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原创】南京邮电大学 课程设计 Wilkinson(威尔金森)功分器的设计

【原创】南京邮电大学 课程设计 Wilkinson(威尔金森)功分器的设计

【原创】南京邮电大学 课程设计 Wilkinson(威尔金森)功分器的设计
【原创】南京邮电大学 课程设计 Wilkinson(威尔金森)功分器的设计

南京邮电大学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电磁场与无线技术Wilkinson功分器

课题报告

课题名称 Wilkinson功分器

学院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

专业电磁场与无线技术

班级

组长

组员

开课时间 2012/2013学年第一学期

一、课题名称

Wilkinson(威尔金森)功分器的设计

二、课题任务

运用功分器设计原理,利用HFSS软件设计一个Wilkinson功分器,中心工作频率3.0GHz。

?基本要求

实现一个单阶Wilkinson等功分设计,带内匹配≤-10dB,输出端口隔离≤-10dB,任选一种微波传输线结构实现。

?进阶要求

多阶(N≥2),匹配良好(S11≤-15dB),不等分,带阻抗变换器(输出端口阻抗

不为50Ω),多种传输线实现。

三、实现方式

自选一种或者多种传输线实现,如微带线,同轴线,带状线等,要求输入输出端口阻抗为50Ω,要求有隔离电阻(通过添加额外的端口实现)

四、具体过程

1.计算基本参数

通过ADS Tool中的Linecalc这个软件来进行初步的计算。

在HFSS中选定版型为Rogers RT/duroid 5880 (tm),如具体参数下图

50Ω微带线计算

得到选取微带线宽度约为0.67mm。

70.7Ω微带线计算

得到选取微带线宽度约为0.34mm,由于微带线电长度与其宽度没有必然联系,所以两个分支微带线的长度根据具体情况进行更改。

2.绘制仿真模型

微带单阶功分器

◆微带参数:w50:阻抗为50Ω的微带线宽度;w2:两分支线宽度;

l1,l2,l3,l4:各部分微带线长度;

rad1,rad2:各部分分支线长度(即半环半径)

◆在本例中,需要调整的调整关键参数为w2,rad1,空气腔参数随关键参数相应调

整即可。

◆根据计算,此处的吸收电阻值应该为100Ω,但是在实际情况中,选取97Ω。 微带多阶功分器

◆微带参数:w50:阻抗为50Ω的微带线宽度;w2:两分支线宽度;

l1,l2,l3,l4:各部分微带线长度;

rad1,rad2:各部分分支线长度(即半环半径)

◆在本例中,需要调整的调整关键参数为w2,rad1,微调参数为w50,rad2,空气

腔参数随关键参数相应调整即可。

◆根据计算,第一个吸收电阻选为100Ω,第二个选为:210Ω。

3.仿真获取数据

◆对各个部分的微带线设置边界条件:微带主体:Pefect E;吸收电阻:Lumped RLC。

◆设置激励源:分别选择微带线各个端口,设置为Wave Port。

◆分别对单阶以及多阶Wilkinson功分器进行离散方式扫频,频率范围取

0.001-6GHz,等间隔获取40-60个点的数据进行逐一扫频,连接各独立点绘制曲

微带单阶功分器

微带多阶功分器

五、数据分析

1.微带单阶功分器

微带单阶功分器2.5-3.5GHz S11参数曲线

微带单阶功分器2.5-3.5GHz S21、S31参数曲线

微带单阶功分器2.5-3.5GHz S参数曲线

数据分析:如上图所示,通过HFSS 设计仿真的微带单阶功分器中心频点处在3.0Ghz,S11参数衰减高达近-13dB,S21,S31衰减接近于-3 dB,匹配良好,S23达到接近-11.5dB,隔离度较好,所有指标均达到。

?参数检验

微带分支线长度对频率的影响

将微带分支线长度度缩小1mm,观察S参数曲线

更改分支线长度后的功分器模型

更改分支线长度后的功分器S参数曲线

由上图可得,当微带分支线的长度变化时,其中心频点也会随之变化。经过理论以及实验验证,微带功分器分支线越长,中心频点越低;反之,微带功分器分支线越短,中心频点越高。

微带分之前宽度对频率的影响

将微带分支线宽度缩小0.1mm,观察S参数曲线

更改分支线长度后的功分器S参数

由上图可得,当微带分支线的宽度变化时,其中心频点也会随之微小变化。但是经过理论以及实验验证,微带功分器分支宽度与中心频点没有直接关系,其宽度的改变只是改变微带线的特征阻抗,进而间接地影响中心频点以及各S参量的变化。

隔离电阻对微带的影响

去除微带分支线隔离电阻,观察S参数的变化

去掉分支线隔离电阻后的功分器模型

去掉分支线隔离电阻后的功分器S参数

由上图可得,当微带分支线的隔离电阻去除时,各项参数中S23参数变化显著,这说明隔离电阻对整个功分器两输出端口的隔离度具有一定的作用。

2.微带多阶功分器

宽频域范围0-6GHz

0-6Ghz S11参数扫频曲线

0-6Ghz S21 S31参数扫频曲线

0-6Ghz S23参数扫频曲线

0-6Ghz S11 S21 S23 S31参数扫频曲线

窄频域范围测试2.5-3.5GHz

2.5-

3.5Ghz S11参数扫频曲线

2.5-

3.5Ghz S21 S31参数扫频曲线

2.5-

3.5Ghz S23参数扫频曲线

2.5-

3.5Ghz S参数扫频曲线

数据分析:如上图所示,通过HFSS 设计仿真的微带单阶功分器中心频点处在3.0Ghz,S11参数衰减高达近-30dB,S21,S31衰减接近于-3.04dB,匹配良好,S23高达-18.5dB,隔离度良好,所有指标均达到。

六、学习体会

1.模仿阶段

在最初的模仿阶段,通过对参考资料上面的示例进行模仿从而获取对Wilkinson 功分器感性的认识。通过按部就班完成示例,我们慢慢学会逐步使用HFSS仿真软件,虽然参考资料之中的参数设计有所谬误,但是通过不断地尝试与修正,最终完成实现了Wilkinson功分器的初步设计。

