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拓扑建立及配置实验报告

拓扑建立及配置实验报告

拓扑建立及配置实验报告
拓扑建立及配置实验报告

拓扑建立及配置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

1、掌握本仿真软件中软交换拓扑结构的搭建和配置方法。

2、掌握本仿真软件中终端注册的配置方法并在软交换上进行注册。

二、实验器材

机房

软交换中心设备

二层交换机

PC

IP电话

三、实验原理

软交换是一种功能实体,为下一代网络NGN提供具有实时性要求的业务的呼叫控制和连接控制功能,是下一代网络呼叫与控制的核心。

简单地看,软交换是实现传统程控交换机的“呼叫控制”功能的实体,但传统的“呼叫控制”功能是和业务结合在一起的,不同的业务所需要的呼叫控制功能不同,而软交换是与业务无关的,这要求软交换提供的呼叫控制功能是各种业务的基本呼叫控制。

软交换技术独立于传送网络,主要完成呼叫控制、资源分配、协议处理、路由、认证、计费等主要功能,同时可以向用户提供现有电路交换机所能提供的所有业务,并向第三方提供可编程能力。

软交换技术区别于其它技术的最显著特征,也是其核心思想的三个基本要素是:

a、生成接口

软交换提供业务的主要方式是通过API与“应用服务器”配合以提供新的综合网络业务。与此同时,为了更好地兼顾现有通信网络,它还能够通过INAP与IN中已有的SCP配合以提供传统的智能业务。

b、接入能力

软交换可以支持众多的协议,以便对各种各样的接入设备进行控制,最大限度地保护用户投资并充分发挥现有通信网络的作用。

c、支持系统

软交换采用了一种与传统OAM系统完全不同的、基于策略(Policy-based)的实现方式来完成运行支持系统的功能,按照一定的策略对网络特性进行实时、智能、集中式的调整和干预,以保证整个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作为分组交换网络与传统PSTN网络融合的全新解决方案,软交换将PSTN的可靠性和数据网

的灵活性很好地结合起来,是新兴运营商进入话音市场的新的技术手段,也是传统话音网络向分组话音演进的方式。在国际上,软交换作为下一代网络(NGN)的核心组件,已经被越来越多的运营商所接受和采用。

四、实验步骤

步骤一:软交换基本拓扑建立

在本环节中,你需要完成网络的规划与以及设备的连线。

点击网络规划与设计模块,进入网络规划与设计界面,在左边菜单栏中选择需要的网络组件。

1、规划机房

针对于本实验的网络拓扑,首先选择两个机房放置于工作界面。

2、规划网元

选择需要的设备并拖拽放置于上一步的机房内:软交换中心设备(应用层服务器),二层交换机(路由与交换),PC(终端设备),IP电话(终端设备),设备放置完成之后,通过辅助功能中的连线功能进行网络拓扑的连线,完成后效果如下图:

3、应用规划

点击应用,然后点击场景搭建,进入场景搭建板块。

4、设备组网

进入场景搭建板块后,选择某一场景,右键在地图上选点进行机房放置并添加机房内的设备(其中机房1添加软交换中心设备,机房2添加终端设备及接入交换机),双击机房进入设备连线界面,双击设备,在弹出的设备面板图中点击连接网线的接口,按照此方法打开另一个机房并连接设备,完成拓扑图中各个网络设备的连接,完成后效果如下:

5、网络物理连接验证

完成后点击右上角网络验证,验证通过则继续下一步,若验证出现问题请检查之前的步骤。

6、进入下一个环节

点击软件界面上方的业务开通与验证,进入下一板块。

步骤二:设备配置与验证

1、在工作界面空白处点击鼠标右键菜单选择全部开机,然后双击需要配置的设备,进入设备参数配置界面,按照如下规划进行配置(也可根据用户想法自行更改规划)

设备IP地址

软交换中心设备192.168.1.100

IP电话192.168.1.33

PC 192.168.1.66

2、软交换系统平台搭建后,需要在系统内为各终端用户分配用户号码,双击软交换中心设备,选择用户管理功能,建立如下两个用户

参数说明:

用户名称、密码、电话号码:我们可以为终端设备自定义填写用户名称、密码和电话号码。例如我们添加一个用户,在用户名称栏填写8700006,电话号码8700006,密码栏填写123。DTMF:用于通话中的按键音检测,默认即可

充值:设置该用户的话费金额

拨号规则:这里暂不使用

3、双击IP电话,配置IP电话相关参数如下

4、双击PC按照之前的规划配置好IP地址,然后右键点击PC,选择切换到屏幕→SIP电话,填写相关注册信息后注册。

5、所有设备配置完成之后,等待设备注册成功,若报错则检查之前的操作步骤。

步骤三:用户拨打测试

1、右键点击IP电话,选择拨打,进入拨号界面,输入PC端电话的号码并拨号(8700002,根据实际配置输入)

2、等待拨号流程动画结束后弹出来电界面并接听,即完成拨号通话操作

五、实验报告

所有设备配置完成注册成功

用户拨打测试

大数据结构拓扑排序实验报告材料

拓扑排序 [基本要求] 用邻接表建立一个有向图的存储结构。利用拓扑排序算法输出该图的拓扑排序序列。 [编程思路] 首先图的创建,采用邻接表建立,逆向插入到单链表中,特别注意有向是不需要对称插入结点,且要把输入的字符在顶点数组中定位(LocateVex(Graph G,char *name),以便后来的遍历操作,几乎和图的创建一样,图的顶点定义时加入int indegree,关键在于indegree 的计算,而最好的就是在创建的时候就算出入度,(没有采用书上的indegree【】数组的方法,那样会增加一个indegree算法,而是在创建的时候假如一句计数的代码(G.vertices[j].indegree)++;)最后调用拓扑排序的算法,得出拓扑序列。 [程序代码] 头文件: #define MAX_VERTEX_NUM 30 #define STACKSIZE 30 #define STACKINCREMENT 10 #define OK 1 #define ERROR 0 #define INFEASIBLE -1 #define OVERFLOW -2 #define TRUE 1 #define FALSE 0 typedef int Status; typedef int InfoType; typedef int Status; typedef int SElemType; /* 定义弧的结构*/ typedef struct ArcNode{ int adjvex; /*该边所指向的顶点的位置*/ struct ArcNode *nextarc; /*指向下一条边的指针*/ InfoType info; /*该弧相关信息的指针*/

