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汉英对比及英汉对比与翻译_宋达

汉英对比及英汉对比与翻译_宋达

汉英对比及英汉对比与翻译_宋达
汉英对比及英汉对比与翻译_宋达

汉英对比及英汉对比与翻译

宋达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100024)

摘要:对比语言学对于翻译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但是以英语解释汉语的习惯导致了我们以英语的眼光来分析自己的母语,这种对比不能体现两种语言对比上的平等地位。我们必须要变从英语出发为从汉语出发,逐渐摆脱英语对汉语的负面影响,发挥汉语的特点。

关键词:汉英对比英汉对比翻译

一、翻译与对比语言学:

所谓翻译/是指从语义到文体在译语中用最切近又最自然的对等语再现原语的信息0(谭载喜, 1984:10)。而苏联翻译理论家巴尔胡达罗夫对翻译的定义是:/翻译是把一种语言的言语产物,在保持内容也就是意义不变的情况下,改变为另一种语言的言语产物的过程0(巴尔胡达罗夫,1985)。在5文学翻译原理6一书中,张今认为:/翻译是两个语言社会(Language-com munity)之间的交际过程和交际工具,它的目的是要促进本语言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进步,它的任务是要把原作中包含的现实世界的逻辑映象或艺术映象完好无损地从一种语言中移注到另一种语言中去0(张今, 1994:8)。/翻译涉及的是从形式到内容、从语音到语义、从达意到传情、从语言到文化的多层次、多方位语际转换0(刘宓庆,1990:44)从以上几种对翻译的定义,我们可以看到翻译作为一门边缘学科,涉及双语之间的语言、文化、修饰等之间的对比和转换,及与对比语言学、语义学、语用学、修饰学、文化学等多种科学紧密结合。在众多科学,对比语言学(contrastive linguistics)可作为翻译学的重要基础理论,它适于指导翻译研究和翻译实践。对比语言学是:/语言学中的一个分支,其任务是对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语言进行共时对比研究,描述它们之间的异同,特别是其中的不同之处,并将这类研究应用于其它有关领域0(许余龙, 1992:4)。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语言接触日益在深度和广度上超越过去,从而提出了我们过去没有认识到甚至没有料想到的语际转换课题。对比语言学研究之所以越来越受到重视,原因即在于人们已经不满足于过去的语际转换效率和质量,已经认识到必须从转换中的双语对比研究中探求克服或清除语言接触障碍和语际转换障碍的途径,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适应广泛人际交流的需要。可见对比语言学是一门很有发展前途的语言学科。事实早已证明,语言接触不是简单的/语言并存0现象,语际转换也不是一个简单的/语言并存0现象。语言作为一种工具,从生成之时起,就与思维互为表里、相依相存。因此,语言的接触从来就伴随着思想的交流,语言接触中的沟通和障碍必然要导致思想的交流和障碍。同时,语言还是一种结构,一种多向度、多层次关系的综合结构体,它的词语层、句子层都有自己独特的与另一种语言处于非同构状态的结构规律。因此,在两种语言接触或相互转换时,在任何一个层次上都可能产生非同构障碍。最后,语言又是一个符号体系,这个体系包含许许多多次体系,代表操这一种语言的民族的文化因素、心理因素和社会因素等等。正是语言承载着这种符号体系于一体。由此可见,语言作为工具,作为结构、作为体系,具有从功能形态到实质的种种属性,而不同语言的上述属性又在基本共性的总体关照下,探索研究和阐明对比中的双语特征或特点,以此作为参照性依据,提高语言接触的深度、广度以及语际转换的效率和质量。

就目前情况而言,我们的对比语言学研究尚处在应用研究为主的阶段,特别注意到与翻译学研究、双语教学研究、词典学研究等紧密结合。/由于对比语言学关注对比中的双语在功能、形式、语义结构、思维方式和风格等等方面的异同,因此与翻译学基本理论与应用中的重大问题形成了广泛的

9

研究叠区0(刘宓庆,1991:IV)。吕叔湘先生也曾指出:/只有比较才能看出各种语文表现法的共同之点和特异之点。0/拿外语跟汉语进行比较,可以启发我们注意被我们忽略过去的现象。0对比语言学的理论意义正是通过对比,使我们加深对所对比语言的认识,同时也促进整个语言学研究的深入,完善某些语言理论。在应用方面,对比语言学对于外语教学、翻译、双语辞典的编撰等都有着直接的指导意义。

至此,我们可以看出,翻译是一种典型的对比分析,对比语言学的研究成果对翻译具有直接的理论指导意义,对双语的对比研究是我们进行翻译研究赖以立足的最重要根基。

二、翻译与现代汉语的历史渊源

纵观汉语和英语的对比研究,可以说是始于100年前的5马氏文通6,这本我国第一部汉语语法书就是在比较和模范拉丁文法的基础上写就的。在此之前,尽管人们也曾注意到汉语的一些语法事实,但是距离整个语法体系的建立还是很远的。在那样的历史条件下,马建忠的5马氏文通6开创了中国语法学,其历史价值是不容抹杀的。但是其照搬西洋语法的地方不少,毕竟他是借鉴拉丁文的间架建筑了我国的语法。虽然他用来分析的例子是从先秦至韩愈的文字,语法间架究竟是外来的,而汉语又和印欧语相差那么远,马建忠虽然谨严,总免不了曲为比附的地方。而马氏之后,著中国语法的人不少,批评5马氏文通6的人也不少,但至今还无人能写出超越5马氏文通6的论著。

同时,/五四0以后,我国文坛上的翻译文学非常活跃,其译文都是得心应手,文笔美妙之作,受到读者的热烈欢迎。以鲁迅先生为首的未名社为翻译文学的贡献更是有口皆碑。鲁迅/主张直译,还希望把原文中的语法、句法等等翻译出来,以补充新文学的语言和新的血液。所以他说-有些地方,仍然宁可译得不顺口,以便保存原有的精悍的语气、保存原书的口吻.0(陈玉刚,1989:176)。正因为鲁迅抱着学习其他语言的表达法,以补充刚刚用于文学创作的白话文的态度,他跟同时代的文人中译作乃至文学作品之中的语言中有不少明显受到西洋语言的影响。较为明显的有主语和系词的增加,句子的延长,被动式的欧化,联接成份的欧化等等,例如:

1、/小孩子作事,完全由于他的兴趣。他可以写字,但他并非欲成一书家。他可以画画,但他并非欲成一画家。他更非欲以写字画画,得到所谓-世间名利恭敬。.他写字画画,完全是无所为而为。他作某种事,完全是乘兴。他兴来则作,兴尽则止。0

