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软件无线电技术实验资料报告材料_实验三

软件无线电技术实验资料报告材料_实验三

软件无线电技术实验资料报告材料_实验三
软件无线电技术实验资料报告材料_实验三

电子科技大学

实验报告

学生:志学号:23 指导教师:莹

:634897551qq.

一、实验室名称:通信信号处理及传输实验室

二、实验项目名称:数字上下变频

三、实验原理:

1、数字上/下变频的理论基础

通常的无线通信都是通过载波调制信号来实现。这意味着产生了数字基带信号后,需要将信号通过数模(DA)转换,由射频端调制到某个载波频段进行发送。这个将基带信号调制到高频载波频段的过程就称为上变频。反之,在接收机端将模数(AD)转换后的高速率高频带数字信号转换为低速率的基带信号,即将中频或者高频信号搬移到基带或者低频波段的过程就称为下变频。

因此,上变频和下变频的概念分别是指把信号搬移到更高或更低的频率上。这可以通过信号()t c与一个复旋转向量相乘得到,结果为:

()()t f j c

=(3.1)

t sπ2

e

t c

f代表搬移的频率,通常称为载波频率。

其中,

c

复数信号的实部和虚部也可以分别称做同相分量或正交分量。

数字上变频和下变频就是对上式进行数字化。这就意味着信号和复向量都要用量化的样本来表示。引入满足采样定理的采样周期T,这样,数字上变频和下变频可以写为:

()()kT f j c

sπ2

=(3.2)

kT

c

e

kT

进行上变频还是下变频是由频率c f 的符号决定。因此只要对其中一种情况进行讨论即可。我们假设对接收到的信号在模拟前端对整个接收带宽进行下变频,然后进行滤波。

假设信道可位于带宽为Band 的频带(波段)的任何位置,频带包含所需信道加上干扰邻道。如图1所示。对信号进行下变频可以得到图2。邻道干扰可以通过信。

为了分析方便,我们假设中频信号为单频形式,暂不考虑邻道及其他干扰。

1)数字下变频的时域分析:

数字下变频的目的是把所需的分量从载波频率加搬移至基带。模拟中频信号为单频形式:

()()0cos c c t t ω?=+ (3.3)

其中c ω表示信号频率,0?表示信号初始相位。

同时假设用于正交解调的两路数字本振的初始相位为0,那么模拟中频信号经过A/D 后得到的信号形式为

()()()()()[]∑+∞-∞=-?=

?=k T kT t kT c t P t c kT C δ (3.4)

可见信号()kT C 是原信号()t c 在 ,2,,0T T t ±±=处的一些离散值。因此A/D 输出的最终信号形式为:

[]()0cos ,c c k kT ω?=+ 0,1,2,k =±± (3.5)

那么,此信号经过正交数字解调后的信号形式 (设信号频率和本振频率相同,即

c p ωω=)可以表示如下:

I 路:

()()()()()0cos cos cos I p c p s k c k kT kT kT ωω?ω=?=+?

()()001cos 2cos 2

c kT ω????=++?? (3.6) Q 路:

()()()()()0cos cos sin Q p c p s k c k kT kT kT ωω?ω=?=+?

()()001sin 2sin 2

c kT ω????=+-?? (3.7) 可以看出:数字正交解调输出包括两项,其中第1项为解调过程中引入的高频分量,第二项为所需要的低频分量。

2)数字下变频的频域分析:

输入模拟中频信号的频谱为:

()()()00j j c c c F e e ??ωπδωωδωω-??=?-+?+?? (3.8)

此信号经A/D 变换后的输出信号频谱为:

()()()()112222s T c c k k F P F F T

T ππωωωδωωππ+∞=-∞????=?=-? ???????∑ 12c k k F T T πω+∞=-∞??=- ???∑ (3.9) 经过数字正交解调后的频谱:

I 路:

()()()1222Is p p k k F T T ππωπδωωδωωδωπ+∞=-∞????=?-++?-

?????∑ 22p p k k k T T T π

ππδωωδωω+∞=-∞??????=--++- ? ?????????∑ (3.10) Q 路:

()()()1222Qs p p k k F j T T πππωδωωδωωδωπ+∞

=-∞????=?-++?- ?????∑ 22p p k k k jT T T πππδωωδωω+∞=-∞??????=--++- ? ?????????∑ (3.11)

应该注意的是,实际上发射机和接收机的本振是不同步的。因而,经过接收机下变频后的信号与发射信号之间存在相位和频率偏差,必须进行校正。

2、VHDL实现数字上/下变频

在程序中,我们先对AD输入的信号进行采样,然后将采样后的数据与部的1MHz正弦载波信号值表相乘,再通过DA发送出去。

(1)1MHz正弦载波信号的产生

由于实验箱中输入信号的采样率是16MHZ,要产生1MHz的正弦载波信号,我们可将1MHz的正弦信号离散化为16个样本,等效于用16MHZ的时钟采样,即:sin(2*pi*f*n/fs),其中f=1MHz,fs=16MHZ→sin(2*pi*n/16) 其中,n的取值为0到15,也就完整地表示了这个调制正弦信号的一个周期。在离散化之后,我们再进行一个幅值上的放大,这里我们以乘以511为例,最终得到的一个样本用10bit长的向量来表示。

在程序中,我们用变量dc_array来表示调制正弦信号modulation_signal,它是一个包含16个元素的数组,每个元素都是一个长度为10bit的向量。(2)上变频过程

上变频过程其实就是输入信号uc_din(经过AD之后长度也为10bit)与调制信号modulation_signal的相乘过程。

四、实验目的:

1.理解数字上/下变频的原理,了解无线通信中进行上/下变频的原因。

2.分析上/下变频后信号时域和频域波形的变化。

3.能够基于ISE编写并调试FPGA上下变频程序。

五、实验容:

(1)数字上/下变频基础验证实验,观察并记录上/下变频后信号时域和频域波形的变化;

(2)编写VHDL程序,完成基于FPGA的数字上/下变频实验。

六、实验器材(设备、元器件):

计算机、软件无线电实验箱、信号发生器、示波器、DSP仿真器、FPGA仿真器、+5V电源

七、实验步骤及实验数据结果分析:

1. 数字上/下变频基础实验

通过实验平台的菜单窗口提示,利用键盘选择菜单容,逐级进入该实验操作界面,根据操作步骤的提示,利用示波器在指定接口进行输出信号波形观察。具体步骤如下:

