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对初中地理教学策略实践

对初中地理教学策略实践

对初中地理教学策略实践
对初中地理教学策略实践

对初中地理教学策略的实践与思考摘要:随着地理课程改革的深入实施,作为初中地理教师,只有不断审视自己的教学,改进和完善教学策略,才能提高教学效率,完成教学任务。

关键词:初中地理;教学策略;探究

当前,地理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推进实施,让地理教学策略也有了很大的改进。如何适应这种新形势的发展要求,让我们的地理教学变得更加有效呢?作为初中地理教师,应不断审视自己的教学,改进和完善教学策略。以下是本人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几点教学建议。

一、创设和谐氛围,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教学是教与学的双边活动,是教师与学生互动的过程。良好的课堂气氛,和谐、宽松、愉悦的师生关系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促进师生间的有效互动,使学生带着积极的情感状态投入到学习中,从而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学生变被动倾听为主动学习,教师也不再是高高在上的讲解者,而是课堂的引导者,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从而形成有效的教学资源。以教学“河流和湖泊”为例,在对内流区的湖泊介绍中,只是描述“以咸水湖为主”,但却没有说明其原因,针对这个问题,我引导、鼓励学生自主探讨。在经过思考、分析后,学生说出了各种各样的原因:本地区气候造成的;本地区雨水偏少、而蒸发量却很大的缘故……对这些答案我让学生查阅资料,分组讨论,如有不同的见解可以随时发言,最后

地理综合实践活动方案知识分享

综合实践活动方案——走近洣水河关注水环境 一、主题的确定 1、主题的来源 偶尔看到一片学生的作文: 我是一名从小在攸县洣水河边成长的男孩,我的家就在株洲市攸县大和村靠近洣水河边,所以一直以来对家乡的那片热土,那片山水有一种难言的情感。记得从小的时候洣水河段有着美丽的沙滩,有着秀丽自然的容貌,而如今,随着时间的推移,沙滩渐渐的淡出了人们的视线,原本的模样已经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一大堆沙石淘尽后的残留,工业、农业废水,河流里漂浮的鱼。 我读后,觉得这是一个比较有价值的课程资源,所以让他在班上把看到的情形说给同学们听。同学们对此非常惊奇,也很感兴趣,都想针对这种现象开展一次综合实践活动,并把这次综合实践活动的主题确定为——走近洣水河,关注水环境。 2、设计理念 洣水河是湘江三大支流之一。它不仅是中华民族先祖的安息之地炎帝陵,同时也是中国革命的摇蓝,所以洣水河有"历史长河"、"红河"的美称。洣水河发源于罗霄山脉西麓的炎陵县枝山。穿行于崇山峻岭之中,源炎陵,绕茶陵,穿攸县,于衡东新塘镇洣水河口流入湘江。对于洣水河,无论从其情感方面还是历史价值以及经济价值方面来说都有重要的意义,然后如今环境的破坏已经使得洣水河满目疮痍。因此需要呼吁人们更加重视和关注那条曾经养育我们的清澈如眸的河流。 二、活动目标 (一)知识目标 1.了解当前水资源的污染情况。 2.了解水污染对生活造成的危害。 (二)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比较分析能力和理解思维能力等。 2.培养学生熟练应用现代信息技术,通过与现代信息技术课程的整合,掌握多渠道收集和整理资料的能力。 3.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能力,学会与他人交流、分享自己的劳动成果。 (三)情感目标

初中地理有效教学方法的实践分析

初中地理有效教学方法的实践分析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初中地理课堂教学方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考验,教师只有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教学方法,才能满足新时期的初中生不断变化的学习需求。鉴于此,本文以人教版初中地理教材为核心,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深入探讨了能够提升当前初中地理课堂教学效益的有效方法。 标签:初中地理;教学方法;创新;有效性 基础教育课堂改革提倡“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使每個学生都能获得一个更加全面的发展机会。然而,现阶段的初中地理课堂教学普遍呈现出低效的现状,严重制约着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形成。相关问题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第一,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学习兴趣不浓厚;第二,地理教师的教学方法过于单一;第三,学生主体地位的缺失。针对这种现状,初中地理教师应该与时俱进,主动学习新课程倡导的教学方法,从激发学生兴趣出发,探索多元化的地理教学方法,让学生切身感受到地理知识对实际生活的有用性。 一、寓教于乐,在游戏中激发初中生对地理学习的兴趣 游戏教学符合初中生的心理认知特点,虽然初中生不像小学生那样注意力集中的时间那样短暂,但其依然处于比较爱玩的年龄段,因此,在初中地理课堂教学中,将学生感兴趣的游戏活动巧妙地融入具体的课堂教学知识中,寓教于乐,能够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在不知不觉中掌握新知识,提高地理课堂教学效果。不同的教学内容具有不同的性质和特点,教师可以在认真分析教材内容的基础上,灵活地采用多种游戏方法。比如,针对有关“天气和气候”章节内容的学习,教师可以引入初中生中比较流行的一款策略类游戏“三国杀”,对其进行模仿改成“地理杀”的游戏,规则与“三国杀”类似,学生易理解,也不用花费很多时间去解释,同时,“地理杀”能够将自然法则融入其中,从而帮助学生理解自然变化与人类生息繁衍的关系。再如,针对有关“内容与路线导航”的知识学习,教师可以选择地图类游戏进行教学,设计一个类似于路线规则的游戏,取名“条条大路通罗马”,其目的是让学生在设定的地图上规划行进路线,帮助他们记忆不同区域的自然、人文特征,了解世界的区域分布,掌握运用地图的基本方法。 二、创设生活化教学情境,拉近地理知识与实际生活的距离 知识本源于现实生活,最终服务于生活。将地理知识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拉进学生与地理抽象知识的时空距离。通过对生活中相关的地理素材进行提炼加工,借此构建生活化教学情境,可以使知识由抽象向具体转化,降低学习的难度。例如,在学习“气温分布”这一知识点时,笔者曾创设如下情境:“家住海南的小丽,在寒假期间回去看望在东北的外公,我们设想一下接下来会有哪些事情发生在小明身上?”学生们纷纷回答“不断地添加衣物”。此时,笔者继续追问原因,引出“冬季南北温差大”这一知识点,不知不觉地过渡到新的地理知识的教学上来。然后,再继续创设情境:今年暑假,小丽还想去看望外公,这

