旅游美学》吴攀升浙江大学出版社2006

3.《旅游景区开发与管理》邹统纤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

4.《旅游景区项目策划》王衍用宋子千秦岩中国旅游出版社2012

5.《区域旅游规划原理》吴必虎中国旅游出版社2001

6.《旅游目的地开发原理与实践——岳阳旅游研究》张万雄中国旅游出版社2003

7.《现代旅游策划学》沈祖祥张帆等化学工业出版社2013

8.《旅游审美概论》曹诗图等南开大学出版社2013

旅游美学论文

旅游美学 ——西双版纳之美 学院: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专业: 姓名: 学号:

行走西双版纳 很久以前,一位乐山好水的远足者有一天来到了滇南追寻传说中得云彩,他无意中走到一个他从未听说过的地方:那里不筑城郭,家家户户以竹楼为居,村村寨寨以花木为篱,青屏翠羽的孔雀结巢于人家树上,驯服如牛的大象再水里拖犁,并且每个村寨都种着许多菩提树,人们把它视为神树,虔诚供奉,不敢亵渎,而那就是西双版纳。她也是孔雀公主、大象、佛寺、热带雨林和美丽的姑娘所在的那个美丽地方。 最早对西双版纳和傣族人的认识是从电影《孔雀公主》里,那南国明丽的云天和旖旎的榆林原野,给我留下一个天真难圆的梦:如果有一天我能找到故事里那个迷人的秘境神湖,我也要隐身湖畔等待着聪明的孔雀公主飞临,也要去偷上一件神奇的孔雀衣。 清新之美 在版纳,当半梦半醒的一抹清晖透入眼帘,轻叩着沉眸告诉黎明来临时,那山菁田野的气味已悄然穿入帘内,沁神贯体,如坠林泉,仿佛吸进青山的精华灵魂,刹那间的劳顿便逐梦而释,拉开帘子,惺忪的眼里尽是飞驰着的绿。 当山雨骤降,雨滴在那数个山环中渐然稀落,清冽的雨水冲刷着泥土,宛然蒙蒙雨雾中得一座小寨。等到雨过晴初,版纳就如同世外桃源般的画卷,缓坡上重重碧玉般的梯田围拢着竹林掩映的小寨,浑身湿漉漉的水牛正独自踏着田埂小道慢悠悠地归圈,淡淡地炊烟从竹楼瓦隙间袅袅升起,消散于青绿色的雨雾之中;一道道绮丽的彩虹跨过村寨的上空,映得小寨田园也闪射出曼妙的虹光。 而在黄昏时分,夕阳西下,版纳的小河就会把落日的金晖反射到村中,使版纳发出一种迷人的光彩。在那里,每一个村寨都有一个动人的故事,每一座森林都有一个不可不去的理由,每一座山谷都会隐藏着一个绝佳的好去处。 民俗之美 版纳是一个以傣族为主的多民族杂居地区,境内除了垦水田于河谷平坝的傣族居民外,还散居这人数较少的哈尼族、基诺族、布朗族、瑶族、拉祜族以及汉、彝等近代迁来的外来民族,他们多数播种早稻,僻居山地。族人是很率性自由的,他们会同客人过多客套,但平时也是自顾自地生活、工作,不去打扰客人。客人在傣家家里住着也就把那里当做是自己家一样,住得舒舒服服,一点都没有到别人家做客的感觉。

旅游景观的审美特征 (1)

旅游景观的审美特征 学习目标: 1.了解并能举例说明自然美的主要审美特征。 2.知道人工美的主要表现类型,能举例说明园林、建筑等主要审美特征。 3.树立自然美与人工美和谐统一的正确的审美观。 学习重难点: 重点:自然美的主要审美特征和人工美的主要表现类型。 难点:从自然地理的角度分析自然美形成的地理原因。 学习过程: 导入:生活中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罗丹。让我们共同来发现美,欣赏美。 旅游景观审美的形态从总体上可分为哪两大类:自然美和人工美。(板书) (十分钟完成讲学稿的自主学习部分) 学生展示: 一、自然美(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概念:自然美是指大自然中的自然物或自然现象在不同的条件下,呈现出的审美状态。 类型:形象美、色彩美、动态美、朦胧美等是自然景观美的主要表现(学生结合自身体会来吾讲四“美”) A.形象美——旅游景观最显著的特征。(学生总结特征及举例) (1)概念:指名山大川等自然景观的总体形态和空间形式的美,是旅游景观最显著的特征。(2)地貌的形态美:将自然景观的形象美分为雄、奇、险、秀、幽等特征,并有泰山天下雄、黄山天下奇、华山天下险、峨眉天下秀、青城天下幽之说。 (3)其他形态美:茫茫大漠、浩渺烟波之旷,如渊深壑、迷离秘洞之奥,原始丛林、广袤荒原之野,也成为自然景观形象美的重要方面。 (图3.1华山之险图3.2峨眉之秀) 从图中照片可以看出险、秀体现在哪里: 从视觉上“险”的构成成分是:高大、陡崖、窄路、光滑的岩石、稀少的植被等。构成“秀”则是:深谷、茂盛的植被、生有苔藓的岩石、潺潺的溪流等。 活动:用学过的地理知识解释华山的“险”和峨眉山的“秀”。 (提示:华山之所以险要,主要原因就是因为华山为一断块山,断层呈东西向延伸,断层北侧下降,形成渭河平原,南侧上升形成华山。加上岩石中节理发育,长期受雨水的渗透和侵蚀,逐渐形成了如今华山的层峦叠嶂的雄伟景观。峨眉山是我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山上林木葱茏,色彩碧翠,山石很少裸露,山体线条柔美、流畅,山明水秀,名山中典型的秀美形象。)B.色彩美——极其丰富且富于变化 颜色不同的岩石、土壤、水体、植物等组成自然景观的色彩图案。同一地区自然景观的色彩随着一日之内的时间变化,一年之内的季节变化,以及阴晴雨雪等的天气变化也变化万千。 自然景观四季的色彩美表现:春翡、夏翠、秋金、冬银 (图3.3北京香山秋色)图片展现了秋天丰富的色彩。这种植物因季节而呈现的色彩,

