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高职院校辅导员队伍的建设

高职院校辅导员队伍的建设

高职院校辅导员队伍的建设
高职院校辅导员队伍的建设

浅谈高职院校辅导员队伍的建设

摘要:辅导员作为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起着重要的作用。然而,从部分高职院校辅导员队伍的建设状况来看,辅导员的队伍建设还存在些问题,所以加强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是十分紧迫的任务,值得我们认真探讨和实践。

关键词:高职院校辅导员建设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识码:c doi:

10.3969/j.issn.1672-8181.2013.09.206

关于该课题的研究,目前许多学者更多的是侧重于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研究,很少有人从辅导员队伍建设的角度入手,提出解决方案。因为辅导员与学生联系最紧密,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是处于关键性指导作用的,本文将侧重于辅导员队伍建设方面的研究,在理论方面谈谈对辅导员队伍建设方面的一些看法。

1 高职院校辅导员队伍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定位模糊,职责不明确

目前辅导员在高职院校中的工作在很大程度上仅仅只是辅助性的工作,工作常常游走于教学和行政两端,被两边牵着走,没有明确的工作职责的界定,其真正花在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方面的工作微乎其微。这就导致辅导员在日常工作中常常出现本末倒置、重点偏离的现象。

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的主要措施

学校新推出多项举措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 2007-6-11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16号文件精神和教育部、省教育厅有关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今年我校进一步加大辅导员队伍建设力度,制订了《绍兴文理学院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新推出多项实际措施,为辅导员提供发展空间、拓宽工作渠道,从制度上帮助解决后顾之忧,鼓励和支持辅导员走专业化和职业化道路,加快建立一支以专职为主、兼职为辅的稳定队伍和骨干力量,切实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效。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学校予以高度重视,不断强化辅导员队伍的领导保障,5月16日召开学生辅导员代表座谈,对加强辅导员建设作了部署。学校对辅导员队伍实行校、院双重领导,学生工作部门是管理辅导员队伍的职能部门,学院对辅导员进行直接领导和管理,按照1:200的师生比配备要求,齐抓共管做好辅导员管理和建设工作。 二是明确身份职责。为更好地保证辅导员集中精力从事工作,学校明确辅导员具有教师和干部身份,并从掌握学生思想状况、维护安全稳定、学风建设与学业指导、党团和班级组织建设、资困助学、协助心理健康教育、组织素质教育活动等10个方面明确了岗位责任,引导辅导员做学生的人生导师和健康成长的知心朋友。 三是加强培养与发展。为提高辅导员队伍整体素质,学校把辅导员纳入学校师资培训规划和人才培养计划,在培训与进修、专业技术职务评聘等方面,给予专任教师培养同等待遇,同时鼓励辅导员结合大学生

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实践和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发展开展研究,提高工作水平。此外,学校把辅导员作为党政后备干部培养和选拔的重要来源,在选配时予以优先考察选聘。 四是优化管理与考核。我校成立辅导员考核小组,对辅导员工作投入与责任心、工作创新、工作绩效等情况进行严格考评,今后每年评出不超过15%比例的“优秀”等级,视同为学校年度工作考核优秀,并举行年度十佳优秀辅导员评选活动。为吸引更多辅导员向专业化、职业化方向发展,学校从提高待遇、职务聘任等方面给予专项支持,对每年考核为良好及以上、工作满五年的,提供科级待遇,对工作满十年且年度考核有四次为优秀的,提供副处级待遇,同时将提高优秀年薪制辅导员的相关待遇。

高职院校辅导员队伍建设探析.

高职院校辅导员队伍建设探析 2010-09-03 高职院校辅导员队伍建设探析1 辅导员是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骨干,辅导员队伍素质的高低将直接关系到高职学生能否健康成长.本文通过对高职院校学生辅助员队伍现状分析,提出了加强学生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对策. 作者:王美丽作者单位:东营职业学院,山东,东营,257091 刊名:科技信息英文刊名:SCIENCE & TECHNOLOGY INFORMATION 年,卷(期):20xx ""(7) 分类号:G71 关键词:高职院校辅导员队伍建设 高职院校辅导员队伍建设探析2 论文摘要: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有关要求,教育部为加强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颁布了《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等一系列文件。如何在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中结合高职自身特色落实教育部对辅导员队伍建设的相关规定和要求,建设一支专业化的辅导员队伍,已成为高职院校一项重要的研究问题。 论文关键词:高职,辅导员,专业化,队伍建设 随着近几年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趋势和国家对职业教育的重视及大量的资金投入,高职院校获得了迅猛发展。但高职院校大多建校周期短,办学经验、师资力量、思想政治工作经验等方面相对薄弱,特别是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模式等方面与普通高等教育相比,虽有一定共同之处,但由于教育对象的文化基础和教学特点以及就业特色的不同,也存在着很大差别。所以,辅导员这支队伍的整体素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效果和学生培养质量。因此,建立一支专业的具有高职特色的辅导员队伍,是一项充满挑战的工作,更是一项科学性、专业性很强的工作,需要结合高职的自身特点进行研究探索建设。本文通过在实际工作反复的实践摸索和思考,以可持续发展理念为指导,以实际可操作性为出发点,为构建高职辅导员队伍建设规范、科学的长效管理机制,实现高职辅导员队伍建设的专业化进行了摸索和探析。 一、高职辅导员的角色定位 正确定位辅导员的角色不仅有助于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道德素质、较强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以及创新意识,对新世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维护校园及社会的稳定都具有重大意义,因而更要明确高职辅导员的角色定位。

