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教学设计)

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教学设计)

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教学设计)
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教学设计)

第2节水的电离及溶液的酸碱性(教学设计)

授课人:李蓬勃

【投影】展示水的电离常数表达式:

【分析】因为水的电离极其微弱,在室温下电离后n(H2O)几乎不

【讨论】分析表格中的数据,有什么规律,并解释。

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典型例题及习题

高二化学《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典型例题及习题 (一)典型例题 【例1】常温下,纯水中存在电离平衡:H O H+-,请填空: 【例2】室温下,在pH=12的某溶液中,由水电离生成的c(OH-)为()双选 A.1.0×10-7 mol·L-1 B.1.0×10-6 mol·L-1 C.1.0×10-2 mol·L-1 D.1.0×10-12 mol·L-1 【例3】室温下,把1mL0.1mol/L的H2SO4加水稀释成2L溶液,在此溶液中由水电离产生的H+,其浓度接近于() A. 1×10-4 mol/L B. 1×10-8 mol/L C. 1×10-11 mol/L D. 1×10-10 mol/L 【分析】温度不变时,水溶液中氢离子的浓度和氢氧根离子的浓度乘积是一个常数。在酸溶液中氢氧根离子完全由水电离产生,而氢离子则由酸和水共同电离产生。当酸的浓度不是极小的情况下,由酸电离产生的氢离子总是远大于由水电离产生的(常常忽略水电离的部分),而水电离产生的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始终一样多。所以,酸溶液中的水电离的氢离子的求算通常采用求算氢氧根离子。 稀释后c(H+)=(1×10-3L×0.1mol/L)/2L = 1×10-4mol/L c(OH-) = 1×10-14/1×10-4 = 1×10-10 mol/L 【答案】D 【例4】将pH为5的硫酸溶液稀释500倍,稀释后溶液中c (SO42-):c (H+)约为() A、1:1 B、1:2 C、1:10 D、10:1 【分析】根据定量计算,稀释后c(H+)=2×10-8mol·L-1,c(SO42-)=10-8mol·L-1,有同学受到思维定势,很快得到答案为B。其实,题中设置了酸性溶液稀释后,氢离子浓度的最小值不小于1×10-7mol·L-1。所以,此题稀释后氢离子浓度只能近似为1×10-7mol·L-1。 【答案】C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酸碱盐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 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第二节离子反应 (第一课时) 酸碱盐在水溶液中的电离 一、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内容在教材中承前启后。通过上一课时对物质分类的学习,已初步掌握了物质分类的思想方法。本课时要指导学生运用实验科学探究认识电解质及其电离,并从电离的角度认识酸碱盐的本质,引导学生形成科学的思维方法。为下节讲离子反应及其发生条件做了铺垫。 本节内容的主要特点是重视化学知识的综合运用,对电解质的概念也仅从分类的思想角度来认识,是为认识电解质电离过程和离子反应服务的,并没有介绍强、弱电解质的概念(这部分知识将在选修四中学到),教学中不可过于加深拓宽。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电离、电解质的概念。 2、认识电解质电离过程,初步学会电离方程式的书写。 3、从电离的角度进一步认识酸、碱、盐的本质。 过程与方法:

1、引导学生通过探究、讨论和交流初步得出电离的概念、条件及结果,认识电解质电离过程。 2、通过独立思考探究碱和盐的定义,从电离的角度认识酸碱盐的本质。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通过化学史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大胆预测、勇于探究的科学精神。 2、养成良好的科学方法和学习习惯。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电解质的电离;从电离角度认识酸碱盐的本质。 难点:认识电解质及其电离的过程。 四、仪器与药品 6v学生电源、电解质溶液导电演示器、蒸馏水、氯化钠固体、氯化钠溶液、硫酸溶液、氢氧化钠溶液、蔗糖溶液和酒精溶液。 五、课时安排 一课时 六、主要教学过程 【引课】安全用电规范:不要用湿手去接触电源开关、插座或其他电器设备。 【板书】一、酸碱盐在水溶液中的电离

高中化学《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优质课教学设计、教案

课题:第3 章物质在水溶液中的行为 第2 节弱电解质的电离盐类的水解 课本:化学反应原理 一、教材中的作用与地位 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是鲁科版版化学选修4 第三章物质在水溶液中的行为第二节弱电解质的电离盐类的水解第一课时。本节内容在化学反应原理学习中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是对第二章化学平衡理论的应用、延伸和拓展,为学习盐类水解等知识做好铺垫,体现了化学理论的重要指导作用。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了解电离平衡概念。能运用化学平衡理论描述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平衡。了解电离平衡常数并会运用电离平衡常数进行简单计算。 过程与方法 通过化学平衡理论的分析与应用,理解弱电解质在水中的电离平衡状态。通过小组合作探究交流掌握有关电离平衡常数的简单计算。 情感态度价值观

体会科学探究对化学的重要作用,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三、教学重点 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以及电离平衡常数的有关计算 四、教学难点 电离平衡常数的有关简单计算 五、教学方法 启发式教学合作学习自主学习讲练结合 六、设计理念 在教学方法采用六人一组的合作学习、科学探究学习的教学方式。以 学生为主体,概念从引入、分析到运用都给予学生足够的思考空间,教师适时加以引导,组织学生参与探究、合作学习。教学中充分发挥每位学 生的特长,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张扬,课堂成为学生成长的乐园。 七、教学设计: 【复习提问】1.什么是电解质?什么是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 2. 强弱电解质的电离方程式的书写原则是什么? 【课堂引入】回顾化学平衡的建立,想一想电离平衡是如何建立的?电离