检查实验平台左上方和右下方的Power Switch是否处于关闭(OFF)状态;

检查实验平台的电源线是否连接正确,若连接正确,实验平台右下方的Power Ready指示灯会亮起;

将实验平台左上方的Power Switch置为开启(ON)状态,实验系统进入启动状态,观察实验平台中部的显示屏直至进入“高级软件无线电教学系统”;

按下“确认(回车)”键进入系统实验列表;

对于基础实验,选择“1”按Enter键,屏幕显示“进入实验中,请稍候”提示框,直至进入基础实验列表;

对于扩展实验,在ARM界面选择进入->扩展实验->FPGA扩展实验->上下变频实验;

(1)数字上变频

A、选择“2”进入数字上变频实验;

B、在按“确认(回车)”后,进入数字上变频实验仿真实验窗口;

C、将能产生正弦信号的函数信号发生器与实验平台的RXI端口连接,正弦单频信号的幅度不要超过2V,信号频率设为1MHz;

D、按照软件无线电实验平台软件界面的提示进行后续操作;

E、将示波器分别观测实验平台TXI和TXQ端口,通过示波器观察输出波形和频谱。

根据示波器上产生波形的频谱图,观察并记录发送波形经过上变频后的频谱特征:

(2)数字下变频

A、选择“3”进入数字下变频实验;

B、在按“确认(回车)”后,进入数字下变频实验仿真实验窗口;

C、将能产生正弦信号的函数信号发生器与实验平台的RXI端口连接,正弦单频信号的幅度不要超过2V,信号频率设为1MHz ;

D、按照软件无线电实验平台软件界面的提示进行后续操作;

E、将示波器分别观测实验平台TXI和TXQ端口,通过示波器观察输出波形和频谱。

根据示波器上产生波形的频谱图,观察并记录发送波形经过上变频后的频谱特征:

2.数字上/下变频扩展实验

A、在ISE中编译uc_dc工程,然后通过JTAG仿真口将比特文件下载到FPGA 中;

B、用信号发生器发送600KHz正弦波到平台的RXI端口;

C、在ARM控制端的显示界面中按ENTER;

D、用示波器观测平台的TXI、TXQ端口,查看变频前后的波形和频谱。

E、改变数字调制信号频率,将代码中固化的1MHz的正弦信号换为2MHz,并采取相同的幅度放大。(提示:511*sin(2*pi*f’*n/fs) = 511*sin(2*pi*n/8),其中n的取值是从0到7,将8个样本值转换成二进制数。具体的样本请学生自行完成。

八、实验结论:

电子工程训练课程实验报告无线蓝牙小车

题目:基于STC15W4K32S4的蓝牙智能小车 课程名称: 学院(系): 专业: 班级: 学号: 实验序号: 学生姓名: 成绩: 2016 年11月4日

成绩评定

电子安装实验室安全守则 (请在下一页手抄一份安全守则) 1、每次实验前,认真预习准备,仔细阅读实验安全守则,严格按照 安全规范进行实验,确保实验安全; 2、桌面要保持整洁,不允许有杂物,禁止将水杯、瓶装水放在桌面; 3、电烙铁在使用前,必须检查电源线有无烫损漏线情况,一经发现, 立即找老师进行安全处理; 4、电烙铁长时间不使用,应将电源线拔掉;电烙铁使用后,应放回 烙铁架中,以免烫伤物品; 5、实验结束后,必须拔掉电烙铁的电源线;已经加热的电烙铁,必 须冷却后再放入抽屉中; 6、焊锡中含铅,不要含在口中,实验结束后要洗手; 7、稳压电源在使用前,应先调好要使用的电压,再进行线路连接, 并确保连接的极性正确; 8、抢救触电人员时,应首先切断电源或用绝缘物体挑开电源线,使 触电者脱离电源,千万不要用手拖拉触电人员,以免连环触电; 9、实验结束后,必须关闭桌面电源开关,将桌面收拾干净,工具物 品整理好。

题目: 1 设计要求 以STC15W4K32S4单片机为核心,设计焊接并且调试一个实际的单片机控制系统,通过蓝牙实现用手机控制小车的动作状态。 (一)焊接:在实现基本功能的前提下焊接好设计的系统,尽量使其稳定焊点稳定,焊接美观。 (二)最小系统与电源:利用7505稳压芯片实现输入电压转为五伏稳压电源输出。 (三)功能实现:实现用手机自制app或者蓝牙串口助手控制小车前进方向以及行驶速度。 2 设计分析及系统方案设计 围绕STC15W4K32S4单片机,把系统的设计规划分为两部分 硬件部分: (一)设计并且绘制原理图 (二)按照原理图焊接电路板 软件部分: (一)编写实验程序 (二)系统调试 将单片机的p0口用于驱动lcd1602,p4.5,p2.7,p2.3,p2.2用于输出pwm控制电机。P3.0与p3.1用于与主机通信并且用于蓝牙串口通信。 3 各功能模块硬件电路设计 (一)最小系统 由于STC15W4K32S4的性能已经进行了优化,所以不同于以往所接触的单片机,它的晶振已经集成化,不用再搭建最小系统电路。 (二)电源电路 将输入电压转为5v稳压电源输出 (三)LCD液晶屏电路

软件开发实验报告doc

软件开发实验报告 篇一:软件开发实验报告 本科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软件开发环境与工具实验报告 实验项目:CASE工具PowerDesigner的使用 实验地点:专业班级: 指导教师: XX年10月22日 本科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软件开发环境与工具实验报告 实验项目:搭建Visual Studio开发环境,设计实验地点:致远楼B303指导教师:崔秀娟XX年9月28日 篇二:软件开发平台实验报告 课程设计报告 课程名称: 软件开发平台与工具任课教师: 姓名: 学号: 1. 引言 1.1. 课程设计项目 1.2. 背景简介从编程之初,便免不了和方法,类,接口之类的东西打交道。久而久之,自然会对此进行总结,

