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SCST中readme的翻译和fc的相关说明

SCST中readme的翻译和fc的相关说明

SCST中readme的翻译和fc的相关说明
SCST中readme的翻译和fc的相关说明

使用SCST通过FC方式进行卷管理之前必须搭建测试环境:以下是搭建测试环境所需硬件及软件。

测试环境列表:

服务器端(target):

服务器型号:NP370D2

光纤卡:1块,型号QLA 2460

内核版本:Linux 2.6.24

所需软件包:scst-1.0.1.1(SCST core )

scstadmin-1.0.6 (简化scst配置的工具软件)

qla_isp-1.0.2(针对SCST core的FC卡驱动) 客户端(Initiator):

服务器型号:AS500N2

光纤卡:1块,型号QLA2460

内核版本:Red Hat 企业版5 (kernel 2.6.18)

所需软件包:qlafc-linux-8.02.23-3 (FC卡驱动)

standalone_sansurfer5.0.1b57_linux(FC卡管理软件)

环境搭建详细过程:

一.Target端配置

以下是target端的配置方法:

(1)首先配置target 端,给内核打补丁:

Type: patch -p0 scst_exec_req_fifo-2.6.X.patch

patch -p0 io_context-2.6.X.patch

内核必须关闭HIGHMEM(通过make menuconfig中配置),否则scst_user

模块是无法加载上去的

(2)编译和安装SCST模块

进入到scst-1.0.1.1目录中

Type: make

make install

(3)加载SCST模块(scst.ko)

Type: cd /lib/modules/2.6.18-92.e15/extra

modprobe scst

(4)加载所需要的device handlers模块

测试实验中加载scst_vdisk.ko模块,所以可以用如下的命令进行加载:Type: cd /lib/modules/2.6.18-92.e15/extra/Devicehandlers

modprobe scst_vdisk

(5)编译和安装qla_isp-1.0.1。

进入到qla_isp-1.0.1目录中

Type: make

make install .

加载qla_isp模块(isp_scst.ko和isp_mod.ko)

Type: cd /lib/modules/2.6.18-92.e15/extra

modprobe isp_scst.ko

(6) 编译和安装scstadmin-1.0.6

进入到scstadmin-1.0.6目录中

Type: make

make install

下面就可以通过scstadmin配置scst,进行虚拟磁盘映射:

(1)Target Driver配置

Enable target mode for driver at specified WWN or host.

Type: scstadmin -enable localhost

(2)Device配置

向相应的handler添加设备

Type: scstadmin -adddev disk01 -handler vdisk -path /dev/sda -blocksize 512 用cat /proc/scsi_tgt/vdisk/vdisk 查看新加入的设备

(3)Group配置

可以创建一个新的组,也可以使用默认的组Default

Type: scstadmin -addgroup HOST01

ls –l /proc/scsi_tgt/groups/

(4)向Group中添加设备

Type: scstadmin -assigndev disk01 -group Default -lun 0

注意事项:每个group中的Lun号必须从0开始。

可以查看添加进组的设备:

Type: cat /etc/sc st.conf

此处也可以输入scstadmin –help查看命令用法

(5)向配置文件写入配置,刷新配置文件

Type:scstadmin –writeconfig /etc/scst.config

以下是Initiator端的配置方法

(1)首先安装FC卡驱动程序qlafc-linux-8.02.23-3

进入到qlafc-linux-8.02.23-3-install目录中

Type: ./qlinstall

(2)FC管理工具安装:

standalone_sansurfer5.0.1b57_linux解压缩

Type: chmod 755 standalone_sansurfer5.0.1b57_linux_install.bin

. /standalone_sansurfer5.0.1b57_linux_install.bin

(3)默认的安装路径是: /opt/QLogic_Corporation/SANsurfer, 进入该路径,找到SANsurfer,运行。此处必须在linux图形界面下运行,如

果没有安装X窗口管理器必须安装X窗口管理器后运行。

点击collect。

运行qlafc-linux-8.02.23-3-install\LinuxTools中的

ql-dynamic-tgt-lun-disc.sh脚本自动搜寻target端映射过来的卷。

(4)在终端输入fdisk –l 应该可以看到target端挂载的device。

至此,整个FC-scst平台的搭建过程就结束了。

说明:

(1)scst通过/proc文件系统,从内核态向用户态输出交互信息。

可以通过查看c目录下的文件了解详细信息。

Help文件,提供了scst配置命令。换句话说,我们可以不使用scstadmin配置工具,直接使用help里列出的命令配置scst,不过比较繁琐scsi-tgt文件,可以设置scst设备到dev handlers。使用lsscsi命令查看H:C:I:L命名的HANDLER_NAME(host:channel:id:lun)。

Sessions文件,列出了当前已链接的发起端initiators。

Sgv文件提供了一些关于远端命令的统计。主要是统计这些命令的block size和sgv-pool的命中率。

Threads文件,允许读取和设置scst的线程数。

V ersion文件,显示scst的版本信息

Trace-level文件,可以读取并且设置SCST的跟踪调试级别。

Help文件中有开起此debug的命令。

每一个dev handler都有自己的子目录。大多数dev handler在自己的子目录下只有两个文件(dev handler可以理解为scst core的插件,对各种设备的支持)。这两个文件为trace_level和type 。trace-level 与

/proc/scsi_tgt下的trace_level 相似。Type文件显示了这个handler的scsi类型号和一些文本描述。

----------------------------------------------

Access and devices visibility management (LUN masking) LUN masking允许一个initiator端或者一组initiators看到不同的lun和不同的访问权限。

SCST支持两种访问控制模式

target-oriented。在这种模式,你确定每一个target设备和它的lun,这些设备会被所有的initiators连接到。这是一种常规存取控制模式。比如IET仅仅支

持这种模式。在这种模式下,你必须创建一个名字为“Default_TARGET_NAME”的安全组,TARGET_NAME为target的名字。比如

“Default_https://www.sodocs.net/doc/019337047.html,.example:storage.disk1.sys1.xyz”为target

“https://www.sodocs.net/doc/019337047.html,.example:storage.disk1.sys1.xyz”创建。然后把所有的LUNs添加到这个组里,使这些LUN可以被target使用。

Initiator-oriented。这种模式下,你确定哪个设备和他们的LUNs可以对initiator可见。这种模式下,必须为每个或者一些initiators创建独立的组,这些initiators只能访问相同的设备和LUNs,然后添加允许访问的设备和名字到这个组里。

这两种模式可以同时使用。同时使用时initiator-oriented模式比target-oriented 有更高的优先级。

当一个target driver把自己注册进SCST core时,它会把自己的名字通知给scst core。然后,远端发起一个新的链接时,target driver把这个链接注册进scst core 并且把远端链接的名字传递给scst core。Scst core 使用下面的规则找到相应的设备:

搜索所有被创建的组,试图找到包含发起端名字的组。如果成功,被找到的组会被使用。

否则,它搜索所有的组试图找到名字为Default_TARGET_NAME的组,如果成功,被找到的组会被使用。

否则,名字为Default的默认组被使用。这个组是一直存在的,但是默认是空的。

Target和initiator的名字可以在kernel日志中看到,kernel log中scst会报告组会话的分配情况。

在/proc/scsi_tgt中,每个组被描绘成“group/GROUP_NAME/”子目录。里面有“device”和“names”文件。“device”列出了设备和他们在组里的LUNs 号,“names”列出了允许访问这个组的发起端的名称。