浅谈当前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

浅谈当前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 本文针对高职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探索提高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对策:加强教学团队的建设;加大“双师型”师资队伍引进培养力度,形成融“教、学、做”为一体的教学理念;注重专业(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的培养;培养教师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标签:高职;师资队伍建设;问题;对策 近年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飞速发展,为改革开放培养了一大批高素质的技能型专门人才。不但为我国教育大众化作出了重要贡献,而且促使具有中国特色的高等职业教育体系框架逐步形成,逐步满足了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接受教育要求。随着我国“新型工业化道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创新型国家”战略的确立,我国对高技能人才要求的不断提高,当前高等职业教育迎来了一个很好的发展机遇期,但应当看到,在发展和繁荣后面,我国高等职业教育面临的挑战前所未有。实施科教兴国的发展战略要求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自身发展也要求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就当前而言,高职师资队伍建设出现的问题,已经严重影响高职院校教学质量的提高,影响高职教育的健康持续快速发展,因此,必须花大力气解决好这个问题。 一、当前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是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为目标,走产学结合的发展道路。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培养一支素质优良、结构合理、专兼结合、特色鲜明、相对稳定、能满足高职教育发展需要的教师队伍。近年来,各级政府主管部门和各职业院校积极采取措施,全面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和宝贵的经验。然而与全面提高高职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相比,和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相比,还存在不少问题,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师资队伍结构有待完善 (1)随着连续几年的扩大办学规模,新进教师逐年增多,虽然新教师理论性强,但实践动手能力较弱,这是各高职院校存在的通病。近几年来,高职院校招聘教师强调必须是硕士以上学位是造成这种状况主要因素之一。 (2)“一体化”教师的匮乏。融“教、学、做”为一体的教学手段,强化学生能力的培养是高职教育的基本要求。但是实践教学条件和双师型教师队伍仍然是亟待解决的两个难题,否则“一体化”的教学目标难以实现。 (3)公共课、专业课和实习指导教师比例失调。专业课教师特别是新开专

辅导员队伍建设工作方案

辅导员队伍建设工作方案 改革开放以来,少先队工作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逐步走上以提高少年儿童综合素质和促使其全面发展为目标的教育轨道。这就向广大少先队员成长的引路人——辅导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少先队工作对辅导员素质的要求体现在政治素质、思想素质、业务素质上,要求辅导员具有坚定的政治信仰,敏锐的洞察力;具有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具有健康的心理,博大的胸怀;精通少先队工作业务,有很强的组织协调能力。 学校由于种种原因,在辅导员队伍的建设上仍存有许多不足。广大辅导员往往具有敬业奉献精神,但创新意识不够;业务能力差异悬殊,缺少综合型人才;活动经验型较多,科研理论型人才匮乏;业务信息来源渠道少,理论资料缺乏等等。这使少先队工作起点低,起步晚,步伐慢。因此,学校根据这些情况更要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和落实相关措施和方案。 一、抓辅导员的思想建设,提倡奉献和创新精神。 辅导员要练就一身过硬的本领,首先要培养敬业爱岗精神。“捧这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我们要在辅导员中倡导这种奉献精神,要使少先队辅导员把自己的爱完全注入少先队事业,热爱儿童,理解儿童,尊重儿童,在广阔的少先队大舞台上不断推陈出新,为少先队活动增添活力。

其次,我们要在工作中积极鼓励辅导员创新,为“新”的做法,“新”的内容创设良好的环境。让辅导员发挥创新精神,在少先队工作中走出传统,创出特色,使队组织管理,队干部培养,队活动的内容、形式及队的工作方法更适应时代的要求,更符合跨世纪少年儿童的心理特征,更有助于少先队员的健康成长。 学校辅导员们的做法是:在中队队务管理上,采取激发队员的主动性、创造性,提高队活动的质量。同时,发挥多媒体的作用,激发队员的兴趣,提高教育的效果。 二、抓辅导员的学习和培训,做到全方位、多元化。 学习是为了给精神补氧,给思想充电,是为了自身素质的提高。辅导员要在繁忙的工作中自觉地挤出时间学习,可以向书本杂志学,养成读书看报的好习惯;可以向实践学,在工作中积累教学经验;也可以向他人学。建立个人学习档案,交流学习体会,展评学习剪报等,从而在辅导员队伍中形成浓厚的学习氛围。同时,利用星期一下午加强辅导员的思想政治理论学习和职业道德培训工作。 1、建立个人培训档案。 把辅导员的培训次数、培训内容及培训作业、成果等记入档案,既能促使辅导员学习、进步,又便于了解辅导员的学习情况,完善培训体系,使辅导员培训达到全面化、合理化、制度化、系统化。 2、丰富培训内容。

