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学习理论体会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学习理论体会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学习理论体会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学习理论体会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理论原理在集体教学活动中,每个教师都发现学生的能力跟学习成绩成正向比例关系。当代著名的教育心理学家布鲁姆在研究探索优质高效教育方法时,不既同样地看到了这种现象,而且透过这种现象作了深入的试验。

在一名教师对30 名学生的群体教学中,成绩优秀者占群体的20%。在 1 名教师对1 名学生的个别教学中,学生的能力跟学习成绩几乎不相关,98%的学生能获得原先只有20%学生能获得的成绩。就是说无论能力的强与差,在 1 名教师的个体教学中,都能获得优良成绩。这种现象,引起了布鲁姆等教育学者的极大兴趣,经过多年的研究与实验,布鲁姆在20 世纪70 年代初就提出了一套使群体教育个体化的教育系统。这个系统基本过程是:一、学生根据确定的教学目标去整理必需的准备知识。二、实施最优化的群体教学。三、根据教学目标编拟并进行形成性练习评价,对一、二过程中学生的学习加以诊断,并给予矫正与指导。四、在矫正学习的基础上,再进行形成性巩固提高练习。这样86%的学生能达到原先只有20%的学生达到的成绩。如果再配以“强化”训练,86%的比例就会提高到95%。群体教学几乎达到个体教学的效果。洋思初中“先学后教,当课训练”的课堂模式正是这一理论指导下的产物。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课堂教学模式以布鲁姆的掌握学习理论为依据。以教学目标为中心,以群体教学为主体,采用适当频次的反馈矫正措施,辅之以个别辅导等教学形式,使大多数学生能够掌握。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模式评析

一、以学定教。“先学后教,当课训练”这一模式的基本理念是将教学活动牢牢定位于学,由此决定该模式的结构序列与师生关系特征。该模式的教学活动序列安排原则是学生先于教,即以学生的学习活动启动教师的教学活动。每一教学过程是从学生的自学开始的,教师则在学生自学的基础上施教,有学有教,不学则不教。它反映了洋思初中教学思想的更新,变学生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变教师“注入式”教导为“启发式”教导。他们以“不愤不启,不排不发”的科学教学思想为理论基础,坚信任何教学只有当学生通过自学形成了对书本内容的感性认识和一定的生活体验后,教师再来讲授与指导,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以测促学任何教学总是导向预定目标的,其教学模式的反馈方向则服从目标达成。“先学后教,当课训练”模式也有其特定的反馈方式这就是训练与反馈一体化。洋思初中十分重视教学过程的训练环节,每堂课都留有20分钟或更多的时间给学生练习,一方面以巩固所学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另一方面也是促使学生内化知识,使知识尽快向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转化;同时,也是师生教学活动的反馈,学生藉以诊断自己新知识技能的掌握情况,教师藉以诊断自己的教导效果,以便发现问题当堂解决。

从反馈的角度细细品味洋思教学模式中的“当堂训练”,它不公具有全员性,还具有真实性、及时性、多样性和差异性的特征。全员性指课堂上人人参与反馈,反馈面为100%。这一做法可谓是洋思的教学传统,一般学校的课堂教学法反馈,教师习惯于通过与少数几个学生的对话来了解全班学生知识的掌握情况,这样做,往往忽略了大多数学生的学习状态,尤其是差生的学习状态。洋思教学模式的可贵之处是他们关注全班每一位学生,采用书面或口头练习的反馈形式让教师获取全面的反馈信息,以便作出相应的教学控制,这是洋思课堂教学取得大面积丰收的又一原因。真实性指该模式要求学生当堂训练必须在规定时间内独立完成,实行教师不指导、学生相互不讨论、也不准抄袭的“三不”政策。

这样做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课上全神贯注、紧张积极地学习的良好习惯和善于独立思考、快速高效的学习能力以及克服学生困难的顽强毅力,同时也能较为准确地反馈出学生的学习情况,便于老师针对性指导。及时性的含义有二:一是指该模式要求学生完成训练任务必须按时,不得拖拉,要“堂堂清”,二是指教师批改学生的练习作业和个别辅导也必须及进,做到“堂堂清”、日日清“,以防学生的问题积累。反馈教学信息论强调,教学活动中的信息反馈必须及时、准确,否则,便会失去反馈的意义。目前一些学校课堂教学效率不高的一个原因,就在于反馈不及时。在班级授课制的教学教学条件下,不论教师的教学多么有效,实际上学生每堂课总会出现学习误差,如果教学不注意及时反馈与纠正,这些误差一方面影响学生的后续学习,另一方法面又会与后续学习的误差相互掺和,形成恶性循环,造成学习成绩的下降。多样性指反馈形式,有动口的也有动手的,但多数为书面动手的。他们认为只有如此,才能为每个人提供反馈的机会。值得一提的是洋思的教学反馈,十分重视发挥学生板演的作用,其目的是让学生把思维过程中有代表性的问题充分暴露在黑板上,供教师教育提醒全班。可见,他们抓住一切机会随时调查学生的学习状况,真是独具匠心。差异性指他们的反馈题和训练题一样,全班不搞一刀切,针对不同类型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既让学有余力者“吃得饱”,也使学习乏力者“吃得了”。

三、过程前移。洋思初中教学模式构成的另一个策略是教学过程前移,这可视为洋思教学模式的支持系统。所谓“过程前移”是指洋思的课堂教学比常比常规的教学过程环节明显前置,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是预习前移,常规教学预习多数放在新课学习开始后面进行,而洋思则放在新课学习开始前进行。他们预习可分为三级,有“远期预习”、中期预习、近期预习。收、由于这些学生是带着明确目的与任务进行的,所以各自为往往效果显著,不少人预习中基本掌握了新课内容,这就为课上高效率学习奠定了基础。

二是训练反馈前移。其目的是为了确保训练反馈的及时性与真实性,是对学生严格训练。正如该校蔡林森校长所说:“学习没有压力量不行,没有压力就没有动力。将训练习、反馈放在课内进行,可限制学生独立、按时完成。人是有惰性的,再聪明的人学习松松垮垮也难以成才。洋思的这一作法对促进所有学生的成绩提高无疑大有作用。

三是辅导前移。由于练习反馈提前,使得教师课内能够了解全班学生的学习掌握状况,因而也就可以及时进地针对学生具体疑问给予帮助与指导,从而确保每课教学目标的及时落实。洋思教学过程的前移,形式上是教学活动的时空调整,课后提到了课内,课内提到了课前,实质上却反映了洋思人教学目标的新追求,这就是既要减轻学生课后学习负担,又要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

对洋思教学模式支持系统进行分析,不得不提及该模式的支撑条件。众所周知,洋思初中教学模式的构成要素是极为普通的,学历不高的普通教师,普通生源、普通教材、普通设备。他们的教学模式构建既没有套用西方模式,也没有超越当今中国国性,他们完全是从国情和校情出发构建自己的教学模式大厦的,这一模式是本土化模式,这个特征决定了该模式在当今中国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任何一所学校都可以从中汲取营养,构建起符合本校实际又能促进本校教学质量提高的教学模式,做出像洋思初中那样的业绩。

对小学语文教学“先学后教因学论教自主发展”的认识

——在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新课程背景下“指导——自主学习”教改实验的深化研究》实验教师培训会上的发言

各位老师:上午好!

感谢教育部福建师范大学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为我们提供的交流和分享机会,“喜悦,因分享而永恒”,思考,因分享而深刻!

“先学后教、因学论教、自主发展”是余文森教授主持的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新课程背景下“指导——自主学习”教改实验的深化研究》的核心理论。怎样以理论来指导教学实践、把理论转化为课堂行为是我们教研人员、一线教师的主要任务。怎样做呢?

首先是学习理论。只有学习了理论,才能理解理论;只有理解了理论,才能信服理论;只有信服了理论,才能落实到位,所以余教授说:“拒绝理论,就是拒绝进步,实践只能在低水平上重复。”因此,我认真学习该课题的理论文章,特别是余文森教授的《让学生发挥自学潜能让课堂焕发生命活力》和江山野先生的《论教学过程和教学方式》,并且联系自己上课和听课实践,进行反思。

下面我把自己的学习、实践和反思的心得体会向专家们汇报、与同伴们交流,请给予批评、指正。

一.对“教学过程”的认识。

教学过程”的认识。研究教学也好、实施教学也好,都必须对教学过程有一个科学的、清晰的认识,那么,教学过程是一个什么样的过程呢?

江山野先生在《论教学过程和教学方式》中有精辟的论述。江山野先生认为“总的说来,整个教学过程也就是一个…从教到学?的转化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作用不断转化为学生的学习能力;随着学生学习能力由小到大的增长,教师的作用在量上也就发生与之相反的变化,最后是学生完全独立,教师作用告终。所谓教师的主导作用,最主要、最根本的也就在于促进和完成这一转化,而不在于每节课讲不讲、讲多少。”这段话中,请老师们注意一个词“在量上”,“教师的作用在量上也就发生与之相反的变化”,隐含着一个问题:在质上呢?

江山野先生把“教学过程”分为五个阶段,即完全依靠教师阶段、基本依靠教师阶段、相对独立阶段、基本独立阶段和完全独立阶段。这五个阶段在教学的各个层级都存在,第一层级:人的整个学习经历,即从小学到大学;第二层级:一门课程的学习;第三层级:某一章节或者某一单元的学习;第四层级:某一知识点或者某一课,等等,都是由五个阶段构成的。

怎样理解这段话呢?