2、我们都是太匆忙,太没有单独的机会。(/是0完全可以不用)

3、轰炸机头上有两三个发电机,发出来的声音很沉重。

4、那些自骗自的相信不曾把他们自己的人格混到著作里去的人们,正是被那最谬误的幻见所欺的受害者。(若非欧化,可说成:有些人自己骗自己,相信不曾把自己的人格混到著作里去,这种人实在是被那最谬误的幻见所欺。)

5、他们却百折不回的继续奋斗,至两年之久,,(若非欧化,可说成:他们却百折不回,继续奋斗,至两年之久。或:他们继续奋斗,百折不回,至两年之久,,)

6、昨天捉着的嫌疑犯,经警察局证明无罪,已被释放了。(依汉语习惯,只需说:,,已经释放了。)

7、你如果不相信,等一会巡察就要来,你自己看好了。(汉语习惯说成,你如果不相信,等一会巡察就要来,自己看好了。)

8、谁不相信在极乐园?(汉语完全可说成:谁不相信极乐园?)

9、精神足以制服物质,这话大体上是可信的,但对于肚皮,却是例外。

从以上几个例子,当时语言欧化之风我们可以窥见一斑。这种欧化的现象由于汉语语法终摆脱不了印欧语的框架和影响,又因为大量文学作品的涌现,在很大程序上影响了中国人对于汉语的使用。也由此而影响了以对比语言学为理论基础的翻译学。我们不妨看看张培基5英汉翻译教程6中,便可以发现不少欧化式的译文:

1、Henry keeps boasting that he has talked to the president.亨利总是吹嘘说他曾同总统谈过话。(若非欧化,可说成:亨利总是吹嘘曾同总统谈过话。) (p40)

2、John rose gloomily as the train stopped,for he was thinking of his ailing mother.(p93)

火车停了,约翰郁郁地站了起来,因为他想起了病中的母亲。(若非欧化,可说成:火车停了,约翰想起了病中的母亲,郁郁地站了起来。)

3、The footman were as ready to serve her as they were their o wn mistress.仆人们愿意服侍她,就象他们愿意服侍他们的女主人一样。(仆人们愿意服伺她,就象愿意服伺自己的女主人一样。)

10

4、He had to stay at home yesterday because he was ill.(P31)因为他病了,昨天他不得不呆在家里。(汉语完全可以说:他病了,昨天不得不呆在家里。)(P40)

5、His notoriety as a rake did not come until his death.

他作为流氓的恶名是他死后才传开来的。(as 译成作为,完全是欧化的标记,按照汉语的习惯,似应译为:他那流氓的恶名死后才传了开来。)

6、They were considered insincere.(p51)

他们被人认为是伪君子。(汉语中经常用主动句表示被动含义,似可译成:人们认为他们是伪君子。)

7、Robin Hood and his merry men hated the rich and loved and protected the poor.(P50)

罗宾汉和他的伙伴们痛恨阔人,热爱并保护穷人。(似可译成:罗宾汉和伙伴们痛恨阔人,热爱保护穷人。

8、When he catches a glimpse of a potential antago-nist,his instinct is to win him over with charm and hu-mor.(P55)

只要一发现有可能反对他的人,他就本能地要用他的魅力和风趣将这人争取过来。(若非欧化,可译为:他一发现有人可能反对他,就本能地用魅力和风趣将这人争取过来。)

9、The boy is quite clever.(P101)

这孩子是很聪明的。(这孩子很聪明,更合汉语习惯。)

10、Instead of an old woman knocking me about and starving me,everybody of all ages knocked me about and starved me.(p96)

那时打我并且使我挨饿的不只是一个老太婆,而是老老少少各式各样的人。(省略/而且0,句子会更简练一些。)

以上的译例虽说是忠实于原语的,但是没能很好地发挥译文语言的优势,算不上/在译语中用最切近,最自然的对等语再现原语的信息0。

自5马氏文通6以来开展的汉语与英语对比研究,以英语解释汉语者多,用英语规范汉语者多。长期地依赖和应用西方语言理论的结果使我们形成并习惯于一种/印欧语的眼光0。这从不同程度上使我们养成一种习惯,以英语的眼光看待自己的母语,分析自己的母语,并且似乎麻木于这种习惯。从语言本体的角度来看,英语和汉语是各具特色,地位平等的两种迥异的语言,这种/印欧语的眼光0长期以来束缚了汉语的发展,忽略了其民族性特点(潘文国,1997:1)。

三、立足于汉语的对比理论框架和翻译理论的研究

英语语法成果丰硕,对汉语影响很大,这对于汉语研究和汉英对比及翻译研究究竟是好事还是坏事呢?我们认为,汉语这100年的发展变化,存在着/分析方法与语言事实的深刻矛盾0。追溯至5马氏文通6,虽说有其不可磨灭的历史功绩,将千年来忽视的/语法0概念引进中国,使我们对语言、对汉语的认识前进了一大步,但时至今日,汉语作为一种日趋成熟的现代语言,始终不能摆脱语法印欧框架的影响,以及因之而来的汉语欧化现象,不得不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要改变这种我们已经习惯了的-欧语眼光.,光靠方法上的修修改改是不行的,在洋框框内的修修补补是有根本性的缺陷。我们只有改变以英语规范汉语的这种观念,变从英语到汉语的研究为从汉语到英语的研究,才能解决-分析方法与语言事实的深刻矛盾.,才可能发挥汉语的民族性特点及语言优势0(潘文国,1997:1)。

世界上每一种语言都有自己的语法,否则,人们就不能进行翻译实践和翻译理论的研究。当我们把两种不同的语言,尤其是汉语和英语这两种毫无历史渊源关系的语言放在一起进行对比时,最理想的做法是什么呢?韩礼德(Halliday)认为,最理想的做法是对每一种语言作两次描写。第一次描写时,以其中一种语言的语法范围为依据,对另一种语法加以分析,然后再进行比较;第二次描写时,则完全不受任何其他语言的影响,对有关的语言作出实事求是的分析。只有这样,才能确保语言描写不脱离语言实际。也只有这样,语言的对比才能为翻译提供正确的理论指导。但常见的语言描写和对比研究总是或多或少地受到其他语言的影响,就汉语和英语而言,英语对汉语的影响绝对地超过了汉语对英语的影响。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是:英语是历史悠久世界通用的语言,它的研究成果远远超过汉语语法,而5马氏文通6以及之后的语法著作,多少受到印欧语框架的影响,另外一个主要原因是汉语本身的特点造成的按照Humboldt/语言是民族精神的最大特征0的理论来看不见,汉语与英语我们认为至少有两点是汉语所突显,而为英语所淡漠。