2.修正阶段

通过前期的设计,我们认识到通过修正微带线的长度可以实现选择频率的特性,通过修正微带线的宽度则可以改变其端口的阻抗。为了将原来的示例设计中的

12.5GHz的中心频点修改至3GHz,我们一方面修改为微带的宽度,以适应新的频率

点,另一方面最重要的是加长两条分支微带的长度,从而降低频点。

在这一阶段中我们的尝试是最多的,不仅尝试修改微带的长、宽,更是试图通过修改底板的厚度、格力电阻的阻值来影响参数。但是理论与实践均证明:还是通过修改微带的长、宽这两个参数来实现微调是最好的。

3.自行设计

最后的这个自行设计阶段则完全是通过总结之前的模仿、修正两个阶段的经验来进行的。虽然威尔金森功分器只是非常基本的一种微波器件,但是当需要自行设计的时候还是在借鉴前人的基础之上完成的。通过此次的课程设计,我感受到了理论与实际之间的差距。虽然只是在仿真阶段,但是在此就充分显示出自身的设计经验不足等缺点。相信通过不断的自身的学习与改进,最终能够将本次的课题做到尽善尽美。

南邮广播电视工程数字视频非线性编辑制作课程设计实验报告定稿版

南邮广播电视工程数字视频非线性编辑制作课 程设计实验报告精编 W O R D版 IBM system office room 【A0816H-A0912AAAHH-GX8Q8-GNTHHJ8】

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 2016 / 2017 学年第一学期 课程设计实验报告 模块名称数字视频非线性编辑制作 专业广播电视工程 学生班级 B130114 学生学号 学生姓名陈超 指导教师姚锡林 日期: 2016 年 11 月 21 日 摘要 本次课程设计利用软件premiere进行数字视频非线性编辑制作。本文首先就本次实验主题归纳总结电视节目制作一般流程方法,接着对此次课程设计主要软件工具进行系统介绍,主要涉及实验相关借本操作的详细阐述;接下来两大章节部分先从取材、构思角度详细分析此次课程设计所做的主题内容与规划,并以此为指导再从具体操作上分步骤、多角度实现视频序列的制作;最后对本次课程设计的体味与收获进行思考。 此次作品《再次出发》电影鉴赏是将导演约翰卡尼的一部经典音乐影视作品利用premiere软件,在制作的过程中添加了转场特效,关键帧,字幕,音频等功能,并运用多种素材,重新删减编辑,形成一部情节连贯,内容完整、主题明确的电影鉴赏短片。短片的片长时间为9分40秒,大小为720*576,AVI格式,PAL制式(48Khz)。

关键词:数字视频非线性编辑制作;premiere;视频制作;

目录 第一章电视节目制作的一般流程与方法 (1) 1.1 电视节目制作一般流程 (1) 1.1.1 前期制作流程 (1) 1.1.2 后期制作工作流程 (2) 1.2 电视节目制作的一般方法 (2) 1.2.1 ENG方式 (2) 1.2.2 EFP方式 (2) 1.2.3 ESP方式 (3) 第二章 Premiere的功能介绍及操作方法 (4) 2.1 Premiere概述 (4) 2.1.1 概述 (4) 2.1.2 基本操作界面 (4) 2.2 Premiere的基本操作 (5) 2.2.1 新建项目 (5) 2.2.2 新建序列 (6)

【原创】南京邮电大学 课程设计 Wilkinson(威尔金森)功分器的设计

南京邮电大学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电磁场与无线技术Wilkinson功分器 课题报告 课题名称 Wilkinson功分器 学院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 专业电磁场与无线技术 班级 组长 组员 开课时间 2012/2013学年第一学期

一、课题名称 Wilkinson(威尔金森)功分器的设计 二、课题任务 运用功分器设计原理,利用HFSS软件设计一个Wilkinson功分器,中心工作频率3.0GHz。 ?基本要求 实现一个单阶Wilkinson等功分设计,带内匹配≤-10dB,输出端口隔离≤-10dB,任选一种微波传输线结构实现。 ?进阶要求 多阶(N≥2),匹配良好(S11≤-15dB),不等分,带阻抗变换器(输出端口阻抗 不为50Ω),多种传输线实现。 三、实现方式 自选一种或者多种传输线实现,如微带线,同轴线,带状线等,要求输入输出端口阻抗为50Ω,要求有隔离电阻(通过添加额外的端口实现) 四、具体过程 1.计算基本参数 通过ADS Tool中的Linecalc这个软件来进行初步的计算。 在HFSS中选定版型为Rogers RT/duroid 5880 (tm),如具体参数下图

50Ω微带线计算 得到选取微带线宽度约为0.67mm。 70.7Ω微带线计算 得到选取微带线宽度约为0.34mm,由于微带线电长度与其宽度没有必然联系,所以两个分支微带线的长度根据具体情况进行更改。

2.绘制仿真模型 微带单阶功分器

◆微带参数:w50:阻抗为50Ω的微带线宽度;w2:两分支线宽度; l1,l2,l3,l4:各部分微带线长度; rad1,rad2:各部分分支线长度(即半环半径) ◆在本例中,需要调整的调整关键参数为w2,rad1,空气腔参数随关键参数相应调 整即可。 ◆根据计算,此处的吸收电阻值应该为100Ω,但是在实际情况中,选取97Ω。 微带多阶功分器

等分威尔金森功分器的设计与仿真

摘要 摘要 本文对一个等分威尔金森功分器进行了仿真,分析了功分器的基本原理,介绍了ADS软件基本使用方法,并选择了频率范围:0.9~1.1GHz,频带内输入端 口的回波损耗:C 11>20dB,频带内的插入损耗:C 21 <3.1dB,C 31 <3.1dB,两个输出端 口间的隔离度:C 23 >25dB为设计指标的等分威尔金森功分器。先进行威尔金森功分器原理图的设计,再用ADS软件进行原理图仿真,得出的结论采用理论计算的结果作为功分器参数时,功分器并没有达到所需设计的指标,所以要对功分器的各个参数进行优化。优化后所得到的最佳数据保存以后再进行功分器版图的仿真,各项指标基本达到设计所需的要求。 关键词:仿真,威尔金森功分器,ADS,优化

