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区域分析与规划

区域分析与规划

区域分析与规划
区域分析与规划

区域分析与区域规划

第一章:

1.区域的概念:地球表面上占有一定空间的、以不同的物质与非物质客体为对象

的地域结构形式。

2.区域发展的概念:在一定时空范围内所进行的以资源开发、产业组织和结构优

化为中心的一系列经济社会活动。

3.区域发展的新趋势:

(1)区域分工全球化的趋势更为明显

(2)区域间竞争与合作并行不悖

(3)可持续发展成为区域发展的主题

第二章:

1.自然资源的概念:在一定的时间、地点条件下。能够产生经济价值,以提高人类当前和未来当前和未来福利的自然环境因素和条件。

2.特征:

(1)有限性。自然资源的有限性是指自然资源的数量供应与人类不断增长的需求

存在矛盾,即用经济学观点看自然资源存在稀缺性;

(2)区域性。任何一种自然资源在地球上的分布都是不均衡的,无论在数量上或

是质量上都有显著的地域差异。不同区域的各种自然资源在其品种组合上的差异;

(3)整体性每一区域的各种自然资源要素彼此都有生态上的联系,形成一个整体,

即自然资源生态系统。其中一种资源的开发利用,就可能引起系统中其他资源或环境要素的连锁反应。

(4)多用途性

(5)社会性

3.自然资源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1)自然资源是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物质前提和物质基础

①它是区域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劳动对象、劳动资料)

②它是区域生产发展的必要条件(矿藏、气候)

③虽然自然资源的范畴在不断扩大,但其自然物质基础的地位未变(技术进步)

(2)自然资源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①自然资源的数量多寡影响区域生产发展的规模大小

②自然资源的质量及开发利用条件影响区域生产活动的经济效益

③自然资源的地域组合影响区域产业结构

4.自然资源评价的方法

(1)自然资源质的评价

主要是考察自然资源的可利用价值和对一定生产部门的适应程度。即技术上的可能性、经济上的合理性以及需求上的迫切性;

(2)自然资源量的评价

主要目的是确定自然资源开发规模和自然资源对一定生产部门或区域经济发展与布局的保证程度。

两种指标:绝对指标:反映了区域自然资源的实际规模

相对指标:反映了区域自然资源的地位和满足需求的潜力

(3)步骤:

①要搞清区域各类自然资源的绝对数量,明确区域主要自然资源(开发规模

大、重大经济价值、对区域发展产生重要带动影响作用);

②对于已开发利用的资源,则应研究其数量对现状生产的保证程度,研究其

区域自然资源的优势与潜力;

③分析自然资源相对量,进一步明确自然资源对需求的保证程度和开发利用的

潜力;

④分析比较区域几种资源在数量上的比例关系,以明确区域各类资源的数量配

合情况以及对区域产业结构及发展方向的保证程度。

(3)自然资源地理分布特征与地域组合特征的评价

自然资源的地理分布影响到其被开发利用的先后次序和开发利用的成本及利用效率。

对自然资源的地域组合特征的评价有利于揭示自然资源的相互关系、相互制约的关系,明确在一定地域上自然资源对区域生产力发展的影响,并抓住主要资源或主要矛盾进行分析。

自然资源的地域组合还是影响地域产业结构的重要因素。必须搞清主导资源

与辅助资源、优势资源与限制资源,分析自然资源组合对一定产业(部门)结构的合适或保证程度。

(4)自然资源可能开发利用的方式或方向,以及自然资源开发利用技术经济前提的评价

应该就区域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的方式与方向提出多种可供选择的方案,并对各种方案从技术可能性和经济合理性两个方面进行分析论证,筛选出几个可行方案。并用时指出各种方案特点,尤其对实施各方案的技术经济前提要特别指出,以利于开发利用之决策与实施.

第三章:

1.人口素质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区域人口的素质影响区域经济的发展水平和区域产业的构成情况。

人口素质好的区域,具有较高的劳动生产率,其产品的技术含量高,人口所创造的价值也高,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水平就高。

劳动力多,且具有一定的文化素质,则有利于发展劳动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的产业。

2.区域人口素质分析

人口质量即人口素质,包括三个方面,即身体素质、文化技术素质和思想素质。

(1)人口身体素质

对区域人口身体素质的分析应着重分析因营养和地方病因素影响而导致的人口素质问题,主要指标是人口平均期望寿命。

对区域人口身体素质的分析,有助于搞清影响区域人口身体素质的原因,明确区域人口身体素质现状及其对区域发展的影响,为制定区域人口发展规划提供依据。

(2)人口文化技术素质区域人口素质分析的重点

①文化人口比重:反映了区域人口文化素质的总体水平

②文化程度:既反映了区域人口的文化水平,又反映了区域“文化人口”的

内部结构

③教育普及程度

(3)人口的思想素质最重要、最难评价分析的一个方面,社会风气、治安环

3.人口容量的概念:一个地区在一定时期内的环境人口容量,就是不损害该地区环境质量和破坏资源的永续利用为前提,该地区的资源环境条件在能够充分合理利用的情况下,所能持续供养的相应于一定生活的最高人口数。

第四章:

1.技术进步的概念:技术进步是指科学技术通过客观世界认识的扩大与深化来改造自然,使之更好地满足人类社会的物质和精神需求所取得的进步与革命。在西方经济学中,技术进步又叫技术变化,原意是指技术变革在现实经济增长目标中取得的进步。

2.技术进步的类型

学术界对技术进步通常有广义和狭义两种理解。

狭义的技术进步只是指工程技术即所谓的“硬技术”发展与提高。主要包括:①改造旧设备,应用新设备;②改进旧工艺,应用新工艺;③采用新能源和新材料;④改进老产品,提高其性能和质量;⑤降低各种生产消耗;⑥提高劳动者技能。

广义的技术进步是指包括“软”、“硬”技术在内的整个科学技术的进步,特别是其中与经济发展关系密切的工程技术和管理与决策科学技术的发展。它包括:①生产要素质量的变化;②劳动者知识、经验的积累和技能的提高;③资源的重新配置和合理应用;④提高规模经济;⑤政策的影响;⑥管理水平的提高;⑦提高资金利用率。

3.技术进步的测算(p111)

索洛余值法:在假定资本产出弹性和劳动产出弹性不变的条件下,运用大量的统计资料估算了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

科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法:可以综合反映技术进步水平,技术进步率和技术进步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

4.技术进步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1)技术改变自然资源的经济意义

技术进步扩大了人们利用自然资源的广度和深度,甚至可以变废为宝,变害为利。

(2)技术进步有利于减少区域发展对非地产资源的依赖程度

技术进步对生产要素投入的节约,使得区域生产对非本区域尤其是自然资源的依赖减轻,从而提高了区域经济发展的稳定性,增强了区际竞争力。

(3)技术的进步推动了区域经济结构多样化

一方面带来了新产品层出不穷,另一方面,新技术的出现,使原有产品的功能和效用不断的延伸和扩大。

(4)技术进步还为区域劳动就业开辟了广阔的出路

技术进步会产生产业关联效应,相应扩大其他部门的劳动需求,使社会在新的水平上增加劳动收入,技术进步实质上是人类向生产的广度、深度进军,从而可使单位产品上劳动投入的节约与社会总体上劳动就业的增加同时并举。

第五章:

1.衡量区域发展水平的总量指标:国内生产总值(GDP)、国民生产总值(GNP)、绿色GDP

2.平均指标:人均GDP、人均纯收入、人均财政支出、人均消费余额等

3.相对指标:反映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

反映发展速度的增长率指标:经济增长速度、人口自然增长率

反映某项发展在总体发展中所处地位或某项发展的构成方面的指标:产业结构、人口职业或文化构成、城镇化水平

反映工业化程度:霍夫曼指数

反映消费状况:恩格尔系数

反映收入公平分配程度:基尼系数

4.区域竞争力的概念:主要是指一个地区在竞争和发展过程中与其他地区相比较所具有的吸引、争夺、拥有、控制和转化资源,争夺、占领和控制市场以创造价值,为其人民提供福利的能力。

5.库兹涅茨理论(p159)

通过对产业结构演变规律的探讨,阐明劳动力和国民收入在产业间分布结构演变的一般趋势。从国名收入和劳动力在产业间的分布两个方面入手,把三次产业划分为农业部门、工业部门和服务部门。