1.汉语是语义型语言

汉语本身与英语不同,语义结构本体的简约化,是汉语语言结构最基本的特征和优长,也是与

11

汉语有关的一切双语转换的根据和依归,而在印欧语中,语言的内部形式表现为语义结构与形态变化体系的统一,语义结构的基本构筑机制,是以屈折型形态变化体系为主轴,语义结构从一开始即具有形态特征所赋于的语法功能。汉语不具备繁复的屈折型态变化体系,它的语义结构呈非常简约的形式,它没有形式上的语法区别,抛弃了一切无用的附属装置,从而使句子跟思想的顺序密切对应,这种在语义流的统摄下可申可缩灵活自由的运作,完全突破了印欧语形态框架的束缚,是汉语以神/摄形0,以/义0/制0/势0的自我调节的重要机制。所以在汉英对比中,我们要从根本上抓住汉语是语义型语言的特点,变从形式出发为从语义分析出发,充分发挥汉语意合(Parata xis)优势。

(1)Almost everyone old enough to remember the raid can recall the thrilland the cheers that swept the country when the ne ws came out that American planeshad bombed Tokyo.(p217)

几乎所有年龄大到记得这次空袭的人至今还能回忆起,美机轰炸东京的消息传来时举国上下那种欢欣若狂的情景。

英语重形合(hypotsxis),因此在句子行文中,英语多用结构词或虚词,而汉语行文具有隐含性,不用或少用这些词类。英译汉时,应根据汉语的行文习惯,省略英语中的结构词或虚词之类。所以这句话可以译成:那些上了年纪还记得这次空袭的人,至今仍能回忆起美机轰炸东京的消息传来时举国上下那种欢欣若狂的情景。原文中的enough就不必译成/大到0中的/到0了。

(2)The strike leaders were alarmed when I told them what had happened,as the reporter was unfriendly (p205)

当我把发生的事讲给罢工领导人听时,他们吓了一跳,因为这记者是不友好的。

原文中的when并不一定要译成/当,时候0,如一定要那样译,意思虽然不错,但不是地道的汉语。所以可译为:我告诉罢工领导所发生的事,他们吓了一跳,因为这记者并不友好。

2.汉语遵循时间顺序原则

动作发生的先后次序和句子顺序之间是否存在对应性也是英汉两语言的主要区别特征之一。汉语往往是先发生的动作先讲,后发生的动作后讲,即时序与句序有较高的对应性,这说明汉语的语序结构直接反映了现实的时间结构。而英语由于有丰富的时态及各类连接词语来表示动作发生的时间,因而其时序与语序之间没什么对应性,即先发生的动作可以先讲,也可以后讲,即可按照或违反时间顺序将各动作连接起来。汉民族的思维着重对事物的感知,依据实际时间程序编排句法单位。而英民族对时序与句序对应性的思维方式与汉民族明显不同,句序具有较高的灵活对应性。另外汉语总是先叙事后表达,而英语正好相反,这也是时序与句序正好反过来。

(1)It was foolish of her to believe him.

她太傻,居然相信他。(她相信他,未免太傻。似乎更合汉语的先叙事后表态的语序)。

(2)She was amazed that she should arrive so soon.

她惊奇不已,她竟这么快就到了。(可译成:这么快就到了,令她惊奇不已。)

由于应用性对比所关注的不是语言我的普遍原则,而是语言A(La)中某一现象在语言B(Lb)中是如何发现的,因此,La可称为参照语,Lb为目的语。对比的最终目的是翻译理论和实践服务的。但从前的对比并不能真正体现英汉两种语言对比上的平等地位,我们只有彻底改变这种语言观以及随之而来的方法论,变从英语出发为从汉语出发,变从形式出发为从语义和表达法出发,能逐渐地摆脱印欧语对汉语的负面影响,发挥汉语文辞简约,行文精炼的特点。

四、结论

以上我们就汉英对比和翻译的有关问题提出了一些看法,因此,要想在汉英对比和翻译领域得以突破性进展,分析对比汉语的特点当是主要任务。要真正弄清汉语的面目,恢复汉语的平等地位,我们认为必须认真研究一切有用的理论成果,重新检讨建立在印欧语的理论模式对我们的正负影响,从汉语的实际)))语义型语言的事实出发来构建汉英对比的理论体系,更好地为翻译理论和实践提供科学准确的理论指导。

参考文献:

1.潘文国:/换一种眼光何如?0,5外语研究6,1997年第

一期。

2.陈玉刚:/中国翻译文学史稿0,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

司,1989年。

3.刘宓庆:/现代翻译理论0,江西教育出版社,1990年。

4.刘宓庆:/汉英对比研究与翻译0,江西教育出版社,

1991年。

5.潘文国:/汉英语对比纲要0,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

社,1997年。

6.申小龙:/当代中国语法学0,广东教育出版社,1995年。

7.张培基:/英汉翻译教程0,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80年。

12

英汉语言对比与翻译练习

英汉语言对比与翻译练习 注意事项: 1.英汉语言句法/句式差别; 2.体会英汉互译句式转换规律; Sentences: 1.In praising the logic of the English language we must not lose sight of the fact that in most cases where, so to speak, the logic of facts or of the exterior world is at war with the logic of grammar. 2.邢夫人携了黛玉坐上,众老婆们放下车帘,方命小厮们抬起,拉至宽处,加上训骡,出 了西脚门往东,过荣府正门,如一黑油漆大门内,至仪门前,方下了车。 3.When about three hundred men had been landed from these vessels and were marching rapidly to camp, the Morini, who had been left by Caesar in a state of peace when he set out for Britain, were fired by the hope of booty, and surrounded the troops, at first with no very large number of folk, bidding them lay down their arms if they did not wish to be killed. 4.I had spent a long day on a hired mule before the mail carrier who had been my guide pointed to a cabin on the far side of a stream, mutely refused the money I offered, and rode on. 5.Mr. Kennedy apparently was hit by the first of what witness believed were three shots. 6.And he knew how ashamed he would have been if she know had known his mother and the kind of place in which he was born, and the kind of people among whom he was born.. 7.The original members of the United Nations shall be the states which, having participated in the United Nations conference on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at San Francisco, or having previously signed the Declaration by United Nations of 1 January 1942, sign the present charter and ratify it in accordance with Article 110. 8.After watching the fish for some time, they asked me for pairs of several different kinds, pointing them out as they walked down the row of tanks. I netted their choices into a traveling container and slipped it into an insulated bag for transport, handing it to the boy. “carry it carefully,” I cautioned. 9.Sickness had robbed her of her confidence that she could carry the load. 10.Loneliness held the great masses of immigrants together, and poverty kept them down. 11.Starvation was a remote threat. 12.There is a crying need for a new remedy. 13.There was a mumbled conversation in the background. Then a man’s voice came on the phone. 14.The whole devastating experience sharpened my appreciation of the world around me. 15.She was always a crier any way. 16.The car wound through the village and up a narrow valley, following a thaw-swollen stream. 17.The boy, who was crying as if his heart would break, said, when I spoke to him, that he was very hungry because he had had no food for two days. 18.A long course of poverty and humility, of daily privations and hard words, of kind office and no returns, had been her lot ever since womanhood almost, or since her luckless marriage with George Osborne.(Vanity Fair chapter 57) 19.The isolation of the rural world because of distance and the lack of transport facilities is compounded by the paucity of the information media.