ABSTRACT ABSTRACT In this paper a power dividers quintiles Wilkinson is simulated, and analyzes the basic principle of power dividers, introduces the basic use ADS software method, and choose the frequency range: 0.9~GHz, frequency band 1.1 input ports C11 > 20dB return loss:, frequency band insertion loss: C21 < 3.1 dB, C31 < 3.1 dB, between the two output port C23 > 25dB isolation ratio: for the design index equal power dividers Wilkinson. First conducts the power dividers Wilkinson schematic design, reoccupy ADS software simulation principle diagram, the conclusion of the theoretical calculation result as parameters when power dividers power dividers did not reach the required design to index, so the power dividers various parameters were optimized. After optimization of the best data preserves received after power dividers again, and all the indexes of simulation territory to meet the design requirements of basic required. Key words:Simulation Wilkinson Power dividers ADS optimization

南邮课程设计实验报告

课程设计I报告 题目:课程设计 班级:44 姓名:范海霞 指导教师:黄双颖 职称: 成绩: 通达学院 2015 年 1 月 4 日

一:SPSS的安装和使用 在PC机上安装SPSS软件,打开软件: 基本统计分析功能包括描述统计和行列计算,还包括在基本分析中最受欢迎的常见统计功能,如汇总、计数、交叉分析、分类比较、描述性统计、因子分析、回归分析及聚类分析等等。具体如下: 1.数据访问、数据准备、数据管理与输出管理; 2.描述统计和探索分析:频数、描述、集中趋势和离散趋势分析、分布分析与查看、正态性检验与正态转换、均值的置信区间估计; 3.交叉表:计数;行、列和总计百分比;独立性检验;定类变量和定序变量的相关性测度; 4.二元统计:均值比较、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 5.相关分析:双变量相关分析、偏相关分析、距离分析; 6.线性回归分析:自动线性建模、线性回归、Ordinal回归—PLUM、曲线估计; 7.非参数检验:单一样本检验、双重相关样本检验、K重相关样本检验、双重独立样本检验、K重独立样本检验; 8.多重响应分析:交叉表、频数表; 9.预测数值结果和区分群体:K-means聚类分析、分级聚类分析、两步聚类分析、快速聚类分析、因子分析、主成分分析、最近邻元素分析; 10. 判别分析; 11.尺度分析; 12. 报告:各种报告、记录摘要、图表功能(分类图表、条型图、线型图、面积图、高低图、箱线图、散点图、质量控制图、诊断和探测图等); 13.数据管理、数据转换与文件管理; 二.数据文件的处理 SPSS数据文件是一种结构性数据文件,由数据的结构和数据的内容两部分构成,也可以说由变量和观测两部分构成。定义一个变量至少要定义它的两个属性,即变量名和变量类型其他属性可以暂时采用系统默认值,待以后分析过程中如果有需要再对其进行设置。在spss数据编辑窗口中单击“变量视窗”标签,进入变量视窗界面,即可对变量的各个属性进行设置。 1.创建一个数据文件数据 (1)选择菜单【文件】→【新建】→【数据】新建一个数据文件,进入数据编辑窗口。窗口顶部标题为“PASW Statistics数据编辑器”。 (2)单击左下角【变量视窗】标签进入变量视图界面,根据试验的设计定义每个变量类型。

T型功分器的设计与仿真.

T型功分器的设计与仿真 1.改进型威尔金森功分器的工作原理 功率分配器属于无源微波器件,它的作用是将一个输入信号分成两个(或多个)较小功率的信号,工程上常用的功分器有T型结和威尔金森功分器。 威尔金森功分器是最常用的一种功率分配器。图1所示的为标准的二路威尔 金森等功率分配器。从合路端口输入的射频信号被分成幅度和相位都相等的两路信号,分别经过传输线Bl和BZ,到达隔离电阻两端,然后从两个分路端口输出,离电阻R两端的信号幅度和相位都相等,R上不存在差模信号,所以它不会消耗功率,如果我们不考虑传输线的损耗,则每路分路端口将输出二分之一功率的信号。 图1威尔金森功分器 但是这种经典威尔金森等功率分配器有几个缺点: 1、大功率应用的时候,要求隔离电阻的耗散功率大因此电阻的体积也会比较大 2、如果功分器应用于较高的频段,波长就会与大功率电阻的尺寸相比拟,这样就需要考虑电阻的分布参数。 3、为了提高功分器性能,就要尽量减小Bl和BZ这两段传输线之间的藕合,因此在实际设计时,要求四分之一波长传输线Bl、BZ之间的距离较大,在低频应用时,由于四分之一波长较长,占用面积还是太大了,此外,四分之一波长传输线Bl、BZ的阻抗较高,因此线宽较细,制板的相对误差更大[24]。为克服这些缺点,本文采用了一种改进型的威尔金森等功率分配器,如图2所示

图2 改进型威尔金森功分器 可以看到,它仅由四段传输线组成,没有隔离电阻。传输线A 、Cl 、CZ 的特 征阻抗均为Z0。传输线B 位于A 和Cl 、CZ 之间,它的电长度为四分之一波长, 特征阻抗为Z0/2。从合路端输入的信号,通过传输线B ,被分成幅度和相位相等的的两路信号,分别经过传输线Cl 和C2到达分路端口一和二,在整个结构中,传输线B 起到了阻抗变换的作用。从传输线A 、B 相接处向左看,输入阻抗为Z0。从传输线B 与C1、C2相接处向右看,输入阻抗为Z0/2。利用四分之一阻抗变换器的原理我们知道,传输线的特征阻抗为2/00Z Z ?,即Z0/2。因此,整个电路处于功率分配与合成时,在中心频点处,三个端口都能匹配良好,没有反射。这种改进型的结构克服了标准威尔金森功分器的一系列缺点,同时由于省略了隔离电阻,所以成本降低,也不存在电阻分布参数的问题,与传统威尔金森功分器相比,减少了一段四分之一波长传输线,另外,构成变换器的四分之一波长传输线B 的特征阻抗较低,线宽较宽,能有效降低制板误差。 2功分器的设计与仿真 通过前面的分析,我们知道改进型威尔金森功分器四段传输线特征阻抗之间 的比例关系。由此可得,传输线A 、C1和C2的特征阻抗均为50Ω,而传输线B 的特征阻抗为352/0=Z Ω 为了实现右旋圆极化,经过C2输出的信号要比经过Cl 的相位超前?90,即Cl 要比C2长λ4/1g (λg 为中心频率所对应的介质波长)。设计的功率分配器 如图3所示,传输线段B 的长度约为λ4/1g ,起阻抗变换的作用。传输线段