我打一个比方。如果把“教”与“学”看作是一条跑道、一条人生跑道的话,那么,跑道的起点主要是“教”,跑道的另一头主要是“学”,

如图:“教”由强渐弱、由多渐少、由粗渐精;“学”则随之由弱变强、由少变多、由他助变自助。跑道的另一头,看到的是“学生成长为…能够自主健康发展的人?”,而教师则退居二线,微笑地、满怀期待地望着学生前进的背影,为之喝彩,为之祝福。

苏格拉底把教师比作“助产士”再形象不过了,产妇生完了孩子,“助产士”的作用也就“告终”。我的家乡还流传一句谚语:“新郎新娘拜了堂,媒婆媒婆丢过墙。”我引申一下,教师是知识与学生、“做真人”与学生之间的“媒公媒婆”。

这与成尚荣教授讲的“让学成为教学的核心;让学走在教的前头;让学贯穿教学的始终;让教永远伴随着学生的学、让指导永远伴随着学生的学”(这句话是成尚荣教授在2008 年7 月27 日的培训会上做《教学改革与教师专业成长》学术报告中对该课题研究中学与教的认识。引者注)看似矛盾,其实不然。当把学校老师教给学生的都忘记了的时候,留下的就是素质。这个“素质”是什么呢?就是余文森教授讲的教师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人文关怀”“人格魅力”“教学风格”等等,这些是老师的“教”、老师的“指导”的核心。从这个意义上说,老师的教、老师的指导当然永远伴随学生,生长为学生的“血肉”和灵魂,即素质。

由此,我们明确,教的目的是“不教”;教的内容、方式必然随着学的变化而变化,即“教师一定要针对学生独立学习中提出的和存在的问题进行教学,这就是教学的针对性。”余文森教授把“提高教学的针对性”称之为“教学的法宝”,是教学的“三条铁律”之一。

二.对“先学后教”的认识。

先学后教”的认识。这就引出了第二个问题,即“先学”。学生要先学,并且在各个阶段都要先学,即使是“完全依靠教师的阶段”,学生也要、也能先学。

那么,问题来了。这里的“先学”与平常说的“预习”有什么联系和区别呢?学什么?为什么学?怎样学?学到什么程度?怎样呈现(检查)和利用学生先学的成果呢?这些问题都必须由实践者不断实践、反复思考、总结经验,得以解决。

第一,“先学”的可能性

学生不是一张“白纸”,教学不能从“零起点”实施,因为任何一个阶段的学生都有着自己的经验、储备和能力,比如,一年级刚入学的新生,如果有正常的幼儿园生活经历的话,其“经验、储备和能力”完全能够胜任“入学教育”“拼音教学”的“先学”任务。即使没有正常的幼儿园生活经历的农村孩子,他在 6 岁前,也会说话,也有自己的伙伴,也能够进行基本的交际,进入小学之后,老师只要稍加指导,孩子就能够把原有储备转化为“先学”的能力。

我举一个例子。这是我上的《有的人——纪念鲁迅有感》(人教社大修订版六年级下册)做为专职教师,我通过自己上课,我真切地体会到,当一名老师真不容易,当一名优秀老师就更不容易;通过自己上课,我真切地体会到,上课真不容易、上出好课就更不容易;通过自己上课,我真切地体会到,只有上课,才更理解学生、更理解课堂、更理解新课程理念,只有理解了,才更有执行力。

《有的人——纪念鲁迅有感》是臧克家先生在纪念鲁迅逝世13 周年而写的,按教材编者说“全诗热情歌颂了热爱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无情鞭挞了反动统治者。”对于现在的六年级的小学生来说,如何体会“无情鞭挞了反动统治者”这一思想内涵呢?我进行大胆地调整,定位为“引发学生对人生、对生和死进行思考,确立生是…为了多数人更好地活着?、即使是…死?也是…为了多数人更好地活着?而做的牺牲的生命价值观”。教学目标定位之后,我还担心一个问题:现在六年级的“小皇帝”“小公主”们对如此大的哲学命题“生”和“死”会有什么思考吗?

再加上这节课要在福建省中小学中青年学科带头人培训班教学研讨活动中上,余文森教授带领两位省城名师林莘、高玉现场指导,还有我市第一批和第二批省学科带头人培训班的学员,我心里紧张程度可想而知。但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管不了这么多,让孩子试试看吧,我抱着这样的态度开始上课。一

上课,我就在黑板上书写了两个大大的字——“生”“死”,并且说道:“同学们,自有人类文明以来,人类就从来没有停止过对…生?和…死?这对哲学命题的思考,人为何而生、又为何而死?同学们,你们思考过吗?你们有什么想法呢?请把你的真实想法写出来吧。”学生拿起笔,有的咬笔头、有的皱眉头,我微笑着注视着同学们,心里却忐忑不安。渐渐地,同学们埋下头开始写了。不一会儿,我请了几个同学把自己写的读出来,嘿,这些同学还真了得,人小思想大呢。来看这两位同学的:

第一位同学:

人的生是为了人民,在生的时间里造福人类,这是我的思考;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不同,这是《为人民服务》一课中学到的;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这是司马迁告诉我们的。

第二位同学:

我记起一些诗句: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汉青。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在上这节课之前,我并没有安排学生预习,甚至学生连我要上什么课也不知道,更何况,还是这样严肃的、重大的、抽象的哲学命题,六年级的学生都能独立“啃”下来。

这是把“先学”后置于课堂中。我听完之后,心里踏实了。接着引导学生读课文,一是了解诗人臧克家表达的生死观;二是学习诗人在这首诗中运用的表达方法。最后,我说:同学们,现在你们对“生”与“死”有什么新的思考吗?如果有,请你写下来;如果没有,请你把感受特别深的诗句抄下来。之所以这样安排,是想让所有的学生都有事做、都能做事。当所有学生都有事做、都能做事的时候,就不会做“小动作”了。这也是因材施教。

我又请了几位同学朗读,第一位同学的是一首白话诗:

有的人,为了利益爆发战争。有的人,为了人民献出青春。

另一位同学:爆发战争的,人民咒骂他,充满怨与恨。献出青春的,人民爱戴他,充满恩与爱。

我认为一个人活着,做任何事都要问心无愧,要真正把人活着的概念牢记于心,真正做到,活着为了多数人更好地活!

很难说这两位同学的思考比前两位同学更深刻、更高明,但是有一点毋须置疑,那就是都带有诗人臧克家的“影子”。我认为这就是学习,通过学习,学生的思想发生了变化,而且是积极的变化,这就是课堂教学所期待的。

再者,这两次的动笔,把读与写、理解与表达统一起来,体现了语文教学要“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的理念。昨天,成尚荣教授在学术报告中重提语文的“独担之任”。语文的“独但之任”是什么?语文课程标准清楚地告诉我们“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而“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是“语文素养”的核心。

第二,先学”与预习有什么联系和区别?

我认为,“先学”与预习,在本质上是一致的,都是为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促进学生独立思考,更好更快地完成从教到学的转化,实现教是为了不需要教的目的。这是它们之间的联系。

它们有没有区别呢?有!

是什么呢?“先学”是一条教学规律,而不是某种方式。余文森教授在论述“指导——自主学习”的三条教学原则时提出“当学生已经能够自己阅读教材和

自己思考的时候(处于相对独立和基本独立的阶段),就要先让他们自己去阅读和思考,这应该作为一条规则,而不是一种可以采用也可以不采用的方式。”这样,就把“先学”提高到教学规律的层面,而不仅仅是一种方式、一种为教师上课更顺利、完成教学任务更顺畅而采取的手段。预习,主要属于后者,它“具有从属性,从属于课堂教学,直接为课堂教学服务”(余文森语),从这个意义上说,预习,是为课堂教学而学、为老师而学;而“先学”贵在独立性,是为自己而学、为“自主发展”而学。

第三,“先学学什么?

先学学什么明确了“先学”是一条教学规律,就解决了“为什么学”这一理论问题,接着就是技术问题了,即学什么?怎样学?学到什么程度?怎样呈现(检查)和利用学生先学的成果呢?这些问题需要我们教研员和一线教师在课堂中不断实践、反复思考、总结经验、创造案例了。

我想,学什么、怎样学、学到什么程度等问题,应该根据不同阶段、不同内容提出不同的要求,比如,当学生还处在“完全依靠教师阶段”时,“先学”也需要老师教;再比如,“学到什么程度”也因学生的年级、能力和教学内容的不同而有所不同。

举一个例子,我在福建省特级教师协会组织的2008 年全省青年教师教学观摩活动中教四年级《古诗词三首》,了解到同学们已经会背诵几十首古诗了,甚至连这篇课文的三首古诗词都曾经背过,就提出“尝试在没有老师指导的情况下,不仅会背诵、会默写、会了解诗的意思”的“先学”的要求。一上课,我就检查同学们“先学”的情况,即我在黑板上根据这三首诗词的意境创作了三幅简笔画,要学生根据自学和简笔画的内容,把诗词分别默写在黑板上,其他同学在下面默写。然而,我在福州市仓山实验小学上这课的时候,由于他们四年级的同学已经上过,我把这个内容下放到三年级,就相应地降低了难度,只要求同学看着简笔画背诵。这应该是“因学论教”了。

三.对“因学论教”的认识。因学论教”的认识。“先学后教”“因学论教”“自主发展”,既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又有各自的独特地位。“自主发展”是目标,凡是有效的教学都是指向自主发展的,为学生自主发展服务的;“先学”是基础也是规律,没有“先学”就谈不上“后教”、更谈不上“因学论教”;“因学论教”是核心,既是彰显“先学”的作用、又促进“从教到学”的转化。

1.倚重教。

教师越倚重学生的学、越期待学生的学、越发挥学生学的作用,学生就越觉得学而有用、学而有味,当然就更积极、更投入了,越学越想学、越学越会学,心理学上称之为“期待效应”;反之,如果老师的教全然不顾学生的“先学”,不仅不能提高学的效益,相反还会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打击学生的学习自尊心。

