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教育部参赛-休闲假日 混合运算-尹希凤

教育部参赛-休闲假日 混合运算-尹希凤

教育部参赛-休闲假日 混合运算-尹希凤
教育部参赛-休闲假日 混合运算-尹希凤

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学案例评选

教案设计

小学数学《休闲假日——混合运算》

春青岛版数学二下第八单元《休闲假日 解决问题》word单元备课

第八单元休闲假日 ——解决问题 教材分析: 本单元内容是以解决问题为经,以学习两步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为纬安排设计的。其基础是:100以内加减法;表内乘、除法及两步加减混合运算。这部分内容是今后继续学习四则混合运算和解决稍复杂问题的基础。本单元主要内容:简单的两步四则混合运算。 本单元在教材中的地位作用:本单元的设计依然遵照以解决问题为框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理解混合运算的顺序,这样安排,一方面,可以利用现实的素材帮助学生理解运算顺序。另一方面,有助于学生体会计算的价值。 二、教学目标: 1、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理解运算顺序,掌握简单的四则混合运算的技能。 2、在具体情境中,提出运用混合运算解决的问题;能结合具体情境表述解决问题的过程;初步学会有条理的思考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感受混合运算在解决日常生活问题中的作用,培养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重点:掌握运算顺序。 难点:解决实际问题。 信息窗1(新授) 教学内容:教科书91页—92页。 教学目标: 1、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体会一个算式里既有乘法、又有加减法时,要先算乘法,后算加减法运算顺序的合理性。 2、在具体情境中提出能运用乘加减混合运算解决的问题;并能结合具体情境,简单表述解决问题的过程,初步学会有条理地思考问题。 教学重点:能运用乘法与加法、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理解用乘法与加法、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具:课本、电脑,实物投影仪。

教学过程: 活动一:创设情景,提出问题。 1、泰山风景图片欣赏。 2、师:同学们喜欢旅游吗?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跟旅游团去泰山游玩。 出示情境图,学生欣赏,然后寻找信息,提出数学问题。 活动二:积极探索,解决问题。 (一)1、师:请你认真观察画面,你能找出解决问题需要的信息吗? 导游说:“9人一组,已经分了4组。” 游客说:“还剩5人。”…… 2、师:同学们观察得真仔细,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求出旅游团一共有多少人吗? 3、谁能上来讲一讲你的方法? 学生在黑板上边板书边讲解自己的想法和算法,可能出现的方法有: (1)9+9+9+9+5 (2)先算9×4=36(人) 再算36+5=41(人) (3)9×4+5 (4)5+9×4…… 4、这些同学的计算方法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5、师:当算式里有加法和乘法时,应该先算乘法,在算加法。(二)1、出示司机拿钱交款的画面 师:从图中,你看到了什么了? 引导学生看图说出:有一个牌子,上面写着:小型车:4元每辆,大型车:6元每辆 司机要交9辆大汽车的停车费,他拿出来50元。…… 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2、问题:大汽车比小汽车少几辆? 学生独立寻找信息,自主解决。 (三)1、师:请大家观察黑板上的这几组算式,你能发现有什么共同点吗? 2、师:当有乘法和加减法时,应该先算什么? 三、自主练习。 第一题:一共有多少个轮子?

《休闲假日混合运算》教学反思

《休闲假日混合运算》教学反思 《休闲假日混合运算》教学反思 本单元的主要内容是学习混合运算,一是进一步学习加减乘除四则混合运算,二是用混合运算解决实际问题。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的正确主要根源于解决实际问题的需要。本单元要学习的加减乘除四则混合运算是在前面学习的同级两部运算的基础上的进一步学习,因此首先要注意之前所学的.只是对本单元知识理解的负迁移效应。 在课堂练习中会发现,部分学生可能会出现将同级的两部运算顺序与不同级的运算顺序想混淆,同级的两部运算的运算顺序是从左到右,那么学生在学习本单元知识时会很自然地联想到这一点,认为也是从左往右进行运算。所以这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设计一定的情景,是学生通过探究活动体会到运算顺序并不是都是从左往右的,而是根据具体情况来确定,从而掌握先乘除后加减的四则运算。 在二年级上册中的连加、连减、加减混合中学生已接触用综合算式解决问题,但在教学中并没有强调必须列综合算式。在学习本单元时,部分学生还停留在一步计算来解决问题的思维上,有的甚至读不懂题的意思,教学难度较大。只有个别学生能列出综合算式进行计算。尤其是对于小括号,学生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知道了小括号的作用,但在解决问题时总是不知道该不该添小括号。如碰到先乘再减并且乘号在后面时,本来不用添括号的,可好多学生一想到后面的要先算,就把括号加上去了。所以在解决问题时,学生对小括号的使用并不真

正熟练掌握。我就在练习课中,增加对小括号的训练,从而进一步巩固小括号的正确使用。我出示一些分步算式,然后让学生把两个分步算式合并成一个综合算式。使学生能正确熟练地列出综合算式,并且能正确使用小括号。 学生在独立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要首先教会学生都会题意,看出哪些数学信息,可以通过简单画图等方式解决问题,鼓励学生根据分步算式在列出综合算式,目的是进一步巩固两部混合运算的相关知识,培养学生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 解决问题是学习数学的出发点与落脚点,我更觉得要根据实际生活中问题的存在,来解决这些问题就需要更加深入的学习数学知识,提高认识水平和能力。因此,本单元的第一部分混合运算的学习也要从实际问题的解决中来,第二部分的解决问题主要是对混合运算知识的巩固与提升,特别是解决问题过程中策略的选择尤其重要。