初中地理论文:学生社会实践活动设计方案

地理:学生社会实践活动设计方案 一、活动主题:环保在我心中 二、活动背景分析 地球是人类共有的家园,大自然是我们的朋友,人类与环境和谐共处是我们生存与发展的必要保证。然而目前在全球范围内都不同程度地出现了环境污染问题,20 世纪初,世界人口只有约16 亿,1999 年10 月,世界人口已经突破了60 亿。随着人口数量的激增,生活需求的扩大以及工业的迅猛发展,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环境受到污染,生态遭到破坏,环境问题已从地域性走向全球性,成为当今人类面临的全球性问题之一,引起了世界各国的普遍关注。为了增强中学生的环境意识,树立正确的环境观,我们组织学生利用寒假,对菏泽市的环境污染进行一系列的考察和调查。 三、活动内容和目标 我们分别到东明县勇越纸业有限公司、巨野花冠酒厂、菏泽绿源食品有限公司、山东亿丰制袋有限公司和巨野海润新型纺织有限公司以及三条河流东鱼河、洙赵新河、万福河实地调查,比较全面地了解我市环境问题的现状和防治措施,从而正确认识人类经济发展同环境协调发展的关系,自觉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 四、活动准备 1. 学生自愿组合,成立调查小组,民主选举组长,确定调查线路,确定访问对象。 2. 联系一些企业的负责人,请求配合学生的调查访问。 3. 搜集因企业违法排污而影响群众生产生活的事例,通过真实的例子,培养学生环保意识。 五、活动方法和步骤 1. 学习书本知识,理论联系实际。认识当今环境问题的产生、现状及其危害,并了解人们为解决环境问题而采取的一般措施。 2. 进行实地考察。先后到东鱼河看水体污染现状,到市区看大气污染现状,到主要交通干道及建筑施工现场考察噪声污染,到垃圾转运中心观看废渣污染情况等。 3. 记录数据。我们重点走访市环保委、市环境检测站、排污站等单位,比较全面地了解我市环境污染和环境治理的情况。 4. 谈心得体会,撰写《大气污染与防治》《水污染与防治》《噪声污染与防治》《固体废弃物污染与防治》《环境与我们》等一系列文章。 六、实施过程

新中考背景下初中地理教学实践探索

新中考背景下初中地理教学实践探索 中考改革 中考改革大家已经知道了。邯郸市作为河北省唯一中考改革试点市,从 2018年秋季入学的初一年级学生开始实施中考改革。 通过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努力让每个孩子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引导学生注重全面发展,加大动手实践能力培养力度,解决学生在义务教育阶段学习失衡的问题,引导学校、学生和家长正确认识义务教育各学科的学习,注重基本素质培养,扎实打好基础,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和高中阶段教育高水平高质量普及。 此次改革,邯郸市将4 (语文、数学、外语、体育与健康)+6 (道德与法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3 (实验操作考试、信息技术考试、综合素质评价)等科目,全部纳入高中阶段学校招生录取计分科目。引导学生认真学习每门课程,确保初中教育的基本质量。初二学生在初二下学期6 月23日下午参加中考,考试地理、生物,地理、生物卷面满分100分,高中阶段学校录取时地理、生物分别折合30分。 中考的号角已经吹响,作为一线教师我们要遵循教育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认真研读课程标准,多角度挖掘教材、创造性组织教学,为每个学生的健康发展和美好人生奠定坚实基础。 肩负重任 作为一名地理教师,我们要上好课,研读《地理课程标准》是重中之重。 课标可以让我们明确课堂上要做什么、为什么这么做、怎样做。我们教师一定要明确教

学的最终目标不是向学生传授知识,而是借助知识的传授向学生渗透地理学科思维和学科学习方法。通过提升学生的学科思维能力,掌握科学的地理学科学习方法,最终培养学生地图技能、空间视角、综合思维、人地观念等地理学科核心素养。 实践探索 下面我将所看到的、听到的、一直在做的地理教学和大家分享,我们共同学习,一起为培养全面发展的新一代而不懈努力! 一、灵活设置教材活动内容,培养学生综合思维能力。 教师应钻研教材,多角度的去分析教材,灵活设置教材活动内容,使教材变学材,教师教的有新意,学生学的有创意。我们教材中的“活动”内容中设置的动手制作环节,背后隐藏着对学生学习能力及地理素养的要求。例如:地球仪的制作这一活动为巩固学生对经纬线知识理解运用有重要帮助。我们可以从日常生活中直接取材,要求每个学生拿一个橘子来代替地球仪,与经纬线学习结合起来,为学生创造经历学习的过程。这是学生画的纬线,这是加上经线以后的,这是划分的高、中、低纬度,这是我没有强调经纬度的写法,这个学生将字母标在了度数的前面。学习就是不断尝试错误的过程。课堂上,通过动手描画经纬线,突破学生掌握经纬线的特点这一教学重难点,建立学生的立体感,助其构建空间思维能力。再如:在青椒上描画等高线,学习山体部位,可将抽象的知识形象化。学生动手描画过程是一种自主学习的过程,不仅需要所学知识,还要发挥创造力和想彖力,反复地观察思考实践才能完成任务。这一课堂环节可对学生从地理的视角探讨有关经纬线、等高线的问题大有帮助,因此,灵活设置教材活动内容,可以提高学生对地理难点知识的理解并能增强学生应用其解决问题的能力,从