中英颜色词汇的对比与翻译

最新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都是近期写作 1 论《了不起的盖茨比》中的道德观 2 中国与日本茶文化的比较 3 网络英语的构词方式 4 翻译中的文化差异 5 从美国梦看美国社会流动机制 6 探析《老人与海》的主题 7 Roger Chillingworth in The Scarlet Letter Viewed from the Humanistic Perspective 8 赫尔曼?梅尔维尔《白鲸》中的生态主义解析 9 An Analysis of The Bible’s Influence o n British and American Literature 10 计算机辅助教学在英语教学中的作用 11 An Analysis of Main Characters in Wuthering Heights 12 论《英国病人》中角色的自我认知 13 个体取向与集体取向对中美商务交流的影响 14 汉英姓氏文化差异 15 探析王尔德童话中的死亡主题 16 运用概念整合理论解读英语幽默理解障碍 17 初中生英语听力理解的障碍因素及对策 18 19 《等待野蛮人》中的寓言式写作手法 20 On Wisdom of Tao in Tao De Jing and the Subjectivity of Translator--Based upon Translations of Wu(无)and You(有) 21 An Analysis of Translation of Road and Traffic Public Signs 22 象征主义视角下《致海伦》中的意象美 23 A Brief Analysis of Willy Loman’s Tragedy in Death of a Salesman 24 中式英语成因之分析 25 The Use of Symbols in A Farewell to Arms 26 管窥世纪年代以前的朴素社会语言学思想 27 论汉语新词语的英译 28 丁尼生《鹰》与休斯《鹰之栖息》的对比分析 29 A Study on English and Chinese Euphemism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ultural Difference 30 寻找真正的自我 31 浅析库尔特?冯尼古特《猫的摇篮》中的黑色幽默 32 广告英语的语言特征 33 On Translation of Symbolism in Pop Songs with a Case Study of Hotel California 34 霍桑的罪恶观在《红字》中的体现 35 面部表情和目视行为的跨文化研究 36 探析《劝导》中安妮的成熟形象 37 工业化进程下人的主体性的追问——梭罗的《瓦尔登湖》 38 论《荆棘鸟》中的女性意识 39 从《红字》看霍桑对清教主义的批判与妥协 40 A Contrastive Study on Language Features of Chinese and English Proverbs 41 An Analysis of the Transformation of Scarlett’s Personality in Gone with the Wind

实用英汉对比与翻译

第二章英汉句式结构对比与翻译 一. 英文句式结构 基本上为主谓结构,可以扩展为5种: 主+谓、主+谓+宾、主+谓+宾+宾补、主+谓+宾+间宾+直宾、主+系+表。汉语中有部分句子与上述英文句子是对应的。 二. 中文句式结构 (一)主谓结构。(可分为主动和被动) (二)主题—评述句 1. 很多汉语句子是“话题性”很强的句子,即句子的前面是一个话题,后面是对话题的评述或陈述、描述。 如:他处境很危险;楼上住着个女工。 2. 其中话题跟后面的动词只是对这个话题所作的说明,不一定表示主语所指称的实体的行动或性质,或者后面根本就没有动词。 3. 结论:将此类句子翻译成英文时,需进行句式结构的调整,在整个句中找到可以在英文中作主语的词,然后再根据主语选择合适的动词,如果找不到主语,就需要添加主语,或将句子中动作的承受着作主语,变为英文的被动语态。 4. 主题—评述句可归纳为如下几种: ⑴动作承受者作话题。如:那件事我已经办好了。 ⑵双话题。如:我头疼。 ⑶动词或动词短语作话题。如:加入世贸组织利大于弊。 ⑷从句作话题。如:张三明天去美国,我觉得很奇怪。 ⑸地点作话题。如:桌上搁着一碗饭。 ⑹时间作话题。如:今天风和日暖。 (三)无主句 1.即“非主语句”,一种是没有主语的,叫无主句,还有一种是由一个词构成的,叫独词句,如:火!注意!这种句 子可以直译。 2.一般来说,无主句主要用于以下几种情况: ⑴表达客观、科学、公正的语气。汉语的一些科技材料或法律条文中往往使用无主句,目的是使表达的内容更科学、公正。这种情况下,无主句要以为英文的主谓结构时,一般都转化为被动语态,也就是使用原文的宾语做主语,因为被动语态不强调动作的发出者,可以比较准确地表达原文的语用效果。 如:要制造飞机,就要考虑空气阻力问题。Air resistance has to be taken into consideration when an airplane is to be made. ⑵表达不满又不失礼貌地语气。汉语中无主句多用来表达一种微妙的情感,在不强调施事者的情况下,表达自己的观点,不满等。在英语中,遇到同样的情况,一般较为广泛地使用被动语态。这样说话人可以避免对自己所说的话负责,听话人也不会感到说话人在把自己的主观意志强加给自己。所以,此类无主句可以译为英语的被动句。有时也可以用形式主语it,避开主观语气。 如:为什么总把这些麻烦事推给我呢?Why are these troubles always left to me? 有时也可以用形式主语it,避开主观语气。 如:学这一套,不如去学照相。It is better to learn photographing than to learn this stuff. ⑶省略第一人称主语“我”或“我们”。有时候为了直接表达自己的观点,说话人刻意省去了“我”或“我们”。这些无主句往往出现在较为正式的场合或正式的书面报告中,翻译成英文时可根据集体情况添加主语“我”或“我们”,最好不要将其转译为英语的被动语态。 如:希望一切问题都会迎刃而解。I hope that all the problems will be readily solved.