6.罗斯托经济成长阶段理论

根据科学技术和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把经济增长的过程划分为六个阶段(1)传统社会阶段 (2)为起飞创造的前提阶段(3)起飞阶段(4)成熟阶段(5)高额消费阶段(6)追求生活质量阶段

7.钱纳里经济发展阶段理论:3阶段6时期

钱纳里认为,从任何一个发展阶段向更高一个阶段的跃进都是通过产业结构转化来推动的。因此,产业结构的变动和升级是划分区域经济发展阶段的基本依据。

第一时期是传统社会阶段第二时期是工业化初期阶段

第三时期是工业化中期阶段第四时期是工业化后期阶段

第五时期是后工业化社会阶段第六时期是现代化社会阶段

8.霍夫曼经济发展阶段理论

霍夫曼根据霍夫曼比例的变化趋势,把工业化的过程分为四个阶段

在第一阶段,消费资料工业的生产在制造业中占有统治地位,资本资料工业的生产是不发达的,霍夫曼比例是5(±1);

在第二阶段,与消费资料工业相比,资本资料工业获得了较快的发展,但消费资料工业的规模显然还比资本资料工业的规模大得多,霍夫曼比例下降到2.5(±1);

在第三阶段,消费资料工业和资本资料工业的规模达到了大致相当的状况,霍夫曼比例为1(±0.5);

在第四阶段,资本资料工业的规模将大于消费资料工业的规模,霍夫曼比例下降到1以下。

第七章:

1.产业的划分:按经济活动的各部门中要素密集程度划分:资源密集型产业、资金密集型产业、劳动密集型产业、技术密集型产业;

按社会部门的性质划分: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

2.产业结构合理性评价

合理的区域产业结构应具备如下特点:①充分利用区域资源;②技术先进适用;

③内部协调;④应变能力强;⑤经济效益高。所以,关于产业结构合理化的条件分析应包括下列内容①是否充分利用了区域资源②区域产业的技术结构是否合理③区域内各产业部门之间的关联是否协调④区域产业机构是否有较强的转换能力和应变能力⑤产业结构的效益如何

3.配第-克拉克定理

劳动力在第一、第二和第三产业之间的变动,与区域经济的发展和由此而导致的人均国民收人的增加关系密切。随着人均国民收人水平的提高,劳动力首先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转移;随着人均国民收入水平进一步提高,劳动力便向第三产业转移。这样,第一产业的劳动力逐渐减少,第二、第三产业的劳动力将逐渐增加。而劳动力分布结构变化的动力是经济发展中产业的相对收入的差异。这个定理不仅可以从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时间序列纵向分析中得到验证,而且还可以从处于不同发展水平的国家在同一时间上的横向比较,以及同一国家不同区域之间的横向比较得到印证。

4.偏离-份额分析法的部门优势分析图和部门偏离分量分析图(p217)

5.主导产业的概念:具有一定规模,能够充分发挥技术经济优势,以技术优势改变生产函数并对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演进有强大的促进和带动作用的产业,是产业结构的核心内容和产业结构演化的中心。

6.主导产业的扩散效应

①前向效应,是指主导产业部门的发展诱发出新的经济活动或产生出新的经济部门;②后向效应,是指主导产业的发展对向其提供投入品的产业部门的带动

作用;③旁侧效应,是指主导产业部门的发展对地区的影响,包括地区经济结构、基础设施、城镇建设以及人员素质等方面的影响。

7.主导产业的意义

(1)主导产业是指能引导、带动国家和区域经济发展的产业 (2) 国家和区域的主导产业是随着国内外产业结构演变趋势和市场变动而有不同发展阶段的(3)主导产业一般具有当时阶段最高的技术装备,在开发产品、开辟市场方面应走在最前头(4)主导产业一般应领先增长。

8.主导产业的判定标准:

(1)对区域发展目标的贡献

①对相关产业的带动影响:前瞻效应、回顾效应、旁侧效应

②对区域资源的有效利用:立足区域资源优势并有较高资源利用水平的产业

③对区域就业的作用:占总就业人数比重较高的产业

④增加价值:经济效果较高的产业部门

⑤出口潜力(市场潜力):不一定是出口潜力最大的产业,但应该是市场潜力

最大的产业

⑥环境影响:对环境质量的影响程度小,治理该产业造成的环境问题成本低

(2)竞争能力

①先进技术水平;②产品质量水平;③劳动生产率;④市场占有率;⑤利税效

第八章:

1.区域规划的概念:区域规划是指在一定地域范围内对未来一定时期的经济社会发展和建设以及土地利用的总体部署。

2.区域规划的特点:

(1)综合性

①规划内容广泛,涉及区域内的各个部门、各个方面

②规划的思维方法着重综合评价、综合分析论证

③规划方案的决策,是多方向的、多目标的、对方案比选的结果

④区域规划队伍,一般由多个专业、多个部门的成员综合而成

(2)战略性

①规划时间跨度长

②规划关注的问题是宏观的、全局的性的、地区与地区之间需要协调的关键性

的重大问题

③规划指标具有较大弹性

④规划的实施将对区域各方发生深远的影响

(3)地域性

①地方特色

②保持完整的规划范围

3.区域规划的内容:(1)区域发展定位与发展目标(2)经济结构与产业布局(3)城镇体系和乡村居民点体系规划(4)基础设施规划(5)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与保护规划(6)环境治理和保护规划

(7)区域空间管治(8)区域发展政策

4.区域规划的方法(p251)

(1)系统法(2)传统综合方法(3)比较法(4)数学模拟法

第九章:

1.区域发展战略的概念:是指对区域整体发展的分析、判断而做出的重大的、具有决定全局意义的谋划。

2.战略重点:具有决定性意义的战略任务,是关系到区域全局性的战略目标能否达到的重大的或薄弱的部门或项目。

3.创新活动: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基本推动力量

4.区域发展的外部环境

(1)总体环境

“总体环境”就是通常所说的各种“大环境”,举凡经济、社会、文化、科技、军事、政治、法律、风俗都是。每个人、每个企业、每个地区所面对的总体环境是等同的。

总体环境的分析评价,从大到小层次进行:

①审时度势,了解世界发展变化的总趋势,才能驾驭时代风云

②了解全国的经济发展形势,自觉接受全国或更高层次区域发展战略的约束

③了解周边地区的情况去,分析区域与周围地区的关系

(2)产业环境

一般以区域已有的或预定的主导产业或重点产业来研究外部环境,分析这些产业发展的机会和张爱情。

①产业结构分析:探讨影响产业发展的各种动力,以及影响这些动力的决定

性因素

②生产状况分析:如生产类型去、原材料来源、生产成本、生产的附加价值、

规模经济效益等

③产品状况分析:如产品类型、替代品等

④产品市场状况分析:如产业的成熟度、销售对象、销售范围、进出口状况等

⑤产品生产环境分析:相关联的产业发展及相关技术研究、开发状况等

(3)企业或公司环境(微观环境)

一般只在极小地域范围编制规划时才予以研究。与产业环境似乎相当接近,但也有些不同。其中最大的差别在于,产业环境基本上是从同一行业的全体的角度去分析,而企业或公司环境更多是从单一企业或公司的角度去考虑。

单一单独的企业或公司对区域产业或许有可能发挥影响力,尤其是具有垄断性的公司去,但个别的企业或公司毕竟只是产业中的一小部分,产业通常是由许多不同的公司和企业组成的。

5.经济发展战略模式(1)自主发展战略(2)高速度增长战略

(3)变通经济发展战略(4)初级产品出口战略

(5)进口替代发展战略(6)出口替代发展战略

(7)信息化发展战略

第十章:

1.区域经济空间结构的概念:在一定地域范围内经济要素的相对区位关系和分布形式

2.增长极理论(p298):增长极的概念;在城市区配置不断壮大的工业综合体,并在其影响范围内引导经济活动的进一步发展

3.增长极对周围区域的影响效果;

(一)负效果:极化作用的结果,也称极化效果、回流效应。增长极主导产业的发展,剥夺了周围区域的发展机会,使发展差距扩大。

(1)占用区域内稀缺资源(2)使周围地区的一些产业发生空间转移或失去地方市场(3)导致周围地区人才和资金向增长极集聚(二)正效果:是扩散效应的结果,又称波及效果或涓滴效应。核心地区的快速发展,通过产品、资本、技术、人才、信息的流动,对其他地区也产生促进、带动作用,引发周围地区的技术进步。