地理综合实践活动课

地理综合实践活动课 Document number:WTWYT-WYWY-BTGTT-YTTYU-2018GT

地理综合实践活动课 ——“绘制学校平面图”教学案例 设计人:刘振兴 一、案例背景: 《初中地理课程标准》要求“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学习“生活中的地理”和“对学生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这更多地强调了生活中的地理和地理知识的掌握以及地理技能的运用,地理教师必须摒弃落后的教育观念,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思想,让学生真正地走进地理,即带着地理知识走进生活,带着生活中的问题走进地理课堂,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全面发展。因此,结合地理教学进行社会实践活动是地理改革和发展的重要方面。 地理课程的研究对象是地理环境和人地关系,它兼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这一特点决定了中学地理教学必须走出课堂,到大自然中去,到社会实践中去。初中地理课程的开设仅在初一、初二,学生刚从小学升入初中,对地理学科还不甚了解,学习兴趣需要激发,学习方法需要培养,同学间的合作需要锻炼,但他们有的是对新事物的渴望以及蓬勃的朝气与活力。因此,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社会实践活动方案应定位

在:(一)不能太难、太高;反之,使学生产生畏难情趣,丧失学习地理的信心。(二)不能太简单;反之,使学生“嚼之无味,弃之可惜”,调动不了学习地理的兴趣。(三)学生年龄还比较小,应以家庭、校园和社区为中心。 为此,在学习了《地图》一节后,我尝试设计《绘制学校平面图》的活动。 二、案例描述: 老师在上课时,出示预先准备好的《河流中学鸟瞰图》和《河流中学平面图》(见附录一),以引起学生的兴趣。并把全班同学分成四小组,讨论如何绘制学校平面图。 学生们的讨论要解决以下问题: ⒈确定绘图范围和图幅大小:如学校平面图的范围以校园为主,可适当兼顾学校附近的道路及周边的主要建筑物;图幅大小可定为16开纸等。 ⒉用什么工具:指南针(罗盘)、卷尺等 ⒊一幅完整的平面图应绘制的内容:如比例尺、指向标、图例和注记等 ⒋确定工作计划: (一)明确分工:分小组进行实地丈量并记录实物名称、方位和距离。

初中地理有效教学初探

初中地理有效教学初探 摘要】近年来,国家推行素质教育,强力规范办学行为,对各科的周课时数作 了非常明确的规定。在这个背景下,和以往相比较,我们地理学科的课时量每周 比原来减少了。课时虽减少了,但还要完成《课程标准》规定的模块教学任务, 很显然传统的教学方法已不适应新的形势。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更新教学理念,创 新教学手段,改革原来的教学模式,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上下功夫,精心设计课 堂教学的每个环节,大力构建地理课高效课堂教学模式。为了进一步优化初中地 理课堂教学,更好地体现"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的教学新理念,有效 教学是地理教学成功的关键。 【关键词】地理有效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004-1621(2011)03-022-02 一、农村初中地理教学现状 1、淡薄地理课,学生基础不扎实。首先就初中地理教学而言,一星期两节课,教师授课时,只划不讲,然后让学生背诵。教学方式是强调教师的教,势必造成"教师讲,学生听;教师写,学生抄;学校考,学生背;重知识,轻能力;重分数,轻素质",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因此地理教学效果大打折扣。 2、师资奇缺,主导作用难发挥。表现在教师地理专业者少,有点农村学校根本无一地理专业教师,地理课成为了其它专业课的搭头。 3、学校不够重视,认为这是副课。在设备购置方面,农村大多数学校竞连地球仪,最基本的世界政区、地形图、中国地理、政区图都没有,至于其他设施更 不用说。 总之,农村地理教学的现状是学生基础差,底子薄,教师队伍不强大,学校领导 不重视,这都会给农村地理教学带来巨大的困难。这对农村所有地理教学工作者 来说,都面临着新的挑战。 二、提高地理有效教学的措施 1、创设最佳的课堂环境 记得苏格拉底说过:"教育不是灌输,而是点燃火焰。"点燃学生学习地理的 兴趣,对提高地理教学效果有重要的意义。大力提倡活动教学,活动教学改变了 以往的封闭式教学,学生的积极性得到极大的激发,其沉睡的潜能和学习意识就 能被唤醒。 (1)增强学生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地理教师在导入中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精心设计生动的导入语言,充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或展 示图片、演示实验,就会使学生感到学习地理既有意义又富有趣味,从而产生积 极的学习心向。 (2)启发学生思维积极的思维活动是课堂教学成功的关键。如果导入设计引入启发性的问题,采用形象化的语言叙述,创设富有联想的教学情境,就能燃起 学生的思维火花,激活学生的思维活动,增长学生的智慧。所以,导入对培养学 生思维能力具有重要作用。 2、用心设计问题情境,追求教学探究活动的有效性 问题在课堂教学中非常重要,是贯穿教学过程的主线。恰当的问题可以激发 学生解决问题的愿望,启动思维,进而对知识本身产生兴趣。在地理教学中,教 师根据教学内容,用心设计问题情境,为学生的有效探究铺路。

初中地理实践活动的案例

初中地理实践活动的案例 观察我身边的月亮 一、本年度综合实践课活动目标 1 .探究月亮圆缺变化的周期性规律,深刻理解月相产生的机理; 2 .培养通过观察法研究地理现象的基本技能,掌握科学的地理研究方法; 3.通过观察、实验、制作等活动发现和提出问题,培养初步的实验推理能力、分析问题和归纳概括的能力; 4 .培养同学养成坚持不懈观察的毅力,热爱科学、寻求真理的科学态度。 5.通过计算机虚拟仿真技术帮助同学们对地理现象进行分析和研究。 6.热心参与研讨,培养小组合作精神。 (一)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记录月相的变化。 2.通过描绘月相的形态,得出月相变化的规律。