由此而产生了开发平台。而今中国的程序员之中,有很大一部分都是编一些企业MIS、政府MIS之类的程序。其主要工作就是对数据进行一下增删改查的操作,对MIS系统做一些基础的管理而已。软件开发平台有两种平台模式:一种是传统的C/S架构模式,一种是现在流行的B/S架构模式。B/S 架构模式是随着互联网的流行,自然又要求以互联网为基础,把这些都网络化,以实现网络资源共享,而不是传统的单机模式。这便激发了软件开发者的创造力,形成了软件开发平台的B/S架构模式(web开发平台)。对于web开发平台,我的个人理解是: 1.以web 2.0为基础,基于互联网的B/S架构的软件。它本身也是一个软件,只不过不是最终的软件产品,而是用于二次开发的软件。 2.用于实现各类业务系统,如CRM、MIS、ERP、HIS、OA 等等的开发。web开发平台本身就是一个二次开发平台,他不同于诸如eclipse等这样的开发工具,需要写大量的代码来完成各个业务模块,二次开发平台只需要设计好自己的数据结构,进行一些简单的配置、拖拉等操作就可以完成业务系统的开发。 3.能够快速的实现各种报表包括复杂的图表报表的设计制作,传统的编码式开发需要自己去编写想要的各种报表,而运用开发平台就简单多了,可以很轻松的配置出各种报表。

重庆邮电大学-软件技术基础--实验报告(耿道渠)

《软件技术基础》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顺序表的操作 班级学号姓名 第9 周星期 2 、5,6 节成绩 一、实验目的: 1、掌握顺序表结构的实现方式; 2、掌握顺序表常用算法的实现; 3、熟悉利用顺序表解决问题的一般思路; 4、参照给定的顺序表的程序样例,验证给出的顺序表的常见算法,领会顺序表结构的优点和不足。 二、实验内容: 1、设计一个静态数组存储结构的顺序表,要求编程实现如下任务:(1)建立一个顺序表,首先依次输人整数数据元素(个数根据需要键盘给定)。 (2)删除指定位置的数据元素(指定元素位置通过键盘输入),再依次显示删除后的顺序表中的数据元素。 (3)查找指定数据的数据元素(指定数据由键盘输入),若找到则显示位置,若没有找到则显示0。 2、使用顺序表实现一个电话本的管理程序,电话本中的每条记录包括学号、姓名、手机号码和固定电话四项。要求实现菜单、初始化、添加、删除和显示等功能。 三、实验结果:

四、实验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第一次编写C++,感觉力不从心,回去多看看PPT。

五、实验心得体会: 对顺序表的一些常用语句不熟悉,对顺序表的整体思路理解不深刻以后要加强练习 附:源程序(自行编写或修改的程序。若为修改程序请注明修改部分的功能,若为书上实例则可不附。)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define MAXSIZE 20 using namespace std; int num; typedef struct { string student_number; string name; string tel; string home_phone; int id; } TEL; void shuaxin(TEL *); void delet(TEL *);

软件工程实验报告最终版

合肥师范学院实验报告册 2012 / 2013 学年第一学期 系别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 实验课程软件工程 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班级2010级计算机应用 姓名马军福董国运李思贤 学号1010411024 1010411008 1010411076 指导教师范庆春

实验一:结构化方法建模的基本应用 1.实验目的 (1)了解Visio工具软件的功能特色、安装、工作环境和基本操作等基本知识; (2)掌握应用Visio工具的基本使用方法和基本绘图操作; (3)熟悉结构化分析建模的基本应用。 2.实验内容 (1)使用Visio 建立期刊管理系统的实体-关系图; (2)使用Visio 建立期刊管理系统的数据流图。 3. 实验要求 使用Visio 建立期刊管理系统的实体-关系图、数据流图。数据流图要绘 制三层。 4.实验结果和体会 (1)需求陈述 在图书管理系统中,管理员要为每个读者建立借阅账户,,账户内存储读者的个人信息和借阅记录信息。持有借阅卡的读者可以通过管理员借阅、归还期刊,读者可通过互联网或图书馆内查询终端查询期刊信息和个人借阅情况,以及续借期刊。 借阅期刊时,先输入读者的借阅卡号,系统验证借阅卡的有效性和读者是否可继续借阅图书,无效则提示其原因,有效则显示读者的基本信息。然后输入要借阅的书号,系统查阅图书信息数据库,显示图书的基本信息。最后提交借阅请求,若被系统接受则存储借阅纪录,并修改可借阅图书的数量。归还期刊时,输入读者借阅卡号和期刊号,系统显示读者和期刊的基本信息供管理员人工审核。如果有超期借阅或丢失情况,先转入过期罚款或期刊淘汰处理。然后提交还书请求,系统接受后删除借阅纪录,并登记修改可借阅期刊的数量。 期刊管理系统包括:1.读者信息管理a:借阅请求b归还请求c:查询请求d:修改自身信息2.期刊管理a:修改书目、出版日期、编辑b:增加书目数据、删除书目数据。3.期刊借阅a:增加所借读者信息b:删除所借读者信息4.期刊查询a:已借出图书列表b:未借出图书列表5.期刊的征订6.期刊内容登记题目、作者姓名、作者单位7.期刊内容查询

无线话筒实验报告讲解

无线话筒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 1. 了解无线话筒的构造与工作原理; 2. 掌握调频发射机整机电路的设计与调试方法,以及高频电路的调试中常见故障的分析与排除; 3. 以小功率调频发射机为例,学会如何将高频单元电路组合起来实现满足工程要求的整机电路的设计与调试技术; 4. 巩固理论知识,提高实际动手能力和分析能力; 5. 增强与同学之间的交流与合作能力。 二、实验仪器与工具 (1)直流稳压电源一台; (2)数字万用表一只; (3 )示波器(≥100MHz) 一台; (4)调频收音机(87~108Hz) 一台; (5)烙铁,镊子,斜口钳若干; 三、系统原理分析 调频系统的组成: 对于小功率的调频无线话筒,设计时在保证技术指标的前提下,应力求电路简单、性能稳定可靠。单元电路的级数尽可能少,以减小级间的相互感应、干扰和自激。本实验设计中采用的调频发射系统如下: 音频放大→高频振荡与频率调制→缓冲隔离→高频功放