网络拓扑实验报告

《计算机网络》 网络拓扑结构 学院名称: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 专业名称: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年级班级: 姓名: 学号: 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学院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报告

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一、实验目的 通过对网络设备的连通和对拓扑的分析,加深对常见典型局域网拓扑的理解;通过路由建立起网络之间的连接,熟悉交换机、路由器的基本操作命令,了解网络路由的设计与配置。 二、实验仪器或设备 二层交换机五台、三层交换机一台,路由器两台,学生实验主机五台及一台服务器。 三、总体设计(设计原理、设计方案及流程等) 假设某校园网通过1台三层交换机连到校园网出口路由器,路由器再和校园外的 一台路由器相接,现做适当配置,实现校园网内部主机与校园网外部主机的相互通信。 实验拓扑图:

四、实验步骤(包括主要步骤、代码分析等) 三层交换机上配置vlan及IP地址,进行端口划分:Switch(config)#vlan 2 exit vlan 3 exit vlan 4 exit vlan 5 exit Switch(config)#int vlan 2 ip add no sh exit int vlan 3 ip add no sh

exit int vlan 4 ip add no sh exit int (f0/2) sw mod acc sw acc vlan 2 exit int (f0/3) sw mod acc sw acc vlan 3 exit int range(f0/4-5) sw mod acc sw acc vlan 4 exit int (f0/1) sw mod acc sw acc vlan 5 exit int vlan 5 ip add no sh exit 配置DHCP: Switch(config)#ip dhcp pool jinghua2 Switch(dhcp-config)#network dhcp pool jinghua3 Switch(dhcp-config)#net dhcp pool jinghua4

实验报告

算法与数据结构 实验报告 系(院):计算机科学学院 专业班级:软工11102 姓名:潘香杰 学号: 201104449 班级序号: 18 指导教师:詹泽梅老师 实验时间:2013.6.17 - 2013.6.29 实验地点:4号楼5楼机房

目录 1、课程设计目的...................................... 2、设计任务.......................................... 3、设计方案.......................................... 4、实现过程.......................................... 5、测试.............................................. 6、使用说明.......................................... 7、难点与收获........................................ 8、实现代码.......................................... 9、可改进的地方.....................................

算法与数据结构课程设计是在学完数据结构课程之后的实践教学环节。本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数据抽象能力,进行复杂程序设计的训练过程。要求学生能对所涉及问题选择合适的数据结构、存储结构及算法,并编写出结构清楚且正确易读的程序,提高程序设计基本技能和技巧。 一.设计目的 1.提高数据抽象能力。根据实际问题,能利用数据结构理论课中所学到的知识选择合适的逻辑结构以及存储结构,并设计出有效解决问题的算法。 2.提高程序设计和调试能力。学生通过上机实习,验证自己设计的算法的正确性。学会有效利用基本调试方法,迅速找出程序代码中的错误并且修改。 3.初步了解开发过程中问题分析、整体设计、程序编码、测试等基本方法和技能。二.设计任务 设计一个基于DOS菜单的应用程序。要利用多级菜单实现各种功能。内容如下: ①创建无向图的邻接表 ②无向图的深度优先遍历 ③无向创建无向图的邻接矩阵 ④无向图的基本操作及应用 ⑤图的广度优先遍历 1.有向图的基本操作及应用 ①创建有向图的邻接矩阵 ②创建有向图的邻接表 ③拓扑排序 2.无向网的基本操作及应用 ①创建无向网的邻接矩阵 ②创建无向网的邻接表 ③求最小生成树 3.有向网的基本操作及应用 ①创建有向网的邻接矩阵 ②创建有向网的邻接表 ③关键路径 ④单源最短路径 三.设计方案 第一步:根据设计任务,设计DOS菜单,菜单运行成果如图所示:

离散数学实验报告四个实验

《离散数学》 课程设计 学院计算机学院 学生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评阅意见

提交日期 2011 年 11 月 25 日 引言 《离散数学》是现代数学的一个重要分支,也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信息技术,生物技术等的核心基础课程。它是研究离散量(如整数、有理数、有限字母表等)的数学结构、性质及关系的学问。它一方面充分地描述了计算机科学离散性的特点,为学生进一步学习算法与数据结构、程序设计语言、操作系统、编译原理、电路设计、软件工程与方法学、数据库与信息检索系统、人工智能、网络、计算机图形学等专业课打好数学基础;另一方面,通过学习离散数学课程,学生在获得离散问题建模、离散数学理论、计算机求解方法和技术知识的同时,还可以培养和提高抽象思维能力和严密的逻辑推理能力,为今后爱念族皮及用计算机处理大量的日常事务和科研项目、从事计算机科学和应用打下坚实基础。特别是对于那些从事计算机科学与理论研究的高层次计算机人员来说,离散数学更是必不可少的基础理论工具。 实验一、编程判断一个二元关系的性质(是否具有自反性、反自反性、对称性、反对称性和传递性) 一、前言引语:二元关系是离散数学中重要的内容。因为事物之间总是可以根据需要确定相应的关系。从数学的角度来看,这类联系就是某个集合中元素之

