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南宋灭亡的原因700 年后终于找到了罪魁祸首

南宋灭亡的原因700 年后终于找到了罪魁祸首

南宋灭亡的原因700 年后终于找到了罪魁祸首
南宋灭亡的原因700 年后终于找到了罪魁祸首

南宋灭亡的原因,700 年后终于找到了罪魁祸首

中世纪温暖期时宋朝为何出现了严寒?

一、南宋宝佑五年的年底不太寻常在快要迎来春节的某个日子,临安市民们惊异的发现,西湖,竟然封冻了。那一天,是宝佑五年十二月戊子,公元1258 年1 月13 日。江南锦绣之地的西湖,居然因为一次结冰而被载入史册——某个不知名的史官在《宋史全文》卷三五里,写下了这样四个字:“西湖冰合”。对于现代人,见过类似场景的人也不多。近几年,哪怕只是结上薄薄的一层冰都能登上当地的报导成为大新闻,引得八方游客纷至沓来。冷如08 年南方冰雪灾害之时,西湖也只是在局部结了较厚的冰,仍保有较大面积的水域。据说1930 年、1977 年都能够在湖上溜冰,但也未听闻达到“冰合”的程度。2016 年初,北极点短暂突破零度引起的余波横扫中国大地,一波强烈的史诗级寒潮给人们留下深刻的记忆。但即便如此,西湖也只是结了一点点冰,聊表一下对于“史诗级寒潮”的微小“敬意。

二、长期以来,对古代气候的追踪只能在史书里寻觅刀笔之吏留下的蛛丝马迹这样的记录如果不是湮灭于战火与动荡,就是仅有只言片语,而且都是感性描述和物候记录,科学意义有限。幸运的是,随着地球科学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技术手段被运用到重建古气候的工作上去。当代的地球科学

工作者,已经可以综合运用石笋、树木年轮、冰芯、黄土沉积物、深海沉积物、深湖沉积物等生物和地质记录来恢复古代的气候规律。2013 年,由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出具的气候报告AR5 里,便首次加入了人类历史尺度的古气温重建,同时公布的还有相关的数值模拟。更为贴心的是,他们专门区分了不同的大洲。10 世纪,欧洲气候非常温暖;亚洲气候也较温暖。11 世纪,欧洲气候略有降温,但也算暖;亚洲气候同样降温,变得偏凉;12 世纪,欧洲气候先大幅降温,中后叶快速升温;亚洲气候早期中幅降温,中后叶中大幅升温。13 世纪,欧洲和亚洲都在降温,而且都在中叶发生过显著的降温事件:大约就是13 世纪五十年代的某个时候。14 世纪,欧洲缓慢升温,亚洲快速升温。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史书中的描述与整体重建的古气候可能有冲突,这是因为气候快速变化的时期,上下波动也会十分剧烈,而史书的感性描述无法剔除剧烈波动的影响。还需要注意的是,这里的数据只是“亚洲”这个地理区域的整体性,在局部可以出现细节的波动甚至不同。受采样地区和数据的影响。所以,本问题前半句描述不成立——欧洲和亚洲在10 至14 世纪的温度趋势,其实是一样的,并不存在欧洲在10-14 世纪温暖,亚洲在12-15 世纪降温——而且哪有这么比的……欧洲在12-15 世纪还不也是总体降

温趋势,只是细节不同而已。但是,为什么13 世纪中叶开

始突然变冷?为什么1258 的临安那么冷?

三、科学家们觉得,他们近几年应该锁定了凶手每年的降雪,都会携带那一年空气里的尘埃与气体,在冬天降落,然后化掉。但在一些下的雪比化的雪多的角落,上一个冬天降下的雪,会用一年的时间堆积、挤压成冰,成为下一个冬天到来时的“地表”——格陵兰冰盖和南极冰盖。于是,就有这么一群人,拉着各种钻井设备躲在南极和格陵兰岛的冰天雪地里。他们四处钻孔打井,从冰盖里取出一根根冰柱子,然后把它们拉进专门的低温实验室冻起来。利用冰芯里封存的气泡和灰尘,科学家们可以做很多工作。其中有一项,就是分析尘埃中的硫酸盐含量。当科学家们逐渐建立起历史时期大气硫酸盐含量曲线时,发现了许许多多的峰值,其中,也包括1258 年的一个峰值——它是南极洲和格陵兰岛位

列第二的硫酸盐含量。

四、这些大气硫酸盐尘埃的峰值,是古代火山喷发的结果2010 年5 月,冰岛的一场火山大爆发重创了整个欧洲的航空业,一度导致大量乘客滞留欧洲各地的机场,引发了不小的麻烦。2011 年,冰岛的Grimsvotn 火山又发生了一次剧烈的喷发。火山尘埃冲破云霄,冲破12 英里(约19.2km),直达平流层。火山喷发是唯一可以将大量灰尘送入平流层的地表自然活动——核弹洗地这种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娱

乐活动不在此列——这些细小的火山灰会在缺少大气活动

的平流层里停留很久,形成弥漫全球大气的尘埃层。就像给地球打了一把遮阳伞一样,将相当一部分太阳能量怼回去。同时,它们的徐徐降落也会在全球的大气降尘里露出马脚。这便是大家很熟悉的核冬天效应——在这里也叫火山冬天

效应。根据火山爆发指数(VEI,V olcanic Explosivity Index )的不同,火山活动喷发的物质体积呈指数变化,对地球造成的降温能力也各不相同。2011 年看似凶猛的这次喷发,VEI 指数仅仅是4而已——人畜无害的级别。从6 级往上,大约就开始对当年的气候有所影响了。1991 年爆发的皮纳图博火山,在当年和次年引起了世界范围的气候异常。引起1816 年全球凉夏的坦博拉火山爆发是个VEI 指数为6.9~7的大爆发,光荣地成为人类有观测记录以来规模最大的火山爆发。看谁能抛射更多的尘埃(火山灰)进入平流层。根据这一点,科学家们建立了一个新的指数:全球火山气溶胶(辐射)强迫(单位W/m^2,是不是很眼熟?)虽然没有看到1257 年火山喷发物体积的数字,但1257 年的那次火山喷发对太阳辐射的减弱能力大大超过坦博拉火

山喷发——如果说坦博拉火山带来了全球凉夏,那么1257 年的火山爆发让西湖在来年一月结个冰,看起来很轻松愉快嘛。

五、找到了作案证据,但谁是凶手呢?2015 年,一个研究团队宣布,他们终于找到了这个人类文明史上最强烈喷发

(至少他们和相当一批科学家这么认为,但似乎 5 世纪的那几次也不差)的所在地。印度尼西亚,Lombok 岛,Rinjani 火山,Samalas 大爆发。但别误会——1257 年爆发形成的,是一个小火山背后的巨型圆坑。这是一个南北长约 5.5km,东西长约8.5km 的巨型破火山口(caldera,你要是了解美国的黄石火山,应该对这个词不陌生)。破火山口东侧是Rinjani 火山主峰,高约3600m。这次巨大的爆发大约发生在1257 年春末或夏季,炸掉了Rinjani 火山的顶。落在火山周围的火山碎屑物,大约是1815 年坦博拉火山周边降落物的 2 倍,而它抛射进平流层的物质也自然比坦博拉火山多得多。在VEI 指数上,研究者将它投在7 的区间里,把坦博拉火山放在 6.9 的位置上。