(1)对周围地区原料生产部门的推动作用(2)促使周围地区经营规模不断扩大(3)提高劳动生产率(4)解决周围一些地

区的劳动力转移和建设资金不足问题

4.对增长极理论的评价

增长极理论是区域开发中不均衡开发理论的一个典型,它强调据点开发、强调集中开发、集中投资、重点建设、集聚发展、政府干预、注重扩散等,对于区域开发和区域规划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5.核心边缘理论(p309):经济活动的空间结构形态

(1)前工业化阶段(2)工业化初期阶段(3)工业化成熟阶段(4)空间相对均衡阶段

6.据点开发理论和轴线理论;地域极化理论的一种,由于资金的有限性,要开发和建设一个地区,不能面上铺开,而要集中建设一个或几个据点,通过这些据点的开发和建设来影响与带动周围地区经济的发展。

7.点-轴渐进扩散理论的核心;是社会经济客体大都在点上集聚,通过线状基础设施而联成一个有机的空间结构体系。

8.点-轴开发模式;点-轴渐进扩散理论在区域规划和区域发展实践中的具体运用

9.重点开发轴和重点发展点:

重点开发轴的选择:(1)最好由经济核心区域和发达的城市工业带组成(2)有水陆交通运输干线为依托(3)自然条件优越,建设用地条件好,农业生产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带。(4)矿产资源和水资源丰富的地带。

重点发展城镇的选择:(1)城镇发展的条件及其在区域中的地位。重点发展的

城镇应是地位重要,对发展轴的形成和发展作用大,吸引范围广的城镇。(2)城镇发展规模,在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一般采取网络开发模式,城市规模大,吸引范围广,辐射能力强,往往选择规模较大的城市作为发展的重点。而在经济比较落后的发展中地区,往往会选择一些规模相对较小的城镇作为发展的重点。(3)城镇空间分布的现状,应根据城镇空间分布的现状,在与中心城市乡适宜的距离上,选择有较好发展条件的点作为重点发展的城市,使其成为次级发展中心。

10点-轴开发模式对区域发展的意义:

(1)有利于发挥集聚经济的效果(2)点-轴开发模式能够充分发挥各级中心城镇的作用(3)有利于把经济开发活动结合为有机整体(4)有利于区域开放式的发展

第十二章:

1.高新技术产业生产特点

(1)研究与开发:研究为基础科学研究与技术应用研究,开发是企业通过设计与实验来推广应用高新技术的过程;

(2)生产与制造:高新技术产业将研发成果转化为产品的过程;

(3)销售与服务

2.影响高新技术产业布局的因素:

(1)经济社会因素:区域经济水平高度成熟的驱动结果;经济和政策的扶持(2)科学技术因素:

科技密集区是基础

开发能力:转化所需的新技术手段和科技人才(具有科研与开发相结合的理工科大学和相关科研机构以及大型工业企业的技术人员相结合共同组成的科研人才)

(3)生产、生活环境条件:

生产环境

基础设施,尤其是交通和信息传输

生活环境:科学文化氛围,方便舒适的生活条件

在区域规划中,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布局与区域经济发展阶段,科技发展水平以及生产、生活环境密切相关,在不同区域应做具体分析。

3.高新技术产业的区位选择

(1)智力密集程度(2)开发性技术条件(3)信息资源条件(4)基础设施条件(5)生产和生活环境

第十四章:

1.城镇体系的概念:是指在一定范围内,以中心城市为核心,由一系列不同等级规模、不同职能分工、相互密切的城镇组成的有机整体。

2.城镇体系的特征:整体性、等级层次性、动态性、关联性、开放性

3.城镇发展的区域条件:包括整个区域城镇体系的区位和各城镇的区位。既有周围山川、水域等的空间关系,更重要的是与周围区域、中心城市、工业基地、农业基地、道路交通、物流中心等的空间关系

4.城镇化质量:城市现代化和城乡一体化程度p487

5.城镇体系结构规划的内容:

(1)国家建设部颁布的内容

①综合评价区域与城市的发展建设条件。②预测区域人口增长,确定城市化目标。

(3)确定区域城市发展战略,有条件的可划分城市经济区④提出城镇体系的职能结构和城镇分工⑤确定城镇体系的等级和规模结构。⑥确定城镇体系的空间布局。⑦统筹安排区域基础设施和社会设施。⑧确定保护区域生态环境、自然和人文景观以及历史文化遗产的原则和措施。⑨确定各时期重点发展的城镇,提出近期重点发展城镇的规划建议。⑩提出实施规划的对策和措施。

(2)根据发展需要,城镇体系规划需补充的内容

①确定区域开发管治区域②确定区域城镇发展用地规模的控制目标③确定乡村地区非农产业布局和居民点建设的原则。

6.城镇体系空间结构发展的阶段:

(1)低水平发展阶段

(2)极核发展阶段

(3)集聚-扩散阶段

(4)高水平网络化发展阶段

区域分析与规划

区域分析与区域规划 第一章: 1.区域的概念:地球表面上占有一定空间的、以不同的物质与非物质客体为对象 的地域结构形式。 2.区域发展的概念:在一定时空范围内所进行的以资源开发、产业组织和结构优 化为中心的一系列经济社会活动。 3.区域发展的新趋势: (1)区域分工全球化的趋势更为明显 (2)区域间竞争与合作并行不悖 (3)可持续发展成为区域发展的主题 第二章: 1.自然资源的概念:在一定的时间、地点条件下。能够产生经济价值,以提高人类当前和未来当前和未来福利的自然环境因素和条件。 2.特征: (1)有限性。自然资源的有限性是指自然资源的数量供应与人类不断增长的需求 存在矛盾,即用经济学观点看自然资源存在稀缺性; (2)区域性。任何一种自然资源在地球上的分布都是不均衡的,无论在数量上或 是质量上都有显著的地域差异。不同区域的各种自然资源在其品种组合上的差异; (3)整体性每一区域的各种自然资源要素彼此都有生态上的联系,形成一个整体, 即自然资源生态系统。其中一种资源的开发利用,就可能引起系统中其他资源或环境要素的连锁反应。 (4)多用途性 (5)社会性 3.自然资源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1)自然资源是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物质前提和物质基础 ①它是区域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劳动对象、劳动资料) ②它是区域生产发展的必要条件(矿藏、气候) ③虽然自然资源的范畴在不断扩大,但其自然物质基础的地位未变(技术进步)

(2)自然资源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①自然资源的数量多寡影响区域生产发展的规模大小 ②自然资源的质量及开发利用条件影响区域生产活动的经济效益 ③自然资源的地域组合影响区域产业结构 4.自然资源评价的方法 (1)自然资源质的评价 主要是考察自然资源的可利用价值和对一定生产部门的适应程度。即技术上的可能性、经济上的合理性以及需求上的迫切性; (2)自然资源量的评价 主要目的是确定自然资源开发规模和自然资源对一定生产部门或区域经济发展与布局的保证程度。 两种指标:绝对指标:反映了区域自然资源的实际规模 相对指标:反映了区域自然资源的地位和满足需求的潜力 (3)步骤: ①要搞清区域各类自然资源的绝对数量,明确区域主要自然资源(开发规模 大、重大经济价值、对区域发展产生重要带动影响作用); ②对于已开发利用的资源,则应研究其数量对现状生产的保证程度,研究其 区域自然资源的优势与潜力; ③分析自然资源相对量,进一步明确自然资源对需求的保证程度和开发利用的 潜力; ④分析比较区域几种资源在数量上的比例关系,以明确区域各类资源的数量配 合情况以及对区域产业结构及发展方向的保证程度。 (3)自然资源地理分布特征与地域组合特征的评价 自然资源的地理分布影响到其被开发利用的先后次序和开发利用的成本及利用效率。 对自然资源的地域组合特征的评价有利于揭示自然资源的相互关系、相互制约的关系,明确在一定地域上自然资源对区域生产力发展的影响,并抓住主要资源或主要矛盾进行分析。 自然资源的地域组合还是影响地域产业结构的重要因素。必须搞清主导资源