Unit9.3第九单元专题9.3 Grammar-九年级英语人教版

关系代词引导定语从句 定语从句在整个句子中担任定语,修饰一个名词或代词,被修饰的名词或代词叫先行词。定语从句通常出现在先行词之后,由关系词(关系代词或关系副词)引出。 1. 关系词 关系代词:who, whom, whose, that, which, as(句子中缺主要成分:主语、宾语、定语、表语、同位语、补语时)。关系副词:when, where, why(句子中缺次要成分:状语时)。 ?Is he the man who/that wants to see you? 他就是想见你的那个人吗? ?She is the woman whom/ that I saw yesterday. 她就是我昨天见的那个女人。 ?China is a country which / that has a large population. 中国是一个拥有很多人口的国家。 ?The e-mail that /which I received yesterday was from my sister. 昨天我收到的电子邮件是我姐姐寄来的。 ?I know a doctor whose son is my classmate. 我认识一位医生,他的儿子是我的同班同学。 ?Please pass me the book whose (of which) cover is green. 请递给我那本绿皮的书。 ?I shall never forget the days when (on which) we worked on the farm. 我永远也不会忘记我们在农场劳动的那些日子。 ?Qingdao is the place where (in which) I was born. 青岛是我的出生地。 ?This is the reason why (for which) he refused our offer. 这就是他拒绝我们帮助他的理由。

二年级数学上册《休闲假日》的教学反思.

二年级数学上册《休闲假日》的教学反思 2019-03-30 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优美且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东平美景欣赏,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使他们在视觉上受到了美的熏陶,从而踏上快乐的学习旅程。 教师选择了学生喜闻乐见的旅游导入新课,创设了轻松、愉快的教学情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的身心迅速进入最佳学习状态。 《课程标准》指出,必须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他们体验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对于二年级的孩子们来说,乘加混合运算是比较复杂的,教学中采用了画图这一最直观、形象的解决问题的策略,就使学生清楚地看到了各个信息之间的关系,从而轻松获取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在这个过程中,引导学生有条理地思考问题,并简单表述自己解决问题的过程,不但激活了学生的思维,而且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教师出示鲜艳的圆形示意图,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动态的画图过程,使学生确信自己选择的方法的正确性;老师系统的讲解,让学生真正体验了运算顺序的合理性。 有了乘加的学习基础,在学习乘减时,大胆放手,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通过自主探究以及交流的过程,使学生轻松掌握了乘减的运算顺序,体现了教学的数学知识寓于游戏之中,使孩子们在玩中学,学中玩,为枯燥的`巩固练习增添了层次性。 巩固练习增添了趣味色彩,幸运转盘激起了学生的学习**,教学效果事半功倍。 乘加乘减的运算顺序,是初学的孩子们最容易出错的地方。辨别对错练习的设计,起到了及时提醒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解决身边的数学问题,体验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价值,体会学习数学的重要性。在拓展练习中帮小朋友解决实际问题这一环节的设计,便把学生学到的新知成功地运用到了现实生活中,使学生切实体会到了数学的真正价值,充分享受了数学学习活动带来的喜悦。 总之本节课的设计是以解决问题为线索,引导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逐步理解混合运算的顺序。教学中,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以孩子们喜闻乐见的旅游为媒介,选取了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且风景优美的

教育部参参赛 《水的认识》教案 肖佩珍

小学科学教案《水》 江西省赣州市会昌县第三小学 . 肖佩珍 【教材版本】 本课是教科2001年版《科学》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水和空气》的第一课。 【教材分析】 新课标要求,“指导学生运用感官进行观察”,即用眼、耳、鼻、舌、手(皮肤)去直接感知自然事物的特性。训练学生用自己的感官去感知事物,不但要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更重要的是指导学生掌握用各种感官进行正确观察的方法。从幼儿园到小学,学生在与水打交道的过程中,已了解了水的许多性质和用途。水是学生比较熟悉的物质,本课在此基础上,将水作为研究对象,就是要引导学生利用自己的感官有目的地观察水,认识水的基本特征,形成科学的观察与思维习惯,把对水的的感性认识提升到理性认识。 【设计思路】 学生对水是非常熟悉的,所以本课没有一步一步的教他们认识水,而是充分调动学生已有的经验,让学生从四种液体中找出哪杯是水。通过活动,使学生认识水是无色、无味道、无气味、透明的。同时,在学生清晰描述观察过程、判断的理由的过程中,引导学生体验到观察某些事物是要通过眼看、耳听、鼻闻、舌尝等一系列方法综合起来,才能全面认识。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认识水是无色、无味道、无气味、会流动、没有一定形状的。 2.了解自然界中水的分布,了解自然界中可使用的淡水非常少。 过程与方法: 学会使用眼、耳、鼻、舌、手去观察和记录水的性状,并能对水的性状进行描述。 情感、态度、价值观: 1.体会人体感官在认识事物上的重要性。 2.初步具有探究水的兴趣。 3.初步具有对用水问题的质疑和探索精神。 【教学重点】 掌握用感官进行正确观察的方法,通过观察认识水的性状。 【教学难点】 学生通过观察、实验认识到水是会流动、没有一定形状的。 【教学方法】 在这堂课中,我根据学生实际采用谈话激趣、直观教学等教学方法引导每一个学生都能亲历活动过程。为学生营造一个民主、生动、活泼的学习环境。 【教学准备】