为了配置access and devices visibility management,scst提供了/proc/scsi_tgt 里面的文件和目录:

向/proc/scsi_tgt/scsi_tgt写“add_group GROUP”添加组写“del_group GROUP”删除组。

向/proc/scsi_tgt/groups/GROUP/devices 写“add H:C:I:L lun [READ_ONLY]”添加(host:channel:id:lun)的设备。设备可能会被标记为只读。找出H:C::I:L的方法是用lsscsi 命令。

写“del H:C:I:L”到/proc/scsi_tgt/groups/GROUP/devices可以删除为host:channel:id:lun的设备。可用lsscsi查看H:C:I:L。

写“add V_NAME lun [READ_ONL Y]”到/proc/scsi_tgt/groups/GROUP/devices 添加名字为V_NAME LUN号为lun的虚拟设备到GROUP 中。设备会被标记为只读。

写“del V_NAME”到/proc/scsi_tgt/groups/GROUP/devices删除GROUP组中名字为“V_NAME”的设备。

写“clear”到/proc/scsi_tgt/groups/GROUP/devices清除GROUP 组的所有设备。

“add NAME”到/proc/scsi_tgt/groups/GROUP/names添加名为NAME到组GROUP中。NAME 可以使用简单的DOS类型的方式,包含‘*’和‘?’。‘*’意味着匹配所有符号,‘?’意味着匹配任何单独的符号。比如,“blah.xxx”可以使用“bl?h.*”匹配。

“del NAME”到/proc/scsi_tgt/groups/GROUP/names从名为GROUP的组中删除名字为NAME。

“clear”到/proc/scsi_tgt/groups/GROUP/names清除组GROUP中所有的名单。

例如:

- "echo "add 1:0:1:0 0" >/proc/scsi_tgt/groups/Default/devices"会添加真实的设备位于host 1, channel 0, ID 1, LUN 0 到"Default"组的LUN 0。

"echo "add disk1 1" >/proc/scsi_tgt/groups/Default/devices" 可以添加名为

disk1到Default组,lun号为1。

"echo "21:*:e0:?b:83:*'" >/proc/scsi_tgt/groups/LAB1/names"会添加一个类型,从LAB1中匹配WWN的光纤端口。

假设你有一个名字为"https://www.sodocs.net/doc/019337047.html,.example:storage.disk1.sys1.xyz"的iSCSI target(在iscsi-scst.conf中定义)。并且应该输出到虚拟设备“dev1”Lun 为“0”,虚拟设备“dev2”Lun为“1”。但是名字为

"https://www.sodocs.net/doc/019337047.html,.example:storage.disk1.spec_ini.xyz"的发起端应该只能看到

“dev2”Lun为“0”的设备。为了达到目的,你应该输入如下命令:# echo "add_group

Default_https://www.sodocs.net/doc/019337047.html,.example:storage.disk1.sys1.xyz" >/proc/scsi_tgt/scsi_tgt # echo "add dev1

0" >/proc/scsi_tgt/groups/Default_https://www.sodocs.net/doc/019337047.html,.example:storage.disk1.sys1.xyz/d evices

# echo "add dev2

1" >/proc/scsi_tgt/groups/Default_https://www.sodocs.net/doc/019337047.html,.example:storage.disk1.sys1.xyz/d evices

# echo "add_group spec_ini" >/proc/scsi_tgt/scsi_tgt

# echo "add

https://www.sodocs.net/doc/019337047.html,.example:storage.disk1.spec_ini.xyz" >/proc/scsi_tgt/groups/spec_ini /names

# echo "add dev2 0" >/proc/scsi_tgt/groups/spec_ini/devices

建议使用scstadmin命令代替底层接口命令。

注意:在每个安全组中LUN 必须从0开始。比如lun号不能从1开始,这样你在远端不能看到设备,SCST core会向kernel log写"tgt_dev

for LUN 0 not found, command to unexisting LU?"。

测试过程

经过阅读文档发现,FC的访问权限是根据光纤WWN port号确定的,如果不指定WWN port,则访问默认的Default组,否则访问带有WWN port name 的组。

(1)在target端

Type:scstadmin –session

查看当前FC使用的组名称和FC卡的WWN port号,输出信息如下

可以看到默认情况下是Default组,光纤卡WWN号为

21:00:00:1b:32:92:e2:d2(Initiator Name)

注意:在Initiator端也可以查看FC卡的WWN port,在Initiator端输入Type:cat /proc/scsi/qla2xxx/0 |grep port

scsi-qla0-adapter-port=2100001b3292e2d2;与上面结果是一样的。

(2)新建一个组

Type:scstadmin –addgroup testgroup

(3)将要控制访问的WWN号加入到新建组中

Type:scstadmin –adduser 21:00:00:1b:32:92:e2:d2 –group testgroup (4)在新建的组里添加一个虚拟磁盘(注意,每个组lun号必须从0开始) Type:scstadmin –assigndev fc0 –group testgroup –lun 0 (5)从起光纤服务

必须从新启动光纤服务才能从置配置(disable后会断开连接,enable开启连接)。

Type:echo “disable all”>/proc/scsi_tgt/qla_isp/x

echo “enable all”>/proc/ scsi_tgt/qla_isp/x

X代表一个数字,qla_isp下有一个文件名为数字的文件,它是几x就写几。

(6)查看新建的会话。

Type:scstadmin –session

这时已经把控制组改为testgroup了。这个组下的设备只能被唯一的Initiator 看到。

(7)在Initiator端,从起计算机后,用lsscsi命令可以看到testgroup下的映射过来的设备,达到了控制访问设备的目的。

注意:所有的访问控制必须完全的在target驱动加载之前,当你读取或者

开启一个target驱动时,比如qla2x00t,它会立即开始接受新的连接,创建新的会话,这些新的会话会使用当前配置的访问控制设置。比如你想把“Default”组换成“HOST004”,因为“HOST004”还未存在。所以在远端的新链接创建之前,必须配置完成所有的安全组。比如在加载target驱动前配置。

最安全的方法是在任何target驱动加载之前配置所有的访问控制,然后仅仅为一个新的远端连接添加新的设备到一个新组。或者是添加新设备到旧的组里,但是不要改变现有的Luns。

VDISK 插件

当加载vdisk模块后,会在/proc/scsi_tgt/目录下创建一个vdisk和一个vcdrom 子目录。他们有相似的输出:

-“trace-level”和“type”文件与其他模块此功能类似。

-“help”文件提供了vdisk命令的帮助。

-“vdisk/vcdrom”文件,提供当前添加的设备信息。

Cat /proc/scsi_tgt/vdisk/vdisk时的option选项。

WRITE_THROUGH,写缓存关闭。注意,这个选项只有你手动关闭所有的后端存储设备的写回模式后,才工作。

READ_ONLY 只读模式

O_DIRECT读写缓存都关闭。这个模式目前没有完全的起作用,在这种模式下,必须同时使用用户空间的fileio_tgt 程序。

NULLIO这个模式没有真正的IO操作,但是会成功的返回。使用这个模式测试性能。

NV_CACHE开启非易失性的缓存模式。这个模式假设target端有UPS ,当关闭target端时或者有软硬件bug时,cache的数据会保存在media中。

BLOCKIO通过页缓存在块设备上直接进行块操作。这个模式完美地工作在高端存储HBAs。针对应用,既不需要在应用与磁盘之间的缓存,也不需要大的块数据吞吐。这个模式在下面几种情况下工作的最合适:

(1)数据小于4K扇区,使用小于4K的块大小,。经常应用在虚拟环境中。

(2)大的块数据传输,比如流媒体。

(3)关系数据库。

(4)多个target层提供一个一致的target。

它比FILEIO的优点在于它不需要在系统缓存与命令数据缓存之间拷贝数据,所以它节省了大量的CPU资源和存储带宽。

注意:数据在BLOCKIO和FILEIO中是不一致的,如果试图在一个设备里同时运行两种模式,数据会损坏。

REMOV ABLE这个标记设置后,在远端看到的设备是可移动的。

默认模式是FILEIO。

小心:如果把磁盘格式化为一种块大小,千万不要把这个磁盘以另一种块大小挂载出去,这样会损坏数据。

注意:默认的VDISK输入输出使用“write back”模式,这通常对于日志文件系统来说是安全的。不过可能由于软硬件问题或者电源问题,缓存中的数据可能丢失。所以必须给target端提供UPS或者用“write through”模式。

一些硬盘和分区表管理单元不支持大于512 bytes的块大小。因此,必须对此确认。当前,只有cfdisk仅工作在512bytes下,其他的比如linux下的fdisk

或者windows的标准磁盘管理在不是512bytes块大小下也可以工作。

性能测试

性能非常依赖于选择的IO模式,选择适合的IO模式。

为了达到最高性能,必须做如下几点:

(1)SCST

关闭Makefile里的CONFIG_SCST_STRICT_SERIALIZING,

CONFIG_SCST_EXTRACHECKS,CONFIG_SCST_TRACING,

CONFIG_SCST_DEBUG*, CONFIG_SCST_STRICT_SECURITY

开启pass-through

CONFIG_SCST_ALLOW_PASSTHROUGH_IO_SUBMIT_IN_SIRQ

(2)targe driver:

关闭Makefile里的CONFIG_SCST_EXTRACHECKS,

CONFIG_SCST_TRACING, CONFIG_SCST_DEBUG*

(3)device handlers包括VDISK

关闭Makefile里的CONFIG_SCST_TRACING 和CONFIG_SCST_DEBUG.。

注意:上面的一些编译选项有些默认是打开的。

(4)target和initiator软件部分

确保给内核打了所有可用的SCST补丁,包括io_context-2.6.x.patch。如果你的内核版本不存在对应的补丁。必须升级内核版本到有对应补丁的版本。

不要开启内核的debug/hancking选项。使用默认的设置。

内核中read-ahead queue默认是对本地磁盘优化的,因此,它没有对remote 端的优化(比如SCSI target),有时候因为这点导致数据吞吐率低。必须在所有initiators和target端修改read-ahead size至少512kB以上。

必须限制所有的initiators每秒最大的SCSI命令。这个必须和target端中的最大read-ahead值相适应。在target端输入:

Echo “64” >/sys/block/sdX/queue/max_sectors_kb

X代表target设备,比如b代表sdb。

增加read-ahead大小:

blockdev –setra N /dev/sdX

N是在512-byte sectors的read-ahead号。X跟上面一样代表设备。

注意:在你修改每秒最大的SCSI命令之后,必须从新设置target端的

read-ahead。

修改read-ahead后,必须从起target的SCST。

你需要增加initiator端操作系统对target发送的请求数。在initiators端运行:echo “64” >/sys/block/sdX/queue/nr_requests

X代表磁盘,比如X为b时代表sdb。

你必须对/sys/block/sdX目录中的其他参数进行设置,这些同样影响着性能。

在target端,使用CFQ IO 调度。在大多数情况下,它比其他IO调度有着更好的性能。

关闭kernel的preemption 模式为No Forced Preemption(server)。

在target端,存储设备最好是XFS文件系统,因为它与ext3相比有更好的线性相吞吐量。

(5)确保你的target端硬件。

确保targe端的硬件(比如FC或网卡)和IO硬件(比如IO卡,像SA TA、SCST或RADI卡)不分享相同的PCI 总线。可以用lspci命令查看。它们必须并行的工作。所以没有产生总线竞争会更好。问题是不仅带宽会被分享,而且会出现竞争。这是很重要的,因为一些情况下,如果target和后端存储控制器共享PCI总线,会导致5-10倍的性能下降。此外,如果几个告诉设备在同一个总线上并行的工作,一些母板(尤其是Supermicro制造的)会有严重的稳定性问题。如果你只能使用共享的总线,没有其他选择,那么在PCI里的BIOS中尽可能的降低速率。

(6)如果设置VDISK IO模式为FILEIO,NV_CACHE选项会提供最好的性能,但是确保使用一个UPS,在出现电力故障时关机。

https://www.sodocs.net/doc/019337047.html,/lkml/2009/3/30/283这个网站有一些测试结果。

注意:如果在initiator端使用某些版本的windows(比如w2k),在VDISK FILEIO设备默认512b块大小,你不能得到很好的写性能。因为与linux下的页

缓存机制不协调,所以每次写相应的块必须先读。VDISK设备使用4096b块大小,会得到理想的性能。实际上,不仅仅是window,任何在initiator端的操作系统都会通过块大小(PAGE_SIZE,BLOCK_SIZE_ON_UNDERYING_FS)获得优化。

一些情况下,比如用SSD设备,在它们内部线程会消耗单个CPU100%的计算量。为了最大化IOPS,可以指定CPU 对这些线程进行运算,利用linux CPU affinity功能。这些CPUs应该禁止IRQ中断响应。检查,/proc/interrupts。看kernel 文档里的IRQ-affinity.txt,如何分配IRQ affinity到任务和中断。

target后端存储或连接缓慢

在高I/O负载下,当你的target后端存储过载,或者target和initiator之间连接缓慢时,当连接不能及时地对所有队列命令提供服务,会遇到I/O堵塞,查看kernel日志。

首先,考虑后端存储太慢的情况。查看密集的通路甚至磁盘或者RAID组。比如能够处理视频流500+MB/s却工作在0.3MB/s。另一个可能的原因是target 端的MD/LVM/RAID 与https://www.sodocs.net/doc/019337047.html,/lkml/2008/2/27/96 描述的一样。

因此,在这种情况下简单的处理一个或者更多的命令花费太长时间。尤其,默认的并发队列命令(48)有时候对于target disk密集写来说太高了,像LVM在快照模式下。这种情况值取16甚至8-10依赖于你的后端存储速度。

不幸的是,当前的SCST缺少动态的I/O流量控制,当target端的队列深度快速增加/减少,基于后端存储速度相比target连接的快慢。所以下面有6个行为,可以修复这缺陷:

忽略task management(TM)命令。

减少initiator端的/sys/block/sdX/device/queue_depth或者在scst_priv.h中的SCST_MAX_TGT_DEV_COMMANDS,直到看不到进来的TM命令。

减少发起段的设备队列深度可以用下面的命令:

Echo Y >/sys/block/sdX/depth/queue_depth

Y是并发队列命令的新长度。X是设备字母,比如‘a’是sda设备。对于Y 来说没有特别的限制,它的值可以是1到尽可能大的值(通常是32)。修改时,可以把当前的值除以二。比如/sys/block/sdX/device/queue_depth中的值是32,可以修改为16.