莲花山 区域分析与规划

莲花山 莲花山生态旅游度假区是2007年4月经吉林省政府批准的省级开发区。其位于长春市东端,长吉两市的中间地带,总面积303平方公里,其中森林面积120平方公里,常住人口7万余人,城镇人口2万人。 近年来,长春二道区着眼保护好长春市的生态区、水源地,坚持统筹城乡、生态优先、合理布局,选择性抓好重点区域的开发。 他们立足生态旅游度假区的区位、产业和资源特色,认真研究莲花山的发展思路、方向和定位,先后组织编制了《莲花山生态区发展规划纲要》、《二道莲花山百里生态休闲带要领性规划》等各项规划。 特别是吉林省启动长吉图、长吉一体化战略以来,他们先后聘请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澳大利亚五合国际规划设计院等13家国内外顶级规划团队到莲花山实地踏查,完善提升原有规划。 预计今年10月末,《莲花山生态旅游度假区总体规划大纲》等重点规划将完成提升工作。 2009年9月,《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实施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的若干意见》国发〔2009〕33号,是国家实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重要战略举措。在《中国图们江区域合作开发发展纲要》颁布后,“长吉一体化”作为长吉图战略实施的核心,迅速提上日程。长春市委书记高广滨在莲花山旅游度假区调研时提出莲花山是推进长吉一体化的重要节点。这一战略举措必将加快莲花山生态旅游度假区的发展与建设,使莲花山区域承载着衔接和支撑长吉一体化城市拓展、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实现城乡双向一体化的重任,战略地位举足轻重,莲花山因此迎来了黄金发展期。 项目组以生态保护为首要原则,以现代服务业为发展方向,以高端度假旅游为开发重点和优势产业,通过集聚项目落地、城市个性强化、旅游品牌彰显,全面建设山水特征鲜明、城市功能完备、服务要素齐全、现代产业活跃的长吉山水生态新城的总体定位可行、“一环双区双线多点”的总体布局合理,产业规划、生态保护规划、基础设施规划(含交通规划)和移民安置规划科学可行,对莲花山旅游度假区建设具有指导意义。按照规划要求,抓紧做好近期建设功能区的详细规划,推进度假区的有序建设,同时,加强项目建设管理。同时,此规划也是作为指导莲花山旅游度假区详细规划和各项建设的依据。 这里没有钢铁水泥筑起的高楼大厦,有的是推开门窗,满目山水的园林意境 这里没有城市的喧嚣与浮躁,有的是被田园环绕的“城市与自然”的和谐 在这里,若干个城区成为大地景观的零星点缀 多彩的田园景观成为城市的绚丽基底 完善的产业配套满足着现代化的生活需求 丰富的就业机会实现着每一个人的事业梦想 便捷的交通网络串联着每一个角落

区域分析与规划复习资料

一、名词解释 1.区域:区域是一个空间概念,是地球表面上占有一定空间的、以 不同的物质与非物质客体为对象的地域结构形式。 2.区域发展:指在一定时空范围内所进行的以资源开发、产业组织 和结构优化为中心的一系列经济社会活动。 3.区域分析:是对区域发展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背景特征及其对 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进行分析,探讨区域内部各自然及人文要素间和区域间相互联系的规律。 4.自然资源与自然条件:即自然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 础,是地球表面岩石圈、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和人类相互作用的一个特殊圈层,是由岩石、土壤、水、大气、生物等自然要素有机结合而成的自然综合体。 5.区域经济:区域经济就是在一国范围内,以客观存在的地域单元 为基础,按照劳动地域分工原则建立起来的具有区域特色的地域性国民经济。 6.区域文化:包括反映地方特色的文化典籍、文学艺术、建筑风格、 风俗习惯,也包括在长期历史积淀中形成的地方性社会意识、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 7.人口素质:即人口质量,由人口的体质状况、文化技术水平、道 德修养等方面构成。 8.适度人口:处于最大收益点的人口(一个国家或区域在任何时候 都存在一个经济的最大收益点,当劳动力超过或少于这个量时,

都会引起收益减少) 9.区域政策:区域政策是根据区域差异而制定以协调区域间关系和 区域宏观运行机制的一系列政策之和,在宏观层次上影响着区域发展。 10.区域竞争力:指一个地区在竞争和发展过程中与其他地区相比较 所具有的吸引、争夺、拥有、控制和转化资源,争夺、占领和控制市场以创造价值,为其人民提供福利的能力。 11.区域优势:就是指某个区域在其发展过程中,所具有的特殊有利 条件,由于这些条件的存在,使该区域更富有竞争能力,具有更高的资源利用效率,从而使区域的总体效益保持在较高水平。12.主导产业:主导产业是具有一定规模,能够充分发挥经济技术优 势,以技术优势改变生产函数并对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演进有强大的促进和带动作用的产业,是产业结构的核心内容和产业结构演化的中心。 13.区域规划:区域规划是指在一定地域范围内对未来一定时期的经 济社会发展和建设以及土地利用的总体部署。 14.区域发展战略:是指对区域整体发展的分析,判断而做出的重大 的、具有决定全局意义的谋划。 15.区域经济空间结构:是指在一定地域范围内经济要素的相对区位 关系和分布形式,它是在长期经济发展过程中人类经济活动和区位选择的累积结果。 16.土地:是指地球陆地表面上的由地貌、土壤、岩石、水文、气候

区域分析与规划练习题

区域分析与规划 一、填空题: 1、区域规划按规划区域属性分类:自然区区域规划、经济区区域规划、行政区区域规划 、社会区区域规划。 2、主导产业评判标准就竞争能力来书表现在:技术先进程度、产品质量水平、劳动生产率、市场占有率、利税效果。 3、区域优势的类型有:有形区域优势与无形区域优势、绝对区域优势与相对区域优势 、局部优势与全局优势、空间优势与时间优势; 4、主导部门的条件有:能有效地吸收新技术、具有高度的增长率、与其他部门有广泛而强烈的生产联系; 6、主导产业的判定标准,从对区域发展目标的贡献来讲,主要看:对相关产业的带动影响、对区域资源的有效利用、对区域就业的作用、增加价值、出口潜力、环境影响。 7、影响扩散效应(或反波效应)的因素 (1)增长极的推动型企业所隶属的主导部门的类型及其性质 (2)增长极的推动型企业为核心的工业综合体的规模大小 (3)增长极区位所在区域的区域条件(自然条件,经济,技术等社会条件) (4)区域决策系统的效率及各级管理部门的相应政策,措施的实施效果 8、区域规划的特点:综合性、战略性、地域性。 9、罗斯托的经济成长阶段论将人类社会发展划分成为六个阶段,这六个阶段是: ( 1 )、(传统社会阶段)、 (2)、(为起飞创造前提阶段)、 (3)、(起飞阶段)、 (4)、(向成熟推进阶段)、 (5)、(高额群众消费阶段)、 (6)、(追求生活质量阶段)。 10、规划工作的步骤有: (1)、(区域发展的现状调查与资料收集)、 (2)、(确定区域发展目标)、 (3)、(区域发展的课题与对策研究)、 (4)、(规划方案设计)、 (5)、(规划方案评估)、 (6)、(报批定案)等六个阶段。 11、区域发展战略研究着重解决的问题是: (1)、(战略目标)、 (2)、(战略重点)、 (3)、(战略方针)、 (4)(战略布局)、 (5)、(战略措施)。 12、土地需求量预测必须以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的需求以及影响土地利用的各种因素为依据,预测的方法很多,常用的有: (1)、( 平均增长法)、 (2)、(回归分析法)、 (3)、(用地定额指标法)。