图中的高频功放在发射功率较小时可工作于甲类状态(丙类状态要求有较大的功率激励)。 主要技术指标: ●发射功率P A:一般是指发射机输送到天线上的功率。只有当天线的长度L和发射频率的波长可以比拟时,天线才能有效地将信号发射出去。 ●工作频率或波段:发射机的工作频率是指其载波频率,应依据调制方式,在国家有关部门所规定的范围内选取。调频广播频段规定为87MHz~108MHz。 ●总效率:总效率=发射的总功率/消耗的总功率 ●输出阻抗:对调频广播而言,一般要求输出阻抗为50欧姆,对电视差转而言一般要求75欧姆 ●残波辐射:残波辐射是指杂波功率与有效输出功率之比 ●信杂比:信杂比是指已调波在规定的频偏情况下经理想解调后又用信号功率和载波功率之比 ●失真度:失真度是指已调波在规定的频偏情况下经理想解调后输出单音频信号的失真度 ●频率响应:频率响应是指已调波在规定的频偏情况下经理想解调后输出音频的幅频响应

软件工程 实验报告

v1.0 可编辑可修改 院系:计算机科学学院 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年级: 2013级 课程名称:软件工程 组员:司少武(1135) 兰少雄(1136) 张宇(1133) 纳洪泽(1132) 指导教师:刘卫平 2015年 12月 26 日

聊天室 1 前言 即时消息系统的研究现状 即时消息系统[1](Instant Messenger,IM)是一种在后 PC 时代兴起的,以Internet 网络为基础的,允许交互双方即时地传送文字、语音、视频等信息,能够跟踪网络用户在线状态的网络应用软件。即时消息系统产生有着深刻的社会原因:人们都有渴望社交,获得社会尊重、实现自我的需求,这正是即时消息软件风行的原动力,而物质文明的日益发达所带来副作用,又使得人们习惯与周围的人保持距离,以致人们更愿意对陌生人敞开心扉,在网络中可以跨越年龄、身份、行业、地域的限制,达到人与人、人与信息之间的零距离交流。从这点上讲,即时消息系统的出现改变了人们的沟通方式和交友文化,大大拓展了个人生活交流的空间。 本工程的主要内容 随着互联网逐步普及,人们的生活和工作也越来越离不开信息网络的支持,而聊天室是人们最常见,最直接的网上交流的方式。本聊天系统以聊天交流为主,为广大用户提供一个借助网络进行人际交往的平台,也是网络与现实最贴近的实用型网站。本文所介绍的网络聊天系统是基于开放的JAVA应用程序开发设计的,其主要特性是能动态、实时的完成信息的传递,且具有高效的交互性,更有效的处理客户请求,且具有脱离数据库技术方法,易于维护和更新的特点。 2 需求分析 本系统所要实现的主要功能是当用户聊天时,将当前用户名、聊天对象、聊天内容、聊天语气和是否私聊进行封装,然后与服务器建立Socket连接,再用对象输出流包装Socket的输出流将聊天信息对象发送给服务器端当用户发送聊天信息时,服务端将会收到客户端用Socket传输过来的聊天信息对象,然后将其强制转换为Chat对象,并将本次用户的聊天信息对象添加

电子科技大学软件技术基础实验报告4

电子科技大学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标准实验报告 (实验)课程名称软件技术基础实验 电子科技大学教务处制表

电子科技大学 实验报告 一、实验室名称:校公共机房 二、实验项目名称:二叉树和哈夫曼树 三、实验学时:4学时 四、实验原理: 使用VS2010等C语言集成开发环境(IDE),在微型计算机上对程序进行编辑、编译、连接与运行。通过上机练习掌握二叉树的建立、插入删除,遍历等方法和过程,掌握递归函数在二叉树建立,遍历中的应用,掌握哈夫曼树的最小路径和建立过程。 五、实验目的: 1.熟练二叉树和哈夫曼树的概念和基本操作方法。 2.掌握课程平台使用方法。 六、实验内容: 上机完成所有函数,编程实验,调试运行程序并完成报告。 七、实验器材(设备、元器件): 硬件要求:普通pc机,1G内存,100G硬盘空间即可。 软件要求:Windows 7,包括C编译器的IDE。 八、实验步骤、实验编程与运行结果: 下面建立该二叉树并展示输出结果: #include #include typedef struct bnode

{ int data; struct bnode *lc,*rc; }; struct bnode* create() { struct bnode *tree=NULL; char ch; ch=getchar(); if(ch=='_') tree=NULL; else { tree=(struct bnode *)malloc(sizeof(struct bnode)); tree->data=ch; tree->lc=create(); tree->rc=create(); } return tree; } //先序遍历(根左右)--递归 int preorder(struct bnode *root) { putchar(root->data); if(root->lc!=NULL) preorder(root->lc); if(root->rc!=NULL) preorder(root->rc); } //中序遍历--递归 int inorder(struct bnode *root) { if(root->lc!=NULL) inorder(root->lc); putchar(root->data); if(root->rc!=NULL) inorder(root->rc); } //后序遍历--递归 int postorder(struct bnode *root) { if(root->lc!=NULL) postorder(root->lc); if(root->rc!=NULL)

安徽工业大学软件工程实验报告

《软件工程》实验报告 姓名:江文杰 学号:139074333 班级:网133 指导老师:周兵

一.实验目的 1.能按照软件工程的思想,采用面向过程的方法开发出一个小型软件系统。 2.在软件系统开发过程中,能综合利用一门编程语言和软件工程等多门课程的知识。 3.培养良好的软件开发习惯,了解软件企业文化。 4.掌握结构化数据流分析技术。 5.掌握结构化程序设计的基本概念与技术,并且养成良好的编码风格。 6.掌握单元测试的一般步骤及技术。 7.掌握集成测试的一般步骤和技术。 二.实验内容 1.软件需求分析 ①、功能需求分析 ·输入一个年份(1-3000),然后显示12个月的月历 ·能解决闰年和平年问题 ·能输出显示结果 ②、运行需求分析 ·操作系统:Windows9x, Windows2000, Windows XP及更高版本 ③、数据流图

软件结构图: 2.软件设计与编码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define firstdayof1 1 /* 定义第一年的第一天,星期日=7 */ #define gap " " /* set gap between numbers of dates */ #define dent " " /* set right margin. */ struct info { int month; int firstdayofmonth; int daysofmonth; int leap; }monthinfo;