平衡的特点? 【新课讲授】以工业合成氨为例,回顾化学平衡的建立,让学生思考醋酸 的电离平衡如何建立,得出弱电解质电离平衡的特点。 CH3COOH CH COO- + H+ 1.概念 在一定条件(如温度、浓度)下,当弱电解质电离成离子的速率和离子结合成分子的速率相等时,电离过程就达到了平衡状态,称为电离平衡状态 3.电离平衡的特点: 【提出问题】如何定量的描述化学反应进行的程度? 怎样定量的表示弱电解质电离能力的强弱? 向学生引入电离平衡常数和电离度的概念。 【新课讲授】 一、电离平衡常数 1.在一定条件下达到时,弱电解质电离形成的

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教学设计

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 了解水的电离与水的离子积,溶液酸碱性的判断。 2.掌握影响水的电离的主要因素以及Kw与温度的关系。 3.学会有关水的离子积与PH的简单运算。 过程与方法:通过问题讨论培养学生分析和归纳知识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水的电离平衡过程中H+,OH的关系分析,体会矛盾的对立统。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选修四第三章第二节内容。第三章《水溶液的离子平衡》是应用第二章所学的化学平衡理论,进一步探讨水溶液中的离子行为。而第二节是继化学平衡,离子平衡之后又一个重点。通过它的学习,可以帮助学生在本质上认识溶液酸碱性,而且还可以指导后续有关盐类的水解及电解等知识的学习。 学生分析 1.学生已经学习了电解质的特点,知道水是一种弱电解质。 2.学生已了解弱电解质的电离,电离平衡,以及电离平衡常数知识。 3.学生已掌握有关PH的基本知识。 教学重点:水的离子积c(H+)PH与溶液酸碱性的关系。 教学难点:有关Kw与PH的计算。 教学过程设计: 引入:由复习强弱电解质盐酸,醋酸的电离入手,提出问题一水是如何电离的? 精确的导电实验表明,纯水大部分以分子的形式存在,但其中也有少量的水合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说明水是极弱的电解质,能发生微弱的电离 Hg HO HO + OH

简写为:HO H++OH 我们可以写出水的电离平衡常数。 分析:纯水的导电性实验测得,25C ,1L纯水中只有1X 10-7摩尔水电离。??? C(H)二C(OH)=1 x 10-7 mol/L 而1L水的物质的量为55.6mol这与发生电离的水相比可以忽略不计。 所以,电离前后水的物质的量可以看成常数。 得出水的离子积。 分析表格,得出规律, Kw不是i x 10-14,它随着温度的变化而变化。温度越高,值越大水的电离是吸热反应。 温度既然对水的离子积常数有影响,对水的电离平衡一定也有影响,那么影响水的电离平衡的因素到底有哪些?现在我们来学习一下。 通过分析我们知道: 加酸抑制水的电离,Kw不变;加碱抑制水的电离,Kw不变;加某些盐促进水的电离,Kw不变。 升温促进水的电离,Kw变大,降温抑制水的电离,Kw减小。 而且实验表明水的离子积不仅适用于纯水,也适用于稀的电解质水溶液。 既然我们知道了它适用于所有稀溶液,那么我们就可以用Kw来计算 稀溶液中的C(H+),C(OH-)。 例题:常温下,浓度为1X 10-5 mol/L的盐酸溶液中,由水电离出 OH的浓度为多少?

酸碱盐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教学设计

“酸碱盐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酸碱盐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是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二章第二节的第一课时的内容,本章第一节主要讲物质的分类,同类物质可按物理性质或化学性质的不同进行分类,这一课时的内容就从酸碱盐这三大类来了解其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情况,这是对前一节内容的承接。初中时我们也曾观察过酸、碱、盐在水溶液中导电的实验现象,这是对以前学习内容的丰富与重构。我们所见过的在水溶液中的大部分反应,都是酸碱盐之间的反应。由于物质在水溶液中电离后主要以离子形式存在,能够帮助学生形成微粒观,也为下一课时学习离子反应打下基础。同学们通过这一课时的学习,能够很容易写出溶质电离后的离子的存在形式和书写方法。溶液中进行的反应,实质就是离子之间的相互反应,因此,这一课时的学习是以后所要学习的大部分反应的基础,具有重要的作用,这一课时的学习至关重要。 二、学生分析 高中学生的思维正处于高速发展时期,思维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和逻辑性,并开始形成辩证思维。学生在学习新知识之前在头脑中已经有了关于这些内容的图式,通过老师的引导能够引发他们的认知冲突,并用已有的图式去通化顺应新的知识,以达到新的图式的平衡。酸碱盐电离的教学属于概念教学,相对来说比较抽象,需要按学生的思维方式去设计教学。化学教学的独特思维方式即宏观—微观的思维,在教学中引导他们去认识电离的实质。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理解溶液导电的实质;掌握电解质的概念,能够区分电解质以及强弱电解质;学会从电离的角度理解酸碱盐的本质。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提高合作探究的精神;通过实验现象背后的原因分析,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实验的乐趣,体会溶液导电性在电化学中的应用。 四、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电解的实质以及电解质概念,从电离的角度认识酸碱盐的本质。难点:电解质概念的形成 五、教法学法 电解质溶液具有导电性,因此采用实验探究的方法引导学生观察导电现象,最后通过分析归纳得出结论。学生则主要通过小组合作进行实验,在实验的过程中学习抽象的知识。 六、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问题导入,请同学们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夏天天热出了很多汗的手不能去接触电器的插头,这是为什么呢 设计意图:学生的生活经验是学生前概念的一部分,从生活常识出发能够激发他们的兴趣,学生可能只知道这一常识但不理解具体的缘由,这样的问题学生能够更积极的去思考,同时也能纠正他们以前可能存在的错误的认识,达到概念转变的目的。 学生回答:大部分学生能够想到的答案就是水能导电,有细心的同学