区域分析与规划

区域:是一个空间概念,是地球表面上占有一定空间的、以不同的物质与非物质客体为对象的地域结构形式。 自然资源 :在一定的时间、地点条件下,能够产生经济价值,以提高人类当前和未来福利的自然环境因素和条件。特征:有限性、区域性、整体性、多用途性和社会性 区域经济:是指在社会劳动地域分工的基础上,随着经济发展而逐步形成的各具特色和以密切联系为基础的地域经济综合体。 技术进步:科学技术通过对客观世界认识的扩大与深化来改造自然,使之更好的地满足人类社会的物质和精神需求所取得的进化与革命。 科学含义是指技术科学和技术知识本身的发展和进步。 GDP: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范围内所有常驻单位生产活动成果的指标。GNP:指一个国家或地区范围内的所有常驻单位,在一定时期内实际收到的原始收入和价值。 绿色GDP:生态GDP,EDP,现行GDP扣除环境成本之后的国内生产总值。 国家竞争力:在一定的体制下,一国经济、政治、和文化等诸多要素在全球性国际竞争中相互结合而展现出来的一种综合性国家实力。 区域优势:某个区域在其发展过程中,具有的特殊有利条件,由于这些条件的存在,区域更富有竞争能力,有更高的资源利用效率,使区域的总体效益保持较高水平。 区域规划:对未来一定时间和空间范围内经济社会发展和建设所做的总体部署。 狭义上指一定地区范围内与国土开发整治有关的建设布局总体规划。 区域发展:一般是指在一定时空范围内所进行的以资源开发、产业组织和结构优化为中心的一系列经济社会活动 适度人口:地区在可以预见的时期内,利用该地的能源和其他自然资源及智力、技术等条件,在保证符合社会文化准则的物质生活水平条件下,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区域发展的新趋势:区域分工全球化的趋势更加明显;区域间竞争与合作并行不悖;可持续发展成为区域发展的主题。 区域研究的新动向:更新区域资源的观念;强调区域间关系的研究;重视区域创新环境的研究;确立可持续发展观。 自然资源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1)自然资源是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自然资源是区域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自然资源是区域生产发展的必要条件;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生产力水平的提高,自然资源的范畴在不断地扩大,但仍是区域生产力发展的物质基础。 (2)自然资源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自然资源数量多寡影响区域生产发展的规模大小;自然资源的质量及开发利用条件影响区域生产活动的经济效益;自然资源的地域组合影响区域产业结构 区域经济背景:①经济特色与经济地位②收入水平与消费观念③市场化水平④社会基础设施配置水平

《区域分析与规划 》课程实践指导书

《区域分析与规划》课程实践指导书 课程代号:21050140 总学时(或周数): 4学时 适用专业:2007级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地理科学 先修课程:自然地理学、经济地理学、城市地理学、地理信息系统 一、课程实践目的 《区域分析与规划》是一门应用基础型学科,具有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特征。《区域分析与规划》的基本理论和规律不但可以应用于城市规划、国土整治和区域规划等领域,而且也具备直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本实践的目的是使学生全面系统地了解和掌握区域分析的理论与区域规划的编制方法,充分认识区域经济活动的空间结构和特点,能够对各种区域经济现象与区域所处环境的关系进行科学分析,从而为后续课程学习打好坚实基础。 二、课程实践要求 根据本的学科特点和教学内容体系,本实践项目的基本要求: 1、领会有关区位分析与规划的基本理念,并能辩证地分析有关区域发展的现实问题。 2、能较熟练地阅读区域城镇体系规划图件,并初步具有评判规划结果的能力。 3、能将《区域分析与规划》的基本概念与基本原理,运用到实际中,通过调查区域发展条件及存在的问题,对区域发展提出自己的建设性措施。 4、掌握城镇体系规划编制的基本流程。 三、课程实践内容 (一)选择一个研究区域的城镇体系(中比例尺)进行区域的自然、经济、社会的调查(本次要求是全省九个设区市,全年段按各自所在的设区市为大组,进而可按4-5人为一小组,选择其中某一个县(县级市)域工作对象,全为城区的不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 (二)进行研究区的空间数据库建设 1、空间数据建立过程图

*

非农业人口指标 (三)专题地图显示与分析 1、专题图: ①《╳╳县域区位分析图》,②《╳╳县城镇化水平分布图》 ③《╳╳县城镇规模等级分级图》;④《╳╳县城镇中心度指数分布图》 ⑤《╳╳县城镇职能结构分布图》;⑥《╳╳县总人口密度分布图》; ⑦《╳╳县土地经济潜力分级图》;⑧《╳╳县城镇空间结构发展分布图》 ⑨《╳╳县交通网络规划分布图》 注意:除②、④、⑥、⑦图用GIS软件制图外,其余用CAD软件制图 2、专题分析 结合县域的自然、经济社会、环境等因素分析该县城镇化水平差异、城镇规模等级、城镇职能结构分异、人口分布差异、土地生产潜力分布、城镇空间结构发展趋势,指出当前的特点及原因,并根据可能的趋势规划未来城镇规模、职能、城镇空间结构的发展模式。 (四)实践成果 《╳╳县域城镇体系规模、职能、空间结构及交通网络专题制图及其分析》 组员:(指导老师:) 一、研究区城镇发展自然、经济、社会支撑基础分析 二、研究区城镇发展的现状分析 2.1 城镇的规模分布特征 2.2 城镇的职能分布特征 2.3城镇的交通及空间分布特征 三、城镇的发展战略分析 3.1城镇的经济发展战略分析 3.2城镇的空间发展战略分析 四、研究区城镇体系发展对策建议 4.1 城镇规模结构的构思 4.2 城镇职能结构的构思 4.3 区域交通网络构思 4.4城镇发展空间结构构思 4.5各类城镇建设的战略思想 参考文献 四、课程实践进度安排 根据教学日历安排,集中完成课程实践任务在本学期的第14周至17周,以学生课外自主完成为主,课堂只作方法性指导,具体安排如下表。

16秋川农《区域分析与规划学(本科)》

一、单选题(共 20 道试题,共 100 分。) V 1. 区域规划的具体目标不包括()。 . 经济目标 . 社会目标 . 平均指标 . 建设目标 标准答案: 2. 关于区域发展水平的量度,最常用的指标是()。 . 农业总产值 . 国民生产总值(GNP) . 工业生产总产值 . 农村社会总产值 标准答案: 3. 按国家统计局1985年10月制定的标准,()划分为第一产业。 . 工业 . 农业 . 服务产业 . 信息产业 标准答案: 4. 并于劳动地域分工,有五种经典的理论模式,其中大卫?李嘉图提出的是()。. 绝对优势说 . 相互需求论 . 地理分工论 . 比较成本说 标准答案: 5. 在工业化前期,()是区域经济的主导产业,一般都占整个经济的50%-80%。 . 农业 . 工业 . 商业 . 手工业 标准答案: 6. 中国的基础设施相对于经济发展水平而言是比较落后的,属于()发展的国家。. 随后型 . 滞后型 . 同步型 . 先行型 标准答案: 7. 确定评价指标的权重一般采用()。 . 长期趋势法 . 经验法 . 方差分析法 . 特尔斐法 标准答案: 8. 在国外基础设施建设实践中,美国属于()发展的国家。

. 超前型 . 平行型 . 随后型 . 同步型 标准答案: 9. 区域经济增长,简单地说是指区域产品和劳务总量的增长,即()的增长。 . 农业总产值 . 国民生产总值(GNP) . 工业生产总产值 . 农村社会总产值 标准答案: 10. 不能用()这一方法来预测土地需求量。 . 平均增长法 . 回归分析法 . 用地定额指标法 . 主成分分析法 标准答案: 11. ()是指在一定地域范围内对国民经济建设和土地利用的总体部署。 . 国土规划 . 土地规划 . 农业区划 . 区域规划 标准答案: 12. ()是指在一个区域或城市,从事某种产品的生产,其劳动生产率较另一个区域城市要高(或成本要低)。 . 有形区域优势 . 绝对区域优势 . 全局优势 . 空间优 标准答案: 13. 下面哪一种分析方法不属于区域分析方法()。 . 环境影响评价法 . 地理学的比较法 . 经济学的分析法 . 数学的模拟法 标准答案: 14. ()又称为区域增长过程的累积性模型。 . 输出基地模型 . 卡尔多-狄克逊-瑟尔沃尔模型 . 新古典增长模型 . 新剑桥增长模型 标准答案: 15. 影响旅游业规划布局的主要因素是()。 . 交通