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的意见与建议

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的意见与建议 一、加强辅导员、班主任队伍建设的重要性 1、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学校通过组织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管理和服务来达到培养人才的目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学校人才培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证学生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的重要方面。 2、辅导员、班主任是学校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从事德育工作、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加强辅导员、班主任队伍建设,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维护学校稳定的重要组织保证和长效机制;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各项任务落到实处的重要保障,因此要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充分认识新形势下加强辅导员、班主任队伍建设的特殊重要性和紧迫性。 3、学生辅导员、班主任工作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主要任务是: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理论指导;以党的十六大精神和党的教育方针为工作指针;以加强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教育、道德建设和推进大学生全面发展为工作任务;以“三贴近”为工作突破口;以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为工作目标。学生辅导员和班主任通过讲授思想品德课、形势政策课、组织思想教育活动、与学生联系以及日常管理,引导教育学生坚定政治信念,加强思想修养,树立远大理想和科学发展观,投身社会实践,立志振兴中华。 二、辅导员、班主任的配备和素质要求 1、做好辅导员、班主任的选聘配备工作,是加强辅导员、班主任队伍建设的基础。学校要根据实际工作需要,科学合理地配备足够数量的辅导员和班主任。学院在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和确定编制时,应根据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任务和特点,按照精干和有利工作的原则,既要保证辅导员、班主任队伍不被削弱,又要进一步优化结构,提高队伍素质。同时每个班级要配备一名兼职班主任。 2、必须坚持素质高、能力强、业务精、作风正的标准,把德才兼备、乐于奉献、潜心教书育人、热爱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事业的人员选聘到辅导员、班主任队伍中来学校广大教师特别是党员教师要把担任辅导员、班主任工作作为教书育人应尽的责任,积极主动地承担这一光荣任务。 3、辅导员、班主任必须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具有一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和政策水平,有较强的政治敏锐性和分辨能力,思想上政治上与党中央保持一致。 4、辅导员、班主任应努力学习和掌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必备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熟悉高等教育规律,具有较为广博的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知识以及良好的文化素养,有较强的组织活动、调查研究以及语言和文字表达能力,还应具有在网络上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能力。 5、辅导员、班主任应热爱学生、热爱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要有高度的责任感、事业心和奉献精神,工作主动积极,服务意识强;为人正派,品行端正,以身作则,为人师表;思维敏捷,朝气蓬勃,工作细致,作风过硬。 6、辅导员、班主任应经常深入学生,了解学生实际,掌握学生思想状况,通过

高职院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时代意

高职院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时代意 2021年8月,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指出:“高校辅导员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高等学校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指导者。辅导员应当成为学生成长成才的人生导师和健康生活的知心朋友。”站在新的历史起点,重新审视高职院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时代背景,准确把握高校辅导员建设的时代要求,积极探索高校辅导员建设的时代选择,借鉴国外高校学生事务工作经验,为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一、理性审视高职院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时代境遇 伴随着历史的推演和时代的进步,我国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进入新的历史征程,高等职业教育制度化、大众化、法治化和国际化趋势不断显现,并成为新时期高职院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重要时代参照。充分认识这一点,是科学把握高职院校辅导员队伍建设时代意蕴的前提和基础。 (一)现代大学制度化 2021年,国务院审议通过《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1年)》,明确强调要完善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加快我国高等教育现代化步伐。十八大以来,党和政府多维并举加快现代大学制度化进程。2021年,国家实行高校“双一流”建设。目前,我国现代大学制度已逐步确立。高校的核心任务就是为社会主义培养各类优秀人才。作为最贴近大学生日常生活和学习实际的管理者和服务者,高职院校辅导员更易与学生交心,更善于把握学生的思想脉搏,能够全过程、全方位、持续性地影响、引导学生的思想和行为。因此,在一定程度上说,建设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的高职院校辅导员队伍,对于不断推进现代大学制度化,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培养输送

职业技术学院师资队伍建设规划及实施方案0001

职业技术学院师资队伍建设规划及实施方案 师资是学校的第一资源, 是加快我院发展,提升学院核心竞争力和综合实力的动力之源。 为进一步调动教师教育教学和科研工作的积极性,培养一支高素质的中青年骨干教师、专业 学科)带头人、科研骨干队伍和政治辅导员、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及就业指导工作队伍,打造学院的办学 特色和优势,促进学院的可持续发展,特制定本规划和实施方案。 指导思想 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政策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和《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精神。学院将贯彻创特色、创品牌的战略思想,遵循“壮大队伍、优化结构、 突出重点、强化实践、注重师德、提升水平” 的原则,通过培养、引进、外聘高层次人才等途径,紧紧 围绕人才培养目标,以学科、专业团队建设为核心,为学院重点和特色专业、特色学科、重点实验室的 建设提供智力支持,为学院的教育教学及大学生思 想政治、就业指导、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询工作增添新鲜血液,为学院的逐步建立促进教师资伍,为实现我院成为特色鲜明,质量过硬的省内一流职院的发展目标创造条件。 源合理配置以及优秀人才健康成长的有效机制,真正建立一支德才兼备、素质优良的师资队 二、建设目标 2011-2015 年,通过5 年的努力,争取实现以下目标: 为重点和特色专业、特色学科配齐学科团队。 专任教师(含校外兼课、兼职教师)总人数500人左右,师生比控制在1:20 以内。 辅导员队伍以专职为主,专兼结合,以专业化、职业化和专家化队伍为培养目标,总体上按照师生比不低于1:200的比例配置一线专职辅导员岗位,力求到2015 年,培养出省内知名的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 通过专、兼、聘等多钟形式,建设一支以专职教师为骨干、专兼结合、专业互补、相对稳定、素质较高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的工作队伍。 通过专、兼结合的方式,建设一支熟悉政策、经验丰富、相对稳定、素质较高的大学生就业指导与服务的工作队伍。 40 岁以下青年教师硕士化,2015 年专任教师硕士比例达到50%,专业教师中具有或攻 读博士学位的达到7 人。 专业课教师中“双师素质”教师的比例达到90%。 专任教师中具有教授及其他正高职称人员超过20 人,具有副教授及其他副高职称人员超过120 人,教师职称结构合理。 市级专业技术人才、省级青年骨干教师、省级及以上国内访问学者及以上专家、学者达到15 人。 三、实施方案