我对旅游美学的理解

我对旅游美学的理解 贵州大学人文学院历史系龙健 一门学问想要诞生和确立,它必然有能够支撑自己存在的理论或实践的基础。美学的产生,其历史是何其之长,影响何其之深远。随着美学理论体系的不断完善、美学涉及领域的不断扩展,以及众多美学家前赴后继地投入到美学研究之中,如今的美学研究可以说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经过了一个学期对美学的学习,我对它的一些基本概念和词汇有了一定的了解。我们知道,所谓美学,其实就是部门美学,纵观美学的发展历程,主要表现为各部门美学的发展,美学普遍存在于各部门之中。旅游美学也只是美学的部门学科之一。 那么,美学是怎么样作用于旅游活动的呢?首先,我们应当了解到“旅游”是一种以“体”为手段的感官活动,是一种以游览对象为载体的愉悦身心的活动;其次,美学是一门感性之学,强调主体对客体的感觉体验。所以,用美学的理论方法来研究旅游活动,探讨旅游活动的美学价值,便是美学应有之意了。 旅游美学的研究对象就是“旅游美”。美不是客观存在的,也不是主观存在的,它是由主体与客体的活动创生的。朱光潜先生说过,美不是地上的麦穗,只要我们勤奋,我们弯腰就可以把它拾起。他说,美是创造出来的,但是,“创造”主观性太强,仿佛是你像创造就能创造,还有就是“造”需要一定的模板,比如造纸之类的那么随意。所以,陈昌茂老师认为,用“创生”一词比较贴切,于是,他大胆地

提出了“旅游活动创生旅游美”这一概念。 我国古代“有旅游美,但没有旅游美学”。“旅游美学”以“旅游审美”的方式存在,在世界各文化中,只有西方文学中形成了美学学科。但是在我国,旅游美的出现有相当长的历史可以追溯,中国古代的旅游活动创生出来的旅游美,是以旅游审美的形式表现在其他艺术门类之中,比如“游记文学”,其主要表现的是“山水游审美”。游记文学诞生于魏晋时期,到唐代走向成熟,如柳宗元的《永州八记》标志着游记文学的定型。明朝的游记文学达到了繁荣的景象,长篇巨著《徐霞客游记》是中国游记文学中的最高成就。从众多的游记文学中我们不难看出,旅游美产生的前提必须是有相应的旅游活动,在旅游活动中产生的美感体验。 研究旅游美,我们的方法是运用审美现象学的理论,它是理解美的一个基础。当一个人面对某一对象时,产生了审美现象,这种现实现象在他以后面对同一对象时由重复发生的时候,他就会把这一对象指认为美的对象,认为美是这一对象的固有性质。这种美的指认和对象的被命名,就是美感的客观化和符号化。然而,旅游美是游客在旅游活动中创生的一种美感,因此它也具有符号化的特征。比如游客到了黄果树瀑布,他面对黄果树瀑布这一实体对象,就会产生审美现象,那么以后当他再次到达黄果树或在图片是看到它是,他就会认为或向别人指出黄果树是如何的美。 说了半天,可以看出旅游美及美感是以旅游过程的活动为基础的。旅游美的发生更多在于“旅游动机”的非功利性和旅游景观对主

旅游景观的审美特征

学案(人教版选修3) 【学习目标】 1.知道旅游景观的两大类审美形态,并理解两者的区别。2.掌握自然景观美的主要表现,理解其含义。3.了解古典园林、古建筑等的美学特征。4.了解自然景观中人文景观的作用。5.初步形成正确、科学的审美观。 基础梳理 知识点一自然美 1.概念:大自然中的自然物或①________在不同的条件下,呈现出的②______________。2.表现形式 (1)形象美:是指名山大川等自然景观的③________________和空间形式的美,是旅游景观最显著的特征。 (2)色彩美:颜色不同的④________、土壤、⑤________、植物等共同组成自然景观的色彩图案。 (3)动态美:飞瀑、流水使自然景观富有⑥________。风吹林动、流水飘烟、飞禽走兽等也使自然景观展示出⑦____________。 (4)朦胧美:⑧________、雨、云、雾,以及晨曦、⑨________都使自然景观呈现出朦胧美。知识点二人工美 1.概念:能够吸引人们旅游活动、反映古今人类创造的⑩________________和精神文明的事物所呈现出的⑪________________。 2.表现形式 类别组成审美内涵 古典园林山、水、花木、⑫____四种基本要素组合而成的综合艺术品⑬____________浓缩到有限的空间内 古建筑城池、⑭____、陵墓、⑮____、楼阁、桥、塔、民居等其形式美主要表现在 ⑯________、空间安排、比例尺度、造型式样、⑰________等方面 人造景物亭台楼阁、⑱____、寺庙等与自然景物形成一个 ⑲__________,构成绚丽多姿的风景美 名人轶事 民间传说给风景区增添了⑳________,丰富了________ 1.旅游景观的自然美是如何形成的? 2.举例说明不同的地貌形态展示出的形象美感有所不同。 3.旅游景观的人工美是如何形成的? 一、旅游景观中自然美的表现及形成 美感特征美感形成举例