区域分析与区域规划课后习题

区域分析与区域规划(第二版)课后答案 U1绪论 1、谈谈自己对区域概念的理解,简述区域的类型及其划分方法。 答:区域的概念:区域是一个空间概念,是地球表面上占有一定空间的,以不同物质与非物质客体为对象的区域结构形式。 区域的类型及其划分方法: ○1区域的概念划分:均质区、结节区○2区域的特性划分:整体性、结构性、动态性 2、我国当前区域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有哪些? 答:区域差距、发展与资源、地区间恶性竞争、区域合作不完善。 3、区域分析的主要内容是什么?试结合你自己熟悉区域举例说明。 答:(1)区域发展条件分析(自然、社会) (2)发展状况及存在的问题(经济分析)经济水平、阶段、产业结构 (3)发展方向机策略研究 4、谈谈你对区域发展、区域研究、区域科学三个概念及其间关系的认识。 答:区域发展是指一定时空范围内所进行的以资源开发、产业组织和结构优化为中心的一系列经济社会活动。 区域研究是以综合、全面的把握或理解某一特定区域的人类团体所创造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系统为目的的。他把区域作为复合系统来研究,在一定时间空间范围内整体的把握研究对象。 区域科学是用各种近代计量分析和传统区位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由区域或空间的诸要素及其组合所形成的差异和变化的分析入手,对不同等级和类型区域的社会经济发展等问题进行研究的应用学科。 关系:相互依存、互为因果、不可分割。区域发展是以人为主体,一协调区域内部和区域之间人地关系为目的,并最终为人类提供良好生存环境的一系列经济社会活动,具有目的性无限性可持续性。区域研究是源于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问题的探讨,是区域不断持续快速发展,人类社会不断进步所提出的客观要求。区域科学是一门研究人类活动区域的跨学科新兴科学,目的是探索一条更加科学的方法来开展区域研究,为区域发展及区域分析等提供可靠的理论基础。 U2区域发展的资源环境基础分析 1、简述生态环境与区域发展的关系 答:自然环境极其变迁对人类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同时也对人类文化产生着重大的影响,他是文化存在和发展的物质条件,生态环境问题也会制约区域的发展,区域发展是生态环境保护的前提。区域发展是生态环境保护的前提。改善生态环境是为了更好地促进区域发展,同时,区域发展也应该是建立在保护生态环境基础上的可持续发展。 2、什么是生态环境质量?简述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的内容与方法。 答:(1)生态环境质量:是指在一个具体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内生态系统的总体或部分生态因子的组合体对人类的生存及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的适宜程度。

川农《区域分析与规划学(本科)》18年9月在线作业

(单选题) 1: 下面哪一种分析方法不属于区域分析方法()。 A: 环境影响评价法 B: 地理学的比较法 C: 经济学的分析法 D: 数学的模拟法 正确答案: (单选题) 2: 在工业化前期,()是区域经济的主导产业,一般都占整个经济的50%—80%。A: 农业 B: 工业 C: 商业 D: 手工业 正确答案: (单选题) 3: ( )又可称为土地用途分区,是指以土地利用现状和土地资源的适宜性为基础,结合社会发展、国民经济和环境保护的需要,按土地利用方向的不同,将规划地区划分出不同的用地区域。 A: 土地利用分区 B: 土地利用布局 C: 农业用地分区 D: 工业用地分区 正确答案: (单选题) 4: 下面哪一个基础设施属于交通运输系统() A: 给水的水源工程 B: 燃气 C: 输水管理 D: 水运 正确答案: (单选题) 5: ()是指在一定地域范围内对国民经济建设和土地利用的总体部署。 A: 国土规划 B: 土地规划 C: 农业区划 D: 区域规划

正确答案: (单选题) 6: 下面哪一个不属于工业装备制造()。 A: 仪表制造 B: 重型机械制造 C: 机车制造 D: 电力设备与电器制造 正确答案: (单选题) 7: 在基础设施建设理论中,基础设施与其它国民经济部门按比例投资、共同发展称之为()。 A: 同步论 B: 滞后论 C: 超前论 D: 先行论 正确答案: (单选题) 8: ()属于可再生的自然资源。 A: 非金属矿 B: 化石燃料 C: 太阳辐射 D: 金属矿 正确答案: (单选题) 9: 下面哪一个不属于农业建设用地预测()。 A: 农村道路 B: 特殊用地 C: 谷场#3农田水利用地 正确答案: (单选题) 10: ()的核心是,社会经济客体大都在点上集聚,通过线状基础设施而联成一个有机的空间结构体系。 A: 增长极理论 B: 核心边缘理论 C: 点-轴渐进扩散理论

区域分析与区域规划考试重点

第一章 1. 区域概念:区域是一个空间概念,是地球表面上占有一定空间的、以不同的物质客体为对象的地域结构形式。 2. 区域特征:区域的整体性、区域的系统性、区域的动态性、区域的不重复性等 3. 新区域背景:知识化(知识经济、知识和信息);信息化(信息技术、信息经济、高新技术产业);全球化(全球经济、全球文化);生态化(可持续发展、生态文明、生态经济) 4. 新区域观: (1)区域空间观:区域空间有界但向外开放,高度易变; (2)区域资源观:知识、信息、人力资源、区域发展的机制、政策和政府服务效能等成为资源; (3)区域发展观:社会经济全面发展,生活质量和素质全面提高; (4)区域区位观:知识和信息区位成为主导; (5)区域市场观:有限干预的现代市场。 5. 区域特征、新区域背景和新区域观对“区域”概念理解的影响: 亲,本题请自由发挥! 6. 区域科学概念:区域科学是用各种近代计量分析和传统区位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由区域或空间的诸要素及其组合所形成的差异和变化的分析入手,对不同等级和类型区域的社会、经济发展等问题进行研究的一门应用学科。 7. 区域分析的概念:区域分析主要是对区域发展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背景特征及其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进行分析,探讨区域内部各自然及人文要素间和区域间相互联系的规律。 8. 区域分析的主要内容: (1)区域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分析 (2)社会与技术条件分析 (3)区域经济分析 (4)区域发展条件分析 第二章 1.区域发展的资源条件分析的内容:自然资源的量、质、地理分布与地域组合、开发利用方式与方向、开发利用效应 2.区域自然资源承载力:一个国家或地区的资源承载力是指在可预见的时期内,利用本地资源及其他自然资源和智力、技术等条件,在保证符合其社会文化准则的物质生活水平下所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 3.区域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的内容:生态环境调查、生态环境质量现状评价、生态环境影响分析与评价 4.生态环境补偿概念:指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利用的受益者支付代价,向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的辩护者提供补偿的一类社会经济活动。 第三章 1. 区域发展的社会条件分析内容: 1)区域文化背景与历史基础分析;文化传统与特色分析、历史沿革分析、重要经济社会事件的分析、区域发展动力的历史变化分析; 2)区域人口与劳动力分析:人口数量及结构分析,人口增长分析、人口质量分析、劳动力供应分析、人口分布迁移分析、适度人口与人口容量分析 3)区域政策与制度分析

区域分析与区域规划考试重点

第一章 1、区域概念:区域就是一个空间概念,就是地球表面上占有一定空间得、以不同得物质客体为对象得地域结构形式. 2、区域特征:区域得整体性、区域得系统性、区域得动态性、区域得不重复性等 3、新区域背景:知识化(知识经济、知识与信息);信息化(信息技术、信息经济、高新技术产业);全球化(全球经济、全球文化);生态化(可持续发展、生态文明、生态经济) 4、新区域观: (1)区域空间观:区域空间有界但向外开放,高度易变; (2)区域资源观:知识、信息、人力资源、区域发展得机制、政策与政府服务效能等成为资源; (3)区域发展观:社会经济全面发展,生活质量与素质全面提高; (4)区域区位观:知识与信息区位成为主导; (5)区域市场观:有限干预得现代市场. 5、区域特征、新区域背景与新区域观对“区域”概念理解得影响: 亲,本题请自由发挥! 6、区域科学概念:区域科学就是用各种近代计量分析与传统区位分析相结合得方法,由区域或空间得诸要素及其组合所形成得差异与变化得分析入手,对不同等级与类型区域得社会、经济发展等问题进行研究得一门应用学科. 7、区域分析得概念:区域分析主要就是对区域发展得自然条件与社会经济背景特征及其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得影响进行分析,探讨区域内部各自然及人文要素间与区域间相互联系得规律. 8、区域分析得主要内容: (1)区域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分析 (2)社会与技术条件分析 (3)区域经济分析 (4)区域发展条件分析 第二章 1、区域发展得资源条件分析得内容:自然资源得量、质、地理分布与地域组合、开发利用方式与方向、开发利用效应 2、区域自然资源承载力:一个国家或地区得资源承载力就是指在可预见得时期内,利用本地资源及其她自然资源与智力、技术等条件,在保证符合其社会文化准则得物质生活水平下所持续供养得人口数量。 3、区域生态环境质量评价得内容:生态环境调查、生态环境质量现状评价、生态环境影响分析与评价 4、生态环境补偿概念:指生态环境与自然资源利用得受益者支付代价,向生态环境与自然资源得辩护者提供补偿得一类社会经济活动。 第三章 1、区域发展得社会条件分析内容: 1)区域文化背景与历史基础分析;文化传统与特色分析、历史沿革分析、重要经济社会事件得分析、区域发展动力得历史变化分析; 2)区域人口与劳动力分析:人口数量及结构分析,人口增长分析、人口质量分析、劳动力供应分析、人口分布迁移分析、适度人口与人口容量分析 3)区域政策与制度分析 4)区域科技条件评价:科技人力资源、研究与发展经费、科技活动产出、高技术产业 2、适度人口概念:(二选一) (1)英国经济学家坎南:一个国家或区域在任何时期都存在一个经济上得最大收益点,当劳动力超过或少