2.提高教。

因学论教,要提高“教”的效益、实现“教是为了不需要教”、促进学生自主发展的最重要的因素。根据学生的学、着眼于学生的学的教,用孔子的话说,就是“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论语·述而》),意思是说教学生,不到他苦思冥想而仍领会不了的时候,不去开导他;不到他想说而又说不出来的时候,不去启发他。告诉他方形的一个角,他不能由此推知另外三个角,就不要再重复去教他了。用现代教育理论的话说,就是奥苏泊尔的教育心理学原理:“如果我不得不把全部教育心理学还原为一句原理的话,

我将会说,影响学习的最重要因素是了解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根据学生原有的知识状况进行教学。”[1]

然而,我们的课堂教学往往不是这样。我举两个例子:

例1:字词教学。

我们常说,中年级是“关键期”。从思维发展的规律看,这个阶段是“抽象思维”发展的重要时期,即“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 过渡;从语文学科来说,是从字、词、句、段向篇、章发展,从内容向形式发展——从读通、明白写什么到读懂、不仅明白写什么、更要揣摩怎样写、为什么写,从知道到理解发展的重要时期,这是“质的飞跃”。这个时期,如果指导得法、发展到位,学生就顺利地进入高年级,进入“相对独立阶段”。以识字为例,当学生在第一学段已经会认1600-1800 个常用汉字,其中会写800-1000 个,有了热爱汉字的情感和主动识字的愿望,并且学习使用字典之后,就向第二学段的独立识字的能力和良好识字的习惯发展。这个“独立识字的能力”主要指使用工具书——字典词典、文中注释等,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以及了解汉字的规律——汉字的理据性和系统性,再假以累计认识2500 个常用汉字,那么,离“自能识字”就不远了。这样,到了第三学段的生字词教学还要花那么多的时间和精力吗?如果要,则说明“依靠教师阶段”,教师没有教好、没有教到位。而现实是,我们在五、六年级的阅读教学中还经常看到(听到)整节课的“生字教学,扫除阅读障碍”的所谓“第一课时”,甚至不管学生是否有充分的预习,对生字能读会写、还查过字词典的事实,照样一个字一个字地教——先带拼音、再去拼音、组词、“开火车”、记忆字形等等。老师是口干舌燥、学生是昏昏欲睡。这样浪费了时间不说,严重地伤害了学生的自尊心、损坏了学习兴趣、挫伤了学习积极性、阻碍了学习能力的发展,这就是“负效教学”了。如果此时,真需要这样像教刚入学的孩子一样地教,说明两点:一是前期的教学存在问题,在应该达到“培养独立识字的能力”“养成良好识字的习惯”的阶段没有达到,责任在老师的教;二是没有安排学生“先学”,学生也没有自学的能力和习惯,这个责任还在老师。其实,反思老师的教、改进老师的教的工作一天也不能停止。

例2:单元教学。就单元教学而言,老师的教经历了“扶”到“半扶半放”到“放”的过程。这个过程中,教的量在逐渐减少,质却需要逐渐提高。一个主题单元,一般围绕某一主题编辑三篇课文,一篇精读、两篇略读,有时在“语文园地”中还编有一篇独立阅读短文。那么“精读” 课文,老师就教得更多一些,以“扶”为主;第一篇略读课文,老师教得少一些,“半扶半放”;第二篇略读课文,老师教得更少一些,以“放”为主;“语文园地”中的独立阅读内容,老师就基本“不教”了,完全让学生自学了。这个过程就是一次完整的“从教到学” 的转化过程。如果四篇文章的教都是同样的时间、同样的方法、同样的要求、同样的模式,那么,就是低效的、甚至于无效、负效了,因为你的教“使学生感到厌烦,败坏了学生的兴趣,窒息了学生的思维,阻碍了学生学习能力的发展”。

当然,老师在“精读”课文中“教”得更多一些,教什么、为什么教、怎样教、教到什么程度,是非常重要的,必须时时思考、处处思考,如果老师的教是那个“一”,举其一能够反其三,富于启发、充满智慧、充分激励,那么,学生所得就好、就多,得其法成其力,从而顺利地自主学习第二篇、第三篇了。

3.教高于学。

那么,新的问题又出现了:先学后教,因学论教,由于学生已经先学了、先懂了,还需要老师教吗?

这对老师、对老师的教提出了巨大的挑战,使得教成为富有挑战的具有创造色彩的事。我们认为,课堂教学要解决的问题是源于课本又高于课本、源于学生又高于学生的,教学是再建构、再创造的过程。毫无疑问,这给老师的专业素质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正如苏霍姆林斯所言,“教师所知道的东西,就应当比他在课堂上要讲的东西多10 倍、多20 倍,以便能够应付欲如地掌握教材,到了课堂上,能从大量的事实中挑选出最重要的来讲。如果我知道的东西比我教给学生的东西多20 倍,那么我在课堂上的思想和语言就不知不觉地是针对学生而产生的……”“只有当教师的知识视野比学校教学大纲宽广得无可比拟的时候,教师才能成为教育过程的真正的能手、艺术家和诗人。”俗话说,老师要有“一桶水”,其实,“一桶水”远远不够,应该是“一眼泉”——活水汩汩而流才行。这是我们毕生的追求。

因学论教的“教”在量上是逐渐减少,而在质上是逐渐提高的,这是关键。如果教的质量不提高,少而精,就永远也教不完。“质的提高”表现在:教得更有针对性、教得更有启发性,教是依规律、讲方法、启智慧,举一反三、四量拨千斤。我举两个例子。

例1:揭示规律。

我前面提到的《古诗词三首》的教学,当学生在黑板上默写古诗词时,我认真观察学生的书写。这个环节,主要有两个意图,一是检查学生的自学情况;二是在学生自学的基础上指导生字词的教学。当我发现绝大多数学生都能默写时,我非常高兴,大大地表扬了学生。我说:“同学们真了不起,在没有老师的情况下,不仅能背诵,还能默写,太棒了!”

好学生是夸出来的。

接着,我提出新的要求,“古诗不仅要会背诵,而且要背得好、背得有情感;不仅要会默写,而且要默得好、默得漂亮。”这就是课堂教学要做的事了。接下来的生字教学,我着重教了两个字,一是“插”字。因为学生虽然知道字形,但是笔划笔顺错了,这个字的笔划笔顺错误率极高,因此,我边写边讲解:师:“插”要用——

生:手。

师:所以是什么旁?

生:提手旁(“扌”)。

师:再写一个“千”,就像插进“田”里的一块木牌,再写“臼”,“臼”字就像被木牌插开了一条逢的“田”。“臼”字的笔划笔顺容易写错,请跟老师书空(学生用手指书空)——一笔短撇、二笔竖、三笔短横、四笔横折、五笔短横、六笔长横封口。

这样既强化了“插”的笔划笔顺,又形象地渗透了“插”的意思。

二是“耘”字。虽然学生写对了,但是,这个字的丰富内涵未必了解。

我用手掌遮住“耘”的左半边,问学生右半边什么字?学生回答:“云”。我又用手掌遮住“耘”的右半边,问学生左边是什么字?学生不知道。我说:“老师开始也不认识,查了字典就知道,…耒?(边写边说)这个字读作…lěi?(板书),表示…犁?的…木把?(用一根线把简笔画中犁的木把与…耒?字连起来)。更有意思的是,《新华字典》收入了带有…耒?字部的汉字一共25 个,有23 个都与古代的农具或农活有关,不信,同学们回家去查一查吧。你看诗句中…耘田?就是指——”

学生回答:“锄禾。”“锄禾松土。”

“第三句中还有一个字,与…耘?相似,是——”

学生回答:“耕织”的“耕”。“…耕?指什么农活?”

学生回答:“耕地”。

“我们的汉字多有意思啊,每一个字都有它的道理,如果同学们掌握了,学起来就轻松了,而且用的时候也不容易出错。”我提醒道。我认为,这是符合“因学论教”的思想的,而且教得有效、有文化味。

有人问,如果学生写的全对怎么办?是的,我在备课的时候也有想过这个问题。如果学生全对,我除了表扬之外,还是会重点指导一两个生字的,原因有二:其一,上黑板的同学写得全对,不能代表全体同学都对;其二,即使全体学生都对了,也许是“强记”下来的,老师要教的是规律——就汉字而言,是让学生尽可能地发现汉字的理据性和系统性。

所谓“理据性”,即汉字的造字方法“六书”。许慎在《说文解字·叙》中记曰:“周礼八岁入小学,保氏教国子,先以六书。一曰指事:指事者,视而可识,察而可见,…上?…下?是也。二曰象形:象形者,画成其物,随体诘诎,…日?…月?是也。三曰形声:形声者,以事为名,取譬相成,…江?…河?是也。四曰会意:会意者,比类合宜,以见指事,…公?…信?是也。五曰转注:转注者,建类一首,同意相受,…考?…老?是也。六曰假借:假借者,本无其字,依声托事,…来?…求?是也。”