南邮通达数字信号管理A实验报告

南京邮电大学 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熟悉MATLAB环境 快速傅里叶变换(FFT)及其应用 IIR数字滤波器的设计 FIR数字滤波器的设计 课程名称数字信号处理A 班级学号___ 14110 _ __ 姓名_______ ___ ___ 开课时间 2015/2016学年,第二学期

实验一熟悉MATLAB环境 一、实验目的 (1)熟悉MA TLAB的主要操作命令。 (2)学会简单的矩阵输入和数据读写。 (3)掌握简单的绘图命令。 (4)用MATLAB编程并学会创建函数。 (5)观察离散系统的频率响应。 二、实验内容 (1) 数组的加、减、乘、除和乘方运算。输入A=[1 2 3 4],B=[3,4,5,6],求 C=A+B,D=A-B,E=A.*B,F=A./B,G=A.^B 。并用stem语句画出A、B、C、D、

xlabel('n') ylabel('F') subplot(4,1,4) G=A.^B stem(n,G) xlabel('n') ylabel('G') 图像:

(2) 用MATLAB 实现下列序列: a) 08(). 0n 15n x n =≤≤ 实验程序: n=0:1:15; x1=0.8.^n; stem(n,x1) xlabel('n') ylabel('x(n)') title('2(a)') 图像:

b) 023(.)() 0n 15j n x n e +=≤≤ 实验程序: n=0:1:15; i=sqrt(-1); a = 0.2+3*i; x2=exp(a*n); figure subplot(1,2,1) stem(n,real(x2)) xlabel('n') ylabel('x(n)实部') subplot(1,2,2) stem(n,imag(x2)) xlabel('n') ylabel('x(n)虚部') 图像:

南邮单片机实验报告

南邮单片机实验报告 篇一:南邮数据库实验报告 数据库实验报告 ( XX / XX 学年第二学期)? ? 学号 姓名 指导教师 成绩 一、数据库原理第一次实验 【一】实验内容: 数据库表的建立与管理【二】、实验目的: 学习数据库及表的建立、删除、更新等操作。 注:本次实验题目,除了特殊要求,以T-SQL为主,并将所有语句标注好题号,留存在查询界面上,方便检查。【三】、实验题目及其解答: 1、创建一名为‘test’的数据库; CREATE DATABASE test 2、在“test”数据库中新建一张部门表“部门”,输入列:name(char,10位),ID(char,7位),manager (char,10位)各列均不能为空值。

Solution: use test CREATE TABLE 部门 (ID CHAR(7) NOT NULL,name CHAR(10) NOT NULL,manager CHAR(10) NOT NULL) 结果: 3、在“test”数据库中新建一张员工表,命名为 “员工”。在表中输入以下各列: name(char,10位),personID(char,7位),Sex(char,7位),birthday(datetime),deptID(char,7位),各列均不能为空值。 CREATE TABLE 员工 (name CHAR(10) NOT NULL, personID CHAR(7) NOT NULL, sex CHAR(7) NOT NULL, birthday datetime NOT NULL, deptID CHAR(7) NOT NULL) 结果: 4、修改表的操作练习: 1)将‘部门’表中的列ID设为主键; 2)将‘员工’表中personID设为主键,并将deptID设置为外键,关联到‘部门’表上的‘ID’列; 3)在‘部门’表中,添加列quantity(char, 5); 4) 删除‘员工’表中的列‘sex’; 5)修改‘员工’表中列name为(varchar,8) ALTER TABLE 部门 ADD CONSTRAINT C1 PRIMARY KEY(ID) ALTER TABLE 员工ADD CONSTRAINT C2 PRIMARY

南邮课程设计电子钟CCS VC5509

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 2016 /2017 学年第 1 学期 课程设计报告 模块名称DSP技术及应用 专业电子信息工程 学生班级 学生学号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王奇王明伟吴庆国卢敏

目录 一、设计任务及要求 (4) 1.1 设计电子时钟,要求有报时功能。 (4) 1.2 显示器用液晶显示屏,报时可用蜂鸣器完成。 (4) 二、相关原理简介 (4) 2.1 液晶显示器显示原理 (4) 2.1.1 EMIF 接口 (4) 2.1.2 液晶显示模块的访问 (4) 2.1.3 显示控制方法 (4) 2.1.4 数据信号的传送 (5) 2.1.5 程序流程图 (5) 2.2 音频信号发生原理 (6) 2.2.1 EMIF 接口 (6) 2.2.2 蜂鸣器 (6) 2.2.3 蜂鸣器的连接 (6) 2.2.4 程序流程图 (6) 三、设计方案与实现 (6) 3.1 设计方案 (6) 3.1.1 数字时钟选择方案 (6) 3.1.2 液晶显示屏显示方案 (8) 3.1.3 蜂鸣器整时报时 (8) 3.2 设计结果 (8) 四、调试过程及问题解决 (8) 五、体会与建议 (9) 参考文献 (9) 附录 (10)