3.分小组活动,培养学生的组织能力和合作能力。 (二) 地理词汇:月相、上弦月、下弦月、满月、新月。 (三) 活动工具与资料: 1.工具:绘图纸、记录本、铅笔。 2.资料:课本、书、报刊等。 (四) 活动过程: 分为四个阶段首先,教师在活动前再次向学生讲清楚月相的的基本知识,如月相的概念、月相的成因、月相变化的规律,利用月相计量时间、确定地理方位等,指导学生根据有关图表完成表一: 同时将各个不同时期的月相图片(新月、蛾眉月、上弦月、凸月、满月、凸月、下弦月、蛾眉月)再次展示给学生观看,使学生形成感性认识。然后教师将每个教学班级分成十个小组,成立“月相观测”小组,并推荐一名学生为组长,在小组长的带领下按表二、表三进行观测。再次教师要求学生在观测的同时完成下列任务: ①每个小组在观测的时间里准确的绘出月相在空中某位的简图并附上月相的名称。

②每个小组说明在观测时间里看到月相不同的原因(重点说明日、月、地三者位置关系。) ③第1-5小组把傍晚时观测到的月相放到一起组成一幅在农历上半月傍晚时,月相随每天而变化的动态图;第5-8小组把观测到的月相粘贴在一起,组成一幅在农历下半月日出前月相随每天而变化的动态图。 ④第9小组把观测到的月相粘贴在一起,组成一幅下弦月不同时间月相位置的变化图; 第10小组把观测到的月相图粘贴在一起组成一幅上弦月不同时间月相位置的变化图。 表一

初中地理教学方法

地理是一门知识内容丰富、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初中地理更是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理解地理环境,形成地理技能和可持续发展观点的一门必修课程,兼有社会学科和自然学科的性质。初中地理的学习能够培养学生的地理实践水平和探究意识,使同学们更深感受生活当中的点点滴滴,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和爱国主义情感,使学生树立准确的人生观、资源观、环境观以及可持续发展观。 下面结合我这几年的教学实践,谈一谈我在初中地理教学过程中的方法,来与大家共同研究探讨。 一、重视“情感”因素在地理教学中的作用 当前初中地理课堂教学中,地理教师往往过多注重了知识目标而忽视了情感。但对于初中学生来说,学习动机、学习目的性还不强烈,愉悦、兴趣是他们的学习驱动力之一,甚至对老师的好感也会成为学习的驱动力。如果学生不喜欢地理课、不喜欢地理老师,那么学生怎么会喜欢地理课?怎么能学好地理?所以,地理课堂教学中应该有欢声笑语。 二、重视新课的导入 环节,是课堂教学整体的有机组成部分。新课导入要导入新课要注意: (1)趣味性。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与学统一性的起点,在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愿望”。从心理学角度讲,兴趣是理解事物过程中产生的良好情绪。这种心理状况会促使人积极寻求理解和了解事物的途径和方法,表现为一种强烈的责任感和旺盛的探究精神。激发兴趣就是要使学生智力活动始终在一种强大的内在动力作用下,在情绪高涨的氛围中实行,把学习看作是一种精神享受,因而能自觉积极地学习。 陆漂移假说”时是这样导入新课的:课前在教室前面挂好世界地形图,并将剪好的各大洲轮廓图准备好。上课后,教师说:“现在世界的陆地分为七大块,有一个问题,请大家边看边思考。”说着就把剪好的南美洲的轮廓图先放在该洲的位置上,然后将它逐渐向非洲的西海岸移动,学生们表现出惊奇的神态。“能够合在一起。”终于有学生情不自禁地喊了出来。“是的,但这种吻合绝不是巧合,这个现象是德国科学家魏格纳发现的。他通过调查研究,积累大量的论据,终于在1912年提出了‘大陆漂移说’。简介这个假说,是今天这堂课的一个主要内容。” (3)新颖性。老生常谈的材料固然有用,如麦哲伦航海等等,但新颖的富有时代性的信息,更能引起学生们的兴趣,引人入胜。例如讲“时区”问题时,能够这样导入新课:“9月24日凌晨2点27分,奥委会主席在蒙特卡洛宣布了有幸举办2000年奥运会的城市。为什么一定要在半夜里宣布呢?这个时刻,北京是几点钟?怎样计算这个时间差呢?今天我们一起把它算出来。”材料越新颖,越是大家关心的事,越贴近学生的生活,学生参与的兴趣越大,效果越好。 (4)直观性。教学时教师要用直观教具或打比方的方法来讲解,把抽象的、远离身边的事物,不易理解的地理事物用模型或示意性的教具或通过音像教学表现出来。 三.重视技巧的力量 现代大量的实验研究和实践证明,按照生理学和心理学的规律归纳总结出来的科学记忆方法和记忆术在学习中会产生巨大的作用。就像训练其它技能一样,记忆水平也能够经过训练而达到快速、准确、持久的目的。在地理教学中,很多教师都先后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总结出了很多可贵的记忆方法,例如口诀、歌谣、谐音记忆法等等,都是一些很成功的方法。如:相关等温线、等高线的分布规律方面的知识既是教学重点,也是教学难点。作者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发现其分布规律有一个共同的特征,那就是“高低低高”。即与同纬度、与两侧或与同一水平面的周围地区相比较,向高值凸的地方低,向低值凸的地方就高。“高低低高”以化繁为简的手法巧妙地加以归纳,使学生较易地对等值线的分布规律实行理解和记忆。等高线知识很抽象,用等高线模型图直观演示,较形象具体,学生当时也能够