短距离无线通信实验报告

3.5 无线数据传输控制实验 3.5.1 实验目的 1. 在ZX2530A 型CC2530 节点板上运行自己的程序。 2 .通过发送命令来实现对其它节点的外设控制。 3.5.2 实验内容 实验中一个节点通过射频向另一个节点发送对LED 灯的控制信息,点亮LED 灯或让LED 熄 灭,节点接收到控制信息后根据控制信息点亮LED 或让LED 熄灭。 3.5.3 实验设备及工具 1.硬件:ZX2530A 型CC2530 节点板、USB 接口的仿真器,PC 机Pentium100 以上。 2.软件:PC 机操作系统WinXP、IAR 集成开发环境、串口监控程序。 3.5.4 实验原理 LED 灯连接到CC2530 端口P1_0,程序中应在初始化过程中对LED 灯进行初始化,包括端口 方向的设置和功能的选择,并给端口P1_0 输出一个高电平使得LED 灯初始化为熄灭状态。无线 控制可以通过发送命令来实现,在main.c文件中中添加宏定义#define COMMAND 0x10,让发送

数据的第一个字节为COMMAND,表明数据的类型为命令,同时,发送节点检测用户的按键操作当 检测到用户有按键操作时就发送一个字节为COMMAND 的命令。当节点收到数据后,对数据类型进 行判断,若数据类型为COMMAND,则翻转端口P1_0 的电平(在初始化中已将LED 灯熄灭)。即可, 实现LED 的状态改变。 3.5.5 实验步骤 1. 打开工程,在“物联网光盘\无线射频实验\5 无线控制”文件夹下 2. 将节点类型变量NODE_TYPE 设置为0,编译工程,并下载到ZX2530 节点板中,作为接收节点。 3. 将节点类型变量NODE_TYPE 设置为1,编译工程,并下载到ZX2530 节点板中,作为发送节点。 4. 复位接收节点和发送节点。 5.按下发送节点板上的key1 按键,观察接收节点上led 显示情况 6. 在主程序中添加一个宏定义#define LED_MODE_BLINK 0x02,在对数据的解析中添加对 LED_MODE_BLINK 的解析,让LED 灯每隔250 毫秒闪烁一次,让发送节点发送的数据为 LED_MODE_BLINK (代替LED_MODE_ON,紧接在COMMAND

软件技术实验报告

软件技术实验报告 实验人:班级:12级制药工程班 姓名:许显玉孙永兰 学号:1220403025 1220403028 实验名称:线性表的初始化运算、插入运算、删除运算 实验地点和时间:网3 2013年9月26日 实验环境:VC 实验内容: 建立一个空间容量为10,长度为8的顺序存储空间(参考课件中算法描述)输入数据为教材第24页图2.7,现要求在第2个元素之前插入87,然后在第9个元素之前插入14如下图所示。把插入后的结果打印出来。(参考课件中算法描述)

线性表的初始化运算、插入运算 #include"stdio.h" #include"stdlib.h" #include"string.h" int z; //声明全局变量z,用于计录表中数据的个数 void input(int *v) //输入数据函数:参数为线性表v { int i; //定义变量i,用于循环计数 printf("请输入数据:"); //提示出入数据 for(i=0;i

计算机软件技术基础实验报告Word版

计算机软件基础实验报告 姓名学号实验目的 1. 掌握C语言程序设计方法,并学会上机调试。 2. 熟悉Huffman编码源程序,并构造Huffman树。 实验内容 1.试设计一算法,从包括n个元素的数组中,求最大和最小元素,并使得当n 个元素为有序排列时,元素之间的比较次数仅为n-1次。 2.在给出的Huffman编码源程序基础上,要求画出Huffman树,求出与等长编 码相比时的压缩比。 实验要求 1.根据实验内容编写算法,并用 C 语言进行程序设计。 2. 将所编程序在计算机上调试通过,并全面测试。 实验结果 1.以一个含有8个元素的一维数组{1,2,3,5,7,8,9,12}为例,设计程序如下: #include int maxArray(int x ,int y); int minArray(int x ,int y); int main(void) { int i = 0 ; int array[8]={ 1,2,3,5,7,8,9,12} ; printf; do { scanf("%d",&array[i]); i++; } while(i < 8); int maxTemp = array[0]; int minTemp = array[0]; int maxIndex = 0; int minIndex = 0; for(i=1;i<8;i++)

maxTemp = maxArray(array[i] , maxTemp); minTemp = minArray(array[i] , minTemp); } for(i=0;i<8;i++) { if (maxTemp == array[i]) { maxIndex = i; } if (minTemp == array[i]) { minIndex = i; } } printf; return 0; } 运行结果如下: 2.Huffman编码源程序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typedef struct {unsigned int weight; //结点权值 unsigned int parent,lchild,rchild; //结点的父指针,左右孩子指针 }HTNode,*HuffmanTree; //动态分配数组存储哈夫曼树 typedef char **HuffmanCode; //动态分配数组存储哈夫曼编码表 void CreateHuffmanTree(HuffmanTree &,unsigned int*,int ); //生成哈夫曼树 void HuffmanCoding(HuffmanTree,HuffmanCode &,int ); //对哈夫曼树

软件工程实验报告_学生成绩管理系统

软件工程实验报告 学生成绩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学生姓名 学号 班级 成绩 指导教师 年月日

目录 1 课题描述 (3) 2 可行性研究 (4) 2.1 编写目的 (4) 2.2 项目背景 (4) 2.3 定义(术语) (4) 2.4 数据流程和处理流程 (4) 2.5 可行性分析的前提 (5) 2.6 可行性分析 (5) 3 需求分析 (7) 3.1 学生成绩管理系统功能需求 (7) 3.2 学生成绩管理系统性能要求 (8) 3.3 数据流图 (8) 3.4 数据字典 (9) 3.5 学生信息管理系统逻辑结构图 (12) 3.6 用户信息实体关系图 (12) 4 概要设计 (13) 4.1 编写目的 (13) 4.2 项目背景 (13) 4.3 任务概述 (13) 4.4 总体设计 (13) 4.5接口设计 (17) 4.6数据结构设计 (17) 5 详细设计 (19) 5.1 系统程序流程图 (19) 5.2 界面设计 (21) 5.3 程序界面截图 (22) 5.4 程序源代码 (27) 6 软件测试 (58) 7 总结 (62)