辅导员队伍建设情况

目前思想政治辅导员队伍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高校思想政治辅导员,工作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第一线,承担着对学生进行教育、管理和服务的重要职责,对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其队伍建设的好坏事关大学生的成长、学校的发展乃至国家的稳定和繁荣,辅导员工作可以说是“责任重大、使命光荣"。我校目前有辅导84人,专职辅导员采用统一招考的方式进行选拔录用,兼职辅导员选聘校内各部门经验丰富的教师及管理人员担任,负责全校14个院(系)的在校大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根据自身实际,我校在思想政治辅导员队伍建设方面形成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制度、措施,在整体建设向好的同时,也存在着一系列的不足。 一、所遇问题 1、数量不足,年龄结构不尽合理。按照教育部 “师生比不低于l:200”的规定,尚有专职辅导员的缺口,且我校辅导员队伍尤其专职辅导员队伍年龄结构偏低。青年辅导员一方面易与学生进行较深层次的沟通,能够及时掌握学生的思想及心理动态,但是另一方面因为工作时间短,专业了解少,社会阅历浅,理论功底不深却使得他们在担负“人生导航”时显得有些力不从心,往往“辅”有余而“导”不足。 2、知识结构比较单一。我校辅导员有一部分为刚刚毕业或者参加工作年限较短的学生,知识结构相对单一,没有掌握做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掌握的相关学科知识。同时,我校辅导员队伍来源于思政类、教育类、管理类及心理类的人员也较为有限,对工作开展也带来影响。大学生在成长、成才过程中所遇到的心理障碍、人际交往、职业选择以及人生观、价值观、恋爱观等诸多方面的问题都需要辅导员的正确引导,这就要求辅导员应具有较丰富的心理学、教育学、职业咨询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和较高的解决学生学习、交往、就业等方面的问题的能力。 3、管理、监督考核机制尚不健全。我校辅导员采用多头管理方法,既学生工作部(处)及二级院系双重管理。但现阶段由于部分二级院系的工作重心尚未转向新校区,因此新校区辅导员由学生工作部(处)暂时全权管理,造成管理过于集中,没有与各二级院系形成合力,发挥各院(系)的日常工作管理作用,造成工作负担过重、效率不高的局面。另外,在辅导员工作监督及考核方面没有形成长效机制,辅导员工作的良好习惯尚未形成。 二、提出建议:

(2020年编辑)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

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精神,切实加强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特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高等学校应当把辅导员队伍建设作为教师队伍和管理队伍建设的重要内容。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应当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促进高等学校改革、发展和稳定,促进培养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第三条辅导员是高等学校教师队伍和管理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教师和干部的双重身份。辅导员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高校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辅导员应当努力成为学生的人生导师和健康成长的知心朋友。 第二章要求与职责 第四条辅导员工作的要求是: (一)认真做好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及服务育人工作,加强学生班级建设和管理; (二)遵循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规律,坚持继承与创新相结合,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与成才; (三)主动学习和掌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理论与方法,不断提高工作技能和水平; (四)定期开展相关工作调查和研究,分析工作对象和工作条件的变化,及时调整工作思路和方法; (五)注重运用各种新的工作载体,特别是网络等现代科学技术和手段,努力拓展工作途径,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提高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增强工作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第五条辅导员的主要工作职责是: (一)帮助高校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确立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共同理想和坚定信念。积极引导学生不断追求更高的目标,使他们中的先进分子树立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确立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念; (二)帮助高校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经常性地开展谈心活动,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心理品质和自尊、自爱、自律、自强的优良品格,增强学生克服困难、经受考验、承受挫折的能力,有针对性地帮助学生处理好学习成才、择业交友、健康生活等方面的具体问题,提高思想认识和精神境界; (三)了解和掌握高校学生思想政治状况,针对学生关心的热点、焦点问题,及时进行教育和引导,化解矛盾冲突,参与处理有关突发事件,维护好校园安全和稳定; (四)落实好对经济困难学生资助的有关工作,组织好高校学生勤工助学,积极帮助经济困难学生完成学业; (五)积极开展就业指导和服务工作,为学生提供高效优质的就业指导和信息服务,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 (六)以班级为基础,以学生为主体,发挥学生班集体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组织力量; (七)组织、协调班主任、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和组织员等工作骨干共同做好经常性的思想政治工作,在学生中间开展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 (八)指导学生党支部和班委会建设,做好学生骨干培养工作,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 第三章配备与选聘 第六条高等学校总体上要按师生比不低于1:200的比例设置本、专科生一线专职辅导员岗位。辅导员的配备应专职为主、专兼结合,每个院(系)的每个年级应当设专职辅导员。每个班级都要配备一名兼职班主任。 第七条高等学校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按一定比例配备研究生辅导员,从事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研究生专业导师在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面要担负相应职责。 第八条辅导员选聘应当坚持如下标准: (一)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