3.可以增加initiator端的延迟。它在

/sys/devices/platform/host*/session*/target*:0:0/*:0:0:1/timeout。这个值能自动地被udev规则所配置。比如,下面的规则会增加300延迟。

SUBSYSTEM=="scsi", KERNEL=="[0-9]*:[0-9]*", ACTION=="add",

ATTR{type}=="0|7|14", ATTR{timeout}="300"。

默认的,这个延迟是30或者60秒,依赖于你的发行版。

4、避免大量的密集查找的负荷。

5、增加target端存储的速度。

6、增加I/O动态流量控制,最终的解决方法,看

https://www.sodocs.net/doc/019337047.html,/contributing.html中关于“Dynamic I/O flow control”章节。

接下来,考虑这种情况。当initiator端试图并发地发送N个命令到target端时,initiator和target端连接缓慢。发送或者接受这些连接上的命令可能会比处

理单个命令花费更长时间,可能会超时。所以可能在队列末尾的命令不会被及时地处理。所以initiator端会决定这些命令是否是这种情况,然后试图恢复。

为了修复这种情况出现的缺陷,可以使用上面的1,2,3,6方法或7:增加target端和initiator端的速度。但是对于一些发出写命令的initiator端来说,target 端没有方法检测这个缺陷,所以动态I/O流量控制可能没有帮助。这种情况下,你需要在initiator端上减少队列深度(方法2),或者增加延迟(方法3)。

注意:QUEUE_FULL 状态的信息本质来说是不同的。这是一个正常的工作,仅仅是SCSI流量控制的行为。通常,不要开启“mgmt_monor”logging级别,或者你对后端存储与initiator-target连接的最坏性能有信心的话,可以在

scst_priv.h中增加SCST_MAX_TGT_DEV_COMMANDS

语用学在汉语称呼语翻译中的应用

语用学在汉语称呼语翻译中的应用 摘要:称呼语在人们的日常交往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称呼语具有指称特征和语用特征。翻译称呼语应该充分考虑言内语境和言外语境等制约因素,通过一定的转换实现最大程度的“等值”效用。 关键词:称呼语;语用特征;语境;翻译 称呼语是指发话人在直接语言交际语境中用于称呼受话人的人称指示语。在各民族的日常交往中,称呼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它是传递给受话人的第一信息。称呼语不仅具有一般的人称指示作用,而且还具有重要的礼貌功能(肖旭月,2003) 。恰当的称呼能保证交际的顺利进行,不恰当的称呼则会阻止交际的正常进行。由于发话人与受话人的年龄、职业、地位、身份和辈份的不同,以及他们之间的亲疏、情感和当时情景不同,称呼语的选择使用也会不同。因此称呼语具有表达“角色、地位、亲疏、态度、情感”等多种语用功能。 中西方一些学者大多从社会语用学的角度对称呼语进行了全面的研究。美国语言学家布朗( Roger Brown) 和福特(Marguerite Ford) 就美国英语中的称呼语进行了开创性研究。欧·特里普( Ervin ·Tripp ) 以他们的研究为基础,分析了称呼语选择中可能的制约因素。中国语言学家的代表人赵元任先生和陈原先生从历史、文化、民族的角度研究了称呼语的意义和演变。本文通过分析英汉称呼语的类别和语用特征,探讨如何在语境制约下实现英汉称呼语的“等值”翻译。 一、称呼语的类别 人际交往中人们往往必须使用某种称呼语。汉英两种文化有各自不同的称呼特点。王得杏先生指出,与汉语中多样化的称呼形式不同的是,英美国家基本称呼形式只有两种: (1) 称谓词+ 姓; (2) 名(王得杏,1998) 。笔者认为,英语中的称呼语形式并不像王得杏先生所说的那样简单,它也应该是多样化的。英汉称呼语有以下几种基本形式。 (一) 姓名称呼语 英语中对姓名的称呼形式是“名”(first name, FN) 和“称谓词+ 姓”(title + last name, TLN) 。例如,人们可以称“Tom Smith”为“Tom”或“Mr. Smith”。英语没有“称谓词+ 名”(title + first name) 这种称呼形式,例如上面的“Tom Smith”不能被称为“Mr. Tom”。汉语的姓名称呼语则灵活得多,可以称呼“姓+ 名”,“名”,“姓+称谓词”,“名+称谓词”,“姓名+称谓词”,还可以称呼“小/ 老+ 姓”和“姓+老”。例如,人们可以称“张大民”为“张大民”,“大民”,“张先生”,“大民先生”,“张大民先生”,“小张/老张”,“张老”。

语用学理论在翻译中的应用

万方数据

语用学理论在翻译中的应用 作者:王燕 作者单位:山西财经大学,山西太原,030006 刊名: 大众商务(下半月) 英文刊名:POPULAR BUSINESS 年,卷(期):2010(7) 参考文献(4条) 1.Sarcevic,S New Approaches to Leagal Translation 1997 2.何自然语用学与英语学习 1997 3.何自然语用学讲稿 2003 4.何自然Pragmatics and CE/EC translation 1992(01) 本文读者也读过(10条) 1.刘俊冰从语用学的视角研究翻译[期刊论文]-剑南文学2010(6) 2.秦毅.QIN Yi语用学理论之于翻译等值[期刊论文]-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7(1) 3.容曙翻译中语用学理论的应用[期刊论文]-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z1) 4.郭光霞浅谈语用学在翻译中的应用[期刊论文]-青年与社会·中外教育研究2010(9) 5.马骁骁.庞亚飞.MA Xiao-xiao.PANG Ya-fei从语用学理论探讨翻译的本质[期刊论文]-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29(5) 6.曹宏伟.CAO Hong-wei翻译中应遵循的语用学原理[期刊论文]-河南城建学院学报2009,18(3) 7.薛雁.戴炜华语用视野下的翻译[期刊论文]-外语与外语教学2003(11) 8.任丽丽浅谈语用学理论在翻译中的应用[期刊论文]-科技信息2011(12) 9.赵艳丽语用学框架下的语境分析对翻译准确性的影响[期刊论文]-河南职工医学院学报2010,22(3) 10.盛婧从语用学角度看等效翻译[期刊论文]-科教文汇2008(27) 本文链接:https://www.sodocs.net/doc/019337047.html,/Periodical_dzsw-tzb201007174.aspx