1 课题描述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利用INTERNET 技术来实现“无纸办公”这个概念已经深入人心,校园网作为学校信息化建设的一个平台在完成资源共享、互联网访问、教务管理、电子备课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服务教学、提高教学水平和效果是校园网建设的核心目标和核心价值,本系统立足于校园实际,着眼于未来发展,建成符合标准化协议、通用性较强、实用的系统,以提高高校的现代化管理水平,实现信息资源的共享。该项目主要是服务于教学方面,进一步方便教师的工作和学生的学习,从而从侧面达到提高学校的教学方面‘软件’质量。可以说它适用于每一所高校,因此很有开发价值。我们不敢说该产品是所有该系列产品中最好的,但是我们这里要强调的是它具有使用范围广,实用性强,使用简单,所花经费少等优点。我们可以肯定的说它将在高校的使用过程中其优点将得到最充分的体现。 主要功能有三方面: 管理员,登陆,进入系统,可以进行管理员操作,进行学生信息、教师信息、课程信息的编辑、查询、删除、修改、添加、打印等操作。 学生,登陆,进入系统,可以进行查询、修改、打印等操作。 教师,登陆,进入系统,可以进行查询、学生成绩录入、修改、打印等操作。 软件系统目标: (1)本系统具有很强的可靠行,可以对录入的学生信息进行效验,对数据进行修改、删除,规定各种权限。 (2)本系统中的模块具有很强的可续性,可以方便管理人员的修改与维护。 (3)本系统操作方便、灵活、简单。 (4)本系统可高效、快速的查询到学生的基本信息。

软件工程实验报告(总)

信息工程学院软件工程实验报告 专业: 班级: 学号: 姓名: 指导老师:

实验一:软件开发的过程计划 实验课时:2课时 一、实验目的 项目计划的目的是为项目的研发和管理工作制定合理的行动纲领,以便所有相关人员按照计划有条不紊地开展工作。 ⑴估计项目的总体规模、工作量和成本。 ⑵制定项目计划,重点放在产品生命周期中的主要关键任务。 ⑶制定项目时间表和预算。 二、实验环境 1.硬件环境 P4以上的个人计算机环境,要求内存不少于512MB,硬盘不小于20G.。 2.软件环境 操作系统:Windows XP 数据库:Sql Server 2000以上或Access 2003以上 3.通用工具软件 通用绘图工具:MicroSoft Visio 2003以上 文本编辑工具:MicroSoft Word 2003以上 4.CASE工具 UML建模工具:Rational Rose 2000 三、实验要求、实验内容 1、实验要求: 在进行实验之前,必须掌握软件开发过程的一些基础知识,准备参考资料和阅读相关的过程模型的文档。 2、实验内容 熟悉RUP(Rational Unified Process)软件开发统一过程的思想,RUP(Rational Unified Process)是由Rational公司(现已是IBM公司的一部分)提出的过程模型,它软件工程史上最完整、最成熟、最优秀的过程模型之一。 学习软件开发的组织和管理,将项目开发各阶段的任务明确,掌握各阶段的里程碑,并熟悉相应的工具。

四、思考题 1、项目开发首先要做的事是什么? 答:进行需求分析和定义,了解客户或用户的需求,然后再进行后续。 2、你认为该软件应具备的最重要的特性是什么。 答:安全性、实用性、灵活性。 3、你认为怎样分工是最合理的? 答:该项目已经采取项目经理制,但是在具体开发过程中,情况也许会比预计的复杂,因此,在了解了各组员的工作风格的情况下,根据性格类型进行工作分配,比如:外向而且善于交流的,可以给他安排和客户交流沟通,让客户随时了解我们 的工作情况,并且反应客户的需求改变;为了让项目更好的组织和管理,可以采取 主程序员负责制;这样,在项目经理的带领下,内部安排主程序员和副程序员,工 作员有问题的话,内部自己解决,只要按时汇报工作就可以了。 五、实验内容: 项目背景 项目名称:银行计算机储蓄系统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XX银行的业务不断增长,传统的依靠手工的存取款业务办理方式已经不能满足不断增长的业务需求。其一,业务需求的增加需要消耗大量人力物力资源;其二,业务复杂化导致人工处理方式出错率增加,从而引起储户不满。一方面可以减轻银行业务员的工作量,另一方面可以减少工作的出错率,从而提高工作效率。现在计算机网络的告诉发现使越来越多的人更喜欢在网购物、在家存款取款。在这样的背景下,很明显现在的银行储蓄系统已经不能满足人们越益增长的需求,急切需要建立一个新的、高效的、方便的、互联的计算机储蓄系统。为解决此问题,拟为其开发计算机储蓄系统。 项目进度: 项目在项目经理的制度下,在整个开发过程中,树立“里程碑”,而且严格按照计划进行,各阶段任务必须完成,现把任务进度历程绘制如下:

软件技术基础实验报告

《计算机软件技术基础》实验报告 专业_____________ 年级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 学生姓名_____________ 指导老师_____________ 南华大学计算机学院编

【实验报告】

I 实验要求 1.每次实验中有若干习题,每个学生至少应该完成其中的两道习题。 2.上机之前应作好充分的准备工作,预先编好程序,经过人工检查无误后,才能上机,以提高上机效率。 3.独立上机输入和调试自己所编的程序,切忌抄袭、拷贝他人程序。 4.上机结束后,应整理出实验报告。书写实验报告时,重点放在调试过程和小节部分,总结出本次实验中的得与失,以达到巩固课堂学习、提高动手能力的目的。 实验一线性表 【实验目的】 1.熟悉VC环境,学习如何使用C语言实现线性表的两种存储结构。 2.通过编程、上机调试,进一步理解线性表的基本概念,熟练运用C语言实现线性表基本操作。 3.熟练掌握线性表的综合应用问题。 【实验内容】 必做: 1.一个线性表有n个元素(n