黄山旅游景观美学特征

黄山旅游景观美学特征 黄山位于安徽省南部黄山市境内,全山面积1200km2 ,其中风景区面积154km2 。以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四绝”闻名于世,是世界级旅游胜地。境内自然景观优美,景观类型丰富多彩。人文景观荟萃,黄山文化绚丽多姿。景区特色明显,景点集中,吸引力大;旅游设施初具规模,有一定的接待能力;客源丰富,旅游前景广阔,近年来每年接待游客约72 万人次。正确理解和欣赏黄山的旅游景观的美,不仅对旅游者有重要意义,而且对宣传黄山,使黄山走向国际旅游市场有重要作用。以下是我对黄山旅游景观美学的几点见解。 一、旅游景观美学特征 1.宏观美与微观美相得益彰 黄山旅游景观宏观美包括山峰峻秀美,云海、雾凇、雪景奇特美,森林景观葱郁美等方面。景区整体美也体现宏观美特征,全区共分六个景区。温泉景区山水相映,楼台亭阁错落有致,尤以水景引人入胜;玉屏景区山峰雄奇,巧石玲珑,云海壮观,奇松多姿;北海景区风光绚丽,犹如盆景大观园;云谷景区茂林修竹,环境幽静;松谷庵景区松林葱郁,古木参天,环境清幽,以水景著称;钓桥庵景区峰、石、潭、洞俱全,名寺(钓桥庵,翠微寺) 典雅。 黄山旅游景观微观美表现在景点及组成要素上。景点和组成要素一般具有拟人拟物的特点,形象逼真, 耐人寻味。它们有各种组合,主要包括峰峰组合,山石组合,石石组合,石松组合,云松组合等,它们构成黄山主要自然奇观。主要有钵盂天障(钵盂、紫石两峰间) 、冰雷报春(水帘洞) 、彩泼莲花(莲花峰) 、烟云万状、风壁涛声(天都峰东南面) 、云海万千(清凉台) 、黄岳宝光(天都峰) 、松趣万象(始信峰) 、黄海松涛,蒸蒸日上(狮子峰头) 、排云霞海(桃云亭) 、蟾宫玉树(莲花峰顶) 、石笋擎天(石笋石工) 、巧石天成,峰挂百练(雨后黄山) 、白龙腾飞(白龙桥、五龙潭、九龙潭) 、通天之路(天都峰南侧) 、西海幻境、月夜观潮(玉屏楼前) 、丹青秋色等。 黄山宏观常态美具有博大、粗犷、线条清晰,概貌全景的特点。微观奇特美具有精湛、细腻、线条模糊,突出重点的特色。宏观常规美映衬微观奇特美,微观奇特美使宏观美锦上添花,它们相互配合,相得益彰。 2.清晰美与模糊美相互协调 黄山晴天,尤其是秋高气爽,天高云淡季节,登高远眺,一览众山小,远处山色田园尽收眼底,具有清晰美的特征。这种景象在雨过天晴时分也常见到。黄山花岗岩体与围岩有明显的差异,形成峻峭的山峰(花岗岩)和浑圆和缓的山丘(围岩) 两种截然不同的山色风光,其界线非常清晰,这也是一种清晰美。但黄山一年中有200 多天是笼罩在云雾之中,使黄山披上了一层面纱,若隐若现,具有模糊美的特点。这种模糊美具有内涵模糊、界限模糊和形态模糊等特征,使人具有身临仙境、幻境的感觉。 黄山清晰美具有雄壮磅礴之势,模糊美具有虚幻之妙。但它们不是一成不变的,多数情况下是清晰美与模糊美相互交织,具有动态变化特征。风起云涌,浩瀚无际,峰尖浮海,犹如孤岛,时隐时现,瞬息万变,故黄山古有“黄海”之称,分东海、西海、南海、北海和天海。黄山景观在清晰美和模糊美的协调下显得更美,如笔者在天都峰看到玉屏楼和光明顶人文景观呈现在云海之中,犹如天国风光,美妙绝顶。

旅游景观美学

前言: “旅游美学”是以旅游审美活动为其特定研究对象的一门泛学科。“旅游景观美学”作为旅游美学重要的研究内容,是以自然景观美及其欣赏方法、人文景观美及其欣赏方法为研究对象,从中总结其规律性的一门学科。 作为主要从事开发旅游资源、塑造旅游景观的从业人员,掌握一些基础的旅游景观美学理论知识,学习一些旅游审美的基本方法,提高审美修养,陶冶审美情趣,树立正确的“旅游美学”观,将对更好地参与旅游项目开发工作大有裨益。 我们尝试着收集一些有代表性的旅游景观的案例介绍给大家,希望能够起到一点抛砖引玉、举一反三的作用,对大家在工作中遇到的一些问题有所启发和帮助。 “旅游景观美学”专题之一 巴厘岛度假村特色建筑及景观设计 1、“巴厘岛”特色的形成 巴厘岛是印度尼西亚群岛中的一个小岛,它邻近赤道南端,无暴风侵扰,气温常年保持在日均27℃左右。岛上的地形变化极大,因而形成多样的风景特色:美丽的梯田、苍翠的山林、平静的湖泊、壮丽的火山、宽阔的海岸及悬崖等。巴厘岛的优美环境和独一无二的文化象磁铁一样吸引着海外的艺术家、建筑师和旅游者纷至沓来,从自己已知的文化中提取素材并与本岛或亚洲的风格相结合,建造自己的住宅。尽管他们设计的建筑各有特点,但有一点是相同的:他们都乐于接受巴厘岛的传统材料和手工艺术,并热衷于使用当地的茅草屋顶。 1977年,政府当局规定:岛上所有新的城市建筑必须具有“巴厘岛特征”。在本岛建筑师和重视地域特征的西方建筑师的共同努力下,一种现代的“巴厘岛”风格的建筑出现了:他们巧妙地运用传统的和现代的材料,如茅草、原木、竹子、陶瓷、石头、玻璃和钢等,使传统建筑被一种更具想象力的空间代替。 2、“巴厘岛”风格的建筑设计 建筑师们对建造具有巴厘岛特色的建筑进行了多方位的尝试,重新诠释了热带生活艺术的建筑特征,主要表现为:

旅游美学课程论文

《旅游美学》课程论文 桂林旅游景点中的美学鉴赏 摘要:旅游景观美的多样性,与其他艺术鉴赏活动不同,旅游审美的观赏对象极为丰富,几乎包括了美学上所有的审美形态。本文欲从自然美、艺术美以及社会美三个方面对桂林各大景点进行鉴赏。从旅游审美的角度,结合桂林各景区旅游现状对旅游美学概念、审美特性特征、审美方法等方面进行探讨, 期望对以人文为主体的旅游区规划设计和生态旅游者更好地品味桂林之美。 关键词:桂林;旅游;美学;鉴赏 引言 旅游虽然包含着很多活动内容,但归根结底是对自然美、艺术美和社会美的欣赏活动。要使旅游者获得理想的审美享受,首先要懂得旅游审美的特殊性。当今的旅游大多是山水风景及名胜古迹游览,因此必须了解山水风景的审美特征以及具体自然景观的审美欣赏;还应掌握旅游审美的方法。 一、旅游美学的相关概述 1.旅游美学的概念 旅游美学,旅游美学是以旅游为研究对象,从审美的角度研究旅游。由于他以旅游审美活动为特定的对象,所以一有别于一般的美学原理,也不同于美学的其他分支。 2.旅游的审美形态 1。1自然美。游览首先涉及到的就是自然美。“清风明月”、“远近山水”就是自然美。桂林的“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满眼风光多闪灼”就是自然界瑰丽景色的萃集。现在国家城乡环境保护建设部首批颁布的全国44个重点风景名胜区绝大部分是以自然风景为主要欣赏对象的。当然,桂林也在其列。 1。2艺术美。当你泛舟于漓江,观赏那沿途旖旎的风光;当你奋力登上龙脊的最高点,极目远眺,七星伴月一览无余;当你看到龙胜梯田,不禁要对龙胜人民的伟大创造力发出由衷的赞叹。所有着一些,都是艺术美。艺术美门类丰富多彩,达到长城、矗楼高阁、飞架的大桥,小到只有半寸见方的篆刻、精细的印章及传统的绘画艺术、书法艺术、雕刻艺术和工艺美术等、艺术美常常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旅游胜地常在水际、路边或者悬崖峭壁,往往建有小巧玲珑的亭台楼阁,里面每每挂有字画,建筑也经雕镂装饰,这些艺术美的化身不但给游客提供了休憩、远眺的旅游设施,它们更是自然美景所不可缺少的重要点缀。此外,外来的文化和我国传统文化相结合所形成的独特风格的中华艺术,也遍布桂林各个景区,如阳朔西街。 1。3社会美。社会美主要是指人类改造自然、征服自然所表现出来的美。它蕴含在锦绣山河之中,只有领悟人类改造自然的美,人们对自然风景美的理解才会深刻。如龙胜的梯