翻译中误译

翻译中有意误译与无意误译简析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 20111104086 徐维 摘要:翻译是指在译语中用最贴近而又最自然的的对等语再现原语的信息。在翻译文学作品时,不仅要完成原文的全程转换,有时需要译者的一些创造性发挥,这就容易在翻译出来成品中出现一些错误,简称为误译。误译指的是译者部分扭曲了原文某些内容的深刻含义甚至重新创造了与原文不同的另一种意向的一种翻译。文学翻译中的误译可分为有意误译和无意误译两大类。 关键词:有意无意误译 一、有意误译的概念界定 有意误译是指:“译者为了某种目的或适应一定的需要,包括读者接受的需要、文化判断与表达的需要等故意对原文的语言内涵、表达方式等作清醒、理智的选择、增删、改换形式等。有意误译是译者为了迎合本民族读者的文化心态和接受习惯,故意用不正确手段进行翻译的一种方式。 二、有意误译存在的原因 1.由于原语言与目标语言的差异,译者需要改变原文的形象和比喻说法,用内涵相似的方法再现原文的含义。下面举三个实例来说明。 例1:美国诗人Fletcher翻译的李白的“静夜思”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Fletcher的译文为: Seeing the moon before my couch so bright I thought hoar had fallen from the night On her clear face I gaze with lifted eyes: Then hide them full of Youth's sweet memories 原诗描绘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而在这个译文里,译者把“故乡”译为Youth's sweet memories,外国读者从译文里是无论如何也感觉不到诗人所要表达的原本感情的。而译者之所以这样翻译,首先考虑对于目标读者来说,Youth's sweet memories比homeland 更具有诗情画意,更浪漫,更易于接受。此外memories与eyes还达到了押韵的效果。因此译者故意犯了这样的错误。 例2:想是这翟家这奴才,走下乡狐假虎威着实恐吓了他一场。 It's all the fault of this rascal(流氓,无赖) chai.He goes down to the villages like a donkey in a lion's hide,and he must have scared this painter fellow out of his wits. 此处的译文中,中文的“狐假虎威”在英文中译成“披着狮子皮的驴”,表面上看来驴唇不对马嘴,然而熟悉中西文化的人都知道,在中国人眼中“虎”是森林之王,而在英美国家的文化中“狮子”才是百兽之王。在中文的这句话中,作者想要表达的是翟家的这个奴才仗着主人的权势恐吓乡下人,用“狐假虎威”这个成语形象地勾勒出这个奴才飞扬跋扈的嘴脸。“狐假虎威”原本是一个寓言故事,对中国人而言再熟悉不过了,然而对于西方人而言却很陌生,用“lion”这个象征“权势和力量的”动物,就能够真实传达出原作者的真实意图。 例3:在汉民族文化里,“狗”总是一个受到鄙视、诅咒的对象,与“狗”相关的词语几乎都带有贬义,诸如狗急跳墙、狗血喷头、狗眼看人低、狗仗人势、

语用学理论在翻译中的运用

语言学研究 语用学理论在翻译中的运用 王 宏 军 (嘉兴学院 外国语学院,浙江嘉兴 314001) 摘 要:语用学介入翻译,为翻译提供了一种具有深层意义的理论依据。本文就语用学的几个主要理论在翻译中的运用加以论述。语用等效理论是一种避免翻译尴尬且力求等效的新理论模式。合作原则及礼貌原则是在翻译语用意义时牵涉到的两种语言的语用原则,因为不同的社会文化中,其语用原则不尽相同,它们有助于推导语用意义。而关联理论认为,译事是一种三元关系的语用等效翻译。无论在翻译中使用哪种理论,其语用含义是由语境决定的。可见,意义的决定在于使用,而使用的重要因素是语境。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我们对语用翻译的探索将是无止境的。 关键词:语用学;语用翻译;语用等效;合作原则;礼貌原则;语境中图分类号:H0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07)01-0063-04 引 言 Nida 曾提出过一个著名的命题,他说“翻译就 是交际”。Newmark 也曾指出“交际是翻译的职 能”。这种交际是原文作者与译者之间的一种行为的相互作用,是一种双向的心理过程。按语用学原理,这是作者与译者之间的编码与解码的过程,译者的解码过程实际上就是翻译的过程。语言学家把语用学看作是研究语言问题的一种新方法,这就为翻译研究开辟了新的领域和诠释。 一、语义与翻译 人们对意义的研究有着不同视角和出发点,意 义不仅属于语言学的范畴,而且还属于逻辑的、哲学的、认知心理学的以及社会文化学的范畴。这就将意义切分为纯语言意义观和语用学意义观。对翻译理论而言,这两者都有着重要的价值。Newmark 曾说,语义学的所有问题都与翻译理论有关。语义学研究的是语言体系中的符号意义,或称规约的意 义,也就是语言结构本身的意义。语义翻译只是将 目的语的语义直接译成母语,力求在句义上的等价。人们一般认为语义翻译似乎忠实原文,它能将目的语的词义准确地译成母语。由于文化背景不同,人们使用语言的规约也各不相同,由此会产生理解和翻译上的失误。我们说“失误”而不说“错误”是因为某个词或句译出的含义与目的语的含义不同,因而只能说是母语表达不符合原作者的用意而已。 二、语用与翻译 Levins on 说:“语用学是非语义学的语义研究”。 语用翻译是译者将原作与译作在语用用意上的等价翻译,能用母语恰如其分地表达原作的用意。语用学的意义观着重语言成分的用义,即词语在实际运用时所含的意义。语用含义是用义的表现,指一种依赖于语境才能推导出来的意义,这种推导出来的语句的含义是一种话语意义。而语用学则研究语言使用时的说话意义,也就是语言结构在语境中所表达的实际含义或非规约意义,即语用含义。如:Shall 收稿日期:2006-12-25 作者简介:王宏军(1962-  ),男,嘉兴学院外国语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英语语用学。第3卷第1期西安外事学院学报 N o 11,20072007年3月 Journal of X i πan International University Serial N o 16

比较文学翻译、误译现象

承认“翻译总是一种创造性叛逆”是否会导致当前翻译的乱译、误译?为什么? 当前翻译的乱译、误译可分为无意识型的乱译、误译和有意识型的乱译、误译,当翻译的乱译、误译为无意识型时,我认为承认翻译总是一种创造性叛逆不会导致当前翻译的乱译、误译;当翻译的乱译、误译属于有意识型时,我认为承认翻译总是一种创造性叛逆会导致当前翻译的乱译、误译。综述,翻译的有意识型乱译、误译是翻译的乱译、误译的一个部分,因此,我认为承认“翻译总是一种创造性叛逆”是会导致当前翻译的乱译、误译的。 情况一:在当前翻译的无意识型乱译、误译的基础上。 我认为承认翻译总是一种创造性叛逆不会导致当前翻译的无意识型乱译、误译。 首先,翻译的乱译、误译是由翻译的跨时代、跨文化、跨语言、地理隔阂等多方面因素造成的,而不是简单的承认翻译总是一种创造性叛逆就会导致当前翻译的无意识型乱译和误译;承认翻译总是一种创造性叛逆和当前翻译的无意识型乱译、误译之间不是因果关系,而是一种包含与被包含,表现与被表现的关系,翻译的创造性叛逆包含翻译的乱译、误译,而翻译的乱译、误译是翻译的创造性叛逆的一种表现形式。 其次,不承认翻译总是一种创造性叛逆时,翻译的乱译、误译依旧存在,创造性叛逆最早是由法国文学社会学家罗贝尔●埃斯卡皮于1961年的论文《创造性叛逆是文学的关键》一文中提出的,而翻译的乱译、误译是在翻译出现之前就已经出现,翻译的乱译、误译出现时间自然是比创造性叛逆这个概念出现的时间早,所以,承认翻译总是一种创造性叛逆不是导致翻译的乱译、误译出现的原因。即使是到了现在,我认为承认翻译总是一种创造性叛逆也不会导致当前翻译的乱译、误译,因为当前翻译的乱译、误译是翻译出现及发展变化过程中固有的现象,而不是说承认翻译总是一种创造性叛逆就会导致当前翻译的乱译、误译。 最后,在当前翻译的无意识型创造性叛逆基础之上的乱译、误译更多是由翻译过程中的客观因素造成的,而不受主观意识所控制,在当前翻译的无意识型创造性叛逆基础之上的乱译、误译,相信每一位翻译者在翻译时都会本着在最大程度上还原作品本身的内容,而不会说有意识地去乱译和误译,因此,在翻译的无意识型创造性叛逆基础之上的乱译、误译不受一种主观的、被承认的创造性叛逆所影响。 情况二:在当前翻译的有意识型乱译、误译的基础上。 我认为承认翻译总是一种创造性叛逆在一定程度上会导致当前翻译的有意识型乱译、误