间存在的关系。 二、数学原理:自反、对称、传递关系 设A和B都是已知的集合,R是A到B的一个确定的二元关系,那么集合R 就是A×B的一个合于{()∈A×}的子集合 设R是集合A上的二元关系: 自反关系:对任意的x∈A,都满足<>∈R,则称R是自反的,或称R具有自反性,即R在A上是自反的?(?x)((x∈A)→(<>∈R))=1 对称关系:对任意的∈A,如果<>∈R,那么<>∈R,则称关系R是对称的,或称R具有对称性,即R在A上是对称的? (?x)(?y)((x∈A)∧(y∈A)∧(<>∈R)→(<>∈R))=1 传递关系:对任意的∈A,如果<>∈R且<>∈R,那么<>∈R,则称关系R是传递的,或称R具有传递性,即R在A上是传递的? (?x)(?y)(?z)[(x∈A)∧(y∈A)∧(z ∈A)∧((<>∈R)∧(<>∈R)→(<>∈R))]=1 三、实验原理:通过二元关系与关系矩阵的联系,可以引入N维数组,以数组的运算来实现二元关系的判断。 图示:

拓扑建立及配置实验报告

拓扑建立及配置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 1、掌握本仿真软件中软交换拓扑结构的搭建和配置方法。 2、掌握本仿真软件中终端注册的配置方法并在软交换上进行注册。 二、实验器材 机房 软交换中心设备 二层交换机 PC IP电话 三、实验原理 软交换是一种功能实体,为下一代网络NGN提供具有实时性要求的业务的呼叫控制和连接控制功能,是下一代网络呼叫与控制的核心。 简单地看,软交换是实现传统程控交换机的“呼叫控制”功能的实体,但传统的“呼叫控制”功能是和业务结合在一起的,不同的业务所需要的呼叫控制功能不同,而软交换是与业务无关的,这要求软交换提供的呼叫控制功能是各种业务的基本呼叫控制。 软交换技术独立于传送网络,主要完成呼叫控制、资源分配、协议处理、路由、认证、计费等主要功能,同时可以向用户提供现有电路交换机所能提供的所有业务,并向第三方提供可编程能力。 软交换技术区别于其它技术的最显著特征,也是其核心思想的三个基本要素是: a、生成接口 软交换提供业务的主要方式是通过API与“应用服务器”配合以提供新的综合网络业务。与此同时,为了更好地兼顾现有通信网络,它还能够通过INAP与IN中已有的SCP配合以提供传统的智能业务。 b、接入能力 软交换可以支持众多的协议,以便对各种各样的接入设备进行控制,最大限度地保护用户投资并充分发挥现有通信网络的作用。 c、支持系统 软交换采用了一种与传统OAM系统完全不同的、基于策略(Policy-based)的实现方式来完成运行支持系统的功能,按照一定的策略对网络特性进行实时、智能、集中式的调整和干预,以保证整个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作为分组交换网络与传统PSTN网络融合的全新解决方案,软交换将PSTN的可靠性和数据网

实验五 OSPF的基本配置

实验五OSPF的基本配置 实验拓扑图 1.基本配置 R1(config)#interface fastEthernet 0/0 R1(config-if)#ip address 172.16.1.1 255.255.255.0 R1(config-if)#no shutdown R1(config)#interface s2/0 R1(config-if)#ip add 192.168.1.5 255.255.255.252 R1(config-if)#clock rate 64000 R1(config-if)#no shutdown R2(config)#interface s3/0 R2(config-if)#ip add 192.168.1.6 255.255.255.252 R2(config-if)#no shutdown R2(config)#interface fa1/0 R2(config-if)#ip add 10.10.10.1 255.255.255.0 R2(config-if)#no shutdown 2.OSPF的配置 R1(config)#router ospf 1 启动ospf进程,进程ID为1(进程ID取值范围是1-65535中的一个整数),此进程号只是本地的一个标识,具有本地意义,与同一个区域中的OSPF路由器进程号没有关系,进程号不同不影响邻接关系的建立。 R1(config-router)#network 172.16.1.0 0.0.0.255 area 0 宣告网络,即定义参与OSPF进程的接口或网络,并指定其运行的区域(区域0为骨干区域),通配符掩码用来控制要宣告的范围,任何在此地址范围内的接口都运行OSPF协议,发送和接收OSPF报文,0表示精确匹配,将检查匹配地址中对应位,1表示任意匹配,不检查匹配地址中对应位。 R1(config-router)#network 192.168.1.4 0.0.0.3 area 0 R2(config)#router ospf 1 R2(config-router)#network 192.168.1.4 0.0.0.3 area 0 R2(config-router)#network 10.10.10.0 0.0.0.255 area 0 3.查看信息 (1)查看路由表 R1#show ip route 要求对R1路由表截图,说明OSPF路由的含义

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

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 专业班级 学号 姓名 指导教师

试验一以太网帧的构成 练习一:领略真实的MAC帧 各主机打开协议分析器,进入相应的网络结构并验证网络拓扑的正确性,如果通过拓扑验证,关闭协议分析器继续进行实验,如果没有通过拓扑验证,请检查网络连接。 本练习将主机A和B作为一组,主机C和D作为一组,主机E和F作为一组。现仅以主机A、B所在组为例,其它组的操作参考主机A、B所在组的操作。 1. 主机B启动协议分析器,新建捕获窗口进行数据捕获并设置过滤条件(提取ICMP协议)。 2. 主机A ping 主机B,察看主机B协议分析器捕获的数据包,分析MAC帧格式。 3. 将主机B的过滤器恢复为默认状态。 实验截图: 练习二:理解MAC地址的作用