DSP技术及应用课程设计报告 一、设计任务及要求 1.1 设计电子时钟,要求有报时功能。 1.2 显示器用液晶显示屏,报时可用蜂鸣器完成。 二、相关原理简介 2.1 液晶显示器显示原理 2.1.1 EMIF 接口 TMS320C5509DSP 的扩展存储器接口(EMIF)用来与大多数外围设备进行连接,典型应用如连接片外扩展存储器等。这一接口提供地址连线、数据连线和一组控制线。ICETEK-VC5509-A 将这些扩展线引到了板上的扩展插座上供扩展使用。 2.1.2 液晶显示模块的访问 液晶显示模块的访问、控制是由 5509ADSP 对扩展接口的操作完成。控制口的寻址:命令控制接口的地址为 0x602800,数据控制接口的地址为 0x602801 和0x600802,辅助控制接口的地址为 0x600801。 2.1.3 显示控制方法 液晶显示模块中有两片显示缓冲存储器,分别对应屏幕显示的象素,向其中写入数值将改变显示,写入“1”则显示一点,写入“0”则不显示。其地址与象素的对应方式如表1: 发送控制命令:向液晶显示模块发送控制命令的方法是通过向命令控制接口写入命令控制字,然后再向辅助控制接口写入0。下面是基本命令字、解释和 C

电工电子实验报告-南邮课程设计

目录 第一章技术指标 (2) 1.1 系统功能要求 (2) 1.2 系统结构要求 (2) 1.3 电气指标 (2) 1.4 设计条件 (2) 第二章整体方案设计 (2) 2.1 整体方案 (2) 2.2 整体原理及方框图 (2) 第三章单元电路设计 (4) 3.1 频率控制电路设计 (4) 3.2 计数器设计(256) (5) 3.3 存储器及正弦函数表 (6) 3.4 D/A(II)正弦波产生电路 (7) 3.5幅度控制 (8) 3.6 阻抗控制 (9) 3.7整体电路图 (9) 3.7 整体元件清单(理论值) (9) 第四章测设与调整(数据) (11) 4.1 频率控制电路调测 (11) 4.2 地址计数器电路调测如下: (11) 4.3 存贮器电路调测(R=1千欧) (11) 4.4 数字幅度电路调测 (11) 4.5 波形扩展 (11) 4.6 整体指标测试 (12) 第五章设计小结 (13) 5.1电子电路课程设计的意义 (13) 5.2 设计任务完成情况 (13) 5.3 问题及改进 (13) 5.4 心得体会 (14) 附录 (15) 参考文献 (15) 主要芯片介绍: (15)

第一章技术指标 1.1 系统功能要求 数控正弦函数信号发生器的功能是,用数字电路技术产生正弦波信号。正弦波输出信号的频率和电压幅度均由数字式开关控制。 1.2 系统结构要求 数控正弦波信号发生器的结构要求如图(1)所示,其中正弦波发生器采用数字电路产生正弦信号,频率选择开关用于选择输出信号的频率,幅度选择开关用于选择输出信号电压幅度。频率选择开关和幅度选择开关均应采用数字电路。 1.3 电气指标 输出信号波形:正弦波 输出信号频率范围:1kHz~5kHz 输出信号最大电压:2.8V (峰峰值) 输出阻抗:50Ω 幅度选择档位:5档 波形可选择:方形,正弦波,三角波,斜波 输出频率最小步长:20Hz 1.4 设计条件 电源条件:+5V,-5V ?可供选择器件如下: ?型号名称及功能数量 ?DAC0832 8位D/C转换电路 2 ?MC4046 锁相电路 1 ?28C64B EEPROM存储器 1 ?T4LS393 双16进制计数器 1 ?MC4051 四模拟开关 1 ?TL084 运算放大器 1 ?8路开关双制直插式微型开关 2 ?MC4060 与晶振为频率器 1 ?CD7474 双D型触发器 3 ?CD7404 六反向器 1 ?74139 译码器 2 ?LED 二极管12 ?单开关开关 3 ?晶振32768k 1 ?其他若干电阻,电容 第二章整体方案设计 2.1 整体方案 事先对正弦波进行取样,把各个取样点的取样值存入存储器构成正弦函数表(可以存入一个周期完整信号,也可以存入半个周期或1/4周期)。通过数字频率控制电路对正弦函数表的读取,再把读出的取样值取出还原成原始的正弦信号。 2.2 整体原理及方框图

南邮通达电力系统实验报告

单机无穷大系统稳态实验: 一、整理实验数据,说明单回路送电和双回路送电对电力系统稳定运行的影 响,并对实验结果进行理论分析: 实验数据如下: 由实验数据,我们得到如下变化规律: (1)保证励磁不变的情况下,同一回路,随着有功输出的增加,回路上电流也在增加,这是因为输出功率P=UIcos ,机端电压不变所以电流随着功率的增加而增加; (2)励磁不变情况下,同一回路,随着输出功率的增大,电压损耗在增大;这是由于电压降落△U=(PR+QX)/U,而横向分量较小,所以电压损耗也随着输出功率的增大而增大。 单回路供电和双回路供电对电力系统稳定性均有一定的影响,其中双回路要稳定一些,单回路稳定性较差。 二、根据不同运行状态的线路首、末端和中间开关站的实验数据、分析、比较运行状态不同时,运行参数变化的特点和变化范围。 由实验数据,我们可以得到如下结论: (1)送出相同无功相同有功的情况下:单回路所需励磁电压比双回路多,线路电流大小相等,单回路的电压损耗比双回路多;(eg.P=1,Q=0.5时) (2)送出相同无功的条件下,双回路比单回路具有更好的静态稳定性,双回路能够输送的有功最大值要多于单回路; 发生这些现象的原因是:双回路电抗比单回路小,所以所需的励磁电压小一些,电压损耗也要少一些,而线路电流由于系统电压不改变;此外,由于电抗越大,稳定性越差,所以单回路具有较好的稳定性。 三、思考题: 1、影响简单系统静态稳定性的因素是哪些? 答:由静稳系数S Eq=EV/X,所以影响电力系统静态稳定性的因素主要是:系统元件电抗,系统电压大小,发电机电势以及扰动的大小。 2、提高电力系统静态稳定有哪些措施? 答:提高静态稳定性的措施很多,但是根本性措施是缩短"电气距离"。 主要措施有:

arm嵌入式课程开发试验设计报告-南京邮电大学钱晨

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2015/2016 学年第一学期课程设计实验报告 模专块名称 业 ARM 嵌入式开发 电子信息工程 学生班级学生学号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余雪勇