文化翻译与语用学

第7卷 第1期河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Vol17 No11 2007年2月Journa l of Hebe i Polytechn i c Un i versity(Social Science Editi on)Feb.2007 文章编号:167322804(2007)0120144204 文化翻译与语用学 王幼军 (安徽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安徽芜湖241000) 关键词:文化;翻译;语用学 摘 要:翻译作为一种语码的转换活动,实际上是将一种语码所承载的文化信息用另一种语 码表达出来。从文化和语用学角度探讨翻译的实质。 中图分类号:H31519 文献标识码:A 一 文化内涵与翻译 “文化”一词最早来自德语kultur,原指土地的开垦及植物的栽培,后来指对人的身体,精神,特别是指艺术和道德能力和天赋的培养。“文化”的含义非常广泛,从人类文化学的观点看,文化有两个意思:一是正式文化,包括文化学,历史,哲学,政治等;另一个是普通文化,即普通的社会习俗和惯例。现代文化社会学家认为,任何人类社会都离不开文化,文化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社会语言学家赫德森指出:文化是“从社会习得的知识”。所谓翻译,就是借助语言这一多功能符号体系,进行各种文化信息之间的转换。因此,任何翻译都离不开文化,“翻译者必须是一个真正意义的文化人”(王佐良)。翻译实质上是文化翻译。 二 文化转换 由于两种文化差异的存在,为向译文读者忠实地传达原文语用信息,有时要作适当的文化转换。双关语是个典型的例子。例如, 1 Separate pear,separate pair1分梨,分离。 前一部分是将梨分开,第二部分暗指夫妻天各一方。原文与译文,无论是从形,从音还是从义,都是非常贴切自然,犹如天造地设的一般。 2 I’m thrice a waiter:waiting f or f ood,wait2 ing for sleep and waiting f or death1 我是一个三等公民:等吃,等睡,等死。 本句可能是说某些自我调侃的人,因终日无所事事,所以在某种程度上成了“多余的人”,甘愿把自己看作“三等”公民。这与实际意义上的三等“third class”有着根本的区别,前者是从时间或做事顺序方面讲,后者则是指政治上的地位。此译文借助谐音,使人从严肃的话题中读出了几分诙谐和幽默。 3 在莎士比亚的《罗密欧与朱丽叶》中,有这样一句对话: Romeo:W hat has thou f ound? Mercutl o:No hare,Sir1 上句是该剧第二幕第四景中Mercuti o讥讽老乳母为娼妓时说的一句话,句中的hare一语双关,既指野兔,又寓指“娼妇”,但我们暗指此义时用“野鸡”不用“野兔”,鸡同妓谐音,梁实秋先生熟练地驾驭两种语言,处理此句时巧妙地传达了两种语言的双关效果,使得语用意义在语法平面上,语言文化上,文字结构上和行文风格上达到了形式对等,曲尽其妙。 4 再看夏威夷大学魏莉莎和丈夫刘丹翻译的京剧《凤还巢》中的两句独白: 程雪雁:咱们两人可以称得郎才女貌。 朱焕然:我看是豺狼虎豹。 Xue yan:The t w o of us will p r ovide a shining ex2 a mp le of“fe male beauty at home and male service t o the state”1 Zhu:It l ooks t o me more like“fe male authority at home and male service t o his mate”1 收稿日期:2006203210

语用学推荐书目

1.语用学研究 H030/32/1 馆藏复本:6 可借复本:4 中国语用学研究会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8- 中文图书2.语用学视角下的广告语言研究 F713.80/193 馆藏复本:3 可借复本:2 杨永和, 周冬华, 鲁娅辉著 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 2010 西文图书3.Pragmatics = 语用学 / H030/H874 馆藏复本:3 可借复本:1 Huang, Yan,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 2009. 中文图书4.顾曰国语言学海外自选集:语用学与话语分析研究 H319.3/145 馆藏复本:3 可借复本:2 顾曰国著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10 中文图书5.新编语用学概论 H030/33 馆藏复本:3 可借复本:1 何自然, 冉永平编著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9 中文图书6.语用学大是非和语用翻译学之路 H059/165 馆藏复本:3 可借复本:2 侯国金著 四川大学出版社 2008 中文图书7.语用学的多维研究 H03/43 馆藏复本:3 可借复本:2 曾文雄编著 浙江大学出版社 2009 西文图书8.Pragmatics : a multidisciplinary perspective / H030/C971(C)

馆藏复本:3 可借复本:2 Cummings, Louise. Peking University Press, 2007. 中文图书9.英语习语研究:语用学视角 H313.3/138 馆藏复本:3 可借复本:2 彭庆华著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7 中文图书10.语用学翻译研究 H059/124 馆藏复本:3 可借复本:2 曾文雄著 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7 中文图书11.语用学纵横 H030/20 馆藏复本:3 可借复本:2 冉永平, 张新红编著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7 中文图书12.语用学:现象与分析 H030/18 馆藏复本:3 可借复本:2 冉永平编著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6 中文图书13.语用学 H03/38 馆藏复本:3 可借复本:1 严辰松, 高航编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5 西文图书14.Pragmatics : theories and applications = 语用学 : 理论及应用 / H030/J61 馆藏复本:1 可借复本:0 Jiang, Wangqi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0. 西文图书15.Pragmatics = 语用学 / H030/Y95 馆藏复本:11 可借复本:10 Yule, George,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0.

语用学与释意理论在文学翻译中的应用 —以罗朗·莫维尼埃的小说《继续》翻译实践为例

Modern Linguistics 现代语言学, 2017, 5(2), 192-196 Published Online May 2017 in Hans. https://www.sodocs.net/doc/019337047.html,/journal/ml https://https://www.sodocs.net/doc/019337047.html,/10.12677/ml.2017.52026 文章引用: 朱丹. 语用学与释意理论在文学翻译中的应用—以罗朗·莫维尼埃的小说《继续》翻译实践为例[J]. 现代语言学, The Application of Pragmatics and Interpretive Theory of Translation in Literary Translation —A Case Study of Continuer in the Novel of Laurent Mauvignier Dan Zhu Xiamen University, Xiamen Fujian Received: May 13th , 2017; accepted: May 28th , 2017; published: May 31st , 2017 Abstract In literary translation, translator is required to apply pragmatics to interpret the meaning of source language in context, and then to analyze the underlying ideas of the text. At the same time, the interpretive theory shall be used to express the meaning of the original text in target language. Only in this way can a translation convey the literal and deep meaning of the text. Based on the translation practice of the novel Continuer written by a French writer Laurent Mauvignier, this paper aims at illustrating the application of pragmatics and interpretive theory in the translation activity of literary works and reflecting upon the importance of translator's subjectivity in literary translation. Keywords Literary Translation, Pragmatics, The Interpretive Theory, Synecdoche, Translator’s Subjectivity 语用学与释意理论在文学翻译中的应用 —以罗朗·莫维尼埃的小说《继续》翻译实践为例 朱 丹 厦门大学,福建 厦门 收稿日期:2017年5月13日;录用日期:2017年5月28日;发布日期:2017年5月31日