1. 主机B、D、E、F启动协议分析器,打开捕获窗口进行数据捕获并设置过滤条件(源MAC地址为主机A的MAC地址)。 2. 主机A ping 主机C。 3. 主机B、D、E、F上停止捕获数据,在捕获的数据中查找主机A所发送的ICMP数据帧,并分析该帧内容。 ●记录实验结果 表1-3实验结果 实验截图: 练习三:编辑并发送MAC广播帧

1. 主机E启动协议编辑器。 2. 主机E编辑一个MAC帧: 目的MAC地址:FFFFFF-FFFFFF 源MAC地址:主机E的MAC地址 协议类型或数据长度:大于0x0600 数据字段:编辑长度在46—1500字节之间的数据 3. 主机A、B、C、D、F启动协议分析器,打开捕获窗口进行数据捕获并设置过滤条件(源MAC地址为主机E的MAC地址)。 4. 主机E发送已编辑好的数据帧。 5. 主机A、B、C、D、F停止捕获数据,察看捕获到的数据中是否含有主机E所发送的数据帧。 ●结合练习三的实验结果,简述FFFFFF-FFFFFF作为目的MAC地址的作用。 答:该地址为广播地址,作用是完成一对多的通信方式,即一个数据帧可发送给同一网段内的所有节点。 实验截图: 练习四:编辑并发送LLC帧 本练习将主机A和B作为一组,主机C和D作为一组,主机E和F作为一组。现仅以主机 A、B所在组为例,其它组的操作参考主机A、B所在组的操作。 1. 主机A启动协议编辑器,并编写一个LLC帧。 目的MAC地址:主机B的MAC地址 源MAC地址:主机A的MAC地址 协议类型和数据长度:001F

图的应用的实验报告

实验六图的应用及其实现 一、实验目的 1.进一步功固图常用的存储结构。 2.熟练掌握在图的邻接表实现图的基本操作。 3.理解掌握AOV网、AOE网在邻接表上的实现以及解决简单的应用问题。 二、实验内容 [题目一]:从键盘上输入AOV网的顶点和有向边的信息,建立其邻接表存储结构,然后对该图拓扑排序,并输出拓扑序列. 试设计程序实现上述AOV网的类型定义和基本操作,完成上述功能。 测试数据:教材图7.28 [题目二]:从键盘上输入AOE网的顶点和有向边的信息,建立其邻接表存储结构,输出其关键路径和关键路径长度。试设计程序实现上述AOE网类型定义和基本操作,完成上述功能。 测试数据:教材图7.29 三、实验步骤 ㈠、数据结构与核心算法的设计描述 基本数据结构: #define TRUE 1 #define FALSE 0 #define OK 1 #define ERROR 0 #define INFEASIBLE -1 typedef int Status; /* Status 是函数的类型,其值是函数结果状态代码,如OK 等*/ #define INFINITY INT_MAX //定义无穷大∞ #define MAX_VERTEX_NUM 20 typedef int V ertexType; typedef int InfoType; typedef struct ArcNode // 表结点定义 { InfoType info; int adjvex; //邻接点域,存放与V i邻接的点在表头数组中的位置ArcNode *nextarc; //链域,指示依附于vi的下一条边或弧的结点, }ArcNode; typedef struct VNode //表头结点 { int data; //存放顶点信息 struct ArcNode *firstarc; //指示第一个邻接点 }VNode,AdjList[MAX_VERTEX_NUM]; typedef struct { //图的结构定义

计算机网络技术实验报告

重庆交通大学 学生实验报告 实验课程名称《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实验 开课实验室软件与通信实验中心 学院国际学院年级2012 专业班(1)班 学生姓名吴双彪学号6312260030115 开课时间2014 至2015 学年第二学期 实验2简单的局域网配置与资源共享 实验目的: 1、掌握将两台PC联网的技能与方法 2、掌握将几台PC连接成LAN的技能与方法 3、掌握局域网内资源共享的技能与方法 实验内容和要求: 1、选用百兆交换机连接PC若干台; 2、在上述两种情况下分别为PC配置TCP/IP协议,使他们实现互联和资源共享实验环境:(画出实验网络拓图) 实验步骤: 1、选择两台计算机; 选PC0与PC1. 2、设置两台计算机IP地址为C类内部地址; 两台PC机的IP分别设置为:、202.202.242.47、202.202.243.48; 两台PC机的掩码分别设置为:、255.255.255.0、255.255.255.0; 3、用一台计算机Ping另一台计算机,是否能Ping通?

4、我的电脑→工具→文件夹选项→查看→去掉“使用简单文件共享(推荐)”前 的勾;设置共享文件夹。 5、控制面板→管理工具→本地安全策略→本地策略→安全选项里,把“网络访 问:本地帐户的共享和安全模式”设为“仅来宾-本地用户以来宾的身份验证” (可选,此项设置可去除访问时要求输入密码的对话框,也可视情况设为“经典-本地用户以自己的身份验证”); 6、通过网络邻居或在运行窗口输入“\\对方IP地址”实现资源共享。 1)指定IP地址,连通网络 A.设置IP地址 在保留专用IP地址范围中(192.168.X.X),任选IP地址指定给主机。 注意:同一实验分组的主机IP地址的网络ID应相同 ..。 ..,主机ID应不同 ..,子网掩码需相同B.测试网络连通性 (1)用PING 命令PING 127.0.0.0 –t,检测本机网卡连通性。 解决方法:检查网线是否连接好,或者网卡是否完好 (2)分别“ping”同一实验组的计算机名;“ping”同一实验组的计算机IP地址,并记录结 果。答:能。结果同步骤3 (3)接在同一交换机上的不同实验分组的计算机,从“网上邻居”中能看到吗?能ping通 吗?记录结果。 2) 自动获取IP地址,连通网络 Windows主机能从微软专用B类保留地址(网络ID为169.254)中自动获取IP地址。 A.设置IP地址 把指定IP地址改为“自动获取IP地址”。 B.在DOS命令提示符下键入“ipconfig”,查看本机自动获取的IP地址,并记录结果。 C.测试网络的连通性 1.在“网上邻居”中察看能找到哪些主机,并记录结果。 2.在命令提示符下试试能“ping”通哪些主机,并记录结果。 答:能ping通的主机有KOREYOSHI ,WSB ,ST ,LBO ,CL 。思考并回答 测试两台PC机连通性时有哪些方法? 实验小结:(要求写出实验中的体会)