实验内容 一、基本要求 在基本要求中,需要从11 个测试程序中选做8 个,以下是对8 个程序的实验过程的叙述,包括实验前的硬件连接准备、软件环境配置(串口工具、dnw、ADS、交叉编译环境等)、每个实验的关键代码以及简单分析。 1、硬件连接 用USB 线、串口线把开发板连到电脑相应的端口,再将电源线插好。 2、软件环境配置 设置串口工具SecureCRT 解压在“windows 平台开发工具包\”目录下的“SecureCRT.rar”后,即可使用SeureCRT,双击图标,打开SecureCRT,如下图所示: 点击图中红色方框图标,出现下图的设置窗口:

在 Ptotocol 里面选择 Serial,出现如下图所示的对话框,详细设置 参考下图,超级终端设置部分,不再重复。 注意:Port 选项部分根据您实际使用的端口进行配置,其他选项请一 定配置如下图所示。 配置完毕后,点击上图的“Connect”选项即可连通串口。 DNW 设置 DNW 在这里是我们的.bin 文件下载软件,可实现我们向 flash 或者内存当中烧写程序的功能。 直接双击“Windows 平台工具\DNW”目录下的DNW 软件,出现下图: (1)点击“Configuration”菜单的“Options”,出现“UART\USB

Options”配置 (2)配置如下图: 3、实验前准备 串口工具和开发板连接成功后,将选择开关打到norflash,并按一下重启键,开发板则自动按照选择从norflash 启动。此时,如果 SecureCRT 界面显示如下,则表示串口工具已经工作正常: 一般出厂光盘里面已经有许多bin 文件了,其中包括我们此处所说的 TQ2440_Test 的bin 文件。我们也可以参考以下步骤,使用ADS1.2 生成自己的“*.bin”文件。 (1)、安装ADS1.2(ARM Developer Suite v1.2,一款针对ARM 的开发套件),并使用ADS打开天嵌科技的出厂自带的测试程序。 (2)、点击compile 键进行编译,点击make 键生成我们此处所需要的“*.bin”文件生成自己的 bin 文件之后,就可以使用SecureCRT 配合dnw 来实现对bin 文件的下载了:操作步骤其实和上面烧写出厂程序一样,在此再详细叙述一下:

南京邮电大学matlab软件设计(超详细).doc

南京邮电大学通信学院 软件课程设计 实验报告 模块名称:___MATLAB软件设计 专业班级:__通信工程 姓名:____ ____ 学号:___ 实验日期:2013年 6 月 17—28日实验报告日期: 2013 年 7 月 1 日

一、要求练习的实验部分 1.在时间区间 [0,10]中,绘出t e y t 2cos 15.0--=曲线。 程序: t=0:0.1:10; y=1-exp((-0.5)*t).*cos(2*t); plot(t,y,'r-'); shg 结果: 2. 写出生成如图E2-1所示波形的MA TLAB 脚本M 文件。图中虚线为正弦波,要求它的 负半波被置零,且在2 3 处被削顶。 程序: t=linspace(0,3*pi,500); y=sin(t); a=sin(pi/3); z=(y>=0).*y; z=(y>=a).*a+(y

xlabel('t'),ylabel('z=f(t)'),title('逐段解析函数') legend('y=sin(t)','z=f(t)',4),hold off 结果: 3. 令???? ??????=987654321A ,运行 [U,S,V]=svd(A);tol=S(1,1)*3*eps; 然后回答以下问题: (1) sum(diag(S)>tol) - rank(A) 是多少 ? (2) S(1,1) - norm(A) = 0 是多少 ? (3) sqrt(sum(diag(S*S))) - norm(A,'fro') 的结果是什么 ? (4) S(1,1)/S(3,3) - cond(A) 的结果是什么 ? (5) S(1,1)*S(2,2)*S(3,3) - det(A) < tol 的运行结果是什么? (6) V(:,1)'*null(A) 得到什么结果 ? (7) abs(A*null(A)) < tol 得到什么结果 ? (8) U(:,1:2) = = orth(A) 的运行结果是什么 ? 程序: clear; clc; disp('设 A=[1,2,3;4,5,6;7,8,9],得')

功分器的设计

功分器现在有如下几种系列[11]: 1、400MHz-500MHz 频率段二、三功分器,应用于常规无线电通讯、铁路通 信以及450MHz 无线本地环路系统。 2、800MHz-2500MHz 频率段二、三、四微带系列功分器,应用于GSM / CDMA/PHS/WLAN 室内覆盖工程。 3、800MHz-2500MHz 频率段二、三、四腔体系列功分器,应用于GSM / CDMA/PHS/WLAN 室内覆盖工程。 4、1700MHz-2500MHz 频率段二、三、四腔体系列功分器,应用于PHS/WLAN 室内覆盖工程。 5、800MHz-1200MHz/1600MHz-2000MHz 频率段小体积设备内使用的微带二、三功分器。 这里介绍几种常见的功分器: 一、威尔金森功分器 我们将两分支线长度由原来的4λ变为43λ,这样使分支线长度变长,但作用效果与4λ线相同。在两分支线之间留出电阻尺寸大小的缝隙,做成如图1-1所示结构。 图1-1 威尔金森功分器 二、变形威尔金森功分器 将威尔金森功分器进行变形,做成如图1-2所示结构。两圆弧长度由原来的4λ变为43λ,且将圆伸展开形成一个近似的半圆。每个支路通过2λ传输线与隔离电阻相连,这样做虽然会减小电路的工作带宽,但使输出耦合问题得到了解决,而且可以用于不对称,功分比高的电路,隔离电阻的放置更加容易,且两支路间的距离足够大,在输出口可直接接芯片。