英汉语言对比与翻译2

幻灯片1 课后练习 ●blue films ●bluebottle ●Greenfly ●common criminal ●common informer ●hard labor ●free love ●blue-eyed boy ●bluestocking 幻灯片2 参考翻译 ●blue films 蓝色电影(×) ●淫秽电影(√) ●bluebottle 蓝瓶子(×) ●绿头苍蝇(√) ●greenfly 绿苍蝇(×) ●蚜虫(√) ●common criminal 普通罪犯(×) ●臭名昭著的罪犯(√) ●common informer 一般的告密者(×) ●职业告密者(√) 幻灯片3 参考翻译 ●hard labor 艰苦的劳动(×) ●(监禁)苦役(√) ●free love 自由恋爱(×) ●(无婚约的)自由性爱(√) ●blue-eyed boy 蓝眼睛男孩(×) ●宠儿(√) ●blue sky research/thinking 蓝天研究/思维(×) ●天马行空式的(√) 幻灯片4 翻译的原则与标准

1. 支谦与《法句经序》(229年) “天竺言语,与汉异音。云其书为天书,语为天语,名物不同,传实不易。” 开篇即强调了佛经翻译之难,即语言不同,语境不同,名物不同,翻译起来确实不易。幻灯片5 翻译的原则与标准 2. 道安与“五失本,三不易” 源自其在公元382年所作 《摩诃钵罗若波罗蜜经抄序》 译胡为秦,有五失本也。 一者,胡语尽倒,而使从秦,一失本也。 二者,胡经尚质,秦人好文,传可众心,非文不合,斯二失本也。 幻灯片6 翻译的原则与标准 三者,经委悉,至于叹咏,叮咛反复,或三或四,不嫌其烦,而今裁斥,三失本也。 四者,胡有义说,正似乱辞,寻说向语,文无以异,或千五百,刈而不存,四失本也。 五者,事已全成,将更傍及,反腾前辞,已乃后说,而悉除此,五失本也。 幻灯片7 ●“五失本”是: ●一、佛经词序多是颠倒的,汉译时改从汉语语法,容易失本; ●二、佛经文字质朴,而汉人喜欢文采,为适合汉语读者,译文作了润饰,容易失本; ●三、佛经的论述,往往不厌其烦,颂文更是翻三覆四,翻译时删繁就简,容易失本; 幻灯片8 ●四、佛经有“义说”(长行之后,另加的偈颂复述)类似汉人韵文后的“乱辞”(总结),

英汉语言对比与翻译作业

英汉语言对比与翻译作业 1. It is flattering to believe that they are too profound to be expressed so clearly that all who run may read, and very naturally it does not occur to such writers that the fault is with their own minds which have not the faculty of precise reflection. 翻译:认为自己的思想深奥,不可能表达得很清楚,让任何人都能理解,这是一种虚荣的念头。这样的作家当然不会想到,问题还是出在自己脑子缺乏精确思考的能力。 2. He had a disconcerting habit of expressing contradictory ideas in rapid succession. 翻译:他有一种令人不安的习惯:一会儿一个看法,自相矛盾,变化无常。 3.While the present century was in its teens, and on one sunshiny morning in June, there drove up to the great iron gate of Miss Pinkerton’s academy for young ladies, on Chiswick Mall, a large family coach, with two fat horses in blazing harness, driven by a fat coachman in a three-cornered hat and wig, at the rate of four miles an hour. (Thackeray)翻译:(当时)这个世纪刚过了十几年。六月的一天早上,天气晴朗。契息克林阴道上平克顿女子学校的大铁门前面来了一辆宽敞的私人马车。拉车的两匹肥马套着雪亮的马具,一个肥胖的车夫带了假头发和三角帽子,赶车子的速度是一小时四英里。(萨克雷)

英汉文化差异与翻译

英汉文化差异与翻译 摘要:语言与文化密不可分,任何语言的生存发展都离不开其赖以生存的社会文化环境,社会文化又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语言使用者的思维方式和表达能力。本文围绕英汉文化差异在各自语言中的体现, 来说明文化差异、背景知识对翻译的影响。由此说明文化差异因素对翻译的影响不容低估。本文对中英的文化、社会风俗与礼仪差异进行了初步的探索,提出了一些在翻译中弥补这一差异的例子,以及在翻译英语里面的习惯词汇时应该注意的几个方面。 [关键字] 文化差异一般风俗翻译、影响 文化是一种上层建筑.它是建立在一定的经济基础之上的,而且与一个国家、民族的传统文化密不可分。由于不同的民族所处的生态、物质、社会及宗教等环境不同, 因而各自的语言环境产生了不同的语言习惯、社会文化、风土人情等等语境因素。不同文化背景造成人们说话方式或习惯不尽相同。因此, 在交流中, 人们总喜欢用自己的说话方式来解释对方的话语,这就可能对对方的话语做出不准确的推论, 从而产生冲突和故障。了解这些文化差异,对我们平时能更好的使用英语有很大的帮助。丰富的文化背景和相关专业知识会有助于翻译的准确性,所以,我们要在平时的学习中不断积累相关的专业知识,加强训练,才能在翻译中做到游刃有余。 翻译作为语际交际, 不仅仅是语言的转换过程, 而且也是文化移植的过程。在很大程度, 它与文化因素、背景知识有很大的关系。王佐良曾说:“翻译的最大困难是两种文化的不同。”吕淑湘也说, 翻译家必须是一个杂家。“杂”就是指知识要广博。可见,解决好翻译中的文化差异问题,了解背景知识是保证译作成功的关键。 英汉文化差异对翻译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观察与思维上的差异对翻译的影响 英汉两个民族在观察与思维上是存在着差异的: 面对同一物体, 用以概括的概念也有出入, 因而语言表达方式也不同。如对颜色的观察和使用,就有不同的概念。英语“black tea”在汉语中不叫“黑茶”, 而叫“红茶”;“brownbread”是“黑面包”, 而不是“棕 色面包”。汉语的“青衣”,“青天”同是一个“青”字, 翻译成英文就只能分别译作“black dress”和“blue sky”。汉语“黑眼睛”, 英语为“drakeyes”; 英语的“black eyes”, 汉语为“挨打后出现的黑眼圈”; 汉语“黄色影片”, 汉语的“红眼病”,英语为“green - eyed”。此外,英汉两个民族在逻辑思维上也存在着差异。例如: 英文句子You can not be too careful in the exam. 若直译为“考试时你不要太细心”。那就大错特错了。因为从句法上看,它是一个双重否定结构, 从思维方式上看, 它是一种逆向思维。其正确译文是: 考试时你要特别细心。再如, The plastic container isfive times lighter thanthat glass one. 其正确译法为: 这个塑料容器比那个玻璃容器轻五分之四。如果直译,这个塑料容器的重量比那个玻璃容器要轻四倍, 在汉语中是说不通的。英语习惯上说“减少n 倍”, 即是汉语说的减少了n - 1/ n ,如英语说减少3 倍,即是汉语说的减少2/ 3。这种情况显 然是由于英汉思维方式不同而造成的。因此,对于这一类因思维差异而引起的表达不同的概念, 译者同样要越过表达形式的局限进行意义上的对等翻译。 二、时间观念的差异对翻译的影响 由于英汉文化的差异, 两个民族在时间观念上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如,英语中的“the