水的电离和溶液的pH教学设计方案

水的电离和溶液的pH 教学设计方案 课题:水的电离和溶液的pH 值 重点:水的离子积,)(H +c 、pH 与溶液酸碱性的关系。 难点:水的离子积,有关pH 的简单计算。 教学过程 引言: 在初中我们学习了溶液的酸、碱度可用pH 值表示,这是为什么呢?为什么可以用pH 表示溶液的酸性,也可以表示溶液的碱性?唯物辩证法的宇宙观认为:“每一事物的运动都和它周围的其他事物相互联系着和相互影响着。”物质的酸碱性是通过水溶液表现出来的,所以,先研究水的电离。 1.水的电离 [实验演示]用灵敏电流计测定纯水的导电性。 现象:灵敏电流计指针有微弱的偏转。 说明:能导电,但极微弱。 分析原因:纯水中导电的原因是什么? 结论:水是一种极弱电解质,存在有电离平衡: O H O H 22+-++OH O H 3 O H 2-++OH H 在25℃时,1L 纯水中(即55.56mol/L )测得只有mol/L 1017 -?的O H 2发生电离。 (1)请同学生们分析:该水中)(H + c 等于多少?)(OH - c 等于多少?)(H + c 和)(OH - c 有什么关系? ①mol/L 101)H (7 -+ ?=c ②mol/L 101)OH (7 -- ?=c ③mol/L 101)(OH )H (7 -- + ?==c c (2)水中 mol/L 101)(OH )H (7--+?=?c c 147101mol/L 101--?=? 这个乘积叫做水的离子积,用w k 表示。 14w 101)(OH )H (--+?=?=c c k (3)请同学从水的电离平衡常数推导水的离子积K 。

高中化学-选修四-第三章-——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全章教案(优秀)

高中化学——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 【本节学习目标】 (1)了解电解质的概念 (2)根据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与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理解强电解质和弱电解的概念,并能正确书写电离方程式 (3)理解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平衡 (4)了解水的电离及离子积常数 (5)认识溶液的酸碱性、溶液中c(H+)和c(OH-)、pH三者之间的关系,并能进行简单计算 (6)了解酸碱中和滴定的原理 [ (7)了解溶液pH的调控在生活、生产和科学研究中重要作用 (8)理解盐类水解的原理,掌握影响盐类水解程度的主要因素和盐类水解的应用 (9)在理解离子反应本质的基础上,能从离子角度分析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反应 (8)了解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及沉淀转化的本质 学习重点: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平衡,盐类水解的原理、影响盐类水解程度的主要因素和盐类水解的应用 学习难点: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平衡,盐类水解平衡 【知识要点梳理】 $ 一、电解质的电离平衡

, 强电解质弱电解质 概念一定条件下能够全部电离的电解质一定条件下只能部分电离的电解质 电离程度完全电离,不存在电离平衡、 部分电离,存在电离平衡 电离方程式H2SO4=2H++SO42- NaHCO3=Na++HCO3- NaHSO4=Na++H++SO42- Ca(HCO3)2=Ca2++2HCO3— CH3COOH CH3COO-+H+ NH3·H2O NH4++OH- 【 H3PO4H++H2PO4- H2PO4-H++HPO42- HPO42-H++PO43- 溶液中溶质 微粒 只有水合离子水合离子,弱电解质分子 实例' 强酸:HCl、HNO3、H2SO4 HBr、HI、HClO4 等 强碱: KOH、NaOH、Ba(OH)2 Ca(OH)2 绝大多数盐(BaSO4、AgCl、CaCO3) 弱酸:HF、HClO、H2S、H2SO3、HNO2、 H3PO4、H2CO3、H2SiO3、HCOOH CH3COOH、 等。 弱碱:NH3·H2O、Fe(OH)3等不溶性碱 说明:BaSO4、AgCl、CaCO3是强电解质,它们的水溶液中离子浓度非常小,导电能力非常弱,但溶解的那一小部分是完全电离的;Fe(OH)3的溶解度也很小,Fe(OH)3属于弱电解质;HCl、CH3COOH的溶解度都很大,HCl属于强电解质,而CH3COOH 属于弱电解质;所以电解质的强弱与其溶解性没有必然联系。 (三)、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及其移动 , ⒈电离平衡的概念:在一定条件(如温度、浓度)下,当电解质分子电离成离子的速率和离子重新结合成分子的速率相等时,电离过程就达到了平衡状态 ⒉电离平衡的特征: 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属于化学平衡中的一种,具有以下一些特征: “逆”——弱电解质的电离是可逆的