六、就这样,1257 年的那个夏天,一个幽灵又一次笼罩了全球这个幽灵从Salamas 大爆发的巨响中再次苏醒,从大洋洲扶摇直上,飘到亚洲,飘到中东,飘过地中海,飘到欧洲。飘到格陵兰,也飘到南极洲。它放出熔岩,蹂躏万物;它掀起海啸,收割生命;它降下酸雨,破坏收成;它带来减产,散播饥馑;它遮蔽阳光,带来凛冬。它为南国带来路边冻骨,将北国的马刀磨得锋利;它促成战争,毁灭王朝。它从6 世纪的三次强烈火山爆发里走来,在13 世纪中叶给临安市民带去西湖冰合,又在15 世纪中叶再临人间。南宋的气温,就这样在1257 年的春夏之交被一场万里之遥的火

山大爆发拉下了水。然后非常不巧的赶上了一段持续数十年的太阳辐射水平下降阶段,火山因素和太阳因素的强强联手,终于让全世界于13 世纪后半叶至14 世纪初得了一场重感冒。

七、蒙哥汗生命里最后的远征1258 年的那个凉凉的秋天,蒙哥汗策马扬鞭,驰骋向南。大汗并不知道,遥远的临安城下,西湖竟在半年前冰封过。他只知道,北地的上个冬天不太好过——牲畜死伤甚多,百姓损失惨重,下个冬天还不知道会不会那么难熬,听说北边现在又已经冷得不行了。一些小部族去年冬天过的很惨,现在正陆陆续续往南寻找新的草场和过冬地,下面才报告上来一大批小冲突……北境不太平啊!主力都在南方和西部,北边这时候千万别出什么乱子才好。看来是时候赶紧结束南方战事,回北边稳定一下边疆了。打了几十年,竟然打成了消耗战。包围圈已经形成,是时候开始决战了。这一次,我要亲征——亲率主力,速战速决。“再说了,北边冷死个求了,老子要去南方过冬。”

八、南宋的旗帜,在寒风中从临安城头降下至元十三年正月(1276 年),临安城内一片死寂。西子湖畔,残垣断壁,尸横遍野。已经没有什么人在意,这是西湖连续多少年封冻了。或者,曾经在意过的人早已不在这里,而在这里的人并不在意。朔风呼啸,雪花落在北境骑士的铠甲与刀剑上。征服者的马蹄,从混着血污的雪地上踏过。不断有部族从北

境南迁。自大汗死后,南迁流民早已数不胜数。他们赶着牛羊,拖家带口越过长城。没有人胆敢阻拦,只能任由他们自己找地方安顿下来。好在终于打下了临安和江南,至少明年的口粮暂时不会缺了。忽必烈不会知道,如果不是从大汗死后开始的连年的寒冷,他的敌人不会这么快就耗尽国力,宣告败亡。也许,他这个征服者,还要晚上几十年才能站在雪后断桥边,欣赏这片合冰西湖吧。可是历史没有如果。南宋终究还是在寒冷的13 世纪后期宣告败亡。凛冬已至。九、地质历史没有如果,太阳活动也没有如果谁会想到,从南极洲脱离下来的澳洲板块,竟然是让1258 年的临安城迎来寒冬的罪魁祸首?谁会想到,遥远印度尼西亚孕育的一座火山,竟然把全世界一脚踹进了人类文明史上最严重的一次火山冬天?谁会想到,正好紧随在火山喷发之后的一次太阳周期性萎靡,竟然大大加重了Salamas 大爆发的火山冬天效应。又有谁会想到,这两个分别来自地球内部和太阳内部的洪荒之力,竟然影响着这个星球上王朝的兴替。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6课 北宋的政治

第6课北宋的政治 一.选择题 1.“朕选儒臣干事者百余人,分治大藩(节度使辖区),即使他们都贪浊,也不及武臣一人为害之大。”材料中宋太祖这一举措() ①造成重武轻文的局面②增强了军队作战能力 ③导致官僚机构的膨胀④有利于士人受到尊重。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邵阳市志》载,1225年,理宗赵昀登基,用年号命名其曾领防御使的封地,并升邵州为宝庆府,宝庆之名始于此。据此判断,邵阳被称为“宝庆”是在() A.汉代 B.唐代 C.宋代 D.元代 3.“黄袍加身”、“陈桥兵变”跟中国历史上哪位皇帝有关() A.唐太宗B.宋太祖C.宋太宗D.明成祖 4.五代政权中,他被称为“五代第一明君”,堪称照耀黑暗时代的一颗璀璨明星,他的努力为结束全国分裂割据的局面奠定一定基础。“他”是() A.朱温 B.李煜 C.赵匡胤D.柴荣 5.朱熹说:“本朝鉴五代藩镇之弊,遂尽夺藩镇之权。兵也收了,财也收了,赏罚刑政,一切收了。”这段话说明() A.中央集权得到进一步加强 B.地方政府进一步收回财权 C.政治和儒家思想紧密结合 D.藩镇割据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 6.宋太祖为防止宰相权力过大,采取_____的办法,削弱相权() A.分化事权 B.减少数量 C.限制自由 D.使用亲信 7.宋太祖取得政权的方式是﹣() A.割据军阀进行叛乱 B.少数民族入主中原 C.朝中大将发动兵变 D.皇族内部争夺皇位 8.在宗法观念盛行的封建社会,姓氏也有贵贱之分。“赵”姓并不是中国最大的姓氏 但在《百家姓》中却排序第一,由此可推断出该作品可能出现在() A.西周 B.汉C.唐朝 D.北宋

9.以下不属于宋太祖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措施是() A.派文官担任地方长官B.各州府设通判 C.削弱相权 D.镇压黄巢起义 10.五代十国时期,北方五个政权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A.后唐、后汉、后晋、后梁、后周 B.后周、后梁、后唐、后晋、后汉 C.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 D.后晋、后梁、后唐、后周、后汉 11.五代十国的分裂割据局面,实质上是() A.汉族政权与少数民族政权的并立 B.黄河流域封建政权的频繁更迭 C.阶级矛盾的严重激化 D.唐末藩镇割据的延续和扩大 12.宋太祖设置通判的主要目的是() A.分解宰相权力 B.把地方财赋收归中央 C.分散知州权力 D.防止武将专横跋扈 13.刚上完历史课,小明把一件黄色的夹克衫披在小亮的身上,同学们笑了,说:“你要政变啊!”你能判断出同学们模仿的是历史上的哪一幕() A.靖康之变 B.陈桥(驿)兵变C.玄武门之变D.葵丘会盟 14.宋朝武将受到多方面的牵制,而文臣担任中央和地方要职,体现了宋朝的政策是() A.休养生息政策 B.重文轻武政策 C.重武轻文政策 D.对外开放政策 15.下列对宋代历史特点的描述,正确的是() A.经济发达但文化上并不繁荣 B.科技发达但政治上并不强大 C.军事强大但科技上并不先进 D.政治强大但经济上并不发达 16.北宋初年,宋太祖加强中央集权主要是吸取了哪一历史现象的教训() A.陈桥驿兵变B.唐朝后期藩镇割据 C.唐末农民战争 D.五代政权的频繁更替 17.隋唐时期是我国历史上繁荣与开放的时期,使我国封建社会达到顶峰。此后出现了国家分裂、政权并立的() A.秦汉时期 B.南北朝时期C.五代十国时期 D.宋元时期