浅析语用学翻译研究及语用学理论在翻译中的应用

浅析语用学翻译研究及语用学理论在翻译中的应用 1前言 翻译研究是探讨译者解读原文、在译文中重构原文意义的学问。现代翻译理论注重如何从变化不定的语境中整体把握原语信息的动态系统, 追求非一字一词的对应,力求达到译文与原文整体效应或读者感受的一致或相似,这种转变同人们对待语言的观点有密切联系。从结构语言学到功能语言学到符号学,有关语言符号系统各层次都得以深入研究, 也给翻译标准的重新审视提供了基础。翻译是一种跨文化的交往活动, 翻译研究与语用学密切相关, 语用学的迅猛发展, 必然影响和推动翻译活动。语用学源于哲学和逻辑学, 它研究语言的理解和使用, 研究特定情景中的特定话语, 尤其注重研究在不 同的语言交际环境下如何理解和使用语言。语用学是研究语言使用与理解的学问, 即研究发话人利用语言和外部语境表达意义的过程, 也研究听话人对发话人说出的话语的 解码和推理过程。它研究的不是抽象的语言系统本身的意义, 而是交际者在特定交际情景中传达的理解的意义以及理解和传达的过程。翻译研究和语用学理论有着共同的研究对象, 即语言理解和语言表达。所不同者, 前者关心的是文本和书面语言, 而后者更重视口语交际及其动态特点。但是这种差异性并不妨碍翻译理论研究者借鉴语用学理论来探讨翻译活动, 反而能促使完成作者与读者之间成功的交流。如果作者认为读者对某种知识或意境不熟悉并且会影响读者对作品的解释、理解,他就会把这方面写得详细一些,反之亦然。读者通过阅读作者的作品,获得新的知识、新鲜的感受、经验,与作者达到共鸣,甚至会受作品的影响而采取某种行动,成功地完成作者-读者之间的交流 2语用学与翻译 语用学是语言学各分支中一个以语言意义为研究对象的新兴学科领域,是专门研究语言的理解和使用的学问,它研究在特定情景中的特定话语,研究如何通过语境来理解和使用语言。语用学因其本身的目的性和价值性而不同于语法研究,它是关于人类语言本身的研究。在语言的使用中,说话人往往并不是单纯地要表达语言成分和符号单位的静态意义,听话人通常要通过一系列心理推断,去理解说话人的实际意图。 语用学的一个核心概念就是意义。何兆熊先生(1987)在他的语用学概要一书中指出:“在众多的语用学定义中,有两个概念是十分基本的,一个是意义,另一个是语境。”从发展的观点看,语用学的崛起是语义研究的发展和延伸的结果,因此可以说语用学是一种对意义的研究。语用学研究说话者如何运用语言以达到交际的目的。从1938 年美国哲学家莫里斯(C. Morris) 对语用学这一术语的提出, 历经几十年, 语用学逐步得到发展和完善。其中英国哲学家奥斯汀( J. Austin)的言语行为理论( Speech Act Theory) 、美国语言哲学家舍尔( J. Searle)的间接言语行为理论( Indirect Speech Act Theory)和美

语用学与翻译导论期末模拟考试

语用学与翻译模拟考试 Simulated Examination in Pragmatics and Translation PART I TRANSLATION ANALYSIS (20 points) Directions: Beneath either of the following two sentences you will see its English version. Please analyze and make a comment on the translated texts from a pragmatic perspective. Write your comment down on your ANSWER SHEET. 高高兴兴上班去,平平安安回家来。(标语) Go to work happily, and come back safely! PART II SENTENCE TRANSLATION (40 points / 4 points each) Directions: Translate each of the following English sentences into Chinese and Chinese sentences into English. Write your translation down on your ANSWER SHEET. 1.Do you see any green in my eyes? 2.The thick carpet killed the sound of my footsteps. 3.The dangerous situation cannot be overestimated. 4. A thousand men can work together, but not two women. 5.I read his letter with both surprise and excitement, surprise because he is still around, excitement, because he didn’t ever forget me. 6.狭窄的小巷中间横拉着一条绳子。 7.一个人不向别人学习,是不能指望有多少成就的。 8.我们都知道,中国妇女已经走出家门,自由地参加工作了。 9.美国人常说的一句话是,在美国一个人可以从社会的最底层爬到社会的最高 层。亚伯拉罕·林肯就是最著名的例子。 10.小国人民敢于起来斗争,敢于拿起武器,掌握自己国家的命运,就一定能够 战胜大国的侵略。 PART III ENGLISH-CHINESE PASSAGE TRANSLATION (20 points) Directions: Translate the following passage into Chinese and write your translation down on your ANSWER SHEET.

语用翻译_语用学理论在翻译中的应用

现代外语(季刊)第24卷2001年第3期(总第93期):285-293 中国?广州语用翻译:语用学理论在翻译中的应用 张新红何自然 本文主要讨论语用学理论对翻译研究的理论输出、启发以及语用翻译的实际应用。 文章首先根据认知语用学的关联理论提出翻译的本质是个双重示意-推理的交际过 程,该交际过程是原文作者、译者和译文读者等三类交际主体之间的互动,因此翻 译的语用观实际上是个动态的三元翻译观。本文把翻译活动看作是语用学的研究对 象和练兵场。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语用学理论的有效性在翻译领域里也可以得到 检验。本文还尝试着把语用学关于规约意义、含意、礼貌、指示语等领域的研究成 果应用于解决翻译实践中的文化、语用类问题,在此基础上文章最后提出,翻译的 主要目的是追求“信”,而达到译文对原文忠实的手段不必追求千篇一律,决定翻 译手段和策略的最主要参照标准应当是译者对译文读者的接受环境和译入语语言 文化环境的正确评估和认识,对源语和译入语之间差异的评估。 关键词: 语用学关联理论翻译文化对比语用语言社交语用 1. 引言 语用学是研究语言使用与理解的学问,既研究发话人利用语言和外部语境表达意义的过程,也研究听话人对发话人说出的话语的解码和推理过程。同语义学一样,语用学也研究意义,但是它研究的不是抽象的语言系统本身的意义,而是交际者在特定交际情景中传达和理解的意义以及理解和传达的过程。翻译研究(亦称翻译理论、翻译学)则是探讨译者解读原文、在译文中重构原文意义的学问。两者有着共同的研究对象,即语言理解和语言表达。所不同者,前者更重视口语交际及其动态特点,而后者所关心的是文本和书面语言。但是这种差异性并不妨碍翻译理论研究者借鉴语用学理论来探讨翻译活动。事实上,许多学者认为书面语篇同口头话语一样具有交际的性质和特点,具有动态性(Hatim,1998:86)。他们认为作者在写作时会把读者的接受能力和认知语境考虑进去(Baker,1992:222),把自己的意图通过话语(作品)示意给读者(Sperber & Wilson,1986)。如果作者认为读者对某种知识或意境不熟悉并且会影响读者对作品的解释、理解,他就会把这方面写得详细一些,反之亦然。读者通过阅读作者的作品,获得新的知识、新鲜的感受、经验,与作者达到共鸣,甚至会受作品的影响而采取某种行动,成功地完成作者-读者之间的交流。 2. 翻译研究引进语用学理论的必要性 综观中外翻译史,可以看出一个明显的趋势,那就是翻译理论的建立和发展都依赖其他学科的发展,从其他学科中汲取理论养分。这一点正像应用语言学必须依赖语言学的发展、成熟以汲取理论一样,而翻译研究事实上也是应用语言学的一个分支学科。翻译研究的这种拿来主义既有其有利的一面,也有其弱点。有利之处是它对任何学科都没有偏见,只要有用,都可以兼收并蓄,为我所纳。这样可以避免在理论和实践上走极端,对翻译理论的迅速丰富与发展起着极大的推动作用。不利之处在于,各个学科所输入的理论之间互有冲突,不能很好地兼容,导致理论解释上的不一致性。 翻译研究至今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学科,这一事实不仅存在于中国,在其他国家的译界也是如此。究其原因,主要还是在于翻译这一现象本身的复杂性、翻译研究对象的多样性以及现有翻译理论来源的差异性,因此很难形成一个为各个理论输出学科及其在译论中的代言人所认可的统一理论。翻译研究所借鉴的每一种理论都对翻译的本体研究的某一方面都有所启发,有所认识,对翻译研究从总体上有所推动。但是,它们又仅限于对翻译现象的某一方面的认识(因为它们都有各自的理论目标,并不