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笔记

水 溶 液 中 的 离 子 平 衡 (笔记) 一、水的电离: 1. 水是一种极弱的电解质,水的电离是永恒存在的。只要是水溶液,不要忽略H + 和 OH –的同时存在,注意不是大量共存。 (1)水分子能够发生电离,存在有电离平衡: H 2O+H 2O H 3O + + OH – 简写为 H 2O H + + OH – (2)水分子发生电离后产生的离子分别是H 3O + 和OH – (3)发生电离的水分子所占比例很小 根据水的电离平衡,写出相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 应有K 电离= 室温时,1L 纯水中(即55.56mol/L )测得只有1×10-7molH 2O 发生电离,电离前后H 2O 的物质的量几乎不变,故c (H 2O)可视为常数,上式可表示为:c (H +)·c (OH –)=K 电离·c (H 2O) K 电离与常数c (H 2O)的积叫做水的离子积常数,用K W 表示 2.水的离子积: 一定温度下,无论是稀酸、稀碱或盐溶液中室温时K W =c (H +)·c (OH –) =1×10-14 水的电离是个吸热过程,故温度升高,水的K W 增大。同样K W 只与温度有关。 归纳: ①电离常数是表示弱电解质电离趋势的物理量。K 值越大,电离趋势越大。 ②一种弱电解质的电离常数只与温度有关,而与该弱电解质的浓度无关。 ③电离常数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室温范围温度对电离常数影响较小,可忽略 ④水的离子积不仅适用于纯水,也适用于酸、碱、盐稀溶液 ⑤任何溶液中由水电离的c (H +)与c (OH –)总是相等的 3.影响水的电离平衡的因素:酸、碱、水解盐等。 二、溶液的酸碱性和pH 1. 常温pH=7(中性) pH <7 (酸性) pH >7(碱性) 2.pH 测定方法:pH 试纸、酸碱指示剂、pH 计 3.溶液pH 的计算方法 (1)酸溶液: n (H +)→c(H +)→pH c (H +)·c (OH -) c (H 2O)

2014年全国化学优质课比赛-酸碱盐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教学设计

《酸碱盐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教案 昆明第一中学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学会电解质的概念,并会判断电解质。 2、认识电解质电离过程,初步学会电离方程式的书写。 3、从电离的角度学习酸、碱、盐的定义。 (二)过程与方法: 1、以铜导电的原因分析为示例, 引导学生探究、讨论和交流,从微观角度认识微粒间的相互作用,得出电离的概念。 2、通过分组实验探究,得出电解质和非电解质概念,并能初步判断电解质和非电解质。 3、从电离的角度重新认识并总结归纳酸碱盐的定义。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通过验证型实验和探究型实验的开展,培养学生科学探究、合作学习的能力;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2、培养学生严谨求实、勇于探索的科学态度。 3、联系生产生活,学以致用。 4、关注社会,增强为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而努力学习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电解质的概念,电离方程式的书写 难点: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的判断 三、教学方法 讲授、探究、比较、类比、假说、分组实验、合作交流讨论等 四、教学用品 分组实验用品:微型溶液导电实验器、50ml烧杯、1mol/L H2SO4、1mol/L NaOH、1mol/L Na2CO3、1mol/L KNO3、CCl4、100ml烧杯、洗瓶 教师演示实验用品:导电性实验装置全套、微型溶液导电实验器、蒸发皿、铁三角、坩埚钳,固体NaCl、固体KNO3、蒸发皿、铜丝

五、教学过程 【引入】同学们,你们知道有哪些物质会导电? 金属、石墨、人体、大地、酸、碱、盐的水溶液…… 【实验演示】Cu能导电,灯泡发光 【提问】Cu为什么会导电? 因为Cu中存在自由电子,其在外接电场的作用下,定向移动形成电流,所以灯泡发光。【总结要点】①电子②自由移动 【实验演示、情境创设】展示一个番茄实物。 提问:番茄能导电吗? 实验探究的现象及结论:灯泡发光,导电。 那么,番茄导电的原因是什么呢?让我们一起通过本节课的探究学习,找到答案。 【复习提问】纯净的蒸馏水导电吗?不导电。 【实验演示】NaCl固体导电吗?探究结论:不导电。 NaCl溶液导电吗?探究结论:导电。(将蒸馏水加入装有NaCl固体的烧杯中,得到NaCl溶液,灯泡发光,说明NaCl溶液能导电) KNO3固体导电吗?类比NaCl固体,不导电。熔融态KNO3导电吗?探究结论:导电。 NaCl溶于水时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呢?走进微观世界 【投影】NaCl的微观结构和H2O的微观结构 【讲解】NaCl由Na+和Cl-组成,红色小球代表Na+,带正电,白色小球代表Cl-,带负电,NaCl固体中Na+和Cl-紧密堆积在一起,离子不能自由移动。H2O分子中没有离子,其中的氧是-2价,氢是+1价,靠氧的这一端显出一定的负电性,靠氢的这一端显出一定的正电性。【设疑】当两个物质相遇时发生了什么呢?请同学们小组合作,阅读教科书p30页图2-9,从微观的角度,结合Cu导电的原因分析:为什么NaCl固体不导电,NaCl水溶液导电?【回答】1、水分子使通过电性作用使钠离子和氯离子脱离了固体表面,变为可自由移动的钠离子和氯离子,所以导电。 2、NaCl固体不导电的原因是离子不能自由移动。 3、水分子包围在钠离子和氯离子周围(注意:水分子的朝向不同),形成水合钠离子和水合氯离子。

高中化学 电离平衡 教案

高中化学电离平衡教案 水的电离和溶液的pH 教案由查字典化学网为您整理提供: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了解水的电离和水的离子积; 了解溶液的酸碱性和pH值的关系及有关pH值的简单计算。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的归纳思维能力及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 情感目标 对学生进行对立统一及事物间相互联系与相互制约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教育。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包括水的电离、水的离子积、水的pH。只有认识水的电离平衡及其移动,才能从本质上认识溶液的酸碱性和pH值。本节的学习也为盐类的水解及电解等知识的教学奠定基础。 教材从实验事实入手,说明水是一种极弱的电解质,存在着电离平衡。由此引出水的电离平衡常数,进而引出水的离子积,并使学生了解水的离子积是个很重要的常数。在25℃