实验2CiscoPacketTracer入门(实验详细说明书)

实验2 模拟组网软件入门 【实验目的】 一、认识Packet Tracer 。 二、学习使用Packet Tracer进行拓扑的搭建。 三、学习使用Packet Tracer对设备进行配置,并进行简单的测试。 【背景知识】 一、认识Packet Tracer Packet Tracer是与新版CCNA Discovery和CCNA Exploration并行发布的一个网络模拟器。PT提供可视化、可交互的用户图形界面,来模拟各种网络设备及其网络处理过程,使得实验更直观、更灵活、更方便。 PT提供两个工作区:逻辑工作区(Logical)与物理工作区(Physical)。 ?逻辑工作区:主要工作区,在该区域里面完成网络设备的逻辑连接及配置。 ?物理工作区:该区域提供了办公地点(城市、办公室、工作间等)和设备的直观图, 可以对它们进行相应配置。 左上角可以切换这两个工作区域。 PT提供两种工作模式:实时模式(Real-time)与模拟模式(simulation)。 ?实时模式:默认模式。提供实时的设备配置和Cisco IOS CLI(Command Line Interface)模拟。 ?模拟模式:Simulation模式用于模拟数据包的产生、传递和接收过程,可逐步查 看。 右下角可以切换这两种模式。 二、界面操作简介

逻辑工作区(Logical Workplace)(中间最大块的地方):显示当前的拓扑结构和各个设备的状态。 图例导航区(Symbol Navigation)(左下角):切换不同的设备图例。如单击路由器图标,右边出现所有可选的路由器型号。 从导航区可以拖动某个设备图标到工作区。单击工作区中的设备,可以调出该设备的设置界面: 1. 在Physical标签下可以进行设备模块的配置。默认情况下,设备没有安装任何模块。我们可以从左边的MODULES列表拖动需要的模块到设备的空插槽中(左下角有相应的模块说 明)。注意拖放前要关闭设备的电源(在图片中点击电源即可)。

复杂网络实验报告

复杂网络实验报告 姓名:韦亚勇 学号:152311 专业:计算机技术 时间:2016年1月6日

实验一 【名称】:规则网络 【数据来源】:教研室网络拓扑 【可视工具】:Gephi 【作品简介】:自然界中存在的大量复杂系统都可以通过形形色色的网络加以描述。例如,计算机网络可以看做是计算机通过通信介质如光缆、双绞线、同轴电缆等相互连接形成的网络;神经系统可以看做是大量神经细胞通过神经纤维相互连接形成的网络。类似的还有电力网络社会关系网络,交通网络等。 对社会网络最早研究的是数学界,其基本的理论是图伦。在网络中,两点之间的距离被定义为连接两点的最短路径所包含的边的数目,把所有节点对的距离求平均,就得到了网络的平均距离。 从网络的拓扑结构来看,常见的规则网络模型有邻近耦合网络,星型网络,以及完全网络。下面我将以星型网络进行分析。 星型网络中中心节点代表的是交换机,其余节点代表的是主机。边代表的是双绞线。 星型网络具有以下优点:容易实现、节点扩展、移动方便、维护容易、采用广播信息传送方式、网络传输数据快。 【研究目的】:进一步了解星型网络结构的特点,加深对规则网络的认识,利用网络分析工具分析规则网络特点。

星型网络图: 由网络分析工具统计出以下结果:

实验二 【名称】:随机网络 【数据来源】:数据堂:【可视工具】:Gephi 【作品简介】:一个客观系统的动态运行过程,可以看做是系统之间的转移过程,当系统从一种状态转移到另一种或多种状态去时,可以取不通的概率。对网络系统来说,可以理解为从某一节点转移到其他可节点时具有不同的概率。具有这个特征的网络,我们称之为随机网络。 传统的随机网络(如ER模型),尽管连接是随机设置的,但大部分节点的连接数目会大致相同,即节点的分布方式遵循钟形的泊松分布,有一个特征性的“平均数”。连接数目比平均数高许多或低许多的节点都极少,随着连接数的增大,其概率呈指数式迅速递减。故随机网络亦称指数网络。 该网络中,每个节点代表了参加美国2000年橄榄球赛季的高校代表队,连接两个节点之间的边则表示相应的两支球队之间至少曾有过一场比赛。粗边表示两队有两场比赛,也就是半决赛或者决赛时两队又进行了一场比赛。 【研究目的】:了解随机网络在社会领域中的应用,利用网络分析工具分析随机网络特点。

网络实例综合实验之网络配置拓扑图

网络实例综合实验 一、拓扑图: 配置: 二、三层交换机SWA配置快播,qvod,百度影音,下载: https://www.sodocs.net/doc/0211694870.html,/ SWA(config)#vlan 10 SWA(config)#vlan 20 SWA(config)#vlan 30 SWA(config)#vlan 40 SWA(config)#vlan 50 SWA(config)#vlan 60 SWA(config)#spanning-tree