前四种:指事、象形、形声、会意是主要的,也好理解,而后两种,就不尽好理解了。根据《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转注”就是“互训”,即意义上相同或相近的字彼此互相解释。如《说文解字》“老”字的解释是“考也”,“考”字的解释是“老也”,以“考” 注“老”,以“老”注“考”,所以叫转注。(P1652)“假借”是说借用已有的文字表示语言中同音而不同义的词。例如借当小麦讲的“来”作来往的“来”,借当毛皮的“求”作请求的“求”。(P609)(《说文解字》“来”就是指“麦”“麰”(读作“谋”,古代称大麦。)。“求”就是指“毛皮”,即“裘”的古字。)所谓“系统性”,即“一个字带一串”,如学了“火”字,并懂得“火”作偏旁时有两种情况,一是在左,如“烟”“烧”“烤”“灯”“灼”“炊”“炸”“炒”等等,二是在下时变写为四点底“灬” (“燕”字例外,其四点底是燕尾的变写),如“热”“煮”“照”“煎”“熬”“熟”“烈”“焦”“蒸”等字,都与“火”有关。此时,就能自觉地用“火”去解析它们的形义了。尤其是形声字,据统计,“甲骨文里形声字仅占27%,而在东汉时期的《说文解字》中,形声字已经占汉字总数的82%,《康熙字典》里的形声字比例达到了90%,现代汉字中形声字的比例更高。”[2] 如果学生明白了形声字的声旁表音、形旁表义的特点,学起汉字来还不“无师自通”。这些规律是要老师不断地点拨、不断传递的,这样教汉字就不仅仅是教汉字了,还是文化。这是生字的教学。

例2:“把课堂还给学生”。

在两首诗的处理上,我把重点放在第一首诗,用第一首诗带第二首诗。在学习第一首诗时,主要唤起学生以往学习古诗的方法,如读注释、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生活实际和展开想像等,弄明白诗句的意思,并且能用自己的话说出来;然后边听边想像画面,用“我仿佛看到了什么;我仿佛听到了什么”来描绘,描绘之后练习诵读,在诵读中展开想像、体验情感、享受审美;最后提炼概括:这首诗先写什么(景)、再写什么(人),它们(景和人)都有什么特点?以此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

学习第二首诗时,以问题切入:“乡村四月,人们除了忙…采桑养蚕?…耕地插秧?外还忙什么、除了大人忙外还有谁也忙?与翁卷同时代的大诗人范成大在

《四时田园杂兴》一诗中给出了答案,同学赶快去读吧。”同学边读边思考,回答了这个问题之后,我要求同学们提出问题,同桌之间交换思考,同桌不能解决的,全班同学和老师帮忙解决。这是遵循“把课堂还给学生”的原则。余教授说,遵守这个原则,就是要“凡能由学生读懂的内容教师不应讲;凡能由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不应提;凡能由学生解答的问题教师不应答。”

学生能行吗?

事实证明,学生能行!比如,学生问:“村庄儿女各当家”的“当家”是什么意思?我夸道:“好问题!谁知道?”

于是同学们纷纷发言,有的说“…当家?就是做事情。”有的说“…当家?就是有本领。”有的同学说“…当家?就是各人都有各人的事、各人都忙各人的活。”有的同学说“…当家?就是洗衣服做饭。”还有的同学说得更有意思“…当家?就是女人出嫁了。”

“是呀,同学们说的都是…当家?的意思。”我心里甭提有多高兴了,这就是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呀,“那么,请问你们…当家?吗?”我接着问。有的同学摇摇头;有的同学说“不…当家?”;有的同学只是笑而不语。我开玩笑地追问道:“那你们是吃…干饭?的呀?” 于是有的同学说:“我们帮助家里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也是…当家?。” 有的同学说:“我们读书也是…当家?。” 我笑了,肯定道:“是呀,同学们,今天你们好好学习、锻炼身体,长大了才能把家当得响当当的!”

我想,在这里什么是真正的“当家”已经不重要的了,重要的是学生“动”起来了、思考了、表达了自己的意思,同时感受到学习语文的快乐,这才是最重要的。

四.结论。结论。只有当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被调动、学生的思维被激活、学生的潜能被唤醒、学生的梦想被引启的时候,学习才会是真正快乐的、优质的,学生自主发展、健康成长才有可能。这应该是“指导——自主学习”课题研究的终极目标吧。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在低年级语文课中的运用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在低年级语文课中的运用 东冶完小郑丽平《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规定:识字是1—2年级的教学重点(认识常用汉字1600—1800个,其中800—1000个会写)。而6、7岁的孩子具有“多动、好奇心强、注意力不能集中、不能主动学习”等特点,再加上识字教学本身就很枯燥乏味,这就成了语文教师很头痛的一个难题。所以要提高识字教学的教学效率,让学生能主动识字,就需要给学生营造一个轻松、活泼的教学环境,并且要采取多样的教学手段。为什么呢?原因有以下几个:首先,学生年龄小,让孩子自学是远远不够的。我们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这就要求教师要采取多种的教学方法。例如:创设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引导学生使用多种识记方法等等,这都是教师的主导作用。也就是说,教师在某种程度上就是个出色的导演,要让学生快快乐乐地、又毫无察觉地进入到自己的角色当中去。让学生猜字谜:“文字踩高跷”——(齐);“一口咬掉牛尾巴”——(告)…… 给学生编顺口溜:“有水方说清,有言去邀请;有目是眼睛,有心情意浓;丽人留倩影,日出天气晴;有虫是蜻蜓,有米人精神。”……让学生在游戏中识字:“送字宝宝回家”、“摘果子游戏”…… 让学生找规律识字:“女”字旁的字都是和女性有关,“火”字旁的字都是和烧火有关,“目”字旁的字都是和眼睛有关,等等。这些环节的设计以及怎样把学生带进那样的教学情境当中,都是依靠教师的主导作用。

其次,小学生的思维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在高年级是使用的教学模式中要具体的设计出每一个教学环节的时间,学生读几分钟、教师检测几分钟等等,这对于孩子来说是行不通的。因为在教学中孩子们会提出各种意想不到的问题,或者出现各种各样的状况,处理这些状况是额外需要时间的。比如在教学生读字音的时候,由于我们沁阳方言中有许多平舌音和翘舌音区分不清,如果遇到这些问题就要停下来反复的纠正学生的读音,直到他们读会了为止。再比如当一个少言寡语或者成绩很差的学生做出正确回答的时候,老师就要及时地给予比较隆重的鼓励,才能使这位学生更有自信、表现更积极。再或者说学生会提出一个很难向他解释的问题,教师就要多花些时间回答问题,等等。这些也表明在小学低年级的教学中去规定每个环节的时间是不必要的。 但是低年级中运用“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还是有很多是值得借鉴的:狠抓课堂效率、大量的读写训练、关注每一个学生…… 1、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阵地,如果充分利用了课堂的40分钟,学生在课下就会轻松许多;我认为只有把趣味性教学和“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才能更好地完成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的任务,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学出精彩。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在识字教学中的尝试。新学期伊始,课本有有了稍微的改动,拿到新的教科书,稍一浏览,发现它与以前的教科书的明显区别是:识字、写字量大幅度增加。这表明一年级的教学重心依旧是识字任务,但写字的任务只须在

心得体会-先学后教心得体会

先学后教心得体会 篇一:2014先学后教当堂训练心得体会 2014先学后教当堂训练心得体会 第1篇:先学后教当堂训练心得体会 暑假,按照学校安排,我读了蔡林森《先学后教-当堂训练》一书,颇有感触,以前我们总习惯”先教后学”的教法,认为教师”深挖洞”——讲得越多、越细、越深、越透,学生学得就越快、越好,教师带领学生”钻山洞”,总比学生自己摸索要来得更快一些。事实上,这样做容易造成学生思维的惰性,学生成了被动的”哑巴”。而中学“先学后教” 的教学方法,恰恰相反。在课堂结构中,学生主要是自学,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有目的有步骤地进行。学生自学前,教师抓住知识点,提出问题,突出重点,确定学生自学思考的方向. 开始上课时,教师准确地提示教学目标,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之后,提出明确的自学要求,即自学什么内容,用多长时间,如何检测等,并指导学生自学的方法。学生自学时,教师通过行间巡视、广泛答疑等形式进行调查,最大限度地暴露学生自学中的疑难问题,对带有倾向性的问题进行分析,有重点地辅导差生。这样在课堂中通过教师引导学生自学,即突出了学生主体地位,又培养了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为后面的”教”环节打下了基础。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不能学形式。如果不看自己所教班级的实际情况,把整个”引导--学练--堂堂清”教学模式的形式的一切一切,照搬过来,可以说,您的收获一定大不了,甚至会出现退步,可能要出现成语中”鸡飞蛋打”的效果。要把”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的实质和所教班级、学情联系起来,取其精华,这样才会取得较大的成绩。遵循的原则:凡是能使学生学习变好、能使学生习惯好转的方法、要求都可以强化,但千万不要在原方法和制度的基础上动作过大,否则学生、老师都吃不消,循序渐进,使这些方法和制度逐渐加强。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更有利于分层推进,这就需要教师一步一步地扔掉原来的不好的方法和经验。”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学习理论体会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理论原理在集体教学活动中,每个教师都发现学生的能力跟学习成绩成正向比例关系。当代著名的教育心理学家布鲁姆在研究探索优质高效教育方法时,不既同样地看到了这种现象,而且透过这种现象作了深入的试验。 在一名教师对30 名学生的群体教学中,成绩优秀者占群体的20%。在 1 名教师对1 名学生的个别教学中,学生的能力跟学习成绩几乎不相关,98%的学生能获得原先只有20%学生能获得的成绩。就是说无论能力的强与差,在 1 名教师的个体教学中,都能获得优良成绩。这种现象,引起了布鲁姆等教育学者的极大兴趣,经过多年的研究与实验,布鲁姆在20 世纪70 年代初就提出了一套使群体教育个体化的教育系统。这个系统基本过程是:一、学生根据确定的教学目标去整理必需的准备知识。二、实施最优化的群体教学。三、根据教学目标编拟并进行形成性练习评价,对一、二过程中学生的学习加以诊断,并给予矫正与指导。四、在矫正学习的基础上,再进行形成性巩固提高练习。这样86%的学生能达到原先只有20%的学生达到的成绩。如果再配以“强化”训练,86%的比例就会提高到95%。群体教学几乎达到个体教学的效果。洋思初中“先学后教,当课训练”的课堂模式正是这一理论指导下的产物。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课堂教学模式以布鲁姆的掌握学习理论为依据。以教学目标为中心,以群体教学为主体,采用适当频次的反馈矫正措施,辅之以个别辅导等教学形式,使大多数学生能够掌握。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模式评析 一、以学定教。“先学后教,当课训练”这一模式的基本理念是将教学活动牢牢定位于学,由此决定该模式的结构序列与师生关系特征。该模式的教学活动序列安排原则是学生先于教,即以学生的学习活动启动教师的教学活动。每一教学过程是从学生的自学开始的,教师则在学生自学的基础上施教,有学有教,不学则不教。它反映了洋思初中教学思想的更新,变学生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变教师“注入式”教导为“启发式”教导。他们以“不愤不启,不排不发”的科学教学思想为理论基础,坚信任何教学只有当学生通过自学形成了对书本内容的感性认识和一定的生活体验后,教师再来讲授与指导,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以测促学任何教学总是导向预定目标的,其教学模式的反馈方向则服从目标达成。“先学后教,当课训练”模式也有其特定的反馈方式这就是训练与反馈一体化。洋思初中十分重视教学过程的训练环节,每堂课都留有20分钟或更多的时间给学生练习,一方面以巩固所学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另一方面也是促使学生内化知识,使知识尽快向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转化;同时,也是师生教学活动的反馈,学生藉以诊断自己新知识技能的掌握情况,教师藉以诊断自己的教导效果,以便发现问题当堂解决。 从反馈的角度细细品味洋思教学模式中的“当堂训练”,它不公具有全员性,还具有真实性、及时性、多样性和差异性的特征。全员性指课堂上人人参与反馈,反馈面为100%。这一做法可谓是洋思的教学传统,一般学校的课堂教学法反馈,教师习惯于通过与少数几个学生的对话来了解全班学生知识的掌握情况,这样做,往往忽略了大多数学生的学习状态,尤其是差生的学习状态。洋思教学模式的可贵之处是他们关注全班每一位学生,采用书面或口头练习的反馈形式让教师获取全面的反馈信息,以便作出相应的教学控制,这是洋思课堂教学取得大面积丰收的又一原因。真实性指该模式要求学生当堂训练必须在规定时间内独立完成,实行教师不指导、学生相互不讨论、也不准抄袭的“三不”政策。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心得体会