示范高职院校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的实践与探索

编者按: 在全国第二十五个教师节来临之际,《职教参考》推出一期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专题,希望能对我院在师资引进、培训等方面有所借鉴,对教师提升个人综合素质有所启示。 半个多世纪以前,初任清华大学校长的梅贻琦曾说过,“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从长远发展来说,一个学校赖以生存并产生良好社会效益的主要条件不仅仅是有硬件的投入,高素质教师培养出适应社会建设需要的高素质人才更是一个关键因素。日前,《财经文摘》的记者就中国职业教育发展的现况如何,面临哪些困难等问题采访了教育部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研究所研究员姜大源,下面是姜大源研究员对于教师队伍建设方面的一个回答摘录下来供大家参考。 《财经文摘》:中国高职院校的师资力量遭到了很多批评和质疑,您怎么看目前中国职业教育的教师队伍? 姜大源:我认为,高职教师的水平应该高于清华和北大的教师水平。这就对高职和中职院校的老师提出很高的要求。 一个职业院校的老师的能力应该包括四个部分:专业理论、专业理论在职业中的实践、职业教育的专业教学论和方法论、职业教育理论在职业教育中的实践。只有四者结合,才能成为职业学校的老师。 我们是四者缺其三,只具备一个:专业理论。比如说学数控机床的,都学过理论,但是专业理论和实践的结合,才刚刚开始得到学校的重视。 而另外两方面,几乎所有的学校都没有意识到,这是个悲哀。德国人说,你要教数控机床吗?不是你到大学去学数控机床,你就能教数控机床,你要去学今后能当数控机床老师的专业。全世界只有德国、瑞士、奥地利有这个概念。 课程是核心,教师是关键,所以我跟教育部建议,要把老师送到北欧去进行培训,提高教师基于工作和教学过程的设计能力和实施能力。 (图书馆孙艳美)

攀枝花学院辅导员队伍建设经验总结

攀枝花学院辅导员队伍经验总结 高校辅导员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以及管理各项事务的主体,组织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协调学生工作,是高校学生的服务者。改革开放以来,随着高校教育体制得改革以及教育事业的发展,给高校学生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高校办学形式逐渐多元化,招生数量也不断扩大,使得高校辅导员的工作量不断增加。高校辅导员是学生工作的主要力量,他们与学生的接触和交流最多,对学生影响最大,辅导员工作对整个高校的教育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所以必须要加强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不断从经验中总结出新思路。以下是我校建校30多年来辅导员队伍建设的经验,把握30多年来辅导员队伍创新发展的客观规律,对于我们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进一步加强和改进辅导员队伍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1.强化领导体制,彰显政策优势 我校历来高度重视辅导员队伍建设,由校党委书记任组长,成立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领导小组工作决策指导队伍,全面研究部署和检查全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为辅导员队伍建设提供了坚强的领导组织保障。学校本着“以人为本,建设一支高素质辅导员队伍”的工作出台实施《中共攀枝花学院学委员会关于加强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作为辅导员队伍建设的纲领性文件,为辅导员队伍建设提供了明确的思想指导,指明了正确的方向。为有效推动辅导员队伍建设,校领导多次对学生工作队伍进行调研,并将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建设放在与教学、科研队伍建设同等重要的位置,统筹规划,统一领导,完善政策,健全机制。我校党委学生工作部门代表学校主管辅导员队伍建设工作,党委组织部、人事处等相关职能部门积极参与,各二级学院直接对辅导员进行领导和管理。 2.辅导员队伍建设要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并重,做到理论与实践相互促进自我校建校以来辅导员队伍创新发展的历程,既是实践创新的过程,也是理论不断创新的过程。1987年5月,《中共中央关于改进和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决定》指出:“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门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基础、综合性和实践性都比较强的科学,必须有专职人员作为骨干,并且要培养和造就一批思想政治教育的专家、教授和理论家。”但由于受认识上的局限,辅导员队伍建设在正规化培训的基础上并没有进入一个由专业化理论与方案指导下的主动实践阶段,从而延缓了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发展的过程。直到21世纪初期,辅导员队伍的不稳定和不适应并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2005年,教育部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辅导员班主任队伍建设的意见》明确提出,要鼓励和支持一批辅导员骨干向职业化、专家化方向发展。这是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又一次重要理论创新。近年来,围绕辅导员的专业化培养和职业化发展,一些领导、专家和学者进行了深入的研究。这些理论成果一方面深化了对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律性的认识,另一方面丰富了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内容,拓宽了工作思路。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实践促进了辅导员队伍建设的理论创新,而辅导员队伍的理论创新又反过来指导着辅导员队伍实践的发展。理论与实践相互促进成为推动辅导员队伍创新发展的强大动力。 3.辅导员队伍建设需要系统规划、整体推进,实施菜单培训,促进能力提升 自我校建校以来,我校党委和行政从辅导员队伍建设面临的形势与任务出发,围绕解决队伍建设所遇到的主要问题,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与措施加强辅导员