SWA(config)#spanning-tree mst configuration SWA(config-mst)#name ruijie SWA(config-mst)#reversion 1 SWA(config-mst)#instance 10 vlan 10,20,30 SWA(config-mst)#instance 20 vlan 40,50,60 SWA(config)#spanning-tree mst 10 priority 4096 SWA(config)# spanning-tree mst 20 priority 8192 SWA(config)#interface range fa0/12-13 SWA(config-if-range)#portgroup 1 on SWA(config)#interface agg 1 SWA(config-if)#switchport mode trunk SWA(config)#int vlan 10 SWA(config-if)#ip add 172.16.1.1 255.255.255.0 SWA(config)#int vlan 20 SWA(config-if)#ip add 172.16.2.1 255.255.255.0 SWA(config)#int vlan 30 SWA(config-if)#ip add 172.16.3.1 255.255.255.0 SWA(config)#int vlan 40 SWA(config-if)#ip add 172.16.4.1 255.255.255.0 SWA(config)#int vlan 50 SWA(config-if)#ip add 172.16.5.1 255.255.255.0 SWA(config)#int vlan 60 SWA(config-if)#ip add 172.16.6.1 255.255.255.0 SWA(config)#int vlan 10 SWA(config-if)#vrrp 10 ip 172.16.1.254 SWA(config-if)#vrrp 10 pri 120 SWA(config)#int vlan 20 SWA(config-if)#vrrp 20 ip 172.16.2.254 SWA(config-if)#vrrp 20 pri 120 SWA(config)#int vlan 30 SWA(config-if)#vrrp 30 ip 172.16.3.254 SWA(config-if)#vrrp 30 pri 120 SWA(config)#int vlan 40 SWA(config-if)#vrrp 40 ip 172.16.4.254 SWA(config)#int vlan 50 SWA(config-if)#vrrp 50 ip 172.16.5.254

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

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 实验时间 参加人员 一、实验名称 简单以太网的组建 二、实验内容 1、观察教学机房,了解计算机网络结构,并画出计算机网络拓扑结构图。 2、了解计算机网络中的网络设备,并了解每台计算机上使用的网络标识、网络协议。 3、制作2根直通双绞线和2根交叉线,并测试。 4、分别用制作好的直通线、交叉线以及串口线、并口线,连接两台计算机。 三、实验步骤

1、教学机房网络拓扑结构观察计算机教学机房的计算机网络的组成,并画出网络拓扑结构图。 (1)记录联网计算机的数量、配置、使用的操作系统、网络拓扑结构、网络建成的时间等数据。 (2)了解教学机房设备是如何互联的。 (3)认识并记录网络中使用的其他硬件设备的名称、用途和连接的方法。 (4)根据以上数据及观察结果画出拓扑结构图。。 (5)分析网络使用的结构及其所属类型。 (6)打开计算机进入系统,查看计算机的网络参数,记录主要网络配置参数。 2、直通线的制作按照EIA/TIA568B的标准,制作两段直通线。 (1)利用双绞线拨线器将双绞线的外皮除去2~3cm。有些双绞线电缆内含有一条柔软的尼龙绳,若在剥除双绞线的外皮时,裸露出部分太短,可紧握双绞线外皮,再捏住尼龙线的下方剥开。

(2)将裸露的双绞线中的橙色对线拨向自己的前方,棕色对线拨向自己的方向,绿色对线拨向自己的左方,蓝色对线拨向右方。 (3)将绿色对线和蓝色对线放在中间位置,橙色对线和棕色对线保持不动,即放在靠外的位置。 (4)小心拨开每一对线,而不必剥开各对线的外皮。特别注意的是,绿色条线应跨越蓝色对线。正确的线序是:白橙、橙、白绿、蓝、白蓝、绿、白棕、棕。这里最容易犯错的是将白绿线与绿线相邻放在--起(5)将裸露出的双绞线用剪刀或斜口钳剪下只剩下约14mm的长度。最后再将双绞线的每一根线依序放入RJ-45接头的引脚内,第一一只引脚内应该放白橙色的线,其余类推。 (6)确定双绞线的每根线已经正确放置后,就可以用RJ-45压线钳压接RJ-45接头了,要确保每一根线与接头的引脚充分接触。 (7)按照相同的方法制作另外--端。 (8)用测线仪测试做好的网线,看看自己做的网线是否合格。打开测线仪电源,将网线插头分别插入主测试器和远程测试器,主机指示灯从1~8逐个顺序闪亮,如远程测试器也按1~8的顺序依次闪亮则合格。如果接线不正常,则按下述情况显示。

数据结构实验报告

《数据结构》实验报告 专业惠普测试 班级142 姓名李斌 学号1408090221 学期 3 指导老师刘勇

成绩: 教师评语: 数据结构上机实验报告 学号:1408090221 姓名:李斌所在系:惠普测试班级:142 实验名称:线性结构基本算法的实现实验日期 实验指导教师刘勇实验机房 ------------------------------------------------------------------------------------------------------