北宋灭亡的原因

北宋灭亡的原因 对导致宋朝319年的兴衰到最后灭亡的原因,进行分析总结,归纳起来原因有: 一、统治者的无能。宋徽宗就是一个不学无术,丝毫没有治国之本的野心,只知道贪图享乐。王安石的变法虽然说没有在根本上解决在制度上的问题,但是作为最高统治者的宋朝皇帝毫无进取心,也没有高明的国家治理策略和国家发展战略,只求自保,能坐稳朝庭。国家逐渐失去凝聚力,民心、士气逐渐低落。在国防上,朝廷自始至终没有明确的军事战略作指导。连年战争失利,耗费大量钱财,岁岁进贡,加重了人民的负担,社会矛盾激化,导致农民起义不断爆发,也大大损耗国家实力。 二、贪官污吏当道。宋朝时期,奸臣、贪官层出不穷,他们有的阴险奸诈、谄上媚下、挑拨离间,有的专权擅国、陷害忠良、投降乞和,有的荒淫奢侈、误国害民。终此整个宋朝,贪官、奸臣不断,奢靡之风盛行。宋仁宗时期宋朝经济、文化发展达到最高水品,此后连年下滑,在奸臣贪官把权自重下,宋朝逐渐走向衰落。 三、过重的徭役赋税。宋朝是我国历史上税收名目最多的朝代之一。正税之外,朝宋地方政府往往以各种方式和名目“增税”,想尽办法从老百姓身上榨取,各地增税的形式不一,各地方政府的法外加税更是多不胜举!几乎无事不税、无物不税。在宋朝,由于中央榨取地方太过,促成地方再去压榨民间,各地方设臵各种名目的苛捐杂税,花样之繁、负担之重,在中国历史上位列前茅。同时,不严谨的财政

管理制度,也让许多地方官员趁机贪污腐化,鱼肉百姓。 四、军队建设缺陷。由于“重文轻武”的指导思想,武将、士兵虽然待遇很好,但没有明确的军功奖励,士兵、武将几乎没有升迁的希望,军队地位下降。由于没有良好的管理措施,没有严格、系统的作战训练,没有协同作战的意识,军队反应迟钝,效率低下。士兵素质差,单兵作战能力低下。多数士兵参军是为了谋生,灾民、流民、甚至市井流氓无赖充斥其间,还有很多冒名吃空饷的。在一个缺少严格军事训练、军队纪律的环境下,禁军的士气不高,实际战斗力很低。 五、高度中央集权制。高度集中的建立集权的中央统一控制军权导致了一些问题不能灵活变通。下达命令变得迟钝,这就不像唐军制,虽然唐朝灭亡,但是没有出现地方乱成一锅粥的地步,所以一个军队必须要有一个统一的调度问题。还有就是北宋因为敌强大而盲目的扩充军队,财政却无法支持这么庞大的军队,兵因吃不饱而从商,造成军队没有战斗力。最后还因为横征暴敛而起义,处在这样一个内忧外患的环境,想不灭亡都有点困难。

南宋灭亡的原因700 年后终于找到了罪魁祸首

南宋灭亡的原因,700 年后终于找到了罪魁祸首 中世纪温暖期时宋朝为何出现了严寒? 一、南宋宝佑五年的年底不太寻常在快要迎来春节的某个日子,临安市民们惊异的发现,西湖,竟然封冻了。那一天,是宝佑五年十二月戊子,公元1258 年1 月13 日。江南锦绣之地的西湖,居然因为一次结冰而被载入史册——某个不知名的史官在《宋史全文》卷三五里,写下了这样四个字:“西湖冰合”。对于现代人,见过类似场景的人也不多。近几年,哪怕只是结上薄薄的一层冰都能登上当地的报导成为大新闻,引得八方游客纷至沓来。冷如08 年南方冰雪灾害之时,西湖也只是在局部结了较厚的冰,仍保有较大面积的水域。据说1930 年、1977 年都能够在湖上溜冰,但也未听闻达到“冰合”的程度。2016 年初,北极点短暂突破零度引起的余波横扫中国大地,一波强烈的史诗级寒潮给人们留下深刻的记忆。但即便如此,西湖也只是结了一点点冰,聊表一下对于“史诗级寒潮”的微小“敬意。 二、长期以来,对古代气候的追踪只能在史书里寻觅刀笔之吏留下的蛛丝马迹这样的记录如果不是湮灭于战火与动荡,就是仅有只言片语,而且都是感性描述和物候记录,科学意义有限。幸运的是,随着地球科学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技术手段被运用到重建古气候的工作上去。当代的地球科学

工作者,已经可以综合运用石笋、树木年轮、冰芯、黄土沉积物、深海沉积物、深湖沉积物等生物和地质记录来恢复古代的气候规律。2013 年,由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出具的气候报告AR5 里,便首次加入了人类历史尺度的古气温重建,同时公布的还有相关的数值模拟。更为贴心的是,他们专门区分了不同的大洲。10 世纪,欧洲气候非常温暖;亚洲气候也较温暖。11 世纪,欧洲气候略有降温,但也算暖;亚洲气候同样降温,变得偏凉;12 世纪,欧洲气候先大幅降温,中后叶快速升温;亚洲气候早期中幅降温,中后叶中大幅升温。13 世纪,欧洲和亚洲都在降温,而且都在中叶发生过显著的降温事件:大约就是13 世纪五十年代的某个时候。14 世纪,欧洲缓慢升温,亚洲快速升温。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史书中的描述与整体重建的古气候可能有冲突,这是因为气候快速变化的时期,上下波动也会十分剧烈,而史书的感性描述无法剔除剧烈波动的影响。还需要注意的是,这里的数据只是“亚洲”这个地理区域的整体性,在局部可以出现细节的波动甚至不同。受采样地区和数据的影响。所以,本问题前半句描述不成立——欧洲和亚洲在10 至14 世纪的温度趋势,其实是一样的,并不存在欧洲在10-14 世纪温暖,亚洲在12-15 世纪降温——而且哪有这么比的……欧洲在12-15 世纪还不也是总体降 温趋势,只是细节不同而已。但是,为什么13 世纪中叶开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8课 金与南宋的对峙》练习题及答案

金与南宋的对峙 第8课金与南宋的对峙 课前自主预习 知识点1 女真族的崛起 1.女真统一:女真族我国古老的民族之一,居住在黑龙江流域和长白山一带,过着游牧渔猎的生活。11世纪末,完颜部的首领阿骨打进一步完成了女真各部的统一。 2.女真建国:1115年,阿骨打正式建立女真政权,国号大金,他就是金太祖。

3.发展壮大:金太祖模仿中原王朝制度,改革女真部落军政体制,颁行女真文字,发展生产,女真势力迅速壮大。 知识点2 金灭辽及北宋 4.金灭辽 ( 1 )背景:正当女真崛起之时,辽和北宋的统治却是危机重重,统治者腐败无能,人民不断起义。当金军攻占了辽的一些地区后,北宋朝廷想借金的势力收复被辽占领的失地,于是遣使与金联系,双方订立盟约,相约夹攻辽朝。 ( 2 )概况:北宋出兵伐辽,被辽军打得大败。而金军势如破竹,相继攻占辽的都城和许多地区。1125 年,辽被金灭亡。 5.金灭北宋 ( 1 )背景:金在与北宋联兵攻辽的过程中,看到了北宋政治上的腐败和军事上的无能,于是在灭辽后发动了对宋的战争。 ( 2 )概况:面对金军的强大攻势,宋徽宗、宋钦宗无心抵抗,只想着妥协求和。1127年,金军攻破开封,北宋灭亡。 知识点3 南宋的偏安 6.南宋建立:北宋灭亡后,宋钦宗的弟弟赵构登上皇位,赵构就是宋高宗,后来定都临安,史称南宋。 7.岳飞抗金 ( 1 )背景:南宋初年,金军几次大举南下,南宋军民奋起抵抗。 ( 2 )概况:岳飞等抗金将领率军北伐,从金军手中收复许多失地。岳飞统率的“岳家军”在郾城大败金军主力,并乘胜追击,迫使金军后撤。 ( 3 )结果:宋高宗和权臣秦桧害怕抗金力量壮大,危及他们的统治,便向金求和,下令岳飞班师,并以“莫须有”的罪名杀害了岳飞。 8.宋金议和 ( 1 )内容:南宋向金称臣,并给金岁币,双方以淮水至大散关一线划定分界线。 ( 2 )影响:宋金对峙局面形成。后来,金迁都燕京,改名为中都。南宋统治者满足于现状,偏安江南一隅。