学习“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心得体会 张家湾中心小学郑亚玫 2017年5月,在高主任的组织下,我校对名人“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进行深入的学习,让我深深感受到“真实、有序、紧张”的课堂教学。 下面我主要从环节、优点和注意事项等三个方面来谈一下体会,有不合适的地方希望大家提出批评指正。 (一)“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的环节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的环节主要有三步,第一步是“先学”,就是我们上课时先把自学指导,它包括学习内容,有时还有重点、难点展示给学生,然后让学生自己带着思考去看书,去学习,去活动,并且围绕本节课目标,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放开手让学生自学,不要怕他们学不会,也不要怕他们出问题。对照目标也可以让学生展开讨论或联想,这也是新的课标新的理念要求我们做到的。 第二步是“后学”,也就是老师针对学生的共性问题进行点拨,引导学生按照自学指导看例题,找规律,以达到理解应用。 第三步,当堂训练,就是当堂完成练习,完成作业,我认为这正是洋思经验的精华。通过先学后教掌握知识必须要通过训练去强化,通过运用去巩固和提高,这样才能转化为学生的素质,形成学生的能力。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放在首位,教师引导学生自学和探索、帮助学生在克服

困难上下工夫,这种教学要求有效地制约了习惯于“满堂灌”的老师,这对建立“以学生为主体”的素质教育是十分重要的,但也不能忽略发挥老师的主导作用。有些属于教师该讲的内容必须讲清楚,讲准确,当然老师更应该结合检测中暴露出来的问题,出一些针对性的训练题,有重点对薄弱环节进行强化训练,让学生迅速将缺补上。 (二)“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的优势 “先学”的优点:可以充分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因为通过“先学”,学生至少要将本书的内容看一遍,先熟悉,然后才能要求掌握。 “后教”的优点:有利于老师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也有利于老师点拨。 “当堂训练”的优点:(1)促使学生学习态度端正起来,使学生自学、听课都认真。增强了学生学习的目的性和紧张程度。(2)给学生提供了实践操作,动手训练的机会,关键是杜绝了作业的抄袭。 (三)老师应注意哪些方面的问题呢? (1)在“先学”阶段,教师要注意三点: 1.要求教师备课时要认真细致,不但要备教材、备学生,还要备对学生学习的引导,对学生学法的指导,以及怎么样在课堂中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教学进度,实现因材施教。 明确提出“先学”要求,使学生带着任务、带着问题去学习、读书; 2.适时指导学生,使学生不仅愿学而且会学,在自学过程中,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案

第二单元位置与方向 位置与方向(一) 教学内容: 第17—18页的例1及练习三1题、2题。 学习目标: 会观察方位图。 教具学具: 挂图投影仪(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板题示标 同学们,咱们一起来学习第二单元的第一课时“位置与方向(一)”,这节课的学习目标是:认识新的计数单位:会观察方位图。(齐读目标) 过渡:目标明确了,要达到这节课的学习目标,靠大家自学,怎样自学呢?请看自学指导! 二、自学指导 认真看课本第17-18页的例1,看图、看文字,掌握准确确定位置的步骤:1、确定起点;2、量较小的夹角;3、确定正方向;4、再看偏方向;5、看图例确定一格代表几;6、确定距离。 思考: 东偏北30°的位置在哪里? (4分钟后,比谁能准确确定距离。) 过渡:下面自学竞赛开始,比自学后谁能准确回答思考题。 三、先学

(一)看一看 生认真看书,师巡视并督促每个学生认真自学。(要保证学生看够4分钟,学生可以看看、想想,如果学生看完,可以复看) (二)做一做 过渡:同学们看完了吗?看完的请举手?好,下面就来考考大家。(第18页做一做) 1、请两名(最差的同学)板演。小黑板出示习题,其余同学做在练习本上。 口述:比谁做得又对又快,比谁字体工整,坐姿端正。 2、学生独立完成,师巡视,要搜集学生中的错误(不随意辅导)。 四、后教 (一)更正 讲述:做完的同学,请认真看黑板上的练习,发现错了的请举手!指名让学生上台更正。提示:用红色粉笔改,哪个错了,先划一下,再在旁边改,不要擦去原来的。 (二)讨论(议一议) 过渡:到底谁对、谁错呢?下面咱们一起来讨论: 1、评议第1题:认为对的请举手!追问:学校、小明家哪个是起点?量较 小夹角时量角器的中心点、0刻度线分别与什么重合?确定距离的方法是什么? 2、评议第2题、第3题、第4题。(方法同上) 3、评议板书、正确率。(看一看,今天谁得了100分,再看黑板上同学的板书,谁写的更漂亮一些,我们把红旗送给他。) 4、同桌对改,调查学情。(全对的同学是好样的,没有做对的同学也不要灰心,只要你根据方法认真画图,也一定能得100分,加油!) (三)加强练习