英汉对比与翻译期末论文 (2)

英汉对比与翻译——词汇三境 [摘要]:本文将英汉语言中词语分布做了对比,并就词汇翻译提出了“意译”、“义译”、“化境”三个要求,从而得知,词汇翻译的地道性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语境的还原程度。 关键词: 译意、译义、臻化、词汇、语境 正文:英国语言学家George W.W ilk ins在《语言教学中的语言学》一书中指出:“没有语法,表达甚微;没有词汇,表达为零。”由此可见词汇在英语中所居的重要地位。在翻译时,即使一个译者已经掌握了大量的词汇与句法,还是会遇到总不能够突破的瓶颈,这个障碍往往是由词汇,甚至是简单词汇所引起的。例如:“He is a perfect stranger in the city.”这里对于什么是一个“perfect stranger”的理解与处理会造成译文层次的不同,同时也是考量一个译者的水平。如果仅翻译字面意思,翻译成“完美的陌生人”,译文显得晦涩难懂;当我们进一步理解“perfect”这个词的含义,并进入意义层面, “perfect”就是“完完全全”的意思,那么“perfect stranger”该译为“完完全全的陌生人”,“他是这城市中完完全全的陌生人”意思准确但是和全句契合不够完美,同“in the city”在搭配上略有滞涩;所以,我们将其转化,将“完完全全的陌生人”这一名词词组转化为动词词组,意为“对……完全陌生”,这句话就可译为“他对这城市完全陌生”,这样的搭配显得协调,不但译出了源语言想表达的意思,“疏离”这一

语境也得以完整地保留了。 以上例子就体现了英汉互译中一个很重要的规律,即词性转换。世界上的语言,不管其各有多少词类,名词和动词都占最大的比例;不管有多少句型,都能归纳为静态与动态两类。总的来说,汉语呈动态特征,英文呈静态特征。在词汇的使用上,汉语的动态表现为:汉语的动词丰富,使用频率高;而英语中,名词、介词等非动词性此类的使用频率很高。据周志培(2003:390)统计显示截选如下:(1)“邓小平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及英译 语言总 数名 词 介 词 动 词 助 动 非限 定动 词 代 词 形容 词 副 词 数 词 连 词 量 词 冠 词 汉语词数636 167 11 186 27 41 70 70 39 17 8 % 26% 2% 29% 4% 7% 11% 11% 6% 3% 1% 英语词数907 238 99 105 19 30 98 104 43 28 5 84 % 26% 11% 12% 2% 3% 11% 11% 5% 3% 7% 9% (2)“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在中国欢迎宴会上的讲话”及汉译文 语言总 数名词介词动词助动非限定 动词 代词形容 词 副词数 词 连词量词冠 词 汉语词数324 99 9 72 5 36 22 42 15 13 2 % 31% 3% 22% 2% 11% 7% 13% 4% 4% 0.6% 英语词数366 91 49 41 1 9 39 50 22 13 23 28 % 25% 14% 11% 0.2% 2% 10% 14% 6% 4% 6% 8% 上述结果表明,若要在英汉互译中,若要翻译出地道的T arget Text,就应当尽量符合Target Language的表达习惯。这必然包含必 要的词性转换。在进行英译汉时,根据需要将英文中的名词,介词等

浅谈英汉数字的文化差异与翻译

浅谈英汉数字的文化差异与翻译 内容摘要 世界上任何一种语言都是植根于特定的文化背景之中,反映着特定的文化内容。语言中数字是反映客观物质世界的规模、大小的数和量,而由于各自语言中所包涵的文化传统、思维观念、以及对数字的感知取向不同,故而赋予数字的社会文化涵义也不尽相同。本文主要针对中西方对数字不同的传统观念、英汉语言中数字包含的内涵意义以及在英汉文学及生活中碰到的有关数字的翻译等,来探讨英汉数字文化的差异,为跨文化交际提供便利。 关键词:英汉数字;内涵意义;翻译;实指义;虚指义;词汇空缺 Abstract Every language in the world takes root in a special cultural background, and the language reflects the contents of the culture. Figure is the count and quantity which reflects the scope and size of the objective world. The social meanings of figure are different because there are some differences in cultural tradition, the concept of thinking and the understanding and using of the figure among all kinds of languages. This paper is to discuss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English and Chinese figure from the traditional conception, the meanings of the figure and the translation with figure between the two languages. The aim from which is expected to make an advantage in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Key words: figure in English and Chinese; implied meaning; translation; grammatical meaning; false meaning; vocabulary vacancy “语言与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语言的使用离不开人,而人又离不开某个特定的社会文化。” [1](p477)“在跨文化交际活动中,参与的各方不仅要熟悉本民族的语言和文化,而且要充分了解对方的语言和文化,特别是本民族文化与他民族文化的差异,只有这样才能使交际顺利进行下去。”[2](p480)数字是随着人类文明的产生和发展而产生和发展的。数字作为一种特殊的语言符号,在英汉两种语言中都被赋予了丰富的文化内涵。本文主要从中西方对数字不同的传统观念,英汉两种语言中数字蕴涵的不同意义及英汉文学中和生活中碰到的有关数字的翻译等来探讨英汉数字文化的差异,以便消除英汉交际中的理解障碍。 一、英汉数字的文化内涵差异 在古老的传统中,数字具有神圣的意义,还具有主吉凶的宗教迷信色彩。不同的民族对数字的选择性和不同的偏爱,都有着深刻的民族文化的烙印。下面就几组具有代表性的数字进行对比分析。 (一)、“三”与“九” 1、“三” 汉语中带“三”的习语有很多,如“三思而后行”、“垂涎三尺”、“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三句话不离本行”、“一日不见,如隔三秋”、“余音绕梁,三日不绝”、“三头六臂”、“三教九流”、“三令五申”等。中国人对“三”的垂青是有因可循的。《说文解字》云:“三,天地人之道也”,可见“三”的本义就是代表天、地、人,即上为天,下为地,中为人。在历史进程中,人们还逐渐认识到:时间有昔、今、未之分,空间有上、中、下之分,方位有左、中、右和前、中、后之分,似乎有三就能代表全部,“三”因此隐含完全、完美之意在内,并且积淀在中国人的潜意识中,从而人们在生活中不自觉地运用“三”来归纳事物,指导行动。在古代,“三”的运用更是奥妙无穷,甚至带有某些神秘意味。在政制结构上,有“三公”(西周时指:太师、太傅、太保;西汉时指丞相、太尉、御史大夫;东汉时指太尉、司徒、司空);军事编制上,有“三军”(海军、陆军、空军);教育上有“三学”(述学、评学、考学);科举有“三试”(乡试、会试、殿试);录取有“三甲”(状元、榜眼、探花);祭祀要供“三牲”(牛牲、羊牲、猪牲);敬酒要“三献”(初献、亚献、终献);行礼要“三跪”