人教部编版七下历史第8课金与南宋的对峙教案

第8课金与南宋的对峙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了解金国的建立,以及灭亡北宋的史实;南宋的建立概况,岳飞抗金,宋金议和及对峙局面的形成。 过程与方法:正确看待各民族政权并立对峙的关系,学会评价岳飞,掌握正确评价历史人物的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习岳飞抗金的史实,引导学生树立民族团结的意识。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女真建立金和岳飞抗金。 教学难点:如何评价岳飞?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北宋灭亡后,康王赵构南渡,又在南方重新建立了宋朝,史称南宋。从此,南宋和北方的金朝进入了南北对峙的局面。那么。南宋和金朝之间又发生了怎样的故事,我们今天就来学习新的内容。 讲授新课: 一、女真族的崛起 (多媒体出示问题:金建立的基本情况)学生结合课本自行寻找答案 辽与女真关系:辽宋时期,女真族受辽的控制和压迫。阿骨打统一女真各部后,实力增强,12世纪初,阿骨打起兵把辽打的节节败退。 女真政权建立:1115年,阿骨打正式建立女真政权,国号大金,阿骨打就是金太祖。 改革措施 金的发展:金太祖模仿中原王朝制度,改革女真部落军制,颁行女真文字,发展生产,女真迅速发展壮大。 二、金灭辽及北宋 金灭辽:北宋和金订立盟约,相约夹击辽,北宋失利,1125年金灭辽。 问题探究:为什么金灭辽后会灭掉北宋?(学生结合材料自行思考) 教师总结:由于金和北宋联合过程中,看到了北宋政治上的腐败和军事上的无能。认为北宋实力弱小,不足为惧。1127年金灭北宋。 三、南宋的偏安 南宋建立:1127年,赵构(宋高宗)登上皇位,定都临安,史称南宋。 岳飞收复失地:南宋初年,金军南下,岳飞率军北伐,收复许多失地。岳家军在郾城大战中打败金军,有望收复中原。 (引导学生阅读课本,归纳总结岳飞抗金的功绩) 岳飞被杀原因:宋高宗和秦桧害怕抗金势力强大,危及他们的统治,向金求和,以莫须有的罪名杀害了岳飞。 问题探究:如何正确评价岳飞

人教七年级下册历史(2016部编版)教案:8金与南宋的对峙

《金与南宋的对峙》 本课主要学习女真政权的崛起及金朝变革、金灭辽与北;岳飞抗金斗争是本课进行思想教育的好素材,教学中可;本课内容与上节内容紧密联系,教学时要进行知识的归纳。 【知识与能力目标】 1、金国的建立,以及灭亡北宋的史实; 2、南宋的建立,岳飞抗金,宋金议和及对峙局面的形成; 【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学习和思考各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和战关系,正确认宋金议和对民族间和平与发展所起的作用,培养学生辩证的认识和思考问题的能力; 2、补充岳飞的相关史料,引导学生进行正确评价岳飞。通过对民族战争性质的分析,培养正确评价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通过学习,使学生从南宋高宗和秦桧的所作所为得出正确的人生观。; 2、通过进一步对岳飞事迹的了解,加深对岳飞的崇敬之情。 【教学重点】 金的建立和岳飞抗金 【教学难点】 金军轻而易举地灭掉北宋,但未能灭掉南宋和宋金对峙局面的形成 如何评价岳飞。 多媒体课件 【导入新课】 ◆ 教材分析 ◆ 教学目标 ◆ 教学重难点 ◆ ◆ 课前准备 ◆ ◆ 教学过程

同学们,你们看过最新的《射雕英雄传》吗?郭靖的憨厚,杨康的狡黠是不是依然让你印象深刻。郭靖和杨康这两个帅哥的名合起来是“靖康”。郭靖和杨康的名字是道长丘处机为让后人铭记“靖康之耻”而起的。那么,“靖康之耻”是怎么回事?金和宋到底什么关系呢?同学们,请看第8课。 【新课讲授】 一、女真族的崛起 1、你能根据材料和画像的服装猜出他们生活在哪里?过着怎样的生活? 俗勇悍、喜战斗,耐饥渴苦寒,骑马悬崖上下如飞,济江河不用舟楫,伏马而渡。——《大金国志》 女真不满万,满万不可敌!——耶律阿保机 总结:女真人居住在黑龙江流域和长白山一带,过着游牧、渔猎的生活。 2、大金政权的建立: 建立时间:1115年 建立者:完颜阿骨打(金太祖) 探究一:金作为一个后起的少数民族政权,发展壮大的原因是什么?从中,我们可以得到什么启发? 原因:金太祖模仿汉制,改革军政体制,发展生产,势力壮大。 启发:这也说明善于学习,善于改革才能使国家永葆青春活力,再次从历史的角度印证了我国今天实行改革开放的英明决策是正确的。 二、金灭辽及北宋 1、概况:1125年,金灭辽 1127年,金灭北宋 靖康之变: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次著名事件,发生于北宋宋钦宗靖康年间(公元1126—1127年)因而得名。靖康二年四月,金军攻破东京(今河南开封),俘虏了宋徽宗、宋钦宗父子及大量赵氏皇族、后宫妃嫔与贵卿、朝臣等三千余人,押解北上,东京城中公私积蓄为之一空。 探究二:据材料分析北宋灭亡的重要原因是什么?你有什么启发? 材料一女真族是我国古老的民族之一,居住在黑龙江流域和长白山一带,过着游牧渔猎的生活。辽宋时期,女真族受辽的控制和压迫......11世纪末,完

2020年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8课 金和南宋的对峙导学案(答案不全)

课题:第8课金与南宋的对峙 知识与技能:女真族的崛起;金灭辽及北宋的时间与原因;岳飞抗金与南宋的偏安。 过程与方法:指导学生回答北宋灭亡的原因;以培养学生从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多角度地分析,理解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对岳飞抗金进行正确评价,提高历史评价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岳飞抗金斗争,符合广大人民利益,是正义的斗争,永远受到人民的尊敬。秦桧投降卖国,陷害忠良,永远受到人民的谴责。 重难点预测: 重点:金灭辽及北宋;岳飞抗金。 难点:北宋灭亡原因和对岳飞抗金的评价。 学习过程: 个性备课:【快乐元素】(多媒体展示岳飞的《满江红》,学生齐诵。提问“靖康耻”指什么事件? 岳飞抗金情况怎样?怎样看待岳飞抗金?设疑激趣,导入本课学习。) 【自主学习】(学生阅读教材,掌握下列史实,在书上划线标注) 一、女真族的崛起 1、女真族居住在黑龙江流域和长白山一带,过着游牧渔猎的生活。11世纪末,完颜部的 首领进一步完成了女真各部的统一。 2、金朝建立:_____年,阿骨打正式建立女真政权,国号______,他就是______。他模仿 中原王朝制度,改革女真部落______体制,颁行女真文字,发展生产,女真势力迅速壮大。 二、金灭辽及北宋 1、辽灭亡:北宋出兵伐辽,被辽军打得大败。而金军却势如破竹,相继攻占辽的都城和许 多地区。______年,辽被金灭亡。 2、北宋灭亡:面对金军的强大攻势,宋徽宗、宋钦宗无心抵抗,只想着妥协求和。______ 年,金军攻破______,北宋灭亡。 三、南宋的偏安 1、北宋灭亡后,宋钦宗弟弟登上皇位,他就是宋高宗,后来定都_______,史称 ________。 2、南宋初年,金军多次南下,南宋军民奋起抵抗,抗金将领_______多次率军北伐,他统 帅的_______在大败金军主力。但宋高宗和奸臣______却下令班师,并以_________ 的罪名杀害了他。 3、宋金和议:宋金达成和议,南宋向金称臣,并给金岁币,双方以淮水至一线划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第8课 金与南宋的对峙 同步测试题(含答案)