高中地理第3章旅游景观的欣赏第1节旅游景观的审美特征学案

第一节旅游景观得审美特征 1.理解自然美与人工美得内涵。 2.掌握自然美与人工美得表现形式。(重点) [基础·初探] 教材整理1自然美 阅读教材P32~P34第一自然段,完成下列问题。 1.概念:大自然中得自然物或自然现象在不同得条件下,呈现出得审美状态。 2.表现形式 主要表现内涵 形象美自然景观得总体形态与空间形式得美,旅游景观最显著得特征 色彩美颜色不同得岩石、土壤、水体、植物等共同组成自然景观得色彩图案 动态美飞瀑、流水使自然景观富有动感,以及风吹林动、流水飘烟等 朦胧美烟、雨、云、雾,以及晨曦、暮霭,使自然景观呈现出得美有朦胧感 正误判断: (1)地貌就是构成自然景观美得基础。( ) (2)飞流直下三千尺,疑就是银河落九天,描绘旅游景观得形象美。( ) 【提示】(1)√ (2)×古诗描绘了瀑布得动态美。 教材整理2人工美 阅读教材P34剩余部分,完成下列问题。 1.概念:能够吸引人们旅游活动、反映古今人类创造得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得事物所呈现出得审美状态。 2.表现形式 类别组成审美内涵 古典园林山、水、花木、建筑四种基本要 素组合而成得综合艺术品 把大自然得美景浓缩到有限得空间内

古建筑 城池、宫殿、陵墓、寺院、 楼阁、 桥、塔、民居等 其形式美主要表现在序列组合、空间 安排、比例尺度、造型式样、色彩装 饰等方面 人造景物亭台楼阁、桥梁、寺庙等 与自然景物形成一个统一得整体,构 成绚丽多姿得风景美 正误判断: (1)古典园林主要由山、水、楼阁、桥四种基本要素组合而成。( ) (2)在自然景观中增加一些人工美破坏了自然景观得自然美。( ) (3)峨眉山兼具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且两者有机结合,体现了与谐美。( ) 【提示】(1)×古典园林主要由山、水、花木、建筑四种基本要素组合而成。 (2)×在自然景观中,增加一些人造景物,使之与自然景物形成一个统一得整体,构成绚丽多姿得风景美。 (3)√作为我国得四大佛教名山,峨眉山中有许多庙宇等人文景观,这些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相协调,体现了与谐美。 [质疑·手记] 预习完成后,请将您得疑问记录,并与“小伙伴们”探讨交流: 疑问1: 解惑: 疑问2: 解惑: 疑问3: 解惑: 旅游景观得自然美 [合作探讨] 自然美就是指大自然中得自然物或自然现象在不同得条件下,呈现出得审美状态。形象美、色彩美、动态美、朦胧美等就是自然景观美得主要表现,就是广大旅游者所欣赏得审美特征。 探讨1: 旅游景观得自然美就是如何形成得?

旅游景观的审美特征教学说课

精心整理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地理选修3[人教版] 第三章旅游景观的欣赏 第一节旅游景观的审美特征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目标: 1 (1 (2 2 (1 (2) 青城天下幽之说。 (3)其他形态美:茫茫大漠、浩渺烟波之旷,如渊深壑、迷离秘洞之奥,原始丛林、 从视觉上“险”的构成成分是:高大、陡崖、窄路、光滑的岩石、稀少的植被等。构成“秀”则是:深谷、茂盛的植被、生有苔藓的岩石、潺潺的溪流等。 探究活动:用学过的地理知识解释华山的“险”和峨眉山的“秀”。

(提示:华山之所以雄伟和险要,主要原因就是因为华山为一断块山,断层呈东西向延伸,约在距今七八千万年前,断层北侧 下降,形成渭河平原,南侧上升形成华山。加上岩石中节理发育,长期受雨水的渗透和侵蚀,逐渐形成了如今华山的五峰和层峦叠嶂的雄伟景观。 峨眉山是我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山上林木葱茏,色彩碧翠,山石很少裸露,山体线条柔美、流畅,山明水秀,是我国名山中 典型的秀美形象。) 3.色彩美——极其丰富且富于变化 颜色不同的岩石、土壤、水体、植物等共同组成自然景观的色彩图案。不同地区、不同地理事物色彩不同。同一地区自然景观的色彩随着一日之内的时间变化,一年之内的季节变化,以及阴晴雨雪等的天气变化也变化万千。 塑艺术美等。 1.古典园林美:由山、水、花木、建筑(桥、亭、廊)四种基本要素组合而成的综合艺术品。 补充:我国古典园林造园理念是“虽由人作,宛自天开”,强调人工建筑与自然环境相互交融,人工美与自然美合为一体。 2.古建筑美:主要有城池、宫殿、陵墓、寺院、楼阁、桥、塔、民居等。 古建筑美的形式主要表现在序列组合、空间安排、比例尺度、造型式样、色彩装饰等方面。 3.自然景观中的人造景物(如民俗风情美、书画、雕塑艺术美等)