最新地理综合实践活动课

地理综合实践活动课 ——“绘制学校平面图”教学案例 设计人:刘振兴 一、案例背景: 《初中地理课程标准》要求“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学习“生活中的地理”和“对学生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这更多地强调了生活中的地理和地理知识的掌握以及地理技能的运用,地理教师必须摒弃落后的教育观念,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思想,让学生真正地走进地理,即带着地理知识走进生活,带着生活中的问题走进地理课堂,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全面发展。因此,结合地理教学进行社会实践活动是地理改革和发展的重要方面。 地理课程的研究对象是地理环境和人地关系,它兼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这一特点决定了中学地理教学必须走出课堂,到大自然中去,到社会实践中去。初中地理课程的开设仅在初一、初二,学生刚从小学升入初中,对地理学科还不甚了解,学习兴趣需要激发,学习方法需要培养,同学间的合作需要锻炼,但他们有的是对新事物的渴望以及蓬勃的朝气与活力。因此,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社会实践

活动方案应定位在:(一)不能太难、太高;反之,使学生产生畏难情趣,丧失学习地理的信心。(二)不能太简单;反之,使学生“嚼之无味,弃之可惜”,调动不了学习地理的兴趣。(三)学生年龄还比较小,应以家庭、校园和社区为中心。 为此,在学习了《地图》一节后,我尝试设计《绘制学校平面图》的活动。 二、案例描述: 老师在上课时,出示预先准备好的《河流中学鸟瞰图》和《河流中学平面图》(见附录一),以引起学生的兴趣。并把全班同学分成四小组,讨论如何绘制学校平面图。 学生们的讨论要解决以下问题: ⒈确定绘图范围和图幅大小:如学校平面图的范围以校园为主,可适当兼顾学校附近的道路及周边的主要建筑物;图幅大小可定为16开纸等。 ⒉用什么工具:指南针(罗盘)、卷尺等 ⒊一幅完整的平面图应绘制的内容:如比例尺、指向标、图例和注记等 ⒋确定工作计划:

浅谈初中地理有效教学策略

浅谈初中地理有效教学策略 〔摘要〕有效教学的理念伴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步推进,也普遍受到人们的关注。那么,何谓课堂有效教学?初中地理课堂如何实现有效教学?长期以来一直是人们研究和探索 的课题。本文仅是笔者从教学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初中地理课堂如何实现有效教学的几点初浅 认识。 〔关键词〕初中地理教学有效策略 课堂教学是学生学习的主营地,是学生获取新知,锻炼和提高多种能力,养成一定道德 情操的主渠道。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直接影响到教学质量及人才培养的价值趋向,提高课堂教 学的有效性,是我们教师梦寐以求的目标。那么,怎样理解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呢?课堂教学 的有效性指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和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 形成等方面得到协调发展。通俗地说,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就是指通过地理课堂教学活动,学 生在学业上有收获、有提高、有进步。 一、正确认识地理学科,培养学科兴趣 现代地理学从德国“洪堡时代”到现在,只有两百年,学科研究范畴却变化很大,无论在 自然还是人文方面,处处都有地理学。它以各学科为基础,更在各学科之上从宏观和微观两 个方面研究诸地理事物的联系和发展;它关系到每个人的生活,维系着全社会的发展。 “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生活中到处是地理知识”,如日 月星辰的东升西落,春夏秋冬四季的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等自然现象;再如“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五彩缤纷的生活方式有它特定的地理背景,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再到全球性的粮食问题、人口问题、环境问题、资源问题,这些关系到了人类的可持续发展问题,也 将在初中地理课上探讨。认识到学习地理知识在生活中能解决问题,解释困惑,这就是兴趣 和动力的源泉。 二、采用灵活多样教法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从美学的角度讲,引起人们审美注意的一个重要因素,是客观 对象的新异性和多样性。因而,课堂教学方法是否新颖、是否多样,也是构建高效地理课堂 的重要因素之一。我们地理课堂教学要一改教师讲、学生听的“注入式”陈旧模式,建立以学 生主动参与活动为主的新模式,确实把学生置于教学的主体位置。教师不能越俎代庖地代替 学生学习,而是重在诱导、引导、指导,让学生积极活动,主动参与,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教师引路,学生走路,使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自学、思考、讨论、训练、实践等多种 学习活动,独立地获得知识,培养能力。 三、重视课本地图使用 地图是地理的第二语言,可以说,没有地图就没有地理,地图也是我们日常生活、生产 以及学习地理所必需的重要工具。地图蕴涵的信息量比文字要多得多,因此,会用和善用地 图是学好地理所必须的。地理新课程用图文并茂的资料、形象直观的图表、生动有趣的阅读 材料、贴近学生生活的课堂活动,创设了充满时代气息的地理教学情境,用生活中具体有趣 的地图、图片、图表,给学生展示了生动活泼的思维过程。只有图文结合,才能使地理变得 易懂,文字变得有所依托,才能更好地拓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学习地理学科的能力。它可将知识化繁为简,不仅能帮助学生形成空间观念,理解巩固学过的地理知识,获取 新的地理知识,而且有利于教师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四、正确认识教材,合理使用教材

初中地理综合实践教学

地理综合实践教学 初中地理是一门综合性学科,是非常适合开展综合性学习的一门课程,搞好地理的综合性学习可以带动很多学科知识的巩固。但由于初中学生的知识基础、知识结构、认知水平有限等原因,初中地理教学中的综合性学习受到了很大的制约,特别是在考试的压力下,地理成了死记硬背且难学的代名词。 在几年地教学中,我本着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原则,就在课堂上,以课本内容为基础,结合社会、生活、环境、时事,开展一些适宜的实践性探究和学习,争取让学生学到一些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在一些取得了一些较好的效果。 课堂上的综合性学习以小组合作形式,通过课题或生活中的问题,广泛联系社会实际和学生的生活实际,多观察、多动脑,自主探究,自行解决问题,并通过讨论、多媒体文稿演示、课后的生活验证等形式来交流学习,从而养成良好的学习态度,培养自己初步从事科学研究的能力。 教学实践表明,学生的学习是以有用、兴趣以及自我价值的实现等作为学习取向的。根据学生的这种心理发展和认知特点,我开展一些学生感兴趣的,对生活有用的地理知识进行综合性学习,以有用为主,以创新为辅。 1.结合社会新闻、时事,选择适宜的切入口,开展综合性学习。在讲授《世界地理》的“板块构造学说”时,我结合汶川大地震来讲,让学生明确板块的运动,再让学生说地震可怕吗,结合日本地震情况