一年级语文上册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案汉语拼音

汉语拼音 1、ɑo e 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具准备:课件、拼音卡片 第1课时 学习目标: 1、会写ɑo e 3个单韵母,读准音,认清形; 2、认识四线三格,会在四线三格里书写ɑo e 。 教学过程: 一、揭题示标 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汉语拼音的第一课:ɑo e ,请同学们认真看老师写课题,(齐读两遍)。这节课我们的学习目标有:1、会写ɑo e 3个单韵母,读准音,认清形;2、认识四线三格,会在四线三格里书写ɑo e 。同学们有信心完成吗? 现在我们先来完成第一个目标:比谁能把ɑo e这三个字母的字音读得最准确。 二、初读字母,要求读音准确 老师知道许多同学在幼儿园大班都学过汉语拼音,而且读得很好,谁想读给大家听。 1、指名读(优等生)。 2、领读。 3、同桌互读。(现在请同桌两个互相练习读一读。) 4、指名读。(后进生)。 注:如果有错要其他同学纠错,尤其注“O”的读音:口微开,唇略圆,口型不变。 三、再读字母,要求熟悉记住 同学们真棒,学得很快,现在老师再给大家3分钟时间,练习读一读,三分钟后们来比赛,看谁读得最快、最好。 1、自由读。 2、指名读。(尽量多的让学生读,可打乱顺序检测)。 3、齐读。 四、看图编顺口溜 同学们都能正确读字母了,那谁能给这些字母编一首儿歌,帮助大家更好地记住它们? 1、看图,同桌讨论。 2、指名回答。 3、共同讨论确定好的顺口溜,共同学习。 顺口溜:张大嘴巴ɑɑɑ公鸡打鸣o o o 一只白鹅e e e 五、书写指导 小朋友们读得很好,现在我们来比一比谁能写得最漂亮。 1、认识四线三格。 2、学生观察ɑo e在四线三格中的占格位置。 3、师范写并说出书写步骤: ɑ占中格,先写左半圆,在写竖右弯,两笔写成;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 一、洋思中学教改的成功经验:先学后教,当堂训练 所谓“先学”,就是在课堂上,教师先揭示课堂教学目标,提出自学的相关要求,进行学前指导后,学生带着思考题在规定时间内自学相关的内容,完成检测性的练习。自学的形式灵活多样,可以是看例题、读课文、看注释、做实验、发现疑难做记号、做与例题类似的习题等等。 所谓“后教”就是针对学生自学中暴露出来的问题及练习中的错误,教师指导学生研讨解决,教师只作评定、补充、更正,最后让学生当堂完成作业,经过严格训练,形成能力。“后教”不是教师漫无目的的教,而是在学生充分自学后,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式的学习。“后教”的环节是:学生在自学过程中,教师通过巡视,准确掌握学生自学的情况,在学生自学结束后,发动学生通过讨论、质疑、交流等方式自行解决自学过程中暴露的问题。让已学会的学生来教不会的学生,促使学生相互合作、相互帮助,达到“兵”教“兵”的目的。在“后教”这个环节,教师要做到三个明确:(1)明确教的内容。教的内容应该是学生自学后还不能掌握的地方,即自学中暴露出来的主要的倾向性的疑难问题,对学生通过自学已掌握的,一律不教。(2)明确教的方式。这个方式就是“兵”教“兵”,会的学生教不会的学生,教师只评定对不对,完整不完整,学生教的“不对”的地方,教师帮助更正,对“不完整的”教师帮助补充。(3)明确教的要求。不折不扣达到大纲规定的要求,不能就题讲题只找出答案,而要寻找出规律,真正让学生知其所以然,还要提醒学生预防运用时可能出现的毛病,这样就从理论到实践架起一座桥梁,以免学生走弯路。 所谓"当堂训练",是在“先学”、“后教”之后进行的,一般不少于15分钟。训练分必做题、选做题和思考题,训练的内容重在应用刚学到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创造性地“做”,不搞死记硬背;训练的形式像竞赛、像考试那样让学生独立地、快节奏地完成,教师不作辅导,学生不得抄袭。这样的课堂作业犹如“实弹演习”,是高强度的综合训练,是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如拓宽知识面、发展学生的思维,磨练学生的意志,增强竞争意识、独立意识,培养雷厉风行的作风、严谨的态度等等)、减轻学生课外过重负担必不可少的学习方式。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模式的本质可以这样归纳:⑴是一种教师指导下的每一个学生富有个性的自主学习的教学模式⑵是一种班级授课制下的既集体学习又个别指导的教学模式⑶是一种代表最广大学生利益的大众教育而非精英教育的教学模式。 洋思中学课堂教学的过程都是让学生自学,但是其中的每一步都离不开老师的引导,这如同汽车进入高速公路,如没有引桥,就上不去,如没有路标,就可能上岔路。教师是“引桥"、"路标",其作用不可忽视。 二、“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模式的基本环节 (一)“先学”、“后教”五环节: (1)、提示课堂教学目标(约1分钟) 、 目的:让学生从总体上知道本节课的学习任务和要求。(操作:投影) (2)、指导学生自学(约2分钟) 目的:让学生知道自学什么,怎么学,用多长时间,应该达到什么要求,如何检测等。(操作:投影) (3)、学生自学,教师巡视(约5-8分钟) 操作:方式主要是巡视,即在学生自学时,教师要巡回辅导,启发思考,留心观察,广泛答疑; 目的:使每个学生都能积极动脑,挖掘其潜能。 (4)、检查学生自学效果(约5-8分钟) 操作:让中差生尤其是后进生回答问题或板演。 目的:最大限度地暴露学生自学后存在的疑难问题。 / (5)、引导学生更正,指导学生运用(约8-10分钟) 操作:学生观察板演,与自己的比较、找错;学生自由更正,让他们各抒己见;引导讨论,说出错因及更正的道理;指导学生归纳,形成规律。 目的:凡学生能解决的让其自己解决,真正找出那些需要教师引导、点拨的知识点,通过讨论、教师点拨,使学生进一步加强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最终形成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当堂训练的特点(不少于15分钟) 操作:以课本后的作业和老师精心选编的作业内容为主,以考试试卷的形式检测,以学生独立完成为主要方式,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心得体会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心得体会 我们的语文课堂表面上看,有学生的自主学习,有三四人成堆坐在一起讨论的合作学习,有吹拉弹唱各显其能的兴趣学习,学生活跃起来了,课堂也热闹了。但是,一堂课学生却没有实实在在的收获。学生学习的结果应该表现在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的落实上,表现在学习方法的掌握以及思维方式的发展上。而语文日常教学语言训练和能力训练不落实、不到位,使得学生真正上了考场,很难将课堂所得及平时的阅读量转化为答题能力、得分能力。另一方面,很多老师只重视九年级总复习阶段的训练,期待通过大量课外文本的强化训练,教给学生阅读方法、答题技巧、答题模式,以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这种临时抱佛脚的做法未尝不可,只是到了九年级,不少学生因为科目多、内容多、查缺补漏的东西多,他们思考、消化的时间不够,会严重影响他们对知识的内化,其结果成绩还是不理想。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课堂教学须“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语文学习规律,选择教学策略”“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我所任教学校的学生来自农村,多数是进城务工子女,根据他们的语文学习需求,我们语文组老师以课内文本的教学为主阵地,利用课堂教学把每一节课需要掌握的目标、能力,当堂做题完成,“趁热打铁”,及时地获取反馈信息,及时校正、补救不足,这样的课堂效率就有了很大的提高。下面我谈谈自己在实验过程中的具体操作情况和遇到的困惑。 一、落实“先学后教,当堂训练” 教学模式的六个基本环节 1.导入课文并提示课堂教学目标(约2分钟) 目的:采用小黑板、投影、黑板公布目标,让学生总体知道这节课的学习任务和要求。 2.指导学生自学(约2分钟) 目的:让学生知道自学什么、怎么学、用多长时间、应该达到什么要求、如何检测等。 3.学生自学(教师巡视)(约5~8分钟) 目的:使每个学生都能积极动脑,认真自学,挖掘每个学生的潜能。

学习“学本教学”心得体会

单位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年______月______日 学习“学本教学”心得体会 ——We must not only sum up the successful experience, but also draw lessons from failure。

学习“学本教学”心得体会 有幸在我们自己学校聆听了杨德发教授的“学本教学”专项报告会。短短一天的时间,我感觉自己在不断地成长,收获颇多。 杨教授结合自己数十年的教学经验,理论联系实际,针对什么是教学?什么是教学方式?为什么要进行教学方式的创新?如何进行教学方式的创新?什么是学本式教学?什么是请教式教学?这六个问题进行深入剖析,提出了卓越课堂的一个模式,即先学后导、互助展评;三大特征,即先学、互助、展评;三中心,即学生中心、学习中心和体验中心的核心观念。给我们思想带来巨大共鸣的同时,也为我们下一步开展高效教学提供了重要借鉴和参考。结合目前自己课堂教学实际,深入反思杨教授所提出的观点,很多地方都值得我们学习与借鉴,我就自己印象深刻的三点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关于学生先学的观点。 杨德发教授通过剪一张纸的游戏导入提出了先学后导的模式。先学即学生自主学习,其主要目的在于通过自主学习把学生激活而不是教死,是为了避免思维方式的单一化、同质化、模式化。这也是为什么传统教育与现代教育的区别所在,在传统教育中提倡“先教”,而现代教育中提倡“先学”。 二、关于小组合作学习的观点。 杨德发教授在讲座中阐述了小组合作学习, 即学生互助学习的重要性。指出合作学习有利于矫正传统学习方式所带来的固步自封的缺陷,倡导竞争中的协作,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案三年级科学

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教案 1、我们看到了什么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增强学生的观察能力,上学生能用感观(闻、听、尝、摸)等手段去观察 2.能用简单的语言,把观察的结果记录下来 3.培养与他人合作的习惯 【教学重点】了解观察的目标和方法,认识到观察的重要性。 【教学难点】对大树的观察要指向生命体这个核心概念。 教学准备:一些观察用的测量工具(如皮尺、放大镜等),观察记录纸 教学过程: 一、板书课题 今天我们来学习1我们看到了什么 二、揭示目标 1、增强学生的观察能力,上学生能用感观(闻、听、尝、摸)等手段去观察 2、能用简单的语言,把观察的结果记录下来 生齐读目标 三、自学指导 认真看课本第2---4页的内容,看图、看文字,想一想: 1.从第2页的图上看大树,你看到了什么? 2.回忆一下,在一棵大树前,你看到过什么? 3、如果现在来到一棵大树下,你想观察什么?你们怎样才能观察到更多的内容? (5分钟后比谁能够解答以上问题。) 四、先学 1、看一看:生看书自学,师巡视并督促学生认真自学。(师不能辅导) 2检测: 1)从图上看大树,你看到了什么? 2).回忆一下,在一棵大树前,你看到过什么? 五、后教 1、指一名生(后进生)说答案。(错了让其他同学更正)

2、教师纠正并讲解。观察大树时应从1)、树枝、树叶、树干、树冠 2)、真正在大树前,我们不仅要看树枝、树叶、树干、树冠,还要看树瘤、果实、小动物、小草、鸟巢藤蔓苔藓 3)、观察方法:眼睛看、用鼻子闻、耳朵听、用手摸 六、练一练 1、填空 2、选择 七、板书设计 树枝、树叶、树干、树冠 我们看到了什么 观察方法眼睛看、用鼻子闻、耳朵听、用手摸 教学反思

一年级语文上册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案(一)