时,,这是本节教学的重点之一。 本节教学的另一个重点是使学生了解在室温时,不仅是纯水,就是在酸性或碱性稀溶液中,其浓度与浓度的乘积总是一个常数—。使学生了解在酸性溶液中,不是没有,而是其中的;在碱性溶液中,不是没有,而是其中的;在中性溶液中,并不是没有和,而是。使学生了解溶液中浓度与浓度的关系,了解溶液酸碱性的本质。工在此基础上,教材介绍了的含义,将与联系起来,并结合图3-7,介绍了有关的简单计算。图3-8是对本部分内容的小结。 使用来表示溶液的酸碱性是为了实际使用时更简便,教材的最后提到了溶液的大于1mol/L时,一般不用来表示溶液的酸碱性,而是直接用的浓度来表示,以教育学生应灵活应用所学的知识。 教法建议 从水的电离平衡入手,掌握水的离子积和溶液的pH。 水的离子积的教学是完成本节教学任务的关键,从纯水是弱电解质,只能微弱的电离出发,应用电离理论导出水的离子积常数。推导过程中应着重说明电离前后几乎不变的原因,并将其看做常数。然后由两个常数的乘积为常数而得出水的离子积常数。启发学生应用平衡移动原理,讨论温度对水的电离平衡的影响,进而得出水的离子积随温度升高而增大这一结论。

(完整word版)选修4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知识点总结详细,推荐文档

第二节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 知识点一 水的电离和水的离子积 一、水的电离 1.电离平衡和电离程度 ①水是极弱的电解质,能微弱电离: H 2O+H 2O H 3O ++OH -,通常简写为H 2O H ++OH -;ΔH >0 ② 实验测得:室温下1LH2O (即55.6mol )中只有1×10-7mol 发生电离,故25℃时,纯水中c(H + )=c(OH -)=1×10-7 mol/L ,平衡常数O) c(H ) c(OH )c(H K 2-?= +电离 2.影响水的电离平衡的因素 (1)促进水电离的因素: ①升高温度:因为水电离是吸热的,所以温度越高K 电离越大。 c(H +)和c(OH -)同时增大,K W 增大,但c(H +)和c(OH -)始终保持相等,仍显中性。 纯水由25℃升到100℃,c(H +)和c(OH -)从1×10-7mol/L 增大到1×10-6mol/L(pH 变为6)。 ②加入活泼金属 向纯水中加入活泼金属,如金属钠,由于活泼金属可与水电离产生的H + 直接发生置换反应,产生H 2,使水的电离平衡向右移动。 ③加入易水解的盐 由于盐的离子结合H +或OH -而促进水的电离,使水的电离程度增大。温度不变时,K W 不变。 ④电解 如用惰性电极电解NaCl 溶液、CuSO 4溶液等。 (2)抑制水电离的因素: ①降低温度。 ②加入酸、碱、强酸酸式盐。 向纯水中加酸和强酸酸式盐(NaHSO4)能电离出H+、碱能电离出OH-,平衡向左移动,水的电离程度变小,但K W 不变。 练习:影响水的电离平衡的因素可归纳如下: 1. 水的离子积 (1)概念:因为水的电离极其微弱,在室温下电离前后n(H2O)几乎不变,因此c (H2O )可视为常数,则在一定温度时,c(H +)与c(OH -)=K 电离c(H2O)的乘积是一个常数,称为水的离子积常数,简称水的离子积。 K W =c(H +)·c(OH -),25℃时,K W =1×10-14(无单位)。 注意: ①K W 只受温度影响,水的电离吸热过程,温度升高,水的电离程度增大,K W 增大。与c(H+)、c(OH-)无关. 25℃时K W =1×10-14,100℃时K W 约为1×10-12。

高中化学《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优质课教学设计、教案

教学设计 (一)电离平衡和溶液的酸碱性 1. 电离平衡中的三个易错点 (1) 电离平衡向正向移动, 弱电解质的电离程度不一定增大, 如向醋酸溶液中加入少量冰醋酸,平衡向电离方向移动,但醋酸的电离程度减小。 (2) 弱电解质在加水稀释的过程中, 溶液中所有离子浓度不一定都减小, 如氨水加水稀释时, c (H +)增大。 (3) 由水电离出的 c (H +)=1.0×10-13 mol·L -1 的溶液不一定呈碱性。 2. 图像法理解一强一弱的稀释规律 (1) 相同体积、相同浓度的盐酸、醋酸 加水稀释相同的倍数,醋酸的 pH 加水稀释到相同的 pH ,盐酸加入的水 (2) 相同体积、相同 pH 的盐酸、醋酸 加水稀释相同的倍数,盐酸的 pH 加水稀释相同的 pH ,醋酸加入的水 14。 3. 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1)水的电离 ①任何条件下, 水电离出的 c (H +)= c (OH -); 常温下, 离子积常数 K W = 1.0×10- ②酸、碱抑制水的电离,能水解的正盐、活泼金属(如 Na)则促进水的电离。(2)溶 液的酸碱性 溶液的酸碱性取决于溶液中 c (H +)和 c (OH -)的相对大小。 33COO - 的水解