二年级数学下册八 休闲假日——解决问题

八休闲假日——解决问题 第1课时 教学内容:信息窗1 分步解决两步计算的乘加、乘减问题 教学目标: 1、掌握乘加、乘减的计算方法,理解运算顺序,掌握简单的四则混合运算的技能。 2、能运用乘加、乘减解决问题,培养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鼓励能够选择合适的算法,提倡算法多样化。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喜欢旅游吗?出示情境图。 二、知识新授 1、引导看图,提出问题。 请学生认真观察情境图,你看到什么了?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学生可能提出:旅游团一共有多少人?小汽车比大汽车多多少辆? 2、引导学生解决问题。 (1)师:解决我们刚才提出的"旅游团一共有多少人?",先自己试试看。 请同学们在小组内商量后再交流。 (2)同学们愿意把自己的想法在小组中进行交流吗? (3)交流: 生1:9+9+9+9+5=41(人),把每个组的人数加起来; 生2:9×4=36(人),36+5=41(人),先算4个组共有多少人,再算一共有多少人(先算乘法) 师:你喜欢用哪种方法来计算?为什么? (4)师:我们来看"小汽车比大汽车多多少辆?"这个问题吧。 学生独立解决后交流 师:谁愿意把你计算的结果拿到前面来展示给大家看? 7×3=21(辆) 21-9=12(辆) 或者:7×3-9=12(辆)

强调:在算式里,有乘法和加减法,要先算乘法。 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乘加、乘减混合运算。(板书课题:混合运算) 三、巩固应用 1、课本92页第1题。 师:你喜欢用什么方法计算就用什么方法。(学生独立做,再集体评议。) 2、出示第2题。 练习时,引导学生说说运算顺序 3、出示自主练习第5题。 练习时要将每个算式的得数算出来,然后判断对错,最后进行改正。学生先独立做,然后全班交流评价。 四、课堂总结 师:通过今天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 教学反思: 第2课时 教学内容:信息窗2 分步解决两步计算的除加、除减问题 教学目标: 1、掌握除加、除减的计算方法,理解运算顺序,掌握简单的四则混合运算的技能。 2、在学习解决有关的除加、除减的混合运算问题时,初步学会有条理地思考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感受混合运算在解决日常生活问题中的作用,培养对数学学习的兴趣。让学生经历探索“先乘除后加减”的过程,有利于对运算顺序的理解和数学素养的提高。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2020年数学二年级上册《混合运算》单元主题备课资料(一)

北京版数学二年级上册《混合运算》单元主题备课资 料(一) 第一部分:教材分析 主要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青岛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十单元休闲假日混合运算。 教材分析: ?混合运算?是数与代数领域的重要内容之一。本单元的主要教学内容是:简单的两步四那么混合运算。教学重点和难点都是运算顺序。本单元的设计是以解决问题为线索,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理解混合运算的顺序。这样安排,一方面可以利用现实的素材帮助学生理解运算顺序。另一方面,有助于学生体会计算的价值。对于学生来讲,理解先乘除、后加减的运算顺序是比较困难的。因此,教材在设计内容时采取了减缓坡度,留有空间的策略。一方面,教材注重引导学生在解决一系列问题的过程中,逐步积累、概括和提炼;另一方面,还注意将一部分空间留给学生,在他们获得了先乘后加减的经验后,主动推广,概括出先除后加减的结论,最后形成完整的认识。这样有助于学生对运算顺序的理解和数学素养的提高。本单元教学内容是通过解决旅游团有多少人?和还差几条船?两个问题来展开教学的。 教材内容的前后联系:

本单元内容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100以内数的加减法、表内乘除法及两步加减混合运算后进行教学的。这部分内容是学生今后继续学习四那么混合运算和解决稍复杂问题的基础。 第二部分:学情分析 学情分析: 二年级的学生好奇心强、活泼好动,善于模仿,身心可塑性强。但有意注意的时间较短,又是学生第一次接触乘〔除〕与加减混合运算的问题,对于运算顺序的理解是比较困难的,所以在教学方法上应注意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在快乐中体验运算顺序的合理性。.受两步加减混合运算的影响,学生容易和本单元知识的运算顺序混淆,而且学生基础状况参差不齐,可能有的学生通过预习就掌握了运算顺序上课时不愿意参与合作的过程,而是急于表现自己;可能有些学生一节课下来也不能真正理解运算顺序。这就要求老师们在课堂教学时,高度关注不同学生的学习要求。既要让进度快的学生静下心来细细领会运算顺序,又要让进度慢的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提高学习积极性,树立自信心,让每一个学生都学得快乐、学得扎实,共同进步。

青岛版(5年制)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九单元 休闲假日——解决问题

第九单元休闲假日——解决问题 【例1】下面的图形各代表什么? ()()思路分析:由图形算式可知,318,18÷3=6, =22-6,所以÷2=8,用综合算式表示为22-18÷3=16。 (6)(8) 【例2】某小区的绿地长45米,为了美化绿地,要载一行松树,每隔5米载一棵树,已经载了4棵,还需要载多少棵? 45米 思路分析:由题意可知,每隔5米载一棵树,45米中有9个5米,因此需要载9+1=10棵树,其中已经载了4棵,还需载多少棵?就是从10棵树中减掉4棵,剩下的就是要求的。 解答:45÷5+1-4=6(棵)答:还需要载6棵。 【例3】某超市卖的苹果有6箱,卖出的橙子的箱数是苹果的4倍。这个超市卖出的苹果和橙子一共有多少箱? 思路分析:我们把题意用线段图表示出来。 在这里把苹果的箱数看作1份,由于“橙子的箱数是苹果箱数的4倍”,橙子的箱数就是4份,已知1份是6箱,也就是知道了4份是多少箱。这样就很容易求出一共有多少箱了;还可以这样思考:1份是6箱,苹果与橙子一共是1+4=5份,求出5份是多少,用1份乘5即可得出答案。 解答:法一:橙子的箱数:6×4=24(箱) 苹果与橙子一共有:6+24=30(箱)