旅游审美论文

简述旅游活动的审美内涵 学号:0818020101 班级:08旅1 姓名:余航 摘要:旅游审美中的旅游不同于古今的游历。现代意义的旅游有着全新的内涵,它已成为一种商业行为,一种独立的经济形态,一种新的产业。无论是客体的开发、主体的审美行为,还是导游,都是经济行为,没有钱是不能旅游的。人们越富有,才会有越来越多的人旅游;就旅游目的而言,旅游者的目的是各不相同的,并非所有的旅游者都是为了审美才去旅游。古人中有的人游历是为了做学问,有的人是为了遁世,有的是因官场不得志,有的人是做官被贬被罚;现代人中有的人是想轻松一下而投入大自然,有的人是为了看看大都市的现代文明,有的人是为了寻找知识,有的是为了寻觅发财梦;更何况不同处境不同身份不同经济地位的人各有不同的审美眼光。 关键词:旅游审美、物我关系、内涵 正文: 一旅游活动是人对物我之间和谐关系的主动寻求 旅游活动本质上是一种审美活动。通俗地说,旅游活动就是人们所说的“玩儿”的一种,是游玩,是消闲,是消遣,是娱情、娱乐的一种方式。从理论上讲,旅游活动就是人对物我之间和谐关系的主动寻求。人在旅游过程中,爬上山峰、坐上游船,感到愉悦,这就构成了人与山水之间的一种和谐,也就是客体“物”与主体“我”之间的一种和谐关系;人走进庙宇、面对神佛,心中产生一种敬慕与崇仰的感觉,这也构成了物我(神与人)之间的一种心灵与心理上的和谐关系。所谓主动寻求,是说这种物我之间的和谐关系,不同于人们在平日生活当中时常也可能产生的那种和谐关系。旅游是人的一种主动活动,是寻幽访胜,是寻奇探异,是寻新鲜、求刺激,所以说是主动寻求。这里所说的物,是指人在旅游活动中观赏的或参与其中的对象,或者说是人作为旅游主体的审美对象(审美客体)。这种审美对象主要是指山水风光、园林建筑、寺庙祠宇、文化艺术、民俗风情等,以及旅游主体可直接参与的活动如游泳、漂流、滑冰、滑雪、滑沙、滑翔、划船、骑马、打高尔夫球等以及其他竞技类活动等。这是旅游活动的主要内容。当然,在旅游活动中还包括住宿、吃饭、乘坐车船、逛街购物等,这就把旅馆、饭店、露营地与设施、车辆船只、旅游用品与旅游纪念品等也变成旅游主体在旅游活动中的另类的审美对象了。 既然说旅游活动本质上是一种审美活动,而旅游活动又是人对物我之间和谐

旅游美学

西北师范大学旅游学院旅游管理专业课程教学大纲 旅游美学 一、说明 (一)课程性质 旅游美学是美学的一门分枝学科,也是一门美学与旅游学的交叉学科,是旅游管理专业的选修课程。该课程从旅游整体出发,运用美学的理论、观点和方法,广泛研究旅游现象、旅游关系、旅游行为及其变化规律,具有丰富的理论性和较强的实践性。 (二)教学目的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旅游美学的有关理论知识,了解旅游美学研究的主要对象、根本范围、理论基础等基本知识;系统掌握各类景观的审美方法及景观美的本质;领会旅游之美的本质、旅游审美感的特征、旅游审美心理过程、旅游实践的审美归宿等知识。提高旅游审美能力,为针对旅游产业实际进行美学分析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教学内容 本课程主要介绍旅游美学学科概况、旅游的审美对象、旅游者的审美心理、旅游者与旅游工作者的审美关系及旅游者对于饭店的审美、旅游接待艺术审美要求。 (四)教学时数

采用启发式、案例式教学法,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教材中的相关理论分析部分,在讲授时结合案例进行分析,使学生将理论与实际联系起来,引导和鼓励学生自觉用心理学的方法观察和分析问题。同时适当增加讨论课、实训课等教学环节。 (六)考核内容 本课程以论文形式进行考核,论文占60%,平时成绩占40%。 二、本文 绪论 教学要点: 1、旅游、旅游美学的概念。 2、旅游美学研究的对象和范围:旅游者游览、观赏的对象;游客的审美欲求与旅游的审美关系及旅游工作者自身的审美修养;旅游者与旅游饭店。美与旅游的关系;旅游者的审美欲求与旅游的审美关系;旅游者与旅游饭店的关系。 3、旅游美学的现实意义:它具有直接为旅游经济服务的实用性;它不但要研究客观存在的美,而且也研究如何开发美、创造美;它具有审美教育功能。 教学时数: 2课时 教学内容: 绪论(2学时) 一、什么是旅游美学 二、旅游美学研究的对象和范围 三、旅游美学的现实意义 考核要求: 识记:1、旅游美学的概念。 2、旅游美学研究的对象和范围。 领会:旅游美学的功能。 分析:旅游美学的现实意义。 第一编旅游与美 第一章风景美与观察 教学要点: 1、风景美的形态:自然美、人工美。 2、风景美的特征:形象美,主要表现为雄、秀、奇、险、幽;色彩美,动态美;朦胧美。 3、观赏风景的方法;动态观赏、静态观赏。观赏风景应保持一定距离。 4、观赏风景的角度:正面观赏和侧面观赏,平视、仰视和俯视。 教学时数: 本章为5学习 教学内容: 第一节风景美的形态(1学时) 一、自然美 二、人工美 第二节风景美的特征(2学时) 一、形象美 (一)雄(伟) (二)秀(美) (三)奇(特)

旅游美学论文--福建土楼

福建客家土楼:一朵世界建筑的奇葩 摘要:福建土楼,作为人类走出穴居后居住建筑的三大代表形式之一,以历史悠久、造型奇特、规模宏大、结构奇巧、功能齐全、内涵丰富而著称于世,被誉为客家文化的象征、东方文明的一颗明珠,它是一种活着的文化,更是一种不可多得的旅游资源!本文介绍了土楼的起源与演变、土楼的功能特点及其旅游价值。 关键词:福建土楼,功能,起源,演变,造型,旅游价值 福建土楼是东方文明的一颗明珠,它以历史悠久、种类繁多、规模宏大、结构奇巧、功能齐全、内涵丰富著称,具有极高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被誉为“东方古城堡”、“世界建筑奇葩”,“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神话般的山区建筑模式”。 风格奇异的土楼民宅散布在闽西的永定、武平、上杭及闽西南的南靖、平和、华安、漳浦等地。其造型、装饰和建造工艺世所罕见,土楼,俗称“生土楼”。因其大多数为福建客家人所建,故又称“客家土楼”。它是以生土作为主要建筑材料,掺上细沙、石灰、糯米饭、红糖、竹片、木条等,经过反复揉、舂、压建造而成。楼顶覆以火烧瓦盖,经久不损。土楼高可达四五层,供三代或四代人同楼聚居。 成为世界文化遗产的46座福建土楼由六群四楼组成,包括福建省永定县的初溪土楼群、洪坑土楼群、南靖县的田螺坑土楼群、河坑土楼群、华安县的大地土楼群等,主要分布在福建西部和南部崇山峻岭中,以其独特的建筑风格和悠久的历史文化著称于世。不单是最常见的圆形土楼,还包括了方形土楼、交椅形土楼等,覆盖了完整的土楼群建筑样式。 福建土楼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山区大型夯土民居建筑,创造性的生土建筑艺术杰作。福建土楼产生于宋元,成熟于明末、清代和民国时期。世遗土楼中最古老和最年轻的均在初溪土楼群,直径66米的集庆楼已届600“高龄”,直径31米的善庆楼则仅有30年历史。 一、土楼的建筑功能 (一)居住功能 作为住宅,土楼首先具备居住功能。尽管它是对外相对封闭的内向型建筑,同样需要解决饮水、通风、采光、储藏等问题。而这些在建造之初就已经加以考虑。经过勘察地貌,相土尝水,人们选择合适的地点作为建筑的基址,并开凿打井以解决内部用水问题。在一些土楼的内部,布置有良好的排水系统,疏导生活用水和雨水排出,使建筑保持卫生的环境。由于只在三、四层开窗,窗户不能成为光线的来源,而巨大的天井提供了采光,同时也保证了每户的通风需求。另外土楼的墙可达1~2米,夏天室内凉爽,冬天阻挡寒风,内部环境较为温暖。 (二)防御功能 福建土楼多具完善的防御功能。其外墙厚一至二米,一二层不开窗,阻止了敌人从外入侵,窗口外小内大便于了里面的人向外观察,也称为箭窗。仅有的坚固大门一关,土楼便成坚不可摧的堡垒。为防火攻,门上设有漏水漏沙装置,紧急时楼内居民还可从地下暗道逃出。