程度,所以等浓度的CH3COOH 与CH3COONa 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溶液显酸性;同理NH3·H2O 的电离程度大于NH 的水解程度,等浓度的NH3·H2O 和NH4Cl 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溶液显碱性。 ②当水解能力大于电离能力,如:HClO 的电离程度小于ClO-水解程度,所以等 浓度的HClO 与NaClO 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溶液显碱性。 ③酸式盐溶液的酸碱性主要取决于酸式酸根的电离能力和水解能力哪一个更强。如在NaHCO3 溶液中,HCO 的水解大于电离,故溶液显碱性;而在NaHSO3 溶液中,HSO 的电离大于水解,故溶液显酸性。 4.酸碱中和滴定 的滴定曲线钠、氨水的滴定曲线 曲线起点不同:强碱滴定强酸、弱酸的曲线,强酸起点低;强酸滴定强碱、弱 (二)典型电解质溶液中粒子浓度关系 1.CH3COONa 与NH4Cl

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知识点

知识点一 水的电离和水的离子积 一、水的电离 1.电离平衡和电离程度 ①水是极弱的电解质,能微弱电离: H 2O+H 2O H 3O ++OH -,通常简写为H 2O H ++OH -;ΔH >0 ② 实验测得:室温下1LH2O (即55.6mol )中只有1×10-7mol 发生电离,故25℃时,纯水中c(H + )=c(OH -)=1×10-7 mol/L ,平衡常数O) c(H ) c(OH )c(H K 2-?= +电离 2.影响水的电离平衡的因素 (1)促进水电离的因素: ①升高温度:因为水电离是吸热的,所以温度越高K 电离越大。 c(H +)和c(OH -)同时增大,K W 增大,但c(H +)和c(OH -)始终保持相等,仍显中性。 纯水由25℃升到100℃,c(H +)和c(OH -)从1×10-7mol/L 增大到1×10-6mol/L(pH 变为6)。 ②加入活泼金属 向纯水中加入活泼金属,如金属钠,由于活泼金属可与水电离产生的H + 直接发生置换反应,产生H 2,使水的电离平衡向右移动。 ③加入易水解的盐 由于盐的离子结合H +或OH -而促进水的电离,使水的电离程度增大。温度不变时,K W 不变。 ④电解 如用惰性电极电解NaCl 溶液、CuSO 4溶液等。 (2)抑制水电离的因素: ①降低温度。 ②加入酸、碱、强酸酸式盐。 向纯水中加酸和强酸酸式盐(NaHSO4)能电离出H+、碱能电离出OH-,平衡向左移动,水的电离程度变小,但K W 不变。 练习:影响水的电离平衡的因素可归纳如下: 1. 水的离子积 (1)概念:因为水的电离极其微弱,在室温下电离前后n(H2O)几乎不变,因此c (H2O )可视为常数,则在一定温度时,c(H +)与c(OH -)=K 电离c(H2O)的乘积是一个常数,称为水的离子积常数,简称水的离子积。 K W =c(H +)·c(OH -),25℃时,K W =1×10-14(无单位)。 注意: ①K W 只受温度影响,水的电离吸热过程,温度升高,水的电离程度增大,K W 增大。与c(H+)、c(OH-)无关. 25℃时K W =1×10-14,100℃时K W 约为1×10-12。 ②水的离子积不仅适用于纯水,也适用于其他稀溶液。不论是纯水还是稀酸、碱、盐溶液,只要温度不变,K W

酸碱盐在水中的电离 教学设计

酸、碱、盐在水中的电离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了解电解质的概念,知道酸、碱、盐在水中能发生电离; 2. 通过实验事实认识离子反应及其发生的条件。 【教学重点】: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 【教学难点】:电离、电解质等概念的建立 【教材分析】 本节包括紧密联系的两个部分“酸、碱、盐在水中的电离”和“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如何引导学生正确而深刻的理解电解质的电离,是本节的关键,在此基础上引出电解质溶液中的离子反应就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了,但找出电解质溶液中真正是哪些离子参加了反应,仍是需要突破的难点。 【设计意图】 高一新生的化学基础差别较大,而本节的概念又比较抽象,所以本节--中的起点比较低,适当增加了实验和电脑动画以使微观离子的活动变得直观。新课程标准的核心是要学生参与到知识学习的整个过程中来,亲历学习探究的过程,这也是本节--的目的。 【教学方法】:结合实验进行教学 【教具】:多媒体电脑投影设备、必须的实验仪器和药品(本节在实验室上)

【课时安排】: 第一课时酸、碱、盐在水中的电离第二课时离子反应及其发生的条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酸、碱、盐在水中的电离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1. 请同学们在实验台上找出NaOH固体和CuCl2晶体,观察它们的颜色。 2. 请同学们用药匙各取少量在滤纸上将它们混合,观察有什么现象。 3. 请同学们将上述混合物倒入小烧杯中,加入适量蒸馏水,用玻璃棒搅拌,静置,观察有什么现象。 4. 猜想发生了什么反应,试一试写出化学方程式。 1.学生观察:NaOH 白色;CuCl2 棕色、褐色等等。 2. 学生操作后:没有现象。 3.学生操作后:有蓝色固体。 4. 学生试写: 2NaOH +CuCl2 =Cu(OH)2↓+2NaCl 使学生初步认识到固体间不能反应物质,在溶于水后能反应。 1.请同学们再各取少量NaOH固体和CuCl2晶体分别溶解于两个小烧杯中,观察现象。

水的电离和溶液的pH值教案

水的电离和溶液的pH值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了解水的电离和水的离子积; 了解溶液的酸碱性和pH值的关系 掌握有关pH值的简单计算。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的归纳思维能力及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 通过酸、碱对水的电离平衡的影响的讨论,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的电离理论,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pH的教学,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并对学生进行科学方法教育。 情感目标 对学生进行对立统一及事物间相互联系与相互制约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教育。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本节的第一部分重点介绍水的电离和水的离子积常数,是对上一节电离平衡的具体应用,同时又为接下来学习溶液酸碱性作必要的准备。一开始,教材根据水有微弱导电性的实验结论,说明水是极弱的电解质,突出