七年级历史(下)第8课金与南宋的对峙同步测试题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座号: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 大金政权的建立者是女真族杰出少数民族政治家() A.阿骨打 B.阿保机 C.铁木真 D.努尔哈赤 2. 12世纪强大起来的金政权,先后灭掉了哪两个政权() A.西夏、南宋 B.辽、北宋 C.辽、西夏 D.北宋、辽 3. 辽和北宋灭亡的共同原因是() A.长期遭受外族的民族压迫 B.被农民起义推翻 C.外戚、宦官专权 D.政治腐败 4.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岳飞的《满江红》中的“靖康耻”与下列哪一历史事件有直接联系() A.金灭北宋 B.澶渊之盟 C.辽宋战争 D.元灭南宋 5. 下列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契丹国建立②辽的灭亡③靖康之变④金的建立 A.①②③④ B.①④②③ C.③④①② D.②③④① 6. 南宋王朝的第一位皇帝是() A.宋徽宗 B.宋钦宗 C.宋高宗 D.宋真宗 7.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当汴州。”诗中的“杭州”和“汴州”,分别是南宋和北宋的都城() A.临安和东京 B.南京和北京 C.东京和西京 D.建康和燕京 8. 下列战役由岳飞指挥的是() A.东京保卫战 B.收复建康 C.黄天荡战役 D.郾城大捷 9. 如图是某班同学为历史故事会搜集的材料, 由此判断他要讲述的是() A.蒙恬北击匈奴 B.张骞出使西域 C.岳飞抗金 D.文天祥抗元 10. 岳飞的抗金事迹,数百年来一直被民众传颂,人们将他视为民族英雄。这主要是因为() A.岳飞组建了岳家军 B.岳飞抗金,维护了南宋人民的利益 C.岳飞被秦桧以“莫须有”罪名杀害 D.岳飞率军在郾城打败金军

公元1279年,随着宋朝的灭亡,中国历史进入了元代

元代文学 概说 公元1279年,随着宋朝的灭亡,中国历史进入了元代。 元原是北方的一个蒙古族政权,后来不断壮大,统一了北方,并进而统一了南方,结束了晚唐以来长期几个民族政权同时并立的分裂局面。元朝统一中国后,实行了一套严格的等级制度,把各族人民分为蒙古人、色目人、汉人、南人(原南宋统治区人)四等,实行民族歧视,蒙古族居于统治地位,汉人则处于社会的底层。又由于元代科举废立无常,特别是元初近半个世纪不设科举,断绝了文人进入上层的道路,使得长期以来处于社会上层的文人,也被打入底层,所以当时有“九儒十丐”之说。文人的这种厄运,却正是元代戏曲繁荣的一个重要原因。这是因为,一方面,一些文人在仕途无望的情况下,为了谋生,不得不加入到戏曲创作的行列中去,这无疑提高了戏曲创作队伍的文化水平,使戏曲这种民间文学大放异彩;另一方面,文人为了发泄心中的痛苦,往往借助于戏曲这种形式。正如明人胡侍所说:“中州人每每沉抑下僚,志不获展……于是以其有用之才,而一寓之乎声歌之末,以舒其怫郁感慨之怀,盖所谓不得其平而鸣焉者也。”(《真珠船》)元代的文学成就主要体现在戏曲上。元代的戏曲形式主要有杂剧、散曲、南戏三种。这三种戏曲形式都涌现了一些优秀的作家和作品,对于明清的戏曲产生了重要影响。除戏曲外,诗歌和散文也有一定的成就,但远不足与戏曲相提并论。 第一章杂剧 杂剧主要存在于元代,可以说,它是元代文学的主体,代表了元代文学的最高成就。 元代的杂剧从唐代的参军戏、宋代的杂剧、宋金院本等发展而成。它在体制上有自己的特点:用北曲演唱,一般一本四折,有的还有楔子,用作交代人物、剧情或串联两折。每折限用同一宫调,而且一韵到底,中间不能换韵。剧中男主角称为末,女主角称为旦,根据主唱者角色的不同,分为旦本、末本。一本戏只能由一人主唱,其他人一般只能说白。角色除旦、末外,还有副末、冲末、外末、贴旦、老旦、外旦、净、丑等配角。杂剧主要由歌曲与说白两部分构成。歌曲主要用来抒情、渲染,往往写得较典雅;说白主要用来对话或独白,往往用白话来写。元杂剧的发展以大德(1300年前后)为界大致经历了前后两个阶段。前期的创作中心在大都(今北京),后期的创作中心在杭州。前期的主要作家有关汉卿、王实甫、白朴、马致远等,这是元杂剧创作的黄金时期;后期的主要作家有郑光祖、宫天挺、秦简夫等,这一时期的杂剧创作已走向衰落。 第一节关汉卿 关汉卿是中国古典戏剧的奠基人,他生而倜傥,博学能事,滑稽多智,蕴藉风流,为一时之冠。在当时的“玉京书会”及表演场所非常活跃。可惜留下来的生平资料却寥寥无几,由此也可见杂剧作家在当时社会上的地位。据有关资料,关汉卿一生至少写了60余种杂剧,但留存至今的只有十几种。尽管如此,仅凭这些作品,关汉卿也足以彪炳千秋,流芳百世了。 关汉卿的杂剧大致可以分为三类: (一)公案剧。以《窦娥冤》、《鲁斋郎》、《蝴蝶梦》为代表。《窦娥冤》取材于“东海孝妇”的故事,其主旨是通过窦娥的受冤,揭露社会的不公正。作品是通过两个方面来突出这一主题的:一方面强调窦娥的弱小、善良、无过失,另一方面突出各种社会因素对她造成的种种不幸,这两种相反的情况构成了作品的悲剧特征,也构成了窦娥的冤屈。《窦娥冤》实际上也表现了人类社会一个普遍的现象——善与恶的斗争。例如:【正宫?端正好】没来由犯王法,不提防遭刑宪,叫声屈动地惊天。顷刻间游魂先赴森罗殿,怎不将天地也生埋怨。 【滚绣球】有日月朝暮悬,有鬼神掌著生死权。天地也只合把清浊分辨,可怎生糊突了盗跖颜渊。为善的受贫穷更命短,造恶的享富贵又寿延。天地也,做得个怕硬欺软,却元来也这般顺水推船。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天也,你错勘贤愚枉做天!哎,只落得两泪涟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8课 金与南宋的对峙知识整理+练习(有答案)