法二:苹果与橙子一共的份数:1+4=5(份) 苹果与橙子一共有:6×5=30(箱) 【例4】将2、4、6、8、10、12、14、16、18填在下面图表,使每一横行、竖行、斜行的三个数相加的和都相等。 思路分析:九宫格填九数的方法,确定中间是10最关键了,然后我们对这些数加和除以3,就有了相等的和应该是30。 解答:图形如下(有很多种,但是中间那个肯定是10) 【例5】有39个苹果,每盘装7个,最少需要几个盘子? 思路分析:本题的关键是求一个数里面有几个另一个数,用除法解答,39÷7=5(个)……4(个),然后结合实际情况,剩下的4个还需要一个盘子,用“进一法”求出结果,所以最少需要5+1=6个盘子。 解答:39÷7=5(个)……4(个) 5+1=6(个) 答:最少需要6个盘子。 【例6】小红问妈妈多大年龄,妈妈说:"把我的年龄加10,然后乘5,减25,再除以2,恰巧是100岁。"小红妈妈的年龄是多少? 思路分析:题目最后一步是除以2得100岁,说明除以2前就是100×2=200,减了25是200,那么不减25就是200+25=225,同理不用乘5就是225÷5=45,不加10就是35,这样,通过逐步倒推的方法就得到了小红妈妈的年龄是35岁。解答:(100×2+25)÷5-10=35(岁)

中山市假日休闲集市实施方案

2016??????????? 为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决策部署,形成政府激励创业、社会支持创业、劳动者勇于创业的新机制,切实推进全民创业工作开展,根据《中共中山市委中山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推进全民创业的意见》(中山发〔2014〕10号)精神和2016年中山市十件民生实事工作安排,决定举办2016年创业集市活动,为有志创业的在校学生、青年及广大劳动者提供创业实践机会,以低成本感受自主创业、尝试创业,激发市民创业热情,以创业促就业。为做好活动相关工作,制定本方案。 一、目的意义 为有创业愿望的劳动者提供一个创业实践途径,同时为有创业项目的创业者与投资者搭建交流沟通桥梁,促进投资者为创业者提供融资途径。通过创业集市活动,广泛宣传我市推进全民政策,激发市民创业热情。 二、活动主题 我要创业—中山市2016年创业集市活动 三、活动口号 点燃创业激情扬起创业风帆 四、组织领导 成立中山市2016年创业集市活动工作领导小组。 -3-

组长:洪焰 副组长:杨小俊、麦升涛 成员:林健荣、盛远中、刘锐、李博、胡绮嫦、各镇区人社分局主要领导、各镇区团委(团工委)主要领导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市人社局就业促进科。 主任:杨小俊(兼) 副主任:麦升涛(兼)、林健荣(兼) 成员:何凌川、陈伟文、郑巍、胡绮嫦、各镇区人社分局分管培训就业的领导、各镇区团委负责人。 五、活动时间 2016年5月12日至5月15日,活动主会场设在中山富元国际服装创业孵化基地(地址:中山市沙溪镇云汉村富港路2号,中山汽车总站侧),各镇区同时启动创业集市活动。 六、活动内容 免费向参与创业集市活动的市民提供6平方米摊位及基本设施,同时提供项目推介、创业指导、政策咨询等一条龙服务,形成有活力、有创意的特色集市。各镇区创业集市地点由人社分局会同团委选定并报市人社局就业促进科后,向社会公布。 七、活动报名 有意参与创业集市活动的市民可以个人或团队形式-4-

最新青岛版二年级数学下册 第八单元 休闲假日 单元测验

第八单元检测卷及答案 一、用心分析我会选。 1.一辆玩具车8元,拿20元买2辆玩具车,应找回()。 A.4元 B.5元 C.6元 2.4名同学折纸鹤,每人折了6只,他们还要折20只,一共要折()。 A.36只 B.40只 C.44只 3.音乐兴趣小组有10名同学,共有40张音乐贺卡,若每人分5张,则有()名同学没有分到。 A.6 B.8 C.18 4.小明和小丽各有一本72页的故事书,小明每天看8页,小丽5天就看完了,小丽比小明早()天看完。 A.6 B.5 C.4 二、看图列式计算。 1.

三、有趣的动物世界。 1. 每天洗5次澡每天洗澡的次数比大象的6倍还多3次河马每天洗澡多少次?

蜗牛比乌龟1分钟少爬多少厘米? 四、解决问题。 1. 小军比小刚多写了多少个字?

2.兰兰买3瓶饮料花了24元,芳芳买1瓶同样的饮料花了9元。她们谁买的饮料便宜?便宜多少元? 3.同学们去划船。每条小船限坐4人,每条大船限坐10人,租用了9条小船和1条大船,每条船上都坐满了人。有多少人去划船? 4. (1)兰兰分得多少块糖?

(2)明明和兰兰一共分得多少块糖? 5.购物。 8元6元4元?元(1)买4个汉堡和1个鸡腿,一共要花多少钱? (2)一杯可乐的价钱比一桶薯条的2倍少2元,一杯可乐多少钱?