1.实验目的: (1)掌握线性表顺序存储结构的基本操作:插入、删除、查找; (2)掌握线性表链式结构的基本操作:插入、删除、合并等运算; (3)掌握栈和队列基本运算的算法; (4)掌握稀疏矩阵的压缩存储的算法。 2. 实验内容: (1)实现顺序表的创建、插入、删除和查找的操作; (2)实现单链表插入、删除、合并的操作; (3)实现2个有序线性表的合并; (4)利用顺序栈实现括号匹配的算法; (5)实现顺序队列各种基本运算的算法; (6)实现链栈各种基本运算的算法;(选做) (7)实现链队列各种基本运算的算法;(选做) (8)实现稀疏矩阵压缩存储的算法。 3.算法设计(编程思路或流程图或源代码) 内容: 1、顺序表的插入和删除 2、有序单链表的合并 3、数制转换的算法实现 1. //顺序表的插入和删除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define LIST_INIT_SIZE 100 #define LISTINCREMENT 10 #define TURE 1 #define FALSE 0 #define OK 1 #define ERROR 0 #define INFEASIBLE -1

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

太原科技大学 实验报告 2020年 6 月 4 日实验时间:10时0分至12时0分 一、实验目标: 1.标准IP访问控制列表配置 理解标准IP访问控制列表的原理及功能; 掌握编号的标准IP访问控制列表的配置方法; 2.网络地址转换NAT配置 理解NAT网络地址转换的原理及功能; 掌握静态NAT的配置,实现局域网访问互联网; 二、实验原理: 1.标准IP访问控制列表配置 ACLs的全称为接入控制列表(Access Control Lists),也称访问控制列表(Access Lists),俗称防火墙,在有的文档中还称包过滤。ACLs通过定义一些规则对网络设备接口上的数据包文进行控制;允许通过或丢弃,从而提高网络可管理型和安全性; IP ACL分为两种:标准IP访问列表和扩展IP访问列表,编号范围为1~99、1300~1999、100~199、2000~2699; 标准IP访问控制列表可以根据数据包的源IP地址定义规则,进行数据包的过滤; 扩展IP访问列表可以根据数据包的原IP、目的IP、源端口、目的端口、协议来定义规则,进行数据包的过滤; IP ACL基于接口进行规则的应用,分为:入栈应用和出栈应用; 2.网络地址转换NAT配置 网络地址转换NAT(Network Address Translation),被广泛应用于各种类型Internet 接入方式和各种类型的网络中。原因很简单,NAT不仅完美地解决了IP地址不足的问题,而且还能够有效地避免来自网络外部的攻击,隐藏并保护网络内部的计算机。

默认情况下,内部IP地址是无法被路由到外网的,内部主机10.1.1.1要与外部Internet 通信,IP包到达NAT路由器时,IP包头的源地址10.1.1.1被替换成一个合法的外网IP,并在NAT转发表中保存这条记录。当外部主机发送一个应答到内网时,NAT路由器受到后,查看当前NAT转换表,用10.1.1.1替换掉这个外网地址。 NAT将网络划分为内部网络和外部网络两部分,局域网主机利用NAT访问网络时,是将局域网内部的本地地址转换为全局地址(互联网合法的IP地址)后转发数据包; NAT分为两种类型:NAT(网络地址转换)和NAPT(网络端口地址转换IP地址对应一个全局地址)。 静态NAT:实现内部地址与外部地址一对一的映射。现实中,一般都用于服务器; 动态NAT:定义一个地址池,自动映射,也是一对一的。现实中,用得比较少; NAPT:使用不同的端口来映射多个内网IP地址到一个指定的外网IP地址,多对一。 三、实验内容: 1.标准IP访问控制列表配置 新建Packet Tracer拓扑图 (1)路由器之间通过V.35电缆通过串口连接,DCE端连接在R1上,配置其时钟频率64000;主机与路由器通过交叉线连接。 (2)配置路由器接口IP地址。 (3)在路由器上配置静态路由协议,让三台PC能够相互Ping通,因为只有在互通的前提下才涉及到方控制列表。 (4)在R1上编号的IP标准访问控制 (5)将标准IP访问控制应用到接口上。 (6)验证主机之间的互通性。 2.网络地址转换NAT配置 新建Packet Tracer拓扑图 (1)R1为公司出口路由器,其与外部路由器之间通过V.35电缆串口连接,DCE端连接在R1上,配置其时钟频率64000; (2)配置PC机、服务器及路由器接口IP地址; (3)在各路由器上配置静态路由协议,让PC间能相互Ping通; (4)在R1上配置静态NAT。 (5)在R1上定义内外网络接口。 (6)验证主机之间的互通性。 四、实验设备: 1.标准IP访问控制列表配置 PC 3台;Router-PT 2台;交叉线;DCE串口线;

数据结构实验—图实验报告

精品文档数据结构 实 验 报 告

目的要求 1.掌握图的存储思想及其存储实现。 2.掌握图的深度、广度优先遍历算法思想及其程序实现。 3.掌握图的常见应用算法的思想及其程序实现。 实验内容 1.键盘输入数据,建立一个有向图的邻接表。 2.输出该邻接表。 3.在有向图的邻接表的基础上计算各顶点的度,并输出。 4.以有向图的邻接表为基础实现输出它的拓扑排序序列。 5.采用邻接表存储实现无向图的深度优先递归遍历。 6.采用邻接表存储实现无向图的广度优先遍历。 7.在主函数中设计一个简单的菜单,分别调试上述算法。 源程序: 主程序的头文件:队列 #include #include #define TRUE 1 #define FALSE 0 #define OK 1 #define ERROR 0 #define OVERFLOW -2 typedef int QElemType; typedef struct QNode{ //队的操作 QElemType data; struct QNode *next; }QNode,*QueuePtr; typedef struct { QueuePtr front; QueuePtr rear; }LinkQueue; void InitQueue(LinkQueue &Q){ //初始化队列 Q.front =Q.rear =(QueuePtr)malloc(sizeof(QNode)); if(!Q.front) exit(OVERFLOW); //存储分配失败 Q.front ->next =NULL; } int EnQueue(LinkQueue &Q,QElemType e) //插入元素e为Q的新的队尾元素{ QueuePtr p; p=(QueuePtr)malloc(sizeof(QNode)); if(!p) exit(OVERFLOW); p->data=e;