第8课金与南宋的对峙知识整理+练习 知识整理 1.女真族的崛起 (1)女真崛起:女真族居住在黑龙江流域和长白山一带,过着游牧渔猎的生活。11世纪末,完颜部的首领阿骨打进一步完成了女真各部的统一。 (2)金朝建立:1115年,阿骨打正式建立女真政权,国号大金,他就是金太祖。他模仿中原王朝制度,改革女真部落军政体制,颁行女真文字,发展生产,女真势力迅速壮大。 2.金灭辽及北宋 (1)辽灭亡:北宋出兵伐辽,被辽军打得大败。而金军却势如破竹,相继攻占辽的都城和许多地区。1125年,辽被金灭亡。 (2)北宋灭亡:面对金军的强大攻势,宋徽宗、宋钦宗无心抵抗,只想着妥协求和。1127 年,金军攻破开封,北宋灭亡。 3.南宋的偏安 (1)南宋建立:北宋灭亡后,宋钦宗的弟弟赵构登上皇位,赵构就是宋高宗,后来定都临安,史称南宋。 (2)岳飞抗金:岳飞统率“岳家军”在郾城大败金军主力,并乘胜追击,迫使金军后撤。 (3)岳飞被害:宋高宗和权臣秦桧害怕抗金力量壮大,危及他们的统治,便向金求和,下令岳飞班师,并以“莫须有”的罪名杀害了岳飞。 (4)宋金和议:宋金达成和议,南宋向金称臣,并给金岁币,双方以淮水至大散关一线划定分界线,宋金对峙局面形成。 (5)宋金对峙:金迁都燕京,改名为中都。南宋统治者满足于现状,偏安江南一隅。 课堂练习 一、选择题 1. “辽国号的意思是镔铁,显示它们的坚硬,但镔铁也会锈坏,只有金永不变质,我们国家就称大金吧!”你认为说这段话的人物最有可能是( ) A.阿保机B.阿骨打 C.元昊D.赵构 2.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该诗反映的时代背景应该是( ) A.宋辽对抗B.南宋与金对峙

七下历史第8课《金与南宋的对峙》知识点和练习

七下历史第8课《金与南宋的对峙》知识点和练习一、女真族的崛起 1.生活概况:居住在黑龙江流域和长白山一带,过着游牧渔猎的生活。 2.统一:11世纪末,完颜部首领阿骨打统一了女真各部。3.建国:1115年,阿骨打建立女真政权,国号大金,都城会宁。 4.措施:模仿中原王朝制度,改革女真部落军政体制,颁行女真文字,发展生产,势力迅速壮大。 二、金灭辽及北宋 1.灭辽:1125年,辽被金灭亡。 2.灭宋:1127年,金军攻破开封,北宋灭亡。 三、南宋的偏安 1.建立:1127年,赵构(宋高宗)称帝,后来定都临安,史称南宋。 2.抗金:岳飞等抗金将领从金军手中收复了许多失地,“岳家军”在郾城大败金军主力,迫使金军后撤。 3.议和:(1)原因:宋高宗和秦桧害怕抗金力量壮大,危及他们的统治,便向金求和,并以“莫须有”的罪名杀害岳飞。 (2)内容:南宋向金称臣,并给金岁币,双方以淮水至大散关一线划定分界线。

(3)影响:宋金对峙局面形成。后来,金迁都燕京,改名为中都。南宋统治者满足于现状,偏安江南一隅。 思考:岳飞永远受到后世人民怀念的原因是什么?★★★★★ (1)金军南下攻宋,烧杀抢掠,给人民带来灾难。岳飞抗金,保卫了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保卫了中原地区较高的经济文化发展水平,符合广大人民的利益,是正义的。 (2)岳飞领导的“岳家军”纪律严明,作战勇敢,屡败金军,得到人民的支持和拥护。 (3)岳飞抗金战功卓著,却遭投降派的诬陷而被害,更得到人民的深切同情。因此,岳飞受到人民的永久怀念。 总结:两宋时期的民族政权建立的情况

练习 1、民族政权并立是两宋时期的重要特征。与南宋对峙的女真族政权是() A.辽B.西夏C.金D.元 2、辽、宋、夏、金时期的阶段特征是() A.国家统一B.政权并立 C.三国鼎立D.和平共处 3、与宋并立的少数民族政权辽、西夏、金分别是下列哪个少数民族建立的() A.契丹、党项、匈奴 B.契丹、党项、女真 C.党项、女真、回纥 D.匈奴、回纥、吐蕃 4、金庸武侠小说《射雕英雄传》讲述的是发生在南宋时期的故事,其中有这样一个情节:全真七子之一的丘处机为两个未出世的孩子分别取名:郭靖和杨康。丘处机此举是让孩子们勿忘国耻——靖康之耻。根据所学知识推断,当时的国耻是指()

(完整版)部编教材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8课《金与南宋的对峙》导学案(无答案)

七年级下册历史科导学案 主备人:审核组长:

A.赵高B.李林甫C.秦桧D.贾似道 4.宋与金的对峙局面形成的标志是() A.南宋定都临安B.宋军收复建康 C.宋金达成和议D.岳飞取得郾城大捷 5.某电视剧摄制组根据剧情布置了一个岳飞书房的场景,其中错误的是() A.书柜中放有苏轼的词集 B.另一面墙上挂着宋金和议后的《金、南宋对峙形势图》 C.书桌上摆放着一本《资治通鉴》 D.一面墙上挂有一柄宝剑 6.某校历史学习小组举办了“明清时期抗击外来侵略”为主题的人物图片展。下列不应选取的图片是() A.岳飞 B.戚继光 C.郑成功D.林则徐 7.在郾城大战中大败金军,被秦桧以所谓“谋反”罪杀害的南宋抗金名将是()A.文天祥B.戚继光C.林则徐D.岳飞 8.“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该诗反映的时代背景应该是() A.宋辽对抗B.南宋与金对峙C.宋夏和议D.北宋与金对峙 9.南京的将军山因南宋岳飞抗金而得名,金政权的建立者是() A.赵匡胤B.阿保机C.李元昊D.阿骨打 10.郭靖和杨康是金庸先生脍炙人口的小说《射雕英雄传》中的两个重要人物。他们名字中的“靖”、“康”与下列历史事件有直接联系的是() A.西夏的建立 B.澶渊之盟C.金灭北宋D.元朝建立 11.北海公园琼华岛有大量太湖石堆砌的景观,这些太湖石主要是金朝时期从开封运来的,与此直接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A.安史之乱B.靖康之变C.岳飞抗金D.建都大都 12.后人仿照杜甫凭吊诸葛亮的诗句“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所写的“出师未捷身冤死,常使后人泪满襟”的诗句表达了后人对谁的痛惜、怀念和敬仰之情()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历史第8课《金和南宋的对峙》课时练习题

七年级下历史2.8《金和南宋的对峙》课时练习 一、选择题: 1、辽宋时期,松花江流域的女真族“有七十二部落”,最终完成统一女真各部大业的杰出首领是( ) A.阿保机 B.元昊 C.阿骨打 D.赵匡胤 2、“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该诗反映的时代背景应该是( ) A.宋辽对抗 B.南宋与金对峙 C.宋夏和议 D.北宋与金对峙 3、郭靖与杨康是金庸先生脍炙人口的小说《射雕英雄传》中的两个重要人物。请分析他们名字中的“靖”、“康”与下列哪一历史事件有直接联系?() A.西夏的建立B.澶渊之盟 C.金灭北宋 D.南宋建立 4、金太祖建立政权后,致力于壮大女真势力,采取的措施不包括( ) A.实行科举制度 B.改革军政体制 C.颁行文字 D.发展生产. 5、金军攻破东京(今河南开封),俘虏了宋徽宗、宋钦宗父子及大量赵氏皇族,北宋由此灭亡。这段历史发生在( ) A.1125年 B.1127年 C.1141年 D.1206年 6、你知道抗金名将岳飞率军在哪次战役中大败金军主力( ) A澶州之战 B.官渡之战 C.郾城之战 D.赤壁之战 7、观察下面的《金、南宋、西夏对峙形势图》,对图中政权相关信息解读不正确的是() A.耶律阿保机建立金 B.西夏的建立者是党项族的元昊 C.南京当时在南宋的统治范围内