区域分析与规划

第一章 1.区域:是一个空间概念,是地球表面上占有一定空间的、以不同的物质与非物质客体为对象的地域结构形式。 2.区域的基本属性:(简答) (1)区域是地球表面的一部分,并占有一定的空间。这些空间可以是自然的、经济的、社会的…. (2)区域具有一定的范围和界线。区域的范围有大有小,其界线往往具有过渡性。 (3)区域具有一定的体系结构形式。区域具有分级性或多级性、层次性。因而区域具有上下左右之间的关系。 (4)区域是客观存在的。区域是人们按照不同的要求、对象加以划分的,是主观对客观的反映。 3.区域科学之父“沃尔特.艾萨德” 4.关于区域科学的定义,瓦尔特.艾萨德《区域科学导论》(选择) 第二章 1.自然资源特征:(选择、简答) (1)有限性。自然资源的有限性是指自然资源的数量供应与人类不断增长的需求存在矛盾,即用经济学的观点看自然资源存在的稀缺性。 (2)区域性。任何一种自然资源在地球上的分布是不均衡的,无论在数量上或质量上都有显著的地域差异。 (3)整体性。每一个区域的各种自然资源要素彼此都有生态上的联系,形成一个整体,即自然资源生态系统。 (4)多用途性。大部分自然资源都具有多种功能和用途。 (5)社会性。自然资源上附加人类劳动是人类世世代代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结晶,是自然资源中的社会因素。 2.为何外部性?如何解决环境污染的外部性问题?(论述) (1)外部性就是经济主体为了实现自身利润的最大化或效用的最大化,但在实现这目的过程中,却有意或者无意地对与该活动无直接关系的个人或者组织造成了这样、或那样、有利或有害的影响。 (2)解决外部性最常用的办法是使外部效果内部化,针对区域生态环境问题,就是要促使生态破坏或环境污染成本的内部化。 解决环境污染的外部性问题有以下几种方法: ①政府的直接管制。对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的外部性进行直接干预,包括命令、控制、税收、法律手段、补贴、收费等。 ②市场力量,通过产权协商。在外部性的内部化中,政府应当做的只是重组产权而不是直接干预市场,只要有了设计适当的产权,就可以靠有关当事人的自愿协商或判断解决外部性问题。 ③政府和市场的结合,污染权的买卖。政府可以出售污染权给卖家,其得到的收入来改善环境质量。这样,通过供求规律、价值规律、竞争规律的相互作用,政府有效地运用了它们对环境这个商品的产权,价格机制将促成一个最佳的分配。 ④社会准则与良心效应。实际上,社会准则的内容(黄金律)和良心效应是依赖于社会机制的道德教育来解决外部性问题。 第三章 1.区域经济:就是一定范围内,以客观存在的地域单元为基础,按照劳动地域分工原则建立起来的具有区域特色的地域性国民经济。

区域分析与区域规划考试重点

第一章 1.区域概念:区域是一个空间概念,是地球表面上占有一定空间的、以不同的物质客体为对象的地域结构形式。 2.区域特征:区域的整体性、区域的系统性、区域的动态性、区域的不重复性等 3.新区域背景:知识化(知识经济、知识和信息);信息化(信息技术、信息经济、高新技术产业);全球化(全球经济、全球文化);生态化(可持续发展、生态文明、生态经济) 4.新区域观: (1)区域空间观:区域空间有界但向外幵放,高度易变; (2)区域资源观:知识、信息、人力资源、区域发展的机制、政策和政府服务效 能等成为资源; (3)区域发展观:社会经济全面发展,生活质量和素质全面提高; (4)区域区位观:知识和信息区位成为主导; (5)区域市场观:有限干预的现代市场。 5.区域特征、新区域背景和新区域观对“区域”概念理解的影响: 亲,本题请自由发挥! 6.区域科学概念:区域科学是用各种近代计量分析和传统区位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由区域或空间的诸要素及其组合所形成的差异和变化的分析入手,对不同等级和类型区域的社会、经济发展等问题进行研究的一门应用学科。 7.区域分析的概念:区域分析主要是对区域发展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背景特征及其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进行分析,探讨区域内部各自然及人文要素间和区域间相互联系的规律。 8.区域分析的主要内容:

(1)区域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分析 (2)社会与技术条件分析 (3)区域经济分析 (4)区域发展条件分析 第二章 1.区域发展的资源条件分析的内容:自然资源的量、质、地理分布与地域组合、幵 发利用方式与方向、幵发利用效应 2.区域自然资源承载力:一个国家或地区的资源承载力是指在可预见的时期内,利用本地资源及其他自然资源和智力、技术等条件,在保证符合其社会文化准则的物质生活水平下所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 3.区域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的内容:生态环境调查、生态环境质量现状评价、生态环 境影响分析与评价 4.生态环境补偿概念:指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利用的受益者支付代价,向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的辩护者提供补偿的一类社会经济活动。 第三章 1.区域发展的社会条件分析内容: 1)区域文化背景与历史基础分析;文化传统与特色分析、历史沿革分析、重要经济社会事件的分析、区域发展动力的历史变化分析; 2)区域人口与劳动力分析:人口数量及结构分析,人口增长分析、人口质量分析、劳动力供应分 析、人口分布迁移分析、适度人口与人口容量分析 3)区域政策与制度分析4)区域科技条件评价:科技人力资源、研究与发展经费、科技活动产出、高技术产业 2.适度人口概念:(二选一)

最新区域分析与规划43205

区域分析与规划 43205

区域分析与区域规划 1、区域的概念及其属性 概念:区域是一个空间概念,是地球表面上占有一定空间的、以不同的物质客体为对象 的地域结构形式。 属性:①地球表面的一部分,并占有一定的空间(三维)。这些空间可以是自然的、经济的、社会的……②具有一定的范围和界线。其范围有大有小,是依据不同要求,不同指标体系而划分出来的;其界线往往具有过渡性特征,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地带”(自然界区域界线有时是截然的,但大部分也是过渡性的)。③具有一定的体系结构形式。分级性或多级性、层次性。因而区域具有上下左右之间的关系(纵向的、横向的)。每个分区都是一个区域的组成部分。④区域是客观存在的。是人们按照不同的要求、对象加以划分的,是主观对客观的反映。 2、自然资源评价的内容有哪些 区域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数量、质量和组合特征,优势、潜力和限制因素,可能的开发利用方向及技术经济前提,资源开发利用与生态保护的关系等问题 3、对自然资源质和量的评价需要考虑哪些因素 量:①自然资源满足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当前需要量的程度,亦即自然资源在合适的开发利用强度下的服务年限。如大型铁矿山和钢铁厂通常需要有50 年左右的铁矿石资源保证。

②对远景区域社会经济发展与生产力布局需求量的保证程度,即预测资源的远景需求量 质:技术上的可能性、经济上的合理性(即利用资源所付出的代价为人们接受的程度)以及需求上的迫切性。并据此建立质量评价的标尺,并用此标尺来进行自然资源对一定生产部门适合程度的评价。 4、区域经济特色由哪些因素决定 ①区域差异和区域优势(区域差异可分为:自然差、位势差、趋势差) ②产业布局的指向性(产业布局的指向性:产业部门向能满足它主要要求的地区接近或靠近的倾向性。) ③劳动地域分工规律 ④区域利益 5、区域产业结构的组成 区域产业结构由主导产业、辅助产业和基础设施三部分组成。 注(主导产业是指几个地区比较,产值比其他地区高的产业。支柱产业是指一个地区产值最高的产业。) 6、区域市场化水平从哪几个方面对经济活动产生影响 一个区域的市场化水平可以从需求规模、市场层次结构、市场环境、市场意识等方面对经济活动产生影响。 ①市场对经济活动具有明显的导向作用,是促进区域优势发挥,增强区域产业化协作,促成区域具有个性特色的产业结构的重要因素。 ②市场规模直接影响到经济活动的持续以及经济合理性。 ③市场地域范围大小直接影响经济活动的类型与规模。