讲在地震来临之时,人要么办。在讲西亚地区时,我结合了亚丁湾护航事件,学生对这些时事的浓厚的兴趣,自然这种兴趣就会被假借到地理上来,从而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2.联系生活实际,运用多种知识,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在讲影响气候的因素时,我没有提到这个知识点,而是从我们所熟知的太阳能热水器入手,从太阳能热水器的朝向为南,引出太阳永远在我们的南边,要求学生解释这种现象,再讲太阳高度角,引出我们的太阳热水器冬天和夏天若要更好的利用太阳能,角度要如何变化,从而明确太阳高度角的变化,这时再引申你能否设计出更好的太阳能热水器,培养学生的科学创新精神。这样,学生们对问题的认识更加深刻,思维更加严谨,有了实际生活的例子创新学习劲头自然更足。 3.结合学校周边环境,结合自身社会实践活动,开展地理综合实践活动。在德阳地理教学中,我提出了一个问题,假如你要到我们这儿来投资,你可以选择什么项目?如学生找到我们的矿产资源,学生结合德阳矿产资源分布找出有许多的煤、磷矿、天然气。那你准备把你的工厂建在哪儿?有哪些是你要考虑的因素?引出水源风向污染等问题。通过这种学习,让学生获得了丰富的资料,得到了感性认识,同时又受到了深刻教育,明确了作为一个现代社会的人要有多方面的知识,更激发了对环境保护的责任感和义务感。 4.结合学科特点,加大学科的横向联系。地理是一门综合性学科,与其他学科都有联系,这便要求学生在学习中从生活现象和思考中提出有价值的问题,联系多门学科设计解决问题的方案,通过多渠

初中地理教学方法浅谈

初中地理教学方法浅谈 摘要: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如何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如何让学生对地理产生兴趣并保持求知欲成为广大地理教师所需要探索的重要问题。针对初中地理教学方法进行分析探讨,并提出了一些改进措施,以提高初中地理教学效果。关键词:初中;地理教学;教学方法;改进措施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2)17-184-01 新课程要求我们改变教学方式,要求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为课堂教学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转变教学方式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学生的发展,它在一定程度上也促进了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地理学科具有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的特点,使地理教学更易于开展探究式学习。地理探究性学习的特征是:当学生围绕某一地理问题开展探究活动时,学生首先要为解释和评价某个地理问题或地理现象去搜集证据,然后运用证据,通过高水平的思维活动来解释有关的地理问题,同时学生之间、师生之间也要交流对这个地理问题的解释,正是通过相互评价和论证所提出的解释,才形成了高情感的学习过程。所以,师生研讨就成为新课程标准下的课堂教学形式之一。课堂是地理教学的主要阵地,必须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优势作用,不断提高教学效率。这就要求我们教师上课前要认真备课,准备好让学生思考的问题供学生思考和讨论。上课时,利用探究的教学的方法,来引导学生认真思考,积极回答问题。地理学科是综合性较强的学科,包括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诸多方面,人口、资源、环境、水利建设、生物、土壤、地貌等等,内容全面、知识广泛,对学生认识世界、认识祖国、认识乡情,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操,都具有很重要的意义。而且,通过地理教学,可以培养学生认识自然、掌握自然规律,从而提高改造自然的能力。而初中地理是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认识地理环境、形成地理技能和可持续发展观念的一门必修课程。要搞好初

最新初中地理课程标准

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修订稿(2011版) 第一部分前言 现代社会要求公民能够科学、充分地认识人口、资源、环境和社会等相互协调发展的重要性,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不断探索和遵循科学、文明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这对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改革提出了新课题。 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有助于学生感受不同区域的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特征,从地理的视角认识和欣赏我们所生存的这个世界,从而提升生活品味和精神体验层次,增进学生对地理环境的理解力和适应能力;有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和良好的行为习惯,培养学生应对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问题的初步能力。这将利于为国家乃至全球的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培养活跃的、有责任感的公民。 一、课程性质 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是一门兼有自然学科和社会学科性质的基础课程,具有以下几个特征: 1.区域性 义务教育地理课程内容以区域地理为主,展现各区域的自然与人文特点,阐明不同区域的地理概况、发展差异及区际联系。 2.综合性 地理环境是地球表层各种自然和人文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而成的复杂系统。义务教育阶段地理课程初步揭示自然环境要素之间、自然环境与人类活动之间的复杂关系,从不同角度反映地理环境的综合性。3.思想性 地理课程突出当今社会面临的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问题,阐明科学的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富含热爱家乡、热爱祖国、关注全球以及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教育内容。 4.生活性 地理课程内容紧密联系生活实际,突出反映学生生活中经常遇到的地理现象和可能遇到的地理问题,有助于提升学生的生活质量和生存能力。 5.实践性 地理课程含有丰富的实践内容,包括图表绘制、学具制作、实验、演示、野外观察、社会调查和乡土地理考察等,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 二、课程基本理念 1.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 地理课程选择与生活密切相关的地球与地图、世界地理、中国地理和乡土地理等基础知识,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发现地理问题,理解其形成的地理背景,提升学生的生活品味,增强学生的生存能力。 2.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 地理课程引导学生从地理的视角思考问题,关注自然与社会,使学生逐步形成人地协调与可持续发展的观念,为培养具有地理素养的公民打下基础。 3.构建开放的地理课程。 着眼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地理课程充分重视校内外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拓宽学习空间,注重多样的地理学习方式,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积极探究。 三、课程设计思路 义务教育地理课程分为四大部分:地球与地图、世界地理、中国地理、乡土地理。其中,“地球与地图”是学习区域地理的基础。 1.义务教育地理课程原则上不涉及较深层次的地理成因问题。 2.地理要素采用单独列出和与区域地理结合两种方式。例如,世界地理的自然部分只列出气候要素,其他自然地理要素归入“认识区域”的相关内容之中。 3.世界地理和中国地理“认识区域”部分,除本标准规定的少量区域外,其他区域均由教材编写者和教师选择。本标准只列出区域的基本地理要素和学习区域地理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以及必选区域