D.金与南宋的分界线在淮水至大散关一线 8、下列有关金灭辽及北宋的表述中错误的是( B ) A.金与北宋订立盟约夹攻辽朝 B.1125年北宋灭辽并收复失地 C.1127年金军攻破开封后灭北宋 D.辽和北宋的统治者腐败无能 9、宋金对峙局面形成的标志是( ) A.郾城大捷金军大败 B.宋金双方达成了和议 C.澶渊之盟 D.岳飞被害 10、下图是某班同学为历史故事会收集的材料,由此判断他要讲述的这个故事的主人公是( ) A.卫青 B.霍去病 C.岳飞 D.寇准 11、2017年1月3日,位邵阳市高崇山镇的岳飞纪念堂的迁移工程举行了开光庆典。同时,一场关于“岳飞是民族英雄”的讨论也在中学历史教师中悄然兴起。人们纪念岳飞、讨论如何评价岳飞,这是因为() A.岳飞的遭遇受到后世的广泛同情 B.岳家军作战勇敢 C.岳飞抗金胜利后达成澶渊之盟 D.岳飞抗金符合广大人民利益 12、岳飞赢得广大人民的尊敬,主要是因为( ) A.岳飞作战英勇,收复失地 B.岳飞坚持抗金,符合广大人民的意愿 C.岳飞主张抗金,被投降派杀害 D.岳飞是著名的抗金英雄 13、辽是中国历史上由契丹族建立的封建王朝,共传九帝,享国二百一十年。灭亡这个封建王朝的少数民族是( ) A.鲜卑族 B.党项族 C.女真族 D.蒙古族 14、下列事件按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8课 金与南宋的对峙教案

第8课金与南宋的对峙 1教学分析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知道金的建立、金灭辽与北宋以及南宋建立的基本史实;了解岳飞抗金的英勇事迹,知道宋金议和的内容及影响;认识岳飞抗金的正义性,正确看待我国历史上的民族关系 过程与方法通过学习和思考各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和战关系,正确认识宋金议和对民族间和平与发展所起的作用,培养学生辩证地认识和思考问题的能力;补充岳飞的相关史料,引导学生正确评价岳飞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使学生从南宋高宗和秦桧的所作所为中得出正确的人生观;通过进一步对岳飞事迹的了解,加深对岳飞的崇敬之情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女真建立金和岳飞抗金。 教学难点:如何评价岳飞。 2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播放岳飞《满江红》朗诵音频。 岳飞20岁从军,到39岁遇害,在短短十几年的时间里,从一个普通的士兵成长为一员赫赫有名的抗金大将。他领导的“岳家军”也逐渐从小到大,由弱变强,成长为抗金战争中的一支劲旅。郾城大战后,面对大好的抗金形势,岳飞情不自禁地对部下说:“直捣黄龙府,与诸君痛饮耳!”表现了他异常豪迈的英雄气概。今天我们来学习《金与南宋的对峙》,学习岳飞忧国忧民的高尚情操。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女真族的崛起 1.教师讲述:女真崛起的基本情况。 (11世纪末,完颜部的首领阿骨打进一步完成了女真各部的统一。从此,女真族的力量不断增强。1115年,阿骨打正式建立女真政权,国号大金,他就是金太祖。) 2.读教材,总结金太祖采取的巩固统治的措施。 答案提示:金太祖模仿中原王朝制度,改革女真部落军政体制,颁行女真文字,发展生产,女真势力迅速壮大。 目标导学二:金灭辽及北宋 1.提出问题:说说金灭辽的概况。 答案提示:女真崛起、金军攻占辽的一些地区后,北宋朝廷想借金的势力收复被辽占领的失地,遣使与金相约夹攻辽朝。1125年,辽被金灭亡。 2.史料解读。

初一历史下册第二单元第8课金与南宋的对峙同步练答案解析

初一历史下册第二单元第8课金与南宋的对峙同步练 一、单项选择题 1.耶律阿保机与完颜阿骨打的相同点不包括() A. 都是少数民族的杰出首领 B. 都建立了少数民族政权 C. 都曾与南宋政权形成对峙 D. 都创制了本民族的文字 【答案】C 【解析】 根据所学可知:辽灭于1125年,南宋建于1127年,故C符合题意。耶律阿保机是契丹首领,建立辽,创制契丹文字;完颜阿骨打是女真首领,建立金,创制女真文字,故ABD均不符合题意。故选C。 2.统一女真各部,称帝建立金政权的是() A. 完颜阿骨打 B. 皇太极 C. 耶律阿保机 D. 忽必烈 【答案】A 【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完颜阿骨打统一女真各部,是金朝开国皇帝,在位期间,把猛安谋克制度改为军事行政组织,所以答案选A。 3.以下政权被金灭亡的有() ①辽②北宋③西夏④南宋 A. ②④ B. ①②③ C. ①② D. ①②③④ 【答案】C 【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127年,蒙古灭亡西夏,南宋是被元朝灭亡的,,和,不符合题意,所以答案选C。4.北宋灭亡的根本原因是()

A. 北宋统治者的腐朽 B. 北宋防备空虚 C. 投降派力量占上风 D. 金军力量强大 【答案】A 【解析】 根据题干“根本原因”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公元1127年女真大军南下,由于在位的皇帝昏庸无能罢免了丞相李钢,使得金军洗劫国都东京也就是现在的开封,掠走大量财物和包括钦宗和徽宗在内的3000多皇室成员,北宋就此灭亡,由此可见,北宋统治者的腐朽是北宋灭亡的根本原因,所以答案选C。 【点评】解题的关键是抓住题干的限定词语“根本原因”,分析得知,根本原因应该是内部原因,是主观原因,利用排除法来解答本题,北宋统治者的腐朽是北宋灭亡的根本原因, 5.郭靖与杨康是金庸先生脍炙人口的小说《射雕英雄传》中的两个重要人物。请分析他们名字中的“靖”、“康”与下列哪一历史事件有直接联系? A. 西夏的建立 B. 澶渊之盟 C. 金灭北宋 D. 元朝建立 【答案】C 【解析】 1127年,金灭北宋,宋徽宗和宋钦宗被金军掳走,因宋钦宗的年号是靖康,史称靖康之变。故“靖”、“康”与金灭北宋有直接联系,所以C项符合题意;A项是党项族首领元昊在1038年建立,B项是发生于1004年北宋与辽国之间,D项是蒙古族忽必烈于1271年建立。由此分析AB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C。 6.下边的示意图反映了()

江西省临川第一中学2019届高三最后一模文综历史试题 含解析

江西省临川第一中学2019届高三最后一模文综历史试题 1.古代中国史学家左丘明在《左传》中记录了齐国上大夫晏子的一段话:“和如羹焉,水、火、醯、醢、盐、梅,以烹鱼肉。”“声亦如味,一气,二体,三类,四物,五声,六律,七音,八风,九歌,以相成也。”“若以水济水,谁能食之?若琴瑟之专壹,谁能听之?”这些话反映的主要思想是 A. “和而不同” B. “民以食天” C. “无为而治” D. “崇尚礼乐教化” 【答案】A 【解析】 【详解】材料中“和如羹焉”“若以水济水,谁能食之”的大意是像羹汤一样调和多种滋味,只有一种味道的羹汤难以下咽,应该有多种滋味调和。说明既要和,又要有不同即“和而不同”。故答案为A项。B项,“民以食为天”的意思是百姓以粮食、饮食为自己生活所系,材料未涉及有关粮食的信息点,排除;CD项,“无为而治”的意思是无为而治理,材料强调的是羹汤要有多种味道、声音要“七音,八风,九歌”“相成”,与“无为而治”、“崇尚礼乐教化”无关,排除。 【点睛】文言文选择题,这类题目往往被认为是难度最大的,是最难做对、很难拿到分数的。其实,解答这类题目也是有一定技巧的。不管出题人如何选择古文的语句,都会隐约说明所选句子的用意。方法是:①分析题目的主题,到底是研究什么;②分析题目要解决什么问题;③通过这些分析再回过来研究文言文句子,这些句子是证明主题的证据,因此可以猜测到其隐含的意思了;④分析文言文的句子大意即可。 2.《史记》中《秦始皇本纪》、《项羽本纪》、《高祖本纪》、《吕后本纪》依历史变化顺序而编写;司马迁认为“秦取天下多暴,然世异变,成功大”,而“学者牵于所闻,见秦在帝位日浅,不察其终始,因举而笑之,不敢道”是不对的。对此合理的解释是 A. 人物传记在《史记》中占有重要地位 B. 司马迁撰写《史记》坚持了实录精神