软件工程实验报告

1.1 实验一结构化需求分析 一.实验类型 图书馆管理系统 假定校图书馆需要你设计一个图书馆管理系统,要求包括以下功能: ●图书管理员可以管理馆藏图书,包括每本图书的藏书编号、书名、编著者、 ISBN号、出版社、出版时间、入馆时间、馆藏数量(如果馆藏数量为1,则标明为孤本图书)、在馆数量、学科类别等(或其它你认为有用的信息); ●管理员可以查询、统计所有图书、每一类图书或每一本书的借阅记录; ●图书管理员可以管理所有读者的信息,包括读者类型(学生、教师、社会人 士)、姓名、图书证编号、办证时间、证件状态(正常、挂失、冻结)等信息; ●图书管理员可以查询和统计所有读者、每一类读者或每一个读者的借阅记录; ●读者可以通过本系统查询馆藏图书; ●读者可以通过本系统借阅读书。但对于孤本图书或在馆数量为1的图书则不 准外借; ●管理员可以对超期未归还图书的读者发送电子邮件进行提醒,对于超期一年 不归还图书的读者冻结其图书证; ●读者可以通地本系统归还图书。如果图书超期,则自动计算罚款金额。二.实验目的 1.掌握数据流的分析技术 2.掌握软件需求分析的过程和方法。 3.熟悉项目开发计划和需求规格说明书的制定方法。 三.实验内容和要求 1.用结构化数据流分析技术进行软件系统需求分析,得出系统的数据流图和数据字典。 2.正确运用图表工具进行表示。 3.按规范正确编写软件文档。

四.实验步骤 1.理解所承担项目的业务流程和业务内容。 本软件项目是面向中小型学校、单位机构对于图书管理的基于服务的一款便捷式软件。能满足一系列常用图书管理的功能模块,提供简介、准确的操作性,可以很大程度减少人为因素带来的数据错误,统计错误,系统逻辑错误。并且规模小,很容易进行推广。 ●本项目的参与对象有图书管理员及读者。 ●对于读者,能通过该软件浏览馆藏的所有图书。读者在图书馆找到自己喜欢 的书后,能自行通过该软件操作完成借阅操作。若读者是第一次借书,必须通过图书管理员进行添加读者记录,登记读者信息。读者在登陆后方能完成借阅操作,对于孤本图书(即图书馆中馆藏只有一本的图书)则拒绝进行借阅操作。在规定期限内,读者可以通过该软件完成还书操作,对于超期的图书,应将扣除一定罚款金额,对于超期一年不归还图书的读者冻结其图书证。 并且读者能修改个人信息。 ●对于图书管理员,能管理自己和比自己低一级管理权限的管理员。一级管理 员能完成维护管理员的基本信息和二级管理员的一切操作。二级管理员则能维护自己的信息和添加读者、添加图书的功能。管理员可以对超期未归还图书的读者发送电子邮件进行提醒,对于超期一年不归还图书的读者冻结其图书证; 2.按照系统的功能及性能要求,系统的作业范围等,确定软件系统的开发环境(操作系统、开发工具、程序设计语言等)。 根据软件编程经验,本系统将采用面向对象的设计方法,使用Eclipse开发工具,java窗体应用程序,操作系统使用Win8。 3.绘制数据流图、功能分析图等。

无线课程设计实验报告

扩频实验报告 学院:电子信息工程学院 专业:通信工程 组员:12211008 吕兴孝 12211010 牟文婷 12211096 郑羲 12211004 冯顺 任课教师:姚冬萍 1

实验四扩频实验 一、实验目标 在本实验中你要基于LabVIEW+USRP平台实现一个扩频通信系统,你需要在对扩频技术有一定了解的基础上编写程序,完成所有要求的实验任务。在这一过程中会让你对扩频技术有更直接和感性的认识,并进一步掌握在LabVIEW+USRP平台上实现通信系统的技巧。 二、实验环境与准备 软件环境:LabVIEW 2012(或以上版本); 硬件环境:一套USRP和一台计算机; 实验基础:了解LabVIEW编程环境和USRP的基本操作; 知识基础:了解扩频通信的基本原理。 三、实验介绍 1、扩频通信技术简介 扩频通信技术是一种十分重要的抗干扰通信技术,可以大大提高通信系统的 抗干扰性能,在电磁环境越来越恶劣的情况下,扩频技术在诸多通信领域都有了 十分广泛的应用。 扩频技术简单来讲就是将信息扩展到非常宽的带宽上——确切地说,是比数 据速率大得多的带宽。在扩频系统中,发端用一种特定的调制方法将原始信号的 带宽加以扩展,得到扩频信号;然后在收端对接收到的扩频信号进行解扩处理,把它恢复为原始的窄带信号。 扩频系统之所有具有较强的抗干扰能力,是因为接收端在接收到扩频信号后,需要通过相关处理对接收信号进行带宽的压缩,将其恢复成窄带信号。对于 干扰信号而言,由于与扩频信号不相关,所以会被扩展到很宽的频带上,使之进 入信号带宽内的干扰功率大幅下降,即增加了相关器输出端的信号/干扰比。因 此扩频系统对大多数人为干扰都具有很强的抵抗能力。 2

《计算机应用基础》实验报告本1

(封面) 上海建桥学院《计算机应用基础》 实验报告本 20 11 年3月15 日

2010-2011学年第一学期《计算机应用基础》实验目录

上海建桥学院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计算机应用基础实验类型:验证/ 设计/ 综合 实验名称:文字处理软件的使用 系别:艺术系专业:视觉传达班级:三班学号:10B05060324 姓名:顾雯茵 同组人姓名: 指导老师:实验地点: 实验日期:2011年 3 月15 日 实验报告日期:2011年3月15日 报告退发( 订正、重做): 成绩:指导教师(签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实验名称:文字处理软件的使用 二、实验目的: 1.掌握字体、段落格式、首字下沉、中文版式、分栏的设置; 2.掌握查找与替换、项目符号和编号、边框和底纹的设置; 3.掌握表格插入和设置; 4.掌握图片、图形、艺术字、文本框的插入、编辑及混排设置; 5.掌握公式、水印、页眉和页脚的插入及编辑方法; 6.掌握页面设置方法。