中国旅游景观美学 (1)

中国旅游景观美学 题目中国古代园林中水之审美 姓名江传韵 学号094120283 院、系外语学院 专业旅游英语

中国园林中水之审美 摘要:中国园林与欧洲园林、阿拉伯园林并称世界三大风格的园林。中国园林历史悠久,深受佛教接近自然的影响,注重假山、池水、楼台亭阁的象征意义,文人士大夫追求的园林美不只是单纯的物质空间形态的创造,更重要的是注重由景观引发的情思神韵。特别是园林中的“水”,以小,流动的水流表现幽深、空灵的审美意趣,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 关键词:自然意趣;想象与联想;宗教情结;人格化 世界上最有代表性的园林建筑,以欧洲园林、阿拉伯园林和中国园林三种风格最为著名。中国园林的建造历史悠久,“掇山理水”是园林艺术中必不可少、极富魅力的。古人把水称作是园林中的“血液”。郭熙《林泉高致·山水训》说:“山以水为血脉,以草木为毛发,以烟云为神彩。故山得水而活,得草木而华,得烟云而秀媚。水以山为面,以亭榭为眉目,以渔钓为精神,帮水得山而媚,得亭榭而明快,得渔钓而旷落。此山水之布置也”。笪重光《画筌》亦云:“山本静水流则动,石本顽水流则灵”。这些话虽然是画论,同样也适用于造园。计成在园冶·相地中说:“筑贵从水面,立基先究源头,疏源之去由,察水之来历”,可见水之重要性。 水景在我国古典园林中占据着重要地位,有着“无园不水”之“山贵有脉,水贵有源”,只有脉源贯通,才能全园生动。园林中的水景有:湖海、池沼、溪涧、井泉、渊潭、瀑布等。早在三干多年前的周代,水就成为我国园林游乐的主要内容,大规模的模山范水活动至秦始皇、汉武帝时达到了高潮。《秦记》云:“始皇都长安,引渭水为池,筑为蓬、瀛”。《汉书·郊祀志载:“其北治大池,渐台高二十余丈,名日泰液,池中有蓬莱、方丈、瀛洲、壶梁,象海中神山龟鱼之属。”秦始皇、汉武帝因迷信神仙方术向往海上仙山而创建的“一池三山”的

旅游美学课程论文(案例)

桂林旅游景点中的美学鉴赏 摘要:旅游景观美的多样性,与其他艺术鉴赏活动不同,旅游审美的观赏对象极为丰富,几乎包括了美学上所有的审美形态。本文欲从自然美、艺术美以及社会美三个方面对桂林各大景点进行鉴赏。从旅游审美的角度,结合桂林各景区旅游现状对旅游美学概念、审美特性特征、审美方法等方面进行探讨, 期望对以人文为主体的旅游区规划设计和生态旅游者更好地品味桂林之美。 关键词:桂林;旅游;美学;鉴赏 引言 旅游虽然包含着很多活动内容,但归根结底是对自然美、艺术美和社会美的欣赏活动。要使旅游者获得理想的审美享受,首先要懂得旅游审美的特殊性。当今的旅游大多是山水风景及名胜古迹游览,因此必须了解山水风景的审美特征以及具体自然景观的审美欣赏;还应掌握旅游审美的方法。 一、旅游美学的相关概述 1.旅游美学的概念 旅游美学,旅游美学是以旅游为研究对象,从审美的角度研究旅游。由于他以旅游审美活动为特定的对象,所以一有别于一般的美学原理,也不同于美学的其他分支。 2.旅游的审美形态 1。1自然美。游览首先涉及到的就是自然美。“清风明月”、“远近山水”就是自然美。桂林的“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满眼风光多闪灼”就是自然界瑰丽景色的萃集。现在国家城乡环境保护建设部首批颁布的全国44个重点风景名胜区绝大部分是以自然风景为主要欣赏对象的。当然,桂林也在其列。 1。2艺术美。当你泛舟于漓江,观赏那沿途旖旎的风光;当你奋力登上龙脊的最高点,极目远眺,七星伴月一览无余;当你看到龙胜梯田,不禁要对龙胜人民的伟大创造力发出由衷的赞叹。所有着一些,都是艺术美。艺术美门类丰富多彩,达到长城、矗楼高阁、飞架的大桥,小到只有半寸见方的篆刻、精细的印章及传统的绘画艺术、书法艺术、雕刻艺术和工艺美术等、艺术美常常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旅游胜地常在水际、路边或者悬崖峭壁,往往建有小巧玲珑的亭台楼阁,里面每每挂有字画,建筑也经雕镂装饰,这些艺术美的化身不但给游客提供了休憩、远眺的旅游设施,它们更是自然美景所不可缺少的重要点缀。此外,外来的文化和我国传统文化相结合所形成的独特风格的中华艺术,也遍布桂林各个景区,如阳朔西街。 1。3社会美。社会美主要是指人类改造自然、征服自然所表现出来的美。它蕴含在锦绣山河之中,只有领悟人类改造自然的美,人们对自然风景美的理解才会深刻。如龙胜的梯田。 二、桂林景区的美学现状 2。1景区一三山景区(象鼻山、伏波山、叠彩山) 象鼻山公园位于漓江与桃花江汇流处,占地11。88万平方米,是桂林山水的代表。象鼻山以其“象山水月”的奇观荣膺桂林城徽之誉。“饱吸清风高卷鼻,横拖明月懒归阑”是象鼻山的真实写照。象山之巅,绿树丛中耸立着一座建于明代初期的喇嘛式实心塔——普贤塔。既拥自然造诣又不失人文风采。 从象鼻山公园沿着绿树成荫的滨江达到北行约2公里,即可到达伏波山公园。公园由多级山地庭院组成,其主体是伏波山,有还珠洞、千佛岩、试剑石、听涛阁、半山亭、千人锅