图1-2 变形威尔金森功分器 三、混合环 混合环又称为环形桥路,它也可作为一种功率分配器使用。早期的混合环 是由矩形波导及其4个E-T 分支构成的,由于体积庞大已被微带或带状线环形桥路所取代。图1-3为制作在介质基片上的微带混合环的几何图形,环的平均周长为 23g λ,环上有四个输出端口,四个端口的中心间距均为4g λ。环路各段归一化特性导纳分别为a, b, c ,四个分支特性导纳均为0Y 。这种形式的 功率分配器具有较宽的带宽,低的驻波比和高的输出功率。理论上来说,它的带宽可以同威尔金森功分器相比。混合环功分器相对威尔金森功分器的优点在于,在实际应用中它在高频率上的性能更好一些。 图1-3 混合环 对比以上三种功分器,首先对比威尔金森功分器及变形威尔金森功分器, 变形威尔金森功分器性能与仿真结果相差较大,其原因可能有以下几点:加入两个21波长微带线,引入了T 型接头,使微带线产生不连续性;为了保证两21波长微带线之间的距离正好可以焊接电阻,两微带线均倾斜,使焊接电阻处微带不均匀,另外电阻焊接的非对称性影响了功分器输出两端的功分比[9]。 威尔金森功分器和混合环的插损性能较好,可以满足一般功率合成的要求。在隔离方面,威尔金森功分器隔离较好,混合环的隔离要稍差。 从上述三种功分器分析可以得出:要获得具有良好性能的微波毫米波功分 器,需保证一定的加工精度,对加隔离电阻的功分器,要特别注意选择尺寸较小的电阻,焊接时要求电阻两端对称,且从电阻反面焊接,也可以考虑使用薄膜电阻来实现。这三种功分器都可以串联用作多路功率分配/合成器。 1.3 本课题研究内容 4g λ4g λ4 g λ43g λ对称平面

(完整word版)南邮通达数据结构B期末试卷及答案,推荐文档

《 数据结构B 》期末试卷(A ) 本试卷共 4 页; 考试时间 110 分钟; 专业 班级 学号 姓名 一、填空题(20分,共10题) 1. 数据结构主要研究数据的______结构,数据的存储结构以及在数据上执行的运算。 2. 设顺序表长度为100,若下标从0开始计,则删除元素a 10需要移动______个元素。 3. 一棵二叉树中,若叶结点的个数为2011,则度为2的结点个数为______。 4. 有向图进行拓扑排序时,没有输出图中所有顶点,说明图中存在______。 5. 线性表采用二分搜索必须满足两个条件:线性表关键字必须是______;存储结构 必须采用顺序存储结构。 6. 二叉搜索树的______序遍历序列是一个按关键字递增排列的有序序列。 7. 设有一组记录的关键字为{19, 14, 1, 69, 20, 27, 55, 79},散列函数为h(key) = key%11,散列函数值为3的有______个。 8. 快速排序算法平均情况下的渐近时间复杂度为O(______)。 9. 采用二次探查法解决冲突可能产生_______聚集。 10. 图常见的两种存储结构有邻接矩阵和_______。 二、选择题(20分,共10题) 1. 一个算法必须在执行有穷步之后结束。这是算法的_______。 A. 有穷性 B. 正确性 C. 确定性 D. 可行性 2. 在指针p 所指示的结点之后插入新结点s 的操作是_______。 A. s->link=p;p->link=s; B. s->link=p->link;p->link=s; C. s->link=p->link;p=s; D. p->link=s;s->link=p; 3. 栈和队列的共同点是_______。 A. 都是先进后出 B. 都是先进先出 C. 只允许在端点处插入和删除元素 D. 没有共同点 4. 后缀表达式:5 3 2 * 3 + 3 / +的值为_______。 A. 18 B. 7 C. 9 D. 8 装 订 线 内 不 要 答 题 自 觉 遵 守 考 试 规 则,诚 信 考 试,绝 不 作 弊

课程设计电工实践报告

新疆大学 实习(实训)报告 实习(实训)名称:电工技能实践 学院:电气工程学院 专业、班级:电气15-3班 指导教师:娄毅力报告人: 学号: 时间:2017年6月19日

1 电机的启动和点动 1.1目的要求 a.通过操作加深对电机启动原理的理解 b.能正确连线,并安全启动 1. 2线路图 电机启动电路图 主电路: (1)隔离开关QS (2)熔断器FU (3)接触器KM1的常开主触点 (4)电动机M 控制电路 (1)开关SB3、SB1和SB2 (2)接触器KM1线圈的常开辅助触点 (3)SB2的常闭触头 1.3启动原理

在定子绕组上通三相交流电,定子绕组内(结合定子铁心)就会产生旋转磁场,当磁力线切割转子绕组时,转子绕组会在电磁感应作用下产生电流,结果就形成自己的磁场。在定子磁场与转子磁场相互作用时,转子就随定子磁场旋转而转动。(电动机就启动了)电能---------磁能------电磁感应------电能------磁能。磁能与磁能相互作用。电能就转变成机械能。 1.4步骤 1)起动电动机合上三相隔离开关QS,合上开关SB3、SB1、SB2常开触点, 接触器KM1吸引线圈得电,3对常开主触点闭合,将电动机M接入电源,电动 机开始起动。 2)停止电动机断开开关SB1,SB2常开触点,接触器KM1的线圈失电,其主触点和辅助触点均断开,电动机脱离电源,停止运转。 1.5实际接线图

电机启动实物图 2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正反转 2.1目的要求 a.通过操作加深对电机启动原理的理解; b.能正确连线,并安全启动; 2.2线路图 由两条启动支路构成,且在对方支路中相互串联上彼此的常闭辅助触头,使一个接触器线圈得电吸合后另一个接触器因所串联的常闭辅助触头断开而受到制约无法得电,保证了KM1,KM2不能同时得电,从而可靠地避免了两相电源短路事故的发生,电路安全、可靠。这种在一个接触器得电动作时通过其常闭辅

南邮大四课程设计

一、EMIF 接口上的I/O接口扩展 一.实验原理 1.TMS320VC5509DSP 的EMIF 接口: 存储器扩展接口(EMIF)是DSP 扩展片外资源的主要接口,它提供了一组控制信号和地址、数据线,可以扩展各类存储器和寄存器映射的外设。 -ICETEK-VC5509-A 评估板在EMIF 接口上除了扩展了片外SDRAM 外,还扩展了指示灯、DIP 开关和D/A 设备。具体扩展地址如下: 400800-400802h:D/A 转换控制寄存器 400000-400000h:板上DIP 开关控制寄存器 400001-400001h:板上指示灯控制寄存器 -与ICETEK-VC5509-A 评估板连接的ICETEK-CTR 显示控制模块也使用扩展空间控制主要设备: 602800-602800h:读-键盘扫描值,写-液晶控制寄存器 600801-600801h:液晶辅助控制寄存器 602801h 、600802h:液晶显示数据寄存器 602802-602802h:发光二极管显示阵列控制寄存器 2.指示灯扩展原理 3.实验程序流程图:

二.实验步骤 1.实验准备: 关闭实验箱上扩展模块和信号源电源开关。 2.设置Code Composer Studio 2.21 在硬件仿真(Emulator)方式下运行。 3.启动Code Composer Studio 2.21: 选择菜单Debug→Reset CPU。 4.打开工程文件: 工程文件为:C:\ICETEK-VC5509-EDULab\Lab0301-LED\LED.pjt。 打开源程序LED.c。 5.编译、下载程序。 6.运行程序,观察结果。 7.退出CCS: 三.部分程序代码 // 定义指示灯寄存器地址和寄存器类型 #define LBDS (*((unsigned int *)0x400001)) // 子程序接口 void Delay(unsigned int nDelay); // 延时子程序 int i; main() { unsigned int uLED[4]={1,2,4,8}; // 控制字,逐位置1: 0001B 0010B 0100B 1000B CLK_init(); // 初始化DSP运行时钟 SDRAM_init(); // 初始化EMIF接口 while ( 1 ) {

威尔金森功分器

威尔金森功分器 一、实验目的: 1、了解功率分配器电路的原理及设计方法。 2、学习使用ADS软件进行微波电路的设计,优化,仿真。 3、掌握功率分配器的制作及调试方法。 二、实验任务: 1、了解功分器的工作原理。 2、使用ADS软件设计一个功分器,并对其参数进行优化、仿真。 3、根据软件设计的结果绘制电路版图,并加工成电路板。 4、对加工好的电路进行调试,使其满足设计要求。 三、实验内容、实验过程描述: 1、设计指标:通带0.9-1.1GHz,功分比为1:1,带内各端口反射系数小于-20dB ,两输出端隔离度小于-25dB,传输损耗小于3.1dB。 在进行设计时,主要是以功分器的S参数作为优化目标进行优化仿真。S21、S31是传输参数,反映传输损耗;S11、S22、S33分别是输入输出端口的反射系数。S23反映了两个输出端口之间的隔离度。2、用ADS软件设计 (1)、打开ADS软件 (2)、创建新的工程文件

(3)、打开原理图设计窗口

在原理图所设计窗口中选择微带电路的工具栏 选用微带线以及 连接好的原理图如下

(5)设置微带电路的基本参数 双击图上的控件MSUB设置微带线参数 H:基板厚度(1 mm) Er:基板相对介电常数(4.8) Mur:磁导率(1) Cond:金属电导率(5.88E+7) Hu:封装高度(1.0e+33 mm) T:金属层厚度(0.03 mm) TanD:损耗角正切(1e-4) Roungh:表面粗糙度(0 mm) (6)设置微带器件的参数 双击每个微带线设置参数,W、L分别设为相应的变量或常量,单位mm,注意上下两臂的对称性。 单击工具栏上的V AR 图标,把变量控件V AR放置在原理图上,双击该图标弹出变量设置窗口,依次添加W,L参数。 中间微带线的长度大约为四分之一波长(根据中心频率用微带线计算工具算出),各个线宽的初始值可以用微带线计算工具算出,微带线的宽度最窄只能取0.2 mm(最好取0.5 mm以上)。 (7)S参数仿真电路设计 在原理图设计窗口中选择S参数仿真的工具栏

南邮软件工程课程设计实验报告-教务管理系统

南京邮电大学 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软件工程 课题名称教务系统课程设计 专业:广播电视工程 学生姓名:陈超 班级学号:B13011413 指导教师:范山岗 日期:2015 年12 月25 日

实验面象对象软件设计 一、实验目的 用面象对象方法设计实用软件,掌握需求分析方法,掌握掌握UML设计方法。 二、实验性质 验证、设计实验。 三、实验要求 1、选定题目编写需求分析说明 2、学习Rational Rose环境 3、学习通过Rational Rose绘制各类框图的方法。 四、环境简介 1、Rational Rose可视化环境组成 Rose界面的五大部分是浏览器、文档工具、工具栏、框图窗口和日志。见图1-1。

图1-1:Rose界面 浏览器:用于在模型中迅速漫游。 文档工具:用于查看或更新模型元素的文档。 工具栏:用于迅速访问常用命令。 框图窗口:用于显示和编辑一个或几个UML框图。 日志:用于查看错误信息和报告各个命令的结果。 1.2浏览器和视图 浏览器是层次结构,用于在Rose模型中迅速漫游。在浏览器中显示了模型中增加的一切,如参与者、用例、类、组件等。浏览器中包含四个视图:Use Case 视图、Logical视图、Component视图和Deployment视图。点击每个视图的右键,选择new就可以看到这个视图所包含的一些模型元素。 1.3框图窗口 在框图窗口中,我们可以浏览模型中的一个或几个UML框图。改变框图中

的元素时,Rose自动更新浏览器。同样用浏览器改变元素时,Rose自动更新相应框图。这样,Rose就可以保证模型的一致性。 五、实验步骤 1、编写需求分析说明书 对系统需求进行初步的整理与分析,是后续建模和设计工作的基础。需求分析说明书详情请见附录。 2、用UML语言对系统进行分析与建模(OOA) 2.1建立用例图use case diagram 从用例图中我们可以看到系统干什么,与谁交互。用例是系统提供的功能,参与者是系统与谁交互,参与者可以是人、系统或其他实体。一个系统可以创建一个或多个用例图。 实例: 1)教务管理系统主要用例图。 用例图说明:教务管理系统主要用例图实现三个主要参与者——管理员、教师与学生和系统六大主要用例——登陆管理、账号管理、班级管理、课程管理、选课管理、成绩管理之间的关系。管理员主要参与用例账号管理、课程管理与班级管理;教师主要涉及用例选课管理与成绩管理;而参与者学生主要参与选课管理与成绩管理,其中登陆管理是三个主要参与者共同参与的用例。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