三、实验环境(所使用的平台和相关软件) (1)中文WindowXP操作系统 (2)中文Word2003应用软件 (3)中文实验配套材料配套 四、实验内容(实验内容的具体描述) 实验(1) 打开配套文件Word-Lx1.doc,按下列要求操作,并将结果以原文件名保存。 (1) 插入标题,内容见样张,其中大字:华文琥珀,72磅,空心,阴影;小字:华文云 彩,60,金色底纹,双行合一。 (2) 正文为小四号,第一段添加蓝色小3号项目符号;其余各行,首行缩进2字符;如 样张分栏,第1栏宽4厘米,间距0.75厘米;文末段落首2字下沉,并设置灰-20% 底纹。 (3) 按样张,对文中相应段落添加绿色、3磅边框线。 (4) 把文中的半角逗号、句号,均改为全角。 (5) 按样张,利用制表位在文末输入相关文字(注意对齐方式,间距自定)。 实验(2) 打开配套文件Word-Lx3.doc,按下列要求操作,并将结果以原文件名保存。 (1) 按样张,将文本标题“网上阅读,日趋流行”转化为艺术字,艺术字式样为艺术字 库中第四行第一列;艺术字字体为楷体、36磅、加粗;艺术字高2.8厘米、宽7.5厘米,形状采用“波形2”;艺术字衬底为加上填充色为“雨后初晴”斜上过渡效果的“流程图:资料带”。 (2) 按样张,将正文各段首行缩进2字符,将第二段(网页成本极为便宜…最大区别还 在于能够“反馈”。)设置成1.7倍行距。 (3) 将正文中所有的“图书馆”都替换为楷体、红色、四号、粗斜、蓝色双下划线。 (4) 按样张,为第一段中的文字“印刷出版物”制作合并字符效果,字体:隶书,字号: 12。 (5) 取消第三段原有的分栏,并将第二、三段按样张分为三栏,其栏宽分别为8字符米、 10字符、14字符。 (6) 将第四、五段加上三维边框,框线的粗细为3磅,颜色为深红,并加上如样张所示 的编号。 (7) 按样张,在文末插入大小为30%的配套图片Examine.wmf。

华东交通大学软件工程实验报告三

华东交通大学软件工程实验报告三 软件测试实验三 一、实验目的 学会使用CASE工具完成软件测试用例的设计以及初步完成对单元测试,深刻理解单元测试的基本原理及CASE工具的基本使用。 二、实验内容 1、单元测试的逻辑覆盖测试验证实验:运用Nunit工具完成对如下例子的单元测试,要求分别完成语句覆盖、判定覆盖、条件覆盖、判定条件覆盖、条件组合覆盖和路径覆盖测试的测试用例编写以及测试。要求首先按格式编写出该测试所需要的测试用例,然后编写测试程序,对其进行测试,最后把你写的测试用例按格式记录到实验报告中。 测试用例的格式如下: {[输入], [期望结果]},对于本例请遵循如下格式: {[A,B,X],[X]} 1 图1 单元测试逻辑覆盖的验证实验 此外,请测试如下情况: (1). 如果将第1个判定中的“AND”错写成了“OR”,用数据 {[2,0,3],[2.5]}(首先,该组数据满足何种逻辑覆盖)对程序进行测试,可否发现错误?为什么?请先测试,然后把结论记录到实验报告中。 2 语句覆盖

不能,and要求比or严格,所以and可以满足的数据or也肯定可以满足。 3 (2). 如果将第2个判定中的“x>1”错写成了“x<=1”,则用数 据{[2,0,3],[2.5]}对程序进行测试,可否发现错误?为什么?请先测试,然后把结论记录到实验报告中。 不能,第二个判定是or只要满足一个条件即可。因为a=2所以第二个条件恒为真。所以不能发现错误 。 (3). 如果将第1个判定中的“AND”错写成了“OR”,则用数据{[3,0,1],[1/3]}和{[2,1,2],[3]}(首先,该组数据满足何种逻辑覆盖)对程序进行测试,可否发现错误?为什么?请先测试,然后把结论记录到实验报告中。 语句覆盖,判定覆盖

软件无线电技术实验报告_实验三

电子科技大学 实验报告 学生姓名:李志学号:2011019070023 指导教师:沈莹 邮箱:634897551@https://www.sodocs.net/doc/fb14626316.html, 一、实验室名称:通信信号处理及传输实验室 二、实验项目名称:数字上下变频 三、实验原理: 1、数字上/下变频的理论基础 通常的无线通信都是通过载波调制信号来实现。这意味着产生了数字基带信号后,需要将信号通过数模(DA)转换,由射频端调制到某个载波频段进行发送。这个将基带信号调制到高频载波频段的过程就称为上变频。反之,在接收机端将模数(AD)转换后的高速率高频带数字信号转换为低速率的基带信号,即将中频或者高频信号搬移到基带或者低频波段的过程就称为下变频。 因此,上变频和下变频的概念分别是指把信号搬移到更高或更低的频率上。这可以通过信号()t c与一个复旋转向量相乘得到,结果为: ()()t f j c =(3.1) t sπ2 e t c 其中, f代表搬移的频率,通常称为载波频率。 c 复数信号的实部和虚部也可以分别称做同相分量或正交分量。 数字上变频和下变频就是对上式进行数字化。这就意味着信号和复向量都要用量化的样本来表示。引入满足采样定理的采样周期T,这样,数字上变频和下变频可以写为: ()()kT f j c sπ2 =(3.2) kT c e kT

进行上变频还是下变频是由频率c f 的符号决定。因此只要对其中一种情况进行讨论即可。我们假设对接收到的信号在模拟前端对整个接收带宽进行下变频,然后进行滤波。 假设信道可位于带宽为Band 的频带(波段)内的任何位置,频带内包含所需信道加上干扰邻道。如图1所示。对信号进行下变频可以得到图2。邻道干扰可以通过信。 为了分析方便,我们假设中频信号为单频形式,暂不考虑邻道及其他干扰。 1)数字下变频的时域分析: 数字下变频的目的是把所需的分量从载波频率加搬移至基带。模拟中频信号为单频形式: ()()0cos c c t t ω?=+ (3.3) 其中c ω表示信号频率,0?表示信号初始相位。 同时假设用于正交解调的两路数字本振的初始相位为0,那么模拟中频信号经过A/D 后得到的信号形式为 ()()()()()[]∑+∞-∞=-?= ?=k T kT t kT c t P t c kT C δ (3.4) 可见信号()kT C 是原信号()t c 在 ,2,,0T T t ±±=处的一些离散值。因此A/D 输出的最终信号形式为: []()0cos ,c c k kT ω?=+ 0,1,2,k =±± (3.5) 那么,此信号经过正交数字解调后的信号形式 (设信号频率和本振频率相同,即c p ωω=)可以表示如下: I 路: ()()()()()0cos cos cos I p c p s k c k kT kT kT ωω?ω=?=+? ()()001cos 2cos 2 c kT ω????=++?? (3.6) Q 路: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