加强高职院校辅导员队伍建设面临的问题

加强高职院校辅导员队伍建设面临的问题 【摘要】随着高职院校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辅导员的工作越来越重要,辅导员是学生管理队伍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工作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第一线,对大学生的成长起着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是做好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的骨干队伍,是主阵地上的基层指挥员。如何加强高职院校辅导员队伍建设是一个关键问题。 【关键词】高职院校;辅导员;队伍建设 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其核心问题是建设一支相对稳定的队伍。要使这支队伍保持相对的稳定,光靠使命感、责任感和奉献精神是不够的,要着眼于这支队伍的生存和发展。辅导员队伍建设主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正确认识辅导员的地位和作用的问题 首先,辅导员起着管理的作用,他们处于学校与学生的第一线,和学生保持着固定的直接联系。学校的每一项要求,每一次活动安排基本上都是通过辅导员传达布置到学生中的,规范执行情况的检查监督,对学生活动的组织管理,也是辅导员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相应的,学生在学习、生活上遇到了困难,对学校工作有什么意见、建议一般总会找其辅导员反映情况,寻求帮助。可以说,辅导员是维系学校与学生正常联系的桥梁和纽带,是整个高等教育体系中的重

要环节。虽然他们的工作非常琐碎,并不像教学科研那样出成果,但正是他们的默默努力,才使得学校保持了一个良好的教学科研环境,让教师们从容教书,让学生们安心学习。 其次,辅导员深入了解学生,时刻把握同学们的思想变化,加以正确引导,以理、以情、以自身人格魅力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引导同学们沿着正确的轨迹走过他们人生中最关键的一段路程。 二、辅导员队伍存在培养力度不够和成长空间较窄的问题 1.加强教育,培养和理论研究,提高辅导员队伍的整体素质 辅导员的素质培养在于学校的重视,如果学校不重视,只是一味的为用人而用人,不关心辅导员的成长和培养,势必造成辅导员队伍的整体素质的下降。思想教育工作需要高层次,高素质的辅导员才能适应形势要求,需要不断的研究与探索才能保证工作的深入开展,因此,对于辅导员队伍的培养,一是要按照超前式、开放式、动态式和竞争式培养的特点,建立和完善辅导员的培养制度,设立专项培养经费,制订倾斜政策,本着要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建立健全岗前培训与在岗培训制度,加强辅导员的专业培训和理论培训,提高辅导员的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水平,以加强他们在新形势下开展工作的能力;同时要加强思想政

加强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思考

加强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思考 在经济全球化、教育国际化、人才市场化的今天,我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面临着一个前所未有的发展时期,各院校之间综合实力的竞争日趋激烈,而处于高职教育链条不同位置的各个院校要在竞争中站稳脚跟,求得发展空间,主动应对高职教育的快速发展,保持良好的竞争态势,就必须在坚持科学发展观的前提下,确定符合本校实际的人才强校战略,狠抓师资队伍建设,培育和提升学校的核心竞争力。对于高职院校而言,核心竞争力是指学校参与竞争所具备的支撑其竞争优势所特有的可持续生存和发展的能力。高职院校参与竞争是围绕核心竞争力在多层面展开的,要取得主动性,就要获取和整合教育资源,尤其是人才这个第一资源。所以,建设和造就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富有创新精神,有丰富实战能力的高水平师资队伍是高职院校健康发展的 重中之重。 一、离职院校师资队伍的现状 几年来,各高职院校为了加快发展,适应高职扩招的要求,普遍重视师资队伍的建设,取得了一些进展。但是,按

照教育规律和合理的生师比衡量,教师队伍数量不足,结构不合理,高水平的教师少,双师型比例小等问题仍突出存在,严重制约和影响师资队伍的建设。 (一)数量相对不足 过去我们高职教育的规模很小,近年来,随着大家对高职教育认识的深化,高职教育飞速发展,无论是学校数量和在校学生数都已占到整个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我国现有高职院校1300多所,在校生500多万人,年招生数量和在校生数量均成倍增长。但是,学校教师队伍的建设是有一个过程的,需要循序渐进,逐步扩大,这样就造成了师资队伍建设远远落后于教学的实际,全国高职院校的生师比普遍偏高,有的院校已达50:1以上,远远高于教育部18:1的标准,致使教师在超负荷的工作,严重影响教学质量和水平的提高。 (二)结构不尽合理 由于高职院校数量和在校人数的快速增加(以陕西为例,98年在校学生仅15万人,2005年已达到58万人之多,7年间翻了近四番),而师资队伍合理结构的形成,是有一定规律和过程的,本科毕业5年后才可能晋升中级职称,再5年后才可晋升高级职称。这样致使高职院校教师职称结构不合