英汉对比与翻译

华 中 师 范 大 学 本 科 生 课 程 论 文 论文题目 English-Chinese Contrast and Translation 完成时间 2013.05.31 课程名称 英汉对比与翻译 专 业 辅修第二学位英语专业 年 级 2010英语第二学位辅修本科生 注:本科生须在规定期限内完成课程论文,并用A4页面打印,加此封面装订成册后,送交评审教师。教师应及时评定成绩,并至迟在下学期开学后两周内将此课程论文及成绩报告单一并交本单位本科生教学秘书存档。 姓 名 郭培斌 学 号 2010210596 成 绩 评卷人

English-Chinese Contrast and Translation I. Introduction I have learned the “Comparison of English and Translation:An Introduction ” for a semester and I would like to talk about some of my own understanding of this course here . II. Native Language Transfer in first language learning : Interference or Facilitation ? Some people may ask what is language transfer . Transfer is the influence resulting from th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target language and any other language that has been previously acquired . (Od-lin , 1989 : 27 ) We could divided translate into two part : Negative Transfer and Positive Transfer . By awareness of th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two languages can facilitate first language learning . 2.1 Negative Transfer To sum up , there are probably three causes would form negative transfer . Firstly , analogical use of one’s prior knowledge of the mother tongue makes us study Chinese-style English easier . Secondly , Confusion comes from scanty knowledge of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two languages . Thirdly , we always unconscious falling back on the mother tongue since customary . For a few example : 2.1.1 The writer likes writing at light (night) . The sound /n/ does not exist in some Chinese dialects and /l/ serves as a substitute . 2.1.2 He only eat two meal a day . Neither nouns nor verbs have inflections in Chinese . 2.1.3 Shanghai is said to have thirteen million population . The noun renkou , the Chinese equivalent of “population ”can have a numerical pre-modifier . 2.1 4 He suggested me to accept this offer . The verb jianyi , the Chinese equivalent of “suggest ” can be used in VOC pattern in Chinese . 2.1.5 --Your English is wonderful . --No , no . My English is still poor . The negative reply to a compliment is considered in Chinese as modest and courteous . We could turn negative transfer into positive by making analysis on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two languages and arouse the learner’s awareness of avoiding or reducing errors from analogy . III. Contrast and Translation : Enlightenment on translation from the contrast

英汉翻译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英汉翻译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翻译是信息交流过程中极其复杂的社会心理现象。语言知识是翻译的基础。此外,翻译还涉及到推理、判断、分析和综合等复杂的心理认识过程。翻译的方法和技巧是翻译工作者在长期的实践中根据两种语言的特点总结归纳出来的一般规律。这些规律可以指导我们的翻译实践,使我们能更自觉、更灵活地处理翻译过程中所遇到的各种语言现象。下面就英译汉中的一些方法和技巧结合翻译实例作一概述。 1.词义的选择 一词多义和一词多类是英汉两种语言都有的一种语言现象。因此,在平日的翻译练习和测试中,我们在弄清原文句子结构后,务必注意选择和确定句中关键词的词类和词义,以保证译文的质量。通常可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考虑词义选择: 1)根据词在句中的词类来选择词义 例如:Cen sorship is for the good of society as a whole. Like the law, it con tributes to the com mon good. [译文]:审查是为了整个社会的利益。它像法律一样维护公众利益。 [注释]:本句中like作介词,意为”像……一样”。但like作动词用,则意为”喜欢;想要”。例如:He likes films with happy endings.(他喜欢结局好的电影。)又如:Would you like to leave a message?(你要不要留个话儿?)此外,like 还可以作形容词用,意为 "相同的",如:Like charges repel; uni ike charges attract, 电荷同性相斥,异性相吸。)2)根据上下文和词在句中的搭配关系选择词义 例 1 Accord ing to the new school of scie ntists, tech no logy is an overlooked force in expa nding the horiz ons of scie ntific kno wledge. [译文]:新学派的科学家们认为,技术在扩大科学知识范围过程中是一种被忽视的力量。 [注释]:school 一词常被误译为”学校”,其实,school还有一个词义"学派”。可见,正确选择词义对译文质量有重要影响,而文章的上下文和逻辑联系是翻译中选择词义的重要