旅游与审美

旅游与审美 (一)旅游审美及其类型 人类旅游活动的目的是为了获得愉悦感。旅游的愉悦感与美学上的所谓审美感是大致相同的。无论哪一种旅游,都是在不断的活动中寻求美的享受,以愉悦身心,陶冶性情,增添生活的乐趣。在旅游观赏过程中,旅游者所获得的愉快心理体验是直觉和理性相交融,又与情绪的愉悦相始终的。 著名学者叶朗先生说:“旅游,从本质上说,就是一种审美活动。离开了审美,还谈什么旅游?旅游涉及审美的一切领域,又涉及审美的一切形态。旅游活动就是审美活动”。可见,旅游不仅是一种休闲娱乐活动,也是一种“寓美于游”的美育活动。通过参与旅游审美活动,旅游者在获得美的享受的同时,心灵得到净化,情操得到陶冶,精神得到升华。 旅游审美活动的内容是异常丰富,而无所不包。旅游者除了观赏风光绮丽的自然景观、体察多姿多彩的风俗民情、品尝欣赏不同风格的美食佳肴和参与各种有趣的文化娱乐活动之外,还会搜奇揽胜,遍访文物古迹与建筑园林等众多人文景观,欣赏绘画雕塑、书法篆刻与音乐舞蹈等艺术作品。 可见,旅游是一项综合性的审美实践活动,她集自然美、艺术美、社会美及生活美之大成,熔自然山水、文物古迹、建筑、园林、烹饪、服饰、民俗风情、社会风尚、绘画、雕塑、书法、篆刻、音乐、戏剧、舞蹈……等为一炉,涉及阳刚、阴柔、崇高、悲壮、轻松、明快、秀美、绮丽、旷野、沉郁、飘逸等一切审美文化形态,有益于满足人们从生理到精神等各种不同层次的审美欲求。 人类审美的领域是逐渐展开的,旅游审美的领域也是如此。任何一种美的形式和内容都可能成为旅游者的审美对象,旅游审美的现象领域呈现相当多样的形态。总体上看,旅游审美领域大体上可以分为自然审美、社会审美和艺术审美,在各自展开的过程中,历史地形成了各类旅游审美文化形态。 1.自然审美 自然审美是以大自然为对象的旅游审美类型。大自然是一种本然的“物态”存在,它之所以能成为一种旅游审美的载体,是由于它已经进入到人类的文化圈中,并且成为人类旅游的一种直接的享受对象。自然审美是受到人与自然关系制约的。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抗拒自然能力的增强,自然之物大量地进入到人类的生活圈中,推进了自然审美文化的萌芽。 但是,自然作为审美客体的出现,还有赖于人类将自然由实用的对象转化为审美的对象。自然美虽然不是人所创造的,但却是由于人类所特有的理性和灵性而赋予她的。人们寄情、倾情、纵情于自然山川,挥洒情感,感悟人生,尽情欣赏、感受自然之美。 把自然当作审美客体的出现,始于中国的先秦时期,成于魏晋南北朝时期,盛于唐代。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有许多诗篇是以山水风景描写作为起兴的。春秋末期老子提出以“道”为核心的思想体系,明显地流露出对自然美的关注。战国时代的庄子则更进一步,他不仅提出“天地有大美”的观点,还指出天籁、地籁高于人籁,因此他被誉为中国美学史上肯定自然作为审美客体独立存在的第一人。

关于旅游美学的论文_论文:旅游的美学体验

关于旅游美学的论文_论文:旅游的美学体验 旅游美学课程论文题目: 旅游的美学体验学院: 国土资源与环境学院姓名: ** 学号: 20164163 专业: 旅游管理指导教师: *** 二0一八年十二月摘要:旅游美学是一门研究旅游审美活动和审美价值的新兴学科,它运用美学的基本原理.指导人们在领略和欣赏自然之美的同时揭示其审美特征。人们通过观赏、了解旅游地的自然风光、文化艺术和风土风情,加深对人类历史和文明的体验,从中得到美的享受和审美教育。 关键词:美学;旅游;体验旅游就是人们出门在外游览观光,在游览观光的过程中,追求精神和情感上的愉悦和享受。这是一种高层次的审美活动,同时也是人生的一种社会实践。早在二千多年前的孔子就说过“智者乐水,仁者乐山。”虽用意是追求人格的完善,以自然山水来作比喻和陪衬,但山水之美能使仁智者精神和心灵得以乐。这其实是圣人在对大自然审美的同时,又将精神和人格进行了升华,做到了天人合一。后来有许多圣贤都遵循孔子的话去乐山乐水。圣人与贤者纵情山水,游乐而忘返,其真正目的是通过观光游览,释放烦恼,舒畅精神,愉悦情感。圣贤对山水的审美欣赏绝不仅仅停留于表层的感官享受,更重要更本质的是要飞跃到悟获自然、宇宙之哲理的最高层次,这应该是最完美的旅游美学。 中国传统美学历来讲究真、善、美相统一的原则,这是古典美学的精髓。真,即符合客观规律,是美的基础,不真则不美; 善,是最高目的,是美的前提,不善也不美; 美则是在真、善的基础上最佳的感性显现。追求真、善、美的统一是旅游美学重要特征之一。美好的景物只能在真与善的基础上,以其赏心悦目的形象,诉诸人们的感官,唤起令人愉悦的审美情感,甚至对自然和人生产生顿悟。 旅游是一种体验的游戏。通常人们都喜欢运用旅游观光这个联合词组,把旅游和观光联系在一起。其实,观光性旅游只是旅游的一种,而且现在看来,也许还是比较浅层次的一种。现在的许多旅游,都有了极强的参与性。虽然从宽泛的意义上说,城里人到乡间旅游或乡村人到城市旅游,即使只是走马观花式的观光,其实也同样具有进入陌生世界、体验对方的生活方式的意义。不过,这与我们所说的参与性还有相当的距离。我们所说的参与性,是一种娱乐的体验性,是指那些可以使旅游者在空间和时间上,甚至在生活方式上,进入非常世界的体验性。比如,在某些农家乐景区,你不仅可以欣赏果实累累的葡萄园美景,你还可以尝尝采摘葡萄的快乐,体验丰收的快乐,体验在风景里劳动的特殊快感; 又比如,在多个少数民族混居的民俗村,你不仅可以欣赏各民族的民风民俗,还可以带着女友,跳一跳少数民族的民族舞,过一把少数民族的婚礼瘾。正是由于这种参与性,旅游便带上了浓厚的体验美学的色彩。 旅游的快感来自于亲身经历,它是可触可摸的具体的快感,即使是面对自然的美景,旅游者也不是单纯从旁观者角度获取美的感受,他是用呼吸、用皮肤、用眼睛,用全身心来感受、饕餮