初中地理教学方法浅谈

初中地理教学方法浅谈 1.突出地理学的综合性和地域性特征 地理教学要突出地理事物的空间差异和空间联系,强调地理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特别是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对地理现象和地理过程的综合影响,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和视野,探究地理问题和现象的成因,形成对地理事物“地域性”和“综合性”特征的认识和理解。 2.灵活选用地理教学的方式和方法 根据教学内容和学校地域条件,灵活选用教学方法。通过认识身边的地理事物,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地理概念、原理和技能,增强学习地理的能力和探究问题的兴趣,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提倡探究式学习,引导和鼓励学生独立思考,体验解决问题的过程,逐步学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 3.重视地理教学信息资源和教学媒体的利用 地理图像资料是地理信息的重要载体,通过阅读、使用地理图像资料,帮助学生学会观察和分析地理事物的基本方法,加深对地理原理的理解和运用,形成分析和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和方法。鼓励老师积极利用地理信息资源和信息技术手段,优化和丰富地理教学,提高学习效率。 4.重视学生的地理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需要为学生创设宽松的学习环境,爱护和培养学生的地理学习兴趣、动手能力,鼓励学生对地理问题和现象发表自己独到的见解,为学生养成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奠定基础。 5.坚持多种教学形式有机统一的教学组织形式 地理教学活动要以常规化的课堂集体教学为主,同时要尽可能的穿插利用现场教学、课外活动教学、小组教学、个别教学、特别是自学等开放的组织方式开展教学活动,以便保证更加灵活充分地运用多种条件和机会,搞好教学。 6.精心编制导学案,促进学习方式的转变 (1)提倡在学案中编制预习学案,以预案为抓手,把教学任务向前延伸。预案要体现基础性,以方便学生自主学习,为学习重点内容做好知识储备。同时,让学生通过梳理知识,自主构建知识体系,使学生能在教师讲解点拨过程中产生共鸣效应。 (2)建议在导学学案中布置适当的训练题,让学生在课后自主完成,将学习活动向后延伸。这部分训练题要体现层次性、自主性、适度性的原则。 (3)导学学案不拘泥形式,但是一般应包括学案使用、学习目标、趣味地理、重点难点、知识梳理、疑难解析、规律总结、拓展延伸、巩固练习、自我反思等环节。

地理综合实践活动方案

校园环保节能综合实践活动方案 校园综合实践活动 2015/2/9 主题校园环保节能 适用年级七年级 设计意图 根据教育部有关学校节能环保的的通知及平舆一中的综合实践实施的实际情况,拟在本学期以环保节能为大主题,以各班为单位,围绕主题自主开展一系列环保节能综合实践活动,并于5月中下旬进行一次成果交流。 活动背景 当下环境问题是全球的热点问题,关系到全人类每个和国家和每个人的切身利益。尤其是我国人口和环境之间的矛盾急剧上升。结合我我县的实际情况,我省市农业大省,我县是驻马店人口大县,18个乡镇,90多万人口。历年干旱和洪涝灾害现象时有发生。我校的实际情况是:我校是住宿式学校,学生大多是农村学生,亲身感觉到环境对农业的影响,都认识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活动分析 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和经济的不断发展,淡水资源的需求量不断增加;同时,由于不合理的利用,本来短缺的淡水资源日益紧张。虽然人们对水域污染的原因及其危害、空气污染对人类的危害、控制和减轻空气污染的一些措施、生物和环境、人和环境的联系有一些了解。但孩子们缺少应用保护环境基本知识的实践活动,如考察活动、调查

活动等。根据中年级学生年龄特点,我们应做到趣味性与科学性的统一,并尝试与语文、信息技术、数学、音乐、美术等学科整合,体现新课程改革理念,在活动实施过程中,既有社会实践,又有研究性学习,突出综合实践活动课的综合性、开放性和生成性,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发现问题的能力。 活动安排 活动过程共计6课时。 活动目标 1、让学生从生活中选择课题,通过课前调查、搜集,课上研究、讨论,课后实践、研究,使学生乐于进行研究性学习,培养他们勤于思考的习惯,勇于探索的精神及自主探索的能力。 2、通过设计各种课题方案,培养学生学会调查、实验、参观访问、查找资料等学习方法,提高学生对信息的分析、整合能力。 3、通过学生对自然现象的分析、研究,从而有所发现,体验到与人分享的乐趣及成功的快乐,从而使学生关注社会,关心自然,树立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意识,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活动准备 师资准备:成立综合实践活动指导小组,以及班主任、各班综合实践活动 时间安排:每周综合实践活动课及课外活动时间。 活动计划