了化学研究以实验事实为依据的原则。然后,应用电离 平衡理论,用电离平衡常数推导出水的离子积常数,使 水的离子积常数的概念有了充分的理论依据,也反映了 两个常数之间的内在联系,便于学生理解温度、浓度等 外界条件对水的离子积常数的影响。 本节的第二部分为溶液的酸碱性和pH。教材首先指 出常温下即便是在稀溶液中,水的离子积仍然是一个常数,由此进一步说明c(H+)和c(OH-)的相对大小是决定溶液的酸碱性的根本原因。在具体分析了溶液的酸碱性 和c(H+)、c(OH-)的关系之后,结合实际说明了引入pH 的必要性,这也为后面讨论pH的范围埋下了伏笔。在给出了pH的表达式之后,教材随即介绍了pH的简单计算,并在分析计算结果的基础上讨论了溶液的酸碱性和pH的关系,最后强调了pH的应用范围。 从教材编排的看,整节内容环环相扣、层层递进, 成为一个前后紧密联系的整体。 教材还安排了“资料”和“阅读”,这不仅可以丰 富学生的知识,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良好 学习习惯。 还应注意的是,根据新的国家标准,教材将“pH值”改称为“pH”。教学中要以教材为准,不可读错。 教法建议

水溶液中的酸碱性.

班級: 座號: 姓名: 7—1 水溶液中的酸鹼性 01、pH值:又叫_____,用以表示水溶液之 酸鹼度。 (1)定義:pH值為______的對數負值, 即pH=________。 (2)若﹝H+﹞=a×10-b M,則pH=_____。 (3)若pH=C,則﹝H+﹞=______。 (4)﹝H+﹞愈大,pH值_____。 02、水的解離:H2O(l)→ ← H+(aq)+OH-(aq) (1)1公升純水在25℃時可解離出____mol 的H+和____mol的OH-,所以﹝H+﹞ =____M,﹝OH-﹞=____M, ﹝H2O﹞=______M。 (2)純水的解離度α=______。 (3)水的離子積常數(K w)=______=__ ____=______………25℃時。 (4)純水的pH值: a.﹝H+﹞=﹝OH-﹞=______M。 b.pH=pOH=______。 c.pH+pOH=_____……………25℃。 d.溫度上升,則K w值_____,pH+pOH 值_____。 03、溶液的酸鹼性(25℃): (1)加酸於水中時,則﹝H+﹞___﹝OH-﹞, ﹝H+﹞___10-7M,pH___7,水溶液 呈___性。 (2)加鹼於水中時,則﹝H+﹞___﹝OH-﹞, ﹝OH-﹞___10-7M,pH___7,水溶液 呈___性。 例:求下列溶液的pH值? (1)0.01M HCl (2)0.01M H2 SO4 (3)0.01M Ca(OH)2 (4)0.01M KOH 例:求下列溶液的﹝H+﹞? (1)pH=4.7 (2)pH=5.5 (3)pH=7.4 (4)pH=11.2 例:求下列溶液的pOH值? (1)﹝H+﹞=8×10-4 M (2)﹝H+﹞=9×10-5 M (3)﹝OH-﹞=6×10-3 M (4)﹝OH-﹞=3×10-4 M 例:若水溶液中﹝OH-﹞=10-2M,則pH=? 例:血液的pH=7.40,則﹝H+﹞=? 例:求在100℃時水的pH=?(水的離子積常數K w =10-12) 例:在25℃時﹝NaOH﹞=2×10-3M,則溶液中﹝H +﹞=? 例:0.05M Ba(OH)2溶液中,﹝H+﹞=? 例:0.2M NaOH溶液中﹝OH-﹞為純水之多少倍? 例:甲溶液之pH=4,乙溶液之pH=10,則甲乙兩溶液中﹝H+﹞濃度比為多少? 7—2 酸鹼學說 01、酸的通性: (1)使石蕊試紙由______。 (2)具有___味。 (3)與活潑金屬反應放出____氣。