2020部编七年级中国历史下册第8课《金与南宋的对峙》创新优质说课稿

2020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中国历史下册《金与南宋的对峙》创新优质 说课稿 各位领导、评委: 大家好!今天我要说课的内容是部编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8课《金与南宋的对峙》。第二单元延续中国古代史发展的整体脉络,主要内容是:大一统国家的发展与巩固;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格局;中国疆域的演变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外关系与中外交流。本单元由《北宋的政治》、《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金与南宋的对峙》、《宋代经济的发展》、《蒙古族的兴起与元朝的建立》、《元朝的统治》、《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和《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流》8课教学构成。这部分内容的教学,不仅要使学生了解中国古代国家历史发展的具体演进,还要掌握中国历史发展的总体趋势,使学生认识国家统一的重要性,形成国家认同;从历史的角度认识中国的具体国情,认同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尊重和热爱祖国的历史和文化;认识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我国各族人民密切交往、相互依存、休戚与共,形成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格局,共同推动了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等。本课承载着实现上述教学目标的任务,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课程标准、教学目的、教学重难点、学情分析、教学方法与准备、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方面对本课进行说课。 一、说课程标准。 《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要求:“知道辽、西夏与北宋的对峙局面;了解女真族的崛起,知道岳飞抗金的事迹和南宋偏安。” 二、说教材。 (一)教材分析 《金与南宋的对峙》是部编本《义务教育教科书?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的第3课。本课共三部分,即女真族的崛起、金灭辽及北宋、南宋的偏安。主要讲述了女真族的居住地、社会发展、政权的建立;金先灭辽后水北宋,南宋偏安江南,宋金对峙局面形成。本课上承《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下启《宋代经济的发展》,明确了两宋时期

高中宋朝历史知识点整合.doc

高中宋朝历史知识点整合 高中宋朝历史知识点:概述 宋朝从公元960年宋太祖赵匡胤陈桥兵变建立,到1279年被元朝灭亡,共存在了319年。宋通常分为北宋和南宋两个时期,北宋是与辽、夏、金对峙时期,而南宋则是偏安衰亡时期。北宋在统一北方地区后,经济、文化得到一定发展,海外贸易也很发达。范仲淹的庆历新政、王安石变法,虽然没有能完全实现北宋的长期强盛,但也解决了一些社会矛盾。而方腊、宋江起义则从侧面反映了宋朝的内部矛盾已经加深。 金灭北宋后,南宋基本是偏安在江南地区,没有了北伐重新统一北方的雄图大略。岳飞的北伐在统治者看来也仅是为了更好地偏安,巩固自己的政权。南宋末年贾似道的贪权误国加速了南宋的灭亡。文天祥等人的力挽狂澜也无法阻挡其速亡的势头。最后,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忠勇壮烈多少掩饰了南宋灭亡的种种悲凉。 后周恭帝继位后,命赵匡胤为归德节度使,归德军驻扎在宋州(今河南商丘)。次年,赵匡胤在陈桥发动兵变即位,因其发迹在宋州,故国号曰宋,定都汴梁(今开封)。靖康年间,金兵攻陷汴京,北宋遂亡。徽宗第九子赵构在临安(今杭州)重建宋王朝,史称南宋。靖康年间(公元1127年),金兵攻陷东京,徽、钦二帝受金人掳去,北宋遂亡。赵构成为南宋第一代皇帝。后南迁设行在临安府(今杭州临安),偏安一隅。 公元1276年,忽必烈破南宋行在临安,宋朝亡国。但是宋室和广大的爱国军民始终没有投降,拼命抵抗。文天祥在陆地组织军民反抗元军侵犯,陆秀夫等人和宋室在海上漂泊,组成行朝。有学者认为宋朝灭亡是崖山之后无中华。 高中宋朝历史知识点:科举制度 北宋建国后,就逐渐采取许多措施,严格考试程序,增加录取名额,提高被录取人的待遇,广泛地吸收地主阶级的知识分

宋灭亡之后华夏文明的十二大逆转

宋灭亡之后华夏文明的十二大逆转 导读夫古今之变,至秦而一尽,至元而又一尽,经此二尽之后,古圣王之所恻隐爱人而经营者荡然无具。 早在11——13世纪的宋王朝,中国就已经产生了近代化,那为什么到了19世纪下半叶,中国的近代转型还要显得那么艰辛、一波三折? 这么重大的问题当然不适宜用单一的原因来解释,不过如果要找出最深刻的历史远因,那便是——“唐宋变革”所代表的近代化进程在南宋灭亡之后被中断了,历史发生了某种程度的倒退。 敏锐的明末思想家黄宗羲与王夫之都察觉到,宋朝的覆灭不可跟其他王朝的更迭相提并论。黄宗羲说:“夫古今之变,至秦而一尽,至元而又一尽,经此二尽之后,古圣王之所恻隐爱人而经营者荡然无具。”王夫之说:“二汉、唐之亡,皆自亡也。宋亡,则举黄帝、尧、舜以来道法相传之天下而亡之也。”宋朝之亡,不仅仅是一个王朝的覆灭,更是一次超越了一般性改朝换代的历史性巨大变故。用那个时代的话语来说,叫做“亡天下”;用今天的话语来说,大妨称为“文明的中断”。 为什么说宋朝的灭亡是“文明的中断”呢?请允许我先引用周良霄《元代史》序文中的一段话:宋亡之后,元王朝统一中国,并在政治社会领域带来了某些落后的影响,“它们对宋代而言,实质上是一种逆转。这种逆转不单在元朝一代起作用,并且还作为一种历史的因袭,为后来的明朝所继承。……明代的政治制度,基本上承袭元朝,而元朝的这一套制度则是蒙古与金制的拼凑。从严格的角度讲,以北宋为代表的中原汉族王朝的政治制度,到南宋灭亡,即陷于中断。” 元王朝从草原带入的制度及其影响,深刻地重塑了宋后中国的历史。择其大者,介绍如下—— “家产制”的回潮。本来宋人已有“天下为公”的政治自觉,就如一位宋臣告诉宋高宗:“天下者,中国之天下,祖宗之天下,群臣、万姓、三军之天下,非陛下之天下。”天下非君主私有,而为天下人共有。而来自草原的统治者则将他们所征服的土地、人口与财富都当成“黄金家族”的私产,推行中世纪式的“投下分封制”,“投下户”即是草原贵族的属民,有如魏晋—隋唐时代门阀世族的部曲农奴。 “家臣制”的兴起。宋人相信君臣之间乃是一种公共关系:“君虽得以令臣,而不可违于理而妄作;臣虽所以共君,而不可贰于道而曲从”。君臣之间,“各有职业,不可相侵”。入元之后,这种公共性的君臣关系被私人性的主奴关系代替,臣成了君之奴仆,许多大臣甚至需要入宫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