(3)小丽拿20元买了3个鸡腿,应找回多少钱? (4)你还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提出一个并解答。 参考答案 一、1.A 2.C 3.A 4.C 二、1.8×3=24(只)24+3=27(只)或8×3+3=27(只) 2.5×4=20(人)20-2=18(人)或5×4-2=18(人) 三、1.5×6=30(次)30+3=33(次) 答:河马每天洗澡33次。 2.27÷3=9(厘米)20-9=11(厘米) 答:蜗牛比乌龟1分钟少爬11厘米。 四、1.5×7=35(个)35-24=11(个) 答:小军比小刚多写了11个大字。

《休闲假日混合运算》的教学反思

《休闲假日混合运算》的教学反思 《休闲假日混合运算》的教学反思 上了混合运算这一单元的课,让学生学会了混合运算的顺序。我原以为学生只要掌握运算顺序就可以学的很好了,但通过作业情况来看,并不乐观,学生在做混合运算时出现了以下的几个问题(1)格式不对,不少的同学总是把等号对齐题目,甚至有几个同学在横式后面加上了得数。 (2)同学知道了运算顺序,但还是习惯于把先算的结果写在前面,没有算的写在后面,导致出错。或者还是从左往右计算。 (3)计算态度有问题,比较粗心,如抄错数字,减法忘记借位。看错运算符号。 (4)对于两个算式合并成一个算式很迷糊,在列综合算式需要加小括号时总是忘记加, 我将以上学生的问题罗列出来,为的'是在以后的教学中应多预设学生可能出现的问题。教学时讲解更细致一些。注重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同时,在混合运算的教学中我打算抓住以下四点进行教学 1、运用数学术语读题意和口述运算顺序。 在复习两步混合式题时,要求学生意读题意。如:164+18读作:16乘4的积再加18,和是多少。50-355读作:50减去35除以5的商,差是多少。这样做可以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和、差、积、商,乘、除以、除等数学用语的含义,不但可以减少学生在读题时读错数的现

象,也为后面学习列综合算式解答文字叙述题作了必要的渗透。 2、引导学生探索并掌握四则混合运算的解题步骤,提高计算的正确率和速度。 (1)观察:观察题目里有几个什么样的数,含有几种运算符号及括号的位 (2)分析:分析题目中每个数的特征和它们之间的运算关系,是否有简算部分,哪些运算可以同步进行。 (3)确定:通过观察、分析,确定先算什么,后算什么。 (4)计算:在分析、确定的基础上,根据相应的计算法则和运算性质进行计算。计算重要看准数字和计算符号,能简算的尽量简算。 (5)检查:在计算的每个步骤中,都要及时检查、及时验算。首先,看数字和运算符号是否准确,然后,看步骤是否合理,在看结果是否正确。 结合学生易出现的错误,进行有针对性的必要训练。如:254-60+40=100-100=0出现这种错误的原因是学生凑整的意识太强烈,而对运算顺序的理解还不够深刻。所以在计算时,提醒学生一定要先确定运算顺序,再计算。通过了一定的训练加深了学生对运算顺序的理解,提高了计算的准确率。

教育部参赛

第三章物态变化 第三节汽化和液化 1课时新授课 枣庄市第七中学张丽 使用日期:2012-10-30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知道什么是汽化、液化。理解液化是汽化的逆过程。 2.了解沸腾现象,知道什么是沸点。 3.知道蒸发可以致冷。 过程与方法 1.观察沸腾是液化表面和内部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 2.通过探究活动了解液体沸腾时的温度特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设计,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学习的主体。 2.通过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科学的求知欲望,使学生乐于探索自然现象,乐于了解日常活动中的物 【教学重点】 通过探究活动了解液体沸腾时的特点。 【教学难点】 通过探究活动了解液体沸腾时的特征。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酒精、热水、火柴、烧杯、铁架台、温度计、酒精灯、石棉网、塑料盖、扇子、塑料盆(共25套) 学生准备:1.透明的塑料袋、橡皮筋。 2.课前用光滑的厚纸制作的小纸锅。 【教学过程】

○1袋中的酒精到哪里去了? ○2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 通过这个实验说明,物质能在液态和气态之间互

观察水沸腾时气泡

下一页和学生一起总结蒸发与沸腾的相同点和不同 观察图片,思考问题: 除了降低温度以外,我们生活中还有没有其他的方法使气体液化呢?

【板书设计】 汽化和液化 1.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叫汽化。 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液化。 2.沸腾是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各种液体沸腾时都有确 定的温度,这个温度叫做沸点。 3.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的汽化现象叫做蒸发,蒸发是发生在液体表面的缓慢 的汽化现象。 4.汽化吸热,液化放热。 5.气体液化有两种方式:降低温度,压缩体积。

第九单元 休闲假日

第九单元休闲假日——混合运算教学内容 混合运算 教学目标 在解决具体问题中 理解运算顺序 掌握简单的斯则混合运算的技能。在具体情境中 提出运用混合运算解决的问题 能结合具体情景表述解决问题的过程 初步学会有条理的思考问题 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感受混合运算在解决日程生活中的作用 培养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点 掌握运算顺序是重点。 教学难点 掌握运算顺序 在具体情境中 提出运用混合运算解决的问题 能结合具体情景表述解决问题是难点。 教学准备 课件、学具盒 课时分配 4课时第一课时乘加和乘减 学内容 乘加和乘减 教学目标 在具体情境中让学生提出并解决数学问题 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在算式里有乘法和加减法的计算方法。通过合作交流 让学生体验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的多样化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及合作交流能力。 教学重点 在具体情境中让学生提出并解决数学问题 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在算式里有乘法和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通过合作交流 让学生体验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的多样化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及合作交流能力。 教学准备 课件图片学生学习过程 一、导入新课。同学们 你知道旅游前要做些什么准备吗 出示挂图 二、引导学生看图 并提出、解决问题。 1、引导看图 提出问题。请学生认真观察画面 你看到什么了 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学生根据画面可能提出 旅游团一共有多少人 要花多少停车费 2、引导学生解决问题。 1 师 你能解决我们刚才提出的“旅游团一共有多少人 ”这个问题吗 先自己试试看。请同学们在小组内商量后再交流。 2 同学们愿意把自己的想法在小组中进行交流吗 3 交流 9 9 9 9 5=41人 先算4组有多少人 再算一共有多少人 9×4=36人 36 5=41人 9× 4 5=41人 先算乘法 师 你喜欢用哪种方法来计算 提倡算法多样化 4 师 我们来看“应找回多少元 ”这个问题吧 学生独立解决后交流 4×3=12 元 50—12=38 元 师 谁愿意把你计算的结果拿到前面来展示给大家看 强调 在算式里 有乘法和加减法 先算乘法 三、巩固练习。 1、出示第1题。 师 你喜欢用什么方法计算就用什么方法。 学生独立做 再集体评议。 2、出示第2题 练习时 引导学生说说运算顺序 3、出示自主练习第3题。 练习时要将每个算式的得数算出来 然后判断对错 最后进行改正。学生先独立做