1.画 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具准备:课件、词卡 第1课时 学习目标: 1、会认11 个生字; 2、能准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揭题示标 今天我们来学习课文的第一课《画》,请同学们认真看老师书写课题。(板题齐读两遍)本节课我们的学习目标是:1. 会认11 个生字;2. 能准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大家有信心完成我们本节课的目标吗? 二、初读课文,要求准确(第一次“先学后教”) 现在打开书第59页,老师给大家3分钟时间自己读课文,3分钟后咱们比一比谁读得最准确。 1自由读。 2、指名读。(现在咱们开始比赛,听要求:读的同学声音响亮,听得同学认真听,发现问题及时举手纠正。) 3、指名纠错正音。 易错音:在(zài)色(sè)近(jìn)) 4、齐读易错音。 5、指名读易错音。 三、学习会认字(第二次“先学后教”) 课文大家读得这么棒了,那课文中的生字宝宝带着拼音朋友来考你们了,你们还认识他们吗? A 出示带拼音词语。 yuǎn jìn sècǎi tīng j iàn wú shēng chūn tīān hái yǒu dà rén 远近色彩听见无声春天还有大人jīng x ià lái qù 惊吓来去 1、生自由读。 2、同桌互读。 3、指名读(后进生)。 B 出示去拼音词语。( 那老师把拼音去掉你们还认识么?) 1.、自由读。 2、同桌互读。(读会了么?快考考你的同桌吧。) 3、指名读(后进生)。 C 出示单独生字。(读得这么好,老师要加大难度考你们了) 1、生自由读,遇到不会的可以问同桌(要求组词)。 2、同桌互读。 3、指名读(后进生)。 重难点:1、偏旁归类:远近还都有走字底。 2、换一换无——天听——近。

关于先学后教当堂训练心得体会范文

关于先学后教当堂训练心得体会范文 关于先学后教当堂训练心得体会 通过学习“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我对它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所谓“先学”,就是在课堂上,学生按照教师揭示的教学目标及学前指导,看书、练习。所谓“后教”,就是针对学生自学中暴露出来的问题及练习中的错误,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兵”教“兵”,会的学生教不会的学生,教师只作评定、补充更正。所谓“当堂训练”,就是让学生当堂独立完成作业(时间不少于15分钟),进行严格训练,形成能力。这样,课堂教学的过程变成学生自学、探索、实践的过程。 我今后要从过去“满堂灌”的“第一线”退到“第二线”,由知识的传授者,变成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教师的作用主要表现在:开始上课时,教师三言两语,或用投影幕显示,准确地揭示教学目标,激发学生学习动机,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以后,提出明确的自学要求,即自学什么内容,用多长时间,届时如何检测。还要交给学生自学的方法,如看书,是独立围绕思考题看书,找答案,还是边看书,边讨论,边解决疑难,等等。 在学生自学时,教师一方面督促学生按照老师的指导自学,确保完成好自学任务,可及时表扬速度快、效果好的学生;可给后进生说几句悄悄话,帮助其端正自学态度;另一方面通过行间巡视、个别询问,特别是通过板演、练习等检测形式进行调查,最大限度地暴露学生自学中的疑难问题,并认真分析带倾带性的问题,进行梳理、归类,为“后教”作好准备。 以下几点对我有所启发: (1)教的内容应该是学生自学中暴露出来的主要倾向性的疑难问题,对学生通过自学已掌握的,一律不教。 (2)教的要求,要寻找出规律,真正让学生知其所以然。还要引导学生预防运用时可能出现的毛病。 (3)教的方式都让已掌握的学生先讲(即使倾向性问题,也可能有人会),如学生讲对了,教师肯定,不必重复;讲得不完整、达不到深度的,教师要补充;讲错了的,教师则要更正。 最后,学生当堂完成作业,进行严格训练。保证训练的时间不少于15分钟,让学生能够把刚学到的知识转化为能力;还要保证训练的内容生在能力的培养,不搞死记硬背;更要保证训练的形式像考试那样完全独立地、快节奏地按时完成,教师不做辅导,学生不得抄袭。 通过这次的学习,我的课堂效率一定会提高。今后我要结合永威学校的教学模式以及自己的教学经验来提升我的课堂。我相信我也会走在教育改革的前列。 关于先学后教当堂训练心得体会 新学期以来,我县进行课堂教学改革,掀起学习洋思中学,永威中学“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我还在学习、模仿并努力运用这种教学模式。目前,我们大家都觉得“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课堂教学模式真正体现了现代教学思想,下面我主要从环节、优点和注意事项等三个方面来谈一下体会,有不合适的地方希望大家提出批评指正。 一、“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的环节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的环节主要有三步,第一步是“先学”,就是我们上课时先把自学指导,它包括学习内容,有时还有重点、难点展示给学生,然后让学生自己带着思考去看书,去学习,去活动,并且围绕本节课目标,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放开手让学生自学,不要怕他们学不会,也不要怕他们出问题。对照目标也可以让学生展开讨论或联想,这也是新的课标新的理念要求我们做到的。 第二步是“后教”,也就是老师针对学生的共性问题进行点拨,引导学生按照自学指导看例题,找规律,以达到理解应用。 第三步,当堂训练,就是当堂完成练习,完成作业,我认为这正是洋思经验的精华。通过先学后教掌握知识必须要通过训练去强化,通过运用去巩固和提高,这样才能转化为学生

先学后教当堂达标高效课堂展示课心得体会

先学后教当堂达标高效课堂展示课心得体会 先学后教当堂达标高效课堂展示课心得体会 “先学后教,当堂达标”高效课堂展示课的心得体会 林康运 xxxx年11月3日至xxxx年12月26日,我观摩了我校教师林扬俏、王妹新、刘忠明、林柳余、王海娇等教师在教学 中采用“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的展示课,每门课都是教师先提出学习内容和要求,限定时间让学生自学教材,再做课本上的练习题。教师当堂布置作业,当堂检查,课后不留作业。下面谈谈自己的心得体会: “先学后教”的“教”字,不是老师真正意义上的教,而是老师对学生做的练习题做出评判,个别不会做的由教师指导。先学后教、当堂训练”应该是,从上课到下课,学习的全过程都是让学生自学,教师由讲授者变为组织者,要真正地把学生解放出来。过去我们认为教师讲得越细,学生学得就越容易,课堂教学效率会更高。但是我们没有想到,这样做会养成许多学生不动脑筋的习惯,只是被动地听课,不愿主动地学习。其实书本上大部分知识学生通过自学都能够解决,老师的讲反而更耽误时间。平时老师需要讲十几分钟的内容,学生自学三、四分钟就可以了。学生自学几分钟就开始做题,不会的再回头看例题或相互讨论,基本就能做练习题了。这个过程是个不断反馈的过程,不是看一遍就全部会了。这样,学生自学积极性更大,效率更高。因为老师规定学生自学几分钟就要做练习题,学生有一种紧迫感,不认真看就不会做练习题,落在别人后边,从而培养了学生

的竞争意识。所以学生自学比被动地听老师讲课积极得多,这样把学生的主体地位真正突出了出来。 后进生问题是个普遍性的老大难问题,为什么学生自学反而缩小了差距,转化了后进生?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教师在课堂上讲得少了,可以抽出更多的时间个别辅导后进生。二是在学生相互讨论的过程中,实际是好学生教后进学生的过程。好学生在自学的过程中基本上都明白了,而后进生还有一些问题没搞清楚,通过好学生的讲解,自然也就明白了。后进生光靠老师一个人忙不过来,发动好学生都来帮后进生力量就大了。三是后进生在自学的过程中也有一种紧迫感,别人在有限的时间看完了例题能做练习题,自己不会做也丢人,增强了他们的竞争意识和好胜心。 “兵”教“兵”。在课堂上,经常会出现“兵”教“兵”的动人景象。这是在“后教”这个环节上,通过长期实践摸索出来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针对学生在自学中暴露出来的问题以及练习中的错误,教师引导学生讨论,让会的学生教不会的学生,教师只作评定、补充、更正。 “兵”教“兵”不仅体现在课堂上,还更多地体现在课后。洋思的学困生比较多,在课堂上,这些学习的“困难户”对知识的理解往往很不充分。对这部分学生,教师在课后都要进行单独辅导。这样一来,教师的负担和压力都比较大。平时都生活在一起,正是利用这一点,开展了“一帮一”的活动,让优秀 生和后进生搭配坐在一起,结成帮扶对子。 “兵”教“兵”、“一帮一”不仅能够有效地解决学困生的问题,而且还促进了学优生的提高。学优生要想帮助他人,自己就得要充分地理解,学习上也有了紧迫感。把自己理解的知识清晰地表述出来,本身就是一种提高。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先学后教 当堂训练《爱莲说》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之《爱莲说》教学设计 ㈠教学目标: 1、掌握文言常识,理解课文内容,背诵课文。 2、了解并掌握托物言志的写法。 ㈡教学方法:“先学后教,当堂训练” ㈢课时安排:1课时 ㈣学习过程: 一、导题,板题(30second) 同学们先数一数《爱莲说》一课共有多少个字?对,只有119个字。篇幅虽短,但隽永充沛,情富理胜。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篇只有119字的精妙短文。 二、出示学习目标(30second) 本课的学习目标是:见教学目标 三、一读课文,扫除生字词,初步了解课文内容。(3min) 下面请两个同学轮流读课文,其他同学认真听,及时指出并更正读错的字音。 (学生可能读错的:“蕃”、“淤”、“濯”、“亵”、“鲜”,老师及时板书并请一些同学更正。) 四、二读课文,出示“自学指导(一)” (15min) 1、自读课文,对照课文注释,圈画重点字词,尝试翻译课文。