黄山旅游景观美学特征与欣赏

黄山旅游景观美学特征与欣赏 黄山旅游景观美学特征与欣赏 黄山位于安徽省南部黄山市境内,全山面积1200km2 ,其中风景区面积154km2 . 以奇松、怪石、云海、温 泉“四绝”闻名于世,是世界级旅游胜地. 境内自然景观优美,景观类型丰富多彩. 人文景观荟萃,黄山文化绚 丽多姿. 景区特色明显,景点集中,吸引力大;旅游设施初具规模,有一定的接待能力;客源丰富,旅游前景广 阔,近年来每年接待游客约72 万人次. 正确理解和欣赏黄山的旅游景观,不仅对旅游者有重要意义,而且对 宣传黄山,使黄山走向国际旅游市场有重要作用. 本文在分析黄山旅游景观的美学特征和旅游景观审美要素 的基础上,论述黄山旅游景观的欣赏方法,以便使旅游者更能领略黄山的风貌. 1 旅游景观美学特征 1. 1 宏观美与微观美相得益彰 黄山旅游景观宏观美包括山峰峻秀美,云海、雾凇、雪景奇特美,森林

景观葱郁美等方面. 景区整体美也 体现宏观美特征,全区共分六个景区. 温泉景区山水相映,楼台亭阁错落有致,尤以水景引人入胜;玉屏景区 山峰雄奇,巧石玲珑,云海壮观,奇松多姿;北海景区风光绚丽,犹如盆景大观园;云谷景区茂林修竹,环境幽 静;松谷庵景区松林葱郁,古木参天,环境清幽,以水景著称;钓桥庵景区峰、石、潭、洞俱全,名寺(钓桥庵,翠 微寺) 典雅. 黄山旅游景观微观美表现在景点及组成要素上. 景点和组成要素一般具有拟人拟物的特点,形象逼真, 耐人寻味. 它们有各种组合,主要包括峰峰组合,山石组合,石石组合,石松组合,云松组合等,它们构成黄山主要自然奇观. 主要有钵盂天障(钵盂、紫石两峰间) 、冰雷报春(水帘洞) 、彩泼莲花(莲花峰) 、烟云万状、风壁涛声(天都峰东南面) 、云海万千(清凉台) 、黄岳宝光(天都峰) 、松趣万象(始信峰) 、黄海松涛,蒸蒸日上(狮子峰头) 、排云霞海(桃云亭) 、蟾宫玉树(莲花峰顶) 、石笋擎天(石笋石工) 、巧石天成,峰挂百练(雨后黄山) 、白龙腾飞(白龙桥、五龙潭、九龙潭) 、通天之路(天都峰南侧) 、西海幻境、月夜观潮(玉屏楼前) 、丹青秋色等(黄山 宏观常态美具有博大、粗犷、线条清晰,概貌全景的特点. 微观奇特美具有精湛、细腻、线条模糊,突出重点的特色. 宏观常规美映衬微观奇特美,微观奇特美使宏观美锦上添花,它们相互配合,相得益彰. 1. 2 清晰美与模糊美相互协调 黄山晴天,尤其是秋高气爽,天高云淡季节,登高远眺,一览众山小,远处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三3.1《旅游景观的审美特征》word教案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地理选修3[人教版] 第三章旅游景观的欣赏 第一节旅游景观的审美特征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并能举例说明自然美的主要审美特征。 2.知道人工美的主要表现类型,能举例说明园林、建筑等主要审美特征。 3.树立自然美与人工美和谐统一的正确的审美观。 教学重难点: 重点:自然美的主要审美特征和人工美的主要表现类型。 难点:从自然地理的角度分析自然美形成的地理原因。 教具准备:有关挂图、自制图表等 教学方法:对比法、案例分析法等 教学过程: 旅游景观是旅游资源单体的组合,是适合旅游者欣赏的对象。或是山、或是水、或是建筑、或是它们之间的组合,构成了旅游景观审美的各种形态。旅游景观审美的形态从总体上可分为两大类:自然美和人工美。 一、自然美 1.概念和类型 (1)概念:自然美是指大自然中的自然物或自然现象在不同的条件下,呈现出的审美状态。(2)类型:形象美、色彩美、动态美、朦胧美等是自然景观美的主要表现,是广大旅游者所欣赏的审美特征。 2.形象美——旅游景观最显著的特征。 (1)概念: 指名山大川等自然景观的总体形态和空间形式的美,是旅游景观最显著的特征。 (2)地貌的形态美:地貌是自然景观的构景基础,不同的地貌形态,展示出的形象美感有所不同。我国人民在数千年山水审美的历史中,将自然景观的形象美分为雄、奇、险、秀、幽等特征,并有泰山天下雄、黄山天下奇、华山天下险、峨眉天下秀、青城天下幽之说。 (3)其他形态美:茫茫大漠、浩渺烟波之旷,如渊深壑、迷离秘洞之奥,原始丛林、广袤荒原之野,也成为自然景观形象美的重要方面。 两幅照片是名山“险”与“秀”的对比,从图中照片可以看出: 从视觉上“险”的构成成分是:高大、陡崖、窄路、光滑的岩石、稀少的植被等。构成“秀”则是:深谷、茂盛的植被、生有苔藓的岩石、潺潺的溪流等。 探究活动:用学过的地理知识解释华山的“险”和峨眉山的“秀”。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