第九单元单元测试答案

第九单元单元测试答案 教材基础知识针对性训练与基本能力巩固提高 一、口算。 1.350—50=2.60×2=3.280÷7= 4.70×10=5.960—0=6.0÷38= 7.1×157=8.142十58=9.25×4= 10.10.5—811.1.4+0.4=12.5.8—1.2= 二、检验下面各题,对的画“√”,错的画“×”。 三、选择。 1.一箱可乐有6瓶,一瓶可乐可以倒了3杯,一箱可乐可以倒()杯。 A.18B.9C.11 2.三年级六班有56名同学,老师进行了两次测试:第—次测试得100分的同学的学号是6,9,15,16,27,33,56;第二次得100分的同学的学号是7,9,16,27,36,40,48,51,53。 (1)第一次得100分的有()人。 A.5B.7C.9 (2)第二次得100分的有()人。 A.5B.7C。9 (3)两次都得100分的有()人。 A.3B.5C.7 (4)只有第一次得100分的有()人。 A.2B.4C.6 (5)只得过——次100分的有()人。 A.13B.15C.10 3. 4只狐狸的重量相当于()只小鸭子;一只袋鼠的重量相当于()只小鸭子;一只小鸭子重200克,一只袋鼠重()。 4.计算432÷(6×9)时,应先计算()得(),再算(教育)。

四、应用题。 1.某工厂有180人,其中每个人或者会打乒乓球,或者会打羽毛球,或者两样都会。现知道会打乒乓球的有80人,会打羽毛球也会打乒乓球的有20人,会打羽毛球的`有多少人?只会打羽毛球的有多少人? 2.药厂生产3600瓶灭蚊灵,如果每20瓶放在一个纸箱里,把这些灭蚊灵分给6个商店去经销,平均每个商店分到多少箱? 3.如果用20只兔子可以换2只羊,用8只羊可以换2头牛,那么,用3头牛可以换多少只兔子? 4.同学们进行团体操表演,每行站15人,正好站20行,如果要求站30行,每行需要站多少人? 5.李老师批改数学试卷,班上有48份试卷已经批改好12份,剩下要在2小时内完成,平均每小时要批改多少份? 探究拓展能力强化训练与应用综合能力的养成 1.(情景题)有8个学雷锋小组为社区做好事,平均每组6个人,共做好事96件,平均每人做好事多少件? 2.(图形题)求阴影部分的面积。 3.(探究题)算出每种水果的重量,再填空。 答案: 第九单元单元测试 教材基础知识针对性与基本能力巩固提高 一、略 二、1.√2.×3。√4.×. 三、1.A2.(1)B(2)C(3)A(4)B(5)C 3.63600克4.6×9=54432÷54=8 四、1.180—80+20=120(人)会打羽毛球的。 120—20=100(人)只会打羽毛球的。 2.3600÷20=180(箱)180÷6=30(箱) 3.8÷2=4(只)20÷2=10(只)10×4=40(只)方法不唯一。 4.15×20÷30=10(人)

第九单元课后阅读课文翻译

委婉语 米克托斯特先生起身离桌,说他得去小男孩的房间或者得上洗手间;年轻妇女宣布她怀孕了。秘书抱怨她上司是屁股上的一处痛;承办人(或殡葬服务员)小心地询问把逝者运到何处。这些都是委婉语——用温和的、易接受的和迂回曲折的词语来代替那些粗俗的、令人痛苦和不悦的词语。委婉语一词源于希腊语“eu”和“phēmē”,意思是“好的”或“好听的”“言语”。 许多委婉语让人觉得愉快而滑稽,众人都为之所乐。(几乎每个人:那些自称国家挑选殡葬服务员的人通常会忍住不笑)。但是委婉语的存在有其相当庄严的理由。它们把人们最害怕的死亡、死人和超自然现象等隐藏起来,把性、繁殖、排泄等生活事实掩盖起来,即使最优雅的人也不可避免因生活事实而意识到他们是来自肉身甚至比肉身更糟糕的东西。一些个人和机构(尤其是政府)喜欢使用委婉语,因为他们急切地想向世界呈现他们可能最优雅的形象。委婉语深深植根于我们的语言当中,很少有人能够做到一天不使用委婉语,哪怕自诩为说话平实的人也不能例外。 同样懂得世事的人会使用小男孩的房间和其他同类委婉语,他们也会在不想洗澡的时候说他们想要去洗澡间;会说玛丽正睡着了,哪怕她几乎少有睡眠;会说约翰消失了或离开了(好像他刚好搭上了去往达希恩的最后一班火车);会说山姆和珍妮特是朋友,这比“私密情人”好听多了。 因此,委婉语是我们内心焦虑、矛盾、恐惧和羞愧所外在表现出来的、