实验8 路由器的基本配置与静态路由

路由器的基本配置与静态路由 1.实验目的和要求 掌握路由器的命令模式与基本配置方法;掌握通过静态路由方式实现网络的连通性 2.实验环境 计算机网络实验室提供进行正常的网络实验设备和相应的软件环境。实验室有24套计算机设备,接入路由器12台,接入交换机12台以及与各种网络实验相关的配件资料和设施,可满足20-30人同时进行网络实验的需求。 3.实验的内容和要求 1.常用命令模式 掌握路由器命令模式间的进出 2.静态路由的配置方法 掌握静态路由的配置步骤 3.路由器的使用 深刻理解路由器的作用 4.实验设备: 1. 2台R2624 2. 计算机(至少2台) 3. 标准网线若干、V35DTE线缆(1根)、V35DCE线缆(1根)5.实验步骤 1.路由器命令模式简介 命令模式提示符进入命令退出命令 普通用户模式Red-Giant>和路由器建立连接即可进 入,如果为Telnet方式,需 要输入登陆密码 exit断开连接 特权用户模式Red-Giant#在普通用户模式下输入 enable,同时输入授权密码 exit断开连接, disable退出到普通用 户模式 全局配置模式Red- Giant(config)# 在特权用户模式下,输入 configure terminal exit退出到特权用户 模式 路由协议配置模式Red-Giant(config- router)# 在全局配置模式下,根据路 由协议用router命令进入 exit退出到全局配置 模式 接口配置模式Red-Giant(config- if)# 在全局配置模式下,根据配 置的接口用interface命令进 exit退出到全局配置 模式

《计算机网络实验1:交换机模拟配置与网络拓扑设计综合实验》指导书

1 《计算机网络实验与课程设计》指导书 实验一. 交换机模拟配置与网络拓扑设计综合实验 实验目的: 认识交换机的基本作用、外部特征、处理模式。熟悉交换机的配置环境,即CLI模式。使用模拟器进行交换机基本配置命令的实习。 实验内容: 1)熟悉Packet Tracer网络实验模拟器软件。 2)设计本次实验的交换机环境。 3)学习交换机配置中的4种配置模式。 4)对交换机进行更名。(选做:为端口指定固定mac地址、设置管理端口IP等配置) 5)学习查询交换表、端口配置的方法。 实验步骤: 1.安装Packet Tracer网络实验模拟器软件Packet Tracer 6.0。 2.使用Packet Tracer网络实验模拟器软件设计本次实验的网络环境。 1)打开Packet Tracer环境,在下方的“设备分类栏”、“设备型号选择栏”选择本次实验所 用型号的模拟交换机(Catalyst 2950)和模拟PC机,拖拽到环境窗口中。

2)选择连线,形成本次实验的实验环境。 所设计的实验环境,至少包含两台级联的交换机。每台交换机上连接若干PC机。 注:PC与交换机连接需要使用直通线,交换机之间级联需要交叉线。因为:PC以太网口 1、2发送,3、6接收,交换机端口1、2接收,3、6发送。 图.主机与交换机网线的连接方式 3.规划IP地址,配置PC机 1)规划实验环境中各PC的IP地址,记录在草稿纸上。 (如,规划自己的实验环境为202.133.11.0,255.255.255.0网络,分别给各个PC分配IP地址为:202.133.11.1、202.133.11.2、202.133.11.3、......) 2)为实验环境中各台PC机配置IP地址、掩码。 (1)在工作区窗口中单击需要配置IP地址的PC机图标,弹出如下窗口:

各种网络监控拓扑图

各种网络监控拓扑图 Final revision by standardization team on December 10, 2020.

各种网络监控拓扑图 智能楼宇管理师针对弱电施工、安防监控、消防安装、通信工程、火灾报警等智能化从业者报考智能楼宇管理师国家职业资格证书联系魏宁 电话: 关于开展《智能楼宇管理师》资格认证培训鉴定工作的 通知 各企事业单位: 随着城市建设的高速发展,智能楼宇的安全运转和科学管理,已成为城市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智能楼宇管理是信息时代的计算机技术、弱电技术、通信技术、自动化控制技术相结合的社会发展产物。为了满足城市智能楼宇管理需求,2006年2月,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公示“智能楼宇管理师”等第十二批新职业标准。北京市职业技能培训指导中心,于2007年正式启动《智能楼宇管理师》国家职业资格试点培训鉴定工作。 我中心进行智能楼宇管理师国家职业资格培训招生工作,考试合格者,可获得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颁发的《智能楼宇管理师》国家职业资格证书。 中心特聘国内权威《智能楼宇管理师》考试培训专家、教授执教,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和对考试重点难点的准确把握、有效直击考试命题精髓,准确的让学员掌握考试的核心,针对智能楼宇管理师考试的知识结构和命题要点,精心设计教学课程,全面锁定可考点、删除非考点,帮助考生全面把握最具价值的考点。全面跟进权威信息来源,把握最新动态,第一时间反馈学员,丰富的专业理念,准确的内部资料,独到的办学经验,采用独特的授课模式,以顺利通过考试!请各企(事)业单位抓住机会认真做好相关组织工作,现将具体事项通知如下: 一、培训鉴定对象 从事或欲将从事弱电工程设计施工及智能楼宇设备管理使用、建筑智能化工程、建筑通信工程、通信计算机网络工程、物业、地产开发物业管理、智能化系统管理工作、弱电工程监理以及智能化系统生产/销售/安装等专业人员。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