探讨语用翻译:语用学理论在翻译中的实际应用.

探讨语用翻译:语用学理论在翻译中的实际应用 本文主要讨论语用学理论对翻译研究的理论输出、启发以及语用翻译的实际应用。文章首先根据认知语用学的关联理论提出翻译的本质是个双重示意-推理的交际过程,该交际过程是原文作者、译者和译文读者等三类交际主体之间的互动,因此翻译的语用观实际上是个动态的三元翻译观。本文把翻译活动看作是 语用学的研究对象和练兵场。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语用学理论的有效性在翻 译领域里也可以得到检验。本文还尝试着把语用学关于规约意义、含意、礼貌、指示语等领域的研究成果应用于解决翻译实践中的文化、语用类问题,在此基 础上文章最后提出,翻译的主要目的是追求“信”,而达到译文对原文忠实的 手段不必追求千篇一律,决定翻译手段和策略的最主要参照标准应当是译者对 译文读者的接受环境和译入语语言文化环境的正确评估和认识,对源语和译入 语之间差异的评估。 1. 引言 语用学是研究语言使用与理解的学问,既研究发话人利用语言和外部语境表达 意义的过程,也研究听话人对发话人说出的话语的解码和推理过程。同语义学 一样,语用学也研究意义,但是它研究的不是抽象的语言系统本身的意义,而 是交际者在特定交际情景中传达和理解的意义以及理解和传达的过程。翻译研 究(亦称翻译理论、翻译学)则是探讨译者解读原文、在译文中重构原文意义 的学问。两者有着共同的研究对象,即语言理解和语言表达。所不同者,前者 更重视口语交际及其动态特点,而后者所关心的是文本和书面语言。但是这种 差异性并不妨碍翻译理论研究者借鉴语用学理论来探讨翻译活动。事实上,许 多学者认为书面语篇同口头话语一样具有交际的性质和特点,具有动态性(Hatim,1998:86)。他们认为作者在写作时会把读者的接受能力和认知语境考虑进去(Baker,1992:222),把自己的意图通过话语(作品)示意给读者(Sperber & Wilson,1986)。如果作者认为读者对某种知识或意境不熟悉并 且会影响读者对作品的解释、理解,他就会把这方面写得详细一些,反之亦然。读者通过阅读作者的作品,获得新的知识、新鲜的感受、经验,与作者达到共鸣,甚至会受作品的影响而采取某种行动,成功地完成作者-读者之间的交流。 2. 翻译研究引进语用学理论的必要性综观中外翻译史,可以看出一个明显的

语用学翻译研究与发展轨迹

文章编号:1009-3907(2005)03-0036-04 语用学翻译研究与发展轨迹 曾文雄 (广东商学院外语学院,广东广州 510320) 摘 要:语用学与翻译结合的研究日益得到国内外学术界的重视。国内外学者在语用学理论框架下研究指示语及语用推理、会话原则、言语行为理论、关联理论、顺应论与翻译的关系,以及跨文化语用翻译与语用翻译策略等。语用学翻译研究呈现出从理论到应用再到实证,多角度、多维度,兼容并蓄、敢于创新的发展轨迹与发展趋势。关键词:语用学翻译;发展轨迹中图分类号:H059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04210222 作者简介:曾文雄(1967-  ),男,广西梧州人,广东商学院外语学院副教授,丹麦哥本哈根大学在读博士生,主要从事口笔译翻译理论与实践及应用语言学研究。 语用学(Pragmatics )最早见于美国哲学家莫里斯的《符号理论基础》(1938),它主要研究的对象是语言的使用与语言使用者的关系,1977年Journal of Pragmatics 的开始发行,给这个领域正式的命名。语用学逐步与其他学科如翻译学、应用语言学等相互渗透与研究。语用学翻译观认为,翻译是信息交流活动,它重视语言交流中的语用意义,强调译文读者获得与原文的同等语用效果。语用学对翻译有很强的解释力,将语用学引入翻译学领域,我们能从新的角度解释翻译中的诸多矛盾重重的现象,为我们提供新的翻译理论模式。随着语用学的发展和其对翻译领域的层层渗透,语用学翻译研究日益得到国内外学者的重视,形成自己的发展轨迹,正为翻译学的建构提供理论与方法的指导。 1 国外典型的语用学翻译观 国外最早用语用学来研究翻译的为哈特姆与梅 森(Hatim &Mas on )写的《话语与翻译》。哈特姆与梅森从语境的语用学翻译角度讨论了言语行为与翻译、合作原则与翻译,同时认为,译者要根据语境对原语的语义进行推理,综合考虑译者和读者的不同文化语境、原语与译语的关联、译文与读者的关联程度,充分挖掘原文的意图,最后把原文的意图在译语中充分传达出来。但该理论较少涉及实际 的翻译操作。 英国语言学家贝尔从认知的角度描述两种语言间的翻译行为,认为翻译的动态过程经过视觉词汇识别系统及书写系统、句法处理器、语义处理器、语用处理器、思维组织器以及计划器。他指出,翻译过程可分为分析和综合两个大阶段,每个阶段包含了不同的操作领域,即句法、语义及语用三个方面。原语到译语的过程要经过语用分析器及语用综合器的过滤和分析。语用分析器主要执行两大任务:一是分离通过语义分析器的信息的主位结构,二是对此信息进行语域分析。语域分析时译者要分析以下的风格参数,即语篇基调、语篇范围、语篇方式。语用综合器主要执行以下工作:处理原文意图、处理原文的主位结构、处理原文的风格。语用分析与语用合成的过程要求译者要根据语境和语义表征提供的命题内容和其他语用信息选择合适的主位结构和语域,并处理好原文的目的、原文的文体,以及原文的言外之力与言语行为。但其理论强调认知的认识过程,但难于具体实施。 威尔逊(Wils on )的学生格特提出的关联理论翻译观强调,辖制翻译的基本原则就是关联,翻译看作一个涉及大脑机制的推理过程,一个对原语进行阐释的明示———推理活动,一种语言交际行为, 第15卷 第3期 2005年6月 长春大学学报JOURNA L OF CH ANG CH UN UNI VERSITY V ol 115 N o 13June.2005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