看得见的声音。它们像是放射性同位素,追踪他们就有可能发现我们语言、头脑和文化当中已经发生过和正在发生的事情。 委婉语可分为两种大概类型——肯定式和否定式。肯定式委婉语的作用是膨胀和放大,使得委婉的内容显得比实际更为宏大和重要。否定式委婉语的作用是收缩和消减。它们具有防卫天性,能够抵消禁忌用语的力量并且消除语言中人们不愿直接面对的一切东西。 肯定式委婉语包括许多花哨的职业名称,通过提高工人的工作地位来安慰他们的自尊心:比如把守门人叫做看管人(守门人本身也是看护人的委婉语),用顾问代替律师和各种类型的工程师(灭火工程师、床垫工程师、公关工程师等等),用帮助代替雇工(原本是奴隶的委婉语),用垂钓女和坐台女代替妓女等等。通常采用的做法是把一个人的行当转变成一种职业,一般是仿效医护行业。美容师和前面提到过的殡葬服务员就是典型的例子,同样的仿效本能使得社会工作者把福利接收者称作顾客,足球教练做临床治疗,殡葬服务员把尸体指代成盒子或者病人。 其他类型的肯定式委婉语包括对个人的尊称如上校、阁下和少校,以及许多惯例性委婉语,例如把疯人院称作精神医院,把学院称作大学,把小型商铺称作商场、办公室、沙龙和商店。出于改善周遭环境目的的委婉语很容易在地理位置名称中找到例证,最突出的如找不出一块绿地的格林兰(此名称来源于一个叫红头发艾瑞克的早期房地产开发商),还有把很多小城镇命名为城市,以及一些城市的名字,比如纽约的特洛伊市。

青岛版二年级上册《休闲假日混合运算》教学实录

青岛版二年级上册《休闲假日——混合运算》教 学实录 ◆您现在正在阅读的青岛版二年级上册《休闲假日——混合运算》教学实录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青岛版二年级上册《休闲假日——混合运算》教学实录教学内容:青岛版二年级上册第十单元《休闲假日混合运算》。 教学目标: 1.在具体情境中,学会简单表述解决问题的过程,初步学会有条理地思考问题。 2.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体会一个算式里既有乘法又有加(减)法时,要先算乘法的合理性。 3.正确计算简单的乘加乘减混合运算。 4.通过画一画、讲一讲,以及图文并茂的课件演示,逐步理解运算顺序的合理性,并熟练掌握乘加乘减混合运算。 5.感受混合运算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理解并掌握乘加乘减混合运算的顺序,并能正确计算。 教学过程: (课前播放肥城的美丽图片) (评析:优美且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肥城美景欣赏,吸引了

学生的注意力,使他们在视觉上受到了美的熏陶,从而踏上快乐的学习旅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刚才我们欣赏的是肥城的美丽景色。肥城的万亩桃园已经载入吉尼斯世界纪录,是肥城旅游的亮丽风景线。今天大家就跟随我去肥城桃园风景区游玩一下吧! (课件出示情境图) (评析:教师选择了学生喜闻乐见的旅游导入新课,创设了轻松、愉快的教学情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的身心迅速进入最佳学习状态。) 二、合作探究,解决问题 师:假如现在你是一名导游,要想带领大家进入风景区,你的任务应该是干什么? 生:买票。 师:要想知道买多少张票,首先我们需要知道什么? 生:旅游团一共有多少人。 师:真是一名优秀的小导游!(板书:旅游团一共有多少人?)(评析:《课程标准》中强调,数学学习要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的过程。让学生在旅游过程中亲自当导游,进行角色体验这一环节的设计,就引发了学生对实际数学问题的思考,从而提炼出数学问题。)

教育部参赛_复式统计表_钱锦

《复式统计表》教学设计与说明 [教学内容] 五年级上册P105—106例1及相应的“练一练”,练习二十第1、2题 [教材简析] 复式统计表是在学生已经较好地掌握了简单的统计表的基础上安排的。与简单的统计图表相比,复式统计图表的信息量大,结构复杂。通过复式统计图表的教学,学生收集信息、表达数据和应用统计数据的能力会有明显的提高。本单元的教学要求是:使学生能够看懂和利用复式统计表的数据;能够填写复式统计表,体会复式统计图表的特点。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具体的统计活动中认识复式统计表,能根据收集的数据正确填写复式统计表,能对统计表中的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2、使学生能根据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需要,主动经历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过程,能进行一些简单的判断,发展统计观念。3、通过有说服力的数据,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到统计在实际生活中的重要作用,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发展数学应用意识。 [教材分析] 本单元教学的复式统计表,是在学生已经较好地掌握了简单的统计表的基础上安排的。与简单的统计表相比,复式统计表的信息量大,结构复杂。通过复式统计表的教学,学生收集信息、表达数据和应用统计数据的能力会有明显的提高。本单元的教学要求是:使学生能够看懂和利用复式统计表里的数据;能够填写复式统计表,体会复式统计表的特点。 教材编写上有以下显著特点。 第一,教学素材有意义。选择反映我国经济建设、社会进步、人民生活提高的数据。在教学统计知识的同时,给学生教育和鼓舞。 第二,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获得真实的数据。教材前后9次安排学生在班级里、学校内、自己家庭周围收集有关学生人数、喜爱的电视节目、家庭电话数量、体育成绩的数据,在整理以后,用统计图表呈现出来。一方面培养学生的统计能力,另一方面凸现统计数据源于实际,必须真实可靠。这是十分重要的统计态度。 [教学重点] 认识复式统计表的结构,会填写复式统计表,并对复式统计表作简单的分析。 [教学过程] 认识复式统计表的结构并能体会其优越性 一、创设情境,引发需求 1、创设情景 谈话:同学们,我们学校开设了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这些各具特色的活动给大家带来了无穷的乐趣。 出示:(在图片下方出示相关数据)。这是我校五(1)班的社团活动情况。 学生交流。教师出示4张统计表,提出要求:你能把相应的兴趣小组的人数填在你的统计表里吗?4 人小组合作,每人统计一个小组。再汇报。 引导思考:请4人小组合作,观察这4张统计表,它们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教育部参赛-性格你我他-曾梅