高等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情况报告

材料出处: 2010年度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工作会议材料(2009年中国职业教育年度报告(初稿)节选)——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教育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研究所编 高等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情况报告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 近年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高等职业教育教师队伍不断壮大,在提高对职教师资认识的基础上,队伍结构不断优化,有力地支撑了我国高职教育的健康发展和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随着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进入到以提高质量、强化特色、突出服务为主要特征的新的发展阶段,高职教师队伍建设也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 根据已经公布的最新《教育统计年鉴》,截止2008年,全国高等职业教育专任教师总数37.7万人,其中正高、副高、中级、初级、无职称的比例为3∶25∶34∶28∶10,全国高职教育生师比17.27。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对高职教育要求的提高和实践过程中对高等职业教育定位、目标和培养模式认识的不断深入,近年来我国高职教师队伍建设总体上,在专任教师总规模、教师学历结构、“双师”结构、教师培训等方面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也面临进一步发展的瓶颈。 一、主要成绩 1.高等职业院校专任教师总数快速增长 1994—2001年,高等职业院校专任教师数量基本稳定在6万人左右,上下波动不超过1万人,2002年达到15.6万人,2008年增加至37.7万人,约为2001年的7倍还多。保证了高等职业院校拥有一支稳定的能够保证基础课程教学需要的专任教师队伍。 2.高职教师学历结构大幅改善 按照《普通高等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指标(试行)》(教发[2004]2号)的规定,高等职业院校的专任教师中具有研究生学位教师的比例必须达到15%以上。2004年全国高职院校的平均比例为14.6%,2008年达到26.2%。高职教师的学历结构大幅改善。 3.“双师”素质教师培养普遍得到重视 职业教育尤重言传身教,一名合格的职业学校专业教师,除了要胜任课堂教学,还需要对企业和市场有必要的了解,具备较高的技能水平,能够有效地开展实践教学。这也是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对高职教师素质提出的必然要求。当前,各高职院校都在积极探索职教师资的培养模式,大力培养既具备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同时又有较强的专业实践能力,能够胜任“理实一体化”教学任务的“双师型”教师已经成为共识。越来越多的高职院校建立起了专业课教师定期到企业实习、实践、兼职甚至轮岗的培养培训制度。 4.专兼结合教师队伍建设思想得到认可,建设工作初见成效 基于实践,高职教育对于“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认识不断深入和发展。教师队伍建设的指导思想已从原来的面向教师个体的“双师”素质培养提升至在兼顾专业课教师“双师”

教育部24号令:《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

*****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精神,切实加强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特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高等学校应当把辅导员队伍建设作为教师队伍和管理队伍建设的重要内容。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应当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促进高等学校改革、发展和稳定,促进培养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第三条辅导员是高等学校教师队伍和管理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教师和干部的双重身份。辅导员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高校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辅导员应当努力成为学生的人生导师和健康成长的知心朋友。 第二章要求与职责 第四条辅导员工作的要求是: (一)认真做好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及服务育人工作,加强学生班级建设和管理; (二)遵循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规律,坚持继承与创新相结合,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与成才; (三)主动学习和掌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理论与方法,不断提高工作技能和水平; (四)定期开展相关工作调查和研究,分析工作对象和工作条件的变化,及时调整工作思路和方法; (五)注重运用各种新的工作载体,特别是网络等现代科学技术和手段,努力拓展工作途径,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提高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增强工作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第五条辅导员的主要工作职责是: (一)帮助高校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确立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共同理想和坚定信念。积极引导学生不断追求更高的目标,使他们中的先进分子树立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确立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念; (二)帮助高校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经常性地开展谈心活动,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心理品质和自尊、自爱、自律、自强的优良品格,增强学生克服困难、经受考验、承受挫折的能力,有针对性地帮助学生处理好学习成才、择业交友、健康生活等方面的具体问题,提高思想认识和精神境界; (三)了解和掌握高校学生思想政治状况,针对学生关心的热点、焦点问题,及时进行教育和引导,化解矛盾冲突,参与处理有关突发事件,维护好校园安全和稳定;