2、5分钟后检测同学们的能力。 检测题 1)、重点词语解释 请四个同学到黑板上完成,其他同学请写在笔记本上。 蕃益亭亭鲜 濯亵玩独染 (学生自主检查及修正。) 2)、重点语句翻译 请四个同学到黑板上完成,其他同学请写在笔记本上。 1、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2、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3、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 4、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5、噫! 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6、莲,花之君子者也。 7、牡丹之爱,宜乎众矣。(学生评价完成情况。) (答案:1.(对于)莲花的爱好,同我一样的还有谁呢? 2.我只爱莲花,(因为它)出于污泥却不受污染,在清水中洗净后却不妖冶。 3.(茎)中间贯通,外形挺直,不牵牵连连,不枝枝节节,芬芳远播。(就)更显清香,高高地洁净地直立在那里。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师学习后的心得体会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师学习后的心得体会我读了蔡林森与先学后教一书,我深深地觉得,“教学革命”是蔡林森老师多年在基层教学管理工作的经验之谈,显示出了一位老教育工作者的对教育工作的热爱之心。真让我们受益匪浅通过学习,我发现自己在教学上存在一些问题,在以后的教学中自己应该在以下两个方面去努力 一、转变自己的教育观念 1、“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不能学形式。如果不看自己所教班级的实际情况,把整个“引导--学练--堂堂清”教学模式的形式的一切一切,照搬过来,可以说,您的收获一定大不了,甚至会出现退步,可能要出现成语中“鸡飞蛋打”的效果。要把“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的实质和所教班级、学情联系起来,取其精华,这样才会取得较大的成绩。遵循的原则凡是能使学生学习变好、能使学生习惯好转的方法、要求都可以强化,但千万不要在原方法和制度的基础上动作过大,否则学生、老师都吃不消,循序渐进,使这些方法和制度逐渐加强。 2、“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更有利于分层推进,这就需要教师一步一步地扔掉原来的不好的方法和经验。“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最主要的就是学生是主体,在知识的学习中主要以学生自学、学生讲解为主。但有的老师总认为自已不讲讲,学生不会,不自己讲讲,学生总结不全面,这就错了。如果学生总结的深度不够或者各方面不全,那是老师“引导”这

个工作没有做好。就需要我们在“引导”的内容上下功夫。只要引导得当,学生可能比老师想得全面。 3、“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无论是备课还是上课、无论是自习还是作业批改,要真正按照“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去教好学,工作量是特别繁重的。课前预习你一定要分析清课程的知识点、重点、难点,还要把引导的内容和过程设计一下,即使在上课时的设计和实际不一定相吻合也要认真设计好,因为这是有的放矢的 4、“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如果学生从来没有自己预习过课本、从没有自己总结过知识点、从没有自己讲过课、没有养成认真听讲的习惯,那在开始时就要有个思想准备设计教学的每一个环节都可能出现失败,这就需要教师严格落实“一丝不苟的学习态度、一滴不漏的学习要求、始终如一的学习习惯”的学风训练,执行好学习常规。 5、“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不能是教师只学模式的形式,不研究教学实质,第二就是不能持之以恒。只要认准了目标,就一定要走下去,不管在学习、教学的道路上有多少阻力和挫折,只有执着地追求、探索,就一定会成功。如果能正确地分析学习中的各个环节,并把已经成功的目标教学、创新教学应用到教学中去,成绩肯定比现在还要好,课堂教学水平肯定有质的飞跃。 二.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 1、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要求每节课刚一上课,老师就把当堂课应该掌握的知识,用语言的形式告诉同学们,同时提出3-5个问题让同学们看书后解决。问题用课件显示在屏幕上或刻在学案

浅析“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

浅析“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 为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更好地面向全体学生,不让一个学生掉队,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使全体学生得到全面发展。我校在学习洋思中学“先学后教、当堂训练”课堂教学模式的基础上,结合我校实际,探索出了具有小寺沟中学特色的“先学后教、当堂训练”课堂教学模式。下面就这一课堂教学模式做一粗浅的分析。 1、“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的基本涵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与“先教后学,课后作业”的区别。建国以来,我们中小学的课堂教学模式基本都是“先教后学,课后作业”,在课堂上教师以讲为主,每堂课都是假定学生对这些问题一无所知,教师要不厌其细地系统讲授,唯恐哪个知识点讲不透,学生不明白。如果课堂上有时间就练习巩固,如果没有时间就留到课后练习。关注的是教师的教,会的教不会的也教,不管学生,练习和作业课都放有课后,学生负担过重。“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模式,每堂课教师都不要先讲,先让学生自学。学生不是盲地自学,而是在教师指导下自学,教师的指导要做到“四明确”,即明确时间、明确容、明确方法、明确要求。比如:“同学们,下边我给大家5分钟的时间(明确时间),大家自学教材的第23页至24页(明确容),在自学的过程中可进行小组讨论(明确方法),5分钟后请回答下列问题(明确要求)。只有做到四明确,学生才能高效地进行自学。这一模式关注学生的学,会的不教,教学生不会的,作业练习在课上,减轻了学生负担。所以,“先教”和“后教”有本质的区别。 先学——学生在自学指导下进行自学,自学结束,通过回答问题或板演或完成反馈练习,来暴露学生学习中的个性问题和共性问题,这些问题就是教师要教的容。学生在自学过程中,教师要组织课堂教学,使学生做到以下三点:⑴积极主动按要求自学——主动性。⑵都积极参与(讨论、板演、发言、练习、实验……)——参与性。⑶积极讨论、探

一年级语文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案

第一单元 1.春夏秋冬 第一课时 一、导入示标 (一)、提问导入 孩子们,一年有四季,哪四季? 生答师板书:1.春夏秋冬 请看学习目标: (二)、学习目标 1.学习8个我会认的生字宝宝,能用生字口头组词。 2.认识两个偏旁“雨字头”和“双耳旁”。熟读课文。 二、自学探究 (三)、自学指导 请同学们借助拼音自己认识生字,并用圆圈画出来。 (四)、自主学习请同学们学习 学生自学,老师巡视,个别辅导。 三、展示点拨 (五)、展示交流 1.出示课件,检查学生学情况。 2.抽生读,分小组读,分男女生读。 3.同桌互读。 (六)、点拨精讲 1.学生用生字口头组词。 2学生选用自己组的词造句。 3熟读课文。采用多种形式读。 四、拓展训练 连一连。 Shuāng chuīluòjiàng piāo yóu chírù

落降霜吹游池入飘 (七)、迁移拓展练习题(课堂完成或家庭作业) 完成课堂作业。 第二课时 一、导入示标 (一)、复习导入 1.做游戏。你说我做。(老师说字音,学生找字,找到后连读两次) 2.出示课件,抽生读生字。 请看学习目标 (二)、学习目标 1.会写7个生字,能用生字组词。 2.背诵课文。 二、自学探究 (三)、自学指导 请学生仔细观察田字格中的生字宝宝,看清楚生字的字形结构。 (四)、自主学习请同学们学习 学生自己学习,老师巡视,个别辅导。 三、展示点拨 (五)、展示交流 1.你在观察中,发现了什么? 2.在写字时,你要提醒同学们应注意什么? (六)、点拨精讲 1..区分。入和人 2.生字组词。 四、拓展训练 当堂检测训练。

用生字组词,至少3个。 (七)、迁移拓展练习题(课堂完成或家庭作业) 1.写生字四个,组词两个。 2.背诵课文 2.姓氏歌 第一课时 一、导入示标 (一)、提问导入 抽生说,你姓什么?(至少两名)生说,师板书课题 请看学习目标 (二)、学习目标 1.学习12个我会认的生字宝宝,能用生字口头组词。 2.认识3个偏旁“弓字旁”和“走字旁”“金字旁”。熟读课文。 二、自学探究 (三)、自学指导 请同学们借助拼音自己认识生字,并用圆圈画出来。 (四)、自主学习 学生自学,老师巡视,个别辅导。 三、展示点拨 (五)、展示交流 1.出示课件,检查学生学情况。 2.抽生读,分小组读,分男女生读。 3.同桌互读。 (六)、点拨精讲 1.正音:后鼻音(姓)(张)(王)翘舌音:姓张氏赵周 2.这课认识的姓有哪些: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心得体会“先学后教,当堂训练”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心得体会“先学后教,当堂训练” 解读“先学后教,当堂训练”“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课堂教学模式是对传统课堂“先教后学”的一个历史性的改革与突破,它使课堂教学的重心前移,使学生的问题、疑难提前暴露出来,进而使课堂教学的过程变成学生自学、探索、实践的过程。 “先学”,就是在教师讲课之前,学生先按照教师提示的教学目标及学前指导看书、练习;“后教”,就是教师针对学生自学中的问题及练习中的错误,引导学生展开讨论,最后由教师评定、补充、更正;“当堂训练”,就是让学生当堂独立完成作业(时间不少于15分钟),以此进行严格训练。这样一来,教师从过去“满堂灌”的“第一线”退到了“第二线”,由知识的传授者变成了学习的组织者和引导者。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模式下的小组合作学习主要是出于克服传统教学存在的弊端,改革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让每位学生在独立探索的基础上,交换彼此的独立见解,展示个性思维的方法与过程,在交流中反思,使自己的见解更加丰富和全面。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资源得到了共享,人格得到了尊重,智慧得到了认可和赞赏。同时,在合作式的民主互动氛围内进行学习,有利于学生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养成。

洋思模式下的小组合作学习 1.科学、合理地进行分组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对学生的个性、性别、能力、学习水平或其他因素的差异,进行观察和书面调查,建立学生的个人档案,或在备课和教学操作中根据课的内容分成同质小组、异质小组。比如,有的组以画图特长为主;有的组以文字输入为主;有些组以能力强的学生为主,带几个操作能力较弱的学生,这样有利于能力较差的学生向能力较好的学生学习,形成资源共享。一般不允许学生相互选择,因为学生通常喜欢选择与自己相似的学生,如学习进度快的学生往往会选择学习进度快的学生作为小组成员,这样不利于小组活动。教师也可以参与小组的讨论,与学生一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使学生从“学会”过渡到“会学”,实现分级学习的最终目的。 2.“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有效实施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课堂模式的核心是:教师的作用不再像传统教学中那样,把“问题的陈述”呈现给学生,而是创设适合于学生先前经验和教学内容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索欲望,引导学生利用各种信息资源主动建构知识。教师从知识的传授者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