文化差异对英汉翻译的影响

[摘要]文化对语言的形成、发展和变化产生着深刻的影响。语言与文化有着紧密的关系。中西文化的差异可以在各自的语言上从不同的方面反映出来,并且对英汉翻译过程中的语义理解和传达产生一定的干扰和影响。本文主要从地理环境、历史背景差异,社会风俗习惯差异和宗教文化差异这三个主要方面,分别论述了中西文化差异对英汉翻译造成的影响,提示大家要充分了解中西文化背景,在真正理解原文内涵的基础上,精确译出原文。 [关键词]文化差异英汉翻译 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如文学、艺术、教育、科学等等。而语言是人类思维的外在形式,人们通过语言来表达内心的丰富思想,进行相互间的思想感情交流。文化对语言的形成、发展和变化产生着深刻的影响。事实上语言并不是一种隔离的现象孤立地存在,语言是文化的一个整体的部分。文化是语言的内容,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语言与文化是密不可分的。中西文化之间存在着差异,可以体现在地理环境、社会习俗、宗教信仰、历史典故等多方面。这些差异可以在各自的语言上从不同的方面反映出来,并且对英汉翻译过程中的语义理解和传达产生一定的干扰和影响。所以在英汉翻译活动中,必须要考虑到中西文化差异的问题,从各自文化的角度充分理解原文的涵义,并采取适当的语义表达方式,精确地译出原文。在本文中,将从以下几个主要方面分别探讨文化差异对英汉翻译的影响。 一、地理环境、历史背景差异对英汉翻译的影响 由于所处的地域不同,相应地就有不同的自然条件和地理环境。地理环境的不同会引起文化上的个性和差异,形成一些独特的文化概念。这些文化差异都会体现在语言中,对英汉翻译产生一定的影响。例如,中国东临大海,西部为高山,所以在中国,“东风”是“春天的风”,“西风”却是凛冽的。而英国的地理环境与中国相反,英国西临大西洋,报告春天消息的却是西风。西风在英国人心中是温暖宜人的。英国著名诗人雪莱的《西风颂》就是对温暖西风的讴歌:“It’s a warm wind, the west wind, full of bird’s cries”(那是温暖的风,温暖的西风,伴随着百鸟欢唱)。在英汉翻译中要充分理解这些差异,才能更好地理解原文。再如,英国的天气变化无常,所以人们见面爱谈论天气。“Lovely day, isn’t it? ”(天气多好啊)。而中国人见面打招呼则会说,“去哪儿啊?”,“吃饭了吗?”。 与地理环境一样,中西文化的历史背景也会反映在语言中。在英语中,与Dutch有关的词语往往带有贬义。如Dutch act(自杀),Dutch courage(酒后之勇),I got mad and I talk like a Dutch uncle.(我勃然大怒,于是就严厉地训人),If it is the fact, I’m a Dutchman(如果这是事实,我就不是人)。因为在17世纪初,英国和荷兰曾经激烈交战二十多年,使英国大伤元气,所以英国普通民众对荷兰人恨之入骨。这一历史背景,使英语带有了民族性,理解了这一点,我们就不难理解这些英文的真正含义了。 二、社会风俗习惯对英汉翻译的影响 在社会风俗习惯方面,欧美人和中国人也存在很多差异,这对翻译也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同一件事物,不同的文化背景,看法大相径庭。比如,龙是古代汉族人崇拜的图腾形象,象征着吉祥、尊贵、权势和奋发向上。我们自称是龙的传人,意思是一个伟大而杰出的民族。龙是比喻皇帝,凤是比喻皇后。在汉语中,有关龙和凤的词语大都是褒义的,如藏龙卧虎、龙飞凤舞、生龙活虎、龙凤呈祥等。但是在英语中,dragon却含有不好的意思。这是因为在《圣经》中

英汉语言系统对比与翻译

英汉语言系统对比与翻译 一、被动与主动 (一)英语多用被动式原因 1、施事的原因。 2、句法的要求。 (1)为了使句子承上启下、前后连贯、便于衔接。 (2)为了使句子平衡。 (3)修辞的考虑。 (4)文体的需要。 (二)汉英多主动式原因 1、汉语被动式的使用受到限制。 2、使用受事主语(Receptor subject)导致大量的“当然被动句”。 3、当不需要或不可能说出施事者的时候,汉语可以采用无主句或主语省略句来保持句子的主动形式。 4、当施事者难以指明时,汉语还可以采用通称(generic person)或泛称作主语。 5、当不便使用被动式时,汉语可采用某些转换式来表达被动意义。 (1)处置式(即“把字式”或“将字式”) (2)“为……所”式。 (3)“是……的”式。 (4)“……的是” (5)“……加以/予以”式。 二、物称与人称(Impersonal vs Personal ) (一)、英语常用非人称,主语汉语常用人称主语 1、用抽象名词或无生命的事物名称作主语。 2用非人称代词“it”作主语。代词“it”除了用来代替除人以外的生物或事物之外还广泛用作填补词expletive。 (二)英语常用被动式,采用物称表达法:汉语常用主动式,采用人称、泛称或隐称表达法。 三、静态与动态(Static vs. Dynamic) 1、名词化倾向是英语的特征之一 2、名词作为施事者对动词的替代 3、名词构成标题式短语对形容词的替代 4、名词优势引起的介词优势 5、动词的弱化 6、形容词副词对动词的替代 7、动词连用是汉语的常态 8、动词可以充当汉语的任何句子成份 9、汉语句子中的动词可重复重叠

英汉词语对比与翻译【打印版】

英汉词语对比与翻译 --- 系统、语义及其他 词类在英汉语中使用的频率有差异 1.我成功了。 I was in success. 2. The old man cast impatient glances at the clock. 这位老师不耐烦地看了看钟。 3.他初出茅庐,没有什么经验。 He is a green hand 4. On entering the door I remembered the doll I had broken. I felt my way to the hearth and picked up the pieces. I tried vainly to put them together. 一进门,我就想起来了被我摔碎的娃娃。我摸索着走到壁炉跟前,捡起了碎片。 A Contrastive Study of English and Chinese --- 英汉语对比研究 人到齐就开会。 The meeting will begin when all are here. 不要人云亦云。 Don’t say what others have said. 帐单撕碎了。 The bill was torn to pieces. 问题解决了。The problem was solved. 你再说一个字,我马上走。 If you should say one more word, I would go at once. 你死了,我去当和尚。 If you should die, I would go and be a monk. 1.人在阵地在。 The position will not be given up so long as we are still living.(Condition 条件) 2.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If one has no long-term considerations, he will find trouble at his doorstep.(Condition 条件) 3.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 Sickness comes like an avalanche(雪崩) , but goes like reeling silk. (Contrast, Opposition 对照、转折) 4.我来他已去。 He had left when I arrived.(Time Order 时间先后) 5.他人老心不老。 Although he has aged physically, he remains young at heart. (Concession 让步) Look at the sentence structures of the two languages from another perspective: 1.我的小子他很调皮。 My little grandson is very naughty. 2.那所房子你们早该修了。 You should have repaired the house. 3.英语这门语言,学会它可不容易。 It is by no means easy to learn the English language. 4.这里建大桥,我看行不通。 I don’t think it workable to build a bridge here. 1.志同道合,友谊才会持久。 Friendship will last only if it is based on a common goal. Only if friendship is based on a common goal, it will last. 2.天下雨,运动会延期了。 The sports meet was postponed because of rain. Because of rain, the sports meet was postponed. 3.We saw many signs of occupation while strolling along a street past a major concentration of the huts (棚户区)not far away from the Central Avenue.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