(完整)初中地理记忆小窍门

初中地理记忆小窍门 乌乌里大黑土 小东大西 大小详,小大略 北逆南顺 世界气候类型的分布的教学可以说是世界地理部分的难点,也是重点,知识点多而杂乱。不要说学生理解比较困难,就是教师初看教材也有点“丈二和尚摸不头”,总觉得无从下手。但作为教师困难摆在面前,我们是高喊“狼来了”,还是“与狼共舞”呢?无疑应选择后者。于是我不断地冥思苦想,是否能找到比较恰当的方法便于学生记忆呢?结果“功夫不费有心人”,在教学中我终于探讨出记忆世界气候类型的方法: 1. 以线定带。在教学中,如果让学生全去记13种世界气候类型的分布,学生不但难以记忆,而且会生畏难情绪,把它视为“洪水猛兽”,采取逃避的态度,干脆不去记忆。于是我采取让学生找典型、找特殊的方法,便于学生“以点带面”的掌握世界气候类型。由于亚洲和非洲几乎概括世界的13种类型,于是主要要求学生掌握亚洲和非洲的13种气候类型。先让学生找出北回归线,临近北回归线以南的地方是热带,临近北回归线以北的地方是温带。再让学生找出北极圈,临近北极圈以南的地方是温带,临近北极圈以北的地方是寒带。学生可大致掌握世界气候类型的温度带分布。 2. 以位定型。)大陆的中部为大陆性气候和高原、高山气候。 3. 顺口溜记忆。教学中虽然学生已基本掌握了世界气候类型分布的大致位置,但在学生头脑中仍是模糊的,于是我把它编成顺口溜,帮助学生记忆: 气候类型亚非齐,雨林疏林沙漠非。 热亚温季亚洲东,高原山地记心中。 亚草地中和海洋,大陆气候不能忘。 北极苔原南极冰,气候类型要记清。 说明:“气候类型亚非齐”就是指世界气候类型基本在亚洲和非洲能找到;“雨林疏林沙漠非”指热带雨林气候,热带疏林草原气候,热带沙漠气候都在非洲能找到,而且从赤道开始,从南向北依次找出这三种气候类型。“热亚温季亚洲东”指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这三种季风气候都在亚洲的东部,且由南向北依次找出这三种气候类型;“高原山地记心中”它包含两层含义:一方面要求学生要把它记在自己的心中,另一方面也是指高原高山气候就在亚洲的中部;“亚草地中和海洋”指亚热带草原和沙漠气候,亚热带地中海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这三种气候从南向北依次分布在亚欧大陆的西部;“大陆气候不能忘”意思指温带大陆性气候这一分布面积最大的气候类型不要指把它忘掉了;“北极苔原南极冰”主要指北极圈内主要分布寒带苔原气候,而南极圈内主要分布的是寒带冰原气候,“气候类型要记清”是要求学生记住13种世界气候类型,也方便于押韵,让学生记忆。 学生读了顺口溜后,脸上露出灿烂的笑容,教学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大多数学生当场就

浅谈如何教好初中地理课

浅谈如何教好初中地理课 地理学科是综合性较强的学科,包括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诸多方面,如人口、资源、环境、水利建设、生物、土壤、地貌等等,内容全面,知识广泛,对学生认识世界、认识祖国、认识乡情,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操,都具有很重要的意义。而且,通过地理教学,可以培养学生认识自然、掌握自然规律,从而提高改造自然的能力。笔者从多年的初中地理实践教学中深切体会到,要教好地理课,必须从以下三个方面做起: 一、更新教育教学观念 在新的世纪,我们每个地理教育工作者不能再向以前那样只注重课内而轻视课外,也不能只注重知识的输入而轻视能力的培养。否则,把考试内容练了又练,考了又考,资料如山,题目如海,学生不堪重负。在教学中,我们应立足学校教育,密切联系社会和家庭,积极提高自身素质,在师德、师爱、师识、师艺方面充实自己、完善自己,淡化功名利禄,提倡奉献,学习好、掌握好新的教学手段。在教学中,教师要积极进行知识更新,坚持与时俱进,适应新的教育观念,适应新的课程设置,适应新的教学手段、教学方法,这是教好课的重要一环。 地理教学中,教师要经常结合学生实际,尝试和开拓新的教学方法,这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方面。 1.注重教法,教学方式多样、灵活。应努力做到,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相结合,教法改革与学法发展相结合,传授知识与发展能力相结合,课堂教学与因材施教相结合,传统的教育手段与现代化教育手段相结合,课堂教学与课外教学相结合。研究学科之间的关系、章节之间的关系,探索“愉快教育”的新方法,摸索“负担轻、质量高”的新路子。 2.准确地把握学生的地理现实。地理现实就是每个学生所接触的客观世界中的地理规律以及有关这些规律的地理知识结构。如:地理课讲些什么内容,地理教科书的结构,怎样学好地理这门课程等。教师可以因势利导告诉学生,地理这门学科研究的问题既有全球性的、全国性的,也有区域性的,但都与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以增加学生学习地理的激情。 3.学习目标明确化。有目标,才有动力。目标具有诱发、导向、激励的功能。教师要让学生通过地理课本每单元后设有“自学园地”的阅读篇、技能篇、练习篇三部分内容,及时了解自己的学习进度、学习目标和任务。 4.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地理知识结构。所谓地理知识结构,是指基本统一的地理观点,或者是一般的、基本的地理事物。教师在地理教学中要引导学生了解地理的基本观点、基本概念、基本地理事物间是怎样相互关联的。如通过解决实际问题揭示地与理的概念是不断发展的观点,通过知识内容小结掌握知识、了解其整体性和系统性,培养学生从不同角度总结所学知识的方法和能力。并通过教学较为完整地向学生展示知识间局部与整体、纵向与横向、正向与逆向的网络结构。 三、紧密联系人们的生活环境 实际地理教学要有成效,教师必须紧密联系我们的实际生活环境开展教学。如在教学中以生活的实际问题设问举例,用生动的语言讲些有关的趣味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同时,积极调动学生的自我需要、兴趣和情感因素,以饱满的教学热情感染学生,把抽象的概念刻画得栩栩如生,把地理事物的存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