性格你我他 ——自我认识之性格篇 石门实验小学曾梅 教学背景: “人的性格是一个最大的宝藏,它会影响一个人看人看世界的角度,形成不同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它将决定着一个人的交际关系、婚姻选择、生活状态、职业选择以及创业成败等等,从而根本性地决定着其一生的命运。”(摘自《性格决定命运》)可见让学生从小就了解自己的性格并通过自我意识有目的地节制和消除性格中的不利因素是多么重要。性格虽然具有先天性和不可改变性,但是它仍然离不开后天的塑造。本课目的主要让学生先了解自己有哪些好的性格以及不好的性格,然后教育学生摒弃不好的性格,发扬优良的性格,才能不断地完善自己,优化自己的性格结构,从而助其慢慢走向成功。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让学生从自己的角度以及他人的角度认识自己的性格特点。 2、行为目标:引导学生运用方法来克制自己性格中的不利因素。 3、能力目标:通过案例分析,学生讨论等形式,引导学生分析性格中不良因素并找解决的方法,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自己的性格。 2、教学难点:让学生运用方法来克制自己性格中的不良因素。 教学方法: 小组讨论与分享、情景设置、角色扮演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纸、笔、卡片、板书

教学对象:小学五年级 教学过程: 一、课前热身活动:游戏《天气预报》 1、教师讲解游戏规则:天气晴朗拍拍头,阴天拍拍肩,下小雨拍拍手,下中雨拍拍肚子,下大雨拍拍大腿,下暴雨跺跺脚。当教师说到哪种天气时,学生要迅速地做出对应的动作。 2、游戏开始。 目的:让学生在上课前放松一下,活跃起来。 二、激趣引入,带出课题 1、请四位同学扮演西游记中的四个人物:孙悟空、猪八戒、唐僧、沙僧。 2、请学生分析这四个人物的性格特点。 3、教师归纳总结并板书。 孙悟空勇敢善良唐僧 冲动死板 猪八戒机灵任劳任怨沙僧 没耐心不善言辞 目的:通过分析西游记的人物性格特点,让学生对性格有初步的了解,并引入主题。 4、出示课题:性格你我他。 5、讲解性格:性格就是人在对人、对事的态度和行为方式上表现出来的心理特点,如(指着黑板说)勇敢、冲动、善良、死板等。而且性格有好坏之分的,如孙悟空好的性格是勇敢,但不好的性格是冲动。 三、七嘴八舌说性格 1、师发给每人一张卡片,请同学们也来分析自己的性格,找出自己的性格特点,写在老师发的卡片上,并提醒学生自己是从哪些事件上看出自己的这点性格的。时间为3分钟(ppt配乐)。

二年级数学下册第八单元《休闲假日

休闲假日—乘加乘减混合运算 一、教学内容:乘加乘减混合运算 二、教学目标: 1、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理解运算顺序,掌握简单的四则混合运算的技能。 2、在具体情境中,提出运用混合运算解决的问题;能结合具体情境表述解决问题的过程;初步学会有条理的思考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感受混合运算在解决日常生活问题中的作用,培养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三、教学重点:掌握运算顺序。 四、教学难点:解决实际问题 五、教具:课本、电脑,实物投影仪。 六、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自主探索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旅游吗? 生:喜欢 师:你去过哪里旅游? 生1:我去过中山公园旅游生2:我去过海边旅游 师:这节课我们一起去春游,看看你能不能用数学知识解决春游过程中的问题,我们一起出发吧!(出示课件)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感兴趣的旅游入手,感受数学与生活的 密切联系。】 算法交流,比较分析

1.观察情境,提出问题,独立解决“一共有多少人” 师:出发前老师分了组,请看老师是怎样分组的?(出示课件) 生:9人一组,分了4组,还剩5人 师:你找的真准确,老师帮你记下来(板贴数学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生:一共有多少人?(师根据学生回答板贴问题) 师:会解决吗?自己在数学本上试试看。 学生尝试独立解决问题,并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想法和算法。教师巡视,指导学生进行清晰有条理的表述。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初步学会有条理的思考问题。】2.交流分布算式、综合算式算理 师:谁来说说你是怎样解决的? 生1:9×4=36(人)36+5=41(人) 师:哦,你是用分布算式解决的。你是怎样想的? 生1:先算4组有多少人,再算一共有多少人(师根据学生口述进行板书) 师:还有谁能像他这样完整的说一说? 学生举手,师要求学生同位间先说一说 师:还有谁能说一说? 生2:先算4组有多少人,再算一共有多少人 生3:先算4组有多少人,再算一共有多少人 师:你们听讲真认真。还有没有不同算式: 生4:9×4+5=41(人) 师:你是用综合算式解决的。怎样想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