高职教师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概要

高职教师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摘要]高职教师队伍建设是关系到高职院校生存与发展的首要问题,本文通过对3所高职院校现状的调查与分析,发现了存在的一些共性问题,同时对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对策。 [关键词]高职院校教 师质量在高职院校的发展过程中,教师的素质是决定其教学质量和办学特色的关键因素。为了了解当前高职院校教师队伍的现状与水平,本文对河北省近年来升格的3所高职院校21个系部的师生进行了问卷调查,数据显示目前高职院校教师队伍建设中存在一些问题,通过对问题产生原因的分析,提出了改进措施和实施方法,为高职院校教改提供借鉴和参 考。一、高职院校师资队伍的现状分析 (一)师资结构明显不合理 1.教师的学历结构偏低。教育部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意见》中提出,到2005年,获得研究生学历或硕士以上学位的教师应基本达到专任教师总数的35%。在调查的3所高职院校中,专任教师758人,占教职工总数的46.2%,专任教师中大学本科学历的占93%,硕士占7%,博士占 0%。统计表明,教师学历层次整体水平偏低,具有博寸:学位和硕士学位的教师严重缺乏,远远低于成熟的高职院校,与《意见》的要求也存在明显差距。 2.“双师”素质教师偏少,专业教师来源渠道单一。《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中对“双师”素质教师的合格标准要求是: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中“双师”素质教师比例要达到50%。但调查统汁,具有“双师”素质的教师仅占教师总数的 29%,而且大学毕业直接任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的教师占86.5%,而从企业调入的所占比例为7.4%,且师范毕业生达54%,这与社会需要的那种既有渊博的理论基础知识又有丰富实践工作经验的“双师”素质教师差距较大。 3.教师队伍结构不合理,兼职教师数量较少。3所院校共有教师758人,兼职教师68人,占教师人数的9%。这与发达国家的职业教育教师结构对比,兼职教师比例严重偏低,距《评估》合格要求的10%也有一定的差距。 (二)在教学实践中存在着矛盾和差距高职教师大部分能够理解职业教育政策,理解实践性教学在高职教育发展中的意义,但从调查中能看出他们的观念和实践存在着矛盾和差 距。 1.认识上存在一定的差距。随着高职院校规模的扩大新教师的数量增加很多,他们急于攻破教学关,往往将工作和学习置于矛盾的境地,缺少自主学习的意识。而且,他们认为自我提高就必须通过培训,大多从外部条件寻找原因。在调查中,许多学生都对教师的教学方法提出了建议,很多学生已经不满足于传统的讲授方式,希望教师能在教学方法方面做出改进,但有相当一部分教师没有充分认识这个问题。在与学生的关系上教师们认为已经与;大学生建立了平等的朋友关系,并能尽可能地帮助学生,但学生认为除正课外,教师缺乏与学生的交流和沟通。 2.存在重视实践却远离实践的矛盾。教师们在对“高职院校的教学工作中最需改进的方面”的回答中,大都提到要注重实践性教学,包括改进教学内容,专业课要有针对性和实用性,基础课要与专业课相结合,联系实际,根据社会需求设置选修课,注重实用性和趣味性;改进教学模式,让学生多动手,培养学生的分析解决问题能力、专业应用能力和实验动手能力等实践能力;提倡在教学中要使用案例教学法和情境教学法等。在“如何改进”方面,教师们都提出了教学与实践相结合,加强实践教学环节。但通过调查发现,教师们更多的时间还是用在了理论教学方面,而

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存在问题及对策(一)

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存在问题及对策(一) 摘要:随着高职教育的迅速发展,办学规模的扩大,高职师资队伍建设出现了一系列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师资结构不合理、双师型师资缺乏、教师总体素质不高、师资培训跟不上等方面。为此,高职院校应进一步提高认识,深入研究,制定建设规划,拓宽培养途径,努力探索符合高职特色的师资培训体系。 关键词:高职师资问题对策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期,特别是1998年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得到了迅速发展,在不到十年的时间内,实现高等教育由精英化教育向大众化教育转变,到2006年,全国高等教育总规模已达2400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22%,其中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做出了突出贡献。全国高职院校由1998年的432所发展到2006年的1105所,1998年全国高职在校生117.41万人,2005年发展到近800万人。高职教育的迅猛发展,不但顺应了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必然趋势,也顺应了我国经济建设快速持续发展对高技能人才的客观要求。但应该看到,随着我国高职教育迅速发展,办学规模迅速扩大,高职师资队伍建设出现了一系列亟待解决的问题,如果得不到很好的解决,必然会严重影响高职院校的教学质量,从而影响高职教育的健康持续快速发展。 一、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高职院校的根本任务是培养“用的上”、“下得去”、“留得住”的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应用型高素质人才。实现这个目标,师资队伍建设是关键,培养一支素质优良、结构合理、专兼结合、特色鲜明、相对稳定、能满足高职教育发展需要的教师队伍是各级政府主管部门和办学单位面临的一项共同任务。近年来,全国各级政府主管部门和各职业院校把师资队伍建设摆上重要的议事日程,积极采取措施,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和宝贵的经验。一是教育部和各省教育管理部门陆续制订了关于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的政策法规及文件。二是各院校分别制订了教师队伍建设的发展规划,明确师资队伍建设的具体目标和措施。三是设置专项经费,不同程度地加大对教师的培养、引进、待遇方面的投入。四是通过培养、培训、引进等措施推进师资队伍结构的优化。五是普遍重视了“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建设。然而与高职教育快速发展的形势相比,和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师资队伍结构不合理 (1)新教师多,老教师少,是高职院校普遍存在的现象。据5省市部分职业院校20756名教师统计,30岁以下占26%,31-40岁占39%,41-50岁占21%,50岁以上占14%。 (2)生师比例不合理,师资数量严重不足。目前大部分高职院校的生师比都超过20:1,有的甚至超过30:1,相对于教育部《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指标体系》规定的16:1的优秀标准高出许多。 (3)公共课、专业课和实习指导教师比例失调,专业课教师特别是新设专业的专业课教师紧缺,专职实习(实训)指导教师比例较低。 (4)学历层次偏低,高学历、高职称教师偏少。据有关机构对全国五省30余所高职高专师资队伍状况的调查,具有研究生比例的教师占教师总数的7.28%,博士更是凤毛麟角,高级职称教师的比例也与评估指标的规定存在一定差距。 (5)专业带头人及中青年骨干教师匮乏。多数高职院校存在本科毕业的中青年教师挑大梁的现象,缺少真正的学术骨干、行业专家和专业带头人,无法带动教师素质的全面提高。2、“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总体水平差距较大 “双师型”教师总体比例偏低。有资料表明,目前很多高职院校教师队伍中具备高技术素质的“双师型”教师占的比例尚不足15%,多数教师实践能力、动手能力不强,导致高职教育的能力本位原则难以得到有效的落实。 3、教师的整体素质参差不齐、质量不高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