区域分析和区域规划题库

U1绪论 1、谈谈自己对区域概念的理解,简述区域的类型及其划分方法。 答:区域的概念:区域是一个空间概念,是地球表面上占有一定空间的,以不同物质与非物质客体为对象的区域结构形式。区域的类型及其划分方法: ○1区域的概念划分:均质区、结节区○2区域的特性划分:整体性、结构性、动态性 2、我国当前区域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有哪些? 答:区域差距、发展与资源、地区间恶性竞争、区域合作不完善。 3、区域分析的主要内容是什么?试结合你自己熟悉区域举例说明。 答:(1)区域发展条件分析(自然、社会)(2)发展状况及存在的问题(经济分析)经济水平、阶段、产业结构(3)发展方向机策略研究 4、谈谈你对区域发展、区域研究、区域科学三个概念及其间关系的认识。 答:区域发展是指一定时空范围内所进行的以资源开发、产业组织和结构优化为中心的一系列经济社会活动。区域研究是以综合、全面的把握或理解某一特定区域的人类团体所创造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系统为目的的。他把区域作为复合系统来研究,在一定时间空间范围内整体的把握研究对象。区域科学是用各种近代计量分析和传统区位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由区域或空间的诸要素及其组合所形成的差异和变化的分析入手,对不同等级和类型区域的社会经济发展等问题进行研究的应用学科。关系:相互依存、互为因果、不可分割。区域发展是以人为主体,一协调区域内部和区域之间人地关系为目的,并最终为人类提供良好生存环境的一系列经济社会活动,具有目的性无限性可持续性。区域研究是源于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问题的探讨,是区域不断持续快速发展,人类社会不断进步所提出的客观要求。区域科学是一门研究人类活动区域的跨学科新兴科学,目的是探索一条更加科学的方法来开展区域研究,为区域发展及区域分析等提供可靠的理论基础。 1、简述生态环境与区域发展的关系答:自然环境极其变迁对人类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同时也对人类文化产生着重大的影响,他是文化存在和发展的物质条件,生态环境问题也会制约区域的发展,区域发展是生态环境保护的前提。区域发展是生态环境保护的前提。改善生态环境是为了更好地促进区域发展,同时,区域发展也应该是建立在保护生态环境基础上的可持续发展。 2、什么是生态环境质量?简述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的内容与方法。答:(1)生态环境质量:是指在一个具体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内生态系统的总体或部分生态因子的组合体对人类的生存及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的适宜程度。2)内容:生态环境调查、生态环境现状评价和影响评价。(3)评价方法:指数法、模糊综合评价法、灰色关联分析法、景观生态学法 3、简述生态破坏经济损失估算的方法。答:(1)成本—效益分析是环境经济学的基本分析方法,是各种生态破坏经济损失评估方法的基础。目前与之相关的评估方法主要有直接市场法、替代市场法、实验评价法和成果参照法。 4、说明生态补偿的对象、补偿主体、补偿标准和补偿方式。答:(1)补偿对象: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的保护者(2)补偿主体:那些对生态环境造成影响的单位和个人,以及从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中获益的单位和个人,可将其分为三大类:政府补偿、市场补偿和社会补偿。(3)补偿标准:既切合实际又合理的生态建设的成本补偿,因时、地而异,因程度而异。(4)补偿方式:经济补偿(财政转移支付、基金、押金和执行保证金制)、非经济补偿(实物补偿、技术(智力)补偿、政策补偿)。 5、何为外部性?如何解决环境污染的外部性问题?答:(1)外部性:是指经济主体之活动,对于该活动无直接关系的他人或社会所产生的影响。外部性指的是私人收益与社会收益、私人成本与社会成本不一致的现象。(2)解决措施:外部效果内部化。政府的直接管制、基

区域分析与区域规划复习思考题、考试重点整理

第一章 1、区域规划所指的“区域”概念是什么其具有何特征 区域是一个空间概念,是地球表面上占有一定空间的、以不同的物质客体为组成要素的地域结构形式。 区域的基本属性: 区域是地球表面的三维空间 区域具有一定的范围和界线 区域具有整体性和结构性 区域是客观的,区界是主观的 2、均质区和结节区的特点 均质区(同质区或均一区):根据区域内部的同质性与外部的差异性划分,地理现象呈离散、均一性分布;若是多种特征存在,要依据区内各个要素的组合来确定均质区的存在。 结节区(极化区或枢纽区):按照地理事物过程及空间的相关性划分,以一个结节点(焦点)或节点体系为中心,通过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等方式对其周围地域(腹地)产生影响,结节点+腹地=结节区。 均质区内部的相关性更多地表现为一致性和同类性;结节区更强调联系性。 3、如何理解新的区域观 (一)新区域观的背景 1、知识化 知识和信息成为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首要资源。最突出的特征是高新技术产业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也在改造着传统产业。 2、信息化 信息化改变了传统的空间逻辑,打破了工业化形成的集中式生产模式,使集中与分散并存,“同时化”摆脱了交通的束缚。 3、全球化 全球化经济和全球文化使区域必须参与全球竞争,融入世界经济的大循环。 4、生态化 可持续发展已成为世界共识,未来的区域空间将成为生态化的空间。 (二)新区域观 1、区域空间观:对区域界线和区域形态的认识发生改变 新的区域空间是一个开放的空间、流动的空间和创新的空间;区域不仅仅是一个范围的概念,也是一个具有特殊内涵的实体的概念。 2、区域资源观:对资源类型和支配资源的认识发生改变 知识和信息等无形的非物质资源成为决定区域发展的关键要素,人力资源的重要性显着上升,区域发展的机制、政策环境、政府服务效能等区域发展的软环境,也成为一种重要的非物质资源而受到重视。对区域资源的支配能力成为区域竞争力的重要标志。 3、区域发展观:对发展理念、发展重点的认识发生改变 由单纯追求经济总量的增长逐步演变为以人为本的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4、区域区位观:区位要素、区位层次、区位模式、区位状态改变 知识和信息区位逐步成为主导区位要素,现代交通和通讯网络不断改变着不同区域的区位优势。 5、区域市场观:市场调节方式、市场形态、市场规制改变 逐步向有限干预的现代市场经济转变,市场壁垒逐渐消除。 第二章

区域分析与区域规划教学(doc 187页)

区域分析与规划(教学参考书) 前言 内容提要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区域的概念和区域划分 第二节区域研究与区域科学 第三节区域发展与区域研究 第四节区域规划与区域分析 第二章区域发展的条件分析 第一节自然资源 第二节人口与劳动力 第三节技术条件 第三章区域经济分析 第一节区域发展水平与发展阶段的分析

第二节区域产业结构分析 第三节经济活动的空间分析 第四章区域发展分析 第一节劳动地域分工与区域发展优势 第二节区域主导产业的确定 第三节区域产业结构的优化 第五章区域经济增长分析——经济学观点 第一节总增长模型 第二节输出导向的增长模型 第三节二元经济理论——发展中地区的增长极第四节经济增长因素分析 第六章区域规划及其发展 第一节区域规划的概念及内容 第二节区域规划类型 第三节区域规划的由来与发展

第四节区域规划的方法和程序 前言 从二次大战后以重建和恢复经济为中心的区域资源开发与生产力布局规划开始,60年代为解决区域发展不平衡的国土整治,70年代以协调人口、资源、环境和经济发展为目的的综合规划,到今天强调规划的可持续发展思想和全球经济一体化、信息化的要求,区域规划已成为各国各级政府进行生产要素优化配置,实现区域经济社会合理有序发展,实施政府对区域发展有效调控的重要手段和措施。 我国正处在经济发展新的历史时期,面临着人口众多、资源不足、基础欠强、环境脆弱、城市化加速和适应世界经济全球化与后工业化的多重压力,区域规划更显得迫切、重要。 区域规划是各相关学科共同的任务,而对以区域和空间为主要研究对象,以研究区域空间变化规律和区域空间各物质要素合理布局为中心的人文地理学来说,区域规划更是学科理论和实践的重要结合点与应用领域。当前,城市正在日益发挥强大的区域中心作用,并随集聚和辐射力的增强而呈现城市区域化的现象,因而,区域规划也成为城市规划专业重要教学和实践内容。据此,高等学校地理学教学指导委员会人文与经济地理学教学指导组确定,由南京大学负责,会同中山大学、西北大学共同编写区域规划教材。由于种种原因,从决定编写到完稿,历时三年。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