弱电解质的电离、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知识点总结及习题

弱电解质的电离、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知识点总结及习题 、弱电解质的电离 2、 电解质与非电解质本质区别: 电解质——离子化合物或共价化合物 非电解质——共价化合物 注意:①电解质、非电解质都是化合物 ②SO 、NH 、CO 等属于非电解质 ③强电解质不等于易溶于水的化合物(如 BaSO 不溶于水,但溶于水的 BaSO 全部 电离,故BaSQ 为强电解质)一一 电解质的强弱与导电性、溶解性无关。 3、 电离平衡:在一定的条件下,当电解质分子电离成 离子的速率 和离子结合成 时,电离过程就达到了 平衡状态 ______ ,这叫电离平衡。 4、 影响电离平衡的因素: A 温度:电离一般吸热,升温有利于电离。 B 浓度:浓度越大,电离程度 越小 ;溶液稀释时,电离平衡向着电离的方向移动。 C 、 同离子效应:在弱电解质溶液里加入与弱电解质具有相同离子的电解质,会 减弱 电离。D 其他外加试剂:加入能与弱电解质的电离产生的某种离子反应的物质时,有利于电离。 9、 电离方程式的书写:用可逆符号 弱酸的电离要分布写(第一步为主) 10、 电离常数:在一定条件下,弱电解质在达到电离平衡时,溶液中电离所生成的各种离子浓 度的乘积,跟溶液中未电离的分子浓度的比是一个常数。 叫做电离平衡常数,(一般用Ka 表示 酸,Kb 表示碱。) 表示方法:A ++B - Ki=[ A +][ B -]/[AB] 11影响因素: a 、 电离常数的大小主要由物质的本性决定。 b 、 电离常数受温度变化影响,不受浓度变化影响,在室温下一般变化不大。 C 、同一温度下,不同弱酸,电离常数越大,其电离程度越大,酸性越强。如: HSO>H 3PO>HF>CHCOOH>CO>HS>HCIO 二、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 非电解质: 强电解质: 弱电解质: : 在水溶液中或熔化状态下都不能导电的化合物 。 : 在水溶液里全部电离成离子的电解质 。 在水溶液里只有一部分分子电离成离子的电解质 物质?: 纯净物 (电解质* 化合物, 卩虽电解质: :弱电解质: 讥0 ,非电解质: ________ 强酸,强碱,大多数盐 ___________ 。女口 HCI 、NaOH NaCl 、BaSQ ________ 。女口 HCIQ NH 3 ? UQ Cu (OH 》、 非金属氧化物,大部分有机物 。女口 SO 、CO 、CH126 CCI 4、CH=CH 1水电离平衡: 丄」 二[匚 1定义:电解质: 在水溶液中或熔化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 ,叫电解 质 .混和物 单质

高三化学:电离平衡(教案设计)

( 化学教案 ) 学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年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案设计 / 精品文档 / 文字可改 高三化学:电离平衡(教案设计) As far as human civilization is concerned, Siegbo once said, "The ladder of chemical human progress, and many magical phenomena are related to chemical reactions.

高三化学:电离平衡(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电解质与非电解质定义与实例。 (2)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概念。从分类标准角度电解质和非电解质、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跟共价化合物、离子化合物等不同分类之间的关系。 (3)理解电离度、电离平衡等含义。 2.能力和方法目标 (1)通过电解质、非电解质、强电解质、弱电解质等分类关系的认识,理解分类方法在化学学习中的作用,掌握用不同分类标准对同一对象进行分类的方法。 (2)通过有关实验,提高从化学实验探究化学本质的能力。

3.情感和价值观目标 由弱电解质的电离、阴阳离子共存等特征,体会矛盾体双方相附相存的对立统一关系。通过电离平衡中电解质分子的电离、离子间的结合这种动态平衡关系,进一步体验化学平衡的“动”、“定”、“变”等特征。 [重点与难点] 本课时的重点是电解质、非电解质的概念,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的概念。 本课时的难点是弄清化合物不同分类之间的关系。 [教学过程] 见ppt文件。 课堂练习: 1.下列各组物质全部是弱电解质的是()。 (a)h2o、nh3·h2o、h3po4、hf (b)cu(oh)2、 ch3cooh、c2h5oh、ch3coona (c)h2so3、ba(oh)2、baso4 (d)h2sio3、h2s、co2

溶液的酸碱性(打印版)

第一节溶液的酸碱性打印版 一、酸碱指示剂 1.定义:能跟酸或碱的溶液起作用而显示不同颜色的物质叫做酸碱指示剂。 2.常见的酸碱指示剂有紫色石蕊溶液和无色酚酞溶液。 3.某些植物的花瓣或果实(如牵牛花、月季花、紫卷心菜等)也可用作酸碱指示剂。 4.紫色石蕊溶液遇酸溶液(含H+的溶液)变红,遇碱溶液(含OH-的溶液)变蓝,在中性溶液中呈紫色。无色酚酞溶液遇酸溶液不变色,在中性溶液中不变色,遇碱溶液变红。 5.并非所有的盐溶液都是中性的。 水溶液呈碱性的盐:纯碱、小苏打等。 水溶液呈酸性的盐:硫酸铜、硫酸氢钠等。 二.溶液酸碱度 溶液的酸碱度用pH表示。pH的范围通常在0~14之间。如下图所示: 1.酸性溶液的pH < 7,中性溶液的pH = 7,碱性溶液的pH > 7。 2.H+的浓度越大,溶液的酸性越强,pH越小;OH-的浓度越大,溶液的碱性越强,pH越大。 溶液中H+或OH-的浓度改变,则pH会相应改变。 3.一杯pH为5.6的溶液,怎样增大它的pH值? 物理方法:加水稀释。 化学方法:加入锌粒、氧化铜、氢氧化钠或碳酸钙等物质(因为pH小于5.6,溶液呈酸性,所以要考虑酸的通性)。 4.加水稀释只能使酸性或碱性溶液的pH无限靠近7,但不能改变溶液的酸碱性。 5.测定pH的最简单方法是使用pH试纸。 6.pH试纸的使用步骤:在白瓷板或玻璃片上放一小片pH试纸,用玻璃棒将待 测液体滴到pH试纸上,将pH试纸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比较。 使用pH试纸时的注意事项: 不能把pH试纸浸在待测液体中。

??pH试纸不能用水润湿。 ??pH试纸测出的pH值是整数。 ??在做习题时,使用pH试纸和使用酸碱指示剂是同一种方法。 7.了解溶液的酸碱度有重要的意义 ??化工生产中许多反应必须在一定pH溶液里才能进行 ??在农业生产中,农作物一般适宜在pH为7或接近7的土壤中生长。 ??测定雨水的pH(因溶解有CO2,正常雨水的pH约为5.6,酸雨的pH小于5.6), 可以了解空气的污染情况。 ??测定人体内或排出的液体的pH,可以了解人体的健康状况。

相关主题